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理论课件1

社会学理论课件1

社会学理论课件1
社会学理论课件1

目录

第一章:孔德的观点(1798-1857,法国) (1)

第二章:杜尔克姆的观点(1858-1917,法国) (3)

第三章:阿隆的观点(1905-1983,法国) (5)

第四章:齐美尔的观点(1858-1918,德国) (7)

第五章:韦伯的观点(1864-1920,德国) (9)

第六章:帕森斯的观点(1902-1979,美国) (12)

第七章:默顿的观点(1910-2003,美国) (14)

第八章:卢曼的观点(1927-1998,德国) (17)

第九章:亚历山大的观点(1947-,美国) (19)

第十章:霍曼斯的观点(1910-1989,美国) (21)

第一章:孔德的观点(1798-1857,法国)

1.了解:关于社会结构与秩序的部分观点

2.掌握:重建社会秩序的途径

3.理解:整体性方法论原则

4.理解:社会学研究的四个法则

5.理解:自然主义方法论原则

6.掌握:孔德的实证方法

第一节:理论家们关于社会结构与秩序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社会是一个有分化的结构,这种结构是由集团而不是由个人组成的。

霍布斯:社会是一个通过契约联系起来的结构。

维科:社会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即社会制度与人的关系。它们都是人们行动的产物。

孟德斯鸠:社会是一个整体结构。美德、荣誉和畏惧创造了社会统一,维护了社会秩序。

亚当.斯密:社会是一个“等级”结构。经济自由社会自由,是人的利己本性的体现。―――――――――――――――――――――――――――――――――――――――第二节:重建社会秩序的途径

孔德关于重建社会秩序之途径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崇尚科学与自然法则。

2.扩大博爱倾向。人们生命中的真正动力是感情,而非智力。人类自然拥有博爱的倾向,扩充这种倾向就可以引导人类迈向有秩序与和谐的境地。

3.增加信仰与道德的一致性。宗教是社会秩序的主要支柱,道德则是另一根精神支柱。

4.实行社会分工与合作。高度发达的劳动分工导致人们相互依赖,使一个复杂的社会有了稳定的秩序。他也提到过度分工的诸多弊病。

5.增强政府权威与调节。建立“开明政府”,使命令与服从神圣化;政府对社会实施普遍的调节;扩大政府管理的范围和权力;确立复合性政治权威。

6.在私有制基础上进行“社会改造”。资本和生产资料的集中是正确的,与人类历史进程的基本倾向一致。“社会改造”旨在激发物质力量、理性力量及道德力量。

7.语言对维护社会秩序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在人类精神生活中起着根本作用。

―――――――――――――――――――――――――――――――――――――――第三节:孔德的整体性方法论原则的要点

孔德从生物学中引申出了整体性方法论原则。

1.社会是一个整体。它的一切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2.社会是人类生活的有机整体,即社会有机体。社会普遍的和谐根基于人性。

3.社会学要从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入手展开自己的研究。他把“整体先于局部”、“综合先于分析”的观念引入社会学,开创了“综合社会学”的先河。

4.人类历史也是一个整体。―――――――――――――――――――――――――――――――――――――――第四节:孔德社会学研究的四个法则

孔德把社会学知识体系分为“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两部分;前者分析社会秩序的原理,后者分析社会进化的原理。孔德着力于社会学研究的原则,包括四个法则。

第一法则:“概念承先启后的法则”。他提出了进化“三阶段定律”。人类的思想或智力发展必然经历三个阶段:神学或虚构阶段、形而上学或抽象阶段、科学或实证阶段。

社会发展与思想发展相适应,也必然经历三个阶段:以神学为主导的军事体制时期、以形而上学为主导的过渡体制时期、以实证主义为主导的工业体制时期。在神学阶段,家庭是最主要的社会单位;在形而上学阶段,民族国家是主要社会组织;在实证主义阶段,一种包括全人类在内的社会秩序将取代民族主义。

第二法则:“科学概念的分类法则”。客观的法则指“普遍性递减”,它是主观法则的基础。主观的法则,一是思想的法则,即“普遍性递减”伴随“复杂性递增”,二是道德的法则,即“普遍性递减”伴随“尊严递增”。客观法则规制物质世界,而思想和道德的法则规制社会秩序。

第三法则:“活动进化的法则”。

第四法则:“情感进化的法则”。情感进化也经过三个连续的阶段:在古代纯粹是公民的情感,在中期则为集体的情感,到了最终状态,则变为普遍的情感。―――――――――――――――――――――――――――――――――――――――第五节:孔德的自然主义方法论原则

自然主义方法论原则的传统始于“社会物理学”,根源则在物理学。社会学先驱试图把自然主义方法论原则提到首位,运用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及方法研究社会现象。

1.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社会文化现象与自然现象本质上是同类的。社会过程属于自然过程;认识自然规律的方法与自然规律本身,都可用来认识与解释社会现实。

2.社会学知识体系应按自然科学的模式来建构,并吸收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观点。

3.社会学具有工具作用,社会学者的社会工程研究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第六节:孔德的实证方法

1839年,孔德把昂利.圣西门的“社会物理学”一词改名为“社会学”,即一门以实证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独立学科。他为圣西门“实证的”一词赋予的含义:现实的而非幻想的、可靠的而非可疑的、确切的而非含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1.观察方法。包括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2.实验方法。包括直接实验与间接实验。

3.比较方法。通过对动物社会与人类社会、同一社会中不同阶层、世界各地各族人民生活的比较,寻找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4.历史方法。把人类不同的连贯的状态作历史的比较。

历史方法是社会学的特殊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与比较方法则是实证科学所共有的

方法。同时孔德还提到了数学在社会学中的运用。

思考题:

孔德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杜尔克姆的观点(1858-1917,法国)

1.掌握:社会团结的含义﹑分类及影响因素

2.掌握:社会失范的含义﹑原因及防范途径

3.理解: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准则

4.掌握:《自杀论》的要点

5.掌握:《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要点―――――――――――――――――――――――――――――――――――――――第一节:社会团结

一:社会团结的定义及分类

社会团结: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协调、一致、结合的关系。不同的社会结构产生不同的团结类型。

机械团结:是在不发达的社会结构中产生的。它是在社会中个人之间的相同性与相似性特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联系。具有多种特征。其客观标志是“镇压的权力”,即对差别性、异质性的强制压抑。

有机团结:是在发达的社会中所出现的新的团结类型。它是建立在社会分工与个人异质性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联系。具有多种特征。

二:有利社会团结的因素

1.社会分工是社会团结的物质基础。社会分工越细,个性就越鲜明,同时个人对社会的依赖也越深,社会的统一性也就越大。

2.集体意识是社会团结的精神基础。集体意识是一般社会成员共有信仰与情感的总和。

3.法律是保障社会团结的力量。他把法律分为压抑性法律和恢复性法律;前者强调处罚犯罪与犯错,后者旨在恢复秩序。

三:威胁社会团结的因素

1.高度分工的个人与群体的活动配合不够紧密。

2.伴随高度分工而增长的异质性和个性。

3.阶级制度与外在的不平等。职业群体或专业群体的团结具有重大价值。

4.社会分工只在特殊的不正常条件下才会产生消极后果。―――――――――――――――――――――――――――――――――――――――第二节:社会失范的原因

当一个社会缺少规范或制度化程度差或丧失整合时,这种状态即“失范”。或个人与社会联系的脆弱性,即社会解组。这种危机有三个原因:

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急剧滋长。工业化与人本身的发展导致个人欲望膨胀。

2.现代社会不能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社会总是要求一部分人做出牺牲和让步来接受社会等级差别。

3.社会骤变会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社会骤变是社会动乱的根源。―――――――――――――――――――――――――――――――――――――――第三节:防止社会失范的途径

1.最重要的途径是建立新的道德秩序,即“道德化”。

2.控制经济活动,即“组织化”。在一个已将个人主义变成最高准则的社会里,需要集体生活较完善、较理智的组织,将个人整合于群体及社会。

3.创造政府与个人之间的中间团体,以避免国家集权与个人分散无力,使社会更富有机性。通过这种中间团体,实行间接参政权。―――――――――――――――――――――――――――――――――――――――第四节: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准则

准则1: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事实:团体现象或“社会的”现象

准则2:将社会现象看作客观事物

社会现象像物质事物,也是一种客观事物;在研究中必须排除主观干扰而保持客观性。

准则3:把社会现象区分为规则现象与不规则现象,即常态现象与病态现象。

准则4: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

分类标准是社会结构的简单或复杂程度,即构成社会环节的复杂程度及其融合程度准则准则5: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

社会事实必须根据别的社会事实来解释;必须包括因果分析与功能分析。运用共变法验证因果关系的存在。

实证社会学虽然由孔德最早提出,但实际运用的却是杜尔克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纲领,<自杀论>是实证研究的范例。―――――――――――――――――――――――――――――――――――――――第五节:<自杀论>

1.自杀:“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

2.自杀分为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四种类型。

3.自杀倾向取决于社会因素。他通过对家庭状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职业种类、文化水平、社会经济状况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自杀形成的社会原因:利己型自杀的主要原因是低度的社会整合及由此而来的个人主义膨胀、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松驰等。他分析了集体意识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

利他型自杀缘于社会组织高度聚合和社会整合力量过强,这在军队中最为明显。

由社会失范导致的自杀即失范型自杀,他分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影响。

宿命型自杀缘于集体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及个人无法忍受“过多的限制”。

自杀同自然环境和个人心理的联系较少,而主要为社会整合、道德秩序等社会事实所决定。自杀和稳定的自杀率是社会的正常状态,只有迅速多变的自杀率才是社会的反常状态。

4.预防自杀的措施:镇压手段和教育对预防利己型自杀的效果有限。只有集体的统

一性,使个人被置于集体的保护之下,才能有效地预防利己型自杀。

<自杀论>是社会学实证研究的范本,他揭示了自杀现象的社会原因,推动了对越轨行为的社会学研究。称其为社会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经典之作是有道理的。―――――――――――――――――――――――――――――――――――――――第六节:<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要点

分析宗教的功能、起源和本质,都围绕社会团结这个主题。他的宗教理论和社会团结理论相互促进。对宗教现象的分析完善了社会团结理论,而对社会团结的强调又深化宗教理论。

1.本质: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只是宗教的表现形式,宗教的根本特征在于它将世界区分为神圣事物和世俗事物,其中神圣事物被赋予禁忌性和权威性,又是人们爱和理想的寄托,因此,它是强制(禁忌)、尊重(权威)和爱的来源。神圣事物体现集体的力量,它把集体意识灌输到个人意识中去。具备这种神圣性的只能是社会。相反,世俗事物则与人们的日常

生活情感联在一起,相对于神圣事物而言,它是卑下的、现实的和个人的。神圣事物和世俗事物相互独立,二者之间有不可逾越的界限,要超越这一界限必须举行一定的仪式活动,如成丁礼、出家仪式等。可见,宗教区分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实际上是规定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宗教的神圣性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社会力量的体现。神圣性乃是宗教的根本属性。

2.宗教信仰表达了神圣事物的性质、神圣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凡俗事物之间的关系;宗教仪式则规定人们在神圣事物面前的适当举止;宗教教会是由具有共同信仰和仪式的人所结合而成的道德共同体。

3.“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式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式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

