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聚经济的六类模型_一个研究综述_陈良文

集聚经济的六类模型_一个研究综述_陈良文

集聚经济的六类模型_一个研究综述_陈良文
集聚经济的六类模型_一个研究综述_陈良文

经济科学 2006年第6期

集聚经济的六类模型:一个研究综述*

陈良文 杨开忠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1)

摘 要:导致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机制是多种多样的,从经济活动不同的集聚机制出发可以构建不同的集聚经济模型。本文根据不同模型建模的方法及其反映的集聚机

制的区别,将现有集聚经济模型划分为六类,即:将外部规模经济视为 黑匣子 的集聚

经济模型、基于知识外溢的集聚经济模型、基于消费者多样性偏好的集聚经济模型、基

于中间投入品的集聚经济模型、基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的集聚经济模型、基于消费过

程中不完全信息的集聚经济模型。文章介绍各类模型的研究进展和模型的基本框架,

反映了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及其相关学科对经济集聚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集聚经济 知识外溢 劳动力池效应 新经济地理学

一、前 言

对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现象的解释长期以来一直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核心任务之一。实际上,早在亚当 斯密((1776)那里,产业的空间集聚行为便得到关注: 许多类型的产业,即使是最初级的那种,也必须布局在一个大的城市当中。比如说一名搬运工在其他地方是找不到工作并获得工资收入的。 亚当 斯密所提出的空间集聚机制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说的 劳动力池效应 。对空间集聚现象的系统研究始于马歇尔(1890),马歇尔认为经济活动的集聚从根本上而言是集聚所带来的外部经济,具体而言这种外部经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方化的劳动力市场或劳动力池效应,二是专业化的投入产品,三是基于人力资本积累和面对面交流的累积所引发的知识外溢。在马歇尔的基础上,Ohlin(1933)进一步对外部经济的类型进行划分,并由H o over(1936)进行了标准化的分类,他将马歇尔外部经济分为两类:一是地方化经济,即生产相似产品的相邻厂商相互之间所带来的收益;二是城市化经济,即不同产业部门的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下降。

但长期以来,受微观经济学工具、数值模拟、经济集聚现象与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互不相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我国区域城镇化管理的系统研究 (项目资助号:70433002)。作者感谢张庆华博士对本文的有益建议,感谢审稿人的修改建议,文责作者自负。

107

等因素的限制, 对经济集聚现象的解释一直没有很好的模型化。1970年代以来,随着微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计算机模拟技术、运筹学等的发展,城市与区域经济学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解释经济集聚现象的理论模型。由于导致经济空间集聚的机制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理论模型从不同的机制着手进行解释,但最终的结论都是即使是在均质空间下,经济自身的力量也会导致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本文根据不同模型的建模方法及其背后的经济集聚机制的不同,将1970年代特别是198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与区域经济学领域关于空间集聚现象的

理论模型进行分类综述,同时涉及少量的相关实证研究,以反映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具体而言,根据建模的方法及其背后的经济集聚机制的不同,可以将现有模型分为以下六类:一是将经济集聚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视为 黑匣子 ,将知识外溢、地方化劳动力市场、中间投入品效应等各类不同的集聚效应统统纳入此 黑匣子 当中,以此为出发点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二是从知识外溢效应出发建立集聚经济模型;三是基于消费者多样性偏好的集聚经济模型;四是从最终产品生产部门与中间产品生产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出发建立集聚经济模

型;五是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匹配模型;六是基于消费过程中不完全信息的集聚模型。

二、将外部规模经济视为 黑匣子 的集聚经济模型

建立集聚经济模型较为简单的方法就是将马歇尔的外部规模经济概念直接引入经济模型当中,而不去区分外部规模经济这一概念之下不同的作用机制。M ills(1967)和H ender son (1974)较早的将外部规模经济引入城市经济学领域,作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向心力来考虑,构成了城市集聚经济研究的重要基础,为大量的后续研究所借鉴,如Chipman(1970),Ab del-Rahman(1990a),M ichael etc(1996),Black 和H enderso n(1999),Chun-Chung Au 和H enderson(2005)等的研究。

将外部规模经济直接纳入模型框架之中,其主要策略是在生产函数中增加外部规模经济

的因素。 而根据不同模型的需要,在具体的建模过程中可以将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局限于某一个产业内(地方化经济),也可以反映到所有产业之间(城市化经济)。

(一)地方化经济效应的模型设定

H enderson(1974)的研究,通过特殊的生产函数设定,将地方化经济效应纳入模型框架之中,作为城市重要的集聚力量考虑。地方化集聚经济效应通过以下生产函数予以体现:

X 1-p 11=L 11K 11N 11

(1) 1+ 1+ 1=1,0 1 1108

参见S tarrett(1978)的空间不可能定理(Spatial Imposs ibility Th eorem ),该定理证明了考虑了运输问题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之中,均质区域假设条件下不存在地区间的贸易和专业化,也就不存在经济的集聚现象。需要指出的是,对集聚经济现象的研究并非仅仅局限于经济学领域,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也在集聚经济现象的研究中得到大量应用,当然,这些并不属本文综述的范围。除了此处总结的六类模型之外,Du ranton an d Puga(2004)的研究认为,不同企业之间分担风险也是导致经济集聚的重要力量,并且构建了基于风险共担的经济集聚模型;此外Stiglitz (1977)和W ilson (1987)等认为地方公共物品(Local Pub lic Goods)的共享也是导致经济活动集聚的重要力量,并构建了基于此的集聚经济模型。但从总体上而言,这两类模型的研究数量不多,故本文不再分别综述。

除了在生产函数中引入外部规模经济因素,也可以在成本函数上引入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如Abdel -Rahman and Fu ji ta(1993)。

其中,L1,K1和N1分别表示场地投入、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 1是衡量外部规模经济的指标,0 1 1意味着( 1+ 1+ 1)/(1- 1) 1,即存在正的外部规模经济,显然,从模型的假设可以看出,外部规模经济仅限于X1产业内部,即仅考虑地方化经济效应。在模型当中,这一正的外部规模经济是导致经济活动集聚的重要力量。除正的外部规模经济之外,模型还设定了经济中存在外部规模不经济效应,城市在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种效应的作用下,最终会形成均衡的城市规模。

(二)城市化经济效应的模型设定

除了考虑地方化经济效应之外,在模型之中还可以将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效应同时加以考虑,如A bdel-Rahman(1990)通过设定不同产业的生产函数将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效应同时纳入模型框架。

Abdel-Rahman(1990)模型中的城市化经济效应和地方化经济效应通过生产函数予以体现:一个区域有两个同质的产业,其生产函数分别为x1=f(H1,H2)h1,w ithf1,f2 0和x2 =g(H2)h2,w ithg1 0,其中x1,x2分别为产业1和产业2中代表性企业的产出,h1,h2分别表示产业1和产业2代表性企业的劳动投入,H1和H2分别为产业1和产业2的总劳动投入。显然,产业1和产业2的生产函数表明,产业1具有城市化经济效应,产业1和产业2对产业1的产出都均有正向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而产业2仅具有地方化经济效应,仅产业2自身对本产业的产出具有正向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三)Michael等的基于外部规模经济的集聚模型

为了进一步说明通过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如何导致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我们以M ichael, Perrot&Thisse(1996)提出的简单模型框架为例,说明外部规模经济如何使得经济活动的中心成为可能。考虑一个由两个区域r=A,B组成的经济体,经济生产一种产品且产品运输是免费的,两种生产要素分别为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其中非熟练工人在两地区之间不可流动,熟练工人根据两个地区之间的工资水平情况进行区位选择。在区域r,生产函数为: Y r=e(H r)F(H r,L r)(2)其中,H r和Lr分别代表区域r的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数量,两地区熟练工人总量H= H A+H B,Lr标准化为1。E(H r)是外部性函数,区域r熟练工人数量越多,外部性作用越大,是模型中集聚力量的体现。

由于区域内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且不存在运输成本,因此产品价格可以标准化为1。因此,可以给出熟练工人的工资决定方程:

w H r=E(H r)f (H r)(3)假定住在区域r的工人j(j=H,L)的效用给定为:

U j r=u(w j r)(4)熟练工人的迁移行为是由地区间效用差异驱动的,即:

dH A/dt=u(w H A)-u(w H B)=U[E(H A)f (H A)]-u[E(H-H A)f (H-H A)](5)分别给出外部性函数、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的显性形式:

E(H r)=exp( H r)r=A,B(6) F(H r,L r)=H r L1-

r(7)

