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经典与教育模拟试题

国学经典与教育模拟试题

国学经典与教育模拟试题
国学经典与教育模拟试题

重庆市国学经典与教育模拟试题(1)

国学经典与教育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大乐必繁,大礼必复。( B)

正确错误

2、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A)

正确错误

3、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 B)

正确错误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A)

正确错误

5、“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 A)

正确错误

6、《论语》是“四书”之一。(A)

正确错误

7、《名夷待访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 B)

正确错误

8、乐从内心发出,礼在外貌上表现。(A)

正确错误

重庆市国学经典与教育模拟试题(2)

二、单项选择题

9、凡授书不在图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传习录·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体现的教学艺术是( B)A.自主学习B.量力而精

C.愉快教学

D.尊重个性

10、小疑则小(C)

A.智

B.聪

C.悟

D.愚

11、“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D)

A.《大学》

B.《易经》

C.《论语》

D.《礼记》

12、“学而优则仕”概括了(A)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13、先王治乐的原因是( A)

A.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

B.教人民欣赏音乐

C.给人民带来快乐

D.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

14、“乐”的起因是:(A)

A.是由人心中产生的。

B.是由不同是声音相互应和产生的

C.是事物影响的结果

D.是由古圣先贤著作的

15、“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D)

A.《大学》

B.《易经》

C.《论语》

D.《礼记》

16、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C )

A.《论语》

B.《师说》

A.内心的想法就是客观现实

B.内心和外在相统一的的境界

C.客观现实受主观的制约

D.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相统一

重庆市国学经典与教育模拟试题(3)

19、“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选读)其中“重”的正确解释是( B)

A.重要

B.严格

C.以……为重

D.重视

20、“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他了”(《传习录下·门人黄直录》)。体现出的教学原则是(D)

A.可接受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1、在学与思的认知上,与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观点相近的是(A)

A.王夫之

B.梁启超

C.顾炎武

D.黄宗羲

2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

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

23、声音之道与政治相通,所以,乱世的音乐显得(B)

A.安详

B.怨恨

C.愤懑

D.欢快

24、先王设置专门的官吏施行乐教的原因是(C)

A.设置一个官僚机构安插冗员

B.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

C.善民心,易风俗

D.提升国家形象

25、“少年智则国智”后应接那一句( C)

A.少年强则国强

B.少年胜则国胜

C.少年富则国富

D.少年雄则国雄

2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B)

A.官府

B.学校

C.家庭

D.社会

27、梁启超的籍贯是(B)

A.广西

B.广东

C.浙江

D.福建

2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的(D)

A.教育思想

B.学术思想

C.等级观念

D.民本思想

重庆市《国学经典与教育》考试练习题

一、判断题

1、乐从内心发出,礼在外貌上表现。(√)

正确错误

2、《论语》是“四书”之一。(√)

正确错误

3、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

4、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

正确错误

5、“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

正确错误

6、大乐必繁,大礼必复。(×)

正确错误

7、“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正确错误

8、《名夷待访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

正确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9、先王设置专门的官吏施行乐教的原因是( C )

A.设置一个官僚机构安插冗员

B.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

C.善民心,易风俗

D.提升国家形象

10、凡授书不在图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传习录·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体现的教学艺术是( B )

A.自主学习

B.量力而精

C.愉快教学

D.尊重个性

11、“乐”的起因是:(A )

C.是事物影响的结果

D.是由古圣先贤著作的

12、王阳明的“心即理”是指( D )

A.内心的想法就是客观现实

B.内心和外在相统一的的境界

C.客观现实受主观的制约

D.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相统一

13、“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选读)其中“重”的正确解释是( B )

A.重要

B.严格

C.以……为重

D.重视

14、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C )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1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的( D )

A.教育思想

B.学术思想

C.等级观念

D.民本思想

16、“少年智则国智”后应接那一句( C )

C.少年富则国富

D.少年雄则国雄

17、先王治乐的原因是( A )

A.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

B.教人民欣赏音乐

C.给人民带来快乐

D.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

18、“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 D )

A.《大学》

B.《易经》

C.《论语》

D.《礼记》

19、梁启超的籍贯是( B )

A.广西

B.广东

C.浙江

D.福建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

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

21、“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 D )

C.《论语》

D.《礼记》

2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 B )

A.官府

B.学校

C.家庭

D.社会

23、小疑则小( C )

A.智

B.聪

C.悟

D.愚

24、总结提炼出“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学说的古代教育家是( B )

A.朱熹

B.王阳明

C.韩非子

D.黄宗羲

25、声音之道与政治相通,所以,乱世的音乐显得( B )

A.安详

B.怨恨

C.愤懑

D.欢快

26、“学而优则仕”概括了( A )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27、“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他了”(《传习录下·门人黄直录》)。体现出的教学原则是( D )

A.可接受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8、在学与思的认知上,与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观点相近的是( A )

