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课程大纲

高校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课程大纲

高校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课程大纲
高校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课程大纲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又称心理现象,心理。

2、个性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想象。(包括心理动机、心理过程、心理状

态、心理特征)

3、心理动机: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动机、需要、

兴趣和世界观)。

4、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需要是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应。

5、兴趣: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识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6、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7、记忆:人通过感知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储存。

8、思维:人间接的、概括的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9、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没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持续时间可能是几

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

10、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个性。

11、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

实性。

12、气质:是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13、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4、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关系/

答、1、心理动力与心理过程是相互作用的2、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3、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的。

15、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的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里是支配和调节

行为的精神活动。

16、意识:是指个体所清晰察觉的心理活动。

17、无意识:是指人们在正常的情况下察觉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18、个体心理:

19、群体心理:是在群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该群体内个性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

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合。

20、行为:是内部的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里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21、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答、1、唯理论:法国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笛卡尔(最早用反射概念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动)。

2、经验论: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主张白板说。

22、西方的心理学流派: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传见了世界上第一个

心理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答、1、构造主义:冯特,铁欣纳。2、机能主义:美国的科学家詹姆士

3、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后期是斯金纳

4、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依德

23、心理学的发展

答、1、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2、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和罗杰斯,主张促进人格发展。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3、观察法:观察学生外部行为表现,及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4、实验法:控制条件下系统的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它变量的影响。

5、调查法: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对象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口头/书

面)。

6、个案基本法:对单个被试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的原因。

7、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任务?

答、特性:是心理学和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属于自然学科,属于理论性应用科学。

研究对象决定了首要任务:揭示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体力,以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心理规律;揭示关系,提高科学性,同时为教师提供帮助。

8、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

答、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1、教育任务不同,2、教育对象不同,3、社会职能不同,4、地位作用不同,5、培养方式不同。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4个):

1、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活动问题),

2、是反映高等专科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

3、研究对象的主题是大学生,

4、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和应用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依据(教学中教的

成分降低、学的成分增加/由传授法向指导法转化/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9、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原则和主要研究方法?

答:方法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教育性原则。

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学生外部行为表现,及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2、实验法:控制条件下系统的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其影响。

3、调察法: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对象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

4、个案法:对单个被试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的原因。

10、教育心理学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答、1、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2、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素质/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11、教学过程的构成环节?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12、教学活动过程包括:明确的教学目标、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教学过程、实施教

学和教学评估。

13、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房宗岳1908年翻译日本小泉著的《教育使用心理学》。中国最早自编的教材是廖世承1924年的《教育心理学》。解放后的第一本是潘菽主编的1963年《教育心理学》

1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答、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2、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研究,3、教学心理研究,

4、德育心理研究,

5、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估。

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

1、角色:亦称社会角色,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

期望,运用一定的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2、角色认知: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

为是不合适的。

3、角色认同:是指教师通过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

为。

4、角色信念:是指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个体的心理需要。

5、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

的特点。

6、罗森塔尔效应:师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与反馈在心理学上的称呼。

7、教学效能感: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8、结果预期: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后果的判断。

9、效能预期: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就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

10、教学反思: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

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

途径。有三种:对活动的反思、在活动中反思、为活动反思。

11、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的计划、检察、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2、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做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的解决问题的特

殊能力。

13、教师角色类型?*j 及其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

答、人类文化的传播者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3、榜样和模范公民,4、学生灵魂的塑造者,5、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1、教师的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分为四种:强硬专制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性。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最理想),2、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3、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4、教师的举止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14、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答、1、外部环境:社会风气、为教师发展提供的条件、人际关系,

2、自身因素:价值观和自我概念。

15、教学反思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成分有哪些?

答、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集中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批判成分、教师的呈述。

16、教育机智的影响因素和表现方式?

答、教育机智的影响因素:1、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2、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3、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

表现方式:1、善于因势利导/2、善于随机应变/3、善于对症下药/4、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17、理解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学生的影响并能用实例说明,分析教学监控能力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

系?

18、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19、角色期望:社会按照各类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要求每个社会成员。

20、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1、正确认识教师职业,2、树立学习榜样,3、积极参与教育

实践。

21、自我效能感:人对于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包括结果预期和效

能预期两个部分。

22、教师威信: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心理上和行

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

23、师爱的特征:职业对象性/原则性/广博性。

24、师爱的心理功能:*j

答、1、激励功能/2、感化功能/3、调节功能/4、榜样功能

25、师爱的表现形式?*j

答、1、关心和爱护学生/2、尊重和信任学生/3、同情和理解学生/4、热情期望和严格要求。

第四章学习心理概述

1、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变化。广义的

学习是动物和人类所共有的心理现象,此广义指人类的学习。狭义指学生的学习。

2、有意义的学习:就是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得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

的和实质性的特征。

3、先行组织者:是先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他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

习任务本身,并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4、接受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

5、短时记忆:是学生从环境中接受刺激,刺激推动感受器,并转变为变为神经信息,进入感觉登

记后进入短时记忆,信息一般维持二三十秒钟,一般储存器为7个左右信息。

6、长时记忆:信息经过编码过程储存在长时记忆中,是个永久性的信息储存库。

7、刺激泛化律和分化律:泛化律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种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

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分化律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用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

8、强化与正强化: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也是一种操作。有阳性强化(积极强化、正强化)

与阴性强化(消极强化和负强化)

9、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

应的过程,通过厌恶刺激得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的发生率。

10、认知结构

11、国外心理学家对学习分类的主张?

答、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

2、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个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

个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

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12、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答、1、学习内容上的特点(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2、学习方法上的特点(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13、不同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一、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1、认知学习观:学习的本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过程包括三个同时发生的过程:新知

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

2、结构教学观: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态

度和方法)的一般理解。教学原则包括:动机原理(好胜、求知的内驱力/胜任、成功欲望的内驱力/互惠、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内驱力)/结构原则,任何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动作表象借助动作进行学习,无须语言帮助;图像表象借助表象进行学习,已感知材料为基础;符号表现借助语言进行学习/程序原则/强化原则,恰好发生在学生评估自己作业的时刻。

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

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

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条件:客观(材料具有逻辑性),

主观性:首先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的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进行联系,

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意义,即心理意义。

2、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

性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先行组织者:是先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他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本身,并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三、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个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

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

1、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信息流:有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组成。/控制结构:包括期望事项与执行控制。

2、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学习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

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反馈阶段)

四、构建注意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1、构建主意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

客观主意——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

环境主义——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

强化——人类行动的结果影响着后继的行为。

2、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jd

知识观:构建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人类的进步不断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地吸引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这种构建他人不可取代。

学生观: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它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14、联结学习与认知学习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1、联结学习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映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个体学到在反复练习与强化的习惯。

2、认知学习首先是肯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个体事在把新

的知识结构和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已获得新的知识。

15、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对高校工作的指导作用?