在此模型的原始版本中,考虑了消费外部性的因素,为简便考虑,我们此处略去关于消费外部性的分析。

109

u(w H r)=log(w H r)(8)在此基础上,通过简单动态分析可以发现,当满足 H 2(1- )时,即相对于生产过程中非熟练工人所占份额而言生产的外部性足够的强时,经济存在三种均衡。其中,对称均衡(即熟练工人在两个区域平均分布)是不稳定的,两个非对称均衡是稳定的,即大部分熟练工人要么集中于区域A要么集中与区域B。从此简单的模型可以看出,两个均质区域在外部规模经济作用下会形成非对称的空间格局。

(四)对该类模型的简要评述

将外部规模经济视为 黑匣子 ,主要的优点在于模型非常简捷,省去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以2.3部分的模型为例,通过非常简单的假设即可推导出均质空间下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不均衡特征。此外,由于这类模型较为简单,因此应用的范围也很广,既可以用来解释经济集聚现象,也可以应用在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体系、地区差异等的研究中。由于上述两类优势,在很多最新的研究中,仍然直接将外部规模经济视为基本的经济集聚机制。

尽管如此,该类模型只是将外部规模经济视为 黑匣子 而并没有打开这一 黑匣子 ,对外部规模经济背后的知识外溢、劳动力池效应等集聚机制都没有作进一步分析,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缺乏微观基础。针对此类模型的缺陷,有很多研究者分别从知识外溢、劳动力池效应、中间投入品等各类集聚机制出发研究经济集聚现象,从而逐步打开外部规模经济这一 黑匣子 。

三、基于知识外溢的集聚经济模型

知识外溢效应是导致经济活动集聚的重要力量,空间集聚的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促进知识、技术的流动,从而能够提高地区的生产率。为了分析的方便,城市与区域经济学者(最早始自Jacobs(1969),Teece(1977)等)将知识分为可编码知识(co de fied know ledg e)和意会知识(tacit know ledge),后者是指那些不容易明确表达、存储和转移的知识,面对面的交流和空间上的集中对意会知识的传播至关重要,正如Feldman(1994)所言: 知识穿过走廊和街道要比跨越大陆和海洋容易得多。 同时,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空间集中对知识溢出的重要性。Jaffe等(1986,1989,1993,1996)针对美国专利引用情况、大学与研究机构的知识外溢等的一系列研究都证实了地理接近对知识外溢的重要作用。Audr etsch和Feldm an(1996)的研究发现知识外溢总是集中在新知识被创造的地方。此外,Audretsch和Stephan(1996)对生物技术产业核心技术研发人员的案例研究证实了科学家的空间集聚对知识外溢的重要性。

除了相关的实证研究之外,从知识外溢的角度构建经济集聚的模型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现有可获得的文献当中,Beckmann(1976)将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需要纳入城市地租模型具有开创性意义。此后,Ohara(1977),Jovanovic和Rob(1989),Jovanovic和Nyarko(1995),Du ranton和Puga(2001),等大量学者发展了基于知识外溢的集聚经济模型。限于篇幅,我们仅对Ohara、Jovanovic等、Duranton和Pug a三类具有代表性的模型进行简要介绍。

(一)Ohara的交流外部性模型

Ohara(1977)的模型与Beckmann(1976)的模型较为接近,强调企业之间的交流外部性可以促进城市中心的形成。该模型以企业交流外部性的假设为出发点:假定企业必须与所有其他企业进行交流才能达到某一产量水平,而企业与其他企业交流是需要付出旅行成本(交易费110

用)的,旅行成本是与互相交流企业之间的距离成正比的,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空间距离越远,则其需要支付的旅行成本越高,因此所有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有利于节省旅行成本、增强交流外部性效应。在分析企业行为、土地市场均衡的基础上,可以得到该模型的基本结论为:企业在空间上的均衡分布状况是呈钟形分布,即中间地区企业分布密度高,两端企业分布密度低;同时可以发现,土地租金函数也呈现钟形分布,即中间地区的租金水平高、两端低。显然,这说明企业为了追求与其他企业之间的交往、增强交流外部性,而形成了经济活动的分布不均衡状况,形成了经济活动的中心和非中心。Ohara(1977)通过交流外部性推导出内生的城市中心,为知识外溢的集聚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Fujita和Ogaw a(1982),Imai(1982),H elsley (1990),Ota和Fujita(1993)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是对Ohara模型的拓展。

(二)Jovanovic等的知识扩散模型

与Ohara(1977)模型不同,Jovanovic等(Jovanovic和Rob,1989;Jovanovic和Nyarko,1995)的模型着重于不同主体之间知识交流与扩散的过程,Glaeser(1999)的模型与此密切相关。

Jovanovic等的模型核心思想是在空间上接近知识和技术水平较高的个体,会有利于技术的获得和知识的交流和扩散。其模型的基本策略是将工人的生命划分为年轻和老年两个周期,并且将工人的技术类型划分为高技术类型和低技术类型两类,高技术工人从事生产的产量要高于低技术工人。所有工人出生时都没有技术,但可以在年轻时期选择向老年的高技术工人学习技术,而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居住在高技术工人密集的城市当中,且低技术工人获取技术的概率与城市内高技术工人的数量相关,其表达式为 (N s i),其中N s i表示城市i中高技术工人的数量,且 <0, >0。并且假定老年的高技术工人向低技术工人传授知识可以获取一定的报酬。

所有工人可以选择居住于城市还是乡村,居住于城市当中必须支付通勤成本和住房成本,这些成本与城市总的人口规模正相关,是城市的分散力量。城市的集聚力量则包括:年轻工人在城市才能学习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老年高技术工人居住在城市可以向年轻工人传授技术从而获取报酬。所有工人区位选择的均衡结果是在城市和乡村居住的预期效用相同。模型的结果表明,当高技术工人生产率相对于低技术工人而言足够高、且学习技术的概率 (N s i)是关于城市高技术工人数N s i足够凹的函数时,经济存在均衡状态,所有城市的规模以及高技术工人的数量将会相同,且所有的年轻工人都将选择生活在城市中学习技术、所有的老年高技术工人都会选择生活在城市中传授技术,显然,这表明在知识扩散效应作用下,人口会向城市地区集聚。

(三)Duranton和Puga的知识生产模型

Duranton和Puga(2001)的模型着重于不同产业的空间集聚有利于新知识的创造和生产,多样化可以促进创新的思想可以追溯到马歇尔(M arshall,1890)和雅各布斯(Jacobs,1969),但由Duranton和Puga(2001)首次加以模型化。

Duranton和Puga(2001)模型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入集聚经济模型当中,将产品的生产划分为实验阶段和大规模生产阶段,当一个厂商决定从事某一产品的生产时,会面临多种生产流程的选择,厂商要通过多次实验才可以找到最优的生产流程,如果此厂商周边地区存在很多种可以参考的生产流程,则此厂商可以逐一模仿这些生产流程从而节省实验的成本,显然,厂商可以参考的生产流程种类越多,其实验的成本越低,因此不同种类产业的空间集聚有利于降低实验成本、促进创新,而这种促进创新的多样化城市被Duranton和Puga称为 孵化 城市(Nursery Cit ies)。虽然厂商在多样化的城市之中可以提高知识创造的效率,但大量厂商的集中会增加城市的通勤成本和土地租金,带来外部不经济,因此,当厂商结束实验阶段、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时,厂

111

商会面临重新选址的问题。由于模型假定大规模生产阶段的厂商可以分享多样化的中间投入品,即存在地方化经济效应,因此大规模生产阶段的厂商倾向于集聚于专业化的城市。

从Duranton和Puga(2001)模型的结论可以看出,该模型解释了现实世界当中多样化城市和专业化城市并存的特征事实,是对传统的城市体系理论的重要发展,同时解释了产业的空间集聚和多样化有利于新知识的创造、促进创新。

(四)对该类模型的评述

相对于将外部规模经济视为 黑匣子 的集聚经济模型而言,知识外溢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这一黑匣子,因此更具有微观基础,最近几年该类模型的发展也比较快。尽管如此,就目前而言,该类模型仍然处于发展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就Ohara的交流外部性模型的而言,该类模型最大的不足在于事先假定了所有的厂商必须与其他厂商进行交流才能达到一定的产量水平,虽然这一假定突出了交流外部性的重要性,但忽视了不同厂商之间的技术交流、知识外溢的复杂过程,并且也没有考虑知识外溢过程中的新知识产生和知识存量的增加,因此还是被视为微观基础不够牢靠,1990年代以来最新的研究一般都不再采用此类建模方式。

