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段婧, 毛节泰, DUAN Jing, MAO Jietai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北京,100871

刊名:

地球科学进展

英文刊名: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年,卷(期):2008,23(3)

被引用次数:6次

参考文献(80条)

1.张景红;郑矫恒;谷淑芳一次典型积层混合云降水的综合探测分析[期刊论文]-吉林气象 2004(03)

2.Peng Y;Lohmann U;Leaitch R The cloud albedo-cloud droplet effective radius relationship for clean and polluted cloudsfrom RACE and FIRE.ACE 2002(D11)

3.Rosenfeld D Suppression of rain and snow by urban and industrial air pollution[外文期刊] 2000

4.Novakov T;Penner J E Large contribution of organic aerosols to cloud-condensation-nuclei concentrations[外文期刊] 1993

5.Kulmala M;Laaksonen A;Charlson R J Cloud without supersaturation 1997(24)

6.石立新;段英华北地区云凝结核的观测研究[期刊论文]-气象学报 2007(04)

7.黄庚;李淑日;德力格尔黄河上游云凝结核观测研究[期刊论文]-气象 2002(10)

8.Kaufman Y J;Tanre D Strategy for direct and indirect methods for correcting the aerosol effect on remote sensing:From AVHRR to EOS-MODIS[外文期刊] 1996(01)

9.Kanfman Y J;Fraser R S The effect of smoke particles on clouds and climate forcing[外文期刊]

1997(5332)

10.Penner J E;Rotstayn L D Indirect aerosol forcing[外文期刊] 2000

11.樊曙先层状云微物理结构演变特征的个例研究[期刊论文]-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2)

12.陈争旗;陈保国;许新田西北区一次联合探测层状云系云物理特征分析[期刊论文]-陕西气象 2004(06)

13.Ramanathan V;Crutaen P J;Kirhl J T Aerosol,climate,and the hydrological cycle[外文期刊]

2001(5549)

14.Yin Y;Chen L The effects of heating by transported dust layers on cloud and precipitation:A numetical study 2007

15.Pawlowska H;Brenguier J L The indirect effect of aerosols on climate:Effect of aerosol properties on precipitation efficiency 2000

16.Heymsfield A J;McFarquhar G M Microphysics of INDOEX clean and pollutedtrade cumulus clouds

2001(D22)

17.Yum S S;Hudson'J G Maritime/coutinental microphysical contrastsin stratus 2002(01)

18.Albrecht B A Aerosols,cloud microphysics and fractional cloudiness 1989

19.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Climate Change 2007-The Scientific Basic 2007

20.Massie S T;Heymsfield A;Schmitt C Aerosol indirect effects as a function of cloud top pressure 2007

21.周秀骥;吴国雄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卷 2004

22.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limate Change 2001-The Scientific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Ⅰ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2001

23.Twomey S Pollution and the planetary albedo[外文期刊] 1974

24.王鹏飞;李子华微观云物理学 1989

25.Brenguier J L;Pawlowska H;Schuller L Radiative properties of boundary layer clouds:Droplet effective radius versus number concentration 2001

26.Kuang z;Yung Y L Reflectivity variations off the Peru coast:Evidence for indirect effect of anthropogenic sulphate aerosols on clouds[外文期刊] 2000(16)

27.Lohmann U;Feichter J;Penner J Indirect effect of sulfate and carbonaceous aerosols:A mechanistic treatment[外文期刊] 2000(D10)

28.Han Q;Rossow W B;Chou J Global survey of the relationships of cloud albedo and liquid water path with droplet size using ISCCP 1998

29.Ackerman A S;Toou O B;Taylor J P Effects of aerosols on cloud albedo:Evaluation of Twomey's Parameterization of cloud susceptibility using measurements of ship tracks[外文期刊] 2000(16)

30.Mircea M;Facchini M C;Decesari S The influence of the organic aerosol component on CCN supersaturation spectra for different aerosol types 2002

31.Boers R;Jensen J B;Krommel P B Microphysical and radiative structure of marine stratocumulus clouds over the Southern Ocean:Summer results and seasonal differences 1998

32.Hudson J G;Yum S S Droplet spectral broadening in marine stratus[外文期刊] 1997(22)

33.Boucher O;Lahmann U The sulfate-CCN-cloud Albedo effectA sensitivity study with two general-circulation models 1995

https://www.doczj.com/doc/b06568172.html,aksonen A;Korhonen P;Kulmala M Modification of the K(o)hler equation to include soluble trace gases and slightly soluble substances[外文期刊] 1998(5)

35.樊曙先;安夏兰贺兰山地区云凝结核浓度的测量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沙漠 2000(03)

36.游来光;马培民;胡志晋北方层状云人工降水试验研究 2002(ZK)

37.Stratmann F;Kiselev A;Wurzler S Laboratory studi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cloud droplet formation under roalistic supersaturation conditions[外文期刊] 2004(6)

38.Roberts G;Nenos A A continuous-flow streamwise thermal-gandient CCN chamber for atmospheric measurements 2005

39.Ji Q;Shaw G E;Cantrell W A new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Cloud condensation nucleus"remover"[外文期刊] 1998(D21)

40.Hudson J G An Instantaneous CCN Spectrometer 1989

41.Twomey S;Warner J Comparison of measurements of cloud droplets and cloud nuclei 1967

42.Twomey S;Squires P The influence of cloud nucleus popula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convective clouds 1959

43.盛裴轩;毛节泰;李建国大气物理学 2003

https://www.doczj.com/doc/b06568172.html,nce S;Medina J;Smith J N Mapp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DMT continuous flow CCN counter 2006(17)

