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17年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复习(上)

人教版2017年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复习(上)

写在前面的话

这是2016年新教材施行来,最新的期末复习资料。这是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花了不少的心血,所以只是象征型的收取一点费用,也是为了体现出对别人的劳动成果尊重。这个配套有试卷和PPT课件。

目录

1.基础字词识记

2.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3.文言文复习

4.古诗文默写

5.标点符号与病句

6.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7.语文阅读知识讲解

8.重点课文知识点

9.考场作文技巧

基础字词识记

(此版本为教师使用版本,学生使用可将红色部分去掉,为重点识记部分)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lǒu gūfùlǐnlièūnshìpíbèi qīnpèi lǔm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迸溅:向四外溅。

(2)商酌:商量斟酌。

(3)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4)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5)无虞:不用忧虑。

(6)孤零零:形容孤单,无依无靠或没有陪衬。

(7)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8)吞噬:吞食。

(9)羸弱:瘦弱。

(10)灼灼:形容明亮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桃花繁盛明丽的样子。

(11)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12)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

(13)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14)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15)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16)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17)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8)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19)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沙场。

(20)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21)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2)屏息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23)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担心。

(24)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25)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26)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那样。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比喻人在解除某种负担后轻松愉快。

(27)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28)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29)盘虬卧龙: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30)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2.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鲜.为人知(少)

(2)家喻.户晓(明白)

(3)锋芒毕.露(完全)

(4)死而后已.(停止)

(5)仰之弥.高(更加)

(6)警报迭.起(屡次、接连)

(7)孜孜

..不倦(勤勉的样子)

(8)忧心忡忡

..(忧虑不安的样子)

(9)迥.乎不同(差得远)

(10)修葺.(修理、修建)

(11)告罄.(尽,空)

(12)兀兀

..穷年(用心劳苦的样子)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感动。(可歌可泣)

(2)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诲人不倦)

(3)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不耻下问)

(4)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不期而至)

(5)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惊心动魄)

(6)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祸不单行)

(7)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垂垂暮老)

(8)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荒谬)

(9)形容十分恐惧。(毛骨悚然)

(10)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怏怏不乐)

(11)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自言自语)

(12)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低眉顺眼)

(13)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言外之意)

(14)是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不足道)

(15)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大庭广众)

4.结合语境,根据括号中的解释在横线上填词。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声震天地!

(3)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起了幻想,安顿(安详,安稳)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4)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絮絮叨叨地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5)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起来。

(6)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惭愧)。

5.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

屏障:指黄河像一道天然屏风,保卫着中华民族。

(2)画眉在树林边宛转

..地唱歌。

宛转:声音悦耳动听。

(3)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

..险路。

崎岖:指历史上艰难曲折的阶段。

(4)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

..,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告罄:指财物用完。

6.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杂乱无章.(条理)鲜.为人知(很少)

B.义愤填膺.(胸) 家喻户晓.(了解)

C.锲.而不舍(刻) 心会.神凝(领会)

D.锋芒毕.露(全) 钦佩不已.(已经)

(解析:“钦佩不已”中“已”应解释为“停止,控制”。解释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可以根据整个成语意思的理解来推断。)

7.(宁夏中考)将备选的三个词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内,使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

培养、教育孩子是一个相当漫长的熏陶、浸润的过程,是通过(②)、(③)、(①)实现的,不能指望通过“短平快”的方式立竿见影,必须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没有良好的家风是不可能的。

①潜移默化②言传身教③耳濡目染

(解析:三个词语均表示培养教育孩子的一个过程,对孩子首先要告诉他怎么做,教给他怎么做,这就是“言传身教”;第二个阶段就是他知道该怎么做之后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去受到感染,也就是“耳濡目染”;第三个阶段就是把这种理解、体会转化为他骨子里的东西——习惯,那就是“潜移默化”了。)

8.(武汉中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B)

倾听使人________,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________,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________,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________,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安宁警醒丰富

