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SO14001-2015CCAA体系环境管理考试答案及出处

ISO14001-2015CCAA体系环境管理考试答案及出处

ISO14001-2015CCAA体系环境管理考试答案及出处
ISO14001-2015CCAA体系环境管理考试答案及出处

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2015)注册审核员转版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并将答案填在相应位置。每

题1分,共40分)

1.ISO14001:2015标准条款5.3识别的具体角色的职责可以(D)。

A.分配给一个人

B.称为管理者代表

C.几个人共同承担

D.以上全对

出处:

A.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参与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人员应当对其在遵守本标准要求和实现预期结果方面的岗位、职责和权限有清晰的理解。

5.3识别的特定岗位和职责可分派给某一个人,有时被称为“管理者代表”,也可由几个人分担,或分

派给最高管理层的某成员。

2.这一现状促使组织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采用(D)进行环境管理,达到为可持续性的环境支柱做贡献的目的。

A.过程方法

B.生命周期的方法

C.PDCA循环

D.系统的方法

出处:

0.1 背景

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必须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平衡这“三大支柱”的可持续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随着法律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因污染、资源的低效使用、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责任的期望值已发生了变化。

因此,各组织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环境管理,以期为“环境支柱”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

3.生命周期是从原材料获取或用自然资源生产到最终处置的整个产品(或服务)系统中(A)的阶段

A.连续且相互联系

B.相互关联

C.所有

D.连续

出处:

3.3.3

生命周期life cycle

产品(或服务)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

直至最终处置。

注1: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寿命结

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

4.ISO14001:2015标准中“适当”和“适用”二词(C)。

A.含意相同

B.可以互换

C.不可互换

D.以上都不对

出处:

A.3 概念的说明

除了条款 3 给出的术语和定义外,以下还对选取概念提供了说明,以防止错误理解:

——本标准中,“any(任何)”一词的使用意指选用或选择。

——“appropriate(适当的)”与“applicable(适用的)”不得互换。“适当的”意指适合于或适于……

的,并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自由;而“适用的”意指相关的或有可能应用的,且意味着如果能够做到,就须要做。

——“consider(考虑)”一词意指有必要考虑这一话题,但可拒绝考虑;而“take into account(必须考虑)”意指有必要考虑这一话题,但不能拒绝考虑。

——“continual(持续)”指发生在一段时期内的持续,但可能有间断;而“continuous (连续)”指不间断的持续,因此应当使用“持续”来描述改进。

——本标准中,“effect(影响)”一词用来描述组织变化的结果;“environmental impact

(环境影响)”特指对环境造成变化的结果。

——“ensure(确保)”一词意指职责可以委派,但责任不能委派。

——本标准使用了术语“interested party(相关方)”,“stakeholder(利益相关方)”是

其同义词,代表了相同概念。

本标准使用了一些新的术语。以下对其进行简单解释,有助于新的使用者和本标准前版标准的使用者理解。

——“compliance obligations(合规义务)”短语替代了前版标准的短语“legal

requirements and other requirements to which the organization subscribes(法律法规要

求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与前版标准的内涵没有区别。

——“documented information (文件化信息)”替代了前版标准中的名词“documentation(文件)”、“documents(文档)”和“records(记录)”。为有别于通用术语“文件化信息”的含义,本标准现使用短语“保留(retain)文件信息作为……的证据”来表示记录,用短语“maintain(保持)文件化信息”来表示记录以外的文件。短语“作为…. 的证据”并非是满足法律证据的要求,而只是表明需要保留的客观证据。

——短语“external provider(外部供方)”意指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外部供方组织(包括合同方)。

——将“identify(识别、确定)”改为“determine(确定)”旨在与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术语保持一致。

“确定”一词意指获得认知的探索过程,其内涵意图与前版标准无区别。

——短语“预期结果(intended outcome)”指组织通过实施其环境管理体系想要实现的结果。最低限度的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履行合规义务和实现环境目标。组织可针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设定附加的预期结果,例如与其保护环境的承诺相一致,组织可建立一个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预期结果。

——短语“person(s) doing work under its control(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包括为组织工作的人员和那些代表组织工作并承担相应职责的人员(例如:合同方)。以此代替前

版标准中的短语“persons working for it or on its behalf,persons working for or on

behalf of the organization(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这一新短语与前版标准无区别。

——前版标准中使用的概念“target(指标)”已涵盖在术语“environmental objective

(环境目标)”中。

5.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保护环境、对(B)做出反应以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提供框架。

A.环境条件

B.变化中的环境条件

C.环境因素

D.环境影响

出处:

0.2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旨在为各组织提供框架,以保护环境,响应变化的环境状况,同时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够实现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6.声称符合ISO14001:2015标准(C )。

A.只能删减第8章的部分内容

B.能够删减要求

C.不能删减要求

D.以上都不对

出处: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组织能够用来提升其环境绩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本标准可供寻求以系统的方式管理其环境责任的组织使用,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柱”做出贡献。

本标准可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这些结果将为环境、组织自身和相关方带来价值。

与组织的环境方针保持一致的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包括:

——提升环境绩效;

——履行合规义务;

——实现环境目标。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规模、类型和性质的组织,并适用于组织基于生命周期观点确定的其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本标准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本标准能够全部或部分地用于系统地改进环境管理。但是,只有本标准的所有要求都被包含在了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中且全部得以满足,组织才能声明符合本标准。

7.外包的职能或过程在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外部组织(B)。

A.在该范围内

B.在该范围外

C.与组织无关

D.以上都不对

出处:

3.3.4

外包outsource

安排外部组织(3.1.4)执行组织的部分职能或过程(3.3.5)。注1:尽管外包的职能或过程在管理体系(3.1.1)范围之内,但外部组织不在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

8.最高管理者应(B)。

A.要求相关的员工证实其领导作用

B.支持其他相关的管理者在其负责的领域证实其领导作用

C.支持相关方在其负责的领域证实其领导作用

D.支持其他相关的管理者实施环境管理

出处: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与承诺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在环境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

a)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b)确保建立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并确保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及所处的环境相一致;

c)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d)确保可获得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e)就有效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

f)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g)指导并支持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

h)促进持续改进;

i)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

注:本标准所提及的“业务”可从广义上理解为涉及组织存在目的的那些核心活动。

9.ISO24001:2015标准中的“应”指的是(A)。

A.要求

B.建议

C.允许

D.必须

出处:

0.5 本标准内容

本标准符合ISO 对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一个高层结构,相同的核心正文,以及具有核心定义的通用术语,目的是方便使用者实施多个ISO 管理体系标准。

本标准不包含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例如:质量、职业健康安全,能源或财务管理。然而,本标准使组织能够运用共同的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想,将其环境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整合。

本标准包括了评价符合性所需的要求。任何有愿望的组织均可能通过以下方式证实与本标准的符合:——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或

——寻求组织的相关方(例如:顾客),对其符合性进行确认;或

——寻求组织的外部机构对其自我声明的确认;或

——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或注册。

附录A 提供了解释性信息以防止对本标准要求的错误理解。附录B 显示了本标准现行版本与以往版本之间完整的技术对照。有关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指南包含在GB/T24004 中。

本标准使用以下词语:

——“shall(应)”表示要求;

——“shoul d(应当)”表示建议;

——“may(可以)”表示允许;

——“can(可能、能够)”表示可能性或能力。

标记“注”的信息旨在帮助理解或使用本文件。第3章使用的“注”提供了关于补充术语信息的附加信息,可能包括使用术语的相关规定。

第3章中的术语和定义按照概念顺序进行编排,本文件最后还给出了按字母顺序的索引。

10.组织应从(B),确定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组织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以及与这些环境因素相关联的环境影响。

A厂界范围内 B.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

C.周边居民观点的角度

D.社会关注的角度

6.1.2环境因素

组织应在所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确定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及其相关的环境影响。此时应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11. 环境方针应与组织的宗旨和背景环境相适应,包括(A)。

A.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及其环境影响

B.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

C.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

D.组织的企业文化

出处:

5.2 5.2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在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方针,环境方针应:

a)适合于组织的宗旨和组织所处的环境,包括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b)为制定环境目标提供框架;

c)包括保护环境的承诺,其中包含污染预防及其他与组织所处环境有关的特定承诺;

