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苏科版物理九年13.2《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word学案

2013苏科版物理九年13.2《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word学案

2013苏科版物理九年13.2《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word学案
2013苏科版物理九年13.2《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word学案

13.2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1)

【学习目标】1、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及其连接。2、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课前尝试】

1.把电路的元件 的电路叫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

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 通过另一个元件;把电路的元件 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 通

过另一个元件.

2.连接电路时,要按照一定 进行.例如,可以从电池的正极开始,依次连接

用电器、开关等,最后连到电池的负极.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是 的,这样可

防止电路接错,使电源因 而烧毁.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这时灯L 1 ,灯L 2 .(填“不发光”或“发光”)

灯L 1和L 2是 联.在图中电流流过的导线上标出电流方向,并在右图框内画出相

例1 例2

例2.如图所示电路。

(1)闭合开关后电路将_______ (填"通路"、"断路"、"短路");

(2)去掉导线a 后,电路是____联电路;

(3)改变a 、b 、c 三根导线中一根的接法,使电路成为并联电路(先在原导线上打"×",后才

更改接法)

例3.请根据电路图将右侧的实物用笔画作导线连接起来,导线不能交叉。

【课堂练习】

1.马路上的路灯总是一齐亮,一齐灭.如果它们其中一盏灯的灯丝断了,其它灯仍能

正常发光.根据这些现象判断路灯是 ( )

A .串联的

B .并联的

C . 可能是串联的,也可能是并联的

D .不能确定是何种连接方式

2.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家中电灯、电冰箱和插座等电器,彼此间的连接方式是( )

A .串联的

B .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的

C .并联的

D .电灯与插座间是串联的,其它用电器是并联的

3. 如图所示,下列电路中,开关同时控制电灯和电铃的是 ( )

1 L 2

4.下列的几个电路图中的用电器分别是何种连接方式?开关分别控制哪盏灯?如果是并联,请用色笔描出图上的干路部分.

图1a 中L 1、L 2是 联,S 控制 图1b S 1控制 ,S 2控制

图1c 中L 1、L 2是 联,S 1控制 ,S 2【课后作业】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 表示 , 灯L 2与A 联,A 、L 2与灯L 1 联。要使灯L 1发光,必须闭合开关 。 2.市场上出售的装饰用的小彩灯,是由十几只彩

色小灯泡 联而成的,它们只要其中一只灯损 坏,其它的灯都 。(填“亮”或“不亮”

3.家庭电路中的电灯、电视机、电风扇等电器都是 联的,它们工作时互不影响。

上的路灯总是一齐亮,一齐灭。如果它们其中一盏灯的灯丝断了,其它灯仍能正常发光。根据这些现象判断路灯是( )。

A .串联的

B .并联的

C .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的

D .不能确定是何种连接方式

4.一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三盏灯,那么这三盏灯的连接方式( )。

A .一定是串联

B .一定是并联

C .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5.根据电路图连接相应的实物图。

6.一个电铃和一个电动机组成并联电路,开关S 1控制电铃,开关S 2同时控制电铃和电动机,用电池组作电源。在画出此电路图。(注意:标出S 1、S 2)

图1b 图1c 图1a

苏科版中考物理公式完整版

t s v = 2012年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1、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 求路程vt s = 求时间 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分正倒;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靠近焦点)像远像变大。 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 mg ( G —重力(N) m ——质量 (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4、密度公式: V m = ρ 变形公式:m=ρV V =m/ρ 5、浮力公式: ① F 浮=G – F (称重法)

S F ② F 浮=G 排=m 排g (阿基米德原理法) F 浮=ρ水gV 排 V 排=V 浸 V 露=V 物---V 浸 ③ F 浮=G (平衡法) ④ F 浮= F 下-F 上 (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压力差法) 6、固体压强公式: p = 7、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8、 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 F 1——动力(N )L 1——动力臂 (m ) F 2——阻力(N ) L 2——阻力臂 (m ) 力臂的画法:1、找支点。2、画力的作用线。3、作做垂线段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N/m 2 ρ——液体密度 kg/m 3 h ——深度 m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面积单位换算: 1 cm 2 =10--4m 2 1 mm 2 =10--6m 2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N/m 2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1.4 功率 教案

