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暂行)

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暂行)

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暂行)
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暂行)

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暂行)

为加强“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质量管理,确保污染源监测数据的准确,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环发[2006]114号)、《“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办法》等规定,在现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污染源监督监测有关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定。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负责全国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以下简称“减排监测”)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省级站”)负责辖区内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管理,协助总站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承担单位主要包括省级监测站和地市级监测站,(以下简称“监测单位”)按照相关技术规定和质量控制要求开展监测工作,对上报的监测数据质量负责。

一、总站

1、总站负责根据《“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监测方案》(总站综字[2013]81号)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暂行)》(见附件),对全国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

2、每年抽取5-10个监测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考核,检查考核内容包括监测能力、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情况、实际监测工作、质量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及其实施情况、监测报告和原始记录等方面。抽查地市级监测站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质量时,相关省级站人员共同参加。

3、每年视情况组织开展跨省区的抽查与抽测工作。

4、负责对省级站减排监测数据质量的考核工作。

5、年终编制全国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数据质量评估报告。

6、将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数据质量作为国家评比与考核监测单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监测数据多次出现问题或不合格的监测单位,予以通报。

二、省级站

1、可根据工作需要在《“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监测方案》(总站综

字[2013]81号)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暂行)》(见附件)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区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方案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2、每年对辖区内各地市级站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及同步监测。检查内容包括监测能力、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情况、实际监测工作、质量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及其实施情况、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等方面。同步监测范围不少于被查单位辖区内10%的重点污染源,同步监测项目主要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

3、帮助地市级站解决监测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协助地市级站查找总站组织的质控考核或能力验证中不合格或不满意结果的原因,并将原因分析和解决情况报告总站。

4、制定本地区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质量评估与完善措施,视情况开展辖区内的质控考核或能力验证。

5、每年编制辖区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数据质量评估报告,并报送总站。

6、对监测数据多次出现问题或不合格的情况及时向总站报告。

三、监测单位

1、监测单位应通过计量认证,监测项目应为计量认证项目。应建立健全污染源减排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使污染源质量管理工作程序化、文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并配备相应的质量监督员,保证其有效运行。

2、监测单位应按《“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办法》要求的频次和范围开展污染源减排监测。

3、所有监测人员均应按照《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发[2006]114号)的要求持证上岗。没有上岗证的人员,只能在持证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其监测质量由持证人员负责。

4、监测仪器须进行计量检定、校准或核查,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5、减排监测污染源点位的设置和管理应符合《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6、减排监测中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采样方法应符合HJ/T 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及HJ/T 92-200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二氧化硫的采样方法应符合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

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采样记录填写应清晰、内容应全面。采样时仔细核查并监督工况,对监测期间的工况详细记录。

7、减排监测中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监测分析方法应根据污染源类型、污染物成分等因素,在国家标准方法和行业标准方法中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监测过程存在明显干扰因素而未采取有效的干扰消除措施的,监测结果应判断为无效。

8、各监测单位应按《“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办法》要求的频次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比对监测。

9、监测报告、原始记录、原始数据及仪器核查报告等应按有关规定归档保存。

10、监测数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应实施质量控制。每个监测项目质量控制样品的比例应不少于每批次监测样品量的10%~20%;每批次样品至少进行一次精密度质量控制,每批次监测至少做一个准确度质控样品。每批次样品须做一个实验室空白;需要进行前处理的监测项目应做全程序空白;空白样品测定值明显偏高时,应仔细检查原因并消除影响因素。所使用的标准物质应为有证标准物质或能够溯源到国家基准的物质。

11、各监测单位质量管理部门或人员以密码样的方式对监测工作实施外部质量控制,应有外部质量控制计划,每季度应至少进行一次外部质量控制。

12、制定本单位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质量评估与完善措施,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后,均应进行结果评定。只有结果评定为合格或满意时,方可认定对应的监测样品测定有效,否则应查找原因,并在消除影响因素后重新测定。

13、负责本单位监测质量的自我监督,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报告质量审查,并保留记录。

14、每年编制本单位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数据质量评估报告,并报送省级站。

附件: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暂行)

附件:

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暂行)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环发[2006]114号)等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的质量保证工作,规范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及废气中二氧化硫(SO2)的监测,特制定本技术规定。

1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固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以本标准同效,凡不注明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1914-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 18918-199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T 70-2001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

HJ/T 75-2007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HJ/T 76-2007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 91-2002 地表水及废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92-200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 132-2003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HJ/T 353-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HJ/T 354-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HJ/T 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

HJ/T 356-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

3 定义和术语

3.1质量保证

是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包含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

3.2质量控制

指用来满足环境监测质量需求所采取的操作技术和活动。

3.3比对监测

指为了验证水、气在线自动监测仪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有效性进行的手工监测。应用实验室标准方法与在线自动监测仪器法同步采样分析,以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的手工监测结果作为对在线自动监测数据的审核依据。

4 COD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4.1人员

监测人员应经培训,并按照《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发[2006]114号)要求持证上岗。

4.2监测仪器设备

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所需仪器设备,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内的计量器具,应依法送检,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非强制检定的仪器可依法自行校准或核查,或送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校准,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每年对仪器检定及自校情况进行核查,未按规定强检或自校的仪器不得使用。

每台仪器均应有责任人负责仪器日常维护保养,负责人应被赋予监督仪器使用操作的规范性的权力与义务。监测仪器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应制定相关程序或制度,做好相应记录,以保证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仪器出现故障时,责任人应及时报修,同时根据仪器故障程度确定仪器是否停止使用。对于使用频次高的仪器,应定期进行“期间核查”,每年编制”期间核查计划,制定相关程序,并按程序执行。

每季度抽查仪器及使用记录,检查仪器运行状况是否正常,仪器使用是否按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仪器使用记录是否全面准确。每半年抽查仪器期间核查情况,确认仪器期间核查使用的标准物质有效,期间核查方法符合现行有效标准。

4.3工况要求

4.3.1核查运行状况

监测时应记录企业生产和环保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监测现场应保证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确认生产状况,必要时与企业人员一同确认。

4.3.2.核查用水量

核实企业总排水量时,应记录企业一个季度(月)内生产计划、实际生产量和当日生产量。对供水有计量装置的企业,应查看水表,记录用水量;无计量装置的企业,记录新鲜水水泵流量及水泵运行时间,计算用水量。当企业实际用水量与提供用水量不符时,应现场核实并纠正。

4.3.3核查产量及能耗

记录能源(电、煤、油等)、生产原料消耗情况,记录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及产量,核查企业在监测时的生产负荷。当企业实际消耗与核算能耗不符时,应当场查明原因,及时记录正确信息。

4.4监测样品采集

4.4.1监测频次及采样频率

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每季度不少于1次。

工业污水采样频率按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5.2的规定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采样频率按GB 1891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4.1.4.2的规定执行。

