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环保核查技术报告

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环保核查技术报告

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环保核查技术报告
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环保核查技术报告

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环保核查技术报告

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O一三九月十五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上市背景 (1)

1.2 核查依据 (2)

1.2.1 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政策 (2)

1.2.2 江西省环保法规、政策 (3)

1.2.3 环保核查专项规定 (3)

1.2.4 公司相关资料及文件 (5)

1.3 核查原则 (7)

1.4 上市方案 (7)

1.4.1 融资的性质 (7)

1.4.2 募集资金数量及用途 (7)

1.5 核查范围 (9)

1.5 核查时段 (10)

1.6 核查内容 (10)

1.7 核查方法及程序 (11)

1.7.1 核查方法 (11)

1.7.2 核查程序 (11)

1.8 核查工作技术路线 (11)

1.9 核查执行标准 (12)

第二章公司概况 (14)

2.1 核查公司的基本情况 (14)

2.1.1 公司的发展历史沿革 (14)

2.1.2 主营业务及规模 (14)

2.1.3 公司以及环保安全组织机构 (15)

2.2 项目概况及工程简介 (16)

2.2.1 合力泰液晶园区 (17)

2.2.2 合力泰生物谷 (32)

2.2.3 合力泰科技园 (47)

2.2.4 合力泰井开 (64)

2.2.5 合力泰吉州 (77)

2.2.6 合力泰万安 (84)

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 (94)

3.1 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执行情况 (94)

3.2 环保要求及落实情况 (99)

3.3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环保要求 (107)

3.4 执行三同时制度发现的问题 (108)

第四章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臵情况等情况 .. 109

4.1 主要污染物及环保措施 (109)

4.1.1 水污染控制措施 (109)

4.1.2 大气污染控制 (110)

4.2 核查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 (111)

4.3 危险废物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情况 (113)

4.3.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臵 (113)

4.3.2 危险废物处理处臵 (115)

4.4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 (116)

4.4.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16)

4.4.2 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 (117)

第五章清洁生产实施情况 (118)

第六章环保处罚及突发环境事件 (119)

6.1 环境纠纷及违法处罚情况 (119)

6.2 突发环境事件 (119)

6.2.1 环境风险防范 (119)

6.3 环境风险分析 (123)

6.3.1 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现场处臵方案 (123)

6.3.2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臵方案 (123)

6.3.3 触电事故的现场处臵方案 (124)

6.3.4 火灾事故现场处臵方案 (124)

第七章环境信息披露情况 (127)

第八章环保核查绩效及持续改进 (130)

8.1 环保核查绩效 (130)

8.2 持续改进 (132)

第九章核查结论与建议 (134)

9.1 核查结论 (134)

9.1.1 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 (134)

9.1.2 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工业固体废物处臵情况 (134)

9.1.2.3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臵情况 (135)

9.1.3 清洁生产实施情况 (135)

9.1.4 环保处罚及突发环境事件 (136)

9.1.5 环境信息披露情况 (136)

9.1.6 结论 (136)

9.2 持续改进建议 (137)

附件: (138)

第一章总论

1.1 上市背景

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合力泰”)是由江西合力泰微电子有限公司于2012年12月13 日依法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公司,总公司位于江西吉安市泰和县工业园区。江西合力泰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26 日。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业从事液晶显示屏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有电容式触摸屏、电阻式触摸屏、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TN/STN液晶显示屏及模组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仪器电表、家电、通讯、保健、工控设备、汽车电子、测计等领域,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厂商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客户包括SAMSUNG、PANASONIC、FOXCONN、CANON、SANYO、ZTE、Haier、TCL、海信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公司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触摸屏和TN/STN液晶显示屏及其模组技术为依托,以液晶显示和触控产品的质量、产值、利润、技术等综合优势,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优秀供应商,立志于成为中国液晶显示和触控行业的持续领跑者。

江西合力泰本次上市募集资金的运用将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本次发行为公司近期的发展建设项目提供资金,同时为未来发展搭建一个可持续融资的资本市场平台。在监管部门和广大投资者的监督下,本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管理效率。通过本次发行进一步提升本公司国内外市场形象,扩大公司知名度,拓展业务对象的范围。

1.2 核查依据

1.2.1 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09.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07.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6.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09.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03.0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04.01);

(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04.01);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

(10)《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07.10);

(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10.01);

(12)《关于开展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工作的通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24号,1999.01.25);

(1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01.26);

(14)《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1999.10.01);

(1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第1号令,2008.08.01);

(16)《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17)《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国发[2005]39号,2005.12.03);

(18)《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产业[2010]122号,2010.10.13);

(1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2011.06.01)。

1.2.2 江西省环保法规、政策

(1)《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江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2001.06.21);

(2)《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8号,2008.11.28);

1.2.3 环保核查专项规定

(1)《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101号,2003.06.16);

