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xxxx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设计(一期)

xxxxxx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设计(一期)

xxxxxx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设计(一期)
xxxxxx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设计(一期)

湖北省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x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一期)设计

xxxxxxxxxxxxx

二O一五年九月

湖北省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x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一期)设计

编写单位:xxxxxxxxxxxxx

项目负责人:xxxxx

报告编写人:xxxxxxxxxxxxxxxxx

项目参加人:xxxxxxxxxxxxxx

审查人:xxxxxxxxxxxxxxx

总工程师:xxxxxxxxxxxxxx

院长:xxxxxxxxxxxxxxx

提交单位:xxxxxxxxxxxxx

提交日期:二○一五年九月

目录

0.前言1

0.1任务由来 (1)

0.2目的和任务 (1)

0.3设计编制依据及主要技术标准 (1)

0.4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主要结论 (2)

0.5方案编制工作概述 (3)

1.矿区概况及地质环境条件4

1.1地理位置 (4)

1.1矿山地质条件 (6)

2.矿区地质环境问题9

2.1矿山地质灾害 (9)

2.2XXX XX X磷矿X XX XXX矿段 (9)

2.3XXX XX X磷矿X XX XXX矿段 (10)

3.恢复治理工程设计11

3.1目标、原则及防治标准 (12)

3.2恢复治理工程总体布置 (12)

3.3分项工程设计 (13)

3.4工程量 (16)

4.工程监测设计16

4.1设计原则与依据 (16)

4.2监测工程布置 (16)

4.3监测工程设计 (17)

5.施工组织设计17

5.1施工条件 (17)

5.2天然建筑材料 (17)

5.3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 (17)

5.4施工总体布置 (18)

5.5施工总进度 (18)

6.环保规划设计18

6.1设计依据 (18)

6.2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19)

6.3环境保护设计 (19)

6.4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19)

7.工程管理20

7.1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 (20)

7.2工程管理 (20)

7.3工程管理设施 (20)

8.工程预算20

8.1经济预算 (23)

8.2资金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9.经济、社会效益评价23

9.1经济效益评价 (23)

9.2社会效益评价 (23)

10.结论与建议23

10.1结论及建议 (23)

10.2预算编制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3(一)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4(二)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5(三)基础价格、取费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6(四)独立费用、预备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7(五)项目投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8主要工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9工程投资预算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

附件1 x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一期)设计投资预算表

附件2 x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一期)拦渣坝稳定性验算过程;

附件3 x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一期)设计图册

附件4 xxxxxxxxxxxxx设计资质

附件 5 《湖北省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批复;

附件6 湖北省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采矿许可证;

0.前言

0.1任务由来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号)、《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管理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98号)等有关规定,凡在湖北省行政区域内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采矿权人应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xxxxxx的磷矿资源,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标,保康xxxxxx矿业有限公司委托xxxxxxxxxxxxx对其采矿权范围及其影响范围内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并进行《湖北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一期)设计》。

湖北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于2011年由湖北重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湖北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以下简称“治理恢复方案”),2011年03月06,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了该“治理恢复方案”。

0.2目的和任务

本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搜集前人资料和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矿山矿业活动所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工程治理设计,力争以最经济的投入和最安全的工程措施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促进矿业活动的稳步发展。

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有:

1、调查矿区因矿业活动所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以及存在或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分析其危险性和危害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主要包括矿区内出现的不稳定废渣堆、危岩体以及采空区;

2、对矿山已实施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进行测量复查,已实施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拦渣坝、排水沟、绿化等;

3、调查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治理恢复方案”的基础上,提出恢复治理措施和方案,并对设计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进行工程量及费用的预算;

4、编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施工工程图,并对工程进行安全评价和稳定性评价,确保设计的准确性。

0.3设计编制依据及主要技术标准

0.3.1、编制依据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

2、《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管理办法》(湖北省政府令第298号);

3、鄂土资发[2011]137 号文件《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细则》;

4、湖北省xxxx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项目实施的“委托函”;

5、《湖北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以下简称“治理恢复方案”),湖北重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3月;

0.3.2、主要技术标准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1);

4、《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003-2001);

5、《水土保持规范》(SD238-87);

6、《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4);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9、《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

10、《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GB/T14848—1993);

11、《地下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

12、《湖北省土石方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鄂建文[2008]214号;

13、《湖北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鄂建文[2008]216号文;

14、《水利建设工程预算定额》水利部总[2002]116号文;

15、《水土保持工程预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0.4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主要结论

《湖北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以下简称“治理恢复方案”),湖北重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3月;简称“恢复治理方案”),主要结论如下:

一、“治理恢复方案”评估级别及范围

评估区重要程度属较重要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中等、建设规模为中型,评估级别为二级,矿区面积17.2449km2,矿山服务年限18.9年,评估范围面积约为20.89km2。

二、“治理恢复方案”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影响程度为xxxxxx矿段较严重、土地资源和地形地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含水层影响程度较轻;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地质灾害为严重、土地资源、含水层和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为较严重。方案共分为重点防治区2个,次重点防治区2个,一般防治区1个。

“治理恢复方案”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及预测评估,将评估区分为1个严重区、1个较严重区和1个较轻区,具体如下:

严重区主要分布于xxxxxx一带预测崩塌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崩滑地质灾害,危害对象为作业人员和矿山设备设施及公路车辆。该区所占面积0.1545km2,占比例为0.74%。

较严重区主要分布于xxxxxx矿段和xxxxxx矿段简易公路和各类工业场地及弃渣,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弃渣滑坡地质灾害以及土地资源占用、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危害对象为工业场地设施和人员。该区所占面积 4.3491km2,占比例为20.8%。

较轻区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内较严重区以外区域,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土地资源和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该区所占面积18.3836km2,占比例为78.4%。

三.“治理恢复方案”治理规划

“治理恢复方案”对评估区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和分期。将矿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明确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期目标,并确定了3个综合防治区,提出了危岩体治理、废渣堆挡土墙、排水工和植被恢复工程等治理工程方案和监测方案。

四、“治理恢复方案”投资

治理恢复工程总投资为1180.75万元,所采取的工程技术简单易行,技术难度较低;矿山企业资金良好,营利能力较强,可以保证治理资金的到位。

0.5方案编制工作概述

我院在接受本次设计工作委托后,及时搜集了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等相关资料,并于2015年5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xxxxxx磷矿地质环境问题以及主要的治理工程进行了调查、访问。

一.资料收集

1、《湖北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以下简称“治理恢复方案”),湖北重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03月。

二.现场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GPS定点、拍照以及卷尺、罗盘测量等手段,依据矿山提供的1:1000矿区地质地形及井上下对照图,以及1:5000 矿山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图,重点调查了矿区内的地形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废石排放情况等,以及已实施治理工程等,主要包括采空区、废石堆、挡土墙等所在区域,调查区总面积为20.89km2,完成工作量见表1-2。

施工图设计编制工作野外调查工作量表表0-1

据“恢复治理方案”方案描述,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危岩体(xxxxxx一带预测崩塌区)、xxxxxx和xxxxxx矿段公路和各类工业场地及弃渣、土地资源占用损毁。

通过本次现场调查发现,矿山现有的地质环境问题与“恢复治理方案”中的预测描述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于:

(1)xxxxxx磷矿xxxxxx矿段新增戴家湾废渣堆;

(2)xxxxxx矿段苏溪沟弃渣量较大,原已建拦渣坝后弃渣已堆满,并且已一座拦渣坝已埋在弃渣下,需要在下下游修建一座拦渣坝。本次现场调查情况与“恢复治理方案”的对比详见0-3。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比表

1.矿区概况及地质环境条件

1.1地理位置

湖北省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位于xxxxxxxxxxxx北南河、干溪沟、神盘沟两侧及林川河南侧,最近处距离xxxxxx中心约7km,最远处距离xxxxxx中心约30km,属xxxxxxxxxxxx管辖。矿山有村村通公路和矿山公路与xxxxxx相通。马桥至保康83km,至襄樊220km,至宜昌210km,区内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1.1.2地形地貌

矿山地处鄂西北xxxxxx,位于保康磷矿马桥磷矿区的中部,属中山区。区内地势北高南低,倾向马桥南河谷地。主体山势呈东西向延展,局部山形呈南北向分布,地形切割深邃,地貌特征属中山侵蚀地貌。海拔最高点为调查区中部乾溪沟西侧,高程为1823 m,最低点为调查区北部南河河床,高程仅354 m,相对高差近1500m,区内地形陡峭,河谷发育,荆棘丛生,地面坡度一般为25—50°。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大气降水主要沿山间溪流或河沟从北向南汇入南河,少部分则通过地表岩溶裂隙直接向地下渗入。地表、地下迳流排泄条件较好。

