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_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_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_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_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3 本文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5CSH1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

关项目“我国目前社会阶层状况研究”(项目编号08JZ D0024)、复旦大学985公共管理与

公共政策创新基地研究项目“城市基层政权建设中的制度创新与机制再造”的资助,作者对上述资助深表感谢。作者感谢香港城市大学叶毅明教授对本文所提的建设性建议,他的评论对提高本研究的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3黄荣贵 桂 勇

提要: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它在集体抗争的动员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呈现。然而,关于互联网与集体抗争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中国都市集体抗争研究领域中更是如此。现有研究往往采用个人层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者利用个案资料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这两种研究方法都具有内在的局限,难以系统地直接检验互联网与集体抗争事件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 A ),较为系统地比较了来自上海的15个案例,结果发现在线业主论坛确实有助于集体抗争事件的发生。这一发现揭示了互联网作为动员手段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集体抗争 互联网 业主

集体抗争是当代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现有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对集体抗争进行分析。例如,对都市运动(urban m ovement )的文献回顾发现,现有的主要理论包括剥夺理论、共意(consensus )动员理论、阶级理论、抗议(protest )参与理论、资源动员理论;此外,还有研究者从政治环境的不同维度(国家政策、政党关系、国家干预等)分析都市运动(Pickvance ,1995)。社会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集体抗争,其研究范式则包括了大众行为理论、资源动员理论、政治过程理论和新社会运动理论(Edelman ,2001)。

近年来,研究者对互联网的关注随新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增加;然而,新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在集体抗争中的角色与作用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Brake ,2005)。虽然现有的经验研究初步揭示了互联网在各种抗争活动中的重要作用(G arrett ,2006),但是,关于互联网在抗争政

社会学研究 2009.5

治中的影响尚未有一致的结论(Diani,2004)。并且,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规模的社会运动,甚至是跨国运动(Ayres,1999;Wall,2007),仅有少数研究者关注互联网与地方性集体抗争之间的关系(Ham pton, 2003)。一方面,互联网在集体抗争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另一方面,相关的研究却相对缺位。这样的张力意味着互联网与集体抗争之间的关系是抗争政治研究中的重要议题(Diani,2004)。对此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集体行动的理解。正如鲁匹亚和辛(Lupia&Sin, 2003)的理论分析所指出的,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沟通过程的成本,因此群体规模不再是集体行动的主要障碍;相应地,个人贡献的可见性(noticeablity)才是更为根本的决定因素,后者并不直接地由群体的规模所决定。集体行动本质上是跨越个人活动与公共活动的界限,互联网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公、私领域之间的界限,使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之间可以更容易地结合起来,从而集体行动在互联网时代也更容易出现(Bimber et al.,2005)。不过,以上观点尚有待经验研究的检验。

就中国都市抗争研究领域而言,研究者并没有充分关注信息技术对于都市集体抗争的影响,因此对于互联网在集体抗争中的作用的研究和了解都很有限。笔者认为,只有把基于互联网的动员结构和动员手法纳入集体抗争的分析框架,才能更好地理解当前的都市抗争。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以个人为分析单位,考察互联网对个人抗争参与行为的影响或者采用个案研究方法研究集体抗争事件,然而,这两种方法都具有内在的缺陷,无法有效地直接检验互联网对于集体抗争事件的影响,从而限制了我们对互联网与业主抗争之间关系的认识。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本文将采用定性比较研究方法(qualitative com parative analysis),较系统地考察在线业主论坛在业主集体抗争中的角色,从而深化对互联网与都市集体抗争的理解。本文的第一部分回顾互联网与集体抗争的一般理论,包括互联网如何影响集体抗争的整体景象(landscape)以及互联网如何影响抗争参与行为。第二部分回顾中国都市业主集体抗争的传统解释模式,并阐述在线业主论坛作为新兴的动员结构对业主抗争的影响。第三部分简要展示互联网对集体抗争影响的初步经验发现,并指出目前的研究方法在方法论上的不足。第四部分介绍本文的数据分析策略、数据来源和变量测量。第五部分是本文的主要经验发现。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讨论。

论文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一、互联网与集体抗争:对现有文献的回顾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既对集体抗争事件本身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抗争参与者所面临的动员结构,从而改变参与者的决策模式与参与模式。关于互联网如何影响集体抗争事件,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是: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抗争的扩散(diffusion)。扩散是指抗争的实践流在社会系统中的传播,扩散的实践流包括行为、符号、意识形态、抗争手段等。社会运动研究指出,扩散的过程可能发生在不同社会运动部门之间或不同社会运动组织之间。①多种因素可以影响社会运动的扩散过程,其扩散渠道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S oule,2004)。直接扩散的主要载体是社会网络,间接扩散的载体包括共享的认同、共同的文化理解、相似的制度及大众媒体。

互联网可以被看作扩散过程的间接载体,它的出现加速了扩散的过程,缩短了抗争的周期,从而可能强化冲突的程度(G arrett,2006)。主要的原因包括三方面:首先,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流动是高速的,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到全球范围,而国家对于互联网信息流的控制(与传统媒体相比)相对比较弱,这些特点意味着与社会运动相关的信息的流通周期缩短,流通面增大,发生在一个地区的抗争可能通过跨越地理界限的信息流通影响到其他地区,并启发和激发进一步的抗争行动。当然,在信息化时代,不管是社会运动组织还是政府对社会事件的反应都可能更为迅速,正如宾伯(Bimber,2000)所指出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政治沟通加速了政治过程和政治议程。不过,政治过程的加速也可能改变政府对集体抗争的反应,从而改变抗争者所面临的政治机会结构,并最终影响到集体抗争的扩散。第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沟通方式集多种特性于一身,它同时能成为外部沟通渠道和内部沟通渠道。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来源于外部的信息的扩散主要依赖于大众媒体,而来源于内部的信息的扩散主要依赖于社会关系网(Strang&S oule,1998)。在互联网时代,不管信息来源于内部还是外部,互联网都可以成为扩散的

①社会运动与集体抗争在内涵上既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在一般意义上说,社会运动和

集体抗争都属于抗争政治的范畴,因此社会运动的研究对于理解互联网与集体抗争之间的关系具有启发性,其研究发现对于解释互联网如何影响集体抗争具有借鉴意义。

社会学研究 2009.5

渠道。并且,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传播具有高度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有助于强化扩散的效果。现有的研究初步肯定了互联网在扩散中的积极作用。比如,对美国的静坐扩散现象的研究发现,互联网对跨城市的扩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社会网络的影响则很小,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地理空间妨碍了社会网络在静坐扩散中的有效性(Andrews&Biggs, 2006)。第三,由于互联网中的信息准确程度比传统媒体低,信息的不准确性可能激化冲突的剧烈程度。艾尔斯研究跨国社会运动时指出,相当多的信息来自个人,并没有编辑对信息的准确度进行控制,这会导致信息质量的下降,而不可靠的信息有可能使集体行动演变成全球性的动乱(electronic riot)(Ayres,1999)。考虑到互联网用户对信息具有自我选择性,互联网用户将处于一个同质性极高的信息空间。经过虚拟空间的碎片化过程,信息的不准确性可能会被进一步强化(K erbel& Bloom,2005),其后果可能是抗争政治的激进化。对此,学界具有不同的观点。乐观的学者认为,悲观的论断忽略了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参与者不会盲目接受所有的信息,而是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做出判断(G arrett,2006),参与者可能会通过比较不同的信息来源来减少信息不准确性(E lin,2003),随着基于互联网的传播方式的普遍化,用户对网络信息的态度也将可能发生变化,用户将会用更具批判性的思维看待网络信息(Barlow,2008)。有经验研究指出,互联网用户的社会容忍度以及思想开放程度并不比非互联网用户低(G arrett,2006)。这种争论还在持续,可惜目前的经验研究非常少,只有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才能为该争论提供答案。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不同抗争事件之间的关系,还改变了潜在参与者与特定集体抗争的关系。换言之,互联网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个人的参与行为。互联网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个人的参与决策,其中,信息流机制被学界广泛讨论,其核心观点是:互联网的出现减低信息获取的成本,从而增加了个人参与集体抗争的可能。在一个前瞻性的研究中,沙与他的同事区分了互联网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不同动机,发现不同动机的互联网使用对参与具有不同的影响(Shah et al.,2001):只有以信息获取为目的的互联网使用才会促进信任和市民参与。该研究突出了信息流的重要性。有学者甚至宣称,是信息流而不是互联网技术本身具有深刻的政治涵义(Bimber,2000)。实际上,互联网降低了信息发布与获取的成本,增加了信息在互联网中的流量,从