注:保护环境的其他特定承诺可包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d)包括履行其合规义务的承诺;

e)包括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以提高环境绩效的承诺。

环境方针应:

——保持文件化信息;

——在组织内得到沟通;

——可为相关方获取。

9.ISO24001:2015标准规定了使组织能够实现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A )的要求。

A.预期结果

B.必须

C.法律法规

D.方针目标

出处: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组织能够用来提升其环境绩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本标准可供寻求以系统的方式管理其环境责任的组织使用,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柱”做出贡献。

本标准可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这些结果将为环境、组织自身和相关方带来价值。

与组织的环境方针保持一致的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包括:

——提升环境绩效;

——履行合规义务;

——实现环境目标。

10.证实成功实施了本标准可使相关方确信组织已经(B)。

A.全面达标排放

B.形成了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C.满足了所有的法律要求

D.满足了所有顾客的要求

出处:

0.3 成功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的组织各层次和职能承诺。组织可利用机遇,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意义的机遇,预防或减轻有害的环境影响,增强有益的环境影响。通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过程、战略方向和决策制定过程,与其他业务的优先项相协调,并将环境管理纳入组织的整体管理体系中,最高管理者就能够有效地应对其风险和机遇。成功实施本标准可使相关方确信组织已建立了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11.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确定与环境因素、合规义务以及4.1和4.2中所确定的其他问题及要求有关的(C)。

A.活动、产品和服务

B.相关方的观点

C.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D.环境影响

出处: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总则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6.1.1至6.1.4的要求所需的过程。

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

a)4.1所提及的问题;

b)4.2所提及的要求;

c)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并且,应确定与环境因素(见6.1.2)、合规义务(见6.1.3)、4.1和4.2中识别的其他问题和要求相关的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

——预防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包括外部环境状况对组织的潜在影响;

——实现持续改进。

组织应确定其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潜在紧急情况,特别是那些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潜在紧急情况。

组织应保持:

——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的文件化信息;

——6.1.1至6.1.4中所需过程的文件化信息,其程度应足以确信这些过程按策划实施。

12.“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包括(B)。

A.所有为组织工作及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B.为组织工作以及代表组织工作且组织应对其负责的人

C.顾客

D.周边居民

出处:

A.3 概念的说明

除了条款 3 给出的术语和定义外,以下还对选取概念提供了说明,以防止错误理解:

——本标准中,“any(任何)”一词的使用意指选用或选择。

——“appropriate(适当的)”与“applicable(适用的)”不得互换。“适当的”意指适合于或适于……

的,并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自由;而“适用的”意指相关的或有可能应用的,且意味着如果能够做到,就须要做。

——“consider(考虑)”一词意指有必要考虑这一话题,但可拒绝考虑;而“take into account(必须

考虑)”意指有必要考虑这一话题,但不能拒绝考虑。

——“continual(持续)”指发生在一段时期内的持续,但可能有间断;而“continuous (连续)”指不间断的持续,因此应当使用“持续”来描述改进。

——本标准中,“effect(影响)”一词用来描述组织变化的结果;“environmental impact

(环境影响)”特指对环境造成变化的结果。

——“ensure(确保)”一词意指职责可以委派,但责任不能委派。

——本标准使用了术语“interested party(相关方)”,“stakeholder(利益相关方)”是

其同义词,代表了相同概念。

本标准使用了一些新的术语。以下对其进行简单解释,有助于新的使用者和本标准前版标准的使用者理解。

——“compliance obligations(合规义务)”短语替代了前版标准的短语“legal

requirements and other requirements to which the organization subscribes(法律法规要

求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与前版标准的内涵没有区别。

——“documented information (文件化信息)”替代了前版标准中的名词“documentation(文件)”、“documents(文档)”和“records(记录)”。为有别于通用术语“文件化信息”的含义,本标准现使用短语“保留(retain)文件信息作为……的证据”来表示记录,用短语“maintain(保持)文件化信息”来表示记录以外的文件。短语“作为…. 的证据”并非是满足法律证据的要求,而只是表明需要保留的客观证据。

——短语“external provider(外部供方)”意指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外部供方组织(包括合同方)。

——将“identify(识别、确定)”改为“determine(确定)”旨在与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术语保持一致。

“确定”一词意指获得认知的探索过程,其内涵意图与前版标准无区别。

——短语“预期结果(intended outcome)”指组织通过实施其环境管理体系想要实现的结果。最低限度的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履行合规义务和实现环境目标。组织可针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设定附加的预期结果,例如与其保护环境的承诺相一致,组织可建立一个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预期结果。

——短语“person(s) doing work under its control(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包括为组织工作的人员和那些代表组织工作并承担相应职责的人员(例如:合同方)。以此代替前版标准中的短语“persons working for it or on its behalf,persons working for or on

behalf of the organization(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这一新短语与前版标准无区别。

——前版标准中使用的概念“target(指标)”已涵盖在术语“environmental objective

(环境目标)”中。

13.(C )的环境管理方法可以为最高管理层提供建立长期成功的信息。

A.统一

B.PDCA循环

C.系统

D.科学

出处:

0.2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旨在为各组织提供框架,以保护环境,响应变化的环境状况,同时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够实现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环境管理的系统方法可向最高管理者提供信息,通过下列途径以获得长期成功,并为促进可持续发展

创建可选方案

14.组织应持续改进其环境管理体系的(D)。

A.适宜性

B.充分性

C.有效性

D.以上全部

出处:

10.3持续改进

组织应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与有效性,以提升环境绩效。

15.合规义务可以给组织带来(A )。

A.风险或机会

B.机会

C.风险

D.更多的合同订单

出处:

6.1.3合规义务

组织应:

a)确定并获取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合规义务;

b)确定如何将这些合规义务应用于组织;

c)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其环境管理体系时必须考虑这些合规义务。

组织应保持其合规义务的文件化信息。

注:合规义务可能会给组织带来风险和机遇。

16.针对不符合纠正措施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确定不符合的原因

B.确定是否存在类似的不符合或发生的可能性

C.采取预防措施

D.评审不符合

出处:

10.2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发生不符合时,组织应:

a)对不符合做出响应,适用时:

1)采取措施控制并纠正不符合;

2)处理后果,包括减轻有害的环境影响;

b)通过以下方式评价消除不符合原因的措施需求,以防止不符合再次发生或在其他地方发生:1)评审不符合;

2)确定不符合的原因;

3)确定是否存在或是否可能发生类似的不符合。

c)实施任何所需的措施;

d)评审所采取的任何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e)必要时,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变更。

纠正措施应与所发生的不符合造成影响(包括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相适应。

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下列事项的证据:

——不符合的性质和所采取的任何后续措施;

——任何纠正措施的结果。

17.组织应适当地在(C)传达重要环境因素。

A.员工当中

B.社会中

C.内部的各层次和职能上

D.媒体里

出处:

6.1.2环境因素

组织应在所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确定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及其相关的环境影响。此时应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必须考虑:

a)变更,包括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以及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b)异常状况和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

组织应运用所建立的准则,确定那些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适当时,组织应在其各层次和职能间沟通其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保持以下内容的文件化信息:

——环境因素及相关环境影响;

——用于确定其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

——重要环境因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可能导致与有害环境影响(威胁)或有益环境影响(机会)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18.组织应策划需采取的措施去应对(D)。

A.重要环境因素

B.合规义务

C.识别的风险和机遇

D.以上全部

出处:

6.1.4措施的策划

组织应策划:

a)采取措施管理其:

1)重要环境因素(6.1.2);

2)合规义务(6.1.3);

3)6.1.1所识别的风险和机遇。

b)如何:

1)在其环境管理体系过程(见6.2,7,8和9.1)中或其他业务过程中融入并实施这些措施;

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见9.1)。

当策划这些措施时,组织应考虑其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19.管理评审应考虑以下环境绩效的信息:(D)

A.不符合及纠正措施

B.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及合规义务的完成

C.审核结果

D.以上全部

出处:

9.3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应包括对下列事项的考虑:

a)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状况;

b)以下方面的变化:

1)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问题;

2)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包括合规义务;

3)其重要环境因素;

4)风险和机遇。

c)环境目标的实现程度;

d)组织环境绩效方面的信息,包括以下方面的趋势:

1)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2)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3)其合规义务的履行情况;

