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好人与好公民之间_学校公民教育的限度与教育的审慎之道_刘铁芳

好人与好公民之间_学校公民教育的限度与教育的审慎之道_刘铁芳

好人与好公民之间_学校公民教育的限度与教育的审慎之道_刘铁芳
好人与好公民之间_学校公民教育的限度与教育的审慎之道_刘铁芳

好人与好公民之间:

学校公民教育的限度与教育的审慎之道

刘铁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学校教育乃是个体走向成熟公民的预备,学校公共生活的开启意在以公共空间的开启,启迪学生个体的公共情怀、公共理性,孕育公共理性精神,养成优良的公共生活方式,由此而达成公民人格的历练。但学校公共生活乃是基于教育引导与保护之中的公共生活,并不同于社会公共生活,学生的成长与理性精神的发育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必要的保护,以免成长中的个体在全然暴露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因为缺少了必要的自我常识错误空间而导致个体尊严的缺损。在学校公共生活开启的过程中对学生私人性的必要保护,究其实质而言就是保护个体成长的自由。

关键词:好人;好公民;规范;自由;私人性;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095-1760(2013)03-0122-16

一、学校公共生活扩展的内在秩序:

好人与好公民之间

公民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健全的公民,但学校公民教育面对的是儿童,不是全称的公民,而是未长成的公民,是未来公民社会的主体构建者。学校公共生活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联合生活。师生的共同参与,是构建学校公共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每个个体具有双重身份——个体人和社会人,包括私性自我和公共自我,学校教育的过程乃是引导个体走向公共生活,一步步成

收稿日期:2013-06-05

作者简介:刘铁芳,男,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No.3

Sep.2013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Education Journal 第3期2013年9月

好人与好公民之间:学校公民教育的限度与教育的审慎之道123第3期

长为好公民的过程。儿童只有在广泛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基础之上,感同身受,历练公共生活经验,逐渐生成公共德性。个体成长的过程乃是一个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再向公民过渡的过程。

当然,儿童发展是渐进的,儿童并不拥有成熟的公民身份,从一个健全的好人到一个健全的好公民,他们需要成长过程的充分历练。这意味着学校公共生活是逐渐开启的,越是低龄阶段的学校生活,越是需要保护的公共生活。公共生活的开启与公民人格的培养乃是一个过程,贯穿在儿童成长的历程之中。虽然教育的着眼点乃是培养健全的公民,但并不意味着儿童一开始就被训以公民生活的理念,而是为公民生活做准备。

儿童早期教育的着眼点,乃是发育健康的身体,培养个体置身世界之中的积极情感,促成他们对世界的开放性。这个阶段的学校公共生活,就是以儿童的游戏为中心,让他们在游戏中培养对他人和世界的亲近,学会关爱。以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儿童生活的展开与经验的习得进而密切个体与世界的联系。通过从做中学的途径,使得儿童逐渐树立起走向自然,走向他者和走向社会的意识。杜威的著名论断“教育即生活”的意蕴为教育本身是一个向生活世界本身开放的过程,教育在生活中,教育的起点是置身生活之中的儿童和他们的实际行动,而教育的空间即是生活本身。

儿童中期教育的着眼点,在关注身心健康的同时,孕育儿童健康的判断和健全的思维,逐渐开启他们的公共视野,学会与他们共同生活。这个阶段的公共生活更多地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他们在公共生活中关注他人和集体,学会自我管理,习得民主的生活习惯。杜威提出:“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1]将儿童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改进密切结合起来,把个体学习的过程转变成生动的社会生活过程,避免个人陷于狭小的世界之中,从而使得个人发展成为民主生活方式习得的过程,进而使得个体在开放的、不断更新的现实生活之中完成自我适合民主生活需要的德行。[2]

儿童后期教育的着眼点,则是全面地理解个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理解民主与宪政,习得法律精神,提升个人的社会责任感。这个阶段的公共生活应该以融入社会生活为基本主题,充分关注社会实践,鼓励论辩,强调自治,凸显理性。这个阶段可谓个人成人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的目标乃是要引导个体灵魂的上升,不断激励他们欲求更高的事物,提升个体积累的生活经验,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引导个体深度地理解个人与政治的关系,为进入社会成为正式的公民做全面的准备。如果说,公共生活与公民品格的养成在前面的教育中更多地是渗透性的,模糊性的,那么这个阶段的教育就应该是明

124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年晰的,自觉性的。这一阶段,注重强调将儿童的认知变成一种在经验中解决问题的行动,加强个体与生活世界的充分联系,成为与他人和世界积极互动、具有民主品质的健全自我。

显然,从个体发展的历时性结构而言,个体成长的过程乃是由好人而好公民的过程。这意味着越是低龄阶段,越好充分考虑孩子如何活泼健康快乐地生活、生长,在此过程中引导孩子学会合作,彼此关心,相互分享,培育民主的性格,为今后成为好公民奠定基础。随着年龄增大,再逐渐渗透公民知识与显性的公民教育。过早地进行显性的公民教育,难免导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僭越。

不仅如此,好人与好公民的问题不仅是历时性的,也是共时性的,个体之作为好人与好公民的生长乃是有机地贯穿在个体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这意味着在任何阶段,学校公民教育都需要尊重个体的身心特点,尊重他们幸福成长的基本权利。学校场域公共生活秩序的建立,公民教育的践行,需要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有序开展,在儿童以个体发展自然序列的生命成长基础上,促进个体公民品性的生成与个人自我的完整性发展。

二、学校公共生活中的自由与规范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3]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关于自由引用了一个他认为绝妙的定义:“我们必能安于我们因独立而应当得到的一切。实际上,有两种自由。有一种是堕落的自由,动物和人均可享用它,它的本质就是为所欲为。这种自由是一切权威的敌人,它忍受不了一切规章制度。实行这种自由,我们就要自行堕落。这种自由也是真理与和平的敌人,上帝也认为应当起来反对它!但是,还有一种公民或道德的自由,它的力量在于联合,而政权本身的使命则在于保护这种自由。凡是公正的和善良的,这种自由都无所畏惧地予以支持。这是神圣的自由,我们应当冒着一切危险去保护它,如有必要,应当为它献出自己的生命。”[4]这里有几点对学校公民教育富于启迪:(1)自由的目标并不是为所欲为,自由并不排斥权威;(2)我们所需要的乃是公民和道德的自由,也就是一种旨在联合的自由;(3)自由的实践指向乃是公正和善良的事物。

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人们参与一种有共同利益的事,每个人必须使自己的行动参照别人的行动,必须考虑别人的行动,使自己的行动有意义和有方向,这样的人在空间上大量地扩大范围,就等于打破阶级、种族和国家之间的屏

好人与好公民之间:学校公民教育的限度与教育的审慎之道125第3期

障,这些屏障过去使人们看不到活动的全部意义。[5]较早地倡导民主教育的洛克曾提出,“凡是有心管教儿童的人,便应该在儿童极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应该使子女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你如果希望你的儿子过了儿童时期以后仍旧服从你,你便要在他刚刚知道服从,知道自己是归谁管教的时候起,立刻树立起做父亲的威信……因为我觉得大家对待子女的方法很不正确,子女幼小的时候,他们一味放纵亲狎,一旦子女长大成人,则又对之声色俱厉,不去亲近他们了。自由与放纵对于儿童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他们不遇事没有判断的能力,所以非得有人管束不可;反之,成人做事,一切有自己的理智可以凭靠,专制与严厉却是对他们的一种不好的办法。”[6]洛克这里主要说的是家庭教育,而且话中也不乏偏颇,但其中道出了儿童自主性发展的过程,儿童发展乃是一个由习于权威而逐渐过渡到自由自主的过程。规范和权威的必要性乃在于避免儿童因理智的欠缺而流于放纵。

不仅如此,必要的规范的习得,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不应该把纪律简单地理解为青少年在特定环境之下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而应该把它看作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它需要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发展。举例来说,如果孩子在童年时代丝毫不受纪律的约束,在进入青春期以后,大人才开始对他们的行为施加限制,那么青少年就很难适应纪律的约束。”[7]“自然乃是一个有意义的秩序,其包含着人性完善的东西——善。”[8]意义秩序的自然,乃是人类生活的起点,自然的意义定义了人类生活的意义,教化的过程即为人接受理性心灵的引导而迈向善的过程。换言之,教化的过程即人对内含意义的秩序整体自觉遵循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个体走向他人,走向社会整体,寻求个人意义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每一职业领域均拥有相应的规范,每个个体在学校场域中接受必要的规范训练,他们日渐积淀而成的素养即可迁移至其随后的职业生涯中,进而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与生活。“社会共同生活的共契价值和共享规范,是教化的根本条件。排斥了这些必要的规范和共享的价值,人其实是自我闭塞的,因为这拒绝了同社会中他人对话的可能,拒绝了来自共同生活对人性的支持,对成长的支持。教化就是在对话中实现的,在对话形成的一种相互依赖中实现的。共契价值和共享规范就是对话得以进行的条件,同时也是对话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是教化的内容。没有这一点,教化将是没有打支撑的空中楼阁。”[9]

