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速记宝典知识点归纳

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速记宝典知识点归纳

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速记宝典知识点归纳
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速记宝典知识点归纳

速记宝典中学 综合素质

目录

第一章职业理念 (1)

核心考点 (1)

考点1 素质教育的内涵 (1)

考点2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

考点3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

考点4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2)

考点5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 (3)

考点6 中学教师的职业角色的特点 (3)

考点7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3)

考点8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3)

考点9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 (4)

考题预测 (4)

参考答案 (5)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5)

核心考点 (5)

考点1 教育法的原则 (5)

考点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6)

考点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6)

考点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7)

考点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8)

考点6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8)

考点7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9)

考点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0)

考点9 教师的权利 (10)

考点10 学生的权利 (11)

考点11 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权利保护的实际问题 (11)

考题预测 (11)

参考答案 (13)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 (13)

核心考点 (13)

考点1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3)

考点2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主要内容 (14)

考点3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15)

考点4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实践要求 (15)

考题预测 (16)

参考答案 (17)

第四章文化素养 (17)

核心考点 (17)

考点1 中外史上的重大事件 (17)

考点2 地理 (18)

考点3 中国传统文化 (19)

考点4 文学 (19)

考点5 科学 (21)

考点6 书法 (22)

考点7 美术 (22)

考点8 音乐 (22)

考点9 戏剧与影视 (23)

考题预测 (23)

参考答案 (24)

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 (24)

核心考点 (24)

考点1 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4)

考点2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4)

考点3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25)

考点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5)

考点5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5)

考点6 概念的关系 (26)

考点7 直言判断及其推理 (26)

考点8 复合判断及其推理 (27)

考点9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30)

考点10 议论文写作 (30)

考题预测 (33)

参考答案 (34)

第一章职业理念

核心考点

考点1 素质教育的内涵

依据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解释,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考点2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在素质教育中,“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要倡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扭转那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师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还要改变那种只重视教授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

4.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是为了不教,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

考点3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①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应该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顺序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②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

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学,还要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

③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相一致地匀速运动,在不同的时间里,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

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是指机体各部分或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某一方面受损或缺失之后可以由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弥补。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⑤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存在着速度和水平的不同。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考点4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1.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以学生的个性为本,要从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出发,给学生留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和余地;二是要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像野花那样“自然成长”。

2.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1)一视同仁,正视差异

作为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持民主与尊重的态度,对不同出身、性别、智力、相貌、年龄、个性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关心、爱护、无偏见、不偏袒、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

(2)体谅和宽容

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正处于成长时期,许多方面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教师需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感受和行为。要体谅学生,同时对于学生身上发生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要予以宽容。

(3)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承认其差异。适应差异、追求多样性,尽可能地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机会,保证学生有机会获得适合其特点的教育。

3.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独立个体,他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就必须因材施教。

考点5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

1.复杂性。教师劳动不仅有体力的付出,还有脑力的付出,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复杂性体现在: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具体表现

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机智”。

3.示范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

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5.长期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影响具有滞后性。

6.系统性。教师劳动的系统性是由教育的系统性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决定的。

考点6 中学教师的职业角色的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性,一般而言,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角色,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家长代理人角色,研究者、学习者角色。

考点7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

2.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应尊重、赞赏学生。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

(3)在对待自我上,教师应注重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教师应加强合作。

考点8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包括:

1.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2.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教师的教学反思一般会涉及对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对课程内容和具体教学内容选择的

反思和对教学过程及其教学方法的反思。教师常用的反思工具有教后记、教学日志、教育案例等。

3.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重视沟通,加强交往与合作能力。

5.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考点9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

1.关注生存阶段

这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经常注重自己在学生、同事以及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出于这种生存忧虑,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手型教师更关注这个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可以说,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

考题预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中学在开学第一天就将培养学生心理、身体等素质的校本课程安排其中,生动的开学第一课呈现出一派新气象。这体现了素质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促进学生创新精神

D.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2.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互补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3.范老师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培养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那些成绩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则很少去关注。范老师的这种做法( )。

A.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B.有助于教学任务完成

C.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D.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4.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这就要求教师要扮演好()。

A.授业解惑者角色

B.研究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心理医生角色

5.针对环境污染,张老师带领本组教师编写保护环境学生读本,这体现了张老师是()。

A.课堂教学组织者

B.课堂教学建设者和开发者

C.学生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

D.课堂教学管理者

6.关心教好每一堂课,关心班级大小、时间、压力等问题,说明教师成长进入了()。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自我阶段

C.关注生存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7.董老师是新入职的数学老师,他在日记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对于今天课堂上讲‘因式分解’的知识点举得例子,并没有帮助学生去更好地理解知识,看来需要更换新的例子”。

这说明董老师具有()。

A.同伴互助意识

B.教学反思意识

C.终身学习意识

D.课程开发意识

二、材料分析题

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初三学生发来邮件说:“按成绩排座位是非常不合理的一件事。以往班上每次考完试,就按考分从前到后排座位,我几乎每次因成绩优异都排在前面,可越是这样,每次考试的心理压力就越大,总想着不能多丢一分,不然就可能到后排去了。我记得有次考试失利后,座位忽然跌到了中间位置,那段日子,坐在那个座位上,感觉就是恨不得自己是透明的,惧怕任何一丝他人的目光。”

学习好的有压力,而对成绩排名靠后的则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吗?几位在老师眼里属于“差生”的同学来电说:“课堂上一抬头便见前方人头攒动……这般望去,心中又怎会不生出几分自卑?为什么要用‘鞭子’抽我们呢,我们不是陀螺呀!”

