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湖下游平原古城洪涝适应性景观研究

太湖下游平原古城洪涝适应性景观研究

太湖下游平原古城洪涝适应性景观研究
太湖下游平原古城洪涝适应性景观研究

太湖下游平原古城洪涝适应性景观研究

裴丹

【摘要】我国大多数城市易受洪涝灾害的威胁,但以“水适应人”为特征的城市水利系统暴露出很多问题。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人适应水”为特征的洪涝灾害斗争经验,以“洪涝适应性景观”的视角分析研究,对当今城市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本文提出城市洪涝适应性景观包括选址确定的城市外部环境以及因防治洪涝而形成的城市内部形态,并以太湖下游平原城市为例加以阐述。历史上它们依靠坚固又灵活的城墙和水陆门闸作为挡水设施,利用河渠湖池组成的城市水系作为排水和调蓄设施,形成了水陆相邻、河街平行的双棋盘城市形态格局;随着现代城市防洪体系的建设,大包围防洪堤取代了城墙充当挡水设施,排水管网和泵站取代了水系来排洪,河网水系的破坏造成水乡城市肌理瓦解,现代城市防洪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本文提出应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树立新的洪水观,建议通过判定洪涝安全格局来选择适宜建设区域,尊重和保护传统洪涝适应性景观,以及建设多尺度的生态基础设施以发挥包括应对洪涝在内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关键词】城市;洪涝;适应性景观;太湖下游

1.引言

我国大部分人口和产业集中在江河湖海沿岸地区,甚至处于洪泛区内,再加上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集中等特点,大多数城市易受洪涝灾害威胁。随着人口增长以及对土地需求的增加,人们迫切希望修建大量水利工程以控制洪水。但片面依靠各类防洪工程的负面影响日趋突出,重视点忽视面、注重单一效能而忽视多方影响、重近期而轻远期等现象已经引起人们对水利工作的反思[1]。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与洪水为友”的理念开始涌现,“人适应水”的思路也再次被发现和重视[1][2]。

我国古代人民在在长期与洪涝灾害斗争的过程中,不断适应和改造自然,积累了大量具有朴素生态价值的经验。这种“生存的艺术”对当今城市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但目前对它们的整理归纳和应用常常仅从水利的视角看问题。俞孔坚等提出洪涝适应性景观的概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强调景观是在外界的环境及其影响以及人类自身的改变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的产物[3][4]。黄泛平原城镇择高地而居、修筑城墙和护城堤以及蓄水坑塘的适应性景观策略被成功地用以指导菏泽“水城”的保护和建设[5],可见对历史上城市洪涝“适应性

景观”的总结对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本文试图提出洪涝适应性景观的分析框架,以太湖下游平原城市为例加以验证,并在分析古城洪涝适应性景观的蜕变、消失及其影响的基础上为未来城市规划建设应对洪涝提出建议。

2.太湖下游平原古城的洪涝适应性景观

城市的洪涝适应性景观是多尺度的:较大尺度表现为城市在区域中的外部环境,较小尺度则是由于防洪防涝而形成的城市内部形态及其景观要素。下面以太湖下游平原城市为例加以阐述。

2.1 适应洪涝的城市外部环境

城市在区域中的外部环境主要通过选址来确定。我国古代城市在选取建设环境时通常都经过严谨的调查论证,主要建立在两大思想基础上。一是以《管子》为代表的提倡因地制宜、环境实用主义的城市规划建设思想,二是与天人合一思想和自然生态观密不可分的风水学说。在城市选址与水的问题上,二者都不仅体现出“得水”“近水”的特点,还十分关注规避洪涝灾害,体现出“畏水”“治水”的特点。管子云,“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①,体现了对水的辩证态度。风水学说也形成了一套聚落选址避水害的具体完善的方法体系,包括:选址在“澳”位;城址的高下、临水的远近则应当是“远不欲小,近不欲割,大不欲荡,高不欲跌,低不欲扑”;选择水情稳定之处;利用自然地物的阻隔减少冲刷、甚至改变水流方向等[6]。总而言之,地形和河湖分布是影响古代城市防洪布局最关键的因素。

苏州城是太湖下游平原城市选址成功的典型案例,它选址于自低丘陵至平原过渡地带的地形较高处,与太湖之间隔着一群小山,避开太湖洪水的直接冲击,城区地势略高于周围地区,并且“通三江五湖”,便于排水。太湖下游平原的其他城市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是选择地势较高处建城。从太湖流域的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可以清楚的发现,几乎所有城市都建于低洼地区中地势相对高亢的位置(如图1)。城市内部若有一定的高低起伏,则会优先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段来建设,比如古苏州城宫城择中而立,但略偏城东南,就是因为这一带地势较高、河道较少,可以有效降低洪涝灾害风险。

其次是濒临区域主要河道,确保排水通路。从太湖流域城市与水系布局间的关系可以清楚发现,几乎所有城市都傍水而建,且城市等级越高,其依托的水道级别越高。明代《吴中水利全书》中所绘制的东南水利七府全图(图2)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太湖地区城市与区

域主干水系的耦合关系。与一般城市依傍自然水系建成有所不同,太湖下游湖荡纵横、水网密布,人为新建或改造的水道非常常见,本区域的城市不断改造周边水系条件建立区域间的排水通路,在区域尺度上创造适应洪涝的城市外部环境。

图1 太湖流域城市与地形关系图图2 明代《吴中水利全书》中的东南水利七府总图2.2 适应洪涝的城市内部形态

在选择的外部环境不够优越或者环境发生变迁的情况下,古代城市会采取各种措施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来规避洪涝灾害的风险。这些设施可以归纳为挡水建筑、疏排系统[7]或障水、排水、交通、调蓄系统[8],其中城墙、堤防、海塘、门闸等可防御外部洪水侵入城内,是挡水设施;城内河渠湖池共同组成的城市水系可把城内洪涝排出城外,还具有重要的调蓄作用。城墙和护城堤作为城市的边界塑造了城郭的形状,对河湖的利用和改造塑造了城市的水系景观,而水系作为城市骨架又限定着建筑和道路生长的方向。古代城市为应对洪涝灾害采取的各种措施对城市空间整体形态及构成要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终形成适应洪涝的城市形态,上文提到的黄泛平原区就形成了水在城中、城在水中,以及阴阳城三种独特的江北水城。

太湖下游平原地区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水城”,也是洪涝适应的结果。苏州城位于太湖出水口区,城内地势低平,河流纵横交织。据史料记载,自公元278年到1931年的1600多年中,苏州市区遭受水灾57次②,纵观苏州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治理水、规划水、利用水的过程。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修筑都城,奠定了苏州古城最早的基础。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苏州城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都城采用“宫城、大城、廓城”三重城的型制,因地处江南水乡,西高东低,西面来水,东面泄水,因此大城因地制宜采用南北长而东西窄,略显长方形的形状。二是宫城择中而立,略偏城东南,是由于这一带地势较高、河道较少,可以有效降低洪涝灾害风险;三是吴大城有水陆八门,城中一横一纵辟有宽阔的河道,“广二十八步”,条条街衢河道通过八对水陆城门出城。根据南宋《平江图》石碑绘制的地图,苏州古城四周城垣内外都有护城河,主河道有东西向横河12条,南北向直河5条,街道与

河道平行,水陆相邻,前街后河,为双棋盘网状布局,另有69条支流与之沟通,据测算,当时城内河道约82km。至明末城内河道总长比宋代有所增加,大约在87~92km之间,是苏州历史上城内水道最长的时期。苏州古城内有八九十公里河道,如蓄水库能承受数百万立方米容量的暴雨,而众多通畅的河道成为城市的排水系统,再加上高大的城墙、坚固的八座水城门和门闸,组成一个拒水害、兴水利的城市水利工程体系。正因如此,苏州自南宋嘉定十六年至清末近七百年无洪涝的记录③。

除苏州之外,将上海、嘉兴、湖州等地的主要城市在历史时期的城郭图和城市建设特点加以分析,可以发现它们有共通之处(如图3),即通过坚固又灵活的城墙和门闸、发达的城市水系、街道傍堤临水形成的水陆双棋盘的城市格局来应对洪涝灾害的威胁。

