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马原教案

第一章 马原教案

第一章 马原教案
第一章 马原教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讲义)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哲学的高度抽象性

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第一,什么是世界观

第二,怎样理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第三,为什么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一词,在古希腊文中,是由“爱”和“智慧”这两个词组成;在汉语中“哲”这个词是聪明、智慧的意思,中国古代把聪明而有智慧的人称为哲人,所以,中国近代以来,就把关于智慧的学问称作哲学。

概括: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普遍具有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而不系统的,没有上升到理论形态。哲学以理论的形态对世界观问题做出系统的回答和必要的论证。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的规律;自觉按照这种最一般的规律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就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贯彻和体现在人生领域,就是人生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意义和最终目的的看法和根本态度,它包括对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生死、苦乐、荣辱等问题的观点和态度。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一,这一问题为什么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及其意义是什么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

另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是认为我们的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世界是可认识的,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世界能够达到一致,这就是可知论点。凡是认为我们的思维不能认识存在或

不能完全认识存在,就是不可知论。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为,它是一切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区分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核心。

在实践中科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第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第二,思维和存在的矛盾是在实践中得到解决的。任何人的实践,首先面对的是外部世界即自然界,必须承认作为实践对象的外部世界是先在的,第一性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这就在本质上唯物主义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第一方面的问题。

人的实践既包含意识要素,如实践的计划、目的、方法等,又包含物质的要素,如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以及实践的结果等,实践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的变换过程,是把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在实践中既扬弃了物质的纯粹客观性,又扬弃了精神的主观性,通过主体的物质性活动,使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在实践的结果中既体现了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又体现了意识对世界的正确反映,达到了物质与意识两方面的辩证统一。

③哲学研究高度抽象的一系列问题

第一,哲学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二,哲学要从个别中寻找一般,有限中追求无限,相对中把握绝对

2、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第一,旧唯物主义对物质的认识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的观点

第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问题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论基石。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

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万物始基是火。

古印度则有地、水、火、风构成万物之说。

《管子·水地篇》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也。”

古代中国“五行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古代朴素物质观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论”。德谟克里特认为,世界是由不可再分的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论尝试从物

质内部组成的结构方式去把握其外部可感觉的形态和属性,是现代物质层次结构论的思想渊源。汉代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论衡·自然》)天地和自然界的万物都是元气自然构成的,元气是自然界原始的物质基础。

评价古代朴素物质观

一方面,都是从物质本身来说明物质,而不是把物质看成是精神或神所创造的,因而从总体上说是正确的,是唯物主义的。

另一方面,这种物质观把世界万物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朴素的,没有揭示物质的真正本质,也很难解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它继承了古代朴素物质观的唯物论传统,在自然科学实证基础上又克服了古代物质观的直观性和猜测性。

从牛顿“微粒说”在经典物理学中的支配地位,到道尔顿化学原子论在实验基础上的创立,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成就和方法给近代唯物论物质观以重大影响。它认为,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原子是世界的本质。

近代唯物论物质观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

把原子这一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看作一切物质的属性。这就必然经受不住自然科学发展的考验和唯心主义的进攻。

另外,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不能解释社会的物质性。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能科学地说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在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千差万别,纷繁多样,却都有共同本质、共同特性,它们都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这就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物质是人的感觉可以反映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当然,有些事物,如夸克以及更小的微观粒子,是我们感官不能直接感觉到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物质技术手段,通过人们理性思维去认识它,把握它。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

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因此,要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可知性,只有这样,才能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物质范畴具有辨证性。它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理论是研究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它具有暂时性和可变性。而哲学的物质概念揭示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同时,哲学的物质概念根源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但又高于它,并给以指导。

②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第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二,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括:

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哲学意义:它说明,从非生命物质的反应形式到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的产生,是物质世界自身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样,就驳倒了一切唯心主义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生命和意识的根源的观点。

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

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使类人猿的“手”变成了人的手,由使用天然工具进入到制造工具,它们的活动变成了人类的生产活动。这样,主要依靠自己生理器官来适应自然界的动物,就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改造自然界的人类。

人类的生产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劳动者之间必然要交往,使人类已经达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便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有了语言,人脑可凭借词来根据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

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使猿脑变成人脑,脑容量越来越大,脑的组织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严密。可以从周围世界中获得更丰富的感觉印象。又在语言的帮助下,巩固和积累起来。这样,终于形成了抽象思维的能力,从而产生了人的意识。

同时,生产劳动不断改善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提高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使意识的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日益多样化。