16、学习的特性:

答、1、学习是一个介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

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又反复经验引起的。

17、学习的一般分类*j

答、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技能、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3、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教授认为学生的学习可分为:知识的学

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第五章学习的动机及培养

1、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2、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

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3、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4、学习驱力:包括认知内驱力(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交往内驱力。

5、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可以使学生把

学习行为指向在当前学校学习中可能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行为指向未来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成就和地位。

6、附属的内驱力:是在儿童早期,他们努力学习以获得学业成就,到了后期和少年时代,附属内

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而且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代替了对长者的依赖。

7、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刺激。

8、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到目标的主观评估,它是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另一个基本要

素。

9、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的行为的主观判断。

10、结果期待:指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猜测。

11、效能期待: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

12、问题情境:指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13、耶克斯——多德森法则: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

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水平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倒u曲线)

14、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jd

答、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3、学习动机的社会性,4、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15、学习动机的构成因素及作用

答、1、学习需要内驱力: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

2、学习期待与诱因:将静态的学习期待转化为动态的目标,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的诱因。

3、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的关系:学习需要在动机中占主导地位,期待是不可缺少的部分。16、强化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自我实现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关于学习动机的主要观点?

答、1、强化动机理论:由连接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

2、成就动机理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

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力求成功动机/避免失败动机。

3、成功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把归因分成三个

纬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应归因/稳定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成败原因即行为责任: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4、自我实现理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5、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的行为的主观判断。(人的行为受

行为的结果因素和现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我们说的强化,范围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17、运用学习动机的理论对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进行评价。

18、学习动机的种类

答、1、高尚的、正确的动机(利他主义)与低级的错误的动机(利己主义),

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来源于学习内容或结果的兴趣)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社会意义和个

人前途),

3、内部学习动机(由个体需要引起)和外部学习动机(由个体外部引起的)。

19、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5种方式?

答、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教育,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励,

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六章学习迁移及促进

1、学习迁移:简称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2、正迁移: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积极迁移。

3、负迁移: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是阻碍作用,消极迁移。

4、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

5、横向迁移: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水平迁移。

6、顺向迁移:先前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对后续学习的影响。

7、特殊迁移:特殊成分迁移,指学习迁移变化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

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

8、普通迁移:非特殊成分迁移,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

学习的影响。

9、什么是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泛化说、关系转换说、认知结构说、经验整合说?

答、1、训练形式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功能心理学,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灵”的各种宫能进行分别训练来实现的,迁移是自动的。训练和改进心灵的各种宫能是教学的重点,重要的是所学对象的难度及其训练价值。

2、相同要素说:1963年桑代,标志独立学科的产生

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具有相同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为另一个机能。当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即学习迁移。

3、经验泛化说:贾德

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他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在与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的类化。

4、关系转换说:苛勒

“顿悟”关系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结果。

5、认知结构说:是指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广义说是指学生已有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

狭义的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认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

三个变量: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实质性内容特征/学生个人的知识的组织特征/原有认知结构的巩固性。

6、经验整合说:学习迁移的过程是一个经验的整合过程,经验整合的实质就是要构建一种一体

化、网络化的心理结构。

同化:已有经验结构吸收新的经验成分或把新的经验成分纳入已有的经验结构之中的过程。

顺应:已有经验结构不能把新的经验成分吸收纳入自身之中时,个体调整原有经验结构,从而形成能包含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重组:结构重组,只习得的经验成分在新的组合中,仅在结构关系上进行了调整和重新组合,经验结构成分不变。

10、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怎样有效促进?

答、1、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两种学习材料或对象在客观上具有某些共同点是实现迁移的必要条件。

2、已有的经验水平的概括: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是经验的具体

化与新课题类化过程或新旧经验的协调与整合过程。

3、认知技能与策略:迁移过程是通过复杂的认知活动实现的,认知技能和认知策略的掌握及掌

握水平影响迁移的实现。

4、定势作用:心向,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

促进: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2、科学精选教材内容,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5、教授学生学会学习。

11、分析学习迁移对知识的获得、能力与品德形成的作用?

12、学习迁移的作用?

答、1、学习迁移的实质与规律的揭示,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学习理论,

2、学习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能更好的调

节行为作用于客观世界。

3、学习迁移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是使习得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

键。

第七章认知发展与知识的领会

1、感觉: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的认知形式。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与特征。

2、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

3、思维:是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智力的核心因素,思维品质

主要是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方面。

4、分析与综合:教材的概括与理解过程就是思维过程,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

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分析是指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属性或各种特征(过滤式和综合性分析)。综合指把各个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特征或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形成整体(联想式和创造性综合)。分析与综合是同一思维过程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5、比较:是把各种对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关系。

6、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抽取各种对象和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个别

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所共有的一般的与本质的要素,结合成为概念,法则与思想。

7、教材直观:*jd

答、是指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信息(直观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知活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多种不同的教材的直观与知识感知方式。就直观的对象而言,可以把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指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模像直观(指通过直观对事物的模像的直接感知耳机你效能感的一种直观方式)和语言直观(指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三种。

8、教材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

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

9、感性概括:即知觉概括,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

10、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有利于概括信息。

11、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

有利于辨别信息。

12、变式:使用不同的形式的直观教材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以便突出本质特征,就是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

13、大学生观察、思维发展的特点?*jd

答、1、一般知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知觉的理解性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

2、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3、观察具有敏感性和系统性,

4、观察具有相对的深刻性和稳定性。

思维发展特点: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阶段,

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思维也在显著发展,

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14、科学概括的基本过程?

答、1、分析与综合/2、比较/3、抽象与概括

15、人类个体思维的发展过程?

答、1、语言前思维阶段,2、知觉行动思维阶段,3、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4、形式逻辑思维阶段,

5、辩证逻辑思维阶段。

16、比较三种直观方式的优缺点?

