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语文版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优秀教案设计(附板书)

最新语文版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优秀教案设计(附板书)

最新语文版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优秀教案设计(附板书)
最新语文版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优秀教案设计(附板书)

17 古诗五首

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渺的意境、精炼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首诗,就像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一支美妙动听的歌,一颗执著跳动的心;如同奔涌的热血,棱角分明的脸庞。欣赏五首古诗,感受“这边风景独好”!

1.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各自的特点。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先播放周华健的《朋友》,后讲述友情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也是许多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今天学的五首诗就是这样的。

二、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学习《杂诗》

1 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

2 解题

“杂诗”是指写一些零星感想的诗。不只是说诗作偶然,还流露诗人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情思。

3 内容分析

诗歌一开头,诗人以近似讲话一样的语气,不加修饰地表现了一个久住他乡异地的人,一旦见到自己家里的亲友,便欲知家乡事的分外急切的心情。那么,身在异地的异客,最想知道什么样的事呢?最令诗中主人公亲切怀念的却是花窗前那枝梅花开了没有。用梅花作为繁多家事的借代,不但更加生活化,而且也诗化了最普通的家务事,同时又体现了诗人独钟情梅花那种清高超脱的品性。全诗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

4 小结

诗人以白描手法来写,于平淡无奇中简洁而形象地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二)学习《夜雨寄北》

1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2 内容分析

一、二句:诗人从对方来信写起,对方问“归期”,而诗人只能以“未有期”作答,无奈之中转而写巴山秋水萧瑟之景,寄托离别愁绪。

三、四句:诗人在巴山夜雨中想象:终会有一天回家与亲人重逢的,同时也道出了离愁别恨。

这两句诗是由当时的苦况所激发出来对于未来欢乐时光的憧憬,诗人想象日后与亲人重逢,共话巴山夜雨的情景,不免因现在的形单影只而感到孤寂与痛苦。用相聚的欢乐衬托出今夜的痛苦,曲折委婉,余味无穷。

3 小结

这首诗抒发了游人羁旅他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作者把情与景紧密结合,把现实与想象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构思独特,耐人寻味。

(三)学习《淮上与友人别》

1 作者简介

郑谷(约848—约909),唐代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

2 解题

诗人在扬州与友人分手时所作。“淮上”即扬州,“别”在这里不是送别,而是握别,即友人去“潇湘”,诗人自己去长安。

3 内容分析

一、二句:交代与友人握别的时间、地点,表达彼此分别时愁上心头的心情。

三、四句:写两位好友在笛声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风中传来数声笛声,好像在说着别离时刻就要到来。离亭送别,愁绪万千,情深酒酣,欲言又止,握手告别,特殊的环境,

特殊的心情,情景交织,深切感人。

4 小结

本诗通过诗人与友人握别于淮上渡口情景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友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搜集关于友谊的名言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纪伯伦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华盛顿

挚友如异体同心。——亚里士多德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纪伯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二、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 王勃与“初唐四杰”

王勃(约650—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2 内容分析

首联点出了送别之地和杜少府上任的地方。两个好朋友即将分别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了基调。诗人出于对朋友的依恋和关心,借描写两个地方的地势与风貌,在展现雄浑开阔的境界中隐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颔联写劝勉友人,不作哀伤之别,同时也是自勉,既蕴含着作者送行的深情厚意,又表现了他旷达的胸怀。

颈联抒写真挚的友情,劝慰杜少府不要为远离朋友而伤感,因为山高水远不能阻隔知己朋友的感情。

语言形象凝炼,饱含深情,富有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伤感,代之以豁达的感情,给友人莫大的安慰鼓舞。

尾联,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互勉。劝友人要心情舒畅的到任,不要像青年男女那样哭哭啼啼,沾湿佩巾。

3 小结

这是一首赠别诗,写诗人对好友的慰勉,歌唱了真挚的友情,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朴素无华,自然流畅,用质朴的语言写壮阔的胸襟,于质朴之中蕴含警策,在豪语之中饱含关怀体贴,读来亲切感人。

(二)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2 内容分析

首联:直抒对二十三年来被朝廷“弃置”在“凄凉”之地的愤懑与苍凉。点明自己在巴山楚水这荒凉之地度过了二十三年之久。

这两句是承诗人白居易诗尾“二十三年折太多”而来,诗中用“巴山楚水”概括他被贬之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一句,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他内心的愤懑不平。

颔联:借用典故,表达对亡友的悲痛和对岁月蹉跎的感慨。

借用两个典故,暗示因被贬时间长久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心情及对当时生活的不满。表现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

颈联:以“沉舟”“病树”自喻,表示坚信新事物终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这联突然振起,一改忧伤低沉的情调。

尾联:照应白居易赠诗一事,表示自己要振作精神,积极进取,同时也是激励友人。

此诗是诗人对二十三年来被贬生活的总结,也是诗人对友人赠诗的一首和诗。表达了诗人虽被贬多年,但仍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引用历史典故贴切,是本诗的一个成功之处。巧用对比,将人生哲理寓于自然事物之中,创作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名句。本诗写得起伏跌宕,沉郁之中见豪放。

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千年流传,你是怎么理解的?

