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一)刺激—反应理论(联结理论/强化理论)

1.代表人物:桑代克、斯金纳

2.理论要点

动物与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是有机体在遇到某种刺激,引起某种行为反应受到强化而构成联结的结果;而复杂的行为则是一系列简单的刺激—反应联系单位的联合。

(1)桑代克的主要理论

桑代克进行了饿猫逃出迷笼实验,并提出动物学习的三大规律:

①练习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若是多次重复可得到加强,即使用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若是长期不被使用就会削弱,即失用律。

②效果律。刺激引起反应时,若伴随满足状态,联结则会加强;若伴随烦扰状态,则联结会削弱。满足或奖励所起的积极作用比烦扰或惩罚所起的制止作用更明显。

③准备律。当一个神经传导单元有了传导的准备时,让其传导就产生满足,不让传导就产生烦扰;如果神经传导单元没有传导的准备时,迫使它传导就产生烦扰。

(2)斯金纳的主要理论

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并指出强化有不同方式:S型的条件作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是无关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同时呈现作为必要的强化方式;R 型的条件作用(指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是一种操作性反应伴随强化物(食物、言语刺激等)而产生的强化方式。后来他还发现了逐步接近强化法,并应用于机器教学与程序教学。

3.应用

许多社会心理学家使用联结理论解释与探讨社会学习与社会行为发生机制。

(二)模仿论

1.代表人物:米勒、道拉德

2.理论要点

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人类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人际相互影响——模仿而习得的,可以通过一般学习原则的使用来予以说明。

3.应用

模仿论被用来解释儿童的社会行为和谈论的习得、维持纪律和遵从社会规范、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挫折—侵犯以及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等。

(三)社会学习理论

1.代表人物:班杜拉、沃尔特斯

2.理论要点

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

(1)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

①对信息的注意;

②保持,把示范行为表征化,即转换成意象和言语符号加以贮存,它不必都需要直接强化,或仅需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③制作或组织反应,产生即时动作再现或延迟性的动作再现:

④动机通过结果的信息反馈,获得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的认知与经验,形成具

有自我评价、预期或自我调节功能的动机系统。

(2)观察学习论相比联结说的新进展

①把学习过程中的获得和执行加以区分。观察学习论指出,人们通过一次观察常常可以获得示范行为的表象或符号,但不一定即刻表现在行为中,而可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某些诱因条件下再次出现类似的行为。

②发展了“强化”的概念。观察学习论认为行为学习在最初时需要有外部直接或瞬时的强化,但当形成自我评价和内在诱因之后,这种外部强化就不再是必要的手段;替代性强化或自我强化常起着更大的作用。

(3)班杜拉的环境(E)、人(P)和行为(B)的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指出,人的社会行为是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与环境(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选择与影响)的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果;人的认知会影响行为的组织,行为的反馈又会使人产生结果的认知与调节功能的提高;人的行为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的行为。三者是交互决定的。

3.应用

社会学习论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常被用来讨论与解决如电视节目的消极影响等现实问题。

(四)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霍曼斯等采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的理论。

1.代表人物:霍曼斯、阿当斯和沃尔斯

2.理论要点

(1)客观上存在适合于有机体的规律,如动物与人有寻求最大奖赏和快乐与尽少付出代价并避免痛苦的倾向。

(2)人的社会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如果一个人以行动带给别人以好处,并迫使对方做出互惠的行动,造成一种公平的关系和相互获益,那么这种相互作用的行为与关系就会得到继续与发展,否则就会减少、疏淡或停止。

(3)分配公平原则。阿当斯、沃尔斯特等进而将其发展为公平理论(equity theories)。认为每人所得到收益(报酬)与他的投入(代价)遵循一定的比例,即收益越多,投入也越高。在双方交往中,人们会权衡自己的收支与对方的收支,采取各种行为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3.应用

由社会交换理论引出的人际相倚作用理论、对策与决策研究、社会比较的探讨等引起了当代社会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

二、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一)格式塔学派的理论

1.代表人物:韦特海墨、苛勒和考夫卡

2.理论要点

该理论主要包含知觉组织原则、同型论、顿悟学习理论、心理和行为的场论思想等,从整体和关系的角度研究心理与行为,认为个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孤立的、简单的反应,也不是许多反射弧机械的总和,它是通过心理物理场,特别是认知活动的整合而做出的。任何一种环境必须通过人有组织的相关的认知活动才可能引起行为反应。认知是行为的先导与决定因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是认知活动方面。

(二)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1.代表人物:勒温

2.理论要点

(1)场论

勒温认为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E(environment,心理环境)和P(person,人)构成的个人生活空间(life space of person,简称LSP),也是一个心理动力场(psychodynamics field)。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勒温提出了一个公式:B=f(P,E)=f(LSP),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说是心理生活空间的函数。

(2)群体动力学

勒温把B=f(P,E)=f(LSP)的公式推广到群体过程。他把P看成是许多人,把E 理解为准社会的心理环境,这样就构成了群体的生活空间。个人在群体中生活,其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空间(LSP),而且也受群体心理动力场的制约。

群体动力学基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认为群体作为一种由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单独个体。一个已经建立的群体有共同的社会目标和价值标准,因此会形成凝聚力使个体的动机更容易偏向群体的目标。所以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去改变个体要容易;而群体价值观没有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群体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

