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机理分析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机理分析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机理分析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机理分析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机理分析

1,2,3

张宏业

3

刘婷

1,2

祝炜平

1,2*

(1.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杭州,311121;2.浙江省城市湿地与区域变化研究重点实验室,

杭州,3111212;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本文综合运用密度表面、空间聚类、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探讨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对我国360个拟建生态城市的时空演化格局分析表明,从时间维度上讲,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空间展布经历了一个由离散—

——聚集———离散的倒U 型演化过程;从空间维度上看,我国拟建生态城市的空间分布显示出较强的地域分异特征和聚集现象;从分布密度上讲,

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数量与经济发达程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驱动机理的分析表明,城市规模、城市经济状况是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生态环境状况对于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比较微弱。

【关键词】生态城市;时空演化格局;驱动机理;中国【中图分类号】K921/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039);杭州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开放基金(PDKF2011YG08);杭州师范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2011QDL49)。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1]

,生态城市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

[2]

,各类生态城市建设活动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涌现

[3]

。自从生态城市理论引入到我国以来,各种

生态城市建设活动也是层出不穷。但生态城市毕竟还是一门年轻的理论,并不足以支撑当前如火如荼的生态城市建设活动

[4]

。因此,如何正确地认识

和判读当前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活动,深入探讨其内部发展规律,

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合理开展提供决策参考,还能为生态城市理论的完善提供数据和案例支持。目前,学界关于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的研究多是集中在生态城市的具体建设模式[5,6]

,评价指

标体系构建

[7,8]

,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解决措施[9]

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方法[10,11]

等方面,鲜

见从全国尺度出发,系统而综合地剖析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状况,探讨其内部驱动机理的研究文献。因此,

本文对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探讨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规律,

分析了其驱动机理,以期加深加深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状况的认识,更好地把握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从而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合理开展提供决策参考。

1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活动

本文通过对CNKI 期刊网、维普期刊网、人民日

报、人大复印资料等的搜索查询,以刊载过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论文为准,

统计出截至2010年12月,我国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城市共有360个。其中生态市134个,生态县226个。

2

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格局

2.1

空间分异

利用Arcgis 的空间聚类分析模块对各省生态城

市密度数据进行分析,检查生态城市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否具有集聚性。表1中高/低聚类分析的正态统计量Z 值均大于正态分布函数在0.01水平下的临界值(1.96),表明省域尺度上的生态城市分布存

在着空间上明显的集聚(Clustering )现象

[12]

。即具有较高生态城市密度的省区相对地趋于和较高生态城市密度的省区相靠近;或者较低生态城市密度的省域相对地趋于和较低生态城市密度的省域相邻的空间联系结构。

表1

高/低聚类分析结果项目Inverse Distance Observed General G

Expected General G

General G Variance

Z Score Significance level

生态城市数量Euclidean Distance 0.11870.10020.0001 1.72530.1生态示范区数量Euclidean Distance 0.12540.10020.0001 2.11300.05生态城市密度Euclidean Distance 0.14260.10020.0003 2.27930.05生态示范区密度

Euclidean Distance

0.1459

0.1002

0.0004

2.3335

0.05

2.2时空格局演化

由于很难获取各地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确切

时间,故本文拟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http ://

sts.mep.gov.cn /)公布的历年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名单作为替代,

近似地分析我国各

地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进过程①

图1我国历年所批准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时空格局演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1)从时间维度上讲,生态示范区的空间展布经历了一个由离散———聚集—

——离散的倒U 型演化过程。(2)空间分布方面,从总体上看,生态示范区的分布显示出了明显的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明显多于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多于经济文化次发达地区;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多于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地区。而且,从时间演化进程的角度看,生态示范区分布中的“胡焕庸”线表现

的越来越明显。(3)从分布密度的角度上讲,生态示范区的创建数量与经济发达程度之间的相关度很高。江苏、天津、北京、浙江、上海这五个生态示范区密度最大的省和直辖市,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内蒙古、新疆、西藏、甘肃、青海这五个生态示范区最少的省份,

则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区域。据计算,生态示范区密度与各省人均GDP 的相关系数达0.68。

表2生态示范区高低聚类分析结果

年度Inverse Distance Observed General G Expected General G General G Variance Z Score结论1999Euclidean Distance0.11190.10020.00030.7341随机分布2002Euclidean Distance0.14070.10020.0002 2.6799高度聚集2004Euclidean Distance0.13720.10020.0002 2.4660高度聚集2006Euclidean Distance0.11270.07870.0003 1.8805中度聚集2007Euclidean Distance0.11980.10020.0002 1.4763低度聚集2008Euclidean Distance0.11460.10020.00020.9809随机分布

3生态城市建设的驱动机理分析

3.1指标选择

在广泛征询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系统完备性、动态发展性、可比可量性、可操作性等原则,选取与生态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生态、社会、经济指标,以深入分析生态城市建设的驱动机理(表3)。

表3生态城市建设的驱动机制指标体系

驱动因子指标单位指标解释

生长适宜性因子

干燥指数平均降水量/累计气温平均积温摄氏度

NDVI区域平均值

气候生产潜力t/hm2·yr

地形地貌因子

海拔

坡度

地形起伏度

城市规模

总人口万人

城市建成区面积km2

人口密度人/km2市区人口/建成区面积

生产效率

国土经济密度GDP/建成区面积单位产出的资本密度全市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单位产出的劳动力密度全市GDP/全市劳动力人数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价值)吨标准煤/万元

城市经济水平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全市GDP总量亿元全市GDP增长率%

城市社会状况

城乡收入比城市居民收入/农村人均收入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失业率%

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学生在校人数万人

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m3/人

城市生态环境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量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排放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市辖区人均绿地面积m2

3.2研究数据

(1)中国主干公路、铁路、河流、湖泊、行政界限等矢量数据皆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http://nfgis.nsdi.gov.cn/)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www.geodata.cn);

(2)干燥指数的计算公式为:D=F/C。式中,D 代表干燥指数,F代表1961 1990年的平均年降水量,C代表1961 1990年的平均年累计气温。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地系统主题数据库(原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http:// www.data.ac.cn/)。

(3)气候生产潜力数据来源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www.geodata.cn)。

(4)地形地貌数据来源于GLCN提供的90m?