意识的本质规定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这一本质,体现了人对物质世界把握的能动性。意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则是主观的。由于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它的反映就必然带有特定个人或主体的主观色彩。个人的经验、社会地位、动机、兴趣和情绪乃至知识文化背景的不同,都会使人之间的反映表现出差异来。因此,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能是近似的反映,有时甚至是歪曲的反映。然而,任何一种反映,不管是近似的还是歪曲的反映,都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任何一种意识,即使是最荒唐的意识,也总具有它的客观原型。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①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对立和分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物质、运动、时空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第一,物质与运动的辩证统一

第二,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

第三,物质、运动与时空的辩证统一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中文宇宙就包含时间、空间的意思,《墨子经说上》说:“久,合古今旦暮。”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是运动前后的表现。牛顿认为时间是纯粹持续性的流程,空间是容纳物质的空匣子。

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就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一是指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一个数量;二是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

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且它和周围物体也总是存在着前后、左右、上下的关系。因此,要说明某一物体的空间位置,需要用三个量来表示。

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基本粒子尽管极其微小,但直径仍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许多基本粒子的寿命极短,如中性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毕竟还是有时间的。微

观粒子尚且如此,比微观粒子大的物质客体当然更是如此。

另一方面,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空间的度量就与物质的运动相关。如测定宇宙间天体相互距离是用光运行一年的行程,即光年作单位的。对普通长度的精确测量以及对微观世界内极小长度的测定,都用电磁波以及其他基本粒子波的运动来测定。测量时间单位年、月、日等,是靠天体在空间的运动来确定的。即使极其精确的“原子秒”,也是根据铯-133原子在两个特定能级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周期的9,192,631,770倍为基准制定的。

如果割裂了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认为时间和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的形式,就陷入形而上学。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空间作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是绝对的。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的具体性、可变性。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

形而上学绝对主义时空观(牛顿为代表)割裂了时间与空间和物质运动的联系,否认时空特性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的时空观借口时空特性和人们时空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否认时空的绝对性,客观性,陷入唯心主义。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证明,时空特性是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考察运动速度接近于光速的物体时,静止坐标系统的观察者就可以测出,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加,它沿运动方向的长度会缩短(时钟速率会变慢),也就是说,它的空间延伸就会缩短,而时间的持续会延长。狭义相对论还说明两个事件“同时”的相对性,即“同时”或“不同时”只有和运动着的物质系统联系起来才能确定。在一个坐标系里看来是同时发生的两件事,在另一个坐标系里看来就不一定是同时发生的。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揭示出时间和空间与引力场的关系,认为引力场存在的宇宙时空是弯曲的时空,没有引力场存在或者引力场很弱的时空则是平直的时空,而且物体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引力场愈强,则时空也愈弯曲。这样,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曲率与引力场、质量密度的关系,证明了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密切关系。

现实意义:由于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具有客观性、绝对性,任何一项事业总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有一个时空观念;又由于时间和空间具有相对性,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事物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合理安排和使用时间和空间,使其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更大的效用。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我们生活的空间

相对缩小了,时间的节奏加快了,这就要求我们利用时间和空间的新特点,不失时机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类进步事业多作贡献。

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存在和发展的持续性时无限的,物质世界具有永恒性。空间的无限性表明了物质世界的唯一性,即物质世界是唯一现实的世界。

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是指物质存在的各种具体形态在时间和空间上又都是有限的。任何一种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及其运动都是整个世界的一个部分,都处在历史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上。它们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也都具有各自特定的形状、体积或规模,并占据着相应的位置。

时间、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对立统一。

第一,无限由有限构成,无限是通过有限而存在的,离开了一个个具体事物的有限时间和空间,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是根本不存在的。

第二,有限包含着无限,有限体现着无限。这种无限的趋势,并不是存在于有限之外,而是包含于有限之中,无限是对有限的超越。

第三,有限是局部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无限是全体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要从有限中把握无限,从相对中把握绝对。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重要条件。如果否认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主张时空的有限论,就会引出一个超时空的神灵的世界,给宗教唯心主义留下地盘。

③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关键——社会的物质性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仍然是物质的血肉之躯,他们的身体和头脑仍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的自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它的客观性与自然物的客观性完全一样,即社会存在的物质性与自然存在的物质性完全一

样。而且,对人们的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恰恰是人们的社会存在。

二、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

1、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和形式

①实践的科学含义

②实践的基本特征

③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哲学家们对“实践”范畴的理解和认识,主要有四种观点:

实践是一种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中国古代、古希腊德漠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实践是一种实验、科学实践。罗吉尔培根认为,要认识真理必须进行观察和实验。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关于自然本质的知识不能由感官直接观察得来,而是通过人们作用于自然事物的实验活动取得的。