“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佳作得意的新贵们。这一联本是刘禹锡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由于它客观上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其意义就不仅局限于诗人的身世之感。白居易称赞这一联“神妙”,就是从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景、情、理相结合的角度来评价的。后来的欣赏者和引用者可以不必以“沉舟”和“病树”相比,则只采取这一联所表达的哲理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自然是无限美好的。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三、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课外学习白居易《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

附:

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18 《论语》六则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东汉将其列为“七经”(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之一。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论语〉六则》主要记录孔子教育思想方面的谈话。孔子十分重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了这些语录,对于我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一定是大有裨益。

1.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2.学习文言字词句的含义。

3.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课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需要我们去学习、继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古人留下的文字,节选自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著作。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 生字注音

殆.(dài)论.(lún)语说.(yuè)

罔.(wǎnɡ)好.(hào)焉.(yān)

惑.(huò)逾矩

..(yú jǔ)愠.(yùn )

2 词语解释

(1)重点词语

说:愉快,高兴。现在写作“悦”。

愠:怨恨,心里不满。

君子:文中指道德修养高的人。

知:这里有理解、领会的意思。

故:旧,这里指学过的知识。

矣:相当于“了”。

罔:迷惑不解。通“惘”。

殆:疑惑。

好:喜爱。

乐:愉快,快乐。

三人行:几个人在一起走。

从:采纳,听从。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立:成就,意即有所成就。

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

耳顺:大意为听人说话,可以听出其中隐而未露的意思。通常指能听进不同意见。耳,听觉。

从心所欲: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逾矩:超越法度。逾,超越,超过。矩,本指木工用来画方形或直角的曲尺,这里引申为法度。

(2)通假字

说:通“悦”,愉快,高兴。

罔:通“惘”,迷惑。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3)古今异义

朋:古义,同一师门的师兄弟;今义,朋友。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或能够。

三:古义,虚词,不是确数;今义,表示确数。

(4)词类活用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指旧知识和新知识)

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时常)

3 作者名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把鲁国史籍的《春秋》加以删

修,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孔子的学说成为2000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4 背景追溯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论、事迹和孔子的一些弟子的言行而成的。它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全书约12000字,共20篇,每篇又分为若干章,选取每篇首章中的两三字为篇名,例如《学而》《为政》《公治长》等,内容涉及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道德修养等方面。行文以对话体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1 学生朗读课文

(1)齐读;散读;个人读。

(2)点拨朗读文言文的技巧。

(3)结合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4)注意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2 讨论、质疑、析疑

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互相提问,互相解答。把讨论后仍不能解答的疑难问题,提交全班同学讨论。学生质疑、析疑结束后,老师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字、词、句,供学生探究。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高兴)

人不知而不愠.(怨恨,心里不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不解;殆,疑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爱)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愉快,快乐。这里的意思为“以(它)为乐”)

不逾矩

..(超越法度)

(2)分别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有所成就,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迷惑。)

3 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并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大致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在《〈论语〉六则》中,每条语录都渗透着孔子的教育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

(一)深层理解

1 学生朗读、背诵、讨论、赏析

2 组织学生在文中指出相应的句子

(1)从文中找出关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句子。

【点拨明确】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习要经常温习)

“温故而知新”(在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过程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要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

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出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要随时随地向人学习,择善而从)

(2)课文在学习方法方面强调什么?在学习态度方面又强调什么?

【点拨明确】归纳: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二)朗读文句,拓展创新

1 学生朗读(分齐读、散读、个人朗读)。

2 (1)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2)课文中有些话已升华为成语,试着把它们找出来。

(3)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结合课文说说,并阐明今后的打算。

三、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课文中,孔子教给了我们很多学习方法,你还知道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呢?请介绍给大家。

1 思路对比学习法,即课前进行预习,以自己的思路去分析理解。课上,保持精力高度集中,认真听老师讲解和分析,将老师的分析同自己先前的分析理解加以对比,将对比后的结果总结、归纳,看自己的理解和思路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2 善借老师智慧学习法,即悉心洞察老师备课和讲课的过程,借助老师的智慧提高自己的水平。

3 全面学习法,即把所要读的材料从头到尾反复阅读,直到熟记为止。

4 学习方法有多种多样,我们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9 《世说新语》二则

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在项羽的麾下有个将军叫季布,因为他多次围困刘邦,在项羽兵败后,刘邦便出千金捉拿他。由于季布平时重承诺,深得人心,所以人们冒着诛九族的危险来藏匿他。当时楚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最后刘邦只好特赦了季布,并升他为江东太宗。这就是“一诺千金”和“季布一诺”的典故。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啊!今天就来认识一个不守信用的人,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小元方是怎样对待他的吧!出示课题《期行》。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 生字注音

尊君在不(fǒu)

2 作者名片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世说新语》就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3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说》,古代笔记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请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 诵读课文

(1)教师教读《期行》;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学生齐读。

2 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句意、文意。

【点拨明确】请大家在讨论时注意下列句子中的词:

(1)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期:约定。乃:才。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约定。委:丢下,抛弃。

(3)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

(二)内容探究

齐读课文,深入理解,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如:

1 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区别?

【点拨明确】“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别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

2 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

【点拨明确】不守信用、没有礼貌、暴躁、易怒的人。

3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点拨明确】这个问题是探究性的,学生可以发表不同见解。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和有涵养吗?