康德曾区分,“成长中少年的服从与儿童的服从不同,它指的是服从于义务的规则。出于义务而做某事意味着:听从理性。对儿童谈义务,那是白费口舌。他们至多只能认识到,义务是某种一旦违犯惩罚就会随之而来的东西。儿童只为本能所引导,而一旦他们长大,就必须接触义务的概念。”[10]学生发展

126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年的过程是一个超越儿童的本能,凭借理性来发现、理解公共生活的基本价值与准则,克服自己的私己性情感欲望,上升到责任和义务意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对于儿童的成长而言,需要经历一个遵循基本规则的阶段,然后才能逐渐理解义务,自觉地认同于公共生活之中。涂尔干认为,自由是规定的结果。规范的实践,规定和支配着人的能力,赋予人们权威和力量,这是自由的全部的实在。[11]规范与自由并非彼此排斥、相互对立的概念。生活在共同体中的每个人需要遵守社会为维护共同生活的福祉而建立的基本规范。

钱穆先生在《新亚学规》中这样提出:“在学校里的日常生活将会创造你将来伟大的事业,在学校时的内心修养将会完成你将来伟大的人格。起居作息的磨练是事业,喜怒哀乐的反省是学业。以磨练来坚定你的意志,以反省来修养你的性情。你的意志与性情将会决定你将来学业与事业的一切。学校的规则是你们意志的表现,学校的风气是你们性情的流露,学校的全部生活与一切精神是你们学业与事业之开始。敬爱你的学校,敬爱你的师长,敬爱你的学业,敬爱你的人格。凭你的学业与人格来贡献于你敬爱的国家与民族,来贡献于你敬爱的人类与文化。”[12]所谓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学校公共生活的有序展开离不开必要的规则,与此同时,规则乃是对个人意志的磨练。这一方面提示我们,个体发展与公民养成离不开必要的规训,对合理规则的遵循乃是个体人格的磨练,这种磨练对个体进入社会、服务社会乃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学校教育中的规训乃是以磨练人的意志、锻造人格为目的的。

公共生活乃是众人共同的生活。由于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分歧,人性永远也不可能完美,这意味着规范的必要性。但旨在共同生活的福祉的规范并不是对人的生活的简单干预,而是为了个人福祉的可能。进入学校公共生活的过程,乃是一个进入公共生活基本规则的过程。但规训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保障和促进个人的自由,为了促使个人更好的享有自由。“未受培养的人是生蛮的,未受规训的人是野性的。耽误规训是比耽误培养更糟糕的事情,因为培养的疏忽还可以后来弥补,但野性却无法去除,规训中的过失是无法补救的。”[13]康德真确地认识到进入学校公共生活中规训的必要性,以“将人置于任性的法则之下,并且由此开始让他感受到法则的强制”。[14]但教育的完成还必须超越规训式法则,上升到自主性准则——开始时是学校的准则,然后是人性的准则。如果说法则是外在性的,准则则是内在的,是主体性的,用康德的说法,乃是从人自己的知性中产生出来的。

进入学校公共生活之中,意味着进入个体和他人组成的交往共同体之中,同时,这也意味着个体需要进入共同体交往的基本规则之中。个体在学校公

好人与好公民之间:学校公民教育的限度与教育的审慎之道127第3期

共生活中有一个被动服从的过程,再逐渐过渡到主动理解公共交往的内在准则,由服从外在规则而服从内在理性。不仅如此,学校公共生活作为教育性场域,还需要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履行学校教育职能。康德特别提到学校教育必要的强制性,“学校里进行的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培养。让儿童把一切都看成游戏是极其有害的。”[15]当然,强制乃是把儿童“置于某种必然的法则之下”,强制的目标乃是为了儿童“将来遵守公民法则做好准备”,[16]最终目的是为了去掉人的生蛮性,达到精神的教化,所以“教育必须带有强制性,但绝对不能是奴役性的。”[17]

规范主要表现为统一要求,整齐划一,陈义过高、过于繁杂的规范势必与学校教育中学生自由发展、个性发展的目标不一致。每个个体从诞生之日起,就被寄予文明社会的诸种教育诉求,尤其表现为大众所认可的单一人才观,成人化的教育设计过早地介入儿童的生活世界,形塑着儿童的生命样式。儿童接受模式化教育的程度愈深,其自身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就会愈窄。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充分考量规范的合理性、合目的性,避免规范僭越人的发展之上。“人最重要的,我希望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思想、有意志而积极的人,是一个能够为我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并且能用我自己的思想和目的来解释我为什么做这些选择的人。只要我相信这一点是真理,我就觉得自己是自由的,而如果有人强迫我认为这一点不是真理,那么,我就觉得在这种情形下,我已经受到奴役。”[18]规范的目的乃是促进人的自由思想、自我承担、自我反思。一旦过多的规范抑制了个人的自由思想、自我承担、自我反思,这样的规范就没有把学生视为独立的人,而是当作训练的机器,当作物,制造出“驯服的肉体”。

三、私人性与公共性之间:

个人自由与隐私的保护

康德曾把启蒙界定为“有勇气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实际上康德这个界定中包含着个体如何进入公共生活的基本品质与核心路径:一是勇气;二是公开运用;三是理性。勇气意味着不惧强权,敢于坚持自身的权利,进入公共生活之中;同时,勇气也意味着尊重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规范,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公开运用意味着进入公共生活的广泛交往之中,以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同时也积极倾听他人,共同营造积极交流的公共空间。理性意味着克服自己的情感偏好,努力超越个人偏见,尊重他人,尊重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以理性的运用来显现自我存在的卓越。每个个体在理解、

128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年尊重公共生活的基本规范的基础上我行,积极、合理的表达自我,这对于个人理性的历练和勇气的培育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学校公共生活而言,学生是未成年人,勇气的培育和理性的生长都是一个过程。学校公共生活建构的过程,乃是如何有效培育、并调动学生拿出自己的勇气,在面对他人的同时,理解公共交往的基本规范,逐渐学会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的过程。学校教育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有勇气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以充分历练学生的理性;同时又要保护、引导学生不成熟的理性,引导他们尊重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避免公开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自卑与自负。

阿伦特指出行动创造了一个世界,一个彼此分享的伦理与政治的世界,每个人凭借自己的行动,创建、分担,并进入其中,扩展公共生活的深度与广度。公共生活的开启乃是历练公共精神、启迪公民德性、拓展公民人格的有效路径,但公共生活并不等同于公民生活,完整的公民生活还包括公民个人的私人生活,私人生活对于公民个体而言,绝非可有可无,而是至关重要的。“有许多东西无法经受在公共场合中他人始终在场而带来的喧闹、刺眼光芒;这样,只有那些被认为与公共领域相关的,值得被看和值得被听的东西,才是公共领域能够容许的东西,从而与它无关的东西就自动变成了一个私人的事情”[19],但这绝不意味着私人关心的事情就是无关紧要的,恰恰相反,有许多至关重要的东西只有在私人领域中才能幸存下来。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在热闹开心过后,个体需要给自我留有冷静、清醒的思考空间,促使自己的思维流动起来,不断地、更好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公共领域认为无关紧要的东西也可能有一种非同寻常的魔力,富有感染性的魅力,以至于许多人都采用它们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但并不因此就改变这些东西本质上的私人性……公共领域可以是伟大的,但它却恰恰不能是迷人的,因为它不包括细枝末节。”[20]每个人的成长都包容着许许多多的细枝末节,这些细枝末节不可能通过公共生活的历练而达成,恰恰需要在私人性的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尊重,这意味着成长中的个体是需要孕育与保护的。