45.Pwlowska H;Brenguier J L Mic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stratocumulus clouds during ACE-2 2000

46.Wetzel M;Stowe L L Satellite-observed patterns in the relationship of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to stratus cloud microphysics and shortwave radiative forcing 1999

47.O Dowd C D;Lowe J A;Smith M H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non-sea-salt sulphateand sea-salt aerosol to the marine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population:An improved multi-component aerosol-cloud droplet parametrization 1999(556)

48.Hansen J;Sato M;Ruedy R Global warming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An alternative scenario 2000

49.Breon F M;Tanre D;Generoso S Aerosol effcet on cloud droplet size monitored from satellite[外文期刊] 2002(5556)

50.Han Q;Rossew W B;Lacis A A Near global survey of effective droplet radii in liquid water clouds using ISCCP data[外文期刊] 1994

51.Nakajima T;Higurashi A;Kawamoto K A possible correlation between satellite-derived cloud and aerosol microphysical parameters[外文期刊] 2001(07)

52.Ferek R J;Hegg DA;Hobbs PV Measurements of shipinduced tracks in clouds off the Washington Coast [外文期刊] 1998(D18)

53.King M D Radiative properties of clouds 1993

https://www.doczj.com/doc/b06568172.html,akley J A;Bernstein R L;Durkee P A Effect of ship-stach effluents on cloud reflectivity 1987

55.刘校辰气溶胶对暖云影响的数值模拟 2006

56.廖飞佳;张建新;黄钢北疆冬季层状云微物理结构初探 1996(05)

57.王广河;游来光乌鲁木齐冬季冷锋云带和锋下层积云的微物理结构及其降雪特征 1989(03)

58.苏正军;王广河;刘卫国青海省春季降水云的微物理特征分析[期刊论文]-应用气象学报 2003(S)

59.李仑格;德力格尔高原东部春季降水云层的微物理特征分析[期刊论文]-高原气象 2001(02)

60.赵仕雄;陈文辉;杭洪宗青海东北部春季系统性降水高层云系微物理结构分析[期刊论文]-高原气象 2002(03)

61.李照荣;李荣庆;陈添宇春季冷锋天气过程层状云微物理结构个例分析[期刊论文]-干旱气象 2004(04)

62.李照荣;李荣庆;李宝梓兰州地区秋季层状云垂直微物理特征分析[期刊论文]-高原气象 2003(06)

63.谷淑芬吉林省春季一次江淮气旋云雨的个例分析[会议论文] 2000

64.李英伟;王永亮一次降水过程的云微物理结构探测[期刊论文]-辽宁气象 1999(03)

65.周德平;宫福久;高建春一次飞机播云的微物理效应分析[期刊论文]-气象科学 2004(04)

66.王广河大兴安岭火区上空云和降水微物理结构特征个例研究 1992(02)

67.苏正军;黄世鸿;刘卫国一次华北冷涡降水的云物理飞机探测特征[期刊论文]-气象 2000(06)

68.王以琳;王俊;龚佃利江淮气旋和冷锋相结合天气过程的宏、微观结构分析[期刊论文]-应用气象学报 2001(s)

69.杨忠义一次锋前暖区降水云系宏微观特征分析 1994(01)

70.陈文选;王俊;刘文一次冷涡过程降水的微物理机制分析[期刊论文]-应用气象学报 1999(02)

71.陈文选;王俊黄淮气旋降水性层状云系微物理特征的综合分析[期刊论文]-气象 2001(10)

72.冯桂利;赵增亮;王以琳一次西北冷锋云系微结构特征及人工引晶催化条件的分析 1994(02)

73.李念童河南省秋季层状云的微结构分析 2000

74.李淑日;王广河;刘卫国降水性层状云微物理结构个例分析[期刊论文]-气象 2001(11)

75.张连云;冯桂利降水性层状云的微物理特征及人工增雨催化条件的研究 1997(05)

76.杨文霞;牛生杰;魏俊国河北省层状云降水系统微物理结构的飞机观测研究[期刊论文]-高原气象 2005(01)

77.黄梦宇;赵春生;周广强华北地区层状云微物理特性及气溶胶对云的影响[期刊论文]-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03)

78.陈渭民卫星气象学 2000

79.Jayaraman A;Lubin D;Ramachandran S Direct observations of aerosol radiative forcing over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during the January-February 1996 Pre-INDOEX Cruise 1998

80.Satheesh S K;Ramanathan V Large Differences in Tropical Aerosol Forcing at the top ofthe Atmosphere and Earth's Surface[外文期刊] 2000

引证文献(6条)

1.于赢东.杨志勇.刘永攀.秦大庸.刘家宏变化环境下海河流域降水演变研究综述[期刊论文]-水文 2010(4)

2.赵东.罗勇.高歌.祝昌汉.申彦波1961年至2007年中国日照的演变及其关键气候特征[期刊论文]-资源科学2010(4)

3.郭勇全.肖萍.黄松.周亚青.段林强.郭莹.赵蔡斌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期刊论文]-化工科技市场2010(12)

4.任建奇.严卫.叶晶.韩丁云相态的卫星遥感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地球科学进展 2010(10)

5.周海光机载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应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地球科学进展 2010(5)

6.葛茂发.刘泽.王炜罡二次光化学氧化剂与气溶胶间的非均相过程[期刊论文]-地球科学进展 2009(4)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b06568172.html,/Periodical_dqkxjz200803005.aspx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 体系。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

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充分的必要的条件。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 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根本观点的体系。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不仅为中医学提供了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 生命观,皋确立了中医学的整体的研究方法,使中医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借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与疾病等。中医学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