90m SRTM数据。

(5)NDVI数据。本研究所采用的遥感数据为NOAA/AVHRR NDVI时间序列数据,时间范围覆盖了2006年5 10月植被生长季。数据来源于美国GIMMS工作组(http://glcf.umiacs.umd.edu/data/ gimms/index.S html)。NDVI数据的处理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最大合成法[13-16];每年的NDVI值由各月NDVI

i

求平均值获得,以避免某些极端月份数值的影响[17]。

(6)分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为避免单一年份中各项指标数据的偶然性,本文所用的皆是对2006 2008年数据进行等权加和平均后得来的数据。

3.3模型构建

模型构建的步骤如下:(1)采用半升/降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18]对基础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和同趋化处理;(2)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原始变量进行降维处理,将众多子变量合成为7个综合变量,以消除各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3)以这7个综合变量为解释变量,以各省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城市数量为被解释变量,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通过不断剔除不显著的解释变量,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Y=-10.295+0.635X

1+0.377X

2

-0.019X

3

式中,Y为各省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城市数量,X1为城市规模因子,X2为城市经济因子,X3为城市生态因子。

表4多元逐步回归的运行结果

解释变量参数估计std.error t sig.Tolerance 常数项-10.2957.945-1.2960.206

城市规模因子0.6350.212 3.0030.0060.685城市经济因子0.3770.129 2.9160.0070.657城市生态因子-0.0190.011-1.8420.0770.928注:复相关系数R=0.766;R2=0.586;DW检验值为1.829;F (sig.)=12.756(0.000)

从表4中可以看出,模型拟合度较好,全部通过了F检验和多重共线性检验,城市生态因子通过了置信水平为90%的t检验,城市规模因子和城市经济因子通过了置信水平为95%的t检验。

3.4驱动因子分析

3.4.1城市规模

从模型运行的结果可知,城市规模的大小是影响生态城市建设决策的首要因素。统计数据亦能证明这样的关系(表5)。

表5城市规模与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对应关系

全市年末总人口

提出生态城市建设

的地级城市数量

地级以上

城市数量

所占比例1000万以上5771.43%

500 1000万508459.52%

100 500万7318140.33%

100万以下51435.71%合计133286—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8》

城市规模对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驱动机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的规模大,往往意味着该城市拥有较为雄厚的社会、经济、科技等资源,能够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第二,城市是一个不完整的生态系统,也是一个人类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经验表明,城市化的过程,往往也伴随着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等过程。因此,城市规模越大,就越需要通过生态城市的建设,来缓解紧张的人地关系;第三,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历程中产生的高级城市形态[19,20],是城市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城市的规模较大,往往意味着这个城市已经走过了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向生态城市演进的时机更为成熟,转化更为自然。这三个原因,分别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历史必然性三个方面,解释了城市规模越大,越倾向于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客观现象。

3.4.2城市经济

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二大影响因素。城市经济越发达,越倾向于开展生态城市建设。从统计数据中亦可看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表6)。

城市经济状况对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驱动机理与城市规模有相似之处。一方面,城市的经济越发达,越能够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常常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也难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而也有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但是,二者的驱动机理也并非完全相同。其区别主要有二:一是在生态城市建设能力方面,与庞大的城市规模相比,发达的城市经济往往能更为直接和有效地支持生态城市建设。这是因为城市规模大,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具备发达

的社会经济实力。二是在生态转型需求方面,相对于较大的城市经济规模,庞大的城市人口规模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往往更为直接和显著,社会公众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更迫切。这是因为某些经济形态,如高科技、金融产业等,它们的经济收益很高,但对环境的压力和资源的损耗却比较小,生态转型的需求也相对较小。

表6城市经济状况与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对应关系

全市GDP 提出生态城市建设

的地级城市数量

地级以上

城市数量

所占比例

5000亿元以上66100.00% 1000-5000亿元526580.00% 500-1000亿元438351.81% 500亿元以下3213224.24%合计133286———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8》

3.4.3城市生态

从模型的运行结果来看,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状况对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有微弱的负面影响。从表面上看,这样的结果似乎不太合乎情理。事实上,良好的生态环境状况对于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1)消极影响:一是经济支撑力不足。虽然不排除某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花大力气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但从城市发展的总体历史趋势来看,经济发展往往难以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如果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非常好,那么这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不会太高。经济发展的滞后,也将导致地方政府不愿意或无力投入大量资金开展生态城市建设。二是社会需求不足。由于城市已经拥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公众对于推动本城市的生态化发展与转型的社会需求也远不如生态环境状况恶劣的城市。进而导致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社会动力和公众参与热情不足。(2)积极影响:一是建设成本较小。良好的生态环境本底,往往意味着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环境治理和污染企业的搬迁安置。较低的建设成本,使得地方政府能够较为轻松地开展生态城市建设。二是城市形象的宣传与塑造。利用生态城市建设的契机,可以向外界大力宣传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展示政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而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综上,由于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开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状况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综合影响比较微弱。

3.4.4其他因素

根据模型运行的结果,也可以进一步分析和阐释其他因子的影响机理。(1)区域生态背景因子的不显著表明,属于各种地域类型,具有不同生态背景的各个城市都广泛地开展了生态城市建设。众所周知,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千差万别,要求所有的城市类型在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时都简单套用国家环保部的一套标准,无疑是不够合理的。因此,通过地域类型划分,进而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是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中的重要任务。(2)城市社会因子的不显著表明,在当前的生态城市建设决策中,社会公众对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力还不够明显,生态城市建设更多的还只是一种政府行为。这也是在今后的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3)模型的拟合程度并不太高,说明除了本指标体系所选的指标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这生态城市建设活动的开展,如政治制度、管理机制、领导层的偏好等。这些因素难以量化和评价,但它们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开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4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拟建生态城市相关案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分析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格局,探讨了其内在驱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对我国360个拟建生态城市的时空演化格局分析表明,从时间维度上讲,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空间展布经历了一个由离散———聚集———离散的倒U 型演化过程;从空间维度上看,我国拟建生态城市的空间分布显示出较强的地域分异特征和聚集现象;从分布密度上讲,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数量与经济发达程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驱动机理的分析表明,第一,城市规模的大小是影响生态城市建设决策的首要因素。城市规模越大,越倾向于开展生态城市的建设。第二,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二大影响因素。城市经济越发达,越倾向于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第三,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状况对于

