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_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_中的黑人女性成长之旅

试论_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_中的黑人女性成长之旅

试论_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_中的黑人女性成长之旅
试论_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_中的黑人女性成长之旅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11借鉴与比较摘要美国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著名小说《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讲述了女主人公珍妮寻找自我的经历。珍妮的女性主义意识是在不断变化的旅途中逐渐成长、发展的。“旅行”作为黑人文学的重要主题,是美国黑人的集体经历,象征着自我发现和追求。

关键词:黑人女性自我发现旅途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佐拉·尼尔·赫斯顿(Z ora Neale Hurston,1891-1960)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重要作家。直至20世纪70年代,赫斯顿才被学术界重新发现,形成研究的浪潮。她作品中表达的女性主义意识,运用的黑人民俗文化和黑人方言土语,对包括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托尼·莫里森(T oni M orrison)在内的众多黑人作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诺顿美国黑人文学选集》(1997)中,赫斯顿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被视为美国黑人文学、妇女文学和20世纪文学的经典。

《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T 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1937)是赫斯顿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作品探索了以主人公珍妮为代表的黑人女性的成长、自我觉醒和自我发现的过程。珍妮寻找自我的进程是在不断迁徙,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旅途”中完成的。事实上,“旅行”在黑人女作家的作品中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这并不只是一种巧合。苏珊·威利斯(Susan Willis)在《黑人女性作家:采用批判性视角》一文中指出:

“黑人女作家小说中的旅行不只是易于连接情节的组织工具。空间旅行的概念与揭示个人的成长历史和跟过去有关的意识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地理空间的旅行有更深远的寓意,意味着逐渐认识她自己是谁的过程——

—她并非只是个体,而是集合了美国黑人集体经历的对象。”

因此,旅行并不仅是从一地到另一地有形的迁徙,更象征着黑人女性的精神成长。既是自我发现之旅,也是为争取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的探索之旅。

年幼的珍妮起初的旅程是在祖母南妮的安排下促成的。南妮的安排既带给了珍妮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也让珍妮关于爱情、婚姻最初的幻想破灭。珍妮和她的母亲一样是私生女,是遭白人凌辱后的结果。母亲生下珍妮,因羞愧而遗弃珍妮,离家出走。最初与白人一块儿生活的珍妮缺少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在与其他白人孩子合影的照片中,她甚至没能认出那个黑人小孩儿就是自己。人们叫她“字母表”(Alphabet)而不是珍妮,因为她有好多不同的名字,这也暗示着珍妮身份的模糊和卑微。生活在白人的社区造成了珍妮对自我身份认识的缺失。

珍妮在祖母的带领下离开她卑微的出生地,象征着她们走向自主的第一步。离开沃什伯恩种植园主家的后院,南妮带着小珍妮搬到一个属于她们自己的地方。就是在自家的后院的梨树下,珍妮的性意识开始觉醒。她躺在梨树下看蜜蜂在梨花间采蜜,“她看见一只带着花粉的蜜蜂落入一朵梨花的圣所中,成千的花萼起身来迎接这爱的拥抱,这株树从根部到最小的树枝都在欣喜若狂地颤抖,每一朵花都浸润着玉液,狂喜得涌出琼浆。这就是结婚!……然后珍妮感到一种怅然若失的美妙而痛苦的感觉,这种感觉使她一身倦怠无力。”珍妮热切期待着为她歌唱的“蜜蜂”。

珍妮性意识的觉醒使她产生了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但祖母再次安排的旅程却使珍妮的幻想破灭。情窦初开的珍妮在祖母的极力促成下,嫁给了有60英亩土地和一栋房子的洛根·基利克斯。这一次的离开让珍妮从一个少女变成了妇女。在南妮看来,黑人妇女是这个世界上背负最沉重担子的骡子。白人把重担丢给黑人男人,黑人男人又把这个包袱抛给了黑人女人。因此,嫁给一个有经济保障的黑人男人才是像珍妮这样的黑人妇女们最好的出路。于是,洛根·基利克斯的土地和房子就是珍妮婚后生活最有力的保障。但这一切却让珍妮感到“荒凉”。婚后乏味的生活丝毫不能满足珍妮曾经在梨树下对爱情的美妙体验。她意识到“婚姻并不能产生爱情”。

至此之后的旅程,无论是和乔·斯塔克斯去了伊顿维尔,还是追随迪·凯克来到佛罗里达大沼泽地,珍妮无不是遵循自己的意愿,主动做出的选择。放弃与洛根·基利克斯没有爱情的婚姻,与乔·斯塔克斯一同离开,是珍妮开始反抗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种种限制的开始。对珍妮来讲,前往新的地方意味着变化和机会,意味着开始踏上追寻“远方的地平线”之旅。“地平线”即象征着自我发现、自我实现。但在伊顿维尔,珍妮并没有能实现她来时的初衷。乔·斯塔克斯通过奋斗成为了伊顿维尔的镇长,拥有了邮局、土地和商店。在实现对珍妮的许诺要成为“一个大的声音”的同时,他却极力压制珍妮的“声音”。他拒绝人们邀请他的妻子在选举他为镇长的集会上讲话,禁止珍妮在他家门廊上和当地人聊天、讲故事。乔·斯塔克斯害怕珍妮的美丽外表和年轻活力给自己带来威胁,他极力挖苦、贬低珍妮,并压抑珍妮的思想来维护自己作为一镇之主,一家之长的男性权威。作为乔·斯塔克斯的妻子,珍妮在伊顿维尔所得到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并没有改变她受压抑、受限制的社会地位。即便在伊顿维尔这样一个完全由黑人自己管理的地方,黑人妇女的从属地位也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珍妮并没

试论《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中的黑人女性成长之旅龙亚030

借鉴与比较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11

有因此而顺从、妥协,相反,她在沉默中爆发了。她当着众人的面反驳了乔·斯塔克斯对她的羞辱,对他造成了致命的一击。“珍妮剥夺了他对无坚不摧的男子气概的幻想,那是所有男人都珍视的”。乔·斯塔克斯死后,珍妮对以她的祖母为代表的传统黑人妇女的人生态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使她更坚定了追求独立、自主、平等的理想。她认识到“南妮夺走了上帝创造出的最大的东西——