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第23卷 第3期2008年3月 地球科学进展 A DVAN CE S I N E AR T H S C I E N C E V o l.23 N o.3 M a r.,2008 文章编号:1001-8166(2008)03-00 -10 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段 婧,毛节泰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北京 100871) 摘 要:气溶胶和云在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它们重要作用的深入认识,气溶胶与云的相互作用也逐渐成为气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对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和近20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做了全面回顾。飞机观测、卫星观测、以及观测和模式模拟相结合3种研究方法被主要应用于该项研究。大量观测和模拟都证明了气溶胶对辐射、云滴以及降水的影响;云凝结核作为气溶胶和云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近些年在观测技术上有了较大进展,对相关理论的研究也随着观测水平的进步有了较大发展。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也从单一的观测资料分析逐渐转向模式模拟、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最后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气溶胶;云;相互作用;气溶胶间接效应;云凝结核 中图分类号:P426.5 文献标识码:A 1 引 言 气溶胶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的微量成分,它是许多大气化学过程的媒介或终端产物。尽管气溶胶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但是它仍然是气候变化中最不确定的因素。伴随着矿物能源的消耗,人类向大气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这些物质不但导致酸沉降,而且还能和其它人类活动排放的物质在大气中形成气溶胶。实际大气气溶胶的成分非常复杂,它可以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而直接影响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即直接辐射气候效应。另一方面,气溶胶粒子又可以作为云的凝结核影响云的光学特性、云量以及云的寿命,产生间接效应。目前对间接辐射强迫估计的不确定性很大[1],而且对云本身的辐射特性的了解也还不是很全面。因此,气溶胶-云-辐射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既是气候系统最不确定的因素之一,也是当前气候研究和预测中的难点问题[2]。 本文简要介绍了气溶胶与云的相互作用原理及 其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并对我国未来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的研究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展望。 2 气溶胶与云的相互作用 2.1 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过程 气溶胶的间接辐射强迫作用表现为气溶胶与云的相互作用,具体来讲就是气溶胶可以通过参与云中的微物理过程来改变云的物理特征,从而改变其辐射特性。通过近些年的研究,这种间接辐射强迫主要可以描述为两类间接效应(图1)。第一类间接效应也称T w o m e y效应,指气溶胶增加使云中云滴数量增加,减少云粒子半径,从而增加云的反照率(它依赖于气溶胶的吸收特性和光学厚度);第二类间接效应也称为“云的生命期效应”或“A l b r ec ht效应”,是由人为气溶胶增加引起粒子半径的减小,从而抑制降水,使云的生命时间发生变化[3]。另有新近的研究提出一种气溶胶对云的半直接效应(s e m i-d i r ec t e ff ec t o n c l o ud):吸收性气溶胶也可以通过云的半直接效应来使地面变暖[4,5],在这种效应的作 * 收稿日期:2007-11-12;修回日期:2008-02-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与云凝结核的飞机观测及其云物理效应的初步研究”(编号:4047500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编号:2006 C B403706)资助.  作者简介:段婧(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 E-m a i l:d u a n j i ng@p ku. e du. c n

气溶胶力学

课程名称:气溶胶力学

一、绪论 研究气溶胶粒子的形成、运动、沉降和凝并的科学成为气溶胶力学。其研究内容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自然界中云的形成对气候的影响;水蒸发凝结而降雨;风所造成的固体颗粒的迁移与沉积;风对植物花粉的传播以及空气中微生物的散布等都是气溶胶力学的研究内容。气溶胶的形成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有害和有利的双面,如一些尘粒会造成呼吸性疾病,生产过程中尘粒的发散会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但是,液体燃料在燃烧前喷成雾状以及固体燃料在燃烧前磨成粉末可以提高燃烧效率。 目前,研究气溶胶粒子的沉降过程比研究粒子的形成更有意义。控制粉尘污染的方法和手段是多样的,一般有重力式、惯性式、离心式、纤维过滤式、织物过滤式、静电式以及各种湿式除尘设备。而气溶胶力学所研究的内容是他们手机气溶胶粒子的机理以及在收集过程中气流的流场和能量损失。气溶胶力学的研究内容是气象、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科学的理论基础。为除尘净化的目的,从气溶胶粒子的物理性质及其运动;气溶胶粒子的空气动力捕获、扩散运动与沉降;气溶胶粒子的凝并、经典沉降以及气溶胶粒子的其他沉降机理讲解。 二、当前气溶胶科学发展动向 在应用方面,气溶胶工程技术发展很快。首先,微电子这一尖端高技术的发展,要求超纯净的工作环境,例如,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纯净工作室,要求空气中所含气溶胶粒子浓度低于每立方英尺个粒子。因此,气溶胶粒子的过滤与分离的间题,以及超微量粒子浓度的测量问题,就成为当代气溶胶研究 中的重大课题。另外一个气溶胶工程技术的新发展,是利用气溶胶技术制备新材料。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气溶胶科学与材料科学交叉的新发展。按照人们预先规定好的力学性质、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来制备新材料,本来是材料科学的一个中心课题现在气溶胶科学深入到这一领域,与材料科学相互交叉、相互合作,就出现了一些技术上最激动人心、科学上最富挑战性的新的人工合成物。例如氧化物与非氧化物,以及金属粉末等,被烧结成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新的固休材料。这之中有低温超导体材料,人造金刚石薄膜、碳黑、二氧化硅、二氧化铁、硅、碳化硅、光导纤维、汽车钢材、磁带与录相带上的薄膜、感光片薄膜等。这些新材料正以其高纯度、低成本而令人瞩目。