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比较微弱,这表明在地方政府是否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决策过程中,本市生态环境状况的优劣程度并不是其考虑的重点。△【注释】

①总体上讲,生态城市和生态示范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基本相同

的。据计算,各省的生态城市个数与生态示范区个数的相关系数达0.78。故可将生态示范区作为生态城市的近似替代。

【参考文献】

[1]杨小波,吴庆书.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Roseland M.Dimensions of the future:an eco-city overview[J].Eco-city Dimensions:Healthy Communities,Healthy Planet,1997:1-12.

[3]Register R.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 [M].Berkeley,Calif.:North Atlantic Books,1987:140.

[4]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05):155-159.

[5]郭荣朝,顾朝林,曾尊固,等.生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及应用———以襄樊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4,23(03):292

-300.

[6]苏维词.喀斯特山区生态城市的景观建设模式初探———以贵阳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06):264-267.[7]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等.生态城市建设及其指标体系[J].城市发展研究.2001,8(06):54-58.

[8]姜国建,马英杰,袁珩冰.沿海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讨[J].海洋科学.2005,29(06):77-79,88.

[9]李承宗,谢翠蓉.生态城市建设的三个误区[J].城市问题.2005(01):44-45,49.

[10]Chen T P,Tian J X.The Research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s

a Tool of Adjustment Prediction in Eco-city Construction

[C].2005.

[11]顾朝林.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J].城市发展研究.2008(S1).

[12]李双成,赵志强,高江波.基于空间小波变换的生态地理界线识别与定位[J].生态学报.2008,28(09):4313-4322.[13]朴世龙,方精云.最近18年来中国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J].第四纪研究.2001,21(04):294-302.

[14]方精云,朴世龙,贺金生,等.近20年来中国植被活动在增强[J].中国科学(C辑).2003,33(06):554-565.

[15]朴世龙,方精云.1982-1999年我国陆地植被活动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季节差异[J].地理学报.2003,58(01):119-125.[16]刘淑珍,周麟,仇崇善.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草地退化沙化研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

[17]张月丛,赵志强,李双成,等.基于SPOT NDVI的华北北部地表植被覆盖变化趋势[J].地理研究.2008,27(04):745

-754.

[18]刘小平,黎夏,叶嘉安.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空间决策行为及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模拟[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11):1027-1036.

[19]陈勇.生态城市理念解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1(1):15-

19.

[20]王克强.生态城市建设的系统观[J].系统科学学报.2007,15(2):57-59.

作者简介:张伟(1982-),男,四川邻水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城乡生态。

收稿日期:2011-02-10

The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ZHANG Wei,ZHANG Hongye,LIU Ting,ZHU Weiping

【Abstract】In order to the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judgment of China's eco-city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in present,and grasp the process and internal mechanism of eco-city construction,this paper has collected a lot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cases in China,and analyzed the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by means of density surface,spatial cluster,and the multivarlat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The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analysis of the360proposed ecological cities in China shows that,from the aspect of temporal,the space distribution of those proposed ecological cities in China experienced an inverted U-shaped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scatter-cluster-scatter;from the aspect of spatial,the space distribution of those cities showed a strongly geographical differentiation and aggregation;from the aspect of distribution density,the number of cities to carry out eco-city construction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2)The driving force analysis of the360proposed ecological cities in China shows that,city size and city economy are the main driving forces to carry out eco-city construction,while the city'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little impacts on eco-city construction.

【Keywords】Eco-city;Spatial-temporal Pattern;Driving Mechanism;China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本科专业 本科班级 姓名 评分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月日 湖北工业大学

1)所选课题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状况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兴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热,生态产业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它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的零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起步比较晚,所以我国生态产业的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 国外的生态城市研究更注重具体的设计特征和技术特征, 强调针对西方国家城市现实问题( 如低密度、小汽车方式为主导和生活高消费) 提出实施生态城市的具体方案, 其理论与生态城市实践结合的十分紧密。如雷吉斯特提出了针对美国城市低密度现状的改造措施。但总的来说,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的实践性相当强。 与国外研究相比, 国内的生态城市研究更多地强调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 注重整体性,理论更加系统, 而且国内生态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界和规划界, 此外还有环境学科和其它领域。总的来说, 虽然国内生态学界在建设生态村、生态县和生态市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虽然国内各学科也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 但国内生态城市的已有实践和理论对当前城市规划的影响还是相当有限的。生态城市理念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和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目标, 对国内今后的城市规划工作有着显而易见的意义。不论规划是广义的, 还是狭义的, 在当今科学技术相当发达、人类改造自然即干预自然的能力远远超出以往的情形下, 人类必须意识到任何人居环境( 包括城市) 的人类活动都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存在着人类活动 的生态极限, 人类必须克制自身的某些行为, 并充分地体现在规划之中,这是真正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也是建立生态城市的根本保证。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物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自己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更是严格,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城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谋求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地、主抓手。这是因为:从国内城市化进程看,未来社会必将发展为城市社会,而生态城市可以比农村更好地结合自然、社会与文化要素形成一种更容易传承和发展的文明形式。从国际趋势看,联合国发表的一系列环境报告更加明确地关注城市、生态与人类福祉间的相互关联,造成环境恶化的驱动因素——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等成为问题解决重点,生态城市将是世界潮流所趋。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及关键技术; 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往往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节约,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的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本文从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入手展开论述,结合国外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生态城市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获得有利于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