问题:请你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谈谈对如此排座位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C

5.B

6.A

7.B

二、材料分析题

8.【参考答案】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也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首先,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这种根据考试成绩排座位的做法一方面打击了成绩靠后的学生的自信心,人为地拉大了学生之间的差距,没有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也只是片面地起到了追求考试成绩的作用,而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教育公平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教育公平要求教育机会均等,按照考试成绩排座位的做法人为的造成了教育过程中的机会不均等。

最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要与责权。材料中的这种做法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成绩好的学生因为担心下次考不好而陷入考试焦虑,成绩不好的学生因为被贴标签而陷入自卑心理。

综上所述,这种按照考试成绩排座位的做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不值得提倡的。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核心考点

考点1 教育法的原则

1.教育的方向性原则:“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2.教育的公共性原则:“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3.教育的平等性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4.教育的终身性原则

考点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十二条【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第三十一条【教育机构的法人条件】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兴办的校办产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第五十八条国家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和扶持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盈利服务、兴办校办产业。

第七十一条【刑事责任】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由同级人民政府限期核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克扣的经费,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三条【刑事责任】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五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举办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撤销;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考点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十二条【免试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第二十条【未成年犯的义务教育】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第二十二条【均衡发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第二十六条【校长负责制】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第二十七条【批评教育】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

开除。

第二十九条【教师行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第五十六条【非法获利的法律责任】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机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编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职责权限令限期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五十七条【行政法律责任】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三)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

(四)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考点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七条【教师权利】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第十条【教师资格制度】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第十四条【资格限制】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第二十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

第三十七条【教师不当行为的处理】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教师申诉】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

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考点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

第三十六条【活动场所】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第三十九条【隐私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第四十三条【未成年人的救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护送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场所,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

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虐待、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谋取利益。

第六十二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考点6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十条【家校合作教育】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当将教育计划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结合学校的计划,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教育。

第十六条【旷课及夜不归宿处理】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十九条【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不得脱离监护】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第二十三条【学校对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管义务】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

第三十七条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因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情节特别轻微免予处罚的,可以予以训诫。

第三十九条【保障收容教养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未成年人在被收容教养期间,执行

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或者职业技术教育;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解除收容教养、劳动教养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

第四十四条【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犯罪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

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考点7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第八条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九条【学校承担事故责任的具体情形】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二)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

(三)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五)学校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六)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

(七)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

(八)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九)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十)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十一)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

(十二)学校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条【学生或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

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

(二)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三)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

(四)未成年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监护人知道或者已被学校告知,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的;

(五)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有其他过错的。

第十三条【校外事故处理原则】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

(三)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

(四)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第二十八条【监护人责任】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学生的行为侵害学校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组织、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成年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考点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战略目标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2.发展任务

义务教育的发展任务: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

3.体制改革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

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以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4.保障措施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培训。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考点9 教师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简称为教育教学权。这是教师为履行教

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

2.学术研究权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简称为学术研究权。

3.管理学生权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简称为管理学生权。

4.报酬待遇权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简称为报酬待遇权。

5.参与管理权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简称为参与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简称为进修培训权。

考点10 学生的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考点11 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权利保护的实际问题

1.语言粗暴,侵犯学生人格权和名誉权;

2.暴力行为,侵害学生身体健康权;

3.驱逐学生,侵犯学生受教育权;

4.随意承诺,侵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

5.过度干预,侵犯学生侵私权;

6.侵害青少年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7.过度安排,侵害青少年学生的休息权。

考题预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

A.平等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强制性原则

2.某市教育局长李某克扣教育经费,带全家出国游玩,对于李某,应当依法()。

A.给予行政处分

B.给予行政拘留

C.责令其限期悔过

D.责令其赔礼道歉

3.刑某夫妻二人在外地打工,孩子到了该上中学的年龄,于是他们向教育行政部门申请,批准他们的孩子小敏在工作附近的中学就读,对于这一申请,教育行政部门应该()。

A.拒绝,小敏只能在户籍所在地的学校就读

B.批准,但要求刑某缴纳额外的学费和杂费

C.拒绝,小敏只能选择在当地民办学校就读

D.批准,并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4.张亮在课堂回答不出问题,王老师就认为他没有认真听讲,一气之下就让张亮到教室外罚站,王老师的做法()。

A.正确,王老师的做法有助于学生注意听讲

B.正确,王老师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王老师违反了不得体罚学生的规定

D.不正确,王老师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5.董老师硕士毕业后到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当给予()。

A.给予补贴

B.予以表彰

C.进行奖励

D.提高津贴

6.孙老师因不满学校的相关规定,不认真备课,最终导致教育教学任务没有完成,给学校带来了损失,根据相关法律,应当对孙老师予以()。

A.给予行政拘留

B.给予行政处分

C.责令其限期悔过

D.责令其赔礼道歉

7.李某经常趁孩子不在家的时候,私自拆看孩子的日记或者信件,对于李某的行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可由居民委员会给予劝诫