1.1.3气象水文

xxxxxx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山地气候特征。据神农架林区气科所气象站观测资料,雨季5—9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1.0%,旱季11月—次年3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13%,年最大降雨量(1989年)为1061.9mm;最大月降雨量(1989年8月)为372.0mm,年平均降雨量(1981—1990)为866.6mm。每年一月最冷,平均气温3°C;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7.2°C;冰冻期一般十月至次年三月。

区内地表水系有南河、林川河、金斗河、乾溪沟、神盘沟等,长年有水。

1.1.4矿山概况

一、矿区范围

湖北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位于xxxxxxxxxxxx西北30Km 处,毗邻房县东蒿,行政区划属xxxxxxxxxxxx管辖。矿区地理位置坐标为:

东经:110°47′19″-110°54′56″

北纬:31°50′18″-31°51′39″

xxxxxx磷矿由xxxxxx矿段和xxxxxx矿段组成,南北以F1断层为界、东西以xxxxxx为界。xxxxxx矿段位于矿区西北,xxxxxx矿段则位于矿区东南部。矿区标高从1600米至800米,面积17.255km2。

xxxxxx矿段磷矿层赋存于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第二段中,矿区构造简单,总体呈一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340-15度,岩层倾角15-45度,平均约为20度。Ph1矿层厚度1.1-5.54米,平均2.47米,平均品位30.64%。Ph2矿层厚度0.31-2.5米,平均1.72米,平均品位25.15%。xxxxxx矿段地层走向北北东-南南西,向北西倾斜,倾角22-47度,单斜构造。主矿层ph2 矿厚0.2-9.28米,平均1.98米,平均品位25.4%。

湖北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采矿许可证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于2011年5月11日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为XXXXXX,有效期限至2016年5月11日。2010年10月,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以“鄂土资函[2010]1930号”文件将xxxxxx矿段并入xxxxxx磷矿。采矿权人为湖北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地址为湖北省襄阳市xxxxxxxxxxxx,矿上名称为湖北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开采矿种为磷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60万吨每年,矿区面积为17.255平方公里,矿区范围由12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深度由1600米至800米标高。

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表表1

湖北省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采矿初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原矿山企业有白云磷矿、董家沟磷矿、六柱垭磷矿、矿产公司磷矿、九里川磷矿等。经过几十年的矿山活动,各矿山均已形成较大的采空区,多条开采、运输巷道等。早期开矿时,废石渣随意堆放、采空区超宽、矿柱稀小等危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产生了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危岩体、土地荒芜等一系列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矿山已于2007年和2011分别进行了两个期次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基本消除了上述地质环境问题带来影响(具体见图1)。经过近几年矿山生产,主要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废石弃渣,分述如下:

二、资源储量

根据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于2010年9月提交的《湖北省xxxxxx 洞河矿区磷矿2010年度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及其批文,xxxxxx磷矿矿区范围内磷矿资源储量如下:

xxxxxx矿段磷矿资源保有Ph

l 、PH

2

资源储量为17160千吨,其中122b类

为14157千吨,332类为124千吨,333类为2879千吨。保有储量9892千吨,其中122b类为6889千吨,332类为124千吨,333类为2879千吨。

xxxxxx矿段磷矿资源保有PH

2

资源储量为7774千吨,其中122b类为1804千吨,333类为5790千吨。保有储量7774千吨,其中122b类为1804千吨,333类为5790千吨。

设计开采能力为60万吨/年,服务年限23年,实际生产能力为45-56.2万吨/年。

1.1矿山地质条件

1.1.2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元古界天花群石家冲组,元古界神农架群大岩坪组,元古界神农架群乱石沟组,震旦系下统南沱组,上统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及第四系(Q)残坡积物。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天花群石家冲组(PtS)

分布于董家沟、六柱垭矿段西南部,仅有石家冲组第三段紫红色中薄层状细晶白云岩夹板岩出露,厚度不详。

(2)神农架群大岩坪组(Ptd)

分布于矿产公司、六柱垭、白云矿山矿段南部,与上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上部为深灰、灰绿色绢云板岩、白云石绢云板岩夹砂砾岩;中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砾岩、砂砾岩;下部为绿灰色绢云板岩夹黑色含炭绢云板岩。厚199—528m。

(3)神农架群乱石沟组(ptl)

分布于矿产公司矿段南部,岩性为紫红色、灰色厚层状白云岩,细——中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厚177—432m。与上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4)震旦系下统南沱组(Z1n)

杂色砾岩、砂砾岩、泥砾岩,厚0-9m,与上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5)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Z2d)

按其含磷程度和岩性分三段:

第一段(Z2d1):浅褐色含锰白云岩,厚2-4m,与下伏南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第二段(Z2d2):为含磷段,由下往上依次为:含磷泥岩、泥质条带磷块岩、含磷白云岩、块状磷块岩、白云质条带磷块岩、含磷白云岩。

磷矿层赋存于该段中,为沉积型磷块岩矿床。矿层呈层状,矿层沿走向露头线长约1800m,在区内连续分布,矿层总体走向为NE70-SW250°,倾向NW,倾角平均为50°,属单斜层状矿床。

区内发育有上、中、下三层磷矿:

上磷矿层(ph2)厚2.11m左右,P2O5含量平均为25.58%。

中磷矿层(ph12)以泥质条带磷块岩、致密块状磷块岩为主,局部夹白云质磷块岩,厚度2.65m,P2O5含量平均为30.54%。

下磷矿层(ph11)以白云质条带磷块岩为主,磷矿层厚约2.13m,P2O5含

量平均为26.06%。

第三段(Z2d3):主要为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粉-细晶白云岩,顶部常见黑色页岩,厚约10-30m。

(6)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dn)

分布于矿区的大部,按其岩性分为三段:

第一段(Z2dn1):白云岩,灰-灰白色,粉-中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其顶底部均夹有硅质条带,局部有鲕状、内碎屑结构。厚约32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第二段(Z2dn2):纹层状白云岩,岩石为深灰色中晶结构,纹层状构造,厚61m。

第三段(Z2dn3):硅质白云岩,矿石为灰色、灰白色,细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硅质呈乳白色、深灰色,较规则条带状,厚度不详。区内仅出露第一段灰-灰白色,厚-巨厚层状硅质白云岩、白云岩,厚约172m。

(7)第四系(Q)残坡积物

本区不发育,主要为山间河流冲积物、坡积砂质粘土及人工堆积物等。主要分布于低洼或地形平缓地段,以黄褐色粘性土为主,伴有各种岩屑、碎石及砂砾石。

1.1.2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1. 褶皱

矿山位于孙溪滩复式倒转背斜北翼次一级单面背斜内,局部地段发育有一系列紧密线性层间小褶皱,造成矿层产状起伏,矿层露头附近厚度增厚,总体不影响区内矿层的分布。

2. 断层

区内断层主要有近东西向F1正断层,倾向北,倾角32°,分布于董家沟磷矿的北部;F2正断层,倾向北,倾角32°,分布于六柱垭磷矿的北部;F3正断层,倾向北,倾角72°,分布于六柱垭磷矿的南部。北西向断层:F21平移断层,北西-南东延展,北东盘向北平移;F22正断层,倾向北东,倾角30°。北东向断层:F26平移断层,北西盘向北平移。由于上述断层的影响,从而自然形成了洞河矿区、石灰山矿区、马桥矿区、峰山矿区等。

3. 地震

据GB50011-2001,湖北省xxxxxx抗震设防烈度为6°,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据国家地震研究所编制的《湖北地震史》和《湖北地震目录》,地震烈度6°(I=4.8级)。根据《地壳稳定性等级与地震指标》,凡是M<5.5,I<7的地区属稳定区。依此标准矿区属于稳定区。

历史上xxxxxx曾发生过有感地震有:1948年2月9日在xxxxxx城东南10km的黄化发生 4.75级地震,震中强度为六度;1964年于xxxxxx城西发生过2.6级地震,1969年于保康马良坪东南发生过4.8级地震。这些地震的发生,直接影响到区域内地壳的稳定性,且近期仍有微弱活动,因此,本区地壳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

1.1.3水文地质

根据地层岩性、岩石组合关系及其水文地质特征,含、隔水层划分如下:

1. 含水层及隔水层

(1) 含水层

a 灯影组第三段弱岩溶裂隙含水层(Z2dn3)

主要岩性为中至厚层状含硅质条带白云岩。节理裂隙及岩溶均不发育,泉

水露头少且流量小,一般在0.002L/S左右,富水性弱。

b 灯影组第二段弱岩溶裂隙含水层(Z2dn2)

主要岩性为中至厚层状微晶白云岩,厚度约53m,节理裂隙及岩溶不发育,泉水露头少,富水性弱。

c 灯影组第一段弱岩溶裂隙含水层(Z2dnl)

主要岩性为厚至巨厚层状微晶白云岩夹鲕状白云岩,厚度约l72m,矿段内大面积出露,岩溶较发育,xxxxxx岸边见溶洞及较多泉水露头,流量一般在0.5~1.5L/S。