—地平线——

—无论一个人能走多远,地平线总是在你的前方。南妮把它变成如此小的一件东西贡献出来,她把它系在孙女的脖子上,紧得足以使孙女窒息。她恨这位老妇人以爱的名义把她扭曲了。”珍妮否定了祖母的人生观,开始思考自我价值和理想,这表明了珍妮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珍妮选择同迪·凯克前往佛罗里达大沼泽地,此时的情形并不完全等同于当初珍妮与乔·斯塔克斯私奔来到伊顿维尔。当初的珍妮只有17岁,还不谙世事,从某种程度上说,她是为了离开而离开。“一种突如其来的新奇和变化感充满全身。珍妮冲出前门,往南跑去。”也就是说,无论有没有乔·斯塔克斯在等她,珍妮都会离开。如今,在经历两次婚姻后,已经35岁的珍妮对自己的理想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她选择前往佛罗里达大沼泽地并非因为一时的冲动。珍妮在乔·斯塔克斯死后并没有急于接受众多追求者,直到迪·凯克的出现。她欣赏并接受迪·凯克是因为她发现自己与他思想上的契合,“仿佛她整个一生早已认识了他”。迪·凯克主动教珍妮下棋的举动也表明了他能平等地对待珍妮,因为棋类游戏本身需要双方的公平参与。如果之前乔·斯塔克斯要成为“一个大的声音”的许诺曾对珍妮产生过诱惑,那么此时的珍妮并没有希冀于迪·凯克有远大的抱负和成功,她渴望的是男女关系中的平等和独立自主。事实上,珍妮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决心与迪·凯克踏上新的旅程。因为迪·凯克不只穷困,还比珍妮小10多岁。两人经济条件的差距和年龄的悬殊都引起了人们众多的猜疑和非议。但珍妮并没有因此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在深思熟虑后,她对朋友菲比说,“我过去按祖母的方式生活。现在我要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珍妮独立而大胆地对自己的生活做出了选择,她在通往“远方地平线”的旅途上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意味着她的女性主义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与迪·凯克在大沼泽地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珍妮的渴望。迪·凯克不仅欣赏珍妮展现她的女性魅力,而且鼓励她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包括听故事、讲故事,这样珍妮拥有了自己的“声音”,能够进行自我表达。正如迪·凯克(T ea Cake)的名字所暗示的,他是她的“甜蜜果子”。迈克尔·沃克华德(M ichael Awkward)也指出:“他(迪·凯克)不仅允许她看到自己身体和灵魂的美丽,还像她展示应该如何去享受别人的称赞。”珍妮享受着前两段婚姻从没带给她过的幸福和满足感。但受到父权制社会的影响,迪·凯克对珍妮的爱并没有超越他对她的占有欲。在他得知特纳太太把她的弟弟介绍给珍妮后,迪·凯克打了珍妮几个耳光,但打得一点儿都不重,他的目的只是想表明他是发号施令者。最后,珍妮与迪·凯克的关系,因珍妮出于自卫,误杀了迪·凯克而结束。克莱尔·克雷布特里(Claire Crabtree)把珍妮的这一举动视作是“珍妮需要自由和需要扩展她的地平线胜过需要爱情……把浪漫的男主人公从女主人公的生活里切除,同时使她变得更坚强而不是软弱。”珍妮没有依附于任何男性来实现追寻“远方地平线”的理想,她的独立和坚强帮助她在开拓自己社会生活空间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珍妮最终从大沼泽独自返回伊顿维尔的旅程比以往的任何一次旅途都更具有象征意义。如果之前的几次离开或多或少分别是为了南妮、乔·斯塔克斯和迪·凯克,那么珍妮回到伊顿维尔只是为了自己。珍妮选择回到黑人社区,与更多像她的朋友菲比那样的黑人女性分享自己的经历。通过讲述旅行的故事,珍妮不仅获得了自己的“声音”,而且在讲述自己经历的过程中,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那些听故事的黑人女性,唤醒了她们的女性主义意识。正如菲比在听了珍妮的讲述后,说:“珍妮,听了你的故事我又长了10英尺高。我从此不再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足了。”珍妮帮助像菲比这样的黑人女性扩展了她们的视野,使她们不再满足于原来狭窄的生活空间。这样压抑的生活空间是因黑人女性在男权主导的社会里受到种种限制而造成的。珍妮的故事带给其他黑人女性以启发,激励她们敢于突破重重制约,踏上追求自我的旅途。因此,珍妮的返回并不意味着发现自我的旅程的结束,通过讲述,她旅行的意义在更大范围内得以继续延伸。

作为黑人的后代,珍妮从祖母和母亲那儿继承了迁徙的仪式。但珍妮的足迹与她们的截然不同。像祖母南妮所说的,“我们有色人是无根的树枝”,她们离开了不再返回:祖母为了躲避奴隶制而迁徙;母亲为了逃避抚养私生女的责任而出走。但珍妮回来了,带回的是认识和发现自我后的自信和充实。尽管是独自一人回来的,但她感到的不是孤独,而是平静。珍妮的女性主义意识在充满坎坷的旅程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这不仅是她个人的成长之旅,更象征着黑人女性的集体成长经历。更多黑人女性在珍妮旅行经历的激励下开始探索自己的地平线。

参考文献:

[1]程锡麟:《赫斯顿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Susan Willis,“Black Women Writers:Taking a Critical Perspective”,in Making a Difference: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M],ed.Gayle Greene and Coppelia Kahn, London and New York:Methuen,1985.

[3]Zora Neale Hurston,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M],New York:Perennial,1998.

[4]Michael Awkward,“‘The Inaudible Voice of It All’:Silence,Voice,and Action in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in Inspiring Influence:Tradition,Revision, and Afro-American Women’s Novels[M],New York: Columbia UP,1989.

[5]Claire Crabtree,“The Confluence of Folklore, Feminism and Black Self-Determination in Zora Neale Hurston’s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Southern Literary Journal[J],17.2(1985).

作者简介:龙亚,女,1977—,重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

031

用眼睛看世界,用心去感受-1000字作文

用眼睛看世界,用心去感受-1000字作文 这是我第二次读《城南旧事》这本书了。前年,刚刚读三年级的我,在妈妈的陪伴下似懂非懂地读过这本书,读完英子童年的故事,我的心里总是有一些惦记,会馆里的秀贞、受尽虐待的妞儿、在荒草丛中认识的“小偷”、和我朝夕相处的宋妈。。。。他们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但是他们一个个从英子身边离去却再也没有回来,我心里一直牵挂着他们,总希望能有一天知道她们后来的故事,可是我一直没能找到。这个暑假我又翻开了这本书,试图从书里再寻觅这些善良而悲苦的人们的踪影和消息。 第一次读《城南旧事》的时候,我还不太懂事,但是最让我牵挂的还是秀贞和妞儿。那时候我分不清秀贞到底是不是“疯子”,因为大家都说她是疯子,她总是看到小孩子就想起她的小桂子。没想到的是这一次读完书,我仍然不能断定,我记得英子说的“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嘛,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