4)审核结果。

e)资源的充分性;

f)来自相关方的有关信息交流,包括抱怨;

g)持续改进的机会。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结论;

——与持续改进机会相关的决策;

——与环境管理体系变更的任何需求相关的决策,包括资源;

——环境目标未实现时需要采取的措施;

——如需要,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与其他业务过程融合的机遇;

——任何与组织战略方向相关的结论。

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管理评审结果的证据。

20.合规性评价应(C)

A.每年一次

B.不超过12个月一次

C.确定频次

D.定期进行

出处:

9.1.2合规性评价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评价其合规义务履行情况所需的过程。

组织应:

a)确定实施合规性评价的频次;

b)评价合规性,必要时采取措施;

c)保持其合规情况的知识和对其合规情况的理解。

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合规性评价结果的证据。

21.环境目标应(D)

A.可测量

B.得到监视

C.得到传达

D.以上全部

出处:

6.2.1环境目标

组织应针对其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环境目标,此时须考虑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及相关的合规义务,并考虑其风险和机遇。

环境目标应:

a)与环境方针一致;

b)可测量(可行时);

c)得到监视;

d)予以沟通;

e)适当时予以更新。

组织应保持环境目标的文件化信息。

6.2.2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

策划如何实现环境目标时,组织应确定:

a)要做什么;

b)需要什么资源;

c)由谁负责;

d)何时完成;

e)如何评价结果,包括用于监视实现其可测量的环境目标的进程所需的参数(见9.1.1)。

组织应考虑如何能将实现环境目标的措施融入其业务过程。

22.“组织应形成文件化信息,作为管理评审的结果的证据”的意思是(A )。

A.管理评审结果的证据应形成文件

B.管理评审的过程应形成文件

C.提供法律证据

D.以上都对

出处:

23.针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组织应向( C ),提供适当的有关应急准备和响应的信息和培训。

A.现场一线员工

B.组织全体员工

C.相关方及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

D.相关方

出处: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对6.1.1中识别的潜在紧急情况进行应急准备并做出响应所需的过程。

组织应:

a)通过策划措施做好响应紧急情况的准备,以预防或减轻它所带来的有害环境影响;

b)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做出响应;

c)根据紧急情况和潜在环境影响的程度,采取相适应的措施预防或减轻紧急情况带来的后果;

d)可行时,定期试验所策划的响应措施;

e)定期评审并修订过程和策划的响应措施,特别是发生紧急情况后或进行试验后;

f)适用时,向有关的相关方,包括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提供应急准备和响应相关的信息和培训。

(可能考点)

组织应保持必要的文件化信息,以确信过程按策划予以实施。

24.环境要求是组织的( A )。

A.环境相关的需要和期望

B.产品固有特性

C.员工对自身安全性的需要和期望

D.公众需要和期望

出处:

A.6.1.2。

外包过程是满足下述所有条件的一种过程:——在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之内;

——对于组织的运行是必需的;

——对实现组织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是必须的;

——组织保有符合要求的责任;

——相关方认为该过程是由与外部供方有关系的组织实施的。环境要求是组织建立并与其相关方(例如:采购、顾客、外部供方等内部职能)进行沟通的关于组织环境相关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的某些重大环境影响可能发生在产品或服务的运输、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

或最终处置阶段。通过提供信息,组织可能预防或减轻这些生命周期阶段的有害环境影响。

25.组织应在(A )沟通其沟通过程识别的和合规义务要求的有关环境绩效的信息。

A.内部和外部

B.内部

C.外部

D.都不对

出处:

9.1.1 总则

组织应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其环境绩效。

组织应确定:a)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内容:

b)适用时,监视、测量、分析与评价的方法,以确保有效的结果;c)组织评价其环境绩效所依据的准则和适当的参数;d)何时应实施监视和测量;e)何时应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结果。

适当时,组织应确保使用经校准或经验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并对其予以维护。组织应评价其环境绩效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组织应按其建立的信息交流过程的规定及其合规义务的要求,就有关环境绩效的信息进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

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结果的证据。

26.风险和机遇是(B)。

A.潜在的负面影响

B.潜在的负面和有益影响

C.潜在的下面影响

D.以上都不是

出处:

3.2.11 风险和机遇risks and opportunities

潜在的有害影响(威胁)和潜在的有益影响(机会)。

27.沟通不包括:(C)

A.重大环境因素

B.环境绩效

C.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D.合规义务

出处:

A.7.4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使组织能够提供并获得与其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信息,包括与其重要环境因素、环境绩效、合规义务和持续改进建议相关的信息。信息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包括在组织的内部和外部。

组织在建立其信息交流过程时,应当考虑内部组织结构,以确保与最适当的职能和层次进行信息交流。

采用一种方式可能就足以满足多个不同相关方的需求,而对于个别相关方提出的特殊需求,可能需要多种信息交流方式。

组织所接收的信息可能包括相关方对组织环境因素管理有关的特定信息的需求,或可能包括对组织实施管理的方式的总体印象或看法。这些印象和看法可能是正面或是负面的。若是负面看法(例如:投诉),则重要的是组织要及时给出清晰的回复。对这些投诉进行事后分析能得出有价值的信息,可用于寻找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机会。

信息交流应当具有下列特性:

a)透明化,即组织对其获得报告内容的方式是公开的;

b)适当性,以使信息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并促使其参与;

c)真实性,不误导那些相信信息报告的人员;

d)事实性、准确性与可信性;

e)不排除相关信息;

f)使相关方可理解。

关于将信息交流作为变更管理的一部分的信息,见A.1。关于信息交流的附加信息见GB/T24063。

28.适用时采取措施以获取必要的能力。适当的措施可以是( D )。

A.提供培训

B.辅导

C.换岗或招聘

D.以上全部

出处:

7.2能力

组织应:

a)确定在其控制下工作,对组织环境绩效和履行合规义务的能力有影响的人员所需的能力;

b)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确保这些人员能够胜任工作;

c)确定与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培训需求;

d)适当时,采取措施以获得所必需的能力,并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注:适当措施可能包括,例如:向现有员工提供培训和指导,或重新委派其职务;或聘用、雇佣胜任的人员。(可能考点)

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能力的证据。

29.合规义务是(C?)。

A.法律要求(应“适用”)

B.其他要求

C.合同要求

D.B+C

3.2.9

合规义务compliance obligations [首选的术语]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legal requirements and other requirements[被承认的术语]

组织(3.1.4)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要求(3.2.8),以及组织必须遵守或选择遵守的其他要求。

注1:合规义务是与环境管理体系(3.1.2)相关的。注2:合规义务可能来自于强制性要求,例如:适用的法律和法规,或来自于自愿性承诺,例如:组织的和行业的标准、合同规定、操作规程、与社团或非政府组织间的协议。

30.除了可直接控制的环境因素之外,组织还确定是否还存在其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这些可不涉及组织使用( D ?)。

A.与外包过程有关的产品和服务

B.组织提供给他人的产品和服务

C.别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D.周边其他企业的环境因素

出处:

A.6.1.2环境因素

组织确定其环境因素和相关环境影响,进而确定那些需要通过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的重要环境因素。

全部地或部分地由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称为环境影响。环境影响可能发生在地方、区域或是全球范围,且可能是直接的、间接的或自然累积的影响。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之间是因果关系。

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要考虑生命周期观点。但并不要求进行详细的生命周期评价,只需认真考虑可被组织控制或影响的生命周期阶段就足够了。产品或服务的典型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适用的生命周期阶段将根据活动、产品和服务的不同而不同。

组织需要确定其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环境因素。必须考虑与其现在的及过去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相关的预期的和非预期的输入和输出。运用的方法应当考虑6.1中识别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运行状况、关闭与启动状态,以及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

应当注意之前曾发生过的紧急情况。关于将环境因素作为变更管理的一部分的信息,见A.1。

组织不必单个考虑每个产品、组件或原材料以确定和评价其环境因素。当这些活动、产品和服务具有相同特性时,可对其进行分组或分类。

确定其环境因素时,组织可能考虑下列事项:

a)向大气的排放

b)向水体的排放;

c)向土地的排放;

d)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e)能源使用;

f)能量释放,例如:热能、辐射、振动(噪音)和光能;

g)废物和(或)副产品的产生;

h)空间的使用。

除组织能够直接控制的环境因素外,组织还应确定是否存在其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可能与组织使用的由其他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关,也可能与组织向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关,包括外包过程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对于组织向其他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组织可能仅对产品和服务的使用与寿命结束后处理具有有限的影响。但任何情况下均由组织确定其能够实施控制的程度,其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以及其选择施加这种影响的程度。