答、1、实物直观/2、模像直观/3、言语直观

17、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组织教材概括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答、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提供非富多彩的变式,3、科学的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18、强度律:作为知识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像、语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

者清晰的感知。

19、差异律: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影响着人们的感知效果。

20、活动律:活动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

第八章记忆发展与知识巩固

1、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是回忆)等方式,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

的心理过程。

2、知识的识记:是人们在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

3、知识的保持:是识记的经验在人们头脑中的巩固过程,也是信息的储存过程。

4、遗忘:记忆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是再认或回忆时发生错误。

5、前摄抑制: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的学习材料的干扰,

6、倒摄抑制:后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前面的学习材料的干扰,

7、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8、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答、1、逻辑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各种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敏捷性、持久性、精确性、准备性等各种品质得到发展,尤

其是记忆的敏捷性和精确性品质得到突出的发展,人生的记忆力达到成熟和最旺盛的时期。9、信息编码的主要方式

答、1、视觉编码(是感觉记忆的主要信息编码方式)

2、语音听觉编码

3、语义编码(长时记忆系统中的有意义的学习材料易于以编码的方式进行加工)

4、语言中介编码

10、知识遗忘的进程和特点

答、1、能再认不能回忆:不完全回忆,2、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完全遗忘

3、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暂时性遗忘,

4、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永久性遗忘。

特点: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进展很快,逐渐缓慢。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几乎不在遗忘,它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1、短时记忆遗忘的特征:未重复的情况下迅速遗忘。

2、长时记忆的遗忘特征:因学习材料的性质不同而呈现不同特征,机械学习迅速遗忘,理解

学习不容易遗忘。

11、遗忘的主要理论及其观点

答、1、衰退说: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2、干扰说: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

3、同化说:有意义的学习,前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进的。

4、动机说: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时记忆的被压抑,也叫压抑理论。

12、记忆的三个环节,怎样防止遗忘。

答、包括:1、识记,是主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2、保持,是已获得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储存和巩固过程,3、再认或是回忆,是从头脑中提取和恢复知识经验的过程。知识的巩固主要是通过识记和保持这两个环节来实现。

防止遗忘:1、复习时机得当/ 2、复习方法合理/ 3、复习次数要得当:熟练程度达到150%时最好。

促进保持和防止遗忘,必须注意从学习时机、学习方法、学习程度来综合考虑。

13、记忆的类型

答、1、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2、瞬间记忆(储存时间0.25-2秒,受到特别注意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保持时间5-2

秒,容量有限7+2个组块,编码形式以语言听觉为为主,及时复述转为长期记忆被长期保存),

3、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无限。瞬间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是

统一的记忆系统中三个不同阶段的信息加工阶段。)

14、影响知识记忆编码的主要因素。

答、1、材料的数量与性质,2、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

3、对教材意义的理解度,

4、组块编码

5、尽可能使用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

6、觉醒状态

7、识记的信心

第九章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形成

1、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2、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

3、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推测其存在知识。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4、智慧技能: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

5、策略性知识:是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智慧技能)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方法。

6、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程序性知识。

7、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8、元认知: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包括:元认知知识(个体有关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元认知控制(个体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包括:计划、监视、调节)

9、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调节和控制认知行为的方法与规则,分为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10、学习策略: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

11、知识的心理分类系统?

答、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把个体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

12、教学中常用的认知策略及教学原则?

答、1、注意策略、2、编码与组织策略、3、精加工策略,4、复述策略

教学原则:

1、在进行认知策略教学的同时教授元认知,

2、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

3、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

4、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教授认知策略,

5、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规律教授认知策略。

13、知识、认知策略和心智技能之间的关系?

答、按现代心理学的理解:知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知识指陈述性知识;广义的知识包含:陈述性知识、对外办事的特殊的程序性知识(智慧技能)和对内控制的一般性程序性知识(认知策

略和策略性知识)。心智技能可界定程序性知识为基础,经过学习和训练能达到高度自动化、用来解决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认知活动。

14、认知策略、学习策略、心智技能间的关系?

15、心智技能的实质及形成?

答、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形成:1、原形定向,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的心智活动方向或操作程序,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以明确活动的方向。

2、原形操作,是根据心智技能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的操作方法付诸实施。

3、原形内化:是指心智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16、怎样培养学生心智技能?

答、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形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教师在集体教学是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

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力求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

第十章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培养

1、问题:就是疑难或称“难题”,是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

境。

2、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过程。

3、问题空间:就是人对问题的内部表征,包含:初始状态、中间状态和目标状态

4、算子:也叫操作,就是问题解决者把一种问题状态转变为另一种问题状态的认知活动。

5、算法策略:指解题的一套规则,精确地指明了解题的步骤。

6、启发式策略:指凭借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7、手段——目标分析策略:指从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距出发,首先将需要到达的问题

的总目标分成若干子目标;然后以问题的当前状态为起点,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或方法来逐步实现这一系列的子目标,以最终到达总目标。

8、目标递归策略:指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

9、定势:是在先前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10、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式。

11、问题情境:是个体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

12、酝酿效应: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有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他可能会突然想到解

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

13、启发: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4、创造性:指个体产生独特形成品的能力或特征。分为:真创造(产生某种独创性成品的活动),

类创造(产生产品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创,只是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造性)

15、发散性思维:能从多种设想出发,不循常规的寻求变异,使信息朝着各个可能性方向辐射,从

多方面寻求答案,从而引起更多的信息。*

16、问题的基本成分和分类。

答、基本成分问题一般包括1、给定: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问题的起始状态。2、目标:构成问题的描述,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3、障碍: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是直接显而易见的,必须间接通过一定的认知操作才能改变给定状态,逐渐达到目标状态。

17、问题解决的实质及基本特点。

答、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过程。

特点:1、问题情境性,2、目的指向性,3、操作序列性,4、认知操作性。

18、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观点。

答、1、问题表征:将任务范围或作业领域转化为问题空间,实现对问题的表征和理解。

2、选择操作

19、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答、思维过程1、发现问题,2、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影响因素:1、有关的知识经验,2、定势与功能固着,3、问题情境,4、酝酿效应,

5、原型启发,

6、情绪和动机状态。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

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不仅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20、创造性与智力、人格的关系。

答、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1、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有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者智商水平有可能高,也有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创造性和人格:

1、高创造性与高智商的个体,适应良好;

2、高创造性与低智商的个体,常有冲突和不适应感;

3、低创造性与高智商的个体,是学业成就的强有力获得者;

4、低创造性与低智商的个体,被

许多防御机制所困扰。

21、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答、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

2、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头脑风暴法:禁止提出批评性意见/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和补充意见/

鼓励多种想法/追求与众不同、关系不密切,甚至离题的想法。

22、问题解决的早期模型

答、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模型。美国心理学家20世纪提出的,认为错误是一个尝试错误性质的渐进过程,它也是有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的。

2、苛勒的顿悟模型: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认为问题解决要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这