4.宗教意识产生的根源是社会环境,所谓“神”不过是社会力量的象征。宗教的对象不是具体事物,而是抽象力量的象征;宗教是一种符号系统。这种符号系统以超现实的神圣世界为象征,反映世俗世界的力量和规范。

5.杜尔克姆在<社会分工>中强调宗教、集体意识等社会事实对个人的外在强制作用,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则强调个人创造和内化社会事实(规范、价值等)的过程,承认社会事实也可从个人的内部发挥它们的控制作用。宗教能将人们的活动置于一种神圣的意义体系中,把集体意识内化于个人意识中,使人们感到对社会规范的服从不是强迫性的,而是自觉自愿的,从而加强了集体意识的社会整合功能。

宗教仪式与宗教信仰、教义一样是集体意识神圣性的体现,它把人们团结在统一的社会活动中,并持续地强化信仰、情感和道德责任,从而促进社会的整合。宗教仪式包括消极膜拜和积极膜拜两种;它们都具有如下社会功能:惩罚越轨行为、强制人们遵守社会规范;促使社会统一、加强社会整合;保存和传播社会文化;建立幸福的愉快感。宗教信仰和仪式是促进社会团结的力量。

宗教意识的形成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宗教通过对神圣世界的想象和神秘教义的理解,促进了抽象思维的发展,才导致概念、分类以至科学理论的产生。

6.简评:

杜尔克姆的宗教社会学包含深刻见解,如宗教起源于社会的观点、对宗教的功能分析等。

但他夸大了宗教的作用。无论是道德观念和逻辑概念,还是制度和科技,一切文化都源于宗教,它不仅制约着人类的精神活动,而且制约着全部人类生活。这有历史唯心论嫌疑。

过分强调宗教对社会团结的正功能,则忽视了宗教引起的社会冲突(如教派间的冲突)。

过分强调宗教的社会性,结果否定了宗教中的神,而把社会当作神,甚至将宗教和社会等同,因而模糊了宗教神圣性与社会神圣性的差别,把所有具有神圣性的东西都视为宗教,导出宗教永不消亡的结论。

思考题:

“集体意识”的定义;杜尔克姆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阿隆的观点(1905-1983,法国)

1. 理解:国际社会关系的要点

2. 掌握:国际社会的“反社会”特征

3. 理解:如何减少或消除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特征?

4. 理解:冷战时期国际社会秩序的基础

第一节:国际社会关系的要点

1.国际关系的特点:

国际关系联系着其它社会现象;国际关系与其它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在于,“各国诉诸自身武力的合法性及合理性”。国际社会缺乏合法垄断暴力的最高当局,缺乏国际警察或国际法庭,从而出现许多自我决定的中心,国际关系总体表现为一种和平与战争的交替状态。

2.国际社会关系的四个主题:

第一,从个人主义到群众时代

第二,从民族主义到国际主义

第三,从各国行动自由到国际安全

第四,从希望到怀疑(?)―――――――――――――――――――――――――――――――――――――――第二节:国际社会的“反社会”特征

一:“反社会”特征之一是武力冲突

第一,和平与战争共生:

战争与和平由对立转变为“尚武和平”,国际关系表现为战争与和平的交替。

1.政治对和平与战争的影响

在消极方面,战争服务于政治目的,则武力有潜在价值。在积极方面,阿隆强调政治优先,国家领袖考虑长期利益,就不会轻易诉诸战争。

2.核武对和平与战争的影响

核武及其摧毁力改变了战略理论;核武不能阻止地方性争执,反而会增加有限战争;核子武器限制冷战;冷战有利于维持国际现状,但核武使冷战有其限度;核武使强国在对抗中接近,从而影响整个国际政治。

第二,国家的武力冲突动机:

1.权力。追求对他国的权力容易妨碍和平。

2.光荣。为光荣而战只易达成脆弱的和平。

3.理念。强国借助军事力量而传播自以为具有普遍性的理念,

二:“反社会”特征之二是地方主义

全球化取得进展的同时,地方主义仍然存在,而且有所发展。

1.发展差距的加大,造成了国际上新的分裂根源

意识形态造成的人类分裂现在又被经济发展的差异扩大。“南北冲突”就是一种表现。而已工业化国家实际上都是统一单元。

2.第三世界崛起使国际秩序失去平衡

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化时,其本位主义抬头;而发展程度不同,也不利于一体化。

3.世界外交创造了民族主义

外交全球化与地方主义并存,具体表现:1.独立意志,拒绝将安全交予其它国家;2.发展不平等,这既对国家内部造成压力,又激起自主意志;3.民族情感和全球化因素或力量相对立;4.神圣化和反神圣化并存,即文化的使命与技术的扩张并存。

消除地方主义的主要困难在于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

现代国际社会存在两种民族主义运动:1.具有独立意志的民族主义或背负历史包袱并具有未来野心的民族主义;2.“不满的国际主义”运动。―――――――――――――――――――――――――――――――――――――――第三节:如何减少或消除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特征?

国际社会的本质是反社会的,因为它无法阻止各国使用武力;国际社会秩序是反政府的,因为放弃了集体武力、精神及法律的最高权威;国际社会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从来不属于一个政府。这是国际社会的三种“无政府”特征。如何减少或消除?

第一,寻求合法手段:

1.国际道德:包括智慧及责任两个要素。智慧的道德在于协调武力与外交,以寻求最能被接受的协议。公民或政治领袖的道德永远只能是责任道德。

2.国际现实主义:国际现实主义不应被视为和平的理想药方,而应被视为对暴力的一种简单限制。

3.对外政治行为:国家领袖的首要义务在知道政治是什么,而非应该是什么。所有人类关系都是合作与冲突兼有。

第二,追求世界和平

不利于和平的因素包括:

1.国际法的不足与缺陷。

2.缺乏强有力的国际机构,联合国组织毫无实效。

3.意识形态上的对立。

4.美苏两强的对立或冲突。西方的正确任务在于反对集权主义。

追求长期和平的途径包括:

1.法律管理,即各国服从特定的共有的法律规定。

2.帝国控制。

3.世界联邦。前提是必须形成世界共同体的意识,同意一个政治、法律及合法垄断暴力的体制。

4.超国家。阿隆对裁军与共同组织这两种途径具有信心。―――――――――――――――――――――――――――――――――――――――第四节:冷战时期国际社会秩序的基础

1949年之后的冷战造成国际社会两极分化。冷战时期国际社会秩序的基础包括:

1.核武使国际关系重组。在核武现实下,只有冷战一种结局。冷战的动机及国际关系的现状可反映国际秩序的特征。

2.恐怖均衡政策的建立。核武导致的恐怖均衡使各国肯牺牲各种权力以追求安全感。

3.由吓阻所形成的安全。

4.意识形态的对立贯穿冷战。两大集团导致政治两极化的同时却间接构造了冷战秩序。―――――――――――――――――――――――――――――――――――――――

第四章:齐美尔的观点(1858-1918,德国)

1. 了解:主要著作

2. 理解:社会哲学

3. 理解:形式社会学

4. 理解:社会几何学

5. 理解:文化社会学

第一节:社会哲学

齐美尔(1858-1918)的社会学理论以其社会哲学观为基础,主要涉及三方面:

1.社会历史科学的特征

社会历史科学是一种对生活作总体研究的理论。生活,作为历史的本原力量,是永恒的充满创造性的运动系列。生活的客体化就是生活的“形式”。

个人是生活的现实主体,正是个人活动赋予生活形式以各种内容。生活与形式、个人活动与人类客观精神,始终处于冲突状态。

他提出两条方法原则:应透过生活的形式来把握生活的内容;揭示具体的交往关系及其具体功能。

2.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问题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问题成为社会哲学的核心问题。

在现代社会,社会发展日益表现为个人活动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化。团体规模扩大和社会分化的发展以及货币经济的发展,都有助于个性发展。

3.从其哲学观引申出有关社会学的认识原理:理解社会行为的结果;理解行为主体的感情和动机;这两种理解的统一便具有意义。―――――――――――――――――――――――――――――――――――――――第二节:形式社会学

社会并非是一种实体,而是一个过程,一种具有意识的个体之间互动的过程。社会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他通常称为“交往”)。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交往形式的科学。

他在<社会学的根本问题>中对“形式社会学”、“一般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作了区分。形式研究是社会学最重要的。

交往的内容是导致交往发生的动因,包括个人的交往动机、目的、利益、兴趣等等;

交往的形式指个人之间交往的方式。相同的交往内容,往往以不同的交往形式体现。

他从不同层次对社会交往形式进行研究:

1.最一般的交往形式,如社会上层与下层关系、冲突关系、团体内部和外部的关系等。

2.个人特性外化的交往形式,如“穷人”、“贵族”、“挥霍者”、吝啬者”所显示的交往形式。他偶尔使用角色概念。

3.低层次的交往形式,如交换和买卖、时尚和模仿。低层次交往是抽象交往形式的基础。

他曾分析比较统治的不同形式:由一位领导者实施的统治;民主或多元的统治;在所谓客观原则之下进行的统治或以所谓客观规律的名义进行的统治。―――――――――――――――――――――――――――――――――――――――第三节:社会几何学

齐美尔和康德一样极为重视数学的作用。他提出“社会几何学”,把数学概念,诸如数量、距离、权重、对称性等移植到其中。例如:

1:群体构成的数量

群体的大小影响群体内的互动、成员及群体的性质。他对两人群体与三人群体作了比较。

2:社会互动的距离

互动的形式、事物的意义等都同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的相对距离紧密相关,甚至可说是由这一相对距离所决定的。

在<货币哲学>中,他提出特定事物的价值由它与行为者之间的距离确定。

在<陌生人>中,他不是把陌生人视为一种类型,而是视为一种非常普遍的互动形式。―――――――――――――――――――――――――――――――――――――――第四节:文化社会学

一: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

主体文化(或个体文化):是指行为者生产、吸收和控制各种外在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是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中的综合体现。

客体文化则:是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各种文化因素,如宗教、哲学、组织、团体等。

在创造了客体文化的主体与产物之间,存在着对立。虽然人们保持着创造和更新客体文化的能力,但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客体文化对主体文化的压倒优势却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对行为者产生压制作用。

客体文化对主体文化的优势表现在:1.专业化提高了人们生产各种文化因素的能力,这使得主体越来越难以把握自己的这种产物,即客体文化越丰富,主体的技能越低。2.客体文化在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文化领域也急剧扩展。3.精细的劳动分工使人们看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工作成了毫无意义的劳作,即“文化的悲剧”。

二:社会分化

社会分化是现代社会重要特征之一。社会分化的影响表现在三方面:

1.群体的组成标准或原则发生变化。群体的组成原则从“有机的标准”转向“理性的标准”。前者指人们是否属于一个由有机的标准组成的群体,并非出自人们自身的选择,而纯粹是由他们的出生所决定。后者指个人是否属于某一群体的成员,纯粹是根据个人的目的、利益、价值、自身条件而作出的合乎理性的选择。

2.群体数量增多。

3.个人将面临角色冲突。现代性不仅造成了角色冲突,也为个性发展创造了条件。角色冲突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迫使人们抉择,从而有助于创造性能力的发展。

思考题:

齐美尔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韦伯的观点(1864-1920,德国)