松江古城嘉兴古城嘉定古城

常熟古城昆山古城上海旧城

图3 明清时期太湖平原下游城市水道图

(资料来源:嘉兴水道图来自清嘉庆《嘉兴县志》,其余城市水道图来自明《吴中水利全书》)2.2.1 坚固又灵活的城墙和水陆门闸作为挡水系统

城墙及其门闸堰坝是古城防洪的重要设施,也是太湖下游平原古城形态的重要构成部分,并且具有显著的特征。

一是因地制宜的城垣形状。中国大部分地区古城采用方形城墙,但太湖下游平原地区有方而不方,圆而不圆,极不规则形,还出现圆形城池(如图4)。方形和近方形的以苏州为代表,苏州古城墙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微有屈曲。城北护城河水流湍急,因此东北和西北的

城墙拐角做成抹角,使水流畅不致冲塌城角和河岸,为了避免太湖洪水的正面冲击,则把西南城墙拐角做成外凸的形状,把盘门由西南的方向转到面向东南,减轻洪水对盘门水门的压力,东南角因水流平缓仍做成直角[9]。近圆形、椭圆形的城以嘉定、上海、常熟为代表,其中嘉定尤为典型,几乎为正圆形。近圆形的形态可能是为了节省经费,也有可能和防卫比较便利有关[10]。还有一些不规则形态的,以松江、嘉兴、昆山等城为代表,通常是因周围山体或骨干河流形态限制而因地制宜灵活建设的结果。

苏州南汇太仓

松江嘉兴昆山

嘉定常熟上海

图4 太湖下游平原典型城市古城墙形态(根据民国时期各地县志舆图绘制)二是坚固的城防和月城、瓮城。城门外加筑月城、瓮城,不仅有利于军事防御,而且形成防洪的两道防线。因此,不少古城增筑瓮城和月城,苏州的盘门筑有兼具水陆城门瓮城,以加强城门的防洪能力。

三是灵活设置的水陆门闸。若遇大水则关闭水门,拒洪水于城池之外,从而减轻城内水害。宋代由于水门门闸毁坏,导致嘉定年间苏州(平江)城损失严重,而门闸修葺一新之后400多年间苏城无水患记录[8]。水门的数量、位置并不确定,根据情况灵活设置。一般来说,在受洪水正面冲击之处,不宜设城门。苏州古城西南曾设有胥门,乘胥江来水,但为了防止洪水冲破城门,胥门多次被关闭或堵塞,并增辟葑门水陆城门(城内出水方向),以分减胥江水势有利泄水。

2.2.2 发达的城市水系作为排水和调蓄系统

发达的城市水系是太湖下游水乡城市的共同特点,且城市河道主要是人工开凿的,具有规整性,由护城河和城内河渠湖池组成。

苏州古城的护城河不单有外城河还有内城河,城外河道通过护城河和城周八座水门与城内河道相连,形成内外沟通的水系系统。太湖下游其他城市几乎都有完整的护城河,护城河讲究深阔,松江古城护城河池广10丈,深7尺余,嘉兴古城护城河阔22丈,湖州罗城濠阔数十丈,深不可测④。

水城内河网高度发达,密度很高,但分布不一定均匀。苏州城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因而河道北面多而窄,南面少而宽。水网形态以纵横网络结构居多,例如苏州古城内河网由横河和直河组成,直河沟通和调节横河之水,古有“以塘行水,以泾均水”的说法,这些干河宽达十余米,支流系统则由派生于干河的众多横河构成,宽约六米。嘉定古城内则由歪斜的十字形主干水系,连接着弯弯曲曲的水道通向城内四面八方,青浦县城内水网河道也并非纵横平直,而是形成一种自然式的美景。除了河道之外,水城内还散布一定数量的湖池。苏州城明清两代第宅园林多达200多处,院内叠山理水,或大或小都有水池,且都与外河道沟通,增加了不少调蓄水的容量;松江古城内有若干河道端头蓄水池,城西南还有面积较大的西湖;嘉定古县城于明代万历年间在县城南部五条河流汇开挖了一处供调蓄的湖池汇龙潭。

2.2.3 水陆相邻、河街平行的“双棋盘”水乡城市格局

苏州城河道纵横,桥梁众多,街道依河而建,民居临水而造,逐步形成了“水陆相邻、河街平行”和“前街后河”的双棋盘式城市格局[11]。从河道与街巷、建筑的组织方式上来看,有一河一街型、有河无街型、一河两街型、巷弄型、街市型等[12],从沿河方向上有“民居—路—水—路—民居”“民居—水—民居”“水—路—民居—路”等不同组合模式[13]。实际上,太湖下游城市聚落的发展过程就是沿河沿堤不断扩张、蔓延的过程。规模相对小的村镇则往往依河形成一河一街,后发展成一河两街、前街后河、街河相间等格局,后又发展成多条河道纵横相织而成的“十”字形、“丁”字形、“双十”字形和“井”字形等[14]。

3.太湖下游平原古城洪涝适应性景观的蜕变和消失

随着城市的发展,由城墙、门闸、河渠湖池等构成的具有挡水、调蓄、排水功能的传统洪涝适应性景观逐渐蜕变和消失。以苏州为例,到了清代,由于战争损坏,居民侵占以及缺乏疏浚等原因,填去河道47条(段),约23.8km;民国时期用填河筑路的方式整治河道环境、建设陆上交通,又填埋河道8条(段),长约6.67km⑤;到1949年初,苏州城内河道总

长仅为40km,其中三横三直主河道长约17.5km,8座城门的水门也因年代久远,大部分损毁,仅留下盘门水门一座⑥。1958年大搞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运动中,又填平了12条河道。70年代“文革”又“深挖洞、广积粮”,利用河道作防空洞,居民又在其上搭建大量违章建筑,使本来沟通的干道河流成为死水端头浜,城河骨干水系减少到三纵三横,污染也更趋严重。8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苏州城内水网被破坏的趋势更加显著,大量河流水域不断消失,区域线状和面状水系明显减少,河网水面率和密度随之下降,河网复杂度和结构稳定度不断减小,河网发育趋向于主干化、单一化。[15]对上海水系变迁的研究也表明1860—2003年的140余年间上海中心城大量河道阶段性集中被填没、水面率下降、河道槽蓄容量降低。[16]同样,嘉兴古城内大小河道30余条,至解放时绝大部分城市河道也被填平。

传统洪涝适应性景观的瓦解使得洪涝灾害日益频繁和严重,太湖下游低洼平原城市被迫开始建立新的防洪设施体系。苏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分片治理、大包围的思路,将防护范围扩大到41 km2,分成18个保护片,采取外河筑堤防洪、内河建闸设泵排涝的方法应对洪涝灾害,同时在上游进水河道建闸控制上游来水,整治下游出水河道以利洪水迅速排泄,并改造低凹地段抬高路面,扩大下水道,疏通城内河道,修建挡墙驳岸,建设排水泵站,构成新的城市防汛系统。后来为了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建设若干枢纽、节制闸以及防洪堤工程再次将防护范围扩大到近80 km2,防护标准达200年一遇。其他城市也通过类似的城市大包围的方式来应对越来越严峻的洪涝灾害威胁。嘉兴市在1999年洪涝灾害之后按照百年一遇的标准投资兴建了面积达100km2的大包围城市防洪工程,共建设堤防42.1km,大小水闸50座以及大量排水泵站⑦。无锡市2008年建成的防洪大包围包括7个泵站、27台机组,排涝能力415m3/s,保护面积达136km2 [17]。

采用现代水利工程技术建构起的防洪系统与传统古城洪涝适应性景观截然不同,新建防洪堤、抬高加固河流驳岸、或用道路作为自然防洪堤成为现代城市防洪的主要手段,大量防洪堤(墙)取代了古城城墙的挡水功能;城市内水体的减少逐步瓦解了原有的城市水系及水陆相邻、河街平行的双棋盘格局,水系的排水、调蓄能力也受到严重损害,而大量排水管网以及排水泵站取而代之成为现代城市排涝的主要方式。

城市防洪大包围一度取得很好的效果。以苏州为例,上世纪80年代大包围建成之后,有效地应对了1989年的大暴雨和1991年的特大洪水[18]。但当越来越多城市采用这种大包围的防洪排涝模式时,其弊端却越来越显现出来。无锡市大包围建成之后,由于城市排水管网系统标准低导致短时强降雨不能及时汇集入河,河道水域面积减少调蓄能力下降导致骨干