Jovanovic等的模型相对于Ohara的模型而言又更进了一步,模型考察了不同类主体之间技术交流和知识外溢的过程,因此微观基础更为坚实。尽管如此,该模型也仅能考察高技术类型和低技术类型两类主体,如果考虑更为复杂的情形,模型将变得十分繁冗。

Duranton和Puga模型侧的重点是多样化厂商的集聚有利于降低知识创造的成本,但同样也忽视了不同主体之间技术交流的过程,因此,也算不上完美。

除了上述三类模型各自的缺点之外,知识外溢集聚经济模型也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模型普遍过于复杂,即使考虑最简单的情形,模型的设立、推导和求解过程都已经较为繁冗,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知识外溢模型的进一步发展。

四、基于消费者多样性偏好的集聚经济模型

消费者的多样性偏好是指消费多样化而非单一种类的商品会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效用,不同商品之间的替代效应衡量了消费者对多样性偏好的强度。虽然对消费者多样化偏好进行模型化已有较长的历史,但直到Dixit和Stiglitz(1977)垄断竞争模型出现之前,很难将消费者多样化偏好和厂商内部规模经济整合在一个模型之中。在D-S的垄断竞争模型之后,很多学者将垄断竞争模型应用到城市与区域经济学领域,将消费者的多样性偏好作为重要的集聚力量来考虑。

对D-S模型在空间上的拓展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H obson(1987),Abdel-Rahman (1988),Rivera-Batiz(1988)以及Abdel-Rahman和Fujita(1993)等的拓展,这类模型当中不含有各地区间的运输成本,将垄断竞争模型框架应用到城市当中,在消费者多样性假设之下,城市生产的产品越多、消费者的效用越高,因此消费者的多样性偏好是城市重要的集聚力量。

将D-S垄断竞争模型应用于集聚经济模型的另一类研究始于Krugman(1991b),与第一类拓展不同,Krugman通过采用冰山交易技术将地区之间的运输成本纳入模型框架之中,因此使得集聚模型更具有区域的含义。在Krugman之后,Fujita,Venables,Ottaviano,Puga等做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这些研究被统称为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最基本的集聚原理为:集聚在一个区域的厂商越多,当地生产的产品种类越多,在消费者多样性偏好和正的运输成本假设之下这意味着该地区工业品价格指数更低,这样有更多的工人被吸引到这个区域;工人数量的增112

加,形成了对差异产品的更大需求,吸引了更多的厂商搬迁到该地区,这样最终会形成经济活动的非均衡分布、出现经济活动的中心-边缘格局。

基于消费者多样性偏好的集聚模型的优势在于模型较为简单、清晰,此外由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Krugman 在国际贸易领域的贡献,因此使得新经济地理学的影响范围相对其他类型的模型而言更广。但就目前而言,基于消费者多样性偏好建立的集聚模型仍然受到较多的批评:一是该类模型是以D-S 的垄断竞争模型为基本框架,而在现实当中,不同行业的市场结构有所区别,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假设过强;二是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假设有关,在此类模型当中,所有的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忽视了厂商之间的策略性竞争行为;三是该类模型仅关注了消费者多样性偏好对集聚的影响,而实际上自马歇尔以来,导致经济集聚的力量更多被认为是生产环节而非消费环节,特别是厂商之间的技术外部性被认为是导致经济活动集聚的关键,而在该类模型当中主要集聚力量是消费者多样性偏好而没有考虑厂商之间的技术外部性,被认为没能全面的反映经济活动集聚的机制。

五、基于中间投入品的集聚经济模型

显而易见,中间部门与最终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导致经济集聚的重要机制,中间投入品与最终部门在空间上的集聚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Ethier(1982)和Krugman(1980)等较早的关注中间产品部门和最终产品部门区分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建模策略上,该类通常假设最终产品部门对中间投入品存在多样化的需求,即中间投入品种类越多、最终产品部门的产出越多。通常最终部门对中间投入品的多样化偏好通过以下生产函数体现:

X =H x n i =1 m 1j =1z d ij ( -1)/ ( -1)/ 1- (9)

式中X 表示最终产品部门代表性企业的产出,H x 代表企业的劳动投入,Z d ij 表示从第i 城市购买的第j 类中间投入品,n 是所有城市的数量,m i 是第i 城市生产的中间投入品的数量。显然,该生产函数表明了最终部门对中间投入品部门的多样化需求,不管中间投入品的价格如何,最终产品部门都会使用所有种类的中间投入品。该生产函数形式最早由Ethier(1982)提出,后在Abdel-Rahman 和Fujita(1990),Duranton 和Puga(2001),Venables(1996),Chun-Chung Au 和Henderson(2005)等的研究中得到应用和借鉴,作为城市重要的集聚力量来考虑。

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设相比,式(20)也是采用的CES 函数形式,实际上基于中间投入品的集聚模型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在建模策略上非常相似。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相比,基于中间投入品的集聚模型实际上将消费者对众多制造业产品的多样化偏好替换为最终部门对中间产品的多样化投入需求。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两类模型的建模方法差别不大,但针对的集聚机制却是不同的,前者主要考虑的是消费者的多样化偏好,而后者主要考虑的是中间部门与最终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由于建模策略上的相似性,基于中间投入品集聚模型的集聚机制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也较为相似,限于篇幅,不再详细介绍。

六、基于劳动力供需匹配的集聚经济模型

前面综述的几类模型都假定经济中的劳动力是同质的,但在现实经济当中,劳动力的人力资113

本水平和技术水平并不同质,厂商对不同技术类型劳动力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而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的供给之间往往需要经过的一定的搜寻过程才能相互匹配。显然,劳动力和厂商在空间上的集聚有利于提高匹配的概率、改进匹配的效率,因此,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匹配是导致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重要机制。实际上,劳动力供需匹配模型的基本思想与马歇尔提出的劳动力池效应是基本一致的。

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的一般性模型始于Salop(1979)等的研究,由H elsley和Strang e(1990, 1991,2002)以及Kim(1989)等开创性的应用于城市集聚经济模型,之后由Becker和H enderson (2000),Brueckner et al(2002),Ellison et al(2002),Venables(2002)等予以拓展。

此外,与前述城市框架下的劳动力供需匹配模型不同,Tharakan和Tropeano(2001),Amiti 和Pissarides(2002)在Krugman(1991)的区域框架下应用了夏洛普模型,虽然建模的策略不同,但其基本内涵却是一致的。

我们以Helsley和Strange(1990)的开创性模型为例,说明如何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匹配过程建立集聚经济模型。该模型的关键假设是厂商的技术需求以及工人所拥有的技术类型是差异化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厂商只能知道自己的技术需求但并不清楚工人所拥有的技术类型,只有当工人的技术类型与厂商的技术需求完全一致时才能进行生产,如果厂商雇佣了一个与自身技术需求不匹配的工人,则工人需要进行培训才能进行生产。工人清楚自己属于哪种技术类型和企业的技术需求,企业为满足自身需求的工人提供统一的工资,而如果工人需要培训则自己承担培训成本,工人权衡企业提供的工资和自己支付的培训成本,工人将会选择两者之差最大的企业进行就业。厂商与工人之间的博弈结果显示:工资水平的纳什均衡和均衡厂商数量都是关于工人总数量的递增函数,因此该模型结果表明一个城市中劳动力数量越多,均衡的厂商数量和均衡的工资水平越高,这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集聚是有利的。

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将马歇尔提出的劳动力池效应予以模型化,同时模型运用了博弈论的方法,能够很好的反映企业、工人之间的博弈过程,可以说模型的微观基础相当牢靠。此外,该类模型考虑了信息不对称对经济集聚的影响,这相对于传统的集聚模型而言又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因此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匹配模型是近几年集聚经济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该类模型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截至目前,该类模型仍然都是基于异质工人的假设进行的,而在马歇尔提出的劳动力池效应中,不仅包括大量异质工人集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还包括大量同质工人集聚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实际上,大量同质工人集聚使得厂商的挑选余地更大导致厂商的集聚,这又会增加同质工人的挑选余地,从而吸引同质工人的进一步集聚,而目前仍然没有模型能够反映同质工人空间集聚的效应;二是模型假定技术空间中每个技术类型只对应一个厂商,这样模型中的厂商数量实际上就是厂商技术类型的数量,而在经济现实当中,可能有大量厂商属于同一技术类型,而如果要把这一因素考虑进去,将使得模型变得十分复杂。

