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与十个基模型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与十个基模型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与十个基模型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与十个基模型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与十个基模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与十个基模

第一项技术:力争自我超越——实现心灵的热望

“自我超越”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动力就是创造性张力。

自我超越的方法是建立个人愿景。个人愿景是你创造力的源泉。你要想象你未来比今天好的状态,它不是概念,而是图画,这图画要浮现在你的脑海里边。请大家注意的是,创造性张力不是情绪的张力,不是紧张,而是消除差距的愿望.

实现自我超越必然要突破某些极限。因此不要自设极限。通常来说,都有哪些极限呢?有三个。一是自我极限,二是章规极限,三是死亡极限。比方说,有人总认为“我还年轻,老同志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怎么能解决呢”?这就是一种自我极限。再比方说,有的农民希望海尔洗衣机能够洗衣服,同时也应该能洗土豆。你一听,就感到这不可能,你说“洗衣机是洗衣服的,怎么洗土豆?”这就叫自设规章极限。实际上这条规章极限是可以改变的。张瑞敏就突破了这个极限而受到农民兄弟的欢迎,开拓了市常安徽的几个农民搞包产到户,也是对章规极限的突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规章极限的突破是需要把握时机的,不能不顾实际胡乱突破。再比如说,一般企业负债率超过70%,就会死亡。但是不是必然灭亡,那又不一定。有的时候,可能不死亡。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就是突破。如果一个人总是不敢突破,那他就永远不可能实现自我超越。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容易自我设障,所以需要检查自己,突破自我,创造新我。自我超越是组织中每个人的事情,没有一个个的自我超越,也就不会有整个组织的进步与发展。

第二项技术:改善心智模式——用新的眼光看世界

心智模式指的是个人了解外部世界及采取行动时内心的一些习以为常的、理所应当的想法、假设或图式,也就是“思维定式”。它不仅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还影响我们的行动。举个例子:有人认为,凡事有赢必有输。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个老的观念改一改,改为人人皆赢。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呢?能,而且做给你看。如果一个人老想着自己赢别人输,跟这样心智模式的人打交道很危险。我们说,心智模式说穿了就是你到底怎样看这个世界,有人说我认为人人都是自私的,因此我与一切人都不合作,对一切人都警惕。其实今天这样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合作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如果你只想当个钉鞋匠,那你可以只是自己顾自己,但注定干不成大事业。其实,就是当一个钉鞋匠也得想怎样给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如果只想怎样坑人家一把,最终还是发展不起来。心智模式实际上是内心存在的一种假设,它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不易觉察。心智模式的特点有三:第一,根深蒂固;第二,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是正确的;第三,即使是伟大人物,心智模式也有缺陷。你别说别人有缺陷,我没有。伟大人物还有缺陷呢,你怎么能没有?我们每个人都要反思我们自己,有没有心智模式上的毛病,你别认为你没有。广义地讲,知识本身即是一种心智模式;成功经验即是一种心智模式;经营之道也是一种心智模式。人的心智模式一旦形成,就会套用它去观察、认识、改造世界,就会被它所困扰,而看不到更有效的方法。

那么,怎样改善心智模式呢?基本方法也有三个。一是把镜子转向自己(反思的

技巧),善于在行动中反思。很多人只是指责别人,很少“指点”自己;二是学会放开心灵掌握探询与沟通的技巧;三是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

为什么要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呢?因为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将阻碍系统思考所能产生的改变。管理者必须学会反思自己的现有心智模式,直到使之得以检验,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举两个案例吧。众所周知IBM的电脑主机,曾在世界上有 80%的市场占有率。所以在PC电脑出来的时候,IBM的领导人说,这么小的东西怎么卖?它根本没有理睬PC电脑。甚至断言,电脑越大越好,全世界只要有五台大电脑就够用了。今天看来,这种心智模式十分令人可笑。不仅如此,在“电脑里什么最重要”这个问题上,IBM认为,是硬件。所以它把软件制造给外包了,外包给当时很小的微软公司了。在IBM错误的心智模式下,才有了今日之微软。

微软成功了,但是微软的心智模式也有毛玻1995年,比尔 &# 8226;盖茨说“互联网用处不大”。这个很聪明的人说互联网用处不大,实际上互联网具有惊人的潜力。大家看今日之互联网多么了不得。所以大家不要说,自己的模式不用改变了,那是不对的,也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第三项技术:建立共同愿景——打造生命共同体

愿景是个人头脑中浮现的关于未来境况的画图,它不是一种概念,它是一幅图画。共同愿景则是企业未来的图像,它将引导企业资源未来的投向,引导全体员工共同奋斗。

共同愿景是从一个一个的个人愿景出发的。个人愿景相互差异,但又表现出共同特征。个人抱负、对家庭的看法、对组织的期望、对社会以及人类的关心,孕育出组织的共同愿景,所以它是组织中每个人都应考虑的一个问题。共同愿景是有利于人类社会、有利于组织发展、有利于个人成长、有利于家庭幸福的。

组织愿景能够激发员工无穷的激情和创造力,使之对组织目标一心投入,这样的组织将锐不可挡。所以我们说,一个组织有没有共同愿景是大不一样的。现在我们的问题在哪?

现在很多组织,大家的愿景不一样,一个人一个想法,一个人一个小算盘,这样的组织在中国有多少啊?这样的组织能干成事情吗?不能,大家的努力都互相抵消了。我们应通过愿景描绘,愿景整合,使全体人员的努力都朝着一个方向,使组织起飞,这样的组织才锐不可挡。

有人对“共同愿景”作了如下解析:

共同愿景是大宏图,它将激发新的思考方式与行动方式;

共同愿景是方向舵,它能在混乱中指出前进的路径;

共同愿景是净化器,它能使你放弃偏见,承认自己的不足;

共同愿景是度量衡,它会自动衡量出所做事情的轻重;

共同愿景是推进器,它将把你带进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建立组织的共同愿景有6个步骤。

步骤1:每个人用自我超越的方法描绘3年后个人之愿景;

步骤2:用简练的文字描绘本部门3年后之共同愿景;

步骤3:用简练的文字描绘本组织的共同愿景;

步骤4:用“梦想性”、“可行性”、“时代性”、“易解性”如何来评估共同愿景;

步骤5:在共同愿景下,理清各部门对共同愿景的承诺;

步骤6:在共同愿景下,理清每人在共同愿景下应该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组织的共同愿景得以建立有三个条件,一是全体员工认同;二是全体员工愿意参与和分享这个伟大任务;三是让全体员工体会到工作的意义,激发无限潜能。

共同愿景的形成过程,中间必然有一个阶段的“变化与混乱”,而后形成三个层面的愿景:

个人愿景——自我超越

中层愿景——管理共识

高层愿景——战略共识

这三层愿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四种人:●不想变化的人(你说的好,我不想变);

●等待变化的人(我是要变,但先等别人变);

●希望变化的人(我不想等,赶紧变吧);

●创造变化的人(通过努力,创造变化)。

对这四种人,要因人之不同做不同的思想工作,施以不同的激励方法。

有的单位领导说,我们描绘不出自己的组织愿景,怎么办?下面是一些可以帮助你描绘出组织愿景的提问,不妨先就以下提问让大家一起议一议。议的过程,就是愿景不断清晰的过程。

——我们到底想创造什么?

——这个目的为什么有价值?

——我们为谁服务?

——我们怎样才能创造独特的价值?

——我们要怎样变化才能创造价值?

——我们与自己群体里的人们的关系怎样?

——我们想树立什么样的榜样?

——历史学家将如何看待这个公司?

——我们将因为什么被记住?

——我们希望留下什么样的遺产?

建立共同愿景还需要注意以下五点:一、自我超越,是建立共同愿景的基础;

二、愿景是由互动的人们中激荡而出的,所以要交流个人愿景;三、领导者在此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善于发现、捕捉每个思想火花,提炼、升华,构成共同愿景;四、领导层应经常给大家讲这个愿景,鼓舞大家的斗志;

五、共同愿景随形势之变化而变化。第四项技术:加强团队学——激发群体智慧

一种值得思考的社会现象是,不少团队个人智商在120以上,但团队智商很低,只有60。说一句不好听的话,这叫:“三个诸葛亮合成一个臭皮匠”。可见个人聪明不等于组织聪明。这是为什么进行团队学习的原因所在。

进行团队学习的目的是“团队智商”大于“个人智商”之和.