逻辑学视角下的中医之气和量子的同构性_韩金祥_韩奕

[18]张立平.论中医“象”思维(一)[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6):40-41. [19]何泽民.论象思维对《黄帝内经》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2,53(15):1334-1336. [20]杜立英,吕爱平.利用分形理论探讨中国传统象思维对中医思维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2):254-256. [21]王宏利,刘庚祥.中医取象比类思维的逻辑浅探[J].内蒙古中医药,2012(4):18-19. [22]张立平.论中医“象”思维(二)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2012,14(7):31-32. [23]曹宏梅,陆小左,王学民.从“象思维”到脉象地形图[J].天津中医药,2012,29(6):532-533. [24]卞尧尧,周春祥.从“象”与“枢”探讨三焦[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092-3093. [25]曹大明,路玫.从“象思维”浅谈对中医针灸理论的再认识[J].中国针灸,2013,33(1):75-78. [26]刘娇萍,曹继刚,邹小娟,等.浅议象思维在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型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9): 收稿日期:2013-07-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208);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项目(xypt201103) 作者简介:韩金祥(1963-),男,山东夏津人,研究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医证候-方剂-药性的定量化研 究。 953-954. [27]刘娇萍,曹继刚,邹小娟,等.浅议象思维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证候分型中的应用[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9):27-28.[28]王永炎,张华敏,王燕平.中医临床思维模式与行为范式[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2,19(2):1-2. [29]姜建国.论《伤寒论》的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2):83-86. [30]孛立甲,金明.《伤寒杂病论》临证思维模式及其在眼科应用举隅[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2):103-104,108.[31]韩学杰,连智华,刘兴方,等.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思维和模式[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1):2766-2769. [32]郭新宇,孟庆刚.中和思维对中医生命观形成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4):704-706. [33]吕爱平,蔡丹梅.论中医学中和思维的内涵及特点[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2):120,128. [34]张金玺,马作峰,张六通.《黄帝内经》中的二分思维和三分思维[J].中医药学报,2012,40(1):123-124. [35]王琦.中西医思维特质比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0):2064-2066. [36]郭新宇,孟庆刚.基于“出声思考法”的中医诊疗思维过程探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9):1964-1966. [37]王全年,李秀美.中医哲学思维模型和数学模型统一论[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5):1240-1242. [38]杨威.五运六气理论的思维模式[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4):349-350. DOI?10.13192/j.issn.1000-1719.2014.01.002 逻辑学视角下的中医之气和量子的同构性 韩金祥1,韩奕2 (1.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卫生部生物技术药物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62;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摘要:通过剖析中医之气概念的本质属性,对比中医之气与量子概念的系统结构和内涵,利用命题思维和演绎推理等逻辑学方法,推定中医之气与量子具有同构性。同时总结六十多年的实验研究结果,证实中医之气与电磁波(量子)的密切相关性,论证两者可能具有相同的物质形态。为“量子表征中医之气”的观点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关键词:中医之气;量子;同构性;逻辑学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4)01-0004-05 Isomorphism between Qi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Quantum by Logic Perspective HAN Jinxiang1,HAN Yi2 (1.Key Laboratory of Ministry of Health for Biotech-Drug,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Ji'nan250062,Shandong,China; 2.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100029,China) Abstract:By analyzing essential attribute of the concept of Qi in the TCM,comparing system structure and content between Qi and quantum,using logic methods of proposition thought and deductive reasoning,we have the presumption that Qi and quan-tum has isomorphism.Meanwhile,summariz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over the past60years,it is proven that Qi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s(quantum),and demonstrate that Qi and quantum may have the same physical form.This pro-vides a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point of view that Qi in the TCM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quantum.Key words:Qi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quantum;isomorphism;logic perspective 中医理论建立在“气一元论”哲学思想之上,正确的用现代科学诠释中医之气,是中医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环节。笔者2010年曾发文探讨中医气的物质基础[1],但终感阐述得不全面,不彻底,本文拟在前文的

放射性流出物的监测与控制报告..

环境监测总结报告放射性流出物的监测与控制 第二组:梁文法程争波尹翔伟钱根生许凯峰 2016-3-11

1 目录 1 基本概念和管理要求 (3) 1.1 放射性流出物的概念 (3) 1.2 放射性流出物的特点 (3) 1.3 管理要求 (3) 2 流出物的污染物种类 (4) 2.1 放射性物质 (4) 2.2 化学物质 (5) 2.3 热量 (5) 3 流出物的来源 (5) 3.1 核燃料的循环 (5) 3.2 核技术利用活动 (6) 3.3 伴生放射性矿 (6) 4 流出物在环境中的转移弥散途径 (6) 4.1 辐射源与人的关系 (6) 4.2 气载放射性核素照射途径 (7) 4.3 液体流出物照射途径 (8) 5 控制流出物排放的原则 (9) 5.1 剂量控制,充分保护公众安全 (9) 5.2 年排放量实行总量控制 (10) 5.3实行最优化政策 (11) 5.4可核查性原则 (11)

2 6 流出物排放要求和排放准则 (12) 6.1申报和批准 (12) 6.2 净化与处理 (12) 6.3 专设排放口 (12) 6.4 流出物的监测 (13) 6.5 不满足要求的能返回净化系统 (13) 6.6 对放射性液体流出物实行槽式排放 (13) 7 流出物监测的基本要求 (13) 7.1 制定监测大纲(计划) (13) 7.2 气体流出物在线监测 (14) 7.3 液体流出物等比取样 (14) 7.4 无组织排放监测 (14) 7.5 监测应“平战结合” (14) 附录(问答环节) (14)