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

第16卷第1期极地研究Vol.16,No.1 2004年3月CHIN ESE JOURNAL OF POLAR RESEARCH March2004 研究论文 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 马丽娟 陆龙骅 卞林根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提要 依据Hadley中心提供的全球海冰密集度格点资料,利用诊断分析方法,对近35年来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南极地区,海冰平均北界和海冰总面积的变化基本一致,可以用海冰北界来研究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南极海冰最多和最少期分别出现在9月和2月;威德尔海和罗斯海地区海冰最多、变化最大,南极半岛地区海冰最少,变化也小;近35年来环南极地区的海冰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南极海冰变化的时空多样性十分明显,存在着5个变化不同的区域,其中有两个区域近35年来海冰范围扩大,面积增加,而另三个区域则海冰范围缩小,面积减少。不同区域的海冰都存在着较明显的2—3年和5—7年主振荡周期。南极海冰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南极地区海2冰2气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讨论南极海冰变异与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南极海冰 数学诊断 时空变化 全球变化 1 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举世瞩目的重要课题,南极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和敏感区。科学家们目前正力图从此发现全球气候变化的前兆。极地是地球大气热机运转的冷源所在地,其海洋和大气状况对于全球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南极地区是全球地2气系统的主要冷源之一,而赤道地区则是全球地2气系统的主要热源(周秀骥,陆龙骅等,1996)。旋转地球上冷热源的非均匀分布,正是产生大气环流的直接原因。 海冰是南极地区最重要的大气环境特征之一。海冰的存在及其季节和年际变化,是极地海洋状况最显著和变化最大的特征。海冰所具有的高反射率及其对海洋与大气之间热量和水汽交换的抑制作用,以及海冰生消所伴随的潜热变化,对于极地和高纬度地区大气的热量收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极地大气冷源的强度。因此,极地海冰覆盖范围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极地大气冷源的强度而影响大气环流。另一方面,由于受极地海陆分布及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海冰地理分布不均,导致极地各区域海冰对大气环流的影 [收稿日期] 2004年2月收到来稿。 [基金项目] 科技部基础工作专项资助。 [作者简介] 马丽娟,女,1979年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1级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是极地气象与全球变化研究。

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路径及其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路径及其发展模式 发表时间:2018-04-26T14:38:51.7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作者:贺金虹 [导读] 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生态城市发展取得突出的成就,在后续管理阶段要了解建设进程,做好数据处理工作。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10006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生态城市发展取得突出的成就,在后续管理阶段要了解建设进程,做好数据处理工作。我国生态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后续管理中要了解构建模式,按照要求落实。本次研究中以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路径为基础,对具体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态城市;时空演化路径;发展模式 城市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各国社会文明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联合国统计,近些年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化水平大幅增长,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不断提升。中国城市化率增长尤为迅速,随着全球范围内城市化程度的加深,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急需解决,科学适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建设环境、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已成为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共识。 1. 生态城市建设时空演化路径 1.1时间维度 我国生态城市的空间分布经历了一个离散、聚集、离散的过程,这说明在我国开展生态城市建设一直以来的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生态城市的空间分布从最初的随机分布,随着时间推移表现出相似值之间的空间集聚,并且这种聚集效应从总体趋势看也是逐渐提高的,但是在近期表现出离散效应。经历了由离散到集聚,再到离散的变化路径,显示出较明显的倒U型演化路径。 1.2空间维度 生态城市的分布显示出了明显的空间差异!从建设初始到现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都有较明显的区域梯度变化.以2011年为例,我国生态城市的分布密度有一个自东向西逐渐减小的梯度变化,表现为东部地区密度最大,中部地区仅次于东部地区,但远远高于西部地区的生态城市分布密度。同时,沿海各省份的生态城市密度都较高,尤其是北部沿海与东部沿海地区,生态城市在这个区域高度聚集,这与其本身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密不可分的。 2.中国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 根据前文中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路径分析,相应的提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空间散点模式-空间集聚模式-空间溢出模式-空间平衡模式。 2.1空间散点模式 生态城市构建的空间散点模式是指在生态建设初期,一个区域内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城市提出构建生态城市的目标,与区域内其他城市联动欠缺,整个区域并没有明确的生态城市构建规划。我国提出生态城市建设初期,绝大多数的拟建生态城市属于空间散点分布模式,如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宁夏自治区与新疆自治区。这些省份只有一个城市开始了生态城市的建设,例如,广州省只有珠海市提出了拟建生态城市构建目标,海南省也只有三亚市开启了生态城市建设,这些城市的生态城市构建处在起步阶段,一个区域内的孤立城市进行生态建设,而与周边城市甚至整个区域没有形成联动。然而,这些离散的生态城市建设地区具有明显的建设特色!比如贵阳市,是典型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贵阳市是国家环保总局确定的第一个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试点城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特征是逐步将以往传统粗放式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过渡到可持续循环资源型发展模式。而北京市是典型的政治型生态城市,这类城市由于政治地位突出,城市的职能定位比较单一,突出表现为政治中心,聚集着国家决策精英,工业区远离城市,污染性较强的企业也被迁移。因此,在此发展阶段找出本地区生态城市建设特色是各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空间散点模式也是生态城市构建的第一阶段!即为了在某一区域中独立发展其生态城市建设,需对城市本身的建设特色予以定位,才能有效的开展其生态城市建设。 2.2空间集聚模式 空间集聚模式是指区域内拟建生态城市分布较为密集,城市与城市间联系紧密,整个区域通过制定区域规划推动城市的生态建设!这是生态城市发展的中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区域内会有大量生态城市孕育而生,形成比较有规模的城市群,例如江苏省、浙江省、辽宁省及湖南省,这些省已经提出构建生态省的目标,并制定了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旨在以区域为整体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因此这些拟建生态城市之间能够互相合作,在生态城市构建方面互相促进、目前我国城市处于空间集聚群构建模式的大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如目前提出的三大拟建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渤海湾地区。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拟建生态城市的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集中,各个城市均提出了拟建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生态城市构建中最为庞大的集聚群。 2.3空间溢出模式 空间溢出模式是指某一区域内生态城市建设已达到较高水平,区域间开始出现良性互动,实现生态城市空间联动发展。由于目前我国沿海省份的生态城市密度已经达到一定程度,这种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对周围区域有了明显的正向输出。山西、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生态城市的数量有了非常明显的增加,或已实现点面结合模式。而西部地区的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虽然拟建生态城市数量有限,城市间未能联动,但密度上升趋势明显。这一构建模式也是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未来发展方向,通过东部沿海省份的概念溢出,加强区域间合作,实现生态观念较弱省份的生态建设[1]。 2.4空间均衡模式 空间均衡模式是指所有区域的生态城市建设都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区域之间形成有效联动,实现所有区域的生态发展。这一构建模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高级阶段,也是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长远目标。总体而言,生态城市构建的四种模式是生态城市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这四种模式可以看成是生态城市构建的四个阶段。大部分城市在构建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一般都会经历空间离散模式与空间