以上灯影组地层(Z2dn)为统一的含水体,水化学类型为HCO-—ca2+Mg2+型。

(2)隔水层

a 陡山沱组上段矿层顶板相对隔水层(Z2d3)

主要岩性为:中至厚层状微晶含硅质条带白云岩及含泥质白云岩,厚约89m,总体节理裂隙及岩溶不发育,为相对隔水层。

b 陡山沱组第二段相对隔水层(Z2d2)

为含矿岩系,一般分二层矿,两层矿之间夹2~6m中厚层状含磷白云岩。矿层岩石类型有块状磷块岩、自云质条带磷块岩及泥质条带磷块岩。据坑道及采矿场调查,整个含矿岩系厚10~35m,节理裂隙较发育,但多呈闭合状,坑道内一般比较干燥,总体具相对隔水特征。

c 陡山沱组第一段隔水层(Z2d1)

为矿层底板,主要岩性为厚层状含硅质条带白云岩、含锰白云岩,厚约5m,总体节理裂隙不发育,且多呈闭合状,为相对隔水层。

d 神农架群(Pts)

出露面积较大,主要岩性为黄褐色薄层状泥质白云岩,节理裂隙不发育。

2.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高处为补给迳流区,在地势低洼处以泉水形式出露。全区泉水出露少,且流量均较小,因地形陡,坡角大,且节理裂隙不发育,降水入渗补给条件差,多形成地表迳流迅速排泄。

如上所述,区内矿体均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且沟谷深切,有利于地下水自然排泄;矿床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弱;因此矿区各矿段水文地质类型为“充水岩层以溶蚀裂隙为主,顶板间断进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

1.1.4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矿区岩土体类型、结构、岩性组合及工程地质特征,将区内岩土体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岩组,即第四系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碎屑岩类工程地质岩组,碳酸岩类工程地质岩组等。

(1)第四系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该层由残坡积黄褐色粘土和粉质粘土组成,主要由粉质粘土、含角砾粉质粘土及碎石土组成,分布面积不广,其结构松散,力学强度低,工程地质条件差。

(2)碎屑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该层主要由神农架群大岩坪组成。其上部为砂质页岩,页岩夹砂砾岩透镜体,顶部砂砾石或砂岩,下部以浅黄绿——棕黄色页岩为主,夹砂砾岩透镜体。岩石致密坚硬,完整性较好,工程地质性状较好。

(3)碳酸盐类工程地质岩组

该层主要由天花群石家冲组(PtS)、神龙架群乱石沟组(PtL)、震旦系陡山沱组(Z2d)、震旦系灯影组(Z2dn)岩性段组成,其层位稳定,抗压强度较高,为稳定性较好的岩层。裂缝不发育,岩体完整性好。岩石致密坚硬,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综上所述,矿区地层岩性较复杂,矿层及其顶底板为坚硬~半坚硬岩类,岩溶不发育,没有明显的软弱夹层,但局部岩层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对采矿影响小,矿层及围岩以半坚硬——坚硬碳酸盐岩为主,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复杂类型。

2.矿区地质环境问题

2.1矿山地质灾害

xxxxxx磷矿由于采时间较长,八十年代初即已开采,前人在开采过程中,因环境意识、生产手段相对落后,造成矿区内及影响区域内的自然地质环境遭到破坏,使原本稳定的地层出现塌陷、裂缝,甚至在高陡边坡形成危岩体,危及交通要道、居民正常生活等。矿区内大量外排矿渣的无序堆放使矿区内整体生态链受到破坏,特别对区域内的水力发电及居民用水影响较大。村委会办公楼周边地下全部采空,形成东西向沉陷裂缝群,直接威胁到村委会办公楼,炸药库、加油站等地面设施以及人员和车辆运输安全。

2007年10月xxxxxx磷矿矿山恢复治理工程(国家财政资金),重点对加油站区泥石流、炸药库——石坟岭——毛狗洞——彭家湾塌陷带采用排水工程、拦渣坝工程、挡土墙工程、裂缝填埋、植树种草及布置监测工程等进行综合治理。

2010年8月-2011年6月,xxxxxx磷矿矿山恢复治理工程(国家财政资金),共修建了排水沟5条,拦渣坝12座,均为浆砌石砌体结构,工程分布于老屋沟、白岩沟、桐树包、滴水涯、六柱垭、董家沟、九里川、白云。

据本次调查,区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废弃矿矿渣堆,主要位于戴家湾以东沟谷(xxxxxx硐口周边)、xxxxxxxxxxxx沟谷及各硐口以下沟谷。废渣成分主要为白云岩及泥岩等,呈碎块状、块状,结构松散,坡度较陡,一般在35-55°。在强降雨作用下,随着地表水沿坡面渗入堆积体,雨季发生渣堆滑塌及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分述如下:

xxxxxx两处危岩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主要为修路切坡形成,其影响为严重。

2.1.1xxxxxx磷矿xxxxxx矿段

戴家湾废弃渣堆位于戴家湾及鹞子河南西的支沟沟谷地带,弃渣呈扇形堆积于沟谷中,①号渣堆长约100m,宽55m,体积近83104m3。m3,该支沟谷狭窄,沟长约1.1km,沟谷纵坡降200-300‰,沟谷两侧坡度20-40°,流域面积近0.8km2,堆积体位于沟谷后部,上游汇水面积约0.08km2,在汛期山洪爆发时易引发矿渣泥石流,威胁下游戴家湾居民及建筑物。

②号渣堆长约180m,宽110m,体积近15.83104m3。m3,位于①号渣堆以上的沟谷,,在汛期山洪爆发时易引发矿渣泥石流,威胁下游戴家湾居民及建筑物。(见照片1、2)

废弃渣堆规模一览表表2-3

照片1 xxxxxx矿段湾废渣堆

照片2 xxxxxx矿段戴家湾废渣堆

照片3 威胁农田和民房

照片4 学校

(2)危害性

废弃渣位于戴家湾及鹞子河南西的支沟沟脑,堆积坡度大,渣体松散,稳定性差。在该支沟下游河流沿岸属戴家湾,村民居住集中,约600余人,并建有小学1所,如果该废弃渣一旦形成泥石流,将严重威胁河流沿岸居民及学样师生的生命财产,威胁资产超过9000万元(照片3、4)。

2.1.2xxxxxx磷矿xxxxxx矿段

(1)xxxxxxxxxxxx沟废渣堆

xxxxxx磷矿xxxxxx采区位于xxxxxx董家沟村,距马桥约20km。磷矿山上世纪90年代即已开发利用,均采用平硐开拓,由于历史上人类工程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其采矿剥岩、修路,使土壤、岩石风化后的残积层、半风化岩石和基岩暴露出来,特别是地表露头部位、原沟谷井口处,采出的废弃渣堆积较多,全部堆积在菜子岭北坡至xxxxxx沟谷内。

2010年8月-2011年6月,xxxxxx磷矿矿山恢复治理工程(第二期)在苏溪沟中共修建拦渣坝两座对董家沟磷矿废石渣进行了整治。(现状图详见附图1)

经过近几年的生产,废弃渣堆放于董家沟矿山菜子岭北坡至xxxxxx沟谷上游,弃渣呈长条形堆积于沟谷中,弃渣规模逐年增大,原来由两个拦渣坝拦挡的两处弃渣已边成了一片,总长度约250m,宽50m,厚度15-20m,体积近103104m3。二期治理工程修建的两座拦渣坝已不能满足矿产生产的要求,上游的LZ12坝已被矿渣掩埋,下游的LZ13坝堆积的矿渣高度已超过坝顶7.6m,雨季发生溃坝或渣堆滑塌的可能性较大。

照片5 xxxxxx矿段xxxxxx沟L02废渣堆

照片6 xxxxxx矿段xxxxxx沟L03废渣堆

照片7 xxxxxx矿段xxxxxx沟L04废渣堆

照片7 xxxxxx矿段xxxxxx沟L05废渣堆

照片8 xxxxxx矿段xxxxxx沟L06废渣堆

照片9 xxxxxx矿段xxxxxx沟L07废渣堆

废渣压占xxxxxx河道,废渣成分主要为白云岩及泥岩等,呈碎块状、块状,结构松散,坡度较陡,在汛期山洪爆发时易引发矿渣泥石流,威胁下游居民及矿山公路、农田等。

废弃渣堆规模一览表表3-3

(2)崩塌危岩体

在通往xxxxxx矿段的公路左右侧,因矿山公路的修建,而致使部分岩体凌空,可看到在其下部坡脚处有掉落的小石块,但大的石块崩塌等现象的发生,现状条件下,因其矿山并未开采,均处于稳定状态。

1#危岩体(危1):位于矿部北部的陡崖,相对高差240米左右,面积约98000m2,一面凌空,岩性主要为灯影组硅质条带白云岩,该危岩底部由于公路的开挖,改变了原有的平衡状态,岩体顶部节理裂隙较发育,其危险程度较大。在雨水的长期冲蚀下,极易产生岩崩,阻塞交通,对矿部产生很大的威胁。