3 1 基本概念和管理要求 1.1 放射性流出物的概念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03版《放射性废物术语》中的定义,对流出物的相关词条进行归纳得出的概念如下:由实践中的某个源,得到授权、有计划、有控制的释放到环境中的气体或液体放射性物质,通常目的是得到稀释和弥散。 1.2 放射性流出物的特点 (1) 流出物属于低水平放射物 流出物特指核与辐射设施经气体及液体途径向环境排放的低水平放射性废物。中、高水平放射性废气和废液禁止向环境中排放。 (2) 流出物排放是放射性废物处置的一种方式 对于固体放射性废物,处置的方式 是将其放置在处置场或处置库中,使之与人类的生活环境隔离。对流出物的处置方式则是有控制的将其排放到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流出物这种排放方式本身就是对放射性废物的一种处置。 (3) 流出物排放必须经批准 由于流出物是放射性废物,流出物排放同时是放射性废物处置的一种方式,因此,对于流出物的管理和控制既要遵循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又要执行放射性废物处置的相关要求。 (4) 流出物是辐射影响的源项 对一个特定的核与辐射设施在运行期间对环境产生的辐射影响,其源项就是流出物。如果对流出物有了有效控制,排入环境的放射性物质就得到了有效控制。 1.3 管理要求 (1)按辐射安全管理

中国大气气溶胶气候效应研究进展

李明华,范绍佳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510275) Email:lmh20000@https://www.doczj.com/doc/b06568172.html, 摘要: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是当今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大气气溶胶作为影响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重视,是当今国际科学界的热门研究话题。本文总结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科学家在大气气溶胶气候效应研究方面的一系列成果,讨论了未来研究的主要难题及研究方向。 关键词:中国;大气气溶胶;气候效应 1.引言 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是当前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大气气溶胶作为影响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重视,是当今国际科学界的热门研究话题[1-4]。 大气气溶胶是指大气与悬浮在其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习惯上用来指大气中悬浮的10-3~101μm固体和液体粒子。大气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大气气溶胶粒子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改变地-气系统的能量收支,直接影响气候;另一种是大气气溶胶粒子作为云凝结核(CCN)改变云的光学特性、分布和生命期,间接影响气候。理论上,只要知道大气气溶胶浓度时空分布的信息及其物理、化学、光学特性、尺度分布和大气含量的准确信息,便可精确计算其直接辐射强迫的大小。而实际上所缺乏的也正是对这些量和其变化过程的详细了解。因此,对其直接辐射强迫的估计只能是基于现有实验结果和观测资料基础上的理论数值模拟。模式结果表明,目前对人为大气气溶胶(硫酸盐、硝酸盐、煤烟、矿尘和生物大气气溶胶等)全球年平均直接辐射强迫的估值大体介于-0.3~-1.0W/m2 之间,不确定性是估值的两倍。由于理论上对云的夹卷和混合过程,以及大气气溶胶-云-辐射-气候之间的微物理和化学反应过程了解还很不全面,准确地估计大气气溶胶间接辐射强迫的大小是相当困难的。全球年平均间接辐射强迫估值介于0~-1.5W/m2之间,不确定性更大,还没有一个合理的中间估值[5]。 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比温室气体复杂得多,尽管大多数研究认为大气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与温室效应气体的影响是反向的,但二者不能简单抵消[6]。从二者寿命来看,对流层大气气溶胶的寿命只有几天到几周,它的辐射强迫作用集中在排放源附近,而且基本只影响北 - 1 -

大气气溶胶研究进展

大气气溶胶有机成分研究进展 【摘要】 有机物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细颗粒中,可占其干重的10% ~ 70%。由于有机气溶胶的健康及气候效应,有机物的组成、源分布、颗粒行为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有机物成分的鉴别和定量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分析中,就目前有机气溶胶的采样、有机成分提取、分离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气气溶胶有机成分采样提取与分离定性与定量分析 由于气溶胶中有机物的人体健康效应、气候效应和环境效应,有机气溶胶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之一。有机物在大气中广泛存在,是气溶胶的重要成分,但是其含量变化很大,比如在美国东部城市和农村地区,有机物占大气气溶胶细粒子质量的30%;而在美国西部城市中则高达30%~80%[1]。根据其化学组成、溶解性及热力学性质,有机物(有机碳) 分为水溶性有机碳(WSOC)、水不溶性有机碳(WINSOC)、挥发性有机碳(VOC)和不挥发性有机碳(NONVOC)[2]。 大气气溶胶有机颗粒物的粒径大部分在0.1~0.5m之间,主要以积聚模态形式存在,难以被干、湿沉降去除,主要通过大气的流动带走, 或者通过自身的布朗运动扩散除去,所以在大气中的滞留时间较长。气溶胶中的有机成分含有许多对人体产生“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 的物质,如多环芳烃和亚硝胺类化合物等。这些物质中有70%~90%分布在粒径Dp<35μm范围内,易于进入肺的深处并沉积,从而引起癌症的发生,导致肺的损伤。 表1[3]列出了目前在大气气溶胶中所检测到的或预测存在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情况。从表1 可知,很多化合物具有较高亲脂性,甚至是疏水性的[3],这类化合物使得液滴中水的含量降低,液滴的粒径变小。而较小的液滴在大气中沉降速度变慢,减少了降雨量。另一类是水溶性有机物(WSOC),尤其是有机酸(如一元、二元羧酸),它们的蒸汽压较低,极易富集在气溶胶颗粒物表面并生成盐,形成凝结核,从而增强了云的反射,并且使雨水的酸性增强。

