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禁忌杂说

中国古代禁忌杂说

中国古代禁忌杂说
中国古代禁忌杂说

中国古代禁忌杂说

禁忌在古代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一个人都要受到各种禁忌的约束。《礼记?曲礼》说:“入竞(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周礼?地官?诵训》也说:“掌道方慝,以诏辟忌,以知地俗。”可见晓知禁忌的重要。那么什么叫禁忌呢?

简单地说,心理上以为忌讳的和言行上规定为不能说和不能做的便是禁忌。完整地表述就是:由对不洁事物的憎恶和对危险事物的畏惮以及对于神圣事物的崇敬所产生的禁制便是所谓禁忌。人们相信,触犯和接触到任何一条宗教规则和社会惯例中的禁忌,都将遭到不同形式和程度的自然、社会及自身的惩罚。

禁忌产生于原始民族对于一种超自然力的崇信。他们笃信在冥冥之中有一种超自然力存在着,而且这种神秘的力量可以左右人们的吉凶福祸。人们为了避免灾难,保护自己,便由对这种神秘力量的虔信而给它加上了若干禁制,禁忌便产生了

禁忌是对不吉不祥行为的忌讳,旨在保护社会整体人群的平安。很多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都源于禁忌并赖之以树立权威。

最早的禁忌也许是从远古人群的性关系衍生出来的。远古人群曾经历了毫无限制的性关系。后来,伴随着文明的演进,先是父女之间、母子之间的性关系被禁止了。后来发展到兄妹、姐弟之间,再后来是血亲之间。《搜神记》卷十四载:“昔高阳氏有同产而为夫妇,帝放之于崆峒之野。”这是对同父母之兄妹间性行为的禁止。

远古人类对性关系的禁忌也许缘于怪胎的产生。近亲结婚会产生怪胎。《博物志》卷二载:“昔高阳氏有同产而为夫妇,帝放之北野,相抱而死。神鸟以不死草覆之。七年男女皆活,同颈二头、四手,是蒙双民。”这里所说的二头四手正是怪胎。怪胎被视为不祥之兆。后世的“同姓不婚”就是这样产生的。《商君书·画策》说,黄帝制定“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正是对这一禁忌的法律描述。后世儒家整理的“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不同席”等礼仪,大约与这些禁忌有着内在联系。

尧舜时代的象刑也与禁忌相关。象刑即对违犯公共生活准则的人们处以五种象征性的刑罚:“有虞之诛,以蒙巾当墨,以草缨当劓,以菲屦当刖,以艾毕当宫,布衣无领以当大辟。此有虞之诛也。" (《太平御览》六四五引《慎子》)这种带有特殊标记的处罚措施,与其说是为了羞侮为恶者,不如说是为了给老天爷看,老天爷要惩罚为恶者,就处罚这些人吧,千万不要降灾于整个氏族!

《礼记·檀弓下》载:“臣弑君,凡在官者杀无赦。子弑父,凡在宫者杀无赦。杀其人,坏其室,洿其宫而潴(zhū朱)焉”。以下犯上而至于杀人者,是不赦重罪。对犯罪者不仅要杀死,而且还要拆毁其房屋院落,并用水淹没之。这是用水——特殊的清洁剂——来清洗犯罪者的不祥影响,勿使将不祥之物传染给大家。秦律规定,对得麻疯病的犯罪者,要“定杀水中”,1也是用水来消除其不祥的影响。

自然界的一切在先民们看来都是神奇的,因此,都可以作为禁忌1《睡虎地秦墓竹简》

的对象,诸如水井、月食、晦日、节气、星相等等,很显然,这一切都与他们的生活休戚相关。原始人类对水的崇拜是十分虔诚的,而井和水有密切的关系,由对水的崇拜,发展为对井的崇拜,并且构想出井的发明者是一个神奇的人物——黄帝,所以,自古就有隆重的祀井的仪式。崇拜的结果,便是禁忌的产生。

古人忌讳在井上磨刀,也不许在井上种桃,说花落井中不祥。古人认为井里面有水神、龙神,如果在井上磨刀,在龙神看来,便是一种杀机,它自然会不高兴的;桃在古人眼里是避邪鬼之物,假如落入井中,岂不是以龙神为邪鬼的意思?这些自然要视为忌讳的。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微旨》中说,如果从井上跨越,便是一大罪过,掌管寿命的神会减去他的寿数的。

古人又认为井通黄泉,并且说人死就要归黄泉。所以,人死时,在招魂的仪式中就有“窥井”的举动。经过这样的传递和互渗,人们做梦如果梦见水井,也顺理成章地要视为忌讳了,认为梦井是死归黄泉的先兆。这在古代的《夷坚志》和《鬼董》中都有记载。

原始民族对月食、晦日是忌讳的。每天,白天有太阳照耀,夜晚有明月高悬。但使他们惊愕的是,每月月终的晚上或月食之夜看不到皎洁的月亮,一片漆黑,于是由恐惧而产生禁忌。《后汉书》就说:“典籍所忌,震食为重”。认为月食是件大不幸的事,是上天对人们过失的惩罚。因此很早就有救月食的说法,甚或在月食之时,嗥啕痛哭,悲惨之至。古人还认为月食之夜出生的人不能长寿。这是因为古人把人的灵魂与身影认作一回事。月食之夜出生,看不到小孩的影

子,便认为是短寿的。

晦日的禁忌就更多。晦日为兵家所忌,这一天不可出兵打仗。《公羊传》说,晦日有六只水鸟飞过宋都,宋人以为灾。先民们认为晦日无月,是大自然对自己过失的谴告和惩罚。《抱朴子》就说,在每月晦日的夜里,灶神要上天告发人间众生的罪愆,并且说,在这一天里,不许唱歌,否则便是一大罪过,司掌寿命的神会减去他们寿数的。在晦日这一天,人们要终日惴惴不安,夫妇不可同房,否则便是亵渎天意。百官休息,不可做事,否则必遭恶报。《夷坚志?甲志》便记载了四个官吏由于晦日上班做事而被雷霆震死的事情。

面对恐惧的事物,人们一方面编造出许多禁制来消极防卫,而同时又创造出许多荒诞的手段来主动出击。每月月终以驱疫逐鬼为目的的祓除和傩礼便是随着禁制的产生而出现的,而每年年终的大傩及驱疫活动也是这一禁忌的衍伸。

除自然禁忌外,古代对称名也是忌讳的,不仅仅限于死人。诸侯是不得称名的,有大的过错的时候才称名。名不能随便称叫,而字一般是不讳的。名是受之于父母,字则受之于宾客亲友。名即我们现在所说的乳名,是生下三月后起的,字则起得很晚。古人起字的动机很可能就是为了保护乳名,是转移危险的一种手段。孩子落生三个月后,父亲为孩子取名,然后写明“某年某月某日某生,而藏之”。对乳名禁忌的形成,是因为怕仇敌及妖鬼以法术的方式对己名施术而置自己于死地的。有人制做了一个铜偶人,并在偶人的背上刻上了某人的“姓名”,因此,这个人每每为他所制。李惠颜《广州市民间禁忌语