(三)诵读练习

教师出示省去标点的原文,学生试读,然后背诵。

1 投影展示: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 请一名学生尝试读课文,应读出停顿、语气来。

3 全班齐读,背诵。

(四)走进写法

通过研读这篇短文,其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点拨明确】叙事简洁,叙中有议;语言凝练,辞意隽永;咫尺万里,辞近旨远;小中见大……(教师不必评判,学生读后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民无信不立。——孔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期行》让我们结识了一个不讲信用的人。不讲信用的人,连七岁的小孩都看不起,可见“信”的重要性。今天,我们来结识另外两位朋友,看看他们是怎样待人处事的。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 生字注音

华歆

..(huà xīn)辄.(zhé)拯.(zhěnɡ)邪.(yé)

2 文言词语

(1)重点词语

辄:当即。

幸:幸而,恰巧。

尚:还。

可:肯,同意。

拯:救助。

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所以:……的原因。

纳:接纳,接受。

邪: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2)词类活用

歆辄难.之(意动用法,对……感到为难)

(3)特殊句式

何为不可?(宾语前置句,

“何为”是“为何”的倒装)

(4)古今异义

宁(宁可以急相弃邪)

今义:宁愿,宁可。

三、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

(一)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乘船》;学生自由朗读;学生齐读。

(2)疏通文意

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句意、文意。

(3)复述课文

(二)深层理解

1 这则短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是怎样刻画他们的?(语言)角色朗读,从文中找出对比(写作手法)的句子,从两个人这两次行为的对比中,你能看出这两个人有怎样的性情品质呢?

【点拨明确】原句(略)王朗轻诺寡信,不负责任。华歆重诺守信,考虑周全,救人救到底。

2 同学们查找过《世说新语》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吗?题目是什么?你认为哪个题目好?为什么?

【点拨明确】《救人救到底》。

“救人救到底”这个题目好,它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3 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点拨明确】一个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不能轻诺寡言。

4 你们从这篇短文中还悟到了什么道理?

【点拨明确】不能在危难关头舍弃别人。越是在危难的时候,越是能检验出一个人品质的高低。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世说新语》中还记录了有关华歆的故事如下:

《割席绝交》:管宁和华歆一起在菜园种菜,看到地上有块金子,管宁把金子当瓦片石头一样,不管它,仍旧挥动锄头;华歆则捡起金子,把它扔得远远的。又有一次,他俩曾同坐一张席子读书,门外有乘坐华丽马车的贵官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丢下书本跑去看热闹,管宁就割断席子,跟华歆分开坐,说道:“华歆,你不是我求学问道的朋友!”

听了这则故事,你又该怎么评价华歆这个人呢?

【点拨明确】一分为二,追求富贵,不专心读书,但也有可取之处,在本文中救人救到底的品质就非常令人敬佩。

20 伤仲永

什么是人才?怎样才能成为人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古往今来,有许多激励人们成才的格言,例如“天才来自勤奋”“聪明在于积累”等等。现在我们学习的一篇文章,它用实例告诉我们:人才绝不是天生的。

1.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感情、语气。

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阅读、翻译这篇文言文。

3.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4.使学生认识到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大科学家、有卓越成就的人尚且这么说,那么,我们呢?我们这一群正在求知的青少年呢?抛掉“我聪明,慢慢来”“我不学也行”等说法吧,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学习环境,努力学习!“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 生字注音

隶.(lì)扳.(pān)环谒.(yè)

泯.然(mǐn)称.(chèn)

2 作者名片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陷害。晚年他被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 读准节奏(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2 词语解释

(1)重点实词

世隶.耕(附属,隶属)

尝.(曾经)

养.父母(赡养)

立就.(完成)

稍稍

..(纷纷)

泯.然(消失)

泯然众人

..(普通人,一般人)

借旁近

..与之(附近。这里指邻居)

收.族(聚,这里是团结的意思)

可.观(值得)

环谒

..(四处拜访)

(2)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拉)

(3)古今异义

或.以钱币乞之(古义:有时,有人;今义:或许。)

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泯然众人

..矣(古义:常人,普通人;今义:许多人。)

(4)一词多义

闻余闻.之也久(听说)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

其其.诗以养父母(这)

稍稍宾客其.父(他的)

(5)词类活用

即书.诗四句(书:名词作动词,写)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父异.焉(异: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惊异)

邑人奇.之(奇: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惊奇)

稍稍宾客

..其父(宾客:名词作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父利.其然也(利:名词作动词,以为……有利)

3 学生复述故事。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点拨明确】天资聪颖的仲永,五岁能写诗,但他的父亲不让他学习,而是牵着他四处拜访同乡的人来谋取利益。二十岁时,他的才能就消失了,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呢?天才源于勤奋和汗水。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最终沦为庸才、蠢材,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不让悲剧重演。二、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

(一)深层理解

1 课文写方仲永的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找出依据。

【点拨明确】(1)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五岁时“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等。

(2)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3)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2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点拨明确】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3 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明确】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没有将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4 通过上述分析,你认为作者对方仲永的态度和情感是怎样的?

【点拨明确】“伤”写可伤之事,说何以可伤之理,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惋惜之情。

(二)走进写法

1 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之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

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作者为什么详写这一阶段呢?

【点拨明确】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详写这一阶段,是为更好地突出中心,为了突出他的“神童”天赋,与后来的“泯然众人矣”形成巨大反差,而这一结果是他父亲的“不使学”造成的,从而更加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2 本文先铺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后写他变得平庸无奇,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它有什么表达效果?

【点拨明确】这是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这种手法前后互为反衬,对比鲜明,显示了方仲永才能的落差之大,突出了他变为庸人的不幸结局,令人警醒、惋惜、伤叹。

(三)走进主题

课文通过叙写方仲永从具有神异的禀赋到“泯然众人”的过程,说明了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后天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文章寓理于事,采用先扬后抑的写法,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

三、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课文中仲永的父亲为了谋利不让仲永学习,对仲永父亲的做法你有什么感想?

