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中厚板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检测

【摘要】

本毕业设计的课题是中厚板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主要任务是在掌握焊缝焊接缺陷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研究超声波探伤技术在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接接头探伤检测中的应用,并给出焊缝检测的具体方案。

超声波无损检测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的非常广泛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它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国内出现了一些数字化超声检测仪器,以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为代表研制完成一个良好的数字化的检测平台,该系统具有测量,数字显示,工作稳定,性能好等优点。

本文主要讲述了国内外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并在简述过程设备制造,焊接及无损探伤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超声波探伤技术及其在焊缝无损探伤中的应用及评定等级和注意事项。

针对给定的中厚板焊缝,通过实验检测该焊缝的缺陷,详细介绍试块选用,设备调试,现场探伤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还介绍了现场探伤,缺陷定位和长度测量的具体方法,并通过标准对检测中的缺陷进行了等级评定并得出了检测工艺卡。

关键词:焊缝;超声波探伤;试块;缺陷评定

Abstract

The graduation project is the subject of plate butt weld ultrasonic testing, the main task is to master the weld defects and their causes on the basis of ultrasonic technology in the butt welded joints of steel pressure vessel flaw detection application, weld inspection are given a specific program.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s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a wide range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 which i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of product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re have been some domestic digital ultrasonic instrumentation, ultrasonic flaw detector to pulse reflection, represented by a good number of complete development of the testing platform, the system has measurement, digital display, stable, and good performance .

This paper describes ultrasonic testing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status quo, and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s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welding an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based on the details of the ultrasonic weld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grade and pay attention to matters.

For a given plate weld seam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testing of the defects, details of specimen selection, commissioning, field testing of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lso introduced on-site inspection, defect location and length measurement of the specific method of detection by the standard of the defects were obtained grading and inspection process card.

Key words: weld; ultrasonic testing; test block; defect assessment.

目录

1绪论 (4)

2超声波检测(UT) (5)

2.1超声探伤技术 (5)

2.1.1 超声波的介绍 (5)

2.1.2超声波的仪器、探头、试块 (6)

2.1.3探头的性能 (7)

2.2仪器和探头的综合性能 (8)

3焊缝的超声波探伤 (9)

3.1中厚板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 (9)

3.1.1检测面的选择和准备 (9)

3.1.2传输补偿测定 (9)

3.1.3检测系统及其性能指标 (10)

3.2制作DAC 曲线 (14)

3.2.1横向缺陷检测灵敏度 (14)

3.2.2 距离一波幅曲线(DAC曲线) (14)

3.3扫查速度和方式 (16)

4缺陷的测定和评定 (17)

4.1缺陷位置和大小的测定 (17)

4.2 焊缝质量评级 (18)

4.3具体的相关操作步骤及原则 (19)

4.4结论 (20)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1绪论

过程设备是各个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重要生产设备,用于供电,供热,和储存各种工业原料及产品,完成工业生产过程必须的各种物理过程和化学反应,因此它成为石油,化工,电站,核能和军工等工业部门的重要生产装备。其制造工艺以焊接为主,质量要求比较高。焊缝质量直接决定着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在制造合和使用过程中的焊缝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故需要寻找一种高效,经济,简便可行的无损检测技术及缺陷评定的方法。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和声发射等检测技术。其中超声波探伤和射线探伤是检测压力容器焊缝内部缺陷的主要手段。超声波探伤以其探伤距离大,探伤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检测速度快,检测费用低等优势,在过程设备制造和检测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如今,一些过程设备的检验,检测及缺陷评定仍存在很大问题,其检验、检测要求难以统一,制造质量难以保证。给设备的维护和在用管理带来很大难度。焊接缺陷的类型主要包括未焊透,未熔合,裂纹,气孔及夹渣等。这些缺陷如不进行定期检查及有效的安全评定而盲目使用势必会造成重大恶性事故,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怎样实现对焊缝内部缺陷精确定位,定量和定性分析及缺陷评定,是需迫切解决的课题。

在焊缝缺陷检测中,超声检测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与其它常规检测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重点研究焊缝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检测方法,从而对焊接缺陷进行有效的安全评定。

超声波检测是应用最广泛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它是利用进入被检材料的超声波对材料表面与内部缺陷进行检测。

2超声波检测(UT)

超声波检测是利用超声波在物质中的传播、反射和衰减等物理特性来发现缺陷的一种探伤方法。与射线探伤相比,超声波探伤具有灵敏度高、探测速度快、成本低、操作方便、探测厚度大、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特别对裂纹、未熔合等危险性缺陷探伤灵敏度高等优点。但也存在缺陷评定不直观、定性定量与操作者的水平和经验有关、存档困难等缺点。在探伤中,常与射线探伤配合使用,提高探伤结果的可靠性。超声波检测主要用于探测试件的内部缺陷。

2.1超声探伤技术

超声波:频率大于20KHZ的声波。它是一种机械波。探伤中常用的超声波频率为0.5~10MHz,其中2~2.5MHz被推荐为焊缝探伤的公称频率。

2.1.1 超声波的介绍

(1)波的类型

1)纵波L: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气、液、固体均可传播纵波。

2)横波S: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3)表面波R:沿介质表面传播的波。只能在固体表面传播。

4)板波:在板厚与波长相当的薄板中传播的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2)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固体介质中)

1)E-弹性横量,ρ:密度,σ:泊松比,不同介质E、ρ不一样,波速也不一样。

2)在同一介质中,纵波、横波和表面波的声速各不相同Cr

Cs

≥。

Cl≥

钢:Cl=5900s

m/

m/,Cs=3230s

m/,Cr=3007s

(3)波的迭加、干涉、衍射

1)波的迭加原理

当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如果在空间某处相遇,则相遇处质点的振动是各列波引起振动的合成,在任意时刻该质点的位移是各列波引起位移的矢量和。几列波相遇后仍保持自己原有的频率、波长、振动方向等特性并按原来的传播方向继续前进,好象在各自的途中没有遇到其它波一样,这就是波的迭加原理,又称波的独立性原理。

2)波的干涉

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位相相同或位相差恒定的波相遇时,介质中某些地方的振动互相加强,而另一些地方的振动互相减弱或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波的干涉现象。波的干涉是波动的重要特征,在超声波探伤中,由于波的干涉,使超声波源附近出现声压极大极小值。

3)波的衍射(绕射)

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与波长相当的障碍物时,能绕过障碍物边缘改变方向继续前进的现象,称为波的衍射或波的绕射。

波的绕射和障碍物尺寸Df及波长λ的相对大小有关。当Df<<λ时,波的绕射强,反射弱,缺陷回波很低,容易漏检。超声探伤灵敏度约为λ/2,这是一个重要原因。当Df>>λ时,反射强,绕射弱,声

波的绕射对探伤即有利又不利。由于波的绕射,使超声波产生晶粒绕射顺利地在介质中传播,这对探伤是有利的。但同时由于波的绕射,使一些小缺陷回波显著下降,以致造成漏检,这对探伤不利。

(4)超声场的特征值

1) 超声场:充满超声波的空间或超声波振动所波及的部分介质。

2) 声阻抗Z:超声波中任一点的声压与该处质点振动速度之比。

3) 声强I: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声能称为声强。

2.1.2超声波的仪器、探头、试块

超声波探伤设备一般由超声波探伤仪、探头和试块组成。

(1) 仪器

常用超声波探伤仪为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

A型显示:一种波形显示。

脉冲波:周期性的发射不连续且频率不变的波。

反射式:通过接收反射回波信号。

(2) 探头

在超声波探伤中,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是通过探头来实现的。

探头又称换能器,其核心部件是压电晶体,又称晶片。晶片的功能是把高频电脉冲转换为超声波,又可把超声波转换为高频电脉冲,实现电一声能量相互转换的能量转换器件。

压电晶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

压电效应:在交变拉压应力作用下产生交变电场或者在交变电场作用下产生伸缩变形。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按波型分:纵波探头、横波探头、表面波探头、板波探头。