七、基于消费不完全信息集聚经济模型

消费者购物过程中的不完全信息意味着消费者为了购买到合意的商品,必须支付搜寻成本,显然企业的空间集聚有利于消费者节省搜寻成本从而更能吸引消费者。Nelson(1970)较早的通过理论模型说明企业的空间集聚是在消费者节约其搜寻成本的基础上产生的,Stuart(1979)也指出 销售者的空间集聚可能由于购买者搜寻拥有相对较多销售者市场区的愿望引起的 。除此114

之外,Eaton和Lipsey(1979),Stahl(1982)等都在理论模型方面作出贡献。

我们以Fujita和Thisse(2002)的模型为例,说明基于消费不完全信息的集聚经济建模方法。该模型的核心假设是消费者为了搜寻到满意的商品必须支付搜寻成本,同时消费者从居住地出发去购物需要支付通勤成本,通勤成本由居住地与购物地之间的空间距离来决定的。模型假定销售企业的一种空间布局:假设市场中有M个销售企业,只有一个企业单独的布局在一个地点(地点1),而其他的M-1个企业都集中布局在另一个地点(地点2)。假设消费者从地点1开始搜寻商品,如果找到能够 接受 的商品,则搜寻停止;如果没有找到 接受 的商品则继续搜寻,则此时消费者需要支付的成本为:从居住地到地点1的通勤成本,从地点1到地点2的通勤成本,在地点2搜寻商品的搜寻成本。同样,如果消费者从地点2开始搜寻商品,也有可能也没有找到 接受 的商品,则需要去地点1继续搜寻,因此消费者同样需要支付通勤成本和搜寻成本。模型结论显示:当地点1与地点2之间距离足够大,并且企业总数达到一定数量时,所有消费者都会从地点2开始搜寻并在地点2能找到 接受 的商品,这样地点1的企业将不会有消费者去光顾,即企业单独布局并不是个均衡,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企业提供产品的信息的不了解会导致所有的企业集中布局于一个区域。

由上可以发现,消费不完全信息的集聚模型与劳动力供需匹配模型的建模策略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是因为两者都考虑的异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前者考虑的是销售商品的异质性和消费者购物过程的信息不对称,后者考虑的是劳动力和厂商技术类型的异质性以及劳动力供需匹配过程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与劳动力供需匹配模型相似,该类模型的微观基础被认为是较为牢靠的。截至目前的研究来看,消费不完全信息集聚经济模型的发展比较成熟,特别是在消费不完全信息如何导致销售商的集聚这一环节上,既有的模型基本上已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最近几年该类模型的进展并不算太大,关注的焦点也从消费不完全信息如何导致经济集聚转向消费不完全信息如何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行为,并与空间竞争等的研究相结合,形成新的研究方向。此外,由于消费不完全信息集聚模型考虑的仅是销售商的集聚特征,没有考虑生产商的空间集聚行为,而在很多国家城市化过程当中,工业而非商业的集聚是导致城市快速发展和各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主要决定力量,因此该类模型也被认为不能完全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现实。

八、总结与展望

从前文综述可以看出,集聚经济理论研究在1970年代以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综合了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内生增长理论、计算机模拟等多个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从经济集聚过程的不同侧面建立了多种多样的理论模型,成为了重要的学术前沿和热点领域。从总体上而言,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评论性结论:

一是现有的关于集聚经济的大量理论研究,使得我们对经济集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区域差异等经济现象的解释方面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微观基础。此外,相当部分的模型既可以应用于城市框架之下,也可以应用于区域框架之下,使得模型的适用性和解释力都有所增强。二是现有的模型都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特别是知识外溢效应和劳动力池效应两类集聚机制的作用过程较为复杂、参与主体较多,建模的难度相当大,现有的模型仍然没有完全的反映出这两类集聚机制,因此发展的空间比较大。三是现有的理论模型多是从不同的集聚机制构建模型,将多种不同的集聚机制整合在一个模型中的研究还非常不足,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模

115

型能够很好的将马歇尔提出的三种集聚力量整合起来。四是从总体上而言,现有各类集聚经济模型的建模过程普遍较为复杂,特别是在考虑各类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信息不对称、异质性等因素之后,模型显得更为繁冗,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模型的应用范围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五是集聚经济理论实际上与增长理论特别是内生增长理论是密切相关的,如知识外溢效应可被视为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之一,从而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际上,集聚与增长是经济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很多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不仅仅是因为其自身增长速度较快,还是因为从其他地区集聚了大量要素,而这种集聚效应又能够进一步提高发达地区的增长速度。这一思想实际上在Myrda(1957),Hirschman(1958)等的研究中就得到了很好的阐述,但截至目前,集聚与增长整合的模型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根据前文分析和结论,我们可以对集聚经济理论的发展进行简要的展望:一是各类模型自身的发展空间仍然较大,特别是基于知识外溢的集聚模型和基于劳动力供需匹配的集聚模型两类模型与马歇尔提出的知识外溢效应和劳动力池效应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属于最近几年发展较快的热点领域,这两类模型的研究将会继续深入下去。二是各类模型之间的整合研究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实际上,在最新的一些研究当中,如Chun-Chung Au和Henderson(2005)的研究中就将基于中间投入品效应的集聚模型、将外部规模经济视为 黑匣子 模型等结合起来,在各类集聚机制的整合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三是集聚与增长之间的整合研究也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M artin和Ottaviano(1996),Ottaviano和Thisse(1998),Baldw in和Forslid (1999b),Baldwin(2001),Fujita和Thisse(2002)等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和增长理论之间的整合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Black和Henderson(1999)则对城市集聚模型与内生增长理论进行整合研究,但总体上而言集聚与增长的整合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发展的空间较大。

参考文献:

(1)Abdel-Rahman,H.M.,1990,Ag glomeratio n Economies,Types and Sizes of Cities[J],Journal of U rban Eco

no mics,Vol.27,pp25-45.

(2)Audretsch,D.B.and Feldman,M.P.,2004,T 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Spillovers[M],In Henderson,J.V.

and T hisse,J.F.,(eds.)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 rban Economics,volume4.Amsterdam:NorthHolland.

(3)A udretsch,D.B.,and Feldman,M.P.,1996,R&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 raphy of Innovation Production[J],

T he American Econo mic Review V ol.86,pp630-640.

(4)Baldwin R.E.,2001,Core-per iphery M odel w ith For ward-looking Ex pectatio n[J],Regional Science and U r

ban Economics,Vol.31,pp21-49.

(5)Beckmann,M.J.,1976,Spatial Equilibr ium in the Dispersed City[M],In Papag eo rgiou,Y.Y.(ed.)M athemati

cal Land U se T heor y.Lexington,ma:L ex ington Books.

(8)Chun-Chung Au and Henderso n,J.V.,2005,Are Chinese Cities too Small[R],Working paper,Brown U niver

sity.

(9)Chipman,J.S.,1970,Ex 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and Competitiv e Equilibr ium[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

nomics,V ol84,pp347-385.

(10)Duranton,G.and P uga,D.,2001,Nursery Cities:U rban Diversity,Process Innovation,and the L ife Cycle of

Produc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1,pp1454-1477.

(11)Duranton,G.and Puga,D.,2004,M icrofoundations of U rban Agg lomeration Economies[M],In H enderson,J.

V.and T hisse,J.F.,(eds.)H andboo k of Regional and U rban Economics,volume4.Amsterdam:N orthH ol land.

116

(12)Eaton,B.C.and L ipsey,R.G.,1978,A n Economic T heory of Central Places[J],Economic Journal Vol.92,pp56

-72.

(13)Ethier,W.F.,1982,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Modern T heo 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J],

AmericanEco nomic Review,Vo l.72,pp389-405.

(14)Fujita,M a.and T hisse,J.F.,2002,Economics o f Agglomeration:Cities,Industrial L ocation,and Regional

Growth[M],Cambr idge:Cambridge Univer sity P ress.

(17)Henderso n,J.V.,1974,T he Sizes and Types of Cit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64,pp640656.

(18)Hobson,P.,1987,Optimal Product V ariety in Urban Areas[J],Journal of U rban Economics,Vol.22,pp190-

197.

(19)Jacobs,J.,1969,T he Economy of Cities[M],N ew York:Random House.

(20)Jaffe,A.B.,Trajtenber g,M.,and Henderson,R.,1993,Geog raphic L ocalization of Knowledg e Spillo vers as Evi

denced by Patent Citations[J],Q 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08,pp577-598.

(21)Jovanov ic, B.and Rafael R.,1989,T he Grow th and Diffusion of Knowledge[J],Review o f Econo mic Studies

Vol.56,pp569-582.

(22)Kim,S.,1989,Labor Specializatio n and the Ex tent of the M arket[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 l.97,

pp692-705.