团队学习的关键是开展深度汇谈。也就是在无拘无束的探索中,敞开心扉,揭露思维的不一致性,把应该解决的问题谈深谈透,寻找到具有重大意义的“杠杆解”。专家们认为,通过广泛的调研,发现众多单位、众多公司团队学习的障碍在于自我防卫。什么叫“自我防卫”?就是大家都在心中设防,使别人攻不进来,使自己得到保护。这样的话,深度汇谈将无法进行,时间与形势在不断发展,但问题与矛盾依然存在。那么,“自我防卫”都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常见的有四类。一、为了保护自己不提没把握的问题;二、为了维护团队不提分歧性的问题;三、为了不使人难堪不提质疑性的问题;四、为了使大家接受只作折中性的结论。这就构成了团队学习的障碍。人心隔肚皮,都不讲真话,这样的团队学习怎么能搞得好?所以我们说团队学习的目标是取得层层共识。有的外国企业领导为了做好深度汇谈,不惜“悬挂自己”,让大家来评判,来探询。悬挂自己就是把自己内心深处的假设、想法用大字写出来,挂到会议室的白纸上,让大家一起议论,明辨是非,寻求真谛。

第五项技术:进行系统思考——见树木又见森林

第五项技术最重要,是进行系统思考。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前面讲过的四项技术,一是力争自我超越,二是改善心智模式,三是建立共同愿景,四是加强团队学习。这四者中,改善心智模式、加强团队学习是基础;力争自我超越、建立共同愿景是向上的张力;进行系统思考是发动机。这个发动机非常重要。如何进行系统思考呢?有三个要点,一是进行整体思考,二是进行动态思考,三是进行本质思考。进行整体思考,是要求领导者考虑问题要考虑事物的整体性,不要只顾局部,见树木不见森林。举个案例,某工厂产品老是不合格,总出次品,为什么?领导要求100%合格,有个车间说我们尽量做吧,实在不行99%可以做到。如果我们认可这个环节的合格率为99%,那么该产品生产线共100个环节,加起来的合格率是多少?是36%,没想到吧!因此,考虑问题,要注意整体性,不要只强调局部。这样的局部能把整体毁掉。

进行动态思考是要求研究、处理、解决问题往前看,只顾眼前是不成的。

进行本质思考是要求思考观察解决问题要直奔主题。这是哲学家的优势。社会上很多现象纷纭复杂,人们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讲也讲不清,理也理不清。为什么呢?很多人是以不正确的方法来观察认识事物的,所以云遮雾罩,胡乱使劲,不得要领。一下子能把握住主题,直奔主题,是一种本事。看似非常复杂,他却能一点就破,这个本事是训练出来的,而系统思考就是帮助你做这个事情的。

进行系统思考还要注意非线性变化。现实世界是存在非线性变化的,例如竞争轨道的改变。在竞争轨道改变的前提下,你领先了,但领先又代表什么?可能什么也不代表,有时可能代表危险。这句话十分经典,十分精彩。例如,有家公司做得非常之好,产品质量第一,生产成本最低,管理指标很好,营业额与利润也是最佳的,但是后来还是垮了。为什么?因为这家公司是做马车的,而汽车时代已经来临。

有专家还举了——个案例:国民党政府为什么垮台?美国有位经济家富利德麦写了一本书《货币灾难》,认为国民党政府之所以垮台固然有许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货膨胀。我们来看这位学者的分析:

——为什么造成通货膨胀?

——是因为政府印钞票太多了,超过了它实际的价格。

——为什么印那么多钞票?

——因为当时7年前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了一个小小的法案,叫购银法案。由此世界白银价格上涨,价格被严重扭曲。

——而当时中国是用白银做通货的,所以造成通货膨胀 5400万倍。这么一个状况国民党政权能不垮台吗?这些案例告诉我们,一些事情似乎不相关,其实它们是相关的。当我们进行系统思考时,不要一味地按照一条逻辑去思考,有时事物的发展是非线性的。在动态复杂性研究中有个词叫“蝶翅效应”,说是

北京的一只蝴蝶翅膀一煽乎,美国的阿拉斯加就可能掀起一阵风暴,你信不信?有个美国学者说,有可能,而且可以用数学公式推导出来。所以我们做领导的要特别注意从更大的系统看问题,注意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现在我们来谈一谈建设学习型组织活动中的领导者。

假如你这个单位、你这个部门要建立学习型组织,那么,作为其领导者应该怎么做呢?应该成为学习观念变革的先行者;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倡导者;成为学习型组织的推动者;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者。领导者要进行系统思考:如何把基础打牢,如何把张力加大,如何使动力增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聚焦点应该是最终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检验一个单位是否建成了学习型组织,可以检查它是否具备以下5个战略性构件。这5个构件是:

一、目标与远景明确,并得到职工的支持;

二、领导能力足以调动职工积极性,并能发现问题与机遇;

三、具有实验性的文化。允许职工把新的思路带到组织中来,尝试新的设想。允许实验,允许失败,要有一定的宽容和包容性;

四、有传递知识的能力;

五、团队协作。

这五条都比较清楚。关于第四条我解释一下。强调组织内传递知识,就是重视知识的交换与分享。组织之内如果知识传递不畅,就会影响它的团队智力。有言道,物质在分享中变少,知识在分享中倍增。知识这种资源跟物质资源不一样,它不会因分享而减少,反而会因分享而增加。所以要强调大家在一起学习,强调团队活动、集体解决问题。

为了学习上的方便,我想介绍两个北京市企业界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实例。

北京仁慧特智业公司是一家声誉良好的咨询顾问公司。公司宗旨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曾为伊利集团、小蓝鲸餐饮集团、新希望集团、哈慈集团等公司作过咨询服务。在建立学习型组织中他们创造了四大亮点:

亮点之一是愿景切人。仁慧特智业的团队愿景分长期、中期、近期三个。长期(2020年以后)愿景是成为指导世界的智慧公司;中期(2010年以后)愿景是成为中国咨询业满意度最高的公司;近期愿景是建立“3333”卓越团队。即“三个满意”(员工、亲人、客户满意)、“三个清楚”(愿景、使命、潜能清楚)、“三种能力” (学习力、创新力、带动力)、“三个利益”(客户、员工、团队的利益每年同步提升30%)。

亮点之二是提倡水性思维。老子说“上善若水”。水的特性被道家推崇到极端。仁慧特的老总认为,水性思维有四个特性:适应性、包容性、渗透性、原则性,我们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应向水学习。

亮点之三是工作十则。有十条工作上的准则,这里就不细讲了。

亮点之四是鼓掌文化,也就是为成功者、成长者鼓掌。

我认为,这家公司的愿景颇有特色。

联想集团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推出了“学习鱼”模式。

如图所示,鱼头代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念。其中有三条:一、组织学习的障碍妨碍了组织的学习与成长;二、企业的主要工作是学习,其他工作都靠后排;三、真正有生命力的企业是善于学习的企业。

鱼身代表联想的学习构架与制度构架。学习构架即学习系统,包括向合作伙伴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向顾客用户学习,向自己的经验学习。制度构架包括

会议制度,培训制度,领导班子议事制度,委员会与工作小组制度。

鱼鳍鱼鳞代表组织学习的促进与保障机制。包括七条:一、鸵鸟理论——营造“找差文化”;二、建立共同愿景——2010年进人世界500强;三、企业文化认同——认同感与归属感;四、领军人物的准则——处事立意要高;五、及时调整组织结构——根据内外环境变化而变化;六、建立人员流动机制;七、推行知识管理。

鱼尾代表联想重视创建行动力。行动力又叫执行力。对于中层领导特别重要。要以“执行力”考核干部的岗位能力,而领导的表率作用是提高全体人员执行力的关键。

这就是对联想的“学习鱼模式”的解析。

在弄清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种技术之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认识系统思考的工具——十大基模。

什么叫做系统思考?这需要先来认识什么叫系统。人类社会是一个系统,企业运作也是一个系统,大到一个公司,小到一个单位,乃至于你的家庭,都可以作为我们要分析的系统。既然我们面对的客观对象是一个系统,那么我们就必须进行系统思考。在系统之中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彼此影响,有些影响的结果,往往经年累月才会显现。人们置身各种各样的系统变化之中,常常倾向于关注系统的某一片断而非整体,故有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但系统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思考的框架,它通过一系列实用的工具——系统基模,帮我们认清变化的形势,从而有效地掌握变化,做出正确的抉择。相同的基模在生物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生态学、管理方面一再出现,因此,也可以说,系统思考是一种跨越所有领域的以简驭繁的智慧,是一种复杂之中的简约之美。你看这话讲得多精彩,以简驭繁,四两拨千斤。

目前世界上已经总结出来的系统基模有十个,它们是:(1)饮鸩止渴基模;(2)成长上限基模;(3)舍本逐末基模;(4)共同悲剧基模;(5)意外之敌基模;(6)反应迟缓基模;(7)恶性竞争基模;(8)目标侵蚀基模;(9)富者愈富基模;(10)成长与投资不足基模。

这些基模是系统思考大师们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造出来的有助于对常见行为归类的基本图形,能够用以描述事物运动变化的机制。大多数基模之间相互存在联系。运用基模可以使你弄清各种复杂社会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如何采取正确的对策。

基模都是由三个东西构成的:正环、负环、时间滞延。

正环即“强化环路”。“高山斜坡上往下滚动的雪球”即强化环路的形象化表示。如果用语言模式表示:就是“越来越……”。越来越大是正环,越来越小也是正环,是双向性质的环路。正环在文章中我们用“+”表示。

在大多数情况下,强化环路会有多重限制。如:雪球越滚越大,但遇墙则止,遇河即化,遇天热也不行。在我们日常工作里边也是,比如说张三表现好,领导就表扬他,于是他表现更好,于是领导再表扬他,他表现又更好。什么意思呢?这个表现与表扬的相互作用、相互推动就是正环。你的儿子考了100分,你表扬他,说爸爸奖你个水果,于是他又得了个100分。正环很多,经济越发达,越能吸引投资,越有人给它投资它就越发达,这也叫正环。比尔 &# 8226;盖茨把正环叫做正陀螺,也很形象。但是你要知道,只要正环一出现,准有负环在等着它。