(三)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性理论

认知相符是指人只要意识到自己的信念、观点或态度与其他观点或行为有矛盾,就会自发地调整自己原来的观点,使之与正常逻辑关系相符。认知相符理论是以认知趋向一致的状态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1.一致性理论(和谐理论)

一致性理论是探讨与预测人在接受新信息后为保持内部一致性而调整原有态度的理论。

(1)代表人物:奥斯古德和坦南鲍姆

(2)理论要点

①信息源和信息对象以及有关两者的态度之间的关联:

a.如果人对两件事都持有肯定的态度(正向关系),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和信息对象之间也存在肯定关系,两者一致,人会感到愉快,则无需改变原态度;

b.假如信息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否定关系(负向关系),信息所表达的关系和人的原态度的情况存在不一致,人就会体验到冲突或不快,会产生内部动力去调整对两件事的态度(改变态度方向或降低程度);

c.人若对两件事持有不同的态度,但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们之问存在正向关系,也能使人感到冲突或不快,人的内部动力会去促使原态度发生改变。

②态度调整的特点:

a.人调整态度的过程是迅速完成的,可以不被明确意识到;

b.调整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三种变量因素(个人对信息源的态度、个人对信息对象的态度、对信息源关于信息对象所作断言的态度)的方向(肯定或否定),也涉及它们的强度;

c.各个因素都可能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总量与其相对的强度成反比,所以一般不会去改变评价最强的因素。

2.认知—感情相符理论

(1)理论要点

认知—感情相符理论是一种关于人们总是试图使其认知与其感情相符的论说。人对他人或事物的有关信息影响着对此人或事物产生的情感。因情感改变而使认知有所改变,是人倾向于去减少不平衡的一种措施,这种不平衡是由于诱使感情变化而造成与原认知不相符合而产生的。一旦感情发生变化,减少不相符的压力就会导致各种认知上的变化。

(2)评价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派理论主要是探讨认知活动或过程及其在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中作用的一种学说,整体上很少涉及其他心理因素,如情感、意向和动机等。而“认知—感情相符理论”则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3.其他认知相符理论

其他认知相符理论包括费斯廷格(L.Festinger,1957)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海德(F.Heider,1958)和纽科姆(T.Newcomb,1961)的“平衡理论”(balance theory),海德和凯利(H.H.Kelley,1967)等人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等。

三、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论(psychoanalytic theory)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始并由阿德勒、荣格等众多心理学家推动形成,最初是在精神病治疗中为分析病态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

1.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

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和性本能冲动有关,性潜力“里比多”驱使人去追求快感。本能欲望常不为社会习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相容,因此必须去适应现实,服从现实原则。当本能欲望与规范发生冲突,欲望常被压抑而成为被遗忘的“无意识”,但它仍对人发生影响,如表现为变态或失常行为。意识是人类理智的作用,它寻求满足本能欲望冲动的途径,并调节无意识欲望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

2.弗洛伊德的后期理论

(1)本能理论

人有生存本能——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的性本能和自我本能;死亡本能——表现为求杀欲望,当它向外表现时成为破坏、损害、征服等侵犯倾向,向内表现时

成为自我谴责、自我惩罚及自杀等自毁倾向。

(2)人格结构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

①本我是由肉体提供能量并库存在无意识中的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构成,它们不断发出冲动要求。本我通过自我,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去找到对象物。

②自我是意识的重要部分,它不仅使人知道自己具有认识现实并依据现实通过活动去满足欲望的能力,而且也为了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而去对本我进行控制与压抑。

③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自我理想是习俗要求与社会规范教育的产物,是用来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良心则是负责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内心的惩罚。超我的主要职能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

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三者处于相对的平衡之中,个人因此能够很好地适应周围环境;若三者的平衡发生破坏,就会产生压抑现象,出现变态人格或失常行为。人在童年期三者平衡与失衡的经验对于人格的正常发展极为重要。

3.阿德勒的向上意志—补偿说

此理论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性,认为支配人的行为的并非都是性驱力,更主要是一种生而具有的“追求优越”的内驱力。人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陷而产生自卑感,就可能不愿屈服于这种自卑感并设法努力改变,还有可能因此形成“生活风格”和人格特征。补偿作用可促使儿童身心的发展,迫使人达到更高的成就和形成特定的人格;但也常有消极作用。

4.评价

精神分析理论受到众多的质疑和批评,原因在于它单纯以性或其他本能来说明社会行为的动力,而没有考虑更为重要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动机。但它对潜意识进行

深层探讨,重视动机冲突、移情、人格结构等的研究,对于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有许多启发。

(二)新精神分析(neo-psychoanalysis)中的社会学派别

新精神分析学派否定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说,强调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强调家庭环境和童年经验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作用,重视自我的整合与调节作用。其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弗罗姆和埃里克森等。

1.卡伦·霍妮的“文化因素”说

(1)理论要点

霍妮认为人的行为与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人在充满敌对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安全的需要,个体行为是对引起他恐惧的环境的一种反应,其性格的形成是以环境因素为基础的。