(24)Krugman,P,1991,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 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 l.99,pp483

-499.

(27)Martin,P.and Ottaviano,G.,2001,Grow th and Agg lomer ation[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Vol.42,

pp947-968.

(28)M ichel,P.,P err ot,A.,and T hisse,J.F.,1996,Interregional Equilibrium with HeterogeneousLabor[J],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 mics,Vol.9,pp95-114.

(29)M ills,E.S.,1967,A n Agg regative M odel of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M etro politan A rea[J],American Econo mic

Review,Vol.57,pp197-210.

(31)O'H ar a, D.J.,1977,Location of Firms within a Squar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J],Journal of Po litical Eco no

my,V ol.85,pp11891207.

(32)Ottaviano,G.,and T hisse,J.F.,2004,A gglo meration and EconomicGeography[M],In Henderso n,J.V.and

T hisse,J.F.,(eds.)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 rban Economics,volume4.A mster dam:N orthH olland. (33)Papageo rgiou,Y.Y.and Terrence R.S.,1983,Agg lomer ation as Local Instability of SpatiallyU nifo rm Steady S

tates[J],Econometric Vol.51,pp11091119.

(34)Rivera-Batiz, F.,1988,Increasing Returns,M ono polistic Competition,and Ag glomeratio n Economies in Con

sumption and Production[J],Regional Science and U rban Economics,Vo l.18,pp125-153.

(35)Stahl,K.,1982,Differentiated Products,Consumer Search,and Locational Oligopo ly[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V ol.31,pp97113.

(38)Venables,A.J.,1996,Equlibrium Locations of Vertically L inked Industr ies[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Vol.37,pp341-359.

(39)Wolinsky, A.,1983,Retail Trade Concentration Due to Consumers Imperfect Infor mation[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V ol.14,pp275–282.

(M)

117

商业模式与战略转型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文献对比研究

商业模式与战略转型的文献综述 【摘要】动态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企业的需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商业模和战略的动态变化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而在商业模式与战略转型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如何,这是本文的关注重点。本文从商业模式与战略转型纷繁复杂的研究框架中选取了现阶段更受关注的四点——管理者认知在战略中的作用、商业模式转型、战略转型的驱动因素以及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作为论述重点,对国内外的研究做出梳理 【关键词】管理者认知商业模式战略转型多元化 一.管理者认知在战略中的作用 尚航标、李卫宁和蓝海林(2013)给管理认知做出了如下定义:管理认知是企业战略决策者在进行战略决策时所用到的一种知识结构。管理认知通过提供信息搜寻功能、信息解释功能和行动逻辑功能来影响企业战略决策,进而影响企业绩效并决定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在过去的20年中,管理者和组织认知(MOC,managerial and organizational cognition)在战略管理研究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Walsh,1995;Huff,2005;杨迤等,2007;Kaplan,2011)。SuchetaNadkarni and Pamelas.Barr(2008)将管理认知划分为注意焦点(attention focus)和环境—战略因果逻辑(environment-strategy casual logics)。其中注意焦点是指高层管理者对他们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主观认知程度,这些认知受一个(或多个)领域的观念的支配,而忽视其他领域。Daft and Weick (1984)认为关于环境与战略之间因果关系有两种不同的逻辑方式,一种是环境驱动模式(environment-driven)所代表的确定逻辑(deterministic logics),一种是解释驱动模式(interpretation-driven)所代表的前摄逻辑(proactive logics)。在环境驱动模式中,高管认为环境决定战略,因为高管所感知的环境是确定的、剧烈的、可测量以及有决定因素的,他们先了解那个环境的需要继而提出反应战略。在解释驱动模型中,高管根据战略来确定环境,因为高管所面对的环境是更不确定和更难分析的。武亚军(2013)将MOC的研究领域归纳为三个:一是行为决策理论研究,它关注认知偏见、简化原则等在战略决策中的应用及调整;二是认知地图和认知结构研究,它主要关注管理者的认知方法;三是认知结构与战略管理过程的联系,包括战略形成和实施过程。武亚军运用认知地图和扎根方法对华为公司领导人任正非进行分析,发现了“战略框架式思考”和“悖论整合”两个典型认知模式,在中国转型发展的复杂动态环境下,任正非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有价值、稀缺、难模仿、难替代等特征,是华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来源。 管理者认知在企业战略形成、推进及转型等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达成了一致。Tushman & Romanelli (1985)指出,高管的变革与继任是克服转型障碍的重要机制。Tushman等(1985)的研究发现公司绩效的下滑并不能直接推动战略转型的实施,而是否存在新任管理者是关键的调节因素。Loasby(2002)认为,企业成长阶段演进及相应的组织变革,都与企业管理者对未来变革和成长机会的认知变化发生直接关系。Yokota & Mitsuhashi(2008)的研究发现,新任管理者是否可以推动战略转型的实施取决于其是否可以改变战略决策的过程;高管的变更与继任并不是触发战略转型的充分条件,只有当高管变更后管理者价值观和利益偏好发生改变时,战略转型才会实施。在国内,薛有志等也认为管理者的认知过程是形成战略的组织因素中必不可少的动态要素;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将优化高管团队构成和改善经营者战略思维作为提升企业战略决策能力的关键;尚航标黄培伦(2010)在对万和集团的案例研究中提出了有限理性视角下企业管理者认知对企业竞争优势

遥感水文模型的研究进展-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生态环境 2006, 15(6): 1391-1396 https://www.doczj.com/doc/ba5150839.htm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https://www.doczj.com/doc/ba5150839.html,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SW-446) 作者简介:赵少华(1980-),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及遥感水文生态。Tel: +86-311-85814806; E-mail: zshyytt@https://www.doczj.com/doc/ba5150839.html, *通讯作者 遥感水文耦合模型的研究进展 赵少华1, 2,邱国玉1,杨永辉2 *,吴 晓1,尹 靖1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 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021 摘要:遥感水文的耦合模型在目前生态环境领域,特别是在水资源的应用和管理中其作用日益重要,具有大流域尺度上快速应用、实时动态监测等优点。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文章综述了遥感水文耦合模型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讨论了它的分类发展概况,接着介绍了几种主要的遥感水文耦合模型及其应用实例,包括SCS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s )模型、SiB2(Simple Biosphere Model version 2)简化生物圈模型、SRM (Snowmelt Runoff Model )融雪径流模型以及SWAT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模型,最后展望了遥感水文耦合模型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尺度问题上的时空变异性仍是其发展的关键,与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及其他空间技术的相结合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从而为水文学、水资源的预测评价等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遥感;水文;径流;流域 中图分类号:P3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6)06-1391-06 水文模型是以水文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降雨和径流在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快速分析、数值模拟、图像显示和实时预测各种水体的存在、循环和分布,以及物理和化学特性[1]。通过对各种参数的计算,水文模型可以对河流、流域、径流以及水体等进行监测预报、水资源调度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水文模型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从单纯的流域某控制断面的洪水预报到全流域的洪水、水资源调度,导致模型的框架结构越来越复杂。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更是大力促进了水文模型的应用和发展。对于遥感在水文模拟中的应用,Schultz [2]举出了利用多光谱Landsat 卫星数据估算模型参数、利用NOAA 红外卫星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量来计算历史的月径流量以及应用雷达测雨数据于分布式模型中来实时预报洪水的三个例子。水文模型需要大量的空间数据,通过遥感技术可以为其提供DEM (数字高程模型)、土地覆盖/利用、降雨、地表温度、土壤特性、LAI (叶面积指数)和蒸散发等资料[3-5]。 遥感水文的耦合模型是流域水文模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简单来说,遥感水文耦合模型就是与遥感信息相结合的水文模型,模型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应用遥感资料,通过遥感水文耦合模型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准确地估算流域的水文概况、水体变化监测、洪水过程监测 预报等。然而目前国内外对遥感水文耦合模型的研究还不多,还没有对该方面的研究做系统深入的报道,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综述了近年来遥感水文耦合的模型在国内外取得的研究成果,分别讨论了它的分类发展概况、几种主要的遥感水文耦合模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水资源、水文学的预测评价研究等提供参考。 1 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如降雨量变化的估算[6]、水体(湖泊、湿地等)面积变化的推算[7-10]、冰川和积雪的融化状态监测以及洪水过程的动态监测等(其中监测洪水过程的动态最具有代表性)。如Zhang 等[11]在长江的汉口段流域上,提出利用高分辨率的QuickBird 2 卫星影像资料估算河流流量的方法,该法通过与河流宽度-水位及遥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耦合来测量河流水面宽度变化,从而准确评估其流量。二是间接运用:利用遥感资料推求有关水文过程中的参数和变量。通常是利用一些统计模型和概念性水文模型、经验公式等,结合遥感资料来获取诸如径流、水质(如全氮TN 、全磷TP 、悬浮物SS 、化学需氧量COD 、生物需氧量BOD 等)、 土壤水分等水文变量[12] ,如对径流的估算,可通过估算降雨、截流、蒸散发和土壤蓄水量等参数来进行[13]。对于全球或区域尺度上的蒸发估算,遥感技术不仅具有对大面积地面特征信息同时快捷获得