的过路的人”是啊,秀贞穿得干干净净就像邻家的秀大姑娘。秀贞自己也告诉英子:“人家都说我得了疯病,你说我是不是疯子,人家疯子都是满地捡东西吃,乱打人,我怎么会是疯子。”她并不伤害别人,也没有伤害英子,我想她只是太想念小桂子和她爸爸了。她只是太想和她爱的人和她的孩子在一起了。秀贞的行为确实有些和普通人不一样,但是在心里我仍然和英子一样不愿意认为她是疯子。这一次我从书里注意到在英子发烧昏迷醒来之后,英子送给秀贞他们的金镯子和手表都回到了英子和妈妈的手中,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征兆,但是我心里仍然在不停地祈祷秀贞能带着小桂子找到爸爸,祈祷他们一家人能过上幸福的日子。 在我家的旁边也有一条小巷子,巷子的一边有一排低矮的屋子,屋子里住着一些外地来打工的人。白天,他们的孩子就从家里搬一张小板凳,坐在街边玩耍。每次我经过的时候,都看到他们玩得非常开心。读完《城南旧事》,我忽然心中有了一种渴望,我真想像英子一样走过去和他们说说话,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甚至给小弟弟和小妹妹们讲个故事,可是我从来没敢和爸爸妈妈说出我的愿望。想起英子可以听秀贞说她的故事,可以和妞儿一起玩,还可以蹲在草丛里和那

抵抗表征_美国黑人女性主义的形象批评

抵抗表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的形象批评 作者:周春, ZHOU Chun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刊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5,34(5)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10条) 1.Lorde Audre Sister Outsider 1984 2.hooks bell Outlaw Culture:Resisting Representation 1994 3.Murray, Pauli Song in a Weary Throat: an American Pilgrimage 1987 4.hooks, bell Feminsit Theory from Margin to Center 2000 5.Christian Barbara Black Feminist Criticism:Perspectives on Black Women Writers 1985 6.James Joy Shadowboxing:Representations of Black Feminist Politics 1999 7.hooks, bell Introduction: Revolutionary Attitudes: In Black Looks: Race and Representation 1999 8.Collins;Patricia Hill Black Feminist Thought 1991 9.Unspeakable Things Unspoken 2000 10.Smith, Barbara Home Girls: A Black Feminist Anthology 1983 引证文献(3条) 1.季文君美国诗歌中的美国色彩——格温多琳·布鲁克斯和黑人女权主义[期刊论文]-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0(6) 2.龚云霞"骡子"的救赎之舟——试析《紫色》中美国黑人妇女的自我解放[期刊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 3.龚云霞黑人女性自我身份之构建——解读沃克的小说《紫色》[期刊论文]-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b58503295.html,/Periodical_hnsfdx-sh200505022.aspx

在歧视与抗争中成长的黑人女性

在歧视与抗争中成长的黑人女性 电影《紫颜色》根据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同名小说拍摄,斯皮尔?伯格执导。由于电影体裁形式与小说不同,原作中通过语言载体传达的意韵不能以同样的方式表达,但电影在很大程度上传递了沃克小说的主题精神,讲述了二十世纪初期美国黑人生活的状况,尤其是黑人女性在种族与性别双重压力下不屈的奋斗历程,指出了黑人种族通向幸福的道路。 一、身受双重歧视的黑人女性 1、种族歧视 故事发生在1909 年到1930 年前后的美国南部,美国黑人运动前夕,正值美国黑人遭受严重种族歧视,黑人种族意识不断觉醒时期。影片在不同场景中反映了当时黑人遭受歧视的生活状态。故事的主人公西丽的不幸就始于父亲被白人杀害。西丽的父亲原本是成功的买卖人,但由于受白人嫉妒,一夜之间家破人亡,恍惚间母亲再嫁,西丽就开始了悲惨的人生。婚后,西丽在百货商店遇到自己的亲生孩子(已经由一对牧师夫妇收养),白人店员的态度,充满鄙视。而剧中另一黑人女性索非亚也遭遇到种族歧视的折磨。索非亚原本开朗,勇敢,在拒绝做市长夫人的保姆后,其反抗导致了她的悲惨遭遇。变成了沉默寡言且跛足瞎眼,满头白发的老女人。她那一脸苍白,濒临死亡的形象与她以前的形象判若两人。白人市长夫人的蛮横、冷酷而又故作姿态尤其让人为当时的黑人扼腕叹息。圣诞节对信主的人是一年中最期盼的日子,和家团

圆是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权利和愿望,可是被迫沦为白人女仆的索非亚却只有得到主人的恩典,才得以回家与家人团聚,“一整天”的许诺对她是奢侈品,须臾片刻已是万幸。而强占他人的市长夫人却以为这已是天大的恩惠,这极具讽刺意味。种族歧视还延伸到黑人的祖籍地――非洲。西丽的妹妹耐蒂跟随牧师一家来到非洲传教,亲眼目睹了白人如何毁掉奥林卡人世代生存的丛林。白人殖民者强占了他们的土地,拆掉了他们的房屋,砍倒了给他们遮风挡雨的大树,奥林卡人流利失所,逃向密林深处。奥林卡人遭受了史无前例的灭顶之灾。这让前去传教的耐蒂认识到上帝也帮不了忙。作者通过故事向非洲的延伸向人们展示了美国黑人的民族之根,提醒世人不要忽视黑人的民族传统。实际上,不论在小说中还是电影中,艾丽丝?沃克和斯皮尔?伯格都对这种民族传统给予重视,比如莎格头上的彩色翎羽,莎格演唱的爵士乐和布鲁斯音乐等都充满了非洲黑人民族色彩。这种黑人文化的回归体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黑人文艺运动的思想,即“强调黑人文化的灵魂和传统,寻求黑人文化的自觉性”。 2、性别歧视 种族歧视只是故事的大背景,故事的焦点在于一群无助且受父权压制的黑人妇女。这是一部女性题材的电影,讲述了以西丽为代表的黑人妇女从奴隶走向独立的人生历程。性别歧视是压在黑人妇女身上的另一座大山。正如贝尔?胡克斯指出的“黑人男性可能是种族歧视的牺牲品,但性别歧视让他们可以作为妇女的剥削者和压迫者”。在这种传统的父权思想影响下,黑人妇女大都忍气吞声,默默地承受。剧中主人公