种关系的理解是突然产生的,是一个顿悟过程。

3、杜威的问题解决模型:1910年美国心理学家,问题解决分五个步骤:失调/诊断/假设/推断/

验证。

4、瓦拉斯的创造性解决问题模型:1962英国心理学家,“创造性思维四阶段论”:准备期/孕育

期/明朗期/验证期。

第十一章自我意识的发展以自我教育

1、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

2、现实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的我的看法,即对现在的我的认识。

3、投射自我:是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由此产生自我感。

4、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

5、自我教育:是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自觉实施的教育。

6、悦纳自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是否悦纳自己是能发展健康的自我体验

的关键和核心。

7、自我意识的结构

答、1、自我认识(认知成分,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识)、自我体验(包括:自我感受、自尊、自信、自卑、内疚、自豪感、成就感等)和自我控制(意志成分,指个体对自己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

2、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3、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8、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答、过程1、自我意识分化(理想自我/现实自我),2、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以学习成才、以社交活动、以个人未来及发展、以自我社会价值为中心),3、自我意识统一:自我肯定(积极统一)/自我否定(消极统一)/3、自我矛盾(自我意识难于统一)/4、自我扩张(消极统一)5、自我萎缩(消极统一)

9、大学生自我意识统一的积极类型和消极类型

答、积极:自我肯定/消极:自我否定、自我矛盾、自我扩张、自我萎缩

10、大学生自我体验中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的想象。

答、大学生自尊感特别强烈,首先他们将自尊放在其他情感之上,首先维护自尊,其次,自尊情感体验特别强烈,第三、对自尊特别敏感。少数大学生有自卑感。

11、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答、1、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2、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任有片面性3、自我概念的变化

第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三个基本特征:1、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

2、态度与能力不同,态度决定人们愿不愿意完成任务

3、态度是通过经验组织或学习而形成的。

2、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

心理特征和倾向。

3、强化理论:强化是联结的核心理论。

4、态度与品德的区别和联系

答、联系:1、态度和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态度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品德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2、他们的结构相同:由认知、情感、行为构成。

区别:1、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范围大,只有涉及到的那一部分稳定的态度才成为品德。

2、价值内化程度不同:态度从轻微持有且不稳定到受到高度评价间有多种程度变化,

品德专指价值观念经过组织并已成为人性格的一部分的稳定态度。

5、什么是道德发展阶段论、价值观辨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答、道德发展阶段论:

1、皮亚杰研究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

发展过程。6岁前儿童处于无道德阶段,6-10岁期间属于他律道德阶段,10岁以后进入自律道德阶段。

2、柯尔伯格的研究:提出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说:1、前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

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好孩子取向阶段、遵循权威取向阶段),3、后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原则取向阶段)

3、价值观辨析理论:主要通过价值观判断与赋值策略来促进道德教育。

1、价值辨析理论的产生:诱导性的

2、价值辨析的理论方法(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经历三个阶段七个过程:1、选择(自由选择、

多种选择、充分考虑后选择)2、赞赏(珍爱自己的选择、原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3、行动(按自己选择行事、做为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4、社会学习理论:

1、强化理论:强化是联结的核心理论。

2、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过程:人类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习得的,包括:注意/保持/动

作再现/动机。观察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榜样示范,奖励比惩罚更能引起模仿倾向。(行为/

语言/象征性/抽象/参与性示范)。观察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强化,(外部/替代/自我强化)。

6、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改变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

答、形成

1、遵众(从众:人在社会舆论会群体气氛的压力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一致的行

为。服众: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权威意志而做出的行为)

2、认同: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行为与他人相接。

3、内化: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

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过程及条件:1、醒悟阶段:消除疑惑/引发其需要2、转变阶段:有反复3、巩固和稳定阶段7、转变品德不良的学生思想工作的有效方法?

答、1、醒悟阶段/2、转变阶段:有反复/3、巩固和稳定阶段

8、道德发展阶段论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9、运用道德价值辨析理论地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第十三章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的调试

1、群体:也称团体,是指人们彼此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

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特点:有共同目标/有一定结构/相互作用影响。

2、*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

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3、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只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个人付出的努力比单独

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4、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

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5、群体思维:指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

6、冒险转移:是群体极化在决策方面的特殊表现。

7、从众:人在社会舆论会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一致的行为的心理

状态。

8、模仿:是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影响,而引起的一种与他人的行

为类似的行为。

9、感染:是一种情绪的传递过程,通过语言、表情、动作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与他人相同的

情绪行为。

10、集体舆论:使集体成员对某一事件公开表达一致的意见和看法。

11、集体规范:是指用以约束集体成员的行为和价值的一个统一的标准,使集体成员的认识趋同,

最终将认知的模式化、固定化的结果。

12、集体凝聚力:是集体对成员的一种吸引力,也使集体成员愿意留在集体中的倾向。

1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答、1、交往愿望的迫切性2、交往内容的丰富性3、交往系统的开放性4、交往观念的自主性。14、从众、服众、模仿与感染的区别?

答、从众:是被动产生的,服众:是服从性的,模仿:是个体无意识的,感染:是个体主动进行的行为。

15、人际交往原则:1、交互性原则2、社会交换性原则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4、情景控制原则

16、班级对大学生的成长作用?

答、班集体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

17、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jd

答、建立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2、主动交往,3、移情

维护1、避免争辩,2、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4、学会批评第十四章心理健康教育

1、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2、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包括:1、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2、促进和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

平。维护人们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卫生的最终目的。

3、心理健康: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能积极调解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

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4、心理健康教育:是探讨人类如何维护、保持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答、一、入学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1、环境角色的改变: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学习环境/角色地位的变化

2、大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自豪感和自卑感的内心冲突/渴望交往和自我封闭的矛盾/独立和

依赖的矛盾/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富于思考与认识偏激的矛盾。

3、帮助学生调整自己,适应大学生活模式

二、学习的心理健康教育

1、学习障碍*jd:表现形式有认知、注意、情绪感情、意志力等方面的障碍。

2、学习适应的指导: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掌握有效的学

习方法/注意用脑卫生/注意考试的心理卫生。

三、社会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1、交往的特点:追求平等/情感性强/富于理想

2、人际交往中的心理不适应:tx人际交往中的认知/情绪/人格障碍。

人格心理学重点讲解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格心理学的特点及其研究主题 一、人格心理学的特点 从理性上考察这门课程: ①研究内容侧重:心理差异 ②研究策略强调:整体性 ③研究特征注重:内部稳定性 二、人格主题 ①人性哲学②人格结构③人格动力 ④人格成因⑤人格发展⑥人格测量 三、人格理论研究“范型” 范型: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多数科学家共同接受的理论和方法。 1、古典精神分析 2、新精神分析 3、特质伦每个流派侧重某一个或几个主题 4、行为主义学习论 5、人本主义 6、认知主义 四、人格理论研究的几大范型的优缺点 1、经典精神分析 优点: (1)为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做了过渡 (2)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3)促进了家庭心理咨询和儿童教育的发展 缺点: (1)人格动力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 (2)整个人格理论不太系统 (3)有些理论假设有待一步考证 (4)社会环境仅局限于家庭环境 2、新精神分析 优点: (1)把潜意识理论的开拓性研究推向了新的里程碑 (2)扩展了新的理论领域,加强了相关学科的联系 (3)丰富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内涵,发展了精神病学中心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缺点: (1)没有脱离精神分析的理论主体 (2)对未来社会的乌托邦式构想 (3)理论仍具有神秘色彩 3、行为主义学派 优点: (1)行为主义奠定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2)行为治疗的实用性 (3)行为主义研究领域的广泛性 (4)行为主义理论简洁、明了