《功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判断做功快慢的方法 2.知道功率的概念 3.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能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通过实例结合已学的物理规律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和概念 W和P=Fv 难点:学会如何比较功率的大小,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P= t 教学流程: 一、知识回顾: 1、功的定义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功的计算公式 二、新课导入 (请你帮忙)工地上有一堆砖,需要搬到正在修建的楼房上去,我们可以采用几种方法搬上去呢?学生回答的方法可以总 结为两种:一种是人工,一种是机械。 1、两种方法对砖做功一样多吗? 2、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引出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 理量。 教学过程 师:生活中不仅做功多少很重要,同时做功的快慢也很重要。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

参照比较运动的快慢运用类比法,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运用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总结,并得出功率的定义) 板书: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①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的时间,用时越少,做功越快 ②相同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板书: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的定义:功与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W 功率的定义式:P= t W-功-焦耳(J) t-时间-秒(s) P-功率-瓦特(W) 功率的常用单位:kW(1kW=103W)、MW(1MW=106W) 介绍为什么用瓦特做功率的单位(瓦特的贡献) 小资料:用图片打出一些运动物体,让学生猜的功率的单位 如:优秀运动员短时间运动的功率可达1_____;长时间运动的功率可达70_____ 抽水机的功率大约是1.2_______; 轿车的功率可达66________ 马长时间拉车的功率约为450_______,表示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 功率的计算 例题建筑工地上,水泥板质量为0.7t,起重机在15s内把它匀速提升到4m的高度,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是多少: 解先计算起重机做了多少功,再求单位时间做的功,这就是功率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 试题及答案

海陵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办初中期中考试(11-13) 九年级物理试题(卷面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07.11得分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1.国旗杆顶端装有定滑轮,这是为了( ).A.省力B.省距离C.改变施力方向D.省功 2.汽车驶上陡坡时,驾驶员通常要进行调换档位操作,以减小汽车的行驶速度.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省油B.安全C.增大摩擦D.增大爬坡的牵引力 3.三只小灯炮L1、L2、L3串联在电路中,灯L1最亮,灯L3最暗,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是I1、I2、I3则( ). A .I1最大B.I2最大C.I3最大D.一样大 4.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5.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一定越大 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温度为0℃的物体,内能一定为零 6.如下左所示的电路中,要想测出L2两端的电压,连接正确的是( ). 7.如上右图所示,小妍把铁球拉到一定高度松开手后,铁球由a点沿弧线abc运动到c点,然后从c点往回摆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A.铁球位于c点时动能最大B.铁球位于b点时势能最大 C.铁球由b到c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减小 D.铁球由a到b的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 8.如右图所示,先用导线把电源、灯泡连接起来,再依次把铅笔芯、 塑料线、玻璃棒、瓷棒等接到M、N之间,其中能使灯泡发光的 是( ). A.铅笔芯B.塑料线C.玻璃棒D.瓷棒 9.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电路连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节日的夜晚,装扮用的小彩灯是并联的 B.道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我们家的各个用电器是并联的,但和邻居家的是串联的 D.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10.我国的登月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其中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是这一工程的第一个阶段,现已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升空.关于“嫦娥一号”卫星开始一段加

苏科版初中物理新版教材解析文档

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2011年版) 特色与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苏科版)在实验区使用已10年,它在推进物理素质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精神,顺应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修订后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对该套教教科书进行了全面修订。目前,八年级教科书已通过教育部审查,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使用。 为了帮助老师们研究、分析、处理和使用好这套教材,我想谈一谈修订后教材的特色和教学建议。 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精神和课程标准的理念,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 2.保持并强化教材特色,着力改善教材的薄弱环节。 3.关注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提高教材的适宜性。 修订教材主要特色如下: 一、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编写教材中,我们不遗余力地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学生喜欢物理,热爱科学。无论是在序言、各章节,还是在课外作业中,我们都极力关注让学生有兴奋感和充实感。 1.关注利用随手取材的实验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堵住耳孔能听到敲击金属衣 架发出的声音吗?透过玻璃水杯 能看到什么现象?从不同角度观 察水杯中的小鱼,能看到什么现 象?等等,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感 到意外、惊奇,从而产生探究的欲 望。 图1. 修订方案P4图