2#危岩体(危2):位于矿部西北部的矿山公路旁,相对高差150m左右,面积约56500m2,岩性主要为灯影组第一段硅质条带白云岩,该部位主要是新修矿山公路,改变了原始状态,在一条件下(如连续强降雨或冰雪作用)易产生崩塌。

2.2对土地资源占用与破坏及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根据现场调查,xxxxxx磷矿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与破坏主要表现在各井口附近的生活区、生产区、废石堆、矿区公路等建筑设施对土地的占用破坏。矿山生产布置所占用地多为荒山、杂灌木林地。矿山为地下开采,开采时间较长,范围大,矿山建设、采矿场及废石堆占地面积较大。xxxxxx磷矿为在生产矿山,根据现场调查,矿区生活区、生产区、矿渣堆、矿区公路等建筑设施均已建成,并能满足矿山生产需要,后期无新增场地。xxxxxx矿段废渣主要分布在xxxxxx平硐周边、以1497和1376平硐周边为主(2007年和2011年已进行治理)。xxxxxx矿段废渣堆主要分布在各硐口沟坡地带。破坏的土地易造成水土流失,对山石环境影响较大,总之,矿山活动对土地、植被的影响较大。

区内植物生长茂盛,植被覆盖良好。xxxxxx矿段与xxxxxx矿段陡坡地带植被覆盖较好,以灌木为主,其次为松树、杉树,无珍贵树种。xxxxxx矿段开采对山体生成一定的破坏,其主要因工业场地及其矿部的建设,矿山采用地下开采,作业活动范围位于地下及冲沟等低洼处,零星分散。xxxxxx矿段原始地貌保持较好,且区内没有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等。总之xxxxxx矿段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较严重,xxxxxx矿段破坏程度较轻

2.3对地下含水层影响

评估区内矿段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且沟谷深切,地表水排泄畅通,直接顶板为陡山沱组第三段隔水层,并且其上覆陡山沱组地层为弱岩溶裂隙含水层,水量少富弱水性。磷矿层及以下地层均为隔水层。

现状条件下,硐内较为干燥,矿坑涌水量极小尚不足以供应矿山工业用水。xxxxxx与xxxxxx矿段各平硐均无流水,周边有少量泉水,矿山一般在泉眼处修建蓄水池,以代生活使用。该水水质为CO3CaMg型,清澈可口,可以饮用,未受明显污染。现状条件下采矿活动对含水层影响程度为较轻。

3.恢复治理工程设计

3.1目标、原则及防治标准

3.1.1设计目标

根据《湖北省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湖北重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结合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危害性确定本期矿山恢复治理目标:对xxxxxx磷矿戴家湾及xxxxxx采区危害严重的废石渣采取拦渣坝工程治理措施,对矿山的部分废渣堆放坡整形,提高坡体稳定性,对低凹处进行覆土回填;针对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覆土绿化、种植林木。在强降雨或连续降雨情况下,不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抑制水土流失。使矿区内基础设施得到有效安全保障,矿区人民生命财产免遭危害,合理规划用地,恢复可利用土地资源,在积极保护好矿山生态环境条件下,稳步发展地方经济。同时对采空区地面塌陷、崩塌危岩体进行监测预警。

3.1.2设计原则

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应以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简便为原则。

(1)恢复治理工程须确保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逐步得到恢复,改善或维持治理区现有自然环境条件,避免因施工而对治理区环境地质条件造成恶化、破坏。

(2)恢复治理工程布置及施工应与新农村规划、环境保护相结合,尽可能美化矿区自然环境。

(3)恢复治理工程应充分考虑前期已投入的治理工程,形成高效、系统的综合治理工程体系。

(4)根据各类地质环境问题的特征,据规划安排按轻重缓急分期实施治理。

(5)治理工程应体现恢复绿色大自然的特点。

(6)合理布设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分析各类地质环境问题的发展动态,指导施工,检验防治效果。

3.1.3设计标准

根据《湖北省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湖北重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本次治理工程目标主要是针对矿山废石渣进行治理,防治泥石流灾害发生,依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T/T0239-2004),防治工程等级为Ⅲ级,降雨强度按30年一遇考虑,拦渣坝抗滑安全系数>1.3,抗倾覆安全系数>1.6。

3.2恢复治理工程总体布置

根据前述,湖北省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本期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矿山弃渣压占土地,引发泥石流灾害。本次治理工程主要对废石渣进行治理,主要治理工程有:

(1)拦渣坝工程

湖北省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各矿段存在大量废石渣,为不稳定物源,汛期山洪爆发时易引发泥石流,威胁下游企事业单位、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危害巨大。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危害程度不同及恢复治理总体安排,本次方案设计重点采用拦渣坝、渣堆复绿等措施治理各

废渣堆,同时对所设计的拦渣坝安全运营进行监测。

①xxxxxx磷矿xxxxxx矿段

2007年和2011年的矿山恢复治理工程已完成了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本期主要针对戴家湾废渣堆进行综合整治,在戴家湾南西支沟中设置5道拦渣坝。

②xxxxxx磷矿xxxxxx矿段

2011年矿山恢复治理工程在xxxxxx修建了两级拦渣坝。现已被矿渣掩埋了一道,另一道矿渣堆积已高出坝7m多。需要在下游再修建一道拦渣坝。xxxxxx 矿段各硐口周边堆积了大量废渣,在硐口以下沟谷地带设置8处拦渣坝以拦蓄废渣。

(2)排水沟

拦挡工程用以拦蓄泥石流固体物质,同时辅以排水工程,排水是泥石流治理工程中的主要措施之一,暴雨或强降雨是泥石流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因此,设计完善合理的排水系统,是防治泥石流的主要措施,故在董家沟xxxxxx采区废渣堆沟谷中部布置一条排水沟,由于还需要堆放废渣,排水沟将在后期废渣堆放在合适高度进行修建,并与前期修建排水沟连通。

(3)绿化工程

根据矿山开采现状、山体地质构造、气候条件、植物的适应性、生态环境协调、资金等因素,按照节约、实用、安全、长久的治理原则,针对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绿化。在戴家湾南西支沟中修建拦渣坝后,再对废渣清理平整后恢复植被。

(4)地质环境监测

监测是矿山恢复治理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变形发展和运动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基于矿区基本特征及防治工程治理方案选择地面宏观巡视及地表位移变形监测等进行综合监测。其中形变监测包括对高于10m的拦渣坝安全运行监测及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表位移监测。

3.3分项工程设计

3.3.1拦渣坝工程

(1)设计原则

拦渣滞流,拦蓄石块等固体物质,降低泥石流水动力条件,减小泥石流流速及规模,平缓纵坡,防止沟床下切,增强山坡与沟床的稳定性。

(2)工程布置

①xxxxxx磷矿xxxxxx矿段

在戴家湾南西支沟中设计5道拦渣坝后(L01-L05),再对废渣清理平整后恢复植被。

③xxxxxx磷矿xxxxxx矿段

在xxxxxx沟中设计一道拦渣坝(L06),以拦阻上游废渣,在各硐口周边设计7道拦渣坝。

(3)结构设计

拦渣坝断面形状为梯形,基础部分采台阶式浆砌石基础,基础与坝身采用Mu30新鲜块石,M10水泥砂浆砌筑,坝身设置泄水孔,水平距离2m,垂直距离2m,泄水孔孔径2003200mm,泄水孔宜支模砌筑或采和50PVC管,拦渣坝每隔15-20m设置沉降缝。

拦渣坝结构一览表表3-1

(4)稳定性验算

按一般挡土墙要求,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分别对各拦渣坝进行稳定性验算:

①主动土压力

主动土压力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计算:

Ea=φ

c 21γ

h2ka

式中:Ea —主动土压力

φc —主动土压力增大系数,取1.0 γ—填土的重度 h —挡土结构的高度 Ka —主动土压力系数

②抗滑安全系数Ks=[

Gn+Ean

Eat-Gt

式中Gn=G ,Gt=0, a0=0 Gn=G 2Cosa0 Gt= G 2Sina0

Eat=Ea 2Sin(a- a0-δ) Ean=Ea 2Cos(a- a0-δ) G —挡土墙每延米自重 a0—挡土墙基底倾角 a —挡土墙墙背倾角

δ—土对挡土墙墙背的磨擦角

u —取0.5

③抗倾覆计算

Kt =

Gx0+EazXf

EaxZf

式中:

Eax=Ea 2Sin(a-δ) Eaz=Ea 2Cos(a-δ) Xf =b-Z 2Cota Zf =Z-btan a0 ④基底应力验算

Pmax=Gn+Ean

B′

(1±

6e

B′

)