1.理解:理解社会学

2.掌握:社会行动及经济行动

3.掌握:统治及其类型

4.掌握:《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要点

5.比较杜尔克姆、齐美尔、韦伯理论的异同

第一节:理解社会学

狄尔泰等提出解释学方法及“理解”概念。解释学方法指采用理解(解释或说明)原文(text)的方法,去理解社会现实。

强调社会学研究运用历史方法,孔德早已提出却未落实。这成为韦伯努力的目标。

历史生活是杂乱无章的,但历史知识却是有秩序的;历史知识的秩序是认识主体所创立。在作出认识时必须克服自然主义与主观主义两种错误。既要承认历史认识中主观因素渗入的必然性,又要使历史认识的主观因素摆脱个人的任意性,以保证客观的合理性。关键在于区分历史认识中的“(价值)评判”与“价值关联”。

这是两种不同方法。前者是以个人思想情感为指导,对经验现实作直接评判,在评判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后者排除个人的直接评判,而在选题、方法及结论等各方面综合地显示出主观价值的渗入或文化背景的影响。价值评判的方法在一切科学中都应避免,而价值关联则是历史科学的必要基础。换言之,在研究中排除个人主观性并同时确立人类自觉性。

为此,韦伯引进了“理想类型”(Ideal types)这个关键概念。理想类型完全异于一般概念。理想类型的创设,正体现韦伯的“价值关联”方法。韦伯的社会研究方法旨在将研究对象划归于各种理想类型

理解分为两种不同层次:直接可观察的理解和解释性理解。直接可观察的理解是对人类既定行动的意义的理解,这包括合理性行动和非合理性行动。直接可观察的理解可帮助我们获得关于人们的日常行为和外观表达方面的最基本知识。解释性理解则代表了一种对人类行为的意义更深层次(即动机)的认识,认识的要点不在于理解人们所做出的事,而在于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去做这些事。韦伯正是以这种解释性理解的方法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成因,这也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写作依据。―――――――――――――――――――――――――――――――――――――――第二节:社会行动及经济行动

社会行动是以他人的举止为取向的个人行动。社会行动“有着针对他人的主观动机”,即具有针对他人的主观意义。

根据是否合理及合理性的程度,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

1.目的合理性行动,或工具合理性行动,或目的-工具合理性行动:旨在实现自己合乎理性之目的及手段的行动。

2.价值合理性行动:有意识地对特定举止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而不管是否取得成就的行动。

3.情感行动:由现时的情结或情感状况决定的行动。

4.传统行动:由约定俗成的习惯决定的行动。

前两者是理性行动,后两者是非理性行动。

经济行动分为形式合理性行动和实质合理性行动:

在一个经济系统中,如果所有的行动都可用量来表示,即能被计算并尽可能以货币单位这一形式来表示,那么这些行动在形式上是合理的,即属于形式合理的经济行动。合理性的程度由计算的可运用程度决定。运用复式簿记技术的经济行动是形式合理性程度最高的经济行动。形式合理性行动的唯一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

实质合理性是指通过一种以经济为取向的社会行动方式,根据某些价值的基本要求,向现存的人群体供应产品。合理性的程度与产品的实际分配方式以及获得产品的人群范围有关。它旨在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是建立在道德理想之上的。

(韦伯还建构了自然经济、货币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理想型概念)

韦伯以此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并与社会主义社会对比,并认为现代文明的全部成就和问题都可归结为目的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紧张和对立。

目的合理性或形式合理性是社会历史的运动方向,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前资本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实质合理性”,即把形式作为达到追求某种价值目的的手段,是针对某种事物的合理性;现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形式合理性”,它是以形式本身作为目的的,是不对任何事物的合理性。―――――――――――――――――――――――――――――――――――――――第三节:统治及其类型

一:权力、统治

在形形色色的权力关系中,有一种关系是“命令-服从”关系,韦伯称为“统治”。

合法化与合法性不同。合法化是统治集团为自己的统治编造或寻找合法根据的过程,而合法性则涉及那些被压迫群体所接受和认可的条件,合法化来自上层,合法性则是下层的赠品。合法性乃是促使一些人服从某种命令的动机,客观上表现为服从这种命令的可能性,而不论这种命令是由统治者个人签发的,抑或地通过契约、协议产生的抽象法律条文、规章或命令形式出现的。

二:统治类型

1.传统型统治:“如果一种统治的合法性是建立在遗传下来的(‘历来就存在的’)制度和权力神圣性的基础之上,并且也被相信是这样的,那么这种统治就是传统型的”。

欧洲历史上的长老制,东西方国家都出现过的家长制和世袭制都属于传统型统治。

韦伯详细分析了纯粹的传统型统治的五种特点

2.魅力型统治:其统治者具有非凡魅力、超人的能力或超自然的力量。统治者有四种表现形式,即勇士、教主、巫师或文人。

韦伯详细分析了神赐型统治的五种特点。

3.法理型统治:以法律为依据对社会进行管理,是现代社会普遍的统治形式。其合法性以理性为基础,即其合法性来自合理性的法律制度。

他详细分析了法理型统治的七种特征。

他对三种统治类型作了比较。(略)

三:科层制(Bureaucratic)(即官僚制)

法理型统治的基础是合理性的法律,但合理性有两种:价值的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或工具合理性)。韦伯关注的是具有工具合理性的法理型统治,即借助官僚体制的行政管理组织进行的统治,也就是科层制统治。

从历史过程来看,官僚制的根基早在资本主义之前的社会形态中已萌发。以往社会采用的专制的统治方式,及为此目的建立的统治体制,为资本主义官僚体制的形成提供了一般基础。而促成现代官僚制度产生的现实前提是:货币经济和财政的发达,行政事务的增多和质量变化,官僚制组织在处理事务时的技术优越性,行政手段的集中化,以及社会性差别的扩大化等等。随着科技和生产迅猛发展,官僚制作为推进人类合理化活动、保障现代社会高效率生产的组织机构便应运而生。合理化运动促成了官僚制的产生,官僚制又保证了合理化活动的充分实现,两者相辅相成。

现代官僚制度有下列功能:1.各级机构通过法规拥有明确权限,各级官员所任职责明确,每一职务都有独立性,形成严密的组织系统。2.官僚制结构的关系是各级组织之间和各种职务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担任职务的个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出一种非人格化的特征,以此保证客观合理地处理事务。在官僚机构中,实行官阶制和逐级审查制,以利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的工作监督,各级关系井然有序。3.一切管理规程都作明文说明,依靠文件并采用统一用语处理事务,以增加准确性。4.官僚组织的各类职务,须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官员担当。这些官员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统一常识和具有忠实于职守的工作意识,同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5.高度发达的官僚组织要求其官员在各自职位上发挥出充分的工作能力,并且是在限定的工作时间内发挥这种能力,为此一般不允许兼职。6.组织管理遵循着一种“总体规则”,这种总体规则是稳定和详尽的,并能为人掌握。关于这种规则的知识,就成了官员们所拥有的专门经验。就功能而言,现代官僚制度的最主要特征在于非人格化工具性。

“适应官僚制的官员,其活动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1-10”。

韦伯强调科层制的工具合理性的同时也注意到其弊病:

第一,科层制遍及现代社会的所有领域,是现代社会理性化的标志,甚至认为它是现代人类的生存方式。

第二,科层制的工具合理性和非人格性满足了现代社会对效率的追求。它是至今最高效、最合理的管理形式。它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的严明性和可信性上要优于其它一切形式。

第三,科层制的技术优势是以人的需要和价值作为代价的,科层制越是彻底地非人格化,其价值非理性程度越显著。

第四,科层制管理的非人格化和严格的等级层次,扼杀了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它对感情的排斥,导致了整个社会感情的匮乏。科层制要求个人与组织的规则和目标保持一致,对其行动的责任则由组织来承担。―――――――――――――――――――――――――――――――――――――――第四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这是韦伯的代表作之一,属于<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中的第一部。它论述两个主要问题:资本主义的起源和本质;宗教伦理观念与经济行为的关系。

资本主义的成长不是由于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决定,而是由于近代西欧社会生活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精神气质即资本主义精神所造成,这是18世纪下半期以来体现在欧洲的科学、法律、宗教和文化中的理性主义精神发展的结果。所谓资本主义精神,就是靠勤勉、禁欲和精心核算,按照节省的原则把资本投入流通领域而获取利润,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种把盈利赚钱当作终极目的来追求的经济合理性的观念,最终导致了资

本主义的产生。

现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在中国、印度、埃及等古老的东方文明中早已存在,但只有在新教(加尔文教)影响较强的西欧国家中才获得高度发展。这是因为在东方文明中缺乏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主义精神。

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有着密切关系。欧洲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伦理,从两个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一是新教的“天职”观,即认为个人的世俗职业是天职,做好世俗的职业工作是个人对上帝应尽的最高道德义务。二是“救赎”观,即个人灵魂能否获得上帝救赎的标志,主要看是否恪守天职从而在世俗职业中取得成就。这种观念一反传统的伦理道德,把教徒在世俗从事工商企业活动纳入了社会伦理的轨道:赚钱从一种谋生手段变成为使灵魂得救而追求的目的,金钱本身也由“魔鬼”变成了“天使”;谋利发财,只要是通过勤奋和节俭实现的,就是符合道德的;而财富本身,只要不是用于纵欲享乐,便无邪恶可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就是指导人们行为方式的伦理道德观念由宗教化逐步世俗化的过程,即世界日益摆脱巫术迷信而走向理性化的过程。这种着眼于功能、目的的合理性的走向既表现在经济活动及其组织中,又体现在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中,最后导致了资本主义在西欧的确立。―――――――――――――――――――――――――――――――――――――――总结:比较杜尔克姆、齐美尔、韦伯理论的异同

三者的理论差异较大,但基本目标相似,即希望进一步确立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性。

齐美尔认为社会学者应集中分析社会交往形式,撇开交往的内容;采用形式化方法,深入把握一般交往形式;形式研究是以研究者固有的认识能力(即先验逻辑)为基础的,但研究者应避免主观涉入。

杜尔克姆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事实;研究方法是首先寻找因果关系,用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同时运用功能解释;研究中应始终避免主观涉入。

韦伯认为社会学应研究社会行动,社会交往形式和社会事实都只是社会行动的不同表现;他倡导理解方法;为此提出了“理想类型”;他主张“价值关联”以保证自觉的客观性。

韦伯的理论在研究社会总体特征时,较有生命力,有助于把握人类特定社会行动的意义及特征。杜尔克姆的理论适于研究具体社会现象,有助于了解特定社会事实的形成原因。而齐美尔的理论,有助于促进社会研究的定量化。

思考题:

韦伯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内容;比较杜尔克姆、齐美尔、韦伯理论之异同―――――――――――――――――――――――――――――――――――――――

第六章:帕森斯的观点(1902-1979,美国)

1.主要著作及功能主义的理论渊源

2.了解:帕森斯建构理论的方法

3.掌握:社会行动理论(重点:模式变项)

4.掌握:功能系统理论

5.掌握:社会整合与均衡理论

6.理解:社会变迁理论(即“新进化论”)

7.掌握:对帕森斯理论的主要指责―――――――――――――――――――――――――――――――――――――――第一节:功能主义的理论渊源(略)

―――――――――――――――――――――――――――――――――――――――

第二节:社会行动理论

帕森斯从社会行动入手研究社会。

社会行动是行动者就实现目标的手段作出主观的决定,行动者及其决定受着规范(或价值观)和情境条件的制约。

依行为规范,社会行动分为三类:

1.既达成个人目标又符合社会规范的行动,这是有价值的行动。

2.未达成个人目标但符合社会规范的行动,这也是有价值的行动。

3.“偏离行为”或“失范行为”,即行动者达成个人目标,满足了自身需要,却违反社会行为规范,这是极少有价值甚至完全无价值的行动。

模式变项用于分析行动者的行为取向特征,或称为一定情境下人们的角色选择的类型。

模式变项分为五组基本类型:

1.普遍主义-特殊主义:在特定的互动情境中,角色关系具有普遍性还是具有特定性;

2.扩散性-专一性:在互动中行动者对客体的兴趣或功能是单一的还是多样性的;

3.情感性-情感中立性:互动中的行动者需要表达情感还是无需表达情感;

4.自致性-先赋性:互动中的行动者注重个人成就还是个人先天特质,如种族、长相等;

5.自我取向-集体取向:行动者的行动倾向于自身利益还是群体利益。

个体行动构成行动系统;行动系统由个性体系、文化体系、社会体系及有机行为体系构成。而社会体系是由经济综合体、政治综合体、受托综合体及社会共同体构成。

由于任何社会行动都必须采用模式变项,因此系统的各部分才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第三节:功能系统理论

功能是维持社会均衡的有用的适当活动,是控制体系内结构与过程的条件。相互关联的功能构成“功能体系”。

1.适应性功能:系统必须能适应它的环境,并能调整环境以符合系统所需。换言之,系统必须能处理外在情境的危险及突发事件。

2.目标实现性功能:系统必须规定并达成它的主要目标。

3.整合性功能:系统寻求规律化其组成元素的相互关系。整合也必须能管理其它三种必要功能之间的关系。

4.模式维护性功能:系统必须能供给、维持并更新个人动机及文化模式。

AGIL代表社会的四个基本的功能需要,或四个基本的生存条件。一个社会能否生存与稳定,关键在于是否实现AGIL功能。AGIL具有四种含义:

功能分化:社会的每个子系统都对应一种功能,任何子系统也可分成四个子系统,并对应一种功能,如此类推。

功能对应:行动系统与功能系统是对应的,即行为有机体履行A;个性体系履行G;社会体系履行I;文化体系履行L。同时社会体系与功能系统也是对应的,即经济综合体履行A;政治综合体履行G;受托综合体履行I;社会共同体履行L。

功能动态:当系统履行A到G到I再到L四种功能时,系统就向前发展。

功能交换:AGIL之间存在跨越边界的输入和输出,各系统之间交换着信息与能量。―――――――――――――――――――――――――――――――――――――――第四节:社会整合与均衡理论

帕森斯理论的中心是解释社会系统的整合与均衡。

“整合有两种意义:一指体系内各部门的和谐关系,使体系达到均衡状态,避免变迁。

二指体系内成分的维持以对抗外来的压力”。

社会系统实现自身的整合与均衡有两种机制:社会化的机制与社会控制的机制

整合是现代社会的中心问题。他提出大型社会整合的途径:自由在更大范围内制度化;平等和社会公平向前发展;权力和权威更分散也更结合;坚持现代基本价值模式。

帕森斯的“均衡法则”,包括四定律。1.惯性定律:一个行动过程即便受到阻力仍按原来方式和方向继续。2.行动和反应定律:如果行动过程的方向发生改变,行动体系内会出现补充力量来平衡阻力。3.力的加强定律:行动过程的速度变化与阻力成正比。4.体系整合定律:体系内各要素力图各居其位并履行功能以维护整体。―――――――――――――――――――――――――――――――――――――――第五节:社会变迁理论(即“新进化论”)

关于社会变迁,主要有三种视角:异常行为、信息或能量的交换、社会结构分化。社会结构的分化包括四个基本过程。1.“复杂化”过程:即社会组织日益复杂。2.“适应性上升”:社会制度及设施的目标更加专门化。3.把被排斥在外的各种集团“包容”进社会的过程。4.“价值增殖”:即新的价值的发展,使得大批活动被宽容及合法化。

在社会进化中,社会内聚力的基础由血缘转变为法制及新的价值和信仰系统。他把权力分为“分布性权力”和“聚合性权力”。他批评米尔斯过分强调分布性权力,即美国权力结构中的不平等现象,而他却专注于聚合性权力,始终坚持“均衡”偏见。

他把普通社会进化划分为几个阶段,随着文字和法律的出现,人类由原始社会过渡到现代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的出现,人类进入了新阶段。而研究重心是导致现代社会的三大革命:工业革命(它使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分离);民主革命(它使社区有别于政治体系);教育体系的革命(它使文化体系和社会相区别)。现代社会的中心问题是“三个革命结果的整合”。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随机的,而是有方向的,即向上进步;现代社会只有一个单一的来源,即西方社会体系;美国是人类社会最进化的社会。―――――――――――――――――――――――――――――――――――――――补充:对帕森斯理论的主要指责

1.针对帕森斯理论的前提。例如冲突理论就以“冲突”取代“均衡”,作为社会运行的基础和归宿。

2.针对帕森斯设立的众多理论模式。例如,默顿认为那些模式无法有效指导社会研究,反而造成教条的束缚。

3.针对帕森斯的理论被视为现存社会的观念反映。只注意如何维护现存社会的稳定,却忽略人的需要及其对社会的改造。

思考题:帕森斯建构理论的方法;举例说明“模式变项”;帕森斯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默顿的观点(1910-2003,美国)

1.了解:主要著作及重要概念提示

2.掌握:最突出的社会学贡献

3.掌握:中层理论

4.理解:功能分析范式与结构分析范式

5.掌握:越轨理论

6.掌握:政党机关理论

7.掌握:参照群体理论

8.理解:社会变迁与均衡理论

9.掌握:科学社会学观

补充:重要概念提示与解释

1.社会阶层化:对结构功能论者而言,它是一种分布着高低位阶的结构,其功能是引导拥有所需技能和有能力的人努力追求并挤入对社会运转和生存至关重要的高阶位置上。

2.功能分析层次:任何标准化、重复性的社会现象,从社会整体到组织、机构和团体,都可拿来做功能分析。

3.功能:协助某一特定系统适应或调节后,可观察到的结果。

4.反功能:对某一体系的适应或调节能力有负面影响且可观察到的结果。

5.非功能:经审视,那些与体系无关的结果。

6.“显性功能是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这种适应和调整是系统中参与者所预料、所认可的;反之,隐性功能是没有被预料、没有被认可的”。前者是由意识和意图带来的正向结果;后者是无意中造成的正向结果。

7.非预期的后果:意料之外的正面、反面或无关的结果。―――――――――――――――――――――――――――――――――――――――第一节:中层理论

“中层理论”是介于抽象的综合性理论同具体的经验性命题两者之间的一种理论,即介于解释整个社会世界和只解释世界微小部分两者间之中间地带的理论。或称“中层功能论”。功能分析是中层理论研究最有效的方法。

中层理论的特点主要在于同抽象的一般理论的区别。首先表现为对功能理论隐含的三个一般性假定的限定:针对功能一体性假定,他强调“反功能”的存在;针对功能普遍性假定,他使用“反功能”及“非功能”来表达正功能之外的社会后果;针对功能不可缺少性假定,他使用“功能选择”、“功能对等”及“功能替代”来限定。其次表现在他关于社会行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社会后果的分析,其中他提出“显性功能”及“隐性功能”概念。

中层理论的范例是越轨理论、政党机关理论、参照群体理论及社会变迁与均衡理论。―――――――――――――――――――――――――――――――――――――――第二节:结构分析范式

在整个社会学研究中,默顿始终把社会结构“置于社会学分析的焦点上”,又被称为“结构分析学家”。默顿结构分析的主要代表作包括1938年<社会结构与失范>、1939年<科层结构与人格>及1975年<社会学中的结构分析>等。

默顿结构分析的基本出发点是强调社会结构或制度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越轨理论对结构强制与越轨行为之间的关系作了经典说明。20世纪70年代后,默顿确立了结构分析范式,即结构分析的14项规定(侯版160)。

结构分析模式是默顿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对其功能主义观点的补充和发展。―――――――――――――――――――――――――――――――――――――――第三节:越轨理论

功能分析和结构分析的经典是越轨理论。他把越轨行为视为社会结构影响的结果。

默顿研究了官方认可的关于成功的文化目标同达到这些目标的合法的制度化手段之间的断裂。个人适应这种断裂采取五种不同的方式:

遵从;创新;仪式主义;隐退;反叛。(略)

文化产生目标,社会结构决定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达成目标的合法机会并不能同等地分配给每个人。如果接受了社会倡导的成就目标,但又缺乏合法的手段,结果就会失范或发生各种越轨行为。

美国文化鼓励所有成员获得职业与致富,而不管其社会与经济背景。但许多人缺乏达到这一目标的合法手段。美国社会将发生许多越轨行为,而且大部分可能出现在社会下层。

越轨可能对社会发生反常功能,例如犯罪;越轨也可能刺激各种形式的社会变迁,通过变迁改进成功机会的分配。―――――――――――――――――――――――――――――――――――――――第四节:政党机关理论

默顿运用隐性功能概念对美国政党机关的分析,也是功能分析的范例。

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政党机关是“恶劣的”、“令人不快的”,因为政党机关破坏了道德规范,表现在人事安排、投票控制、贿赂及包庇犯罪等方面。然而,这种公认的组织在目前条件下履行着一些基本的隐性功能:

一是政党机关履行了政府机构所不能履行的功能。

二是政党机关对一些次团体具有隐性功能。

1.“被剥夺的阶级”:政党机关对这类团体服务,使之满足合法的社会结构无法以相同方式来满足的需要。

2.企业:政党机关为这类团体提供谋利的政治特权。

3.贫民:政党机关为他们的社会流动提供通道。贫民无法由传统的正式途径“晋升”,政党机关就为其提供另外的“晋升”途径。

4.犯罪者、走私者、赌徒等:政党机关对这些不法组织的独特功能,是在它们运作以满足市场之需要时,不致受到政府的干预。―――――――――――――――――――――――――――――――――――――――第五节: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是人们对自身的价值、目标、理想、行为作评价时的规范性群体。默顿把参照群体分成两种类型:

1.个体所在的群体。如果个体把自己所在的群体作为参照群体,那么个体就用所在群体的标准作为自我评价的基础,并遵守所在群体的规范。

2.不是个体所在的群体,而是外群体。个体把外群体作为参照群体,即个体把特定的外群体的标准作为自我评价的基础,作为引导自己的思想与行动的榜样。这样的外群体,可称为“成员资格群体”。

对于该外群体而言,个体认同其标准具有使之提前社会化的正面功能;但对于内群体来说,“成员资格群体”具有反常功能,即由于个体不与所在群体认同,相反却与外群体认同,那么内群体的整合与团结就可能受到影响。如果大部分成员主要不与内群体认同而是与外群体认同,那么内群体就会受到威胁。―――――――――――――――――――――――――――――――――――――――第六节:社会变迁与均衡理论

默顿的社会变迁观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反常功能后果:在一个现存社会结构中反常功能为主时,社会便面临变迁压力。当变迁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便无法压制,最终将导致制度崩溃。

第二,社会结构常变:社会结构不是恒定的。社会结构永远在变。

他表示,大多数的社会整合都能达到使其许多(即使不是全部)因素相互适应的程度。

社会体系中个体行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和谐、协调与一致。个体在美国当代社会现实条件下是否获得成功,有三条“文明公理”:努力达到全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把失败看作只是取得最后成功道路上的阶段;彻底失败通常是个体“软弱无力”的结果,是丧失功名心与失去生活兴趣的结果。―――――――――――――――――――――――――――――――――――――――