应当考虑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相关的环境因素,例如:

——其设施、过程、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原材料的获取,包括开采;

——运行或制造过程,包括仓储;

——设施、组织资产和基础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外部供方的环境绩效和实践;

——产品运输和服务交付,包括包装;

——产品存储、使用和寿命结束后处理;

——废物管理,包括再利用、翻新、再循环和处置。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但所使用的方法与准则应当提供一致的结果。组织应设立确定其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环境准则是评价环境因素首要的和最低的准则。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的准则包括,例如:类型、规模、频次等,可能与环境影响有关的准则包括,例如:规模、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暴露时间等,也可运用其他准则。当仅考虑某项环境准则时,一项环境因素可能不是重要环境因素,但当考虑了其他准则时,它或许可能达到或超过确定重要性的门槛值。这些其他准则可能包括组织的问题,例如:法律要求或相关方的关注。这些其他准则的运用不应使重要因素基于其环境影响而降级。

某项重要环境因素可能导致一种或多种重大环境影响,因此可能导致需要处理的风险和机遇,以确保组织能够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31.从生命周期的观点出发,组织应建立适当的(B ),确保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每一个阶段都满足环境要求。

A.形成文件的信息

B.控制

C.程序

D.作业文件

出处: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组织应建立、实施、控制并保持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实施6.1和6.2所识别的措施所需的过程,通过:

——建立过程的运行准则;

——按照运行准则实施过程控制。

注:控制可包括工程控制和程序控制。控制可按层级(例如:消除、替代、管理)实施,并可单独使用或结合使用。

组织应对计划内的变更进行控制,并对非预期性变更的后果予以评审,必要时,应采取措施降低任何有害影响。

组织应确保对外包过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应在环境管理体系内规定对这些过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类型与程度。

从生命周期观点出发,组织应:

a)适当时,制定控制措施,确保在产品或服务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考虑其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并

提出环境要求;

b)适当时,确定产品和服务采购的环境要求;

c)与外部供方(包括合同方)沟通其相关环境要求;

d)考虑提供与产品或服务的运输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相关的潜在重大环境影响的信息的需求。

组织应保持必要的文件化信息,以确信过程已按策划得到实施。

32.一旦组织声称其符合ISO14001:2015标准,其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声明应( C )。

A.写在手册里

B.向在其控制下的人员传达

C.为相关方可获取

D.向上级环保部门备案

出处: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界定其范围。

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4.1所提及的内、外部问题;

b)4.2所提及的合规义务;

c)其组织单元、职能和物理边界(新的表述方式);

d)其活动、产品和服务;

e)其实施控制与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新的表述方式)。

范围一经确定,在该范围内组织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均须纳入环境管理体系。

应保持范围的文件化信息,并可为相关方获取。

33.重要环境因素是由组织使用( D)准则确定的。

A.一项

B.LEC

C.多项

D.一项或多项

出处:

3.2.2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3.1.4)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与或能与环境(3.2.1)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 1:一项环境因素可能产生一种或多种环境影响(3.2.4)。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

能够产生一种或多种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注 2:重要环境因素是由组织运用一个或多个准则确定的。

34.本标准与其他国际标准一样,(A )组织的法定要求。

A.无意增加或更改

B.无意增加

C.无意更改

D.增加或更改

出处:

0.2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本标准旨在为各组织提供框架,以保护环境,响应变化的环境状况,同时

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够实现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环境管理的系统方法可向最高管理者提供信息,通过下列途径以获得长期成功,并为促

进可持续发展创建可选方案:

——预防或减轻有害环境影响以保护环境;

——减轻环境状况对组织的潜在有害影响;

——帮助组织履行合规义务;

——提升环境绩效;

——采用生命周期观点,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交付、消费和处置等的方式,能够防止环境影响被无意地转移到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

——实施环境友好的、且可巩固组织市场地位的可选方案,以获得财务和运营收益;

——与有关的相关方沟通环境信息。

本标准不拟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律法规要求。

35.风险是不确定度的影响,是指(A)缺失或部分缺失的状态。

A. 信息

B.绩效

C.效果

D.成绩

出处:

3.2.10

风险risk

不确定性的影响。

注1:影响指对预期的偏离——正面的或负面的。

注2:不确定性是对某一事件、其后果或其可能性缺乏(包括部分缺乏)信息、理解或

知识的状态。

注3:风险通常被描述为潜在“事件”(见GB/T23694 中的4.5.1.3)与“后果”(见GB/T23694 中的 4.6.1.3),或两者的结合。

注4:风险通常以事件后果(包括环境的变化)与相关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见

GB/T23694 中的4.6.1.1)的组合来表示。

36.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取决于(B )。

A.最高管理层领导观点

B.最高管理层领导的组织各层次和职能部门的承诺

C.各层次和职能部门能力

D.全员的参与程度

出处:

0.3 成功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的组织各层次和职能承诺。组织可利用机遇,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意义的机遇,预防或减轻有害的环境影响,增强有益的环境影响。通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过程、战略方向和决策制定过程,与其他业务的优先项相协调,并将环境管理纳入组织的整体管理体系中,最高管理者就能够有效地应对其风险和机遇。成功实施本标准可使相关方确信组织已建立了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然而,采用本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

本标准的应用可因组织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两个组织可能从事类似的活动,但是可能拥有不同的合规义务、环境方针承诺,使用不同的环境技术,并有不同的环境绩效目标,然而它们均可能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的详略和复杂程度将取决于组织所处的环境、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其

合规义务,以及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包括其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环境影响。

37.采用本标准(C )保证最佳环境成果。

A.能够

B.帮助

C.并不能

D.以上都不对

出处:见36题

二、多选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案,并将答案填在相应位置。每题2分,共40分,少选、多选或者不选均不得分)

1.随着立法越来越严格、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对(ABC)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A.透明度

B.可持续性发展

C.问责制

D.碧水蓝天

出处:

0.1 背景

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必须实现环境、社会和

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平衡这“三大支柱”的可持续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随着法律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因污染、资源的低效使用、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责任的期望值已发生了变化。因此,各组织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环境管理,以期为“环境支柱”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

2.运行控制可以具有层级结构,如(ABC )。

A.清除

B.替换

C.管理

D.转移

8 运行

8.1 运行策划和控制组织应建立、实施、控制并保持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实施6.1 和6.2 所识别的措

施所需的过程,通过:

——建立过程的运行准则;——按照运行准则实施过程控制。

注:控制可包括工程控制和程序控制。控制可按层级(例如:消除、替代、管理)实施,

并可单独使用或结合使用。组织应对计划内的变更进行控制,并对非预期性变更的后果予以评审,必要时,应采取

措施降低任何有害影响。

组织应确保对外包过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应在环境管理体系内规定对这些过程实施

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类型与程度。

从生命周期观点出发,组织应:

a)适当时,制定控制措施,确保在产品或服务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考虑其生命周期的

每一阶段,并提出环境要求;

b)适当时,确定产品和服务采购的环境要求;c)与外部供方(包括合同方)沟通其相关环境要求;d)考虑提供与产品或服务的运输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相关的潜

在重大环境影响的信息的需求。

组织应保持必要的文件化信息,以确信过程已按策划得到实施。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重点(含题目和答案)【重点修改版】

§1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1 P.19 1 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内涵? 答: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环境管理的内涵是规范和限制人类的观念和行为。 2 P.19 2 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答: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3 P.19 3 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答: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4 P.19 8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答: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根本的任务。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这三种行为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调整人类社会行为,提倡环境友好型行为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5 P.19 10 说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答: 1 环境规划的内容 (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评价和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以及环境规划的实施。 (2)流域水环境规划:包括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流域水环境控制规划等。 (3)城市环境规划:包括城市大气污染控制规划、城市水环境规划、固体废物规划管理、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等。 (4)生态环境规划:包括城市生态规划、生态产业园规划、生态规划方法等。 2 环境管理的内容 (1)环境管理模式:包括末端控制为基础的传统环境管理模式、污染预防为基础的环境管