验算结果见表4-2。

拦渣坝稳定性验算表表3-2

3.3.2绿化工程

对湖北省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戴家湾的废弃渣堆进行放坡整治,将坡度降至25°以下,提高坡体稳定性,并对低凹处进行覆土回填,同时对治理区域内坡体上松散的滚石、孤石进行清除,消除滚石隐患。

矿区中的废渣场岩土裸露且不适易农作物种植的区域,进行腐植土移植铺垫后实行绿化工程,绿化植物在旱季时需人工给水浇灌,如为低洼处则要考虑到雨季的排涝问题,可采用挖沟排水的方式解决。

土地恢复植被必须坚持“适地、适苗、适时”的原则。选择植物要适应复垦、复绿的土质和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当地的耐旱、生命力强的植物,并采用乔木、灌木、草的混合立体种植方法进行。

种植时间应选择在雨季前的适当时候,种植密度视种植品种的具体情况而定。

栽植方法:按株行距要求,先挖好定植穴,用表土埋根,提苗踩实,使根系舒展,埋土与地表相平,作好水盆浇水,水渗后覆一层土,然后每株覆盖 1 平方米地膜一块。在秋季造林时,上冻前要将苗干弯曲与地面相平,埋土防寒。在春季把苗木挖出后再覆盖薄膜。栽植一般在春季进行人工栽植,林木栽植时应注意覆土埋至根径2.0厘米,树木种植间距333米,每穴1株。

抚育管理:造林后及时灌水2-3次,一般为一周浇灌一次,成活后半月浇灌一次。每年穴内除草2-3次。对于干旱严重年份,影响树木生长或导致死亡时,要及时浇水,每年1~2次。另外,第一二年需定期整形修枝。对未成活的树木应第二年及时补栽,春季栽种较为适宜,最好在雨季来临前完成补种作业。刚补种幼苗柔弱,根系浅,应加强管理。

生态系统作为动、植物和环境的统一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绿化获得成功后,要确保治理区内生态逐步恢复并最终达到生态平衡,必须采取补种、浇灌、维护等有效措施,保持治理、复垦、绿化后的环境稳定性及有效性。

3.4工程量

恢复治理工程量见表4—4。

治理工程量汇总表表3-3

4.工程监测设计

4.1设计原则与依据

监测设计方案以《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等国及行业有关规范为依据。

主要原则:

(1)建立专业监测与群众监测相结合的监测系统;

(2)监测工程包括施工安全监测量、防治效果监测和长期动态监测;

(3)监测项目完善、重点突出、技术先进、经济实用、简便易行,易于实施。

4.2监测工程布置

基于上述原则结合矿区基本特征及防治工程治理方案选择地面宏观巡视、地表变形位移监测等手段进行综合监测。

(1)地面宏观巡视:采用常规地质调查方法进行,对整个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巡视,调查的内容主要为建筑物及地面开裂下沉、滑移坍塌等变形破坏的位置、方向、规律、变形量及发生时间,拦渣坝等工程运行状况等,调查路线以能控制矿山地质环境变形破坏特征为原则。

(2) 地表变形位移监测:地表变形位移监测包括拦渣坝安全运行监测及采空区地面塌陷监测。

拦渣坝监测工程:高于10m的拦渣坝砌筑完工后于坝顶轴线上布置2-3个变形监测墩,观测拦渣坝水平、垂直位移情况。

危岩体监测:地面宏观巡视监测,必要时建立监测墩进行专业监测。

4.3监测工程设计

(1)宏观地质巡视:

采用常规地质调查方法进行,安排指定人员定期、不定期查看地裂隙、地表塌陷、崩塌危岩体等变形迹象及拦渣坝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以便及时妥善处理。调查路线以能控制地表塌陷范围为原则,路线间距50—100m,据变形破坏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具体检查项目有:

a、地表裂缝出现的位置、规模、延伸方向、发生时间等。

b、地表鼓胀位置、范围、形态特征、幅度、发生时间等。

c、地表沉降、塌陷位置、形态、面积、幅度、发生时间等。

d、塌方位置、范围、体积及发生时间等。

e、建筑物破坏和树木歪斜情况、发生时间等。

f、拦渣坝坝体外观变化情况等。

地面宏观巡视每10日一次,监测时间为3年。3个月以后则每月观测一次,雨季或汛期则加密监测。

(2) 地表变形监测:

采用全站仪观测各监测点水平、垂直位移情况,监测周期施工期间每月一次,工程竣工后每2个月一次,雨季或出现异常情况加密监测。

(3)监测周期

恢复治理工程竣工后监测3个水文年,如无异常情况可停止监测。

(4)资料整理及汇交:

①监测资料及时整理,每月以月报形式汇交到xxxxxx国土资源局。

②监测工程结束后,1个月时间内提交监测报告,应对监测工作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并汇交县国土资源局1份。

5.施工组织设计

5.1施工条件

交通条件:矿山恢复治理工程均有矿山公路直通,一般运输车辆可直达施工现场,交通较便利。

通电通水:施工和生活用电用水可从各矿山直接接电接水。

施工场地:治理工程中的机械作业主要在矿区范围以内,其交通便利,作业场地宽阔,施工作业场地条件良好,能满足工程施工场地的需要。

5.2天然建筑材料

矿区石料、块石资源丰富,质量较好,完全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砂需从xxxxxx购买。

5.3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

5.3.1地表排水工程

(1)施工工序

矿山环境地质学论文

矿山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 ) 摘要:矿山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不仅有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而且有诱发地面沉降、土壤荒漠化、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做好从勘查、设计、开采到闭坑四个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关键词: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环境; 矿山环境治理 一、概况 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产量均排于世界前列。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和消耗越来越大,而采掘业的发展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广度和深度也越来越大。目前品位较富、埋藏较浅,易采易选、交通方便的矿床已优先开采。矿床开采的趋势趋于深部复杂地层。矿山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不仅有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而且有诱发地面沉降、土壤荒漠化、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原则 1 以人为本、防灾减灾 所有的地质灾害,直接或间接的对矿山职工和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矿山环境治理首先要保证矿区免遭矿山开发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2 因害设防、综合治理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拦、排、护、整、填、植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措施对矿山环境进行治理。 3 注重效益、分期实施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应遵循生态社会效益优先的同时,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区别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同时根据资金情况、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的危害大小、轻重缓急,分期、分阶段进行治理。 4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矿山环境治理只有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紧密结合,才能达到矿山环境治理的最终目标。各种工程措施只要配置合理,就能根治地质灾害。但其缺点是投资过大,而生物措施恰好弥补工程措施的缺点,其投资较小,能改善小气候的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矿山环境治理中。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具体措施 1 地下采空区和矿山疏干排水导致地面沉陷、形成地裂缝,影响地面的农田和建筑物。采空区是地下固体矿床开采后的空间及其围岩失稳而产生位移、开裂、破碎垮落,上覆岩层整体下沉、弯曲并引起的地表变形和破坏,在地面上常可见到圆形塌陷坑及平行于地下开采巷道的地裂缝。由于疏干排放地下水,改变了地下水流的自然渗流、径流条件,水浮力消失,水的潜蚀作用使充填物流失,形成空洞,在真空吸蚀力和重力作用下也可造成塌陷。对采空区的治理主要是为了预防与控制地表残余沉陷的发生。此类方法可细分为4 种: (1) 全部充填采空区支撑覆岩,以彻底消除地基沉陷隐患。充填法可分: 干石充填法、尾砂充填法、胶结充填法、注浆充填、水力充填和风力充填等。其中,以注浆法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 (2) 局部支撑覆岩或地面构筑物,减小采空区空间跨度,防止顶板垮落。常用的方法有注浆柱、井下砌墩柱和大直径钻孔桩柱或直接采用桩基法等; (3) 注浆加固和强化采空区围岩结构,充填采动覆岩断裂带和弯曲带岩土体离层、裂缝,使之形成一个刚度大、整体性好的岩板结构,有效抵抗老采空区塌陷向上发展,使地表只产生相对均衡的沉陷,以保证地表构筑物的安全;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情况汇报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b08948271.html,)/总结报告/工作汇报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情况汇报 自治区人民政府: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全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始终把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工作目标,积极转变观念,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加大工作力度,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实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伴随着矿业开发的迅速发展,全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逐步显现。主要表现为:一是治理区域点多、面广。调查显示,全区需要治理的集中区域达88处,占用破坏土地79108.14公顷,涉及耕地7552.11公顷、林地3048.91公顷、草地34539.44公顷,面积庞大。二是危害严重,治理形势紧迫。全区矿业开发形成的采空区地面塌(沉)陷总面积达到226.21km2;形成的塌陷坑、塌陷群323处,已发生矿山地质灾害541处,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5575亿元,伤亡人数共计62人。三是污染严重,危及民生。全区矿山年产固体废弃物2.86456亿吨,综合利用率仅为10.7%,累计积存量高达29.7774亿吨;全区矿山年产废水废液