实践是一种精神活动。(王阳明“知行合一”说;黑格尔:实践只是“绝对精神”的逻辑发展,而不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的现实感性活动。(墨子“耳目之实”是认识的来源和根据。费尔巴哈则把实践理解为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是生活实践。)

实践的涵义和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物质世界社会历史的活动。这种活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客观性。(要素、过程和结果)

第二,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的标志。

第三,社会历史性。人们的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实践活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实践内容、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实践的结构与功能

实践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三个方面构成。

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从职能上划分,实践主体包括认识主体、决策主体和行为主体;从层次上划分,实践主体又可分为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实践主体是实践构成要素中唯一能动的要素。它是实践活动的发动者,实践活动过程的承担者,也是实践结果的享用者。

实践客体是指社会主体所要探索或改造的对象。它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人类客体。此外,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当人类及其个体和群体成为人们

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时,人就成为实践客体。

实践手段是社会主体在探索或改造现实世界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它包括物质型工具和智能型工具两大类。实践工具的革命性变革,往往引起实践方式的重大变化。

实践就是由实践主体凭借实践工具作用于实践客体而形成的活动。它通常具有两大社会功能:

第一,实践创造客体价值的功能。客体价值不是纯粹的自然物本身,而是体现并凝聚在对象中的社会关系。世界上一切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成果,都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本质上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第二,实践优化主体的功能。人的实践活动,既改造了客体也改造了主体,既创造客体价值也提高主体素质,促进人的发展。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活动通常表现为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生产实践是处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关系、改造社会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中,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科学实验是根据一定的科研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和装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和某些社会现象,在有利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限于以上三种形式。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①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③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人的对象性活动

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对象,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发展着多方面的社会需要,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类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但自然界的天然状态并不完全适合于人,人类是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将自己的理想

转化为现实的,即将其对象化,以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实践改造的自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类改造自然对象的活动,构成了物质生活本身。人是在社会活动中改造自然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共生于物质生产实践中。实践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头脑中作为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而这个目的又决定人们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可见,人与其意识的关系也生成于实践活动中。实践内有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①什么是联系

②联系有哪些属性

③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联系的条件性是指任何联系都必然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事物彼此互为条件。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因素就是这个事物的条件。“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2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

联系的普遍性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二是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也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相互联系着的事物或现象不同,它们的联系方式也就不同。另一方面,同是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和形式。

事物联系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

①什么是发展

②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③事物永恒发展的原理及其意义

发展的观点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密不可分的。事物的联系总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形而上学之所以否认运动,首先是因为它否认了联系。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

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运动变化的结果,但并非任何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社会历史的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新事物在最初出现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的,但由于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社会前进的方向,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腐朽的东西,批判继承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所以,它在内容上总是比旧事物丰富,在形式上比旧事物高级,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尽管新事物的成长要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曲折发展过程,但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

3、唯物辩证法揭示了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①什么是规律

②唯物辩证法研究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③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第一,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内容有哪些

第二,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在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3“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4

之所以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很显然,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规律

①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

矛盾概念的演变

中国哲学史上的矛盾观

3《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6页。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关于有无、阴阳、大小、强弱、静躁、正反、生死、存亡、兴废、美丑、善恶、攻守、治乱、古今等一系列相反相成的概念。

在尔后的发展中,中国哲学对矛盾的认识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王安石认为,万物“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朱熹认为,万物“无独必有对”,“万物皆有两端”,不仅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对”,而且“独中又自有对”。“反者道之动”、“相反相成”、“一物两体”、“阴阳大化”、“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等等,都是中国传统哲学对矛盾观念极其深刻的理解与表述。虽然中国传统哲学用矛盾的观点解释世界的变化,但是他们认为由阴阳这一对矛盾引起的世界的变化不是发展的,而是循环的。这在《周易》八卦中就表达的非常明显,从潜龙勿用、飞龙在天到亢龙有悔等等,这八卦又从头开始。

欧洲哲学史上的矛盾观

古希腊:在辩论过程中找到对方谈话的矛盾

康德:二律背反

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亡的种子。??黑格尔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如果一个事物具有对立,那么它就同自身处在矛盾中,而且它在思想中的表现也是如此。例如,一个事物是它自身,同时又在不断变化,它本身有“变”和“不变”的对立——这就是矛盾。——马克思形而上学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恩格斯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对立与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理解矛盾范畴要进一步理解同一性与斗争性这一对范畴的基本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依赖性,即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贯通性,即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矛盾的相互贯通又表现为矛盾双方之间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存在着相互转化的趋势。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矛盾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哲学范畴。你死我活的敌对阶级