儿童隐私的必要性,在私人生活中同样涉及隐私保护问题。进入公共生活领域,同样需要对隐私施以必要的保护。四川仪陇县义门小学六年级学生小双(化名)因为偷了化学实验室两瓶硫酸,被要求在全校师生面前检讨,进行警示教育。2012年6月5日上午,小双在全校师生前念完检讨书后,其母亲李红芳接过话筒,发表看法后便倒在台上,经抢救无效身亡。校方称,其有心肌梗塞病史。[21]这位母亲的死亡固然有心肌梗死病史的原因,但这并不能勾销学校在这件事情上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学校是育人之地,让小孩的母亲当众检讨,无疑是把孩子的私密生活全然公开,孩子在学校生活中的尊

好人与好公民之间:学校公民教育的限度与教育的审慎之道129第3期

严就荡然无存。即使母亲是自愿的,基于教育立场的考量,学校也不应该允许她上台检讨。而用孩子母亲的检讨作为警示教育,就等于是拿孩子和母亲作为教育的工具——而不是目的,每个人都应该视为目的——来对待。每个孩子都应该被视为目的,不管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或是曾经犯下过错的孩子。

2010年10月9日,在临沂市第六中学西校区,13岁的七年级女生张悦因为不符合学校短发令要求,三次被赶出校门后,在家喝下一整瓶灭白蛾用的灭幼脲自杀。一个小女孩,在进入新学校一个月的时间里,遭到了三次点名批评,这样的做法逼近了孩子的心理承受底线。在国庆节后,班里第二次检查发型时,班主任老师再次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评了张悦,而不是在课间时单独跟孩子谈。[22]撇开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主题——班主任老师的教育方式完全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控制的、主观随意的做法,全然缺少对孩子成长的生命的必要呵护与尊重,把孩子的私密性问题毫不留情地公开,导致对孩子原本不够完整充分的主体尊严意识的严重贬损。这些悲剧性案例之所以不断地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重演,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并未把学生看成独立的个体,是一个丰富而完整的生命世界,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欲求,基于学生的发展来引导他们,呵护学生成长,呵护学生生命成长必要的私密性理念。对学校规范的简单遵从,直接导致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僭越,这样的结果是没有带来学生的自由自主性的生长,反而是学生尊严的消逝。

我们再来看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如何处理早恋?早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性概念,也就是被一定文化建构出来的概念。在一个地区、一种文化背景中被视为早恋,但在另一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中则可能视为正常。这意味着我们有必要超越文化偏见,去面对学生发展的事实,正如卢梭把15岁左右作为青春期发生的关键时期视为狂风暴雨时期一样。卢梭主张的教育策略是转移,也就是把儿童的兴趣和视野转向其他事物之中,特别是通过体育运动等形式来消耗他们的体力,缓和他们的情绪。如果未能及时转移儿童在青春期的兴趣,发生对异性的倾慕本身就是自然的事情。这意味着青春期前后的异性之恋本身乃是基于自然的、属于私人性的事情,正因为它的发生出乎自然,故恰恰需要学校教育的保护。当然,保护的意义并不是鼓励恋爱,而是保护青春期儿童的隐私,避免这种朦胧之恋过度暴露在学校公共生活之中。教师作为公共生活的引导者,需要做和应该做的,一是转移儿童的注意力,也就是回到卢梭设法通过各种活动、情景,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调节学生的注意力,缓解青春期的冲动;二是疏导他们的心理,同时引导他们的行为,避免让私人性的恋

130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年情影响学生正常的学校公共生活。换言之,尽管所谓早恋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学校教育主题,但教师关注的方式恰恰不是直接针对“早恋”,而是针对早恋行为可能对儿童个体进入学校公共生活产生的阻隔以及由此而对学生成长发生的不良影响。那种直接把学生的早恋行为暴露在公共生活之中的行为恰恰是违背教育要求的,是公共生活对私人生活的僭越。

总体来说,学校属于公共生活领域,学生、教师及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在这个区域内的活动大多属于公共生活的范畴。但私人领域也同时存在,更重要的是学校作为公共生活领域乃是需要特殊保护的公共生活领域。“私人”和“公共”这两个词的最基本意义表示有些东西需要隐藏,另外一些东西需要展示。一方面,“即使是照亮了我们私人生活和亲密关系的微光,也最终来源于公共领域更为耀眼的光芒。”[23]另一方面,还是有“许多东西无法经受在公共场合中他人始终在场而带来的喧闹、刺眼光芒,只有那些被认为与公共领域相关的,值得被看和被听的东西,才是公共领域能够容许的东西,而与他无关的东西就只是一个私人的事情。”[24]哪些活动应该公之于众,哪些应该隐之于私,特别是在学校公共生活中,教师对于公私的评判尤为重要。儿童的成长需要一个精心的呵护,正如一颗种子,它需要在黑暗的土地中生根发芽,从那个幽闭之所破土而出,再在敞开的地面之上接受阳光和雨露,茁壮成长。在学校生活中,有些学生的行为举止是属于私人领域的,就不能加以干涉,而应适当的给予保护,教师不能随意超越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教师应该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个体,把握每个学生的发展倾向,适时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领路人。

四、自然性与公民性之间的张力:

学校教育的审慎之道

进入公共生活,不仅意味着进入他人的看与听构成的自我生存激励的场域之中,同时也意味着个人进入公共生活的光亮之中,也就是自我的敞开,个人的行为不仅仅意味着个人自身,同时是作为公共场域的“事件”,具有公共生活的意义,个人生存因此而由于公共领域之光的照耀而祛魅。进入学校公共生活之中,儿童个体学校生活的成败得失、喜怒哀乐大都会在学校公共个人生活空间中呈现出来。一旦失去必要的保护,让儿童个体直接去面对自我在学校公共生活中的所有成败得失、喜怒哀乐的显现,就不可避免地会放大学校生活中的成败得失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其中滋生的各种复杂情感就很可能会淹没个体公共理性精神的充分孕育与生成,儿童个体就难免陷于应付性、被动

好人与好公民之间:学校公民教育的限度与教育的审慎之道131第3期

性生存状态之中。

从私人生活向公共生活转换的审慎,避免公共生活中的过度阐释,超越了学生的理解力。尊重自然教育理路的卢梭主张要尽可能地保护儿童的自然性,以保持儿童健全的判断力,并让良心得以显现,由此而促进内在主体的生成,这种观点尽管具有很大的浪漫性,但确实是置身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之中的现代教育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一旦公共生活中的过量信息是以淹没儿童个体的判断力,儿童实际上就很难找到个体自我意识内在发展的起点和依据,而沦为诸种外在信息所建构的、碎片化的自我。这样,儿童个体实际上就很难避免“被成长”的命运,他们在教育中从来就没有真正找寻过他们自己,他们是被动接受、组装的容器。

学校教育在造就一个公民的品格方面,显然优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立足点乃是培养儿童品格,是在儿童品格的发育中孕育民主个性,启迪公民品格。成熟的公民品格有赖于民主社会的广泛历练,这意味着学校教育在引导个体从好儿童向好公民的身份过渡之时的渐进性。好人与好公民的不一致,自然性与公民性之间的紧张,一旦让儿童过多地承受这种紧张,必然反过来会削弱个体发展中的自由。从洛克到卢梭,主张教育,尤其是低龄阶段的教育更多地回归家庭,正是要保护个体发展中的自由。甚至到康德,也特别慎重公共教育形式,认为一种完整的公共教育,“它的目的是对一种良好的私人教育的提升”,这种公立机构的目标是“对家庭教育加以完善”。[25]

“十八世纪的法国教育对儿童进行严酷的训练,使他们在精神上备受折磨,儿童的天性在教育的信条、学校的戒律、教师的强制中被摧毁了,儿童成为现有的教育理念和制度的牺牲品,‘学校是心灵的屠宰场’。卢梭要人以自然为师,要人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造成的人,他要在儿童心灵的周遭建起一座心灵的围墙,掩护他们不受社会恶习的摧毁,保护他们的心灵不生罪恶和错误。”[26]学校中的各种纪律和规训式教育,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的单一性期待,可能对儿童心灵世界产生重负。重申自然教育,乃是要重新甄定当下教育的方向,为儿童的发展敞开自然、积极、健康的路径,凸显儿童自由。理想的教育在引导个体走向成人世界,走向俗世化的社会生活之中,尽可能地在人心之中,守住原初的生命本色,以促成生命发展的自由与健全活力。[27]

教育乃是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生命成长,失去了文化的引领,则教育流于空乏;失去了自然的呵护,则教育失之迂腐,缺乏生命活力。公民教育究其实质而言,乃是用公共文化及其价值理想来提升人的自然性。自然性的超越乃是一个过程,需要必要的过渡与充分的适应。这意味着学校教育需要小心的

