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侯:科学课,关键是教学生探求真理

武侯:科学课,关键是教学生探求真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66503866.html,

武侯:科学课,关键是教学生探求真理

作者:何凤

来源:《教育·读写生活》2018年第07期

还记得自己刚入职的时候,还没有科学课这个说法,那时候还叫做自然课,使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即使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全年也只有22节课,每一课的内容多集中在一个点。那时候年轻,不知道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有充分活动的时间,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叫学生是主体。总觉得要是课文再多安排一点活动就好了,不然一节课的时间怎么熬得完呢!所谓好的食材遇到了糟糕的主厨,怕就是说的这个情况了。

然而“主厨”自己当时还无法领悟科学教学的实质,不会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生生浪费了太多时间和资源。我那个时候挖空心思充实教学内容,为了显示学识,鼓起勇气站到前台侃侃而谈,背课文背教案背环节,在学生面前刷存在感。然而,同时又觉得好累,是一种劳而无功的累。总觉得自己教的学生没有别人的学生能干,无论是动手能力还是思辨能力。如今我明白是我自己包办严重之过,主导盖过了主体。看看我和学生们的手就可以发现端倪。每节课下来,孩子们的手往往还没有我的手脏。每天用肥皂洗手次数多的不是师生群体,而是个别孩子和我。

也好在年轻,可以一遍遍不厌其烦地重来。孩子们也愿意亲近年轻的老师。下课了,跑到老师跟前跟老师聊天,不在意老师上课时候有多么严厉。在老师生病的时候,他们用自己稚嫩的小手帮老师捶背,期盼老师早点康复。一张小纸条画上心心点点,写着“我爱你老师”。这些经常成为一名年轻老师继续努力的动力,同时也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听课看课讨论多了,慢慢懂得了教材的编排用心,觉得每节课的内容刚刚好。时不时,因为讨论深入了,还嫌一节课的时间太短。跟我一起洗手的孩子的数量也增多了。

2001年开始,整个科目体系大改革。教材更换了,换成教科版的,科目名字也改成了“科学”,从此进入科学课的时代,同时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量剧增导致的到学期末上不完课的情况。这对科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从头几个学期上不完课,到现在勉强上完,是许多科学老师实践讨论再实践的结果。既然不能剥夺学生的活动时间,那就需要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对教材做出取舍。把学生早已知晓的内容弱化,把学生感兴趣的、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知的内容突出。所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从来没有这么迫切过!

每一次课堂,都是一次一场心路历程的大戏。我们都知道任何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都应经得起独立实验重复的考验,重复实验是检查实验结果可靠性的唯一方法。所以,实验具有可重复性,说明它遵循了这个实验中的必然规律,而不是偶然发生的。而遵循客观规律的实验结论也必然是可靠的,科学的。可是加入人为的参与,尤其是操作实验的是众多儿童,加之小学实验室器材精密度的局限,很多结果一下变得不可定了。如果所有的学生实验数据都完全再现了实验规律,好像课程非常顺利了,实则潜在的问题也就掩盖了。可如果很多学生的数据与规律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