2.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积极思维。教材利用卡通人物的对话,或引入探究的问题,或陈述不同的观点,或暴露学生常见的错误认识,以促进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探究的动机。如图所示的卡通画,用小华唱《青藏高原》歌曲的情景,自然引入探究音调的课题;以一幅人落水的漫画引入折射现象的课题。 图2,“音调”的引入 3.初中学生常感到物理难学,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学习内容过于抽象,为此,对于教材中一些重、难点,我们关注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例如,先“初识光的折射现象”,再“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先“初识透镜”,再“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先“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再学习“速度”;先“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再“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等。由此较好化解了学习的难点,使学生树立信心。

(完整word版)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完整word版)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亲爱的读者: 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点汇总以及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第十章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η=W有/W总x100%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苏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11.1杠杆 一.有关杠杆概念 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特征:①硬棒②有力的作用③绕固定点转动 3.杠杆五要素:⑴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0”表示。 ⑵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1”表示。 ⑶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2”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1”表示。 ⑸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2”表示。 说明:①杠杆不一定是直的,可以是弯的。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③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④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也可在杠杆外。 ⑤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⑥杠杆的支点不一定在杠杆的中间,可以在杠杆的两侧 4.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 找支点O ; 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⑷ 标力臂(大括号)。 画力臂时,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找出支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即为力臂。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2.探究实验:①实验前调节 (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 F 1 F 2

位置平衡:其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②实验过程中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钩码和弹簧测力计,调节力的大小或作用点位置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 置平衡(目的是减小杠杆自重的影响并方便沿着杠杆测量力臂)。 ③改变力或力臂的大小多测量几组数据,目的是便于找出规律的普遍性,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 3.实验注意点:①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②实验时(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③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获得普遍规律。 4.杠杆的平衡条件是:①文字: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②字母:F1L1=F2L2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5.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 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6.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 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三.杠杆的应用

苏科版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苏科版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t s v = v s t = 、vt s = 密度公式:m V ρ= m V ρ= 、m V ρ= 重力公式:G mg = G m g = 压强公式:F P S = F S P = 、F PS = 浮力计算: 称重法:F G F =-浮 阿基米德原理:=F G V g ρ=浮排液液排 漂浮或悬浮:F G =浮 物体的浮沉条件: 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G F 浮 >G F 浮 =G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杠杆的平衡条件:2211l F l F = 功的公式:Fs W = 功率的公式:t W P = 推导:Fv P = 机械效率的公式:00100?= 总 有用W W η 额外有用总W W W += 用滑轮组提升物体:(不计绳重、摩擦)

n G G F 动 += nh s = 物nv v = Gh W =有用 Fs W =总 h G W 动额外= 用斜面提升物体:使用斜面省力但不省功(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Gh W =有用 Fs W =总 fs W =额外 )(0t t cm Q -=吸 )(0t t cm Q -=放 mq Q =放或Vq Q =放 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f v λ= 电学公式汇总 I 表示电流,单位A U 表示电压,单位V R 表示电阻,单位Ω 欧姆定律:I=R U U=IR R=I U 串联电路特点 并联电路特点 电路图 电流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I=I 1=I 2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 1+I 2 电压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 1+U 2 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 1=U 2 电阻 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R=R 1+R 2 分压原理:21 21R R U U = 分流原理:1 2 21R R I I = W 表示电功,单位J kW·h P 表示电功率,单位W kW t 表示时间,单位s h Q 表示电热,单位J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动力、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 F2L2)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 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 O

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 动)/n n 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S 单位:J ) 四、功率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P=FV 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 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为达到目的实际做的功W 总= W 有+W 额。(有用功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小于百分之一百) F 1 F 2 l 2 l 1 O F 1 F 2 O l1 l2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含所有公式-绝对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 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1.4 功率 导学案

课题:11.4功率 【目标导航】 【目标】(1)从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知道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通过知识迁移,由速度类比出功率的概念、公式、单位,能用公式计算功率。 (3)能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功率,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1)功率的概念、公式、单位以及运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设计实验估测人上楼时的功率。 【难点】熟练地运用功、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课前预习,完成预习自测 2.课堂自习,合作探究什么是功率?估测人上楼时的功率?并活学活用功率的计算。【学习过程】 【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认真阅读,看看你能采摘到什么?】 【阅读撷英】 1.教材助读 2.预习自测 1.通过阅读,你能了解到功率是用来比较物体的物理量。 叫功率。