A.王夫之

B.梁启超

C.顾炎武

D.黄宗羲

三、多项选择题

29、乐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样的作用?( ABC )

A.耳聪目明

B.血气和平

C.移风易俗

D.以欲忘道

30、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 AB )

A.《孟子》

B.《论语》

C.《学记》

31、明清三大学者是( ABC )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张之洞

32、《传习录》记录了王守仁精湛的教学艺术,正确的是( ABD )。

A.量力而精

B.因材施教

C.知行合一

D.学贵自得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题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题 一、课程属性及期末考试有关问题 1.本课程为省开课。 2. 期末考试题型四种:填空、名词简释、简答题、问答题 3. 填空题主要在常识中产生,个别在名词中产生。 二、期末复习题、 (一)常识 1. 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时期:先秦是萌芽期,汉魏六朝是形成期,唐宋至明中叶是成熟期,明中叶以后就进入转型期。P4 2. 进入民国,经书成为普通的古文献。作为历史学的资料,章学诚所谓的“六经皆史”得到了全面的体认。P30 3 .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经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P41 4. 在五经之中,《周易》是古代占卜之书。P41 5.《诗经》的价值,一在于文学价值,一在于文化价值。P52 6.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尚书”。P47 7.《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P60 8. “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点。P60 9.《左传》、《公羊传》和《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P58 10.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P70 11. 司马光主持编篡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P87 12. 司马迁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P92 13. 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裴松之的注文。P95 14. 在先秦,墨学和儒学是并称的两大显学。P118 15. 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惠施为代表的。P128 16. 战国晚期的苏秦和张仪成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P131 17. 秦汉以后的中国子学,可按五个历史阶段来区分,即两汉子学、魏晋玄学、隋唐子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子学。P135 18.玄学的逻辑基础是汉魏之际清议之风所带来的名实之辩。P142 19. 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多是文章、诗赋的汇编。P160 20. 研究《楚辞》的代表性著作有王逸的《楚辞章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和朱熹的《楚辞集注》。这三本书是对《楚辞》进行研读的基本书目。P165 21.西方发达的史诗系统在中国古代没有,蒙古族和藏族的史诗也是后来才整理出来的。P173 22. 四言诗的出现,使中国诗歌形式得到了文学意义上的确认。P178 23. 曹丕所作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P181

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心得体会 2010年9月至11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国学经典与教育》的学习。这次学习分为两种学习方式,一是通过网络听教学视频(教授讲座),二是学习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一、二)。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平时教学中虽有涉及,但受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限制,也是粗略的给小学生讲解,并未更深地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从《国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对中国人的影响上过多考虑。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深刻地领会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感觉国学不仅在庙堂上生辉,在民间照样闪光。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一、国学经典源远流长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二、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三、学习《国学》让我学会感恩,懂得待人接物,懂得一切为了国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学生做好榜样,教育学生尊老,爱老,爱护弱小,让中华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扬。 四、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电大在线考试国学经典选读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1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分) 1.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的意思是()(0.6 A.那个仁厚的人就是自己想帮助别人树立起来,自己想帮助别人达成目标。能够就近舍远,由近及 B.那个仁爱的人,就是自己想要树立起来,也想帮助别人树立形象,自己想要达成目标,也想要帮 C.一个仁人,只要自己想自立,便也帮助别人自立;自己想要通达,便也帮助别人通达。能够就 D.夫子之仁德,就是自己欲立而且也要立人,自己欲通达,也要助人通达。能够就近取得帮助, A.孔子答道:“未来知道长生,现在怎么能够知道呢?” B.孔子答道:“不知道生人是谁,怎么能够知道死人是谁呢?” C.孔子答道:“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清楚,怎么能够懂得死呢?” D.孔子答道:“生的道理弄清楚了之后,才能够懂得死的道理。” A.孔子教授学生要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爱好等。 B.言行要谨慎,为人要诚实守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C.立志高远,坚守德操,遵循仁义,精通六艺。 D.亲自积极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学习典籍、文章了。 A.孔子说:人在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才知以往建立的情谊的真假;在贫穷与富足的不同状态,才 B.孔子说:君子相处和谐而不结党,小人结党而内部并不和谐。 C.孔子说:只有仁者真正懂得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因为仁者有分辨善恶的标准,所以待人接物

D.孔子说:道德高尚的人,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奉承讨好;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 5.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一句中的“畏”的恰当意思是()(0.6 分) A.畏惧 B.畏缩 C.敬畏 D.崇敬 A.四海之内皆兄弟 B.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孩子们进入家里,就要孝顺,出门在外就要遵纪守法。谨慎地对待事情,泛泛地关心别人,而 B.“弟子们小时候在家里,就要听父母话,要孝顺父母;长大了出门在外,要敬爱兄长,尊重师 C.大人孩子都要关心诚信问题。 D.亲自积极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学习典籍、文章了。 A.孔子教授学生要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爱好等。 B.“默默地记住知识,勤奋学习不知厌烦,循循善诱不知疲倦,有谁会让我做比这更多的事情呢?” C.“默默地去做好事,学习不知厌烦,教案不知疲倦,对于我们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事情 D.“默默地把知识牢记在心,勤奋地学习不知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还有什么遗