B.可由居民委员会给予处分

C.可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行政处罚

D.可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调解

8.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

A.限制其使用学校的设施

B.加强教育、管理

C.限制其与其他同学接触

D.按其以往表现评价品行

9.小明在放学骑车回家的路上,因和同学打闹嬉戏,导致摔下自行车,手臂脱臼,对小明所受伤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校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学校没有过错,但要承担赔偿责任

C.学校没有过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D.学校存在过错,但可免除赔偿责任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健全教师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

A.差异政策

B.特殊政策

C.公平政策

D.倾斜政策

11.在学期末考试结束后,王老师对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的品行与成绩做出了相应的评定,这表明王老师在行使()。

A.教育教学权

B.参与管理权

C.管理学生权

D.学术研究权

12.中学生茂茂因未完成作业,被英语老师赶出教室。在教室外完成作业才容许进教室听课,英语老师的行为()。

A.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B.正确,学生就应该完成作业

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D.正确,老师有权管理学生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D

4.C

5.A

6.B

7.A

8.B

9.C 10.D 11.C 12.C

1.解析:“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这一规定既指明了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性质,又指明了我国教育应当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

2.解析:《教育法》第七十一条

3.解析:《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

4.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

5.解析:《教师法》第二十七条

6.解析:《教师法》第三十七条

7.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

8.解析:《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三条

9.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

10.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规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

11.解析:管理学生权是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

12.解析: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英语老师将茂茂去赶出教室,就是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的权利。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

核心考点

考点1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教师道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内在要求)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不竭动力)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考点2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主要内容

1.配备与选聘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对班主任自身: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

(2)对待学生及他人: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3)对班主任工作: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与组织管理能力。

2.责任与任务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全面了解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班集体建设;

(3)开展班级活动。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等班级活动;

(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5)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等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3.待遇与权利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注意听取班主任意见;

(2)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3)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

(4)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4.培养与培训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制订班主任培养培训规划,有组织地开展班主任岗位培训;

(2)教师教育机构应承担班主任培训任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应设立中小学班

主任工作培养方向。

5.考核与奖罚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

(2)学校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对班主任的考核工作。

考点3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1.教师——学生

(1)热爱学生,严格要求;

(2)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3)赏识学生;

(4)互相交流,教学相长;

(5)教师广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是密切师生关系的法宝;

(6)教师教学得法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手段。

2.教师——学生家长

(1)尊重和信任家长;

(2)与家长进行真诚的交流;

(3)理解并尊重家长的意见和看法;

(4)教育学生要尊重家长。

3.教师——同事及管理者

(1)提升自身素质;

(2)尊重他人,以诚相待;

(3)尊重领导,服从安排;

(4)支持领导,通力协作。

考点4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实践要求

1.爱国守法

(1)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2)树立为祖国教育事业献身的崇高理想;

(3)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渗透爱国守法教育。

爱国守法是教师处理其与国家社会关系时所应该遵循的原则要求,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

(1)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岗位;

(2)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其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时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要求,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严慈相济是教师关爱学生的基本要求。

4.教书育人

(1)对学生有爱;

(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3)刻苦钻研,提高教学能力。

教书育人是教师在处理其与职业劳动的关系时所遵循的原则要求,是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5.为人师表

(1)加强语言修养;

(2)规范自身行为;

(3)树立高尚的教师形象。

为人师表是教师处理其与自己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要求,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

(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2)潜心钻研业务;

(3)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终身学习是教师处理其与自己发展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考题预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活到老,学到老”要求教师坚持()的职业道德规范。

A.为人师表

B.关爱学生

C.终身学习

D.教书育人

2.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符合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规定和要求的是()。

A.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安全,平等公正对待全体学生

B.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关心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对学生严慈相济,积极引导,循循善诱,开展因材施教

D.让差生退学或离校,及早走向社会,不浪费时间和金钱

3.老师进入教室时发现黑板上画了自己的一幅漫画,同学们在窃窃私语。下列处理方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立即查找肇事者

B.把漫画擦掉,直接开始上课

C.幽默地说:“这位同学牢牢抓住了我的特点,很有绘画天分嘛!”之后开始上课

D.进行自我反思

4.学生在课堂上向你提出一个意想不到又很有价值的问题,你不能马上做出正确的解答。这时,正确的做法是()。

A.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课余与老师讨论

B.指责学生胡思乱想,责令其坐好听课

C.告诉学生不能提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

D.不理会学生的提问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在师德报告会上,石老师这样回顾自己的教育工作:一个学生生病了,把刚吃下去的午饭吐了一地,尽管味道刺鼻,但我问自己,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会嫌弃吗?于是,我拿起工具,弯下腰去收拾干净。一个学生的数学作业改了好几遍,还是做不对,尽管我很心烦,但我告诉自己,如果我是这个学生,我也会很着急。于是,我一遍遍地给他讲解,直到他学会。一个学生很调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要求完成作业,尽管我很生气,但我告诉自己,他还是个孩子,我要帮助他。于是我向家长了解情况,制定帮教计划,号召其他同学也来帮

助他。一个学生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尽管我不喜欢他的行为,但我要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于是,我一次次地观察他,找他谈心,跟他讲道理,直到他改正。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石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C