B.丰富谦虚安宁警醒

C.警醒丰富谦虚安宁

D.安宁警醒丰富谦虚

(解析:根据前后文的语境用排除法来确定要填入的词语,“狭隘”与“丰富”相对,

“谦虚”与“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相对,因此可以确定答案为B。)

9.(襄阳中考)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D)

A.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

B.做一件事,忠于一件事,心无旁骛

....,便是对职业的尊敬。

C.云雀通宵达旦

....地啼唱,却从不知疲倦。

D.张工程师对工作很认真,他设计图纸时经常吹毛求疵

....。

(解析:A项中“刮目相看”的意思是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用在这里与“浪子成英雄”的意思吻合。B项中“心无旁骛”的意思是心中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与原文的情景专心一件事搭配。C项中“通宵达旦”的意思是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这个词运用合理。D项中“吹毛求疵”的意思是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含贬义,而原文中表现张工程师工作很认真,这个词的感情色彩和意思运用不准确,换为“精益求精”比较合理。)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

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割

....的民族。

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

D.风小心翼翼

....地吹过来,唯恐弄乱了他的头发。

(解析:“家喻户晓”指家家户户都知道,多指好的行为、品质、精神、人物、事迹等,含褒义,用于“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不恰当。)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A.他办事不与人商量,喜欢鲜为人知

....,不考虑后果,常常妨害大家的利益。

B.吴垠在当选班长那天的班会上,慷慨淋漓

....地发表就职演说,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C.全国电视音乐大赛上,选手们个个表现出众,评委们也是气冲斗牛

....,十分专业。

D.我们全社会严正警告暴恐分子:不要以为制造几起事端,就能够沥尽心血

....地分裂祖国。

(解析:A项“鲜为人知”的意思是很少有人知道,与句中“不与人商量”语意不相合,可改为“独断专行”。C项“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用在评委身上不恰当。D项“沥尽心血”含褒义,用在“分裂祖国”的敌人身上不恰当。)

1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是(A)

读如春,你心便无冬;读如秋,你心中便挂满果实。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________,从枯黄读出________,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所读不到的________。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________,这样才能把被读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读在一起。

A.霞云翠绿意境灵魂

B.光明翠绿意义生命

C.霞云丰润意义灵魂

D.光明丰润意境生命

13.(广安中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

A.母亲对我爱护得无所不至

....,让我十分感动。

B.谈起“韩流”明星,这孩子既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就连艺术学院的老师也

惊叹不已。

C.当前,不少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语,针对这一现象,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

...是.。

D.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浸在享受天伦之乐

....的喜悦中。

14.(十堰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A)

A.在公共汽车上是否该给有需要的人士让座?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B.在武当山机场我与十年未见的朋友萍水相逢

....,不由得热泪盈眶。

C.迪士尼门票5月28日零时开始预订,市民们趋之若鹜

....,以致一票难求。

D.我市争创文明城市首战告捷,目前的当务之急

....是在社会风尚、市民素质等方面还需要狠下功夫。

(解析:B项不合语境;C项感情色彩不当;D项语义重复。)

15.(乐山中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

A.面对小区保安的盘问,作案后的小偷义愤填膺,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不得不束手就擒。

B.第一回合取胜后,丁辉同学没有自满,决心卷土重来,拿下第二回合,直到夺取最后的胜利。

C.“成乐高铁”一旦开通,那么在乐山,水运的顺畅与高铁的快捷相得益彰,这将大大提升乐山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D.在激烈的辩论场上,正方第四辩表现出色,屡次在关键时刻妙手回春,扭转局面,为本队的获胜做出了主要贡献。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义愤填膺”指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其感情色彩与句意不符,可改为“气焰嚣张”。B项“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与句意不符,可改为“再接再厉”。D项“妙手回春”指医生医术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与句意不符,可改为“力挽狂澜”。)

文言文复习

河中石兽

◆生字注音

河干 (gān) 圮(pǐ) 棹(zhào) 曳(yè) 铁钯 (pá)木杮 (fèi) 湮(yān) 啮(niè) 臆断(yì)

◆一词多义

之闻之笑曰(代词,这件事)

当求之于上流(代词,指石兽)