4.4.2采样点位

废水采样点位设在排污单位外排口。原则上外排口应设置在厂界外,如设置于厂界内,溢流口及事故口排水必须能够纳入采样点位排水中。

采样口若为多个企业共用,则采样点应设在其它企业排放污水未汇集处。若一个企业有多个排口,应对多个排口同时采样并测流量,汇总各排口总量。

如需对废水处理设施监测,应在各种废水处理设施入口和总排口设置采样点。当有多个入口时,应对全部入口进行监测。

采样前应检查并确定采样点符合规范化设置要求,并按HJ/T 91-2002《地表水及废水监测技术规范》5.1.2和5.1.3的规定执行采样点登记与管理。

4.4.3采样断面

采样位置应靠近采样断面的中心。当水深大于1米时,应在表层下1/4深度处采样;水深小于或等于1米时,在水深的1/2处采样。对含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工业废水,一般采集水面下10~15厘米处的水样。

4.4.4采样器具

4.4.4.1采样器具的要求

采样器具应能够标记采样深度,材质和结构符合《水质采样器技术要求》中的规定。采样器具的清洗按HJ/T 91-2002《地表水及废水监测技术规范》中4.2.3.1的要求执行。

4.4.4.2采样瓶抽检

定期抽检采样瓶,每批采样瓶抽取3%检测其待测项目能否检出。若存在检出,则该批次采样瓶不合格,应立即对采样瓶来源及清洗状况进行调查,找出原因,给予纠正。

4.4.5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记录

采样现场质量保证措施应符合HJ/T 92-200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9.2的规定。样品采集以及样品的保存、运输和记录应符合HJ/T 91-2002《地表水及废水监测技术规范》5.2.2和5.2.3的规定。

4.5实验室测试基础条件

实验室测试基本条件应符合HJ/T 91-2002《地表水及废水监测技术规范》中11.5的规定,同一实验室内不得安排对COD项目有干扰的其它项目的分析。

4.6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

4.6.1分析测试方法

COD实验室分析测试方法见表1。

表1 COD实验室分析测定方法

当样品浓度超过检测上限并需要稀释时,应移取10ml(包含10 ml)以上样品进行稀释,稀释应一次完成,不可进行二次稀释。

采用重铬酸钾法分析时,硫酸亚铁铵溶液浓度需每天标定;样品消解时间应自样品溶液沸腾时起满2小时;重铬酸钾法对未经稀释的水样的测定上限为700mg/L,此方法不适用于含氯化物浓度大于1000mg/L(稀释后)的含盐水。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测定应按照HJ/T 70-2001《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执行。

4.6.2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4.6.2.1全程序空白

每批次监测应做一个全程序空白。若全程序空白样品有检出,应查找原因,予以纠正。全程序空白值的测定方法见HJ/T 91-2002《地表水及废水监测技术规范》中11.6.1.1的规定。

4.6.2.2精密度控制

采用平行样控制分析的精密度。每批次监测分析应不少于10%的平行样,样品较少时,至少做1份样品的平行样。若测定平行双样的相对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最终结果以双样测定值的平均值报出;若测试结果超出规定允许偏差的范围,在样品允许保存期内,再加测一次,监测结果取相对偏差符合质控指标的两个监测值的平均值。否则该批次监测数据失控,应予以重测。COD控制要求见表2。

表2 COD监测精密度控制指标

4.6.2.3准确度控制

实验室分析准确度可采用标准样品、质控样品或实验室内加标回收中任意一种方法来控制。

在对每批次监测样品进行分析的同时,需对一个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或质控样品进行同步测定。若标准样品测得值超出保证值范围,或质控样品测得值超出误差允许范围±10%,应查找原因,予以纠正。

加标回收率应控制在80-120%范围内。

4.6.3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可以密码样的方式实施,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

4.7标准样品、化学试剂与试液

监测过程中使用的标准样品应是正规厂家生产且经权威部门认定的有证产品,所采用的化学试剂和试液应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购买时应索取生产者资质认定证书并确认在有效期内。

4.8总量测量

废水总量监测应在采样同时测定废水流量及废水平均浓度,监测方法按HJ/T 92-200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4.9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应执行三级审核制度。审核范围应包括样品采集、交接、实验室分析原始记录、数据报表等。原始记录中应包括质控措施的记录。质控样品测试结果合格,质控核查结果无误,监测报告方可通过审核。

4.1COD在线监测系统比对监测质量保证技术要求

4.10.1比对监测条件

COD在线自动监测仪器应满足HBC 6-2001《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和HJ/T 353-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中4.2的相关技术要求,并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适用性检测和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

4.10.2比对监测质控基本要求

4.10.2.1比对监测频次

比对监测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每次监测数据对不少于3对。

4.10.2.2采样点位

比对监测与在线连续监测采样时间及采样点位必须保证一致,比对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比对样品均匀一致。

4.10.2.3样品分析

比对监测实验室分析样品应在24小时内完成测定,实验室质控要求参见本标准4.6的规定。

4.10.2.4数据质量、数据有效性和缺失数据处理

实际水样比对监测数据质量、数据有效性和缺失数据处理按HJ/T 356-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第4章、第6章和第7章的规定执行。

5二氧化硫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5.1监测人员

按本规定4.1的要求执行。

5.2监测仪器

5.2.1仪器的检定与校准

除按本规定4.2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12.2中规定的仪器设备,应依据标准至少半年自行校正一次。

定电位电解法烟气(SO

2、NO

X

、CO)测定仪,应根据仪器使用频率,每3个

月至半年校准一次。在使用频率较高的情况下,应增加校准次数。用仪器量程中点值附近浓度的标准气校准,若仪器示值偏差不高于 5%,则为合格。测氧仪至少每季度检查校验一次,使用高纯氮检查其零点,用干净的环境空气应能调整其示值为20.9%。

定电位电解法烟气测定仪和测氧仪的电化学传感器寿命一般为1到2年,若发现传感器性能明显下降或已失效,须及时更换传感器,送计量部门重新检定后方可使用。

5.2.2监测仪器设备的质量检验

对微压计、皮托管和烟气采样系统进行气密性检验,检查漏气的方法按照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中5.2.2.3的规定执行。当系统漏气时,应再分段检查、堵漏或重新安装采样系统,直到检验合格。

气态污染物采样前,确认采样管材质及滤料不吸收且不与待测污染物起化学反应,不被排气成分腐蚀,并能耐受高温排气。

采样前检查仪器预处理装置(除湿剂、气液分离装置、滤纸或滤膜)是否有效。除湿装置应使除湿后气体中污染物的损失不大于5%。各连接管不可存在折

点或堵塞。

吸收瓶应严密不漏气,多孔筛板吸收瓶鼓泡要均匀,在流量为0.5L/min时,其阻力应在5 0.7kPa。

5.2.3仪器维护

采样仪器须有专人管理及维护,每次使用后应对仪器全面检查,清洁或修理。对于失效的消耗品(如干燥剂)及时更换,清洁仪器,检查电源及接线,发现破损及时修补。每次采样结束后,将采样器接通电源,通以干燥清洁空气15分钟,去除采样路径中可能存在的含湿废气。

每台仪器应备有专门的仪器使用维护记录,记录要全面,应包含仪器检定、校准、使用、维护等相关信息。

5.3工况核查

5.3.1核定风量

核定风量时,应在采样同时记录鼓风机和引风机的风压、风量等信息。初步核算实测风量与风机风量的合理性,若存在不合理情况(如实测风量大于风机额定风量),应立即现场核实与纠正。