眼睛看世界的作文

眼睛看世界的作文 眼睛看世界的作文(一) 我用我的眼睛看世界。这个世界是多么有趣,这是一个缤纷五彩的世界。 我用我的眼睛看学校。有的同学在拍皮球,有的同学在玩“三个字”游戏,有的同学正在跑步……校园是多么活跃。 我用我的眼睛看市场。有人在和商家讨价还价,有人在试衣服,有人在精心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市场是多么繁忙。 我用我的眼睛看公园。种子已经萌发,小草吐出了嫩绿的幼芽,花骨朵在含苞待放……公园里到处弥漫着浓浓的春意。 我用我的眼睛看乡村。湿软的泥巴、陋的小屋、野花、野草、弯曲的山路……饱含着纯朴的乡村风情。 我用我的眼睛看大海。雪白的浪花一波又一波,像几只顽皮的海豚,欢乐地跳跃。静静的海面,不时随着微风轻轻荡漾。 我用我眼睛看天空。细看云朵,时而觉得像绵花糖,令人忍不住想上前咬一口,时而又觉得像驰骋的骏马,令人忍不住想上前策马扬鞭,在天空中遨游……天空中不时还会出现几个黑点,那是鸟,那是自由展翅的鸟啊! 我用我的眼睛看世界。我看到了活跃的校园、繁忙的市场、春意盎然的公园、迷人的乡村、蔚蓝的大海和美丽的天空,我更看见了世界的博大与精彩! 眼睛看世界的作文(二) 我的眼睛可以看到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我想用我的眼睛看书、看老师手中的粉笔、看蓝蓝的天空……看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我用我的眼睛看书,各种各样的书,我从书中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从历史书中,我知道了中国纵横五千年的发展史;从语文书中,我了解到中国的文化;从数学书中,我学到了加减乘除法等一些知识。书是知识的海洋,书中有精彩的世界,我要在书的世界中翱翔。 我用我的眼睛看老师手中的粉笔。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认认真真的写着每一个字,每一个点。仿佛他想要把自己所有的知识传授给我们。我们认认真真地学习,从中我们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在老师的粉笔字中,我们不断的成长。 我用我的眼睛看蓝蓝的天空。蓝蓝的天空上有白白的云,会变幻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时像一朵美丽的花,有时像一只活波可爱的小兔子,有时像连绵起伏的山……,真是美丽极了。蓝蓝的天空中,有时会飞过一些小鸟,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有时成群结对,好像一个军队在天空中翱翔。我想用我的眼睛仔仔细细的看蓝天,想从天空中寻找马航的身影。 我要用我的眼睛看……,我想用我的眼睛看到许许多多的事物。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摘要:玛格丽特.米歇尔在其代表作《飘》中所塑造的女主人公斯佳丽这一形象,可谓家喻户晓。斯佳丽的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作家对人物性格的成功塑造。《飘》蕴涵了浓厚的女性意识,小说通过对女主人公郝思嘉成长历程的描述,结合战争背景,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它的时代进步性,既是对男权社会的反叛,又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这种浓厚的女性意识赋予了《飘》强劲的生命力。本文将从爱情、生活和事业两方面分析斯嘉丽的女性主义思想。斯嘉丽在爱情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的女性主义思想又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少女时期的斯嘉丽与阿希利的爱情;二是与查尔斯的第一次婚姻;三是与弗兰克的第二次婚姻,四是与男主角瑞德的第三次婚姻。 关键词:女性主义;《飘》;斯嘉丽;女性 Unscramble of the feminism of Gone with the wind Abstract: Margaret mitchell's famous novel Gone with the wind modeled the visualize of Scarlett is widely known by every barber.The reason that Scarlett's enchantment became enduring,is the outher's successfully modeled of character nature. Key Words: feminism ;Gone with the wind ;scarlett ;femininity

目录 一、超越时代的爱情观 1 (一)少女时期的斯嘉丽 1 (二)斯嘉丽的第一次婚姻 4 (三)斯嘉丽的第二次婚姻 4 (四)斯嘉丽的第三次婚姻 4 二、战后事业的崛起 6 三、战后新生活14 参考文献19 后记20 参考文献18 后记20 女性主义由来已久,它的的理论更是千头万绪,但是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即女性主义思想泰斗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波伏娃所说的"第二性"。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如此普遍,如此持久。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基于这一现实,女性文学也随之蓬勃发展。"真正意义的西方女性文学产生于19世纪。那是随着人权运动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在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及天赋人权等思想的影响下,从19世纪30年代起,西方开始了宜昌为女性争取教育、政治、法律和经济的各方面权益的女权运动。与此同时,女性的文学创作也进入黄金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和作品。"[1]"在思想层面上,女权运动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平静下来,但到了60年代,在学生运动和民权运动的激发下,女权运动再度兴起。这次运动不但强调争取女权,更重视两性的角色分析,并开始对父权制思想文化本身提出质疑,出现了许多女性主义的理论著作。"[2] 出版于1936年的玛格丽特.米歇尔的成名作《飘》正是适应了这一潮流。作者以经历了那次战火的洗礼的外祖母安妮.斯蒂芬为原型,"她常去见市长和市议会,用一些精挑细选的言语谴责男性的游手好闲与浪费时间,使那些大人物张口结舌无言以对。"[3](13),以亚特兰大及附近的种植园为背景,描写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小说中虽有对战争恢弘场面的描写,如亚特兰大破城当日五角广场的遍地伤兵,惊心动魄的逃难,枪杀等等,而其中最吸引人心的莫过于斯嘉丽和瑞德之间马拉松式的爱情。女作家始终以细腻的人物心理性格刻画见长,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文学人物在作者流畅的文字作用下,栩栩如生。不仅展现了南方种

我用眼睛看世界作文

我用眼睛看世界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失去了双眼,整个人就像生活在黑暗的空间里,生活将没有一点乐趣。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时间,让我们用眼睛来观看世界,观看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到了春天,我的眼前浮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我看见一切有生命的植物、动物都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小草从湿润的泥土里不知不觉的冒出了头来,大山也复活了!它穿上了一件绿色的大衣。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花朵都一起绽放了,河边的樱花被春风一吹,花瓣点点洒落了在了洒面上,看上去就像一条蓝色的带子上面有许许多多粉色的斑点。这番景象被人看见一定会拍手称赞。 我看见秋姑娘悄悄的来了。因为树叶变黄了,果子也成熟了,秋风一吹,枫叶就掉下来了,就像几个小姑娘在跳舞一样。一簇簇的菊花争妍斗艳,有红的、白的、黄的,形态各异,色彩斑斓。 我去了集市,那里同样很热闹,家家户户都挂着玉米棒子,有挂在树梢上的、有晒在自己家里的、有堆在地上的。小鸡在啄米,动物在嘻戏,眼前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秋色多浓啊,这一派迷人的景色,哪怕看一眼,准让你心醉!