如果儿童早期经验中的基本焦虑没有摆脱,就会发展成为神经性焦虑,导致许多防御策略的使用和“理想化的自我意象”的出现,在掩饰自我的过程中,人失去适应多变社会生活的灵活性,引起新的焦虑。这是导致精神神经病的主因。因此霍妮认为家庭环境与教育对社会行为方式与人格发展有着决定作用,而且精神病是由于后天造成的,是可防治的。

妇女由于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具有一种自卑感,但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不是由先天原因,而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同时她还发现经济因素在病因中往往超过性的因素。

(2)评价

霍妮的理论觉察到畸形社会对人的心理、行为和人格的影响,并且抓住焦虑这个中心概念来阐述社会与行为之间的心理过程,重视家庭环境与教育,对失常行为治疗持乐观主义态度,是精神分析论的一种积极的进展。其理论的不足在于仅仅看到社会敌对性是人的行为和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忽视了社会变革使人类互

助合作成为现实的动力作用。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1)理论要点

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八阶段论”,认为人一生的每一阶段都需完成一个特定的受文化制约的任务。这一任务中包括一对矛盾,人在向积极或向消极发展的矛盾中实现平衡。

①学习信任的阶段(出生~18个月)

任务: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婴儿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着身体的康宁,感到了安全,则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一种基本信任感;反之,婴儿便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不信任感,即怀疑感。这个阶段的基本矛盾就是信任对不信任,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母亲或母亲式的抚育者。

②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4岁)

任务: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这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解决,对于个人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的态度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未来的秩序和法制生活作好了准备。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自主对羞耻、疑虑,对儿童影响较大的人是父亲式的人物。

③发展主动性阶段(4~5岁)

任务: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儿童开始进行各种运动,并在无父母控制下自己支持与引导行为,产生了主动性。如果儿童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从事各种运动性游戏,并得到家庭的支持,其主动性就会得到加强;如果受到过分质疑和指责,就会产生内疚感。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影响儿童最多的是家庭。

埃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

④变得勤奋的阶段(6~11岁)

任务: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学龄期儿童的社会活动范围扩大了,儿童依赖重心已由家庭转移到学校、教室、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面。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对其有较大影响的是学校中的老师与同学,还有邻居。

埃里克森认为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

⑤建立个人同一感的阶段(12~18岁)

任务: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青年期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个人同一感。青年能否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综合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自我”整体对于接受成年期的生活挑战非常重要,不然会产生同一性混乱。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影响最多的是同辈集体或校外集团。

⑥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岁~30岁左右)

任务: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人们开始进行求爱和过早期家庭生活,并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产生亲密和团结的感情。亲密除爱情之外,还包括友谊、与人合担任务、相互关怀等。如果一个人不能在夫妻或朋友之间建立友爱关系,就会产生孤独感。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亲密对孤独,影响较多的是一起工作与生活的伙伴。

埃里克森认为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

⑦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中年期和壮年期)

任务: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这是成家立业的时期,人们可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开始对家庭成员之外的人和后几代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和世界表现关心和操心;另一个是掉进自我专注的状态,只关心个人的需要与舒适。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和自我专注,与之关联的是社会分工和承担家务的情况。

⑧达到完善的阶段(从成熟到晚年)

任务: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人生进入了最后阶段,如果对自己的一生周期获得了最充分的前景,则产生一种完善感,这种完善感包括一种长期锻炼出来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学。一个人达不到这一感觉,就不免恐惧死亡,觉得人生短促,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

(2)评价

埃里克森的理论从心理—社会的新角度阐述了人格发展的阶段与阶段矛盾,特别是提出青年早期“个人同一感”的概念对解决青年期的心理一社会危机颇有现实意义与参考价值。埃里克森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期,抛开了泛性论,但他对阶段矛盾的社会来源与实质并未交待清楚,仍把性、自我和情绪当作人格发展的基力,忽视了人的意识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他对第三阶段的性恋说以及青年同一性混乱的归因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三)人际行为三维理论

这是以人际需要理论为基础阐述人际关系的形成、取向类型以及群体聚散过程特征的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舒茨。该理论包括以下几点主要的设想:1.基本的人际需要

(1)包容需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群体的需要;

(2)支配需要——控制别人或被人控制的需要;

(3)感情需要——爱别人或被爱的需要。

2.相对的继承性与连续性

人际需要早期满足的不同性质与后来表现的行为方式的关系:

(1)包容需要的情况

未满足——低社会行为;过分满足——超社会行为;适当满足——理想的社会行为。

(2)支配需要的情况

适当控制——民主型的行为方式;过分控制或控制不足——专制或拒绝型的行为方式。

(3)感情需要的情况

未满足——低个人行为;过分满足——超个人行为;适当满足——理想的个人行为。

3.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类型

(1)主动包容型(e I)——主动与他人来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外向者。

(2)被动包容型(w I)——期待别人接纳自己,孤独、退缩、易疏离他人者。

(3)主动支配型(e C)——主动去支配他人,能运用权威、权力,喜欢控制别人者。

(4)被动支配型(w C)——期待别人来引导自己,乐于追随他人、受人支配、表现出顺从、无争等特征者。

(5)主动感情型(e A)——对他人处处表示喜爱、友善、热心、同情、亲密者。

(6)被动感情型(w A)——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而本人往往显出对人冷淡、厌恶等情绪者。

4.相容(compatibility)

两个人在一起,或个人在群体中能协调地工作或生活,就是相容。它在人际关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舒茨认为存在着三种人际相容:

(1)互换的相容。指两个人在三种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上所表达和希望的行为总和相等,便产生最大限度的相容。不相容的程度决定于总和上的差别度。

(2)发动的相容。指一个人常有意使自己的表现去和另一个人发生互补。

(3)交互的相容。指双方都在某种需要上表现与对方一致。

5.群体的形成与瓦解

(1)群体的形成

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要经历沟通、控制与爱三个阶段,即通过沟通,每一个体都要抉择是否要留在该群体;而后过渡到责任与权力的分配,确定谁当领导者;最后要出现情绪整合或情感加深等现象。

(2)群体的瓦解

群体瓦解时,先是情绪依恋性被破坏,随后支配关系松弛或瘫痪,最后是众人脱离群体。

6.评价

人际行为的三维理论从人际需要的角度系统地说明人际关系与交往中的许多现象,尽管操作性的论证研究尚少,且没有说明三种需要和社会源泉的关系,但是它很富于独创和启发性,属新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较新发展。

四、符号相互作用学派及其新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一)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的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mind)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的外化过程。

(2)自我(self),作为有别于非我(周围环境、客体)的主体自己,由主我(I)与客我(me)所组成。主我、客我、自我组成了个性结构,主我导致产生角色行为的变化或偏离,客我导引行为去适合社会相互作用中的角色期望。

(3)社会(society),代表人际相互作用的组织与结构。社会与个人是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社会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塑造”个人,个人又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维持与改造社会。

2.评价

符号相互作用的基本思想虽然带有主观臆测,但由于它带有全方位性和辩证性,因而颇受学术界的重视。一些实证性研究和理论(如角色理论和参照群体理论)的形成都是基于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的内容。

(二)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role theory)是关于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代表人物:莫雷诺、林顿、纽科姆、萨宾和戈夫曼等。

1.“角色”与角色理论

“角色”一词是指人们在群体及社会中由于占据一定的地位而显示的态度与行为模式的总和或所应履行的职责。角色理论是试图按照人们所处的地位或身份去解释人的行为并揭示其中规律的研究领域。

2.角色地位对人们的态度与行为发生的影响

(1)角色期望(role expectation)与角色采择(role taking)

角色期望——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会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角色采择——人通过观察或想象依据别人对自己的表情、态度等出现“镜象自我”,从而产生“自我概念”并按照别人的期望调节与塑造自己。

(2)角色扮演(role playing)

人们把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看成是一般的社会期望,假若他不仅按照这种期望形成有身份名称的自我,而且也在这个框架范围内行动,就是在进行“角色扮演”。

(3)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

角色问的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处于几种地位,具有不同的身份和扮演着多种角色,而这些角色在特定条件下互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

角色内的冲突——是指一个人的一种角色由于不能同时实现两个或更多的自我期望时而产生的冲突。

3.角色理论的应用

(1)莫里诺所创建的“角色扮演技术”,即要求被试或受影响者在给予的情境中加以表现,从而学习充分地履行角色的方法。

(2)用于研究解决职业训练、家庭人际和睦及教育培养等方面的行为问题。

4.角色理论的评价

角色理论部分地揭示了人与社会之间的部分真实关系和某些辩证因素。但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单纯地为“剧本”来扮演角色,而是作为社会成员真实地参与社会活动,并且能够主动地去改变或选择自己的角色地位并自觉的塑造着自己的人格。所以角色理论在这一方面的解释相对片面。

(三)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理论(theory of reference group)是关于人的社会心理态度和行为怎样受其从属的或追求的群体参照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代表人物:海曼、纽科姆、谢里夫、梅顿及凯利等人。

1.参照群体的含义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上和在规范与价值观形成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2.参照群体的分类

(1)现实的参照群体和思想上的参照群体;

(2)会员群体和外部群体;

(3)大的参照群体与小的参照群体;

(4)肯定性参照群体和否定性参照群体。

3.参照群体的作用(凯利于1952年提出)

(1)规范作用,指群体确立某种行为标准(或称群体规范)迫使个体遵循;

(2)比较评价作用,指个体借助群体作为比较标准和出发点用以评价自己或他人。

4.个体选择参照群体所依赖的条件(梅顿于1957年提出)

(1)如果群体对自己的成员没有充分的威信,那么其成员将倾向于挑选外部的、非会员的群体作为参照群体,因为在他们看来后者更有威信;

(2)个体在自己群体中越是孤立,地位越低,那么就越有可能把外部群体当作参照群体,期望在那里占有较高的地位;

(3)社会流动性越大,个体改变群体从属性的可能性越大;

(4)个体对参照群体的选择,也依赖于个性特征。

5.评价

开展参照群体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于了解个体动机或态度、行为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是有益的,又由于参照群体理论对于个体在新的社会结构条件下行为的不一贯性、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现象,以及对于人们的群体表达忠实态度时的冲突等现象进行分析与了解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而受到了社会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的重视。但由于目前对其进行的实验并不多,特别是它又脱离开历史与经济结构把更广泛的社会关系仅归结为人际关系或人与群体的关系,因而相对偏窄而有局限性。