河道排涝压力太大,河道断面萎缩导致行洪能力不足,并且受周边洪水形势影响而涝水外排出路受限,大包围还是难以抵抗短时强降雨情况出现的洪涝问题[17]。其次,随着包围的逐渐增多和扩张,区域主要的排洪河道可调蓄和行洪的水面越来越小,洪涝风险大幅度转移到了围外区域,加剧了周边的洪涝灾害。大包围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对水环境的影响。汛期大包围关闭,内外河道长期隔绝,圩区内外水系调蓄能力、水土自由交换功能大大减弱,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另外圈围筑堤破坏了河网水系完整性,城市河道两岸建设防洪墙失去了河流的自然特色,“小桥、流水、人家”的鲜明城市个性逐渐淡化。

4.面向未来的城市洪涝适应性景观

太湖下游平原古代城镇通过合理选址确定适应洪涝的外部环境,再修建城墙、门闸挡水,利用河渠湖池调蓄,通过河道水网排涝,古城的洪涝适应性景观包含着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而现代城市防洪体系则强调人为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用大量工程化措施来应对洪涝,防洪堤包围越建越大、越筑越高,泵站越修越多,有强大蓄排能力的河道水系却越来越少,最终导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却内外矛盾重重,难以为继。面对严峻的洪涝灾害的挑战,城市发展应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打造面向未来的城市洪涝适应性景观。以下提出四点建议:4.1 树立新的洪水观

应当深刻反思当今“水适应人”的思路,向“人适应水”的方向回归,摈弃与洪水为敌、控制自然的思路,提倡与河流共存、与洪水为友,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应反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思维方式,摒弃单纯工程化的洪涝防治方式,提倡用系统的眼光统筹处理洪涝灾害。

4.2 判定洪涝安全格局来选择适宜建设用地

对洪涝过程进行分析、评价与模拟,判别对防洪除涝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要素、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可建立洪涝安全格局。它包含现状滞洪区、重要湖泊、湿地和发生流域性洪水灾害的主要淹没区域,旨在构建一个自然连续的洪涝调蓄系统,为洪水留出基本的宣泄空间,实现工程治洪和自然调蓄结合的防洪减灾空间策略[19]。洪涝安全格局分析可以在不同尺度上展开,为城市判定重要的防洪除涝减灾空间,为现代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提供科学的选址依据。

4.3 尊重和保护传统洪涝适应性景观,尤其是城市水系

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传统的洪涝适应性景观,不仅因为它们以较小的代价实现了较强的洪涝适应能力,还因为它们是地方重要的乡土文化景观遗产。古代城市解决洪涝问题不仅靠

“挡”,还有“排”和“蓄”,因此非常重视由河渠湖池组成的城市水系。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充分保护城市水系,甚至新开挖一些河渠湖池,确保适宜的水面率。保留水系及其他生态要素有助于减少地表径流,并有利于调蓄和排洪,能极大节省防洪排涝水利工程、改善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花费。另外可以通过水文模拟计算出一个城市比较合理的水面率,即水面率与洪涝适应能力之间关系的临界值,低于该值,区域洪涝形势明显恶化,而高于该值,对改善洪涝形势的边际效益越小,再结合实际情况来协调水系保护和城市开发之间的关系。

4.4 建设多尺度生态基础设施,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游憩、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20]。从这个概念出发,不仅要尽量保护城市中的自然水系,还可将水系统与绿地系统、生物栖息地系统、文化遗产系统、游憩系统相结合,建立生态基础设施,有利于综合治理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以及以水有关的其他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基础设施还是多尺度的,大到国土范围内的生态保护网络,小到街边的雨水花园,都可以成为系统的一部分。从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框架到城市蓄排系统的恢复完善再到场地尺度的雨洪管理设计,已经在实践中证明了其可行性[5][21]。

注释:

①管子·乘马

②⑥数据来自1997年版《苏州水利志》

③同治《苏州府志》卷143“祥异”

④正德《松江府志》卷9《城池》,光绪《嘉兴府志》卷4《城池》,成化《湖州府志》卷3《城池》

⑤资料来自1995年版《苏州市志》

⑦2008年出版《嘉兴市水利志》

参考文献:

[1]鄂竟平.论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J].中国水利,2004,(8):15-21.

[2]俞孔坚.水之中国[J].景观设计学,2010,12(6): 24-28.

[3]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古城市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J].城市规划学刊,2007,(5):85-91.

[4]张蕾.黄泛平原古城洪涝灾害经验与适应性景观--以明清归德府七城为例[D].北京: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5]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区适应性”水城”景观及其保护和建设途径[J].水利学报,2008,39(6):688-696.

[6]杨柳.从得水到治水——浅析风水水法在古代城市营建中的运用[J].城市规划,2002,26(1): 79-84.

[7]郑连第. 古代城市水利[M].北京: 利电力出版社,1985.

[8]吴庆洲.中国古城防洪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9]马祖铭,马玉宇.苏州古城是人类智慧的光芒——苏州古代的防洪设施[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

[C].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0]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北京:三联书店,1983.77-78.

[11]俞绳方.杰出的双棋盘城市格局——“苏州古城风貌”研究之一[J].江苏城市规划,2006(4):15-19.

[12]陈泳.城市空间:形态、类型与意义——苏州古城形态演化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0-82.

[13]王朗.明清苏州村落的景观要素及其变迁[D].苏州:苏州大学,2005.

[14]曹健等.明清时期苏州市镇选址及其演变初探[J].苏州教育学院院报,2011,28(6): 5-9.

[15]邵玉龙等:太湖流域城市化发展下水系结构与河网连通变化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 21(10):1167-1172.

[16]程江,杨凯,赵军等.上海中心城区河流水系百年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07,27(1): 85-91.

[17]季永东,吴钢,张小稳,等.浅谈大包围建成后的无锡城市排涝[J].江苏水利,2012(6):18-19+23.

[18]蔡明元,周凤翔.“大包围”工程在防汛排涝中的作用[J].中国给水排水,1992(5):54-56.

[19]俞孔坚,李海龙,李迪华,等.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J].生态学报,2009(10):5-17.

[20]刘海龙,李迪华,韩西丽.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城市规划,2005(9):71-76.

[21]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程进.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反规划”之台州

案例[J].城市规划,2005(9):77-81+98.

作者简介:裴丹(1982—),女,硕士,在读博士,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在读博士生。

岐江公园分析

《建筑与世界名园赏析》结课论文——园林2012级 中山岐江公园 姓名:刘人源 学号:2012512280 院系:农学院林学系 班级:园林2012 教师:王翠 日期:2015/3/28

一、简介 项目名称:中山岐江公园 地点:广东省中山市 建成时间:2001年10月 造价:4000万 规模:占地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面积:3.6公顷;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俞孔坚简介: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前已达35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院。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代表作:陕西省体育馆、法门寺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钟鼓楼广场及地下工程等。 总述: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原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它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终于九十年代后期,几十年间,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特定历史背景下,几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在这里沉淀为真实而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为此,我们保留了那些刻写着真诚和壮美、但是早已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的旧厂房和机器设备,并且用我们的崇敬和珍惜将他们重新 幻化成富于生命的音符。 面对未来美丽的城市,这里的来龙去脉,属于劳动与创造者的人文灵光。这个项目由当时尚在初创阶段的广州土人承担施工任务。面对一个经典的设计,技术和质量上的要求已远不是最困难的事了,他们追求的是对精神与内涵的更为丰富的表现。本着同样

天津旅游客源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天津旅游客源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记者从刚刚召开的XX年天津旅游 ___会上了解到,由天津市旅游局与南开大学共同完成的《XX年天津旅游客源市场》(以下简称报告)第一期已经完成。《报告》针对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沧州、保定、廊坊、秦皇岛8个城市,以调查问卷为途径采集数据,通过定量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比较研究、综合归纳等多种方法对天津以及周边旅游市场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研究。 该调查在本地与近程客源市场共抽样4995名居民,从4945名居民提供的有效反馈可知,在做家庭旅游计划时,多为家庭第二代夫妇说了算。调查显示,第二代夫妇决策占比超过六成,其中丈夫做决策的家庭比例略高于妻子。第一代(老人辈)和第三代(孩子辈)作为旅游决策人的比例分别接近两成。 从调查中,记者看到虽然老人辈和孩子辈做决策的比例低于第二代夫妇,但是由于老年化趋势与核心家庭数量庞大的 ___背景,老人、孩子的出游自主性在不断提高。 2896名周边城市居民所提供的周末家庭出游或购物游城市,涉及71个国内城市以及26个外国目的地。调查结果显示,在河北、北京居民偏好的前十名出游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石家庄、唐山、

