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二年有学生32人,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单元结束时期末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3、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1

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进度表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测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7课时。

1、千米的认识

第1课时: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毫米的认识p2~3页练习p5 1、2,第3题的前二行。

教学设想: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新知,并让新知在实践中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同学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及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过程与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教学重点:

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引入毫米,与1毫米厚度的实物作比照,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发现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

设计特色: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人格化教育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信息资料教学用图,书本,橡皮,钉子等一些日常用品。

教学过程:

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加与他们的讨论吗?”(2)、采用小组(4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这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结果。

2、组织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组测量的结果,由于课本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测量时遇到问题。相互交流一下,引出毫米。

二、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在学生认真观察并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回答问题,从面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如可以从尺子的刻度0到刻度1说明,。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来表示……随后都是将学生总结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

三、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教师分别出示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说明: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4、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5、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

四、师生共同小结

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五、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安排在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算,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果进行对比。

4、课外调查:第6页练习一的第7题。

第2课时: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书本p4页,练习一P6,第4、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卷尺、。

学具准备:直尺、两支削尖的铅笔、1根10厘米长的小棒、纸条、剪刀、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质量的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的?

2、再说说我们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

(1)出示例2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加与他们的讨论吗?”(2)、采用小组(4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课桌的长、宽。记录下每人估计的数据。

2、测量验证

(1)交流测量方法:用18厘米用长度来量;用10厘米长度来量。……

(2)通过用不同的方法测量课桌的长度引出用10厘米为单位来量比较方便。

(3)针对10厘米为一段连续测量的方法教师提出:10厘米为一段,可以用一个大的单位来表示,由此引入分米。

(4)研究分米、厘米、米这间的进率。让学生测量、交流自己解决。

集体汇报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1米=10厘米。

(5)建立1分米的表象。让学生用手比划、验证1分米,举生活中的1分米的长度。

(6)做一做:剪一条3分米长的纸条,剪下来,同桌互相检查一下量得准确吗?

估一估:水彩笔、钢笔、音箱高、课本长……再实际测量长度,并将数学课本的长大约是多少分米,填在书上。

排一排:将今天学习的毫米、分米与以前学习的米、厘米进行排序(从大到小排)。

教师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

说一说: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三、巩固练习:

1、电脑显示:在括号里填上米、分米、厘米或毫米。

钢笔长14()楼房高20()粉笔长75()

电脑键盘长约5()图钉长10()教室宽6()

2、做书上第6页第4、5、6题。

四、课堂小结:(略)

第3课时,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7、8页例3、例4、例5。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知道1千米=1000米。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同学们想一想,我们都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那么你能不能用手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表示一下,老师说着,同桌互相看着做,注意不对的要改正过来。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我们知道比较精确的长度一般用毫米作单位,我们课桌的长和宽用厘米作单位,教室的长和宽用米作单位,那么我们乘的汽车所行的路程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1、示课文情境图提问: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说一说图中说了些什么?

2、引出千米,让学生说一说对千米的感受。教师小结: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单位。

(3)出示运动场跑道上学生的活动情景,将1千米与学生的经验建立关系。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4)估想:1千米的路程究竟有多远?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汽摩城到南边的桥头大约是1千米。

(5)野外实践:(结合例4的教学)

①量一量操场100米的长度。

②想一想2个100米,3个100米……有多远。

③走一走,以小组形式走100米的活动。

(6)把每小时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接起来。练习二第1题。

三、学习千米和米的单位之间的换算

1、学习例5:2千米=()米

学生先说出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然后教师总结算法:我们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那么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

5000米=()千米,教法同上。

3、口答

6000米=()千米,5千米=()米

()米=7千米,9000米=()千米。

四、巩固练习

练习二的第2题。

第4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课,练习二的第3~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长度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4.会进行长度的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练习:

(1)在()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彩笔长75(),爸爸的身高175(),青岛到济南的路程为400()一根旗杆高7()。

(2)笔算

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填在书上。

二解决问题

1、练习二的第4题。

安排了三组情境图,分别提供的3千米、1200千米和30千米3个不同的出行路程,先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可以有多种答案。比如,去植物园可以步行,也可以坐车去。