论文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而对政治参与产生正面的影响。当然,互联网中的信息流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的信息流适合于不同的目的。对抗争组织网站上所提供的信息的内容分析显示,信息流主要包括三类:以提供事实为取向的信息、以传播观点为取向的信息、以号召和动员为取向的信息(R osenkrands,2004)。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在政治动员过程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图尔伯特和麦克尼尔分析了1996、1998和2000年的美国总统选举的调查数据,发现互联网用户确实更加积极参与选举以及其他政治活动,只有1998年是例外,可能因为1998年是中期选举,不足以引起民众的兴趣,从而互联网使用与参与行为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T olbert&Mcneal,2003)。塞诺斯和莫指出,互联网使用普遍促进了信息获取,但是互联网使用对市民参与、政治参与的影响取决于用户的政治兴趣(X enos&M oy,2007)。虽然研究者对信息流是普遍地促进参与还是与受众的个人特征有交互效应持不同的见解,但本文认为这两种观点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媒体研究揭示,对新闻的关注能够提高个人的政治效能(Pinkleton et al., 1998;Semetko&Valkenburg,1998)。①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与其他传统媒体一样能够提升个人的内在政治效能(K enski&Stroud,2006; Wang,2007)。如果说高水平的内在政治效能是参与抗争政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Craig&Maggiotto,1981;Y eich&Levine,1994),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互联网的使用将促进网民积极参与抗争政治。

二、业主集体抗争:传统的解释与新兴的动员结构

(一)中国都市业主抗争:传统的理论解释

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现有对中国都市业主抗争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取向:阶层视角、情感视角(包括认同及怨恨的视角)、机会结构视角,以及资源动员视角(包括外部资源动员及内部资源动员)。

1.阶层视角

在阶层视角中,中产阶级被认为是草根抗争的主要力量,该研究视①政治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影响政治过程的能力的感知(Lee,2006)。

社会学研究 2009.5

角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中产阶级作为抗争行动的统一、有机的整体(T omba,2004,2005;Cai,2005)。胡荣等人认为,中间阶层在现有体制下,将努力寻找利益和公正的最大平衡点,同时保持温和而略带保守的意识形态(胡荣、刘艳梅,2006)。中产阶级在抗争行动中占有核心地位,这是因为:首先,中产阶级具有强烈的权利意识,一旦自身权利受到侵害,中产阶级将会自觉意识到,并采取维权行动。其次,中产阶级具有比较强的行动能力,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动员资源,从而使得抗争行动具有坚实的资源基础(参见陈映芳,2006)。

2.情感视角

情感视角与集体抗争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郭景萍,2006),其中,部分研究者从怨恨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其他研究者则倾向于从认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斯梅尔塞(Smelser,1962)和格尔(G urr,1970)较早研究了怨恨在集体行动中的作用。斯梅尔塞认为结构性的怨恨与剥夺感是集体行动得以产生的必要条件;格尔则指出,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个人的相对剥夺感,从而导致集体行动的产生。刘能(2004)所建构的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的理论模型就将怨恨作为一个主要的动力机制。张磊(2005)指出,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和各级政府组成的利益集团敢于并且广泛侵犯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这是业主维权运动兴起的深层次根源。此外,研究者也关注认同这一心理作用机制在业主集体抗争中的作用。比如,何艳玲(2005)吸取克兰德曼斯的理论观点并指出,对事件本身的共识是一种动员力量,可以将潜在的动员者变成实际的参与者,从而有助于运动的持续发展;庄雅仲(2005)则把居民对地域性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作为公园保存运动的主要动力。情感视角试图将社会变化与个人心理、情感和认知联系起来。然而,该视角很容易滑向纯粹的文化解释,从对业主抗争的解释蜕变为对业主抗争的解读。

3.机会结构视角

与情感视角相对的是机会结构视角。机会结构视角认为,抗争的出现取决于集体行动者所面临的政治机会机构和有利条件,而不是个人对遭遇的社会或者经济因素的不满(塔罗,2005)。机会结构不仅会影响行动者对抗争行为是否可以成功的预期,还直接影响抗争行为所面临的风险和成本,最终影响抗争行动出现的可能性。芮杰明在分析业委会在自我组织、参与、行使权力等方面的差异时指出,政治—法律环境对业委会的发展和运作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Read,2008)。维权

论文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组织所面临的制度环境也直接决定其运作策略———借助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进行非正式的政治活动(张紧跟、庄文嘉,2008)。石发勇等研究者分析了权威主义国家行政体系“分裂”所产生的机会结构,并指出正是由于行政体系“分裂”状态的存在,垂直的社会网络才能成为运动者可资利用的资源(石发勇,2005;Shi&Cai,2006)。政府的区分性应对策略———如吸纳与协商、压制与分化、组织动员与利益补偿———是理解业主抗争形态的重要变量(黄卫平、陈家喜,2008)。此外,有研究者还指出,维权活动所在城市的政治地位,特别是国家政治文化中心所具有的特殊权力结构,是营造机会空间的一个潜在资源(施芸卿,2007)。

4.资源动员视角

资源动员视角在抗争研究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积极分子的有效领导、业委会的建立、业委会的动员以及业主自身拥有的资源都是业主维权的重要资源(张磊,2005)。大体而言,资源可源于抗争群体的外部和内部。就外部资源而言,媒体的作用受到研究者较多的关注。新闻媒体对集体抗争的持续与结果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作用是双重

“戏剧化”和具有情感渲染力的报道方式有的:首先,媒体的“个人化”、

助于将抗争行动的中心事件“问题化”,使该抗争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件转化成一个为公众所知晓的公共事件,既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又可以将更多潜在参与者吸引进来(何艳玲,2005)。其次,由于媒体具有相当强大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媒体的介入可以造成社会压力,同时,大众媒体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抗争行为的合法性,从而有助于问题的合理解决(孟伟,2005)。就内部资源来说,群体内的组织以及人际社会网络最为关键,因为正式的组织和人际网络是解决“搭便车”问题的重要手段,可以将潜在的参与者动员和组织起来(曾鹏,2008)。个案研究已经指出,在业主维权过程中,社区精英人物、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是组织动员的核心力量,正是他们的动员将邻里中的业主团结起来,共同展开维权行动(孟伟,2005)。

(二)在线业主论坛:业主集体抗争的新兴动员结构

在线业主论坛除了具有互联网的一般特征,还拥有自身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之成为业主集体抗争可资利用的动员手段。首先,在线业主论坛具有高度的互动性,论坛用户可以就小区的公共事务进行互动式讨论,因此,在线业主论坛可以看作是新兴的公共领域。关于互联

社会学研究 2009.5

网和政治讨论的研究指出,政治讨论让讨论参与者置身于多元化的政治观点中,提升参与者的政治兴趣,从而提高参与者对政治的认知水平(Shah et al.,2005),并最终促进政治参与。经验研究指出,以信息为目的的在线活动(比如,在线新闻阅读)同时促进面对面的政治讨论以及在线的政治讨论,而政治讨论最终对政治参与产生积极影响(Shah et al.,2005;Nah et al.,2006)。在该理论模型中,互动式讨论是政治参与的直接影响因素。与传统的面对面的政治讨论相比,在线讨论平台有独特的优势:第一,其讨论的影响面更加广泛,参与者的政治观点也更加多元化。第二,在线讨论成本更低,参与者可以自由选择加入讨论的时间与地点,这一点对于上班一族来说特别重要。第三,用户在讨论过程中享有对讨论内容的“编辑权”(Scott&Street,2000)。所谓“编辑权”,是指参与者不经过审查就可以发布自己的信息或者对现有信息进行再阐释。在这个意义上,用户可以通过叙述(narrative)的方式,指出“什么是问题”,同时为“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提供答案,该过程有助于加强参与者的共识。

其次,在线业主论坛是一个虚拟社区,有助于集体认同的发展,并为集体行动提供心理学基础。集体认同是参与者之间的联系纽带,集体认同的建构在社会运动中至关重要(G ams on,1992)。研究者对互联网与集体认同之间的关系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研究指出互联网虽然有助于组织某些集体行动,但其对于意义与认同的影响甚弱(Wall,2007; Wright,2004),只有日常的交流才是建构认同的核心。与之相对,新社会运动的研究者则认为互联网上的互动有可能发展出集体性认同(Myers,1994),但是基于互联网的集体认同是否能转化为集体行动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比如,尼普(Nip,2004)分析了网上论坛在建构同性恋群体的集体认同中的作用,发现:1)网上论坛能够维护并且强化“我们”这种认同边界,并且培育出群体信任感;2)网上论坛并没有很成功地建立一个关于同性恋的阐释框架,也没有成功地提升成员对同性恋现象的自我意识,从而限制了其集体动员的能力;3)网上论坛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出与主流问题相对的群体亚文化,但并没有取得彻底的成功。本文认为,在线业主论坛所具有的特点使之有助于促进业主的集体认同,并能转化为集体行动。对于中国城市中的在线业主论坛来说,由于它们与小区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论坛的绝大部分用户都是本小区的业主,因此虚拟的社区与现实生活的社区是相互重合的。笔者认为,

论文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这种重叠性是在线业主论坛培育出集体认同的关键,也正是这种重叠性强化了集体认同转化为集体行动的能力。个案研究显示,当在线社区与现实社区存在重叠时,在线社区有助于生成大量的弱邻里关系,这种邻里关系最终能够成为集体行动动员的工具,而虚拟的社会关系与现实的社会网络的重叠,更是有效地克服了搭便车的问题(Ham pton, 2003)。