初步之研究》里面说: “保密乳名,否则有仇人将乳名施用巫术。巫术的性能可以由人的乳名、生日的年月日时而施术以置人于死。所以乳名不能直呼”。

古人的年龄、生辰甲子也是要保密而不随意公开的,外国的使臣到中国来,向朝廷的大臣询问天子、诸侯的年龄以及其他大臣士卒的孩子的年龄时,大臣要曲折地回答他,比如说能穿多长的衣服啦、能不能背柴禾啦等等。总之,不能直接回答有多大岁数。这也是怕仇敌或妖鬼据以施术。李惠颜还说: “不能直接问小孩子有多少年纪,只能够用‘有几多个手指’来代替发问孩子的年岁。”

古人还忌指和唾,因为指和唾是巫人诅咒的方法。有个人学习了巫术,夜间披发,指着北斗星进行诅咒。说不能用手指指长虹。上城的时候和在车上的时候不许用手指乱指。有一个人因为预计某年将是荒年,并且“指天画地”,就被免官并且赐死了。鬼怕巫人,由于唾为巫术的一种,因此鬼也怕唾。所以,当着人面进行吐唾是被禁止的。

古人很忌讳打喷嚏,更忌讳别人对着自己打喷嚏。因为打喷嚏是自己被人利用法术诅咒过或鬼魂附身的表现,它预示着不祥的事情,所以打喷嚏者以此为讳。古人认为打喷嚏者会把不祥传递给自己,因此,又以别人对自己打喷嚏为忌。古人还把嚏字解释为事情不顺利,所以俗语说:“打喷嚏,耳朵热,一定有人说”。

一些日常行为也有着禁忌。比如,坐着时候,两脚向外岔开,形如簸箕,古人称之为“箕踞”。古人对箕踞是严格禁止的,孟子的妻子因为在屋里箕踞,险些被休了。箕踞则露下身,不礼貌,引申之,

便指侮辱对方,若是故意让人看下体,便是对人家的极大污辱。

还有,白天夫妇同房是儒家所最忌讳的,这叫做“昼寝”。孔子的学生宰予“昼寝”,孔子知道后便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认为他不可救药,已经没办法再说他了。

歌谣,尤其是童谣,古人认为它带有忌讳的性质,是一种预言性的东西,而且每每必中。如果它预测的是祸事,当然是令人恐惧的。

各国风俗习惯

各国风俗习惯、禁忌爱好 内容: 一、服务员熟悉中外宾客生活特点的意义: 熟悉中外宾客的生活特点是做好接待服务工作的前提之一,只有了解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特点,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厌弃什么、需要什么、禁忌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主动服务,才能在接待服务工作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国外在数字上有哪些忌讳? 在亚洲有不少国家和地区把“4”同“死”联系起业,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南朝鲜、日本忌讳“4”这个数字。此外,新加坡还忌讳“7”这个数字,在非洲一些国家都不喜欢“7”,如加纳把“7”当成不祥之兆,贝宁认为“7”是巫术的表示,肯尼亚对只要有“7”结尾的任何数字都不喜欢,而西方人最不喜欢“13”,认为这个数字是不幸的象征。 三、在欧美国家里,下列花卉象征的意义是什么? 在欧美人的眼里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刺玟瑰—优美白百合花—纯洁红茶花—天生丽质蓝紫罗兰—诚实 杜鹃—节制鸡冠花—爱情大丽花—不诚实红郁金香—宣布爱情 黄郁金香—爱的绝望紫丁香—爱的初恋白丁香—念我水仙花—尊敬和自爱 四、向宾客送花要注意哪些礼节? 1.白色的花,在国外一般代表礼花,无论婚丧均可赠送,但对喜事要用红缎带,丧事要用白缎带(中国人习惯上喜事上绝不可用白花)。 2.花的枝数不宜为13枝,朵数也不宜为13朵。 3.紫色为丧礼的颜色,其他场合不能用紫色。 4.男子配带胸花以白色康乃馨为好。 5.妇女参加宴会时,昼间为一朵,晚间二朵为好。 6.遇婚丧事时,选配花的颜色(紫色除外)如下: 结婚:各色均可,最好为百年好,花盘、花束均可。 迎接:各色均可,最好是配带三花,赠送花束不可太大。 生日:各色均可,最好为万寿花、玟瑰花,花篮、花束或盆花。 生育:红色,最好为玟瑰。 二、外国人对颜色有哪些忌讳? 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比利时人以蓝色为不祥的标志;日本人忌绿色,认为绿色象征不祥;埃及人忌黄色,以黄色为不幸丧葬之色;欧美许多国家把黑色作为丧葬之色;乌拉圭忌青色,认为青色意味着黑暗的前夕。 三、国外对商标图案有哪些忌讳? 意大利忌讳用菊花作商标;法国认为核桃花是不祥之物;英国忌讳用人像作商品的装饰;瑞士忌讳猫头鹰图案;捷克认为红三角是有毒的标志;伊斯兰教的国家忌讳用猪作商标图案;北非一些国家忌讳用狗作商标。 四、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忌讳是什么? 日本人比较注意穿着打扮,男的一般穿成套衣服,上身不宜只穿衬衣或短袖衫,穿长袖衣衫时不宜卷袖子,天气炎热时,主人没请客人宽衣,不能随便脱外衣,应先征得主人同意,在一般场合,穿背心或赤脚是失礼的,在生活上日本人喜欢晚睡早起,爱清洁,讲卫生,房间里不乱放东西,换洗衣服一般是外送洗涤,但内衣、衬裤、袜子和手帕一般为自己洗,日本人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的颜色,忌讳荷花图案,认为梅花是不祥之花,赠送礼品时,切勿赠送数字为9的礼物,否则会产生误会,用筷子很讲究,忌讳舔筷、移筷、担筷、插筷、掏筷、跨筷、剔筷。