啊!我要用我的这双明亮的大眼睛,看遍祖国的第一个角落。 篇二:我用眼睛看世界 春风吹走了寒冷,引来了春。春姑娘把魔棒一挥,太阳公公也感到了;天空哥哥大病也好了,脸色也不再是那么灰暗了;花儿含苞待放;小草也从被窝里探出了小脑袋;动物们也从舒适的屋子里欢快地跳了出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我用我的眼睛看世界,看花儿,仿佛看到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有红的、有黄的、有粉的、蓝的、浅绿色的;红的似霞、绿的像玉,白的像雪,简直美不胜收。 我用我的眼睛看世界,看绿草,仿佛也看到了一个个生机盎然的小脑袋,他们向我们展示着自己的性格;趴下去的可爱,竖立的则有一番大气;斜着的好像在撒娇;头垂下的好像很害羞似得; 我用我的眼睛看世界,看白云,仿佛看到了生活中活灵灵的小动物,你看,这片像狮子;这片又像鲸鱼;这一片像一个兔子;这一片则像一团棉花,太壮观了! 我用我的眼睛看世界,看湖面,湖面里的小鱼游来游去,有昂着头的红金鱼;有鼓着眼的黑金鱼;有不停地在吐着泡的小金鱼;除此之外,还有长着胡子的大草鱼,让人看得眼

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2003年12月学术交流Dec.,2003 总第117期第12期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117No.12 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修树新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批评家。芭芭拉?史密斯、奥吉?劳德、爱丽斯?沃克、芭芭拉?克里斯汀等代 表人物各自从不同的侧重点阐发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她们的理论、观点体现 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两大任务———寻找、建构一个内涵丰富的黑人女性文学传统;考察并 消除文学作品中有关黑人女性气质和黑人女性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刻板模式。 [关键词]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312-0165-03 20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异军突起,成为评论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和英美派、法国派并驾齐驱。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崛起有着必然的历史原因。首先,黑人妇女遭受着双重压迫,即来自白人世界的种族歧视和黑人世界的男性压迫。出于这种特殊体验而写出的黑人文学作品必然和白人女性及男性的作品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次,在男权中心社会中,黑人女性文学一直被忽视、曲解或视为异端。直到20世纪70年代,黑人女性形象在评论中仍被歪曲、排斥;甚至到了70年

代末期,各类版本的文选选集要么对黑人女作家的作品闭口不谈,要么就对像佐拉?尼尔?赫斯顿(Z ora Neale Hur2 ston这样的黑人女性文学史上重要的先驱轻描淡写,几笔带过。即使大多数当代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对黑人女性作品的关注也不够。“由于黑人女批评家和作家意识到白人男性和女性,黑人男性都在将自己的经验作为标准而视黑人妇女的经验为异端,这就促成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诞 生。”[1](P3561974年在美国文学界发生了两大标志性的事件。一是《黑人世界》(Black W orld特刊上发表了朱恩?乔丹(June Jor2 dan和玛丽?海伦?华盛顿(Mary Helen Washington的文章,封面登有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照片;另一件是爱丽斯? 沃克(Alice Walker的《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In Search of Our M other s’G ardens在MS杂志上的发表。这两件事为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蓬勃发展拉开了序幕。芭芭拉?史密斯、奥吉?劳德、爱丽斯?沃克、芭芭拉?克里斯汀等代表人物从不同的侧面,系统地研究并阐述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理论。 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芭芭拉?史密斯(Barbara Smith在《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萌芽》(T oward a Black Feminist Criticism开篇便指出,没有一个黑人女权主义批评角度,黑人女性作品不但会被误读,长此以往,这些作品终将被毁掉。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方法必须承认这样一个前提:在黑人女性作品中,性政治以及种族、阶级的政治是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其次,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家应致力于探求黑人女性作品没有体现的与黑人女性身份未曾感受到的性与种族的政治。再次,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必须承认黑人妇女悠长的历史,还应旨在发掘黑人女作家的“不同”。史密斯强调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理论的立足点应是“自治”但不是“隔离”;应该是和各种女性主义理论的对话和结合。她通过对大量的黑人女作家作品的分析,揭示了她们在文本、主题、意象等方面形成的不同于白人、男性作家的共性, [收稿日期]2003-09-17 [基金项目]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资助项目(2003088 [作者简介]修树新(1969-,女,吉林德惠人,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妇女研究中心成员,硕士,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述评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述评 李秀清 (青岛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山东青岛266071) “女性主义”一词源于英语feminism,泛指欧美国家中主张男女平等的各种思潮。在当代美国,女性主义有不少学派,比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后现代派女性主义等,这些女性主义研究的视角不同,但多局限于表达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妇女反对性别歧视的主张和策略,没有把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种族与性别的双重压迫纳入研究范畴,导致了黑人女性主义者的不满和批评。 一、美国黑人女性主义与主流女性主义的分野 美国的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及女性主义思潮改变了人们对于性别的传统认识。根据女性主义理论,性别(gender)是社会建构的,而不是生理的性(sex)。社会性别思想的鼻祖当推美国人类学家、心理学家,文化心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她研究并发现虽然不同的社会群体为不同性别分配不同的任务、责任与权利,但是在不同文化中同一性别承担的任务有很大差异,绝非男主外、女主内之简单区别,但相同点是在不同的文化中,男性所从事的事务被赋予更高的社会地位及认可。肇始于19世纪,西方妇女权利先驱者们以追求妇女的社会权利为目标推行妇女运动,及至20世纪初期,这场运动以西方社会关于妇女财产权、选举权等法案的通过而取得了标志性胜利。然而,这些方案的通过并没有能够保障妇女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独立,因而没有彻底解决妇女问题。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坚持以社会性别为中心角度,将历史上被压抑的妇女的声音、被埋藏的妇女的历史、被忽视的妇女所关心的问题,由边缘推向中心。然而,在此过程中,女性主义者并没有把种族问题对妇女的影响提上批评日程,如伊莱恩·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只关注到了女性主义的世界性和普遍性,忽略了种族主义等因素对妇女的影响。“这些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站在女性主义权威的角度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批评理论。”[1]少数族裔女性主义者认识到性别并不是对人类行为和认知产生影响的唯一因素,不同种族的妇女之间的种族、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了妇女问题的多样性。黑人女性因为面临种族、性别、阶级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与白人中产阶级妇女面临的问题有很大的差异。这些是主流的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所没有能够处理的。20世纪7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的观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传播,但同时也遭遇到来自少数族裔女性主义者,尤其是黑人女性主义者的挑战。黑人女性主义者虽然对 白人女性主义者所代表的主流女性主义的观念有总体的认同,但当时“女性”一词通常暗指白人女性,而男性通常指黑人、土著美国人和拉美裔人,黑人女性及其他少数族群中的女性比白人女性遭到更加边缘化的命运。在这种背景下,黑人女性主义以挖掘被埋没的黑人女性的作品、建立有别于白人女性主义的批评等方式探寻黑人妇女的问题,争取黑人妇女的权利。 二、黑人女性主义的萌芽 除了积极投身于妇女运动等政治斗争,黑人女性主义的重要策略之一,如同主流女性主义批评一样,是着力挖掘被埋没的黑人女性主义作品,将黑人女性主义的思潮追溯到19世纪。19世纪对于黑人来说,是一个充满波折又孕育着希望的时代。当时奴隶制尚未废除,1790年美国国会针对新教徒和宾夕法尼亚社团敦促国会废除奴隶制的请愿组织了辩论,这场辩论虽以国会在1808年以前对奴隶制不采取行动而告终,但点燃了争取自由、平等、正义的激情。同黑人男性一样,黑人女性对于物质生活、社会和政治权利的不满、抗议与抵制帮助她们取得了很大成绩。意识觉醒的诗人、小说家如玛利亚·斯图亚特(Maria Stewart)、索杰纳·特鲁斯(Sojourner Truth)、弗兰西斯·哈珀(Frances Harper),教育家如安娜·朱丽娅·库伯(Anna Julia Cooper)等表明立场,强调种族、性别、阶级的互联性。玛利亚·斯图亚特的政治小品文触及教育权、经济权、法律平等、政治参与、社会正义、非裔美国人所遭受的成见、女性所遭受的社会制约等广泛的内容。有着超凡演讲口才的索杰纳·特鲁斯以其激动人心的演讲如“难道我不是女人吗?”(1851)和“当女人得到她的权利,男人才正确”(1867)提出了至今仍具震撼力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谁应该作为进入“女性”的类别?种族与阶级如何影响性别?这些勇敢的黑人女性在妇女地位式微、大环境不利的19世纪在边缘下抗争,发出超越时代的强音,标志着黑人女性主义的萌芽。 三、黑人女性主义的发展 进入20世纪,自由、平等的呼声更加高涨,一批黑人男作家运用黑人独特的经历和视角进行创作,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和理查德·赖德(Richard Wright)等描写了黑人的苦难经历、社会觉悟和民族自尊,成为“哈莱姆文艺复兴”的代表。同时代的黑人女性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创作丰厚,她以一位女性的笔触和独特 收稿日期:2011-04-09 基金项目: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10WD19) 作者简介:李秀清(1965—),女,山东潍坊人,青岛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国文学及跨文化交际研究。 · ·154