2、练习二的第5题。

让学生找出1000米的路程:邮局→学校→医院→体育场(公园)的路程是1000米。

3、练习二的第6题。12-8=4

80×4=320(千米)

320>308

答:中午12时能到达。

注意:80×4学生算不来可以用加法来算。

三、课堂小结(略)

2、吨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的例6及做一做1题,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新的质量单位,知道1吨=1000千克。初步建立1 吨的质量观念。

2、经历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具体的问题中感知1吨的重量。

3、通过发现、探究、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凉爽的秋季到了,动物们要在森林体育馆举行运动会,熊老弟、牛大哥,马大哥、鹿妹妹都准备参加。这天一大早,他们四个一起高兴地向体育馆走去,去体育馆的路上要经过一座小桥,他们有说有笑地来到了小桥边,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看图。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6(出示课文主题图)

(1)仔细观察图意,学生续说故事。

生:他们一同来到了小桥边,斑马大哥说:“咱们一起过吧”。熊老弟说:“别急,这有一个牌子:“限重一吨。”牛大哥问:一吨有多重呢?鹿妹妹看看大伙也回答不上来.

(2)提出问题: 吨”表示什么?你知道有关吨的知识吗?

(3)小组讨论交流.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可能会说出:

①”吨”是表示重量的.②吨"是表示很重的物体的重量的.

师:我们来听一听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媒体展示:“吨”和“克、千克”都是质量单位,“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像大象、汽车(轮船)建筑工地的一大堆石料等,都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4)揭示课题

2、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看课文的小精灵给我们提问:你知道1吨到底有多重吗?

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1吨=1000千克(如不能说出,教师直接揭示,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实物进一步使学生明确1吨和1000千克之间的关系。

如: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2)继续看图,你从故事中还获得了什么信息?(四人小组说一说)

(3)学生汇报:熊重400千克

马重300千克

牛重500千克

鹿重100千克

(4)解决问题①它们能同时过桥吗?引导学生将动物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所以不能同时过桥。

②他们可以怎样过桥?(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拿出可行的方案)

小组汇报:

方案1:可以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过。

方案2:可以分两次过,每次过两个。

方案3:熊、马、鹿同时过。

方案4:马、牛、鹿同时过。

方案5:熊、牛、鹿同时过。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它们终于安全地过了小桥。

3、生活中的数学

(1)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2)同桌互相背一背,说一说自己的体重,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多少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

三、拓展延伸

1、完成做一做第1题。(口答)

2、完成练习三第1题。(先独立连线,再组织交流)

3、完成做一做第2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千克和吨的换算,例7,练习三第2---4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建立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概念,掌握千克和吨的进率并能进行换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题:1、说说克、千克、吨相邻之间的进率。

2、说出下面物体质量单位:

1袋大米重100()一瓶矿泉水重500()小包味精50()

汽车的载重量5()小明的体得48()大象的体重4()

二、教学吨和千克的换算

1、教学例7 3吨=()千克 6000千克=()吨

让学生尝试练习,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组内互相交流并指名汇报,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多种想法。)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三第2题,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并问:你是怎么想的?

四、解决问题

1、练习三第3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考虑的角度不同,所以装车的方法也不同,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2、是运用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可以采用课前调查了解,课内合作解决。

五、课堂小结(略)

教学内容:第14页,生活中的数学

设计意图:

1、力求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意识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一方面,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让学生在“用数学中学数学”;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从实践到理论的概括和验证,再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认知过程,体验“数学为之用”的道理。

2、采用故事的形式,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验数学这门科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3、培养学生相信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意识。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发现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

2、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为之用”的道理。

活动过程:

1、课前调查:每人选择一两项内容到社会调查:

1、调查汽车的载重量,或电梯的载重量。

2、调查黄岩城区某些路段汽车行驶速度的限制。

3、调查黄岩汽车站汽车时刻表。

2、会口述《曹冲称象》的故事

一、汇报汽车的载重量、及电梯的载重量。

汇报具体数据:

2、应用

(1)如汽车的载重量是8吨的,用这样的汽车装载每包100千克的水泥,最多能载几包?