(2)《关于进一步规范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工作的通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2007]105号,2007.08.13);

(3)《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紧急通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4]12号,2004.01.17);

(4)《首次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工作指南》(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09.27);

(5)《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原国

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8]24号,2008.02.22);

(6)《关于印发<上市公司环保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的通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函[2008]373号,2008.06.24);

(7)《关于进一步严格上市环保核查管理制度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78号,2010.07.08);

(8)《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54号,2010.04.22);

(9)《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32号,2006.05.18);

(10)《上市公司证劵发行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30号,2006.05.08);

(11)《公开发行证劵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9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文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临发行字[2006]6号,2006.05.18);

(12)《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发布<上海证劵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上海证劵交易所,2008.05.14);

(13)《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5号,2008.05.01);

(14)《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上市环保核查制度的通知》(环发[2012]118号2012.10.8);

(15)《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江西省企业上市环保核查管理工作的通知》(江西省环境保护厅,赣环防字[2013]3号,2013.01.09)。

(16)《关于进一步规范监督管理严格开展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2011]14号,2011.02.14);

1.2.4 公司相关资料及文件

核查中所依据的企业主要相关资料及文件见表1-1。

表1-1 核查公司主要相关资料及文件

序号主要资料及文件附件编号一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液晶显示屏和3D眼镜生产项目

1 关于《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液晶显示屏和3D眼镜生产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吉市环评字〔2012〕149号)(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2012.9.18)

1-2-1

2 关于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液晶显示屏和3D眼镜生产项目竣工环

境保护验收的批复

1-5-1

3 危险废物处置合同2-1-1

4 排污许可证(泰和县环境保护局,2013年)1-7-1

5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2-3-1

6 监测报告(吉安市环境监测站2012年的监测数据)1-3-1

7 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合同2-2-1 二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CM、TP、CTP生产项目

1 关于《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CM、TP、CTP生产项目环境影响

报告书》的批复(吉市环评字〔2012〕148号)(吉安市环境保护局,2012.9.18)

1-2-2

2 关于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CM、TP、CTP生产项目竣工环境保

护验收的批复

1-5-2

3 危险废物处置合同2-1-1

4 关于合力泰生物谷危险废物转移至合力泰科技园县环保局的意见2-1-2

5 排污许可证(泰和县环境保护局,2013年)1-7-2

6 监测报告(吉安市环境监测站,2012)1-3-2

7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2-3-1 三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CTP、TLI、CG、TFT、3D眼镜项目

1 关于《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P、TLI、CG、TFT、3D眼镜等

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吉市环评字〔2013〕5号(吉安市环

境保护局,2013.1.4)

1-2-3

序号主要资料及文件附件编号

2 关于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P、TLI、CG、TFT、3D眼镜生产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批复

1-5-3

3 危险废物处置合同2-1-1

4 排污许可证(泰和县环境保护局,2013年)1-7-3

5 监测报告(吉安市环境监测站,2012)1-3-3

6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2-3-1 四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井开分公司

1 关于《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OGS、CTP、BL等项目环境影

响报告书》的批复(井开区规建环字〔2013〕69号(井开区规划建设环

保局,2013.8.16)

1-2-4

2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2-3-1 五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州分公司

1 关于《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州分公司MDS显示器项目环境影

响报告表》的批复(吉区环评字〔2013〕32号(吉安市吉州区环境保护

局,2013.6.26)

1-2-5

2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2-3-1 六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安分公司

1 关于《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000㎡柔性电路板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吉市环评字【2013】121号(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2013.08.29 )

1-2-6

2 关于江西合力泰与中信华电子工业园的分割协议1-9-1

3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2-3-1 七募投项目

1 关于《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缝贴合触显一体化模组项目环境影

响报告表》的批复(泰环督字〔2013〕21号(泰和县环境保护局,2013.7.1)

1-2-7

2 关于《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触摸屏盖板玻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书》的批复(吉区环评字〔2013〕105号(吉安市环境保护局,2013.8.5)

1-2-8

八其他资料

1 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

1.3 核查原则

?满足国家、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及证监会有关上市公司环保情况核查工作的要求;

?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反映企业的环保情况;

?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和研究成果,结合类比调查、资料分析、模式计算等手段,对企业环保工作的过去、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募集资金投向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通过对江西合力泰上市环保核查,分析企业现状生产过程及“三废”治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清洁生产和完善环保治理的建议和要求;

?要求企业通过本次核查落实环保管理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使企业在环保管理、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等方面全面提升水平;

?从环境保护角度做出企业是否遵法依规的结论,为环保与证监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1.4 上市方案

1.4.1 融资的性质

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属于首次上市公司。

1.4.2 募集资金数量及用途

本公司通过募集资金项目实现公司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本次发行为公司近期的发展建设项目提供资金,同时为未来发展搭建一个可持续融资的资本市场平台;在监管部门和广大投资者的监督下,本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管理效率;通过本次发行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形象,扩大公司知名度,拓展业务对象的范围。