再次,正因为在线业主论坛与现实的社区存在对应关系,在线业主论坛可以看作是业主集体抗争的组织基础,是集体抗争组织、协调的工具与手段。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社会运动以及其他形式的集体抗争的实体组织不再是必须的,所有的任务(包括动员、协调等)都可以通过虚拟空间完成。由于虚拟组织的运作成本比较低,少数的积极分子(activists)可以通过互联网而组织大规模的集体行动,这意味着以积极

。艾尔等人预测,以少数积极分子为核心的组织在集体抗争中将会越来越多(Earl &Schussman,2002)。与传统的集体抗争组织相比(比如以业主代表为基础的组织网络),在线业主论坛作为业主抗争与赋权的新平台具有独特的优势:第一,通过业主论坛发布信息的便利性使抗争的组织过程更加透明化;第二,基于业主论坛的沟通使得组织成员之间、成员与领导者之间的沟通更加直接、容易;第三,对组织领导者的依赖性降低,领导者不再是组织、协调的核心,支持者可以相对独立地组织集体行动,共同的政治议题变成动员的核心要素(Ward&Vedel,2006;G arrett, 2006)。从集体行动的逻辑看来,组织过程的透明化和沟通过程的直接化意味着用户可以更容易得知其他用户在抗争中的决策及贡献,并且该过程并不直接受限于群体的规模,从而,基于互联网的业主集体抗争较少受社区规模的影响,共同利益与议题本身往往就足以成为集体行动的基础(Lupia&Sin,2003)。综上所述,在线业主论坛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兴的动员结构。

三、在线业主论坛对抗争的影响:一些初步的经验发现

(一)在线讨论对参与抗争的影响:基于个人数据的分析

根据经验观察以及上文论述可知,在线讨论有助于促进个人的抗

社会学研究 2009.5

争参与行为。作者在这15个小区进行了个人层面的问卷调查。上海的调查数据显示(数据来源及收集方法请详见桂勇、黄荣贵,2008),控制了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曾经在网上业主论坛参与讨论社区公共事务的被访者更加有可能参与其他的抗争行为,包括写联名信、上访、抗议和请愿。回归系数是311410,意味着其发生比率是23113,①即参与网上讨论的被访者参加其他抗争行为的可能性约是其他被访者的23113倍。在一定程度上说,业主在线论坛确实有可能成为业主抗争的动员手段(见表1)。

 表1 参与在线业主论坛讨论与参与其他的抗争行为:

基于个人的分析

系数标准误

截距-3173633114710

参加论坛讨论31141033316838

年龄1011210202

性别(1=男)1390515919

教育程度-1205211976

样本量及模型拟合度N=430AIC=114126

注:1)这是logistic回归分析;2)其他抗争行为包括:写联名信、上访、抗议和请愿。

3<0105;33<01001;333<010001。

(二)业主论坛与社会网络:对两个小区的比较分析

个案观察显示,在线业主论坛不仅能通过在线讨论影响个人参与抗争的可能性,还能成为抗争动员的渠道。在这一节中,笔者将简述两个案例的动员过程,并分析不同动员手段的差异(关于两个案例的比较,见表2)。

小区X是一个中产阶级小区,规模中等,没有网络业主论坛。该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擅自提高物业管理费价格,引起业主的不满,于是业主集体向市、区物价局反映问题,希望能够把物业管理费降下来。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一些细心的业主发现了问题,他们将该信息告诉小区内的熟人,并且彼此交换各自的意见。其次,比较关心小区公共事务的业主开始发起撰写联名信的计划,并上门动员熟悉的居民支持该行

①23.13=exp(3.1410)。

论文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动。由于这是一个中等规模的社区,单个业主很难征集所有业主的意见,于是积极分子通过熟人网络在各个楼中物色业主代表,并且通过业主代表征求每个楼业主的意见,从而完成联名信的撰写。

小区Y是一个中产阶级小区,住户以年轻的白领为主,小区规模约1000户,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小区。小区居民在2007年开始入住,因此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不多。该小区拥有一个业主论坛,截至2009年1月底,论坛累计发帖数过万,而帖子主题数高达3100多。业主在论坛上发布日常生活、物业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业主之间在虚拟空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2008年下半年,有业主偶然间发现物业管理公司私下允许电信公司在小区内安装相关设备。业主认为该设备将会带来电磁污染,从而引发集体抗议。首先,业主将已安装的设备的照片在论坛上发布,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业主一致认为物业管理公司的行为损害了业主的利益,并且该行为没有得到业主的授权,是不具有合法性的。其次,有业主在网络上发起号召,建议成立业主联席会作为组织和协调主体,代表业主进行维权,该号召得到业主的积极支持,最后由自愿报名的业主组成业主联席会。再次,业主联席会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号召业主参加在小区内举行的业主签名会,以表示共同支持集体维权行动。签名活动取得成功,为最终的集体行动提供合法性依据。最后,在业主联席会的推动下,成功召开了多方协调会,并在会上让物业管理公司做出有利于业主的承诺。在整个维权的过程中,有论坛用户将具体的过程用文字、图片进行及时的报道,让其他业主较为全面地了解事件的进展。①从以上分析可知,在线业主论坛发挥作用的机制包括:促进小区的社会资本存量,提供方便的互动和讨论的平台,进行号召和动员。

虽然两个小区并不是完美的相似案例,但是对此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理解两种不同动员手段的差异。X小区是面对面的动员,该动员方式基本是基于一对一互动模式,动员成本较高。实际上,该方式的动员成本将会随小区规模线性增加,因此该动员方式在中小规模小区更为有效。虽然该行动具有集体性,参与者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却较少。这意味着,社会网络动员依赖于现有的社会资本,但是动员过程不是生成新社会资本的有效过程。与之相对,以互联网作为动员手段,基本上

①信息来源:作者于2009年1月对在线业主论坛的内容分析及与小区业主的通信。

是一种“一对多”甚至是“多对多”的动员模式,其动员成本比较低,并且有可能在动员过程中形成新的社会资本。当然,在线业主论坛是否能够成为有效的动员平台取决于论坛用户的活跃程度,这与用户的数量有直接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说,大型小区的在线业主论坛更有可能成为有效的动员平台。

 表2 两个小区的比较:不同的动员手段

名字小区

档次

规模

在线业

主论坛

诱因动员方式

X中产小区中等没有物业管理公司私自提

高物业管理费

面对面动员,社会网络是核

Y中产小区大型有物业管理公司私自允

许安装电信设备

网络动员为主

从以上经验发现可知,虽然现有的经验数据暗示了互联网,特别是在线业主论坛对于业主集体抗争的参与和动员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不管是基于个人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还是单个Π少数个案的案例分析,它们在方法论上都具有明显的缺陷。对于前者来说,虽然大样本的数据分析有助于帮助研究者进行统计推断,但是基于个人数据的分析无法为理论观点提供直接的经验支持。根据现有的理论,我们可以把在线业主论坛视为动员结构,该结构不仅能影响个人的参与行为,还直接影响集体抗争的事件本身。理论上,研究者可以收集关于集体抗争事件的大样本,但是由于资源的限制,在实际研究中很少有研究者使用集体抗争事件作为分析单位进行统计分析。正是由于这种限制,个案研究变成了研究者方便的选择。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单一个案研究最大的问题是“基于因变量选择案例(selection on dependent variable)”,存在选择性偏误,无法对理论观点进行比较系统的检验。多个案比较可以弥补单一案例的研究,然而,在操作层面,当案例数量增加,自变量不同取值的组合将以指数级递增,研究者难以通过手工方式对理论观点进行有效的比较。正因为如此,本文将采用定性比较分析(QC A)(Ragin,1987,2000)作为主要的数据分析策略,试图较为系统地直接检验互联网对于集体抗争事件的影响。

社会学研究 2009.5

四、本文的分析策略、数据及测量

(一)分析策略:定性比较分析

当抗争政治研究的关注点从个人参与转向抗争事件时,研究者所面临的主要是小样本或中等大小的数据样本,然而,抗争事件的出现往往同时取决于多个要素。样本量的限制以及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意味着统计建模和统计推断难以提供有效的分析结论。与之相对,定性比较分析(qualitative com parative analysis ,简称QC A )(Ragin ,1987,2000)能够有效、系统地处理多案例比较研究数据。该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行动(Dix on et al.,2004)、社会运动(Amenta et al.,2005;Cress &Snow ,1996,2000;Hagan &Hans ford 2Bowles ,2005;Osa &C orduneanu 2Huci ,2003)、抗议研究(Walton &Ragin ,1990)和社会革命(Wickham 2Crowley ,1991)的研究。

定性比较分析是一种以案例研究为取向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帮助

研究者进行理论与经验的对话,并能系统地分析中小样本的数据。

①拉金于1987年首先提出定性比较分析,当时该方法只能处理两分变量的解释变量和结果变量。随着该方法的发展,拉金(Ragin ,2000)将模糊集合引入定性比较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变量的“质性”维度和“量化”维度结合起来。克隆维斯特(Cronqvist ,2004)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扩展,使之可以处理多值的条件变量。现在,定性比较研究已经被