国学经典选读 第1、2次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国学经典选读》形成性考核第一次作业 一、你认为学习“国学”的意义何在?“国学热”的原因是什么? 1、学习“国学”的意义: 第一,重振国学,对于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可以提高人的道德水准,提高个人文化素养。 第三,对于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第四,对于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2、“国学热”的原因 第一,中国近年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引发了“国学热”。 一百多年来,中国从一个曾经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大国,沦落为在西方的洋枪洋炮前不堪一击的封建帝国。巨大的反差,使人们思考这个问题时,认为中国社会之所以沦落成这个样子,全是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惹的祸。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社会由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越来越需要自己民族的历史,越来越需要自己民族的独特价值的东西,这就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 第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引发了“国学热” 七十年代,欧洲经济不景气,而属于儒家文化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出现了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增长,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创造了一系列经济奇迹。 二、你喜欢的学习“国学”的方法是什么? 请选择,可多选:() A 读经典 B 观看视频讲座 C 听老师讲解经典 D上网浏览相关知识 E 其他:() 三、我们的文字教材中的十章主题, (1)你认为对你的实际生活和工作有帮助意义的是哪一章?请选择,可多选:()第一章信仰,第二章仁德,第三章中庸,第四章知识,第五章学而,第六章择业,第七章顺逆,第八章人事,第九章为政,第十章理想 (2)请结合实际工作或生活来谈谈为什么对你有帮助意义? 我认为国学对我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多启发。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影响。展开说说 四、请从教学大纲(或教材中)国学经典语录123句中选择你印象最深(或对你影响较大)的三句。简单谈一谈你对于这三句话的独到理解。 从书中挑选。

最新电大作业《国学经典选读》教学大纲

《国学经典选读》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基本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国学经典选读》是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为开放教育各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性质的公共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如今这样一个与经典普遍疏离的时代,尽量多地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史上从先秦至民国漫长的历史时段中能够代表中国文化传统与文化精神的一批经典巨著。给他们一个引导进入经典世界的门径,从而使之亲近经典、接受经典、传承经典。本课程以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践行河北电大“文化塑校”理念为导向,通过修身养性为主的国学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之人格,并达到整塑校园文化、服务社会,实现学校国学教育与社会道德建设良性互动的目的。 本课程2学分,课内学时36,开设一学期。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国学作为“我国固有的文化学术”(《汉语大词典》)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国学典籍是指中国古籍传统的“经、史、子、集”及其解读和传播的著作。国学经典选读只能是选择其中最为典范名的部分代表性著作,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产生和培养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阅读所选作品。由于篇幅所限,许多作品只是节选,有条件的学生应阅读所选作品的全部内容。 三、教学媒体的配置 (一)文字教材 本课程以覃碧卿、王之方、王光华、王亚生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学经典导读》为基本教材。 教材注重打通传统与现代,实现国学经典与现代汉语的自由对话,传承中国文化传统的血脉和香火。在编写体例上,注释译释部分非常细致全面,学生自学完全能够看懂。析论导读部分,朴素简练、明白晓畅,是站在时代高度上与国学经典对话。 《导读》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基本范围和主要依据。 (二)音像教材 本课程录像课为重点辅导型,主要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需要通过录像进行知识扩展的内容。省校拟建10讲录像教材。 (二)其他资源 本课程由于是新开课程,其他一些资源会陆续建设完成,并随时在省校教学平台上发布。 四、教学环节 1、河北电大在线 教学平台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本课程知识的主要媒体之一。在线平台一定要用好、学好。

国学经典对于教育的意义

国学经典切实的教育意义 刘岳辉 青少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是国家强盛之潜在力量,是国家之未来。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青少年血气方刚,世界观还未形成,遇事容易冲动,因此也是一个“危险”的阶段。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青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青年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 传统的课堂教育侧重于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而缺失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对青年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导致青少年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当突出:重知识,轻道德;道德伦丧,世风日下;贪图享受,无法承受挫折等。 国学经典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精髓,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青少年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因此,在物欲横飞的今天,如何加强青少年的品德修养成为当务之急。那么国学经典的教育意义有哪几方面呢? (一)可以提高道孩子的德修养,让品德观念深入人心 《易经》中说:“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有很高的品德,才能享受得了那些钱、名和利等”。反言之,就是没有很高品德人,即使得到了大量的钱、名和利,也享受不了多长时间。如今“厚德载物”早已成为清华大写的校训。 国不经典崇尚“先做人、后学艺”的教育理念,因此,古人的启蒙读书如《三字经》和《弟子规》均是告诉孩子们如何做人。《弟子规》的开篇就引用了《论语·学而》中的一句话,即: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的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分八个章节阐述的。 国学经典中体现也道德修养高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学习,一个人只有有了良好品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古人读书时为了做官,“学而优则仕”)。所以,古时有“孟母三迁”。《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里例举几句经典句子,我们不妨管中窥豹,看看古人是如何阐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的:.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礼记?大学》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国学经典选读模拟试题二