其反激之力(助词,的)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

众服为确论(动词,是)

◆古今异义

阅十余岁(古义:经过,经历;今义:阅读)

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门学科)

是非木杮(古义:指示代词,这;今义:表判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古义:侵蚀、冲刷;今义:咬)

但知其一(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

◆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棹”,船桨,这里名词作动词用,“划船”)

◆巩固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A. 河干 (gān) 圮于河(qǐ) 棹数小舟(zhào)

B. 曳 (yè) 铁钯 (pá) 木杮 (fèi)

C. 湮于沙上(yān)啮沙(niè) 溯流(sù)

D. 倒掷 (zhì) 臆断(yì) 欤 (yú)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一寺临河干(靠近) (2)山门圮于河(倒塌)

(3)阅十余岁(经过,经历) (4)求二石兽于水中(寻找)

(5)竟不可得(最终) (6)曳铁钯(拖)

(7)尔辈不能究物理(研究,探求) (8)众服为确论 (正确的言论)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 其其反激之力但知其一

B. 之闻之笑曰然则天下之事

C. 于湮于沙上果得于数里外

D.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4、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事情的一方面,不知道其他方面的人和事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二石兽并沉焉(一起) (2)以为顺流下矣(认为)

(3)棹数小舟(船桨,这里指划船) (4)湮于沙上(埋没)

7、翻译下列句子。

(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像这样又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动到上游去了。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像老河兵所说的那样,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处找到了石兽。

8、用文中的话说说老河兵是怎样具体分析“石必倒掷坎穴中”的。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9、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 从其“老

河兵”的身份来看,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水、石、沙这些因素得出的。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10、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15字以内)

示例:实践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

《陋室铭》、《爱莲说》

◆生字注音

周敦颐 (dūnyí) 蕃(fán) 淤(yū) 蔓(màn) 亵(xiè) 濯(zhuó) 馨(xīn) 苔(tái) 牍(d ú) 儒(rú) 蜀(shǔ) 陋(lòu)

◆一词多义

之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无丝竹之乱耳(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远香远益清(动词,远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副词,远距离地)

◆古今异义

1、亭亭净植 (古义:竖立;今义:栽种。)

2、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形体、躯体;今义:形状、样子。)

◆词类活用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词作动词,出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的水)

3、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

4、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5、不蔓不枝 (名词作动词,“不生枝蔓,不生枝节”的意思)

6、香远益清 (形容词作动词,“远”,远播;“清”,显得清幽)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以上三句均用“者也”表示判断)

2、倒装句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即“有何陋”)

3、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出”后省略“于”)

◆巩固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德馨 ( xīn) 苔痕( tái) 鸿儒 ( rú)

案牍 ( dú) 甚蕃 ( fán) 淤泥( yū)

濯清涟( zhuó)鲜有闻( xiǎn)

2、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惟吾德馨只 (2)阅金经指佛经

(3)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4)亭亭净植竖立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6)斯是陋室这

(7)濯清涟而不妖洗 (8)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认为

(9)陶后鲜有闻少 (10)宜乎众矣应当

4、指出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

A. 助词,的

B. 代词

C. 动词,往,到

D.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前置的标志

(1)孔子云:何陋之有? (E )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A )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

(4)渔人甚异之。 (B )

5、下列各句应采用怎样的语调或语气来诵读?

(1)孔子云:何陋之有?

肯定的语调。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感叹的语气,要含有惋惜意味。

(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慨叹。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感叹讽刺。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

A. 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

B. 可爱者甚蕃 (多)

C. 陶后鲜有闻(少)

D. 宜乎众矣(适宜)

【解析】D 宜:应当。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大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我的身体劳累。

9、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衬托莲的高洁(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可)。

10、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 请简要分析。

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优雅,生活情趣高雅,主人品德高尚,所以陋室也就不觉得陋了。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 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 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 “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 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解析】C 说”侧重于议论。

卖油翁

◆生字注音

尧咨 (zī) 自矜 (jīn) 家圃 (pǔ) 睨之(nì) 发矢 (shǐ) 忿然(fèn) 但微颔之(hàn) 沥(lì)