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②随着方法论的发展,相应的软件也在不

断开发和完善中,目前的软件包括fs ΠQC A (2.0),③T osmana ,④基于Stata 的命令fuzzy ,以及基于R 语言的程序包QC A ⑤和ASRR ,⑥所有的软件都能进行两分变量的QC A 分析,fs ΠQC A 、fuzzy 和ASRR 可以分析模糊集QC A 数据,而T osmana 和ASRR 可以进行多值条件的QC A 分析。本研究主要使用拉金(Ragin ,1987)提出的定性比较研究方法,在该方法中,论文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①②③

⑥http :ΠΠasrr.r 2forge.r https://www.doczj.com/doc/b37684585.html,

http :ΠΠcran.r https://www.doczj.com/doc/b37684585.html, Πweb Πpackages ΠQCA Πindex.htm l http :ΠΠw w https://www.doczj.com/doc/b37684585.html, http :ΠΠw w w.u.ariz https://www.doczj.com/doc/b37684585.html, Π~cragin ΠfsQCA Πs oftware.shtm l 在定性比较研究方法的国际网站上可以找到相关的文献,详见http :ΠΠw w https://www.doczj.com/doc/b37684585.html, https://www.doczj.com/doc/b37684585.html, Πpages Πres ources Πinternational.htm l 目前,定性比较分析可以与概率理论相结合,从而可以处理大样本数据。

社会学研究 2009.5

变量取值为1表示某个条件发生或存在,用大写字母表示;变量取值为0表示某个条件不发生或不存在,用小写字母表示;3表示“和”,+表示“或”,而→或者=表示“导致”。比如,A3B→Y表示A和B同时存在将导致Y的发生。

定性比较分析并不是定量分析方法的替代,它具有与后者不同的分析逻辑。首先,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异于定量研究:它假定因果关系是复杂的(com plexity)并且是可替代的(substitutability),因此研究者关注的是社会现象的多重条件并发原因(multiple conjectural cause)。所谓多重条件并发原因是指:一个条件对结果的影响同时取决于其他条件,比如条件A和条件B同时出现导致Y(即A3B→Y);同一个结果可能由多个不同的并发原因引致,比如A和B可以导致Y, C和D也可以导致Y(即A3B+C3D→Y);在一种社会情景B下,某个条件A出现(即A3B)可能导致Y,而在另一个社会情景C下,某个条件A不出现(即a3C)可能导致Y(即A3B+a3C→Y)。可见,定性比较分析假定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是非线性的、解释条件对结果的效应是相互依赖的,并且同一个社会现象的发生可能有不同的原因组合。

其次,定性比较分析的分析单位是条件组合而不是案例。在分析的过程中,研究者先根据不同的策略确定解释变量,然后将以个案为单位的数据进行汇总,得到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的所有组合(con figurations),这些组合以表格的形式表示,该表格叫做事实表(truth table)。研究者以所有的组合作为分析的起点,根据布尔代数(Boolean algebra)对条件组合进行简化。最为基本的运算逻辑为:如果两个不同组合(A3B和A3b)同时导致一个结果(Y),并且这两个组合中有且只有一个条件的取值不同(这里是B和b),则该条件是冗余的。换言之,如果A3B+A3b→Y,根据布尔算术可以得到A→Y。该运算过程可以看作是寻找不同组合的共同点(关于定性比较分析的介绍,可参见Caramani,2009)。

最后,在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可以分析现象发生(Y)的原因,也可以分析现象不发生(y)的原因。分析前者的时候,后者对应的数据并不进入分析过程,而分析后者的时候,前者对应的数据不进入分析过程。这是因为定性比较分析是基于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推断逻辑,而不是统计推断的逻辑。与之相应,定性比较分析持“非对称因果关系”,即研究者不能从X→Y直接推断出x→y。

论文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在操作层面,研究者首先根据研究问题确定案例。在定性比较研究中,案例确定过程往往是理论与经验之间的互动过程。第二步是确定解释条件变量。变量的选择可以遵循不同的原则(见Rihoux& Ragin,2009:125-133)。第三步是根据解释条件建构事实表。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矛盾条件组合,即同样的条件组合对应不同的结果。此时,研究者必须解决矛盾条件组合问题。最后,研究者根据布尔算术对事实表进行简化,从而得知导致被解释变量发生或者不发生的条件。

对本文来说,定性比较分析是一种合适的分析策略。首先,这是一个样本量较小的研究。对于小样本数据集来说,统计分析的逻辑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数据处理策略。相反,定性比较分析正是针对中小规模样本数据分析发展起来的,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经验研究中。比如,在前文提到的定性比较分析在社会运动的研究中,其样本量从15至133,绝大部分的样本量在30以内。虽然小样本数据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的解释变量组合是无法观察到的,但这恰好是定性比较分析的强项。正如拉金(Ragin,1987)指出的,有限的变异(limited diversity)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常规现象,即使在大样本数据中也经常遇到。与统计分析对模型的假设进行预先限定的方式不同,定性比较分析在处理有限变异现象时更加透明化。在实际分析中,定性比较分析既可以将没有观察到的个案排除在分析过程之外,也可以引入没有观察到但是与现有理论不相冲突的“虚拟”组合,即简化假设(sim plifying assum ption)。引入这些没有观察到的个案,一方面可以得到更加简约的理论模式,另一方面有助于指导进一步的经验研究对现有理论模型的检验,因为研究者可以通过提供关于简化假设的案例对理论模式进行证实或者证伪。其次,本研究的理论观点潜在地指出,导致业主集体抗争的因素是多重条件并发性的。比如,在线业主论坛与传统的社会网络可能具有替代性,当缺乏在线业主论坛的时候,社区规模将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能较好地检验本研究的理论观点。

(二)数据来源及变量

本研究的案例数据收集于2006-2007年,案例是上海市市区的商品房居民小区,而关注的被解释变量是该小区在过去一年中是否曾经发生过集体抗争事件。测量集体抗争的标准包括:1)参与者至少5人(Chung et al.,2006)。本研究采用更严格的标准,只有当参与的住户数

社会学研究 2009.5

超过小区所有住户数的3%,笔者才将该小区视为发生集体抗争的案例。2)事件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质,比如,事件涉及业主的公共利益或者参与者所面临的问题具有结构性和制度性根源。3)业主与对手互动的形式不仅局限于双方之间平和的协商。本研究所定义的集体抗争是对抗性的社会矛盾,甚至涉及威胁、恐吓等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的行为。小区的选择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而得,最后的案例样本量是15,其中6个案例曾经发生集体抗争,另外9个案例没有发生集体抗争。与定性比较研究的常规做法不同,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样本,使之更具有代表性,从而可以增加结论的概化能力。

在本研究中,案例是以小区为单位,因为小区在当前依然是有意义的社会单位(桂勇、黄荣贵,2008),并且目前的业主集体抗争主要以小区为单位。对于被选取的小区,研究者对小区居民进行了小组访谈,并且对相应的居委会工作人员、物业管理公司、业委会主任(若业委会已成立)等进行访谈,从而能够比较详细地了解到各小区的相关信息。对这些访谈信息进行整理和重新编码,得到相关变量的取值。该选择与定性比较研究方法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因为定性比较研究强调理论与经验的对话,关于案例的详细背景信息在变量的校验(calibration)和调整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本研究主要采用ASRR(Huang,2009)程序包进行分析,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作者使用QC A(Dusa,2009)程序包进行再分析,并将结果与ASRR程序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个程序的结论是一致的。

变量的选择在定性比较研究中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一方面,研究者关心的不是“净效应”,一般不会在分析中引入所谓的控制变量;另一方面,由于多重条件并发原因的数量随解释变量增加而对数级增长(2n),变量的增加意味着非常多的多重条件并发原因不能被观察,这将导致极端的有限变异(limited diversity)问题。根据惯例,对于中等大小的样本(10-40),解释变量的数量最好是4到6、7个(Rihoux&Ragin, 2009:28)。在本研究中,变量选择主要遵循理论视角的路径(Rihoux& Ragin,2009:125-130)。首先,根据研究的理论观点,小区是否存在在线业主论坛是一个核心变量。业主论坛被看作不同于社会网络的动员结构,并且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动员结构更少受制于群体的规模,因此社会网络与小区规模也是重要的解释条件。此外,解释变量的选择还参