负环即“调节环路”。调节环路是一种平衡机制,是解决问题、保持稳定、取

得平衡的机制。它是大自然中存在的机制,人类社会也不例外。在文中我们用“—”表示。一个诊所看病看得非常好,所以人们都到这儿来看病,来求医的人越来越多,这就叫正环运转了。但是屋子太小了,后来的人们进去一看,人挤入,扭头就走了。为什么?这个正环在运转过程中碰到负环了。所以我们说,当一个正环正在运转时,往往会有一个负环在等着它。世界万物都是这样影响的,有正环就有负环,关键在于如何协调它。

大家记住:一个是“越来越……”;一个是“如果你冷,我让你热”,“如果你热,我让你冷”,“如果你多,我让你少”,“如果你少,我让你多”,是个平衡机制。

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在变化。在变化过程中,有的变化运动正常,有的却有时间在拖着。比如我们说生病,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它慢慢地拖着你,这个拖的状态是变化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的现象,因此对它有一个表示,是这样表示的:

这是一个沙漏,表示在拖延时间。

好了,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基模数量有十多个,称之为家族是可以的。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成长类”,属增强环路,即正环。一是“解决问题类”,属调节环路,即负环。运用之前,需要思考一下你要理解的现象本质是什么。想深入了解基模者可以参看丹尼尔 &# 8226;基姆所著《系统基模:诊断系统问题和设计高关键解干預方式》一书。

下面我们对系统基模进行一些必要的讲解。第一、“饮鸩止渴”基模

这是丹尼尔 &# 8226;基姆1993年提出的一个基模。为了讲清楚,先讲一个故事吧。车轮嘎嘎响。车夫想拿润滑油抹到车轴上,以解决问题。这时车夫才发现出门时没有带油,于是就取了一杯水,泼到了车轴上.这么一来,声音消失了。可是不一会儿,车轴又响了起来,于是车夫又泼了一点水,车轴又不响了。等了一会儿,车轴响得更厉害了。屡响屡泼,就这样,空气、水、车轴的磨擦,使车轴生了锈,车轴咔嚓一声断掉了。现在我们来对这一典型现象进行分析与评点:症状:车轴嘎嘎响对策:泼上水以润滑初步结果:症状缓解(调节环路发生作用)后果:车轴再响生锈断裂(强化环路发生作用,恶性循环)评点:1.此对策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是对策的后遗症反而使原本要解决的症状更加恶化。

2.此乃权宜之计。

正确的策略:

1.公开承认,“应急对策”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2.减少此类对策的运用(权宜之计)。

3.设法使不良后果降低到最低程度。

4.重新确定和处理根本问题。

这种现象在我们社会上很多,举一个例子。我缺钱,想赚点钱。怎么赚钱呢?本来应该合法经营,慢慢来,但我等不及,那就来点假冒伪劣吧,这一下可真赚钱了,骗人一次赚一点儿,再骗人一次再赚一点儿,但是这样骗来骗去,信誉度就没有了。搞这个骗人之术就是“饮鸩止渴”。骗人可以一时奏效,但长久下来,信誉扫地就只能关门大吉了。所以我们说这种模型可以解释假冒伪劣必是兔子尾巴。

某单位管理不善,人才流失现象开始出现。单位领导不去自查流失原因,采取措施,而是做出关卡规定:(一)进单位不满三年者不准流动;(二)这三年还不

包括在国外工作时间;(三)凡流动者一律收回住房。这三条规定一出,一段时间确实起到扼制流失的作用,但是后来,不但扼制不住,反而更为严重了。这也是“饮鸩止渴”的一个典型案例。

第二、“成长上限”基模

这是丹尼尔 &# 8226;基姆1993年提出的一种基模。“成长上限”是什么意思呢?是指任何一种成长都有停止。在生活中,如果你感觉到自己的头撞到天花板了,那说明成长上限在你的生活中出现了。成长加速,绩效提高,这通常是你努力工作的结果。但是,此时,成长神秘地停止了。你的本能反应是,应该施之与过去相同的努力,因为从前你做出同样程度的努力,很是奏效。但是现在不同了,你越努力,系统的反弹越大,系统已经获得一种抗拒力。这种抗拒力阻止系统进一步完善。尽管你越来越努力,但早期的迅速发展还是没有再出现。比如说背单词,第一天你背了 100个单词,第二天你背了150个单词,第三天你背了200个,越努力,你的单词背的越多,但到一定时候,你再努力,单词也背不了那么多了。那为什么呢?记忆力有个极限,你努力,你成长;你努力,你成长,但是后来慢慢的,成长停止了。这种现象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在我们人生的成长道路上都会出现。再比如说工厂的产品,努力一下,提高10%,再努力一下,又提高10%,再努力一下,还能提高10%吗?不行了,卡住了。类似现象有:一、提高产品质量的努力,总会遇到高原区。二、硬件发展很快,却遇到了软件的落后,于是电脑的推广受到限制。三、企业不是越大越好,研究所也不是越大越好。这里有一个规模效益原理。

分析与评点:

1.我们在成长,但是我们从来不是在无限制的情况下成长。

2.成长与限制以不同方式组合在一起,有时成长占主导地位,有时限制占主导地位。

3.成长过程可用强化环路代表;限制过程可用调节环路代表。调节环路会对成长环路带来的不平衡做出反应。同时,调节环路也会被驱使向着目标——极限——移动。这个目标很难被发现。

4.这时,会发生两种可能:一是达到高原区(努力依然,成效平平),或超过自然限制而走向崩溃。

5.从哲学上讲,叫盛极而衰。

“成长上限”基模图示

这使我想到国内某企业的经验,即以降低生产成本为重要特征的经验。降低成本是可以的,它不失为一种竞争战略,但是凡靠降低成本来致胜,一是有效,二是有头。有头就是有成长上限。那么应该注意什么呢?注意改一改你的路数,比如可以靠增加科技含量来增加效益。不要等到那个正环转到头了,才去想法子,而是另外启动增值的正环。

第三、“舍本逐末”基模

这个基模又叫“转嫁负担”基模,是金姆先生提出的。让我们先看案例:

美国有一位小女孩名叫海伦 &# 8226;凯勒,她是一位又瞎又聋的残疾儿童,原来不管遇到什么问题,父母都急切地上去帮助她。这一半缘于父母之爱,一半缘于同情,但与此同时,却削弱了海伦应对世界的能力与愿望。幸运的是,海伦的老师苏利文纠正了这种错误的做法,从而使这个孩子成为一个能够独立做事的人。后来,她大学毕业,成为一位世界级著名作家,成为世界残疾人的偶像。

海伦父母的善意行为,实质上是把女儿幸福安康的责任揽给他们自己,每一件事情都由他们自己帮办。如果不改变这种做法,苏利文教育海伦自立就会更加困难。社会上的类似现象很多。让我们对之加以分析与评点:

现状:残疾人行动不便。

对策:由父母为之提供帮助。

结果:残疾人能力得不到提升,对父母依赖加强。

评点:

1.以促使他人去干预、解决问题始,以自己能力不能提升终。

2.貌似爱之,实则害之

正确策略:

1.强化长期解决方案,勿注重症状。

2.如果必须处理问题症状,要有节制地去做。

3.当你提高长期能力的时候,尽量减少对短期解决问題方法的依赖。

大家都知道扶贫。扶贫是我们国家一件重要的事,但是做法不同,成效会大不一样。我听说某地扶贫的事情很有典型性、无奈性。某农村农民缺少知识。你给他钱,他买酒喝了;你给他几头种羊,他给你杀着吃了,这种舍本逐末之举,叫“扶贫”吗?有什么成效吗?治标不治本,永远扶不起来。为什么呢?他没知识。所以扶贫要治穷,治穷要先治愚,得让农民有知识,有知识才有力量。我们搞扶贫就得这样搞。第四、“共同悲剧”基模这个基模也是丹尼尔 &# 8226;基姆提供的。先看案例:交通高峰期,人多车多。开始,每个人都有驱车奔驰的空间,但到达一个数值时,每增加一辆车,都导致平均速度下降,最后,大家都像蜗牛般开始在马路上爬行。你听一听,这些人都在抱怨,感到自己是受害者。其实呢,每个人作为群体中的一员,都参与了“拥挤”的共同悲剧的制造.说明白点儿,是因为有限的公共利益(空间)被过度使用,结果每个人都受到了惩罚。类似的现象是:1994年,福特公司在林肯型汽车设计过程中,随着设计师们提出的耗电零件数目的增加,使得用电量超过电池供应量。但这时设计师们没有一个人让步,以减少耗电,因为他们的兴趣在于设计出高效能的用电零件,从而获取更多的报酬。分析与评点:1.问题始于以个人形式去分享共同资源。

2.遇到“共同悲剧”时,系统发出信号,但是,个人不能解决。

3.整个活动在达到了高峰后,开始崩溃。

4.高明的人,自有高招。

听说伦敦在某个时段在某些路段开始交通收费。这可以逼着没必要经过某路段的人绕行。如今北京也堵车。为防止上班时间堵车,可以提前出门。对于政府来说,可以规定不同部门的不同上班时间,避开高峰期,这是政府的高招。这种问题多得不得了,下面是这个问题的图解:

正确策略:

1.对于集体努力的价值,应引起参与者的关注。越早看到问题,越早刹车越好。

2.有时,应该禁用共同资源,直到其能自我补充为止。

3.有时,可直接补充资源,或利用其替代品。

第五、“意外之敌”基模

这是甘茉莉宝洁公司与沃尔玛公司提供的一个基模。典型案例是宝洁公司与沃尔玛商场的故事。原本具有共同的目标——提高他们自己生产或销售系统的效

益和利润。但是二者后来都感到对方是在为自己谋私利,而损坏了共同的利益,结果原来的朋友,成为了没有意料中的“敌人”。

上世纪70年代,宝洁公司对他们的商品“大打折扣”,并“降价促销”,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并由此提高了利润。作为商场,沃尔玛认为,此举为商家增加了成本和困难,于是,以乘机“囤积商品”——在降价时大量购人的办法来一报还一报,日后再按照通常价卖出去。可这又损害了宝洁的利益——使得宝洁的生产需求忽高忽低,不能正常运转。天长日久,本来是密切合作的伙伴,开始互相责备起来,认为对方是可疑的叛徒。

类似现象很普遍,工作团队、亲朋好友都会发生类似事件。

分析与评点:

1.本是好友,反目为仇。原因在于对自己的关心,超过了对对方的关心。2.双方不能相互交流。

3.双方都忘了当初合作的目的。

在合作过程中,无论是两个人也好,两个单位也好,两个政府也好,都不要只考虑你自己一方的利益,考虑自己多了,你的胜利就成了别人的失败,你的成功就成了人家的倒霉。所以,凡你自己一方认为要做的事,在做之前需要看一看是不是会损害他人的利益。这一点非常重要。

正确策略:

1.不要实施只有利于自己一方的方案。

2.如有不一致的意见,坐在一起,好好商量。

3.如有可能最好达成战略联盟,以谋求双赢或多赢。

第六、“反应迟缓”基模

讲解此种基模最好看这样一个常见的案例:一对好强的父母偏偏碰上一个愚笨的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对“运动速度”本来就慢的系统,如果没有感到“时间滞延”,改正行动就会过多;如果感到时间滞延,缺少耐心,就会丧失信心,进而放弃,产生相反的效果。

类似现象是,不满的妻子遇上痴呆的丈夫,积极的改革家遇上反应迟缓的民众等。

分析与评点:

1.关键是“滞延环路”的存在,使得调整行动的主体失去正确的判断(自以为处在平衡态),致使调整过度。

2.调整主体如果选择了放弃,是因为看不到进展。

3.面对反应迟缓的系统,积极而急切的行动,反而会产生不稳定的后果。

正确对策:

1.短期而言,要寻找系统的稳定点,勿反应过度,勿放弃。

2.长期而言,要改造系统,使之反应灵敏。

第七、“恶性竞争”基模

竞争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推进器,但是竞争需遵循规则,不能陷入恶性竞争。下面的“婴儿车价格大战”就是一例。上个世纪80年代,爱婴公司开发了一种婴儿车,受到市场欢迎。此时,宝贝公司也开发出一种类似的婴儿车,销售也不错。一年后,爱婴公司为击败宝贝公司,降价20%;一段时间以后,宝贝公司跟进,降价30%。这之后,双方为了整垮对方,继续互打价格战。双方一直打得筋疲力尽到了勉强维持损益平衡的地步,最后均从市场上消失。现在

市场上的彩电价格战就是这样,虽然老百姓高兴,但商家都将受损。

类似现象像以巴冲突、美苏军备竞赛,乃至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仇仇相报等均属此类行为。

分析与评点:

双方均认为:自己的利益建立在胜过对手的基础之上。

双方均认为:只有对方停下来,我们才能停止对抗行为。

正确的对策:

1.出路在于寻求双赢对策。

2.将对方目標纳入自己的决策考量之中。

3.一方面采取和平行动。第八、“目标侵蚀”基模

目标指的是人们主观认定的一个图景,或一个标准。侵蚀是指受到侵犯,以至发生“被蚀”的变化。日蚀、月蚀,不是讲太阳、月亮的图像受到侵蚀了吗?这种受到侵蚀的事情也会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例如,某公司的产品很棒,但是由于生产流程没有控制好,不能及时交货,致使顾客改买其他公司的产品,该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开始下降。面对这个问题,该公司却辩解说:“我们一贯维持90%的准时交货率呀!”该公司的问题在于将交货期的标准延长作为解决之道,而不去解决生产流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最终落得个企业垮台.类似现象有:原本有成就的人,由于降低了自我期许,成就日渐减少。最后落得个少年壮志凌云,中年蹉跎岁月,老年徒自伤悲。什么原因?查一查,原来早年的自我期许,也就是奋斗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一天,越来越不清晰了。不清晰了,就是被侵蚀了,所以也就达不到原来的目标了。这情景,从政府行为中也会看到。某城市,在治理污染工程中,定有一个标准。但是,达标谈何容易?干着干着自己就把标准自动降下来了,具体说,就是排污标准下滑,最后治污还是没有效果。

分析与评点:

1.短期的解决方案,使长期的根本目标逐渐降低。

2.搞“应付哲学”,总有办法找到理由。

3.类似“舍本逐末”的游戏。自己降低标准,自己安慰自己。

正确策略:

1.坚持目标、标准或愿景。

2.不要使自己的目标变得模糊不清。模糊就是侵蚀目标。

第九、“富者愈富”基模

富者愈富也好,穷者愈穷也好,讲的乃是世间万象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从哲学上讲,也可以称之为“马太效应”,典出“马太福音”,是圣经上的一则故事。讲的是,富有的人容易更富,而贫穷的人容易更穷。举个例子来讲,某公司有甲乙两项产品。甲产品一上市便大获其利,乙产品则不然,生意清淡。由于甲产品旗开得胜,所以又获得一笔升级换代投资,而乙未能得到。这么一来,甲产品越干越火,乙产品则越干越差,最后陷入困境。

再举一个类似现象,甲乙两学生,本来资质相差不大。但老师表扬甲多,批评乙多,结果导致甲越来越优秀,乙越来越差。这种现象司空见惯。在现实之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发达地区更容易发达,穷困地区更容易穷困。因此,如何打破这种“马太效应”,是领导者必须关注的一件事。

分析与评点:

1.有者容易愈有,无者容易愈无。

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老子)。

大家看到,在评点与分析中,我引用了老子的一段话,引自《道德经》。老子说,天之道的运动规律是谁多,就给它拿下来;谁少,就给它补上去。而人之道却与之正好相反:谁不足我损减你,让你更加不足,谁有余我给你,让你更加多余。大家看到我国版图,西高东低,西部有云贵高原,东部有低凹的大海。但大自然以黄河、长江的巨大力量不住地将西部的泥土冲刷到东部去。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和规律呀!可是人之道往往反过来,本来就没有多少,还要剥夺他。所以宋江带领一帮人起义了,要“替天行道”,“杀富济贫”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人类社会往往与天之道倒过来:你不是富有吗,你容易更富有;你不是贫穷吗,你容易更贫穷。这是人类社会的毛玻我们中央做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替天行道,要把东部、中部的效益拿过来支援西部。为什么呢,不这样不行,不这样整个国家发展就会失衡,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正确对策:

1.在资源分配上,要考虑多项标准,注意后期的平衡发展。

2.要设法削弱两者使用同一有限资源的竞争关系。

第十、“成长与投资不足”基模

成长就是进步发展。投资不足,是指主体在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自身投资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和威胁到主体本身的成长。举个例子说,某男学习努力、刻苦钻研,业务能力大为提高,其文章开始面世,名声日广。但是,此公对身体健康不太留意,得了传染性肝炎,身体一下子垮了下来。身体垮了之后,他才想到对健康应该投资,比如,加强营养,注意锻炼。但是此时无论如何也来不及了。对他的英年早逝,人们颇多惋惜。

类似现象是:某新开辟的景点,风景还可以,人们前去参观游览,收益不菲。但景点经营者只顾提高门票价格,不注意投资改善景观,收入开始下降。

美国神奇计算机公司,最初火爆得很,销售额大升。与此同时,生产供应不上,销售额开始下降。公司领导对生产进行了投资,但总是把问题定在销售不力上,结果撤了几任销售经理,也没能挽救破产。原来问题不在销售上,而在投资不足,产能不足,交货迟延。交货迟延损害了公司名声,才造成销售额下降。神奇公司认识到问题所在时,已经来不及了。

分析与评点:1.对健康的投资,要在健康没有损坏之时。 2.健康是1,其余是0。没有了1,其它的0都没有了意义。

正确策略:1.业务水平提高、名声扩大的同时,不能忽视身体健康。2.健康投资应在健康之时实行,身体垮了,再投资也没用了。3.如果文章发表较少了,可以不去管他,而要注重健康。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以上,我们介绍、讨论了十个系统思考可以采用的基模。介绍完毕之后,大家不妨回头看一看,这十个基模有怎样的共同特征?一言以蔽之:“先天下之忧而忧”也。我们从这十个基模的命名上,便可以感受出它的意蕴:“饮鸩止渴”、“成长上限”、“共同悲剧”、“意外之敌”、“舍本逐末”、“成长与投资不足”等等。所以国外有学者将系统思考又称作“忧郁的科学”。“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两条千年古训,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而系统思考正是将这两条千年古训的实践方法具体化、操作化的方略。认识到這一层,才算通晓了彼得 &# 8226;圣吉教授理论的精髓。