之间的阶级斗争、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固然属于一种矛盾的斗争性,机械运动中吸引与排斥、物理运动中的阴电与阳电、化学运动中的分解与化合之间的互相排斥,乃至社会生活中人民内部不同利益和意见之争,也属于矛盾的斗争性。实际上,它们都属于矛盾斗争性的不同形式。作为哲学范畴的斗争与作为政治生活用语的斗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把二者混淆起来。

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辩证关系

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本身也是对立统一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反过来,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矛盾之为矛盾便是二者的结合,失去其中任何一种都不成其为矛盾。恩格斯说:“所有的两极对立,都以对立的两极的相互作用为条件;这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联结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联结,只存在于它们的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对立之中”。5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正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具体案例可参看人大版《教学案例解析》第119——123页,1、流动的钢铁堡垒;2、高原上的苹果;范蠡与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2)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够在一个统一体内相互依存,使矛盾双方能够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事物的发展总是(由)一物转化为他物,转化为“自己的他物”,即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正因为事物的转化总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所以发展总是表现为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表现出确定的方向性。

我们不能把承认矛盾同一性在发展中的作用同保守主义等同起来。恩格斯指出,辩证法也承认事物的稳定性,即“它承认认识和社会的一定阶段对它那个时代和那种环境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6承认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就是承认事物在它自己的时间和条件下存在的历史正当性。不能不顾时间和条件,轻率地否定尚有进一步发展余地的事物,任意地破坏事物的稳定性。

然而,对立面的同一不是无条件、凝固不变的,对立面的斗争迟早要打破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促使原有的矛盾统一体解体并形成新的矛盾统一体。这是辩证法的革命性质之所在,同时也体现了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的不平衡从而使矛盾得以展开;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矛盾斗争性的作用更为突出,具体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9页。

地说,当矛盾双方的力量发展到各自的最高点,达到矛盾所规定的极限时,矛盾的斗争性就会使矛盾双方突破原有的限度,从而使旧的矛盾统一体解体,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

唯物辩证法肯定矛盾的斗争性推动事物的发展,同时又认为矛盾的斗争性采取什么具体形式,达到什么规模,都要受到矛盾的性质和矛盾运动的具体条件的制约。当维持矛盾统一体的存在有利于事物的发展时,斗争只是维持矛盾统一体存在和发展的手段。此时,如果把矛盾的斗争性人为地引到破坏统一体的程度,那只能对事物的发展起延缓作用。所以,矛盾的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同样受到矛盾同一性的制约,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方法论意义

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

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斗争哲学——激进主义

只见同一不见对立——调和论——保守主义

③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理解对立统一规律,需要把握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毛泽东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7

矛盾的共性又叫矛盾的普遍性,它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从物质的基本粒子到整个宇宙,从人类社会到思维领域,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已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所证实。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矛盾的普遍性需要通过具体矛盾表现出来。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普遍性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或个性,是指矛盾的性质、矛盾的地位以及解决矛盾的形式都各有其特点。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求具体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我们所面对的事物,实际上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系统。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运动形式都包含着自身的特殊矛盾,从而使自己具有与其他事物、其他运动形式区别开来的特殊本质。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运动的相互区别,就是由各自的特殊矛盾所规定的。每个事物及其发展过程有其根本矛盾,同时又包含着非根本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的本质。尽管根本矛盾不到过程终结之日是不会消亡的,“但是根本矛盾在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采取了逐渐激化的形式。并且,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了,有些是暂时或局部地解决了,或者缓和了,又有些是发

生了,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来。”8这些阶段都包含着各自的特殊矛盾。

在事物的复杂矛盾体系中,往往有这样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而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非主要矛盾。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非主要矛盾,矛盾双方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为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而无论是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二者的关系都是辩证的。矛盾双方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双方的地位会发生转化。事物的发展往往表现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的转化。邓小平一再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就充分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思想。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矛盾解决的形式有三种,即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实际上,矛盾解决的具体形式要比上述典型的形式更复杂。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从而决定了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及其各自的特殊性。

在分析矛盾特殊性,处理矛盾各个侧面的关系时,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方法的通俗表述。两点论方法要求在分析任何事物任何矛盾的时候,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根本矛盾、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既要在诸多矛盾关系的对立中把握它们的统一、渗透、转化,又要在复杂的矛盾群中把握它们的差异、排斥甚至对立,全面地研究矛盾的复杂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不是均衡论的两点论,而是有重点的两点论,它要求抓住根本矛盾、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把它们作为解决其他矛盾的出发点。只有在把握两点时抓重点,在抓重点时把握两点,才能深入准确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有可能进一步正确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只能在个性中存在,只能通过个性而存在。普遍性是许许多多不同的特殊事物所共同具有的,它只能存在于各种特殊事物之中,而不能脱离各种特殊事物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与同类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