气溶胶

气溶胶 本节内容要点:气溶胶的定义、分类、源、汇、粒径分布、气溶胶粒子的化学组成、气溶胶的危害、气溶胶污染源的推断等 1)气溶胶的定义和分类 气溶胶(aerosol)是指液体或固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悬浮体系。微粒的动力学直径为 0.002~100μm。由于粒子比气态分子大而比粗尘颗粒小,因而它们不象气态分子那样服从气体分子运动规律,但也不会受地心引力作用而沉降,具有胶体的性质,故称为气溶胶。 实际上大气中颗粒物质的直径一般为0.001~100μm;大于10μm的颗粒能够依其自身重力作用降落到地面,称为降尘;小于10 μm的颗粒,在大气中可较长时间飘游,称为飘尘。按照颗粒物成因不同,可将气溶胶分为分散性气溶胶和凝聚性气溶胶两类。分散性气溶胶是固态或液态物质经粉碎、喷射,形成微小粒子,分散在大气中形成的气溶胶。凝聚性气溶胶则是由气体或蒸汽(其中包括固态物升华而成的蒸汽)遇冷凝聚成液态或固态微粒,而形成的气溶胶。例如二氧化硫转化成硫酸或硫酸盐气溶胶的过程如下: ●

二氧化硫气体的氧化过程● 气相中的成核过程 (液相硫酸雾核) 在过饱和的H2SO4蒸气中,由于分子热运动碰撞而使分子(n个)互相合并成核,形成液相的硫酸雾核。它的粒径大约是几个埃。硫酸雾核的生成速度,决定于硫酸的蒸气压和相对湿度的大小。 ● 粒子成长过程 硫酸粒子通过布朗运动逐渐凝集长大。如果与其他污染气体(如氨、有机蒸气、农药等)碰撞,或被吸附在空中固体颗粒物的表面,与颗粒物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硫酸盐气溶胶。 根据颗粒物的物理状态不同,可将气溶胶分为以下三类:(1)固态气溶胶--烟和尘;(2)液态气溶胶--雾;(3)固液混合态气溶胶--烟雾(smog)。烟雾微粒的粒径一般小于1 μm (见表2-13)。 气溶胶按粒径大小又可分为:(1)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或TSP),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流量在1.1~1.7m3/min)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

气溶胶测量笔记

1.4.5 总悬浮颗粒物(TSP) 能悬浮在空气中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 是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污染指标 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以m3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毫克数表示,用标准大容量 颗粒采样器在采样效率接近100%滤膜上采集已知体积的颗粒物,恒温恒湿条件下,称量采样前后采样膜质量来确定采集到的颗粒物质量,再除以采样体积,得到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在一般大气压条件下,热迁移力或热迁移速度取决于粒度,即意味着较小的粒子会先沉降下来。所以当粒度超过2微米时,热沉降器的收集效率受到影响。 过滤采样: 使气体通过一种介质使其中的粉尘与气溶胶分开。 方法:Soxhlet过滤器可溶性采样滤膜糖滤膜萘滤膜(采样后加热时萘挥发)四氯酚酞结晶可溶性滤膜 1.4.6 样品分离 淘析器和气溶胶离心机 前者:利用重力,根据粒子沉降速度与气流速度的差异,依据粒度将其分离。 后者利用离心力 1.4.7 CNC 凝结核子计数器:即膨胀技术器的前身,后来人们开始使用光电膨胀型仪器。以至于后来在综合电学实验室内研发自动光电凝结核子技术器。 1.4.8 超显微镜光学粒子计数器 由丁达尔现象受到启发,即在可见先以下的粒子是可以被观察、计数和测量的。除了超倍显微镜以外,浊度计、丁达尔仪和光学粒子计数器的发明也基于此。利用粒子散射出的光进行观察。 1.4.9 矿物和化学气溶胶的分析 矿物粉尘:成分是石英和其它硅酸盐类以及重金属。 方法:比重计、滴定法、色度计、光度计、极谱记录仪和X射线衍射。X成为国际标准方法。 1.5 纤维气溶胶的测定 石棉,是第一个纤维气溶胶的来源,它可以扩散进入工作场所空气和大气环境中。20世纪60年代确定了它与肺癌之间的效应关系,吸入到人体的石棉粉尘可以致癌。 最早的测量方法:样品停留在滤膜上,在真空条件下镀金使其具有导电性,在扫描电镜(SEM)下可以测量直径大于等于0.1微米的纤维。后来的TEM(透射电子显微镜)是唯