五、如何看待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四大流派

(一)从学术性上看

各种理论各有长处,如它们都抓住一个侧面对社会行为或社会心理的发生和机制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但也部存在某些缺失或各自的片面性,特别是各种理论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宏观社会中历史实践(社会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文化因素)对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要摆脱各种理论的局限性,保持宏观的意识,在微观范围内不抱偏见地、有选择地运用它们去探索社会环境(群体)、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

(二)从哲学观上看

行为主义学派和符号相互作用学派(特别是角色理论和参照群体理论),具有唯物主义特色,然而往往带有形而上学特色,因为它们不重视行为的心理原因和意识

的能动作用的探索;而认知学派(包括场论)和精神分析学派与之相反,它们重视认知、意识、动机和心理空间的探索,并带有一定的辩证性,然而也或多或少带有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

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对上述四大学派理论进行有扬弃的继承和加以改造,以建立社会心理学新理论。

六、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新进展

(一)公正理论(theories of justice)

公正理论试图探明的三个问题是:公正的要素是什么?人们如何感知到不公正?人们如何对感知到的不公正作出反应?

1.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20世纪60年代,亚当斯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对报酬分配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公平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是在比较自己在工作中的投入和所得,参照其他人的投入和所得而产生公平或不公平感,并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该研究开启了公正理论研究的先河,奠定了公正理论的基础。

2.分配公正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质疑公平理论的普适性,认为公平只是组织中分配的一种价值观,从而提出了分配公正理论。这里的公正,是指人们判断社会事物所依据的道义和法律的准则。分配公正理论关注的是分配的原则而非结果。

3.分配公正理论的应用

该理论引发了对管理程序问题的研究。分析揭示管理中实际奉行的原则的研究称为政策揭示。近些年来,公正研究又扩展到探索组织中管理者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产生了互动公正概念。

(二)地位建构理论(status construction theory)

地位建构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符号互动理论,不过它直接的理论母体是期望状态

理论。地位建构理论试图解释人们关于社会差异的地位信念如何发展,并如何为一个社会或群体所广泛共享。

地位建构理论聚焦于具有社会差别的不同人相遇时行为的局部情境。局部情境的相遇为参与者们创造了一种经历,诱导他们形成关于社会差异的地位信念。信念的持有者再将这种信念传授给他人,并在对待其他人时遵从这种信念。

(三)要素理论(elementary theory)

要素理论是从社会交换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关社会关系的理论,以预测和解释各种社会结构中的行动。要素理论认为利益是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要素。

1.要素理论的分析往往以两个行动者为中心,建立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基本模型。

两个行动者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三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交换关系——双方之间都是正性联系;威压关系——一方为负性联系,另一方为正性联系;冲突联系——双方都是负性联系。这种社会关系对社会的意义就是社会结构。

2.要素理论还包含两个动态过程:行动者决策并行动的过程和行动者试图改变社会结构的过程。

行动者的决策遵循两个基本原理:理性原理和等阻抗原理。理性原理指任何行动者个体只有在某种社会关系中获益,而且比在其他可能的社会关系中获益更大,这种社会关系才会建立。等阻抗原理指行动双方都想在社会关系中获得最大利益,同时每个行动者又有阻挠对方获得利益的倾向。

(四)正统性理论(legitimacy theory)

正统性理论试图解释的三个问题是:权力正统性过程的本质是什么?权力正统性的结果是什么?导致权力正统性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其基本观点如下:1.从对“权威结构”理解入手,阐述正统性过程的本质。

2.探讨合法化、正当性、授权及接受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以及这些交互作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试题教程文件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立可以从1924出版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算起,该书的观点是:社会行为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他人在场和他人行为。这本书的作者是 A.麦独孤 B.奥尔波特 C.莫雷诺 D.勒温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____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的问题。A.莫雷诺 B.瑟斯顿 C.麦独孤 D.奥尔波特 3.在社会心理学诸理论中,精神分析理论强调____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家庭动力对个体社会化有重要影响。 A.早期经验 B.成年 C.中年 D.老年 4.“群体动力学”,“群体中的心理气氛”等术语的创始人是 A.维纳 B.莫雷纳 精品文档

C.麦独孤 D.勒温 5.“在战斗中的我军战士真勇敢”,这表现出的是 A.价值观 B.态度 C.行为 D.理性 6.把沟通者观点不仅当作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把它评定得比实际上更接近自己的态度,这种效应叫 A.同化效应 B.对比效应 C.接受幅度 D.拒绝幅度 7.在进行态度测量时,琼斯和西格尔(1971)为解决个体自我报告法被试不说真话的问题,应用了 A.假路线技术法 B.生理记录法 C.行为观察法 D.量表法 8.研究发现,由低可信性沟通者说服而产生的态度改变随时间推移而增加。这种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是 A.睡眠者效应 B.对比效应 C.新近效应 D.折扣效应 9.美国心理学家对芝加哥市场消费行为的调查发现,以提供优惠券或消费券为特征的广告或推销活动,实际上是____了顾客对那种商品的依赖。 A.稳定提高 B.提高 C.没有提高 D.减弱 10.在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往往最后一次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更强烈,这是 A.优先效应 B.新进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11.行动者制造了一个做出实际成绩必然遇到的非常真实的障碍,如果失败,人们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是归因为外在的因素。这种现象是自我归因中的 A.自我障碍 B.习得的无望 C.观察者效应 D.安慰剂效应 12.常常与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素质连在一起的助人行为决策阶段是 A.对紧急事件的注意 B.正确地解释情境 精品文档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社会心理学复习知识点