马原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一、观点案例资料 1、对世界本原得不同理解 观点1 德谟克利特得“原子” 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得灵魂在内,都就是由原子这种不可分割得物质粒子组成得。原子就是永恒得,由原子所组成得整个自然界、整个世界也就是永恒得。原予本身不变化,但能运动。原子得数量就是无限多得,但它们之间没有性质得不同,仅有大小、形状、次序与位置得区别。世界万物由于构成它们得原子在大小、形状、次序与位置上得不同,而形成千差万别得性质。虚空就是原子运动得地方,就是“非存在”。原子在虚空中互相碰撞,形成旋涡运动,从而互相结合形成万物。原子分离,事物就灭亡。 观点2 霍布斯得“物体” 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就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机械唯物主义得重要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论物体》、《论人》、《论公民》、《论社会》与《利维坦》等。霍布斯运用机械力学得观点与几何学得方法构建了一个包括论物体、论人、论国家与论社会在内得哲学体系。 “物体”就是霍布斯哲学体系得基本范畴。霍布斯认为,世界上真实存在着得只有物质所构成得物体。她说:“哲学得对象,或者哲学所处理得材料,乃就是每一个这样得物体:这种物体我们可以设想它有产生,并且可以通过对它得思考,指导它同别得物体加以比较,或者就是,这种物体就是可以加以组合与分解得,也就就是说,它得产生或特性我们就是可以认识得”。霍布斯给物体下了一个明确得定义。她说:“物体就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得东西,与空间得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得广延”。显然,霍布斯所说得物体具有如下特征:它不依赖于我们思想而客观存在;占有一定得空间;能为人们所认识。霍布斯所说得物体概念基本上接近马克思主义哲学得物质概念。霍布斯还认为,经院哲学所奉”,如同说“圆得方形”一样荒谬。 观点3 “存在就就是被感知” 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西方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得主要代表人物乔治·贝克莱(GeorgeBerkeley,1685—1763)在其《人类知识原理》一书中,提出了

马原教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案 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哲学何谓 课时: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对什么是哲学的几种典型观念的介绍与分析,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到哲学特有的语境中来,激发学生对问题本身和作为问题之学的哲学的兴趣。参考文献: 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马捷莎:《关于“哲学是什么”的断想》《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教学内容: 一、关于哲学,哲学家们都说了些什么 1、哲学是智能之学或爱智之学,拉丁文philein 和sophia。古希腊哲学家的观 念,汉语中的哲即智慧,《尔雅》,哲,智也。 2、哲学是形而上学,《周易.系辞》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 谓形而上学即研究超经验、超感官的对象的学说。 3、哲学是本体论:ontology,研究存在的学说,即存在、世界、宇宙的本质是 物质、精神、灵魂还是上帝?本体论概念出现于欧洲中世纪,但是在17世纪才被沃尔夫所详细论述和使用 4、哲学是认识论,epistemology,希腊文为episteme知识和logos理论,自笛卡 尔始,西方近代哲学发生了认识论转向,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研究人的认识,哲学就是认识论。 5、哲学是科学方法论(科学主义理路),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流派反对哲 学是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观点,认为所谓超验世界的本质是人的感觉无法达到的、人的经验无法论证的,哲学的目的就是为科学提供精确的方法和符合逻辑的命题,因此,哲学就是科学方法论。 6、哲学是人本学,人道主义humanitariamism,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或人本学 humanism,人学、人生境界说,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流派认为哲学是以人

大学马原第一章要点整理

第一章 * (名)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 * (名)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万事万物:物质现象精神现象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名)哲学的基本问题 : 1、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源(第一性) 2、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哲学研究一般、共相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会成为哲学基本问题?宏观角度:世界由物质和思维这两类现象构成微观角度:个人的“精神”和“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人一生的问题. *(名)唯物主义:物质是世界的本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特征:强调外在力量的客观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由某种或几种“初始元素”构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原是原子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名)唯心主义 :精神是世界的本质,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特征:强调精神力量的创造性 主观唯心主义:个人的主观精神(心灵、感觉、观念、意志)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 ) 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不可知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只有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才能全面的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马义哲学的伟大变革: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 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 (名)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通过感觉感知,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感觉所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存在于人意识之外,为人意识所反映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本质看时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马义哲学基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名) 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出发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了可知论和能动反映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理论意义:唯物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现实意义: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认识客观事实、利用客观事实才能达成我们的目的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函数,随物质运动的改变而改变