第四讲 女性主义批评

第四讲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它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有着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造和女性阅读等。它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批判。它努力发掘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评文学史;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关注女性作家的创作状况。它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提倡一种女性主义写作方式。女性主义批评在发展过程中广泛改造和吸收了在当代西方影响很大的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批评的思路与方法,体现了它的开放性,增强了它对父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性。 一、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首先,女性主义批评是西方妇女运动高涨的产物。 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西方出现了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就业、教育、福利和政治、文化各领域向现有的制度提出了质问,并努力将这种质问上升到对妇女的本质和文化构成的探讨。它包括妇女应是什么的问题,女性气质和女性特征怎样界定以及怎样重新界定的问题,它包括反对妇女作为供男性消费的性欲对象的战役,反对色情描写、强奸等暴力形式。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女性主义批评应运而生。它首先发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存在(如在作为主流文学的男性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性别歧视存在;即使女性作家的作品,多数也受到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从而对之加以批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正是这样依托着争取女权的政治斗争的强大动力而发展起来的,它同时又反过来为女性政治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其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着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的思想来源。 一是60年代起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转折,给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上多方面的启示。当女性主义批评崛起的时候,正是形式主义和新批评走向没落、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变、新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扩大的时期。女性主义批评冲破了新批评的形式主义方法,注意吸收被新批评所摈弃的作家生平资料,并重视进行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分析;对新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也对她们洞察妇女自身的地位及女性文学与阶级、种族冲突的密切关系提供了帮助;解构主义则为她们消解文学创作和作品中的男女二元对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二是女性主义批评继承了一些先驱者的理论创造。其一是弗吉尼娅·沃尔夫,她是著名的意识流作家。(1)她肯定了女性文学有不同于男性文学的独特题材、语言、风格等,并努力寻找妇女自己的文学传统。(2)她明确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3)她对妇女创作的考察常常注意从她们经济地位、社会阅历、文化教育入手,认为在父权制社会中,不仅广泛的生活经验之门对妇女关闭,而且法律和习俗也严格限制了她们的感情生活。其二是西蒙·德·波伏娃,他在《第二性》中指出:“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

美国女权运动

美国女权运动 女权运动,即妇女解放运动。目的是为妇女争取平等权利,赋予妇女以与男子平等的地位,以及选择自己的职业和生活方式的自由。 美国历史上的三次女权主义浪潮不仅触动了美国的法律和宪法,而且极大地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凡涉及女性权利和权益的问题,女权主义浪潮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争。 学界普遍认为,自美国女性政治觉醒掀起女权主义运动之日起,美国历史上共出现了三次女权主义浪潮,其时段与西方其他国家的女权主义浪潮大体一致。具体而言,第一次浪潮始于19世纪40年代末,终于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浪潮起于20世纪60年代,止于20世纪80年代末;第三次浪潮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持续至今。 一、困难重重历时72年“分离”与“重合”并存 按照一般说法,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女权主义浪潮正式起始于1848年7月19日,那一天约100名美国妇女和部分男性云集于纽约州的塞尼卡·福尔斯村,召开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女权主义为主题的妇女代表大会。大会经过充分讨论和深入辩论后,通过了一份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堪称美国妇女解放运动史册的文件——《权利和意见宣言》,宣言中阐述了男女平等的权利。 悉美国《独立宣言》的人都知道,《权利和意见宣言》不仅在文体格式和措词风格上与前者相似,而且在思想表述和逻辑推理上也与前者几无相异。沿着这一思路考察,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女权主义者

所追求和争取的权利,实际上是美国政治传统中最基本也是最本质的成分,即“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然而事实却难尽如人意。 可以说,这场以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女性为主体、以塞尼卡·福尔斯村发布的《权利和意见宣言》为起点、以争取美国妇女选举权为目标的女权主义运动,从1848年拉开序幕始,至1920年美国国会通过赋予女性选举权的《第十九条修正案》终,标志着美国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期间历时整整72年。其中,运动内部也出现了一会儿“分离”一会儿“重合”的现象,甚至南北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都对运动产生了干扰,但美国女权主义者克服了各种各样难以想象的困难。 二、受黑人民权运动启发两股力量交相辉映 美国妇女获得选举权后,大多数美国人倾向于认为,女权主义运动也许就此“寿终正寝”,女性们也将停止“折腾”,回归正常生活。之后的事态发展似乎也佐证了这一“预测”。首先,美国女性们赢得选举权后,政治热情并没有随之高涨,其手中选票没有显现出令人震惊的威力。其次,那些行使选举权的女性,其投票走向与其说是受性别观念影响,还不如说是受其父亲或丈夫制约。从各方面讲,美国女性们尚不具有用一个声音发表政治意愿的能力和渠道。再次,20世纪30—50年代期间,美国经历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麦卡锡主义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或弱化了女性积极参政的可能。最后,二战后美国出现了所谓的“丰裕社会”繁荣景