蒙曼《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整理

蒙曼《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主讲: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一、中国古代妇女史概说(为什么学习中国妇女史) 1.中国妇女缠足始于何时?中国古代妇女缠足始于宋朝,到清朝时比较盛行,是汉族妇女才缠足,本来清朝统治者希望汉族妇女放足(就像要求汉族男子剃发一样),但是汉族故意与满族作对,是一种民族抗争、民族情怀,你要我干的事,我偏不按统治者的意思办。 2.中国自古就鼓励才女写诗吗?唐朝不鼓励女诗人写诗,虽然有李冶、鱼玄机、薛涛等女诗人。李冶(李季兰):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薛涛李冶诗集二卷)。唐朝鼓励妇女唱歌跳舞,如杨贵妃就是一个舞蹈家。宋朝才开始正面认定和鼓励妇女写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都是唐朝以前,难道宋朝以后中国不出美女?是因为宋朝以后中国人的观念(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发生变化,认为谈论妇女的身体不体面,谈论妇女的精神才体面。 3.中国自古就是男耕女织吗?明朝末期出现新的经济现象:社会分工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是男的,男人去纺织,女人从事纺线、养蚕,开始并不是男耕女织。 4.中国古代有没有职业女性?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师婆、稳婆、药婆、虔婆)就是古代的职业女性。青楼女子也是职业女性。明清之际有钱人家还请有很闺塾师(女教师)来教自己的女儿(教育的目的是达到色艺俱佳),以便嫁一个好人家。 5.中国古代女子未嫁而逝是否都要葬在孤女坟?唐朝以前是葬在父系祖坟中,包括出嫁生儿育女的女人其骨骸也葬在父系祖坟里。宋朝以后对未嫁而逝的孤女是以结冥婚的形式(找一个未婚而往生的男性结冥婚),葬到男性祖坟里。女人死后葬父系祖坟还是丈夫祖坟的原因,是一个妇女身份认定的问题,唐朝以前把女人看作是父亲的女儿,所以葬到父系祖坟里,宋朝以后把女人看作外人,迟早是要嫁给别人,所以要葬到丈夫祖坟里。 傅立叶:妇女解放的尺度是衡量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 布洛赫:一个古董迷可能沉湎于故纸堆,但一个真正的史学家最重要的素质,却是具有渴望理解生活的欲望。 中国古代是和现代联系在一起的,直接相关,传统的影响非常大。色情行业的女性是穿的最不保守的,正规的职业女性穿得最为保守。柳如是是钱谦益的如夫人,据说写诗、写字比钱谦益还好。 张祜《戏赠村妇》:二升酸醋瓦瓶盛,请得姑嫜十日程。赤黑画眉临水笑,草鞋苞脚逐风行。黄丝发乱梳撩紧,青纻裙高种掠轻。想得到家相见后,爷娘犹唤小时名。 A.中国古代妇女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之间(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二、妇女史的来历 古代史书有《列女传》,只是妇女史的一些资料。妇女史的来历+妇女史的定位+妇女在哪里。 妇女史的来历: 1.西方女权主义和女权运动。A.第一代女权主义:教育、就业、政治方面的平等权利。B.第二代女权主义:社会生活和观念方面的平等,产生各种女权理论。西蒙娜.德.波伏娃:“妇女不是生成的,而是造成的”、“妇女的特质来源于妇女的处境”。C.第三代女权主义:反思。没有与生俱来的本质的“男”和“女”,只有具有差异性的和在多种

各国礼仪与禁忌

世界各国礼仪禁忌 1.涉外活动言行忌 举止忌:严忌姿势歪斜,手舞足蹈,以手指人,拉拉扯扯,相距过近,左顾右盼,目视远处,频频看表,舒伸懒腰,玩弄东西,抓耳挠腮。 忌话忌:严忌荒唐淫秽,他人履历,女子私事,工资收入,私人财产,衣饰价值,批评尊长,非议宗教,嘲弄异俗。 语气忌:严忌大声辩论,高谈阔论,恶言恶语,寻根问底,争吵辱骂,出言不逊。 礼遇忌:严忌冷落他人,独谈到底,轻易表态,打断异议,纠缠不止,随意插话,随意辞别。 2.涉外活动拍照忌 在涉外活动中,人们在拍照时,必须不能违犯特定国家、地区、民族的禁忌。凡在边境口岸、机场、博物馆、住宅私室、新产品与新科技展览会、珍贵文物展览馆等处,应严忌随意拍照。 在被允许的情况下,对古画及其他古文物进行拍照时,严忌使用闪光灯。凡在"禁止拍照"标志的地方或地区,人们应自觉忌讳拍照。在通常情况下,应忌讳给不相识的人(特别是女子)拍照。 3.涉外活动卫生忌 个人卫生:忌蓬头垢面,忌衣装鞋帽或领口袖口不洁。在正式场合,忌讳挖眼屎、擤鼻涕、抠鼻孔、挖耳秽、剔牙齿、剪指甲等不卫生的动作。患有传染病的人严忌参加外事活动。 环境卫生:切忌随地吐痰、乱弹烟灰、乱丢果皮纸屑或其他不洁之物,忌讳把雨具及鞋下的泥水、泥巴等带入室内,忌讳把痰盂等不洁器具放在室内醒目的地方。 4.商界礼忌种种 东南亚礼忌:与东南亚商人洽谈商务时,严忌翘起二郎腿,乃至鞋底悬着颠来颠去。否则,必引起对方反感,交易会当即告吹。 中东礼忌: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商人,往往在咖啡馆里洽谈贸易。与他们会面时,宜喝咖啡、茶或清凉饮料,严忌饮酒、吸烟、谈女人、拍照,也不要谈论中东政局和国际石油政策。 俄罗斯礼忌:俄罗斯及东欧诸国,对西方商人的礼待是极其热情的。在同俄罗斯人洽谈

世界各地风俗习惯

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青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 红”,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欢在过新年时不管熟悉与否,见面徒手格斗。围观者叫好助威风,往往成为姑娘追求的对象。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为庆祝新年,在游戏场中竖立一根圆滑粗大 的木杆,杆顶有一只盛着礼品的小袋,姑娘们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挠向杆上爬去的小伙卫子,小伙子们则在杆下围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们对爬杆者的攻击,直到爬竿者夺得小袋取得胜利为止。 美国新年 30万人集体“干杯”。新年前夜,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聚集了大约三万名手持香槟的狂欢者。拉斯维加斯市计划在新年钟声敲响时,3万人将一齐举杯庆祝2006年的到来。拉斯维加斯将打破它们在2005 年新年时创造的293000人的同时干杯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据市长戈德曼说,今晚将由大型的明星演出,天鹅绒帘幕装饰的派对。2006年钟声敲响时,价值50万美元的焰火将在天空绽放。 加利福尼亚州的元旦庆祝别有特色,新年来临之际,大街小巷到处摆着玫瑰花,几十辆鲜花装点的彩车载着身着礼服的妙龄少女徐徐而过。人们会在节日期间选出当年的玫瑰皇后和玫瑰公主,在赞赏中 迎来新年。 英国新年 40万人集体狂欢。2005年12月31日晚,英国伦敦特拉法尔角广场将举行盛大狂欢,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汇到灯光辉煌的舞场,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 ,围绕着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象,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英国人在2005年12月31日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按英国人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 发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将遭霉运。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 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 澳大利亚新年 上万警民齐观焰火。2005年12月31日晚,悉尼将举行建城以来最大规模的新年焰火活动。2005年焰火主题是国际著名焰火设计师布莱恩·汤姆逊设计的“劳动者之心”—点燃的焰火形成一个巨大心状, 令市民叹为观止。这次焰火规模“史无前例”。 新加坡新年 光交织呈现迷人景色。新加坡的滨海湾从2005年12月31日晚上开始举行大型的跨年活动。主办者滨海艺术中心特别在30日晚上进行了灯光表演彩排,只见漂浮在滨海湾水面上的这些“许愿球”在水中 亮起,照耀新加坡河面,形成一幅迷人景色。 31日午夜,当迎接2006年的钟声一响,滨海湾的上空也会燃放起五颜六色的烟花,绚丽的天空将与水面上的灯球相映成趣,构成了“光”和“水”交织的奇景,为2006年掀开璀璨的序幕。 巴西新年 登山寻幸福 见面揪耳朵。新年钟声敲响后,巴西人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他们争先恐后地寻找象征着幸福的金桦果,这个活动被称为“寻幸福”。据说,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 在乡村地区,新年期间还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互相揪耳朵,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会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法国新年:喝光家藏酒 风向卜年景 喝光家藏酒