最新整理环境管理体系培训考试试题.docx

最新整理环境管理体系培训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请将答案填入()内。每题2分,共40分。) 1.(√)我公司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环境预防污染。 2.(X)环境手册和程序都是写的都是一些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可参照执行。 3.(X)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一旦签发就不可更改。 4.(X)一旦获取ISO14001认证证书,环境管理体系工作就可以结束了。 5.(X)环境方针管理层知道就行了,工人知不知道都无所谓。 6.(√)环境管理体系针对的是众多相关方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不断发展的需要。 7.(√)环境方针是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表现行为的意图与原则的声明,它为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框架。 8.(√)重金属对人体有危害是因为他们的毒性。 9.(X)公司所有的垃圾都可以混放在一起收集。 10.(X)我们只需管好本公司的环保就行了,对公司的相关方不必做任何工作了。 11.(X)不一定要有培训记录。 12.(X)管理评审可以不文件化。 13.(X)内审可以不参照法律进行。 14.(√)环境因素与组织活动相关,它与环境相互作用,而环境影响与环境变化相联系在一起。

15.(√)确定重大环境因素时必须考虑到它的环境影响。 16.(√)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也是遵照PDCA模式。 17.(X)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监测和测量只是污染物排放的监测。 18.(X)环境指标是指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19.(X)我们公司排污可以不办理排污许可证。 20.(X)车间用过废弃的稀释剂可以顺手到入下水道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某一污染物排放标准,既有国家标准,又有省和市标准,请问市的企业应执行(C)A)国家标准;B)省和市标准;C)市标准;D)国家和市标准; 2、在ISO14001的环境方针中必须(D) A)作出对污染预防的承诺;B)作出对持续改进的承诺;C)作出对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承诺;D)所有上述答案。 3、为满足ISO14001标准,当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B)A)组织应对所有产品了解生命周期的全过程;B)组织能控制并影响的所有环境因素;C)仅仅是那些在现场范围之内产生的环境因素;D)所有上述答案; 4、制定环境方案的目的在于:(C) A)消除组织的环境影响。B)满足相关方的所有要求。C)实现组织的目标和指标。D)所有上述答案。 5、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D) A)法律与其他要求。B)重要环境因素。C)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及各相关方的观点。D)所有上述答案。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答题另外写在白纸上。)1识别环境因素应具体注意哪些方面?

(推荐)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姓名:单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 d )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适当的信息。 a)设计评审 b)设计验证 c)设计确认 d)设计输出 2. 持续改进应是( b )的职责。 a) 最高管理者 b) 全体员工 c) 部门领导 d) 工程技术人员 3. 采购信息应表述拟采购的产品,适当时包括( d ) 。 a)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b)人员资格的要求 c)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d)以上都是 4. 生产过程受控的条件包括 ( d ) 。 a)获得产品标准 b)使用适宜的设备和测量设备 c)实施监视和测量 d)以上都是5.由过程组织的系统在组织内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管理,称为 ( b ) 。 a)管理的系统方法 b)过程方法 c)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d)系统论 6.质量包括( c ) a)价格 b)维修费用 c)产品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 d)a+b+c 7.生产工人对变形台板进行校正属于( a ) 。 a)纠正 b)纠正措施 c)预防措施 d)持续改进 8.组织应确定并提供的资源是( d ) 。 a)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b)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资源c)满足顾客要求并增强顾客满意所需的资源 d)a+b+c 9.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是 ( d ) 。 a)纠正措施 b)预防措施c)质量改进 d)持续改进 10.设计更改应( d ) 。 a)在实施前得到批准 b)评审时应包括评价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 c)应进行适当的评审、验证和确认 d)a+b+c 11.质量手册应包括( d ) 。 a)质量方针和目标 b)过程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c)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d)b+c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绪论第一章 全球环境展望是一份反映全球环境状况的系列报告,由联合国1.环境规划署发布。P2 《蒙特利尔议定书》在保护平流层臭氧层目标方面取得重大进2.展。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3.来》,又进一步将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联系起来思考,并明确指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P7 人类的发展进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农业文4.明阶段和工业文明阶段。P7 人类的社会行为可以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三大5.类,政府行为起着主导作用。P15 人的行为从另外一个角度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与人之6.间的行为,另一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行为。P16 环境管理的主体和对象,是指“谁来管理?”和“管理谁?”7.的问题,是指环境管理活动的参与者或相关方,包括政府主体、企业主体和公众主体。P17 环境管理主体:政府、企业、公众。管理的具体对象:政府8.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以及作为这些行为的物质载体的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等。P29

企业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经营,一般应包括制定环境目标、规9.划,绿色设计,绿色营销,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通过和执行1400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以及发布企业环境报告书多个方面。P21 公众和公众行为是社会的基石,是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对10.象。P23 环境管理学的形成p2611.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1的阶段; 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2(段;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3 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人类文明演替推动力的新阶段。 4()环境管理也可以根据“环境社会系”中的物质流划分,分为区12.域环 境管理、废弃物环境管、企业环境管理、自然资源环境管理. 四大领域。从物质流的角度,区域环境是各种环境物质流交流、汇通,融合和转换的场所。P31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人类不可持续发展。 13. 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1.则。P36 2.《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明确定义,即“可持续发展”,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 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P35

质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

ISO9001:20**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20×2=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1.关于文件控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B ) A.客户订单不能当作外来文件进行管理 B.文件更改后必须重新审批后方可使用 C.作废文件一定要标识并保存 D.应规定文件的保存期限 2.自下而上的审核方法是( D ) A. 从下级部门审到上级部门 B.从工艺流程下游审到上游 C.先从信息比较集中的部门进行了解,再到其他相关部门收集证据 D.先从现场收集证据,再去看整个过程是如何策划的 3.公司内审时在工程部发现一份编号为XC-20**0315的图纸未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原因是工作人员疏忽所致,其适当的纠正措施应该是( C ) A. 在文件中规定图纸使用时必经审批 B.对该工作人员进行罚款 C. 责令工作人员补签 D.提醒工作人员以后要细心,不能再出错 4.关于测量仪器游标卡尺的校验和管理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B ) A. 不可以用经外校合格的游标卡尺来校验厂内其他的游标卡尺 B.新买来的游标卡尺一定要经过校验才可以使用 C. 用游标卡尺外测量爪来测量产品时,只要有可能尽量夹在测量爪的中部 D.游标卡尺的校验周期都是一年教一次 5.ISO9000族标准可以帮助_____实施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D ) A. 制造业 B.服务业 C.IT业 D.各种组织 6.ISO9001标准是对组织提供满意产品而对质量管理的_____,( C ) A. 最高要求 B.最低要求 C. 一般要求 D.以上答案都不对 7.ISO9004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实现_____的指南( A )

A. 有效性和效率 B.充分性 C. 建立 D.都不对 8.ISO19011标准是对_____的进行审核的指南( C ) A. 质量管理体系 B.环境管理体系 C. A+B D.都不对 9.下面哪些不是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责( D ) A.制定质量方针 B.确保组织关注顾客要求 C.增强员工意识 D.提高产品竞争力 10.管理评审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_____进行评价( D ) A.适宜性 B.有效性 C.充分性 D.以上都是 11.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ISO9001:20**标准的_____( C ) A.补充 B.附加条件 C.理论基础 D.A+B 12.ISO9001:20**标准中根据公司实际可考虑删减的章节是_____,( C ) A.管理职责 B.资源管理 C.产品实现 D.测量分析和改进 1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F ) 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质量手册 C.标准要求的程序文件 D.组织根据自身需要确定的文件 E.质量记录 F.以上全部都是 14.审核发现是指( B ) A.审核中观察到的事实 B.审核中的事实与审核准则相比较的评价结果 C.审核过程中发现的新的线索 D.审核中的观察项 15.通过ISO9001:20**认证的企业,就不会出现不合格品,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B ) A.正确 B.不正确 C.可能 16.当校准一台设备时,以下哪项最重要( D ) A.校准间隔 B.维修履历卡片 C.校准标签 D.校准用的标准 17.以下哪个不是ISO9000族的核心标准( C ) A.ISO9001 B.ISO9004 C.ISO10012 D.ISO19011