大气气溶胶中重金属元素的环境监测与分析研究进展综述

大气气溶胶中重金属元素的监测与分析研究进展综述 薛丹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10级硕士1001213258) 摘要:由于大气气溶胶中的金属元素对环境污染严重、对人体健康威胁极大,因此在环境监测与分析领域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在综述了气溶胶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分布特征以及迁移转化特征的相关内容与分析方法之后,又对其采样、前处理以及浓度测量仪器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对大气气溶胶中重金属元素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气溶胶;重金属元素;来源;分布;迁移转化;检测方法 1. 引言 大气颗粒物是大气环境中组成最复杂、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之一,而其中的痕量金属则是最大的污染源之一。重金属一旦进入环境体系就成为永久性潜在污染物质,其在环境中的转化通常只涉及不同价态间的转变,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只会在生物体内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1]而且,重金属污染物所具有的不可降解性和长期存性也会对环境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2]在城市中,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土壤扬尘、燃煤排放、工业粉尘、汽车尾气等,它们分散并悬浮在大气中,对人体危害极大。因此研究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特别是重金属元素的组成、含量、迁移转化与分布特征,对研究大气污染[3]、气溶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气-海物质循环交换[4]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此外,重金属元素通常都有其独特的来源,可以作为气溶胶颗粒的示踪元素,揭示气溶胶颗粒的来源[5]。 2. 大气气溶胶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分析 大气气溶胶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源,一种是人为源,而来源分析方法一般有聚类分析(HCA)、化学质量平衡(CMB)、因子分析(FA)、多重线性回归分析(MLR)、富集因子法(EF)等,其中聚类分析和富集因子法是常用的重金属来源研究的分析手段[6]。元素的富集因子是双重归一化数据处理的结果,常用来进行大气中痕量金属来源的判定,其计算公式为: E f = (C i / C r) a /(C i / C r) b 其中Cr是选定的参比元素浓度,Ci是样品中元素浓度,a代表气溶胶颗粒中元素浓,b代表地壳中元素浓度。[7]目前已有不少对于气溶胶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研究,如Chan等[8]的研究认为最好以当地土壤而非地壳平均物质为参考物质计算富集因子;杨建军等[9]对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富集特征的研究表明,对人体危害较大的金属元素主要富集在直径≤2.0μm的细颗粒中,Pb、Cu、Zn、Se、As等主要来自人为污染,Al、Fe、Ca等主要来自自然来源;吉玉碧等[10]选用地壳中普遍存在,人为污染源较小,化学稳定性好且易挥发的Al、Fe、Mn作参比元素来计算贵阳市气溶胶中金属元素的富集因子,结果表明:Cu、Pb、Zn为富集元素,Pb可高达100倍,这与人为排放源有密切关系,而Al对Fe、Mn,Fe对Al、Mn,Mn对Al、Fe基本上不富集,是由自然过程输入。徐宏辉等[7]选取地壳风化元素Al作为参比元素,计算出北京市气溶胶中Ca、Fe、Al、Mg、Ba、Sr和Zr主要分布在粗粒子中,土壤风沙尘和建筑尘是重要的排放源。K、Pb、As、Cd主要分布在细粒子中,生物质燃烧和燃煤等是重要的排放源。李犇等[11]对北极考察沿线气溶胶中金属元素富集因子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楚科奇海、日本海和白令海等海域元素的富集因子很接近。Fe、Co、Ni、As、Sb、W、Mo、Mn和Ca与地表的风化关系密切,为地壳源元素;Ca、Mg总体为海洋源元素,主要来自海洋;Pb、Zn、Cd、V和Cr相对地壳和海洋均为富集元素,主要可能来自矿产冶炼、工业排放、燃煤和燃油等人为污染源。此外,还有学者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中的一种)来对大连市区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 1.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它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 2.中医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3.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4.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认识的思想。它是中医学对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5.恒动观念:中医学用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这种观点称之为恒动观念。 6.辩证观念:中医学运用矛盾的、整体的和运动的观点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思想,称之为辩证观念。 7.辨证论治:即辨证和论治的合称,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是其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8.辨证: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9.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的过程。 10.体征:能被观察到的客观表现称为体征。 11.症:即症状。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广义的症状包括体征。 12.证:又称证候。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13.病:又称疾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14.同病异治:相同的疾病,由于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证,因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称为同病异治。 15.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可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称为异病同治。 16.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7.气化:由于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之为气化。 18.气机:即气的运动。包括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19.阴阳:同一事物内部或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20.阴气: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等作用的气,称为阴气。 21.阳气: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等作用的气,称为阳气。 22.阴阳对立:阴阳对立即阴阳相反,是阴阳双方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23.阴平阳秘:阴气平顺,阳气固秘。阴阳在对立斗争中,取得了统一,维持着动态平衡的状态,称为阴平阳秘。 24.阴阳互根:指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根据和条件。即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25.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的资生、促进和助长对方。 26.阴阳消长:消,即减少;长,即增加。是阴阳对立双方量的增减的运动变化。 27.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大气微生物污染研究进展_明惠青

大气微生物污染研究进展 明惠青(辽宁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110101) 摘要: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大气污染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近年SARA、禽流感、超级细菌等疾病的流行和暴发,使人们在关注大气理化性质污染的同时也意识到微生物污染的严重性。因此,对大气微生物污染进行系统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大气微生物是指大气中细菌、霉菌和放线菌等有生命的活体,主要来源于土壤、水体表面、动植物、人体以及生产活动、污水污物处理等。大气中的微生物大多依附灰尘等气溶胶粒子而构成微生物气溶胶。溶胶的粒径主要在0.25-30 μm间变化。大气中的微生物数目、菌谱是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及其危害人体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影响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大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光照等;大气微生物研究早在17世纪就开始进行,20世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外学者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随着分子技术的出现,大气微生物污染研究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大气微生物采样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沉降法,是德国细菌学家Koch 于1881年建立的,它是利用空气微生物粒子的重力作用,在一定的时间内,让所处区域的空气中微生物颗粒逐步沉降到有培养介质的平皿内的一种采样方法。另一种是气流撞击法。大气微生物分离鉴定技术主要有培养基方法和非培养基方法两种。培养基法是传统的大气微生物检测方法,将采集的微生物经过培养繁殖生长成菌落后计数,然后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检测鉴定,确定为何种微生物;非培养基法,是在采样后不经过培养就进行计数、鉴定的方法。非培养基法的发展使得大气中越来越多的微生物被鉴定。本文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同时并对今后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今后应加强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系统地研究大气微生物群落结构,大气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影响因子及影响途径,以及大气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全面了解大气微生物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大气微生物的变化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大气微生物的毒理学研究;微生物气溶胶感染途径及机理的研究。 关键词:大气微生物 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气溶胶 评价指标 1. 引言 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大气污染逐渐被大家认识。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大气颗粒物、化学污染物和大气微生物。目前,国内环保系统大气污染关注的焦点是理化性质的污染,如,烟尘,粉尘,TSP,PMl0,S02,NO,光化学烟雾等等,对与人类与生俱来的大气微生物问题关注却较少[1]。近年来,随着非典(SARS)、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在我国乃至世界的传播和危害,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微生物所带来的污染,因此对大气微生物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完整word版)中医药学概论