3.1185亿吨,综合利用率仅为55.5%。矿山废弃物引起的淋滤、扬尘、自燃和渗漏,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产生活。随着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力度的加大和制度、措施的完善,全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已取得初步效果,不仅解决了部分重点区域历史上形成的地面塌陷、占用破坏土地和地质灾害等问题,而且使新出现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形成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局面。 二、全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基本情况 近年来,自治区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特别是XX年以后,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督促矿山企业履行恢复治理地质环境的责任,治理取得明显效果。 (一)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重点,实施民生工程。 XX年以来,自治区把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作为实现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性工程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优先治理自治区确定的8个采煤沉陷区、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问题突出区域、影响城市周边景观的区域和以利于解决恢复成为建设用地与耕地及改善生态环境效果明显的区域。项目资金由XX年的0.013亿元增加到XX年的4.63亿元,9年增加356倍。 XX年至XX年,全区共安排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186个,下达项目资金11.57亿元。其中,国家项目54个,投资3.19亿元;自治区项目132个,投资8.38亿元。XX年至XX年,全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 制规范

目次 前言 (1)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工作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文本编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规范性附录)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C(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D(规范性附录)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E(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F(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立项设计书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立项设计书

正文目录 第1章项目概况 (1) 1.1项目简介 (1) 1.2编制依据 (6) 第2章项目区自然条件 (8) 2.1项目区自然地理概况 (8) 2.2区域地质概况 (10) 2.3社会经济概况 (13) 第3章项目区地质环境现状及问题 (15) 3.1地质环境现状 (15) 3.2地质环境问题发展趋势预测 (18) 第4章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19) 4.1地质环境治理的原则 (19) 4.2项目治理的目标 (20) 4.3工程设计内容 (20) 4.4工程量计算 (22) 4.5施工组织设计 (22) 4.6预期成果及管理 (27) 第5章项目经费预算 (29) 5.1预算编制依据 (29)

5.2取费标准及计算方法 (29) 5.3需要说明的问题 (32) 第6章预期效益分析 (34) 6.1社会效益 (34) 6.2生态效益 (34) 6.3经济效益 (35) 第7章保证措施 (36) 7.1组织领导保证 (36) 7.2项目实施制度建设 (36) 7.3项目资金管理要求 (38) 7.4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8) 7.5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 (39) 第8章附件 (41) 8.1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书 (41) 8.2编制单位内部审查意见 (44) 8.3项目工程任务表 (45) 8.4附件 (46)

第1章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1.1.1 项目的由来 某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位于某北1 km处,位于某城乡结合部地带,紧邻某公路,位于某绿色生态农业园园区内。由于多年的无序开采,采区内采坑深浅不一,排列无序,已形成较大面积的水塘,水塘中堆积大量的城市垃圾,坡岸逐年侵蚀,造成土地资源逐年丧失,对该区域内的地质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并进一步影响某生态农业基地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当地旅游发展和农业建设的瓶颈。 2013年7月,某工程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进行了现场踏勘及资料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某国土资源厅下达的“关于印发《某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某资发【2007】37号)的文件要求,编制了“某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立项设计书及工程预算书。 1.1.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项目区原为某砖厂取土区采坑,某砖厂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采多年后因资源枯竭,于八十年代初期关闭。矿山关闭后,附近居民仍在此取土修建民房,由于多年在此取土,形成了较大的采坑,采坑已全部积水,成为水塘。因项目区废臵多年,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造成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也给附近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项目区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某快速发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

百色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2011-2020年)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目的 制订《百色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目的在于使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逐步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从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促进全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二、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广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二)政策依据: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国土资源部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2009~2015年)》(国土资发[2010]44号]; 《广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广西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广西省地质灾害防治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十二五”规划》; 《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百色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矿山环境整治工程实施方案(2012~2015年)》;

《百色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三)技术依据: 《省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编制指南》(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5]119号文附件); 《百色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报告》(2009年); 《百色年鉴》(2011年);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0223-2011)。 三、规划适用范围 本规划是广西省百色市近期与中远期依法保护和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重要依据,是市辖各级人民政府管理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指导性文件。本规划适用于2011—2020年本市行政区内的生产、在建、扩建、新建、闭坑矿山以及历史遗留矿山的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四、规划期与规划基准年 规划基期为2010年。 规划期2011~2020年,分为两个阶段: 近期规划为2011~2015年; 中远期规划为2016~2020年。 第二章社会经济概况 一、自然地理 百色市位于广西省南部,五岭山脉北麓。东与广西省衡阳市的常宁,郴州市的临武、嘉禾、桂阳相连;南与广东省清远市的连州、广西省贺州市、桂林市的富川交界;西与广西省桂林市的恭城、灌阳、全州接壤;北与衡阳市的祁东,邵阳市的邵阳、新宁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6′~112°21′,北纬24°39′~26°51′,南北最长距离245公里,东西最宽距离144公里,土地总面积22441.43km2,占广西省总面积的10.59%。全市地貌类型多样:山地面积11044.53 km2,占49.45%;丘陵3242.00 km2,占14.45%;盆地3979.13 km2,占17.81%;平原3191.13 km2,占14.29%。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1 定义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矿床及其周围地区矿业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部分(岩石、矿石、土壤、地下水及地质作用和现象),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1.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 总则 2.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实施省(自治区)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的技术工作依据。 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针对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环境保护服务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则提供科学依据。 2.3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要求基本查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和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摸清底数,做出现状评价、预测分析。 2.4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不能局限于矿山用地面积之内,应将矿业活动影响范围作为调查区范围。 2.4.1 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范围应包括区域地质单元和影响的流域。 2.4.2 矿区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区矿业活动对周围地质环境的整体影响确定其范围。 2.4.3 单个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山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确定其范围。 2.5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任务: 2.5.1 调查矿山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和矿业活动。 2.5.2 调查研究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其特征。 2.5.3 查明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影响与危害。 2.5.4 调查、总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2.5.5 对矿山地质环境作出综合评价,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2.5.6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3 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框图

