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特汽车供应链给力

福特汽车供应链给力

福特汽车供应链给力
福特汽车供应链给力

福特汽车:供应链“给力”

在过去10年,全球主要的汽车巨头在服务备件供应链中经历了三个领域的巨大变化:精益、快速高效以及成本效益。福特也不例外。

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一共达到了1,500万辆,缔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福特先生为此被尊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公司收入将近1180亿美元,在全球近20万名雇员。但是该公司服务备件供应链可谓异常复杂。其在美国的服务备件运营业务就包括了250000个部件(这相当于大约150万SKU),面对着约1500家供应商和4000家经销商。

服务备件网络为众多客户提供服务——从小城镇里的小经销商到大型汽车批发商,他们都需要。这还包括大量不同的部件、在尺寸、需求数量和季节性等方面各有不同:有的零件需求量很大,比如火花塞,有的零件则是一年要不了太多,比如内饰产品等。在目前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高服务水准至关重要。如果美国经销商在下午4时向福特订购

快速消耗品,公司的目标是第二天上午10时之前就要交付。否则对于消费者而言,一旦汽车维修缺这少那,留给客户的只有“痛苦”,那么下次可能就用脚投票了。

此外,福特公司也面临着每一个服务备件组织同样面临的关键挑战:在向客户提供优异的服务,以及在最小化采购、物流和库存费用之间如何建立平衡?

该公司还必须满足越来越多的新车发布后,对于各种零部件需求增多这个难题。在新车进入市场前,在经销商那里要准备好更换备件数量,这实际上涉及到了供应链中的预测功能。一方面在哪儿放维修配件,另一方面存放数量有多少,这些都需要精准预测。那么福特是如何解决这个复杂的供应链问题?在过去10年,全球主要的汽车巨头在服务备件供应链中经历了三个领域的巨大变化:精益、快速高效以及成本效益。福特也不例外。

战略规划先行

福特在其转型前,在其服务备件供应链中使用了相当传统的仓库网络模型:一个枢纽仓库服务于八个服务站。由枢纽仓库基于“推动”战略将备件发送至服务站,如果部分零部件低于安全库存水平,那么枢纽仓库就发送一批。这一战略的结果是福特八个中心设施每天实施12000次仓库转移业

务,由此可见供应链的复杂程度。今天,公司的服务备件仓库网络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经过项目优化,福特现在在全美各地运作26个小仓库,这样公司能够更靠近其客户。其中设有19个快速消耗品仓库,主要处理规模较小,但快速移动的部件,基本在下一个工作日交付;同时还设有3座用于大批量第二天交货的仓库,安排在加州萨克拉门托、孟菲斯和底特律。公司在密歇根州设有一座专门管理移动缓慢备件的仓库。

在转型之前,公司首先询问经销商他们所需的交货频率。同时福特公司在网络优化策略中根据零部件数量、尺寸规模、使用频率进行分类。该公司对于大部分零部件采用了“拉动”而不是“推动”策略。公司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建立了实时向供应商订购流程,供应商运输部件,公司在网络需要的地方实施配送,而不是将零部件放在货架上。一开始福特比较担心切换到这个高速推动策略可能会让各个服务站面临过多的内向运输业务,但是事实证明这种忧虑是多余的。部分原因是福特缩减了其订购的规模,运输更频繁,但是数量较小。这样一来,仓库现在一般会收到需要的两个部件,而不是五个,以前只是将其中三个放在储备库中。

技术给力

虽然基础设施网络得以大幅度改善,但是更为关键的是公司采用了尖端技术系统用于服务部件供应链的改造。福特原来有一套服务备件管理系统,一些仓库仍然在使用,而且已被认为最好的系统,但是这已经老化,维护费用越来越贵。这对于福特想建立端到端的全球供应链可见性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以前的系统还包括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不能处理多种货币体系,而福特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

当时公司已经清楚知道没有支持企业国际视野的技术平台,那么一切努力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因此公司开始寻找能够有效地管理服务备件物流的系统,使其成为未来全球供应链的基础。那时公司发现卡特彼勒物流公司(Caterpillar Logistics)也面临相同的问题。双方一起寻找技术提供商共同创建一个新的系统。福特和卡特彼勒物流公司最后找到了SAP。这家位于德国的技术巨人拥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投资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平台。同时SAP也知道发展这一系统将使它在复杂的服务备件物流技术世界中具有竞争优势。

SAP的服务备件管理(SPM)解决方案在福特公司帮助下进行开发,并已自2007年起分阶段实施。这个项目始于2001年,是福特近100多年历史中最大的IT项目支出。福特、卡特彼勒物流和SAP——以及德勤管理咨询公司(扮演了系统集成商角色)——共同致力于发展新的SPM解决方案,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两大组件——服务备件规划(SPP)和扩展

仓库管理(eWM)系统。虽然SAP已有仓储及存货规划工具,但是备件服务管理的复杂性是SAP没有预料到的,毕竟没有这方面的专门知识。开发阶段持续近四年,在发展过程中,福特和卡特彼勒物流帮助SAP深入理解备件物流的细微差别。如今,全球已经近200名客户利用了SPP解决方案,涵盖了七个不同行业。

实施流程

2007年中福特在其欧洲的市场实施了为期18个月的试运作。SPP是一个新的系统,并没有证明能否在福特正常业务中取得成功。为此福特与全球咨询公司Westernacher合作,共同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同时继续微调各项功能和性能。2009年福特完成欧洲SPP实施后,开始在欧洲仓库实施eWM;同时开始在美国推出SPP。

在美国,福特公司实施了略有不同的方法。它首先确保SAP系统能够和福特的旧式系统相连,然后在2010年开始推出SPP试验。由于美国市场的规模和范围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并且以前技术系统的功能还很强大,福特决定分两个阶段实现SPP的功能。SAP公司的新产品一开始用于预测和计划备件流程。公司继续使用旧系统处理库存计划,和其他下游的流程。福特目前能够在SAP中规划98%的备件,一旦