启示:和仲永相比,我们是幸运的。国家法律明文规定了我们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我们要珍惜学习机会,多学知识,造福社会,同时也改变自己的命运。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内容【1】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2.了解五首诗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学习诗词中一些不同的表现手法,领会这些诗词所具有的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3.了解与这些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词的方法。 2.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学生对作品的写作背景缺乏一定的了解,给作品的整体感悟带来某种困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陶渊明的《饮酒》诗,好比我们这个旅游团观赏了陶渊明经营管理的一处田园风光,领略了它特有的风味。今天我们继续旅行来到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唐诗和宋词。这两座高峰郁郁葱葱,蔚然深秀,美丽的景色令游赏者目不暇接。由于时间紧,我们在这两处景观中,重点欣赏孟浩然和范仲淹,走马观花看一看李白和白居易。同学们,同意吗? (解说:这个导语既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交代了这一课的教学安排,同时引发大家的思考和想像。) 二、解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

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 范仲淹所处的北宋时期,其主要边患是辽和西夏。1040年到1043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抵抗西夏侵扰。其间他作了《渔家傲》词数首,写边镇劳苦,今只存这一首。词中着力渲染了边塞的悲壮气氛,抒写了思念家乡的情绪和抗击侵扰、巩固边防的意志。此词首开边塞词之作,其格调苍凉悲壮,感情沉挚抑郁,一扫花间词派柔靡无骨、嘲风弄月的词风,成为为后来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先声。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将三首唐诗和一首宋词的录音听一遍,之后再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渔家傲》的录音各听一遍。然后给6分钟时间让学生读背这两首诗词,看谁背得既快又准确。(解说: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快速读背的兴趣,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学生一般能较快背出。)(2)教师范背这两首诗词(学生注意教师是否有背错的地方),然后与学生共背一遍。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内容【2】 一、目标导引: 1、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优美,心理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的特点。 3、了解本文词语使用的准确性,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 4、认识农家小友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体会文中所表现的对劳动人民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二、、自主预习: 1、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美好快乐的。在成人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 2、作者介绍及题解: 三、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一)、范读课文(或听磁带录音): l、画记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共7篇)

篇一:小学语文教学案编写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案编写要求 一、设计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 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2.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教学内容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 习基础。 3.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深入,能对 教材进行精心加工、准确确定教学内容,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 4.开发和使用的教学资源符合教学学需要,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二、结构内容: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要求分课时写出课时目标,特别要具体写出本课时的知识点、能力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表述要具体、准确) (四)、教学过程 注意教学案与教案的区别。教学案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写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环节、也要写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形式、方法、方式、内容。同时还要写出相应的设计意图。 三、教学案文本格式要求: 课题四号黑体,正文小四号宋体,小标题加粗小四号宋体,行距统一为固定值22磅,a4版面,边界默认。 四、教学案结构图表: 《课题》教学案 单位:年级:设计者:时间:联系电话 小学语文教学实录、反思编写要求 1.教学实录请用戏剧剧本形式编写(教师投影、板书,学生活动,学生状态、课堂气氛等用舞台提示标识)。实录应原汁原味、具体详尽地呈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可以在关键处有针对性的加入自己的感受和点评,有条件的请参照网上或其他资料。 2.每个教学实录后均需附不少于200字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求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及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梳理出成功处,并对不足处提出改进的做法。 3.内容、格式 《课题》课堂教学实录 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年级×册《××》 执教时间:×年×月×日 执教班级:××学校×年级×班 执教老师:××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4.教学实录文本要求: 课题四号黑体,正文小四号宋体,小标题加粗小四号宋体,舞台说明语言用括号标注,小四号楷体(gb2312),行距统一为固定值22磅,a4版面,边界默认。 说明:1.文件:一个课题建一个word文档,依次排列为:教学案(2课时)、教 学实录、教学反思; 5.命名:文件以课题+单位+作者命名。

小学英语板书设计

小学英语板书设计 ?作者:刘霖(专家研修甘肃义教学科专家网络研修一班) 板书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既能展示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展示教师教学基本技能。本文是我多年教学 中优秀的板书和又代表性的板书设计。 小学英语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堂课的灵魂,在一堂课中,板书被喻为“微型教案”,同时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可 以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使学生能够做到“过目不忘”,以后遇 到相关学习内容时还能够“促景生情”。 刘显国指出:精湛的板书是撬开学生智慧的杠杆,是知识的凝练和浓 缩,是老师的微型教案,能给人以志得神怡的艺术享受,它是课堂教学的 缩影,是指示课文中心的导读图,是透视课文结构的示意图,也是把握重、难点的辐射源。 那么如何设计板书,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为学 生掌握教材内容的印象更鲜明、深刻、全面而服务,如何让板书启发学生,插上想象思维的翅膀。下面我把平时教学中板书设计的点点积累展示给大 家. 一、板书设计遵循的原则 1.板书内容:首先钻研教材,明确哪些必须板书,哪些可以板书,哪 些不必板书。