环境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复习题解集-案例

“学习之家”EMS国家注册审核员培训考试题 判标及案例分析题(说明:此答案仅供参考) 认真观察下述事例,有无不符合项,请指出不符合GB/T24001-2004idtISO14001:2004标准中的哪一个条款号,并说明理由。 1. 组织现场发现有不少遗撒的煤渣和机油渍,负责人说这是外部运输公司撒的,我们管不了,所以只好如此。4.4.6 2.对相关方的投诉,只进行了处理,没保留有关处理记录。4.4.3 3.文件审核发现环境管理方案未有职责。4.4.1 4.审核员查看组织的环境因素清单,发现该清单是在去年引进新的生产线前确定的,之后没有对环境因素进行重新确定。4.3.1 5.某组织按标准要求建立了用来确定并获取适合本组织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程序,但未能提供所获取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证据。4.4.4? 6.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环境管理体系良好运行之后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在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员工对组织的环境状况的改进情况并不了解。4.4.3 7.某仪表厂所有零部件均是外购和外协件,厂内的生产活动就是装配作业和检验。该厂废水排放量很少,且不超标,废气、废渣也经过处理,达到无害化,该厂再也找不出有害环境影响,在初始环境评审阶段,企业认为本厂无环境因素可识别,更没有需要努力解决的环境影响。4.1 8.某工厂未根据作业指导书对已焊锡渣进行处理,内审发现后并开具不符合,但未更改。4.5.3 9.培训记录中的人数与实际参加培训的人数不符。4.4.2 10.生产车间看到某一岗位的员工仅有0版的运行控制程序,而审核员在文件管理员处看到了1版的该程序。4.4.5 11.某汽车制造厂研发部正在研究并制定新产品中如何降低汽车尾汽排放的措施,这一场景适用于标准的哪一条要素( 4.3.3 )。 12.组织的环境管理手册的附录包括了一份程序文件清单。这一情景适用于标准的哪一条要素(4.4.4)。 13.一名使用氢氟酸(HF)进行在制件清洁作业的工人不了解HF的危害。这一情景适用于标准的哪一条要素 ( 4.4.2 ) 。 14.某工厂计划开发新的产品,设计部门对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情况、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等进行了认真预先分析,以便在工艺设计中尽可能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这一情景适用于标准的哪一条要素( 4.3.1 )。 15.公司确定了与其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并针对这些运行进行了策划,规定了运行准则,编制了运行控制程序文件。这一情景适用于标准的哪一条要素( 4.4.6 )。 16.环境管理科小王正在装订、整理上半年内部审核记录。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4.5.4 )。 17.某企业每天对排放污水的SS、PH、COD、氨氮等项目进行例行的监测,并保留相关记录。 这一情景适用于标准的哪一条要素( 4.5.1 )。 18.机加工车间技术员设计了一个新装置以便解决内审中提出的机床漏油的“老大难”问题。适用于这一

环境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范文

一 、名词解释 1. 生态平衡 2. 水环境容量 3.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4. 清洁生产 5. 二次污染物 二、简答题 1. 着名的“八大公害事件”是什么?指出每一公害事件的 主要污染物? 2. 根据处理目的划分,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有哪些?请分别列举几种典型的方法。 3. 海洋污染有哪些特点? 4. 简述我国目前环境保护基本政策体系。 5. 环境中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6. 中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 三、论述题 1. 论述实现清洁生产的途径。 2.简述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和危害, 及其防防治对策。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它自然因素来维系的一种平衡状态。也就是说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期地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 2. 水环境容量 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被称为水环境容量,即某水域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3.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集中控制是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为保护环境所建立的集中治理设施和采用的管理措施,是强化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4. 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新的、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清洁生产意味着对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持续运用的整体预防环境战略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轻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意味着减少和降低产品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于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意味着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取消使用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排放废物之前降减废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5. 二次污染物:从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二、简答题 1. 着名的“八大公害事件”是什么?指出每一公害事件的主要污染物? (1)富山事件(骨痛病):镉污染; (2)米糠事件:多氯联苯污染; (3)四日事件(哮喘病):SO2、煤尘、重金属、粉尘污染; (4)水俣事件:甲基汞污染; (5)伦敦烟雾事件:烟尘及SO2污染; (6)多诺拉烟雾事件:烟尘及SO2污染; (7)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污染; (8)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烟尘及SO2污染 2. 根据处理目的划分,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有哪些?请分别列举几种典型的方法。 预处理:压实技术、破碎技术、分选技术、脱水和干燥 资源化处理:热化学处理-焚烧、热解、湿式氧化 生物处理-堆肥、厌氧消化处理 最终处置技术:海洋处置-海洋倾倒、远洋焚烧 陆地处置-土地耕作处置、深井灌注处置、土地填埋处置 3.海洋污染有哪些特点? (1)污染源广 (2)持续性强 (3)扩散范围大 (4)控制复杂

质量管理体系考试题库

质量管理体系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10分题) 1、没有抱怨和投诉就表明顾客满意了。(×) 2、文件的作用之一是实现可追溯性。(√) 3、过程方法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 4、质量目标必须是定量的。(×) 5、关键设备采购可以不按7.4采购的要求来控制。(×) 6、所有的生产都需要作业指导书。(×) 7、产品实现的策划应对新产品也适用。(√) 8、审核计划应提前交给受审核方。(√) 9、管理评审可以不形成记录。(×) 10、应根据不合格项的多少来评价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 11、所有质量体系文件在发布前需要经过批准。(√) 12、在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公司应控制和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13、实施ISO9001标准可根据自己提供的产品的特点对标准中任何不适用的要求进行删减。(×) 14、顾客财产就是指由顾客提供给组织,用于生产顾客所需产品的原材料。(×) 15、内部审核的结果是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16、ISO9001标准要求必须识别外包过程,明确对外包过程的控制。(√) 17、对于外来文件,组织不需对其进行控制与管理。(×) 18、顾客满意和不满意的信息主要通过顾客投诉进行监控。(×) 19、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过程、测量分析和改进。(√) 20、内部和外部审核的结果都可以作为管理评审的一种输入。(√) 21、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任何任务的人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22、记录样式由可由使用部门编制,形式可以是卡片、表格、图表,也可以是拷贝、U盘等。(√) 23、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管理工作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 24、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不能存放在车间内,个人茶杯等物品不得放置在操作平台上。(√) 25、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的质量管理三步曲是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26、一个组织应在所有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 27、所有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进行校准和验证(√) 28、组织应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对所有产品进行唯一性标识,以实现可追溯性(√)

新版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试题(AB卷)

ISO14001:2015版标准内审员培训考试(A/B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填在下表相应位置,每题3分,共45分,不在指定位置答题不得分)。 1、实现()之间的平衡被认为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基础。 A.社会、经济和政治 B.发展、环境和社会 C.社会、发展和环境 D.环境、社会和经济 2、ISO14001:2015标准旨在为各组织提供框架,以保护环境,响应变化的(),同时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 A.环境状况 B.环境因素 C.环境污染 D.环境法律 3、ISO14001:2015标准规定了使组织能够实现其为环境管理体系所设立的()的要求。 A.预期结果 B.最终结果 C.环境目标 D.环境方针 4、下列关于ISO14001:2015标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采用该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绩效 B.采用该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