5.3.2核定燃料含硫量

监测二氧化硫时,可通过核算燃料含硫量核定工况。

应采集现场入炉煤样,检测含硫量,核算二氧化硫实测浓度与物料测算浓度的符合度,若两者相差大于±20%,应立即现场复核,找到原因,予以更正并记录。二氧化硫测算可参考公式(1)、(2)。

燃煤二氧化硫排放量(千克)=16×燃煤量(吨)×全硫分×(1-脱硫效率)(1)燃油二氧化硫排放量(千克)=20×燃油量(吨)×全硫分×(1-脱硫效率)(2)燃气排放量:燃烧100万立方米燃气约产生630千克二氧化硫

5.3.3燃煤量测算

测算燃煤量消耗,若实际燃煤量与测算量相差超过±25%,应立即现场核实情况,予以纠正。

5.3.4 热工仪表核查

记录锅炉热工仪表输入及输出量,通过热水量及热水升高温度,计算热耗量,测算生产负荷。与现场实际负荷比较。若存在较大差异(超过±25%),应立即现

场核查,予以纠正。

5.4样品采集

5.4.1采样点位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的设置按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4.2的规定执行。

5.4.2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

根据污染源生产设施的运行工况、污染物排放方式及排放规律、相关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浓度和监测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确定采样频次和时间。

排气筒中废气污染物的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以连续1小时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计算平均值。

若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歇性排放,排放时间小于1小时,应在排放时段内实行连续采样,或在排放时段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2~4个样品,计算平均值;若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歇性排放,排放时间大于1小时,则应在排放时段内按上述要求采样。

5.4.3采样方法

化学法采样按照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中9.2.1执行。

仪器直接法采样按照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中9.2.2执行。

5.4.4采样的质量保证

1)采样前应清理采样口内积灰,在采样系统连接好以后,应对采样系统进行气密性检查,如发现漏气应分段检查,找出问题,及时纠正。

2)采集废气样品时,采样管进气口应靠近管道中心位置,连接采样管与吸收瓶的导管应尽可能短,宜选用优质硅胶管,必要时要用保温材料保温。

3)使用吸收瓶系统采样时,吸收装置应尽可能靠近采样管出口,采样前使排气通过旁路5min,将吸收瓶前管路内的空气彻底置换;采样期间保持流量恒定,波动不大于10%;采样结束,应先切断采样管至吸收瓶之间的气路,以防管道负压造成吸收液倒吸。

4)用碘量法测定烟气二氧化硫,采样必须使用加热采样管(加热温度120℃),

吸收瓶用冰浴或冷水浴控制吸收液温度。

5)用定电位电解法烟气分析仪进行监测,仪器应一次开机直至测试完毕,中途不能关机重新启动以免仪器零点变化。测定结束后,应将仪器置于干净的环境空气中,继续抽气吹扫仪器传感器,直至仪器示值符合仪器说明书要求后再关机。

6)对湿法脱硫装置进行脱硫效率的测定,应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进行,同时测定洗涤液的pH值。在报出脱硫效率测定结果时,应注明洗涤液的pH值。

7)用于脱硫效率的测试,进出口的各种参数和样品应同步测定,并使用同一类型采样器采样。

8)为了防止烟尘进入试样干扰测定,在采样管入口或出口处装入阻挡尘粒的滤料,滤料应选择不吸收亦不与二氧化硫起化学反应的材料,并能耐受高温排气。

9)采样结束后,立即封闭样品吸收瓶两端,尽快送实验室进行分析。在样品运送和保存期间,应注意避光和控温。

5.4.5吸收瓶抽检

使用吸收液采集气态污染物时,应定期对吸收瓶抽检。每批抽取5%的吸收瓶检测待测物质,若有检出,则该批吸收瓶清洗不合格,应查找产生污染原因,纠正后再次抽测,直至合格为止。每批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瓶。

5.5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

5.5.1实验室测试基本条件

实验室测试基本条件应符合实验室分析质控要求,同一实验室内不得安排对二氧化硫有干扰的其它分析项目。

5.5.2分析测试方法

二氧化硫实验室分析测试方法见表3。

表3 二氧化硫实验室分析测定方法

5.5.3.分析质量控制

1)碘量法分析质控要点:

A.吸收液酸度应用硫酸液或氨水调节pH至5.4±0.3.

B.要用保证试剂KIO3配制KIO3标准溶液。

C.Na2S2O3溶液要用新煮沸并已冷却的纯水配制,每升加0.2g Na2S2O3保存剂,放置一周后再标定其浓度,若溶液呈现浑浊,应过滤后标定。

D.碘储备液应贮存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使用前应用标定好的Na2S2O3标液标定,用毕于冰箱中保存。

E.所有滴定反应都应在碘量瓶中进行。

F.当有H2S等还原性物质存在时,用乙酸铅棉花消除H2S干扰。

2)定电位电解法分析应严格按照HJ/T 57-2000《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中相关规定和仪器说明书执行。

3)送实验室的样品应及时分析,否则应按要求保存,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分析完毕。每批样品至少应做一个全程序空白样,实验室内进行质控样、平行样或加标回收样品的测定。

实验室分析按照实验室质量保证和控制要求实施。分析用的各种试剂和纯水的质量必须符合分析方法的要求。送实验室的样品应及时分析,否则必须按各项目的要求保存,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分析完毕。每批样品应至少做一个全程空白样,实验室内应进行质控样品的测定。

5.6标准样品、化学试剂与试液

按本标准4.7的规定执行。

5.7监测报告

按本标准4.9的规定执行。

5.8二氧化硫在线监测系统比对监测质量保证技术要求

5.9.1比对监测条件

二氧化硫自动在线监测仪器按照HJ/T 75-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规范》和HJ/T 76-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安装调试完毕后,必须通过仪器性能适用性检测和验收,其设

备运行应满足HJ/T 76-2007、HJ/T 75-2007中相应要求。比对监测需在额定负荷达到75%以上的运行工况下进行。

5.9.2比对监测质控基本要求

5.9.2.1比对监测频次

比对监测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每次监测数据对不少于6对。

5.9.2.2采样点位

比对监测采样时间及采样点位必须与自动在线监测设备保证一致。手工采样位置应满足HJ/T 75-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中第6章的规定。

5.9.2.3样品分析

样品分析应满足分析方法的质量保证与控制要求。

5.9.2.4数据质量要求

气态污染物比对监测结果判定时,应用至少6个数据的测试平均值与同时段烟气自动在线监测仪器的分钟平均值进行准确度计算,计算方法参见HJ/T 75-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附录A公式(21)~公式(26)。

浅谈如何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 摘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把握数据灵魂的关键环节,是环境监测工作生命线,是实现环境监测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提出在日常工作中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加强对策,使整个管理体系中有序的、规范的、可控的运转,以达到有效的质量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重要性;环环落实;系统管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义与重要性 (1) 第三章 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2) 第四章 4严格规范,环环落实,系统管理 (3) 4.1物的管理 (3) 4.1.1对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 (3) 4.1.2对仪器设备用具试剂自身质量及运行的管理 (3) 4.2人的管理 (3) 4.3制度的管理 (4) 第五章结束语 (5)