缺点: (1)错误地将人类等同于动物 (2)行为评估信度、效度的质疑 (3)行为主义对人格的描述过于窄化 (4)忽视人格的稳定性 4、人本主义学派 优点: (1)关注积极方面 (2)应用广泛:①对心理治疗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②在管理和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缺点: (1)概念模糊,缺少实证的研究 (2)过分强调人的天赋潜能,忽视了社会与教育的力量 5、人格特质理论 优点: (1)注重研究的实证性 (2)提出了有价值的理论观点 (3)促进了人格测评工具的产生 缺点: (1)缺乏对特质概念的理论探讨 (2)缺乏统一的特质理论框架 6、认知学派 优点: (1)将实验研究技术带入人格研究 (2)将人格与认知问题有机结合 缺点: (1)人格研究的去人格化倾向 (2)认知理论范式缺乏系统性 第二节人格的界定及特征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的特征 1、整体性(统合性) 2、稳定性 3、功能性 4、独特性 第三节人格理论的向度 一、了解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向度 (一)自由论——决定论:这一问题主要涉及的是对人行为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是由其个人意愿自由控制,还是由不为个人意愿所控制的因素来决定? (二)理性——非理性:这一维度说明人的理性思维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三)整体论——分析论:这一维度划分了心理研究是对人进行整体研究还是分析研究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修改稿)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教育心理学,英文名称:Educational Psychology 学分:4分 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学时 先修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等相关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本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学科。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促使教师了解自己、了解学生、了解课堂,形成自己对学习、教学的看法,并升华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技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内容。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应当结合专业特点,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努力克服死记硬背个别名词概念和条文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上应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等原则,通过幻灯、录像等各种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授课教师除应吃透教材内容外,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材料,注意本学科的发展,随时修改教材中已过时的内容,并适当介绍一些重要的新进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4学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作用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时期二、发展时期三、成熟时期四、完善时期 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步骤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6学时)第一节心理发的实质及其与教育的一般关系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二、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三、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第三节语言获得和发展的理论与教育 一、强化说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三、皮亚杰的语言发展理论 第四节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理论与教育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二、爱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第三章学习的一般概述(6学时)第一节学习的性质、意义和作用 一、什么是学习二、学习的一般过程三、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四、人类学习的特点 第二节学习与脑 一、影响脑发展和机能的因素二、脑的结构与学习 三、学习、行为问题与脑四、脑科学研究对教学的意义 第三节学习的分类 一、加涅的学习分类二、布卢姆的学习分类三、奥苏贝尔的分类

教师资格证模拟题1(教育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卷一 一、不定向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前的符号填写在题干的括号里。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1分,共30道小题。) 1. 幼儿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 A、描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答案:ABCD 解析:心理学对实践的作用就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幼儿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也具有这四个基本作用。因此,答案为ABCD。 2. 人的心理现象不包括( )。 A.注意 B.动机 C.心理过程 D.个性 答案:A 解析:心理现象是个体心理活动或与他人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体征,属于主观精神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动机、心理过程、个性。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优势兴奋),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因此,答案为A。 3. 幼儿的思维形式是以( )为主。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概括思维 D.创造思维 答案:B 解析:在整个幼儿时期,幼儿的思维形式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但仍然保留着感知动作思维方式,幼儿后期开始产生抽象逻辑思维方式。因此,答案为B。 4.心理是人脑对( )。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答案:C 解析: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体来说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活动是由于大脑活动而产生的;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与源泉;③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心理主动地加以选择地反映周围事物。因此,答案为C。 5.()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最为活跃的因素。 A、兴趣 B、爱好 C、需要 D、性格 答案:C 解析:影响幼儿发展的主观因素中最为活跃的是幼儿的需要。兴趣和爱好。兴趣和爱好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性格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因此,答案为C。 6.幼儿的活动主要包括()。 A、对物的操作活动 B、与人的交往活动 C、心理活动 D、游戏活动 答案:AB。 解析:幼儿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幼儿的活动主要包括对物的操作活动和与人的交往活动。对物的操作活动使幼儿的心理获得了非常有意义的发展,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社会性,同时也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因此,答案为AB。 7. 皮亚杰认为( )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A.2~3岁 B.4—5岁 C.5—6岁 D.0—2岁 答案:D 解析: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0~2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于感知运动的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觉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个案研究法 2,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探讨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 (1)探索心理规律,科学地解释人的心理现象。 (2)运用心理规律,有效地调节人的心理活动 (3)将心理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 3,阐述心理学的性质及主要依据。 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又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中介科学或边缘科学。主要依据是; (!) 从心理学的主体来看,作为反映主体的人是社会的实体又是一种活动者的自然实体。人既不是离开了社会的自然实体也不是脱离了自然的社会实体。 (2)从心理学的器官来看,人脑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人脑本身存在固有的自然性质。 (3)从心理的内容来看,人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既包括社会现实又包括自然现实。 (4)从心理的过程来看,作为人的反映过程的研究多半是自然科学的方法,而人的个性实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多采用社会科学的方法。 (5)从心理的根源来看,人的心理是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又是长期自然界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产物。 3,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 (1)日常生活经验证明 (2)医学临床经验证明 (3)科学实验证明 4,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 (!)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诱导 5,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反射弧的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5,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是紧密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 联系:(1)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 (2)知觉和感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两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区别:(1)二者在感受与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综合整体的反映。 (2)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往往是多个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 (3)经验在感觉与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经验在感觉中可有可无,而经验在知觉中是必不可少的。 6,说明观察与感知的联系与区别 观察与感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观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感知活动就不会有观察,这是两者的联系。区别:(!)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是由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引起的。