 表3 变量选择与说明

解释变量对各变量的说明

动员理论:在线业主论坛作为动员结构是否存在在线

业主论坛

核心变量

集体行动理论:闭合式的社会结

构有助于克服集体行动困境

动员理论:社会网络是有效的动

员结构

社会网络核心变量集体行动理论:搭便车问题在大

群体中更有可能出现

小区规模核心变量

怨恨理论主要基于对物

业管理公司的

绩效评价①

核心变量

动员理论、集体行动理论:业主委员会作为动员结构和关键核心(critical mass)是否存在运作

正常的业委会

核心变量

阶层理论、资源动员理论:中产

阶级社区更有可能发起集体抗争-

样本都是商品房小区,小区档次偏中

上,小区居民主要为中高收入群体。

可认为该变量的同质性比较高。不

予以直接测量

机会结构理论-所有案例来自同一个城市,所面临的机会结构基本相同

集体行动理论:选择性收益有助于促进集体行动-

本研究主要关注小区层面的集体抗

争事件,不直接测量个人层面的变量

社区类型-所有案例均为商品房小区

考集体行动的一般理论、社会运动理论以及业主抗争的研究。在集体行动理论中(Udehn,1993),群体规模、群体异质性、闭合式的社会结构、选择性收益是主要的解释变量。由于群体异质性、闭合式的社会结构与社区社会资本,特别是社会网络具有密切的联系(李洁瑾等, 2007),这三个要素将集中反映于社会网络的测量中。由于选择性收益主要解释谁参与的问题,而本文主要关注集体抗争事件,所以本文不对其进行具体的测量和分析。最后,社会运动研究指出,动员结构、怨恨、政治机会结构是集体抗争出现的重要解释变量。就动员结构而言,除了非正式的社会网络,正式的社会组织也非常重要,就业主集体抗争而论文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①在具体分析过程中,遇到少数发生集体行动、但是物业管理公司表现不错的案例,因此,

在后续分析中,对怨恨变量的操作化定义进行了修改。

社会学研究 2009.5

言,最重要的组织是业委会。本文将业委会是否成立并且正常运作作为一个核心解释变量。由于业主的集体抗争是自发或者半自发的、以事件为核心的,这种抗争与以专业抗争组织为核心的社会运动略有不同,对于前者来说,怨恨是动员的利益基础。因此,对动员的准确理解应该是:动员只有与怨恨相结合的时候才能促进集体行动的发生。同时,一个小区如果缺乏动员能力,怨恨自身也不足以引发集体抗争。至于机会结构,由于所有的案例都来自同一个城市,可以认为这些小区面对着相同或相似的机会结构,因此不予直接测量和分析。除了以上因素,业主抗争研究指出中产阶级小区更有可能发生集体抗争,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都是商品房、中上档次的小区,而小区居民主要是中高收入群体,可认为不同小区居民的阶层构成的同质性比较高,所以在研究中不直接测量。类似地,由于所有案例都是商品房,社区类型变量可以看作是潜在的控制变量。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笔者首先使用了现有研究指出的变量建构事实表进行分析,然后再引入本文关注的核心变量———在线业主论坛。

五、事实表的建构与定性比较分析结果

首先,根据社会网络、社区规模、怨恨及是否存在运作正常的业委会等变量建构事实表(Ⅰ)(见表4)。从事实表可见,存在着多个矛盾组合。检查相关的矛盾组合,发现案例226发生集体抗争事件,但是怨恨条件的编码为0,这与理论预期相悖。于是作者重新阅读这个案例的访谈记录,发现虽然该案例的物业管理公司表现不错,但开发商遗留的问题损害了业主的集体利益从而导致了集体行动。这说明,虽然物业管理是目前引发集体抗争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对于已经发生集体抗争的案例,其怨恨并不局限于物业管理方面。于是,作者对怨恨变量的操作化定义进一步拓宽。换言之,如果怨恨变量的操作定义不仅仅局限于物业管理方面,则可以将案例226的怨恨变量重新编码为1。①类

①在QCA分析中,建构事实表是核心的过程之一,研究者根据案例的经验数据与理论知识

对变量进行校验或者增加新的解释变量是常规的做法。只要保持该调整过程具有透明性并给出充分的理由,就属于可以接受的调整。

 表4 事实表(Ⅰ)

社会网络(T ies)大规模

社区

(Big)

怨恨

(grievance)

业委会

(HA)

案例

数量

有集体

抗争的

案例数

无集体

抗争的

案例数

结果

(Action)

案例

标识

00001010611

0100211C226;[514]

01101101515

0001202028;117

1001312C[25];[228];2213 11011101612

0011101013

101121112210

01111010225

1111211C116;[227]

注:1)社区规模变量以15小区户数的中位数作为分界点,大于中位值的为1;2)怨恨基于对物业管理公司的表现的评价;3)案例标识中的[]表示该案例的结果为0;结果中的

C表示矛盾条件组合。

似地,案例612和2213目前的物业管理表现不错,但是这两个小区曾经发生集体抗争。对案例612来说,当前物业管理表现良好是抗争的结果,在抗争前,物业管理问题确实是引发集体抗争的重要导因;而案例2213则是源于小区内的违章搭建以及其他周边环境问题(噪音问题)损害了大部分业主的利益。因此,案例612和2213的怨恨变量也编码为1。对数据进行校验后,再建构事实表,发现依然存在两个矛盾组合。然而,这些矛盾变量难以直接通过对数据的校验得到解决。因此,作者引入第五个解释条件:在线业主论坛。这时候,事实表仅有一个矛盾组合,但是该矛盾组合可以通过对数据的重新校验得到解决。该矛盾组合与两个小区相对应,其中一个小区发生过集体抗争,另一个小区则没有发生集体抗争。发生过集体抗争的小区采用社会网络作为动员手段,同时小区规模的编码为大型小区。这一点与理论预期不完全一致。一种可能是对小区规模的编码不当所导致。重新考察小区的实际规模,发现该小区规模为524户,而原来所采用的分界点是483户(16小区规模的中位值);如果调整分界点为530户,重新建构事实表,所得到的事实表并没有矛盾原因组合,并且结果与理论预期相吻合。①论文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①由于QCA只能采用两分数据,该过程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然而,由于没有实质性的研究

指出何种小区规模才会成为集体抗争的障碍,并且再处理后并没有出现矛盾的原因组合,这说明这种处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根据以上分析对变量的编码进行调整,得到新的没有矛盾组合的事实表Ⅱ(见表5),这说明社会网络、社区规模、业委会、怨恨和在线业主论坛这五个变量已经可以解释这15个案例。

 表5 事实表(Ⅱ)

社会网络(T ies)大规模

社区

(Big)

怨恨

(grievance)

业委会

(HA)

在线业

主论坛

(BBS)

案例

数量

有集体

抗争的

案例数

无集体

抗争的

案例数

结果

(Action)

案例

标识

00010101028 10010202025;228 00110101013 1011022012210;2213 011101010225 111101010227 000011010611 010********* 011012201226;515 000111010117 111112201116;612

导致集体抗争的条件组合仅仅分析所观察到的条件组合:

ACTION=TIES3big3G RIE VANCE3HA3bbs+ties3BIG3G RIE VANCE3ha3BBS +TIES3BIG3G RIE VANCE3HA3BBS=G RIE VANCE3(BBS3BIG3(ha3ties+ TIES3HA)+TIES3big3HA3bbs)

必要条件:G RIE VANCE

在分析中引入简化假设:

ACTION=TIES3big3G RIE VANCE3bbs+BIG3G RIE VANCE3BBS=G RIE VANCE 3(TIES3big3bbs+BBS)

必要条件:G RIE VANCE

所引进的简化假设:

TIES3big3G RIE VANCE3ha3bbs+TIES3big3G RIE VANCE3ha3BBS+TIES3 big3G RIE VANCE3HA3BBS+ties3big3G RIE VANCE3ha3BBS+TIES3BIG3 G RIE VANCE3ha3BBS+ties3big3G RIE VANCE3HA3BBS+

T ies3BIG3G RIE VANCE3HA3BBS

导致无集体抗争的条件组合仅仅分析所观察到的条件组合:

action=ties3big3grievance3HA+ties3big3HA3bbs+big3grievance3HA3bbs +BIG3G RIE VANCE3HA3bbs+ties3grievance3ha3BBS=grievance3(ties3big 3HA+big3HA3bbs+ties3ha3BBS)+ties3big3HA3bbs+BIG3G RIE VANCE 3HA3bbs

社会学研究 2009.5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比较分析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比较分析 在做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比较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两者的概念,毕竟对症下药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可是,要我完整的解释什么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我是做不到的。本人认为定量研究重在于对“量”的一种深层次解释,而定性研究重在于对现象的一种实质性的高度表述。当然,我们还是得看看名家们的解释,毕竟那才是权威嘛,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是具有相当强的说服力。由文献资料可得,定性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这就是两者的含义,应该是比较可以的。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的解释大多是人们根据其事物本身的特性而得来的,也就是说,研究两者事物的不同,我们是可以依据其含义来进行挖掘,从而探索出两者事物的联系和区别。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既然是作为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研究两者的联系是不太有必要的。所以,我们还主要探讨两者的区别吧。