1.绪论 一个良好的监测系统,可以将污染的源头扼杀在摇篮中,让人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发展前景。及时、准确的反映当地的环境状况,有利于政府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就是为政府、为企业、为民众提供准确的、权威性的、有代表性的、可比性的环境质量数据,而准确性是监测数据的灵魂,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把握数据灵魂的关键环节,是环境监测工作生命线,通过对环境检测过程进行监督和质量监控,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无误。在现实工作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贯穿了整个监测过程。因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成为了环境监测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质量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峻,环境监测工作技术越来越先进、任务越来越繁重,这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和挑战。下面就如何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义与重要性 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就在监测并且获取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提供环境质量的各种数据,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环境监测的数据又有赖于获取环境要素方法程序的规范性、手段的正确性和分析的客观性。如果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有任何的不规范和不正确,都可能导致所取得数据出现偏差,从而使数据失去有效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有的工作都是白做。如果数据是政府用来作决策的,将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决策错误。所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它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起到先防范、控过程、审结果、即纠错也不可或缺的质量管理作用。我们只有把错误纠正在萌芽中,所以,管理者要提高认识,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把质量管理意识灌输给每一位监测人员,使质量管控工作深入人心从而养成有效的良好的工作行为规范,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人人重视,环环落实”的严格质量管理的工作氛围。 环境监测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实施监管和预测,对现在已经存在的环境污染

质量管理题(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试)

第八章质量管理 一、填空题 1.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标准、标准和标准。 答案:污染物排放(或控制) 环境监测方法(或环境监测分析方法) 环境标准样品 2.我国化学试剂分为四级,优级纯试剂用G.R表示,标签颜色为色,分析纯试剂用A.R表示,标签颜色为色,化学纯试剂用C.P表示,标签颜色为色。 答案:绿红蓝 3.生物样品采集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和样品的。 答案:沾污代表性 4.气体标准的传递是指将国家一级标准气体的传递到上的过程。标准传递的逆过程称为标准的溯源,当进行系统误差分析时,可逆向逐级检查各步骤对误差的贡献,追踪原因,从而保证监测数据质量。 答案:准确时值例行工作所用的标准气体 5.在空气和废气监测中,如果现场污染物浓度不清楚,采气量或采样时间应根据和来确定。 答案:标准规定的浓度分析方法的测定下限 6.在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实验室分析中,对有些斜率较为稳定的校准曲线,在实验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使用以前的校准曲线时,必须测定个标准点,测定结果与原曲线相应点的相对偏差均应小于%,否则应重新制各曲线。 答案:两 5 7.在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中,运行维护人员每月应对每个站点所有自动分析仪至少进行1次质控样试验,采用国家认可的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试验,质控样品浓度一种应接近浓度,另一种应超过相应排放标准浓度,每种样品至少测定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标准值的±%。 答案:废水实际 2 10 二、判断题 1.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 答案:正确 2.进行水样分析时,应按向批测试的样品数,至少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进行平行双样测定。( ) 答案:正确 3.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必须连续修约到所确定的位数。(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应该一次修约获得结果,而不得多次连续修约。 4.仪器校准、空白试验、标准物质对比分析和回收率测定,都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 ) 答案:正确 5.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试剂应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使用及保管情况,但是少量酸碱试剂

4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一、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承诺1我公司承诺绿化工程施工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程、规范,绿化施工质量达到原设计方案效果,工程质量为优良,如评定结果达不到优良,同意从总价中扣除5%作为处罚。并无偿整改直至优良。所有植物的一次性成活率达到90%以上,草坪覆盖率98%以上.养护期满时,所有植物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100%。对自身原因造成的损失承担所有的责任。 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体系保证图 确定质量目.质量控制措施2制定质量计)加强思想认识,树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意识,要求全体员工牢固树立质(1形成质量保量第一的意识。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组织控制、周密充分的施工准备控制、材料控制、施工程

控制等体系思想质量组织体(3)指派专职质检员,定期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2、各施工要素的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计划的质量控制 在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阶段性进度计划,月施工进度计划等控制计划时,充分考虑人、材、物及任务量的平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计划,合理配备各施工段上的操作人员,合理调拨原材料及各周转材料、施工机械,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轮流作息时间,在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工期。. 28304 6E90 源|V25987 6583 斃25540 63C4 揄|V 综上所述,无论何时都必须在项目经理部树立起把安全、质量放在首位的概念,但由于工期的紧迫,这就要求项目部内的全体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熟悉施工工艺、了解施工流程图、编制每周、每月直到整个总进度计划,各大小节点的施工计划。并确保其保质、保量地完成。 (2)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决定了施工质量的优劣。发放图纸后,内业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工长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图纸中的问题、难点、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予以解决。同时,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难以控制,或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新的施工工艺才能达到保证质量目的

质量保证管理方案及措施

质量保证管理方案及措施 本工程将严格执行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全体部门、全部工序、全体人员都置于质量控制之中,形成全员化、全过程的系统管理,使各项工作都实行标准化、数据化、程序化,做到任务、职责、权限明确,形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建造出高质量、高速度、令用户满意的工程,提高我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参加图纸会审,做到事前控制。 工程开工前,由工程处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进行各专业之间的内部会审,并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设计单位土建及安装各专业参加的图纸会审,将各专业内部以及专业之间的矛盾提供给设计单位,落实各专业施工技术方法、工艺等问题,使施工图通过会审得到进一步完善,以利技术质量问题能得到事前控制。 2.坚持技术交底、样板引路制,规范操作。 施工前由项目工程师召集各专业施工员、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料具员,讲清工程概况质量要求、施工进度以及主要质量保证措施,同时由施工员向工程项目负责人及施工骨干对工程概况设计特点、重要疑难问题以及施工布置等作总体的技术交底,并同时进行安全、质量交底,三方面交底要确保吃透弄懂,记录齐全;施工中专业施工员应根据进度计划作分部、分项技术交底,专业工(班)长根据每天的具体作业楼层和施工内容作班前技术交底,并可配合实物示意图表作示范,作模拟操作讲解,直至施工人员弄懂为止;4~20层为标准层,为规范施工,施工前选一层作样板层,尺寸、标高、具体走向、水电风各专业管线布置均在这一层解决,施工过程中不清楚的地方让现场甲方代表、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落实、确认,样板层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标准层则按此统一施工。 3.强化质量意识,严格执行标准。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施工规范GBJ242-82给排水工程、GB50258-96、GB50169-92(电气工程)、GBJ222-82(空调工程)按照施工图纸、图纸会审及设计院工程联系单进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设计施工图纸,不得进行无根据施工。施工消防工程必须遵守国家及地方消防专业规范要求。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分析原因,制定计划,限期整改,互检由工程处或工程队组织有关人员对各班组完成的施工项目进行互检互评,每月工程处进行一次综合大检查。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目录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3) 编制说明: (3) 1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3) 1.1质量方针 (3) 1.2质量目标 (3) 2质量管理体系 (4) 2.1质量管理体系框图 (4) 2.2质量管理人员及部室质量职责 (5) 2.2.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 (5) 2.2.2生产经理质量职责 (6) 2.2.3技术负责人质量职责 (6) 2.2.4质量安全环保部质量职责 (7) 2.2.5实验室质量职责 (8) 2.2.6测量队质量职责 (8) 2.2.7物质设备部质量职责 (9) 2.2.8工程管理部质量职责 (9) 2.2.9各专业作业队质量职责 (10) 2.2.10质检员质量职责 (10) 2.2.11技术员质量职责 (11) 2.2.12施工员质量职责 (11) 3质量检验制度 (12) 3.1定期质量检查制度 (12) 3.2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13) 3.3材料检查制度 (13) 4、质量保证体系 (14) 4.1、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图 (14)