第七节:科学社会学

科学是一种社会制度或系统,具有独特的规范结构和运行机制。

科学的目的在于获得真实的知识,而科学共同体的任务,则是培植学者间最有利于达成这一目的的相互关系。他在1942年<论科学与民主>中提出了“科学的精神气质”概念。

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指约束科学家的价值标准和规范的综合体。这些价值标准和规范通过不同方式或途径、不同程度地被科学家内化,从而形成科学家的科学良心。包括四种规范:

1.普遍性:任何真理都须接受非个人的标准检验,而不管其来源。科学制度应是民主的。

2.共有性:科学发现是社会协作的产物,承认科学知识的共同所有权。科学家不应将其垄断以谋取私利。

3.无偏见的公正态度:保证科学事业中不出现任何潜在的欺诈行为。

4.理性的怀疑态度:尊重逻辑和事实,不受制于已有的知识。

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与全社会利益存在矛盾,其中具有“未曾预期的后果”。解决矛盾的途径在于适当承认科学发现的优先权。这是维持科学研究活动的必要条件。

思考题:贫困的功能;社会阶层化的功能;默顿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八章:卢曼的观点(1927-1998,德国)

1. 了解:“一般系统”理论的特点

2. 理解:社会系统的简化机制

3. 理解: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分化/社会系统整合

4. 掌握:宗教的功能及履行功能的方式―――――――――――――――――――――――――――――――――――――――第一节:“一般系统”理论的特点

他试图在帕森斯的系统功能论与默顿的经验功能论之间,走第三条道路。

他通过综合多学科的概念和理论,建构一种“一般系统”理论。他先后将控制学、生物学、神经生理学、现象学和功能论等,杂揉成一个庞大的、自认能解释所有社会现象的超级理论。为证明这一理论的普遍性,他不断尝试将它运用于政治、经济、法律、道德、艺术、爱欲、生态、科学及宗教等主要社会文化领域。

其理论的基本特征在于否定传统的实证和经验研究的适当性。他认为功能分析方法不应是发现特定的因与特定的果之间的必然关系,而应是把一个果作为参考点,从这一参考点去寻找和比较不同的因之间的功能关系。这是一种功能比较方法。

卢曼将理论的重点由结构转移到功能,自称“功能结构论”而非“结构功能论”。后者预设结构为既定的常数,仅仅探讨维持结构所需的功能要件;而他则将“功能”置于“结构”之前,因为他视结构本身是问题,探讨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如何简约其复杂性。―――――――――――――――――――――――――――――――――――――――第二节:系统简化机制的观点

卢曼理论的重点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降低环境复杂性机制及降低系统复杂性的机制。

一:降低环境复杂性的机制

为能在复杂环境中存在,特定系统必须形成一套降低环境复杂性的机制。简约环境的复杂性是系统的基本功能与重要机制。环境包括时间、物质、符号三个维度。

1.降低时间复杂性的机制:一个社会系统必须通过发展使行动适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秩序,找到如何安排这一维度的方法。

2.降低物质复杂性的机制:如何调整物理空间内相互关联的行动。

3.降低符号复杂性的机制:社会系统选择和利用何种符号媒介来组织社会行动。

二:降低系统复杂性的机制

一切系统都源于行动者的沟通。沟通是降低系统复杂性的机制,这一机制包含如下要素:

1.编码:由表征行动者的行为路线的符号所构成。具有三种特征。

2.沟通媒介:不同的媒介被用来组织各领域内系统的资源。具有三种功能。

3.自我反射性:媒介的运用使行动结构化,因而可利用这些媒介思考或反省行动。这种反射性是促进系统适应其环境的机制。

4.自我主题化:在使用媒介时,系统能借助“观点”或“主题”来使自身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概念化。这种自我主题化,提供处理环境的时间、物质和符号三个维度的指南,从而降低复杂性。―――――――――――――――――――――――――――――――――――――――第三节:社会系统

“社会系统不是由人、也不是由行动,而是由沟通所构成”,即行动者通过相互沟通形成系统。社会系统分为三个相关联而又独立的系统:互动系统、组织系统、整体社会系统。

1.互动系统:指“面对面”沟通的简单系统,以沟通者在场为标志。

经由语言的面对面沟通形成的互动系统,有利于减少时间、物质和符号三个维度的复杂性。互动系统也有弱点。

2.组织系统:即一般所说的科层制或正式组织。主要功能是“在长时期内稳定‘人为的’行为方式”。它对一个复杂社会的秩序必不可少,表现在降低环境的复杂性。

3.整体社会系统:指一个“综合一切相互影响的沟通行动的系统”。具有明显的特点。功能是为其它社会系统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第四节:社会系统分化

社会分化:即在系统中复制系统,以增强掌握、选择、简约复杂性的能力。

1.区隔分化:

它将整体社会系统切割为结构相似、地位平等的次系统。简单的原始社会是其典型。

2.阶层分化:

与区隔分化正相反,它把社会划分为等级不同的次系统。高级文明社会,像中世纪的欧洲,便是属于阶层分化的社会。

3.功能分化:

它把以前整体社会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分别集中于如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科学、宗教等不同的功能系统,即将功能由整体社会层次转移到次系统层次的过程。西方现代社会便是高度功能分化的社会。―――――――――――――――――――――――――――――――――――――――第五节:社会系统整合

社会整合是消除系统破坏性倾向的过程。

区隔分化的社会及阶层分化的社会,其整合基于基本价值或道德的共识。功能分化的社会,其整合只基于相互差异的尊重和依赖。

次系统与整体社会的关系,卢曼称为功能;次系统与其它次系统的关系称为服务,次系统对自身的关系称为反省。这些关系的现实体现,全赖社会分化的主要方式(略)。

社会整合是不同层次的系统互相在对方内部“筑巢”。

人们在横跨不同功能领域中不同组织的活动时所出现的偏差,也促进整合的实现。部分参与组织、组织的进出规则、社会控制组织的建立有利于缓和与解决冲突。

运用权力作出约束性决策或发展政治系统也能发挥功能:解决冲突、缓和紧张状态、协调复杂系统的行动。―――――――――――――――――――――――――――――――――――――――第六节:宗教的功能及履行功能的方式

1.宗教的功能

宗教的社会功能是为整体社会系统“将不确定的复杂性转化为确定的或可确定的复杂性”。宗教是简约复杂性的一种策略,宗教的其它功能如提供安全感、巩固道德等,都包含在简约复杂性功能之内。

每个复杂性的简约都会产生更多的复杂性,因而将不确定转化为确定――这个宗教问题永远无法解决。这导致宗教无止境的新陈代谢、演化及改革。历史上不同的宗教形式和变化,便是在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下,以不同的方式,转化各种不确定的复杂性的具体结果。

2.宗教履行功能的方式

宗教履行功能的方式随社会分化的形式而异。

在原始的区隔分化的社会,宗教与整体社会同形重叠。宗教为整个社会解释不可解释的、确定不可确定的事物,宗教规范即社会规范,宗教世界观即社会世界观。

在阶层分化的社会,宗教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宗教规范和理念仍是行动指南。人基本仍以宗教立场来体验世界和生活。

在功能分化的社会,宗教只是众多次系统之一。宗教的重点从整体社会转移到对其它次系统的服务。这只有在不违背其它次系统的原则及意愿下进行,且限于其它系统中的一些私人问题。宗教成为新的简约工具。

宗教是透过密码化的过程发挥其特殊功能的。密码化指用确定的复杂性覆盖不确定的复杂性,使人不再去理会不确定的复杂性,获得信心和安全。这是一种潜在的功能。宗教家或信徒都不会意识到宗教的这个真相,否则宗教就难以发挥功能。

在现代社会,宗教的功能局限于一个封闭的次系统里,坚持自己的语言和教条,因而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宗教不应固守以往,而应选择与现代社会结构相容的新形式。―――――――――――――――――――――――――――――――――――――――

第九章:亚历山大的观点(1947-,美国)

1.主要著作

2.新功能主义的特征

3.亚历山大的理论的特点

4.亚历山大的理论综合的体现

5.市民社会与文化研究

6.对亚历山大的理论的评价

第一节:新功能主义的特征

新功能主义既是传统功能主义的发展,又是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具有如下特征:

1.对传统功能主义的核心思想进行重构。

2.试图综合不同的观点,以克服传统功能论的“反个人主义”、“忽视变迁”、“保守主义”等弱点,提高解释力。重构体现在一般性话语和研究纲领两方面,前者是中心。新功能主义涉及文化社会学、社会变迁与分化、女性主义等领域并为其具体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释。

3.对待“经典”的态度。主张理论的构成应是多元的,“经典”对理论的发展不可替代。

―――――――――――――――――――――――――――――――――――――――第二节:亚历山大理论的特征

亚历山大倡导新功能主义,突出表现在方法论和研究取向等的转向。

第一,确立后实证主义方法论原则

传统功能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而新功能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是后实证主义。他在<社会学的理论逻辑>中分析了后实证主义与实证主义在方法论上的对立。

传统实证主义有四个基本假定:1.经验观察与非经验陈述之间有根本的认识论上的分野;

2.普遍性或抽象性的东西对经验趋向的学科没有重要意义;

3.一般性和理论性的问题只能通过经验观察来加以评价;

4.科学的发展是“渐进性的”,即直线性和积累性的。

后实证主义也有四个基本假定:1.所有科学资料都受理论的指导。事实与理论的区分是出于分析的需要;2.科学成果并不只依赖于经验证明;3.一般性理论的形成是武断的和平行的,而不是怀疑性和垂直的;4.经验事实的变化唯有被新理论所认识,科学观才会根本变化。

第二,趋向新的理论综合

20世纪60年代后,反功能主义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微观理论,如互动理论、交换理论、本土方法论等,强调个体行动的意义;二是宏观理论如冲突理论、结构理论等,强调外在于个体的宏观结构的作用。80年代后出现像新功能主义等新的追求综合性的理论。―――――――――――――――――――――――――――――――――――――――第三节:亚历山大理论综合的体现

亚历山大的理论综合体现在对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的重新解释。

个体的行动是应变行动,具有解释性和策略性两个基本要素和特征。行动的解释性有两个不同的过程:典型化和创新。应变行动并不等同于经验观念上的个体行为。

行动总是发生在一定的集体性结构环境之中。而构成环境的要素或系统有三种:人格、文化和社会。前两个系统属于内部环境,而社会系统属于外部环境。行动过程可看作是在心理、文化和社会环境之间的流动。这样,行动过程便与结构(或秩序)要素联成一体。“由于应变行动是意义性的,所以对意义的性质和要素的更复杂的理解成为任何微观与宏观结合的中心问题”。

“微观与宏观的区分并不具有经验所指,这种区分只是分析上的处理。它们是相对的。在某一层次是宏观的因素,在另一层次又是微观的。社会现象的不同性质涉及到不同的层面,因而对现象的分析既可能是微观的,也可能是宏观的。这两方面的分析都是不可少的”。

亚历山大的理论突出两个思想:一是社会行动的应变性;二是多维的社会结构观。他的研究为认识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三节:市民社会与文化研究