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

过年风俗: 印度新年风俗习惯—— 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4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一些地方,过年不但不庆祝,反而相抱大哭。这真可谓天下奇事,但他们的人生哲理,使人听起来也颇有感触。他们认为,元旦一开始,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用哭声来表示自己的感叹。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日本新年风俗习惯—— 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为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除夕午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108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着新年的来到 泰国新年风俗习惯—— 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长鼓,载歌载舞。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善男信女夹道而行,用银钵里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渗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地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 德国新年风俗习惯——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埃及新年风俗习惯—— 埃及是文明古国,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观察星相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同

中国古代女子称谓大全

中国古代女子称谓大全 —————————— 写小说的时候需要用到一些东西,在论坛里挖了挖,就摘到了这里。 —————————— 中国古代女子称谓大全 “夫人”、“玉人”、“璧人”、“佼人”、“千金”、“令媛”、“女公子”、“丽人”、“淑人”、“玉女”、“娇娃”、“巾帼”、“西施”、“尤物”、“室人”、“令间”“青娥”等均是古代对女性的称谓,现将古代对各种女性的称谓总结于下: “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 “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美丽而坚贞的妇女被称为“罗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令媛”、“女公子”。 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糟糠之妻”等等。(注释,查了下,阃,拼音:kǔn,意思是门槛、门限) 在女子称谓中,“母亲”是最伟大而高尚的。清《冷庐杂识》中载:《尔雅》对母亲称“妣”,《诗经》称“母氏”,《北齐书》称嫡母为“家家”,《汉书》列侯子称母为“太夫人”。其他记载还有:帝王之母称“太后”,官员之母称“太君”,一般人之母称“妈妈”。 我国古代贵妇人的称谓如下:

各国禁忌

首先,我们应该掌握民族禁忌。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又自己本民族的禁忌。如:美国人不吃羊肉和大蒜;俄罗斯人不吃海参、海蜇、墨鱼、木耳;英国人不吃狗肉和动物的头、爪;法国人不吃核桃;日本人不吃皮蛋,等等。其次,应该掌握宗教禁忌。在所有的禁忌中,宗教方面的饮食禁忌最为严格,而且绝对不容许丝毫有所违犯。如穆斯林忌食猪肉、忌饮酒;印度教徒忌食牛肉;犹太教徒忌食动物蹄筋和所谓“奇形怪状”的动物,等等。第三,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度具体的、特殊的民俗与禁忌也应了如指掌,以便区别对待。 (一)亚洲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而且是世界上语种、种族最多的地区,又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所以亚洲各国的风俗习惯很难综合概括。过去亚洲人比较迷信,因循守旧,礼节形式繁复,抑制了感情和特性的表现。但是亚洲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待人极其讲究客气。 与亚洲人打交道,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驳对方的面子,使对方在人面前感到因丢面子而难堪。以下介绍9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的风俗和习惯: 1.日本 日本是个注重礼仪的国家,初次见面的问候礼,鞠躬30度,告别礼是45度,诚恳亲切。与日本人初次见面一般不握手。 日本人在任何场合都彬彬有礼,即使事情没有办成,都报以微笑,绝不使对方感到尴尬。 在公开场合一般不使用“不行”、“不同意”等拒绝性词语,而是委婉的谢绝。 日本人有极强的时间观念,因此,约会时要准时到场。 与日本人打招呼,要称呼对方的姓。你的举止要显得有教养,尤其是女子要端庄。 在日本送礼极为普遍,他们似乎很喜欢这一形式。在每年的“岁暮”、“中元”是送礼最多的时候。到日本人家里做客,可带去较好的进口苏格兰酒、白兰地酒,给孩子带电子玩具。日本人来中国,他们很喜欢中国的丝绸、土特产品、字画、茅台酒。日本人既讲究送礼,也讲究还礼,不过日本人送还礼都是通过运输公司的服务员上门的。送、收礼的人互不见面。 在赠物时忌讳“9”和“4”这两个数字,因为在日语里发音同“苦”和“死”。日本人不喜欢偶数(8例外),9、13等奇数也不受欢迎。还忌讳3人合影。 日本人一般不当面打开礼品包装,当然你接到日本人送的礼物时,也不要主动打开看,除非对方要求你打开。 如果日本人送你礼物,不要马上接过礼物,等主人让一两次后再收,并向他表示感谢,双手接过礼物。 在交往时,日本人吸烟,但不用香烟招待客人,即不敬烟。日本人没有互相敬酒的习惯,

中国古代妇女地位变化

中国古代妇女地位变化 一,历史朝代分析中国古代妇女地位变化1,夏商中国商朝的妇女地位是很高的,夏朝在开国时还是母系氏族社会,其居住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游牧性,二是从妻居。商代社会的婚姻是由多个父和多个母共娶,这也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所以,母系社会妇女地位肯定是高! 2.周朝中国妇女地位的下降是随着周朝或者儒教的出现而形成的。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周朝时期,已婚妇女地位卑下,婚姻关系能否维系取决于丈夫的好恶。丈夫愿意维系,她是丈夫的附庸;丈夫不愿维系,就要被丈夫扫地出门。 3.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兵荒马乱,国家与国家经常打仗,生产力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劳力,所以女人的繁衍人口任务更为重要。于是,青年男女的私奔在当时都不被绝对禁止,孀妇再嫁自然就不成问题了。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妇女稍微有一点地位, 4.秦朝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贯彻法家思想,讲求国家利益至上,礼法道德传统相对受到忽视。秦代家庭立法中,妇女在某些方面可以和丈夫拥有平齐地位,如妇女可杀死通奸丈夫,丈夫殴妻与妻殴夫同等处罚,等等。反映在妇女再嫁的问题上,也就非常地宽容。因为,秦朝时期出现三纲五常,父系社会开始明显,妇女地位由此下降!此处省略汉、