本次发行概况如下:

股票种类:人民币普通股(A股)

每股面值:1.00元

本次发行股数:52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

发行方式:采用网下向询价对象配售与网上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

发行对象:符合资格的询价对象和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户的境内自然人、法人等投资者(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购买者除外)

承销方式:余额包销

募投项目《无缝贴合触显一体化模组项目》主要致力于一体化模组的扩产。项目投资额:21845万元人民币(含流动资金),新建年产1800万片无缝贴合触显一体化模组生产线。随着公司产能的增加,能够提高产品供应量,满足下游客户对触显一体化产品的需求,提升公司在中国触显行业的竞争地位,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募投项目《触摸屏盖板玻璃》主要致力于配套触摸屏和触显一体化模组的扩产。项目投资额:22066万元人民币(含流动资金),新增年产量7500万片触摸屏盖板玻璃,其中小尺寸年产能6000万片,中尺寸产能1500万片。随着公司产能的增加,能够提高产品供应量,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并能够增强公司对上游原材料的控制力度,降低公司生产成本,增加经营利润,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募集资金投向企业及拟投资新建项目的基本情况见表1-2

表1-2 募集资金投向企业概况

序号募投项

目名称

投向企业

名称

所在省

目前

运行

状况

项目

备案

情况

环评批复

文号

批复的

环保部

募集金

额(万

元)

投资金

额(万

元)

募投资金

后上市公

司的持股

比例

1 无缝贴

合触显

一体化

模组项

江西合力

泰科技股

份有限公

江西省

吉安市

泰和县

拟建

已备

泰环督字

(2013)21

泰和县

环境保

护局

21845 21845 100%

2 触摸屏

盖板玻

江西合力

泰科技股

份有限公

江西省

吉安市

泰和县

拟建

已备

吉市环评

(2013)105

吉安市

环境保

护局

22066 22066 100%

1.5 核查范围

根据环办[2007]105号文、环发[2003]101号文件和环发[2008]373号文对核查企业范围的界定,结合《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中公司股权架构,确定本次环保核查范围为江西合力泰母公司及其分公司;江西合力泰母公司包括合力泰液晶园区、合力泰生物谷、合力泰科技园三个厂区;江西合力泰井开分公司(以下简称合力泰井开)、江西合力泰吉州分公司(以下简称合力泰吉州)、江西合力泰万安分公司(以下简称合力泰万安),共六个项目。

图1-1 江西合力泰总公司与分公司

1.5 核查时段

根据《首次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工作指南》和《江西省上市核查环境保护管理程序》,“对申请上市的公司进行环保核查的时段为申请上市环保核查前连续36个月。对申请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如属首次进行环保核查的,核查时段为申请环保核查前连续36个月;如属再次进行环保核查的,核查时段应按接续上一次环保核查时段确定”。

江西合力泰属首次申请上市,因此核查时段为2010年8月~2013年8月,共计36个月。

1.6 核查内容

根据《首次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工作指南》及《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上市环保核查制度的通知》(环发[2012]118号)和《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江西省企业上市环保核查管理工作的通知》(赣环防字[2013]3号)要求,确定本次环境保护核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三同时”环保验收制度执行情况;

(2)污染物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执行情况(包括危险废物安全处臵情况);

(3)实施清洁生产情况;

(4)环保违法处罚及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情况;

(5)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情况。

1.7 核查方法及程序

1.7.1 核查方法

环保核查方法采用专家咨询、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等方法。现场调查包括周围环境特征和工程建设与运转情况调查。周围环境特征除实地考察外,同时收集有关环保资料,建设与运转情况。考察包括调查生产线和设备现场,查看并收集支持性文件、污染源监测资料、环保设施运行台账。资料分析方法包括类比分析、数值统计等。

1.7.2 核查程序

本次环保核查将核查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现场核查阶段、报告编制阶段。

1.8 核查工作技术路线

根据环保核查的技术方法,制定如下核查技术路线,便于取得真实有效的核查资料,核查技术路线见图1-1。

收集企业基本情况和招股说明书收集企业生产设备配置资料收集企业环评、“三同时”文件

生产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核查环保设施

判断核查范围

核查环评、“三同时”要求执行情况

核查企业占地、平面布置及生产基本情况现场拍照、核查主要设备情况

核查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和生产工艺

核查原辅材料、燃料及公用工程情况

现场拍照、统计环保设施清单

核查在线监测及在线监测仪器运行情况

抽查企业日常监测报告

收集环保部门的例行监测报告

核查污染物总量减排方案及计划执行情况核查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情况核查清洁生产审核及验收情况

核查环境信息公开情况

核查环境管理部门

落实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守法情况

调查厂址周边1km范围内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走访当地环保部门、踏察厂址周边情况