4.A

二、材料分析题

石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充分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石老师践行了“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要求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石老师注重责任意识,面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能够尽职尽责处理,不怕脏、不嫌烦,积极与家长沟通,修改并优化教学计划,努力履行着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职责。

第二,石老师践行了“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石老师将全身心的爱投入到工作中,以师爱作为工作的核心动力,收拾学生呕吐的赃物,不厌其烦地修改学生作业,耐心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等,都是出于对学生的关爱。

第三,石老师践行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石老师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耐心的教导,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石老师践行了“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石老师坚守高尚情操,以身作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总之,石老师的行为遵循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正确的,值得大家学习。

第四章文化素养

核心考点

考点1 中外史上的重大事件

【秦统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东方六国(韩、赵、魏、楚、燕、齐),统一中原。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政治上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颁布《秦律》;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军事方面统一车轨、驰道;思想文化方面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

【科举制】隋炀帝时加了进士科。

武则天时亲自进行殿试,并增设武举。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宋太祖时正式建立殿试制度。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养成与能力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 A. 全面性 B. 阶段性 C. 独立性 D.片面性 [答案]: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成绩优良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B. 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从属的地位 C. 成绩差的学生也有可能获得成功 D.头脑笨的学生怎么教都教不好

[答案]: 3、万老师教学很认真,经常辛辛苦苦从上课讲到下课,嗓门特别大,被同事戏称为“全天候广播员”,可教学效果一直不好,万老师需要反思的是() A. 教学态度 B. 教学方式 C.教学目的 D.教学条件 [答案]: 4、每次老师提问,小虎总爱抢着回答,但基本上都答错,对此老师应该() A. 引导小虎仔细思考 B. 安排小虎多做作业 C. 批评小虎思考不认真 D.对小虎举手置之不理 [答案]:

5、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实行() A. 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B. 镇(乡)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C. 省(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D.地(市)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答案]: 6、小刚同学因多次旷课被学校处分,他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教育申诉,被申诉人是() A. 校长 B. 学校 C. 书记 D.教育行政部门 [答案]: 7、某校在期末考试后,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张榜公布,该校做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 2017上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中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由于生源存在差异,某中学将学生按入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该学校的做法( )。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 B.正确,有利于资源配置 C.错误,不利于教育公平 D.错误,不利于均衡发展 2.为了改变学生从课本中找“标准答案”的习惯,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索答案。同事马老师对刘老师说:“你这样会使学生思维太发散,也浪费时间,将来考试肯定会吃亏的,我从不这样做!”下列选择中正确的是( )。 A.马老师的说法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B.刘老师的做法得当,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C.马老师的说法欠妥,不利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 D.刘老师的做法欠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 3.进入初三年级后,班主任石老师把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用于补数学,中考时该班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石老师的做法( )。 A.正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B.正确,是提高班级声誉的有利措施 C.错误,不利于学生公平竞争 D.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4.吴老师把可从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归纳、提炼为若干主题进行研究,并发表系列论文,这表明吴老师具有( )。 A.良好的教学研究能力 B.良好的可从管理能力 C.良好的课堂开发能力 D.良好的校本研修能力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有些方面向农村倾斜,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财政拨款向农村倾斜 B.课程标准向农村倾斜 C.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 D.学校建设向农村倾斜 6.某初级中学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权责令该校退还所收费用的是( )。 A.教育行政机关 B.纪检部门 C.公安机关 D.物价部门 7.某高中教师孙某旷工给学校教学工作造成一定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可依法( )。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节,是传承社会文化节、传递生产经验收报告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主要批学校教育工作者,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新特点: 第一,教育终身化;第二,教育的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的多元化;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第一,关于教学原则:他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第二,关于教学制度:他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第三,关于教学思想:他提出要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经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第四,关于教学内容:他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第五,关于教学原则:他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他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赫尔马特教育思想: 第一,他将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第二,他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5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文字版) 一、选择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 1.【题干】平时嗓门大的小强在回答问题时声音小,老师批评说“声音那么小,难道你是女孩子么?”全班哄堂大笑,该老师做法?() A.合理,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B.合理,有助于鼓励学生反思 C.不合理,教育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D.不合理,歧视学生的生理缺陷。 2.【题干】孙老师给小华写了这样的评语:“填空题错了一道,其他题全对,能够非常好的运动循环小学的简便记法等知识。等级评定为优秀。”关于孙老师的做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孙老师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B.孙老师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 C.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 D.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3.【题干】某校经常组织一学科教师互相观摩教学,课后针对教学过程展开研讨,提出完善教学的建议,这种做法体现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 A.进修培训 B.同伴互助 C.师德结对 D.自我研修 4.【题干】焦老师积极参加备种教师培训活动,返校后主动与同事们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并将其还用于教学实践,关于焦老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B.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C.推动了学校的校本教研 D.有助于增进学校合作 5.【题干】某县教育局长马某挪用教育经费建造教育局办公大楼,对于马某应当依法: A.给予行政处分 B.给予行政拘留 C.责令其悔过 D.责令其赔礼道歉 6.【题干】某校规定: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教室,一旦发现,将立即没收并予以统一销毁,该规定侵犯的学生权利是()。 A.人身权 B.财产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7.【题干】小学生李某多次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对于李某,学校可以采取的管教方式是()。 A.收养教育 B.强制劝退 C.开除学籍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 1.在生物实验课上,韩老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完成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题:“实验步骤一:从-号烧瓶倒入-号烧瓶”“显微镜的取镜和放置:右手紧握-左手托住-”这说明韩老师()。 A.教学理念偏失 B.教学态度不端 C.教学评价不当 D.教育行为失范 【答案】A 【解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倡导教学行“教学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在韩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完全以教育者自身作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和积极性,所以选A。 2.综合实践活动中,段老师设计了主题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有部分同学对一座古塔的建筑材料、风格产生了兴趣。在指导学生完成调查报告之后,段老师又引导这部分同学确定了新课题——“古塔建筑材料、风格与保护”。对于段老师的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A.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B.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C.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D.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 【答案】D 【解析】题中段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兴趣,并鼓励学生