达到100%,它将开始第二个阶段,使用SPP管理备件部署安排。公司计划2012年开始试行第二阶段。

与所有的大型技术项目一样,福特在实施SAP解决方案时也面临一些重大的障碍。作为初学者,公司不得不将大量人才资源投入到新项目的开发中。这种类型的技术需要首先对人进行投资。公司必须确保员工能够实施和正常维护这一系统。福特还将继续面临的另一项挑战是:将SAP系统与福特公司现有的IT基础架构进行集成——如今在美国和欧洲已展开,将来公司在世界各地都会实施SPM。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福特清晰明确的目标和执行承诺帮助了服务备件供应链不断接受各种挑战——包括2008年经济衰退期间整个汽车工业经历的生死考验。在美国国内面临汽车行业岌岌可危的情况下,福特还是最终坚定了自己的国际视野,通过技术给力,确保度过了发轫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

福特的技术视野开始取得回报,在欧洲SPP实施18 个月后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初步效益,预测准确度提升了20%;服务备件存货削减了15% ,公司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比预料的要好得多。

面对自己的供应链领域,福特想要通过新系统的实施建立全球通用的流程;取代阻碍公司全球化拓展的老旧的系统;并且在全球供应链中建立更好的整合和可见性,从而提升预测、规划的准确度和客户服务满意度。技术投资取得了

丰硕的汇报。按照公司自己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报告:在预测方面:虽然福特的旧式系统也能够提供超前预报工具,如自动选择模式、长期预测能力等,但是新的SAP 系统提高了这些流程的自动化功能。

在存货规划方面:这里最大的益处在于优化安全库存和经济订货量组合的能力。这一新功能可以帮助福特更好地确定库存中的每个备件的最佳订购数量。同时SAP能够根据供应商具体情况,以及存货多少量来确定加快采购流程,这对于供应商关系管理能够发挥增益作用。

在采购方面:SAP支持福特原有采购模块的优势——如电子数据交换EDI、内向物流监控、服务完成率等——但围绕这些功能给了公司更多的灵活性。采购异常时,SAP将让公司马上知道并深入查看详细信息以解决问题。SAP系统还将每日自动分析采购工作流。

整体而言,福特原有的技术已经是美国最佳的平台,与SAP合作后,双方打造了全球最佳的服务备件平台。对服务备件运营流程实施转型,建立精益,端到端的全球供应链,这仍然是整个公司的优先事项。为此,征程依旧,汗水依然。

第七章案例福特汽车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案例 福特汽车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此章案例展示了福特汽车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包括竞争分析和环境的监测与预测。首先从总体上说明汽车工业的竞争状况,然后说明汽车工业中六家 主要公司对竞争的反应。在作出对环境监测和预测的估计后,最后在这些外部条件的基础,得出了福特公司的优势(strengths )、劣势(weakness )、机会(opportunity )和威胁(threats )(SWOT)的分析。福特公司的其它优势和劣势将会在以后的章节案例中通过内部组织分析得出。 一、行业竞争主要力量 在竞争对手、新加入者的威胁、供应商和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及替代品的威胁之中,这些影响行业竞争的主要力量在于争取有利位置。 1. 在竞争对手中争取有利位置 下列几家公司构成了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三家主要的美国大公司——福特(Ford )、通用汽车公司(GM )、克莱斯勒公司(Chrysler )和三家主要的日本公司——本田(Honda )、丰田(Toyota )、日产(Nissan )。 (1)在20世纪80 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汽车工业增长较为缓慢,人们采用折扣和其它的优惠政策以刺激消费增长。 (2)日本公司更加质优价廉的产品吸引了许多美国顾客。 表2-1 几大汽车公司的销售额 (3)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相比较而言,日本的汽车公司使用了 高技术从而控制了成本。然而,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却在生产系统的现代化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并与外国公司合作以使公司变得更有效率。例如,福特与马自达合资生产Probe ;克莱斯勒与法国雷诺公司合资生产微型车;克莱斯勒与现代公司将生产一种新型的中型车。 (4)美国公司正采取措施收购以国外为基地的小公司,以使产品线更加多样化,并且利用小公司的独立精神和创造力。 (5)日本公司正在大量投资美国工厂以避开进口限制;欧洲的公司也在做类似的事情,来避开在1992年欧共体形成一个真正的共同市场后那些新的严厉的贸易制度。 2. 新加入者的威胁 (1)此时,规模经济限制了任何主要竞争者加入汽车工业。 公司/财政年度末 汽车销售额(百万) 通用/1988.12 110228.5 福特/1988.12 82193 克莱斯勒/1988.12 30650 丰田/1988.6 39080 日产/1989.3 29717 本田/1989.3 18527

福特汽车公司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1.本案例中,福特公司违背了计划的如下原则: (1)限制因素原理(木桶原理) 福特公司在制定新产品“爱迪塞尔”市场营销推广计划时,没有充分识别并解决妨碍既定市场目标(每天销售600~700辆)的限定性因素和关键性因素,如经济衰退带来的消费萎缩,作为中价格车的爱迪塞尔自然不受消费者青睐;作为主要特征大马力、高速度的特性与当时汽车业的主流发展趋势不符,当时美国汽车制造行业协会对反对高速度、大马力持积极支持态度,这直接导致了福特公司在产品宣传推广中无法突出产品特点、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导致销售量低迷的后果。 (2)许诺原理 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因而许诺越大,实现许诺的时间就越长,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福特公司在制定产品“爱迪塞尔”计划时,没有理性地分析汽车生产线的产能,年产量20万辆,且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在全美展销,这种计划导致生产线匆忙慌乱,产品质量无法保障。显然福特公司未能结合经济评价来综合考虑计划的期限。 (3)灵活性原则 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原则越大,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在本案例中,福特公司制定计划时的灵活性原则显然利用的不够好,在大环境(经济衰退、业内反对高速大马力)情况下,福特公司完全处于被动局面,未能对计划进行有效合理调整。 (4)导向变化原则 导向计划原则要求计划工作者定期检查计划、调整计划和重新制定计划,也即实现目标的过程可以因情况的变化随时改变。本案例中,福特公司在新的经销系统和推销策略未能如期实现销售目标的情况下毫无作为,无疑会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做计划时应注意: 在做计划时应注意遵循限制因素原理、许诺原理、灵活性原理、导向变化原理,使之合理的发挥其作用,以使得计划合理有效的实施,达到预期的目的。2. 艾迪塞尔在进入中档汽车市场中出现的问题 计划失误:○1在制定计划过程中,福特公司没有正确认识机会及拟定前提条件。艾迪雪推出时全美市场不景气,中价格车开始衰退,经济节能的小型车销售势头看好。○2同时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时出现失误。艾迪雪设计成为年轻的高级职员或专家适用的座车并强调车主的社会地位在产品定位时就与当时的社会现象相悖,对产品计划的实施产生了巨大的限制。 组织失误:○1没有做好集权与分权和分工与合作。福特公司设立独立部门与原经销网脱钩。○2人员配备上出现失误选用了水平不够的推销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艾迪雪的销售。 决策失误:○1决策过程中对外部环境和分析、评价方案的不足。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推出中档车不能迎合市场环境。○2运用风险型决策的方法大力退出中档型汽车,同时失去了通过“后悔值”准则选取最优化方案机会。○3在对推广、广告的方案决策时运用大量的神秘手段,使顾客产生了福特公司满足不了的较大期望值。