保定排在前列,其中北京、天津比例较高,分别占28.9%、19.6%,不难看出,天津紧随北京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带重要的旅游城市。 从4037份有效问卷中,可知周边居民近一年内到访天津的比例为47%,而近一年内不会计划出游天津的居民比例为12%,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周边居民对天津有很强的出游意愿,那么在外地人眼中,他们一年愿意来几次天津?又喜欢天津哪里呢? 从583份有效反馈中,可知保定居民近一年出游天津的意愿高达45%,比起北京、廊坊、唐山等地,保定居民出游天津态度积极。石家庄居民在424份有效反馈中,近一年有出游天津意愿的仅为25%,有54%的石家庄居民希望更多了解天津出游信息后再做决策,持消极出游态度的石家庄居民高达21%。 从北京居民在天津的逗留时长上来看,近五成的北京居民选择两天一夜游,近三成的北京居民选择三天两夜游。保定居民在津逗留安排两天一夜游较多,石家庄居民三天两夜游较多。近程客源市场来天津排名前三的旅游活动是游景点、吃海鲜、滨海游,其综合平均得分是5.5分、5.2分、5.1分。购物、听相声、逛都市、农家乐、泡温泉等也是外地游客来津游玩的重点。天津拥有滨海、海鲜等资源,海文化元素成为吸引周边城市游客的热门,海文化衍生的旅游产品比较打眼,成为外地游客争相体验的焦点。

旅游客源市场状况思考

旅游客源市场状况思考 旅游业是全方位、综合性、多层次、多功能的经济型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必须面向市场,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的原则。而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取决于资源的丰度,还在于客源市场的可靠度。无论是旅游规划,还是旅游产品的开发及营销,都离不开客源市场的研究。武夷山市是我国第四大“双世遗产地”,其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独具特色。随着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特别是文化旅游的持续开发与挖掘,使得武夷山市的旅游更显特色,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游客。研究武夷山市的旅游客源市场,对其旅游产品开发、营销,旅游活动空间布局的优化,及旅游规划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旅游客源市场一般可划分为海外旅游客源市场和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两绝绝大多数。对于武夷山市来说,其国内客源占了客源总数的95%左右,国内旅游市场对武夷山市旅游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本文选择武夷山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作为研究对象。 一武夷山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随着武夷山市“双世遗”品牌效应的持续提升,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积极举办大红袍茶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围绕建设海峡西岸旅游的重要支柱,努力构建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经营体系,牢牢抓住机遇,着力突出旅游客源市场拓展,旅游接待人数持续攀升。 (一)武夷山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发展态势分析 由图1可知:(1)武夷山市的游客以国内游客占主导。在总量上,每年的国内游客数量与游客总数相差不大,国内游客占总游客数量年平均约95.43%;在发展趋势上,国内游客与总游客的发展态势相近。(2)在2000~2010年的11年间,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在2003年和2009年都呈下降趋势。2003年上半年受到“非典”的影响,2009年上半年因为金融危机的波及和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等多重因素,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影响幅度大大超过2003年。其他年份因为相关旅游工

关于太湖的资料

关于太湖的资料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这里山清水秀,极富江南水乡风味。 浩瀚如海的太湖,散布这48个岛屿,这些岛屿连同沿途的山峰和半岛,号称72峰,它们是由浙江天目山绵延而来,或止于湖畔,或纷纷入湖,形成了山水环抱形式,组成一幅山外有山,湖外有湖的天然图画。位于湖的南部面积有62.5公里的洞庭西山是太湖最大的也是最美的岛,和洞庭东山隔水遥对。太湖72峰,西山占41座。耸立于到中央的主峰缥缈峰,又叫杳眇峰,海拔336米,山中除寺宇和避暑建筑外,主要以自然美取胜,秋月、梅雪之类的景物最具特色,另外西山上的怪石嶙峋,洞穴颇多,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将全岛点缀得颇为别致。太湖东面的洞庭东山,其主峰的大尖顶是72峰之一,山中主要古迹有紫金庵的宋代泥塑像,元代轩辕宫,明代砖刻门楼以及近代的雕花大楼等。太湖的名胜古迹精华集中在太湖北岸。 最著名的有鼋头渚、蠡湖。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界北纬30°55'40"~31°32'58"和东经119°52'32"~120°36'10"之间,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

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其西和西南侧为丘陵山地,东侧以平原及水网为主。 太湖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属季风气候。太湖河港纵横,河口众多,有主要进出河流50余条。 太湖水系呈由西向东泄泻之势,平均年出湖径流量为75亿立方米,蓄水量为44亿立方米。太湖岛屿众多,有50多个,其中18个岛屿有人居住。 太湖简介在江苏省南部,邻接浙江省,为我国第三淡水湖,湖面海拔3.33米,最深达4 8米,面积2338平方公里。太湖古称震泽、具区,又称笠泽、五湖。为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成。太湖最后注人长江。湖中大小岛屿48个,连同沿湖的山峰和半岛,号称“七十二峰”。以洞庭东山、西山、马迹山、三山、竞头诸为最著,组成一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山峦连绵,层次重叠的壮丽天然图画。沿湖有著名的无锡山水、苏州园林、古吴名迹、宜兴洞天世界,形成了闻名中外的太湖风景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湖资料: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她是我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以优美的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每年皆吸引着大量中外游人来此观光游览。太湖,古称"震泽",又名"笠泽",位于富

无锡鼋头渚简介

鼋头渚简介: 太湖,又名震泽、具区,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鼋头渚为太湖西北岸无锡境内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鼋翘首而得名,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主景点之一。太湖风光,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体,碧水辽阔,烟波浩淼,峰峦隐现,气象万千。鼋头渚,独占太湖风景最美一角,山清水秀,天然胜景。郭沫若吟道:"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赵朴初称赞:"鼋头渚景色胜天堂"。一代大师的瑰丽诗名,更使鼋渚风韵名扬境内海内外。 游玩景点: 原为“横云山庄”门楼,始建于1931年,结构古典,北式风格,斗拱连接,琉璃顶、飞檐翘角。1975年根据郭沫若诗句并集其手迹制额。牌坊右侧,有砖彻拱门,正反面有砖刻“利涉”、“问津”。1934年前的鼋头渚,都要乘渡船到此,渡船在此停泊,故称“利涉”。渡船将游人送到这里,不知“桃花源”在何处,就得“问津”。进牌坊,立以照壁,饰以凤穿牡丹。壁后临水而筑“涵万轩”水榭,轩内悬挂“湖山罨画”一额,系乾隆手笔。 长春花漪 长春桥是园主在1936年仿照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上的玉带桥所建的。湖堤两边所种的是日本的“染井吉野”,在日本的樱花品种中,“染井吉野”是公认最美的一种。每年4月这里樱花夹道,缤纷艳丽。长春桥是一座拱石桥,高耸湖面,堤岸遍植樱花,挡住了外湖的景色,分隔了水面和空间,丰富了景色层次,它与涵万轩、绛雪轩和东面山坡自成一个空间,构成长春花漪的景色。 藕花深处 建于1931年,得名于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句。在大片湖水的辉映下,蜿蜒小溪,曲桥清流,别有情趣。前有方亭,位于荷花丛中,因而亭上悬“藕花深处”匾额。堂前水中立一湖石,亭亭玉立,若面拂轻纱,身披蝉翼,翩翩有神。对面有“净香水榭”和“牡丹坞”。这里建筑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游人观察了浩渺雄浑的太湖,又觅得如此幽静的古典园林小区,顿觉怡然自得。 七桅帆船 七桅帆船是吴地船文化的一个缩影,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原来传说是岳飞的水师战船,岳飞屈死风波亭后,把战船改良成鱼船,战士们靠打渔为生,它的航行速度相当快,顺风时每小时可以达到20公里,逆风时成之字行行走。据记载曾经有四艘同样的船在一起一网捕起了3600公斤的银鱼,可见它是捕捉银鱼的主力船只。它是目前太湖流域中船帆最多,船型最大的木制船只,被称为“渔船博物馆”。 太湖仙岛 在湖中远处回望在湖中远处回望鼋头渚,只见上下苍苍茫茫,水天一色,这一带湖岸好似横在半空中的一抹彩云,在轻轻漂移。湖东有大浮、乌云、龙王等山合成湖东十二渚,西面有青龙、莲花、石埠诸峰合成湖西十八湾。远处有太湖仙岛犹如神龟静浮在湖中。那马山就像