(2)估一估,限载1000千克的电梯,大人能载几人,小孩能载几人?

二、汇报黄岩某些路段汽车行驶速度的限制情况。

三、调查黄岩汽车站汽车时刻表。

根据黄岩汽车站汽车时刻表,如果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00千米,估一估,我们到上海、杭州……大约要几小时?

二、故事引入,探讨明理。

1、学生口述《曹冲称象》的故事。

2、小组讨论,明白道理。

(1)小组讨论:为什么称出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3)曹冲聪明在哪里?(聪明在于有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

三、课堂小结(略)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加法(一)

第1课时

教学内容:P16—17 例1、做一做及练习四的习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的方法,并且能进行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出示主题图:你认识这些动物吗?这些珍贵的动物正濒临灭绝的危险,让我们来看一份统计表。(出示第15页统计表。)

2、学生解决小精灵的问题。

3、学生展示算法。

估算:98+25≈130(种)

口算:98+25=123(种)

想:98+20=118 118+5=123

4、揭示课题。

5、完成“做一做”的练习,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6、学生归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注意点。

二、反馈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后,集体订正。

2、解决问题。(第3题)

学生解决书上的问题。

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1)公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 77+85=165

(2)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 59+85=144

(3)公鸡、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59+77+85=224

(4)公鸡比小鸡少多少只?

(5)母鸡比小鸡少多少只?

(6)公鸡比母鸡多多少只?

三、全课小结

归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第2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

教学内容:P18-19 例2、做一做、练习五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的方法,并且能进行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培养判断结果合理性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笔算:60+45 36+67 89+52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二、新授

(一)、教学例2

昨天我们了解了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的种类,今天我们来了解中国已知动物的种类。(出示统计图)你能算出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吗?

1、学生列式计算。

2、学生汇报。

估算:376+284≈700(种)

笔算: 376+284=660(种)

3 7 6 从哪位算起?

+ 2 8 4 十位上得几?为什么不是5?

6 6 0 为什么要向百位进1?

3、与98+25对比计算上的相同点,引出课题。

4、针对已知种类提出数学问题。

5、“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时先估算再讲评。

6、小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巩固新知

1、学生笔算练习五的第1、2题后,集体订正。

2、解决第

3、题的问题。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第3课时

加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19—21页练习五第4—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地、正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算练习。

32+39= 37+54= 15+65= 54+28= 34+56= 27+18= 18+34=

23+69= 47+33= 49+27=

练习五第4题。将问题改为“你知道中央电视塔大约有多高吗?”让学生估算,并说出估算过程。然后再让学生计算中央电视塔的实际高度。

二、练习五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通过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

三、练习五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改,对正确率高的同学给予表扬。

四、练习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谁是最优秀的“森林医生”,能又快又准地捉住“害虫”。

五、练习五第8题。同桌合作完成。请几个同学说一说解题策略。

六、练习五第9题。走哪条路最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基本思路后,再组织学生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七、练习五第10题。学生独立思考。请几个同学说解题策略。

八、思考题。先分析题意,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尝试。一次失败,再试一次。最后集体讲评。

九、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一)

第1课时

教学内容:P22-23 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同时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2、联系实际,初步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老师想请同学们一起到云南去旅游。(出示例图)

昆明的旅游景点是石林、大理的旅游景点是三塔、丽江的旅游景点是玉龙雪山。

1、你还观察到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师:大理到丽江有多远,我们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理解。

3、3、学生估算大理到丽江,汇报估算的方法。

4、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在小组中讨论。

5 1 7 十位退1后能减4吗?怎么办?

—3 4 8 百位退1给十位,这时十位上是几?

1 6 9 十位上的6是怎样算出来的?

5、“做一做”

6、学生讨论计算的方法和注意点,教师小结后揭示课题。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六的第1题,把小蜜蜂和相应的花连起来。

2、用数学:第2题。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道题,订正时说计算过程。

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两个问题,集体订正。

三、全课小结

第2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

教学内容:P24 例2、例3 P25-26 练习六第4-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结合情景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连续退位减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今天早上,我拿着一张100元的钱去买早点。一块蛋糕加一袋牛奶共花了6元。可是服务员没有足够的零钱,怎么办呢?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师生得出:先去附近把100元换成整十元的,然后付给服务员10元,服务员找回4元,我还剩90+4 =94元。将100-6列成竖式再回顾一下思维过程。

二、新授:

1、教学例2: =

(1)学生尝试计算。

(2)分析:要从十位上退1,可十位上是0,怎么办?十位退1后剩几?百位上为什么只剩1?