132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年呵护学生在克服自然性、走向公共性的过程中的内在生命紧张。这意味着以规训化为基本特征的学校教育需要加强以体育、劳动教育为基本内容的自然教育、美育等形式,给孩子们的成长提供自由自主孕育的空间。尽管体育、劳动教育、美育等跟公民教育并非直接的联系,但个体成长是一个整体,正是在生动活泼的劳动教育、体育、美育等呵护个体成长的基础性教育背景下,公民教育的拓展与公民品格的形成才得以可能。不仅如此,教育作为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生命行动,文化可以提升人的自然性,但却不可以背离人的自然性。这意味着自然性在给个体发展提供依据的同时,也构成学校公民教育的边界。换言之,学校公民教育需要给个体自然性的保护提供必要的空间。

较早倡导民主教育的洛克,特别强调父母管教儿童的必要性,以让儿童从小“习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28]管教的目的乃是自由,所以洛克特别强调名誉的重要性,“儿童的过误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因而斥责不独应当出之以严肃的、不任情的词句,并且应当背着别人私地里去执行;至于儿童应受赞扬的时候,则他们应当当着别人的面前去得到。儿童受到赞扬之后,经过大家一番传播,则奖励的意义就更大。而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于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更会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于自己的好评。若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愈是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到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的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29]

卢梭在《爱弥儿》中论及如何对待容易犯错误的青年人时,强调应十分耐心和谨慎。“在他未犯错误以前,就应当向他指出他的错处;而在他既犯以后,就决不要去责备他”,更不应当对他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了”,[30]不仅不可使他感到难堪,相反,还要用好言好语把他因为没有听你的话而感到的羞愧遮盖过去。个体自尊心的生长是一个过程,当一个人还不具备足够的自尊心的时候,更多地需要成人世界的呵护与关爱,而不是直接地把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暴露在公众之中,贬损他们的自尊心。这意味着在学校教育中,我们需要坚持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结合,特别是针对敏感性的儿童,我们尤其需要以审慎的方式加强个别教育。民国教育人刘百川先生曾列出个别教育的计划,包括个别训练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点。个人训练的目的是这样设计的:“(1)明了儿童的个性,施行适应个性的训练;(2)使儿童切实领悟训练的意义;(3)使儿童有充分反省及悔悟的机会。”[31]这里的用心就是在切实训练的过程中,给孩子的成长留有余地,以促成他们的自我教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谈到训练的要点:(1)如果儿童确系偶然错误,教师应表示怜惜与谅解的态度;

好人与好公民之间:学校公民教育的限度与教育的审慎之道133第3期

(2)如果儿童很倔强,不情愿自己认过,应将事实详细分析,使儿童明了;(3)有些儿童很容易自己认过,也不能轻轻放过;(4)有些儿童喜作惊人之语言和态度,要善变真伪;(5)凡事应该让儿童自己去想法子解决;(6)有许多儿童发现了不良的行为,常默默不言,教师无论如何要训练儿童自己陈述事实;(7)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儿童,不能以儿童作犯人看,更不要声色俱厉;(8)训练之结果,要使儿童彻底明了;(9)儿童已经改过,应予以相当奖励;(10)如果一种方法已失效,应改用别种训练的方法;(11)多利用故事及图书等作为帮助;(12)事实训练的时候,要在密室里。[32]

这中间除了耐心细致的工作过程外,其基础是对学生的同情。整个设计表现出一种现代教育中超越传统的儿童立场,一切从儿童发展出发,教育的目标不是展现教师个人的意志,恰恰教师个人意志的发挥乃是始终贴近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爱护学生,启发诱导,这是学校教育的真谛。这里的着眼点是如何立足儿童,确保个别教育的有效性,关注的重点是教师的态度,也就是避免教师的主观意志僭越了学生的自然,从而在学生发展的自然性与公民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深受卢梭影响的康德,虽然强调早期教育的规训,但很多时候康德并未严格区分这种教育形式的适应范围,甚至可以说,康德所涉及的主要教育场域乃是家庭。①家庭本身就意味着对儿童私密性的保护,家庭教育中必要的规训并不会损害儿童尊严,而是避免儿童的任性而为。一旦我们把规训置于学校公共生活之中,我们就需要充分考量规训的教育意义:一是注重规训的合理性,注意规训的程度,避免规训的过度;二是避免规训的随意性;三是注重规训中奖励和惩罚使用的方式。

当然,我们在警惕教师自身的个人意志僭越学生发展的自然性的同时,也同样要警惕学生注意学生自身个人意志的过度而造成的自我自然性的僭越。刘百川先生在强调如何指导学生自治时,提出了几条注意事项,同样值得借鉴:(1)要引起儿童适当的动机和兴趣;(2)和教学、训育切实的联络;(3)要有试验的精神;(4)要加强儿童自己的责任;(5)注意养成团体的意识及勤劳的习惯;(6)注意养成儿童应付的能力及进取的精神;(7)特别重视选举的训练;(8)培养领袖的人才,并训练儿童有服从领袖的正当态度;(9)要防止儿童自治变为大人化、官僚化,免除一切的行政方式;(10)要防止少数儿童的操

①康德这样说到:“如果人在幼年时被放任自流而不加遏阻,那他就会终生保有某种野性。那些从小被母亲娇生惯养的人也是无可救药的,因为一旦他们踏进社会,就会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阻力和打击。”(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4.)

134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年纵。[33]这里突出的是从儿童兴趣出发,鼓励儿童自治,大胆尝试,但同时也期待儿童学会理解并承担自己的责任,发育公共理性精神,同时避免儿童个人意志的僭越,把学生自治演化成官僚作风的生发场域,这对于公民性的养成无疑是必须警惕的。

五、学校公民教育的精神走向:

激励学生的自我成长

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开启人的理性,增进人的自我认识的同时,提升人的公民身份认同。学校公共生活乃是准公共生活,个体成长之幽暗性的必要保护,给予学生以尝试错误的合理空间,让儿童生命发展有自我孕育的可能性。卢梭所提及的消极教育,是指涉尽量多的让儿童在自然中成长,尽量少的人为的规训和钳制,从而尽可能地扩大儿童生命的在自然中生长的自由,保持儿童的天性。杜威倡导“做中学”,他鼓励学生不断尝试,在做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在经验的发展中获得知识,发展学习与生活的能力。在学校生活中,我们需要充分尊重儿童生命自然,开启儿童生命自由,促进儿童生命的整体、健全、充分地发展,促进儿童自由自主人格的实现。学校教育对私人性的保护贯穿始终,任何时候学校教育都应该是审慎的。每个个体在保持对公共空间敞开的同时,也需要留有自我的私人空间,避免个体成长的过于暴露。每个个体的私人空间,是个体不断反思自我、成就自我的重要场域。

我们看看一个孩子的倾诉:“你和李老师说一下,别老是让我们写检讨,午睡的时候稍微动一下她就觉得我们违反纪律,然后就罚写检讨。摸一下头发要写1500字检讨,站起来一下要写1500字检讨……快要被烦死了。”[34]一旦学校生活全然进入规训化设计之中,孩子根本就没有私己性的空间,而全然处于公共生活规则的控制之中,儿童就很难避免被听话以至被成长的命运。“控制性的教育作为规训的技术把个体当作客体,而规训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规范化’——通过对精神和肉体的改造来消除所有的社会和心理的非规则性,来生产出有用且驯服的主体,虽然是主体,但关键在于具有被使用性,主体其实就是工具。”[35]教育原本就是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对话与渗透、融合,是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交流与融合。学校公共生活绝不是纯然始自教师的公共生活,而是师生平等地参入其中、并显现自我存在的优秀的公共空间。在学校场域,如若彰显的只是教师的威权,儿童对老师产生了恐惧感受和排斥情绪,这样的教育结果是儿童感受不到教育生活的美好,无法成为自我更高价值欲求的主体,而不过是被动听话的客体,是驯服的工具。

好人与好公民之间:学校公民教育的限度与教育的审慎之道135第3期

良好的教育,总是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改进密切结合,把个体学习的过程转变成生动的社会生活习得的过程,避免个人陷于狭小的自我世界之中,同时又保持生动的个性,从而使得个人发展成为民主生活方式习得的过程,使个体在开放的、不断更新的现实生活之中完成自我适合民主生活需要的德行。激活个体的自我认识,从教育的路径而言,意味着逐渐地、保护性地把儿童个体置于与他人、世界的关系之中,让他们逐渐地懂得如何在个人与世界的关涉中认识自己,指导自己在人类社会中占据怎样的地位,拓展现实的交往,在走向他者的过程中,启迪爱的品质,培育公共理性精神,切实地提升个体的社会认知与社会责任,扩展人的自我认识。这个过程,离开了学生自身的自由、自主的进入,其结果都不可能是健全价值主体的生成。