我们就先来说一下定性研究吧。定性研究也称质化研究,从而我认为其研究方式是具有实质性的,它更多的是描述性的解释所研究的某种社会现象。我看了一下符平的《次生庇护的交易模式、商业观与市场发展——惠镇石灰市场的个案研究》,发现这是比较典型的定性研究(个人认为)。整篇文章基本就是由访谈或调查的资料来解释这种现象,当然,如何挖掘出有实质性的结论,还是得益于研究者的洞察力。定性研究的有效性在于研究者在实地研究时是否能很好的把握所获取的资料能真实的反应所研究的现象,可以这么说,研究者要尽可能的减少被调查者的保守回答。因此,定性研究对于数据上的要求不是很高,也就是不注重对数据的具体分析。上篇文章中大多是对访谈的内容进行总结性的描述,具体分析石灰老板在经营的历程中是如何应对市场的,在分析这种市场经营中,解释由此产生的次生庇护的交易模式、商业观是如何影响这方面市场的发展。也就是,定性研究是通过分析无序信息探寻某个主题的“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因此,定性研究就是研究者运用历史回顾、文献分析、访问、观察、参与经验等方法获得教育研究的资料,并用非量化的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其研究方法主要有小组座谈会、一对一深度访谈、观察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与反向头脑风暴法。

比较分析的方法要点

比较分析的方法要点 比较分析方法是自然科学、社会以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比较分析试图通过事物异同点的比较,区别事物,达到对各个事物深入的了解认识,从而把握各个事物。在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中,当需要通过比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事物或者对象的异同来达到某个事物的认识时,一般采用比较分析方法。 进行比较分析,应把握如下几点: 1.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 横向比较是将同一时期的相关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既可在同类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之间进行。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两类事物或同类事物不同部分之间在某一方面的差异,进而分析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纵向比较是对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的具体特点进行比较。纵向比较可以揭示认识对象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上的特点及其变化发展的趋势。 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各有其长短。横向比较的优点是现实性强,容易理解,便于掌握,它侧重从质与量上对认识对象加以区分;缺点是一种静态比较法,难以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发展趋势。纵向比较的长处在于能够揭示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认识事物之间的发展趋势;但它往往对事物之间横向联系注意不够。因此,需要将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以达到对事物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2.比较事物的相同点与相异点 比较可以在异类对象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类对象之间进行,还可以在同一对象的不同部分之间进行。分析社会调查资料,重视同类对象和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不同部分之间的比较。 比较事物或对象的同和异是比较分析的两项内容。首先是共同点的比较。确定事物或对象的共同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找出共同性质,即同类事物的“同类”性,如男女职工的比较分析,“职工”就是共同性质,表明具有共同的劳动性质,这就是比较分析的前提条件。二是找出调查对象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 其次是差异点的比较。这是比较分析主要的和重要的工作。确定差异点,就是找出调查对象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 3.要对可比的事物作比较,不要在不可比的事物之间作比较。 例如,社会指标和经济指标的比较常常应当弄清指标的可比口径问题,弄清指标概念的含义和指标数值的计算方法。具有相同含义和相同计算口径的统计指标,都是可比,反之是不可比的,对于调查对象的比较来说,要选择可比的方面开展比较分析。 4.选择和制定精确的、稳定的比较标准 定量比较的计量单位应选择精确统一的标准,如长度基本单位使用米,重量基本单位使用公斤,容积基本单位使用升,等等。再比如家庭生活水平,主要看人均收入水平,用人民币为基本单位等。定性比较的标准应具有相对稳定性,比如全面普遍开展“五好家庭”的活动,其择定标准也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只有选择和制定精确的稳定的比较标准,比较分析才有章可循,得以坚持。 比较分析示例一:传统社会的家庭和现代社会的家庭基本特征比较。

比较研究方法

谈谈我对比较研究方法的认识 摘要:所谓比较研究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所存在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本质,力求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结论的方法。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比较研究法现已被广泛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根据课程所学的内容,结合自身学习的实践,分析了本人对比较研究方法的认识。主要通过比较研究方法的概念、种类、作用、运用条件和一般工作步骤等几个方面出发阐述对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的认识。 关键词:比较研究方法认识事物 一、比较研究方法的概念 比较研究法是对事物同异关系进行对照、比较,从而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或以往的经验、教训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相同与相异之点,对事物进行分类,并对各个事物的内部矛盾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后,得出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认清事物的本质。 比较是和观察、分析、综合等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复杂的智力劳动。比较研究法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它与其它研究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一)从比较的角度把握对象特有的规定性; (二)研究对象必须具有可比较性,从而限定了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三)研究方法上以比较分析方法为主。比较研究,方法简单、生动、鲜明。由于研究结论是从比较分析的推论中得出,其客观性程度还有待实践证明并加以检验修正。

二、比较研究法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把比较研究法分成如下几类。 (一)按属性,可分为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 单项比较是按事物的一种属性所作的比较。综合比较是按事物的所有(或多种)属性进行的比较,单项比较是综合比较的基础。但只有综合比较才能达到真正把握事物本质的目的。因为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对事物的多种属性加以考察,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较,尤其是将外部属性与内部属性一起比较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按时空,可分为横向比较(类型比较法),与纵向比较(历史比较法)横向比较就是对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的既定形态进行比较。纵向比较即时间上的比较,就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三)按目的,可分为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 求同比较是寻求不同事物的共同点以寻求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求异比较是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属性,从而说明两个事物的不同,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事物的“求同”、“求异”分析比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四)按比较方法,可分成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所以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既要把握事物的质,也要把握事物的量。定性比较就是通过事物间的本质属性比较来确定事物的性质。定量比较是对事物属性进行量的分析以准确地制定事物的变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各有长处,应追求两者的统一,而不能盲目追求量化;但也不能一点数量观念都没有,而应做到心中有“数”,并让数字来讲话。 三、比较研究法的作用 比较研究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贯穿在教育研究的全过程。通过比较研究,选定有重要价值的研究课题;通过比较分析,在搜集文献情报与资料过程中,不仅对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定性鉴别,而且有助于揭示一些较专深的不易明察的资料信息,在进行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时,也需要运用比较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与

(完整版)所有定性研究方法整理

第一章概述 1.1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 一.方法论背景 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在经验研究中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前者是科学主义的,后者是自然主义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则是这两种方法论最集中的体现。长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在而形成的实证研究范式在社会学研究中占主流地位。由于受自然科学量化研究范式的影响,实证主义者认为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量化的研究才是科学的,有价值的。社会学的发展也离不开量化的测量和分析。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则受到实证主义思想和统计规律性思想的影响,在其著作《自杀论》中,通过分析犯罪统计学提供的统计资料,最终展示了自杀现象中类似于自然科学的规律性。 然而,由于社会科学不仅研究可观察的现实(客观事件),而且也研究主观现实,因此,社会研究的客观性和确质性远远不如自然科学。正是由于社会研究受到其特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制约,再加上实证研究范式本身的缺陷,社会研究者不可能完全依赖这种研究范式来达到对社会的全面理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研究者开始对实证研究范式的缺陷进行批评,并逐步发展出更具人文主义色彩的解释范式。 解释范式就是一种质性研究范式,其发展主要受到西方现象学、诠释学、批判理论、民俗方法论、符号互动论等思想和理论的影响,同时也部分吸取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从本体论上看,质性研究范式假定人类行为是一种有.意义的行动,它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和情感作用来完成一切认知.。同时,人的行动也是社会取向的,“我”毕竟要走向“他人”。因此,人不仅通过自我来追求意义,同时也必须通过他人来赋予世界意义。换句话说,主体不是封闭性的自我系统,而是走向社会的“存在”,是以“相互主体性”来构建这个世界。从认识论上看,它强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并非只受知识内在理性原则的限制或是纯粹由理性推论而来,它是由主体的意识作用在日常生活世界不断与其他的人或事物的接触中,来建立可供沟通的知识。即知识的形成是经由“协商”的过程而来。