案例12-4: 福特——顶级供应链之旅

案例12-4:福特——顶级供应链之旅 主题词:供应链,信息,节约型系统 全球汽车制造商强手之一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运往世界各地装配厂的备件集装箱的远洋运输数量每年不少于200000标准箱,福特汽车公司物流总部专门承担福特汽车公司的全球性供应链管理,其中包括设备、设施、物料、服务等方面的运输和外包采购。 由于福特汽车的整车产品和汽车零部件远销世界各地,集装箱运输目的地几乎到处都有,福特汽车产业供应链并不像“链”本身那么简单,而是错综复杂的全球性网络。大量的国际性加工业务和销售服务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1.观测需求 福特汽车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其强大的物流和信息流,其麾下的各大汽车制造商均必须把供应链信息和功能集中在一个单一的全球物料制造系统中,促使福特汽车公司供应商直接拥有或者即时获得零时间库存和运输信息。 最近几年,福特汽车公司致力于将这种策略扩展成为集成化的采购战略,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适于全球制造的汽车生产环境,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采购以及组装都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福特汽车公司建立了日报交货系统,专门应用于它的17个分厂。该系统反映各厂每天生产原材料大致的需求量。尽管福特汽车公司不要求它位于世界各地的供应商在美国开设仓库,能否从当地仓库实现JIT供货仍然是福特汽车公司评价选择供应商的关键标准。而坚持JIT管理机制的汽车制造公司的关键优势就是确保“港-港及时运送”原计划的全面实施,指标的全部到位,这也是全球资源配置成功与效率的关键所在。 2.精诚合作 福特汽车公司与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并在适当的时候为供应商提供一定的技术培训,这与不同地区以及公司的不同需求有关。一般而言,发达地区的供应商需要的技术支持比不发达地区供应商的要少。不少国外供应商都与福特汽车公司在工程、合作设计等方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对于很多关键部件,福特汽车公司都有当地供应商相关职员提供的有力技术支持,与全球供应商之间的技术交流困难也因此而得到缓和。福特汽车公司要求其供应商在生产计划变化的时候能迅速反应。 福特汽车公司物流总部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不断革新汽车产业供应链服务,确保其符合汽车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其中尤其重要的是物流服务供应商为汽车产业提供的服务必须标准化、准时化和一体化,而且必须符合福特汽车公司的规范,凡是与福特汽车公司签订运输服务合同的远洋承运人必须承担上述一系列责任和义务,即所谓质量第一。凡是与福特汽车公司签约的远洋承运人必须拥有国际标准组织的认证,其集装箱船队和集装箱班轮均必须持有由福特汽车公司颁发的“质量经营系统”证书。 福特汽车公司的集装箱必须按照8天这个指标,按时运送到目的港,此外还要检查质量,所有抵达目的港的集装箱货物必须完好无损,福特汽车公司在时间和质量两个方面所定的规

(整理)丰田与福特供应链对比分析.

丰田公司的采购策略分析(主要针对供应商) 一.对供应商的要求: 丰田要求它的供应商将生产设施建立在它的整车厂周围,以便于近距离采购。 这种采购要求推动了及时供货。作为对供应商效忠的回报,丰田为协丰会成员提供大量的管理和生产技术方面的支持,在供应商处推行丰田生产系统。这大大提高了供应商的生产率,反过来又促进了丰田产品的竞争力,最终导致了丰田和其供应商都可以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二.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模式: 丰田与其供应商建立了密切的互信合作关系。 丰田按照供应商所生产部件和对整车的重要程度,将供应商划分为三类:核心部件供应商、特征部件供应商、商品部件供应商。建立起了二级供应商组织——协丰会和荣丰会,对隶属不同组织的供应商,丰田与其建立了不同的股本关联关系。协丰会成员全部是核心部件供应商(约为35家),丰田一般都持有它们超过30%的股份。荣丰会成员都是特征部件供应商,丰田一般拥有它们的约10%的股份。而商品部件供应商,丰田一般不与其建立资产关联关系。 这种采购模式使得丰田和其供应商都可以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实现了双方的共赢。同时这种资产的联系极大的促进了丰田与核心部件

供应商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这种资产的联系使得丰田可以详细了解其核心供应商的详细成本信息,商定未来的投资计划,合作开发新产品等。丰田对待供应商要求严格,它总是给序列供应商以巨大的压力,迫使这些供应商跟随它前进的步伐,但同时丰田对供应商的支援也更多些。 三.给予供应商帮助,实现双方的共赢: 为了促进供应商不断提高生产率,丰田的供应商管理采用了一套独特的方法: 1.一般将每个零部件的生产都分配给两个以上的生产厂商,它通过调整这两个厂家的供货比例来推动供应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但它不会轻易断绝某个供应商的关系。 2.采用多种方法来帮助供应商改进绩效。 (1)直接派遣富有经验的工程师到供应商现场帮助改进; (2)成立供应商组织,由供应商之间彼此传授经验。纵向上将供应商分为协丰会和荣丰会:横向上,又将每个协会分作三个分会,将生产相同部件的彼此竞争的供应商分入不同的分会。每个分会的成员彼此交流生产技术。由于隶属于同一个分会的成员间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因此可以放心交流; (3)由供应商派出工程师,到丰田学习,并学习实际的现场管理经验; (4)直接派出高级经理到供应商处任职; (5)丰田鼓励其供应商向除日产和本田外的其他厂商供货;