真正的教育正是在引导个体自我认识不断拓展的过程中,敞开人的理性,甄定个体人生的主导型目标,把个体引向对美善生活的追求,把各种知识技能的学习都整合在个体对美善生活的追求之中。通过教育这一路径,就是要把自然之境植入个体生命结构之中,促进个体的自我反思,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结构中,持守一种谦逊的主体性,或者叫做审慎的主体性,不至于造成个人主体性的僭越。审慎的个体需要有审慎的教育,我们没有办法预知未来,教育决不可能包办代替,在这个意义上,不管是公民教育,还是教育本身,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把个体引向自我成长之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历程差异,由于人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每个人可能有他自己的生活理想,具有他自己实现自我的形式,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不同的生活际遇,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得自己做出选择。任何的教育形式、任何的社会权威、任何的机构都不可能拥有某种他们知道如何让我们正确地选择方向的知识和方法,严格地说,教育和教育权威无法为每个人提供有效地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的指导。因为,关于个人的生活感受、自己的生活期望、自己的精神创造,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机构或者什么东西能比我们自己知道得多,如果没有比我们自己更高的生活权威,那就意味着我们的自我实现是不可能被确定和指导的。”[36]这意味着对于年轻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美善生活的欲求之中,尽快走向自我成长、自我教化之路。而如何充分地激励年轻人对美善生活的欲求,开启他们的公共生活视野和公共价值关怀,激励他们走向自我成长、自我教化之路,就是我们今日教育的使命。

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先生这样概括鲁迅对青少年的期待与嘱咐:(1)不要把自己交给他人,要联合起来,自己寻路,掌握自己的命运;(2)要有泥土精神,执著现在,执著地上,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不怕做小事情;(3)要有韧性精神,认准目标,慢而不息;(4)要学会打“壕堑战”,边玩边打,学会保护自己。[37]这几

136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年个方面对于公民品格的养成富于启发:第一条是提示我们,公民品质的历练,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年轻人自我联合起来,学会过公共的生活,走属于年轻人的成长道路;第二条是要年轻人从当下做起,从小事做起,执著现在,执著当时当地;第三条是找准目标,韧性坚持;第四条是要年轻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学会必要的自我保护,唯其如此,他们才能走得更远。显然,对于年轻一代人而言,此刻最要紧的是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向与道路,并且联合起来,踏实行动,未来一定属于他们,他们一定属于未来,而不是重复过去。所以,最要紧的是:倾听“那前面的声音”,“往前走,走自己的路,决不放弃!”[38]

参考文献:

[1][5]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77,97.

[2][27]刘铁芳.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7,79-80.

[3]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1:8.

[4]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商务印书馆,2007:47.

[6][28][29]洛克.教育漫话.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5-26,18,35.

[7]苏娜.青少年道德赋能行动研究框架.教育科学研究.2011(4):59.

[8]肖厚国.自然与人为:人类自由的古典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4-35.

[9][35][36]金生鈜.规训与教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8,24,13.

[10][13][14][15][16][17][25]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38,5,36,28-29,36-37,12.

[11]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55.

[12]钱穆.新亚遗铎.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3.

[18]伯林.两种自由概念.参见刘军宁等编,市场逻辑和国家观念.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1995:210-211.

[19][20][23][24]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33.34.

[21]邓成满.小学生因偷东西做全校检讨母亲上台表态猝死.成都商报.2012-06-09.

[22]女生发型不符三次被赶出校门回家服药自尽.燕赵都市报.2010-10-12.

[26]金生鈜.德性与教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181-182.

[30]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01:347-348.

[31][32][33]刘百川.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华文出版社,2012:75.76-77.2.

[34]徐莉.2010,我们毫无进步.教师月刊.2010:12.

[37][38]钱理群.钱理群中学讲语文.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259.262.

好人与好公民之间:学校公民教育的限度与教育的审慎之道137第3期

Between the Good Person and the Good Citizen: the Limit of School Civic Education

LIU Tiefang

Abstract:The school education prepares an individual to grow into a ma?ture citizen.And the opening of the school public life is to open the public space,to enlighten students'individual public sentiment and public reason,to breed the public rational spirit,and to cultivate the decent ways of living,thus shaping the civic personality of each individual.But the school public life is based on educational guidance and protection,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social public life.Students’growth and their development of rational spirit is a pro?cess.This process requires necessary protection,so as to avoid the damage to in?dividual’s dignity,owing to inadequate room for self trials when the individual is completely exposed to public life.So the essence of necessary protection for students’privacy when the school public life is provided lies in protecting the individual’s freedom to grow.

Key words:good person;good citizen;freedom;privacy;publicness

德育原理.pdf

德育原理 第一章德育即道德教育 1、早在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或实践教育。 2、而使之风靡全球者,当是英国学者斯宾塞。 3、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和“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 4、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 1.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 2.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 德教育” 3.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 5.“大德育”的合理性及局限性? 我国的“大德育”颇具特色。他虽然越来越“大”,但基本的格局依然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大板块。 我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统称为“德育”,这种约定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 我国一向有实施“大德育“的习惯和传统,长期的实践,形成了 一套自然而然地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全面实施社会意识教育的经验。

“大德育”与当前国际教育的改革趋势相一致。我国坚持“大德育”的传统,与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不谋而合。 6、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划分区别? 学校生活中,能够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道德领域”,不能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非道德领域”。 在没有发生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时,通常没必要非得把学校生活 的“道德领域”和“非道德领域”区分开来。 违背学校生活要求的思想和言行,如属“道德错误”,被判为“失德”或“缺德”,那就是“道德领域”中的事件;否则,就是“非道 德领域”中的事件。 “非道德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有时发 生间接地联系;在时间、地点转移的条件下,两者有时相互转化。所以,不能机械地坚持“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的划分。但相对 地区分仍是必要的。 第二章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 1、教育、教学和教唆的区别? 教育属于褒义词,具有善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包含有价值的内 容、产生有益影响的教 教学是否包含善意,其内容有无价值,其影响有益与否,都是不 确定的。 教唆属于贬义词,包藏恶意、产生有害影响的教。 2、教育的标准?

小学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总结

小学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总结 小学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总结 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是仔细贯彻降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具体体现,是全面降实科学进展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一具行之有效的途径。为仔细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切实提高我校师生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推进我校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我校仔细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安排部署,注重教育和实践的密切结合,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场合和机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抓降实、说实效、有内容、有考核,成效显著,达到宣传、教育、实践的目的。 一、高度重视、仔细降实,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是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使此项活动健康、有序开展,我校充分发挥党支部、德育处、教务处、少先队的作用,精心部署、精密安排、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切实做好组织领导工作,统筹安排别同时期活动内容和任务,对指导活动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引导,广泛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我校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各种有效途径,开展有声势有深度的集中宣传,努力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活动丰富多彩 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广阔党员干部道德实践中的榜样带头作用,在广阔党员干部中大力倡导"牢记宗旨、甘当公仆、恪尽职守、真抓实干、领先垂范、以身立德"的思想道德规范,常以自警、自省、自励、自律,别断强化自身内在的良知,精心组织好各种警示教育活动,将公民道德活动作为践行"三个倡导"和"24个字"具体实践降实到位,并与"三说一树"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人人争做公民道德建设标兵的良好风气。 1.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环境宣传活动。 利用广播宣传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宣传我校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发展事情。 2.开展文明行为与文明礼仪养成活动。 在活动期间,加大对学生的文明行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力度。各班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教育。如,各个班级召开主题班会、出版了"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专题板报、德育处组织了以"学习雷锋精神争做五好青年"为主题的队会等,要求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说一般话,别随地扔果皮纸屑,规范学生的基础文明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 3、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三八节、植树节"主题活动。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3周年的纪念日,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学雷锋"活动的深入持续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学校的文明建设,为共建"和谐校园"做出新的贡献,我校于3月份集中开展纪念学习雷锋活动53周年活动。于3月8日,以"三八"妇女节为契机,让学生体验母亲的辛苦,为母亲分担家务活动,为母亲洗足等系列活动,哺育了学生孝敬父母的优良品质。 4、开展"我做合格公民"活动。 经过"我周围的雷锋"主题教育活动、"道德标兵"等活动。深入宣传"公民"的道德行为标准,组织广阔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增强青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5、开展"安全新风范,大伙儿齐动员"活动。