2.板书位置:根据板书内容,合理布局,设计板书位置,考虑何处写 什么。通常把黑板分成左、中、右三个功能区,左边展示语言点,中间展 示新授课重、难点,右边是备用部分。 3、板书的科学性:板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设计。低年级偏重形象思维,高年级偏重抽象思维。 4、板书的美感:板书形式和内容应追求布局美、书写美和色彩美,给 学生以美的享受,在享受中学习知识。 5、板书的灵活性:千篇一律的板书势必令学生厌倦,因此板书的形式应求新、求活、求变。 二、板书设计 1、比较式: 比较式板书是对所教授内容的进一步诠释,它是为了通过单词和单词、短语和短语、句子和句子的比较,让学生发现其内在联系,更清晰地了解 教学重、难点或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学中很多语言点都有着紧密的关联, 通过对比可以扩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也可以加深记忆和印象。 如:冀教版Book 6,Lesson 10这课内容较多,单词要学习1~12这十二个序数词,还涉及序数词的实际运用。在板书设计过程中,通过序数词 和基数词的比较认识数字。板书设计如下: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1:《第一朵杏花》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 分别是什么时间?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

“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5、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 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

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案)的常规格式

教案(教学设计)较为中规中矩的格式: (适用于各种文体教学设计的套用,套用时中间部分的板块可以依据实际课文的教学要求进行适当省略,板块名可以自己独创命名。) 《****》教学设计/《****》教案 班级姓名【教材解读】(包括学习内容分析,考试时不写) 【设计理念】(考试时不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都有,可分述,亦可合称为“教学重难点”,二者各自最多一两点,不可多。)【教学方法】(考试时不写)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可以多写为“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读,引出文本 1.例如:问题导入、承上启下导入、检查预习导入等。

2.板书课题,师生齐读课题。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入课文自由朗读。 【导入环节的设计意图,结合相关教心学等理论。】 二、尝试读,感知文本 1.介绍篇幅、生字个数,落实重难点生字词的教学。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三、思考读,感悟文本 1.促读:师的话。 学生的回答、表现预设。 2.促问:师的话。 学生的回答、表现预设。 3.促思:师的话。 学生的回答、表现预设。 4.促说:师的话。 学生的回答、表现预设。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结合相关的教心学等理论。】 四、展示读,内化文本 (本环节解决文本的整体问题) 1.第一段:

师的引导语。 请生个人朗读、谈体会。 师的评价语。 2.第二段: 师的引导语。 请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谈体会。 师的评价语。 3.第N段: 师的引导语。 请生齐声朗读、谈体会。 师的评价语。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结合相关的教心学等理论。】 五、探究读,赏析文本 1.小结引读。(对二、三、四环节进行小总结。) 2.师生对话。(一般是为了攻克一篇课文的难点问题。) 3.激情引读。(通过学生自由朗读来思考重难点问题。) 4.再读体会。(通过学生默读、写批注体会来解决重难点。) 5.师生对话。 (教师引导学生个人起立交流心得、并及时评点提升。)【本环节的设计意图,结合相关的教心学等理论。】

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摘要:板书是教学意图的体现,教学重难点的呈现,教学思路的流程和教法、 学法的指导。因此,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特点;作用;策略 作者简介:梁建宏,任教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西北化工研究院子弟学校。 通常认为,教学板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以书面语言或符号语 言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活动。但笔者认为,教学板书更应该是教学意图的 体现,教学重点的呈现,教学思路的流程和教法、学法的一种指导,是完成教学 任务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更应该精心设计板书,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一、板书设计的特点 1.书写规范,有示范性 教师的教学板书除了传授知识外,还有引导和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所以,语文教师板书应规范、准确,有示范性,是教学过程中时刻信守的一条原则。 2.美观形象,有趣味性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视觉不仅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且通过 视觉获取的信息又最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印象也较为深刻。在这一方面,美 观形象的板书可以把抽象、复杂的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好像一幅美 丽的图画,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拨动他们的心弦,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增 强思维的积极性。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笔者把这篇课文的板书设计 成“桥”的形状,以“轻轻的来”和“悄悄的走”作为“桥头”和“桥尾”,把作者的情感变 化“欢喜、永恋、寻梦、放歌、沉默”按次序写成“桥拱”形状,把诗歌中的意象排 列在“桥拱”下。当在文字下面画出了“桥”的形状时,笔者发现学生的眼睛亮了一下,感到很新奇,脸上露出了笑容。从此,笔者发现学生很重视教师的板书,每 节课都能自觉地把板书写在笔记本上,原因就在于这节课的板书既体现了诗歌的 意境美,也体现了徐志摩的绘画美,直观形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简明扼要,有科学性 语文教学板书应该是经过精心提炼的语言合金,符号与图像也应是精当节省的,既是概括精炼的,又是准确适当的,能够深刻反映出教学内容的本质。这就 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找出最本质的联系据以板书,追求以少胜多,间 处求丰。如在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概括三层主要内容,学生分别概括为“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向往与热爱,描绘了美好的田园生活,抒发作者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概括虽然准确,但失之精炼。为了培养、训练学生精练的概括能力,笔者又引导学生把三层内容分别概括为:爱田园,田园美, 心情娱,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为爱、美、娱、归。 这样的板书既简明扼要,又能准确地反映教学内容。如果能够经常引导学生 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概括内容要点,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虚实相生,有启发性 教学板书的内容是有限制的,不可能照搬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板 书时做到语精字妙,使板书富于弹性和张力,不做一览无余的交代而是注意留给 学生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即“空白”。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 学生的思维。如讲《篱笆那边》时,就设计了一个充分体现“空白”的板书,学生

(完整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实用标准文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作为单元的首篇课文,主要讲述34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和父亲去钓鱼时发生的事,使“我”从中获得了终生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文中重点句直接点明文章主旨,叙述过程中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清晰地交代了事情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的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中应抓住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内容,能够较为准确的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理解,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新词,理清了文章思路。但是本文中重点句和较难理解的句子很多,特别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学生很难弄清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理解。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重点对学生进行了深入文本的对话设计,希望学生在训练中, 阅读能力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文档大全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基本的表达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同时根据本校制定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进行深入的探究,争取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教学难点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教学进度计划表 教学进度计划表