多一分系统思考,多一分解题的智慧。让我们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去探索、去研究、去寻找各自的“高杠杆解”吧。因为它是非常有用的,所以它必然引人驻足,受人喜欢,永葆青春。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试述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是什么?(要求有简单阐述) 答: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为:。二、自我超越。三、改善心智模式。 四、建立共同愿景。五、团队学习。 一、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就是整体与动态思考。钱学森对系统的定义为: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这个定义十分严密。系统思考的艺术在于看到复杂背后引发变化的结构,因此系统思考绝非忽视复杂性,而是要把许多杂乱的片段结合成前后一贯的故事。系统思考的两个关键点:一是系统的观点与动态的观点。二是相互联系的观点。系统思考理论强调认识系统主要在于认识系统的结构,不应被表象所迷惑,即应处理问题动态性复杂。 二、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胜过自己的意思,是指自我极度实现,达到自我高峰。目标确立后,就是自我实现的问题。目标与实现可能有差距,甚至差距还很大,如何利用这种差距激励就成为自我超越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指根深蒂固于每个人或组织之中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模式,它影响人或组织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甚或是图像、印象。改善心智模式就是发掘人们内心世界的图像,使这些图像浮上表面,并严加审视,及时修正,使其能反映事物的真相。

四、建立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一个期望的未来景象和意象,是一种召唤及驱使人向前的使命,能不断扩展他们创造生命上真正内心所向往的能力。作为一个组织,以一个人为单元的组织,建立一个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景,以这个共同的愿景感召全体组织成员,使之为这一愿景而奋斗,则是第四项修炼。 五、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的修炼要求组织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队而非个人。企业职工的合力如何通过有效的整体合作,取长补短融汇成强劲的组织力量,个人卓越的集合,如何成为组织的卓越,如何使组织的智商高于个人的智商,这是团队学习所要达到的目的。 团队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合作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是通过开放型的交流,发现问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目的的过程。 深度汇谈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悬挂假设;第二是视彼此为工作伙伴;第三是深度汇谈精义与架构的制定。 团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激发群体的智慧。这种团队最能体现团队工作方式的特点,它为实现企业管理机构的扁平化,为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五项修炼》的读书心得体会.

《第五项修炼》的读书心得体会 2019-05-19 踏入大学校门让我为之新奇的是外国语学院独特的班级自组织管理。经过一学期的亲身体验,它以岗位制调动了团体中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整体办事效率,深感其模式新颖、高效。而后得知这样的组织模式借鉴了“学习型组织”的相关概念,所以在寒假悉心拜读了《第五项修炼》,这本书深入阐述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方法。 首先通览全书,了解到了前四项修炼的大致内容――第一项:自我超越;第二项:改变心智模式;第三项:建立共同愿景;第四项:团体学习;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系统思考”。 由于这本书的专业性较强,我挑选出与目前学习生活联系紧密的几个部分,并结合个人读书思考,把分为四步一一阐述。 起步――核心挑战。 学习《第五项修炼》指导置身于组织集体生活肥沃土壤中的我们,如何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也能让组织更加有效地运作。这是读此书的目的。首先推进学习型组织的战略思考至关重要,而其中最危险的阶段是受到尊重。一个人在社会中应当有尊严,一个组织同样如此。就近纵观中国社会经历的变革,当人们尝试改变社会时,大家通常先是漠不关心,然后嘲笑,跟着是辱骂、迫害。最后将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受到尊重。怎样顺利的完成这一阶段,这要从思考所在团体面临的核心挑战着手,它的深入要靠对聚焦点的理解和时机的把握。比如我们大学班级,聚焦点就是如何增强大家的凝聚力然后在此基础上使学习和工作能力得到质的飞跃。变革往往不是一蹴而就,所以必须耐心,在等待中抓住大家积极性高且意愿统一的时机促成变革的完成,也就是学习型组织建立的初步。然后我认为深层学习环路要素是起步时应当经历的过程。技巧能力,认识和感知,态度和信念,这三个要素形成环路。一个团体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才更有能力创造他们正真想要的东西。这些要素中大家会忽视的是:反思与交流,聆听整体。就我自己而言在这两方面很欠缺,就拿第一学期中组织的圣诞晚会来说,虽然准备充分,大家也认真对待了,但是还是缺乏了预想中的高积极性,整场圣诞晚会略显拘束,参与者似乎并没有乐在其中。晚会结束觉得有些遗憾,但就此为这个活动画上句点。其实那时候最需要的是集体的反思与交流,道出各自观点,如何改进、有何意见,同时也要让每个成员及时了解到集体的总的.想法。这样才会一步步地增强成员的向心力。 迈步――自我超越 十二年的苦读让我们了解到,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火花,人们只是被动接受培训,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自我超越至关重要。自我超越强调创造性张力。要想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把自己在学习型组织的角色定位为教

读第五项修炼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读第五项修炼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读第五项修炼心得体会范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整理的读第五项修炼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第五项修炼心得体会1 在知识更新日益剧烈的时代,重视人的再教育、终身教育,是面对新形势的有力举措。接受教育不但是自我提升的手段,更是示范的榜样,感召的力量。通过学习《第五项修炼》,我对新时期的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教师作为指导者,已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受了,知识结构的单一,与眼前飞速发展社会的脱节,它在警示我们:要继续学习、完善自我,只有终生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才能胜任今天的教育。 《第五项修炼》第三部分对每一项修炼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五项修炼的结合也恰到好处,指出了个人与组织间的密切关系,使人读后深受感触。第三部分各项核心修炼:建设学习型组织分别从: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1.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炼是不断理清并不断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的观察现实。能够自我超越的人,

总是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艺术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因此,只有自我超越愿望强烈,才能保证学习的动力。 2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甚至图像、印象。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在团队中,改善心智模式十分重要,它是保证团队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证。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开放心灵,接受别人的想法。总之,在团体中,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样的,一个团队的成功合作,就需要我们打开自己的心扉的同时,也要接受别人的想法和意见。在个人来讲,要勇于和善于敞开心扉,并且能够倾听吸纳别人的想法和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的打开成功之门。 3.共同愿景。如果团队拥有共同的理想,那么,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会为了这个共同的理想而努力。而这种共同的理想就是团队中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可以无限放大的,是一个超越个人上升到团队高度的概念。我想我们学习型团队的共同理想就是利用我们的教学知识来为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团队学习。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试验:在一个团队中,大家都认真参与,每个人智商都在一百二十以上,而集体的智商却只有六十,这是为什么呢?团队学习的修炼即在处理这种困境。团队学习的修炼从“深度探讨”开始,深度探讨是一个团队的所有成员,在思考了所

2020《第五项修炼》读书心得体会

最近我阅读了《第五项修炼》这本书,呵,那感觉真的像作者彼得、圣吉博士坐在我面前,我像一个小学生样端坐着,听着他从内心深处流淌出的肺腑之言,看着他为我开启了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那些经典的事例那些睿智的语言那些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还有那些我还是有些不感兴趣的图表,都在给我以启迪以思考。 悄然掩卷,让我收获颇多。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五项修炼”及其重要性;也让我懂得了个人素质的提高需要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维模式,用新眼睛看世界,逐步学会自我超越,学会心灵的转换,学会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学会用系统思考解决各种问题;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在整个修炼的重要性:它是整合其它修炼成为一体的理论与实务。这本书的每一章节都让我爱不释手,不是鱼就是熊掌. 我特别喜欢那个水煮青蛙的小故事: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会立刻跳出。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在温水中,不去惊吓它,它将呆着不动。现在如果你慢慢加热,当温度从华氏70度上升到华氏80度,青蛙仍显得若无其事。甚至自得其乐。可悲的是当温度慢慢上升时,青蛙将变得愈来愈虚弱,最后无法动弹。虽然没有什么限制它脱离困境,青蛙仍留在那里直到被煮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青蛙内部感应生存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环境中激烈的变化,而不是针对缓慢渐进的变化。 大部分动态性复杂都是处于缓慢渐变的过程,极不易察觉。即使察觉了,已经为时已晚。在生活中,想想看,水质是突然变坏的?交通是突然拥塞的?健康是突然变差的?孩子是突然变坏的?…… 许多问题已比较清晰的出现在脑中,是啊,《第五项修炼》帮助人们重建一种新的看问题的方式,从习惯看世界、看环境、看别人,改变到向里看、看自己、看自己的内心;从看局部,到看全局、看系统。从而能看到存在与内的智障,寻求到克服它们的可能。《第五项修炼》的成功和杰出之处不仅在于它的理论,而在于它的可操作性和对实践的有效指导性。它可能帮助你在弄清为什么的前提下,懂得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自我开发、自我超越的能力;改善心智、提高认知的能力;团队学习和团队建设的能力;系统思考、掌握未来的能力。 《第五项修练》顺应了信息化时代大潮,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完全符合我国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家庭的发展目标。 《第五项修炼》是一部能够让我们在信息化时代大潮中仍然具有竞争力的宝典……在知识更新日益剧烈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能够才能始终保持着竞争优势呢?终身教育,社会中人的再教育,出国深造等等。接受教育成为自我提升的手段。即使人们早已走出校园,可是知识的力量却伴随人们的一生。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也是因为知识的力量。我们要成为社会中的强者,就应该学会不断地学习,也就需要学习型组织。这也就是《第五项修炼》所提出的观点。 老师要我们在3个星期内读完《第五项修炼》这本管理学的书。阅读完后其实大多数人都是似懂非懂的。百度一下才知道这本书并不简单,这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这是一本开拓性地倡导学习型组织管理思想的巨作。作者是彼得·圣吉是在总结以往理论的基础上,并通过对 0多家企业的调研而创立的一种具有巨大创新意义的理论。