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及策略

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及策略 时间:5/28/2010 1:17:57 PM 来源:黄显英 巴东县农广校是一所由国家农业部举办、省农业厅直属的公办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是全国十强农广校。自创办二十多年以来,每年为企业输送一千多高素质的毕业生,他们和所有的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加强和改进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特别是我县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县。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十分重视库区移民问题,总书记胡锦涛指出:努力使库区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库区。长期以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根据企业“人品至上”的用人要求,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训。学校采用崭新的办学机制,把车间搬进学校,把师生送进工厂实习,着眼于培养具有“ 竞争意识、创新精神、一专多能”的复合性人才,并加强同各类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新型的校企联合办学体系。可见,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我县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县,又是大山区,父辈外出打工的多,进中职就读的学生不少因在初中管理不上,造就学生的陋习和不良品德、不良行为习惯,成为“双差生”。还有来自社会青年的,有高中生、大学生等。层次参差不齐,品行良锈不一。怎样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怎样把他们转化成家长满意、企业满意的高素质人才? 加强纪律教育进行军事化与人性化管理 遵纪守法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学生也不例外。每年秋季开学新生第一课就是军训。新入学的新生总会有一部分没有规则意识。他们具有极强的逆反心理,习惯于我行我素,不把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放在眼里。但是,当教官站在队列前面时,学生那种满不在乎的表情一扫而光!35度左右的高温下,从站军姿到立正、左右转、齐步走等,都是军人的标准要求。站军姿时,有学生晕倒下,老师扶起,葡萄糖水、仁丹伺候,解散休息了,学校领导促膝交谈,滚滚热泪从学生眼中滴出。师生间建立了真正友情。有少数原来对学校对老师憎恨敌视的同学良心发现:巴东农广校不仅有严的纪律,更有友情、真情! 209国道从我校穿过,把学生生活区和教学区一分为二。一千多学生每天通过马路数次。开始通过马路时,校领导、中层领导、班主任、值日老师等都赶到马路护送学生,有的学生埋怨“又要集合!”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知道了为什么,站好队、走好路成为自觉了。开始一千多人通过马路要十几分钟,到后来

教育学考试

《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教育 2、教育目的 3、形成性评价 4. 课程设计 5、学校教育: 6、发现学习: 7、教育目的: 8、课程目标: 9、绝对评价法: 10、教育自传: 11、人性化教育: 12、读书指导法: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政治意义。 2、简述校本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3、简述校本研究的特点。 4、简述新课程的教学观。 5.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6、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7、简述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有哪些? 8、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9、简述教学的基本原则。 10、简述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11、简述读书指导法的内涵、意义和注意事项。 12、简述表现性测验评价的含义与方式。 13、简述课堂人种志研究的特点。 14、简述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15、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三、论述题 1.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结合实际论述一个好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3.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4、结合实际,谈谈教学实践中如何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5、结合实际,谈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6、试论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与传统教学中教师角色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7、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谈谈新时期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8、试述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主要观点。

《教育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 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 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 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目的:一般来讲,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质量规格所作的总体规定与要求。具体来讲,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预期结果,是人们对受教育者达成状态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教育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针对课程实施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议。 4.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指课程机构的编制,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以及解决课程的标准问题。 5、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6、发现学习:是在教师不加讲述的情况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 7、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含有方向性的总体目标和最高目标,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总体的终极的教育意图和方针,它所要说明的是教育应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和应培养人的哪些身心素质。 8、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广义为课程总目标,狭义为分科课程目标,各领域、各学科的教育目标,是指从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的角度所规定的人才培养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分科目标)。9、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要达到的目标或标准(客观标准),再将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到达目标的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 10、教育自传:当教师们讲述他们自己的教育故事时,这种谈论教育的方式有些像叙述自己的“自传”。我们把它叫做“教育自传” 11、人性化教育:是建立在人本心理学基础上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应以人为中心,重视教育的人性需要,尊重人的尊严和人格,重视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性化教育是以尊重人格和学生的主体性存在为前提的教育,是使人获得健全人格,使人性得到完满实现的教育。 12、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亦称阅读和围绕阅读材料进行的活动法。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政治意义。 (1)通过学校教育制造政治舆论,宣传一定的政治观点、政治理论或政治路线与方针, 为某种政治活动的需要做思想准备。 (2)通过国家制定的学校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选择与分配,使原有的社会政 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是实现学校教育政治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 (3)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以及各种政治人才。其一,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 才。其二,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 2.简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途径。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浅析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浅析 董琳 1044407056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当时美国的教育流行的是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机械呆板,杜威在教学实践中清楚地认识到中小学课程内容贫乏,萌生了进行教育改革的要求并进而成为教育革新的倡导者。他一生著作颇丰,1916年发表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标志着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新时期的开端,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体系。此外还有《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学校与社会》、《明日的学校》等。 他的教育思想迎合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需要,深刻的影响了美国教育的发展至于更多国家教育思想的变革,综合看来他的教育思想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教育的本质上,他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无目的;在教学论上,他提倡课程适应社会的需要、强调注重教材与学者的关系、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从“做”中学;最后,他提出了著名的道德教育的理论。 杜威一生中特别重视道德教育,杜威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他把道德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性因素,进而围绕道德价值标准、学校道德教育目的、学校道德教育内容、学校道德教育方法四个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 首先,杜威提出道德教育的用意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人格。他强调学校道德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人格”要同他以前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相联系,既要从社会生活、学习实践中培养道德,又要使所培养出的道德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适应社会生活。杜威认为,从广义上说道德就是教育。他的德育论是以实用主义道德论为基础的,否认客观的永恒道德,把实效作为衡量善恶的标准。上述看来,他主张学校教育的道德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适应社会道德的需要。 在他论道德教育的著作《道德教育原理》的序言中他说道“每当国家陷入政治危机和道德危机时,人们就会将社会的道德缺陷与盛行的道德标准和公民在学校内外所接受的抑或没有受到的教育联系起来。无乱学校存在于何处,它们一直被指望去加强、补充有时甚至代替儿童在家庭或教堂里所获得的道德教育。”

小学公民道德教育

小学公民道德教育 为认真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在全校掀起一个公民道德建设热潮,进一步推动我校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我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校、社区、家庭为基地,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一)抓引导,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系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多年来,我校始终要求各位教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全方位的加强道德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的系统教育。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校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研讨,深度挖掘各科教材的德育内涵,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融入各科教学内容之中,形成了全员参与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围绕"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我校积极宣传本校各班的“精神文明小标兵”、“诚信好少年”的典型事迹,并组织全校老师学习共产党员标兵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强化全校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校风,营造浓厚的环境与文化氛围。 (二)抓活动,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社会实践活动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我校把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补充和深化,结合不

同层次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实效性和吸引力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开展活动,倡议全体同学努力做到:在家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 2、引导全体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园的“三别”(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给社会),“五无”(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划,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活动中来。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加强了学校校风校纪建设,使公民道德规范细化入心,并落实到每一名青少年的日常行为中。 二是开展了学习环保知识,争做"小卫士"活动。 (三)抓环境,营造思想道德教育良好社会氛围 为营造学校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拓展德育建设的内涵和领域。实施了"家长教育素质工程",以家长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为宗旨,结合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举办讲座,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了科学教子的能力。学校还组织了"亲子同读一本书"活动,使学生和家长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考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2、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3、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最根本的任务是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 4、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的影响。 5、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6、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近代教育特点:教育的国家化、初等教育的义务化、教育的世俗化、教育的法制化。 现代教育的特点: (1)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 (2)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 (3)教育内容更趋丰富与合理。 (4)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有效化。 (5)从阶段性教育走向终身教育。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现存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学记》(《礼记》中的一篇),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1)教育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和制约。 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决定和制约教育的目的以及学校对课程内容的设置,还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2)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再生产的的重要手段。(教育的经济功能) 2、教育与政治制度 (1)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以及教育内容和教育制度。 (2)教育可以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推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在关键时候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与社会文化 (1)文化对教育有制约作用,社会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人的教育观念以及各种非正式形式的社会文化对人的态度、观念、行为、道德品质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2)教育具有传承文化、传播文化、选择文化以及创造和更新文化的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 (3)学校文化:包含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等等,其中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文化包括办学的指导思想、教育观、道德观等,校风则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4、教育与社会人口 (1)人口对教育有着制约的作用,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人口的质量