亚历山大有关文化的研究,涉及当代两个突出的问题:现代性与话语结构。

一:现代性问题

哈贝马斯等人把文化断裂指斥为异化的和压制性的。

亚历山大认为意义系统的断裂可被视为是意义的分化,及相关的认识形式、情感形式、道德形式和形而上学形式的日益增长的自主性。虽然这种分化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忧虑和混乱,但也导致自由和理性,及延续文化内聚力的可能性。分化理论认为现代性意味着生活世界的多元化而非文化殖民化,这种多元化创造了现代生活的各种机会与问题。

韦伯把理性化和非个性化视为现代性的根本特征。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见解一样。

二:运用话语分析考察了市民社会的文化问题。

亚历山大关注的是市民社会的语言符号特征。他指出符号系统中的二元对立品质或辩证品质,这在现代的文化讨论中被忽视了。

台大社会学(孙中兴)讲义--单元-1.课程及参考书籍简介复习过程

国立台湾大学 开放式课程 《社会学》 第一讲课程及参考书籍简介 授课教师: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孙中兴教授 教室:博雅教学馆201室 时间:2012年09月10日(一) 上午9点10分~12点10分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因版权缘故,此开放式课程讲义经过页码重新编码及内容删减, 与上课影片所讲述的页码和内容不尽相同,恳请了解。 社会学(丁) 孙中兴 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 授课老师:孙中兴教授 授课时间:周一上午09:10~12:10 授课地点:台大校总区博雅馆201教室 会谈时间:周一下午或另约﹝请务必事先约定﹞ 会谈地点:台大校总区社会学系系馆417室 联络电话:(02)33661251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联络地址: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台北市罗斯福路四段一号 传真机:(02)2368-3531 电子邮件信箱:catsun@https://www.doczj.com/doc/bc7582467.html,.tw 个人网页:如果有,您就找得到 课程简介 这门课是社会学的导论课程,虽然是以社会工作学系、物理治疗学系,以及公共卫生学院三个单位的学生为主要考量对象,但是内容设计并不排斥其他科系的学生。任何有兴趣了解社会学入门课程而且愿意配合本人教学的人都适合修习本课程。前提当然是要教室可以容纳得下修课人数。 本人对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总目标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 ,并可以区分如下: 一、要让同学了解国内外社会学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训练同学发问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养成学生摆脱教科书的束缚,进而可以批判教科书的基本学术能力 四、让同学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 五、培养同学能反省并关怀学校、当地社会以及全球人类状况

社会学理论试题集

华农大社会学专业07级 西方社会学史复习参考之四 拓展部分(作为以后深入和继续学习参考) 4 简述科层制的特点,正负功能及未来发展趋势 6 简述韦伯关于“感召性权威合法化”的论述? 7 米德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观点。 8 默顿怎样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1试论述“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争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歧实质。 2 试论帕森斯“结构功能模式”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结构论”的联系与区别。 5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8 异化劳动 9 普遍化的他人 6 米德怎样论述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 7 简述布迪厄关于惯习“habitus”的基本观点。 8 简述城邦社会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局限性。 4 试论哈贝马斯对西方社会学理性观的批判与重建。 5 有序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哪些环节建构的?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见解。 6 试论世纪初期社会思潮的历史地位。 8 反功能 9 合法性 12 主观主义 13 异化 16 社会几何学 18 姿势对话 21 实践的模糊逻辑 22 时空抽离化 3 什么是社会行动?它大约可分几类? 6 布劳怎样分析社会交换论中的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 7 莫顿的中程理论分析原则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原则区别 9 布劳怎样从微观的社会交换研究上升到宏观的社会结构研究? 10 简述利奥塔关于“重写现代性”的基本观点。 4 联系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详述帕森斯的A-G-I-L的模式理论。 6 试论帕森斯关于文化因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3 实体性社会结构 4 社会稳定 5 社会运行 6 宗教冲突 7 话语方式 8 次级结构 9 普遍语用学 10 社会建构论 11 秩序 8 简述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 9 简述吉登斯关于“时空抽离化”的论述。 2 依据人的社会化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青少年社会化障碍问题的认识。 3 举例论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4 联系当代社会专业化的趋势,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5 模式变量 6 实践的逻辑 4 教育制度的显功能 7 莫顿如何批判宏关结构功能主义的? 4 为什么说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实现了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7 话语实践(福柯) 8 叙事知识(利奥诺) 10 本体性关怀(吉登斯)15 制度化(帕森斯) 16 旋转的中轴(贝尔) 8 怎样理解利奥塔对“元话语”的批判? 9 怎样来理解吉登斯的“方法论置括号”? 4 比较分析帕森斯的AGIL社会系统模式与丹尼尔.贝尔中轴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5 怎样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解释观念更新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意义? 6 概念行图示(贝尔) 7 认识的子集(利奥塔) 8 双重解读(布迪厄) 9 压抑文明(马尔库塞) 10 解放的认识兴趣(哈贝马斯) 1 当代社会学主要丛哪些角度去研究社会化问题? 2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其各自特点。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47

福建自考心理学“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47) 这是科塞重点分析的第二种冲突类型。科塞注意到:“关系越紧密,感情越投入,就越倾向于压抑敌对的情感。而不是把这种敌对的情感表达出来。 在次级关系中,比如企业合伙人的关系,敌对情感往往能相对自由地表达出来;相反,在初级关系中,参与者全部投入使得这种情感的发泄对他们的关系形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敌对情感趋于积累起来,并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就是说,在初级关系中,冲突不易爆发,但是不等于没有矛盾。如果不注意敌对情感的释放,让敌对情绪积累起来,一旦冲突爆发,就可能非常激烈。例如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冲突就是这样。 同时,科塞也注意到紧密关系中,当不牵涉到参与者的整个个性,也就是说,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是一种片面的关系时,冲突并不一定带有敌意和攻击性。例如老同学关系、老同志关系、朋友关系便是如此。 (三)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 这是科塞重点分析的第三类社会冲突类型。它是依据冲突发生在群体内部还是外部而划分的。内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外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之间酌冲突。科塞分析了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酌一些重要特征。 在分析内群体冲突时科塞指出,R群体冲突的激烈程度与其成员的人格投人程度相关。“在只是涉及其成员人格表面部分的群体中,或用帕森斯的术语来说,在其关系是专门性的和非情感性的群体中。其冲突的程度要比在其关系是扩展性的、情感性的,其成员用整个人格从事其活动的群体中的冲突程度低,也较少是最烈的。” 因为,前者成员之间关系的强度远低于后者。前者的成员以部分人格投入群体,那么情感性因素进入现实性冲突的可能性也就较小,所以冲突的程度便相对的低些。 此外,在内群体中,那些积极热情参与群体生活的成员,对群体中的“叛徒”会采取更多的暴烈式反应。因为那些积极的成员是与群体的生存联系在一起的,而叛徒即便不是在实际上也是在象征的意义上威胁到群体的生存。再加上叛徒离开群体后往往对原来群体的精神进行一系列的清算,这就更使得原来的群体把其视为危险的象征而激烈地反对。 再有,群体对于内部异端分子的反应有时要比对变革者更充满敌意。因为叛徒离开这个群体只是到敌人那里去。而异端分子虽然拥护群体的核心价值和目标,但是主张达到同一目标的不同手段。从而使群体分裂成不同的派别,严重威胁了群体内现存领导人的政治地位。

社会学概论课件整理

专题一:社会与社会学 一、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概念的来源 古汉语中,社指祭祀土地的地方,“封土立社,示有土也”。 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对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爱重之,必然神化之,因此土地很早就是人们的祭祀对象。 会是聚集在一起。 “社会”就是因祭祀土地而聚集在一起。 重点祭祀的日子,称为"社日",这是古代重大的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 现在社会的概念,是从西方传入的,源于英语中的“Society”。 严复的翻译是“群”(《群学肄言》)。 翻译成“社会”,是从日本译文中直接借用过来的。(二)“社会”的涵义 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社会”概念有不同含义。 人类社会 西方社会、城市社会 农耕社会、工业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上流社会、黑社会 社会人、社会青年 广义的“社会”是指“人们各种活动和生活的总和”。 如:社会系统、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社会发展、社会现代化等。 狭义的“社会”是指与市场、国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人们生活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社会。 经济领域由市场调节 政治领域由国家(政府)主导 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由公众自我管理 (三)“社会”的功能 整合功能 社会观念、规范、制度将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 调整各种矛盾冲突和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 交流功能 社会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交往工具(语言、符号) 提供交往场所(家庭、组织、群体) 交往的规范等 导向功能 有形和无形的社会观念、规范能够 维护正常的秩序; 调整人际关系; 规定思想行动方向。 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个体生命短暂,社会长存,社会传承文明。 人生的“三不朽”。 二、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就是从社会事实出发,研究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 个人如何形成社会 社会总体运行规律 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 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 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 …… (一)社会学的特征 作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社会学要求我们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说明我们为什么会是如此这般地生活,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行动。 对个人成功的解释。 社会学还教我们去了解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确凿无疑和真实的事情,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二)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1、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 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民族、职业结构等,强调整体把握,多用定量研究。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和《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微观社会 指社会的个体结构,表现为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 细致研究个体生活状况、行为、差异等特征; 多为定性研究。 林耀华:《金翼》; 费孝通:《江村经济》。 刘倩:《南街社会》 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 (从社会关系的层次、水平划分) 个人关系: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和互动。如同事、上下级、朋友、买卖、邻里、家庭等。 它是一种较低层次社会关系; 其特点为非正式、不稳定、数量多、直接体验等。 群体关系: 在社会群体和组织层面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属中间层次。如社会团体、利益群体、阶级阶层等。 1

社会学基本理论

社会学基本理论 一、社会概述 1、含义---唯实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一个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其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实名而非实体。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社会的实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经济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 2、特征---社会是有组织、有文化的系统;社会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在任何社会发展时期,社会都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群体;社会有明确的空间界限,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社会具有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机制,它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活的机制”。 3、类型---根据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分为亚细亚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根据人类学划分为原始社会、野蛮社会、文明社会;从社会存在方式划分为狩猎和采集社会、园艺社会、游牧社会、农牧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从社会整体结构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团社会。 4、德国经典社会学家滕尼斯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会。公社社会指绝大多数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个人的亲友关系上的社会。社会是指绝大多数社会关系是建立在正式的、契约化的、非人格化的、专门化的基础之上的。 5、孔德划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与实证主义阶段。

二、文化 1、含义--指某一民族或群体代代相传的、共享的整体生活方式,是赋予一个社会以特色的长期凝结和传承下来的思考行为方式及结果。 2、基本要素--符号、语言、价值、规范 3、特性--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与创造出来的;文化石后天习得的;文化石共有的;文化具有象征性;文化具有复合性;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文化具有普遍性;文化具有民族性与阶级性;文化有多样性。 4、文化特质--一组文化的组成要素。 5、文化从--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性。 6、文化模式--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7、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共同文化与差异文化。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站主导地位的、由大多数人共享的文化。亚文化是指仅仅作为社会上一部分群体所接受或特有的文化。 8、文化共同性来源有四个要素:物质上的相似性、生活上的相似性、人类环境资源的限制与影响、文化接触与传播的影响。 9、功能--文化石民族分野的标志;文化促进社会行为有了系统的规范;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10、文化分析中的种族中心主义与相对主义。 种族中心主义是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与标准来衡量别的文化,认为自己的文化石最优的。利:增进群体内的团结,减少团体内冲突,

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14)