关于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措施的讨论

关于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措施的讨论 发表时间:2019-04-16T08:42:26.76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作者:范超鹏曾涵荟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活方面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对各类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也逐年提高。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陕西总队陕西西安 710003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活方面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对各类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也逐年提高。我国在大力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矿区生态破坏、土地资源占用和损毁、环境污染及地质灾害频发等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矿区周围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本文就关于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措施 引言 地质环境主要指的是地表下坚硬的外壳,契合大气圈以及生物圈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且,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在实际变化时,若产生突变现象就会引发地质灾害。就当前能力而言,尽管无法在根本上对地质灾害问题予以改变,但能够采取一定的防治与保护措施来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构建出优良的自然环境。 1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1.1地质灾害 大部分矿山在开采过程中过度的追求利益及不合理的开采,给采坑留下了落差从几米至几十米不等的深石壁,岩体裸露,危岩耸立,裸露的岩体几经风化,边坡失稳,极易发生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隐患。 1.2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在比较长的时间当中,因为多数的矿山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自身环境保护意识不高,进而造成了露天矿山在开发过程当中出现有害气体、废水以及废渣等排到矿山环境当中,进而大大污染了大气、水源。在开采过程中,一些含有碱金属的物质当碰到降雨的时候就会生成无机盐类物质,进而对地表水体带来比较严重的污染。如果这些物质渗入到地下含水层,就会对地下水体造成污染。这是露天开采矿山面对的比较大的污染问题。水资源是人们生存的必备资源。如果水资源受到污染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1.3土地资源、植被破坏 矿业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主要体现在土地占用和地面塌陷,土地占用主要是工业场地和矿石堆放占地,采矿剥离出大量的表土和非矿碎石,因得不到利用都杂乱无章的堆放,直接破坏和占用土地资源,使土地没能得到充分利用。矿石埋藏于表土层以下,开采矿山需先行剥离表土层,这就破坏了矿区土地使用类型,使原来的绿地荡然无存,并影响周围植被的生长,剥离废弃物的堆放也严重破坏了植被的生长,植被的破坏又会进一步造成水土流失。 2废弃矿山恢复治理措施 2.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 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措施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类:其一,以矿山具体地质情况,准确划分出重点区域、重点场所与设施,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御方法,加强地质保护;其二,将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作为基础,重点分析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并分析出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有效的管护对策,减轻采矿活动对周边环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对矿山地质环境开展保护的过程中,还需要设置监测点,并增强巡查力度。 2.2地质灾害恢复治理措施 ①为防止滚石伤人,对边坡进行清坡,撬除活动危岩、临空岩、楔形岩。②对于高陡边坡,进行台阶式降坡卸荷处理,以达到放缓边坡的目的,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治理后台阶边坡角不大于65°(风化土不大于38°)。③对于易造成滑坡不稳定的边坡岩体,可以采用支挡工程,如设立挡墙、抗滑桩等,来解决边坡稳定性的问题。④为防止降雨引发崩塌、滑坡的等地质灾害,在坡顶设置截水沟,以防止坡顶水流对边坡的冲刷以及地表水下渗降低软弱面强度而造成滑坡。 2.3生态治理 当露天矿山被废弃之后将出现凹陷的盆地,并且因为长期的暴露,进而造成了表层粘土附着,存在比较差的渗透性。对这种废弃的矿山来说能够通过生态治理模式来治理。一般措施为:分析废弃矿坑周围的岩性,对透水性强的地方进行水密性加固。最终实现改变矿山周围生态环境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和周围环境协调的改造以及整理。和旅游开发结合到一起,创造地质旅游生态景观,不断扩展废弃矿山的治理思路[1]。 2.4土地植被恢复治理措施 (一)台阶平台植被恢复治理。平台砖浆砌筑种植槽,槽内回填种植土,种植乔灌木,其施工技术要点如下:①施工工序:设置种植槽→回填营养土→种植乔灌木→养护。②设置种植槽:防止水土流失在每级台阶边缘0.5m处砖浆筑砌挡土墙,采用梯形式挡土墙,规格为墙高1m,墙顶宽0.5m,墙底宽0.8m。③种植乔灌木:选用当地适生乔、灌木,按行株距3.0m种植两排乔木。(二)石壁边坡植被恢复治理。(1)植生袋法[2]。用乙烯网袋等将预先配好土、有机基质、肥料等装入袋中,沿坡面向上堆置,袋的大小厚度随具体情况而定。①施工工序:清理边坡→铺设生态袋、移栽花灌木→喷播草灌→养护②清理边坡:施工前凿削或嵌补坡面至平整,坡面起伏不宜超过8cm,再进行后续植生袋码砌等工作。③铺设生态袋:沿坡面铺设生态袋,袋子要紧贴坡面,缝隙处要用土填实,生态袋表面铺撤一层种植土,以喷播草灌种子。④养护:在边坡交验前根据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补植、浇水、施肥、除虫、直至植被生长稳定。雨季应做覆盖及截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冲刷侵蚀。旱季应经常浇水,待植被成坪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2)客土喷播法[3]。目前在我国南方地区比较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矿山市政景区等边坡绿化的生态防护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中。它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混合物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以达到景观近似于自然绿化的目的。①施工工序:清理坡面→坡面客土→喷播草灌→养护②清理边坡:施工前凿削或嵌补坡面至大致平整。③坡面客土:在平整坡面上回填厚10-20cm土壤,浇水密实。⑤养护:在边坡交验前根据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补植、浇水、施肥、除虫、直至植被生长稳定。雨季应做覆盖及截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冲刷侵蚀。旱季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文字报告编写题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复垦条例》,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等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1 前言 1.1 任务由来及编制目的 阐述任务由来:主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和业主的委托书或合同要求而编制。 编制方案的目的: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义务的落实;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的任务、措施、计划和资金落到实处;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施监管和矿山业主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提供依据。 1.2 方案编制工作概况 阐述矿山资料的收集、调查工作量情况;前期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实施及验收情况。 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现状调查,现状和预测评估情况,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与部署情况,经费估算情况,方案编制过程、公众参与(包括义务人、土地权人、有关部门的意见,下级国土部门的审核意见)。 插工作量表、工作程序图。 1.3 方案编制依据 按下列顺序列出依据: 1)法律法规。 2)部门规章 3)政策性文件。 4)技术标准与规范。

5)其他相关资料,包括矿山开采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矿产地质详查报告、储量核实报告、水文地质详查报告、前期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尾矿库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及验收报告、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方案编制委托(或协议)书等。 1.4 方案的服务年限 据采矿许可证有效年限的剩余年限(或拟申请的、或拟延续的采矿许可证期限),加上超出采矿许可证有效年限的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年限(一般1年),再加上监测管护年限(一般3年),确定方案服务年限(自××年××月-××年××月)。 2 矿山基本情况 2.1 矿山概况 2.1.1 矿山简介 阐述矿山采矿权人、矿山名称、项目位置、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开采矿种、开采方式、生产规模、矿区面积、开采深度、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和剩余服务年限、若为申请变更或者延续的矿山,需说明变更或者延续的理由,同时附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2.1.2 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 2.1.2.1 以往取得矿山采矿许可证情况,开采范围、层位、开采方式方法、矿种、深度、生产规模、开采时间等。 2.1.2.2 矿山现状采矿许可证情况,开采范围、层位、开采方式、矿种、深度、开采规模、矿山生产服务年限等。 2.1.2.3 现有采空区的分布范围、矿柱、矿墙、采空区充填状况、坑口标高、开采的最大深度及标高、积水情况、坑口排(注)水水量与水质情况、废渣场、堆淋场、堆矿场、尾矿库(含赤泥库、排泥库)的状况,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1.2.4 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情况。 2.1.3 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包括矿山生产规模,矿山开拓布局、开拓工程参数、采剥比或采掘比、开采段高、采矿方法、掘进施工工艺、采矿生产工艺、采场生产能力、采场技术参数和接续方式矿山批准的(或拟开采的)开采层位、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矿山资源及储量、矿山设计生产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分析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分析 【摘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是近年来新兴的实用型环境保护学科,涉及到地质、采矿、环境、农林、水利、旅游、生态、建筑等诸多学科领域。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简述了矿区的基本情况,针对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废弃矿山;地质灾害;恢复治理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年增加,建筑材料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导致采石场、砖瓦窑场等数量和规模日益扩大。建材工业在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景观污染、地质灾害等,严重影响矿区及其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活秩序。 1矿区基本情况 某矿区始建于上世纪末,历史上开采技术落后,形成大小露采宕口多处,各宕口均无安全开采平台,为自上而下一面坡,由于岩石裂隙发育,危岩体随处可见。对居民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地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将该矿区矿权全部关闭,立项对该矿区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 2地质条件概况 2.1气象水文 该矿区气候属季风副热带湿润型,气候温暖,雨量适中,冬季干旱,夏季湿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为41.2℃,极端最低气温为-22℃,年无霜期220d。年均降水量951.3mm,年最大降水量1335.3mm,年均降雨天数120d,年降水分配不均,雨季多集中在7~9月。矿区水系属淮河流域水系,区内及周边无较大地表水,冲沟较发育,雨后有暂时性流水,地表水系发育一般。 2.2地形地貌 该矿区地势平坦稍起伏,海拔标高一般在60~80m之间,地形切割程度中等。地形坡度较缓,约在20°左右。区内植被稀疏,除少量松杉树木外,其余均为灌木、杂草。 由于人类采矿活动,破坏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形成多处露采坑和废渣堆场,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编制说明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编制 说明 一、制订目的、工作简况 为有效爱护矿山地质环境,实现矿业开发与矿山环境爱护的和谐进展,为矿山地质环境爱护及治理复原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技术依据,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桂国土资办[2009]251号文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爱护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爱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治理暂行方法》,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要求与验收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治理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北海地质工程勘察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查院,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等有关单位组成编制组编制而成。 本标准是在我国和我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验收没有现行规范可依,而我区面临有大规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需要验收的背景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出要求,结合近年来我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验收实践体会和新技术的使用,提出编制稿,现征求广西矿山业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其他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意见,进行修改,最后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监督局组织审查定稿。 二、项目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0年第一批广西地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打算的通知》(桂质监函[2010]169号)文,将本标准

列入2010年第一批广西地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打算,项目编号为:20 10—1001。 三、确定规范要紧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由十部分和三个附录内容构成:范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总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要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要求,矿山公园建设要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工程验收,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验收,矿山公园治理复原验收。本标准的要紧内容是矿山地质灾难类,矿山含水层破坏类,和地势地貌景观破坏类的治理复原要求和验收标准。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爱护规定》的第二条“因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活动造成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倒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势地貌景观破坏等的预防和治理复原,适用本规定”,界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的范畴是地面塌陷、地裂缝、倒塌、滑坡等地质灾难类、含水层破坏类,地势地貌景观(含地势地貌、土地、植被)破坏类。另据《矿山地质环境爱护与治理复原方案》(DZ/T223—2009修订稿)的9.2.4 条“泥石流治理,可采纳清理泥土石以复原场地,或者修建拦挡工程防止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潜在的泥石流隐患可采纳疏导、切断或固化泥石流物源,排除引发泥石流的水源条件”,的条款要求,和我区矿山中确实存在废石、弃土、废渣作为要紧物源的泥石流灾难,因此,矿山地质灾难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爱护规定》的第二条的地质灾难类的4个灾种中增加一个泥石流灾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爱护规定》第二十一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后,对具有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矿业遗迹,国家鼓舞开发为矿山公园”,和第二十二条关于国家矿山公园建设条件的规定,以及第十二条关于矿山地质环境爱护与治理复原方案应当包括内容的第五款“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案”和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体系,健全监测网络,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指导、监督采矿权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采矿权人应当定期向矿山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矿山地质环境情形,如实提交监测资料。县级