第一章 马原教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讲义)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哲学的高度抽象性 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第一,什么是世界观 第二,怎样理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第三,为什么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一词,在古希腊文中,是由“爱”和“智慧”这两个词组成;在汉语中“哲”这个词是聪明、智慧的意思,中国古代把聪明而有智慧的人称为哲人,所以,中国近代以来,就把关于智慧的学问称作哲学。 概括: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普遍具有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而不系统的,没有上升到理论形态。哲学以理论的形态对世界观问题做出系统的回答和必要的论证。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的规律;自觉按照这种最一般的规律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就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贯彻和体现在人生领域,就是人生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意义和最终目的的看法和根本态度,它包括对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生死、苦乐、荣辱等问题的观点和态度。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一,这一问题为什么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及其意义是什么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 另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是认为我们的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世界是可认识的,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世界能够达到一致,这就是可知论点。凡是认为我们的思维不能认识存在或

大学马原第一章要点整理讲解学习

第一章 *(名)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 *(名)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万事万物:物质现象精神现象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名)哲学的基本问题:1、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源(第一性) 2、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哲学研究一般、共相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会成为哲学基本问题? ?宏观角度:世界由物质和思维这两类现象构成 ?微观角度:个人的“精神”和“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人一生的问题。 *(名)唯物主义:物质是世界的本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特征:强调外在力量的客观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由某种或几种“初始元素”构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原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名)唯心主义:精神是世界的本质,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特征:强调精神力量的创造性 主观唯心主义:个人的主观精神(心灵、感觉、观念、意志)是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 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不可知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只有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才能全面的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马义哲学的伟大变革: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实现唯物论和辩 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名)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通过感觉感知,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感觉所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存在于人意识之外,为人意识所反映 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的本质看时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马义哲学基石)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名)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

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 )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马原教案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原教案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了解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的重要意义, 把握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2(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3(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4(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5(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教学时数】4课时 [ 教学内容]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时间决定了认识的发生。首先?劳动实践活动为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人脑的发展?而且通过活动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认识图示?形成了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最后?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和语言、符号的产生?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第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实践决定认识的形成和发展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的《冬夜书示自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 荀子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 恩格斯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知行始终不相离?知行相资以为用”?“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 --- 王夫之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在认识问题上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 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认识本质观 1(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立场出发?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代表:从西方古代的“回忆说” ,把认识看作是人对头脑中已经潜在具有的东西的一种回忆, ?中国古代“生而知之”和“良知”、“良能”的认识论思想?一直到西方近代的“天赋观念”说?都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不同形式。 对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评价: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把认识封闭在主观精神的圈子之内?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实际上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 客观的问题。唯心主义一般看到了主体认识图示、认识结构对认识活动所引起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又把这种认识图式、认识结构先验化了?往往导致神秘主义。 2(不可知主义怀疑论的观点:把人的认识看作是一种不能证明其对错?不能证明其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东西。 不可知主义怀疑论的代表:休谟, 英, 和康德,德, 对不可知主义怀疑论的评价: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在人的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 人为地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往往为信仰主义保留和开辟地盘?在本质上是错误的?但

马原教案 第八章 社会形态更替和社会进步

马原教案第八章社会形态更替和社会进步 第一节社会形态的划分 社会形态作为揭示社会生活整体性特征,研究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类型及社会结构的社会历史观范畴,通常有两种划分方式:一种是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称之为经济社会形态;一种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称之为技术社会形态。 一、经济社会形态 在经济社会形态的范围内,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法:一是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种是三种形态划分法。 1.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就是依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依次更替的经济社会形态。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五形态理论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依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的变化,首次对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作了分析,提出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共产主义所有制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依次更替的五个阶段。 在1847年的《雇佣劳动和资本》中,马克思指出,社会历史的发展应根据生产关系来划分社会形态,人类历史上存在三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即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这三种社会形态加上两种公有制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评导言》中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时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他同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将被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对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做出明确概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看到1857年发表的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后,用“原始社会”取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地位,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臻于完善。 从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角度,我们把经济社会形态概念定义为:经济社会形态是由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全部社会要素组成的完整的社会体系,是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运动、发展、变化着的活的社会有机体。 2.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马克思在1857—1858年写的《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发展出发,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三个阶段,揭示了作为主体的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能力的发展的演进过程。 在“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人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被束缚于血缘关系、宗法关系、阶级关系和等级关系之中,直接依赖于体现这些关系的各种人类共同体,作为个体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 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中,物质生产得到一定发展,物质生产活动却表现为对人来说是异己的东西,人成为自己所创造的物的奴隶。人不再直接依赖于别人