福特公司案例

福特公司战略实例 福特汽车公司的战略变迁是一部鲜活的战略管理教科书,悠久的公司历史使福特汽车公司经历了兴衰起伏和沧海桑田般的巨变。福特汽车公司鲜明地证明了一个大公司如何向多个战略方向出击。 在早期,福特公司的发展是通过不断改进它的单一产品——轿车而取得的。在1908年制造的T型轿车,生产的第一年,就销售了10 000多辆。1927年,福特公司又推出了A型轿车,该轿车集中了流行的车体款式和富于变化的颜色。当A型轿车开始失去市场、输给它的竞争对手的时候,在1932年,福特公司又推出了V-8型汽车。6年后,在1938年,Mercury型车成为福特公司发展中档汽车的突破口。福特汽车公司也通过扩展地区范围进行发展。在1904年,它进入加拿大市场的举动就证明了这一点。 同时,福特汽车公司着重提升公司实力,建设多样化生产集团。福特公司在这一集团中几个部门有:塑料生产部门一一供应福特公司百分之三十的塑料需求量和百分之五十的乙烯需求量;福特玻璃生产部门——供给福特北美公司的轿车和卡车所需的全部玻璃,同时也向其他汽车制造商供应玻璃;电工和燃油处理部门——为福特汽车供应点火器、交流发电机、小型电机、燃油输送器和其他部件。 在20世纪80年代,福特公司利用福特汽车信贷公司这个部门积极从事复合多样化经营。在1985年它收购了国家第一金融有限公司,后者是北美第二储蓄和贷款组织。在1987年后期,它收购了美国租赁公司,它涉及企业和商业设备融资、杠杆租赁融资、商业车队租赁、设备运输、公司融资和不动产融资。 福特公司的业务范围还拓展到其他行业。福特汽车土地开发有限公司是一个经营多样化产品的部门,也是跨行业多种经营的典型实例。到1920年,这个部门围绕着密歇根福特世界总部建立了59个商用建筑。由这个部门所拥有和它管理的设施及土地的市场价值估计有十多亿美元。 在福特公司的发展史上,曾经被迫实行了几次调整战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特公司以每月几百万美元的速度亏损。亨利.福特二世重组了公司并实行分权制,这使公司迅速恢复了元气。从1979年到1982年,福特公司的利润亏损额达5.11亿美元。销售额由1978年均的420亿美元下降到1981年的380亿美元。不必说,福特公司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亏损的原因之一是激烈的国际竞争。也许更重要的亏损的原因是福特公司运营的方式。新车的款式看起来像许多年以前一样;在部门之间(如设计与工程)很少沟通;管理层中从事管理公司的员工对工作很不满意,很少向上级部门传达情况。 福特公司的管理层做了些什么来转变这种情况呢?首先,他们显著地减少了运营成本。在1979年到1983年期间,从运营支出中就节省了4.5亿美元。其次,质量成为头等大事。管理层也改变了福特公司设计小汽车的程序。以前,每一个工作单位是独立工作的。现在,设计、工程、装配等部门都在这个过程中一起协调工作。80年代,管理层强烈地感到公司的哲学、文化、使命在公司的成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公司1988年的年度报告团中,首席执行官Donald E.Petersen 说:“如果我们注重于我们的核心价值,并且如果我们坚持将努力付出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上,我们就可以保持我们的势头——福特公司在未来的几年里将会继续表现出色。” 福特汽车公司的案例很典型地说明了企业在不同的经济周期条件下应当做出何种战略选择。

福特汽车供应链案例

福特汽车供应链案例 案例三福特汽车公司:供应链战略 供应链系统的主管特里?塔凯(Teri Takai)在她的日历上留出了这段时间来思考准备向其高级经理们提出的建议。高级经理们所提出的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对福特的前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公司该如何利用不断出现的信息技术(例如互联网技术)和来自高新科技行业的思想来变革与供应商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对于这一问题,特里?塔凯领导的小组成员有着不同的观点。 一些人认为新技术不可避免地会使全新的商业模式得到盛行,福特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设计其供应链及其他活动,否则的话,将面临落后的危险。这一群体赞成“虚拟一体化”,参考如戴尔等公司的供应链构建福特的供应链。戴尔公司通过大胆地利用技术,减少了流动资金和降低了库存过时的风险。①该主张的支持者认为尽管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由于汽车产品的内在复杂性,汽车行业十分复杂,但是没有理由认为这种商务模式不能为福特公司应尝试的方向提供一个概念性的蓝图。另一群体比较谨慎。这一群人认为汽车行业与相对较新的行业,如计算机制造业之间的差别是很重要和巨大的。一些人注意到,例如相对于戴尔计算机公司,福特的供应商网络具有更多的层次和涉及更多的公司,并且福特的采购组织历来就比戴尔的采购组织起着更加显著和独立的作用。在仔细分析的时候,这些差别以及其他方面的不同引起了许多复杂的问题,因此很难确定合适和可行的流程重新设计的范围。 在阅读她领导的小组所提供的文件时,特里?塔凯想起了首席执行官雅克?纳塞(Jac Nasse最近在全公司范围内对股东价值和客户反应所做的强调。人们普遍承认,戴尔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功,但是同样的方法对于福特来说是否能够取得同样的结果呢? 公司与行业背景 1998年年底时,福特汽车公司已经积聚了69 亿美元的利润,公司员工享受了创纪录的利润分配,销售利润率(1997年为 3.9%)有稳步的上升趋势。公司的 卡车业务位于全球第一。公司代替了克莱斯勒,成为美国汽车工业单车利润(1, 770美元)最高的企业,并且成为1997年J. D ?发动机首次质量研究中质量提高幅