第三讲学校德育目的

第三讲学校德育目的:基本原理与问题反思 德育目的是学校德育论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之一。学习德育理论,就必须明确德育目的的内涵与特点、功能与类型以及德育目的的 制定依据、改革完善的指导思想。这是提高人们对学校德育本质、规律的理性认识,科学有效地组织德育活动的基本前提。 本章主要讨论如下问题:学校德育目的的内涵及其与教育目的、德 育目标的辩证关系;德育目的的功能;德育目的的基本类型;制定 学校德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我国现行的德育目的及其改革完善等。 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不仅自身体现着道德的要求,而且也内 在地追求着道德的目的。教育的道德规定性和指向性反映在对学 生道德品质的培育、道德人格的完善、道德成长的引导方面,就构 成了学校德育目的。德育目的不仅决定了教育的精神本性和 价值特性,也决定了学生在道德成长与发展方面的规定性。“任何 一个老师都应该有鲜明的道德准则:对教育目的一定要深思熟虑——假如你认为是正当的教育目的实际上全都出于误解而学 生们则对此都一本正经地坚信不疑,那么他们多年的学生生涯很 可能要毁于你手。”①探讨学校德育目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在整 个教育目的的框架下探讨教育的道德目的。它是德育原理的核心问 题和任何德育理论均不能搁置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 ① [ 英 ] 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20 页。 1

第一节学校德育目的概论学校教育是一种蕴含着鲜明的道德内涵与价值诉求的实践 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在道德品质发展方面的目标、标准、规格的要求或规定,就构成了德育目的。由此,德育目的所考虑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从社会发展,从整个教育目的的结构性要 求以及学生道德生长的客观要求诸方面,对学生品德发展的目标和规格的讨论与规定。一句话,德育目的表征着儿童接受何种目 标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德育目的是学校一切德育工作和德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而要把握德育目的的实质及其实践意义,就必须对其核心问题作出基本的说明。 一、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德育目标 目的性是人的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属性,自然也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属性。“一切教育活动,都是直接、间接地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的,一切教育目的又都是为了解决一定时期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某种不适应或者说某种矛 盾而主观预设的。” ①德育,作为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特殊的精神实践活动, 也必须十分明确自身活动的目的,并在目的的牵导下制定德育计划,厘定培养目标,调控德育过程。 (一)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 所谓教育目的,就是对教育过程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或素质的预期结果的规定。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对客观现实之于人的素质发展的需要和可 能的主观认识以及之于人的素质发展的价值选择的统一。从其存在形态上说,教育目的可分为两大部类:理论形态的教育目的和实践形态的教育目的。前者是一定社会的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关于教育结 ① 扈中平:《教育目的论(修订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第 3 页。 2

最新公民道德宣传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文明礼仪”主题班会 初一(4)班 日期:2011年3月8日 目标: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并落实到行动中去,培养自身道德素质。 形式:讨论会和文艺节目相结合。 内容: 一、开场白,引入话题 主持人简略地介绍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背景和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转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的讨论过程 1、爱国守法 主持人引用邓小平爷爷“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切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名言,指出无论在哪里,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 2、明礼诚信 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礼貌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更要内化为个人素质,要晓之以“礼”,才能导之以行,诚信是明礼基础上进一步的要求,是对人的道德的要求,是平等交往的基础,人无信而不立。 乙:一份报道说:“高校被污染,教师不认真备课,疏于和学生接触,忙着在外赚钱,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学生心胸狭窄,缺乏集体主义精神,文明礼貌。不文明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都是“明礼诚信”的反面例子。我认为,应该加强科学管理,完善各种制度和规则,化理论为方法和德行,让“不文明”、“不守信”之不正之风不在滋生。 丙:中学生在这方面似乎比大学生好一些,某中学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学生在诚信方面做得较好,但“看到老师给的考试分数高时,马上主动更正“的同学只占14.6%,还有其他一些不良的风气,如“老实人吃亏”、“利字摆中间,诚信撇两边”这样的想法仍存在。媒体也应加强这方面宣传,给全社会制造一个“诚信为本”的舆论环境。

主持人总结:诚信对人格和良心都有重要的地位,要凭着良心做人,以诚信为准则。 3、敬业奉献 甲:职业道德在企业、岗位上的作用,加入WTO后的发展方 向,青年人应提前培养职业道德的修养。 乙:要实现价值,先要创造价值。人在社会中的价值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工作来实现的,要做好本职工作。主持人总结:4050计划中有一个例子,一名下岗女工通过不断地学习,再就业,成为一名营业员,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现在成为了营销部经理。所以,敬业是对社会进行奉献的最好的形式。要立足本职工作。 4、勤俭自强 甲: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克勤克俭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它不仅是治家立业实践方式,更可升华为一种与人格修养相贯通的美德,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德行,巩固人在修养实践中所养成的正直、刚强、清廉等种种节操。在新时期,“勤俭”又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最近水费涨价就是政府的一种宏观调控,它不仅提示我们水资源的可贵,也要求人们要做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资源,这一政策也是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对于企业来说,也应该运用科学技术,加强管理,用更少的资源投入生产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服务质量。 乙:一些小学生使用一卡通,家长可通过磁卡限制花费,但这一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乱用零花钱”的现象。“勤俭”不仅要靠他人监督,更要上升为一种自觉意识。在国外,孩子通过帮家里干家务来挣零花钱的例子已经屡见不了。我们要明白自己父母赚来的钱是来之不易的。 丙:在高校校园内,尚未挣钱的大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的现象也比比皆是,他们的月花费超过家庭开支。有人甚至认为“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在食堂,大学生浪费粮食的情况也屡有发生。我们必须认清这个错误观念。希望这类现象不要在我们中间发生。 丁:我想到了高校宿舍楼中的一幕景象:寝室旁的水池边空无一人,十几只水龙头就哗哗地流着水,显然是梳洗完毕的同学没有养成随手关闭水龙头的习惯。勤俭节约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5、团结友善 甲:要成功,必须团结奋斗。大凡取得科研成功的人都有团结协作的搭档,或者同仁,或者助手。有共同的目标,才能共同努力。学生的本职是学习,我们的集体如果能团结起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就能共同提高成绩。 乙:团结是国家稳定的根本。友善是团结的前提。历史上有汉武帝不注重团结最终失败而唐明皇带领将士团结奋战,最终成功的先例。所以加强团结协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当你有一个思想与别人分享时,别人也有一个思想,通过友善的交流,就会有两个思想。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团结起来就有无穷的力量。 主持人总结:团结友善是立身处世之本。“一手独拍,虽疾无声”“团结就是力量”这些的警句提醒、告戒、勉励我们:无论是朋友间,还是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相互与人为善,互爱互助,于集体,于国家,便能产生比天时、地利更重要的人和。人和之所以可贵,在于能产生“1加1大于2”的效应。中国有十二亿人口,如果不团结就是一盘散沙,凝聚在一起就成为力量无穷的沙袋。道德修养有时往往是和艺术修养联系在一起的在我们的班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1]1_百.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 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 教职成[2009]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宣传部、文明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团委、妇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党委宣传部、文明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团委、妇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党委宣传部、文明办、人事局、劳动保障局、团委、妇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 04〕8号,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以下简称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现就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在校中职学生已达到2000多万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职学生思想道 德教育,与普通中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同步推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制定并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新时期新阶段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新要求,进行了新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根据职业教育的实际和中职学生的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中职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改革开放,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努力学习、钻研技能,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思想道德状况主流积极、

高等教育学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学第四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重点试题解析 [日期:2008-12-16]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作者:[字体:大中小] 一、选择题 1.现代学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德国柏林大学创设的( )。 A.文学博士学位B.医学博士学位C.理学博士学位D.哲学博士学位 2.我国学位授予的权利机构是( )。 A.国家教育部B.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C.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D.各省市自治区的学位办公室 3.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高等学校招生主要实行( )。 A.统一考试制度B.单独考试制度C.推荐入学制度D.高中证书制度 4.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 )。 A.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分配制度B.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的制度 C.统一分配制度D.自主择业制度 5.在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资格认定和职务设置包括( )级。 A.三B.四C.五D.六 A.缓聘B.辞聘C.拒聘D.受聘 9.我国高校教师的聘用期限一般为( )年。 A.1 B.2 C.3 D.4 10.法国的( )的培养对象是各种技术人才,其生源既可以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是在职工人。 A.短期大学B.初级学院C.社区学院D.短期技术大学 11.( )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为“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A.英国B.法国C.美国D.意大利