提出整改方案

编制核查技术报告

企业配合提出整改承诺书

图1-1 环保核查工作技术路线

1.9 核查执行标准

江西合力泰在核查范围、核查时段内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见表1-3、表1-4。

表1-3 核查企业所在区域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

序号环境要素执行标准

1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 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标准

3 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4 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和3类区标准

表1-4 核查企业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序号污染物类别执行标准

1 废气工艺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VOC参照上海市《半导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374-2006);

2 废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3 厂界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和3类标准

4 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5 危险废物《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第二章公司概况

2.1 核查公司的基本情况

2.1.1 公司的发展历史沿革

江西合力泰由江西合力泰微电子有限公司(2004年8月26 日成立)于2012年12月13日整体变更为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于2013年1月7 日成立井开分公司;2013年1月7 日成立万安分公司;2013年1月10 日成立吉州分公司。

公司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充满智慧、勇于创新、团结实干、追求卓越的团队。公司的长远目标:做一个以推崇感恩、回报社会为责任的企业,做一个关爱员工、成就合作伙伴的企业,成为民营企业的标杆。在2009年公司顺利通过ISO/9001和TS16949认证。

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形成了集研发、设计、生产于一体的工艺技术,取得49项专利技术。2011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公司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成熟的工艺、稳定的品质,得到国内外知名客户的充分认可。

2.1.2 主营业务及规模

公司是触控显示产品一站式服务商,长期专注于触摸屏和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屏及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容式触摸屏、电阻式触摸屏、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TN/STN液晶显示屏及模组、TFT液晶显示模组,以及配套的FPC、盖板玻璃、背光等产品。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通讯设备、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办公设备、数码产品、

汽车电子、财务金融、工业控制、医疗器械、仪器仪表、智能穿戴等诸多领域。公司自创立以来,主营业务和产品没有发生变化。

公司经营范围是新型平板显示器件、触摸屏及其周边产品(含模块、背光源、电子元器件等相关材料)的生产、经营、研发;从事货物、技术进出口业务(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除外)。

2.1.3 公司以及环保安全组织机构

公司在安全环保方面成立了安全与环保委员会,安全与环保委员会

是公司安全生产和环保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由公司常务副总裁、分管副总裁、各职能部门、各事业部负责人及指定的人选组成。委员会设主席1 名,由常务副总裁担任,监管主任若干名,由监督机构人员担任;设委员会办公室执行主任1 名,由行政后勤部总监担任,副主席4 名,由分管副总裁或授权人担任;委员会委员若干名,由各部门或事业部副总或总监担任;安全员和环保员若干名,由各部门指定的主管和班长担任。详细参考安全与环保委员会组织结构图:

委员会主席

委员会监管主任委员会执行办公室

委员会副

主席

事业部委员会委员事业部委

员会委员

委员会副

主席

……

事业部委

员会委员

事业部委

员会委员

安全员环保员安全员

环保员

安全员

环保员

安全员

环保员安全与环保委员会组织结构图

2.2 项目概况及工程简介

根据核查要求以及核查范围,公司共母公司(3个项目)、分公司(3个项目)、募投项目(2个项目),具体参考下表2-1:

江西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和改进全省环境统计工作的意见

江西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和改进全省环境统计工作的意见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赣环财字[2006]8号 【发布部门】江西省环境保护局 【发布日期】2006.03.20 【实施日期】2006.03.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江西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和改进全省环境统计工作的意见 (赣环财字[2006]8号) 各设区市环保局: 自开展环境统计工作以来,环境统计在综合反映我省环境状况、服务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环境统计数据需求越来越多,对环境统计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综合分析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和改进环境统计工作的意见》(环发[2005]100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对加强和改进全省环境统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环境统计工作的主要问题

环境统计工作以环境统计报表制度为基础,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由《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和《环境统计专业报表制度》两部分组成,环境统计报表由企业和县(市、区)、设区市及省环保局环境统计主管部门逐级审核、汇总,形成全省环境统计报表。 (一)主要问题 1、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不能全面系统反映环境状况 环境统计综合年报的调查范围不全面,目前的统计指标体系只对工业企业污染源和城镇生活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缺少生态、面源污染、环境经济和环保产业及气候变化等重大环境问题和关注度较高的相关指标。 环境统计专业报表指标体系过于庞大,指标复杂、重点不突出,有的统计范围界定不清、解释不准确,有的专业指标设置与综合指标重复。 统计指标体系经过多次修改和增删后,统计口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缺乏定期修正,造成数据连续性不强,给环境统计分析和数据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2、统计数据时效性较差,不能及时为环境管理提供服务 现行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只设置年报、半年报制度,采用逐级审核、汇总方式,影响了统计数据的上报速度。全省当年的数据要到第二年3月底才能初步完成汇审,6月初才能向社会公布,数据严重滞后,不能及时为环境管理和经济运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3、质量保障体系缺乏,不能有效地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环境统计报表基本上靠企业自报,错报、漏报统计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而现行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只能对统计数据进行逻辑校验,对企业报送的报表数据准确性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审核方法,统计数据质量不高。 4、数据综合分析和利用薄弱,不能在环境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由于环境统计数据存在时效性差和统计频次低等问题,所以环境统计数据难以参与国民经济宏观经济分析,难以及时为环境管理提供服务,无法在环境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3号)