2. .你认为测量一个物体做功功率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的测量工具有。3.今天早晨你和你同桌一起上楼,相比之下的功率是较大,因为,你考虑的因素有。 我的疑问: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体验,你一定收获不少宝贝,将你的收获和疑问和小组同学讨论吧】【寻根究底】 探究一:什么是功率 〖思考〗小明的教室在五楼,通常上楼需要1.5min,一次他跑步上楼只用了40s。则:小明两次上楼所用时间___ ___,体重___ ___,上升的高度____ _,做的功____ __,但做功的快慢程度却___ ___。 〖讨论〗物体在运动时,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在力对物体做功时,我们又该如何比较 物体做功的快与慢?

功率 〖总结〗 〖阅读〗课本第18页:图11-35一些物体的功率。 〖拓展〗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若汽车的牵引力用F表示,速度用v表示, 发动机 的功率用P表示,请你推导出F、v与P之间的关系式。 〖质疑〗汽车在爬坡时,驾驶员要换档,使汽车减速。按我们的想象,这时汽 车应该加速冲上去才对,怎么驾驶员要让汽车减速呢? 探究二:估测人上楼时的功率 1.功率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叫做功率。 2.公式: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一: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XX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XX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

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 4. 温度计使用: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物理

九年级物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2.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手去拉触电的人 B .在输电线上晾衣服 C .发现有人触电应及时切断电源 D .用湿布擦正亮着的台灯灯泡 3.下列物体不会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是 A .铝棒 B .地球 C .指南针 D .通电导体 4.LED 灯是一种高效的节能光源,其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 A .绝缘体 B .导体 C .半导体 D .超导体 5.下列情形中,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A .举着杠铃不动 B .将弹簧拉力器拉长 C .将实心球抛向空中 D .把掉在地上的羽毛球捡起来 6.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使用同一小球进行如图所示的 两次实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的过程中动能一直减小 B .两次实验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C .两次实验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D .两次实验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7.教室中一只开关能同时控制二盏日光灯,根据生活经验和 所学物理知识可知这二盏日光灯间的连接方式是 A .一定是串联的 B .一定是并联的 C .可能是串联的 D .无法确定 8.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 .教室中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2A B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2V C .家中挂壁式空调的正常工作时电功率约为1100W D .志贤同学从教学楼一楼爬上四楼做功约为450J 9.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A .筷子 B .船桨 C .鱼竿 D .扳手 第6题图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动力、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 1L 1= F 2L 2)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 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 动)/n n 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S 单位:J ) 四、功率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P=FV 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 F 1 F 2 O L 1 L 2 F 1 F 2 l 2 l 1 O F 1 F 2 O l1 l2

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点汇总以及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第十章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η=W有/W总x100%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苏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也是斜面的一种)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苏科版初中物理功率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功率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1.从身边生产和生活实际中,认识做功不但有多少之分,而且有快慢之别,学会把速度的知识迁移到比较做功快慢上来,理解功率的定义及其公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功率的概念,渗透建立概念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的概念。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按照书上的情境引入 我们来观察下面这幅图,这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需要注意到的问题。 在工地上,工人可以用滑轮组搬运砖头,或者用吊车吊砖。这两个过程中是否有力做功?做功的大小怎么计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吊车和人都是在对砖头做功,但是有快有慢,今天我们就主要来研究做功快慢的问题。 2.播放动画引入

播放动画:功率选择“功率的引出”按钮,逐步点击相应按钮。 二、新课学习 1.想一想,我们在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时,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1)时间相同,比较路程 (2)路程相同,比较时间 (3)利用路程和时间之比,即速度来描述。 由速度的启发,你能想一想怎样比较人和吊车做功的快慢吗? (1)时间相同,比较运砖的多少,也就是做功的多少 (2)运砖多少相同,即做功的多少相同,比较时间 (3)如果时间和做功多少都不一样,我们可以利用做功多少和时间之比来描述做功的快慢,再进行比较。 2.功率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单位:瓦特(W),1kW=1000W,MW=1000kW。你知道1W的物理意义吗?因为1W=1J/s,也就是说1W表示物体在1s内做功1J。 3.比较 比较这四个物理量的建立过程,找出共性,加深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4.了解一些功率值 5.功率的计算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苏科版初中物理书后练习答案.doc