武汉市湖泊面积时空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市湖泊面积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实 验 报 告

成员: 一、实验背景 曾经,市数百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遍布三镇,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百湖之市”,湖泊成为市民的骄傲。然而,据2010年市水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的湖泊面积减少了228.9平方公里,五十年来近100个湖泊人间“蒸发”,中心城区仅存的38个湖泊,还面临着继续被侵蚀的危险。 众所周知,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是导致湖泊面积缩小和消亡的原因之一。但对市消亡的近百湖泊而言,这一因素几可忽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的湖泊被填,用以养殖或者建造城市用地。 客观地说,湖泊的大面积缩小和消亡,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市水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市缩减的湖泊面积有六成是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填湖造地和围湖养鱼造成的,市的各大湖泊几乎均受波及。特别是面积较大的湖泊,在这一阶段面积剧减,有的甚至完全消失或转化为人工精养鱼池,如东西湖、汊湖等;有的则被切割成若干小湖泊,如沙湖、东湖等。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市逐渐加快旧城改造和城市道路建设,旧城的改造和城市的兴建,使得土地的价值不断上升,道路的规划和商品房、工厂厂房的兴建,在巨额利益趋势下,填埋湖泊的惩罚已经不被人所重视,填埋的湖泊特别是一些被污染了的湖泊上长起了繁华的街市,大量的湖泊在城市的喧嚣中流干了最后一滴眼泪。 二、实验意义 湖泊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具有调节河川径流、发展灌溉、提供工业和饮用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沟通航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开发矿产等多种功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湖泊及其流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湖泊本身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在人与自然这一复杂的巨大系统中,湖泊是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联结点,是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关系密切,具有调节区域气候、记录区域环境变化、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湖泊的消亡将对陆地水文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它的主要危害是加剧洪涝、干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摘要:基于1997-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从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土地利用的动态度、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变化等方面,对重庆市土地利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定性分析了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利益、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宏观政策、人口因素、交通因素等。结合1997-2010年重庆市相关数据,从定量角度分析表明,人口驱动因子和经济发展驱动因子是影响重庆市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合重庆实际,提出了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和“三高”农业既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土地利用;一圈两翼;主成分分析;重庆市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时期,也处于全国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关键时期与重点突破阶段,如何协调好建设、发展和吃饭的问题就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往对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只见于局部地区和小流域[1-5],关于全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也仅限于少数文献[6-9]。 本研究基于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通过对相关文献阅读[10-15],从多个角度更加详细地分析了重庆市1997-2010年这14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以期更加合理高效地配置土地资源,正确处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1 重庆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1.1 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 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市土地利用格局迅速变化。①耕地面积1997-2010年逐年减少,每年平均减少7 031.46 hm2。耕地的占用主要是人们追求经济利益和人口增多、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产业、旅游业等政策的结果及重庆市直辖后城市化建设,由1997-2010年建设用地审批情况来看,每年建设用地均占用较大面积的耕地。②1997-2010年园地、林地面积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园地年均增加7 855.03 hm2,林地年均增加58 165.25 hm2。主要由于退耕还林、还园的政策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一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三峡库区生态保护,实施森林工程和库周绿化带工程建设等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园地的经济效益远p 1.2 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 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是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综合结果,可以用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来表征某一区域的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值可以表达为: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措施,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关键词:生态城市;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近年,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和高速增长,正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资源和 环境使用模式。在此模式下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交通拥挤、土地紧张等城市问题纷至沓来,导致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而生态园林城市是人居环境发展的高级阶段。建设生态结构合理、生态服务功能高效的城市生态系统,推动生态城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84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被认为是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同年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成立;1986

年我国江西省宜春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并于1988年初进行试点工作,这是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一次具体实践。在江西宜春市开展生态城市建设试点之后,我国在1996年至1999年期间又先后分四批开展154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生态省2个,生态地、市16个,生态县(市)l29个,其他7个。1996年,威海市提出了“不求规模,但求精美”的城市建设指导方针,并实践于“基础设施现代化、城市环境生态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生活质量文明化”,的总体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中。新世纪以来,上海、广州、厦门、宁波、哈尔滨、扬州、常州、成都、张家港、秦皇岛、唐山、襄樊、十堰、日照等市纷纷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海南、贵州、山东、吉林、安徽等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并开展了 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其中,中德两国开展的“扬州生态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合作研究就是一例。2006年4月,建设部筹划编订《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列人2006年度软科学研究课题。2006年8月7日,国务院在批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也表示,要将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这些充分体现出我国人民对建设新型生态城市的美好向往,可

中国生态城市整体发展与典型案例

35 背景 当前,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巨大变革。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掀起了创建生态城市的浪潮,城市发展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轨道。上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生态城市(Eco-city)的内涵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不断的得到充实与完善。在中国,建设生态城市是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中国生态城市整体发展与典型案例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刘琰 在此背景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与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合作开展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项目”。本项目规划为五年(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自启动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协议,该项目将在5年期内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构建中国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并依照该指标体系,在中国遴选生态城市典型案例,大力推广生态城市最佳实践,鼓励和推动城市之间相互进行经验交流、借鉴,同时结合指标体系对案例城市进行评价,完成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由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过程,从而促进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内容节选自《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项目》2010-2011年度报告的部分内容。 ■ 天津中新生态城规划效果图