作业内容 1.简述你对中医整体观念的理解。 (10分) 答: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联系着的统一整体。在组织结构上,人体的各个脏腑器官都是整体的一个部分,在生命活动中必然受到整体的调控与制约。并且,各个脏腑之间也通过经络、气血等,相互联通、相互影响。因此,整个人体被认为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六腑与之相为表里,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联系起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等全身组织,从而构成的统一整体。不仅结构上如此,另一方面,维持人体基本机能活动的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分布运行于全身各脏腑组织之间,互根互用、协调制约地完成着人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两点。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2,人体与自然界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用《黄帝内经》里的一段话可能说明这个问题“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184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胞胭。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入有卫气。地有草黄,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服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 2.谈谈你对中医辨证论治的认识。(10分)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辩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

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监测检测技术研究进展_杜茜

文献综述 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监测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杜茜,李劲松*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国家生物防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1)) 摘要:微生物气溶胶对空气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微生物气溶胶能引起人类多种呼吸道疾病,因此,检测微生物气溶胶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调研,对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的现状做了简要介绍,概述了污染物气溶胶的多种监测检测方法,并对需要解决的难题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微生物气溶胶; 检测与监测技术; 进展 中图分类号:X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48(2011)06-0455-04 气溶胶作为当前环境问题中的热点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虽然微生物气溶胶只是气溶胶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由于它在许多气溶胶污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微生物气溶胶是一群形体微小、构造简单的单细胞或接近单细胞的生物悬浮于空气中所成形的胶体体系,粒子大小在0.01~100μm,一般为0.1~30μm。微生物气溶胶具有6大特性:来源的多相性,种类的多样性,活性的易变性,播散的三维性,沉积的再生性,感染的广泛性〔2〕。微生物气溶胶的活性从它形成的瞬间开始就一直处于变化状态。空气中的微生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亦会危害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因此,研究与监测空气微生物气溶胶的浓度、种类、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有重要意义〔3〕。 目前,我国对空气微生物气溶胶的研究多为调查研究,即在一定时间内对某种场所进行空气微生物采样,了解微生物的浓度、种属等情况。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能引起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哮喘、建筑物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室内空气污染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包括真菌孢子)、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No.2008BAI62BO5) 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No.PBS2009C05) 作者简介:杜茜(1977-),女,硕士研究生,北京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主管技师。从事生物安全及防护技术研究。 *通信作者E-mail:Lij-s@https://www.doczj.com/doc/b06568172.html, 其他微生物。在这些微生物污染因子中有一些细菌和病毒能够引起人类呼吸道传染病,有些真菌(包括真菌孢子)则能引起呼吸道过敏反应。病态建筑综合征(sick building syndrome,SB S)是近年国内外有关室内环境研究的热门话题。各种信息表明,空气微生物污染是造成这一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大量使用空调也会发生空气微生物污染,污染源主要是空调系统的过滤器及风道、风口处的微生物,引起军团菌病、医院感染、过敏性疾病等。 1 微生物气溶胶污染检测方法 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的检测方法很多,有传统的培养计数法、染色计数法、生物传感器技术、PCR法、基因芯片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核酸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及质谱法等。 1.1 培养计数法 培养计数法是传统的空气微生物气溶胶检测方法,一般用自然沉降或采样器把微生物采样到液体、固体或半固体的采样介质上,再经过培养繁殖生长成菌落后计数,然后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检测鉴定,确定为何种微生物。培养计数法只能检测经过培养能够繁殖的微生物,不能测定空气中不能培养和死亡的微生物〔4〕。传统培养计数法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用于微生物的检测,难以反映真实的环境微生物状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实验结果的判定〔4〕。

中医基础名词

1.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它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2.中医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3.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4.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认识的思想。它是中医学对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5.恒动观念:中医学用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这种观点称之为恒动观念。6.辩证观念:中医学运用矛盾的、整体的和运动的观点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思想,称之为辩证观念。7.辨证论治:即辨证和论治的合称,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是其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8.辨证: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9.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的过程。10.体征:能被观察到的客观表现称为体征。11.症:即症状。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广义的症状包括体征。12.证:又称证候。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13.病:又称疾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14.同病异治:相同的疾病,由于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证,因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称为同病异治。15.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可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称为异病同治。16.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17.气化:由于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之为气化。18.气机:即气的运动。包括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19.阴阳:同一事物内部或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20.阴气: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等作用的气,称为阴气。21.阳气: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等作用的气,称为阳气。22.阴阳对立:阴阳对立即阴阳相反,是阴阳双方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23.阴平阳秘:阴气平顺,阳气固秘。阴阳在对立斗争中,取得了统一,维持着动态平衡的状态,称为阴平阳秘。24.阴阳互根:指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根据和条件。即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25.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的资生、促进和助长对方。26.阴阳消长:消,即减少;长,即增加。是阴阳对立双方量的增减的运动变化。27.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28.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它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29.阴中求阳:治疗阳虚证时,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理论,在大量补阳药物中加入适当的补阴药,这种方法即称为阴中求阳。30.阳中求阴:治疗阴虚证时,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理论,在大量补阴药物中加入适当的补阳药,这种方法即称为阳中求阴。31.阴病治阳:指阳虚阴盛的虚寒之证,治应以温阳抑阴之法。32.阳病治阴:指阴虚阳盛的虚热之证,治应以滋阴抑阳之法。33.五行:“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34.五行相生:生即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35.五行相克:克有克制、抑制、制约之意。五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