进行自主探究指导大家完成调查报告和确定新课题,并非是纠正研究方法。 3.下列教学用语中,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是() A.“你读得很响亮,若再有感情一点就好了。你再试试。” B.“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得不准确,还是我来吧。” C.“这位同学的发言并没有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话,有自己的观点,非常好!” D.“请大家想一想,刚才这两位同学报告的结论,有何不同?” 【答案】B 【解析】B选项直接否定和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4,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或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导学生优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 A.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C.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 D.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答案】D 【解析】曾老师通过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录学习过程,并指导学生不断优化学习记录,这一教学行为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完整版(全)

三、教学 1. 教学的概念 1)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的认识活动。 2)教学的内涵: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A.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B. 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C.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 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3. 教学的任务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 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4. 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简答) A. 交往性: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交往活动过程 B. 认识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C. 发展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过程。 D. 教育性:教学过程的教育性在任何时代、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五点) 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学习简介经验必须要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间接经验要与直接基础相结合)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辨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 3.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1)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岀的观点。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材料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题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5.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重要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习的推动力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有机结合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而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 环节。(单选) 2. 备课是教师根据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 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是上课的前提

教师资格证考试难不难

教师资格证考试难不难

教师资格证考试难不难 不说难不难,主要还在乎自己的复习方法和用功程度。能够参考下我的。情况说明:本人是非师范生,考上教师资格证,考上教师编制,上班之余整理了备考的笔记因此分享下备考经验和学习方法,给有需要的朋友。希望大家能少走点弯路,顺便给大家答疑。学习方法仅供参考。笔试的话无需报班,自己复习就行,但也是得下功夫的,真正想考的这都不算啥。面试经济条件允许能够报个班,要不就看优秀教师模拟的视频课程多总结经验方法,学习答题策略练习。第一部分网上填报1. 登陆官网(),找到“考生服务”并点击“在线报名”,选择参加考试的省份 2. 注册或登录3. 确认诚信考试承诺4. 阅读报考须知5. 填报个人信息6. 上传个人照片(重点审核内容)7.选择考试类别。8.选择考区和考试科目。第二部分审核条件 1.网上审核2. 现场审核3 网上缴费①.审核成功——显示待支付②. 点击支付——选择方式③. 支付成功——报名成功第三部分打印准考证参加考试命题: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一命题。教师资格考试命题依据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心理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突出专业导向、能力导向和实践导向。题型: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包括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在机

考科目中还采用了多媒体试题的形式。笔试各科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法,经过备课、试讲、答辩等方式进行。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研制的面试测评系统。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综合素质(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综合素质(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综合素质(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①幼儿园不分学科,小学笔试不考学科知识②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教育(新增)、信息技术(新增)、小学全科(新增)。③初中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心理健康教育(新增)、日语(新增)、俄语(新增)。④高中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教育(新增)、日语(新增)、俄语(新增)。因为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仅发布了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没有指导的考试教材。当前,市面上的教材五花八门,让我们很难抉择。基本上各个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出书。这里推荐买中公的或者北师大的。北师大的比较厚比较详细中公的比较薄一点,另外用的也多。包含教材和历年真题试卷。足够了的。现

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5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9 题,每题 2 分,共 58 分) 1、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表明马老师具有()。 A.开拓创新的理念 B.素质教育的理念 C.自主发展的意识 D.因材施教的意识 2、以下是钟老师班主任日志的一段话,这表明钟老师()。 “一个月了,尽管我对某某给予了更多的关心与鼓励。但依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是方法不对还是……?看来,我得再找他的父母和原班主任交流,再深入一点,再 调整策略。”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神 C.善于引导学生 D.缺乏问题意识 3、某中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发不同颜色的校服。年级前 60 名学生是红色 衣服,其他学生穿蓝色校服,这种做法()。 A.正确,便于分清教学 B.正确,利于激励学生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不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4、物理教师李强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查阅资料,利用现有资源自制实验器材,开设了不少探究性物理实验,这表明李老师具有()。 A.全面发展理念 B.和谐发展理念 C.长善救失意识 D.课程开发意识 5、教师王某认为自己是师范毕业生,而且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就能终身从教了,王某的想法()。 A.不符合统一城乡教师编制的准备要求 B.不符合教师资格证定期登记制度的规定 C.不符合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条例的规定 D.不符合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的要求 6、被学校行政处分后,张老师认为学校对自己很不公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张老师可以()。 A.向当地党委提出申诉 B.向当地纪检部门提出申诉 C.向当地法院提出诉讼 D.向当地教育部门提出申诉 7、为了添置教育教学设备,某初级中学通过向学生推销学习和生活用品获取经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主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教育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杜威 2.在儿童身心发展存在缟素发展期,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那一阶段?()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3.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臧息相辅”等重要的思想的文献是()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大学》 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生活更加从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5.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异,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却又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学制的建立主要依据()。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D.名族和文化传统 6.学生在小学教学课程中通过测量或拼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在中学教学课程中通过证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A.直线式 B.螺旋式 C.纵向式 D.横线式