课程标准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常用汉字3000个, 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 行款整齐, 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 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 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 大体把握诗意,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 扩大知识面,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 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 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 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 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 能抓住要点, 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 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 稍作准备, 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 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 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 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 组织讨论、专题演讲, 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一单元 1 最后的常春藤叶

板书设计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画龙点睛之笔。其基本任务就是围绕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将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的导学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繁杂的知识条理化,对教学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突出重点、加深印象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板书设计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之一。它根据教学要求,力求以尽可能简约精当的文字、符号、线条和图表反映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启发性和感染作用;并通过板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优秀的板书设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精简准 (一)板书反映出教学内容的系统、重点和层次 有经验的教师认为,板书应有明确的目的,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一般说来板书的内容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教学上的重点就是板书的重点,板书内容要为教学内容服务。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有条理、有系统、重点突出的材料才利于学生的记忆,板书内容必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才能便于学生记忆。(二)板书内容少而精 板书与讲解一样,贵乎“少而精”。古人说:少则得,多则惑。板书要做到“少书”、“精书”;板书书在点子上,书在关键处,起到“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 (三)板书有计划性 板书之前,对板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安排,通盘考虑。书写时把黑板分成三部分,重要内容写在黑板中央。书写时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标题、后内容,再小结。

不横七竖八,杂乱无章。 书写时字迹书写正确,注意笔画顺序,间架结构,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更要杜绝“自造字”的出现,更不能多一笔少一笔,不能在写字时“倒插笔”。总而言之,书写要规范。 (四)板书简洁、扼要,便于归纳、总结、概括 在一堂课中,板书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是一堂课内容的汇总,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记忆课文的一个很好的依据。王蔷教授曾说过大意如下的一句话:板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理解、内化教学内容,这也是一个认知的发展过程。这简单明了地告诉了我们板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其存在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教师设计优美,形象生动的板书让学生记忆深刻,若是教师随手写来,或是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的板书则会起反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把你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你的学生们,让他们更全面的了解你,认识你;同时在你洋洋洒洒的板书中,也让我们的学生学会模仿,学会观察,在模仿中体验语言的流畅美吧! 板书设计的要求: 1. 板书要从教材内容出发,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来确定板书设计的主题和结构。教学目的,规定着板书设计的主题和结构,甚至影响着板书的语言。只有将这几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设计板书,才能发挥其在完成教学任务中有力的辅助工具的作用。 2. 板书设计的结构布局要合理。结构是指板书的内容安排,包括标题的设计,板书类型的选择,板书内容出现的先后次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呼应和联系,文字的

初中语文《散步》优秀教案含板书设计

初中语文《散步》优秀教案含板书设计 一、教学构想: 《散步》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其构思之精巧,遣词之独特,内涵之丰富,令人叹服。尤其在情理交融上,浑然一体,看似情醉人,其实,不知不觉中,人已为作者蕴含其间的意境和哲理所深深的感动。它像一曲感人肺腑的歌,尽情颂扬了生命的美。可以说,阅读这篇文章,让人在对生命的感悟上接受了一次洗礼。 初读,看到了自然的景和人间的情;再读,体会的是生命的美;读至最后,不禁陡然感觉增加了生命的分量。 二、教学过程: 1、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饭后出去散散步吗?和谁一起散过步?如果你和你的父母爷爷奶奶出去散步,你要走小路,因为小路风景优美。而父亲选择走大路照顾体弱的奶奶。此时你会怎么办。” …… 我接着介绍说:“《散步》中的情况跟刚才设想的类似,只不过主角换成了长大后的你们。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当代作家莫怀戚的散文——散步,看看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

2、放声朗读课文,(4分钟)借助工具书,掌握如下的生字词,利用投影学习一下 熬过(áo )嫩芽(nèn )分歧( qí)波光粼粼(lín lín) 词语的解释:分歧:意见不一致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多音字: 累 lèi 劳累铺 pū铺盖散 sàn 散步 lěi 积累 pù商铺 sǎn 散文 léi 累赘 3、交流我们的初读收获: 2分钟思考: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提示:要想把事情概括清楚,就要留意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语言也要尽量简洁一些。 ①明确: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的事情。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书上的语句) 4、初读感悟: 师:祖孙三代有说有笑,在这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着步,多惬意啊。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岔路”。面对“岔路”,

《小学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及万能模板

《小学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及万能模板 《小学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及万能模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并掌握本文中的生字,理解文章中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圈划和讨论等方法,体味窃读的滋味。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受到感染。 教学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动作,心理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体会读书的意义。评价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体会作者感情及表达方法,可以通过生生评价,找出共鸣,在师生的评价中,找准前进的方向。 教学过程:

导入 一、从“窃”中明了文意(5分钟) 1、我国著名的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课件出示名言) 2、你们都读过哪些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给大家讲一讲。(同学交流) 3、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少年时独特读书经历的作品《窃读记》。仔细观察这个“窃”字,有什么方法记住它?(学生交流)看到“窃”字,我们马上想到“偷窃”。课题《窃读记》的“窃”字是什么意思?老师在课前查了字典,“窃”的含义有三种: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你认为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第二种)(课件出示) 那么本篇课文就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偷偷读书的事情。 5、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是一件光彩的事,可作者为什么要„窃读??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要窃读?怎么窃读?对作者有什么影响或改变?)现在让我们走进《窃读记》,相信读了课文之后,你们一定会有更深的领悟。 新授 二、从初读中体会好读之心(五分钟)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全市开展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意见》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二、评选要求 1.教学理念新颖。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设计最优化。是教师备出来、上出来、赛出来的,要好用、实用、管用。 3.教学手段使用恰当。根据教学实际,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 4.教学设计环节完整。要有课后反思,同时对本教学设计提出使用建议。 5.引领与借鉴作用大。要真正发挥优秀教学设计的带动、引领作用。 6.教学设计要求详案。 三、教案基本要求 1.按照国家《课程标准》(高三《考试说明》)的总体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重难点得到有效突出。 2.根据教学内容,科学、灵活地选用教学模式和方法。所采用模式和方法,能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3.侧重于课堂活动和问题的设计。要突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普遍性,关注活动的实际效果。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思维深度,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要精心制作课件、教具,提高教学效益。充分利用网络、图书报刊资料和各种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5.教学流程要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层次性、渐进性,环节过渡自然;教学指导语准确、简练、流畅,教学指令清晰。 6.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兴趣、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 四、教案要素结构 1.教学内容:课题、课时、课型、目标。 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重难点等四个方面的目标,进行细化、具体化的描述。 3.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对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简要描述。 4.教学过程:对任务设计、问题设计和活动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对课堂教学用语,如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讲解语、总结语要有清晰的表述。 5.随堂训练和拓展性素材:要有为达成教学目标所设计(或采用)的巩固性训练题(组)、阅读材料等课堂教学资源。 6.课后作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课后作业。作业数量要适当,课时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钟。 7.教学反思:根据实施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得失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评选办法 1.本次征集、评选活动,面向所有全市普通高中高一、二年级全体语文任课教师。 2.本次征集、评选的教案,为课文详案,必须为经过实际的课堂教学验证,具有较高的课堂达成度的课时教案。 3.本次征集、评选的教案,必须为教师个人(或集体)独立编制、且与本人所带年级教学进度一致、随堂使用的课时教案。 4.参赛教案必须经过层层选拔产生。各高中学校要成立相应的评选组织机构,负责初评;教师个人申报的教案,不纳入评选范围。

小学语文板书设计浅谈

浅谈小学语文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它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一堂课的好坏,透过板书设计这面“镜子”就可以看出来。独具匠心、恰到好处的板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板书要体现教材的思路 合理的板书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且能使学生通过板书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精心设计并确定板书内容、格式,力求体现教材的思路。例如,教学《玩出了名堂》时,教师板书课题后提问:“通过题目,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稍加思索,问题便提出来了:“什么叫名堂?”“谁玩出了名堂?”“玩的是什么?”“怎么玩的?”……由疑而入,学生经过初读、自主读、逐段读等环节,弄清了课文是以“玩”为线索,以“名堂”为中心的。“玩”的实质是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名堂”则是发明与创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交流,清晰地叙述出“玩”与“名堂”的关系。师生经过共同讨论交流,完成了以下板书: 二、板书要突出重点难点 教师在设计板书的内容时,要体现课文的中心、故事的高潮,要能引导学生把握课文重点,理解内容实质。在板书时,教师为了强化重点难点,通常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和绘画,并用文字、符号、线条、图表等形式把教材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使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也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思维的训练。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板书设计:

这样的设计,层次清晰,不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还突出了教学重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板书要强化直观形象 板书具有直观性,可以体现知识的重点、难点,还可以帮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花钟》,让学生了解“花儿开放的时间不一样”是教学重点之一。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钟面。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在钟面上标出了各种花的开放时间,接着交流“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教师板书: 四、要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形式的板书 在板书形式上,教师要勤于动脑,善于根据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形式的板书。有的可以设计成以呈现关键词语为主的结构式板书,这样的板书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教材的结构特点和脉络层次;有的可以设计成突出课文重点的板书,这样的板书如同一个放大镜,可把文章的重点放大,将重点来个“特写”,有利于突破重点;有的可以设计成图示式或表格式板书,这样的板书类目清楚,条理清晰,便于学生自学课文;有的可以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将事先制作的板书在课堂上依次展示,使静止、平面的板书,变成动态、立体的画面,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巧妙地使用折线、箭头、圈点、方框及各种特殊符号,创造性地设计出整齐、醒目、易懂、易记、主旨鲜明的板书形式,常常会给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桂林山水》的板书设计: 五、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不能让学生被动地获取知识,而要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学习。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浅谈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利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和图表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方式,它是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它作为教学的一种艺术,以精炼的语句,简洁的线条,醒目的符号,把文章的思路、重点和中心联结起来,简练地构成全文的主体框架,显示出知识的纲目、层次和内在联系,使教师能够更直观、更系统地展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可见,板书设计的好与坏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的板书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呢?这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板书的设计要体现重点 每篇课文的教学要求有多项,设计板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板书应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来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把关键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且用线条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明文章的结构。如果在设计板书时,没有抓住教学的重点,把不该写的写在黑板上,这就难以起到帮助理解课文的重点的作用,失去了板书的意义。

即使学完一篇课文以后,学生很可能还无法提纲挈领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果能抓住重点内容来设计板书,学生一看板书便一目了然,定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板书的设计要简洁明确 板书的设计不能过于复杂,而应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简洁明确。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处于萌芽、发展阶段,综合概括能力较差,不能理解复杂的事物及相互间的关系。因此,板书设计必须抓住主干,紧扣中心,简洁明确,学生才能弄清获得了什么知识,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板书的设计要合理、醒目 板书的布局应尽可能与课文写作顺序一致,或按时间发展顺序,或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或按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或在空间上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才算合理。板书的文字在尺寸和颜色上要达到醒目,有的板书字可以写大一点或者用不同的颜色,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理解文章的要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 . . . .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作为单元的首篇课文,主要讲述34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和父亲去钓鱼时发生的事,使“我”从中获得了终生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文中重点句直接点明文章主旨,叙述过程中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清晰地交代了事情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的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中应抓住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内容,能够较为准确的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理解,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新词,理清了文章思路。但是本文中重点句和较难理解的句子很多,特别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学生很难弄清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理解。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重点对学生进行了深入文本的对话设计,希望学生在训练中,. word . .