三国、南北朝、晋等朝代 5.隋唐时期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北方异族文化和中原文化在这之前几百年间的交融,北方民族重视妇女地位、婚姻自由结合的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 6.宋朝由于程朱理学极力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蔑视妇女的权益,甚至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理学的影响和长期渗透下,从宋初到南宋的几百年间,民间对于妇女再婚问题的舆论评价和社会风气本身都经历了巨大的 变化。7.元、明、清到了元明清时候,从元朝开始,由于种族和文化的差异,导致社会风气下降,到了明清时代,全女开始裹脚,女性地位遭受最严重的压迫!8.民国以后民国时期,先是解放小脚,接着是解放足不出户,笑不露齿,然后是解放大辫子,最后是解放内衣。最后一种解放也就意味着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样自由了,身体上可以不受拘束。二.文化环境和经济剖析 1.北宋与其他朝代最大的不同是其人性意识的觉醒,突出表现为两类人的地位空前高涨:一是文人,二是女人。赵匡胤深知,马上可以得天下,但不能治天下,因此对子孙留下“不得杀士大夫文人及上书言事之人”的嘱咐。在这样的氛围下,文化人的地位自然不必说,知识分子受宠,自然会拉高女人的地位。至于,宋朝有多少文人,不在这里一一举例,连皇帝都能写一首好字,作画,可想而知文人风是很流行的! 2.北宋时期,经济

中国古代妇女的裹脚传统

中国古代妇女的裹脚传统 中国古代女性以小脚为美,所以中国古代妇女流行裹脚。为什么中国会流行裹脚呢?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统治者的意志对天下百姓的影响,另外就是文化人欣赏和赞美。裹脚就起源,就与统治者相关。据说裹脚是起源于那位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南唐后主李煜,南唐后主李煜喜欢观看女人在“金制的莲花”上跳舞,由于金制的莲花太小,舞女便将脚白绸裹起来致脚弯曲立在上面,跳舞时就显得婀娜多姿,轻柔曼妙,本来是一种舞蹈装束,后来慢慢地从后宫向上流社会流传,在以后,民间女子纷纷仿效,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习俗,成为一种病态的审美。只要皇帝喜欢什么,民间一定会流行什么,唐代的皇帝喜好道教文化,唐玄宗甚至号称自己是道教皇帝,所以,道教在唐朝达到了发展的颠峰,乾隆皇帝酷爱书法,所有推动了书法的发展,李后主喜欢小足女人,所有就流行了裹脚。关于裹脚的起源,还有几个说法,有说是起于南朝齐废帝妃潘玉奴,有说是起于唐末,有说是起于隋炀帝等等,但是无一例外地都与统治者们发生了关系,这也说明了这个原因。除了统治者的意志之外,那就是文人对社会风俗的影响。古代妇女很注重头饰,然后就脚了,成语“品头论足”、“品头题足”都有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的含义,头和足,成为文化人眼里女性美的一个重要标准。文化人有很多对小脚的赞美之词,什么“金莲”、“三寸金莲”、“香钩”等等,都是文化人赋予小脚的赞美之词,苏东坡《菩萨蛮》咏足词云“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甚至还制定出了小脚美的七个标准:瘦、小、尖、弯、香、软、正,又总结出了小脚的“七美”:形、质、资、神、肥、软、秀,真是博大精深。

缠足这一陋习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缠足这样一个对女性身体残害的习俗,却能在中国延续近千年之久,有许多社会文化上的因素,包括:审美的理由:当时人不论男性或女性,都认为足小为美,尤其对男性来说,小脚具有性的吸引力。例如「三寸金莲」一词代表掀美女性脚美的名词。关於对小脚的审美,最著名的小脚审美著作,是清代李渔的《香莲品藻》,把女性的小脚,从形状、尺寸、装饰、气味等角度来作分类品评。因此不缠足的女性在婚嫁上常有困难。缠足作为标识女性特点的重要一环,以缠足来强化男女有别的传统规范。缠足也使得女性因行走的困难而不易自行活动外出,即使外出也多需要乘车或乘轿,强化了当时男外女内的空间区划。民族意识的原因:清人入关以后,对汉族男性及女性的身体都视图加以控制,男性要剃发,女性要禁止缠足,前者在清朝的强力推行下达成成功,但禁缠足却未能奏效,因此在清代,缠足常被认为是对抗满人意识的一种表现。事实上,这种违背自然与健康、建立在摧残妇女身体基础上塑造出来的“美”,不仅是美的极度扭曲和变态,对于父权制社会施行对女性的压迫与控制,也的确收到了强化的实际功效,正如《女儿经》所说:“恐他(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 那么裹足这一对妇女身体的摧残具体是如何进行的呢?一般而言,女孩子在5-8岁左右,便要开始缠足。缠足的工作,多由母亲或熟习缠足方式的女性仆人实行。缠足时,除拇指外,其余四指下屈,并用长布包裹,用针线缝住。 下面我们来研究下裹脚这一陋习的历史演化过程。女人裹脚不是从清代开始的,一直上推,大约产生于五代或宋初。反正,唐朝人不裹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十三课《中国古代妇女》教案沪教版

第十三课中国古代妇女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三从四德,缠足,古代妇女地位低下的原因 2、能力培养: (1)通过阅读古代妇女受歧视和受摧残的材料,培养学生分析文字资料和由小见大对历史问题深入探讨的能力。(2)通过结合古代文学作品谈谈古代妇女受压迫情况的活动,启发学生开阔视野,能够把不同课堂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妇女受儒家礼教的束缚,身心受到压抑的有关事例,使学生认识中国古代妇女处在社会的最低层,唤起他们对古代妇女悲惨处境的同情和思考。 (2)通过学习古代巾帼英雄的杰出贡献,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历史是由男性和女性共同创造的,认识到社会上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从四德、缠足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贞节观 【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妇女 一、精神上的控制 1、“七出”规定 2、三从四德理论 3、贞节观 二、身体上的摧残 ——缠足 三、中国古代杰出女性 1、蔡文姬 2、李清照 3、冯氏 4、黄道婆 【教具准备】 书本插图、补充资料

