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3探究水的组成每课一练 (1)

4.3探究水的组成每课一练 (1)

2011-2012学年九年级粤教版初中化学同步练习第四章生命之源―

水4.3 探究水的组成

一、本周教学内容

4.3 探究水的组成

了解水的物理性质;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二、重点、难点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三、教学过程

4.3 探究水的组成

●水的物理性质

问题:

1. 冰能浮在水面上,与水的哪个性质有关?

2. 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为什么常将瓶子冻裂?

3. 高原地区烧开水为什么要用高压锅?

物理性质总结

1.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2. 在压强为101.3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

3. 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1g·cm-3)最大。

●探究组成水的元素

1. 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

(1)分解法(2)化合法

2. 水通电实验

(1)接通电源后两极各有什么现象?

电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

(2)与正极连接的玻璃管中气体和与负极连接的玻璃管中气体体积谁多谁少?

正极气体体积大约是负极气体的二分之一。

(3)通电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通过实验进行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体积较少的气体,木条复燃,是氧气。

在玻璃尖嘴处点燃体积较多的气体,该气体可以燃烧,是氢气。

(4)我们可以怎样来表示水通电这个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2H2O 通电2H2↑+ O2↑

(5)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关于水的组成,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

(6)我们怎样用原子、分子的观点来分析电解水的反应呢?

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许许多多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组合成氢分子、氧分子,许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在一起生成氢气、氧气。

根据实验中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说明水是有固定组成的。

精确实验表明: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课堂练习:

1. 冬天,带水的自来水管容易冻裂,主要原因是()

A. 铁管热胀冷缩

B. 铁管热缩冷胀

C. 液态水比冰密度大

D. 冰比液态水密度大

2.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水里有氢气和氧气

D. 将氢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就能得到水

3. 一个水分子的构成是( )

A. 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 两体积氢和一体积氧

C. 氢原子和氧原子

D.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通电后能产生氢气和氧气。

B. 水分子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C. 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通电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D.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4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

[提出问题]生活中的许多物质,都是纯净物,如何用简便的方法表示它们?

铜水食盐二氧化碳[观察与思考]观察物质的结构,我们会发现什么?

铜原子汇聚在一起形成铜

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

氯化钠中的钠离子、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

二氧化碳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2

结论: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

一、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就是化学式。

[实例]如铜用Cu 表示

水用H2O 表示

氯化钠用NaCl表示

二氧化碳用CO2表示

化学式是纯净物组成的一种反映。

二、化学式的含义

课题3水的组成教案

课题3水的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氢气的性质; 2、认识水的组成; 3、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氢气燃烧和水的电解实验现象的观察,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提问】出示一杯水,你对水的认识有哪些,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下水的组成 (板书)4-3 水的组成

思考,提出猜想 创设环境,引入新课 【过渡】在探究水的组成前,我们先认识下氢气的性质。(板书)一、氢气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指导学生观察一瓶氢气,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 【提问】神舟九号升空使用的燃料是什么? 【讲解】神舟九号升空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那我们现在来研究下氢气燃烧。 【实验演示】现在我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但在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呢,我们要先对气体进行验纯,大家注意观察老师的操作。 【设问】使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说明什么?验纯的操作是怎样的? 【归纳】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要进行验纯,方法:先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慢慢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声音很小,则说明气体较纯。 【实验演示】现在我就可以对氢气进行点燃实验了,大家注意观察现象。 【提问】火焰呈什么颜色?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怎样验证?写出反应方程式。

【实验报告】关于探究电解水的实验报告

关于探究电解水的实验报告 实验人员:**、***、**、*** 报告撰稿人:***,*** 一、实验仪器及药品:自制水电解器、试管、导线、直流电源、铁制电极、少量稀硫酸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 2.探究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的代用装置; 3.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演示 的初步能力。 通电 实验原理:2H2O ==2H2↑+O2↑ 四.实验步骤: 1.连接好电路(如下图) 2.装入1:10的稀硫酸溶液(液面高于电极0.5cm). 3.将两支试管装满溶液各自放入正极、负极。 4.打开直流电源,将电压调至12V进行电解。