按晶片数分:单晶探头、双晶探头。

a.直探头(纵波探头)

直探头用于发射和接收纵波。

直探头主要用于探测与探测面平行的缺陷。

b.斜探头

横波斜探头是利用横波探伤,主要用于探测与探测面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的缺陷,如焊缝探伤等。

横波斜探头的标称方式常用两种:

①一种是以横波折散角β来标称。如β=40o,45o,60o等;

②另一种是以折射角的正切值(β

K=)来标称。K=1.0,1.5,2.0,2.5

tg

等。

c.双晶探头

探头型号:(1)2.5B20Z;(2)5P6×6K3。

(3) 试块

试块:按一定用途设计制作的具有简单几何形状人工反射体的试样。

超声探伤中是以试块作为比较的依据,用试块作为调节仪器和定量缺陷的参考依据是超声探伤的一个特点。根据使用目的和要求的不同,通常将试块分成以下两大类:标准试块和对比试块。

a.标准试块:权威或法定机构制定的试块。如GB11345—1989规定CSK—ZB 试块为焊缝超声波探伤用标准试块。主要用于测定斜探头的入射点、调整探测范围和扫描速度、测定仪器探头以及系统的性能等。

b.对比试块:对比试块又称参考试块,它是由各专业部门按某些具体探伤对象规定的试块。GB11345—1989规定,RB—1(适应8—25mm板厚)、RB—2(适应8~100mm板厚)和RB—3(适用8—150mm板厚)为焊缝探伤用对比试块。RB试块组主要用于绘制距离—波幅曲线、调整探测范围和扫描速度、确定探伤灵敏度和评定缺陷大小,它是焊缝评级判定的依据。

试块的作用:

a.确定探伤灵敏度;

b.测试仪器和探头的性能;

c.调整扫描速度;

d.评判缺陷的大小。

2.1.3探头的性能

斜探头入射点:主声束轴线与探测面的交点。

探头前沿长度:入射点至探头前沿的距离。

斜探头K值和折射角β:

K值:横波折射角的正切值β

K=

tg

探头主声束偏离:探头实际主声束与其理论几何中心轴线的偏离程度。

θ。

用偏离角θ来表示。GB11345-1989规定,?

≤2

探头双峰:平行移动探头,同一反射体产生两个波峰的现象称为双峰。

探头主声束偏离与双峰,影响缺陷的定位和判断。

2.2仪器和探头的综合性能

灵敏度:发现最小缺陷的能力,发现的缺陷越小,灵敏度越高。常用灵敏度余量来衡量。

灵敏度余量:是指仪器最大输出时(增益、发射强度最大、衰减和抑制为0),使规定反射体回波达基准波高所需衰减的衰减总量。

盲区:指从探测面到能够发现缺陷的最小距离。盲区内的缺陷一概不能发现。

分辨力:是指在示波屏上区分相邻两缺陷的能力。能区分相邻两缺陷的距离愈小,分辨力就愈高。

3焊缝的超声波探伤

3.1中厚板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

随着工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焊缝超声波检测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要点也日益提高,焊接接头形式有等厚平板对接、变截面平板对接、角型接、T 型接等。

3.1.1检测面的选择和准备

为了有效检测焊缝,必须根据焊接接头形式、板厚和可能产生的缺陷类型来选择检测面。对于薄板平对接,可以采用单面双侧进行扫查,当单面双侧无法满足时,可以采用双面单侧进行扫查。对于T型接头和Y型接头,应尽可能多地选择检测面。T型接头和Y型接头用于直探头扫查的清理宽度为腹板厚度加上焊角尺寸。用于斜探头扫查的清理宽度与对接焊缝要求一样。

(1)检测前的准备

检测开始前,检测人员应了解被检构件的基本情况,包括材质、板厚、结构类型、坡口形式、焊接方法、质量等级、表面状态等,并确定合理的检测区域。

(2)检测系统参数设置与调整

1) 仪器、探头选择根据板厚、结构类型、坡口形式、焊接方法等有关信息,选取有利于发现缺陷的探头类型。一般情况下,每个检测部位至少要用到3 个探头,进行焊缝区域和焊缝两侧母材区域内缺陷的检测,以便于更准确的判断缺陷类型和位置。

根据项目的实际要求,选用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这些数字式仪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具有不少于100 组的数据存储功能,可以将多组DAC曲线存储在其中,也可以将检测中遇到的某些回波存于其中,以便分析研究。超声波探头在使用前应进行探头实际参数测量,确认探头标称参数与实际参数的误差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2) 仪器参数设置根据检测对象,在仪器面板对应菜单上设置材料声速、探头类型、发射强度、重复频率、工件厚度等参数。在试块上测定探头零点和脉冲位移,调整探测范围,使最大检测范围回波调节至显示屏满刻度3/4左右。

3.1.2传输补偿测定

检测开始前,必须测定检测系统在对比试块和工件上的传输补偿。这种传输补偿即是包括因材质差异、声程差异和表面耦合等在内的一系列因素导致接收回波能量的变化。

3.1.3检测系统及其性能指标

超声波检测系统包括仪器、探头、试块、探头电缆和耦合剂。在检测过程中,要求仪器、探头和探头电缆匹配良好且性能稳定,满足必要的检测灵敏度。

(1)探测条件的选择

a.探测面修整:表面粗糙度m Ra μ3.6≤; 修整宽度502+≥KT P ;50+≥KT P 。

b.耦合剂的选择

耦合剂:在探头与工件表面之间施加的一层透声介质。 耦合剂作用:

ⅰ.排除探头与工件表面之间的空气,使超声波能有效地传入。 ⅱ.减少摩擦。 耦合剂应满足的要求:

ⅰ.能润湿工件和探头表面, 流动性、粘度和附着力适当,不难清洗。 ⅱ.声阻抗高,透声性能好。 ⅲ.来源广,价格便宜。

ⅳ.对工件无腐蚀,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 ⅴ.性能稳定,不易变质,能长期保存。 c.频率的选择

一般2.5~5.0MHZ 。薄工件采用较高值,厚工件采用较低值。 d.K 值选择与测定

测入射点和K 值。在操作过程中应目视检测面,保证检测面光滑无焊渣,无飞溅无油污,无氧化皮等。检测面不符合要求时要进行修磨。要适当设定仪器的工作状态,扫查范围,检测材料的声速,延迟,K 值与探头相对应。在扫查缺陷时不要忘了测定探头前沿和K 值,调节扫描速度,确定扫描速度为1:1或2:1。K 值的测定如图3-1所示。

图3-1 K 值的测定

根据工件厚度来选择,薄工件采用大K值,避免近场区探伤,厚工件采用小K值,以缩短声程,减少衰减。

☆注意:K值常因工件中的声速变化和探头的磨损而产生变化,所以探伤前必须在试块上实测K值。

e. 斜探头入射点和斜率的测定

斜探头的入射点测定。斜探头声束轴线与探头底面的交点称为斜探头的入射点,商品斜探头都在外壳侧面标志入射点,由于制造偏差和磨损等原因,实际入射点往往与标志位置存在偏差,因此经常测定。其测定方法如下:如图2所示用CSK–2B或IIW试块测定,将斜探头置于试块R100圆心处,探测R100圆弧,如图3-2所示。前后移动探头,使所获得的反射回波最高。此时探头壳面与R100圆心的刻度线所对应的点即为入射点。

图3-2 CSK-2B试块

f.探测面的选择

根据板厚和缺陷的位向以及检验等级确定。

如纵向缺陷:

ⅰ.单面双侧,一种K值。

ⅱ.一种或两种K值,两面双侧。

ⅲ.两种K值,两面双侧,外加K1.0,单面双侧串列式探测。

h. 探头的选择

对探头的要求:

①直探头用于母材上探头移动区域内缺陷的检测,这些缺陷包括母材分层、夹杂等面积型缺陷,以及母材上可能产生的马脚修补缺陷,也用于检测母材显着的材质衰减和板厚的变化。同时,对于T 型接头和Y型接头,也应用直探头在翼板母材远离焊缝的一面进行检测,以便发现检测区域内未熔合、未焊透等危害性缺陷。直探头包括双晶直探头(检测mm

t20

>) ,

≤) 和单晶直探头(检测mm

t20

频率为2~5MHz,晶片直径φ10 mm、φ20 mm。

②斜探头用于检测区域内所有缺陷的检测,在选择探头角度时,应考虑主声束尽可能与预计的缺陷面垂直,例如对未熔合的检测,就应该选择主声束与未熔合面垂直的探头。斜探头的公称角度为45°、60°、70°,频率为2~5MHz ,晶片有效面积不超过5002

m m,且任一边长不大于25 mm,同时规定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大于2°,探头主声束垂直方向的偏离,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横波斜探头探伤技术是利用超声波倾斜入射到界面时,产生的波形转换现象,从而利用波形转换中产生的横波穿透工件,发现内部缺陷的。其原理如图

3-3所示‘

图3-3横波斜探头探伤原理

(2)扫描速度(时基线比例)的调节

声程法、水平法、深度法.

常用水平法和深度法

δ<20mm时,——常用水平法。

δ>20mm时,——常用深度法。

水平法:使示波屏水平刻度值直接显示反射体的水平投影距离。RB试块等。

深度法:使示波屏水平刻度值直接显示反射体的垂直深度。RB试块等。

(3)试块

试块是按一定用途设计制作的具有简单几何体形状的人工反射体式样,试块和仪器,探头一样,是超声波探伤中的重要工具。对试块的要求:试块包括标准试块与被检工件材料具有相同声学性能的对比试块,试块必须满足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试块的作用:

确定探伤灵敏度;

测试探头的性能;

调整扫描速度;

评判缺陷的大小。 焊缝探伤常用试块举例

2-RB 试块2-RB 试块是GB11345–1989中规定的焊缝检测用对比试块,结

构如图3-4所示。IIW 试块 IIW 试块是标准试块,其结构如图3-5所示。

图3-42-RB 试块

图3-5 IIW 试块

3.2制作DAC 曲线

将直探头放置在对比试块上,斜探头放置在RB2 试块上,测DAC 曲线,在检测声程范围内,制作DAC曲线时不少于3 点,且必须包含最远的声程。

3.2.1横向缺陷检测灵敏度

在对工件进行斜探头扫查时,必须进行横向缺陷的检测。检测横向缺陷时,在原检测灵敏度基础上增加6 dB。

扫查灵敏度设置

(1)为了充分扫查检测区域,不造成漏检和误判,扫查灵敏度不能低于基准灵敏度,即20 %DAC 曲线,检测横向缺陷时增加6 dB ,另外还须考虑传输补偿。

(2)检测系统的校验和复核

检测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因此,整个检测实施过程中都必须保证检测系统的稳定和可靠。用不少于3 个点的反射回波对DAC 曲线进行复核,如果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波高下降≥2 dB ,则应对上一次复核以来的所有检测进行复验;如果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波高上升≥2 dB ,则应对上一次复核以来的所有记录信号进行重新评定。

(3)检测信号的评价采用

DAC 曲线并以最高回波为基础,对缺陷进行定量评价,依据焊缝坡口形式、焊接工艺、缺陷位置、动态波形等对缺陷进行性质估判。

3.2.2 距离一波幅曲线(DAC曲线)

描述某一确定反射体回波高度随距离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为距离—波幅曲线,距离—波幅曲线的范围如图3-6所示,距离—波幅曲线示意图如图3-7所示。

图3-6 距离——波幅曲线的范围

图3-7距离——波幅曲线示意图

距离一波幅曲线由定量线、判废线和评定线组成,评定线和定量线之间(包括评定线)称为Ⅰ区,定量线与判废线(包括定量线)称为Ⅱ区,判废线及其以上区域称为Ⅲ区。

两种形式:

1、距离—dB曲线

2、距离—波高(%)曲线(面板曲线)

制作DAC曲线示意图如图3-8所示。

图3-8制作DAC曲线示意图

3.3扫查速度和方式

扫查速度不大于150 mm/ s ,探头移动保证至少10 %探头晶片宽度的重叠。为了有利于发现缺陷和区别真假信号,采取前后、左右、转动和环绕四种基本扫查方式扫查。在检测横向缺陷时,采用与焊缝中心线呈10°~20°的夹角进行双侧双向扫查;对于余高磨平的焊缝,可将探头置于焊缝上,进行不同方向的扫查。

a.锯齿形扫查。如图3-9所示。

图3-9锯齿形扫查

b.前后扫查。

c.左右扫查。

d.转角扫查。

e.环绕扫查

f.平行或斜平行扫查。如图3-10所示。

图3-10 平行扫查

g.串列式扫查。

四种基本扫查方式主要用来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状等情况。

4缺陷的测定和评定

4.1缺陷位置和大小的测定

1.缺陷位置的确定

常用水平定位法、深度定位法。

水平定位法:假定仪器按水平1:1调节扫描速度。

2.缺陷大小的测定

探伤中发现位于定量线或定量线以上的缺陷要测定缺陷波的幅度和指示长度。

①缺陷波幅度的表示: SL + (x) dB 、Ф3×40±(x)dB。

②缺陷波的指示长度测定

指示长度:按规定的方法测定的缺陷长度称为缺陷的指示长度。

指示长度总是小于等于缺陷实际长度。

a.相对灵敏度测长法:以缺陷的最高回波为相对基准、沿缺陷的长度方向移动探头,降低一定的dB值来测定缺陷的长度。常用的是6dB法、端点6dB法。

ⅰ、6dB法(半波高度法)如图4-1所示。

图4-1半波高测长法

由于波高降低6dB后正好为原来的一半,因此6dB法又称为半波高度法。

半波高度法做法:移动探头,找到缺陷的最大反射波(不能饱和),然后沿缺陷方向左右移动探头,当缺陷波高度降低一半时,探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就是缺陷的指示长度。

6dB法做法:移动探头找到缺陷最大反射波后,调节衰减器,使缺陷波高降至基准波高。然后用衰减器将仪器灵敏度提高6dB,沿缺陷方向移动探头,当缺陷波高降至基准波高时,探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就是缺陷的指示长度。

★6dB法(半波高度法)适用于测长扫查过程中缺陷波只有一个高点的情况。

ⅱ、端点6dB法(端点半波高度法)

当缺陷各部分反射波高有很大变化时,测长采用端点6dB法。

具体做法:当发现缺陷后,探头沿着缺陷方向左右移动,找到缺陷两端的最大反射波,分别以这两个端点反射波高为基准,继续向左、向右移动探头,当端点反射波高降低一半时(或6dB),探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即为缺陷的指示长度。

★适用于测长扫查过程中缺陷反射波有多个高点的情况。

b.端点峰值法,如图4-2所示。

图4-2端点峰值法测长

当缺陷反射波峰起伏变化,有多个高点时,以缺陷两端反射波极大值之间探头的移动长度来确定缺陷的指示长度。

端点峰值法测得的缺陷指示长度比端点6dB测得的指示长度要小一些。

★端点峰值法也只适用于测长扫查过程中缺陷反射波有多个高点的情况。

③缺陷长度的计量

GB11345-89规定:

i. 当相邻两缺陷间;

ii. 缺陷指距小于8mm时,以两缺陷指示长度之和作为一个缺陷的指示长度(不含间距)示长度小于10mm者,按5mm计。

4.2 焊缝质量评级

焊缝质量评级:缺陷的大小测定后,要根据缺陷的当量和指示长度结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来评定焊缝的质量级别。