哈莱姆文艺复兴背景下的新黑人女性成长三部曲-精选文档

哈莱姆文艺复兴背景下的新黑人女性成长三部曲 哈莱姆文艺复兴(Harlem Renaissance)又称黑人文艺复兴或者新黑人运动。大致起源于1919年, 1925至1928年间达到巅峰, 1932年逐渐停止,因发生于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的黑人聚居区哈莱姆而得名。因其开创了一个民族回头探索自己过往历史的先例而成为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段文学繁盛时期还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黑人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及思想渊源,是这一时期黑人文学的发展出现相对沉默后的再度繁荣,是以被称作“哈莱姆文艺复兴”。哈莱姆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是反对种族歧视,批判并否定以往作品中塑造的汤姆叔叔型温顺的旧黑人艺术形象,鼓励黑人作家在艺术创作中歌颂新黑人的精神,树立新黑人的形象,因此有人把这次文艺复兴称作新黑人文艺复兴(New Negro Renaissance)。 这一时期正值女性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宣告落幕。在这次运动中,“女性要求享有人的完整权利,向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挑战,向所有造成女性无自主性、附属性和屈居次要地位的权力结构、法律和习俗挑战”。[1]这一时期的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因其特殊的身份和经历表现出许多不同于黑人男性作家作品的特点,反映了黑人女性在白人主导和男权统治的社会环境中积极构建种族身份、寻找女性自我的强烈愿望,她们的笔下呈现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女性形象。佐拉•尼尔•

赫斯顿既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她在 1937年发表的长篇代表作《他们眼望上帝》中塑造的黑人混血姑娘珍妮就成为新黑人女性的艺术经典。《他们眼望上帝》是赫斯顿第一部充分展示黑人女子内心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在黑人女性形象的创造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部小说不仅打破了传统美国文学的禁区,也为后来黑人文学整体振兴铺平了道路。正如川大程锡麟教授所言,赫斯顿具有超前的女性主义意识,这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完全不相适宜的[2]。 同时期的另一位美国男性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1908-1960)在1937年写的《他们眼望上帝》的书评中批评这部小说“没有主题、没有启示性、没有思想”。认为赫斯顿的作品只是风俗记事,描写了黑人的日常生活,毫无文学性。“在赖特阴影中赫斯顿和她的作品埋入了岁月的尘土之中,直到七十年代,女权运动发展壮大,才受到应有的重视。”[3] 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1891-1960),出生于美国南方,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活跃分子,毕生为保持黑人文化传统而奋斗,是一位命运坎坷的非裔黑人女作家,从小浸润在丰富多彩的黑人民俗文化传统之中, 后师从美国人类学之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博厄斯学习人类学,两次到南方进行民俗调查,所有这些孕育了赫斯顿强烈的黑人民俗文化意识,增强了她传播正宗的黑人民俗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她对20世纪许多黑人作家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被包括艾丽斯•

我以我眼看世界作文600字

我以我眼看世界作文600字 曾几时,举杯邀明月,却不见抽刀断水的李太白;曾几时,空杯哭夜,却不见山也破碎、梦也破碎、心也破碎的杜少陵;曾几时,伫立西楼,有的也只是雁字飞时的明月倾洒,却不见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易安居士…… 岁月如风,吹走了一代代伟人,也吹散了他们脆弱的可以碰破的情感,只留下一张纸,一句话,沉吟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与“!” 只剩下进化得可以飞进明月的现代人,剩下几千年后的一个我,伫立在风中,一边盯着闪烁的霓虹灯,一边高唱着赤壁东风,感悟着我眼前的世界…… 是刚睁开眼睛时的纯洁无瑕?是童年的丰富多彩?是少年的壮志难酬?是……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时间被我打成碎片,变成一首诗,上面写满了我的荒唐、无聊和失落…… 于是我知道往事不能回忆,那样它只会蹲在暗处把我们的伤口划得很深很深。 于是睁开眼睛再看世界。看到了二胡,看到了漂泊如三月之水、清冷似冬月之夜、幽怨如深秋桂子的阿炳。阿炳流浪,带着流浪的二胡,却也把自己对人生、对音乐的无限热爱深深地渗透到月色侵淫的深秋桂子上,倾洒在稠密如细雨的婆娑的芭蕉上,申诉给多情的晚风吹拂的太门石桥边,氤

氲在散漫得炊烟缭绕的乡间谷场上…… 看到了遥远的天边,在那行星沐浴的乐园,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月牙泉。田震铿锵的歌声,不仅道出了西部的美丽,更唱出了人们对美丽西部的无限眷恋,对它的魂牵梦绕。其中的蕴寓,怎能用语言表达得了呢? 看到了我们守望着的充满繁星的天空,那上面闪烁着的富饶的祝福,呼唤着的爱慕的慷慨,等待着的母亲的甜梦,荡漾着的女儿的微笑,漂浮着的和平的期待…… 我以我眼看世界,没有李白的金杯空对,没有杜甫的滴血痛苦,也没有李清照的颠沛流离。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天堂,有五彩的音符、诗意的风景以及在遥远的天边灿烂的星。

好莱坞电影中的黑人女性解读

好莱坞电影中的黑人女性解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电影文化界越来越关注有色女性的生活状态,研究和探讨有色女性在社会中所遭受到的歧视和压迫,追寻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试图寻找解决这种现状的方法。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有色人种占了很大的比例,由于历史以及社会文化等原因,美国的种族问题一直都存在,因此作为世界电影工厂的好莱坞将镜头对准了美国的黑人女性,了解她们的生活状态,探索黑人女性所处的尴尬境地,试图将黑人女性的心声真实地还原在电影之中。本文以好莱坞电影《紫色》和《彩虹艳尽半边天》两部著名的黑人女性题材电影作为分析对象,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一、《紫色》中的黑人女性解读 《紫色》是美国杰出黑人女性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其中描写了大量黑人女性的真实生活场景。其同名电影《紫色》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根据原著改编而成。电影主要通过描写茜莉、索菲亚、秀格等黑人女性反抗的一生,来表现黑人女性对于政治、经济、性别权利平等的追求和为之进行的抗争及努力。在不懈的权利追求和斗争中,几位黑人女性表现出了不同的性格特征。 在电影《紫色》中,茜莉是一名外表丑陋的黑人女性。她身世可怜,被继父卖给亚伯特。在继父眼里,茜莉是一个勤劳、能干、踏实肯学的女孩,但是性格中也充满着软弱。在与亚伯特一起的生活