人格心理学必考点

人格心理学整理的东西 一、 概念解释 1、人格: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2、集体无意识:是由荣格提出的。指在个体生命的开始,每一个民族的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的原始意念的思想,它是在种族进化和人类历史发展中所积累的心理上的沉淀物,由遗传的神经模式决定。 3、社会兴趣:是由阿德勒提出的。指人类和谐生活、相互友好的先天潜源。 4、特质:由奥尔波特提出的。是一种动机心理结构,一种先前倾向,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 5、机能自主:由奥尔波特提出的。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 7、自我强化(自我调整):是由班杜拉提出的。指个体根据自己内在的标准和对外界环境强化的预期进行自我称赞或自我责备,以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即:自定标准奖惩自己。) 8、强化:是指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 9、替代强化:观察榜样(别人的行为)受到的强化,并非亲身经历的强化。 10、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11、自我实现:是由马斯洛提出的。就是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和才能,对自身内在本性的更充分地把握和认可,是朝向个人自身统一,完整和协调的一种倾向。 12、自我:在罗杰斯看来,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是现象场中与个体自身密切相关的部分。 13、自我实现趋势:个体与生俱来的一种生存成长和促进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14、机能评估过程:个体根据是否能够维持和提高自身来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评估的过程。 人格: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是心理学家用来界定自己从事研究的某一个范围,反映了心理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人格系统所作的描述。 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密切联系,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组织。 人格的稳定性:指人格特质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它并不排斥可变性。人格的变化体现在表现方式变化而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学科分支,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的原理基础和理论概括,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另外,《教育心理学》也指导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进行,具备了极其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作为一门理论与应用兼修的专业课程,《教育心理学》长期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跨专业基础课,是心理学、学校教育、教育管理、电化教育等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各级师资培训的必修科目,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充分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原理和理论,形成结构良好的教育心理学系统知识模块;指导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教育心理现象的理解、分析批判能力和对教育心理学问题开展研究的能力。因而,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必须注重理论原理探讨与实践活动探索的相互结合,为今后的教师职业发展与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教学任务如下: 1、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把握当前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2、培养学生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思维,使其具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课程与内容的设计,熟练掌握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教育与教学技能。 二、选取教材的原则与依据 本课程近几年主要采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莫雷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该教材是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操作性,反映了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与新成果,且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应用操作性。 由于本学科的研究发展迅速,不断产生新的研究成果,同时本课程采用了中英文双语教学,因此本课程的教材还采用了美国Anita Woolfolks主编的《Educational Psychology》(第十版)及其中译本(何先友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该教材被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等近2000所高校采用,是一部经典、权威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在同类教材中版次最高,堪称第一品牌。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强调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相互结合,课程内容反映当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前沿,有助学生把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经典理论和学科发展趋势。具体内容包括十章,共64学时,其中理论学习54学时,实验实践项目10学时。 (1)理论学习内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4学时)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含义、优秀教师及有效教学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个案研究法 2,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探讨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1)探索心理规律,科学地解释人的心理现象。 (2)运用心理规律,有效地调节人的心理活动 (3)将心理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 3,阐述心理学的性质及主要依据。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又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中介科学或边缘科学。据是; 主要依(!)从心理学的主体来看,作为反映主体的人是社会的实体又是一种活动者的 自然实体。人既不是离开了社会的自然实体也不是脱离了自然的社会实体。 (2)从心理学的器官来看,人脑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人脑本身存在固有的自然性质。 (3)从心理的内容来看,人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既包括社会现实又包括自然现实。 (4)从心理的过程来看,作为人的反映过程的研究多半是自然科学的方法,而人的个性实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多采用社会科学的方法。 (5)从心理的根源来看,人的心理是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又是长期自然界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产物。 3,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 (1)日常生活经验证明 (2)医学临床经验证明 (3)科学实验证明 4,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诱导 5,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反射弧的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5,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感觉与知觉是紧密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联系:(1)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 (2)知觉和感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两者常常交织在一起。区别:(1)二者在感受与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综合整体的反映。 (2)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往往是多个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 (3)经验在感觉与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经验在感觉中可有可无,而经验在知觉中是必不可少的。 6,说明观察与感知的联系与区别观察与感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观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感知活动就不会有观察,这是两者的联系。区别:(!)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是由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引起的。 (2)观察是知觉、思维和语言相结合的活动过程,而感知只是分析器的综合活动。所以,观察比感知更具有理解性。 (3)观察过程要求观察着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而感知过程不必有这一要求。 (4)观察活动往往常常受到人的情感和意志的影响,而感知活动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7,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有: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2)对象的活动性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

选择、填空、名词解释 ★威特金的心理分化表现为 1.自我与非我的分化 2.心理机能的分裂 3.神经生理分化 自我—非我的分裂可以通过两种技能即认知改组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的测量来确定。 心理机能分裂的程度可以通过对冲动有组织的控制和特殊化的防卫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 基本假设: “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被他对事件的预期所引导。” 11个推论 1.建构推论:一个人通过对事物的反复建构来预测未来事件。 2.个体推论:人们在建构事件时的方式各不相同。 3.组织推论:每个人在预测事件时都会自然形成一种包括结构顺序关系的建构体系。 4.两分推论:一个人的建构体系包含种种两分结构的构念。 5.选择推论:每个人在通过自己的建构体系对某事物作出预期时,他都会在两分结构 中做出选择。 6.范围推论:一个结构只能对有限范围的事件做出预测。 7.经验推论: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建构与他个人的学习经验有关。 8.调整推论:个人构念系统的变化与调整要受到构念渗透度的制约。(是否可容纳新) 9.片断推论:个人构念系统中存在彼此分离、不一致的亚层次构念。 10.共同性推论:建构经验方式的共同性可以导致人们心理与行为的相似性。 11.社会性推论:个体在建构自己的构念时,会在社会交往中扮演了他人的角色,以便 更好地理解对方、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控制点理论由罗特提出 ★EAS气质模型划分了三个气质维度: 1.情绪性 2.活动性 3.交际性 ★班杜拉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再现过程 4.动机过程。 ★阿尔波特认为有3种类型的特质: 1.根本特质——在顶层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大版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版本)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 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 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 组织 (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育心理学 一、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 1、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胜利前提。 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义工了新的可能性。 (2)、自然环境因素。 1、空气质量 2、噪音。 3、社会密度。 4、自然灾害。 (3)、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传统。 2、拷贝世界。 3、学校教育。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1、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2、精选教材。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4、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 5、创造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 6、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 7、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法则要有助于学习的近移。 三、知识理解的标志。 1、知识“是什么”: 明确知识的表面含义,能正确描述知识的内容。 2、知道“为什么”: 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内容、了解其内在的逻辑依据和本质联系。 3、能举例复述: 能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合理的复述知识,举出实例。 4、融合贯通: 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新旧知识是随机联系。 四、促进只是理解的条件。 1、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理解必须以己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新学习的知识只有被纳入己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时才能被更好地理解和巩固。 2、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感性材料或感性经验是知识理解的基础。 3、利用变式和比较。 变式是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是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比较是以方法方面促进理解。 五、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 这是智力活动的准备阶段,在这阶段。学生要了解活动的任务、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对活动定向。 2、物质活动于物质化活动阶段: 物质活动是指运用实物进行的活动,物质化活动是运用实物的代替进行的活动 3、有声音语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 填空、单选: 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心理学历史可以分为哲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时期 多选: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临床法和个案法 简答、论述: 论述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14——15 教师应掌握的心里辅导技术?17——18 第二章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填空、单选: 1、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植物性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延脑有活命中枢之称 3、高级神经活动主要指大脑皮层完成的条件反射活动。 4、脑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5、大脑皮层可分为感觉区、运动区、联合区 6、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做出的规律性的回应,可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7、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8、心理发生与发展分为种系心理发生与发展和个体心里发展 9、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多选 1、人类心理发生与发展的条件:手的发展和直立行走;劳动;语言 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 3、中学生心里发展的一般特征:过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 简答、论述: 1、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点35 相同:基本原理相同,以强化为基础,都有消退抑制和自然恢复现象;都可以建立多级条件反射;都有泛化和分化现象。 不同:反应的先天性和后天性是根本区别;操作水平不同(不随意与随意);学习模式不同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39 遗传因素:遗传,生理成熟;二、自然因素;空气质量,噪声,社会密度,自然灾害; 社会文化因素:文化传统,拷贝世界,学校教育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表现:

2018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

2018年人格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1.人格的定义(P5) 人的稳定而独特的行为模式及其内在动力组织的统一体 2.人格的基本特性(P5) 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 3.人格分析的三个层面(P7) 种属共有、群属共有、个属特有 4.人格研究的三种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P20-30) 个案法评价:优势 生态效度高 深入性强 独特性好 ;劣势 代表性弱 专业性强 主观性明显 相关法评价:优势 代表性强 效率高 提出假设主要方法 ;劣势 不能得出因果关系 很难消除社会称许性 牺牲独特性 实验法评价:优势 能够得出因果关系结论 较好实现对变量的控制 ;劣势 生态效度弱 成本高 专业性强 5.人格投射测验(P33-35) 概念:让人对模糊不清的刺激信息进行自由反应,以评估其人格的方法。 类型:罗夏墨迹、主题统觉、画画测验等。 优势:反应的真实性高;操作简单。 劣势:解释困难;主观性太强。 6.测评的评价:信度、效度(P38) 信度:测验的可靠性(稳定性) 效度:测验的准确性(目标性) 7.Allport的人格结构理论(P44-45) 统我-特质-态度-习惯-反射 反射是对外界刺激的本能随机反应;习惯是对具体刺激的特定反应;态度是诸多习惯引起的情感倾向;特质乃是人格中最基本和最稳定的单位,当一个人具有某种特质时,他的思想和行为会具有经常朝某个方向反应的倾向;统我:是人格中趋于内在统一的所有方面,包括个体内部对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提升的所有方面,是客观存在的“我”的所有方面。 8.Catell对特质的区分: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P51) 表面特质: 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个体相对外显的特质 彼此之间并没有相互的关系 根源特质:内在的、稳定的、作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的特质 由表面特质推断而来 彼此相关、共同变化的一系列特征 9.Catell的根源特质确定方法:因素分析(P53) 10.Eysenck的大三人格模型(P56) 外向性(extraversion)反映的是人的活动性指向和强度 神经质(neuroticism)反映了人情绪的稳定性

教育心理学(公共课)考纲

教育心理学(公共课)考纲 考试范围与内容 第一部分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导论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P3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事实):苏格拉底(产婆术);赫尔巴特(意识阈和统觉 团、五段教学法);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P9-P18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P18)和方法(了解) 第二章学习概论 1.学习的实质(P27) 2.学习的分类:掌握加涅的学习结果的分类和奥苏泊尔的学习的分类。举例分 析。(P30-P31) 3.最近发展区(p57)是指个体不能独立完成但在更有能力的同伴或成人的帮助 指导下能够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独立完成水平与成人帮助完成水平) 第三章学习理论 1.行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P34);桑代克的试误 说,学习的三定律(P3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强化原理(P38);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观察学习的过程(P41)。 2.认知派学习论: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P44);布鲁纳的发现学习(P49);奥苏 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含义,类型);先行组织者(P52-54) 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P59); 第二部分不同类型学习的学习过程 第四章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区别与联系(P68) 2.概念学习P71 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教育心理学上的术语, 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的记忆。超过刚能背诵的

程度之后的重复学习。

过度学习有利于识记材料的保持,但是也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不能一味的重复再重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限度的过度学习比刚能背诵的效果好,但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其保持效果不再增加。 如学习四遍后恰能背诵,则再学习两遍效果最好,但再学习效果则适得其反,对人的身心造成危害。 3.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条件P77,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P78 第五章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1.技能的含义P81 2.程序性知识包括: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 3.智慧技能包括:概念(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P71 4.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的学习,(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第六章问题解决和创造力培养 1.问题解决的含义P124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P129 3.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如何培养创造力。 第七章动作技能的学习 1.动作技能的定义,和分类P82 反馈 2.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认知定向,联系形成,熟练操作(自动化) 第八章品德和态度的学习 1.态度和品德的含义,构成成分;品德与态度的区别和联系P90 P93 2.品德学习理论: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P94 3.态度和品德的改变过程,影响条件P98 4.态度和品德的学习的方法(改变的措施)品德不良学生的矫正P100 第三部分影响学习的因素(内) 第九章学习的迁移 1.学习的迁移与分类P167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辅导:心理评估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辅导:心理评估本文主要介绍了心理评估及其意义,心理测验,评估性会谈等方面。 一、心理评估及其意义 (一)心理评估的含义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实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实行分类的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既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如各种心理测验;也能够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如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等。 (二)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包括有轻、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学生)为主,因而心理评估的功能就不应仅仅实行心理症状学诊断或心理病理分类学诊断,而也应重视对学生发展潜能、自我实现水准的正向评定。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即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疾病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对当事人心理疾病的有无以及心理疾 病的类别实行诊断。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了解健康状态下的心智水平及自我实现的倾向。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注重的是人的潜能、人的价值实现的水准,人的心理素质改善的水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受到高度重视。 (三)心理评估的意义 1.心理评估是有针对性地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是一项高度个别化的教育工作,为了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制定准确的辅导与咨询方案。这包括必须准确