国学经典选读模拟试题二 02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单项选择(共10题,共4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4分) 《新五代史》的作者是()。 A、宋祁 B、欧阳修 C、昫 D、脱脱 2.(4分) 历代的“起居注”及“实录”是按年叙述某一历史时期的事件,在体例上属于()。 A、编年体史书 B、纪传体史书 C、政书 D、纪事本末体史书 3.(4分)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言为《尚书》。” A、《国语》 B、《左传》 C、《公羊传》 D、《春秋》 4.(4分) 《资治通鉴》是一部()。 A、编年体通史 B、编年体断代史

C、纪传体史书 D、纪事本末体史书 5.(4分)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出自《诗经》的()。 A、《邶风?静女》 B、《周南?关雎》 C、《风?蒹葭》 D、《王风?黍离》 6.(4分) ()是我国最早的断代政书。 A、《唐六典》 B、《会要》 C、《续会要》 D、《唐会要》 7.(4分) 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 A、班固 B、司马迁 C、袁枢 D、司马光 8.(4分) 《宋书》最有价值的是()这一部分。 A、本纪 B、志 C、表 D、列传

9.(4分) 被合称为“三通”的三部史书是()。 A、《史通》《通典》《通志》 B、《通志》《通典》《资治通鉴》 C、《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D、《通典》《通志》《通鉴纪事本末》 10.(4分) ()也被称为《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本是一部先编年体古书,但到战国以后就不见流传。 A、《竹书纪年》 B、《春秋》 C、《国语》 D、《左传》 多项选择(共6题,共3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1.(5分) 下列史书属于纪传体的是()。 A、《后汉书》 B、《晋书》 C、《南齐书》 D、《梁书》 12.(5分) 下列史书在体例上属于史评史论类的有()。 A、《过论》 B、《汉书》

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

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西方有位学者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谁都希望自己幸福,可谁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无庸置疑的是,我们都认可童年对于人一生幸福的重要性。对人的一生而言,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我们在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倡国学经典教育,这是因为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是奠定他一生幸福的根本。 ·国学经典教育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对立物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狭隘地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从事特定的职业做准备。它试图通过早年的学校教育,使受教育者一劳永逸地学得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技能。然而,过早的专业学习、过细的专业划分,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不仅如此,由于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甚至是比较长的时间。当学生经过数年学校教育,学成单一的技能毕业时才空缺,也许已经由于转岗或在职塔训等其他途径而得到补充。而仅仅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既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也没有其他技能,势必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 通识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某种特定的技能,:也不是为受教育者谋求某种职业而做准备。它的目的不是获得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要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它不在于叫人思考什么,而在于叫人如何思考。它精心设置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科学原则和方法在内的一系列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对真、善、美的崇敬之心,旨在唤起学生对一切伟大、深邃、美丽事物的敏感和惊奇,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探寻知识过程中思考的重大课题和运用的基本原则。因此,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西方通识教育的最基本形式。西方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西方文明"和"经典研读"两大门类。一些具体的课程,都是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 我国的通识教育,也有必要以中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经典为核心,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三百千千"、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为主要学习内容。学习国学经典,也就是在与我们的"先圣先贤"对话和交流,在一步步地楔进我们的历史和传统。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可以亲近我们的祖先,领会他们的旨趣,把握他们的神髓,形成恢弘的历史意识,从而能对各种事务应付裕如。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作为家长,不能简单快捷地给予孩子多少"黄金",而是要花费必要的时间和耐心,让孩子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接受通识教育,学会"点金术",从而令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国学经典教育是博雅教育 香港岭南大学前任校长陈坤耀曾解释博雅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教导人"学识广博,生活高雅"。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则是博雅教育的另一种表达。"博雅"一词由"博"、"雅"两个单字组成,分别说的是知识和为人两个方面:"博"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雅"就是要德行完美,气质优雅,摆脱庸俗,走向卓越。