经济学文献综述写作

经济学文献综述写作 一、文献综述的含义 文献综述(以下简称综述),不同于学术论文或科研论文。学术论文或科研论文是作者亲自对某一具体课题进行研究后所做的文章。综述是一种综合性或专题性的情报资料,属于三次文献。具体地说,是指对某一专题的近期文献,经过阅读、摘选、融会贯通、分析、对比、归纳、加工、整理而成的综合评述。文献综述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二是“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 文献综述虽不是科学论著,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却不容低估。通过阅读近期原始文献而写成的综述,可以反映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水平、新发现、新趋向以及未来展望。因此,综述被看作是新知识突破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开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是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毕业生在进入毕业论文写作之前,应该先写一篇有关的综述,以便掌握该专题的最新信息,从而为选定研究论题和修订研究计划提供有益的信息和依据。 二、收集资料:文献综述写作的基础 收集文献资料是写作文献综述的基础。因此,收集的文献资料力求广泛与全面,且尽可能收集与研究论题有关的原始文献,同时也应收集相关的权威的综述性文章。 一般地,收集文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进行检索。选择文献时,应由近及远,主要应用近2~3年内的文献,这样才能体现出文献综述的新观点、新水平。二是从其它文章的参考文献追溯。即从一篇或数篇最新发表、有权威性的论著或综述,及这些文章所附的参考文献中寻找所需资料,这是一种较为快速而方便的方法。 收集到的文献如何阅读取舍?通常,阅读文献大致有三个步骤:

美妆行业网红营销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

美妆网红营销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要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红”这一词在现在这样一个网络文化更迭的时代被大众所熟识,“网红营销”成为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似乎只要被冠上“网红”这两个字,再经过网络的推波助澜,一下就能引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美妆网红也因此出现,依靠着自身的才华和颜值,在一些平台上发表美妆测评推荐,给自己树立一种美妆专家和时尚达人的形象。同时也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饮食方面,也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形象,而在购买美妆产品上,女性成为了最大的消费者。她们并不是太过了解美妆产品知识,所以需要一个意见领袖来指引,这时美妆网红就成为中心。本文以美妆行业网红营销为例,在参考和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根据结果提出模型。在提出的模型中选择美妆网红的知名度、精准性、互动性、专业性和信任为调查预测,进行假设和问卷调查设计、发放。本文的问卷采用线上填写的形式,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网红营销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几个影响因素,建立模型。结合模型及研究成果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美妆行业;网红营销;消费者购买行为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伴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化媒体被衍生出来,与人们的生活无缝衔接,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心仪的商品。在这个网络信息充斥的时代,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第一步就是搜集商品信息,这个时候大部分的网红就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的信息,辨别不同消费者适合的产品。而网红的年龄等特征与90后消费者较为接近,作为意见领袖的网红推荐的商品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1]。所以在网红营销下,网红推荐的产品或服务等信息会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存在影响。 1.2选题意义 网络购物人群不断增多,网络经济不断增长,网络直播技术的创新发展,网红营销成为了现在一种新型的方式。新的营销模式被网红经济带出,网红们通多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营销产品,联合商家通过网络购买产品获得利润,同时商家也因网红推荐而提高产品销量,这成为了一种新的营销手段。网红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网红营销的成本低,同时其本身有一定的粉丝,不必去寻找消费者。美妆产品针对的一般是女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女性,她们喜欢美好的东西,也喜欢跟从消费和攀比,美妆网红网红的知名度越大,产品销量越高,也越会刺激购买。 1.3研究内容 本文以美妆行业网红营销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展开调查研究。 (1)查询相关的文献,对网红、网红营销及消费者购买心理进行分析,总结出网红营销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建立模型,为网红营销的理论奠定基础。 (2)在网红营销理论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找出几个影响因素。比较各个因素对消费者的影响,为网红营销提供建议。 1.4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主要从网红相关研究、网红营销的相关研究及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回顾和梳理,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

【精品】范围经济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思路

范围经济: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思路 2002-07—18 内容提要: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变化,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寻求规模经济的同时,也在考虑通过实现范围经济来获得竞争优势,这类思考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简介范围经济的概念;然后从内在和外部表现两个方面来分析范围经济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生产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市场营销优势、技术创新优势、抵御风险优势;最后阐述实现范围经济的几种途径,包括相关多元化、价值链整合、学习与经验交流、合作创新、发展企业集群等。 一、范围经济的涵义及其延伸 在市场经济环境里,企业面临的需求是决定组织生产的关键因素,这种需求决定了企业生产什么产品(或提供何种服务)、生产产品的数量以及以何种价格将产品投放市场。企业面临的需求趋同时,依靠大批量生产带来的规模经济发挥了显著的效应,如福特汽车大批量生产模式的成功;而当这种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时候,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的生产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应向市场提供具有更高让渡价值的产品,包括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品质更高、更具差异化、更便利的服务等。因此,随着市场需求多样性的发展,范围经济使企业显现竞争力的现象越来越受到重视。 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是指企业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

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或由此而产生的节约。这与企业通过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而使生产成本降低所获得的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