10中山岐江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中山岐江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中山歧江公园是一个现代景观设计的实验,他所要体现的是脚下的文化——日常的文化、作为生活和作为城市记忆、哪怕是昨天的记忆。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园址原为粤中造船厂旧址,水面与岐江河相联通。场内遗留了不少造船厂房及机器设备,包括龙门吊、铁轨、变压器等等。作为工厂,它不足称道。但几十年间,粤中船厂历经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特定年代和那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也沉淀为真实并且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 中山歧江公园设计所要表现的美是野草之美,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美。一种对自然的理解,对作为人及其整体的存在基础和背景的认识。中山歧江公园设计的特点,可以从设计方法及其所表达的含义等方面来认识。 设计揭示人性与自然之美 从方法上,设计曾面临了三个设计思路上的诱惑:第一大诱惑是借用地方古典园林风格,即岭南园林的设计方法,。优越的临江及含湖环境、丰富的岭南植物以及中山市已有的园艺和工艺技术,加上资金上的保证,为创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典园林创造了条件。第二大诱惑是设计一个西方古典几何式园林,其理由也相当充分。首先中山作为一个华侨城市,近百年来,受到南洋建筑风格的影响。其次,近年

来的城市景观建设也特别注重园艺和工艺之美。第三大诱惑是借用现代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及城市更新的路子,其典型代表是Rchard Hagg 的美国西雅图炼油厂公园和Peter Latz的德国Ruhr钢铁城景观公园论文格式,这两者都强调了废弃工业设施的生态恢复和再利用,而成为具有引领现代景观设计思潮的作品。坦诚地讲,这一诱惑是最大的,而且整个设计也贯穿了生态恢复和废旧再利用的思想,其中的许多方法也借鉴到本设计中来了。歧江公园的个性正是在与以上三种设计思路的不同和相同中体现出来的。与岭南园林相比,歧江公园彻底抛弃了园无直路、小桥流水和注重园艺及传统的亭台楼阁的传统手法,代之以直线形的便捷步道,遵从两点最近距离,充分提炼和应用工业化的线条和肌理。与西方巴洛克及新古典的西式景观相比,歧江公园不追求形式的图案之美,而是体现了一种经济与高效原则下形成的“乱”,包括直线步道的蜘蛛网状结构,“乱”的铺装以及空间、路网、绿化之间的自由,却基于经济规则的穿插。与环境主义及生态恢复相比,歧江公园借鉴了其对工业设施及自然的态度:保留、更新和再利用。同时,与之不同的是,歧江公园的设计强调了新的设计。并通过新设计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揭示人性和自然之美。 视觉与空间传递足下之美 歧江公园的景观设计通过视觉与空间的体验传达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足下的文化。即一个普通造船厂所注释的那片土地上、那个时代、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 国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闲暇效用的日益重视,我国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旅游经济的总体规模已经十分可观。1998年全国旅游总收入3439亿,占GDP的比例已达4.32%,相当于当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3.17%。放眼未来,中国旅游业的增势更为明显,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接待旅游者人数13710万人次,将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6%。国家旅游局研究认为,再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将实现从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根据这个宏伟蓝图,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入境旅游将达到1.35-1.45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520-750亿美元,国旅游收入1.9-2.7万亿人民币,届时旅游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相当于全国国生产总值的8%,中国将挤身世界旅游强国之列。 发展特点: 国旅游业以观光、度假为主,同时集体出游、商务旅游发展迅速,不可忽视; 国旅游市场仍以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短期度假为主,区域短线旅游十分活跃,且受经济条件制约,停留时间较少,但长途旅游有上升趋势; 国游客的消费支出仍较单一,具体体现在:实物性消费低于服务型消费。由于旅游半径的有限性以及旅游交通所占比重较低,单纯的景点经营业所占的比重仍偏高,以“吃、住、娱、行、游”为产业链的“大旅游业”仍有待发展。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文明的提高,人们对闲暇效用的偏好越来越强,人们希望能在旅途中放松身心,回归自然,因而休闲度假旅游应是大势所趋;这也要求各个旅游地区发展旅游应“以人为本”,全方位地为旅客提供物质上、精神上的服务; 公务旅游、商务旅游及社会福利旅游等团体性出游不容忽视。由于各个事业、企业单位工作人员休假制度的日益完善,以及新时代下不同区域商务联系的日益频繁,使得这类福利性、集体性出游活动发展很快; 家庭出游、探亲旅游的发展趋势也很明显。中国是一个以血缘、地缘、人缘为社会资本联系纽带的“关系型”社会,随着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显著增加,中上层收入家庭集体出游的频率有上升趋势,并且人们海外探亲(如华侨回乡访根等)也随着中国社会的日益开放而愈加方便。 (二)常熟市旅游客源市场发展的有利、不利因素分析 影响常熟旅游客源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分析: 1.随着中国加入WTO,将会对中国旅游业产生利好影响:首先,中国加入 WTO,与服务贸易管制相关的条款将会被放松,旅行社的设立与管理的限制也更

无锡介绍

[无锡介绍] “太湖明珠”无锡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许多文人墨客,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的历史遗迹。 无锡由江苏省省辖,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长江三角洲,东邻上海市128公里,西接省会南京市183公里。滔滔长江在境内流过。 无锡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主导风为东南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4 ,年平均日照数202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48MM,全年无霜期平均230天。 无锡总面积4650km2,其中市区面积518km2。无锡市下辖江阴、宜兴两市及崇安、南长、北塘、惠山、滨湖、马山、新区七个行政区。 无锡市总人口432.21万,人口密度930人/km2。无锡市市区人口109.56万,人口密度2116人/km2。 [太湖]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介于江浙两省之间,有“包孕吴越”之称。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三万六千顷湖水弥漫,七十二峰岛屿散立,自然风光秀丽雄浑。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太湖,古称震泽、县区、五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古称三万六千顷。太湖湖岸线长393公里,东西宽55.9公里,南北宽68.5公里。湖中有大小岛屿48个,连同沿湖山峰、半岛,号称“七十二峰”。湖中盛产银鱼、白鱼、梅鲚鱼和虾、蟹等水产,周围土地肥沃,被称为“鱼米之乡”。 无锡濒临太湖北半圜,占有太湖山水组合最美丽的一角。南屏马迹、北枕龙山,湖中多岛、沿湖多山,山长水阔,以“太湖佳绝处”的美名而 [蠡园] 坐落在蠡湖北岸的青祁村,它因紧傍蠡湖而得名。而湖一名,则来自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范蠡与西施泛舟湖上的故事。 现在的蠡园,有四个游览小区。东部,沿湖有千步长廊(碑刻)、晴红烟绿水榭、凝春塔,以及老蠡园的水池、荷叶亭等,还有新建德柳影亭、绿漪亭、水榭、春秋阁、映月桥;西部有百花山房、濯锦楼、月波平眺亭、南堤春晓、四季亭、渔庄亭;中部有假山群、荷池、莲舫、洗耳泉、桂林天香等。 千步长廊289米的长廊,曲岸枕水,移步换景,足可使你领悟到山水照槛水绕廊的意境。廊壁64块刻石,80个图案各异的青瓦花窗,又向你展示了古今书法家的作品和蠡园建园史。 渔庄绿水环绕的小岛,涵虚亭翼然其上,亭畔由清末进士谢霈手书的渔庄刻石,是这里建园历史的佐证.