内容分析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及其比较

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 内容分析 (1)从字面意义上看,可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内容本身进行分析研究,既可以是定量研究,也可以是定性研究。 (2)一般意义上讲,或者是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定量分析方法中,对内容和信息的分析。 内容分析方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做情报预测。它实际上是一种半定量研究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把媒介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 内容分析方法原为社会科学家借用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对历史文献内容进行内容分析而发展起来的。后来,美国的一些传播学研究者利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报纸的内容,了解信息发展的倾向,随后,内容分析渐渐扩大到对各类语文传播,如报纸、电视、电影、广播、杂志、书刊、信件、演讲、传单、日记、谈话等等的分析,以及对各类的非语文传播,如音乐、手势、姿势地图、艺术作品等的分析,成为传播学的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 内容能够分析方法的特点: 1、明显的传播内容。被分析的对象应该是以任何形态被记录和保存下来,并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任何形态包括文字记录形态(如报纸、杂志),非文字记录形态(广播、唱片)和影像记录形态(电影)等。同时,明显的传播内容是指它所表现的直接意义,而不是指其包含的潜在动机。内容分析就是通过对直接显示的内容的量化处理来判断其间接的、潜在的动机和成果。 2、客观性。在内容分析的过程中,按照预先制定的分析类目表格进行判断和记录内容出现的客观事实。并根据客观事实再做出分析描述。 3、系统性。这是指内容的判断、记录、分析过程是以特定的表格形式、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的。 4、量化。指内容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数字表达,并能用某种数学关系来表示,如用次数分配、各种百分率获比例、相关系数等方法进行描述。 由此可见,内容分析实际上是以预先设计的类目表格为依据,以系统、客观、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做出叙述性的说明,它不仅是资料的收集方法,也是一种独立、完整的专门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 文献分类: 一次文献:包括图书、期刊、论文、调查报告、会议记录、实验报告,是实践的记录和总结,具有原创性; 二次文献:是由一次文献提炼出来的,如目录、索引、文摘等,在二次文献中,我们不能获得作者的观点,只是为了研究者提供检索的方便,使我们更快的找到想要的东西。 三次文献: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检索、筛选、综合分析而成的,如综述与述评。 文献研究的定义:指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搜集和分析文献资料而进行的研究。 文献研究的两种情形: 一、某些课题主要就是通过文献研究来完成的,如中国动漫与日本动漫的比较研究。 二、文献研究在真个课题研究中是作为辅助性的研究方法之一,如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中的文献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比较研究法 英文名称:comparative approach 定义:通过对近缘物种的行为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行为适应和进化的重要方法。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行为生态学(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目录 比较研究的概念 比较研究法的种类 编辑本段比较研究的概念 《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辞典》解释说: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我国吴文侃、杨汉青主编的《比较教育学》认为: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很显然,这个定义仅适用于“比较教育”这个学科领域,所以必须对它进行另外限定。我国林聚任、刘玉安主编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认为:比较研究方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法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比较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运用而且具有极高的价值。[1] 编辑本段比较研究法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把比较研究法分成如下几类。 1.按属性的数量,可分为单向比较和综合比较。 单项比较是按事物的一种属性所作的比较。综合比较是按事物的所有(或多种)属性进行的比较,单项比较是综合比较的基础。但只有综合比较才能达到真正把握事物本质的目的。因为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对事物的多种属性加以考察,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较,尤其是将外部属性与内部属性一起比较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完整版)定量与定性研究的比较分析(结合案例分析)

基于“流动子女教育问题”对定量与定性研究的比较分析 在做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比较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两者的概念,才能找准方向,但要我完整的解释什么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我是做不到的。只能根据文献资料做一个简单粗浅的解释。 一、概念界定 定性研究又叫质性研究,它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来对社会现象的质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社会现象发展过程及其特征的深入分析,对社会现象进行历史的、详细的考察,解释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变化发展的规律。 定量研究又叫量化研究,它是指在数学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通过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以及预测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二、比较分析 根据阅读《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定性研究)与《关于长沙市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定量研究)这两篇关于流动子女教育问题主题的文献,以及结合“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我主要谈一下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逻辑方面的区别: (一)研究方法 关于两者研究的基本方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这篇定性研究文章主要是采取了“文献研究”的方式。通过对已有统计资料及相关教育文献的研究,如它开篇就例举了5篇对一个城市( 如上海市、厦门市) 或城市中的某一个区范围内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总体状况的调查,也运用了一些文献中可以适用的数据来了解流动人口对其子女教育的意向状况和民工学校( 打工子弟学校) 的情况,探讨文献研究中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根据现有资料来发现目前此领域的研究趋势,最终分析研究所得的资料提出自己对于今后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方向应深入和发展的几点意见。整篇文章作者都只是做一些总结和阐述,来描述性地解释流动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及解释一些问题的理解。因此,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对于数据上的要求不是很高,也就是不注重对数据的具体分析。而是要求研究者有敏锐的洞察力,来分析自己所掌握的资料等来运用历史回顾、文献分析、访问、观察、参与经验等方法获得教育研究的资料,并用非量化的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获得研究结论,注重文字表达。 《关于长沙市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它属于定量研究,主要的资料收集方式是“问卷调查”。文章由90名学生对长沙市进城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采取了代填问卷的方式,共发放360份问卷来收集研究所需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基本情况”和“反映的主要问题”作者都是用一系列的数据和表格来分析得出结论,这是定量分析最基本的特征“通过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而去分析社会现象”。最后作者也是根据前面的数据统计分析来提出自己关于“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与对策”。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定量研究一般是问卷式的调查,也就是对所设计的问卷进行分析,从而进行量的研究,在对某种现象的研究时,一般是用数据说话,通过对数据的横向和纵向比较来深度分析所研究的现象。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定量研究也就基本局限于对数据的分析,需要掌握大量的数据,且要求数据的真实性,离开了数据,研究也就无从下手了。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分析——社会科学方法论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分析 路灯 摘要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社会研究中的两种主要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目的、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等方面存在不同。本文主要分析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异同,以此来说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相结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方法论 读了蒋逸民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一书,由衷钦佩作者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如此明晰、透彻。本人对书中第11部分理论检验的研究:定量方法论、第12部分理论建构的 研究:定性方法论及定量和定性相关结合的混合方法论比较感兴趣,通过阅读本书、报刊及网络相关材料,发现近年来,有关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争论越来越多,要求结合使用两种方法的呼声越来越高。自己突发奇想,想对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进行粗略分析,意在增加个人对两大研究方法的知识的掌握,帮助自己梳理两者之间的区别联系,希望从中能分析出二者结合的意义。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不仅仅是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的不同,它们在思想渊源和基本原则上也存在着区别。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因此在整个过程中要求都要表现出客观性。实证主义下的定量研究要求从资料来源到研究程序的设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检验的方法等都要显现出明显的客观性。而定性研究则相反,支撑它的是主观主义。被研究的对象不是东西本身,而是人们赋予东西以意义,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下面是具体的区别: (1)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不同的哲学基础。定量研究秉承实证主义的观点,认为客观世界可以独立存在于人的感知之外,研究者研究客观对象要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而定性研究认为,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取决于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做到价值中立。 (2)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有不同的研究目的。定性研究旨在理解社会现象,比较注重参与者的观点,着眼于从整体上理解、诠释和深度挖掘被研究对象,而定量研究旨在确定被研究对象的关系、影响和因果,更多地注意个别变量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不关心整体的作用。 (3)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不同的研究路径。定量研究通常从既有的理论出发,提出理论假设,然后通过问卷等工具收集经验证据来验证预想的模型、假设或理论,这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演

应用文-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逻辑及其

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逻辑及其 '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逻辑及其 在 抗争研究等领域,研究对象往往涉及多案例,单独的个案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同时,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此类事件的成因存在着多元并发组合的原因变量,以线性因果关系为基础的定量 分析方法也很难提供有效的分析结论,而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下文简称QCA)由于能够有效、系统地处理多案例比较的研究数据,其已在社会抗争研究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QCA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查尔斯·拉金(Charles C. Ragin)在1987 年提出,它是一种以案例研究为导向的理论集合研究方法。①它强调通过实证资料以及相关理论的不断对话,从小样本数据中建构出研究议题的因果性关系。这是基于集合论与布尔代数的分析,即从集合而不是相关的角度考察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并使用布尔代数算法形式化人们分析问题时的逻辑过程。QCA尝试超越传统的个案研究方法,系统地考察事件发生的成因以及内部生成因子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性关系组合,试图解释促成事件产生的关键因子、因子之间的相互 以及激发事件产生的复杂的成因组合,以期深化对事件产生的复杂因果关系的理解。 本文首先介绍了采用布尔代数算法的QCA的基本原理、分析逻辑及操作模式;其次,简单梳理了QCA方法论的演变过程及具体操作方法的 情况;最后, 了QCA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状况并简要分析了其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一、QCA的基本分析逻辑 QCA采用布尔代数算法形式化人们分析问题时的逻辑过程。在逻辑比较时,布尔代数

方法将任何一个个案都看成是由多个原因条件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与结果条件结合而成的。如果个案数量较多,这种关于原因条件与结果条件的深度分析将超出人脑力的可乘载负荷,就需要以基于变量的定量分析来做替代。而QCA的产生,使得在个案数较多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不用求助于传统的定量分析方法,它利用布尔代数运算法则简化原因条件与结果条件之间的关系。以下将通过具体的例子对QCA的分析逻辑及具体操作程序进行说明。 首先,QCA方法的基础是将变量先做两分处理,即解释变量和结果变量各有两种,变量取值为0或1。表示某条件发生或存在时,变量用大写字母来表示,取值为1;反之,表示某条件不发生或不存在时,变量用小写字母或-来表示,取值为0(其中,小写字母表示不发生,-表示不存在)。+代表“或”,*代表“和”,→及=均代表“导致”。比如A*B=Y表示A和B同时发生导致Y的发生。 其次,QCA的分析逻辑与定量分析不同,主要体现在对因果关系的理解上。定量研究假定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是线性的,而定性比较分析则假定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是非线性的,原因条件对结果的效应是相互依赖的,且同一个社会现象的发生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组合所导致的。由于QCA假定因果关系是多样的复杂的(complexity)且是可替代的(substitutability),所以更加关注社会现象发生的多重原因组合(multiple conjectural cause),即一个条件对结果的影响同时取决于其他条件。比如原因条件A和B同时出现导致结果Y的产生,C和D同时出现也能导致结果Y(A*B+C*D=Y),即同一个结果的产生可能是由多个不同的原因组合所致。再比如在社会情景B下,原因条件A出现可能导致Y 的产生,即A*B=Y;在社会情景D下,原因条件A不出现也可能导致Y,即a*D=Y。也就是说,同一个原因条件的发生或不发生与不同的社会情景相结合,都能产生同样的结果,即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比较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比较 定性研究方法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它以普遍承认的公理、一套演绎逻辑和大量的历史事实为分析基础,从事物的矛盾性出发,描述、阐释所研究的事物。进行定性研究,要依据一定的理论与经验,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方面,将同质性在数量上的差异暂时略去。 定性研究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没有或缺乏数量分析的纯定性研究,结论往往具有概括性和较浓的思辨色彩;二是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定性研究。在实际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常配合使用。在进行定量研究之前,研究者须借助定性研究确定所要研究的现象的性质;在进行定量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又须借助定性研究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起质变的原因。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下列一些不同点: ?①着眼点不同。定性研究着重事物质的方面;定量研究着重事物量的方面。 ?②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定量研究是为了更准确地定性。