其实背PPT就够了 【导论】 社会心理学: 是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影响他人,及如何与他人关系的一门科学。 研究领域:社会思维、社会关系、社会影响。 重要观点: A.我们构建社会现实 B.我们的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有时也是很危险的 C.社会影响塑造行为 D.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 E.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行为 F.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领域 研究方法: 相关:探寻自然关系 观察研究:自然的、实验室的 调查研究:问卷、访谈 设计的问题:问题措辞、第三变量、社会赞许 实验设计:探寻因果关系——控制、随机分配 问题——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 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需求特征(所谓需求特征就是指受测者在实验中所注意到的线索或暗示,而这些线索会影响到实验或假设。) 解决:单盲/双盲实验 现场研究&实验室研究 现场研究的优点:外部效度、实验真实性高,最小化参与者怀疑最大化自然和自发的行为。实验室研究的优点:可以随机分配和控制变量。 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区别: 社会心理学:个体某个特定时间对他人的看法、个体之间的互相影响及其关系 社会学:研究团体,从小团体到大团体(社会及其发展趋势) 人格心理学:个体内部功能及个体间的差异 区别: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研究者通过分析即时刺激,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来理解社会行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预测行为。实验是主要的研究方法,其次 是调查。 社会学:关注群体和社会研究者通过分析社会变量,诸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来理解社会行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调查和参与者观察是 主要研究方法。 【自我和他人】 一、自我(泛指个人对自己的总体看法)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讲体验社会心理学 1、无名效应 2、皮革马里翁效应 3、如何识别部属的谎话(言语表情动作)(眼睛)(细节与情节梗概) 4、如何识别部属的性格(坐车奇遇) 5、如何识别部属的气质(看电影受挫后的不同反应) 第二讲导论心理学面面观 一、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 psychology )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 心理的实质——社会生活条件下的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心理的结构 1、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 过程。 (1)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 (2)情绪过程(emotional process)是个体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A、愤怒:包含生气、微愠、愤恨、暴怒、敌意..等。 B、悲伤:包含忧伤、抑郁、寂寞、沮丧、绝望..等。 C、恐惧:包含焦虑、惊恐、恐慌、紧X、忧心…等。 D、快乐:包含高兴、喜悦、满足、幸福、兴奋、狂喜…等。 E、厌恶:包含轻视、轻蔑、讥讽、不屑、排拒…等。 F、惊讶:包含震惊、讶异惊喜、叹为观止…等。 G、羞愧:包含愧疚、尴尬、懊悔、耻辱…等。 (3)意志过程(will process)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指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2)个性心理倾向性——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着他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制约和调节着人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成分。 (3)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和。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三个方面的差异特征。 A、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B、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灵 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C、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mental state)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如思维活动的灵感状态或刻板状态;情绪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心境或

00266社会心理学(一)2018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 )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 )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 )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 )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 2.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 A.社会性 B.需要 C.外界环境 D.社会实践 E.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 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确立阶段的特点: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法: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侵犯]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九章侵犯 一、侵犯的实质 (一)侵犯的概念 1.侵犯的定义 侵犯(aggression)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①伤害行动——侵犯行为必须是伤害性的,包括实际和可能造成伤害的行为。 ②伤害意图——没有造成伤害却有伤害意图的行为是侵犯;无意伤害不是侵犯。 ③社会评价——侵犯是社会所不允许的。 (2)侵犯的分类 敌意性侵犯:也称作情绪性侵犯,是源于愤怒,意在伤害的侵犯; 工具性侵犯:把伤害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的侵犯。 2.侵犯与敌意 (1)敌意的多种含义 ①非身体接触性的直接或间接的有意伤害; ②高度排斥性的态度; ③人与人之间的高度怀疑,即一种高度的自我防卫状态。 (2)敌意与侵犯的关系 ①敌意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限制。在侵犯受到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而不能实

现时,往往是以敌意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敌意实质为代偿性的侵犯。 ②敌意不是侵犯,但可能会激发别人的侵犯,也可能发展为侵犯。敌意行为还可以直接激化人际冲突使敌意上升为侵犯。 3.侵犯的普遍性 无论是在整个世界还是中国,暴力与犯罪都是有增无减,愈演愈烈。 (二)侵犯的本能论 1.主要观点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本能论倾向的经典理论主要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和洛伦茨的习性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 弗洛伊德(S.Freud)早期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本能:性本能与自我保持本能,侵犯性是性本能的一部分。后期又修正为生的本能(性本能)与死的本能(侵犯本能),侵犯本能目的在于破坏,标志着人类有一种基本的无意识的死亡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死的本能本来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但由于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把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的侵犯冲动。如果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则表现为争论、竞技、冒险等。如果侵犯冲动得不到表现,就会导致精神疾病。 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心理异常者的治疗实践发展起来的,因而解释的范围限于心理病理患者,而不能简单扩展到正常人。 (2)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但它不指向毁灭,而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同类的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而是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目的。 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战争是人的侵犯本能定期发泄的结果,要想避免战争,就需要多开展冒险性的体育活动,耗散侵犯本能。