GB11345-89标准将焊缝质量分为Ⅰ、Ⅱ、Ⅲ、Ⅳ级。Ⅰ级质量最高,Ⅳ级质量最低。

(1)Ⅳ级焊缝

a. 反射波高位于Ⅲ区的缺陷者。

b. 反射波超过评定线,检验人员判为裂纹等危害性缺陷者。

c. 位于Ⅱ区的缺陷指示长度超过Ⅲ级者。

(2)Ⅰ、Ⅱ、Ⅲ级焊缝

a. 位于Ⅰ区的非危害性缺陷评为Ⅰ级。

b. 位于Ⅱ区的缺陷按表4-3所示,评定其级别。

表4-3 GB11345-89标准,Ⅱ区缺陷级别评定

超声波探伤特点:

①面积型缺陷检出率高,而体积型缺陷的检出率低。对裂纹、未熔合等危险性缺陷灵敏度高。

②探测厚度大,几百毫米至几米。

③适于各种试件,对接焊缝、角焊缝、板材、管材、棒材、锻件、复合材料等。

④成本低、速度快、操作方便。

⑤评定不直观、定性困难。

⑥记录存档困难。

4.3具体的相关操作步骤及原则

1.接触法检测步骤:

(1)看工艺卡。

(2)检测前准备。

(3)扫描速度调节。

(4)传输修正的补偿。

(5)检测灵敏度的调节。

(6)零件的扫查。

(7)标记缺陷并记录埋深。

(8)选择试块并对所标记的缺陷进行逐个评定。

(9)检测灵敏度复查,记增益值。

(10)清理现场做记录。

2.选试块调灵敏度的原则:选两试块,第一试块埋深应不大于零件前表面加工余量;另一试块埋深应不小于零件总厚度减去后表面加工余量。

3.评定缺陷的步骤:

(1)将探头置于扫查出的任一缺陷处,移动探头,利用增益旋钮将缺陷的回波从荧光屏最高处记录下此时缺陷的水平位置。

(2)将探头前后左右移动,如果缺陷波很快下降,则此缺陷波为点状缺陷,如果缺陷波不下降,则该缺陷波为长条形缺陷。

(3)长条形缺陷用6db法测其指示长度。

(4)如果缺陷为点状缺陷,则将探头置于平底孔埋深与缺陷相同的对比试块上,移动探头位置,使平底孔反射波达到最高,调节增益使平底孔反射波达垂直满幅度的80%,记下此时增益值为Vi.和衰减器读数Vf.则缺陷的当量幅度为试块平底孔(Ф+Vi-Vf),如果埋深无与缺陷相同的试块,则选择平底孔埋深略小于或略大于缺陷深度的试块,采用插入法。

(5)如果缺陷为长条形缺陷,按步骤4评定缺陷的当量幅度,按照1~5

步重新评定其它缺陷。

4.内差法评定缺陷:当在用试块对比法评定缺陷,当找不到与试块缺陷同埋深的试块时,用两个试块,一个厚的一个薄的,先调一个试块的缺陷回波幅度到80%,记下此时的增益值为d1,以此增益值再调节另一个试块的缺陷回波幅度,该两点缺陷的回波的幅度值画出直线,再调节试件缺陷的回波幅度,通过调节增益按钮,使它缺陷回波幅度达到这条直线上的一点,记下此时的增益值为d2,则评定缺陷为[Ф0.8+(d1-d2)]。

用斜探头横波接触法对焊缝进行检测,步骤和用直探头纵波接触法对锻件的检测步骤相同。

4.4结论

中厚板焊缝超声波检测在某种程度上有别于常规焊缝检测,在选择探头角度和数量上有严格要求,这一方面是为了全面扫查到焊缝截面,另一方面是要对可能产生的缺陷进行搜索,特别是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等那些危害性缺陷。根据焊缝坡口角度,选择与缺陷取向垂直的声束方向有利于发现缺陷。而在检测面的选择上,对于未焊透和裂纹缺陷应尽量采用一次波,对于边缘未熔合应尽可能使用同侧母材底面一次反射波,这样得到的缺陷回波信号会非常明显,因而也不至于出现漏检。另外,焊缝1 ∶1 作图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检测记录回波所有信息(包括波高、位置、回波包络图等) ,然后反映在焊缝剖面图上,有助于缺陷定性。

数据库课程设计大作业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测控071班 学号:200710402112 200710402115 姓名:杜文龙王京京 题目名称:物资管理系统 完成日期:2009年12月25日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09年12月

物资管理系统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中有关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设计与实现的方法和阶段性知识,光靠课堂讲授既枯燥无味又难以记住,但它们都很重要,要想熟练掌握,必须经过大量实践环节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2.通过课程设计,掌握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方法及步骤 数据库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开发一个数据库系统需要集理论、系统和应用三方面为一体,以理论为基础,以系统(DBMS)作支柱,以应用为目的,将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结合实际需要开发一个真实的数据库系统,对于较大型的系统可多人一起完成,但无论如何都应完成数据库的需求分析、数据的分析与建模、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的开发与运行等全部过程。在此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达到能够纵观全局,分析、设计具有一定规模的题目要求,基本掌握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且做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运用。 3.培养学生自学以及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设计,使同学能够主动查阅与数据库相关资料,掌握一些课堂上老师未曾教授的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学以及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应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严禁抄袭。 2.掌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关系数据库的设 计理论、设计方法等。熟悉数据建模工具Visio与数据库管理系统SQLServer 软件的使用。 3.按时上机调试,认真完成课程设计。 4.认真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需求分析 信息管理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工程,它能够使企业运行的数据更加准确、及时、全面、详实,同时对各种信息进一步地加工,使企业领导层对生产、经营的决策依据更充分,更具有合理性和库、科学性,并创建出更多的发展机会;另外也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科学化、合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为企业的管理水平跨上新台阶,为企业持久、健康、稳定的发展打下基础。 这个物资管理系统是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信息管理模式的信息管理系统。它的开发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编写应用程序的过程,而是以软件工程的思想为指导,从可行性研究开始,经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摄影摄像技术说课稿

《摄影摄像技术》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 我是《摄影摄像技术》课程主讲人,下面对《摄影摄像技术》进行说课。本课程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课程评价、课程特色与创新6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课程定位 1、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艺术欣赏与设计能力,图形、图像、动画、影视节目制作的处理与创作能力;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应用动画设计软件,具有多媒体开发、创作及网络应用和网页设计的能力;能在相关行业领域从事动画制作、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就业岗位: 1、在动画制片公司、多媒体设计制作公司从事动画原画设计、构图设计、动画制作等工作; 2、在电视台从事摄像、编辑等工作; 3、在出版社从事插图、卡通连环画的创作等。 3、专业核心能力课程: 1、原画创作技法、 2、动画运动规律、 3、二维动画制作实训、 4、三维动画制作实训、 5、定格动画制作实训、 6、影视动画剧本创作、 7、摄影与摄像技术、 8、影视编辑、 9、影视广告制作实训、10、计算机辅助设计(一)、11、计算机辅助设计(二) 4、本课程的性质 (1)《摄影摄像技术》课程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通过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来进行数码照片的拍摄与创作及影视作品的拍摄与创作。本课程以广告、影楼和影视传媒行业图片拍摄、影视宣传片拍摄等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要求为依据选取教学内容,参照岗位工作标准开发课程标准,模拟岗位工作过程实施教学工作过程。 (2)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公司项目模拟和同学们自创项目实战的方式,围绕广告和影视传媒行业先进的操作技术和岗位工作任务开展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专业要求与行业要求一致、训练要求与岗位要求一致、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致。 (3)《摄影摄像技术》课程依据摄影师、摄像师师等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无锡五角星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借鉴或使用他们的真实项目进行课程开发与改革,努力实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