马原教案第二章解析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 了解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的重要意义;把握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2.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3.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5.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教学难点] 1.认识的本质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3.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教学手段] 讲授为主,讨论、多媒体为辅。 [教学时数] 9课时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这里讲实践与第一章实践的侧重 点不同。前面主要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上说的,这里主要从考察人类实践活动的角度认 识的。前面侧重说的是:实践是什么,后面则是怎么样实践。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即中国传统哲学讲的知和行的关系上,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回答。旧哲学都有缺欠,

没有能够正确解释认识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总之,实践论既要强调认识的唯物论性质或客观主义原则,又要强调认识的能动性或主体性原则,并把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而要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进入到

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讲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 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个认识论原理大家不易理解,因为大家根据自己经验会说,我的知识、认识来自于幼儿园、小学、中学的课堂,来源于书本。这不错。我们这里要问的问题主要不是你头脑中的知识直接是怎

马原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难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学时安排:4学时 思考题: 1、如何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的特征和品质是什么? 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列宁:《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整学习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重点: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对立统一规律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难点: 1、哲学物质概念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学时安排:8学时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4、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参考书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论提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于结》、《反杜林论》(节选)、《自然辩证法》(节选) 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谈谈辩证法问题》 4、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 5、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理解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 2、理解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机制及其发展规律。 3、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重点: 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通过对实践含义和特点及其决定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清认识的本质,懂得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通过对真理这三个基本特性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认清真理的过程性,既唯物又辩证的对待真理的问题,防止出现主观主义、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难点: 1、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阐述问题,乃是一个有争议的难题。其一,实践是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二,实践的总和才是检验中立的根本标准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什么样的关系;其三,实践检验与正确理论(人类理性)和逻辑证明的关系问题。 2、价值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 授课时间:4课时 思考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为什么说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马原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教案)

马原复习讲义: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一、逻辑框架 【真题】(2016.34)(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5分) 答题思路:1、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3、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还体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真题】(2010、34)(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答题思路:上述材料讲述的梅兰芳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其哲学依据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任何人发生错误都是难免的。此外,上述故事还能体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的原理;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所以,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二、考点讲解 (一)认识与实践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的构成要素(历年无考察): 总: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 构成要素: 1)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

第一章马原教案

第一章马原教案

————————————————————————————————作者:————————————————————————————————日期: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案) 学时:7学时章节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重点难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 世界的物质性·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事物的普通联系和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方法·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 本章难点: 1.世界的物质性与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关系; 2.矛盾的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必然性和偶然性。 本章重点: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事物的普通联系和永恒发展与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教学进程 一、课时安排和课程设计 本章的教学内容分三次课进行,教学时数总共为7小时。其中用2个小时讲述第一节的内容,3个小时讲述第二节的内容,1个小时讲述第三节的内容。本章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然后再通过学习与实践,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智慧。 二、第一次课的具体设计 1、课堂提问:针对上次课讲授的理论内容,对3-5名学生进行提问,总体时间不超过5分钟。提问注重启发性。 2、理论讲授:作为难点内容,本次课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处于普遍联系中的物质世界。而关键在于如何处理物质世界与实践的关系。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社会的物质性,意识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自考马原教案第四章 (1)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商品经济 (多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简答)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单选)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单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成为占统治的、最普遍的经济形式 (单选)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即劳动产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但使用价值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单选)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单选)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 (单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多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第一,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第二,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的。 (单选)商品交换是按照其社会价值进行的。如果某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其商品的个别小价值小于社会价值,但该商品仍能按其社会价值进行交换,他就可以获得较多盈利,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单选)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将会导致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缩短。 货币的职能(简答):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1)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2)(单选)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3)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4)(多选)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代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5)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论述)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单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这就意味着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量的决定,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二是实行等价交换,即不同的商品是按照其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概括地表述,价值规律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这个规律体现着商品经济发展运动过程的必然趋势,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和起作用,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马原第一章、第二章(2)