11.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3号)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已于1994年9月27日经国家环境保护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档案信息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环境保护档案是指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直属单位(以下简称“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环境保护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县级以上各级环保部门应当把环境档案工作纳人本部门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保障档案业务经费。 第四条环境保护档案库(室)的建设和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所需仪器、设备及装具的购置经费,按有关规定从相应的资金渠道解决,不足部分在环境保护补助资金的百分之二十部分中列支。 第五条县级以上各级环保部门应当加强对不同门类和不同载体的环境保护档案的综合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保证环境保护档案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各级环保部门应当采用先进技术,逐步实现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第二章档案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环境保护档案工作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下进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档案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环境保护档案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在业务上受上级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和检查。 第七条省辖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环保档案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综合档案室,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档案工作人员;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直属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环保档案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档案工作人员。 第八条环保部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令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令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已于2001年12月11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2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 二〇〇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抄送:解放军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 附件: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监督落实环境保护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投产或者使用,以及落实其他需配套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 第三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并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活动。 第四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范围包括: (一)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配备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第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规范,指导并监督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并负责对其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

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 (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制定依据]为加强我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与适用范围]本办法所称的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生态安全的底线。 在江西省行政区域内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包括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和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其管理均适用于本办法。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同时适用于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条[管理主体]各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应严格遵循生态保护红线有关规定。 第四条[部门分工] 江西省环境保护委员会负责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的综合管理和协调。省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和职责分工,行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工作职责:

(一)江西省环境保护厅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省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开展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遥感监测,负责监控、评估和信息发布。 (二)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全省生态保护相关补偿政策和制度,指导生态保护红线的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三)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制定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内工业企业的退出与转移政策并监督实施。 (四)江西省财政厅指导、协调、监督生态补偿资金使用。 (五)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国土资源使用管控制度,指导将生态保护红线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监督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地质环境保护。 (六)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将生态保护红线纳入城乡规划,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的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纳入城乡规划的湿地、绿地进行保护、监督和管理。 (七)江西省农业厅组织协调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的渔业水域、宜农湿地、农用地、水生野生动植物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地面监测、保护和监督管理,制定红线内规模畜禽养殖业的退出与转移机制并监督实施。 (八)江西省林业厅组织协调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林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局令-第18号)

15.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局令第18号)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有效地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磁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流,且限于非电离辐射,包括信息传递中的电磁波发射,工业、科学、医疗应用中的电磁辐射,高压送变电中产生的电磁辐射。 任何从事前款所列电磁辐射的活动,或进行伴有该电磁辐射的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电磁辐射环 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第四条从事电磁辐射活动的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本系统、本行业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管理办法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下列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报 登记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负责对该类项目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并负责该类项目的竣工验收: (一)总功率在200 千瓦以上的电视发射塔; (二)总功率在1000 千瓦以上的广播台、站; (三)跨省级行政区电磁辐射建设项目; (四)国家规定的限额以上电磁辐射建设项目。 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级”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除第六条规定所列项目以外、豁免水平以上的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和设备的环境保护申报登记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负责对该类项目和设备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并负责竣工验收;参与辖区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项目竣工验收以及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影响的监督检查;负责辖区内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队伍的建设;负责对辖区内因电磁辐射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实施监督管理和监督性监测。 第八条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 委托,可承担第七条所列全部或部分任务及本辖区内电磁辐射项目和设备的监督性监测和日常监督管理。 第九条从事电磁辐射活动的单位主管部门应督促其下属单位遵守国家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解读

60.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9号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已由环境保护部2009年第三次部务会议于2009年12月30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公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2004年11月11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 二○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立法目的] 为加强对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备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环境保护部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备案管理。 地方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管理,依照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地方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审批办法》执行。 第三条 [报备时限]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之日起45日内,向环境保护部备案。 第四条 [报备材料] 向环境保护部报送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三份: (一报送备案的函;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文件,以及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布文件;

(三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文本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 (四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 第五条 [审查和处理] 环境保护部在收到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材料之日起45日内完成备案审查,并根据审查情况作如下处理: (一对符合本办法第七、八、九条规定的,予以备案,并在环境保护部网站公布备案信息。 (二对不符合本办法第七、八、九条规定的,不予备案,并函复报送备案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说明理由。 第六条 [暂缓备案]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无法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 的项目限值、控制要求比较宽严关系的,环境保护部暂缓备案。 对暂缓备案的,环境保护部应当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45日内书面说明理由,通知报送备案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重新备案;重新备案的标准符合规定的,予以备案。 第七条 [质量标准备案要求] 报送备案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已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规定的污染物项目,补充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第八条 [排放标准备案要求] 报送备案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已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参照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体系结构制定,可以是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综合型污染物排放标准。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特