(3)想一想:计算上与有什么不同?

(4)笔算,让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

2、教学例3

(1)出示例3: =

一、你会计算吗?你有几种算法?学生自主探索求差的方法,小组交流。

(2)学生展示算法。

=315

① 5 0 0 ②185+15=200 ③185=100+85

— 1 8 5 =300 =400

3 1 5 300+15=315 400-85=315

(3)试一试: =

3、比较两题计算上的相同点,小结并揭示课题。

三、反馈练习

练习六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运用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表扬正确率高的同学。

四、全课小结

第3课时

减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19—21页。

教学目标:

3、使学生能熟练地、正确地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算练习。(教师读题,学生写得数。)

15-8= 74-16= 33-25= 48-29= 34-18= 32-14= 61-39= 72-58=

67-15= 44-19= 56-37= 35-26=

二、练习六第1题。蜜蜂采花。学生独立完成。

三、练习六第2题。读题,理解题意,找出关键词。学生独立完成。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完成后让学生通过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

四、练习六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估算,说估算过程,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五、练习六第5题。找朋友。同桌合作完成。

六、练习六第6题。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画图表示小明、小红两家和学校的位置关系。形成基本思路后,再组织学生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集体讲评。

七、思考题。先分析题意,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尝试。一次失败,再试一次。最后集体讲评。

八、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加减法的验算

第1课时

教学内容:P27-28 例1、例2及“做一做” P29 练习七的第1-3题教学目的:

1、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提高计算准确率。

2、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理解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主题图)妈妈到商场给小明买了一套衣服和一双鞋子,妈妈付给售货员阿姨200元,阿姨找给妈妈17元,找的钱对吗?(1)师:这道题能直接计算吗?要先求什么?(先求出买这些东西共付出多少钱)学生列式计算。

(2)师质疑:这个结果对吗?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

学生思考验算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索。

(3)学生汇报验算方法,比较验算的方法。

方法一: =48

方法二:48+135=183

方法三:183-48=135

(4)完成“做一做”,让学生说说验算的方法。

2、教学例2

(1)师:找的钱对吗?算一算。学生计算。

(2)小组合作探索验证的方法。

(3)学生汇报验算的方法。

①200-17=183 ②17+183=200

3、揭示课题,小结验算的方法。

二、巩固新知

完成“做一做”的练习。

三、全课小结

第2课时

加、减法的验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29—3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验算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算练习。(教师读题,学生写得数。)

25-9= 47-16= 30-25= 42-29= 45-19= 36-14= 41-38= 22-15=

61-14= 34-15= 70-37= 65-56=

二、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时请几个学生说一说出错的原因。

三、练习七第3题。首先复习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学生独立完成。最后让学生通过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

四、练习七第4题。先让学生尝试着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评。

五、练习七第5题。引导学生审题,弄清表格的含义。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运用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表演正确率高的同学。

六、练习七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看图,理解图的含义。然后进行估算,请几个同学说估算策略,最后列式计算。

七、练习七第7题。同桌两人小组进行估算游戏,然后独立计算。

八、练习七第8题。每个小组提出3个问题,先估算,再计算。鼓励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

九、思考题。鼓励学生自己不断尝试,直到得出正确答案。最后集体讲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找到多种答案。

十、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P32-33 例1、例2及练习八

教学目的:

1、通过万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法则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的正确率。

2.复习运用计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万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法则的复习。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32页例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订正。

师:笔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小结笔算万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八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几题进行验算。小结验算的方法。

三、解决问题:教学第32页例2

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后提出数学问题。

上层和下层共有几本?上层比下层多几本?

上层和中层共有几本?上层比中层少几本?

上、中、下共有几本?下层比中层少几本?