【教学方法】 讨论法,图示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前一阶段,我们一起学习了士、农、工、商阶层的基本情况,今天我们来谈谈另外一个独立的阶层——妇女。 (问)在你印象中,妇女阶层应该是指哪些人群? (生答)略。 (问)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如何? ——十分低下 (问)结合书上的资料和你所知道的知识,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中国妇女地位低下的? (学生讨论发言)略。 1、“七出”规定 2、“三从四德”理论 3、贞节观 (问)原因在哪里? (学生讨论发言)略。 (师述)这些都属于精神上的摧残,而在身体上所受的摧残主要表现在于“缠足”。 (资料简介) 经研究考证,真正兴起女子缠足之风是在北宋。但是,当时妇女缠足并不普及,仅限于上层社会,缠足者只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弯弓,称为“快上马”。 元代的缠足之风继续发展,女子以不缠足为耻。到了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要求,女子的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要弓。清代,妇女缠足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各阶层女子,无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女子脚的形状和大小,成了批判女子美丑的重要标准,甚至会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据说,当时的江浙一带,世家大族女子无不裹脚,若裹脚至三寸则以为做女子分所应得,寻常居家者个个脚皆三四寸,若五寸外,不但做媒者碍口,则女子自觉难以见人,必不敢至亲友处赴席。 (过渡)在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压迫和摧残下,妇女的处境悲惨,但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妇女代表。(学生活动)谈谈你所知道的杰出妇女和关于她们的一些主要事迹。 (资料准备) 蔡文姬,其父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她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董卓死后,他的部将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的局面终于形成。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在这十二年中,她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当然她也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

欧美各国的风俗和禁忌

欧美各国的风俗和禁忌 游客到欧洲各国、美国、新西兰以及加拿大等地去时,大都可以凭着我们在国内所得之各种资讯来判断,所以可说比较令人放心。 首先谈到欧美的礼节,必须彻底做到'女士优先'的原则,这是世界各地通用的。东方人的大男人主义至今尚未消灭,所以刚去之时,必须特别留心'Lady first'的原则。 由于崇洋心理的作崇,往往国人一到欧洲或美洲时,就显得很自卑,这都是不健康的观念。近来,出国观光的人愈来愈多,这种心理障碍也有逐渐减少的趋势,然而困难的是语言方面的隔阂,不过旅游时,不必太在乎语言的问题,因为,旅行社会好好地为我们安排导游人员翻译,解决语言的困难。但要是在国外住下,情形就不同了。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与当地人交往,所以必须在极短期间内,将语言学好,最好是在出国之前,就将语文能力练好,才不致临时失措。除了学习语言之外,事先必须同时学习当地礼节,到了当地后,还必须多交几个当地朋友。 在家招待客人,应把屋内外打扫清洁,欧美人认为清洁的程度和民众素质的高低成正比,同时室内装潢也代表主人教养的程度,这都是必须注意的事。澳洲和新西兰的房子,都有大庭院,住在那里都要仔细照顾庭院中的花草树木,不可任其荒芜或杂草众生,否则会引起邻居的不快。 应邀参加派对后,礼貌上要再回请一次。在派对中男女平等,可以随便交谈,也是个人的涵养表现,切不可缩头缩尾。 无论听或说、Yes 或No,都是彼此了解的结论。常有人说,中国人谈话委婉而含糊,这可能是因中国人人情味重而不忍心拒绝之故。所以到欧美各地,对任何人的态度都应明显,尤其女性更是如此,不可逢人便露着微笑而不说话,这就容易引起别人不确定的判断。如果自认自己的语文能力不佳,就应该与一位能替你翻译的人去参加派对。听不懂话时,要请个翻译,把自己所想要说的话明明确确地说出,不可随意应付。 干杯要干到底 俄罗斯各国的干杯和我们的一样,一定要名符其实地喝得一滴不剩才可以。干杯后,还要把杯子倒过来,表示杯里已经没有酒,这才是正式的礼貌。杯子一空,主人立刻又会为你倒酒,倒了酒后就得喝,不喝就违反礼节,如此一杯接着一杯喝。再说俄国有很多酒,酒精含量高,所以必须特别小心,真的不能喝时,应该声明。不过,最近主随客便的情形较普遍了,按照自己的酒量喝酒,主人不太会强灌。 搭便车难免有危险 无论到美国或欧洲各国,最好不要贪小便宜,为了省钱而搭便车,尤其是女性旅游者,如果凭着好奇心搭便车,等于是自杀的行为,谁都不敢保证不会发生任何的意外。 搭便车吃了亏,是无处申告的,到了警局去诉讼亦无济于事,他们只有一句话:'你自己不小心才会这样!'不只是不要搭别人的便车,也不要让别人搭便车。有很多搭便车的人,其实是另有目的,多数心怀不轨,所以常有人被洗劫一空,而车子也被抢走的事件,这种情形已司空见惯,一点也不稀奇。

出国旅游文明礼仪及各国风俗禁忌

出国旅游文明礼仪及各国风俗禁忌 了解、适应国外礼俗禁忌有两个内容,一是国际通行的礼俗、禁忌,如与人行贴面礼,应当用自己脸部的右边与人相贴;踏上地铁、商场、机场滚梯,不要两人并排占据整个通道,而是一人单排靠右站,以便急于前行的人可以从左边通过;泡温泉时,不可在温泉池中搓澡、涮毛巾等。 其次,要了解对象国特殊的风俗,并尽快适应。例如:在泰国不能因喜爱小孩去摸他们的头,这是犯禁的。在伊斯兰教国家,一般忌用左手取食和接送物品。在德国,打响指是用来招呼狗的,不能用这种方式招呼服务生。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特拉帕尼镇,不允许人们在街上吃冰淇淋。在美国,警察配备枪支,当其执行公务时,你一定得按其指令行动,不能突然把手伸到衣服口袋里掏东西,否则容易发生误会。在新加坡乱扔废弃物、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吸烟、便后不冲水等,会被重罚,甚至被起诉。 凡此种种,必须事先做些功课,出游时多向导游询问,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大嗓门说话,让我国一些游客显得很另类。出国之后感到新鲜,有讲不完的话题,在飞机上、车船上、大街上、商场里、参观过程中,毫无顾忌地大声说笑、接打手机,在餐厅里比赛喝酒,划拳行令,全然不顾其他人的感受。要知道,公共场合是大家的,而不是你一个人的空间。高声叫嚷,无视他人存在,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是粗鲁行为。有修养的人,在公共场合会轻声细语,举止文明,尽量不影响、不扰乱他人。 “争先恐后”是我国旅客常犯的另一个毛病。我们同胞好像急脾气者多,怕落在别人后边,所以凡需排队的地方总爱争抢,如乘车抢好位子,自助餐抢自己爱吃的食物等,不讲文明礼让,影响十分恶劣。例如法国的迪斯尼乐园通道设计成回字形,我们有的游客不排队,竟拉开栏杆就往里钻。排队时外国人不愿意彼此挨得很近,