4.2、质量保证措施 (16) 4.2.1质量保证基本要求 (16) 4.2.2质量保证管理措施 (17) 4.2.3质量保证过程控制措施 (18) 4.2.4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19) 4.2.5主要工程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20) 4.3现场质量管理控制 (28) 4.3.1施工过程管理流程控制 (28) 4.3.2检验与试验工作流程 (29) 4.3.3现场施工资料管理流程 (30) 4.4成品保护措施 (30) 5质量事故处理 (31) 5.1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31) 5.2质量事故申报制度 (31) 5.3质量事故处理原则 (32) 6质量文件归档制 (32) 7严格执行验收标准、规程、规范 (32)

质量管理方案及措施

枝江市玛瑙河出口段治理工程2010年度项目第一标段 质 量 管 理 方 案 湖北大禹水利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枝江市玛瑙河出口段治理工程2010年度项目第一标段项目部

1 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总目标:单元工程和分部工程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75%,工程外观质量评定优良,工程竣工验收质量合格。 2 质量保证体系 (1)我公司已通过了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按质量体系认证的要求,建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确保本工程在质量标准的控制下如期如质完工。 (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以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的要求规范施工环节,确保工程质量。详见“质量管理体系框图”、“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质量管理体系框图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3 质量保证措施 管理措施 (1)制订该工程质保大纲,建立质量管理程序,搞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检查和监督。 (2)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成立QC小组,运用PDCA循环,抓好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管理。 技术措施 (1)配备高素的各工序质检人员、施工人员、测量人员。 (2)编制适用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便于施工操作,指导施工。 (3)搞好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4)组织专业化、机械化的施工班组进行施工。 制度措施 (1)按规范和规程要求,结合实际,制订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2)制订图纸审核,方案审批,技术交底制度。没有审核的图不能交付施工,没有批准的方案不得实施。 (3)制订“三级质量检查”制度。 (4)制订质量评定考核制度。 设置质量控制点 为加强质量控制,对下列情形者,设置质量控制点,确保工程质量: (1)关键部位; (2)工艺有特殊要求或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过程; (3)易出现质量通病的单元工程; (4)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施工过程或部位。 过程控制措施 (1)在工地建立由项目专职质检员→施工队伍质检员→班组质检员的三级质量管理网络,自检合格后交监理验收。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将质量意识教育、