5.观察和记录两极产生气泡的多少和速度、收得可检验量的氢气所需的时间、所收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检验氢气和氧气的直观效果、操作是否简便等。 6.检验生成的气体。 7.运用上述装置,将直流电压依次升高到24V和36V分别进行实验。注意练习实验操作,对比电解速度及直观效果。 五.实验现象: 1.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生成,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大,体积比小于1:2 2.检验气体时,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体积大的气体点燃时有爆鸣声。 3.直流电源电压从12V升高到24V时,两个试管中生成的气体的速 度明显加快;由24V升高到36V时,生成气体的速度继续加快。 六.实验结论: 1.水在接通直流电后,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水时,所通直流电的电压越大,电解速度越快。 3.O2在水中溶解度大于H2,使O2的溶解量大于H2的溶解量,会消耗少量O2,所以会使所得H2和O2体积比偏离2:1 一、文献综述:

探究水的组成

探究水的组成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1.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色、____________气味的透明的液体。在压强为101.3 kPa时,水的凝固点是 ____________,沸点是____________,温度为4 ℃时,水的密度最大。 2.水的分解 (1)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产生____________,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较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较大,二者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_。 (2)气体的检验:体积较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种气体是____________。 体积较大的气体接近火焰时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这种气体是 ____________。 3.水的合成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1)现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____火焰,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_,用手触摸烧杯壁感觉非常烫,说明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该实验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氢气具有 ____________。 (2)氢气作为一种新型燃料,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难突破怎样通过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剖析:电解水的实验我们需要掌握:(1)实验装置,(2)实验现象,(3)实验结论。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我们可知:通电以后在电源负极上产生的是氢气,它具有可燃性,燃烧时火焰为淡蓝色;电源正极上产生的是氧气,它可以支持燃烧。我们了解了这两种气体的检验方法,水分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为今后理论推导水的化学式提供了实验基础。由水通电后得到氢气和氧气这一化学反应实例,我们可知: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要发生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我们要学会应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水通电后得到氢气和氧气,即水通电后,水中的每两个氢原子相互结合生成氢气分子,水中的每两个氧原子相互结合生成氧气。问题探究问题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根据此规律图44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水的组成的简易装置图: (1)C和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什么?如何检验? (2)C、D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多少。图4-4 探究:本题为实验分析题,主要考查电解水的

人教版2018年度—2019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化学实验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 化学备课组 2019-9-1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因此,特制定本年度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使得学生能在实验中用探究的方法去学习,领会知识的内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学会去发明创造。争取将实验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九年级共有5个班,学生270人。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看,学生在小学自然、社会学科,初中物理和生物中已了解一部分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知识。从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看,80%左右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独立完成实验,但个别学困生自制力差。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各个班的同学90%以上要求进步,态

度端正,上进心强,但部分同学学习目标欠明确。各个班发展较为均衡。面对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使他们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教学内容分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新教材将原有的部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全部改为“活动与探究”、“家庭小实验”等。 演示实验有:空气成分的测定、物质的变化、水的组成、碳的单质的化学性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燃烧的条件、合金的性质、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配制、酸、碱、盐的性质等。这些实验有助于研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精神。 活动与探究有:探究蜡烛及蜡烛燃烧时的变化;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探究碳的单质的化学性质;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燃料燃烧的条件;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探究物质溶解时温度的变化;探究什么是饱和溶液;探究如何绘

探究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探究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②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为H2O.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运用知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的能力等。 (3)情感目标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③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电解的实验和根据实验分析探究水的组成的方法。 难点: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电解水的过程。 教学用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刚洗过手不能触碰电源,为什么?(因为手上有水,容易导致触电,说明水是可以导电的。) 水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它是由那些元素组成?本节将通过实验来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 一.水的物理性质:纯水通常为无色、无气味的透明液体。101.3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g/cm3。 [设问引入]我们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什么构成?水由哪些元素组成?怎样证明水的组成? [探究活动] 探究水的组成(播放flash动画演示) 实验目的:探究水的组成 实验原理:电解水 实验装置图:

现象:通电后两个试管内产生气泡,液面下降,说明产生气体。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大,它们的体积比约为1∶2。 检验:将气体体积小的试管取出后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将气体体积大的试管取出后用火柴点燃,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这是氢气。 结论: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板书]二.探究水的组成 [讲述]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而且是氧化物。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新课导入 设计汇总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新课导入设计归纳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新课导入]课前在一张白纸上用无色酚酞试液写上“化学”两字,然后将纸张贴在黑板中央。正式上课时,一边播放歌曲《第一时间》,一边请一名学生使用盛有碱溶液的喷雾器,将其液体喷向白纸,使学生进入情境,将会惊奇地看到红色的“化学”两个字。此时,教师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想探究神奇‘红色化学’的由来吗?那么,让我们从今天起,一起学习一门充满趣味、神奇而又科学的新课程——《化学》。”同时,引导学生打开课本第1页看图1,指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后小结:“在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周围有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化学使人类得以享用更先进的科技成果,它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也就是说,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投影: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采用艺术字设计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打开化学课本,你一定想知道:化学学什么?有趣吗?化学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学化学?学了有什么用?本单元,将引领我们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新课导入 [视频]由于温室效应,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录像。 [提问] 冰融化成水的过程,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引言]同学们已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感受到生活中许多现象的产生蕴含着化学的原理。观看以上录像后对所提的问题能解答了吗?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研究几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变化及产生的现象,这些变化过程是否存在着共同的特征呢?大家能否尝试

着把各种变化进行分类,可分为几类?这就是本节课要探讨的内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新课导入[投影]有关炸药的发明。 [导语]炸药的发明只是化学诸多的研究成果之一,但它却告诉我们: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亦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本课题我们将利用两节课进行两个探究实验,请大家认真完成,看谁的体会和收获最多。 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导入]有谁知道古代炼丹术是怎么回事?谁给大家讲孙悟空偷吃太上老君的仙丹的故事?同时,多媒体展示中国古代炼丹设备、拉瓦锡实验室等图片,使学生体会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再让学生齐朗读教材11页倒数第二自然段,然后板书课题《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并提问: 1、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 2、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 3、你想通过什么实验手段来证实它们? 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入]上节课通过对“蜡烛燃烧”这个活动的探究,初步体验探究的基本过程:猜想——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探究活动完成后,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探究活动的过程、结果、分析过程等写成实验报告形式。先让学生阅读教材13页倒数最后一部分,体会化学实验报告的写法,再提问: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有什么不同?如何书写该探究实验报告?为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新课导入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水的组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课题内容 本节选自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三水的组成。 二、课型 实验探究课. 三、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水的组成这节课的目标设定为认识水的组成,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水的组成。因此,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出发,重点应该让学生通过检验确定两种气体,以及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点,清晰的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明确水的组成,之后再通过验证实验的方式进行活动探究,并设计了具体的实验问题供学生填写。而在水分子化学式的确定部分。最后,教材简要的说明也可以通过氢气的燃烧证明水的组成。通过分析,我认为应该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水分解产物的检验,以及水的元素组成的推理上,同时,我大胆的在本节课中引导鼓励学生从分解水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水的组成。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对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缺乏设计实验的思路以及具体的实验方法,因此需要教师的有意培养。而且学生在由实验现象提升到实验结论这一部分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教师一步步的引导。而在水

分解的微观过程中,学生缺乏对微观世界的感知与认识,通过动画及图片的设置,可以增强他们进行多视角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认识水的组成。 (3)能结合分子、原子的知识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水分子的微观构成,得出水的化学式。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通过电解水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3)借助多媒体指导学生观察动画和图片,培养学生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地对待客观事物,爱护自然资源的情趣。逐步建立认识人类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精神。 六、教学重点: 电解水的实验。 七、教学难点:

课题3 水的组成 练习题

课题3 水的组成 1.(2015?甘南州)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 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2015?广东)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C.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3.(2015?内江)关于水的组成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一个水分子含有18个电子 二.填空题(共18小题) 4..(2015?苏州校级模拟)有下列物质:①液氧;②氯酸钾;③食盐水;④二氧化硫;⑤氖气;⑥红磷;⑦冰水混合物.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 (1)混合物;(2)单质;(3)氧化物;(4)稀有气体.5.(2013秋?古浪县校级期末)现有下列物质:①水银②氧化铝③液氧④自来水⑤冰水混合物⑥高锰酸钾,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 6..(2014秋?广州校级期中)已知“○”、“●”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填编号) (1)下列表示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2)如图所表示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3)下列表示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7.(2014?微山县校级模拟)已知“O”“●”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1)如图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2)如图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3)如图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8.(2014?衡阳县校级模拟)现有以下物质:(1)氢气;(2)空气;(3)氧化铝;(4)高锰酸钾;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含氧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的是.9.(2014秋?乌拉特前旗校级期末)已知“○”、“●”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下列表示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 10.(2015?大连)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03B.Cu(OH)2C.CaO D.NH4NO3 11.(2015?天水)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A.化合物B.混合物C.单质D.纯净物 12.(2015?安顺)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 A.食盐、食醋B.青铜器、空气C.氧气、二氧化碳D.水、铜丝13.(2015?甘南州)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 B . C . D . 14.(2015?铜仁市)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河水 B.大理石C.氮气 D.二氧化硫 15.(2015?沈阳)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镁B.氧气 C.蒸馏水D.金刚石

43探究水的组成

4.3探究水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三、教学难点: 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的过程,即从宏观理解转向微观分析。 四、教学工具: 做电解水的水电解器,烧碱或硫酸,蓄电池等相关实验用品;相关的图片;多媒体视频等. 五、教学方法: 学生对水的物理性质早已有所了解,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再帮助学生归纳出水的几点物理性质。着重指出冰比水轻,水结成冰时体积会膨胀等特性。至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的原因就不必向学生介绍了。 水作为初中化学第一个被研究的化合物,学生有很大的学习兴趣,故应引导学生关注水的电解装置及电解过程。探究学习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是水的宏观组成,通过对电解产物(被电解的物质只有一种)——两种气体的检验,探究出水是由氢气中的氢元素和氧气中的氧元素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其次从微观的角度推出水分子的构成,这是本节的难点,应由宏观的两种气体产物的体积比的测定,由表及里,严密分析,推理及得出结论,不要求初中学生弄清气体体积比等于它们的原子个数比的原因。必要时,可增加一道例题加以论证: 例:实验证明,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为0.089 9g·L-1”、氧气密度为1.429g·L-1”。求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再求它们的原子个数比。 此题的第一问,很容易求出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8第二问的解为:设电解产物中,2LH2的原子个数为x,1LO2的原子个数为y。 已知1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即1:1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教案水的组成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一水的组成 【目标要求】 【知识与能力】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 1. 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2.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难点: 1.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课题分析】 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实验准备】: 小试管、酒精灯、火柴、木条、电解用水、水电解器、直流电源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参考课件3.1/3.1a)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俗话说“不吃一月,无水一周”,今天开始学习自然界中的水。 水是我们最熟悉,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之一。水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呢?水的组成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讲授新课: 一、水的组成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演示实验】在水电解器玻璃管里注满水[这里的水含有5%~1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接通直流电,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 1.现象:(负氢——父亲) (1)两极都产生无色的气体,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与是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 (3)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 讨论: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论: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说明电解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H 2O ?? →?通电 H 2 + O 2 (分解反应) 讲述: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能重新组合生成另一些分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那么究竟由几个氢、氧原子组成一个水分子呢? 【讲述】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有相同的分子数。”实验测得电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2∶1,可以认为水电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目约为2∶1。氢和氧的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可推测1个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也约为2∶1。 教师可以稍做推导。 设问:水的化学式怎样写? 讲述:人们经过大量的实验精密测定,证实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所以,水的化学式应写成H 2O 。

《4.3 探究水的组成》

《4.3 探究水的组成》 第一篇: 4.3探究水的组成4.3探究水的组成 一、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水电解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3.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与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二、本课题分析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它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电解的实验和根据实验分析探究水的组成的方法。难点: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电解水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在101千帕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厘米3。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能浮在水面上。

水与人类的关系 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世界上用于农业的淡水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工业上要用大量水来洗涤、溶解、加热或冷却,并用水作原料来制造化肥等产品。在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在总发电量中占有一定比率。在交通运输上,内河及海洋航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探究组成水的元素 上左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科学研究证明,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例如,在水电解的反应里,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如上右图所示)。这个实验也验证了上章学过的这个结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根据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因而水的化学式是h2o 课后反思: 1、水的电解实验,水中的电解质最好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稀