中国古代妇女贞洁观变迁

浅析中国古代妇女贞节观的变迁 摘要:自先秦至明清,贞节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在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的过程中,朴素的贞操观念产生了,春秋中后期以降,随着儒家礼教的产生,朴素的贞操观念开始具备“从一而终和童贞”等原则,而逐步演变为封建的贞节观自秦汉至两宋,经过各代统治阶级和社会精英的努力,贞节观的理论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但还未对世俗产生多大的威慑力;明清两代,贞节观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而且成为世俗社会女性的行为规范。 关键词:贞节观,从一而终,列女; 1贞节观念的内涵及起源 人类形成之初,生产力极其低下,人无贵贱等级之差,两性关系完全是出于生理需要,是一种纯自然的不固定的性交,即杂婚。当人类度过自己的童年时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群落分裂成若干个血缘小集团。在男女的交配关系中,也就逐渐排除了原来的杂乱性交关系,而产生了人类的第一个家庭形态,即“血缘家庭”。这个时代,距今大约二、三十万年前,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大概相当于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伏羲氏时代。当时,在血缘集团内部,除了不同辈份之间、双亲和子女之间不能婚配以外,同辈之间的男女都可以互为夫妻。这就是血缘群婚或集团内婚制。当时的兄妹、姐弟结婚不能用我们现在的一夫一妻观念去理解,它们是以一种集群形式构成的。具体地说,这种同辈血缘婚的典型形式是:一群兄弟与他们的一群姐妹之间,彼此都互为夫妻,也就是互相共夫共妻。丈夫都过着多妻的生活,妻子也过着多夫的生活。子女则为集群所共有。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智慧的增长,物种选择和优生的原则在婚姻关系上发生了作用,促使它向着高一级形式发展,即由集团内婚发展到集团外婚,即族外婚。虽然,在这个阶段仍然保持着群婚的形态,但限制越来越多:不仅禁止同胞(即母方的)兄弟和姊妹之间的性关系,而且进一步禁止旁系的兄弟和姊妹结婚。这就是说,氏族内一切血缘亲属间的婚姻都逐步地被禁止了,本氏族的男女都只能到其他氏族去求得妻子或丈夫。这就导致了“对偶婚”的出现。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形成,男子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超过女子,而逐渐居于主导地位男子凭借着自己经济上的地位,同时为了让自己的子女继承权力和财产,就必然要求对偶婚制变

世界各国饮食习惯

世界各国饮食习惯

世界各国饮食习惯 世界上各个园家、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特点也是各不相同的。同时,不同民族、不同情况的人们在饮食习惯方面还有一些禁忌,因此,商务人员了解和掌握国外各种饮食习惯,无疑也是有益于工作顺利进行的。 世界三大烹饪王国:土耳其法国中国 中国、法国、土耳其 中国: 我国成为烹饪王国的主要原因不是五花八门菜肴的名字,而是“味”。“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是中国菜肴的最大特色,也是成为烹饪王国的根本原因之一。 欧美的饮食习惯 欧美国家的饮食习惯各具特色,下面主要介绍一下英、法、德、意、美等国的情况。 德国:有人说德国人用餐最符合营养学家关于“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建议。他们一向对早餐、午餐较重视,晚餐较简单。象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喜欢吃猪肉、牛肉、鸡、鸭和野味,以及蛋糕、甜点心和各种水果,尤其喜爱喝啤酒。慕尼黑是世界闻名的“啤酒城”。然而,德国人不大吃鱼、虾及海味,而且有一种吃鱼时不说话的风俗。他们也不喜欢过于肥浓、辛辣的食品,更忌食核桃。

柿、茄子等。刚烤好的皮扎饼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美国:饮食很讲究质量,不要求数量,这与英国的饮食习惯很接近。也喜欢吃牛肉、猪肉、鸡、鱼、虾、蛋及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菜肴多用煎、烤、炸法进行烹调。象炸羊排、炸猪排、炸仔鸡、炸明虾……这些东西听起来就够让人垂涎三尺的了。美国人一般也不在厨房用调料,都放在餐桌上,请君自便。真是既省了做饭人的事,又合了吃饭人的口味,两全其美。 美国人爱吃清淡不腻、咸中有甜的食品,不吃蒜及酸辣食品,更不吃肥肉、清蒸和红烧食品,忌食动物内脏。爱喝矿泉,水、可口可乐、啤酒等饮料。而威士忌、白兰地等酒类平时则当茶喝。