?③依据不同。定量研究依据的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研究的依据则是大量历史事 实和生活经验材料。 ?④手段不同。定量研究主要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研究则主要运用逻 辑推理、历史比较等方法。 ?⑤学科基础不同。定量研究是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等为基础,而定性研究则以逻辑学、历史学 为基础。 ?⑥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量研究主要以数据、模式、图形等来表达;定性研究结论多以文字描述 为主。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是它的指南, 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 据下准确定性。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对比

一、问题选择 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住房及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一方面,城市住房价格也在持续增长,其增长速度已经远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另一方面,因为其价值量大的特性,住房价格的过高或过低,不仅影响到国家经济的稳定,而且还会动摇社会的稳定。房价增长过快是当前中国城市与社会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问题之一,如何合理控制房价平稳增长值得深入研究。因此,本文选取中国房价为对象,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探究对其影响的主要因素。 二、分析 (一)定性分析 根据供求理论,普通商品的均衡价格出现在市场供求量相等的状态下,此时供求双方的意欲都得到满足。那么在研究房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时,可以分别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探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因素考虑: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需求的表现,是代表一个地区的人民的经济实力。人均可支配收入越多,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和进行投资的欲望和能力就越强。房屋相对于其他商品来说,具有保值性和增值性,这种特点导致人们用大量的资金进行投资,促使房屋价格上升。理论上该变量和房价存在正相关性,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多,就会相对多的购置房屋,需求增长,在供给一定的情况下会导致供给需求失衡,进而房价上涨;反之则否。 (2)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土地购置费不断上涨,而土地购置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成本,进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房屋的售价。随着开发的商品房不断增加,土地也越来越稀缺,房屋价格也会随着上涨。

(3) 商品房销售面积是房地产市场需求的直观体现,销售面积越多,表明市场需求越大。商品房施工面积,即报告期内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由于现在市场上大多采取房屋预售,故房屋施工面积是房地产市场供给的体现。 (4)商品房竣工面积是房地产市场供给的直观体现。在一定时期内竣工面积越多,供给越大,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会导致供给大于需求,进而房价下跌;反之则否。 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及现实生活经验,再借助供给需求理论,可以从上面几个因素中筛选出两个作为主要指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商品房竣工面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需求的代表,商品房竣工面积是供给的表现,两者对于中国房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定量分析 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在研究影响中国房价的主要因素时选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土地购置费、商品房施工面积和商品房竣工面积以及商品房销售面积为指标,利用20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建立起影响商品房价格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参数估计,多元线性修正,异方差和自相关检验,最终得出计量结果如下: Housing prices = -2235.288+0.479474income-0.398707Completed area (691.1071)(0.029356) (0.115891) t=(-3.234358) (16.33335) (-3.440344) 2 R=0.905550,2R=0.898803,F=134.2259 Housing prices 表示The average selling price of commercial housing ,income 表示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Completed area 表示Completed area of commercial housing。

几种常见的分析方法之比较

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使论证更加严密,分析更加科学理性,结论和建议更加有指导意义。本文介绍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六种,分别为:1、对比分析法:将A公司和B公司进行对比、2、外部因素评价模型(EFE)分析、3、内部因素评价模型(IFE)分析、4、swot分析方法、5、三种竞争力分析方法、6、五种力量模型分析。 企业管理中经常进行案例分析,将A和B公司进行对比,发现一些不同。各种现象的对比是千差万别的,最重要的是透过现象分析背后的管理学实质。所以说,只有表面现象的对比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有理论分析。 外部因素评价模型(EFE)和内部因素评价模型(IFE)分析来源于战略管理中的环境分析。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这里的环境是广义的环境,不仅指外部环境,还指企业内部的环境。通常我们将企业的内部环境称作企业的禀赋,可以看作是企业资源的初始值。公司战略管理的基本控制模式由两大因素决定:外部不可控因素和内部可控因素。其中公司的外部不可控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合作伙伴(如银行、投资商、供应商)、顾客(客户)、公众压力集团(如新闻媒体、消费者协会、宗教团体)、竞争者,除此之外,社会文化、政治、法律、经济、技术和自然等因素都将制约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由此分析,外部不可控因素对公司来说是机会与威胁并存。公司如何趋利避险,在外部因素中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洞悉威胁、规避风险,对于公司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在瞬息万变的动态市场

中,公司是否有快速反应(应变)的能力,是否有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是否有创新变革的能力,决定着公司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公司的内部可控因素主要包括:技术、资金、人力资源和拥有的信息,除此之外,公司文化和公司精神又是公司战略制定和战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一个公司制定公司战略必须与公司文化背景相联。内部可控因素可以充分彰显出公司的优势与劣势或弱点。从而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确定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和目标,使目标、资源和战略三者达到最佳匹配。公司通过对外部机会、风险以及内部优势、劣势的综合加权分析(借助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EFE]以及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确立公司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再将公司目标、资源与所制定的战略相比较,找出并建立外部与内部重要因素相匹配的有效的备选战略(借助SWOT矩阵、SPACE矩阵、BCG矩阵、IE矩阵及大战略矩阵),通过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对若干备选战略的吸引力总分数的比较,确定公司最有效、最可能成功的战略。然后制定公司可量化的、具体的年度目标,围绕着已确立的目标,合理的进行各项资源的配置(如人、财、物方面的配置和调度),并有效地实施战略,最后是对已实施的战略进行控制、反馈与评价。这是最后一项工作,也是极重要的工作。往往一些战略的挫败很大部分是在实施战略的过程中,缺乏严格的控制机制和绩效考核标准所导致的。充分与及时的反馈是有效战略评价的基石,在快速而剧烈变化的环境中,公司的战略经受着巨大的挑战。

浅谈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区别与结合

浅谈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区别与结合 摘要:社会科学领域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两种研究方法范式。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在哲学基础、研究目的、研究依据、研究路径和表述形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由于定性研究方法在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具体研究方法的统一性、因果关系推断的确定性等方面存在不足,所以需要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结合方法 社会科学领域主要采用两种研究方法范式。一种范式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它模仿自然科学,主张依靠归纳法去发现新知识,用”假设—演绎”模式来检验理论,用数理统计工具来分析可量化的经验观察,确定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定量研究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具体化,它侧重于对数据的数量分析和统计计算,包括实验法、准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另一种范式是人文主义方法论,它从人文科学衍生而来的,注重收集文本信息,并从整体上进行理解和诠释。人文主义方法的具体化就是定性研究,它偏重于文本分析或叙事表达,强调对被研究对象的理解、说明和诠释,包括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 1、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区别 长期以来,社会科学研究者围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孰优孰劣,有过大量的对话和讨论,甚至激烈的争论。通过比较和争论,研究者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不同 定量研究秉承实证主义的观点,实证主义是以经验的确切资料为科学基础的哲学系统。所以,定量研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强调客观性、操作化和概括化,要求研究者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定性研究以本体论、个人主观意义及经验为主体的知识论和价值理性为哲学基础,认为对于社会现象的理解取决于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很难做到价值中立。定性研究强调,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类自觉的或经过反思的行为”。 1.2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研究目的不同 定性研究比较注重参与者的主观感受,旨在解释社会现象,着眼于从整体上理解和诠释被研究对象,关注不同的人如何理解各自生活的意义。而定量研究通过对社会事实的测量,从中发现社会规律,旨在确定被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影响,更多地注意个别变量和因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指导实践。 1.3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研究依据和研究路径不同 定量研究依据的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研究的依据则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材料。研究路径上,定量研究通常从既有的理论出发,提出理论假设,然后通过问卷等工具收集经验证据来验证预想的模型、假设或理论,这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自上而下的演绎过程,突出的是对既有理论的验证或推广。而定性研究更偏向于一个创立理论的过程,通过访谈和个案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挖掘和把握,从许多不同证据之间的相互联系中概括出论题、论断或理论,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自下而上的归纳过程。 1.4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表述形式不同 定性研究主要是叙述性的说明,研究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定性研究的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