2、对提出的数学问题先估算,再笔算。讲评订正。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测量 第一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 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

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全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教学例2 (8)出示例2情景图。 (9)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9×6≈ (10)鼓励学生根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 (11)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48×4≈200(元) 50 (12)完成“试一试”。 (13)总结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2.综合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遇到错题,找找错误的原因,并督促改正。 2.想想做做第4题。 3.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第5题。 (2)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每道题自己的想法。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完整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 案人教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毫米的认识学习设计 共6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 (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 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 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交流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探究体验 1、了解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提问:“从尺中,你发现毫米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吗?”。

(2)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 生多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 2、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在尺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 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2、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3、师生共同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 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 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练习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 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2、师总结。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1单元长度单位 一、单元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2、地位与作用: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4、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四、单元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五、单元教法设计: 1、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体验到现有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一种创新工具的欲望。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按照儿童学习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成功的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六、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 作用。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 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直尺、纸条、回形针、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感受长度这个量: (1)出示新铅笔、教师书写笔,比一比,谁长谁短? (2)提出新问题: 铅笔和教师书写笔到底有多长呢?这就要用长度来表示。(板书:长度) 2、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学生看图教师叙述: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来测量长度的。例如:用手臂、手指、鞋长、步长等做工具来测量。 (2)分别演示:用手臂测黑板长,用手指测课桌面的长边,用步长测教室长。记下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篇 【篇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P33—35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一的练习题目,使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基础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时间分配: 2课时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28页“练一练”和第33页“练习一”的第1---7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强化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计算习惯,提高学生口算、心算的能力,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谁能给大家出一道这样的题? 学生汇报所出的题,教师把学生出的题板书在黑板上。

提问:怎样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先省略因数中的0,先算出乘积,最后在积的后面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 (二)复习旧知,提高能力。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3题。 集体订正。 2、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图:苹果每箱30元,梨每箱40元。 买苹果16箱,梨18箱。 (1)两种水果各应付多少钱? (2)一共付多少元? 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30×16=480(元) 40×18=720(元) (2)480+720=1200(元) 提问:求第(2)问时,你能列综合算式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板书:30×16+40×18 提出问题: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1)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两种运算,或者只有乘除两种运算,或者只有一种运算进,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加法和乘法,或者有减法和乘法,或者有加法和除法,或者有除法和减法时,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 (3)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独立完成,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然后同桌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作业设计 1、练一练的第4、 5题。 2、第33页第1——7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0年8月27日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 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 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 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 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 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

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教学步骤: 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愿意帮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学生尝试,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入1/2) 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肯定。并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除法 一、教学内容 第一学段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分成三次教学,二年级教学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三年级(上册)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年级(下册)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本单元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五方面的具体内容。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步除都没有余数)。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商是非整十数的和是整十数的)。 验算:用“商×除数=被除数”或“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验算除法。 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解决实际问题: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把总和(或剩余数)平均分的两步计算问题。 收集的总节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第11页第3题里可以体会“一共用去的线÷单价=买的本数”,第12页第4题可以体会“总价÷数量=单价”。这些都是常用的数量关系 第二单元认数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万以内的数,是在认识了千以内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包括计数单位“万”和数位顺序表,四位数的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等内容。这些知识在以后认识多位数时,将会起很大的作用。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四部分编排。 教学整千数与一万。要继续理解计数单位“千”,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整理并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要读、写整千的数,理解整千数的意义,进行整千数的加、减计算。 教学非整千的数。要理解并掌握非整千数的组成,以及读、写数的方法。要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比较数的大小。要初步整理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要进行简单的估计。