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2018更新)最新河南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100% 通过 2016年秋期河南电大把《国学经典选读》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 1.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说的“五者”为()(4.00分) A. 历史上五位奉行仁义的人 B. 金、木、水、火、土 C. 仁、义、礼、智、信 D. 恭、宽、信、敏、慧 2. 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分别是畏天命,畏大人,畏()。(4.00分) A. 信仰 B. 天子 C. 圣人之言 D. 父母之命 3.关于“国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4.00分) A. 张之洞主张“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B. 国学的概念和内容从古至今始终如一,一成不变。 C. 季羡林认为,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D. 追溯“国学”一词,最早出自《论语》 4.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焉。(4.00分) A. 一家 B. 天下 C. 一国 D. 一人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4.00分) A. 德 B. 教 C. 礼 D. 仁 6.按照孔子的理念,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们普通人实施“仁”的途径(4.00分) A.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B.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以下对这句话解释不正确的是()。(4.00分) A. 恭而无礼:恭敬但没有节制 B. 葸:过分小心而显现出畏惧的样子 C. 这句话主要是说不应该拘泥于礼 D. 这句话说了“礼”的重要性 8.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①)。何以聚人?曰(②)。(4.00分) A. ①仁②德 B. ①礼②信 C. ①仁②财 D. ①礼②义 9.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4.00分) A. 在明明德,在亲民 B. 在名名德,在亲民 C. 在明明德,在兴民 D. 在明名德,在亲民 10.关于“国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4.00分) A. 国学也可以说是民族国家之学 B. “国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C. “国学”最早的意思是周代设在王城的国家教育机构。 D. 国学仅包括儒家文化。 11.以下几位名人与各自对“国学”的描述,搭配错误的是()(4.00分) A. 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章太炎:国学是七科之学 C. 邓实:一国所有之学 D. 季羡林: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12. 中国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对鬼神、生死的态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4.00分) A. 敬鬼神的目的是使人追怀往古,不忘记自己生命的由来 B.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第一讲 国学经典与教育

第一讲国学经典与教育——师德与修养 主讲:曹廷华 一、国学与经典 1、什么是国学与经典? 国学是中国在晚清到民初提出的虚拟性概念。学数、学文、学理,中国之学是学文化,重在学文的综合和缜密。 国学就是我们说的传统的思想文化成果,包括,文、史、哲、经等。 2、教师学习什么? 教师主要学习它的教育思想方法,领悟其中包括的教师道德修养。 二、国学的起源与内涵 1、师德修养的四个字: 师:师发自然,自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自然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自然教会了我们学习。因此,教师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老师可以教人学习,能者为师,二是让人学习,是学习的榜样,是学习的表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发现好的向他看齐,发现不好的就对照改正嘛。)。师的本意是学习,老师总能让人学习,能者为师。 德:古人讲:德者得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人格修养,你就要进步、就有收获,这个得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和心里有是升华,这个得应从正道当中来,不能走歪门邪道,道德是人内在心灵的体现,是人格追

求的体现,是文化高低的体现。 修:按规律、原则规范自己的原则,规范自己的待人处事、职业行为、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能光说不练。所以要实实在在的去修。 养:滋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学好的东西去滋润别人,要有信仰、有追求,始终保持成长、向上的趋势,养而有成。所以“养”要相伴终身。 2、为什么教师要道德修养?教师的职业决定,师德是师业之魂,身教重于言教,没有师德就没有师魂。 三、国学与教师的关系 1、修养好应有的社会公德 2、认真坚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最重要的是爱学生。 3、个人自身修养,追求人格品味,生活情趣。出污泥而不染,得意而不忘形,失败而不气馁。 师德是师才之本 师德是师风之根 第二讲国学经典与教学思想 主讲:熊笃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 1、治国。教育比政令刑法更为有效,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题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题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题 一、课程属性及期末考试有关问题 1. 本课程为省开课。 2. 期末考试题型四种:填空、名词简释、简答题、问答题 3. 填空题主要在常识中产生,个别在名词中产生。 二、期末复习题、 (一)常识 1. 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时期:先秦是萌芽期,汉魏六朝是形成期,唐宋至明中叶是成熟期,明中叶以后就进入转型期。P4 2. 进入民国,经书成为普通的古文献。作为历史学的资料,章学诚所谓的“六经皆史”得到了全面的体认。P30 3 .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经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P41 4. 在五经之中,《周易》是古代占卜之书。P41 5. 《诗经》的价值,一在于文学价值,一在于文化价值。P52 6. 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尚书”。 P47 7.《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P60 8. “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点。P60 9. 《左传》、《公羊传》和《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P58 10.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P70 11. 司马光主持编篡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P87