12.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 A.2年B.3年C.4年D.5年 13.15世纪末,硕士一般授予( )学生。 A.文科B.神科C.法科D.医科 14.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最早形成于( )。 A.建国初期B.民国时期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15.下列哪项不属于博士学位的学术标准?( ) A.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B.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C.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D.具备相应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https://www.doczj.com/doc/b96681785.html,/n15595c1178.aspx二、填空题 1.( )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人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是确定各级各类学校分段以及学生人学年龄、修业年限的( ),它体现了统一性的原则。 3.大多数国家的高等学校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 )、大学和专门学院、( )。 4.195 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 ),明确高等教育是作为教育基础上的更高层次教育。 11.( )是对部分品学兼优或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实行免试录取的招生制度。 12.自1986年我国开始逐步推行高等学校( ),一定程度打破了高校教师铁饭碗的局面,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13.( )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度的先决条件,成立高校教师权益的仲裁机构

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5年下半年考试大作业 考试科目:《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 大作业题目(内容): 一、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德育全球化的表现。 答:德育全球化缘于经济、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全球化。德育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影响的全球化;第二是主题的全球化。 所“影响的全球化”是指德育思想的经验的全球化影响。所谓“主题化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学校德育关心的主题有趋势,也指学校德日益关心诸如生态环境,人口与发展,个人权利,多元文化,世界和平等主题。 2、传统德育过程模式。 答: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知、情、意、行是构成学生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这四个要素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诸因素得到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 3、“启发”在道德教育中的意味。 答:“启发”在道德教育上意味着:第一,它承认人性的善良或道德教育在人性上的可能。第二,道德教育只有在具备一定的主体接受条件下才能进行。 4、世界各国的德育、政府领导方式的类型。 答:世界各国的德育,政府领导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全面干预型(中过、日本、法国、发展中国家);一种是部分干预型(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等);一种是政策干预性型(美国、加拿大、瑞典等)。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如何解决德育过程中的矛盾 答: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有三个方面。从过程之外到过程之内,这三个矛盾依次是:①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德育影响之间的矛盾;②德育目标要求同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的矛盾; ③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的矛盾。其中,第二对矛盾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德育影响之间的矛盾”是指学校道德教育(有计划、系统的、)系统之外的社会价值环境(无序的、多元的)与学校德育价值系统的矛盾,有同质矛盾和异质矛盾。同质矛盾(大家影响都是正面的,但是社会的道德影响与学校的道德影响并不一样)是指社

公民道德主题班会教案

公民道德主题班会教案

公民道德主题班会教案 【篇一:从我做起实践公民道德规范主题班会课教案】 从我做起实践公民道德规范主题班会课教案 六(3)班夏忠梅 课题: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目标:1.能够认识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3.明确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对自己对社会产生的效果。 重点:1. 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难点:明确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对自己对社会产生的效果。 手段:讨论、辩论等。 课型:班会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之称,历代的读书人都很注重道德和情操的培养,讲礼貌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更要内化为个人素质,要晓之以“礼”,才能导之以行,诚信是明礼基础上进一步的要求,是对人的道德的要求,是平等交往的基础,人无信而不立。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继承这种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从我做起实践公民道德规范。今天我们就来拾起这个古老的话题,开展一次主题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班会课。(从我做起实践公民道德规范主题:“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主办:六(3)班,时间:2007-7-7)希望通过大家的参与,加深对公民道德规范的理解,并能付之行动。

二、从整体感知道德规范 师:作为学校的学生社会的公民,我们必须合格,尤其在“以德治国”的重大举措前,什么应放在首位呢?(生:公民道德规范。) 师:是的,很好,公民有公民的道德规范,哪位同学说说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什么? 生:(回答)(不完全的教师举出相应的例子,引导学生回答。)(伴随学生回答出示幻灯片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师:(明礼,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一条是做人的起点。)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社会带来愉快和谐,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也给自己带来快乐温馨。一个文明人肯定也是一个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人。 师:同学们,今天的班会课,我们将围绕这个“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主题开展活动。 三、活动板块一:孝敬父母 师:先作一个小小的调查,知道父母生日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作答)再进一步看你为你的父母生日送过祝福吗?(学生回答) 师:父母赐予我们生命。我们从呱呱落地到成长为今天的学生,父母牺牲了多少的时间和心血,花费了多少的精力和财力。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深厚而无私,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起码的道德。 师:还记得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哪天?是什么节日吗?(5月12日,是我们母亲的节日——母亲节。你是如何为你的母亲庆祝这个节日的?) 生:送卡片,或为父母扫地做饭,或给父母打电话写信,或送上一句祝福:节日快乐!)

中职德育实施方案

中职德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县教育局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以马克思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为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德育目标 通过三年的教育,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的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力及自我教育 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各年级德育工作重点 (一)高中初中阶段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3、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遵纪守法的教育 4、进行劳动教育 5、进行道德教育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 (二)各年级德育工作重点 高中一年级德育工作的主题是迈好高中第一步,做一个合格的高中生。高中一年级着重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他们热爱新老师、新同学,热爱新的班集体、新学校,着力组 织和培养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通过教育活动,加深他们热爱

祖国的情感,激发他们为祖国、为四化学习的积极性。新生入学初,着重抓好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 规章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入学教育。 高二德育工作的主题是我长大我成人,我有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感,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高三德育工作的主题是听从国家的安排,走向需要的岗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确认识个人社会价值。 四、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 (一)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刘春友 副组长:朱振波史占胜董会山秦永涛 成员:历建民李元孙国董文兵 孙铁成何庆新贾华沈艳丽 (二)抓好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明确各岗位职责。 学校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在不同的岗位上担负起育人的职责。 1、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 2、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在校长领导下具体组织、指导德育工 作方案的实施。其任务是:调查分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制订学 校德育工作计划,确定和协调思想政治课、年级组、团组织、学生 会等各方面的任务分工,组织和协调各教研组、各科任教师的德育 工作,争取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支持,形成学校、家庭互相 配合的教育网络等。 3、学校党支部支持校长工作,发挥促证、监督作用,并通过党 员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教职工做好德育工作。

《教育学》网上考试题库(附答案)

《 教育学》课程网上考试题库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古代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是( )。 A )王夫之 (B )孔子 答案:B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 )《师说》 (B )《颜氏家训》 (C )《学记》 答案:C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 A )《普通教育学》 ( B )《爱弥儿》 答案:A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守原则是()。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巩固性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C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 )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把教学看成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类的全部艺术”。 A )《理想国》 答案:B 、将教学看成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是哪一位教育家( )。 ( (C )朱熹 (D )颜之推 2 ( (D )《进学解》 3 ( (C )《教育漫话》 (D )《民主主义与教育》 4 ( 5 ( (B )《大教学论》 (C )《教育漫话》 (D )《大教育论》 6 ( A )杜威 答案:B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发展。 A )教育规律 (B )教育价值 答案:D 、我国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 )。 (B )夸美纽斯 (C )布卢姆 (D )布鲁纳 7 ( (C )教育现象 (D )教育问题 8 ( A )商务印书馆编的《教育学》 C )凯洛夫的《教育学》 (B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 (D )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 答案:B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 A )教育现象 ( B )教育方针 9 ( (C )教育政策 (D )教育 理论 答案:A

论新形势下高校公民道德教育

论新形势下高校公民道德教育 [摘要]高校是系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经济全球化、科技迅速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文章阐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高校公民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高校进行相应的公民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做好这项工作。 一、新形势下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高校公民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提升人才素质和辐射全社会的作用。高校作为一个高层次的教育系统,其教育作用与一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不同,它肩负着培养与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艰巨任务。这决定了它的道德建设应先于、优于其他行业。同时,高校是社会道德进步的推动力量,是社会的文明基地和道德窗口,不仅如此,学校还可以通过师生直接参与社会教育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并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紧密联系的渠道,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把道德建设的成果传播、渗透、辐射到整个社会。因此,高校搞好公民道德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意义。 2.加强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是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需要。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与就业形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这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而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也更加复杂,尤其是国际敌对势力从未放松过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的渗透,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没落腐朽思想也给青年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这些都使高校道德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重要性更为突出。面对这些考验,高校必须大力加强公民德育教育,使青年大学生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 3.加强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需要。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1世纪的头20年是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