是有区别的.前者强调生产不同种类产品获得的经济性,后者强调的是产量规模带来的经济性。因此,要获得范围经济,一是企业必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包括品种与规格)。二是产品的单位成本由此而降低或得到节约。 范围经济具有可度量性,计量这种成本节约带来的经济性可以用范围经济程度(SC)表示: 其中:C(Qi)表示单一生产Qi的产出所耗费的成本;C(Qi)代表各自生产Qi的成本之和;C(Q1,…,Qn)是生产Q1到Qn种产出所耗费的联合生产成本。如果SC>0,说明联合生产成本C(Q1,…,Qn)小于各自生产Qi的成本之和,这时企业取得范围经济;如果SC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09-11T16:04:44.6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王慧锋 [导读] 摘要:地球上的水文事件,是一种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尚未找到复杂水文现象的科学规律之前,通过建立水文模型来仿真有关水文事件是一种合理、可行的途径。 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 230088 摘要:地球上的水文事件,是一种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尚未找到复杂水文现象的科学规律之前,通过建立水文模型来仿真有关水文事件是一种合理、可行的途径。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一些交叉学科的发展,分布式物理模型被广泛提出,并逐渐成为21世纪水文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1、前言 流域水文模型是为模拟流域水文过程所建立的数学结构,在进行水循环机理的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应用于水文分析、水文预报、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目前,国内外开发研制的流域水文模型众多,结构各异,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流域水文模型。 2、模型的发展及现状 流域水文模型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主要依据传统产汇流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应用于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洪水预报等领域。其间系统理论模型和概念性水文模型得到了快速充分的发展,国外曾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概念性水文模型。比如,最简单的包顿模型和最具代表性的第Ⅳ斯坦福模型。包顿模型是澳大利亚的包顿(W.C.Boughton)先生于1966年研制成功的一个以日为计算时段的流域水文模型,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较适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N.H.克劳福特先生和R.K.林斯雷先生研制的第Ⅳ斯坦福模型(SWM-IV)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有名的流域水文模型,此模型物理概念明确,结构层次分明,为以后许多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此后比较有名的还有萨克拉门托模型和水箱模型。水箱模型是对水文现象的一种间接模拟,模型中并无直接的物理量,参数简单,操作简便,在我国湿润地区的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采用较多。 水箱模型由菅原正已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对我国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影响较大。国内的流域水文模型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也得到蓬勃的发展,其中典型代表为赵人俊教授等于70年代提出的新安江模型。新安江模型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模拟精度也比较高,对我国水文模型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969年,当概念性水文模型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时,Freeze和Harlan提出了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的概念和框架,但当时的相关研究并不多。20世纪80年代以后,流域水文模型开始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包括水文循环的规律和过程如何随时间和空间尺度变化而变化的问题,水文过程的空间变异性问题,还有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生态、气象和气候之间的耦合问题。以前研制的大部分流域水文模型(系统模型和概念性模型),由于其自身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局限性,无法适应这些挑战。因此,人们开始关注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GIS、遥感技术和雷达测雨技术等迅速发展,为研制和建立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提供了强大和及时的技术支撑,使得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成为水文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由英国、法国和丹麦等国家的科学家联合研制而成,发表于1986年,称之为SHE模型。该模型主要的水文物理过程均用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的偏微分方程的差分形式来描述,也采用了一些经验关系;模型模拟流域特性、降水和流域响应的空间分布信息在垂直方向用层来表示,水平方向则采用正交的长方形网格来表示,能较好地描述降雨径流形成机理。从SHE模型开始,人们先后研制建立了一些分布式水文模型,例如MIKESHE、SHETRAN等,这些演化模型在许多流域得到检验和应用。我国水文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黄平先生[1]等提出了流域三维动态水文数值模型;郭生练先生[2]等提出和建立了一种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模拟整个流域的径流形成过程,分析径流形成机理;夏军先生[3]等开发了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该模型既有分布式水文概念性模拟的特征,同时又具有水文系统分析适应能力强的特点,能够在水文资料信息不完全或不确定性的干扰条件下完成分布式水文模拟与分析;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主要用来模拟蓄满产流机制,并通过实例检验模型模拟流量过程以及土壤需水量空间分布的能力;研究者等对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尽概述,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3、模型研究展望 在经历了最初的萌芽与蓬勃发展之后,随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高程模型等在水文学领域的应用,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研究方法必将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1)具有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能为真实地描述和科学地揭示现实世界的降雨径流形成机理提供有力工具,是一种发展前景看好的新一代水文模型。另外,分布式水文模型所需资料主要来自空间水文、气象及下垫面等方面的信息,对实测降雨径流资料的依赖较小,这使得其在无资料及资料精度不高的地区有更好的适应性,也较集总式概念性水文模型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加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物理基础研究、更加合理地模拟和描述水文过程,是改善模型结构和明确参数意义的关键。对水文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尤其是降雨径流形成机理与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地质、水文地质、土地利用和气候气象之间定量关系的揭示,将在本质上推动模型的发展,使其物理意义更加明确,对水文规律的模拟更加贴近真实情况。 (3)GIS和遥感技术为水文模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GIS用于水文模拟,可以用来获取、操作及显示与模型有关的空间数据和所得的成果,使模型进一步细化,从而深入认识水文现象的物理本质,为分布式的水文物理模型研制提供了平台。遥感技术可以提供一些确定产汇流特性和模型参数所必需的下垫面信息和降雨信息,是描述流域水文特性的最为可行的方法,尤其是在地面观测手段和资料缺乏的地区。 (4)尺度问题是当代水文学理论研究的中心内容。近些年来物理性水文模型的最新进展反映了目前处理尺度问题的几种研究思路,其中在物理性和计算效率之间取得平衡的准物理性水文模型、基于不规则网格的物理性水文模型以及直接在宏观尺度上建立数学物理方程的尺度协调的物理性水文模型都有了明显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物理性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方向。 4、结语 传统的概念性集总式模型由于忽略了参数和下垫面条件的时空变化,将参数和变量都取流域的平均值,这与流域的实际情况并不相

分享经济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a5150839.html, 分享经济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栗飞 来源:《时代金融》2017年第09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分享经济也在国内外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了更好认识这一新兴概念,本文归纳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分享经济的定义、理解及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学者研究所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分享经济共享经济协同消费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效提高了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分享经济的发展。目前,美国“分享经济”产值已达1100亿美元,房屋租赁网站Airbnb和打车O2O应用鼻祖Uber就是分享经济在房屋短租和打车行业中的两个典型应用案例。本文将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分别对分享经济的研究进行梳理。 二、国外文献研究 关于分享经济的由来:1978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Joe L. Spaeth在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合作式消费”的概念[1]。2010年,英国作家Rachel Botsman认为“合作式消费”将给人们的消费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共享首先表现在代码的共享(如Linux),其次是生活的共享(如Facebook)和内容的共享(如YouTube),再次是现阶段的现实世界各种离线资产的共享。同时指出信息技术和开放数据、网络的普及是推动合作式消费的一个驱动力[2]。2011年12月,Sara Horowitz发表了《The Sharing Economy's Quiet Revolution》一文,使得“分享型经济”成为西方媒体的热点话题[3]。 对分享经济的认识、理解:Russell Belk认为,分享经济和合作式消费改变了我们过去“我们所拥有的才是我们的”观念,而是一种“你能使用的就是你的”观念;同时指出互联网,尤其是Web2.0的发展促进了分享经济和合作式消费的成长。Christopher Koopman等人认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接触到了更大范围的商品和服务,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可以让消费者搜索到更多更好的商品,也降低了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时促进了网上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互联网和分享经济的发展,降低了对市场经济中传统规章制度的依赖,而我们的公共政策也应该随之改变,适应现实的需要。 对分享经济的案例分析:Katie Finley认为分享经济有社会、经济和技术三大驱动力量。 通过对Airbnb使用者进行访谈,了解人们使用Airbnb的原因,使用过程中的担忧及最让你信任的几点理由,最后给出了Airbnb是一个让人信任的市场中介者的结论。Georgios Zervas等人

流域水文概述

近几十年,新安江模型不断改进,已成为有我国特色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流域水文模型。新安江模型是分散型模型,把全流域按泰森多边形法分成若干块,每一块称为单元流域。在每块单元流域内至少有一个雨量站;单元流域大小要适当,使得每块单元流域上的降雨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并尽可能使单元流域与自然流域的地形、地貌和水系相一致,以便于能充分利用小流域的实测水文资料以及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处理。新安江模型的结构分为蒸散发计算、产流计算、分水源计算和汇流计算4个层次。蒸散发计算采用3层模型;产流计算采用蓄满产流模型;用自由水蓄水库结构将总径流划分为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3种;流域汇流计算采用线性水库;河道汇流计算采用马斯京根分段连续演算法或滞后演算法。对划分好的每块单元流域分别进行蒸散发计算、产流计算、水源划分计算和汇流计算,得出单元流域的出口流量过程。对单元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进行出口以下的河道汇流计算,得到该单元流域在全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将每块单元流域的出流过程线性叠加,即为全流域出口总的流量过程。新安江模型的结构特点可以简单的归纳为:(1)三分特点,即分单元计算产流、分水源坡面汇流和分阶段流域汇流;(2)模型参数少且大多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容易确定;(3)模型参数与流域自然条件的关系比较清楚,可以寻找到参数的区域规律;(4)模型中未设超渗产流机制,适用于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王金忠、胡环[4]利用新安江模型对清河水库产流进行了预报。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5]利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对竞赛流域的洪水进行了预报。李致家[6]等利用改进的新安江模型对高理流域和临沂流域的洪水进行了预报。瞿思敏[7]等利用新安江模型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对青峰岭水库和危水水库流域的洪水进行了预报和比较。这些预报结果都说明了新安江模型在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模拟效果则不够理想。此外,新安江模型在大中流域的模拟效果比在小流域的模拟效果要好。 SAC模型虽然研制完成时间相对较晚,但是其功能较为完善。SAC模型在美国的

l359 网络直播行业分析——以yy直播、章鱼直播、斗鱼直播为例-文献综述-修改1

本科生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网络直播行业分析——以YY直播、章鱼直播、斗鱼直播为例 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 班级 111班 姓名钱佳慧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现代服务业学院 2014年11月

一、引言 网络直播平台,广义上可以分为视频直播、文字直播、语音直播。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视频直播。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市场上大概有二百多家在线直播平台,观看网络直播的人数也在日益增长。本论文之所以以网络直播平台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其在2016 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据艾瑞咨询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 到2016 年中国存在接近200家在线直播平台。直播平台的内容也从早起靠网红和游戏吸粉,变成了直播内容丰富的大杂烩,并且凭借强大的人气开始吸引更多的精英加入直播。 本文通过传播学角度对网络直播行业进行分析,通过网络直播行业的盈利模式找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网络直播行业未来的发展思路进行展望。 二、网络直播的定义 由于网络直播是一种新兴的传播现象,因此学界对于网络直播的定义并不统一,不同学者对于网络直播的划分还存在着一些差异。通过整理先前的研究根据直播的形式和内容,网络直播可以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型网络直播,通过采集电视模拟信号,然后将电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电脑,实时上传到视频网站供人观看。第二类是新型网络直播,用户自行通过信号采集设备将现场音频和视频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电脑,其从内容的生产、传播到反馈整个传播过程都依托于网络和用户,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对象。传统型网络直播与本文要研究的新型网络直播采用相似的技术手段十分容易混淆,为了将两者更加清晰地区分开下文将两者从三个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首先,传统型网络直播实质上是一种媒介融合行为,将相同的内容搬到了不同的媒介上,以网络为载体扩大了内容的传播范围。通过网络看电视卫星直播的内容,受众相当于在观看“网络电视”,并没有体现互联网的特点。新型网络直播则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具有实时、快速、内容多样化、表现形式丰富、互动性强、传播场景化、受众可划分等特点。其次,传统网络直播的节目基本不含有用户原创内容,一般以PGC和OGC的内容为主。而新型网络直播的内容则是依托用户创造,其内容以UGC为主。用户只需具备例如手机或者电脑等简单的信号采集设备,就可以把现场的音频和视频通过网络上传到服务器发布给受众观看。网络直播对于内容制作者即网络主播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没有任何要求和标准,只要具有摄像头和网络直播客户端,谁都可以将其生活中的场景和动态在网络上进行展示。直播的制作者拥有极大的自主性,可