◆一词多义

但微颔之 (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 (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以杓酌油沥之 (代词,指油)

笑而遣之 (代词,指卖油翁)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尧咨)

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

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

以钱覆其口(介词,用)

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

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

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

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

但手熟尔 (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

◆古今异义

1、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词类活用

1、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2、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射箭的技艺)

◆巩固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A.自矜 (qín) 家圃 (pǔ) 释担(shì)

B.睨之(nì) 发矢 (shǐ) 微颔 (hàn)

C.尧咨 (zī) 酌油(zhuó) 葫芦(hú)

D.遣之(qiǎn) 忿然(fèn) 沥之(lì)

【解析】“矜”应读jīn。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公亦以此自矜 (夸耀) 陈康肃公善射(擅长)

B.但微颔之(稍微)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就)

C.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他人)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下)

D.尝射于家圃(曾经) 尔安敢轻吾射(疑问代词,怎么)

【解析】C 他”指“别的奥妙”。

3、说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其含义。

(1)但微颔之

名词用作动词, 点头

(2)尔安敢轻吾射

形容词用作动词, 轻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

A.睨之久而不去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C.无他,但手熟尔 D.尔安敢轻吾射【解析】A离开/前往;B箭;C只/但是;D怎么/安全。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愿为市鞍马愿驰千里足 B.尝射于家圃尔安敢轻吾射

C.睨之久而不去相委而去 D.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

【解析】A愿意/希望;B动词,射箭/名词,射技;C离开;D自我/从。

7、文中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什么?

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的对话。

8、“公亦以此自矜”的“此”指的是善射。(用原文中的两个字回答)

9、“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能否将句中的“睨”换成“看”“观”等词? 为什么?

不能。“睨”表示斜着眼睛看,有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技并不在意。其他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10.文中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由“忿然”到“笑而遣之”。通过卖油翁的表演,陈尧咨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技艺是无止境的。

11.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件事?

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酌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现身说法,以“酌油”技艺说服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这样突出了人物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

孙权劝学

◆生字注音

卿(qīnɡ) 岂(qǐ) 邪(yé) 涉猎(shè) 孰(shú) 更(ɡēnɡ)

◆一词多义

当当涂掌事(掌管)

但当猎(应当)

以以军中多务(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识别)

◆古今异义

1、治经为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2、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3、但当涉猎(古义:只,只是。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

5、即更刮目相待(古义:重新。今义:更加。)

◆词语理解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三年不见,在这家公司担任经理的张明已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也写作“刮目相看”。(※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我们学校的这支足球队让观众刮目相待。)

◆巩固练习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

A. 蒙乃/始就学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 蒙/辞以军中多务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解析】A应为“蒙/乃始就学”。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权谓吕蒙曰对……说 (2)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3)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4)卿言多务,孰若孤比得上

(5)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6)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3、下列加点语气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

B.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耳:表示陈述的语气,可译为“罢了”。

C.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孰若孤:谁像我(事务多)? 反问语气。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解析】B“耳”表示限制的语气。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但当涉猎只,只是(2)乃始就学于是,就

(3)刮目相待擦拭(4)遂拜蒙母于是,就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兄长怎么认清事理这么晚呢!

8、孙权是如何劝学的?

先是一语道破,指出“学”的必要性;然后现

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9、吕蒙“乃始就学”后有成果吗? 请用课文中的语句加以说明。

有。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0、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愿意与之深交,表明了鲁肃的爱才、敬才,二人情投意合。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综合基础知识

一、解释下面句中加点通假字或别字。

1、对镜帖花黄( “帖”同“贴”。)

2、徐以杓酌油沥之( “杓”同“勺”。)

3、但手熟尔 (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颠,精神失常,后来写作“癫”。)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不同含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 学位名称。)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书,古义: 文书,名册。今义:书本。爷,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3、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古义: 同伍的士兵。今义: 伙伴,朋友,玩伴。) 4、双兔傍地走 (古义: 跑。今义: 行走。)

5、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 形体、躯体。今义: 形状,样子。)