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办法

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办法 (试行) 第一条为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矿山地质灾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采矿权人应当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状况进行验收。 第三条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工作按采矿许可证发证权限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的,可以委托市、州国土资源局组织验收。 第四条采矿权人在矿山被批准关闭之日起1年内,应当向负责组织验收工作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矿山开采已连续三年及以上且已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采矿权人在办理采矿许可证延续、变更登记时,可以向负责组织验收工作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矿山地质环境分期验收。 第五条矿山地质环境验收承担单位应当具备乙级及以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并承担过二级以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

估工作。 第六条采矿权人申请矿山地质环境验收,应当经国土资源、财政部门确认的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签定验收合同,并向国土资源部门提交以下资料: (一)矿山地质环境申请验收报告; (二)矿山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缴存收据复印件; (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情况说明书及恢复治理工程一览表; (五)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合同; (六)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七条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验收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资料认真审查,验收承担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和业绩条件的,应当责令申请人重新委托验收单位。 第八条验收承担单位在接受验收任务后,应当组织验收组进行现场验收。验收组主要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其它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验收组不应少于3人。 第九条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按照《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标准》执行。 第十条矿山地质环境验收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现场察看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二)听取当地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居民对地质环境的意见; (三)考察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的质量,查阅有关施工和

201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6年年度落实实施方案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四日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6年年度落实实施方案 一、矿山基本情况 (1) 二、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 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3) 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3) 五、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4) 六、保障措施和效益分析 (5)

一、矿山基本情况, 王家岭煤矿为新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建有配套的500万吨/年的选煤厂。矿井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境内,地处河东煤田北段,井田东部以吕梁山脉与宁武煤田相隔,南部为河东煤田白家沟资源补偿项目详查区,西部邻黄河与陕西神府煤田隔河向望,北部为神华集团神东公司保德煤矿。行政划隶属于保德县桥头镇和孙家沟乡所辖。 国土资源部划定的矿区范围呈南北走向的多边形,南北最长8.32km,东西最宽5.43km,井田面积34.4471Km2。 公司新建的运煤专线(由厂区到窑洼收费站)和S46五保高速在窑洼收费站相接,王家岭总体对外交通便利。 二、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王家岭煤矿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西北风盛行;春季较长,多风沙、常干旱;夏季湿度大,多高温;秋季较短,气候温和,天气凉爽。 2、矿区属黄河水系,黄河从矿区西部垂直距离约6km的地方通过。由天桥北入境,冯家川南出境,全长约54km。石塘河从工业广场由东相西通过,由于受上游煤矿排水影响,河道常年有水,但是水量不大,王家岭为其在井田范围内留设了保护煤柱。 3、井田土壤分为两个土类,栗褐土和黄绵土,地带性土壤为栗褐土,与黄绵土交错分布。 4、矿区在植物区系分区上属于泛北极植物区,欧亚草原植物亚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立项设计书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立项设计书第1章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1.1.1 项目的由来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位于************北 1 km处,位于********城乡结合部地带,紧邻****公路,位于********绿色生态农业园园区内。由于多年的无序开采,采区内采坑深浅不一,排列无序,已形成较大面积的水塘,水塘中堆积大量的城市垃圾,坡岸逐年侵蚀,造成土地资源逐年丧失,对该区域内的地质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并进一步影响****生态农业基地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当地旅游发展和农业建设的瓶颈。 2013年7月,****工程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进行了现场踏勘及资料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土资源厅下达的“关于印发《****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资发【2007】37号)的文件要求,编制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立项设计书及工程预算书。 1.1.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项目区原为****砖厂取土区采坑,****砖厂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采多年后因资源枯竭,于八十年代初期关闭。矿山关闭后,附近居民仍在此取土修建民房,由于多年在此取土,形成了较大的采坑,采坑已全部积水,成为水塘。因项目区废置多年,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造成地质环

境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也给附近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项目区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快速发展的瓶颈,为彻底改变废弃矿山对地质环境所造成的破坏,美化地貌景观,恢复植被,尽快予以实施治理极为迫切和重要。 其项目符合********的总体规划,紧邻****公路,位于****绿色生态农业园园区内,因此对该项目区进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迫在眉睫,对该项目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该项目具备环境治理条件,实施方法简单,****有多个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当地群众非常拥护,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并且****领导多次对项目区进行视察,对项目区治理工作大力支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广大群众积极配合。近年来,****国土管理部门对相关治理工程的管理、招投标、施工、监理、验收等工程内容、方法与工作程序积累了大量经验,也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该项目资金来源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专项资金,项目实施不存在任何风险,只要资金到位,管理到位,************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1.1.3 项目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项目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地带,紧邻****公路,位于****绿色生态农业园区内,距********约1km,项目区坐标东经124°07′14.0″—124°07′28.6″;北纬47°19′3.8″—47°19′18.9″。(见交通位置图1-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铜川市王益区石坡永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前言 一、任务的由来 铜川市王益区石坡永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灰岩矿位于王益区王益乡石坡村,矿山始建于80年代末,在2008年底将原来的五个采矿证进行了整合,石坡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是铜川市王益区石坡永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正在开采的矿山,该矿点距铜川市约19km,交通较为便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为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规范矿山企业采掘生产,加强地矿行政管理,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和正常建设。铜川市王益区石坡永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 二、方案编制的目的和主要任务 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的目的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影响评估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进行分区,提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保护和治理恢复的措施,做出总体部署和安排,达到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为矿山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主管部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督,为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据此目的提出以下主要任务: 1、阐明矿山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 2、基本查明矿山因采矿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包括采矿活 1 铜川市王益区石坡永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铜川市王益区石坡永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种类、分布、规模、发育特征、引发因素、危害及危险性大小)、对地形地貌及人文景观的破坏和影响、对含水层的破坏(范围、规模、程度及生活用水)和影响、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对重要交通设施的破坏和影响以及已采取的措施和治理效果; 3、对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包括现状评估、预测评估; 4、根据矿产资源开发方案或开发计划、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及 其危害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5、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措施和监测方法; 6、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包括工程部署、防治工程经费估算、保证措施和效益分析。 三、方案编制的依据 本次工作主要以国家、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和技术规程以及矿山工程技术文件等为依据,主要包括: (一)政策、法规及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7)《土地复垦规定》; (8)《陕西省环境保护条例》; (9)《陕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最新)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为持续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中省环保督查反馈我县矿山问题迅速整改到位,如期销号,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省环保督查整改要求,切实做好X 生态保护工作。 二、预期目标 通过治理确保中省环保督查反馈矿山问题按时销号,确保媒体和社会关注矿山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整改,确保全县矿山更加注重生态修复,自觉走绿色矿山的发展道路。 三、实施方案 (一)治理范围。 重点围绕中省环保督查、“绿盾行动”、环保卫星遥感监测反馈矿山问题,各类新闻媒体聚焦负面反映矿山破坏生态环境问题,X年排查出的其它矿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 重点包括X矿破坏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及保护区退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全县范围内废弃矿洞封堵工作。

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对其它矿山破坏生态环境的历史遗留问题“僵尸”矿山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开展集中整治。 (二)治理措施。 按照轻重缓急、分类施策、量力而行的原则办理。对于三类治理范围内的5个重点矿山统一由县国土局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技术单位针对矿山破坏生态环境具体问题做出工程设计,然后按照设计采取工程治理措施修复生态环境。鼓励激励企业投资自行治理,从市县财政补助资金中适当予以奖励。 对于类似X铁矿的“僵尸”企业,为了尽快完成环保督查销号,由县国土局直接采取工程措施治理,企业承担的资金可以采取欠账措施,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对于无主矿山破坏生态环境的历史遗留问题及全县范围内废弃矿洞封堵工作由县国土局组织采取工程措施治理,所需费用从市县财政补助的矿山治理资金中解决。 (三)资金来源。 本方案资金来源于市县两级X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共320万元。其中:市国土局下达市级财政补助150万元(分别以安国土资发〔X〕309号文件下达50万元,安国土资办发〔X〕48号文件下达100万元),县财政局下达X年市级X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补助20万元,县国土局报告政府拨付50万元,

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标准

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标准(试行)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指导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考核、验收采矿权人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达标程度,按照《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云政发[2006]102号)的要求,制订《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标准(试行)》。 二、编制依据与术语定义 (一)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86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2、部委及地方性法规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 《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2001年7月28日); 《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71号); 《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云政发[2006]102号。 3、技术规范与标准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0238- 2004);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2002);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及设计标准》(DZ/T0239-2004);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 2006);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T0222-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UDC- TD);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上列技术规范与标准执行其修订的最新版本。 (二)术语定义 本标准采用的术语定义如下: 1、矿山地质环境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因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所涉及的地层、构造、岩石、土壤、地质遗迹、地下水、地形地貌等要素的总体,是蕴藏矿产资源的载体,具有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属性。 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环境破坏、污染,以及与之相关的地质灾害等问题。 3、矿山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开发矿产资源造成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