12. 司马迁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P92 13. 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裴松之的注文。P95 14. 在先秦,墨学和儒学是并称的两大显学。P118 15. 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惠施为代表的。P128 16. 战国晚期的苏秦和张仪成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P131 17. 秦汉以后的中国子学,可按五个历史阶段来区分,即两汉子学、魏晋玄学、隋唐子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子学。P135 18. 玄学的逻辑基础是汉魏之际清议之风所带来的名实之辩。P142 19. 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多是文章、诗赋的汇编。P160 20. 研究《楚辞》的代表性着作有王逸的《楚辞章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和朱熹的《楚辞集注》。这三本书是对《楚辞》进行研读的基本书目。P165 21. 西方发达的史诗系统在中国古代没有,蒙古族和藏族的史诗也是后来才整理出来的。P173 22. 四言诗的出现,使中国诗歌形式得到了文学意义上的确认。P178 23. 曹丕所作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P181 24. 诗和词在风格上有何区别?习惯的说法是“诗庄词媚”。P187 (二)名词解释 1. 国学: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精神追求和学术方法的总结。P11 2. 今古文经学:经学因为版本的不同,形成了今古文经学。所谓的今文,主要是汉初由老儒生口耳相传的经典,直接用汉代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这些经

国学经典教育与素质教育

国学经典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何为“素质”? 素,本义是白色的丝绸,白色的蚕茧,抽出白色的细丝,织出白色的丝绸。引申为一切白色或一切淡色,如白马素车、素衣素裤、素净等等,后来人把不施脂粉也叫素,如素面朝天等。质,顾名思义,就是本质,原本的质地,本来的状态。理解了什么是“素”,什么是“质”,人的“素质”一词就好理解了。素质本是个抽象的名词,它不象不着脂粉的“素面”那样有形有象,看得见,摸得着,它是无形无象的东西,可感受而不可触摸。一个人的素质高低,稍有境界的人都能感觉的到,却不一定都能说得清楚。 素质教育就是把所有的观念、知识、习惯等等一切后天的东西,全部放下来,返回到人先天的最初的本来面目,即返本归真的状态,就是人的本性、佛性,就是人得之于天的最本质、最原始的东西。这就是人的素质的最本质的含义。这是素质的最高层次。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韩愈论述教师的职责,把“传道”放在“授业解惑”的前面,也是这个道理。因为韩愈看到了“传道”比“授业解惑”更重要,是为学的根本,“传道”是其目的,“授业解惑”只是获得真知、获得人生智慧及其人生常识的一种途径而已。 令人遗憾的是,现今的体制教育,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似乎一浪高过一浪,而成效越来越让人失望。一说搞素质教育,人们想到的就是办个舞蹈班、开个绘画班、书法班、武术班等等。素质教育现场会所展示的也都是这些,似乎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全部。似乎素质教育就是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学生素质的提升仅表现在吹、拉、弹、唱等技能、技艺的掌握,却始终未见其道德层面的升华。看似娴熟的技艺,若只限于技术层面的练习,学到的只是皮毛,只是“技”,而非“本”,孔子云:“本立而道生”,乐曲背后的深厚内涵——道,则永远不可能被吸纳。 素质教育如果仅停留在单纯的枝节的、外在的、技术层面,而没有一个从人性的高度立足于“道”的层面上的改革教育的总的纲领,那注定要失败的。如果有一个根本的总的改革教育的纲领,那么在此纲领的笼罩下,那些以前成问题的枝节的、外在的、技术层面的问题,或许能有妥当的解决办法或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从而不再成为问题矣。这个总的纲领,应当从人性之高度予以深思,以人性的标准去善加衡量与抉择。全球读经推广第一人著名教育家王财贵说:“当今中国,乃至于全世界,所面临的教育苦恼,乃是出于教育思想之偏离人性之本质而造成的,这是属于思想性的、哲学性的、典范性的失落。如果不从根本上作系统的转向,只在枝微末节上欲求修订,则不但无济于‘长期发展’,且致治丝益棼,最终贻误民族与国家的文明与进步之大好契机。如果教育改革能从根本上着力、能触及问题背后的根源,则走出目前教育所面对之困局,则并非困难之事。一切枝微末节上的困难与问题,亦将随着根本问题之解决,而得迎刃而解也。因此,吾人当注目于根本理念之转变,从此处下力即可正本清源,即可令教育起死回生,人才从而可以得而辈出,造就堂正优雅足以作为世界典范的新中国。”“吾人以为教育当从偏失于人性之处,回归于人性本身,此即是一根本性的、系统性的教育改革之转向处。以此即能正本清源而使教育归于其位也。教育当定位为‘开发人性的工程’,教育之本源与动力即在于‘人性’也,此何有疑哉?往圣先贤可以为吾人作证也,东方西方概莫能外也。顺此道者,教育兴、民族兴!逆此道者,