江西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江西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3部分:医药制造业) 编制说明 (报审稿)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3部分:医药制造业)》编制组 二O一八年十二月

标准制定主管部门: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标准编制牵头单位: 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协作单位: 赣州市环境监测站、宜春市环境监测站、景德镇市环境监测 主要起草人员: 康长安、邹新、于雯、陈小军、徐洁、储险峰、周斌彬、刘晶、胡波、罗小龙

目录 1 项目背景 (1) 1.1任务来源 (1) 1.2工作过程 (2) 2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 (5) 2.1 国家、省及环保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5) 2.2国家、省相关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中的环保要求 (8) 2.3行业发展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11) 2.4 现行环保标准及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3我省医药制造业概况 (15) 3.1江西省医药制造工业概况 (15) 3.2国内外制药行业发展概况 (17) 4 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21) 4.1行业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污节点 (21) 4.2行业排污现状 (30) 4.3医药制造业VOCs的污染防治技术分析 (48) 5国内外相关标准的调研 (54) 5.1国外相关标准 (54) 5.2国内相关标准 (56) 6 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65) 6.1基本原则 (65) 6.2技术路线 (66) 7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67) 7.1标准的适用范围 (67) 7.2标准的结构框架 (67) 7.3 术语与定义 (68) 7.4 污染控制标准值形式 (69) 7.5 污染因子的选择 (70) 7.6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及依据 (7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29号(关于审批程序的规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9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 程序规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已于2005年10月27日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年第二十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环保法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令 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下简称“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行为,提高审批行为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统称。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环保总局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 第四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审批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核准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备案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备案手续后和开工前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五条环保总局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到便民和高效。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 第六条建设单位按照环保总局公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5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已于1999年5月31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二日 附件: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对危险废物转移的有效监督,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危险废物转移活动的单位。 第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以下简称联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联单实施监督管理。 省辖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联单具体实施监督管理;在直辖市行政区域和设有地区行政公署的行政区域,由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监督管理。 前款规定的省辖市级人民政府、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本办法以下统一简称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四条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在转移危险废物前,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经批准后,产生单位应当向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联单。 产生单位应当在危险废物转移前三日内报告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

同时将预期到达时间报告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五条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每转移一车、船(次)同类危险废物,应当填写一份联单。每车、船(次)有多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每一类危险废物填写一份联单。 第六条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经交付危险废物运输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第一联副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单第一联正联及其余各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 第七条危险废物运输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的运输单位栏目,按照国家有关危险物品运输的规定,将危险废物安全运抵联单载明的接受地点,并将联单第一联、第二联副联、第三联、第四联、第五联随转移的危险废物交付危险废物接受单位。 第八条危险废物接受单位应当按照联单填写的内容对危险废物核实验收,如实填写联单中接受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 接受单位应当将联单第一联、第二联副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十日内交付产生单位,联单第一联由产生单位自留存档,联单第二联副联由产生单位在二日内报送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受单位将联单第三联交付运输单位存档;将联单第四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五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二日内报送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九条危险废物接受单位验收发现危险废物的名称、数量、特性、形态、包装方式与联单填写内容不符的,应当及时向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通知产生单位。 第十条联单保存期限为五年;贮存危险废物的,其联单保存期限与危险废物贮存期限相同。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延长联单保存期限的,产生单位、运输单位和接受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延期保存联单。 第十一条省辖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检查联单运行的情况,也可以委托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查联单运行的情况。 被检查单位应当接受检查,如实汇报情况。 第十二条转移危险废物采用联运方式的,前一运输单位须将联单各联交付后一

国家环保总局 第13号令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已于2001年12月11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2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 二〇〇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抄送:解放军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 附件: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监督落实环境保护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投产或者使用,以及落实其他需配套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 第三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并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活动。 第四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范围包括: (一)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配备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第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规范,指导并监督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并负责对其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江西省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江西省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十一五”规划 (2005—2010) (草案)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西省环境保护局 赣州市人民政府 二○○四年十一月 目录 一、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概况 (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东江源头区域“十一五”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奋斗目标 三、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施步骤 四、实施以“青山绿水”为重点的九项生态工程 (一)生态林建设工程 (二)水土保持工程 (三)矿山生态恢复工程 (四)生态农业工程 (五)防洪、饮水工程 (六)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程 (七)生态旅游工程 (八)生态移民工程 (九)生态环境预防监测与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 五、东江源头区域“十一五”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创新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机制 (二)提高认识,广泛宣传 (三)建立和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责任制和监管体系 (四)广泛筹集资金,加大投入 (五)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六)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七)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走开发式生态建设之路 (八)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公民参与度和生态文化建设 (九)建立预警制度,完善生态监测系统 (十)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加强法制建设 附:江西省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汇总表 东江是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主要饮用水源,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安远、定南三县,流域面积3502平方公里,约占东江流域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流入东江的多年平均水量为29-21亿m3,占东江年平均径流量的10.4%。由于东江源水量稳定、水质好,一直是东江源区和深圳及香港饮用水的重要水源地。加强东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投资百亿元的东深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珠江三角洲和香港700万同胞的饮用水源