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证考试模拟试题(质量管理类)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模拟题 (质控类) 一、判断题(50题) 1. 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取得上岗合格证后,有编造数据、弄虚作假者即取消持证资格,收回或注销合格。() 2. 对环境监测人员实施持证上岗考核时,对没有标准样品的环境监测项目,可采取实际样品测定、现场加标、留样复测、现场操作演示和提问等方式进考核。() 3. 实验室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每年不少于2次。() 4. Dixon检验法用于一组测定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一组测定值中的异常值,可用于检出一个异常值。() 5. 最佳测定范围是校准曲线的直线范围。() 6. 线性范围是方法检出限到曲线最高点之间的浓度范围。() 7. 内部质量控制的方式不包括空白样分析。() 8. 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风速、风向、湿度、温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9. 为提高工作效率,玻璃器皿和量器可以在110~120℃的烘箱中烘干。() 10.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中,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11. 采集气态污染物的溶液吸收法属于直接采样法。() 12. 20℃时,100mlA级滴定管的总容量允差为±0.10ml。() 13.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对于空气自动监测中的气态污染物监测仪器,对于不具有自动校零/校跨的系统,一般每5~7天进行1次零/跨漂检查。() 14.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PM10采样头至少每6个月清洗1次。() 15. 环境空气手工监测时,采样仪器临界限流孔流量每月校准1次,流量误差应小于8%。() 16. 采集水中底质样品时,船体或采泥器冲击搅动底质不影响继续采样。() 17. 灵敏度是指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臵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18. 仪器校准、空白试验、标准物质对比分析和回收率测定,都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 ) 19. 湿沉降采样器的设臵应保证采集到无偏向性的试样,应设臵在离树林、土丘及其他障碍物足够远的地方。() 20. 能力验证是确定的2个实验室间、对同一个标准样品进行测试。() 21. 用于校准采样仪器的流量校准装臵,其精度应高子采样仪器流量计的精度。() 22. 河流水质监测时,若水面宽小于50m,采样垂线设两条垂线。() 2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0)规定,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应在装修完成3d后进行。() 24. 大气酸沉降监测中,应每24h采样一次,一天有几次降水可合并为一个样,若遇连续几天下雨,上午9:00至次日上午9:00的降水视为一个样品。() 25. 一般情况下,固定污染源排气温度可在烟道内任一点测定。() 26. 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0)进行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时,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一致,一般相对高度在 0.5-1.5 m之间。() 27.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0)规定,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h后进行。() 28. 水样可以通过加入抑制剂、氧化剂、还原剂和控制pH进行保存。() 29. Grubbs检验法可用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异常值,一次检验司以检出一个或多个异常值。() 30. 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的主要职责中不包括:组织开展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质量管理的监督与检查。() 31.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在正常情况下,气态污染物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可吸入颗粒物有不少于12h的采样时间,才能代表环境空气质量日均值。() 32. 标准曲线包括校准曲线和工作曲线。() 33. 水样pH、溶解氧、电导率和透明度应尽可能在现场测定。() 34. 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必须连续修约到所确定的位数。() 35. 进行易挥发固体废物采样时,应在容器顶部留一定空间,常温方式保存。() 36. 采集土壤样品时均应填写2个标签,一个放在袋(或瓶)内,一个放在袋(或瓶)外或贴在袋(或瓶)外表面上。() 37. 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 dB(A)的视为稳态噪声,否则为非稳态噪声。() 38. 由污染源排放出的污染物进入空气中,在物理、化学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了另一种污染物质,叫二次污染物。() 39. 河流水质监测时,若水深5~10m,采样垂线设上、中、下三层共三点。() 40. 用基准试剂配制元素、离子、化合物和原子团的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41. 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包括直接采样法、有动力采样法和被动式采样法。() 42. 如果质量体系运行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当年不进行内部审核也可以。() 43. 瞬时水样是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采集的单一样品。() 44.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采样时,为防止气体中水分在采样管内冷凝,造成待测污染物溶于水而产生测定误差,采样管需加热。() 45. 臵信区间的大小与所取臵信水平及显著性水平有关,臵信水平取得大,臵信区间也大,因此臵信水平取得越大越好。() 46. 在进行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加不加风罩均可。() 47. 进行污染事故土壤监测时,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撒型,打扫后采集表层0~5cm土壤,样品数不少于3个。() 48. 样品在采集、运输、保存、交接、制备和分析测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样品质量。() 49. 剧毒试剂应由两个人负责管理,加双锁存放,共同称量,登记用量。() 50. 标准曲线是描述待测物质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 二、单项选择题(50题) 1. 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合格证有效为()。 A 长期 B 十年 C 五年 D 三年 2. 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价是()。 A 质量评审 B 管理评审 C 质量审核 D 合同评审 3. 水质自动监测常规五参数是()。 A pH、氨氮、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浊度 B 高锰酸盐指数、浊度、TOC、水温、化学需氧量 C pH、电导率、浊度、水温、溶解氧 D 氨氮、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浊度、水温 4. 灵敏度与检出限密切相关,灵敏度越高,检出限()。 A 越高 B 越低 C 不变 5. 地下水质监测中,可以不在现场监测的项目是()。 A 水量 B pH C 电导率 D 氟化物 E 浊度 6. 一般情况下,分析有机污染物的水样应冷藏或冷冻,并在( )d内萃取完毕。 A 7 B 10 C 15 D 3 7. 水质环境监测分析中,制作校准曲线时,包括零浓度点在内至少应有()个浓度点,各浓度点应较均匀地分布在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内。 A 3 B 4 C 5 D 6 8. 采集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样品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应()。 A 向上 B 向下 C 不分上下 9. 用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一般测定值可分为()级。 A 1~6 B 1~5 C 0~6 D 0~5 10. 滴定管活塞密合性检查操作为:在活塞不涂凡上林的清洁滴定管中加蒸馏水至零标线处,放臵()min,液面下降不超过1个最小分度者为合格。 A 15 B 30 C 1 D 5 11. 噪声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风速超过()m/s时停止测量。 A 4.5 B 5.0 C 5.5 D 6.0 12. 质量的国际单位制名称是()。 A 毫克 B 克 C 千克 D 斤 13. 列入强检目录的环境监测仪器,应按计量法的规定定期进行检定,贴上三色标签,其中()标签代表准用。 A 绿色 B 黄色 C 蓝色 D 红色 14. 在水质监测采样中,用船只采样时,采样人员应在船()采样,采样既应位于()方向,()采样,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造成水样污染。 A 后部,下游,逆流 B 前部,上游,逆流 C 前部,下游,顺流 D 前部,下游,逆流 15. 准确度常用绝对误差或()表示。 A 相对误差 B 平均偏差 C 标准偏差 D 相对标准偏差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发表时间:2019-01-15T14:06:31.2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邓伟强 [导读] 摘要:中国的工业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经济水平和发展质量。 清远市佛冈县环境监测站 摘要:中国的工业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经济水平和发展质量。由此产生的工业废气、废水污染,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污染和破坏。严峻的生态形势让更多的公民越来越多的关注,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所有人类活动的信息从依赖环境是分不开的。在这种情况下,各级政府的环境监测部门必须真实环境监测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促进环境监测质量水平,促进全面,更多的措施,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质量,政府决策和环境监测的最大限度,如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环境监测质量水平 引言: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整个环境质量管理过程,也是环境监测数据报告的重要保证,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也在上升,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也在上升,工作比较复杂,所以当前环境监测是急需的,尽快将打破限制因素,综合分析的原因,但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只有做真正的稳定环境监测工作,密切监控项目指标,比如,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1、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环境监测是环境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此,需要充分重视环境监测,提高监测的质量,进一步加强立体的管理程度,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监测管理系统的整个过程。并在相关的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进行精加工,以确保主流程顺利进行,还需要坚持的原则高度统一的监督。除了完成监测工作,期间还需要科学的调查分析监测数据收集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系统地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工人需要充分了解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综合管理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反映,提高环境监测系统。 2、目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我国环境监测的水平还比较低 中国目前的环境监测研究水平较低,环境监测的监测仪器和设备用于缺乏技术含量,特别是三级、四级监测站,监测仪器和设备残旧不堪,也不能达到日常监控要求配置。当一些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事故发生,由于缺乏相应的监测仪器和处理计划的不完善,导致无法有效地实施应急监测,无法快速确定污染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范围。由于缺乏监测技术人员、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措施不能得到及时更新,做一些大城市和小城市环境监测水平出现较大的差异。 2.2 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的环境监测机构通过测量的识别认证,实验室资格审查,初步建立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但在实际的工作,监督机构和人员没有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它的综合应用在具体工作中,也不会导致缺乏监督和管理工作。 2.3 采集的样品缺乏代表性 在环境质量监测,监测结果决定抽样数据的准确性,但在这个阶段在环境监测,抽样工作长期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尤其是在设备和人员显示明显的缺点,采样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源监测和质量控制。由于很多样品,取样时间很短,只有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在这一点上,结果的样本并不代表一定阶段的环境污染,或只能代表一个特定的环境污染情况,因此,很难确保所有收集代表性样本。 2.4 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当地政府的环境监测工作不够关注,投资相对较小的环境监测,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在环境监测中,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监控工作很难。在实践中,监控人员过多关注内部环境质量控制实验室,而忽略了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由于取样设备配置不完整,对于一些样本收集并不代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监测的质量。 3、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3.1 优化质量控制模型 在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相关项目人员需要重点控制的实际问题,系统建设管理模式和控制尺寸,以便提高整个管理系统的影响。首先,环境监测,确定水平和环境是相对困难的。对于需要有效管理不同的项目采样频率和周期的技术人员,应进行全面审查和批准,结合实际需求同时,控制模型和管理理念得到顺利和有效运行,确保采样控制机制和实际需求。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案,以确保其可行性,标准化操作时间表和项目过程是合适的。抽样过程进行程式化,将满足参考标准,进行系统分析。重要的是要注意,在实际的采样,需要根据相关标准,确保操作的标准化,使样本更有针对性,也确保样本本身的完整性,管理模式的代表特征。第二,技术人员要从实际出发,将质量检验机制在实践中,并严格控制系统执行情况,不仅使数据准确,还需要合适的环境,确保数据是科学和稳定。 3.2 优化监测人员素质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整个过程,提高效率,你需要做一份好工作的人才培训。有效地实施人才培养机制,不仅可以加强监督,也可以提高控制效果。在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需要结合实际需求,不仅提高技术人员的服务质量,还需要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让技术人员的工作以质量为基本原则,使管理体系和制度内化水平提高,反过来,加强监测人员的责任意识,注重工作质量,更相关的技术模型和实际需求。监控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专业能力培训机制需要实施,同时结合培训计划,重点检查工作,使整个流程相关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优化管理效果的同时,综合能力的优化,还提供支持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 3.3 优化质量管理制度 水平的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整个过程,你可能需要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督机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管理控制尺寸,使质量管理更有效。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只有提高质量的监控,可以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和综合水平。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质量监督机制,在监督机制,需要关注每个部门的权利和义务,使各部门及相关人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工作范围和责任,为自己的行为有效监管的基础上。第二个需要建立监督和评价机制,以确保其可行性。通过实施抽查质量监控体系,提高管理质量的影响,所以,目标管理人员及其工作条件,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控制模型。最后需要结合实际的