找出个体的问题症结,了解他所处的环境的特征,准确地把握他理解世界的独特的观点。 2.心理评估是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心理评估不但是了解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行为表现的工具,也是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绩效的工具,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如何,只能从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症状减轻、心理素质的改善来加以确认。 二、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心理测验是一种特殊的测量,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的程序。测验通过测量人的行为,去推测受测者个体的智力、人格、态度等方面的特征与水平。心理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实行分类,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认知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特殊水平测验、创造力测验及成就测验。人格测验包括多项人格调查表、兴趣测验、成就动机测验及态度量表等。 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标准化的测验,特别是智力测验的施测与解释,都要求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施测人员来实行。教师在选择测验时,必须充分考虑测验的意图、测验的适用年龄、测验的方式和性质等,特别是在对测验结果的解释上,更是要谨慎从事,不能迷信测验分数,更不能把某一次测验的分数当做教学决策与评判儿童的重要依据。而理应把测验看成是一种检测学生某个方面特点的工具,它只有与其他信息来源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心理测验的功能。 三、评估性会谈 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教师通过会谈既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也能够对学生的认知、情绪、态度施加影响。所以,会谈可分为评估性会谈与影响性会谈。但二者很难截然分开,与其他方法比较起来会谈法的优点是:在会谈中能够当面澄清问题,以提升所获得资料的准确性;通过观察会谈过程中双方的关系及学生的非言语行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doc

教育心理学 三过程、四对象、五要素 研究对象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包插四对象: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师心理和教学心理四大部分,其屮,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初创时期 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 赫尔巴特竝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一一丿匚、理学的基础之上。 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卡普杰列夫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教育心理学之父”。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廖世承借鉴英国的教育心理学,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完善吋期(20世。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心理学重要人物汇总: I裴斯泰洛齐I第一次捉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 I赫尔巴特I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尤建立在科学一一,匚'理学的基础之上。 I乌申斯基I 18674869年.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卡普杰列夫1冯特 1桑代克1 1877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九足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 1 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壯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它标志蓿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 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笫一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廖世承 1布鲁纳 1罗杰斯 1奥养贝尔1加涅 1亚里士多徳 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 这个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这-?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山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1借鉴英国的教育心理学,并于1924年编写岀版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发起课程改革运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I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人木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1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1《论灵魂》是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乳儿期(0岁-1岁)、婴儿期(1岁一3岁)、幼儿期(3岁-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 15岁一25岁)、成年期(25岁一65岁)、老年期(65岁后) -、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人格心理学重点

一、选择填空 1、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2、人格心理学产生的来源最主要有两个:一是心理测量运动,二是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 3、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梦的解析》,标志着古典精神分析的形成。 4、弗洛伊德提出的几种防御机制:压抑、否认、投射作用、合理化作用、移置、反向作用、认同作用、固着作用、升华作用、退化作用。(KP84) 5、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口腔期(动欲区:口腔)、肛门期(动欲区:肛门)、性蕾期(动欲区:生殖器)、潜伏期(性欲被移置为替代性的活动)、生殖期(动欲区:生殖器) 6、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自由联想法、梦的分析(两种方式:符号化、梦的制作)、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幽默。 7、1911年,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8、阿德勒人格动力概念:器官缺陷、自卑感、追求优越与社会兴趣。 9、1939年,哈特曼发表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一书,标志着自我心理学正式成立。 10、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 主动对内疚(3~6岁) 勤奋对自卑(6~12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亲密对孤独(20~25岁)繁殖对停滞(25~65岁)(KP116-118) 11、霍妮提出了神经症的双重衡量标准:文化标准和心理标准。 12、弗洛姆把人的性格分成两个部分:个体性格和社会性格。 13、卡特尔把动力特质分为三种:能、外能(包括态度和情操)和辅助。 14、默里创立了研究无意识心理过程的著名方法,即“主题统觉测验”。 15、荣格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与整体性。三个不同层次人格结构: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16、荣格根据两种态度或倾向性,把人划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提出四种心理功能: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 17、艾森克认为存在着三个基本的人格类型或人格维度:外倾性(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 三个基本维度的生物学基础:内外倾(皮层唤醒水平)、神经质(边缘系统)、精神质(男性生物特性,特别是雄性激素分泌) 18、斯金纳将强化按间隔时间和频率特征分为两大类: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 19、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学习的发生离不开四个要素,它们是: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 20、学习就是在各种习惯族系等级系统中,反应等级不断重新组合的过程。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原有反应等级不能解决当前问题的情况叫做学习困境(学习的前提/基础)。 22、冲突的种类:接近—接近冲突(指两个目标具有同等的诱惑力,都是诱发接近趋向的目 标时所发生的冲突) 回避—回避冲突(指一个人必须在两个否定目标中选择其一,即同时面对 两个目标都只能诱发回避趋向时所发生的冲

教育心理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大纲

(一)教育心理学。 1.绪论。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成书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至3世纪,此书提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道而弗强,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2四大时期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868年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1908 中国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此时期,学习理论一直是主要的研究领域,主导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基本观点是学习就是刺激余反映之间形成连结的过程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维果斯基布隆斯基鲁宾斯坦 1924 中国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西方注重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60年代初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 1962我国成立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80心理学家潘叔主编《教育心理学》正式出版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教育 狭义:研究学校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包含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育媒体、教学环境 (3)掌握并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观察法:得到的材料是真实的,符合实际的,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一些现象不可重复性

实验法: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从而引起人们的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要求:至少操作一个自变量,随机派选被试进行实验处理,在实验组和一个或者几个控制组之间至少要比较一个因变量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注意问题:问卷题目不宜过多,题目应生动有趣,消除防御心里,加入一些探测性项目,信度和效度 个案研究法:对一人或者一组人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 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关于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整合性认识进行总结,进而寻找其中的规律 2.学生心理与教育。 (1)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基本特征) 阶段性——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地位连续性——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又萌发一下阶段的新特征 定向性与顺序型——发展不可逆性,阶段之间不可逾越 不平衡性——个体在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止时间、到达成熟时期的时间各不相同;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差异性——每个体都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其发展速度、到达最终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不一样,如:早慧早熟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童年期(学龄初期)——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四年级10-11岁儿童思维开始一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少年期(初中时期)心里断乳期、危险期(抽象思维已经占主导地位,出现反省思维,一定程度上仍需具体形象为支柱) 青年初期(学龄晚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