岩石润湿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 油层物理 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0.12.17 成绩: 班级: 石工10-15班 学号: 10131504 姓名: 于秀玲 教师: 王玉靖 同组者: 秘荣冉 宋文辉 岩石润湿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的原理及方法; 2.加深对岩石润湿性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接触角来确定。将待测矿物磨成光面,浸入油(或水)中,如图1所示,在矿物光面上滴一滴水(或油),直径约1~2mm ,然后通过光学系统将一组光线投射到液滴上,将液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直接测出润湿角,或测量液 滴的高度h 和它与岩石接触处的长度D ,按下式计算接触角θ: D h tg 22 = θ 式中, θ—润湿角,°; h —液滴高度,mm ; D —液滴和固体表面接触的弦长,mm 。

三.实验仪器 HARKE-SPCA接触角测定仪如图2所示 四.实验步骤 1.将直流电源的插头一端插入接线板内另一端插入仪器后面的电源插座内。 2.将通讯线连接主机与计算机COM2通讯口。 3.打开接线板的电源开关。 4.旋转仪器后面的光源旋钮,顺时针旋转,看到光源亮度逐渐增强。 5.打开接触角软件图标。 6.开启视频。 7.调整滴液针头。初次使用接触角测定仪对焦比较繁琐,首先向下移动滴液针头,停在变倍显微镜水平线以下的位置,然后旋转固定在上下移动器上的水平移动旋钮,左右调整针头,当软件图像显示窗口出现针头虚影时停止。 8.调整调焦手轮,直到图像清晰。 9.将显微镜放大倍数调整到1.5倍。 10.将吸液管吸满液体安装在固定夹上。旋转测微头,液体将缓缓流出,形成液滴。11.用脱脂巾擦干针头上的液体,再在工作台上放置被测的固体试样。最好是长条的20×60mm左右。 12.点击配置栏,在试验设置对话框,在相关栏添入相关数值。 13.上升移动工作台至界面上红色水平线的下方(1mm左右),见图3。 14.旋转测微头,当针头流出大约3-5ul左右的液体时停止。 15.旋转工作台升降手轮,使试样表面接触液滴,然后下降一点。液滴显示在视窗内,见图4。 16.点击开始试验绿色三角形图标,试验将按照设置的时间间隔自动拍摄图像,直至完毕。17.关闭视频,点击软件界面下面的电影图片任意一张,图片将显示在大窗口中,见图5。 图3 图4 图5五.接触角分析方法 1. 切线法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水的组成》教案A