第五项修炼——建立学习型组织

第五项修炼——建立学习型组织 第五项修炼被全球管理界视为走向21世纪的锦囊妙计,有的公司一学之后才发现,第五项修炼是一剂猛药,企业如果没有相关的体制配套,有可能会中毒而死。纵观当今推行第五项修炼的企业,到目前为止实验成功的非常少。有些企业的组织管理已经四处疮痍,却指望用第五项修炼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解决当前急迫的问题。实际上五项修炼基本上是一种保健,五项修炼都不是短期策略,需要长期的修炼,如果企业现在有急病,那么就不能指望五项修炼能够医治。如果企业准备不足,试验了一段,反而暴露了企业更多的问题,进行不下去,给企业造成损失。大多数企业在现阶段推行第五项修炼,建设学习型组织并不太现实,因为目前企业大多还不具备学习型组织的条件。第五项修炼虽是好药方,也要对症下药。在推行之前,先要进行测试,了解第五项修炼有多少适用于本公司,适合什么部门,然后才能有选择、有步骤地展开五项修炼的推行。 学习成为唯一的竞争优势 自人类有文明之后,人类进步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从人类百万年进化、三百年工业化及近四十年新技术革命的演化进程中,我们不能不相信,人类进步的速度是不会减缓下来。我们的工作岗位正在变得越来越快,过去具有一项技能可以世代相传,工业时代的技能也能使用几十年,但在当今时代,各种技能在几年内就发生了变化,变得不再适用。过去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依靠经验的累积,但对于未来,科技不断进步,没有人有经验。我们依靠经验去工作和生活,而经验已经无法适应这个变革的时代。 企业如何成为一个有机体 这个时代是个变革的时代,企业面临高度竞争和高风险的环境。为了竞争的胜利,企业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这时候面临两难选择,是大还是小。就好象舞狮与舞龙,舞狮只要两个人,可以很灵活地跳跃和翻滚,而舞龙就困难得多,弄不好就会自己打结。 企业经营管理有这样一个公式:经营绩效=外部行销? 内部行销 企业在比较小的时候,沟通协调非常容易,大家的感情和合作精神也非常好,大家都全心全意地拓展市场,为客户服务,组织内部行销所花时间和精力非常少,效率非常高。随着企业不断成功,变得越来越大,组织机构也越来越复杂,管理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消耗在内部的沟通与协调上,而用于外部行销的时间越来越少,组织中的每个部门对于客户的反应越来越慢。如何使企业象一个有机体一样能够对外部刺激作出反应,使公司员工和部门能够灵活地做决策,针对客户需求最灵敏地进行反应,并能象有机体一样灵活地根据环境进行不断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变化已经跟不上公司发展的需求,建设这种有机体型的组织已经成为公司能否发展的关键。 五项修炼就是研究人的本质,探索如何建立这种象有机体一样的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这五项修炼是互相关联的,共同起作用的。 自我超越:只有总经理一个人超越是没有用的,只有企业的每个人都要求进步,共同要求进步,才能协同进步,不要等待。企业要想有最好的战斗力就是要企业的每一个人都是优秀的,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想要更好的愿望。 改善心智模式:每个人都有一个心智模式,束缚了自己的超越。多年来,我们处理事物的经验已经变

最新-《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书籍在线阅 精品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书籍在线阅 篇一:《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读书心得摘要当今的西方管理世界如同刚刚从雨水里淋浴过的花丛一样,嫩绿的格外嫩绿,金黄的格外金黄,五光十色,耀人眼目,被美国《商业周刊》雀为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的彼得.圣吉就是这花丛中一朵耀眼的花朵,他在九十年代写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于1992年荣获世界企业学会最高荣誉奖-开拓者奖,成为新的管理学的一部名著。 彼得·圣吉在研究中发现,要使企业茁壮成长,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即将企业变成一种学习型的组织,并使得组织内的人员全心投入学习,提升能力在本职岗位上获得成功。 因此,《第五项修炼》这本书不仅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研读,只要是从事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和创造财富的人都应该了解和深入研读。 《第五项修炼》的五项修炼概括地说: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关键词】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学习型的组织;管理目录1书目??????????????????????????????12全书提要????????????????????????????221该书的作者??????????????????????????222著书的时代背景??????????????????????323该书的结构??????????????????????????424书的主要内容??????????????????????????53心得评论??????????????????????????631论述??????????????????????????632批判??????????????????????????84感想??????????????????????????1041感想一?????????????????????????1042感想二?????????????????????????121书目《第五项修炼》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这是一本开拓性地倡导学习型组织管理思想的巨作。 《第五项修炼》是彼得?圣吉博士是在总结以往理论的基础上,并通过对4000多家企业的调研而创立的一种具有巨大创新意义的理论。 1990年《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一书出版后,连续三年荣登全美最畅销书榜榜首,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阵阵学习管理的热潮,并于1992

五项修炼心得体会.doc

五项修炼心得体会 篇一:《第五项修炼》学习心得体会 《第五项修炼》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院、部门开展的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我有幸读到了彼得·圣吉博士的管理巨著《第五项修炼》。 《第五项修炼》书中对每一项修炼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五项修炼的结合也恰到好处,指出了个人与组织间的密切关系,使人读后深受感触。五个部分分别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1.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炼是不断理清并不断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的观察现实。能够自我超越的人,总是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艺术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因此,只有自我超越愿望强烈,才能保证学习的动力。 2.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甚至图像、印象。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开放心灵,接受别人的想法。在团队中,改善心智模式十分重要,它是保证团队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证。在个人来讲,要勇于和善于敞开心扉,并且能够倾听吸纳别人的想法和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的打开成功之门。 3.建立共同理想。如果团队拥有共同的理想,那么,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会为了这个共同的理想而努力。而这种共同的理想就是团队中的“凝

聚力”。这种凝聚力是可以无限放大的,是一个超越个人上升到团队高度的概念。 4.团队学习。团队学习的修炼从“深度探讨”开始,深度探讨是一个团队的所有成员,在思考了所有问题之后,毫无保留的说出心中的思考而进入真正共同思考的能力。换言之,即在群体中让想法自由交流,以发现远比个人思考更深入 的见解。同时,在深入讨论当中,每个人都能获得超过自己思想数倍的思想。思想是可以传递的,不同方向的思想能够使人们变得更加聪明。这就是试验的真正含义。 5.全局思考。群体与人类其它活动都是一种系统,也都受到细微且息息相关的行动所牵连,彼此相互影响并要经年累月才完全展现出来。我们是群体中的组成部分,要时时刻刻想着群体的愿望。身在团体中,想要看清所有的事情是很困难的,有的时候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保护群体的利益。而我们就应该从全局宏观的角度思考群体的价值取向,进而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达到个人价值与全局价值的平衡。 通过学习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个人及组织中几种潜在的巨大力量来源——它们是最根本、最持久、但却是最不明显的。当掌握这些力量,个人的生命空间会变得很大,才能成为一个全神贯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发展学习型团队是为了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保证学校的生存,促进学校的发展,也是为了实现教师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教师在工作中享受生命的意义,更可以引导出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新观念,不断突破自我,不断挖掘潜能,努力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大战略步骤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大 战略步骤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1990年,《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出版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终身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杨通谊先生就开始积极向国内各界推荐。“发展学习型组织”是个很大的话题,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探讨,要以如何把最好的学习型工作或方法引入中国,如何将中国最好的学习型组织和他们的经验带到国外为切入点。 中国是个有很大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并将其与国家的战略设定结合起来,怎样将学习型组织变得更加系统化,怎样使学习型领导在学习型组织中不断成长、发展以至推进整个组织的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组建学习型组织之前反复思考、深入分析。 重新定义学习。真正的学习是能够正确地思考、感知和行动。彼得·圣吉先生是本世纪最成功的思想家之一,他所认为的学习型组织是

指相互合作的一个团队,大家能够不断自发地加强个体和团体的能力,来创造他们最渴望的绩效。 首先要在应对挑战、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当挑战或变化出现时,要在第一时间预测出这些挑战或变化将会对企业或组织内部产生何种影响,判断其将会对企业的哪个部门、哪个关键点发生作用。同时,要想方设法争取让组织内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在参与的过程中,需要获得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在通过运用管理知识、方法来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大家都会持续学习,获得感悟,因此组织很自然地成为学习的团队。如果将这些知识感悟传达并移植到其他部门或者其他团队当中,那么其他团队或者部门也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感悟,这样一层层推展开来,使得整个组织或者企业成为很好的学习型组织,整个组织的学习能力会获得提高和发展。

《第五项修炼》心得体会

《第五项修炼》心得体会 【内容摘要】 第一项是自我超越,第二项是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是建立共同理想,第四项是团队学习,第五项是全局思考,《第五项修炼》帮助人们重建一种新的看问题的方式,从习惯看世界、看环境、看别人,改变到向里看、看自己、看自己的内心。 《第五项修炼》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的管理学著作,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20世纪屈指可数的几本管理经典、世界上影响最深远的管理书籍之一,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过去75年最具影响力的管理类图书,并荣获世界企业学会最高荣誉的开拓者奖。 本书主要阐述了“学习型组织”这样一个概念,作者彼得·圣吉所说的“学习型组织”是这样一种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突破自己的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的,前瞻性的开阔的思维方式,共同努力实现抱负并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并指出,学习型组织应具备的五项修炼是: 一、自我超越, 二、改善心智模式, 三、共同愿景, 四、团体学习,