中,茜莉不善言辞,并常常因此遭到亚伯特的嘲笑。茜莉后来结识了歌手秀格,这成为茜莉命运的转折点。在歌手秀格的影响下,茜莉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并且开始追求自由独立。 受到启蒙运动影响的茜莉在聚餐时一改逆来顺受的处世风格,开始诅咒残暴的亚伯特。亚伯特试图用经济来牵制茜莉,但是此时的茜莉已经懂得了自由和平等的重要性,坚定自己离开痛 苦家庭的决心,从而走向独立。走出家庭的茜莉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在社会的磨砺中变得坚强和自信,最终摆脱了苦难的命运,成为一名获得自由的女性。 索菲亚在电影《紫色》中是茜莉养子的妻子。索菲亚有着鲜明的个性和强大的气场。在茜莉看来,索菲亚像是一个要出征的战士。事实证明,索菲亚确实像战士一样捍卫自己的爱情和尊严。电影中索菲亚将扇了自己一巴掌的情妇扇进厕所,充分表现了其 性情的豪迈。索菲亚能够将自己的小孩收拾得干干净净,能够得到市长夫人的认可,能够教白人太太开车,能够感恩别人的帮助,这充分证明了索菲亚的聪明、能干和善良。 索菲亚也是一个在抗争中成长的女性。面对公公的轻视和刁难,她表现出独立女人的特点。“我不需要你如何照顾我跟我的孩子,我可以自己照顾我的孩子。”这种掷地有声的话充分体现出了索菲亚“战士”般的豪气。在经历了哈波的背叛后,索菲亚选择站在茜莉一边,开始在家庭中抗争,来反击让自己不幸的男 人。索菲亚的反抗不仅体现在对于家庭中的地位的抗争,还体现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的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摘要:当前,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以其发展的迅速以及独树一帜的特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中国的传播方式与特征,并对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对中国女性批评的意义与影响作一番深刻解读。 一、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渊源 黑人女性主义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这一特殊时代的背景对于黑人来说也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代,当时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奴隶制的弊端,虽然奴隶制尚未解除,但是对其反抗的声音越来越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虽然斗争的过程充满波折,但是对于被剥削被压迫了许久的黑人而言,这是一个孕育着光明与希望的时代。19世纪,由于工业化迅猛发展,各种思潮不断产生并发展融合,女性主义的发展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思潮,女性权利的诉求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女性主义批评也逐渐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女性作家开始从性别权利平等的视角创作了许多著作。 然而,对于黑人女性主义而言,其发展的时期还远远未降临,当时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主要由白人女性主义做主角,因为年龄、阶级、地位、经历等的不同产生各种流派,如激进女性主义,马克思女性主义等,这些流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女性主义进行了独特的研究,为女性主义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响应,然而,黑人女性却基本上是被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因为当时女性主义在性别对立上基本上以西方白人女性主义的研究为主要对象,而在种族理论研究中,又都以黑人男性为主。因为黑人女性主义批评更加罕见,直到19世纪90年代,人们才开始看到黑人女性对人类发展所做的积极贡献,尤其是在文学领域,许多黑人女性主义作家不断崛起,使人们对于黑人女性的历史、阶级地位等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不断地被挖掘,研讨,这也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的主要目标,即将黑人女性主义作品的内涵展示到更多的人面前,并建立起于其他女性主义批评不同的途径,以探寻解决黑人妇女的方式。为黑人妇女争取更多的合法权利。 当时奴隶制尚未解除,美国女性主义有很多流派,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女性主

黑人女性的反抗

黑人女性的反抗 摘要:电影《紫色》主要讲述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南方黑人女性,其中以茜莉、索菲亚、夏戈三个女性为代表反抗的一生。在这个男权社会里,女性只有反抗了,虽然力量微小,也会让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善。若不反抗,只有过更加悲惨的日子。 关键词:艾丽斯·沃克;电影《紫色》;黑人女性 《紫色》是美国女性主义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一部优秀力作。其以通过描写三个黑人女性的成长觉醒过程,来表现对男权和种族的批判。获得1983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文学奖。电影以紫色命名,透出淡淡的忧伤。这部电影是1985年斯皮尔伯格根据这部小说《紫色》改编的,获得了11项奥斯卡提名,虽没有获奖,但足以堪称电影中的经典之作。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三个黑人女性茜莉,索菲亚,夏戈反抗的一生。 这部电影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南方黑人女性的生活进行了长卷式的书写,时空穿越了四十余年。通过画面,我们可以看到黑人女性奋斗的历史。据记载:“美国妇女从一开始就比她的欧洲姐妹更为解放。19世纪初,女人不得不和男人一起参加艰苦的拓荒劳动。他们并肩奋斗,她们的人数比男人少得多,这使她们受重视。但逐渐的,她们的地位和旧世界的女人相差无几,她们在家中大权在握,但社会控制权仍掌握在男性手中……以后的进展非常缓慢,但在经济上,女人取得了比欧洲更大的成就。1900年,美国就有500万妇女参加工作,其中很多人从事商业和其他需要学问的职业。他们当中有女律师、医生和教授,还有3373人当了女牧师。”①但这是对于美国的白人女性来说的,美国的种族歧视让黑人女性得不到解放。家庭中受压迫,政治上受迫害,是奴隶的奴隶。为此,黑人女性不得不更加努力的反抗。 一、隐忍的茜莉 茜莉是一个黑人,长得奇丑无比。是有著名黑人女星比乌·哥德堡扮演的。乌·哥德堡在众多女星中是很丑的,有她扮演茜莉,从视觉上我们可以直观的体会到茜莉的外表丑陋。茜莉14岁时生下养父的两个孩子,一儿一女。然后被养父像处理商品一样卖给阿伯特。阿伯特是一个剽悍的中年黑人,他的妻子去世了,留下三个孩子。他经常打茜莉,三个继子也经常捉弄茜莉。唯一爱茜莉的是妹妹娜提,也被阿伯特赶走,并私藏了娜提给茜莉所有的信。茜莉过着悲惨的日子,但最初,茜莉对阿伯特是抱有幻想的,阿伯特因急着要去见自己的梦中情人夏戈,手忙脚乱找不到合适的衣服,茜莉会在合适的时间及时准确的递上他所要的一切。另外对他百依百顺,照顾周全。 即便如此,阿伯特还是不把茜莉当做一个人看待。直到茜莉认识了歌手夏戈,茜莉在夏戈的教导下女性意识逐渐觉醒。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追求自由独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