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0号

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0号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已于1992年8月14日经国家环境保护局局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 编辑本段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它海域内直接或者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工业和建筑施工噪声或者产生固体废物的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排污单位”),按本规定进行申报登记(以下简称“排污申报登记”),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放射性废物生活垃圾的申报登记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排污申报登记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排污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所属单位排污申报登记的内容。 第四条 排污单位必须按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时间,填报《排污申报登记表》,并按要求提供必要的资料。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排污申报登记,应在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竣工并经验收合格后一个月内办理。 第五条 排污单位必须如实填写《排污申报登记表》,经其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注册,领取《排污申报登记注册证》。排放污染物的个体工商户的排污申报登记,由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排污单位终止营业的,应当在终止营业后一周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并交回《排污申报登记注册证》。

第六条 排污单位申报登记后,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排放地点、排放方式、噪声源种类、数量和噪声强度、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或者固体废物的储藏、利用或处置场所等需作重大改变的,应在变更前十五天,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变更申报手续,征得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填报《排污变更申报登记表》;发生紧急重大改变的,必须在改变后三天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排污变更申报登记表》。发生重大改变而未履行变更手续的,视为拒报。 第七条 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在向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时,应当写明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因及限期治理措施。 第八条 需要拆除或者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必须提前向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说明理由。环境保护部门接到申报后,应当在一个月内予以批复,逾期未批复的,视为同意。未经环保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未申报的,视为拒报。 第九条 法律、法规对排污申报登记的时间和内容已有规定的,按已有规定执行。 第十条 建筑施工噪声的申报登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排污单位对所排放的污染物,按国家统一规定进行监测、统计。 第十二条

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

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行为,保障审批行为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统称。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江西省设区市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县级环保部门的审批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到便民和高效。 第五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审批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核准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备案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备案手续后和开工前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六条各级环保部门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

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同时,省环保局在政府网站(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b45410502.html,)公示。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 第七条建设单位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其中,对按规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备建设项目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编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分别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内容、格式编制或填报。 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向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提出申请,提交下列材料,并对所有申报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申请书1份;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文字版一式3份,电子版1份;(三)建设项目建议书批准文件(审批制项目)或备案准予文件(备案制项目)1份; (四)下一级环保部门初审意见; (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九条环保部门对建设单位提出的申请和提交的材料,根据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18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 第18号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已由环境保护部2011年第1次部务会议于2011年3月24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周生贤 二○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人员的安全和防护,废旧放射源与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的管理以及豁免管理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负责,并依法对其造成的放射性危害承担责任。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场所安全和防护 第五条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入口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射线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应当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放射性同位素的包装容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设备和射线装置,应当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放射源上能够设置放射性标识的,应当一并设置。运输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工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或者显示危险信号。 第六条生产、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运行故障,并避免故障导致次生危害。 第七条放射性同位素和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对放射性同位素贮存场所应当采取防火、防水、防盗、防丢失、防破坏、防射线泄漏的安全措施。 对放射源还应当根据其潜在危害的大小,建立相应的多重防护和安全措施,并对可移动的放射源定期进行盘存,确保其处于指定位置,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 第八条在室外、野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应当按照国家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划出安全防护区域,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必要时设专人警

江西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江西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 1 部分:印刷业) 编制说明 (报审稿)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1部分:印刷业)》编制组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

标准制定主管部门: 江西省环境保护厅 标准编制牵头单位: 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协作单位: 赣州市环境监测站、宜春市环境监测站、景德镇市环境监测 主要起草人员: 储险峰、陈谊、钟鸿雁、康长安、邹新、徐洁、罗小龙、于雯、刘敏、李文辉、胡巍。