浅谈中国古代妇女的文化活动

浅谈中国古代妇女的文化活动 发表时间:2016-12-30T14:30:49.377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10月作者:刘娟[导读] 在中国人的脑海里最熟悉的几句话中就有这么一句话“女子无才便是德”。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区基础课部 710302 【概述】本文对中国古代妇女在文化学习中的活动范围进行了探究,从社会历史的不同要求浅显地谈论了不同社会时期对妇女的文化活动的要求和女性在文化活动中的困惑。 【关键词】文化活动、历史时期、妇女、审美对象在中国人的脑海里最熟悉的几句话中就有这么一句话“女子无才便是德”,从这句话中给我们一个感性认识就是女孩子要有德性的最低标准就是没有才能。这个才能不仅仅指她们的能力,还指她们的文化水平。但是,古代再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历史上还是有一些很厉害的女性,她们的德性和文化水平不比男性低多少。比如说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就是一个既有才能又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的女性代表。所以,我国古代对女性在文化水平的要求到底是怎样的呢?女性的文化活动范围和影响有哪些呢?这些问题就是本文的主要阐述内容了。 中国古代妇女的文化活动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方面妇女是文化的创造者;另一方面妇女作为文化的审视对象。一妇女是文化的创造者。 1、唐代和唐代以前,教育更加贵族化,妇女文化活动偏重于艺术。艺术主要说的就是音乐、歌舞这方面的修养,在那个时代人们评价一个小女孩是不是有文化主要是看她是否有艺术才华。所以那个时代妇女的教养是偏重于艺术教养而不是文学教养,人们的观念认为一个女孩表现出唱歌跳舞的才华是得体的、温文尔雅的表现,符合人们对女孩子的文化要求的。那个时代艺术上有非常高的造诣的女性就是西汉末期的赵飞燕;唐朝中期的杨玉环。这两个大美女在舞蹈造诣上是登峰造极的人物。 赵飞燕是汉成帝姐姐家的一个奴婢,因为她跳舞方面非常有悟性因此汉成帝的姐姐专门让赵飞燕学习舞蹈,因为她身轻如燕所以给她取名飞燕,传说飞燕能在鼓上跳舞。赵飞燕因为身上有这么一个绝技,最终成为了汉成帝的皇后。 杨玉环的名声就更大了,她最大的优点就是擅长歌舞,精通音律,并且创造了非常有名的霓裳羽衣舞,正是有了这样的优势,唐玄宗才那么深爱她。 2、随着宋朝社会变化,对于妇女的文学才华有了正面的认识。宋朝这个时期人们对妇女的文化才能的认同从艺术方面转移到了能文擅赋方面,这一转变源于科举制度的实施。科举制度在宋朝已经成了气候,人们认为可以通过这个制度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当时的人们对文学的认可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那么女性怎么参与到这场运动中呢?女性是要做母亲的,身为母亲她是有责任教育、引导他的孩子学习以备今后的科举考试的。只有母亲有文化了,孩子才有可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才可能在今后的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这一时期的贤母的代表就是欧阳修的母亲,正是这位有学识、有文化的母亲的教育才使得欧阳修有这么大的文学成就。 3、明朝后期庞大的才女群体的出现。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程度也不断加深,此时,才女群体显现出来,这个群体中最典型的两类才女是闺秀和名妓。 第一类才女群体---闺秀,她们的文化水平具有家学渊源。明朝的印刷术的普及,纸张的生产也更加普及,加之可读的书籍也就更加多起来,那么有钱、有地位的人家的藏书也是更加的多了,认字读书的人也多了起来。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女孩子们也就可以很容易接触到书本,所以大家闺秀们也就有了文化修养的要求,因此这些女孩子们受到家族的文化熏陶,她们的文化修为,她们的才学也就被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上,这些闺秀们也就不自觉地带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另外一个才女群体---名妓。这个群体最突出的是“秦淮八艳”,这类才女的文学才华来源于她们的恩客,这些恩客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有身份的大人物,所以她们的学习范围更加宽泛。 4、清朝闺秀取代名妓,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她们这个群体的特点是,都是名父之女,才士之妻,令子之母。清朝初年满族统治中国,当权者对社会风气的整肃是非常严格的,对妓女这个行业有一个很大的打压态势,所以名妓这个才女群体也就消失了。据统计,清代女性诗歌总集收千人以上的共三部:乾隆时期汪启淑编辑《撷芳集》;道光时期完颜恽珠所编辑《国朝闺秀正始集》;咸丰时期黄秩模编辑的《国朝闺秀诗柳絮集》。 二、妇女作为文化的审视对象存在。妇女成为了文化的被创造者,别人看到了妇女而想到的内容。妇女作为文学和艺术审美对象。妇女成为了一个美丽的形象而出现了,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主题出现了。妇女作为审美的对象,可能投射出的是人们对妇女的看法,也可能投射出男性对自己的人生不得志的看法。 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诗歌中出现的妇女是美丽而贞洁的。最典型的诗作就是《陌上桑》和《羽林郎》中对女性的描写,这些对女性的描写其实就是古代男性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的体现。在文学创作中还有一类妇女是红颜薄命的,例如唐朝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就写到“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那么美的女孩子从小就爱美而且越长越美,但是到了十五岁还没有嫁出去真是红颜薄命啊! 三、德与才、男与女的困惑。 1德与才的困惑。古代对妇女的德性是有要求的,即“德、言、容、功”。这四德中并没有要求妇女必须学会认字、必须才华横溢,才华横溢那是男人们的事情。如果妇女要强行逞能的话那么就被社会认为是没有道德的女性,是被社会不认可的,也就不会有容身之地的。这就是一种困惑,困惑着有才华的女性到底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是被社会认可还是被家庭认可。 2、男性精神与女性身份的困惑。一个妇女如果她学会了写诗、画画、读书的话,那么这个妇女获得的是原本属于男性才有的精神,但是她的身份是女性。她的才学在社会上不被认可,不能在社会上立足,因此这也是知识女性的一大困惑了。 总之,中国古代妇女对文化是有追求的,也是有平台让妇女去学习和深造的,但是在一个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文化活动毕竟是受到了钳制,即便再有才华的女性也不能被男权社会所认可。但是,古代妇女对文化的追求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为自己的子孙成才奠定了基础。

听课笔记:蒙曼之《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

听课笔记:蒙曼之《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 听课笔记:蒙曼之《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 2012-02-18 01:23:18| 分类:【学习札记】|字号订阅主讲: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一、中国古代妇女史概说(为什么学习中国妇女史) 1.中国妇女缠足始于何时?中国古代妇女缠足始于宋朝,到清朝时比较盛行,是汉族妇女才缠足,本来清朝统治者希望汉族妇女放足(就像要求汉族男子剃发一样),但是汉族故意与满族作对,是一种民族抗争、民族情怀,你要我干的事,我偏不按统治者的意思办。 2.中国自古就鼓励才女写诗吗?唐朝不鼓励女诗人写诗,虽然有李冶、鱼玄机、薛涛等女诗人。李冶(李季兰):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薛涛李冶诗集二卷)。唐朝鼓励妇女唱歌跳舞,如杨贵妃就是一个舞蹈家。宋朝才开始正面认定和鼓励妇女写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都是唐朝以前,难道宋朝以后中国不出美女?是因为宋朝以后中国人的观念(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发生变化,认为谈论妇女的身体不体面,谈论妇女的精神才体面。 3.中国自古就是男耕女织吗?明朝末期出现新的经济现象:社会分工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是男的,男人去纺

织,女人从事纺线、养蚕,开始并不是男耕女织。 4.中国古代有没有职业女性?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师婆、稳婆、药婆、虔婆)就是古代的职业女性。青楼女子也是职业女性。明清之际有钱人家还请有很闺塾师(女教师)来教自己的女儿(教育的目的是达到色艺俱佳),以便嫁一个好人家。 5.中国古代女子未嫁而逝是否都要葬在孤女坟?唐朝以前是葬在父系祖坟中,包括出嫁生儿育女的女人其骨骸也葬在父系祖坟里。宋朝以后对未嫁而逝的孤女是以结冥婚的形式(找一个未婚而往生的男性结冥婚),葬到男性祖坟里。女人死后葬父系祖坟还是丈夫祖坟的原因,是一个妇女身份认定的问题,唐朝以前把女人看作是父亲的女儿,所以葬到父系祖坟里,宋朝以后把女人看作外人,迟早是要嫁给别人,所以要葬到丈夫祖坟里。 傅立叶:妇女解放的尺度是衡量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 布洛赫:一个古董迷可能沉湎于故纸堆,但一个真正的史学家最重要的素质,却是具有渴望理解生活的欲望。 中国古代是和现代联系在一起的,直接相关,传统的影响非常大。色情行业的女性是穿的最不保守的,正规的职业女性穿得最为保守。柳如是是钱谦益的如夫人,据说写诗、写字比钱谦益还好。 张祜《戏赠村妇》:二升酸醋瓦瓶盛,请得姑嫜十日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