阅读能力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基本的表达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同时根据本校制定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进行深入的探究,争取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018年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识字 1.春夏秋冬 时间分配: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识字课文《春夏秋冬》 第一课时 总第1课 教学目标: 能正确认读5个生字“霜、吹、落、降、飘、”,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4个生字“春、冬、风、雪、”,认识2个偏旁“雨字头、双耳旁”。 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能主动累积关于四季的词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读5个生字“霜、吹、落、降、飘、”,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春、冬、风、雪、”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ppt 春夏秋冬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问: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春、冬”。 二、学习新词 1.依次出示四幅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用句式练习说话: 我知道图上画的是()季节,因为我看到图上画的有()。 2.依次出示四个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导认读。 3.出示:吹、落、降、飘,认识1个新偏旁“双耳刀”,指导认读,交流记字方法。 4.词语搭配练习,练习朗读短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吹、落、降、飘 5.拓展:还有哪些事物能用上“吹、落、降、飘”? 三、指导写字 1.认读:风、雪。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3.(认识新偏旁“雨字头”说说和雨字的区别) 四布置作业 观察四季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课时 总第2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游、池、入”,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3个生字“花、飞、入”。 2.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3.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用心观察四季美景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游、池、入”,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3个生字“花、飞、入” 教学难点: 2.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ppt 春夏秋冬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卡片。 2.问:说说你最喜欢的季节 二、看图学词 1.出示课文图画,问:看图的方法和顺序有哪些?(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左到右从前往后) 2.指导看图说话,练习句式: 我看到图上远处有(),近处有(),左面有(),右面有()。 3.出示新词语,指导正确认读。“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4.用上新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5.教师朗读短语,想象画面,问:你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 1.认读:游、池、入,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飞、入。 四布置作业 找一些描写四季的词语读一读。 奇迹课堂p3《写四季》 教学反思: 姓氏歌 时间分配: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4-5页,识字课文《姓氏歌》 第一课时 总第3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3个生字“姓、王、方”,认识3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3个生字“姓、王、方”,认识3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语文《只有一个地球》优秀教学案例板书设计

语文《只有一个地球》优秀教学案例板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推荐资料教学案例 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2.学会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上网发布信息,用网络来帮助学习。 3.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学准备 网络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同学们都会唱吧!我们一起跟着唱一唱。 2.揭示课题 你们唱得真好,是呀!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都是她的孩子。今天我们学习“只有一个地球”。 二、讲读课文(1-2)自然段 1.你们看到过地球吗?每三我们都与她亲密接触,相依相伴,却无法看清她的全貌。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地球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2.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球体? 3.地球外面裹着一层“纱衣”,其实就是大气层,它使地球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更加可爱。课文中也有一句描写地球外貌的,快速读课文,找一找。你找到了吗?谁来读。(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地球,你看,它晶莹透亮,多可爱呀!谁能读得更好(指名读)。 5.你还了解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指名说)点击显示书上的知识点:(1)表面积只有亿平方公里。 (2)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 (3)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6.就是这样一个星球(齐读知识点)却养育了我们全人类,养育了世间的万物,真是太伟大了。我们一起来走近地球,欣赏一下我们的地球妈妈(学生点击进入录像《地球妈妈》)。要求:边看边听。再说说你的感受。 7.看完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指名说)v8、的确,地球太伟大了、太可爱的,是地球孕育了生命,创造了神奇,她就是人类的母亲,就是生命的摇篮。(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是那样和蔼可亲) 这句话该怎么读?

最新一年级语文影子教学设计板书

本组课文是以诗歌和童话来编排教学内容的。本单元选择了四篇课文《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雨点儿》,意在通过观察、表演、朗读等途径学习感悟语言,体会课文的意思。用喜欢的对话形式展开情节,充满童趣,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学生能够愉快地从课文中识字、写字和学习阅读,了解一些生活小常识,丰富知识层面。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六”。 1.认识45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学会“、、乛”等3个笔画和“宀、女、月、扌、八”等10个偏旁。 2.利用多种方法主动识字;感受汉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

3.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生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在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优美;结合图文想象诗的意境。能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句子。 6.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境。 7.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1.喜欢识字;主动用多种方法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学习识字方法;培养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好的语气。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句子。 5.《影子》………………………………………………………………………………………2~3课时 6.《比尾巴》……………………………………………………………………………………2~3课时 7.《青蛙写诗》…………………………………………………………………………………2~3课时 8.《雨点儿》……………………………………………………………………………………1~2课时 语文园地六………………………………………………………………………………………4~5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活动;在情境中合作;在情境中学习。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好课文;有所感悟。让学生走近文本;并进行拓展和积累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营造轻松识字、快乐识字的课堂学习氛围;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识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