八年级上册物理书后“WWW”答疑 P112 用手摩擦气球使气球本身振动发声或捏住充满气的气球口,改变孔的形状与大小,使气球放气时发出不同的声音。 P113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需要靠无线电来交谈。 P114不准确。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枪声由起跑点传到终点所用的时t==0.29 s,听到枪声时计时则晚了0.29 s。为了准确记录成绩,应在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 P15 1快划时听到的音调高,慢划时听到的音调低。 P152平常听自己的声音,依靠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骨骼,听录音机声音依靠空气传播;而不是因为录音机改变了音调和音色。 P155杯中的水量越大,音调越低。 P191阻断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 P221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HZ,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300~400HZ,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所以能听到的是蜜蜂飞过,而不能听到蝴蝶飞过。 P333体温计量程35~42℃,玻璃泡上方有弯曲缩口水银流过去不会返回,可以确定最高体温,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而温度计无此结构可直接使用,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P333温室效应: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热岛效应:要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要保护并增大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城市人口稠密,绿化面积较少,应多种植树木。控制工厂的排放。 P381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可防止体内的水分蒸发过快。 P382 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液化,造成平面镜表面“起雾”。 P383在纸做的小锅内,用酒精灯加热能将水加热到沸腾。水沸腾时需吸收大量的热量,同时也吸收了纸的多余热量,使纸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183°C,所以用纸锅烧水,水能沸腾而纸并不会燃烧。 P384从壶口喷出的水蒸气遇到壶口上方的冷空气会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靠近壶嘴处温度较高,水蒸气不易液化,因而看不到“白雾”; 离壶嘴较远处温度较低,水蒸气容易液化,因而形成的“白雾”比较浓。 P385蒸汽熨斗喷出的水蒸气温度很高,这些高温的蒸气遇到空气或衣物迅速液化为小水滴,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将衣物熨平。蒸汽熨斗的优点是不易把衣服烫坏。 P401水银的凝固点是-39℃,北方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0℃,这个气温下水银早已凝固,因而,寒冷的北方不宜用水银温度计。 P403从宏观上看,晶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呈对称性的形状,如食盐呈立方体,冰呈六角棱柱体,明矾呈八面体,而非晶体的外形是不规则的。晶体有固定的的熔化温度,非晶体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变软而熔化。P432霜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若气温偏高则无霜生成,因此“霜前冷”。雪熔化是需要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导致气温降低所以“雪后寒”。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1.4 功率 教案

学过程三、拓展提高 例题1: 小明的质量是50kg,小明的教室在五楼,楼每层高3m,则他每次上楼到教室需做多少功?若小明每次上楼所用的时间是不同的,有两次分别为1.5min和40s,则两次他的功率分别为多少? 分析: 先求出小明的重力,再算出小明上到五楼 所通过的距离,算出小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根据P=W/t算出2次的功率。 例题2: 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爬到杆顶时,甲用了9s,乙用了10s,甲、乙两人质量之比是5:6,则他们爬竿的功率之比P甲:P乙等于( ) A.3:4 B.4:3 C.25:27 D.27:25 例题3: 如右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做功与所需时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甲物体的功率P甲与乙物体的功率P乙相比较,正确的是()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比较确定 教教学程序及内容个案创新

学过程四、检测巩固 1、做功的快慢用______来表示,计算功率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功率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___,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重运动员把质量为125kg的杠铃在2s内举高2m然后在空中停留3s,运动员所做功为_______________J,功率为_______________,运动员在后3s做功为_______________J,功率为_______________(g=10N/kg) 3、一重为10N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3s内移动15m,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_______W,10s内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__J. 4、一辆匀速行驶的电车,速度是36km/h,牵引力为7.2×103N,求: ①2分钟内电车行驶多少km. ②电车的功率是多少KW. 板书设计 四功率一:定义二:公式三:单位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