36 The Special Focus 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概述 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始自江西宜春于1986年提出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此后经历了一段相对平静的蛰伏期。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全球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的逐步升级以及气候变化问题的日渐喧嚣,生态城市成为世界各国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转变旧有发展模式、谋求城市新兴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在国内外双重压力的驱使下,中国对于生态城市的关注也从专家学者的理论探索迅速升温至政府倡导的建设实践层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在2009年国际城市规划与发展论坛上首次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低碳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是对生态城市理念、内涵的深化和具体化,也为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思路,一经提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既是顺应城市低碳化、生态化发展趋势的重要战略抉择,同时也是是转变发展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2010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政府共同签署了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2010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无锡太湖新城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河北省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河北省生态示范城市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合作备忘录》;2011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研究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政策建议、指标体系、示范技术等工作,引导国内低碳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另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与美国、瑞典、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有关部门签署了生态城市合作方面的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展生态城市方面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除此之外,地方各级政府也表现出对于“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等极大的热情和关注。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交流部所做的一项统计表明,截至2011年2月,中国287个地级以 上城市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有230个,所占比重为80.1%(如图1所示);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有133个,所占比重为46.3%(如图2所示);综合上述两种建设目标,提出低碳生态城市有关建设目标的城市已达259个,占到地级市比例的90.2%(如图3所示)。 中国生态城市典型案例的遴选 综上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建设生态城市最为积极和主动的国家之一。在众多正在开展的生态城市建设案例中,本着兼顾典型性与代表性、差异性与可比性的原则,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课题组2009-2010年度选取了13个案例城市进行跟踪分析(如表1所示)。考虑到案例城市的代表性与典型性,2010-2011年度剔除了4个案例城市:北川新县城、密云县、延庆县和长沙市。同时,根据现有的信息(包括各地已获奖项和荣誉,如联合国人居奖、各部委所颁生态有关奖项等),结合相关专家意见建议,并经项目课题组内部多次讨论,2010-2011年度新增5个案例城市(或地区):北京市门头沟区、武汉市、呈贡新城、无锡太湖新城和合肥滨湖新区,最终确定2010-2011年度生态城市典型案例14个(如表2所示)。 中国生态城市典型案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无论是政府提出的建设目标还是正在开展的建设实践,生态城市的发展热潮已经席卷中国大地。但由于当前生态城市建设尚处探索阶段,其建设和发展中所表露出的问题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 1、生态城市建设动机不明晰、概念化问题严重 当前中国各级政府已经普遍对生态城市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且进行了不同程度和规模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活动,但

武汉市湖泊面积时空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市湖泊面积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成员: 实验背景 曾经,市数百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遍布三镇,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百湖之市”,湖泊成为市民的骄傲。然而,据2010年市水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的湖泊面积减少了228.9平方公里,五十年来近100个湖泊人间“蒸发”,中心城区仅存的38个湖泊,还面临着继续被侵蚀的危险。 众所周知,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是导致湖泊面积缩小和消亡的原因之一。但对市消亡的近百湖泊而言,这一因素几可忽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的湖泊被填,川以养殖或者建造城市用地。 客观地说,湖泊的大面积缩小和消亡,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市水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市缩减的湖泊面积有六成是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填湖造地和围湖养鱼造成的,市的各

大湖泊几乎均受波及。特别是面积较大的湖泊,在这一阶段面积剧减,有的甚至完全消失或转化为人工精养鱼池,如东西湖、汉湖等;有的则被切割成若干小湖泊,如沙湖、东湖等。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市逐渐加快旧城改造和城市道路建设,旧城的改造和城市的兴建,使得土地的价值不断上升,道路的规划和商品房、工厂厂房的兴建,在巨额利益趋势下,填埋湖泊的惩罚已经不被人所重视,填埋的湖泊特别是一些被污染了的湖泊上长起了繁华的街市,大量的湖泊在城市的喧嚣中流干了最后一滴眼泪。 二、实验意义 湖泊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具有调节河川径流、发展灌溉、提供工业和饮用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沟通航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开发矿产等多种功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湖泊及其流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湖泊本身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在人与自然这一复杂的巨大系统中,湖泊是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联结点,是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关系密切,具有调节区域气候、记录区域环境变化、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湖泊的消亡将对陆地水文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它的主要危害是加剧洪涝、干旱、风沙以及土地沙漠化等灾害,进而破坏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湖泊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面对日益萎缩和消失的湖泊,我们应该具有一种责任感,树立保护湖泊的意识。本次实验就是从自身的专业知识出发,运用RS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对湖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分析和输出,分析湖泊数量和面积的变化以及湖泊面积减少的驱动力,希望对市湖泊的综合治理和保护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并以真实的数据警醒呼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湖泊,保护水资源。 三、实验方案 1、数据准备与处理 本次实验所用到的主要数据有:1980—201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市行政区划边界SHP 文件,75年?2010年气温、降雨等气象数据,市社会经济因素数据。数据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波段合成、影像纠正、影像拼接和影像裁剪四个部分,最终结果是得到各个年份的市遥感影像图。波段合成就是用ERDAS勺layer stack功能模块将包含于每幅影像中的四个tif文件合成为一幅img影像;影像纠正是利用A0I裁剪的原理去除合成后影像的彩色条纹边缘部分,有些影像边缘较纯净,则不需要进行这一步骤;彫像拼接是将每个年份的四幅img影像通过erdas的 mosaic功能拼接得到一整幅图像;在影像裁剪之前,首先要将市行政区划边界SHP文件转化为img格式,利用mask功能用边界影像在各年份的拼接影像中裁剪出属于的行政区划的部分。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需规避三方面误区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需规避三方面误区 2010-10-09 10:20 从9月28日至10月3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的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上了解到,我国近几年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已经探索出若干别具特色的模式,值得推广。专家同时指出,现有的生态城市理念还需避免口号化,防止成为变相房地产项目,在中外合作的建设中需要注意学习对方的先进理念与技术。 一、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探索出三种模式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首先提出的。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整体性复合生态系统。目前,我国各地生态城建设进入开发热潮,如与新加坡合作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与芬兰合作的北京门头沟中芬生态谷,与瑞典合作的江苏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在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上,各方专家对于中国各类生态城市样本进行了剖析,认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形成了三种典型模式。 第一,走中外绿色技术合作之路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模式”。 中新天津生态城环境局局长靳美珠说,中国与新加坡两国于2007签署合作协议,借鉴新加坡城建先进经验,预计在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土地上,用10年时间,在天津滨海新区基本建成一个国家级生态环保的宜居示范新城。“连续30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都是绿色建筑,采用智能化技术对房屋进行整体设计,