《水的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来掌握水的组成。 2、能通过一定的方法证明水电解后的产物是氧气和氢气。 (二)过程与方法 1、能用各种感官从颜色、气味、体积等方面比较电极两端产生的气体的异同。 2、能用正确的方法证明水电解后的产物是氢气和氧气。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按正确的方法设计完成电解水的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解水实验知道水的组成。 2、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完成实验方案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课本,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知道水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 水的电解实验。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实验。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如果在水中通直流电,它将发生什么变化? 新课讲解: 一、水中通电 1、活动从问题开始,提出“如果在水中通直流电,它将发生什么变化?”的问题导入本活动。学生可以思考并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水中通直流电,水会分解成两种气体,即氧气和氢气。 二、电解水实验 1、水的导电性。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 2、电解水实验过程中,观察、比较两个玻璃管的现象。教师为各组准备电源、水管、酒精灯等所需的实验器材,实验时要求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验,电解水生成的产物,从颜色、气味、体积等几个方面观察,然后再比较两极产生的气体,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3、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会电解成跟水的状态和性质完全不相同的两种气体,它们均是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气体。 三、气体的检验 1、气体检验的实验是进一步证明电解水产物的探究活动。这一研究内容既有利于训练学生提出假设的能力,又有利于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探究能力。教学时一定要组织学生经独立思考后再提出自己的假设。 2、研究电极两端的气体。教学应从电解水实验开始,实验中应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电极两端产生气体,水管中的水被排出。分别用试管收集两个水管中的气体。 3、组织学生对两个试管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提出自己的假设,并对假设正确与否进行预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预测,并讨论。 4、学生提出假设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时学生可依托教师提供的材料想自己的办法。 5、实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清楚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现象,并思考实验的结论。 6、实验后,应组织学生描述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为填写实验报告打下基础。实验报告虽然文字量少,但内容和格式一定要规范。 7、对实验结果或现象的解释和交流过程,是探究学习的重要过程。但本课不做重点训练,如教学时间允许可做简单的交流。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 水的组成教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 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 度。 【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 2.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直流电源、水电解器,试管、酒精灯、火柴 【教学设计】 板块Ⅰ引入:多彩水世界 内容1:请你欣赏——明白学习对象 (电脑显示图片资料) ①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 ②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 ③组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等等) 师: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 生:水 内容2:浮想连翩——认识水是生命之源 师: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的三大基本因素是什么? 生: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 师:(播放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照片,及证明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的报道)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和报道后对火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不同的学生印象肯定不同,让他们自由想象)火星上很荒凉,火星上也许从前有生命、火星上可以采矿、火星没有地球有生机…… 师:科学家为什么在火星上搜寻曾经有水的证据呢? 生: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过。 师: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已经找到了火星原来有水的痕迹,之后在报刊上很快出现了“地球人原来是火星人的后裔”猜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猜的最核心的依据是什么? 生:水是生命之源。 内容3:高谈阔论——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 ①水的作用 师:同学们吃过新疆葡萄干吗? 生:吃过,甜甜的,酸酸的,很好吃。 师:是的,很好吃,新疆哪个地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利于葡萄的生长,但是新疆这片广阔的大地上,适宜种植葡萄的地方不到10%,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交流、讨论,最后形成的意见是——缺水。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如果新疆不缺水,它生产出来的葡萄用来酿葡萄酒供全世界所有的人来饮用都用不完。在世界各地水资源分布很不合理,有的地方水资源很丰富,如我们的家乡。但有些地区又极端缺水,难以适宜人类居住,比如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古代有许多城池都被废弃了,原因就是自然环境严重恶化,缺水造成的。你们知道自然界的水是由哪些形式存在的吗? ②自然界中水的分布形式: 生:河水、湖水、地下水、极地的冰盖、空气中的水等等。 师:同学们概括了很多,这些叫自然界的自然水。据你们所知,还有什么地方有水吗? 生:蔬菜里有水、果冻里有水、人体里有水、纸张里有水、结晶水合物里有水等。 师:大家分析很有道理,这些水与自然界里的水存在的形式不一样,叫“结合水”。 师:请同学们分析三峡枢纽工程的意义。 生:先讨论、交流,后概括:发电、抗旱防洪、灌溉、调节气侯,航运、旅游…… 板块Ⅱ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内容4:猜测水的组成 师:给出水的化学式——H2O,请学生猜测水的组成。 生(可能作答):由H2和O组成,由H2O组成,不知道,……

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新)

课题3 水的组成 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第二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的概念。结合水的分解反应深化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有新物质生成,元素的种类不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 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霍夫曼电解水装置、12V低压直流电源、酒精灯、火柴、水、氢氧化钠溶液,小木条。

一、导入新课 [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和了解另一种我们非常常见的化学物质。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同空气一样重要。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回答]水。 [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请学生自己归纳水的用途。(提问2~3人) [小结]水用于维持生命、灌溉农田、工业用水、水上交通…… [展示]展示一瓶蒸馏水。 [提问]纯净的水有哪些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沸点、凝固点)[回答]生甲: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生乙:水的沸点是100℃,水的凝固点是0℃。 [讲解]教师纠正、归纳并联系自然现象、生活实际适当作些拓展。 二、推进新课 1.氢气的性质 [讲解]氢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氢气化学性质: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烧杯,杯壁有水雾。 [补充]在点燃的条件下,纯净的氢气可以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燃烧产物是水,所以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就有可能会发生爆炸。 氢气可以燃烧,所以氢气可以用点燃气体来检验,若气体燃烧则生成的气体为氢气。 [提问]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那么在你使用氢气,尤其是点燃氢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具体应怎样做? [讲解]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 氢气的验纯方法: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若氢气中混有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而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检验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