福特汽车供应链案例

福特汽车供应链案例案例三福特汽车公司:供应链战略 供应链系统的主管特里·塔凯(Teri Takai)在她的日历上留出了这段时间来思考准备向其高级经理们提出的建议。高级经理们所提出的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对福特的前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公司该如何利用不断出现的信息技术(例如互联网技术)和来自高新科技行业的思想来变革与供应商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对于这一问题,特里·塔凯领导的小组成员有着不同的观点。 一些人认为新技术不可避免地会使全新的商业模式得到盛行,福特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设计其供应链及其他活动,否则的话,将面临落后的危险。这一群体赞成“虚拟一体化”,参考如戴尔等公司的供应链构建福特的供应链。戴尔公司通过大胆地利用技术,减少了流动资金和降低了库存过时的风险。①该主张的支持者认为尽管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由于汽车产品的内在复杂性,汽车行业十分复杂,但是没有理由认为这种商务模式不能为福特公司应尝试的方向提供一个概念性的蓝图。另一群体比较谨慎。这一群人认为汽车行业与相对较新的行业,如计算机制造业之间的差别是很重要和巨大的。一些人注意到,例如相对于戴尔计算机公司,福特的供应商网络具有更多的层次和涉及更多的公司,并且福特的采购组织历来就比戴尔的采购组织起着更加显著和独立的作用。在仔细分析的时候,这些差别以及其他方面的不同引起了许多复杂的问题,因此很难确定合适和可行的流程重新设计的范围。 在阅读她领导的小组所提供的文件时,特里·塔凯想起了首席执行官雅克·纳塞(Jac Nasser)最近在全公司范围内对股东价值和客户反应所做的强调。人们普遍承认,戴尔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功,但是同样的方法对于福特来说是否能够取得同样的结果呢? 公司与行业背景 1998年年底时,福特汽车公司已经积聚了69亿美元的利润,公司员工享受了创纪录的利润分配,销售利润率(1997年为3.9%)有稳步的上升趋势。公司的

福特的供应链战略案例分析

福特的供应链战略案例分析 一、写作目标 通过对福特的供应链战略的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如何利用新兴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技术)和源自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创意来改变供应商的交往方式。 二、立场陈述 通过对此案例的分析,我组的观点是:福特汽车公司应该仿效戴尔那样的公司进行“虚拟整合(virtual integration)”,这样积极利用技术来减少流动资金和库存过期。这样既可以缩短从订单到交付的时间,又可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利润。 三、决策选项 1、仿效戴尔那样的公司进行“虚拟整合”。 2、依然按现行的供应链经营企业。 四、决策标准 1、福特汽车公司原本是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 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目睹了它们的本国市场 被诸如丰田等国外汽车制造商的扩张所侵蚀。加之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都 意识到汽车制造所带来的财富和就业效应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这都使得这个 产业还面临这生产能力持续过剩的问题。 2、面对在不断提高质量和缩短生产周期的同时大幅度降低汽车的开发和组装成本 的要求,福特和其他大的汽车制造厂商正在寻找利用其规模效应和全球市场的 途径。 3、福特在1995年“福特2000”计划中要求通过再造和全球化公司的组织和过程, 以实现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公司主要的再造项目始于公司的主要过程,如订单 到交付(OTD)和福特生产系统(FPS)等,其目的是实现OTD时间从60多 填缩减至15天以下的目标。福特的新全球举措需要使用技术来克服由地理因素 所带来的信息障碍,人们普遍认为IT也能被部署在供应链领域,来极大地改善 物料流和降低库存——亦即用信息代替库存。 五、证明建议使用的选项 1、选用仿效戴尔的“虚拟整合”可以从供销模式上大大的缩短从订单到交付的时 间(模式比较如资料1)。 2、可以通过对比戴尔与福特汽车的近几年的财务状况(如资料2)来说明,应用

#福特汽车公司案例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福特汽车公司战略分析及设计 目录 1,福特公司的战略------------------------------------------------------------------------------------------- --------3 2,福特公司任务陈述和近期目标-----------------------------------------------------------------------------------3 3,福特公司外部环境分析(使用波特无力竞争模型分析)--------------------------------------------------4 4,分析内部资源存量变化趋势,(使用SWOT矩阵分析)-------------------------------------------------5 5,配置全球资源的策略-----------------------------------------------------------------------------------------------7 6,构造一个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8 7,构造一个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8 8,给出可持续发展战略---------------------------------------------------------------------------------------------9 9,福特公司生命周期和战略特点----------------------------------------------------------------------------------10 10,有效的战略评价和控制------------------------------------------------------------------------------------------11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1903年由亨利·福特创立创办于美国底特律市。福特不仅在创新方面不断探索新产品,还在大市场营销中谋求多层次多元化的战略前景。 同心多样化战略:在1917年,福特公司通过生产拖拉机开始了同心多样化战略。 纵向一体化战:福特汽车公司的多样化生产集团是后向一体化战略的杰出实例。 1.塑料生产部门——供应福特公司百分之三十的塑料需求量和百分之五

案例之福特汽车公司物流供应链战略

案例三福特汽车公司:供应链战略 供应链系统的主管特里?塔凯(Teri Takai)在她的日历上留出了这段时间来思考准备向其高级经理们提出的建议。高级经理们所提出的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对福特的前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公司该如何利用不断出现的信息技术(例如互联网技术)和来自高新科技行业的思想来变革与供应商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对于这一问题,特里?塔凯领导的小组成员有着不同的观点。 一些人认为新技术不可避免地会使全新的商业模式得到盛行,福特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设计其供应链及其他活动,否则的话,将面临落后的危险。这一群体赞成“虚拟一体化”,参考如戴尔等公司的供应链构建福特的供应链。戴尔公司通过大胆地利用技术,减少了流动资金和降低了库存过时的风险。①该主张的支持者认为尽管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由于汽车产品的内在复杂性,汽车行业十分复杂,但是没有理由认为这种商务模式不能为福特公司应尝试的方向提供一个概念性的蓝图。另一群体比较谨慎。这一群人认为汽车行业与相对较新的行业,如计算机制造业之间的差别是很重要和巨大的。一些人注意到,例如相对于戴尔计算机公司,福特的供应商网络具有更多的层次和涉及更多的公司,并且福特的采购组织历来就比戴尔的采购组织起着更加显著和独立的作用。在仔细分析的时候,这些差别以及其他方面的不同引起了许多复杂的问题,因此很难确定合适和可行的流程重新设计的范围。 在阅读她领导的小组所提供的文件时,特里?塔凯想起了首席执行官雅克?纳塞(Jac Nasser最近在全公司范围内对股东价值和客户反应所做的强调。人们普遍承认,戴尔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功,但是同样的方法对于福特来说是否能够取得同样的结果呢?公司与行业背景 1998年年底时,福特汽车公司已经积聚了69亿美元的利润,公司员工享受了创纪录的利润分配,销售利润率(1997年为3.9%)有稳步的上升趋势。公司的卡车业务位于全球第一。公司代替了克莱斯勒,成为美国汽车工业单车利润(1,770美元)最高的企业,并且成为1997年J. D ?发动机首次质量研究中质 量提高幅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位于第4名,仅次于本田、丰田和尼桑)。在新成立