国学经典选读-尝试名词简答全部

《国学经典》复习题 (一)常识 1.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时期:先秦是萌芽期,汉魏六朝是形成期,唐宋至明中叶是成熟期,明中叶以后就进入转型期。P4 2.进入民国,经书成为普通的古文献。作为历史学的资料,章学诚所谓的“六经皆史”得到了全面的体认。P30 3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经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P41 4.在五经之中,《周易》是古代占卜之书。P41 5.《诗经》的价值,一在于文学价值,一在于文化价值。P52 6.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尚书”。P47 7.《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P60 8.“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点。P60 9.《左传》、《公羊传》和《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P58 10.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P70 11.司马光主持编篡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P87 12.司马迁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P92 13.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裴松之的注文。P95 14.在先秦,墨学和儒学是并称的两大显学。P118 15.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惠施为代表的。P128 16.战国晚期的苏秦和张仪成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P131 17.秦汉以后的中国子学,可按五个历史阶段来区分,即两汉子学、魏晋玄学、隋唐子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子学。P135 18.玄学的逻辑基础是汉魏之际清议之风所带来的名实之辩。P142 19.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多是文章、诗赋的汇编。P160 20.研究《楚辞》的代表性著作有王逸的《楚辞章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和朱熹的《楚辞集注》。这三本书是对《楚辞》进行研读的基本书目。P165 21.西方发达的史诗系统在中国古代没有,蒙古族和藏族的史诗也是后来才整理出来的。P173 22.四言诗的出现,使中国诗歌形式得到了文学意义上的确认。P178 23.曹丕所作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P181 24.诗和词在风格上有何区别?习惯的说法是“诗庄词媚”。P187 (二)名词解释 1. 国学: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精神追求和学术方法的总结。P11 2.今古文经学:经学因为版本的不同,形成了今古文经学。所谓的今文,主要是汉初由老儒生口耳相传的经典,直接用汉代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这些经典多在文、景时期已经得到官方的认可,而古文经,则是在景帝晚期、武帝初期所发现的古本。P24 3.《尚书》:《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政书,是虞、夏、商、周时期“典”、“谟”、“训”、“诰”、“誓”、“命”的汇编,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夏、商、周文献中最完整的文献资料。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成熟的标志。P46 4.《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六义”是对《诗经》内容和诗法的概括,可分为“三体”、“三用”。“三体”是指风、雅、颂三种体式。“三用”是写诗的方法,即赋、比、兴三种方法。P50 5.《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今本《论语》共20篇,492章,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当时的诸葛侯、官僚、士人之间的对话,带有浓厚的语录体色彩,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P60 6.《竹书纪年》:也被称为《汲家纪年》、《汲家古文》或《汲家书》,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竹简长2尺4寸,每简40字,共13篇。它用魏国的文字书写而成。《竹书纪年》记录了从夏启到魏襄王期间的历史事件,其不仅年表详细,而且很多年记载与《史记》以及儒家经典的描述不同。P85 7.《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贯穿16个朝代,记载了1362年的史事,共294卷。另有考异、目录各30卷。这部书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由刘羲叟编订年历,

国学经典教育活动方案(正文)

国学经典教育实施方案(试行) 一、指导思想 国学经典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的学术典籍与学术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为了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我校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学习活动,使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把学生培养成为新一代兼具世界眼光和现代人意识、胸怀传统文化底蕴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二、教育目的 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增强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培育良好学风,形成良好校风。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三、实施范围 本学期三、四作为试行年级,下学期小学阶段全面实施。 四、教育原则 1、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五、国学教育内容

各年级学生重点诵读内容: 一、二年级:《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 三、四年级:《大学、中庸》。 五、六年级:《道德经》。 六、课时设置及教学方法 1、三、四年级每周一上午第一节课为国学指导课。 2、语文早读课开设20分钟诵读国学经典。 3、大课间。上午,各班语文老师在班内放录音师生跟读,或教师领读。下午,校园广播配古琴曲,学生抄经典或描经典。禁止各科教师占用读经、抄经时间写作业。 4、教学方法(参考):“以量变,求质变。” (1)一般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先规定任务,然后第一遍让学生高声自己读,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有困难和容易读错的地方。第二遍教师带读,正音。第三遍、第四遍,指导学生断句停顿,同时要求学生点读,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分小组读,推火车读,相应的播放音频或视频。诵读要求学生达到读通顺、读正确,追求量和遍数,不求一步到位,但求磨杵成针。每次诵读,能有四分之三的孩子基本上很熟练地读出来,就可以放一放了。一节课要有一定的量,长短夹杂,不断调换孩子的胃口,把旧的内容换成新的,不要总是停留在昨天学过的书页间,要有新的内容不断补充,在读经的过程中,根据时间,扩充诗文。大课间诵读主要用来温故,重复指导课的内容,加深印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个别读、小组读、男女比赛读、齐读、摆背诵擂台等等。 (2)国学课堂的精讲和体验