关于探究电解水的实验报告

关于探究电解水的实验报告 篇一:电解水探究实验报告 实验人员:**、***、**、*** 报告撰稿人:***,*** 一、实验仪器及药品:自制水电解器、试管、导线、直流电源、铁 制电极、少量稀硫酸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 2.探究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的代用装置; 3.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演示 的初步能力。 通电 实验原理:2H2O ==2H2↑+O2↑ 四.实验步骤: 1.连接好电路(如下图) 2.装入1:10的稀硫酸溶液(液面高于电极0.5cm). 3.将两支试管装满溶液各自放入正极、负极。 4.打开直流电源,将电压调至12V进行电解。 5.观察和记录两极产生气泡的多少和速度、收得可检验量的氢气所需的时间、所收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检验氢气和氧气的

直观效果、操作是否简便等。 6.检验生成的气体。 7.运用上述装置,将直流电压依次升高到24V和36V分别进行实验。注意练习实验操作,对比电解速度及直观效果。 五.实验现象: 1.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生成,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大,体积比小于1:2 2.检验气体时,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体积大的气体点燃时有爆鸣声。 3.直流电源电压从12V升高到24V时,两个试管中生成的气体的速 度明显加快;由24V升高到36V时,生成气体的速度继续加快。 六.实验结论: 1.水在接通直流电后,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水时,所通直流电的电压越大,电解速度越快。 3.O2在水中溶解度大于H2,使O2的溶解量大于H2的溶解量,会消耗少量O2,所以会使所得H2和O2体积比偏离2:1 篇二:电解水探究实验报告 一、文献综述:

初三化学教案:第四章第三节探究水的组成教案

初三化学教案:第四章第三节探究水的组成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三化学教案:第四章第三节探究水的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水电解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3.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与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二、本课题分析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它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电解的实验和根据实验分析探究水的组成的方法。 难点: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电解水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在101千帕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厘米3。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能浮在水面上。 冰山海洋湖水沼泽 。水与人类的关系

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世界上用于农业的淡水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工业上要用大量水来洗涤、溶解、加热或冷却,并用水作原料来制造化肥等产品。在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在总发电量中占有一定比率。在交通运输上,内河及海洋航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探究组成水的元素 上左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科学研究证明,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例如,在水电解的反应里,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如上右图所示)。这个实验也验证了上章学过的这个结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根据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因而水的化学式是H2O

九年级化学 4.3 探究水的组成教案 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 4.3 探究水的组成教案粤教版 一、本周教学内容 4.3 探究水的组成 了解水的物理性质;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二、重点、难点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三、教学过程 4.3 探究水的组成 ●水的物理性质 问题: 1. 冰能浮在水面上,与水的哪个性质有关? 2. 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为什么常将瓶子冻裂? 3. 高原地区烧开水为什么要用高压锅? 物理性质总结 1.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2. 在压强为101.3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 3. 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1g·cm-3)最大。 ●探究组成水的元素 1. 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 (1)分解法(2)化合法 2. 水通电实验

(1)接通电源后两极各有什么现象? 电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 (2)与正极连接的玻璃管中气体和与负极连接的玻璃管中气体体积谁多谁少? 正极气体体积大约是负极气体的二分之一。 (3)通电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通过实验进行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体积较少的气体,木条复燃,是氧气。 在玻璃尖嘴处点燃体积较多的气体,该气体可以燃烧,是氢气。 (4)我们可以怎样来表示水通电这个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2H2O 通电 2H2↑ + O2↑ (5)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关于水的组成,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 (6)我们怎样用原子、分子的观点来分析电解水的反应呢? 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许许多多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组合成氢分子、氧分子,许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在一起生成氢气、氧气。 根据实验中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说明水是有固定组成的。 精确实验表明: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课堂练习: 1. 冬天,带水的自来水管容易冻裂,主要原因是() A. 铁管热胀冷缩 B. 铁管热缩冷胀 C. 液态水比冰密度大 D. 冰比液态水密度大 2.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水里有氢气和氧气 D. 将氢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就能得到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