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在当前的宏观调控下,得到完善和发展。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走向了制度标准化和科学化的方向。我们要创新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监测的力度,完善相应的体系,培养管理人员能够很好的监测环境质量。 标签: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管理体系 随着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提出,我国的环境监测力度越来越大,环境的保护事业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环境监测上监测的手段不断的增加和更新,环境的污染情况能够及时的得到掌握。当前的质量监测和管理工作上有很多的滞后的情况与环境监测不适应。 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 1.1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环境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没有共同的发展。城市在高速的发展中产生许多废弃物,而没有建立相应的环境治理的措施,导致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在废弃物的污染下,造成对水资源和空气质量上的污染。在乡镇上的污染更为严重,一些乡镇企业的生产只考虑利益问题,没有考虑环境保护,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和技术设备上的落后,给环境带来了很严重的破坏。而乡镇企业越来越多,我们要建成环境保护和监测的管理工作。当前随着可持续发展社会和环境保护的提出,这些是我们当今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时间不长,中小型城市的设施不齐全,乡镇中没有很好的管理能力,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自己环境保护的能力和水平,在建设经济的同时,不能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 1.2 我们要建立和经济发展同步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在环境监测方面城市的监测人员专业水平不同,数据的一些可靠性不强和技术上的差异较为的突出。我们要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要保证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高,监测的仪器准确、实验设备和实验室的质量的控制,要做到采样和样品、数据的一致性原则,保证正确性与规范性。在管理上有关的部门和人员不够重视,没有做到领导能力,致使小型城市和乡镇企业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没有规范化的管理措施。在发展中资金不足,导致没有能力去监测环境质量。在环境质量监测上我国处于初级的阶段,一些监测的内容,目的等没有清楚的认识。我国的监督监测力度弱,不规范导致群众对于环境的污染,没有检测的诉求心理。但是社会上的反响很强烈,这涉及到了我国经济社会和可持续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主动的监测和治理,确保环境质量的优化。我国环境监测没有相对独立的管理部门,在监测的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局限性。环境监测要和实际的情况相结合,将监测工作和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让群众得到更明确的环境监测的知情权。 1.3 在环境监测中,所有的机构应该由环境监测管理机构认证资格,监测的人员应该有很好的专业技能与水平,持证上岗。有些工作人员没有很好的环境监

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6.2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6.2.1质量目标 (1)、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100%。 (2)、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合格率100%。 (3)、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包括分部工程质量、质量控制资料、安全和使用功能、观感质量)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一次交验合格率100%。 (4)、集团内品牌率90%以上,质量观感优。 6.2.2质量保证体系网络图

6.2.3工程质量目标分解

(1)、根据项目质量目标,对各分部质量目标进行分解,要求优良率95%以上。并将各分部质量目标近一步分解至分项工程,以便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 95%以上。具体见下图。 (2)、确保一次验收合格,杜绝等级质量事故的发生,消除质量通病,无影响结构安全隐患和设备安全、使用功能的问题,确保用户满意度达 95 %以上。 (3)、质量评定资料,技术资料和贯标资料及时、准确、齐全,装订整齐符合要求。 6.2.4物资检验规定 (1)、对所有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组织检查验收,建立台帐。

(2)、所有进场物资如由分包单位自行采购的,分包单位必须随材料进场向总包提供合格的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3)、对需要做复试的原材料,如:水泥、钢材、钢筋、砂石料、各种附加剂、焊条、焊剂、防水材料等,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取样试验,并将试验报告向监理报验。 (4)、对进场的物资必须进行标识,按照已经经过检验、未经检验和经检验不合格等三种状态进行分种类堆放,严格保管,避免误用不合格的材料。 (5)、对不合格物资,坚决要求不准进场,同时要注明处理结果和材料去向。对不合格材料的处理,应建立台帐。 6.2.5过程检验及报验规定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规范、企业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施工。 (2)、每个分项工程(工序)开工之前,应严格按工艺标准要求对操作班组进行技术、质量交底。 (3)、坚持执行“样板”制,在分项工程(特别是装修工程)施工前须先做样板,经有关部门及领导确认后方可全面施工。 (4)、工程施工实行“三检制”,应认真抓好班组的自检工作,设立专职质检员,督促班组的自检及填写自检记录。 (5)、严格按照“三检制”组织检查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做到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真正做到严格控制工序质量,不合格的工序不移交。 (6)、分部、分项(工序)工程完成后,分包单位组织自检和工序间的交接检查,不合格的分项或工序,不经返修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7)、分项工程或工序达到合格后填好报验单报监理和总包工程师复查验收,报验单附自检、交接检记录、隐检记录、预检记录、质

三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1 质量管理体系: 本工程的质量标准为符合国家验收标准规范,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检查验收必须高要求,分部优良率必须达到100%,单位主体工程必须优良,观感得分90%以上,质量保证资料必须齐全。 本公司将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为宗旨,运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手段,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积极开展群众性的QC质量管理活动,定期进行质量分析,强化质量检测与质量验收,将贯彻ISO9002质量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工作程序贯穿施工全过程,不断完善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以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来回报业主。 质量保证体系如下:

图:质量保证体系图 2 质量管理组织及职责: 1、建立保证质量管理组织: 建立本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控制系统,是认真落实质量措施,实现质量目标的主要保证。该工程的质量管理在南京市质量监督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等共同指导下,以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为工程管理核心,成立专职的质量控制组织来具体实施质量管理的目标和措施。 质量管理组织系统见下图:

图:质量管理组织系统 2、质量管理职责: 为保证实现本工程质量目标,有关质量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本公司将严格落实项目部经理及质量管理成员,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和责任,并严格执行、严格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1)建造师: ①全面负责管理本项目的施工运行,确保项目顺利建设。 ②根据工程规模、特征,有计划地决定项目资源配备,明确下

属质量管理成员的管理职能和职责,保证质量工作有效有序地运行。 ③根据建设方要求确定项目质量方针、目标,并保证质量方针和目标协调,采取必要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措施,使质量方针为全体职工掌握并贯彻执行。 ④控制工程成本,全权管理项目资金运转,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⑤选择和评审分包和材料供应商,审核其资质并签定分包合同。 ⑥做好项目管理人员的人事管理工作、教育工作、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队伍技术素质、思想素质。 ⑦负责项目的行政、技术方案的决策,及各项工作的管理,确保项目实现目标。 (2)项目工程师: ①按质量文件和合同要求,实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查、监督工作。 ②负责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负责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与业主、监理、设计协作解决有关技术问题。 ③全面负责项目技术质量日常管理,具体协调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④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监控,加强施工过程监控。 ⑤负责对分部、分项及最终产品的检验和参与最终产品质量评定工作,独立行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权和否决权。 (3)项目副经理(生产): ①全面组织管理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资料的准确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的有关条款,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质量保证是各级环境监测站的重要技术基础和管理工作,应与其它监测工作同时计划、同时实施、同时检查,所需经费应有保证。 第三条环境监测人员实行合格证制度,经考核认证,持证上岗,无合格证者不得单独报出数据。 第四条环境监测站开展创建和评选优质实验室活动,以此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实验室管理,推动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工作。 第二章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质量保证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国家和省质量保证管理小组,各地、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情况组织质量保证管理小组。 第六条各级质量保证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所辖地区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认证工作; 二负责所辖地区环境监测优质实验室评比工作; 三审定有关质量保证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 四指导有关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规范、手册等的编写工作; 五组织仲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方面的争议。 第七条国家级、省级及规模较大的地、市级监测站应设置质量保证专门机构,并配备专用实验室,其他监测站根据情况设置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质量保证机构或人员由业务站长直接领导。 第八条各级监测站质量保证机构和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一全面负责本站的质量保证工作,制定质量保证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审查上报的质控数据; 二制定质量保证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并组织落实,定期向本站领导和上级站汇报工作; 三指导下级站开展质量保证工作,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质量参核;