7.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生本课程 8.李老师在语文课上,按照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的程序进行教学。这体现了哪一类型的课的结构()。 A.单一课 B.综合课C .练习课D.复习课 9.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它体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演示法 10.有同学在班上丢了30元压岁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王老师通过讲“负荆请罪”的故事,教育拿了钱的同学像廉颇将军一样知错能改,不久犯错误的同学把钱偷偷的归还了失主。 xx采用的xx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实际锻炼法 D.个人修养法 11.班主任陈老师通过生杏的酸涩和熟杏的香甜来教育一位早恋的初三女生,告诉她,谈恋爱和吃杏子是一样的道理。中学生还没有生长成熟,此刻若谈恋爱,就如同吃生杏子一般,只能又苦又涩:只有到成熟后再去品尝,才会香甜可口,无比幸福。从而使这位女生从早恋中走了出来。这体现了德育的那一原则?() A.知行统一原则 B.长善救失原则 C.有的放矢原则 D.疏导原则 12.学习游泳之前,小兰通过阅读书籍记住了一些与游泳相关的知识。小兰对游泳知识的记忆是()。 A.陈诉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瞬时记忆 D.短时记忆 13.小军由于“锐角三角形”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钝角三角形”知识的掌握,这种现象属于()。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一、职业理念㈠教育观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内涵: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㈡学生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内涵:1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⑴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⑵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⑶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

的需求和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⑴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①顺序性-循序渐进②阶段性-不能“一刀切”③不平衡性-抓住发展关键期④互补性-扬长避短⑤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⑵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⑴人的全面发展使以承认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⑵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㈢教师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1 、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1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①首先,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而应该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②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社会规范,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⑵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⑶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⑷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开放的教师 2、教师行为的转变⑴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①首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②其次,尊重学生意味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提分技巧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提分技巧 考生们不管是考幼儿、小学、中学教师资格证都会先考《综合素质》这项。下面优路教育为大家总结了关于: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欢迎考生们阅读。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试卷满分150分,材料分析题52分,其中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必会各出一道材料分析题,本文主要针对这部分内容讲解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 一、材料分析题的类型 1、考察考生运用教师职业理念评析教学实例的能力。通过展示教学实例,让考生在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实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或者从教育理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的角度进行评析。 2、考查考生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的知识评析教学实例的能力。通过展示教学实例,让考生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知识评析教学行为。 二、作答步骤 1、先审题,通过阅读题目要求,确定题目类型。 2、回忆相关理论知识,对于掌握不熟练的考生,建议将相关理论知识罗列于草稿纸上,避免遗漏要点。 3、阅读材料,并结合理论知识,确定作答要点。在阅读材料时,注意把握关键信息,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帮助我们筛选信息、理解材料;通过阅读材料,将材料与理论知识一一匹配。 4、结合材料,组织答案。答案的逻辑思路是总-分-总的结构,即总体评析材料、结合理论分析材料、总结意义和做法。总结历年考题,材料的性质包括好的行为、不好的行为及好坏结合的行为,其中出现好的行为的材料比例最大,以下分别论述。

材料中出现好的行为,总体作答思路为:(1)总体评价材料,如:“该教师行为合理,践行了……理念”;(2)分析部分,将要点逐条列出进行评析,如:“理论一+材料做法+分析”,“理论二+材料做法+分析”,“理论三+材料做法+分析”;(3)总结材料,分析意义。 材料中出现不好的行为,总体作答思路为:(1)总体评价材料,如:“该教师行为不合理,违背了……理念”;(2)分析部分,将要点逐条列出进行评析,如:“理论一+材料做法+分析”,“理论二+材料做法+分析”,“理论三+材料做法+分析”;(3)总结理论列举具体做法。 材料中出现好坏结合的行为,总体作答思路为:(1)总体评价材料,如:“……行为合理,践行了……理念,……行为不合理,违背了……理念”;(2)分析部分,将要点逐条列出进行评析,如:“理论一+材料做法+分析”,“理论二+材料做法+分析”,“理论三+材料做法+分析”;(3)结合理论列举具体做法。 三、真题举例 以2015年下-中学材料分析题为例: 任教六年的李老师回忆道:读初二时,新来的语文老师以“春游”为题。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我写了一次与爸爸上山采杨梅的经历,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写的有声有色。这个语文老师对班上的情况不了解,并不知道我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在批改完作业后,我的作文成了班上唯一的范文,老师拿着我的作业本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着,我一听是自己的作文,心狂跳起来。语文老师读完了以后,就对全班同学说“请写这篇作文的同学站起来。”我在后排怯生生地站了起来,全班同学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老师在读完了我的作文后,还分析了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并给了我几张空白稿纸让我再誊写一遍,然后在班里墙壁上开辟来一个作文园地。我的作文就是作文园地里的第一篇范文。由次,我找到了自信,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也有很多闪光点。自从那以后我开始要求自己坚持写周记和日记,并送给老师批改。老师在看完之后要么写一句评语,要么盖上一个“”字样的图案,我非常满足。写日记这个习惯从初二开始一直保留至今,现在我的日记本已达五十多本了。