五、系统思考。彼得·圣吉博士的《第五项修炼》对每一项修炼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第一项是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炼就是不断理清并不断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的观察现实。从此书我进一步地认识到“诚实地面对真相”是“自我超越”的一个了不起的策略。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已。在逆境中我们将伴随着焦虑和压力,但是作为一个相信超越自我的人绝不会被眼前的问题所迷惑,而停滞不前。对于能够自我超越的人,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就好像雕刻家一样,全心投入,不断的创新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学习。我认为这是走向成功的警告讯号,勇往直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清自己真心向往的事情为起点,为达到最高的愿望而不懈努力。诚实地面对真实的情况,充满一颗挑战自我的心,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在逆境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项是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甚至图象、印象。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及它对行为的影响。在团队中,改善心智模式是保证团队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证。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开放心灵,接受别人的想法。总之,在团体中,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样的,一个团队的成功合作,就需要我们打开自己的心扉的同时,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上) 大纲 第一节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之一:自我超越 一、自我超越的内涵和前提 二、组织中个体如何实现自我超越 三、自我超越不分年龄 第二节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之二:改善心智模式 一、“心智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二、怎样改善心智模式 第三节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之三:建立共同愿景 一、共同愿景的涵义、要素 二、愿景的层次 课件知识点汇总 T01:自我超越 T02:改善心智模式 T03:建立共同愿景 T04:愿景的层次 正文 彼得?圣吉在1990年出版了他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过去二十年来五本最有影响的管理书籍之一,他本人也被称为继彼得?杜拉克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教授在研究了大量企业兴衰史和参加了大量的企业管理实践后总结出:企业要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迈向学习型组织,必须具备两个本领即应变和适应的能力以及有远大理想、创造未来的能力。就和人一样,企业不仅是为了生存而简单地适应世界,而且还要为更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创造和改造世界。对企业而言,要达到如此境界,必须具备五项修炼的技能。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指的是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新技能的组合,被管理界称

为圣吉模型。它包括: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本章主要介绍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和共同愿景等三项修炼。“自我超越”和“改善心智模式”这两项修炼为以后的修炼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自我超越”使我们认清个人愿景,并努力实现它;“改善心智模式”则使我们开放自己的心灵,学会把问题摊开,与别人共同检视并加以改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进入五项修炼中的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第一节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之一:自我超越 一、自我超越的内涵和前提 (一)什么是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自我超越是一项关注个人成长的修炼。追求自我超越,是学习不断理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是鼓励人们做事要精益求精,努力实现心灵深处的愿望。 此项修炼兼容并蓄了东方和西方的精神传统。彼得?圣吉举例说:“对于想改变组织,但是又觉得自己人微言轻,成就不了什么大事的人而言,自我超越提供了一个选择——你永远可以努力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具有自我超越意识的人,能够认知其自身真正的愿望,并为实现此愿望不断扩展其能力。不断“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 稻盛和夫倡导“敬天爱人”,强调不断追求完美,并且反省自我。美国Hanover 保险公司总裁Bill Brien认为,管理者的基本工作是“提供员工追求充实生活的工作环境。”福特(Henry Ford)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智慧而完整的实体,都愿意为崇高的使命发挥精神力量。但我们缺少等待结果的耐心。我们所需要的是以这股期待实践崇高使命的精神力量,来强化这样的心。我们轻率地把自己跟这精神力量隔断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能挖掘出这种创造未来精神力量的来源!” (二)自我超越的两个前提 自我超越有两个前提:一是认知自己的“愿景”;二是认知自己当前的真实状况。愿景是发自内心的终极目标,它描述的是具体的、特定的结果。如“我想从事真正喜爱的职业”,而当前的状况却可能是“我不得不另谋他职以求度日”。具有自我超越意识的人就会致力于掌握从事喜爱的职业所必需的技能、知识。 自我超越必须先弄清“到底什么对我们最重要”,其次要学习“更清楚地看清目前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愿景已经建立,余下的就是如何努力去实现这个愿景。愿景和现状的差距可能是一种将你朝愿景推动的力量,也就是“创造性张力”。只有认知了这两方面的差距,才能够清楚自己需要扩展哪些方面的能力。 我们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很可能是我们自己!在超越别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因此要强调自我即个人的超越。如果一个员工认为工作是为了发挥自我才能、创造美好人生、创造美好事业,那么他就一定有发挥创造力的潜能。 (三)组织中个体如何实现自我超越 1、组织中个体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寒假读书心得体会800字(通用3篇)

寒假读书心得体会800字(通用3篇) 寒假读书心得体会800字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寒假读书心得体会8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寒假读书心得体会1 寒假里,我和孩子一起欣赏了《五牛图》,并且一起进行了讨论,收获多多。 《五牛图》的作者是唐代韩滉,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整幅画面出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画中五只不同形态的牛,从琐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结构标准,造型生动,形貌真切。 非常简单的画面,但其实意义事实上却并不是那么简单。在鼓励农耕的时代,以牛入画有着非常的含义。孩子很好奇,为什么?我只好慢慢向孩子解释古代农耕文化,使我国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如果农事如果不好,势必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国古代以安抚农民为第一要务,不然会造成社会的动荡。 为了让孩子理解作品,我让孩子仔细看《五牛图》上乾隆的题字诗“一牛络首四牛闲,弘景高情想象间;舐龅讵惟夸曲肖,要因问喘

识民艰”。 然后,向孩子解释说,那头络首的牛,是南北朝陶弘景的故事,梁武帝多次欲聘陶弘景入朝为官,陶弘景终是不应,并画双牛图与梁武帝,其图上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著金络头,有人执绳用杖驱打。梁武帝见图遂不复提聘官之事。然而国家遇有大事,无不前往咨询,故人说他是“山中宰相”。 爸爸,为什么那头牛吐着舌头啊?这是汉代名臣丙吉见喘问牛的故事,西汉宣帝时期,丞相丙吉十分关心百姓的疾苦,他经常外出考察民情,遇到行人斗殴,路边躺着死伤的人。然而,丙吉却不闻不问,驱车而过;掾史感到很奇怪,暗自纳闷儿。过一会儿,当看到老农赶的牛步履蹒跚、吐着舌头,气喘吁吁时,丙吉却马上让车夫停车询问缘由。下属不解,问丙吉何以如此重畜轻人。丙吉回答说:“行人斗殴,有京兆尹等地方官处理即可,我只要适时考察其政绩,有功则赏、有罪则罚,这样就可以了。丞相是国家的高级官员,所关心的应当是国家大事。而问牛的事则不同,如今是春天,天气还不应该太热,如果那头牛是因为天太热而喘息,那么现在的气节就不太正常了,农事势必会受到影响。所以,我过问了牛的事儿。” 韩滉是唐朝的宰相,在这里借用自己,喻像牛一样努力奋斗,这五头健硕的老黄牛,在当朝宰相笔下被“人格化”了,传达着注重实际、任劳任怨的精神。表达自己关心民事,一心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 寒假读书心得体会2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

---------------------------------------------------------------最新资料推荐------------------------------------------------------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下)大纲第一节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之四: 团队学习一、整体配合是开展团队学习的精髓二、团队智障三、团队学习的关键深度汇谈四、善于找到赞赏和质疑间的平衡第二节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之五: 系统思考一、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二、怎样做到系统思考三、蝴蝶效应和青蛙现象第三节学习型组织典型案例[典型案例]联想集团: 倡导学习贯穿始终课件知识点汇总 T01: 整体配合是开展团队学习的精髓 T02: 团队智障 T03: 团队学习的关键深度汇谈 T04: 善于找到赞赏和质疑间的平衡 T05: 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 T06: 怎样做到系统思考 T07: 蝴蝶效应和青蛙现象 T08: [典型案例]联想集团: 倡导学习贯穿始终正文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指的是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新技能的组合,被管理界称为圣吉模型。 1 / 18

它包括: 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本章主要介绍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两项修炼。 第一节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之四: 团队学习彼得圣吉: 在某种程度上,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因为工作永远是团队机能的结果。 团队可以是正式的团队,也可以不是。 对团队最简单的定义是一群互相帮助去完成一项工作的人。 在这个意义上,团队永远是一起工作,而最终,组织的成长必然来自团队工作的成长能力。 一、整体配合是开展团队学习的精髓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队而不是个人,其目的是使团队智商大于个人智商,使个人成长的速度更快,从而激发群体的智慧。 团队学习的关键是要克服个人的心理障碍,使每个人都能真实地谈出自己心中的设想,真正做到一起学习和思考。 团队学习同时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提倡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彼得圣吉认为,形成整体配合是开展团队学习的精髓。 也就是说,开展团队学习后,由于团队成员理解彼此的感觉和想法,因此能凭借完善的协调,发挥出综合效率。 过去人类主要靠开发廉价的物质资源来取胜,所以,只要

《第五项修炼》心得体会

《第五项修炼》心得体会 《第五项修炼》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的管理学著作,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20世纪屈指可数的几本管理经典、世界上影响最深远的管理书籍之一,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过去75年最具影响力的管理类图书,并荣获世界企业学会最高荣誉的开拓者奖。 本书主要阐述了“学习型组织”这样一个概念,作者彼得·圣吉所说的“学习型组织”是这样一种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突破自己的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的,前瞻性的开阔的思维方式,共同努力实现抱负并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并指出,学习型组织应具备的五项修炼是:一、自我超越,二、改善心智模式,三、共同愿景,四、团体学习,五、系统思考。彼得·圣吉博士的《第五项修炼》对每一项修炼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第一项是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炼就是不断理清并不断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的观察现实。从此书我进一步地认识到“诚实地面对真相”是“自我超越”的一个了不起的策略。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已。在逆境中我们将伴随着焦虑和压力,但是作为一个相信超越自我的人绝不会被眼前的问题所迷惑,而停滞不前。对于能够自我超越的人,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就好