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公示说明

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公示说明 本规划针对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现状特征和现实问题,在生态保护、资源评价、土地利用、文化体系、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太湖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发展目标及各景区景观特色定位,构建了太湖风景名胜区独具特色的空间格局,从风景区保护与发展的角度提出太湖风景名胜区的总体发展战略,及各景区在资源保护、景区发展、建设引导等方面的重要对策。 一、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兼顾发展 落实“保护第一”的要求,严格保护太湖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山水人文资源的原真性、江南水乡风貌的独特性,保障太湖水系的生态环境,维护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同时,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兼顾景区及周边区域的发展需求。 2、区域统筹、整体协调 高度重视太湖风景名胜区在长三角及区域环境中的重要价值及作用,从区域的角度出发,整体保护环太湖地区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协调太湖风景资源保护利用与太湖流域防洪、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充分协调景区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关系,促进城市与景区的和谐发展。 3、优化资源、突显特色 深入研究太湖风景名胜区水体、岛屿、湖湾、岸线、湿地、山体和植被等自然景观风貌特征,梳理和挖掘吴越文化史迹及景区所在地区历史、文化、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资源特点,进一步优化资源品质,突出太湖风景名胜区独特的自然山水与吴越文化交融的景观特色,提升景区资源的永续利用价值。 4、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合理把握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充分结合景区资源特点,探索因地制宜优化生产方式、改善和提高景区人居环境质量的途径,从而更有效地保护景区生态景观环境。 二、性质 太湖风景名胜区是以自然山水组合见胜、以吴越文化为内涵特征、以江南水乡田园为景观风貌的,融风景游览、休闲游憩及科学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自然与人文并重的湖泊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发展目标 以风景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首要前提,强化太湖风景名胜区自然及人文特色,进一步协调景区与城市关系,合理利用风景资源,优化引导景区产业结构,将太湖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生境优越、特色鲜明、城市与景区和谐相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通过对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培育建设,使太湖风景名胜区成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大型生态绿心; 通过对各景区人文资源的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使太湖风景名胜区成为集中展现中华吴越文化精髓的文化遗产聚落; 通过对环太湖城市群与景区的空间协调和优化布局,使太湖风景名胜区成为景观宜人、风貌和谐的城景交汇型风景名胜区; 通过对各景区旅游资源整合以及区域旅游协作的加强,使太湖风景名胜区成为世界著名的山水人文型旅游目的地; 通过对环太湖地区的整体产业协作引导以及各景区的协同建设,使太湖风景名胜区成为环境优越、经济繁荣、充满活力的生态产业典范区。 四、总体发展战略

太湖成因

太湖成因各方观点 “其后,关于太湖成因陆续又有新的观点”钟华邦介绍,“有河流淤积成因假说、构造沉降成因假说、断裂交汇成因假说、地震成因假说等。”而因太湖西侧湖岸及南侧湖岸均呈圆弧形,有人怀疑太湖湖盆可能是个大陨石坑,提出了“陨击成因假说”,也即太湖为陨石撞击而成。上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王尔康教授更找到了太湖被陨石撞击的直接证据——湖中三山岛上的击变岩。1994年,王尔康教授和国际岩石圈委员会主席布克(KBurke)教授、国际冲击构造委员会主席夏普顿博士合作,在我国自然科学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科学通报》(英文版,1994年第5期)上发表了这一观点。“陨击成因假说”因此名噪一时。至今太湖仍被看作是我国第一个得到确证的陨击坑。 记者在检索资料中又获悉,2003年11月,苏州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沈自励“经过近30年的不懈探求”,对太湖的成因提出新解:“太湖的出现缘于火山喷爆引起的地面沉降。”“关于太湖成因,各种各样的观点很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高俊峰博士介绍,有意思的是,各派观点都有很多论据,热热闹闹争论至今。 太湖究竟何时形成 据介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有关部门对太湖湖底地形进行了全面测量,并在湖滨及湖中打了一系列的浅钻和深钻,对湖底40m以上的沉积地层进行了探测和分析。在广泛深入的调查及对大量第一手实物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专家们对太湖的形成与演变有了新的认识。 测量表明,太湖的湖底十分平坦,平均坡度仅0°0′19.66″,湖底72.3%处于水深1.5~2.5m,最深处2.6m,湖中没有深槽,也没有大规模浅滩。平坦的太湖湖底,基本上为坚硬的黄土物质,据测这黄土层距今 1.1万年至2万年之间,黄土层表面仅少量深层淤泥。这与“构造下沉,并为沉积物不断填充”的推论不符。专家介绍,湖底黄土地层与金坛、常州一带地面所出露的黄土是连成一片的。在这黄土层上,尚见有一系列的被淹没的河道与洼地。这些河道与现在的太湖出口大体吻合,如望亭湾、胥口湾、东太湖等。 以上湖底地形和沉积特征表明,太湖的前身并不是海湾和泻湖,而是一个复盖着黄土的冲积平原。经过对这大片平原陆续发掘(发掘点达200多处),发现大量的古脊椎动物骨骼和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中,包括各种石器、亚洲象、剑马象、纳马象、骨骼化石以及黑陶、夹砂陶、印陶、古稻谷和各种编织工具。其中古稻谷碳14测定为距今6274±205年。这就表明,早在6000年前,古人就已在这里开发定居,从事农耕生活。 据北宋单锷《吴县水利书》称“熙宁8年(公元1075年),岁遇大旱,震泽水退数里,清水乡湖干数里,而其地为民田,今日太湖也。”这就更说明,太湖及太湖平原这些湖泊的形成,都是在近世人类历史时期。 专家详释太湖变迁 专家们分析,太湖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气候影响,洪水泛滥,涝水内积。据相关分析及史料记载,全新世纪约1万年以来,太湖平原至少经历了4次相对的温暖湿润时期。当时平均气温比现在高1~1.5℃,海平面也比现在高,充沛的雨量,平原河流泛滥频繁,形成许多湖泊沼泽。 二是海水上涨,海潮倒灌,河道淤塞,宣泄不畅。如太湖出口之一的吴淞江,北宋时宽10公里,海潮可倒灌到苏州城,以后因泥沙淤积和人类开垦,逐步窄到2.5公里、1.5公里,现在剩下不到0.5公里,一些地方仅四五十米,排泄受阻,水涝内渍,致使许多洼地相继集水成湖。

武汉中山公园景观调查报告样本

武汉中山公园景观 调查报告

结合山地景观开发利用的农业观光园区规划设计研究内容介绍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农业观光项目正在迅速蔓延开来,但大多数农业观光园区都是在以前基地条件较好的平原或者平地进行改造和建设,其项目建设也都趋于雷同。经过对山东蓬莱"凤凰山庄"的开发规划进行实践研究,运用园林规划的相关知识,从功能分区的角度,探讨如何利用山地有利的条件,扬长补短,建成具有独特的山地景观特色的农业观光园,以求能够对同类农业观光园的规划有所启示,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农业观光园的功能区划及景观规划——以扬州市沙头镇农业观光园为例内容介绍扬州市沙头镇农业园区是以满足扬州市"菜篮子"工程的蔬菜生产为主,同时结合农业观光、农业推广、农业高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等功能的新兴园区。为此,以该农业观光园区的规划设计为例,从方案的背景、规划区的概况、规划的指导思想以及基本原则等方面,阐述了农业观光园区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重点论述了农业园区规划中的景观规划与设计。 江西大富生态农业观光园总体规划内容介绍经过对大富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功能分区、绿化配置诸方面,对其总体规划进行了介绍,力求将景观元素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使园区建设集观光、旅游、休闲、教育、生产、示范于一体。 艺术与生活——对中山岐江公园的再认识内容介绍

岐江公园是在广东中山市粤中造船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主题公园,引入了一些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及城市更新的设计理念,是工业旧址保护和再利用的一个成功典范。公园于10月建成,底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荣誉设计奖、中国建筑艺术奖、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和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一个公园在几年中得到这么多国际和国内大奖,应该说十分可贵。笔者查阅了有关岐江公园的资料,并于5月11日至13日作了实地考察,对该公园的建设成果形成了一些再认识。 1 岐江公园概况 岐江公园位于中山市区中心地带,东临石岐河(岐江),西与中山路毗邻,南依中山大桥,北邻富华酒店,东北方向不远处是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和中山公园,再往北一点就是逸仙湖公园。 岐江公园总体规划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 3.6公顷,建筑3000平方米。岐江公园合理地保留了原场地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和生产工具,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它们进行了艺术处理,诠释了一片有故事的场地,将船坞、骨骼水塔、铁轨、机器、龙门吊等原场地上的标志性物体串联起来记录了船厂曾经的辉煌和火红的记忆,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 公园建造过程 2.1 岐江公园的基础条件 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北连广州,南邻珠海、澳门,