《国学经典选读》书面作业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书面作业 姓名:学号:教学点:成绩: 一、阅读分析(每题15分,共60分) 1、阅读《老子》第一章,回答问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①本章首句帛书的断句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刘笑敢认为帛书断句合理,他的理由是什么?请浏览网上课堂“自建视频”之《老子》辅导第二节来回答。(4分)答:老子的思想中“自然”的价值为主体地位,老子的自然是自然而然之义,大自然的构成主体。 ②如何理解“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2分) 答:当我们把“道”称为“无”时,是指天长来分的宇宙初始。。 “道”就好像“无”;当我们把“道”称为“有”时,是指“道”成为万物之母。 ③请举属于“异名同谓”的3个例子。(3分) 答: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 ④你如何理解《老子》所言的“道”?(6分) 答:客观存在的“道”,自古至今,恒常永存,人无法知道“道”全部,只能知其局部,所以当我们用言语表达宇宙终极之道时,我们所说的“道”(局部),并非客观存在的“道”(整体)。 2、阅读《庄子·大宗师》节选,回答问题: 颜回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谓也?” 曰:“回忘礼乐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忘仁义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坐忘矣。”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尔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①你如何理解颜回把忘礼乐、仁义视为进步?(3分) 答:除去自身的一些复杂因素,不去考虑太多的方面,就会达到进步 ②何为“离形去知,同于大通”?(3分) 答:沉入于望的境界,忘记外界的一切事物,甚至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达到与“大道”相合为一的境界 ③从颜回与孔子的对话看,“忘”与“坐忘”有何区别?(3分)

国学经典与教育练习题

国学经典与教育练习题1 一、判断题 1、大乐必繁,大礼必复。(B) 正确错误 2、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A) 正确错误 3、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B) 正确错误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A) 正确错误 5、“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A) 正确错误 6、《论语》是“四书”之一。(A) 正确错误 7、《名夷待访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B) 正确错误 8、乐从内心发出,礼在外貌上表现。(A) 正确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9、凡授书不在图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传习录·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体现的教学艺术是(B) A.自主学习 B.量力而精 C.愉快教学 D.尊重个性 10、小疑则小(C) A.智 B.聪 C.悟 D.愚 11、“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D) A.《大学》 B.《易经》 C.《论语》 D.《礼记》 12、“学而优则仕”概括了(A)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13、先王治乐的原因是(A) A.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 B.教人民欣赏音乐 C.给人民带来快乐 D.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 14、“乐”的起因是:(A) A.是由人心中产生的。 B.是由不同是声音相互应和产生的 C.是事物影响的结果 D.是由古圣先贤著作的 15、“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D) A.《大学》 B.《易经》 C.《论语》 D.《礼记》 16、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C )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国学经典作业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作业 一、填空题 1、首孝悌,次谨言,泛众爱,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3、守道不笃、辨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4、《三字经》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启蒙读物。《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周兴嗣。 5、《礼记》与《礼仪》、《周礼》合称“三礼”。 6、《左传》以《春秋》为本,按照鲁国国十二国君的顺序,用编年体体例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 7、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 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者,为民者宣之使言。 9、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 10、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1、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12、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始立“四书”之名,明清定为士子必读注本,而且是科举考试命题的“题库”。 13、汉代郑玄在《易赞》中曾经指出“易”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 二、简答题

1、简述朱熹的读书方法论。 答:朱熹的读书方法并非方法论,二是修身养性的手段,其方法有三:其一,要把读书与自我对人生道理的切忌体验结合起来。其二,书要熟读,更要精思。其三,读书要先定心,虚心涵咏。 后来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一)循序渐进。(二)熟读精思。(三)虚心涵咏。(四)切忌体察。(五)着紧用力。(六)居敬持志。 2、简介《左传》中的“和而不同”思想。 答:《左传》中的“和而不同”是齐国大臣晏婴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论证了“和”与“同”的概念和本质区别。君臣之间应该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不同意见,在彼此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和”,才是国家政治应有的状态和理想境界。而“同”则相反,“同”否定不同,回避矛盾,不允许不同意见、不同认识的存在和发展。 “和”与“同”表面上看起来很相似,但它们实质完全不同。“同”是绝对的一致,没有变动,没有多样性。因此,它代表了单调、沉闷、死寂,也没有内在的活动和动力,不符合宇宙万事万物起源、构成、发展的规律性。“和”却是相对的一致性,是多中有一,一中有多,是各种相互不同、相互对立的因素通过相互调节而达到的一种同一台,平衡态。因此,它融合了不同因素的积极方面,保留了各个因素的特点,又不彼此抵消,是一个具有内在活力、生命力、再生力的整体。 “和”的观念,即是万物起源、构成、发展的规律之一。换句话说,“和”的内涵既包含了自然规律,也包含了人的理智对秩序的追求,即人为的秩序。和的观念被付诸实践,就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国家兴盛的理想状态是和谐,君臣之间、官民之间、朝野之间、国与国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协调,利益趋于一致;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和谐,有限和无限、虚和实、似与不似、刚与柔、抑与扬等因素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补充,相互调节;人们处理事务、人际关系也崇尚“和为贵”,用自我克制来消除矛盾、分歧,用相互切磋来发扬各自所长,通过寻找利益的一致之处,把各方的不同之处加以协调。 3、简述孟子对“浩然之气”的阐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