C.只要遵守了法律法规,就可以保证组织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绩效 D.只要遵守法律法规,就可以保证组织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 5、通过将环境管理(),最高管理者就可以有效应对其风险和机遇,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对本标准的成功实施,使相关方确信其已建立了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A.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制定过程 B.与其他业务的优先项相协调 C.纳入组织的整体管理体系中 D.以上都是 6、采纳ISO14001:2015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本标准的应用可因组织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两个从事类似的活动,但具有不同的()的组织,均可能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A.合规义务、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 B.合规义务、环境方针、环境技术和环境绩效 C.合规义务、环境方针和环境技术 D.合规义务、环境方针承诺、环境技术和环境绩效目标 7、下列关于PDCA.过程与标准框架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是环境管理体系的输出 B.环境管理体系输出的结果就是体系的有效性和环境绩效 C.第7章“支持”属于环境管理体系策划阶段 D.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是环境管理体系唯一的输入 8、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下述有关标准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适用于任何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性质 B.适用于组织确定的其可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不强求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C.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符合合规义务,实现环境目标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考试试题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考试试题 1、(B)是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A、质量突破 B、质量改进 C、质量控制 D、质量保证 2、组织的基本任务是(A) A、向市场提供符合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产品 B、采取措施激励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 C、配备必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D、建立系统的管理模式 3、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造成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是属于(A) A、关键质量特性 B、重要质量特性 C、一般质量特性D、次要质量特性 4、现场管理中,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做好“三自”和“一控”,其中“一控”指 ( B )。 A控制设备状态B控制自检合格率C 控制工艺水平D控制原材料用量 5、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的质量管理三步曲是指(C) A、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B、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C、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D、质量策划、质量改进、质量保证 6、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的是(A) A、菲根堡姆B、休哈特C、朱兰D、戴明 7、顾客的满意水平是(C) A、可感知效果和产品的质量之间的差异函数B、产品的质量和可感知效果之间的差异函数 C、可感知效果和期望值间的差异函数D、产品的质量和期望值间的差异函数 8、顾客满意度调查的费用属于(A)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损失成本 D、非符合性成本 9、QC小组的成员一般控制在(A) A、10人以内 B、12人以内 C、 8人以内D、6人以内 10、PDCA循环当中的“D”指的是(C) A、策划B、检查 C、实施 D、处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了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该规定(C)的范畴。 A、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对于产品质量规定必须满足的条件 B、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作为认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以及确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 C、不合格产品对消费者的实质损害 D、产品缺陷

质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2

质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 d )1.过程能力指数进行计算。 a)要求在没有偶然因素下 b)要求在未出现重大故障状态下 c)要求必须在稳态条件下 d)不要求必须在稳态条件下 ( c )2.当产品质量特性值分布的均值与公差中心不重合时,。 a)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不变 b)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增大 c)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减小 d)不合格品率不变,过程能力指数减小 ( d )3.某名人收到香港某组织的请教问题的信。这位名人一时难以确切答复。过了几天,他弄清了问题原委,即写复信。你认为作为复信的开头,哪一项最好? a) 惠书收到,琐事缠身,迟复为歉。 b) 惠函敬悉,未及时奉复,深感不安。 c) 惠书已悉,承蒙信赖,迟复为歉。 d) 惠书已阅,难题一时不解,迟复为歉。 ( c )4.构成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是()。 a) SI单位 b) 米制单位 c) SI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它单位 d) 国家标准GB3100-93和GB3101-93中的单位 ( c )5.我国已颁布的有关产品质量的法律有()。 a) 标准化法b) 计量法c) 产品质量法d) 公司法 ( d )6.“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是指 a)审核结论 b)审核发现 c)审核方案 d)审核证据 ( a )7.市场营销以为出发点和回归点。 a)顾客需求 b)购买动机 c)企业发展战略 d)企业形象 ( d )8.对于主要原材料的采购,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品种、质量、性能、数量等条件下,主要比较采购的可靠性及。 a)供应方式 b)运输方式 c)仓储方式 d)价格的经济性 (c)9.技术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几个方面。 a)高价引进技术 b)技术超前 c)产品质量性能 d)拥有专家 ( d )10.下列不属于生产工艺技术的是。 a)生产工艺 b)工艺流程 c)设备选型 d)原料来源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质量管理常用方法中的“老七种工具”包括 b、d 。 a) 系统图法b) 直方图c) 关联图d) 因果图 2.社会调查可采用a、b、c、e等多种调查方法。 a) 查阅历史文献统计资料b) 问卷调查c) 现场访问、观察d) 分析与判断e) 开座谈会 3.广义的资源泛指社会财富的资源,包括a、b、c、d。 a)自然资源b)人力资源c)信息资源d)技术资源e)软件资源 4.下列关于产品责任的表述中正确是a、b、d 。 a)缺陷产品的生产者应对因该产品造成的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承担无过错责任 b)缺陷产品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该产品的销售者和生产者承担连带责任 c)因缺陷产品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1年 d)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其供货者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解析: 本题考查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责任的知识。 从题型看,选择题都是考查考生对法条的灵活运用能力,而绝少直接照搬照抄法条出题的。选项A、B、D分别出自于产品质量法第四十

环境管理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管理体系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适合的答案,填到空格中。每题1 分,共 计10 分) 1. 已知某个月的所有星期天的日期加起来是85,那么这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 天是( )号。 a) 30 b) 28 c) 29 d) 31 【答案】d 【解析】一个月的星期天只可能是4 个或5 个。由于 85- (1+2+3+4) X7= 15, 15 吒=3,所以这个月应当有5个星期天,第一个星期天 是该月3 号,最后一个星期 天是31 号。 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各类标准的适用区域 由( A )划定。 a) 当地人民政府 b) 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 当地气象部门 d) 当地人民代表大会 3. GB/T24001-2004 标准的全称是 (a ) a)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b)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c)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d)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支持技术指南 4. 污染预防不包括(b ) a)更改过程、产品或服务 b)污染工序外包 c)采用替代能源 d)源的减少或消除 5. 某市的红光大厦工程建设任务进行招标。有四个建筑公司投标。为简便起 见,称它们为甲、乙、丙、丁。在标底公布以前,各公司经理分别做出猜测。 甲公司经理说:“我们公司最有可能会中标,其他公司不可能。”乙公司经理 说:“中标的公司一定出自乙和丙两个公司之中。”丙公司经理说:“中标的 若不是甲公司就是我们公司。”丁公司经理说:“如果四个公司中必有一个中 标,那就非我们莫属了!”标底公开后得知,四人中只有一个人的预测成真 了。 以下哪项判断最可能为真?() a)甲公司经理猜对了,甲公司中标了b )乙公司经理猜对了,丙公司中 标了 c)乙公司和丁公司的经理都说错了d)甲公司和乙 公司的经理都说错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P1) 2、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P3) 3、粉尘: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悬浮状态。(P4) 4、酸雨:PH小于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称为酸雨。(P4) 5、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P5) 6、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 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P5) 7、大气污染物控制标准:是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引申出来的一种辅助标准,如燃料、原料使用标准,净化装置选用标准,排气筒高度标准及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等。(P22) 8、理论水蒸气体积:是由燃料中氢燃烧后生成的水蒸气体积,燃料中所含的水蒸气体积和由供给的理论空气量带入的水蒸气体积。(P45) 9、干绝热直减少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P71) 10、温度层结:用坐标图表示气温沿垂直高度的分布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为气温沿高度分布曲线或温度层结曲线,简称温度层结。(P72) 11、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空气中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ρP=1g/cm3)的圆球直径。(P118) 12、气体吸附:气体吸附是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种组分被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它组分分离的过程。 13、气体吸收:溶质从气相传递到液相的相际间传质过程。

新员工上岗前质量管理体系考试卷(答案)

****年新员工上岗前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考试卷 姓名:;身份证号码:;评分:。 一、判断题(在题干后括号作答,对的打“√”,错的打“×”;1分/题,共15分。) 1.质量是检验出来的。(×) 2.合格率达到99%说明质量已经很好,不用管了。(×) 3.质量是很抽象的,高质量意味着高成本。(×) 4.质量是广义的,不仅仅指工程(产品)实物质量。(√) 5.处理质量问题,将不合格现象消除就可以了。(×) 6.质量问题的改进措施应着重于防止问题发生或再发生。(√) 7.制定质量措施,只需根据以往经验就可以了。(×) 8.质量预防的成本比质量问题处理的要低。(√) 9.质量未能做到免费的原因是没有“第一次就将事情做正确”。(√) 10.严格按质量标准执行会增加成本。所以,应灵活执行标准。(×) 11.质量是质量部门和质量人员的责任,与其他部门和人员无关。(×) 12.质量与责任者的态度有关。在一定意义上,质量就是人品。(√) 13.质量只要做到保证将合格品交付客户(业主)就满足要求了。(×) 14.要高效地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就必须要有标准。(√) 15.ISO9000族标准是一个科学、系统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二、单项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选项编号填到题干的括号内。2分/题,共20分。) 16.(C)是我们高效地获得工程质量的保证。 A、技术措施; B、质量措施; C、质量标准。 17.核安全管理思想的实质:通过保证设备、程序、人和(B)的质量来保证核安全。 A、原材料; B、管理体系; C、工程。 18.核电站的核安全文化:表现为一整套科学而严密的规章制度,加上全体员工的(C)的自觉性 和良好工作习惯,从而在整个核电站内所有单位都形成人人自觉关注核安全的气氛。 A、团结互助; B、分工协作; C、遵章守纪。 19.我们质量管理工作的标准是(A)。 A、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B、施工规程、技术规范、验收标准; C、国际和国家标准。 20.我们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是(B)。 A、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B、施工规程、技术规范、验收标准; C、国际和国家标准。 21.物资采购/施工分包质量管理的重点包括:评价并选取合格供方、(C)和验证确认符合要求。 A、严格的过程管理; B、高质量标准的合同; C、充分和适宜的合同。 22.以下不属于核安全文化对员工个人行为的具体要求是(B)。