课题 第一章哲学的内涵、对象和性质需4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哲学的内涵、对象和性质,懂得揭示哲学涵义的困难、哲学的含义多样性以及哲学学科的基本性质。 教学 重点 揭示哲学涵义的困难,哲学对象 教学难点哲学对象的反思性、建构性。 教案编写日期 13年3月2日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提示与补充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哲学 (一)揭示哲学内涵的困难; (二)几种常见的揭示哲学涵义的做法 二、哲学的对象 (一)概述哲学对象的特点 (二)对象之一:宇宙万物的本原; (三)对象之二:自然、社会、人的性质、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对象之三: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三、哲学的性质 (一)超验性; (二)整体性; (三)统摄性。 四、作业 1、浅谈哲学与智慧? 2、如何理解哲学的特征?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一章哲学的内涵、对象和性质 一、什么是哲学 (一)揭示哲学内涵的困难 哲学的对象是至少具有超验性、高度抽象性的一面,对于这种性质人们不能直接感觉到它,也不能用颜色、体积、温度、导电性等感觉经验的术语来描述它。这是造成揭示哲学内涵的困难的重要原因。 哲学家们建立了形形色色的思想模式以求理解、接近和把握哲学研究对象。这些思想模型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性与猜测性,从而也就具有个性与多样性。不同的哲学家对于哲学涵义的界说是不同的、多样的,没有也不可能给出一个统一的哲学定义。这是造成揭示哲学内涵困难的另一重要原因。 (二)几种常见的哲学涵义 初学哲学者,总是先想知道哲学是什么,并以此为学习的抓手,建立有关哲学知识的框架,这也是正常的心理。所以,在展开哲学有关理论之前,先简单、概要地界说哲学的较为常见的涵义也不失为一种渐进式的方法。 常见的揭示哲学涵义的做法有如下几种。 1、从哲学所涉及对象的视角揭示哲学的涵义。 从哲学所涉及对象的视角揭示哲学的涵义,可以对哲学作如下界说:哲学是探讨世界的根本原因、世界的本原的学说; 哲学是关于共性与个性、实体与属性、有限与无限、自由与必然等世界基本关系的理论; 哲学是关于人的存在与外部世界存在关系的学说; 哲学是关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的学说; 哲学说关于自然、社会、人、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等等。 2、从哲学所讨论内容的视角揭示哲学的涵义。 从哲学内容的视角揭示哲学的涵义,可以把哲学解说为: 哲学是关于本体论、形而上学的理论; 是关于实践论、认识论、价值论的理论; 是关于感觉、意志的形而上学理论 是关于生态的形而上学理论; 是关于人的形而上学的的理论

马原教案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教案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目的和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历了自由竞争到垄断的演进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学习本章,要求掌握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同时掌握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运行的规律。 主要内容: 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形式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一)自由竞争及其主要特征 所谓自由竞争就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为了争夺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竞争。其主要特征有: (1)竞争的主体是以分散的、生产经营规模不大的单个资本构成的个人业主为主; (2)各个竞争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在生产部门之间自由转移,除了土地所有权外,没有人为的或自然的垄断障碍; (3)竞争的主要手段是改进技术、扩大规模,以降低成本,增大利润; (4)社会经济运行中,主要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资产阶级国家只是充当“守夜人”,基本上不干预经济活动。 (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局限性表现在: (1)单个私人资本的有限性最终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直接障碍; (2)无限制的竞争必然导致交易成本上升,从而影响社会经济效益; (3)企业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就决定了企业行为的短期性和企业精神的狭隘性,势必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4)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任凭市场的自发调节,不可避免地出现供求失衡,成为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直接因素。 二、列宁的帝国主义的理论

第五章-马原教案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 教学目的: 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重点难点: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实质。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4.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辅以启发式、案例教学、适当提问、讨论 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配合板书 学时安排:6课时 教学导入: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在19世纪60-70年代开始了从竞争向垄断的过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了这一过渡进入了垄断阶段。列宁曾指出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和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五个特征。那么垄断是如何形成的?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是什么?进入到垄断阶段之后,资本主义出现了那些新的发展?如何理解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这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案例:视频——《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

提出问题:垄断资本主义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形成 1、集中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2、垄断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 案例:生产与资本集中的状况

(完整版)《马原》第一章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 本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把握世界的本质及自然、社会、人类统一的基础,认识世界的存在状态及发展规律;同时,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及其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了解其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掌握辩证地认识事物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 1.物质的根本属性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规律及其特点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核心内容 4.意识的本质及能动作用 [教学难点] 1.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根本属性的关系 2.意识的起源 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手段]讲授为主,讨论与多媒体为辅 [教学时数] 4课时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人们在实践中不能不回答的问题,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强调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意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同意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意义(强调哲学基本问题的实际意义) 世界上的现象归结为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活动归结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其中都交织着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而这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首先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哲学家曾对哲学基本问题作过探讨,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解决和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