2015年教师资格证真题

2015年教师资格证真题 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三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学孟浩然《过故人山庄》,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五言律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A.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B.李商隐《夜雨寄北》 C.白居易《观刈麦》 D.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答案】A 2、期末考试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下列符合的是() A.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 B.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答案】C 4、写完过时后,老师让学生对古诗词整理,下列全部表达离别情绪的是()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观的《卜算子》(水是横波) B.陶渊明《归园田居》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C.王维《送元使安西》和李贺《雁门太守行》 D.崔颢《黄鹤楼》和李白《渡荆门送别》 【答案】A 5、教师指导学生练字时,向学生介绍不同字体的特点,下列字体中具有“点画替代”“笔画简省”“笔顺改变”“方圆兼备”等特征的是() A.篆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答案】B 6、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这样一道课后练习“创造性思维有那些必需的

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看法。”对编者的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A.明确论题 B.梳理行文思路 C.区分观点与材料 D.把握论点及过程 【答案】D 7、作文课上,教师告诉学生写说明文应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B.说明条理清晰明了 C.借用场景渲染气氛 D.讲究语言精确并恰当 【答案】C 8、教师向学生推荐几本传记作品,下列不合适的是() A.《骆驼祥子》(老舍) B.《童年》(高尔基) C.《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 D.《忏悔录》(卢梭) 【答案】A 9、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古文中年龄的称谓的诗句,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垂髫:婴儿一两岁 B.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束发:少年十七八岁 C.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豆蔻:女子十五岁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男子二十岁 【答案】D 10、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围绕“课程评价建议”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不恰当的是() A.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B.语文课程评价应以考察学科本身每个知识点落实情况为基准 C.关注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 D. 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主线 【答案】B 11、阅读一则有关写作的教学叙事(节选)按要求答题() 为了让学生尽快提高写作水平,我要求所有学生每日每周写篇500字以上的作文,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小学几名学生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调查”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当研究小组到报社采访时,门卫说他们是“小捣乱”将其拒之门外,作为指导教师应() A.分析原因,修改计划 B.指责门卫素质差 C.安慰学生,劝其放弃 D.埋怨学生能力差 2、张老师再用天平称一支粉笔时,没有拆下天平托盘下的胶垫。第一次称重为100克,第二次为50克,学生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A.让学生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B.告诉学生不必在意 C.向学生解释这是天平本身的误差 D.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3、小峰经常迟到、旷课、多门功课“挂红灯” 。不过,他百米赛跑速度很快,连续两年获得校运动会百米赛冠军。对此,老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A. 获得信任,寻找恰当教育时机 B.认真分析,了解问题形成原因 C.因势利导,帮助小峰树立学习的信心 D.扬长避短,告诉小峰不要在意文化成绩 4、青年教师小王刚入职就加入冯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很快适应了岗位工

作,这表明王老师在专业发展上注重() A.同伴互助 B.自我反思 C.自我研修 D.脱产进修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下列实施这一战略任务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B.建立城乡二元结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C.建议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 D.均衡配置教师,设备,校舍等资源 6、钱某闯入某乡中心校寻衅滋事,破坏了一间教室的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于钱某() A. 应当乡人民政府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应有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C.应有该中心给予教育行政处罚 D.应有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 7、教师杨某对学校提出的处理决定不服,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被申诉人应为() A.校正 B.教育行政部门 C.学校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1.教育的含义 1.1.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孙子. 尽心上》 1.1. 2.概念: 广: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2.教育的基本要素 a)教育者(主导) b)受教育者(主体) c)教育影响(桥梁、中介) 1.3.教育的属性 1.3.1.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区别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1.3. 2.社会属性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历史继承性 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4.教育功能 1.4.1.作用对象 a)个体发展功能(本体) b)社会发展功能(派生) 1.4. 2.性质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1.4.3.呈现形式 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 1.5.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5.1.起源 a)神话说--教育是神创造的(最古老的) b)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本能生利 息) c)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心理仿梦露) d)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 一--米丁斯基、凯洛夫--米凯爱劳动 1.5. 2.发展 1.5. 2.1.原始社会 a)无阶级性、公平性 b)教育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c)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5. 2.2.古代社会 1.5. 2.2.1.奴隶社会 ●中国 夏、商、西周:庠、序、校( 国学、乡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 春秋:私学兴起--自由 ●外国 古埃及: 文士学校--文字、书写、执政能力--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希腊: 斯巴达--军事体育 雅典--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等