毕业课程设计

目录 第1章绪论 (3) 第2章设计总体方案 (4) 2.1设计要求 (4) 2.2 设计思路 (4) 2.3 设计方案 (4) 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 (5) 3.1 A/D转换模块 (5) 3.1.1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原理 (5) 3.1.2 ADC0808 主要特性 (6) 3.1.3ADC0808的外部引脚特征 (6) 3.1.4 ADC0808的内部结构及工作流程 (7) 3.2 单片机系统 (9) 3.2.1 AT89C51性能 (9) 3.2.2 AT89C51各引脚功能 (9) 3.3 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 (10) 3.3.1 复位电路设计 (10) 3.3.2 时钟电路设计 (11) 3.4 LED显示系统设计 (12) 3.4.1 LED基本结构 (12) 3.4.2 LED显示器的选择 (13) 3.4.3 LED译码方式 (14) 3.4.4 LED显示器与单片机接口设计 (14) 3.5 总体电路设计 (15) 第4章程序设计 (17) 4.1 程序设计总方案 (17) 4.2 系统子程序设计 (17)

4.2.1 初始化程序 (17) 4.2.2 A/D转换子程序 (17) 4.2.3 显示子程序 (17) 4.2.4程序代码 (17) 第5章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第1章绪论 什么是数字电压表?数字电压表就是采用数字化技术,把需要测量的直流电压转换成数字形式,并显示出来。通过单片机技术,设计出来的数字电压表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通过网上资料显示,目前由各种A/D转换器构成的数字电压表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电工测量,工业自动化仪表等各个领域。 在电量的测量中,电压、电流和频率是最基本的三个被测量,其中电压量的测量最为经常。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更是经常需要测量高精度的电压,所以数字电压表就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测量仪器。数字电压表简称DVM,它是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把连续的模拟量转换成不连续、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的仪表。由于数字式仪器具有读数准确方便、精度高、误差小、测量速度快等特而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数字电压表的内部核心部件是A/D转换器,转换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字电压表的准确度,因而,以后数字电压表的发展就着眼在高精度和低成本这两个方面。 本文是以简易数字直流电压表的设计为研究内容,本系统主要包括三大模块:转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显示模块。其中,A/D转换采用ADC0808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转换,控制核心AT89C51再对转换的结果进行运算处理,最后驱动输出装置LED显示数字电压信号。

智能计算导论课程设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智能计算导论课程实验报告SAR图像变化检测

SAR图像变化检测 1 引言 遥感变化检测是指通过对不同时期同一区域的遥感图像进行比较分析,根 据图像之间的差异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地物或目标的变化信息。现代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变化检测提供了一种便捷的途径,遥感数据成为变化检测的主要数据源。 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微波能穿透云雾、雨雪,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能力。二,微波对地物有一定穿透能力。三,采用侧视方式成像,覆盖面积大。正是这些优点,使得SAR 图像日益成为变化 检测的重要数据源。 SAR 变化检测技术的需求日益广泛。目前,全球坏境变化加剧,城市急速发展,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这些都需要及时掌握相关动态信息,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支持,而SAR 的种种优点为快速响应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应急保障。 2 定义 变化检测是指通过分析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图像,检测出该地区的地物随时间发生变化的信息 SAR图像的变化检测是指利用多时相获取的同一地表区域的SAR图像来确定和分析地表变化,能提供地物的空间展布及其变化的定性与定量信息 3 常用方法

本报告所用算法流程图 4 实验结果

5 程序 %initial clc clear all close all

Ia=imread('2002.5.bmp');%read image Ib=imread('2005.4.bmp'); Iag=Ia(:,:,1);%rgb2gray Ibg=Ib(:,:,1); %midfilt Iam=medfilt2(Iag); Ibm=medfilt2(Ibg); %find difference ia_double = double(Iam)+1; %uint8todouble ia1 = ia_double/255; %unit ib_double = double(Ibm)+1; ib1 = ib_double/255; di_image=di(ia1,ib1); %构造模糊差异 di_image1=uint8(di_image.*256); di_image1=double(di_image1); %FCM bilateral_di_image=bilateral(di_image1,36,6); %双边滤波 bilateral_di_image1=uint8(bilateral_di_image); bilateral_di_image=double(bilateral_di_image1); fcm_image=fcm(bilateral_di_image); %聚类 [T]=mis(Re,fcm_image,N,L); k=T; disp(sprintf('12óD%d??????£??ó2??????a%d',N*L,k)); p=k/(N*L)*100 disp(sprintf('?ó2??ê?a%2.4f',p)) %display figure(1); subplot(2,3,1),imshow(Ia); title('原图a'); subplot(2,3,2),imshow(Iam); title('图a中值滤波图'); subplot(2,3,3),imshow(Ib); title('原图b'); subplot(2,3,4),imshow(Ibm); title('图b中值滤波图'); subplot(2,3,5),imshow(di_image); title('模糊差异图'); subplot(2,3,6),imshow(bilateral_di_image1); title('双边滤波图'); figure(2); imshow(fcm_image); title('聚类图'); function [img1] = bilateral(img,winsize,sigma) winsize = round( (winsize-1)/2 )*2 + 1;

(完整版)大工16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大作业答案

网络教育学院《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题目:某公路施工图设计 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学 号学 生: 指导教师: 乔 娜 1 设计交通量的计算 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7%,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交通量如下: 桑塔纳2000:2300辆; 江淮a16600:200辆; 黄海dd680:420辆; 北京bj30:200辆; Ep140:580辆; 东风sp9250:310辆。 设计交通量:d N =0N ×() 1 1n r -+ 式中:d N —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0N —起始年平均交通量(辆/日); r —年平均增长率; n —远景设计年限。 代入数字计算: 解: 0N =2300+200+420+200+580+310=4010(辆/日) 假设远景设计年限为20年,则将上述的种种数字带入公式后计算: 设计交通量:d N =0N ×() 1 1n r -+ =4010×(1+0.07)19 =14502(辆/日)

2 平面设计 路线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三大部分。道路是一个三维空间体系,它的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路线的平面。沿着中线竖直的剖切,再展开就成为纵断面。中线各点的法向切面是横断面。道路的平面、纵断面和各个横断面是道路的几何组成。 道路的平面线形,受当地地形、地物等障碍的影响而发生转折时,在转折处需要设置曲线,为保证行车的舒顺与安全,在直线、圆曲线间或不同半径的两圆曲线之间要插入缓和曲线。因此,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是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因素。 直线是平面线形中的基本线形。在设计中过长和过短都不好,因此要加以限制。直线使用与地形平坦、视线目标无障碍处。直线有测设简单、前进方向明确、路线短截等特点,直线路段能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但长直线容易使司机由于缺乏警觉产生疲劳而发生事故。 圆曲线也是平面线形中常用的线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各级公路不论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平曲线的技术标准主要有:圆曲线半径,平曲线最小长度以及回头曲线技术指标等。 平曲线的半径确定是根据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而定: )(1272 i V R +=μ 式中:V-行车速度km/h ; μ-横向力系数; i -横向超高,我国公路对超高的规定。 缓和曲线通过曲率的逐渐变化,适应汽车转向操作的行驶轨迹及路线的顺畅,以构成美观及视觉协调的最佳线形;离心加速度的逐渐变化,不致产生侧向冲击;缓和超高最为超高变化的过渡段,以减小行车震荡。 平曲线要素: 切线增长值:q=2s L -2 3 240R L s 内移值: p=R L s 242-3 4 2384R L s