区域内90%以上出行都靠轨道交通、电动汽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了碳排放。”另外,中新生态城在建设中还整理废弃盐田,净化海水,综合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 第二,依托绿色能源发展低碳经济的“德州模式”。 德州市市长吴翠云说,山东德州在产业发展上是一座特色鲜明的现代新城,有着“中国太阳城”的美誉。目前,德州已经形成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和地缘热泵五大产业集群。光电相关企业已有120余家,年收入达到220亿元。全市每年向社会提供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超过30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整个欧盟的总和,是北美的两倍多,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太阳能领域相关课题,德州占到了85%。现如今,德州中心城区新建住宅太阳能集热器推广应用率达到95%以上,中心城区的交通信号灯、部分住宅小区、景区均使用太阳能灯累计超过1万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太阳城景观。德州平均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1万吨。 第三,调整传统产业进行旧城改造的“门头沟模式”。 北京门头沟区区委书记刘云广介绍,位于北京西郊的门头沟区是我国五大无烟煤产区之一,区内煤矿储藏面积近700平方公里,占到全区总面积的一半。近年来,门头沟区逐步转向绿色低碳节能经济,254家乡镇煤矿在今年5月底前全部关闭。在旧城改造基础上,门头沟区与芬兰合作共建“中芬生态谷”,利用采石场挖空的山体,打造一座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低碳生态

中国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

中国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 添加收藏 会议名称: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摘要: 通过对中国气象台站观测的冻土气象观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研究了中国冻土分布的时空演变规律.主要分析了中国冻土分布的季节变化,开始冻结的日期分布,开始解冻的日 期分布,冻结的时间长度分布以及中国冻土的深度的空间变化,同时也分析了上述特征 的时间变化.主要结论如下: 中国冻土分布十分广泛,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影响的面积 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70%.按照决定冻土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主要自然因素的综合特 征,可将冻土划分为三个东部,西北,青藏高原三个区域.在东部区域从最北端的大小兴 安岭地区到长江流域都有冻土分布,在个别年份冻土的范围扩展到浙江,湖南,福建等 省份,在中国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都有广泛的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的分布.中国东 部地区冻土的分布主要表现为纬度地带性规律,而青藏高原冻土分布主要表现为高度地 带性,西北地区则兼而有之. 中国季节性冻土具有显著的年内变化特征,季节性变化明 显,冻结主要从9月开始,由北向南逐渐推进,在冬末春初我国的冻土面积和深度都达 到最大,北方部分地区以及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冻结深度超过了100cm,部分地区超过了 200cm.在夏季,季节性冻土面积不断减少,八月份达到最小.而秋季,春季则是过渡季 节,秋季冻土面积和深度不断增加,春季则相反.从冻结时间长度来看,大小兴安岭地区 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季节冻结区冻结时间长度最长,其时间长达半年以上,江淮流域冻土 的冻结时间最短,只有两到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几十年来,中国 地区的冻土总体表现为最大冻土深度减小,冻结时间推迟,融化时间提前,冻结持续日 缩短,多年冻土面积萎缩,以及冻土下界上升的总体退化趋势.冻土的主要转型时期发生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同时在一些地区的冻土也有不同的变化,例如在东北大兴安岭 部分地区,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北部地区,青海东南部部分地区冻土是总体是呈增加 的趋势的. 关键词: 冻土分布,空间分布,年际变化,冻土气象观测,冻结时间 会议年代: 2006

简明扼要地总结中国区域大地构造时空演化规律

简明扼要的总结中国区域大地构造时空演化规律一、中国区域构造演化阶段 太古代以来,中国大陆岩石圈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岛状古陆到大陆板块的发展过程。根据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体制和不同时期东亚大陆岩石圈的板块构造格局,将我国区域构造演化历史粗略地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表4.3): 1. 古陆核形成演化阶段(Ar~Pt1) 2. 元古大陆板块演化阶段(Pt2~Pt3) 3. 古板块形成演化阶段(Z~T2) 4. 活动大陆边缘与板内构造演化阶段(T3~Q)

表4.3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阶段 二、中国区域构造演化及其主要特点 (一)区域地球动力学体制(系)的交替 区域构造是在一定的地球动力学体制(系)作用下的产物。不同的地球动力学体制(系)产