丰田与福特供应链对比分析

丰田公司简介 TOYOTA 丰田公司 丰田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丰田喜一郎1933年在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成立汽车部,1937年汽车部正式从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中独立出来,成立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早期的丰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车名 噪一时,近来的克雷西达、凌志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TOYOT在汽车的销售量、销售额、知名度方面均是世界三强公司之一。TOYOTAS产包括一般大众性汽车、高档汽车、面包车、跑车、四轮驱动车、商用车在内的各种汽车。丰田市(豊田市,Toyota City),是日本的爱知县的城市之一。 福特公司简介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福特汽车公司的历 史始于上个世纪初,凭着创始人亨利?福 福特标识 特“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汽车”的梦想和卓越远见,福特汽车公 司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已经成长为第二大汽车公司。目前,它拥有许多世界著名汽车品牌:福特(Ford)、林肯(Lincoln)、水星

(Mercury)、马自达 Mazda)、沃尔沃(Volvo)(已被中国吉利公司于2010年3月28日晚9时收购)轿车.此外,还拥有全球最大的信贷企业一福特信贷(Ford Finan cial),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Hertz,和客户服务品牌 Quality Care 。 丰田公司的采购策略分析 一?对供应商的要求: 丰田要求它的供应商将生产设施建立在它的整车厂周围,以便于近距离米购。 这种采购要求推动了及时供货。作为对供应商效忠的回报,丰田为协丰会成员提供大量的管理和生产技术方面的支持,在供应商处推行丰田生产系统。这大大提高了供应商的生产率,反过来又促进了丰田产品的竞争力,最终导致了丰田和其供应商都可以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二?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模式: 丰田与其供应商建立了密切的互信合作关系。 丰田按照供应商所生产部件和对整车的重要程度,将供应商划分为三类:核心部件供应商、特征部件供应商、商品部件供应商。并建立起了二级供应商组织一一协丰会和荣丰会,对隶属不同组织的供应商,丰田与其建立了不同的股本关联关系。协丰会成员全部是核心部 件供应商(约为35家),丰田一般都持有它们超过30%的股份。荣丰会成员都是特征部件供应商,丰田一般拥有它们的约10%的股份。而商品部 件供应商,丰田一般不与其建立资产关联关系。 这种采购模式使得丰田和其供应商都可以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实现了双方的共赢。同时这种资产的联系极大的促进了丰田与核心部件供应商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战略性问题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战略性问题 一、供应链管理从操作层向战略层的转移 供应链管理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而且随着人们对供应链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供应链管理本身也得到了发展。人们逐渐感到,要想进一步发挥供应链管理的潜在作用,应该将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的战略性问题来考虑,而不能仅仅将其看作一种操作方法。 根据Deloitte咨询公司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虽然现在已有91%的北美制造企业将供应链管理列入关键或重要管理活动,但是,只有2%的企业达到了世界级水平,差不多有75%的企业在平均及以下水平。一个主要的原因是,50%的企业说他们没有正规的供应链管理战略,虽然大多数有供应链的计划。其他原因还有: ※缺乏应用和集成技术的能力。 ※协调企业资源更高的权重。 ※改革关键流程的阻力。 ※跨职能的障碍。 ※缺乏有效测量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指标。 二、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主要内容

供应链管理战略就是要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供应链管理的事关全局的核心问题,例如实施战略的制定问题、运作方式的选择问题、信息支持系统的建立问题等等。下面做一简要讨论。 (一)制定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战略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战略,就是要解决一个企业在具体实施供应链管理方式时所依据的方法论和策略,避免走弯路或出现失误。 1.在企业内外同时采取有力措施 从企业内部来说,主要是发扬团队的合作精神。要鼓励员工协同工作、解决问题,他们要把合作看作是一种义务,而不是互相推诿责任。这样,企业就会以一种类似于医院急救室的工作方式进行运转,去完成新的订单带来的任务,获取新的市场机遇。另一方面也要有明确的智力资源权利条例和企业内部明确的道德准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保护员工发明创造的权利。在管理上,强调权力分散,让中下层管理人员在保证企业总任务的前提下,有更多的自治权。循循善诱的领导作风、鼓励和信任代替了传统的上司对下属的命令和控制。一种各级人员都具有强烈进取心,责任分担、荣誉分享的企业文化蔚然成风。整个企业,从员工个人到组织机构,都能最有效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做敏捷;的响应。 从外部来说,合作的概念已经发展到了以前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在70年代,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都投资了几亿美元开发处理汽车尾气的装置。在那个时候,他们绝不愿意联合起来开发,而实际上各自做出了类似的结果,白花了很多钱。现在,他们都参加了一个多功能的集团USCAR,共同开发各种技

案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jit之路

案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JIT之路 福特汽车公司是北美三大汽车制造公司之一,其工厂遍及北美。它的生产重点在于汽车组装,依赖北美许多供应商供应零配件。20世纪最初20年间,福特公司首先把泰勒科学管理原则应用于生产的组织过程,创立了流水线作业体系,从而奠定了现代大工业管理组织方式的基础。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大规模批量生产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这种最早应用于汽车工业的组织方式很快扩散到其他产业。在五六十年代创造了现代工业的“黄金时代”。进入70年代后,“福特制”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欧美企业陷入困境,其原因并非简单的生产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们无法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做出更快、更适宜的反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西欧及其他国家开始学习和应用日本首创的JIT管理方法。福特公司也于1987年开始实施JIT,它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厂内系统。福特公司的生产线进料储存量设计为保持全天所需的原材料外 加半天的保险存货,除需要作安全库存的关键物品外,其余物料消除非生产线进料库存。大部分原料直接传递到生产线进料地点,取消了额外的物资管理,同时使用可退换容器来改进搬运效率。 (2)包装系统。福特公司所用包装是专门设计的,采用可折叠式以便于回收和 减少可消耗包装的成本,提高包装的保护性。另外,标签及文字记录的位置标准化,使得搬运快捷、准确。与此同时,福特公司还优化了模型设计,方便运输工具及铲车作业,提高搬运效率,尤其是提高了生产线进料处的搬运效率。 (3)输运系统。物流工作需要可靠的运输供应商。汽车和铁路运输定时到达福