摄影作品课程设计报告书

专题摄影职业装与色彩作品 设计制作说明书 设计制作人:胡雯 班级 15媒体2 学号 2015145216 2016.9

一、本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设计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增强“摄影的具像特征和象征性特征”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摄影曝光、感光度、镜头景深、光圈快门等技术理论和方法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2、使学生全面掌握以数码照相机为主要器材手段进行摄影创作的流程和方法。尝试创作一组具有个性视角、和独特技术方法的“专题摄影作品”,并自我点评,作出恰当“命名”和“寓意说明”以备推荐到“相应级别摄影赛事”上参展。 通过本设计主要完成的任务: 使学生在课内20学时+课外20学时内(一周时间)完成一组具有个性视角、和独特技术方法的“摄影作品至少6幅”,并自我点评和作出恰当的“命名”和“寓意说明”,以备推荐参展。 二、完成本设计的“创意”准备和技术准备 (一)、选题说明和“创意”简介 1.选题说明 我的选题是“职业装与色彩”,例如我们看到橘色不难想到环卫工人,看到绿色不难想到军人,看到蓝色不难想到警察……所以我想以有代表色的职业装的为出发点,来表现不同职业的劳动人民的工作状态,以表达对劳动者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2.“创意”简介 偶然在微博上看见了一段记录清朝长安街头的黑白影像,对比如今的生活,我觉得其中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我们现在的职业划分更加的明确并且管理的更加规范,不同种类,色彩各异的职业装的出现便能够说明这点,所以我选取了几种大众已经非常熟悉且有代表性的制服作为代表,来表现劳动者的工作状态。 3.附:选题创意策划分析报告表(最下) (二)、拍摄技术准备和计划 1.创作“摄影作品”的技术手段简述 1)摄影镜头的光学特性和景深原理的应用 景深是指镜头所能对应拍摄到的景物的清晰范围。景深原理可以从下图中得到分析。 影响景深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光圈和焦距。 (1)光圈口径愈大,在感光片上的弥散圆愈大,所以得到的景深越小。

毕业课程设计格式模板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 摘要部分说明: “摘要”是摘要部分的标题,不可省略。 标题“摘要”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摘要”;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前为0行,段后1行。 设计摘要是设计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内容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单位制一律换算成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特殊情况外,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码。文中不允许出现插图,重要的表格可以写入。 摘要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篇幅以一页为限,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 “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黑体,小四。 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

1 正文格式说明 (1) 1.1 设计格式基本要求 (2) 1.2 设计页眉页脚的编排 (2) 1.3 设计正文格式 (2) 1.4 章节标题格式 (3) 1.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 (3) 1.6 正文中的编号 (3) 2 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 (5) 2.1 图的格式说明 (5) 2.1.1 图的格式示例 (5) 2.1.2 图的格式描述 (5) 2.2 表的格式说明 (6) 2.2.1 表的格式示例 (6) 2.2.2 表的格式描述 (7) 2.3 公式的格式说明 (7) 2.3.1 公式的格式示例 (7) 2.3.2 公式的格式描述 (8) 2.4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 (8) 2.4.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示例 (8) 2.4.2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 (8) 2.4.3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8) 2.4.4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示例 (9) 2.5 量和单位的使用 (9) 2.5.1 使用方法 (9) 2.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9) 2.6 规范表达注意事项 (11) 2.6.1 名词术语 (11) 2.6.2 数字 (11) 2.6.3 外文字母 (12) 2.6.4 量和单位 (12) 2.6.5 标点符号 (12) 3 打印说明 (13)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罗马尼亚度假问题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罗马尼亚度假 问题 1

2

3 2020年5月29日 课 程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赵曼 11月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背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能够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一般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这是因为近三十年来它获得了迅 速的发展,在很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 - 1 - 2020年5月29日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doc资料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

人工智能<五子棋> 技术报告 简介 本课程设计是基于alpha-beta剪枝算法的五子棋的博弈游戏,具有悔棋,可选择禁手,支持人机对战,人人对战等功能。整个设计基于Java语言开发,界面美观大方。 alpha-beta剪枝技术的基本思想或算法是,边生成博弈树边计算评估各节点的倒推值,并且根据评估出的倒推值范围,及时停止扩展那些已无必要再扩展的子节点,即相当于剪去了博弈树上的一些分枝,从而节约了机器开销,提高了搜索效率。具体的剪枝方法如下: (1) 对于一个与节点MIN,若能估计出其倒推值的上确界β,并且这个β值不大于 MIN的父节点(一定是或节点)的估计倒推值的下确界α,即α≥β,则就不必再扩展该 MIN节点的其余子节点了(因为这些节点的估值对MIN父节点的倒推值已无任何影响了)。这一过程称为α剪枝。 (2) 对于一个或节点MAX,若能估计出其倒推值的下确界α,并且这个α值不小于 MAX的父节点(一定是与节点)的估计倒推值的上确界β,即α≥β,则就不必再扩展该MAX节点的其余子节点了(因为这些节点的估值对MAX父节点的倒推值已无任何影响了)。这一过程称为β剪枝。 1、数据结构定义 本文定义15*15的五子棋棋盘,实现算法,在算法中采用的数据结构包括:int isChessOn[][]描述当前棋盘,0表示黑子,1表示白字,2表示无子;int pre[][]记录棋点的x,y坐标。 由于本课程设计是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在Java中只能用类表示并实现所定义的数据结构。所以下面将用类来描述相应的数据结构及算法:public class ChessPanel{ private ImageIcon map; //棋盘背景位图 private ImageIcon blackchess; //黑子位图 private ImageIcon whitechess; //白子位图 public int isChessOn [][]; //棋局 protected boolean win = false; // 是否已经分出胜负 protected int win_bw; // 胜利棋色 protected int deep = 3, weight = 7; // 搜索的深度以及广度 public int drawn_num = 110; // 和棋步数 int chess_num = 0; // 总落子数目 public int[][] pre = new int[drawn_num + 1][2]; // 记录下棋点的x,y坐标最多 (drawn_num + 1) 个 public int sbw = 0; //玩家棋色黑色0,白色1 public int bw = 0; // 当前应该下的棋色 0:黑色(默认), 1:白色 protected int x_max = 15, x_min = 0; // 边界值,用于速度优化

内燃机设计课程设计大作业

第一部分:四缸机运动学分析 绘制四缸机活塞位移、速度、加速度随曲轴转角变化曲线(X -α,V -α,a -α)。 曲轴半径r=52.5mm 连杆长度l=170mm, 连杆比31.0==l r λ 1、位移:)]2cos 1(4 1 )cos 1[(αλα-+-=r x 2、速度:)2sin 2 (sin αλ αω+ =r v 3、加速度:)2cos (cos 2αλαω+=r a

第二部分:四缸机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 1、初步绘制四缸机气缸压力曲线(g F -α),绘制活塞侧击力变化曲线(N F -α),绘制连杆力变化曲线(L F -α),绘制曲柄销上的切向力(t F ),径向力(k F )的变化曲线(-α),(-α)。 平均大气压MPa p 09839.098.39kPa 0== 缸径D=95mm 则 活塞上总压力 6 010 )(?-=A P P F g g 24 D A π = 单缸活塞组质量:kg m h 277.1= 连杆组质量: 1.5kg =l m 则 往复运动质量:l h j m m m 3.0+= 往复惯性力:)2cos (cos 2αλαω+-=-=r m a m F j j j )sin arcsin(αλβ=又 合力:g j F F F += 侧击力:βtan F F N = 连杆力:β cos F F L = 切向力:)sin(βα+=L t F F 径向力:)cos(βα+=L k F F t F k F

2.四缸机连杆大头轴承负荷极坐标图,曲柄销极坐标图 连杆大头集中质量产生的离心力:2 227.0ωωr m r m F l rL == 连杆轴颈负荷: qy qx p F F arctan =α 连杆轴承负荷: ?+++=180βαααq P )sin(p P px F F α= 2m rL L q F F F +=k rL qx F F F -=t qy F F =q p F F -=)(p p py con F F α=