生不同特征的区域构造,因而区域构造的演化反映地球动力学体制(系)的交替。 现在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在太古代至早元古代,地球动力学体制可能与板块构造体制有本质的区别。但这一阶段中究竟属于一种什么样的地球动力学体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早元古代后,即距今1600Ma以来,板块构造体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地球动力学体制中,大陆岩石圈的构造发展主要受控于与其相邻的大洋盆地的构造演化。因此,我国大地构造学家常以在区域构造演化中起主导作用的大洋盆地来命名不同的地球动力学体系。 从我国区域构造演化来看,自中元古代至今曾出现过以下几个不同的地球动力学体系; 1. 古蒙古洋地球动力学体系 前中生代,我国北方大陆(即塔里木和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曾被古蒙古洋占据。随着古蒙古洋的扩张、消减闭合,塔里木一华北板块出现裂陷、褶断,大陆地壳向北增生、扩大,并最终于古生代末与向南扩大的西伯利亚板块碰撞对接。因此在前中生代,我国区域构造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古蒙古洋地球动力学体系的控制。 2. 古太平洋地球动力学体系 自二叠纪至早白垩世,我国东部处于古太平洋西岸,古太平洋的扩张、消减、关闭,直接控制着中国东部区域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的构造演化。 3.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球动力学体系 二叠纪至新生代,我国西南部先后有古特提斯洋(二叠纪~三叠纪)、中特提斯洋(晚三叠世~侏罗纪)、新特提斯洋(侏罗纪~白垩纪)发育,始新世时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所以我国西部二叠纪以来的构造发展,主要受特提斯-喜马拉雅地球动力学体系的控制。 4. (今)太平洋地球动力学体系 白垩纪中晚期以来,现在的太平洋逐渐形成,我国东部成为(今)太平洋西岸活动大陆边缘,置于(今)太平洋地球动力学体系作用之下。

生态城市建设案例分析分解

生态城市与人居环境关键技术设计 课程作业1 案例分析 姓名:卢程 班级:1334501 学号:1133450116 提交时间:2016年10月8日

基于生态示范的乡村公共空间修复 ——广州莲麻村生态雨水花园设计 一、背景介绍 广州莲麻村生态雨水花园位于广州市从化区莲麻村村委会附近,包括村委会前已经硬化的场坝及南侧的空地,基地面积670m2。项目于2015年7—8月开始设计,整体于11月竣工。接手项目时,村委会前场坝空间局促单调。缺少活动及休憩设施;南侧空地原为废弃鱼塘,由于地势低洼,周围多个雨水口汇集于此,造成常年积水加之垃圾倾倒遍地无人清理,成为影响周围环境和村民生活质量的问题地块。 莲麻村近年实施雨水工程和管线铺设,但由于沿用建设城市的惯性思路,地面过度硬化,农村区域又缺少人员及时管理维护,每逢雨季,地表径流大面积滞留,无法及时存蓄下渗到周边的自然土壤。在推进现代化市政设施建设同时,设计中忽视必要的生态措施,使自然生态的乡村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依靠排水管道的雨洪管理方式不能完全“代谢”;由于硬质化造成地表水土流失、局域本底环境改变、本地植物凋零等生态问题。 二、项目概述 设计以水为切入点。针对场地问题,试图塑造亲切闲逸的邻水活动空间,重拾岭南乡村以水叙事的传统,探索乡村公共活动与生态景观的融合。 生态雨水花园设计将雨水对抗变为和谐共生,充分利用广州地区降雨充沛、气候湿润的特点,形成雨季旱季差异性景观,将环境教育、生态示范与景观结合。 三、主要特点分析 1)通过打破场地边界,将鱼塘与村委会广场连接为一体,破除村委会的行政化印象,提升村委广场的亲和力;增加滨水活动及亲水空间,将原本局促的车行道转弯予以拓展,提高舒适度;植入景观构筑,改变原有视线焦点,将人的活动引入场地,丰富场地的空间形态。 2)运用海绵效应,就地化解矛盾。将雨水就地蓄留、就地消化旱涝问题,即通过简单的挖方和填方,解决低洼地的积水问题。形成了洼地与高岗地相结合的“海绵”系统。将雨

城市绿地时空演化及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文章编号:1003—2398(2002)05—0041—04 城市绿地时空演化及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Ξ 千庆兰 [1,2] ,陈颖彪 [1,2] (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21广州大学地理系,广州 510405) STU DY ON URBAN GREEN LAN D SPACE 2TIME EV OL UTION AN D ITS DISTRIBUTIONAL PATTERN Q IAN Qing 2lan ,CHEN Y ing 2biao (1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 atural Resource Research ,C .A .S ,Beijing 100101,China ; 21Depart ment of Geography ,Guangz hou U niversity ,Guangz hou 510405,China ) Abstract :From the viewpoint of grand region ,combining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practice and taking Jilin City as an example ,the urban Greenland Space 2time evolution ,Greenland spatial distributional pattern and urban Greenland distributional policy are discussed.According to this we can provide sci 2entific basis for urb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 The first part mainly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Greenland evolution and urban de 2velopment.It points out that the facilities of Greenland increases while the natural degree reduces with the urban development unusually accompanying the urban population increasing.Greenland preconser 2vation ,according to specific law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rban ecological qual 2ity and to prevent the Greenland from ruin. The second part ,taken Jilin City as example ,it sums up Greenland space distributional pattern based on the behavioral theory.Leisure behavioral theory shows that the leisure deeds of citizens have certain time and space laws to abice by.Leisure behavior has circularity distribution in the city region with the increasing of leisure time.Resident tourism has both common psychological character and per 2sonal mind character.It needs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land planning and leisure landscape to adjust to the mode of resident leisure activities ,and to obey the time and space rule of leisure activity.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the paper raises Greenland space distributional pattern of wave shape together with the radiation shape.This pattern emphasizes on the combination of circle Greenland with the wedge Greenland and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rank with the recreation system.Then it further put for 2ward the principle of Greenland construction as that urban center scatter 2pointed shape afforestation belt ,urban suburb concentrate 2lumped park afforestation belt and urban outside continuous production afforestation belt. In the third part ,Urban land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parts such as highly used district ,re 2mading developing district ,new district and suburb area.As Greenland planning is concerned ,every distric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In view of regional difference of urban land use in pres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separately puts forward individual policies for Greenland distribution.K ey w ords :urban greenland ;distributional pattern ;space 2time evolution  第17卷 第5期2002年10月 人 文 地 理HUMAN GE OGRAPH Y Vol 117,No 15 Oct 12002 Ξ 收稿日期:2001—03—22;修订日期:2001—12—03 作者简介:千庆兰(1971— ),女,吉林市人,广州大学地理系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城市规划及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