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张家界生态旅游区是一处集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原始森林和珍稀动 植物等观光资源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 是新兴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辖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是湖南省旅游龙头。永定区是张家界市辖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旅游、文化、交通中心。全区总人口42.5万人, 总面积2172平方公里。当前,永定区主要景区景点有4A级风景区 (土家风情园、茅岩河旅游区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3个、3A级旅 游区(张家界秀华山馆)1个、2A级旅游区(张家界军声画院)1个。一、国内客源市场开发中存有的问题 (一)市场定位不明确 据对永定区近七年的政府文件和相关资料的查阅,未发现该区对本区 国内客源市场开发的系统研究资料和促动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的配 套政策。 (二)旅游基础项目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亟待提升 据今年6~7月期间的国内客源市场抽样调查数据反映,从游客对永 定区餐饮、住宿、交通、浏览、购物、娱乐基础项目评价打分来看, 上述各项达5分的所占比例分别为:19.87%、18.40%、25.79%、 35.10%、16.70%、16.49%,而3分及以下的各项比例分别为42.71%、41.85%、40.17%、23.47%、53.07%、51.18%。这说明永定区的基础设 施和服务质量没有得到游客的充分肯定,除了游览一项稍稍好一些, 其他各项都还必须大力增强,特别是购物和娱乐项目。 (三)旅游产品消费单一,复合型旅游产品推销力度急需增强 据今年6~7月国内客源市场抽样调查,前来永定观光、休闲、度假 的占绝绝大多数,比例为83.61%。这说明永定区其他旅游产品市场份 额极低,必须大力增强促销力度。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录(分省整理)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录(最新最全) 自1982年起,截至2013年1月,国务院总共公布了8批、22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其中,第一批至第六批原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起改称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逐次分别是:第一批:1982年11月08日发布,共44处 第二批:1988年08月01日发布,共40处 第三批:1994年01月10日发布,共35处 第四批:2002年05月17日发布,共32处 第五批:2004年01月13日发布,共26处 第六批:2005年12月31日发布,共10处 第七批:2009年12月28日发布,共21处 第八批:2012年10月31日发布,共17处 浙江(19处)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⑴ 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⑴ 雁荡山风景名胜区⑴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⑴ 天台山风景名胜区⑵ 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⑵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⑵ 莫干山风景名胜区⑶ 雪窦山风景名胜区⑶ 双龙风景名胜区⑶ 仙都风景名胜区⑶ 江郎山风景名胜区⑷ 仙居风景名胜区⑷ 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⑷ 方岩风景名胜区⑸ 百丈漈--飞云湖风景名胜区⑸ 方山--长屿硐天风景名胜区⑹ 天姥山风景名胜区⑺ 大红岩风景名胜区(8) 湖南(19处) 衡山风景名胜区⑴ 武陵源(张家界)风景名胜区⑵ 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⑵ 韶山风景名胜区⑶ 岳麓风景名胜区⑷ 崀山风景名胜区⑷ 猛洞河风景名胜区⑸ 桃花源风景名胜区⑸ 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风景名胜区⑹ 德夯风景名胜区⑹ 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⑺

南山风景名胜区⑺ 万佛山--侗寨风景名胜区⑺ 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⑺ 东江湖风景名胜区⑺ 凤凰风景名胜区(8) 沩山风景名胜区(8) 炎帝陵风景名胜区(8) 白水洞风景名胜区(8) 福建(18处)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⑴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⑵ 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⑵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⑵ 桃源洞--鳞隐石林风景名胜区⑶ 金湖风景名胜区⑶ 鸳鸯溪风景名胜区⑶ 海坛风景名胜区⑶ 冠豸山风景名胜区⑶ 鼓山风景名胜区⑷ 玉华洞风景名胜区⑷ 十八重溪风景名胜区⑸ 青云山风景名胜区⑸ 佛子山风景名胜区⑺ 宝山风景名胜区⑺ 福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⑺ 灵通山风景名胜区(8) 湄洲岛风景名胜区(8) 贵州(18处)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⑴ 织金洞风景名胜区⑵ 潕阳河风景名胜区⑵ 红枫湖风景名胜区⑵ 龙宫风景名胜区⑵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⑶ 赤水风景名胜区⑶ 马岭河风景名胜区⑶ 都匀斗篷山--剑江风景名胜区⑸ 九洞天风景名胜区⑸ 九龙洞风景名胜区⑸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⑸ 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⑹ 平塘风景名胜区⑺ 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⑺ 石阡温泉群风景名胜区⑺

美丽的太湖作文范文(精选7篇)

美丽的太湖作文范文(精选7篇) 美丽的太湖作文范文(精选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丽的太湖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丽的太湖作文1二年级的暑假,我和妈妈来到了美丽的太湖。 我们坐上了游船,向着太湖仙岛出发。环顾四周,群山环绕,白茫茫的湖水无边无际,让人有一种心胸开阔的感觉。微风拂过,湖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小鱼儿不时跳出水面,让你迫不及待地想伸手抓住它。 登上太湖仙岛,我和妈妈走在林间的羊肠小道上,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照射在我们的身上,仿佛给我们镶上了金色的宝石。站在小岛的最高处,碧绿的湖水,蔚蓝色的天空连成了一片,好一幅“水天一色”的美丽画卷。 可天公不作美,刚回到岸边,原先洁白如雪的白云被染

成了黑色,好像打散了墨汁一样。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劈头盖脸打了下来。我和妈妈正愁没处躲雨的时候,忽然,妈妈的眼睛一亮,只见前面不远的地方一个瘦瘦的阿姨正在卖伞,许多人都围了上去。妈妈赶紧跑过去,买了一把伞,带着我往外走。 走着走着,我发现伞上破了一个小洞,不时有雨水漏下来,就告诉了妈妈。妈妈却说:“在风景区买东西就这样,将就用吧!”又走了几步,一个人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上了我们,原来是那位卖伞的阿姨,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这是别人退回来的坏伞,刚才拿伞时没注意,实在是不好意思。”说着,她把手里的一把好伞递给了我们,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我和妈妈打着伞继续向前走。妈妈感叹道:“没想到太湖风景区的人做生意还挺讲信誉的。”我心想:对,人人都说太湖美,我说这里的人更美! 美丽的太湖作文2“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这一首优美的歌曲在我的耳边荡漾,在我的心里流淌。群山众星拱月般的怀抱着太湖这颗璀灿的水上明珠,这水天一色的画面令我深深的爱上了美不胜收的太湖。 清晨,天蒙蒙亮,伴随着鸟儿甜美的歌声,伴随着花儿沁人心脾的香气,来到美丽的太湖。那里风甜气香。群山上的灯光,星星点点的,隐隐约约倒映在幽静的太湖。整个太

浅析新形势下景区如何吸引客源

浅析新形势下景区如何吸引客源案例九江庐山 班级:------------------------------- 姓名:------------------------------- 学号:-------------------------------

新形势下景区如何吸引客源 前言:在这个新时代里,随着《旅游法》的颁布、中央发布的八项规定以及散客时代的到来,景区如何能和以前一样有足够的客源是景区管理人员十分注重的问题。 新形势下景区客源为什么会有影响 据景区负责人介绍,现在景区假日的显著特点是团队游客明显减少,通过自驾、自助等方式出游的散客已经成为景区客源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现在散客旅游完全是取决自己的喜爱和对景区的了解去选择旅游景区。而且随着中央颁布的“八项规定”,一些公费团体旅游明显受到限制,这对景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从这些状况来说,散客占景区客源的比重越来越重。 以景区庐山为例来具体探讨庐山如何吸引客源的问题。(质量、宣传、活动) 目前有许多游客对景区庐山有一些反应或抱怨。有以下几点: ①庐山问票存在“票中票”问题,并且票价相对偏高 ②硬件设施不到位,食宿较差 ③旅游景点主要以观赏为主,很单一 ④游客对景区不是很了解 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对景区客源有影响,而在新形式下,为了要吸引