摄影及后期处理课程目标

摄影及后期处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摄影及后期处理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专业 、前言 课程性质 摄影及后期处理是我系广告平面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摄影造型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摄影基本技能,掌握数码照片的后期加工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学生专业和摄影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注重吸纳当今世界摄影发展的新技术和新闻摄影的新理念,培养学生敏锐捕捉典型新闻瞬间的新思维。 .运用独特的先进课件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学习摄影最新技术; .引领学生灵活运用摄影新理念,开展综合技能训练和岗位实践锻炼,进行探究性、研究性和协作性学习; .构建培养新思维为核心的课程模式,实现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一)、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内容设计理念新 ()突破常规教学顺序,采取数码摄影先行。这不是简单的教学顺序的调整,而是从数码切入,学生可以直观快捷的看到拍摄效果,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数码摄影先行也与职业岗位、与摄影技术对接起来。 ()突出创新思维在摄影中的运用。传统摄影教学涉及思维活动的内容是分散的,我们这门课程设计把思维活动作为独立的教学模块,强调了创新思维在摄影中的地位和作用。 ()突出灵活运用摄影技术技巧为表现主题服务,强调对学生摄影综合创新能力的培

养。 .教学方法新 针对教学模块的不同特点,采用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认知规律和“认识——实践——认识——创新”的实践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赏析国内外优秀摄影作品的学习方法,以及校内实训、校外综合技能训练和顶岗实践锻炼等途径,解决理论知识和职业技术分离,基础与专业分离的问题,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的教育理念,实现学生较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实施项目教学中,成立项目小组,由专任教师、企业设计师和学生组成,参与或承接企业实际项目,课程大量采用现场教学,融教学做于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真实环境中学习数码摄影的知识,掌握职业能力,体现企业文化,养成职业素养。 (二)、实践环境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突出数字时代的数码摄影、图片处理、新闻图片传送等新技术,探究摄影中数码相机的独特优势,适应摄影时效性的需要。 建立先进的数码摄影实训室、数码图片处理实训室等摄影实训室。 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与校外企业合作,建构校外实训基地。 依托学院校园网,建立了《摄影基础》课程网页,营造网络课程教学的环境,实现网上作业、网上答疑、网上自测,师生互动。利用网上教学手段,开设网络课堂,学生可以在网上自主学习。 注重第二课堂的创建。第二课堂是课内教学的有力补充和延伸,是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一个渠道。开辟大学生摄影协会为第二课堂,以促进学院摄影技术的普及和交流为宗旨,走学习实践和服务相结合的路子,组织社团活动以及各项摄影技能训练比赛活动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把摄影的思维活动作为独立的教学模块,通过举办摄影比赛,邀请摄影名师名家开展各类专题讲座,选择国内外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进行赏析等多种形式,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研究摄影思维活动规律,“破”摄影的思维定势,“立”摄影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独特的观察能力、摄影价值判断能力和灵活运用摄影技术技巧手段表现摄影主题的能力,实现摄影的综合创新。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人工智能及应用 设计题目:基于智能搜索的进路选排设计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系 班级:信号一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胡可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3 年12 月13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铁道信号姓名代荣龙学号20108065 开题日期:2013 年09 月23 日完成日期:2013 年12 月13 日题目基于智能搜索的进路选排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对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进一步理解智能搜索算法与计算机联锁软件设计的理论内容,并且巩固和深化所学课程的知识,同时培养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及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要求每位同学能够根据对人工智能搜索算法以及计算机联锁的进路选排过程的知识,结合课程设计的内容,独立完成该课程设计。 设计内容: 1)自选信号布置图,建立站场型静态数据库,并绘制其模块链接图; 2)自选智能搜索算法,编写动态进路搜索选排程序; 3)用所编搜索程序对建立的数据库进行进路选排,并举例说明其过程。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一、设计题目 通过对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进一步理解智能搜索算法与计算机联锁软件设计的理论内容,并且巩固和深化所学课程的知识,同时培养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及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可实现的功能: 能设置道岔、轨道、信号机以及道岔、轨道、信号机的状态; 满足正常情况下的接发列车演练; 站场状态的直观形象显示; 办理列车作业; 取消进路功能; 完备的进路选排、开放保持及解锁功能 仿真分析: 对计算机联锁人机界面的分析可知,人机界面是类似于6502电气集中联锁控制台,所以设计时参考6502的控制台进行设计。 为让操作员很快适应该系统,该系统延续了一些传统的操作方法: 选排进路任采用双按钮形式; 进路排好采用白色表示; 进路占用弹出对话框(线路占用、已办理同方向进路、已办理反方向发车); 进路解锁弹出对话框(进路已解锁); 道岔的状态(定位绿灯显示、反位黄灯显示); 信号机的状态(平时红灯、开放时绿灯); 调车信号机的状态(平时蓝色、开放时白色) 列车按钮绿色(设于线路中间); 调车按钮白色(设于线路一侧); 进路的取消任然用双按钮(始端按钮和终端按钮); 取消进路时点击总取消按钮后对应的上行或者下行总取消按钮表示灯亮红灯; 线路状态(平时为黑色、占用为白色); 当进路排好后改进路上的同方向的调车信号显示白灯; 该系统的进路搜索程序采用类似于进路表的形式,将始端按钮和终端按钮按下后,改程序自动检查敌对信号是否开放(若开放则提示“已建立反方向发车”)、沿途的列车信号机是否有开放(若开放则提示“已办理同方向进路”或“已办理反方向进路”)、复式交分道岔的一组道岔是否已占用(若占用则提示“线路已占用”)、股道是否空闲(若不空闲则提示“线路已占用”),进路建立之后将显示对应信号机的状态和道岔的状态。该操作界面采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编写,能够很直观的反映调度员所需信息,同时采用人性化理念,用弹出式对话框来提示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禁止信息来提醒调度员。 设计过程: (一)绘制站场图和站场型数据模块链接图

《摄影网络课程设计方案》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作业 2010年10月30日止 目的: 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前端分析、内容设计、活动设计和支持服务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任务描述:学习完第二章内容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门课程(可以结合自己所担任的教学工作选择),进行学习者分析、学习情境分析。选择该课程的某一节进行内容分析、目标分析,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支持服务设计及评价设计。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课程网络课程设计方案——以***节为例》,字数不少于2000字。 本次任务满分为100分

《摄影网络课程设计方案》 宝坻电大09春教育技术学专业(本) 组长: 组员: 一、前端分析: (一)学习需要分析: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目前学习状况=差距(学习需要) 1.分析方法:(1).确定学习期望;(2).确定目前学习状况;(3).分析原因,确定问题性质;(4).可行性分析 教学内容经常变化的课程;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教学主要目标的课程;学生多样化、差异大的课程 (二)学习情境分析 (三)学习者分析 网络学习特征:对网络学习的态度与认识;网络学习准备;学习的自我调控能力,或者计划性和策略性;学习风格;社会性需求 分析方法:问卷调查;访谈;测验或者考试;观察 (四)学习任务分析: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组织;学习目标的分析 二、要素设计 (一)教学策略的选择 1.定义: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2.原则:学习准备;学习动机;目标范例;内容组织;适当指导;积极反应;重复练习;知道结果;个别差异 (二)学习内容设计 1.内容分类:主干;补修;扩展;生成性 2.媒体特点: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 3.媒体选择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习者的认知水平;教学条件;媒体类型 (三)学习活动设计 1.确定活动目标 2.设计活动任务: (1)任务情境的设计 问题设计 第一阶段: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学生需要获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能力,并列出相关问题第二阶段:通过一系列准则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和修改 第三阶段:确定问题解决的成果及完成标准 情境设计 将设计好的问题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产生联系 营造一种真实生动地、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氛围 (2)建议学习过程 (3)设计任务成果 3.确定活动过程和方式:常见的有:讲授;答疑;作业;测评;讨论;阅读;协作学习;案例分析;反思;虚拟实验等 4.选择活动工具 (1)思维可视化工具:如概念图(MindManager、FreeMind等) (2)讨论交流工具:包括论坛、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等

压片成形机毕业课程设计

压片成形机 设计题目 机械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以及润滑方式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成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机械设计是机械产品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产品性能的最主要环节,整个过程蕴含着创新和发明。为了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实际问题,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我们参加了此次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总功能要求 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或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压制成后脱离该位置。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 脱离)均自动完成。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和药剂(片)等。 (2)工作原理 1、压片成型机工艺动作分解: ⑴ 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图1.2.2a)