像雕刻家一样,全心投入,不断的创新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学习。我认为这是走向成功的警告讯号,勇往直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清自己真心向往的事情为起点,为达到最高的愿望而不懈努力。诚实地面对真实的情况,充满一颗挑战自我的心,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在逆境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项是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甚至图象、印象。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及它对行为的影响。在团队中,改善心智模式是保证团队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证。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开放心灵,接受别人的想法。总之,在团体中,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样的,一个团队的成功合作,就需要我们打开自己的心扉的同时,也要接受别人的想法和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的打开成功之门。 第三项是建立共同理想。如果团队拥有共同的理想,那么,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会为个共同的理想而努力。而这种共同的理想就是团队中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一个超越个人上升到团队高度的概念。就好像我们国家的乒乓球事业,由于乒乓球属于国球,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很喜欢这项运动,从中我们就能发现很多优秀的选手。同时国家也大力支持这项运动,人人都希望把这项运动办好,这种凝聚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读后感【可编辑版】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读后感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读后感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读后感《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以下简称《第五项修炼》)这本书,当八月份我们女工主任刘主任把它给我们的时候,因为忙于事务性工作,也就“里所当然”地将这本书束之高阁了。九月份当我想起再将这本书拿出来翻看的时候,真的有点爱不释手了,又里所当然的加班加点将这本书读完,好久没有这种畅快淋漓的感觉了。深夜,我静静地将这本书合上: 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不知不觉中,它净化了我的心灵,把我从心浮气躁的环境中拉出来,让我懂得了工作原来可以如此快乐。悄然掩卷,让我收获颇多。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五项修炼”及其重要性;也让我懂得了个人素质的提高需要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维模式,用新眼睛看世界,逐步学会自我超越,学会心灵的转换,学会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学会用系统思考解决各种问题;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在整个修炼的重要性: 它是整合其它修炼成为一体的理论与实务。这本书的每一章节都让我爱不释手,不是鱼就是熊掌,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部《新思考、新视野》中的第七章“纵观全局掌握重点”这一章节,下面我就个人理解谈谈它给我带来的启发。“纵观全局掌握重点”这一章节举了两个真实的例子: 一个是60年代中期,美国的一家电子公司——神奇科技公司的兴衰;一个是最引人注目、但同时也最令人遗憾的美国人民航空公司的

兴起与衰亡。举这两个例子,该书作者运用了系统思考的九项基础模型中三项: 成长上限、舍本逐末、成长与投资不足。虽然人民航空和神奇科技两家公司所经营的项目完全不同,前者的人员服务能量和服务品质逐渐恶化的问题,跟后者的生产能量不足与交货服务逐渐恶化的问题,却有微妙的类似之处: 那就是为客户服务的症结上出了问题。尽一切可能地坚持某些最关键的标准是极为重要的。这些重要的标准都是客户最关切的事情,例如产品品质、服务品质、交货准时、信誉以及服务人员的友善与关心。但以上两家公司都犯了同样的错误: 那就是舍本逐末,通俗地说就是放弃了关键的东西,而抓住次要的东西不放,掉进自己造成的“市场限制”中。其实,他们的命运是应当可以扭转的,他们拥有竞争者难以匹敌的产品和价位优势,如果公司能维持高服务品质,竞争者很难打击他。但他们忽略了服务这一点,使其它的优势在面临竞争攻击时就显得非常脆弱,陷入一种不可自拔的恶性循环中,导致最终的失败。由此,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电信服务的重要性。对于我们中国电信来说,早已从最初的垄断地位走出来,进入一个全新的竞争格局。虽然存在恶性竞争,但我们在发展的同时遇到挫折应多从自身找原因,这就用到“第五项修炼”的十一项微妙法则之一: 没有绝对的内外。对于我们的问题,我们倾向于外,是“别人”(竞争者、市场的改变、政府)所造成的。然而系统没有绝对的内外之分;造成问题的“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我们在市场竞争中,短期来看,“价格”战策略占一定的

《第五项修炼》读书笔记感想总结

《第五项修炼》读书笔记感想总结 (一)何谓"第五项修炼"? 何谓"第五项修炼"?借助周星驰饰演的电影《武状元苏乞儿》的一个情节来做个引述,电影中讲到"武状元苏乞儿"学习参悟武学秘笈"降龙十八掌"的一个细节,即十八掌仅仅只有十七招,而第十八招竟然只是一张空白纸!在最后与敌作战最危急的时刻,一阵不经意的风,让前十七招瞬间连成一个整体,这触动了苏乞儿系统思考的灵感,他终于领悟了这最厉害的第十八掌原来竟是前十七招的结合。 "第五项修炼"与"降龙十八掌"的命名取意相同,不仅是因为它有五项修炼的内容,而且第五项修炼的内容是全部思想的精华所在,是前四项进行整体系统性的关键。这五招分别是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第五项修炼》不是一本讲如何实务操作的管理操作指南,它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内在的修炼。管理实质上是人的一种行为艺术,人的一生各种活动无时不刻都处于管理的范畴之中,现代社会随着对于人的个体价值的高度重视,各种组织不再被视为毫无生命的利益团体。 《第五项修炼》就是向我们传达这样的一个讯息,组织不是无生命意义的整体,它是由一个个性鲜活的个体人组成,因而,组织有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价值,有自己的追求,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作为组织就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这就有了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总而言之,管理如人生,不论是个体人还是集体组织,

都应该活出本应有的生命价值。 (二)《第五项修炼》的理论性 目前,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急需的是,一部能教育管理人员如何操作管理实务的书,翻看这样一本近于管理哲学的书看似远不如企业培训来的更有实效。我们不妨做个对比,一部经典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流传了上千年,在短短十三篇关于战争理论的叙述中,其实真正具备普遍指导意义的是前几篇关于战争形而上学的叙述,一部千年前的小书是如何囊括几千年来不计其数的具体战争、战役,以至于当代著名美国西点军校都将其列为必读书目? 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一个经典的理论想要散发持久的价值,就需要从人们的理念上进行指导,让人们从心灵深处能够得到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体会和启发,而不是具体地简单地去阐述一场战役的如何实际操作。所以,如果想从本书中找到如何迅速实现高效管理、如何在竞争淘汰中迅速获胜的绝招,恐怕就会令人失望而归。但是,如果你能够理解并接受这本书的理念,从你身边周围的环境开始,去尝试用此信念支配下的另外一种心态和行动来看待同事上下级之间的交往与过节,我想你一定会逐渐感觉到生活和工作变成了一种愉快的生命体验。 有时候,我更多的感觉"第五项修炼"是体现了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在这种思想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和组织中的每个个体生命,不应再把商界中的竞争看作一种自然生存法则的无奈。而应该是,在组织内部的和谐发展和对世界的创造与贡献中,使自己的生命变得有意

心灵修炼心得体会

心灵修炼心得体会 “修炼自我,锻造心灵”人的一生有顺境也有逆境,顺境时你也许心高气盛,意气风发;逆境时你可能心灰气冷,沉沦不拔要知道,人生的过程就是在现实生活与理想之间徘徊,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不断地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在人生遇到阻力时你是否会坚韧,遇到凝结时你是否会变通,遇到困惑时你是否会调控,这就需要个人的修炼因为,河流之所以能够到达目的地,是因为它懂得怎样避开障碍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教师的修炼》心得体会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产生于教师的魅力之中近日来我在网络上学习了由蔡伟教授主讲的《魅力教师修炼》里面的许多理念和教学方法都让我深思不已特别是那个小小的希望小学的校长李灵,让我的心灵深深地震撼,并为自己的不足之处愧疚反思着在学习中系统地从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教学魅力、形象魅力、语言魅力、沟通魅力和反思魅力七个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全面提升教师的魅力这些魅力即有我走过路程的工作总结,也有我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一、什么是魅力何谓魅力?词典中给出的解释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魅力不同于美丽,她不受年龄的制约,不因人的衰老而消失;也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不因形象一般而不存在魅力相反,魅

力如同陈年佳酿一般,越久远越香醇!喝酒要“品”,魅力同样也要“品”!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多读;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与之交往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正如《学记》所云:“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古往今来,大多成功的教育家,无不是有魅力的教师教师的魅力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是构架师生交流的一座桥梁,是建设良好课堂气氛的纽带它能激发起学生对你的敬意和推崇,从而达到“信其道”的目的教师的魅力也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老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老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也可以说就是他的魅力决定了他是否受学生欢迎而正是这个是否受学生欢迎,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在实现自己教学目标的同时将快乐和幸福传递给学生那么,教师应从哪些方面来修炼自己的魅力呢?下面谈谈我的想法:二、怎样修炼教师的魅力1、有魅力的教师,首先要极具人格魅力,这是教师魅力的源泉《教师的20项修炼》心得体会《教师的20项修炼》这本书个人认为是值得一读的书,这本书所涉及的内容与我们每位教师息息相关,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有品位教师的一本书文章中有太多的细节,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魅力,太多的艺术,需要我们去追逐,去领会,去反思,去品悟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