特工厂,采用时间窗口进行递送,使用转动式拖车卸货,而不采用倾倒和转换式卸货,这样可消除拖车连成一串的情况,使接货的人力安排更有效,同时,为了减少卸货车辆的等待时间,福特公司采用了循环收取的办法,以便一辆车能从若干个供应商那里收取物料。 (4)供应商管理。供应商均以年度合同方式向福特公司供货。他们掌握福特公 司每日生产需求的连续报表,以便做到供货计划与每天物资需求系统连接。每天晚上,通讯系统将次日物资需求信息传递给运输公司。供应商必须随时将物资准备好以便装车。

丰田与福特供应链对比分析

丰田公司简介 丰田公司 丰田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丰田喜一郎1933年在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成立汽车部,1937年汽车部正式从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中独立出来,成立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早期的丰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车名噪一时,近来的克雷西达、凌志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TOYOTA在汽车的销售量、销售额、知名度方面均是世界三强公司之一。TOYOTA生产包括一般大众性汽车、高档汽车、面包车、跑车、四轮驱动车、商用车在内的各种汽车。丰田市(豊田市,Toyota City),是日本的爱知县的城市之一。 福特公司简介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福特汽车公司的历史始于上个世纪初,凭着创始人亨利·福 福特标识 特“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汽车”的梦想和卓越远见,福特汽车公司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已经成长为第二大汽车公司。目前,它拥有许多世界著名汽车品牌:福特(Ford)、林肯(Lincoln)、水

星(Mercury)、马自达Mazda)、沃尔沃(Volvo)(已被中国吉利公司于2010年3月28日晚9时收购)轿车.此外,还拥有全球最大的信贷企业—福特信贷(Ford Financial),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Hertz,和客户服务品牌Quality Care。 丰田公司的采购策略分析 一.对供应商的要求: 丰田要求它的供应商将生产设施建立在它的整车厂周围,以便于近距离采购。 这种采购要求推动了及时供货。作为对供应商效忠的回报,丰田为协丰会成员提供大量的管理和生产技术方面的支持,在供应商处推行丰田生产系统。这大大提高了供应商的生产率,反过来又促进了丰田产品的竞争力,最终导致了丰田和其供应商都可以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二.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模式: 丰田与其供应商建立了密切的互信合作关系。 丰田按照供应商所生产部件和对整车的重要程度,将供应商划分为三类:核心部件供应商、特征部件供应商、商品部件供应商。并建立起了二级供应商组织——协丰会和荣丰会,对隶属不同组织的供应商,丰田与其建立了不同的股本关联关系。协丰会成员全部是核心部件供应商(约为35家),丰田一般都持有它们超过30%的股份。荣丰会成员都是特征部件供应商,丰田一般拥有它们的约10%的股份。而商品部件供应商,丰田一般不与其建立资产关联关系。

本章案例 福特汽车公司的职能战略概要

本章案例福特汽车公司的职能战略 一、营销战略 针对公司顾客的营销资源规划与配置,是在顾客心中创造一种福特汽车公司等同于高质量的印象。福特汽车公司已经创造了一种高质量、高燃料效率、产品具有吸引力的形象。福特汽车集团总裁Philip Benton把福特汽车公司的营销资源规划与配置描述为:我们必须提供顾客想要的高质量的产品。我们在近几年里已经重新认识到,一个成功的汽车制造上应该持续地为顾客提供他们需要而且想要的产品,在价格上他们认为物有所值,产品要满足他们对安全性和质量的期望。我们的挑战就是超越顾客的期望,实际上是要创造顾客的热情。 1989年,美国市场上新汽车和卡车的销售量达1480万台,福特汽车公司占有22%的份额。由于日本竞争者的加入,美国制造商到1994年总共损失6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福特公司损失大约一个百分点。根据这条信息,福特汽车公司把重点放在了顾客的满意度上。为了从顾客那里取得反馈信息以改进产品,福特其产公司开展了一次规模宏大的问卷调查活动。福特汽车公司的营销资源规划是由“最佳伙伴”计划所支持的。在这个计划下,福特全球范围内的雇员、分销商和供应商在保证质量水品和顾客满意度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制造和装配水平上,汽车工人联合会与福特汽车公司的“在课堂中争优”的教育和培训计划一起为继续加强质量改进而努力。福特为了质量目标,同供应商紧密合作。所有北美汽车联盟(NAAO的供应商必须在1990年1月1日前去的福特的优秀质量奖才能从事新的业务。2100多个供应点已经取得了优秀质量奖。 为确保高质量的顾客服务,福特在全国联合了一大批分销商和社区学院以制定一个两年的工作与学习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是为福特和Lincoln-Mercury的分销商提供高素质的初级服务技术人员。 二、财务战略