全单元的练习。要整理全单元教学的知识,进行双基训练。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三条:1.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克、千克;2.知道千克与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能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简单计算。感受克和千克,体会1克、1千克有多重,形成初步的观 念是教学的重点。 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教学千克。初步感受物重,知道秤可以称物重;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知道千克是计量物重的单位。 教学克。知道克是较小的计量物重的单位,感受1克与几克,了解克与千克的进率。 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 第四单元加和减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加、减口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在加、减口算这部分内容里,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100)为主,还有整百数加整百数(进位)与相应的一千几百减几百(退位)。教学的实际问题是较难的两步问题。 全单元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各有一道例题。其他口算在练习里带出。 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以一道例题带出一串变化了的实际问题,突出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单元练习。 第五单元 24时记时法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学过时、分、秒,能够认读钟面上时间的基础上,教学24时记时法。教学目标是:1.了解24时记时法的记时原理;2.会使用24时记时法;3.会计算经过时间。教学内容分成三段编排。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1单元秒的理解 第1课时 课题秒的理解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借助交流、合作,自主理解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点。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准确的时间观点。 教学难点 体会1分、1秒的长短。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实行倒计时 2、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理解这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理解钟面上的秒 1、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仔细观察钟表,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反馈: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电子表,能够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 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 ③小结 5、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呢?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12,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小结:秒针走1圈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1分=60秒。(三)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1分钟能做什么呢?分组写字、做口算等,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三、 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四:1 2、补充: 3、活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毫米的认识学习设计 共6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 (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 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 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交流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探究体验 1、了解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提问:“从尺中,你发现毫米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吗?”。

(2)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 生多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 2、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在尺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 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2、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3、师生共同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 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练习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课本1页至第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1至第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的铅笔、宽1厘米白纸条若干条、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些?哪枝短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有长有短。 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 让学生用带来的学具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量米”做单位。 二、新授 1、教学例1 (1)认识米尺。 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尺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介绍0刻度线 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0刻度) 在尺子上找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2教学例2 (1)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纸条;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想知道它的长度是多少;用什么量? (2) 教师拿出放大的米尺;讲讲如何量纸条的长度。 三、练习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 2、完成课本练习一第1至3题。 3、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 没有对准0刻度的。 (2) 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4、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刻0刻度线;怎么办?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2-5例1、2及相应的"做一做"中的练习一的第1、2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让学生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3.初步渗透辨证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难点: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师:一把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 生:一把小尺子、一根带子、一枚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米、厘米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1米、1厘米大约有多长? 2、复习量法: (1)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注意把物体的一端对着尺 子的什么刻度线? (2)认整厘 米 A.判断:这种量铅笔的方法对不对? B.错在哪 里? C.订正: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把铅笔的一端对着尺子的"0"刻度线。 D.认整厘米,再看铅笔的另一端,你能看出铅笔是几厘米?8厘米是整厘米数吗? E.小结:象8厘米这样的结果是整厘米。 二、引入新课: 这张纸条还是整厘米吗?不是整厘米量出来的数精确吗?如果要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该怎么办? 小结: 这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就是毫米。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毫米的认识 1、出示米尺放大图 提问:米尺放大图上有一些什么样的格子?每一大格表示多少?每一大格里又有多少小格? 2、认识1毫米 (1)从观察中你知道一毫米是怎么得到的? (2)这个放大图上的每一毫米都是放大的。 (3)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请拿出尺子来随便找1小格看看。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用1分硬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拿出1分硬币,说出厚度在哪里。并和一小格比一比--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师:我们看见食指和拇指之间留下了一条缝,这条小缝的宽大约是多少? 举例:你还见过什么东西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用厘米作对比出示1厘米长的纸条,量出长度。 4、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出示米尺放大图:看看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师领着学生数毫米 (3)1大格有几毫米?1大格还可以说是几厘米? 小结:所以1厘米等于几毫米? 5、用毫米量。 师: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与用米、厘米量物体的长度量法相同。 (二)分米的认识。 1量纸条。 量教师发的10厘米长的纸条。 师:10厘米就是1分米。 2、用手势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用食指和拇指在纸条上比量出1分米的长度,移出手势说:"1分米大约这么长。 3、厘米、分米的关系。 师:这么长是几厘米?这么长还可以说是几分米? 所以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分米和米的关系。 画出1米长的线段。 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100厘米里有几个10厘米? 1个10厘米是几分米?2个呢?10个呢? 这条线段的长是几分米?还可以说是几米? 小结:10分米和1米怎么样?(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练习: 1、P3、4"做一做"

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学情分析: 在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不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认识,并能用厘米和米进行测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限整厘米)。 5.能够对生活中的食物进行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估测意识。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曲别针、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一庹( 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