6、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古义: 竖立。今义: 种植。)

7、无丝竹之乱耳(古义: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竹子。)

8、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古义: 放下。今义: 解释。)

9、尔安敢轻吾射(古义: 怎么。今义: 安全。)

10、阅十余岁(古义: 经过,经历。今义: 阅读。)

11、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 一门学科。)

12、如是再啮 (古义: 侵蚀,冲刷。今义: 咬。)

13、一寺临河干 (古义: 水边,河岸。今义: 与“湿”相对。)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的现象。

1、棹数小舟( 棹,船桨,这里名词作动词用,划船。)

2、尔安敢轻吾射( 轻,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视。)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词作动词, 出名,有名。)

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词作动词, 灵验。)

5、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感到混乱;使……受到扰乱。)

6、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感到劳累。)

7、不蔓不枝 (蔓,名词作动词, 长枝蔓;枝,名词作动词, 生旁枝。)

8、苔痕上阶绿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 长上;绿,形容词作动词, 变绿。)

9、香远益清 (远,形容词作动词, 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2、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3、及鲁肃过寻阳经过4、刮目相待擦拭

5、与蒙论议谈论,商议6、木兰当户织门

7、愿为市鞍马买8、万里赴戎机战事

9、赏赐百千强有余10、公亦以此自矜自夸

11、但微颔之但: 只颔: 点头12、康肃笑而遣之打发

13、山门圮于河倒塌14、曳铁钯拖着

15、湮于沙上埋没16、转转不已停止

17、据理臆断主观地判断18、惟吾德馨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19、谈笑有鸿儒读书人20、可爱者甚蕃多

2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22、花之隐逸者也隐居避世

2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少24、濯清涟而不妖洗

五、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另眼相看,长兄为什么认清这件事这么晚呢!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7、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

8、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9、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穴。

10、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

11、无他,但手熟尔。

没有别的奥秘,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1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的铠甲上。

古诗文默写

一、直接默写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纪昀《河中石兽》)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6.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7.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8.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9.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10.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1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1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5.莫言下岭更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17.请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理解默写

18.《木兰诗》中描用夸张手法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往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征战激烈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描写木兰恢复女儿装时喜悦心情的句子是: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19.纪昀在《河中石兽》中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0.《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乡思之切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1.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可爱景色,交代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3.岑参《逢入京使》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眼前的实际感受,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铺垫的诗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4.杜甫在《望岳》用“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问一答,抒发了对泰山的赞美之情;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5.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26.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意。

27.《登飞来峰》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充满必胜信念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8.陆游《游山西村》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写作者主观心境的句子是: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借写农人备酒待客来展现农村丰收的欢悦气象,赞美淳朴的民风与人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看到胜景迭出的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希望的启示。

29.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也易引起他人共鸣的诗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0.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开放式默写

31.抗日名将王若飞,见民族危难,立志以身许国,即以《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诗为据,改名为“若飞”。

32.请写出与“夏”有关的诗句。

示例: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33.请写出与战争有关的诗句。

示例: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4.古诗文中有许多含“雨”字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示例:①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②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5.“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催发了人们对珍惜时间的思考,让人不禁联想起古诗文中“示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

36.请写出一句带“柳”字的诗句。

示例一: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示例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示例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示例四: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7.面对沙尘暴肆虐,雾霾遮天……人们对蓝天碧水倍加期盼,请你借用两句连贯的古诗词,来表达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

示例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示例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示例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8.“明月”历来是古今诗人歌咏的对象之一。请写出含“月”字的古诗词名句。(连续的两句)

示例一: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示例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标点符号与病句

一、标点符号

1.(遵义中考)在下面句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你懂得欣赏一棵树吗,苦难的人?”老者缓缓地说,“对于周遭的环境,树是全面接受的:它接纳阳光,也包容风雨;它等待白天,也守候黑夜。正是这种全面的接受,才使它更茁壮、伟岸呀!”

2.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

A.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B.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C.“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

D.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已经不稀罕了。

(解析:D项应删除省略号。)

3.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