教师资格考试选择题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考试选择题答题技巧 人们常说:“学贵有法”。考也应有法,掌握科学方法,事半功倍;复习不得法,事倍功半。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复习,既要有扎实的复习,进行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又要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提高考试得分。考生一方面要掌握各类题型特点及解题技巧,另一方面要在复习应考中总结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下面中公教育崔迪老师就向各位考生介绍教师资格考试中出现选择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题型特点 教师资格中出现的选择题都是单选题,给出四个选项答案,选择符合条件的一项。这是选择题的基本形式,答案的相似性,判断稍有失误,就会出错,是这类题的突出特点。 从内容上看,选择题涉及的多是重要知识点或是需要辨析的疑难问题。 同样,在命题上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情况下,教师资格的题目这样三种形式: 第一种,表明因果关系的问题判断,回答“是什么”。比如,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什么?经过分析,正确回答应是班级教学,而非个别教学、分组教学或者设计教学。 第二种,关于对一些所谓“基本问题”、“核心问题”或“根本问题”进行判别。比如: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为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教师)和学习者(学生)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第三种,给出实际例子、名言或者古文句子,判断该实例体现了哪种教育理论的内容。比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什么特性。经过分析,正确答案是长期性。 (二)选择题解题技巧 掌握了选择题题型特点和命题的基本方式,还需要有相应的解题技巧。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 1、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表明马老师具有()。 A.开拓创新的理念 B.素质教育的理念 C.自主发展的意识 D.因材施教的意识 2、以下是钟老师班主任日志的一段话,这表明钟老师()。 “一个月了,尽管我对某某给予了更多的关心与鼓励。但依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是方法不对还是……?看来,我得再找他的父母和原班主任交流,再深入一点,再调整策略。”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神 C.善于引导学生 D.缺乏问题意识 3、某中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发不同颜色的校服。年级前60名学生是红色衣服,其他学生穿蓝色校服,这种做法()。 A.正确,便于分清教学 B.正确,利于激励学生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不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4、物理教师李强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查阅资料,利用现有资源自制实验器材,开设了不少探究性物理实验,这表明李老师具有()。 A.全面发展理念 B.和谐发展理念 C.长善救失意识 D.课程开发意识 5、教师王某认为自己是师范毕业生,而且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就能终身从教了,王某的想法()。 A.不符合统一城乡教师编制的准备要求 B.不符合教师资格证定期登记制度的规定 C.不符合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条例的规定 D.不符合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的要求 6、被学校行政处分后,张老师认为学校对自己很不公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张老师可以()。 A.向当地党委提出申诉 B.向当地纪检部门提出申诉 C.向当地法院提出诉讼

(完整版)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答案:中学综合素质(附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中学综合素质 来源:凯程教师资格证,跟着徐影考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生物实验课上,韩老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完成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题:“实验过程一:从____ 号烧瓶倒入____号烧瓶……”“显微镜的取镜和放置:右手紧握____左手托住____……”这说明韩老师 A.教学理念偏失 B.教学态度不端 C.教学评价不当 D.教育行为失当 2.综合实践活动中,段老师设计了主题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有部分同学对某座古塔的建筑材料、风格产生了兴趣,在指导大家完成调查报告之后,段老师又引导这部分同学确定了新课题——“古塔建筑材料、风格与保护”。对于段老师的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A.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B.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C.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D.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 3.下列教学用语中,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是 A.“你读得很响亮,若再有感情一点就好了。你再试试。” B.“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得不准确,还是我来吧。” C.“这位同学的发言并没有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话,有自己的观点,非常好!” D.“请大家想一想,刚才这两位同学报告的结论,有何不同?” 4.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或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导学生优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 A.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C.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 D.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不恰当的是。 A.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B.社会资源优先向教育领域倾斜 C.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 D.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6.中学生邹某上课时玩手机游戏,班主任王老师发现后,当场删除了邹某的游戏账号和他购买的游戏装备,并告诚邹某不要在上课时玩游戏。课后,王老师将手机返还给了邹某。王老师的做法。 A.合法,教师有权批评和管教学生 B.不合法,侵犯了邹某的财产权 C.合法,教师无权没收学生的手机 D.不合法,侵犯了邹某的隐私权 7.某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未经公开招标,直接将当地两所较为薄弱的公办学校移交给一家民办教育集团承办,并规定对该校所有学生按市场价格收费。该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做法。 A.合法,有利于促进学校本身的内涵发展 B.合法,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共享 C.不合法,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2、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围: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包括五要素:学生(学习主体)、教师(指导地位)、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媒体(载体,表现形式)、教学环境(物质和社会)三过程: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作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发展状况: 初创时期(20 世纪20 年代以前)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后又发展为《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心发展的基础,西方教心的名称和体系确立。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 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成熟时期(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末)正在形成 完善时期(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我国第一本、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阶段特征 少年期(11、12 岁到14、15岁)初中阶段,半成熟、半幼稚。 青年期(14、15 岁到17、18岁)高中阶段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2岁—口头语言发展;4岁- 形状知觉形成;4-5 岁- 学习书面语言 5、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感觉和动作分化前运算阶段(2-7 ):语言出现和发展 具体运算阶段(7-11):抽象概念,逻辑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11-15):命题之间关系,假设- 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 5、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关于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 8、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是让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10、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自我(最原始,3 岁);社会自我(少年期);心理自我 11、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1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 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差异表现:场独立(自己内部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与场依存(外部参照)沉思型与冲动型(反应时间与精确性)辐合型(辐合思维,唯一正解)与发散型(发散思维,非唯一正解) 13、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 比纳量表(S-B 量表)比纳,西蒙,推孟 14、韦克斯勒量表 15、智力: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