环境管理体系考试题和答案

环境管理体系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适合的答案,填到空格中。每题1分,共计10分) 1.已知某个月的所有星期天的日期加起来是85,那么这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是()号。a) 30 b) 28 c) 29 d) 31 【答案】d 【解析】一个月的星期天只可能是4个或5个。由于85-(1+2+3+4)×7=15,15÷5=3,所以这个月应当有5个星期天,第一个星期天是该月3号,最后一个星期天是31号。 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各类标准的适用区域由(A )划定。a)当地人民政府b)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当地气象部门d)当地人民代表大会3.GB/T24001-2004标准的全称是(a ) a)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b)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c)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d)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支持技术指南 4.污染预防不包括(b ) a)更改过程、产品或服务 b)污染工序外包 c)采用替代能源 d)源的减少或消除 5.某市的红光大厦工程建设任务进行招标。有四个建筑公司投标。为简便起见,称它们为甲、乙、丙、丁。在标底公布以前,各公司经理分别做出猜测。甲公司经理说:“我们公司最有可能会中标,其他公司不可能。”乙公

司经理 说:“中标的公司一定出自乙和丙两个公司之中。”丙公司经理说:“中标的若不是甲公司就是我们公司。”丁公司经理说:“如果四个公司中必有一个中标,那就非我们莫属了!”标底公开后得知,四人中只有一个人的预测成真了。以下哪项判断最可能为真?()a)甲公司经理猜对了,甲公司中标了 b)乙公司经理猜对了,丙公司中标了c)乙公司和丁公司的经理都说错了d)甲公司和乙公司的经理都说错了【答案】d 【解析】由题干可知,若甲为真,则丙为真,不能出现两真,所以甲必为假,假如据此而认定丙中标,即丙为真,则乙也为真,也不可能,所以丙为假,即丙未中标,因此中标者或者为乙、或者为丁,如是前者乙所说为真,如是后者丁所说为真,符合这一结果的只有D。 6.为满足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当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d )a)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b)组织能够控制或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c)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d)所有上述答案7.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是指(b)a)审核结论b)审核发现c)审核方案

环境管理学复习习题(学生版)

《环境管理学》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著名国际公约是( B ) A《气候变化框架公约》B《京都议定书》 C《维也纳公约》D《蒙特利尔议定书》 2. 下面哪一项不是ISO14000的审核准则?( D ) A.ISO14001标准 B.适用于组织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C.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D.国家环保法律法规 3. 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 C )的降水 A、5.0 B、3.6 C、5.6 D、4.5 4.城市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考核对象( B ) A.地方环保部门 B.城市政府 C.城市环境质量 D.城市污染防治水平 5. 下面哪一项( B )不属于三同时制度中的规定。 A. 同时设计 B. 同时规划 C.同时施工 D. 同时投产使用 6.下面不是评价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是( D ) A、环境管理体系 B、环境审核 C、环境表现评价 D、环境标志 7. 发布限制治理企业名单的部门是( A ) A、城市政府 B、发改委 C、环保局 D、环境监察部门 8.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D ) A、环境计划管理 B、环境质量管理 C、环境技术管理 D、环境设备生产 9.国家环保局成立于( B )年 A、 1982年 B、 1983年 C、 1984年 D、 1985年 10.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是( C ) A、污染物量大但种类单一 B、海水容量大容易治理 C、污染危害大但即时性强 D、海水流动性强污染容易扩散 11.现行中国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 ( C ) 级

质量管理体系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10分题) 1、没有抱怨与投诉就表明顾客满意了。(×) 2、文件的作用之一就是实现可追溯性。(√) 3、过程方法就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 4、质量目标必须就是定量的。(×) 5、关键设备采购可以不按7、4采购的要求来控制。(×) 6、所有的生产都需要作业指导书。(×) 7、产品实现的策划应对新产品也适用。(√) 8、审核计划应提前交给受审核方。(√) 9、管理评审可以不形成记录。(×) 10、应根据不合格项的多少来评价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 11、所有质量体系文件在发布前需要经过批准。(√) 12、在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公司应控制与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13、实施ISO9001标准可根据自己提供的产品的特点对标准中任何不适用的要求进行删减。(×) 14、顾客财产就就是指由顾客提供给组织,用于生产顾客所需产品的原材料。(×) 15、内部审核的结果就是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16、ISO9001标准要求必须识别外包过程,明确对外包过程的控制。(√) 17、对于外来文件,组织不需对其进行控制与管理。(×) 18、顾客满意与不满意的信息主要通过顾客投诉进行监控。(×) 19、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过程、测量分析与改进。(√) 20、内部与外部审核的结果都可以作为管理评审的一种输入。(√) 21、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任何任务的人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 22、记录样式由可由使用部门编制,形式可以就是卡片、表格、图表,也可以就是拷贝、U盘等。(√) 23、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管理工作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 24、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不能存放在车间内,个人茶杯等物品不得放置在操作平台上。 (√) 25、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的质量管理三步曲就是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 26、一个组织应在所有职能与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 27、所有的监视与测量设备必须进行校准与验证(√) 28、组织应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对所有产品进行唯一性标识,以实现可追溯性(√)

环境管理体系试题(答案)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考试试题 姓名:单位工号考试时间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5分) 1、ISO14001中文名称是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于1996年9月正式颁布,并于2005年5月10日发布了ISO14001:2004版本,2004版于2005年5月15日正式实施。 2、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来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活动包含生产活动(材料准备、加工制造、装备、调试等)、管理活动(办公活动等)、辅助活动(设备维修、动力供应,运输、仓储、实验室等)、生活后勤活动(绿化、洗浴);产品包含组织自身生产的产品和组织使用的产品;服务包含组织提供的服务和组织使用的服务。 3、环境因素的描述形式:名词+动词组合或动名词,尽量细化到物质或因子上。 4、环境因素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5、日照钢铁有限公司环境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遵守法规,清洁生产,建生态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6、我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为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即PDCA模式。 7、日照钢铁最高环保决策机构为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环保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2分) 1、下列叙述中那些不属于环境因素() A粉尘排放 B电能消耗 C煤气泄漏 D锅炉燃烧 2、相关方是指哪些团体或个人() A组织附近的居民和单位 B关注组织的环境行为的团体和个人 C受组织的环境行为影响的团体和个人 D B和C 3、以下那一项为环境指标() A减少有害原料使用 B提高员工环境意识

C减少原材料使用 D二氧化硫浓度低于200mg/m3 4、监测设备的校准或检定应何时进行?() A.定期进行 B.使用前 C.定期或使用前 5、组织的哪一级领导应确保按照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A.最高管理者 B.环境管理者代表 C.质量部门负责人6.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第三方认证审核的依据标准是() A.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B.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C.A+B 7、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可能具有() A、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B、潜在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C、较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D、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8、我公司排放类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时采用的方法() A、是非判断 B、多因素评价 C、专家判定法 D、对比法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企业实行ISO14001的目的和意义() A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环境意识和管理水平 B有助于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污染C满足顾客要求,提高市场份额 D预防取得绿色通行证,走向国际贸易市场 2、下列不属于重要环境因素的是() A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 B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环境因素 C活动产品服务中能源、资源消耗超过企业内规定的标准的环境因素; D危险固体废物排放的环境因素 3、评价环境因素的依据() A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允许排放的 B相关方合理投诉或高度关注的 C能源资源消耗大,影响面广的水、电、纸的消耗 D异常或紧急状态预计产生的重大环境影响的 4、建立、评审目标指标的具体考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