⑵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粉料扑出(图122b )⑶ 上和下冲头同时加压(图1.2.2c),并保持一段时间。 ⑷ 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图1.2.2d )。 ⑸料筛推出片坯(图1.2.2a )。 1、冲头压力100 000N 150 000N 2、生产率15 片/min 20 片/min 3、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0.08 0.10 4、电机转速970r/mi n 1450r/min (1 )设计要求 ⑴ 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⑵ 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拟订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 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⑶ 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 曲率半径,计算凸轮轮廓线。 ⑷ 设计计算齿轮机构,确定传动比,选择适当的摸数。 ⑸ 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绘出运动线图。如 果是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还应该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计算 飞轮转动惯量。 ⑹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⑺学生可进一步完成机器的计算机演示验证和凸轮的数控加工等。 (2)上冲头和下冲头与料筛的设计要求 ⑴ 上冲头完成往复直移(与动铅垂上下),下移至重点后有短时间的间歇,起保压 作用,保压时间为0.4s左右。因为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的空间,故冲头 行程为90~100mm因为冲头压力比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有增力功能(图 1.3.2a )。 ⑵下冲头先下沉3mm然后上升8mm加压后停歇保压,继而上升16mm将成形片坯顶到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

滑块问题求解系统 一、设计任务 用智能搜索算法中的盲目搜索和启发式搜索这两类基本方法设计八数码问题的求解系统。所谓八数码问题是指这样一种游戏:将分别标有数字1,2,3,…,8 的八块正方形数码牌任意地放在一块3×3 的数码盘上.放牌时要求不能重叠.于是,在3×3 的数码盘上出现了一个空格. 现在要求按照每次只能将与空格相邻的数码牌与空格交换的原则,将任意摆放的数码盘逐步摆成某种特殊的排列.如下图表示了一个具体的八数码问题求解. 二、设计环境及使用说明 设计环境主要采用VC++开发环境。 三、系统已实现的功能 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和两种A*搜索算法实现八数码问题的求解系统。 四、算法思想及分析 1、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算法思想: 这是一种盲目搜索算法。算法主要思想是从初始结点开始依次沿其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扩展结点,并逐一检查这些后继结点是否为目标结点,若不等于目标结点则把该后继结点插入到数组末尾。然后取数组中未扩展的第一个结点重复以上操作,直到得到目标结点为止或在限定步数以内未得到解。 数据结构: 算法当中的结点用结构体实现, typedef struct{ int num[9]; //八个数码用一个一维数组来存储。 char expension; //记录是否可以扩展,Y代表可以扩展,N代表不可以。 char bandirect; //表示不可以执行的操作,'L'代表不能左移,'R'代表不能右 移,'U'代表不能上移,'D'代表不能下移,'C'代表可以任 意移动。 int father; //记录父节点的下标。 }Node; 扩展的结点存储在数组里: Node node[MAXSIZE]; //将搜索过的状态存储于该数组中。 算法当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如何去表达八个数码的位置和每个结点状态的表示 用一维或二维数组去表示八个数码的位置关系,每个结点包含了一个一维数组 (用来表示八个数码的位置关系),可扩展标记(用来标识一个结点是否被扩 展过,避免重复扩展),限制移动方向的标记(避免一个结点在一个方向的重 复扩展),记录父节点的指针(父节点下标)。 2)如何以最简洁的方式表达一个结点在其四个方向的扩展 设定一个数组用以存储该结点在每个方位是否可扩展。操作一个结点时先根据

智能仪器设计课程设计

智能仪器设计课程设计 8. 试设计智能仪表 实现智能数字显示仪表。要求8位数码管显示(4位显示测量值,4位显示设定值),4输入按钮(功能选择、数码管选择、数字增加、数字减少),可设定上下限报警(蜂鸣器报警)。适配Cu100热电阻,测温范围为0℃~150℃。采用位式(两位、三位,具有滞环)控制、并用晶闸管过零驱动1000W电加热器(电源电压为AC220V)。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设计》----40题目 教学说明: 如下设计题目应该在课程开始时布置,并在教学中安排时间,以产品设计案例教学方式讲授如何理解题目以及如何实现题目,并补充完成题目所需要的相关知识。 如下的智能仪表课程设计题目,都是小型智能仪表产品开发方面的题目。涉及智能仪表硬件与软件设计。智能仪器课程设计是智能仪器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设计智能仪表产品的课程改革目的,特选择一些小型智能仪表产品作为课设题目,满足教学需求。课程题目小,学生容易学,上手快,可以在短时间走完智能仪表设计的全过程,学会产品设计步骤。 1.设计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设计题目,经过查阅资料,给出正确设计方案,画出详细仪表原理框图(各个功能部分用方框表示,各块之间用实际信号线连接)。 在互连网上收集题目中所用到的器件资料,例如传感器(热偶分度表等)、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器、单片机、继电器、电源、显示器件等。 在互连网上收集相关单片机的显示、AD转换、显示、控制算法等程序。 在充分研究这些资料基础之上,给出设计方案(选择信号调理电路、单片机、显示、按键输入、继电器驱动、电源等,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 (2)用Protel99SE软件设计仪表详细原理图。 要求正确标记元件序号、元件数值、封装名。 (3)设计PCB图 在画PCB前应该购买元件,因为有了元件才知道封装尺寸,但也可以不购买元件,只到元件商店测量实际元件尺寸后,画封装图。 (4)熟悉单片机内部资源,学会ADC、SPI接口、定时器、中断、串口、I/O引脚等模块的编程。 (5)采用C语言开发所设计仪表的程序。 按照题目要求,确定仪表需要完成的任务(功能),然后分别编制各任务的程序。程序应该有说明,并有详细注释。 说明:若是不安装实验板或是最小系统板,就只能用Atmel公司的A VR Studio软件或是Keil软件(随意下载)仿真,则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2.设计(考试)说明书 说明书内容: (1)封面内容: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考试题 题目号: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设计(大作业)

现代控制理论课 程设计报告 题目打印机皮带驱动系统能控能观和稳定性分析 项目成员史旭东童振梁沈晓楠 专业班级自动化112 指导教师何小其 分院信息分院 完成日期 2014-5-28

目录 1. 课程设计目的 (3)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3)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4) 3.1 原理图 (4) 3.2 系统参数取值情况 (4) 3.3 打印机皮带驱动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 (5) 4. 系统分析 (7) 4.1 能控性分析 (7) 4.2 能观性分析 (8) 4.3 稳定性分析 (8) 5. 总结 (10)

项目组成员具体分工 打印机皮带驱动系统能控能观和稳定性 分析 课程设计的内容如下: 1.课程设计目的 综合运用自控现代理论分析皮带驱动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性以及稳定性,融会贯通并扩展有关方面的知识。加强大家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有关的仿真软件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使用标准、手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加强了大家的自学能力,为大家以后做毕业设计做很好的铺垫。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1)环节项目名称:能控能观判据及稳定性判据 (2)环节目的: ①利用MATLAB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可控性和客观性。 ②利用MATLAB进行线性定常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据。 (3)环节形式:课后上机仿真 (4)环节考核方式: 根据提交的仿真结果及分析报告确定成绩。 (5)环节内容、方法: ①给定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对系统进行可控性、可观性分析。 ②已知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判断其稳定性,并绘制出时间响应曲线验

证上述判断。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 原理图 在计算机外围设备中,常用的低价位喷墨式或针式打印机都配有皮带驱动器。它用于驱动打印头沿打印页面横向移动。图1给出了一个装有直流电机的皮带驱动式打印机的例子。其光传感器用来测定打印头的位置,皮带张力的变化用于调节皮带的实际弹性状态。 图1 打印机皮带驱动系统 3.2 系统参数取值情况 表1打印装置的参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