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

(一) 社会思维 1. 自我 (1) 自我的含义: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①主我与客我:詹姆斯。 ②镜我:米德。 ③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 (2) 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其中,社会自我是自我的核心。 (3) 自我的功能:保持个体内资的一致性:解释经验; 决定期待。 (4) 自我的形成与发展: ①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自尊和自信是自我的两个主要成分。 ②米德认为有三模仿(玩耍) 、游戏和博弈三个阶段。 (5) 与自我相关的概念:自我图式; 自我关联效应; 巴纳姆效应; 自我增强( 主要有六种方式: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防御性归因,自我设障)。 2. 归因 (1) 归因的定义: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 归因的原则:共变原则;排除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凯利认为,协变原则最全面)。 (3) 归因的理论: ①海德的朴素心理学:个体行为原因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归因遵循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②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论: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内在属性相一致时,就是在 进行对应推断。琼斯和戴维斯认为,在进行对应推断时,需要考虑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行为的自由选择性两个条件。当他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且具有低的社会合意性时,人们最可能做出这样的结论。 ③Kelley 的三维理论:行为者、客观刺激物和行为者所处情境或关系,是人们归因的三种形式。在具体归因时,需要考虑三方面的信息: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 (4) 归因偏差:基本归因错误; 自利偏差,又称自我服务偏差,印象管理理论可以对其解释; 自我贬损; 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 今天这两部分内容只是对社会思维先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后续还有更多的理论和知识点要涉及,建议考生把这部分内容列一个表格,做一个简单系统的梳理,会容易记忆得多。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度和( ) A.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标的科学性 2.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3.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4.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 ) A.早期管理理论 B.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5.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 ) A.人性管理理论 B.群体行为理论 C. 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6.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理论是( ) A.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权变理论 D.决策理论 7.情绪、情操是心理过程中的( )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反映过程 8.强调环境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论是( ) A.特质论 B.社会学习论 C.心理分析法 D.个性类型论 9.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0.“早熟”与“晚熟”是( )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11.他人行为涉及归因者而导致归因的偏差是( ) 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涉及社会地位的归因偏差 D.对自然现象拟人化的归因偏差 12.在态度改变的各种类型中,不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被称为( ) A.一致性改变 B.不一致性改变 C.同化改变 D.异化改变 13.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 ) A.组织形式 B.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1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 ) A.对发展的需要 B.对享受的需要 C.对精神的需要 D.对权力的需要 15.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 ) A.奖励 B.倒退 C.消退 D.激励 16.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称为( ) A.假设群体 B.实际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7.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是( ) A.小型群体 B.大型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8.在以下诸因素中,能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是( ) A.群体与外界比较隔离 B.群体成员沟通较少 C.群体的规模较大 D.群体规范是消极的 19.下列情形中,能最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是( ) A.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B.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全)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 第1节:概述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学科。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识记) 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知识点: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 2.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要点:社会行为(领会)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见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其意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知识点:社会心理 3.宏观的社会层面学的研究范围 1.微观的个体层面 2.中观的群体层面情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知识点: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即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及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知识点:哲学思辨阶段 知识点:经验描述阶段 知识点:实证分析阶段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1、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诞生至今才有百年的历史。 2、J.H.戈尔茨坦认为:对于社会心理学,“我们的暂时定义是,一个人的行为怎 样影响其他人行为的研究”。J.L.弗里德曼等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它探讨我们怎样感知其他人和各种社会情境。A.J洛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某种文化结构的范围内的其他人的行为或集团的行为所影响的个体的行为。D.O德尔斯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 3、安德烈耶娃在她的《社会心理学》中指出方法论不等同于具体研究方法。她 认为方法论这个术语表示科学观点和方法的三种不同水平。、 <1>第一级水平是一般哲学观点,成为一般方法论。 <2>第二级水平是专门学科的一般理论观点。 <3>第三级水平是适合于一般哲学观点和专门学科一般理论观点的具体研究 方法。 4、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介于观察法和实验法之间的一种方法,所以人们 把它列入观察法。既有良好的内在效度,又有较高的外在效度。 5、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爱德华.罗斯分别从不 同的科学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由此从促使其诞生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诞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6、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恋父情结:厄勒克特拉情节。 7、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心理学理论中的格式塔学派和温勒的场论。 8、心理学家赫斯与托尼:儿童的国家意识以三个连续阶段逐渐发展。 <1>国家象征期。<2>抽象国家观念期<3>国家组织系统期。 9、环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0、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和人类学家林顿较早的把“角色”这个概念引入了社会 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了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11、男女两性的智商在统计学上并无明显的差别。 12、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13、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中成分。 14、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 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 15、凯利的理论通常被称作是三度理论。他指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 能用到三种形式;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行为者对之做出反应的事件或他人);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景或关系。 16、加量总表:利克特在1932年创制。 17、寂寞;指当人们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这种关 系可能是数量上的也可能是质量上的。 18、得失原则:阿伦森发现人际吸引的增减规律。人们对于一直否定自己最终肯 定自己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高。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交往对象。反之亦然。 19 熟悉性:仅仅只是经常看到某人就能增强我们对他的喜欢,这就是曝光效应。20六度间隔理论:米尔格拉姆提出六度间隔理论又称为小世界现象,即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最多需要通过六个人。 21、文化障碍:美国老师——中国学生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一)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际关系;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联系尤其密切。可以说,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从社会心理学中脱胎而来,两者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如果把社会心理学比作一棵树的主干,那么人际关系心理学就是它的枝干之一。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而人际关系心理学是探索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学规律。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他们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相互区别。这表现在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一个独立学科,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是相互交叉的,但不能相互代替。 3.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1)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