客源必须先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1.庐山门票逐渐进行票制改革,实现联票和单票双轨制 对于景区的整合,游客和旅行社最担心的是变相涨价和捆绑销售。为了消除市场疑虑,管理层采取了两个具体措施:一是实现联票制,可以使票价在整体上降低相对百分比;二是单票制,游客想去单个景点,仍可以单独购票。这种灵活机动的价格策略,在推出之后会容易被市场所接受。在全国景区涨声一片的情况下,景区的门票价格调整却能波澜不惊,足见其市场运作的沉稳老练。国内著名风景名胜区的门票价格上涨,一直是大众旅游市场的敏感话题。通常而言,游客对景区门票的价格敏感度,一是跟绝对价格有关,二是源于相对价格比较。把国内旅游业的一线品牌景区价格作为标杆,门票价格设置在一道“大众心理红线”,这样可以提高性价比,钝化价格敏感度。 在价格上的改革可以吸引原想来却顾虑其价格的游客,同时也可以提高景区形象。 2.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的好坏是游客对景区评价重要的硬件。很好的设备可以体现景区对游客的关怀程度以及管理者对景区的重视程度。每个游客出行旅游基本上都是来享受自己的休闲时光,好的设施可以给游客带来很好的心情。一些设施应考虑到一是旅游线路的合理设计,二是构建生态环保的便捷交通,三是做好游客旅游的安全保护。 较好的硬件设施,处处体现人性化服务设施可以给游客留下好的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坐落在“人间天堂”苏州市区的西部镇湖,西枕太湖,东接东渚,南连光福,与“中国刺绣之乡”毗邻,规划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对外开放2.3平方公里,投资近4亿。作为天然湿地,该地区原为太湖的一处秀丽湖湾,水壤交错,有茭芦莲菱、鱼虾蜄、蛤之利,更有白鹭飞天、蛙鸣鸟啾之境。当地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因春秋时吴王常来此游湖而史称“游湖”。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的个性独具的原始时尚休闲景区,错落有致地贯穿整个公园。桃源人家、桑梓人家、七桅古船、渔矶台、槿篱茅舍、半岛茗茶、青云画舫、烟波致爽等景点,让人时而如同打开一册底蕴深厚的志书史籍,时而又有轻风情风物掌故逸兴读物的美妙感觉;而植物知识长廊广场、濒危植物观察廊、水八仙景区、观鸟亭、珍禽部落岛等景点又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科普知识的教育园地,让游客汲取生态科学知识,提升自然生态的环保理念。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苏州西部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丰富了苏州高新区旅游的构架和内涵,已成为苏州休闲旅游的新地标。作为天然湿地,2007年6月,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被江苏省林业局命名为省级湿地

公园,于2010年2月正式对外开园。2010年2月正式对外开园,2011年10月,成为全国首批12个正式授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是苏州首家,也是苏州唯一一家通过试点验收并正式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 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所在的游湖地区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虽历经千百年岁月的变迁,依然保留着一些浓郁的吴地习俗。 祭禹: 每年正月“上昂”、清明“祭禹”及冬季“献鱼头”三期大香信,其中尤以清明祭禹最为隆盛。正月“上昂”,是纪念禹王圣诞和祭鳌求福的祭祀活动。俗传正月初八是禹王生日,吴地有神诞庙会,在庆贺禹王诞辰同时,祈求鳌鱼不要兴妖作怪,同时也祭祀庙内诸神,保佑渔民平安。活动从正月初八开始,持续约半月。清明祭禹,是全湖渔民的公祭,由各香社统一安排实施。香期为7天,前3天祭祀,后4天娱神。冬季“献鱼头”,此时幼鱼已经长大,正是捕涝季节,渔民要将捕到的第一条大鱼献给禹王,表示捕鱼不忘本,祈求禹王保佑渔汛丰收。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华夏园林网2010-02-25 浏览量5588 化腐朽为神奇: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与材料再生于再用 中山岐江公园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建设,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消亡的简短却可歌可泣的历程。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器的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了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 发对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俞孔坚,2001; 俞孔坚庞伟,2002,2003; Pudua,2003)。 (1) 保留:尊重没有设计师的设计 良好的景观不是职业设计师的凭空创造,它们经历时间而发展,创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环境的上策是保留过去的遗留。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围。 公园设计组对所有这些“东西”,以及整个场地,都逐一进行测量,编号和拍摄,研究其保留的可能性:包括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水体和部分驳岸都基本保留原来形式,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为了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要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而开设支渠,形成榕树岛;构筑物的保留和再利用: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中在场地设计之中。机器的保留和再利用: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许多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2) 改变:再利用 原有场地的“设计”必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将,还需加以提炼,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有一定距离。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能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和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同时,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欲望。岐江公园中几个典型的加法和减法设计包括:旧水塔的利用和改造;烟囱与龙门吊的再利用,船坞的再利用,机器肢体的再利用。 除了大量机器经艺术和工艺修饰而被完整地保留外,大部分机器都选取部分机体保留,并结合在一定的场景之中。一方面是为了儿童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则试图使其更具有经提炼和抽象后的艺术效果。 (3) 再生设计 原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和在设计,而体现为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经过再生设计后的钢被用做铺地材料,乡土野草成为美丽的景观元素。甚至场地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也通过诸如“红盒子”的设计,而再现。 岐江公园注释了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概念: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阅读场地,保留“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因为那是时间的作品,是自然过程和历史的积淀。 中山岐江公园 3.2 雨洪利用与野草之美:浙江台州永宁公园的生态化设计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俞孔坚等,2005)。永宁江公

客源市场分析

梵净山旅游景区客源市场分析 一、梵净山旅游景区区位分析 (一)地理区位 梵净山位于贵州东北部与湖南、重庆三省市交界处得印江、江口、松桃县三县境内,周边有江口、印江、松桃县城与铜仁市碧江区及湖南凤凰古城;地理坐标为北纬27°49′~28°1′,东经108°45′~108°48′;东西宽21公里,南北长27公里,边界线长200多公里,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梵净山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1987年被批准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梵净山涉及区域主要包括梵净山及其印江、江口、松桃三县区域。 (二)市场区位 梵净山具有与周边旅游资源得组合与互补得市场比较优势,就是区域旅游得重要节点。随着铜仁机场、渝怀铁路得营运与杭(州)瑞(丽)高速公路得建设等大交通网络得形成,梵净山旅游区在贵州及西南得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梵净山处于贵州省连接国内东部客源市场得区位优势与交通便捷得优势,将转化为旅游产品得市场竞争力优势。共同得文化价值以及临近得区位,使得梵净山可以成为亚洲,特别就是东亚、东南亚与港澳台旅游得新热点。 二、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旅游行为得普遍化、平均出游次数增多等

原因,我国旅游市场自驾游与自助游等散客出游规模将不断加大。在旅游形式上,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游、文化体验游以及各类特种旅游不断创新与发展,休闲度假式旅游将逐渐成为旅游消费得主流与国内旅游发展得重要方向。越来越多得旅游者不仅愿意选择那些更“独特"、更“奇异”、更“新颖"得旅游景点,而且游客特别瞧好那些具有综合性特征得旅游地与旅游项目(即奇异独特得自然景观能同特定得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从而在一次确定得旅游过程中获得集知识性、娱乐性、体验性、享受性等为一体得多重满足,中短线旅游持续升温。 三、梵净山旅游景区客源市场分析 由于铜仁地处湘黔渝三地交界,周边汇集梵净山、九龙洞、苗王城、凤凰古城等优秀旅游资源,交通沿线上串联了张家界、镇远等优秀旅游城市,使得铜仁具备了区域旅游集散接待得地理优势,也具备了成为主要旅游目得地与旅游中心城市得发展潜力,对周边市场得客源有强大得吸聚能力。 四、梵净山旅游景区目标市场定位 (一)铜仁市城市居民以及其她县区居民; (二)重庆、贵阳、长沙等省级城市得一级客源市场; (三)珠江三角城市群、长江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经济发达地区得游客; (四)港、澳、台佛教市场; (五)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市场. 总体来说,梵净山景区旅游得目标与定位确定为:以周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