最新答案福特汽车公司深具代表性的两次经营失误

案例分析 1.本案例违反了计划的哪些原则?做计划时应注意什么? 1)在本案例中,福特汽车公司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其违反了计划的原则: 1、改变航道原理(导向变化原则) 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主管人员定期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订计划就越重要。 福特汽车公司“模型T”除了降低价格和大量生产外,没有任何变化,没有在此时顺应历史潮流,适时推出符合消费者口味的新汽车类型,主管人员也没有及时定期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订计划,使之首次失败。 2、许诺原理 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因而许诺越大,完成许诺的时间就越长,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这一原理涉及计划期限的问题。一般来说,经济上的考虑影响到计划期限的选择。由于计划工作和它所依据的预测工作是很浪费财力的,所以如果在经济上不合算的话,就不应当把计划期限定的太长。而福特汽车公司已经对“爱迪塞尔”进行了长达10年的准备和研究。计划的时间太长,在广告、分销、促销等经济上的花费也并不够合算。并且福特汽车公司没有合理地确定计划期限,其公司不应随意缩短计划期限。而公司却抢进度,导致质量差。按照“艾迪雪”计划,年产量为20万辆,且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在全美展销,这种计划导致生产线匆忙慌乱,质量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就让车出厂。例如第一批车就出现了刹车漏油问题,有的甚至开到经销店就再也无法开动了,结果落个没有价值的坏名声。这种恶劣形象到最后也难以消除。 3、灵活性原则 该车投放市场时,正遇上1958年的经济萧条时期,中档车市场缩小,微型车走俏。此外,该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马力特别大,能够吸引充满青春活力和喜爱运动的年轻人。但是国家为了保障驾车者的安全,制定了法律禁止在广告中宣传汽车马力,使该车的这一优点不能广为人知。而公司也没有根据当时社会经济的情况,及时进行计划的调整,所以违反了这一灵活性原则。 4、限制因素原理(木桶原理) 福特汽车公司投入新型车的市场营销研究差不多花了10年,它包括对车主偏好的研究、市场与销售态势的研究、汽车形象的研究、新车命名的研究以及款式、特性设计的研究,随后确定了车型、车格和车名。在推销方面,福特公司计划“艾迪雪”的经销不交由原来的销售网而专门设立一个独立部门控制这些专营“艾迪雪”的经销商,使之成为独立的成本––––利润中心,意旨鼓励该部门有更好的表现。最后在推向市场的促销计划上,决定采取车型外貌保密的广告宣传策略,想用这种反传统的作法引起大众对“艾迪雪”的兴趣和好奇心,吊起他们的胃口,以取得“不识庐山真面目”而一鸣惊人的效果。这样过分强调水桶效应,只顾想尽办法提高短板,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成本,结果却收效甚微,这则是进入了水桶效应理论的误区,违反了其原理。 2)计划是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经济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般认为,经济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在这些职能中,由于计划职能反映了管理者的决策意图,决定着管理行为的方向,制约和决定着其他管理职能,因而被人们视为经济管理的首要职能。所以在做计划时应注意遵循

供应链案例之丰田汽车公司

供应链案例之丰田汽车公司 供应链案例之丰田汽车公司 供应链案例之丰田汽车公司 内容提要 一、案例背景 二、丰田供应链概况 1.丰田零部件供应链管理 2.丰田生产管理模式----TPS 3.丰田实时物流(Just In Time logistics) 三、案例启示 供应链案例之丰田汽车公司 一、案例背景 在纽约和伦敦证券市场分别上市,日本国内累计汽车产量达到1亿辆1999年 丰田汽车工业公司与丰田汽车销售公司合并为丰田汽车公司 1982年 首次出口丰田轿车(美国) 1957年 举母工厂(现在的总公司工厂)建成投产 1938年 丰田汽车工业公司诞生(资本金1,200万日元) 1937年 在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内设立汽车部 1933年 丰田喜一郎开始研究开发小型汽油发动机

1930年 丰田佐吉发明“不停止自动换梭丰田自动织机(G型)” 1924年 供应链案例之丰田汽车公司 丰田发展史 1 供应链案例之丰田汽车公司 供应链案例之丰田汽车公司 丰田汽车世界品牌值 2 供应链案例之丰田汽车公司 2006年 供应链案例之丰田汽车公司 2007年 供应链案例之丰田汽车公司 供应链案例之丰田汽车公司 截止到2005年底,丰田在2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个国外生产网点,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汽车业务。此外,丰田还在全球170多个国家进行销售。 供应链案例之丰田汽车公司 截止到2005年底,丰田在2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个国外生产网点,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汽车业务。此外,丰田还在全球170多个国家进行销售。 二、丰田供应链概况 汽车产业附加值的70%来自于零部件 丰田汽车公司大约有70%的零部件产品实行外部采购 为生产满足顾客需要的高品质汽车,丰田汽车公司的零部件采购遵循如下3

福特汽车供应链给力

福特汽车:供应链“给力” 在过去10年,全球主要的汽车巨头在服务备件供应链中经历了三个领域的巨大变化:精益、快速高效以及成本效益。福特也不例外。 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一共达到了1,500万辆,缔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福特先生为此被尊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公司收入将近1180亿美元,在全球近20万名雇员。但是该公司服务备件供应链可谓异常复杂。其在美国的服务备件运营业务就包括了250000个部件(这相当于大约150万SKU),面对着约1500家供应商和4000家经销商。 服务备件网络为众多客户提供服务——从小城镇里的小经销商到大型汽车批发商,他们都需要。这还包括大量不同的部件、在尺寸、需求数量和季节性等方面各有不同:有的零件需求量很大,比如火花塞,有的零件则是一年要不了太多,比如内饰产品等。在目前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高服务水准至关重要。如果美国经销商在下午4时向福特订购

快速消耗品,公司的目标是第二天上午10时之前就要交付。否则对于消费者而言,一旦汽车维修缺这少那,留给客户的只有“痛苦”,那么下次可能就用脚投票了。 此外,福特公司也面临着每一个服务备件组织同样面临的关键挑战:在向客户提供优异的服务,以及在最小化采购、物流和库存费用之间如何建立平衡? 该公司还必须满足越来越多的新车发布后,对于各种零部件需求增多这个难题。在新车进入市场前,在经销商那里要准备好更换备件数量,这实际上涉及到了供应链中的预测功能。一方面在哪儿放维修配件,另一方面存放数量有多少,这些都需要精准预测。那么福特是如何解决这个复杂的供应链问题?在过去10年,全球主要的汽车巨头在服务备件供应链中经历了三个领域的巨大变化:精益、快速高效以及成本效益。福特也不例外。 战略规划先行 福特在其转型前,在其服务备件供应链中使用了相当传统的仓库网络模型:一个枢纽仓库服务于八个服务站。由枢纽仓库基于“推动”战略将备件发送至服务站,如果部分零部件低于安全库存水平,那么枢纽仓库就发送一批。这一战略的结果是福特八个中心设施每天实施12000次仓库转移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