关系的总称。(2)社会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第二,人际关系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第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第四,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⑴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研究 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圆形、轮式、链式和 Y 式传递。(针对正式群体) 戴维斯人际交往模式: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流言型。(针对非正式群体) ⑵人际关系结构的心理学研究 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的分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活动型。 ⑶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试验 霍桑实验的组成: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霍桑实验的结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习题-沙莲香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三版课后练习册 主编:吕红梅 曲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学号: 姓名:

第一章导论社会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社会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欧洲的群体心理研究,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和美国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2、在1924年出版以实验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学》,因此其本人被誉为科学或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 3、奥尔波特是的开先河者。 4、社会心理学是介于与之间形成的边缘学科。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分) 1、早期群体心理研究的第一人是()。 A.麦独孤 B.罗斯 C.西费尔 D.冯特 2、()1879年首创心理学实验室而开启了心理学的可操作研究历史。 A.罗斯 B.冯特 C.孙本文 D.陆志韦 3、在中国,社会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1924年的《社会心理学新论》。 A.罗斯 B.冯特 C.孙本文 D.陆志韦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 3、公众文明 4、个体心理 5、群体心理 6、大众心理

四、简答题(共73分) 1、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的关系?(20分) 2、比较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异同?(18分)

3、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请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特点来谈)(20分) 4、谈你对社会心理学在中国本土化趋势研究的认识。(15分)

第二章研究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体现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点。 A、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B、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C、期待效应 D、测量工具误差不容易控制 2、()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 A、访谈法 B、问卷调查 C、实验法 D、观察法 3、()是指测量的一致性程度,或者说是测验分数的可靠性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4、()是测量结果对测量对象做解释的有效性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5、口头调查又称为( ) A、纸笔法 B、量表法 C、访谈法 D、档案法 6、按统一要求,依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进行的正式访谈是() A、结构化访谈 B、无结构化访谈 C、问卷调查 D、口头调查 7、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搜集资料的方法叫() A、非结构式谈话法 B、问卷法 C、访谈法 D、开放式问卷法 8、每一问题都给出若干可能的答案,被调查者从中选择认为恰当的一个(有时是多个)答案,这样一种方法叫() A、有结构式谈话法 B、结构问卷 C、访谈法 D、问卷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根据研究目标的不同,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研究分为()。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定量研究 D、定性研究 2、根据研究方法的差异,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研究分为()。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定量研究 D、定性研究 3、访谈调查的类型可以分为()。 A、结构化访谈 B、无结构化访谈 C、问卷调查 D、口头访谈 4、问卷设计应遵循()原则。 A、理解性原则 B、准确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选型排他性原则 5、随机抽样的方法包括()。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阶段抽样 D、典型个案抽样 6、非随机抽样方法包括()。 A、最大差异抽样 B、典型个案抽样 C、同质抽样 D、阶段抽样 7、下列对随机抽样描述正确的是()。 A、总体的每一个单位抽中的概率相等 B、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均值的差异就是抽样误差 C、随机抽样可以保证样本代表总体 D、抽样误差是衡量样本代表性的一个指标,误差越大,样本的代表性越小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霍桑效应

社会心理学知识汇总

社会心理学知识汇总 第一节概述 1、研究对象和范围 1、定义: 1)心理学: FH奥尔波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 GW奥尔波特:个体心理受他人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影响。 2)社会学: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 3)综合:社会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2、社会行为: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公式:B=f(P,E) B代表行为, P代表个体, E代表情境。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3、社会心理定义:社会刺激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社会层面。 2、社会心理学简史 三期: 哲学思辨(启蒙) 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 对人性的争论 经验描述(形成)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观察基础上客观描述分析 实证分析(确立期) 20世纪20年代 实证、定量、应用 3、主要理论流派 1、社会学习论: 班杜拉,联想、强化、模仿、观察学习。(经典的条件反射) 2、社会交换论: 1)霍曼斯: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人在交换中按照趋利避害的原则获取最大收益,减少代价。共有五个命题: 2)布劳: 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人们自愿活动。

3、符号互动论: 詹姆斯、米德:通过符号互动,人们形成社会关系。符号:语言、文字、记号等。 4、精神分析论: 1)弗洛伊德: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力比多”。 快乐原则、现实原则、道德原则。 生本能、死本能。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2)荣格:集体无意识。 3)霍妮:文化因素论。 4)沙利文:人际关系学说。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1、社会化 1、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成社会人的过程。 2、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3、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遵守社会规范,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培养社会角色。 4、社会化的基本条件: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类的遗传素质(复杂的神经系统)。 5、社会化的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 6、社会化的分类: 语言的社会化是前提。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性—生物,性别—人格,性别角色—社会。 7、道德、政治的社会化。 2、社会角色及理论 1、社会角色: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2、社会角色的分类: 获得方式:先赋、成就; 角色规范:规定、开放; 功能:功利、表现; 心理状态:自觉、不自觉。 3、角色扮演三要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