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发表时间:2016-08-19T14:17:58.403Z 来源:《低碳地产》2015年第7期作者:陈旭佳赵晓燕 [导读] 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也是实施环境监督的重要手段,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重要依据,将这一工作深入地贯彻和落实. 屏山县环境监测站 【摘要】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也是实施环境监督的重要手段,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重要依据,将这一工作深入地贯彻和落实,对于环境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此需要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水平。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引言 目前,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环境监测的作用日益突出,提高监测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能够更好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在新的时代背景要求下,大力发展和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监管的质量和水平,将是环境管理走向公开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必然趋势。 1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意义 环境监测指的是利用先进的监测仪器和科学的监测技术对环境进行监视测定,以了解环境的真实状况,进而选择相应的方法,并制定管理方案,为后续工作提供必要依据。环境监测的目的就是检验环境质量如何,及时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做到能够及时保护环境。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而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水平则是关乎环境监测站的核心,也是贯穿于环境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可以说,环境质量监测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不仅局限在使监测结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和科学,也为环保事业增添了多重保障。随着环境监测技术不断提高、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发展并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管理体系文件已经迫在眉睫。只有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才能不断的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水平,发挥环境监测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有作用,为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环境保护具体举措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2.1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监测质量控制首先需要建立监测质量体系,各级监测站都必须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结合实际,建立起符合自身要求的质量控制体系。为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代表性、精准性和完整性,必须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科学、完整地对监测工作的各环节加以规范。制定监测方案、采集样品以及做原始记录并对其开展分析检测时,都应按照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工作,科学、规范。还要积极开展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 2.2建立完善的监测技术体系 (1)完善监测技术体系,首先是要加大科学研究的力度,并对监测技术的发展进行及时跟踪。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被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中,同时随着新的监测领域和监测因子的不断延伸,旧有的监测方法和技术规范已不能满足现有的环境监测需求。因此,大力加强前沿科技的研究,对现代监测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及时跟踪,对环境监测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对仪器准入制度进行实时监测,这是监测依据可靠的有力保障。实时监测仪器准入制度,主要是因为在当前市场上,部分新仪器在刚刚投入的时候,存在监测方法和相关规程缺乏以及其他不完善的问题。基于此,应及时参照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制,修订管理模式等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将准入和技术审定制度明确建立起来。 2.3建立监控指标管理体系 现阶段下,环境监测系统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还在初步阶段,严重影响了质量监测和控制活动的开展。我们应广泛开展技术研发和探讨,加快脚步建立针对不同监测范围、监测技术、监测内容、质量等级等的有效控制途径,并有效利用上述途径,同时完善质量控制审核体系。 2.4环境监测人才体系 环境监测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都在于环境监测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如果环境监测人员的能力不够,水平有限,那么无论怎么加强这方面的发展都是于事无补的。所以,环境监测部门应该加强对环境监测人员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检测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要不断的掌握新的技术,使得环境监测中实际的需要能够运用更好的技术来解决。要建立相关的培训基地,让技术人员能够得到定期的培训学习。此外,还要加强培训的考核,对于环境监测人员的培训的考核要严格把关,不合格者令其重新培训;若再不合格,应考虑该环境监测人员的留用问题。 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优化措施 3.1树立质量控制目标意识 应树立质量控制目标和环境监测控制指标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意识,确立合适的有效的环境质量控制措施和环境质量控制指标,并针对不同监测范围、监测技术、监测内容和工作条件下的环境监测活动,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进行监控。 3.2强化监测过程的质控 应在监测方法的开设与建立和巩固中,重点强调质量控制措施的严格标准化要求,建立一条非经验主义的,不过分依赖样品而进行监测的新思路,强化关键控制点和对终了结果控制的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监测技术的体系和团队。同时,应不断深入研发和探索新的监测控制技术和手段。 3.3注重质量活动策划 针对当前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质控在策划性方面相对薄弱的现象分析,应强调大力推广质量控制和监测的活动工作,并建立具体细致的质量监测控制的目标和任务,尤其是建立按照项目或任务实施管理的模式,改变责任不明的管理状况,明确质量控制中对各个数据类别

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XX高速公路XX合同段质量管理体系 一、质量保证体系 我司已获得GB/T19001-2008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依据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优质目标,争创精品工程。 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坚持“以质量管理求效益,以优质服务求生存,以持续改进求发展,为顾客提供满意产品”的质量方针,以满足顾客的要求为宗旨,实现质量目标为准则,领先行业标准为目标,以质为本,全面履行合同要求。 质量目标:保证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6%以上,顾客满意度90%以上,无重大质量事故发生。 2 、质量体系要素控制 (1)、质量控制程序图见图1。 (2)、质量保证体系图见图2。 3、质量责任制度 (1)、项目经理 认真贯彻质量方针目标,根据质量计划,建立健全质量组织机构,组织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并检查、督促项目部全体施工人员贯彻实施。 全面履行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职责,对工程质量负责。主持项目工程的质量策划,参及质量审核,组织落实改进措施,并督促实施。 加强组织质量管理的知识学习,支持质检人员工作,主持QC小

组活动。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广泛开展创优工程活动。 (2)、总工程师 在分部项目经理领导下,贯彻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严格制订项目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检验,组织制定项目质量保证措施,认真加强施工管理,并对其工作质量负责。 主持编制项目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明确质量保证要求。组织推广和应用“四新”技术,主持关键工序交底和人员培训,编写有关成果报告和施工技术总结。 监督、检查采购物资的检验以及设备的控制,主持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推广采用统计技术,加强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建立质量记录。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及预防措施,严格把好“图纸、测量和试验”关。 (3)、专业工程师 认真执行上级颁布的技术规范、规则和规程,落实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对分管项目的质量负责。 应用统计技术,做好本岗位质量记录的收集、整理、填报、归档工作,确保技术文件的质量,并对新技术新工艺文件和资料的有效性、真实性负责。 参及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和不合格工程的评审及处置。参及工程竣工交付,提供有关竣工文件和资料。认真学习质量管理知识,带头参及QC小组活动。 准确、及时地编制施工生产计划及统计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