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14) 机械团结是指彼此间无差异的个体或群体的结合形式,它以一种强烈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为基础的社会团结类型。阿隆认为,迪尔凯姆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同一社会一般公民共同的信仰和情操的总和。”迪尔凯姆认为,机械团结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以及社会同质性基础之上的,它主要体现在古代社会以及不发达社会,也就是原始的或乡村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人的行动受群体意志支配,个体淹没在集体意识中,维系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的基础是惩罚性法律。他认为,当这种团结类型主宰社会时,个人之间还没有分化,“由于他们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和宗教仿佛,人与人之间彼此相近或相似。”由于分工不发达,社会各部分的相互领带程度低。 迪尔凯姆认为,在现代发达社会,由于社会交往的扩大以及社会分工的形成,个人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因此,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社会也由原来的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型。所以,他认为,如果说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型社会的精神基础,那么,分工则是现代高度发达社会的重要特征与标志,也就成了有机团结社会的物质基础。迪尔凯姆还认为,在传统社会里也有社会分工形式,只不过那时候的分工还很不发达,集体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社会行动,只有到了现代社会,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不断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我是人”、“我就是我自己”、“我是凡人,我应当追求凡人的生活”、人们甚至喊出“上帝已经死了”这个口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促进了物质生产力的解放与提高,也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也就进入了如迪尔凯姆所认为的有机团结型社会之中。 在迪尔凯姆看来,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整合方式,其标志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合作性法律的出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迪尔凯姆认为,有机团结型社会是随着社会分工发展而出现的,分工导致了职业的专业化、专门化以及标准化,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因职业的不同而发挥着独特的能力。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无法代替其他人的经济社会行动。所以,在这样的社会里,分工也就产生了了相互依赖、相互协作。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便是:究竟是什么力量的存在导致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迪尔凯姆认为,造成社会分工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的增加,这是产生社会分工的最根本因素。他认为,人口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生存危机,为此,只有提高生产效率,于是,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进行社会分工,把每个人安排得井井有条;二是科学的普世化,使得普通的群体都可以运用科学技术成果为自己的生活所服务;三是老年人的权威开始下降,掌握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知识、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年轻人的权威不断提高。所有这些,必然导致社会发展转型与变迁。所以,他说,社会分工不是个人寻找乐趣、追求幸福、不是个人的原因,而是社会因素造成的,反过来,分工又能促进社会的转型与发展。 三、社会分工与集体意识 1、动态密度的改变

精选-《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单选题: 1.自1838年(D)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孔德 2.1838年孔德提出(D)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社会形式 B.工具理性 C.有机团结 D.社会学 3.孔德将(B)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 B.秩序与进步 C.效率与公平 D.个人与社会 4.从客观的个人主义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B)。 A.社会主义 B.自然主义 C.主观主义 D.唯物主义 5.从客观的(B)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自然主义。 A.社会主义 B.个人主义 C.集体主义 D.唯物主义 6.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 B.农业社会 C.封建社会 D.军事社会 7.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现象 B.社会规律 C.社会组织 D.社会事实 8.齐美尔提出要建立关于社会形式的社会(B)。 A.物理学 B.几何学 C.心理学 D.动力学 9.齐美尔曾提出要建立正确研究社会的社会(C)。 A.物理学 B.生物学 C.几何学 D.动力学 10.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事实 B.社会形式 C.社会规律 D.社会行动 二、填空 1、帕累托将人类行为分为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 2、孔德人道宗教基本教义是爱是原则,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的。 3、涂尔干社会团结的类型是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4、斯宾塞社会学理论两大支柱是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 5、斯宾塞将社会分为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两种类型。 6、韦伯关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7、个人与社会关系上存在两种对立观点社会唯识论和社会唯名论。 8、托克维尔的主要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 9、米德将人类心智分为和两种类型。 10、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流派马克思主义学派、韦伯学派、孔德学派。 11、戈夫曼分析框架的两种类型喜剧分析和印象管理。 12、齐美尔纯粹社会学基本认为是纯粹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纯粹形式,社会形式是由活生生的纯粹总和构建起来的,形式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将这种纯粹形式进行归纳,并在心理学上与非社会学的内容和目的区分开来。 三、不定项选择 1、孔德认为人类智力发展的阶段是什么? 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2、帕累托对政治精英的分类是什么? 狐狸,狮子 3、古典社会学理论有哪三大传统?

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

一 结构功能主义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思想渊源 社会科学中的功能主义有着长期的历史。A.孔德和H.斯宾塞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论述。□.迪尔凯姆、A.R.拉德克利夫—布朗和B.K.马林诺夫斯基对功能主义也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现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是在以往的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他在以后的许多论著中,为形成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性理论作出了很大努力,并成为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的领袖人物。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4个子系统之一,其他3 个是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一些结构单位。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功能条件:①适应。确保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②目标达成。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关系,并能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③整合。使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④潜在模式维系。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在社会系统中,执行这 4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些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的各亚系统之间,在社会互动中具有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而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诺则是一些交换媒介。这样的交换使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4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性。 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默顿认为,在功能分析上,应该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社会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他提出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的概念,前者指那些有意造成并可认识到的后果,后者是那些并非有意造成和不被认识到的后果。进行功能分析时,应裁定所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与界限,因为对某个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事项,对另一系统就可能不具这样的功能。功能有正负之分,对群体的整合与内聚有贡献的是正功能,而推助群体破裂的则是负功能。默顿主张根据功能后果的正负净权衡来考察社会文化事项。他还引入功能选择的概念,认为某个功能项目被另外的功能项目所替代或置换后,仍可

2021年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

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9) 小结: (1)静力学相称于解剖学; (2)社会是由人构成,人是社会基本。孔德以为人本性有两种:利己心和利她心。社会之因此动乱,就在于利己心不不大于利她心。因此,只有随着社会发展,利己心等于利她心社会才可以稳定; (3)家庭是利己心与利她心相结合地方,这是由于在家庭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伙。通过家庭结成小群体; (4)家庭分工与合伙就结成了社会,但是家庭功能比较单一,而社会功能比较复杂,因此必要要进行社会控制,才干保证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变迁论 孔德不但对社会有静态描述,并且也对社会动态发展有着比较系统研究。她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纵方面,动态地研究社会变迁与进化。‘动力学从属静力学“。静力学和动力学提出”进步就是秩序发展“。 孔德依照“人类智力发展主线规律”,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军事阶段、过泼阶段、工业阶段。 1、军事阶段——神学阶段,它从远古至中世纪初期。这一时期,政治上宣扬“君权神授”,政治制度是“君主专政”。城邦建立和土地制度确立,就是这—征服制度产物。人们在征服制度统治下,为着共同好恶利益,对神灵和军事长官无限崇拜。军事阶段是军事、战争为主古代社会。

2、过渡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孔德以为,这一阶段重要特性是用防御性军事组织代替攻打性组织,用抽象概念及原则取代神学,由对神灵与军事崇拜转向对自然与科学崇拜。总之,在这一时期,由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使社会由神学阶段到形而上学阶段逐渐地向实证社会过汉。这一时期,是以自然法学理论为依照注重人权和法制社会。 3、工业阶段(实证社会)——实证阶段,它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顶峰。工业发达,“把注意力从剥削其她社会转到开发自然上来了”。追求实证知识,即既用实证办法研究数学,天文、物理、化学 和生物,又延伸到思想其她方面。在她看来、工业社会这些特点阐明,资本主义社会法则就是发展财富,谋求最后利益。她构想将来社会(实证社会)是劳动至上、劳动价值至上社会。社会将会由牧师、银行家和公司家共同管理。 孔德除了把以上所分析理性因素当作是社会发展动力之外,还特别注意到影响社会进步与变迁其她某些因素。她以为,死亡、人口、种族、气候、道德价值精神和政治活动等,对社会进化均有影响作用。 小结: 孔德以为人类社会发展、变迁是有规律,与人类思想发展三个阶段相对立,社会变迁也应当有三个阶段: (1)军事阶段(中世纪之前):强调君权神授,以城邦制为基本,人们对神、君主无限崇拜; (2)过度阶段(中世纪至工业革命):由君主制逐渐走向共和制;人与自然矛盾逐渐成为社会重要矛盾,人类开始设法征服、掠夺自然;到了过渡阶段晚期,实业家逐渐成为社会精英;

西方社会学理论[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

西方社会学理论[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 名词解释: 实证主义(孔德):基本信念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无根本区别,应当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研究社会科学。基本原则:(1)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假设;(2)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假设;(3)知识论都经验主义原则;(4)“价值中立”的要求;(5)社会科学是社会工程的工具与基础,科学使预测成为可能,而预测则有助于控制社会都过程与结束它的自发性与破坏性。因此社会知识本质上是实践取向的。 社会静力学(孔德):关于人类社会自发秩序的理论,在于考察社会行动和社会系统各个不同部分的反应规律,研究构成社会机体的哥哥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在孔德看来,社会结构各部分间的平衡与和谐的关系,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一旦这种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系统的运转就会发生障碍,造成社会病态。 社会动力学(孔德):关于人类自然进步的一般理论,主要是运用关于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的理论解释社会历史的进步。智力发展三阶段的理论是孔德社会动力的基本内容。 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理论(孔德):孔德认为,他通过研究人类的智力在各个方面和各个时代的发展,发现了一条人类智力必须遵循都根本规律,它是建立在我们的机体发展和历史经验事实所提供的充分根据的稳固基础之上的。这个规律是:我们的每一个主要观念,我们的每一个知识部门,都相继经历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阶段,或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或抽象阶段;科学阶段,或实证阶段。由于孔德认为智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因此社会发展的阶段与人类智力发展的过程完全相适应,也同样经历了三个阶段或历史时期:远古时代的神学阶段,中世纪以来的形而上学阶段,18、19世纪之交开始逐步进入的科学阶段。 社会有机体论(斯宾塞):19世纪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一种重要理论观点,即一个社会或社会结构被视为一个“活的有机体”。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特征的关系,例如法律、家庭、犯罪等等,当它们与其他的社会特征相互作用时,通常会受到检验以满足社会需要。一个社会或社会有机体的所有元素,它们具有维护有机体的稳定和团结的功能。代表人物是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俄国社会学家P·von 利林费尔德、德国社会学家A·舍弗勒等。 形式社会学(齐美尔):齐美尔认为,人们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相互作用、联系和行为,其中存在基本上类似的相互作用模式,即“社会交往的形式”,而这些形式就是社会学研究的内容,这就是齐美尔率先提出的形式社会学。 2. 镜中我(库利) 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有三个阶段或三重含义构成。 ?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这是感觉阶段,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 ?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这是解释或定义的阶段,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 ?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这是自我反映的阶段。 库利提出“镜中我”的概念,用以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有机的和稳定的联系。他认为问题不在与承认个人或社会哪一个处在优势,而是要考虑个人如何存在于群体之中,以及群体如何存在于个人之中。与他的群体论相一致,他假定:“一个单独的个体是未曾经验过的抽象;同样,一个社会,当被视为与个体分离的事物时也是如此。真实的是,人的生活可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与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与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学从创立到繁荣,其中心都在欧洲。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了美国。二战之后,欧洲社会学研究又进入复兴和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并且向世界其他地区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拓展,使得社会学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也受到高度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 大致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社会学进入现代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 第一,加速化,即自从二战后,西方社会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学调查。可以说,社会学的应用研究成为一种世界趋势。 第二,多样化,即西方社会学没有统一的社会学理论,观点分歧,学派林立。 第三,分科化,即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趋势加强,分科社会学种类增多。 第四,定量化,即在研究方法方面,社会学越来越注重定量研究,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大大加快了资料处理的速度,使社会学研究方法准确、快速、规范。第五,心理化,即侧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 自古典社会学以来,社会学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即能否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在这点上社会学理论往往被分为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阵营;二是关注社会的组成,即社 会是如何产生及为何产生,也即社会是如何运行的。围绕这两点,社会学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学派。在这里,仅选择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理论流派作一简介。 一、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鼎盛于60年代,至今仍是西方社会学中的主要流派之一。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