目录 1 项目背景 .......................................................... 1... 1.1任务来源 (1) 1.2标准编制过程 (2) 2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5... 2.1 印刷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5) 2.2 标准制定必要性 (6) 3 印刷业发展概况 .................................................... 1..4. 3.1 印刷业行业分类 (14) 3.2 我国印刷业发展概况 (14) 3.3 江西省印刷行业概况 (16) 4 印刷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2..0 4.1 印刷行业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污节点 (20) 4.2 印刷行业VOC S末端治理防治技术 (25) 4.3 我省印刷企业VOC S 排放现状 (28) 5 标准制定原则及思路 ................................................. 3..6. 5.1 标准制定的原则 (36) 5.2 技术路线 (37) 6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 3..8. 6.1 标准的适用范围 (38) 6.2 标准的结构框架 (39) 6.3 术语与定义 (39) 6.4 污染控制标准值形式 (42) 6.5 污染因子的选择 (43) 6.6 排放控制要求的确定及依据 (46) 6.7 排气筒高度的规定 (64) 6.8 监测与监控要求 (65) 6.9生产工艺和环境管理要求 (66) 7 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技术分析................................ 6..9 7.1 实施本标准的环境减排效益 (69) 7.2 实施本标准的技术分析 (69)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45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45号 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管理规定(HAF603) 《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管理规定(HAF603)》已于2007年12月25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第四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1995年6月6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的《民用核承压设备焊工及焊接操作工培训、考试和取证管理规定(HAF603)》同时废止。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主题词: 环保法规焊工焊接操作工令 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管理规定(HAF603)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考试内容和方法 第四章考试结果评定、证书颁发与管理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的资格管理,保证民用核安全设备的焊接质量,根据《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的资格管理。 第三条从事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活动的焊工、焊接操作工依据本规定参加考核并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活动。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核准颁发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证书,其主要职责是: (一)选定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考核中心(以下简称“考核中心”); (二)组织制定焊工、焊接操作工考试大纲、基本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并组织焊工、焊接操作工基本理论知识考试; (三)监督检查考核中心的考核和管理工作; (四)审查考核中心的考试计划和考试结果,并向考试合格的焊工、焊接操作工颁发资格证书; (五)归档和保存持证焊工、焊接操作工的有关资料。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立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鉴定委员会,具体履行相关职责。 第五条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可以选定为考核中心: (一)建立了健全的焊工、焊接操作工考核质量保证体系,具有完善的考核和管理制度、考试细则、满足考试要求的焊接工艺规程和专项理论知识考试题库等; (二)具有5年以上的核级焊工、焊接操作工考核业绩,且考核焊工、焊接操

{企业规章}废止、修改部分环保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环境保护部令

{企业规章}废止、修改部分环保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环境保护部令

环境保护部令 部令第16号 关于废止、修改部分环保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规章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20〕28号),特公布《关于废止、修改部分环保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主题词:环保规章清理决定令 关于废止、修改部分环保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规章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 020〕28号),我部决定对《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等38件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或者修改: 一、决定予以废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一)决定予以废止的规章 1.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1992年8月14日,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0号)

2.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推广管理办法(1999年6月21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4号) (二)决定予以废止的规范性文件 1.关于建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20 03年11月17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办〔2003〕110号)2.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内部审计工作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2003年7月24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办函〔2003〕359号)3.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发展计划管理规则(1994年4月25日,国家环境保护局) 4.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发展计划管理规则补充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环科〔1997〕404号) 5.关于加强环境标准管理工作的通知(1998年9月24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8〕323号) 6.关于加强地方环境标准管理工作的通知(1999年5月13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114号)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1990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局) 8.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2000年8月2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0〕169号)

【管理制度)江西省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

(管理制度)江西省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 管理暂行办法

应收缴保证金金额(元)=收缴标准(元/平方米)×采矿许可证批准面积(平方米)×影响系数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三年以下(含三年)的,采矿权人应当壹次性全额缴纳保证金;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三年之上,但收缴保证金于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应壹次性缴纳保证金。收缴保证金于10万元之上的,采矿权人能够按照冀国土资发[2006]15号文要求,分期缴纳保证金。多种矿种同时开采的,以主采矿种计算;多种采矿方式且存的,以其中最高系数计算,治理难度系数按照采矿权人提交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确定的系数进行。 江西省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壹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 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 局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财 建[2006]21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 金),是指矿山企业预提,且以其法人名义专户存储于财政部门指定 的银行,用于保证履行其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义务的暂存资金。 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主要包括保护矿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预防因 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功 能,治理环境污染和矿山地质灾害。 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款专用”的原则,保证金由矿山企业 根据采矿登记的矿区面积、采矿许可证的有效期、矿种、开采方式以 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因素预提,由国土资源部门(含矿产资源管理 部门,下同)会同环境保护部门及财政部门核定,且由矿山企业于省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5号,2007年4月)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5号)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已于2007年2月8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第一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局长周生贤 二○○七年四月十一日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推进和规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以及企业公开环境信息,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环境信息的权益,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信息,包括政府环境信息和企业环境信息。 政府环境信息,是指环保部门在履行环境保护职责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企业环境信息,是指企业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和企业环境行为有关的信息。 第三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第四条环保部门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客观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环境信息。 企业应当按照自愿公开与强制性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公开企业环境信息。 第五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环保部门申请获取政府环境信息。 第六条环保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由办公厅作为本部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机构,各业务机构按职责分工做好本领域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保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本部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环保部门负责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机构的具体职责是: (一)组织制定本部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规章制度、工作规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