塔尔科特·帕森斯(T.Parsons,1902-1979的社会学理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第一,社会行动论。帕森斯认为,人们的社会行动包括以下四个结构要素:行动者、目的、情境、规范,而且在它们的基础上构成了更高一级的社会行动体系。社会行动体系包括有机行为体系、人格体系、社会体系、文化体系四个亚系统。因此,人的社会行动要受到有机体、人格、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第二,一般系统理论。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不过是更一般意义上的行动系统的一个亚系统。他认为,一般行动系统具有四个基本的功能要求:适应功能(即系统保持与外部环境的交换,并将获得的生存资源分配给整个行动系统。它由行为有机体系来承担、目标获得功能(即确立目标的优先顺序,并调动系统的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它由人格系统来承担、整合功能(即系统必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功能总体。它由社会系统来承担、潜在模式维持功能(即系统根据某种规范维持某种社会行动的延续性。它由文化系统来承担。这四个功能必要条件的满足与否,决定了社会系统或其他一切行动系 统的生存能力。第三,均衡论。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核心是强调社会系统的整合和均衡。他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系统总是趋于稳定与均衡状态的,一旦发生反常现象,原有的均衡被破坏,社会系统就会通过反馈机制进行自我调节,自发地返回均衡。帕森斯的宏观的、高度抽象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对西方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他的理论没有充分地看到社会冲突与社会变革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保守倾向。 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 Merton,1910-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层理论。默顿主张建立一个介于宏观理论与纯粹经验研究两者之间的“中层理论”。这种中层理论能将理论与经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最终推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第二,均衡功能论。在默顿看来,社会单位对系统可能有正功能,也可能有负功能;可能有“显功能”,也可能有“潜功能”。他认为,社会单位对整个体系之和谐与整合与否,应由验证法来一一加以研究,不可一概而论。默顿的功能论是一种均衡的功能论。他不仅想知道为什么个人会顺从他人和群体的意志去行事,而且也想知道为什么某些人会走向偏差而导致社会的非整合。

现代西方社会学讲义

现代西方社会学讲义 邓力铭(lmdeng7979@https://www.doczj.com/doc/bc7582467.html,) 课程概述:《西方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遵循西方社会学研究的两个传统的主题,即一是社会秩序或社会稳定,二是社会变迁或社会发展,介绍了西方社会流行的社会学理论,即秩序论、功能论、交换论、互动论、冲突理论、批判理论、后现代理论等。内容包括上述理论的代表人物、理论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对社会研究所具有的意义,是社会学专业的重要课程。 课程的性质:现代西方社会学主要介绍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代表人物思想,是社会学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紧密联系西方和中国的社会现实,阐述和介绍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来源、基本内容、各种表现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为我们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西方社会的实际状况,分析西方社会的现实提供了广阔的途径,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取其精华,用这些理论中合理的、适应我国具体形势的部分来正确地认识与对待我国的改革开放,对待我国社会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 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本课程适用于社会学专业学生。 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总学时:54学时;总学分:3学分。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现代西方社会学,是一门介绍社会学从产生以来所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课程。该课程所涉及的理论几乎是所有社会学分支学科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理论基础。学生如果不了解社会学发展历程中所出现的那些杰出思想家和流派的主要观点和理论,在进行实际的社会学研究时,就会出现缺乏理论支持和理论深度的困惑。这门课程与社会学概论或者社会学原理不同,以上两课程只是粗略的介绍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整体性的知识体系和观点,本门课程以人物为线索,分门别类的介绍了经典大师的思想体系和观点,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社会学理论的精深和博大,对于学生树立学习社会学的信心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教材情况:由于现代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各种版本教材书籍阐述的不一致性,因而未专门指定教材,而由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撰写详细讲义给学生。课程依据的相关专业书籍和教材有:《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华夏出版社,1999);《社会学二十讲》(亚历山大,华夏出版社,1999);《当代西方社会学》(杨善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资料:1、《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2、《古典社会学理论(第4版)》(乔治·瑞泽尔、古德曼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社会理论的开端和终结》(苏国勋,刘小枫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乔纳森·特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社会学原理》(青井和夫著,华夏出版社, 2002) 6、《西方社会学理论》(宋林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社会学》(罗伯逊著,商务印书馆, 1990 8、《社会行动的结构》(帕森斯著,译林出版社,2003)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1、社会学的起源与三大学术传统的确立 孔德最先正式倡导建立社会学,主张以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其科学方法主要指的就是自然科学的方法,其基本精神就是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与研究结果的可证实性或重复性。孔德认为社会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知识具有统一性(孔德就是从人类智力发展阶段入手来分析人类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因为她认为智力就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与基础。);神学、形而上学、实证科学就是人类一切知识领域都必然经过的三个发展阶段,关于社会的知识也不例外,社会学就就是发展到实证科学阶段的社会“科学”或“社会物理学”(社会学,在孔德瞧来,在各门科学中最为复杂、最需依赖其她科学的发展而得以产生发展,属于最高层次的科学。社会学具有完善地应用实证方法的特点,它把先前的一切科学作为源泉,所有其她学科都为它作了准备。)。孔德用社会与自然的统一性以及人类知识的统一性来论证一门有关社会的科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自然科学方法推广运用于社会研究中的有效性,不够充分。 斯宾塞在其《社会学原理》等著作中对社会与自然的统一性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论证。斯宾塞以生物有机体来类比社会,认为社会就是一个有机体。因此,她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瞧成就是类似于生物有机体进化的社会有机体的进化。斯宾塞认为,进化就是从相对模糊的、松散的与同质的状态向明确的、紧凑的与异质状态转变的普遍的过程。斯宾塞认为,宇宙的各个部分,不管就是有机的或无机的,社会的或非社会的,都受进化定律的支配,这就是一条公理。她认为,“优胜劣汰,物竞天择”就是自然与社会进化的动力原则,社会进化如同生物进化,被生存竞争的原则所支配。她明确指出社会与自然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如生长过程、结构分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等,因此完全可以用与生物有机体相同的那些概念、原理与方法来分析人类社会。斯宾塞提出的许多概念,如结构、功能、分化、等仍就是宏观社会学中普遍使用的分析工具。但与孔德类似,她仍然就是以社会与自然(生物有机体)之间的统一性、相似性作为社会学这门关于社会的科学赖以成立的理论根据,仍然就是以自然科学中的原理与方法搬用于社会过程的方式来建构社会学的概念与命题。

考研资料-社会学概论讲义

社会学概论复习指南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学的孕育产生 社会思想古已有之,但是作为学科的社会学却只有16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孔德使用“社会学”这个术语,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但社会学本身的发展,无论是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还是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都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演变的过程。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上个世纪社会学产生的各种条件。 一、社会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社会学首先是时代的产物,是适应时代实践的要求而产生的,这个“时代实践的要求”,主要就是西欧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大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变化。 (一)18、19世纪西方的两次大革命 在近代西方的社会变革历史中,最核心的事件是18、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同时也是思想大革命),到19世纪30、4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已在欧洲主要国家中完成了。另一次是18世纪在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北美的产业革命。 (二)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两次大革命的实质是推动西方社会由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在两大革命的推动下,西欧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社会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这种巨变之突出表现的工业化、都市化、人口流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对推动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三)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带来启蒙学者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建立起所谓“正义的王国”、“理性的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贫富悬殊、劳资冲突、失业和犯罪等等。这些都以十分鲜明的形式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如回答能,则有一个如何达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如回答不能,则又有一个如何解决、出路何在的问题。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着眼于社会改良,维护资本主义的理想;而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则着眼于社会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彻底批判。两种不同的回答,形成了社会学中的两大传统。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采用“社会学”这个术语,而把自己的学说叫做唯物史观,但这并不影响事情的实质。 二、社会学形成的思想材料 同任何新学说、新思潮的产生一样,社会学的形成也依赖于已有的思想材料。社会学由

西方社会学理论-侯-笔记

西方社会学理论导言 一、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目的 通过学习社会学发展史上各个思想名家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理论,在自觉模仿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 二、社会学发展史 (一)古典社会学理论(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大约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社会学的诞生和形成时期,主要特征是: 1.社会学发展的重心在西欧,但20世纪初已经开始转向美国:孔德(Comte,法国人);斯宾塞(Spencer,英国人);滕尼斯(Tonneis,德国人);涂尔干(Durkheim,法国人);韦伯(Webber,德国人);马克思(Marx,德国人)、帕累托(Pareto,意大利人);齐美尔(Simmel,德国人);曼海姆(Mannheim,匈牙利人)。社会学发展重心由西欧转向美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凡勃伦(Veblen),库利(Cooley),帕克(Park),米德(Mead),托马斯(Thomas). 2.使社会学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尤其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确立了独特的学科地位,主要表现为有了自己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社会学产生的标志也有两种意见。一种以社会研究方法的转向为标志,比如Garner就认为社会学起源于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的《君主论》(the Prince),until the renaissance, most books upheld general notions of normative behavior, were non-empirical, and did not observe,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actual human behavior. Machiavelli included into his book all the violent, fierce, savage, coercive, and even compassionate acts that the ruler implement in order to stay in power. The prince is based on reality-the observations of real people, not just moral ideals. 另外一种意见便是以“社会学”一词的提出为标志,那就是法国社会学家August Comte1838年,在他出版的阐述社会哲学原理的《实证哲学教程》的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虽然我们本课程的讲解从孔德开始,但是要是想理解社会学思想家的思想源流,还是要追溯得更久远一些。 3.此一时期的社会学思想形成了社会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论题,对以后的社会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现代社会学理论(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大约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末,这是社会学的发展时期,其主要特征有: 1.社会学的发展重心转移到了美国。社会学的基本假设是human behavior is shaped by society and social environment;那么人的思想也是植根于社会条件中的。 2.围绕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展开,首先是帕森斯综合西欧的古典社会学理论,适应当时美国社会的需要建立了宏大的结构功能主义体系,形成了“一统天下”的局面,其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结构功能主义进行批判,形成了社会学理论在美国的“群雄并起”的局面,因此很多学者就把这一时期称为“帕森斯”和“反帕森斯”阶段。 3.在古典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基础上,各个理论家从不同的理论立场出发,发展完备了各个理论传统,形成了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等几大理论体系。我们在讲解这一部分的时候,和上一部分的讲法有些区别,这一部分主要是按照不同的理论体系进行讲解。 (三)当代社会学理论(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指80年代以来各个理论家对社会学理论传统进行修正、综合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有: 1.社会学理论在全球范围内遍地开花,仅过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世界各国慢慢地纳入了统一的世界体系,各个国家也接受了西方的各种社会学说,他们都遵循社会学传统开始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学研究。所不同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学理论建立在对理论的继承、批判和发展基础上;而不发达国家更多地立足于本国实际,进行了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实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