经济管理类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经济管理类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

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

水文学文献综述

森林对水文的影响 唐恩勇 ( 贵州大学林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1班) 摘要:森林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不仅是可供人类开采利用的一种自然资源,更是人类及其他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与物质基础。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无论是生活和生产实践还是科学的研究探索,对于森林的作用都有一个深刻地认识,总的来说,森林的防护效益有这几个方面: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土壤改良及水土保持作用,气候和环境的改善与维持作用,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防治作用,各种生物资源的保护作用,人类健康保健与环境美化作用等等。水不仅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先决条件,而且是全球与局部气候状况的重要决定因素,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水的用途的要求越来越高,用量越来越大,然而,随着全球环境的改变,地球上的可以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征对森林对水资源的作用,森林的存在对于水文效应的影响,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无论是从地上还是地下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森林对水文的影响,更有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有效地实施。研究和认识森林对水文影响的规律,对于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治水患,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森林水文效应生态效益 为了认识森林对自然界水分运动的影响及所产生的效应。研究森林对水文的影响,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1864年德国的 E.埃贝迈尔在巴伐利亚建立了第一个森林气象站,对林区降水量、土壤蒸发和枯枝落叶层对地面蒸发的影响进行了观察。1900年在瑞士的埃曼托尔山地的两个集水区,对森林和牧地、耕地进行了河流流量的对比观察。之后,日本、美国、苏联等国家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20世纪中期以来,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手段日趋现代化。如在不同自然地域内开展各种林分的水量平衡和水质研究,探索不同林种、不同采伐方式对降水和径流的影响,找出最佳森林水文效益的林种和采伐、更新方式,以及在测试仪器和装置方面采用中子散射、无线电遥控、室内模拟等。中国最早是于1924~1926年在山西、山东等地的寺庙林里进行了径流试验。 1森林的地上部分对降雨的再分配过程 大气降水落到森林表面时,首先被森林植物地上部分截留引起降水的第一次分配。然后,当降水量足够大时,一部分降水到达枯枝

周其仁 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周其仁 天则研究所主持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现在已经出版了第一批成果(张曙光,1996)。这批成果的一个显著特点——将自科斯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许多新发展运用于中国近年发生的制度变迁——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同时,这项研究也比较系统地在中国实践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但是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已有评论的注意。因此,本文侧重讨论这项研究的方法论含义,并借此机会和读者交流关于科斯研究经济学方法的体会。 一、科斯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科斯有一个迷人的特点:他的研究成果好像总也造不成“立竿见影”的“轰动效果”。读者一定知道,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要到二三十年后才被世人刮目相看。后来大行其道的“交易费用”概念,据科斯自己回忆,形成之时约为1932年。其时,科斯还是一个中国人所讲的“小年轻”,在英国一家经济和商业学院里担任“担心备课达不到水平”的助理讲师。五年后,论文发表,师友学长中有人前来道贺,但竟无一人讨论科斯的新见解。当时看好这篇论文对经济学发展异常贡献潜力的,好像只有科斯自己(他当时写信告诉友人,“我不相信我的一生中还会做出如此重要的工作”)。到20世纪50年代,论文被选入美国一本重要的价格理论文选;60年代,有人在脚注里加以引证;70年代,开始有人讨论;直到80年代,引证和讨论才突然与日俱增,以致比“以前40年的总和还要多”。1991年11月,当科斯在斯德哥尔摩为他在交易费用、产权、企业和社会成本问题上对经济学的贡献而领取诺贝尔奖时,他已经80多岁高龄,垂垂老矣。 不过,即使在科斯名扬四海之后,还是少有人谈到他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贡献。我们看到,无论行家里手们同意不同意,“科斯定理”已经被广泛“考虑”过了。“交易费用”概念,有人阐述,有人运用,有人批评,也已经广泛地、甚至过于广泛地被“考虑”了。“社会成本问题”的思想,对产权、商业纠纷、环保和其他公用财产的利用,以及一切具有所谓“外部效果”的合约问题的深远影响,更是有目共睹。但是,科斯何以得出这些影响和改变当代经济学的成果来的?

范围经济研究的文献综述

范围经济研究的文献综述 范围经济是由产品的多样化引起的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的经济现象。范围经济存在于各行各业中,它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对范围经济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范围越来越广。 标签:范围经济;经济增长;综述 1 关于范围经济的基本观点 (1)国外对范围经济研究起步较早,对于范围经济下的定义有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潘扎尔和威利格最早定义了范围经济,指出范围经济就是当一个企业从专攻一种产品转而生产多种产品,即当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扩大时,其平均成本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2009)指出:“当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各生产一种产品的两个企业所能达到的总产量时(两个企业分配到相等的投入要素),存在范围经济。” (2)国内学者对于范围经济下的定义有平新乔(2001):“当一个企业以同一种资源(或同样的资源量)生产一种以上的产出品时,由于生产活动纬度的增加(即生产范围在横向上的扩展)所带来的效益增进(或利润上升,或成本节省),叫做范围经济。” 周天勇(2005):提出需要对范围经济进行重新定义。他认为对范围经济的定义要引入时空因素,同时还要区分厂商范围经济与区域范围经济。他认为如果一个区域同时有多个产业的成本收益,从长期看,比本区域单一产业成本小收益高,这种现象也应当称之为区域产业的范围经济。 叶华光(2008)认为周天勇对厂商范围经济的定义还值得进一步讨论,他指出厂商的范围经济对厂商而言应该是一种现实经济,至少能够从联合生产的成本与单独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比较中获得实际成本的节约。 当然也有部分学者对上述这些定义提出置疑,认为范围经济还要引入时空因素,区分厂商范围经济与区域范围经济等。 2 范围经济成因研究 关于范围经济的来源研究,列举一些学者对此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蒂斯(1980)认为范围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诀窍的共同和重复使用”,这里的诀窍包括技术上的诀窍和管理上的诀窍。

微观车辆跟驰模型对比研究

微观车辆跟驰模型对比研究 摘要:车辆跟驰模型是微观交通流模型研究的基础。本文对GM模型、线性模型、安全距离模型、AP模型、模糊推理模型和神经网络的车辆跟驰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评述,从传统模型入手,分析其存在的优缺点,基于此又阐述了在传统模型基础上改进的模型或者是利用新的方法建立的模型,提出了目前还存在的没有解决的问题,并且对每个模型作了中肯的评价。为今后研究微观交通流模型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交通流;微观交通流;车辆跟驰模型;对比研究 1跟驰模型 跟驰理论是运用动力学方法,研究在无法超车的单一车道上车辆列队行驶时,后车跟随前车的行驶状态,并且用数学模型来表达并加以分析阐明的一种理论。跟驰理论只研究非自由行驶状态下车队的特性。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有以下三个特性:制约性、延迟性和传递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的学者对车辆跟驰模型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发表了众多的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刺激—反应模型、安全距离模型、生理—心理模型,模糊推理模型,神经网络的车辆跟驰模型。 2.1刺激—反应模型及评价 刺激—反应模型重在描述驾驶环境中各种刺激对驶员行为的影响,包括GM 模型和线性模型。 (1)GM(General Motor)模型 GM模型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车辆跟驰模型。其一般表达式为: (1) 式中: ——t + T 时刻第n+1辆车的加速度; ——t时刻第n辆车与第n+1辆车之间的速度差; ——t时刻第n辆车与第n+1辆车之间的距离; c,m, l——常数。 GM模型形式简单,物理意义明确,许多后期的车辆跟驰模型研究都源于刺激—反应基本方程。但是GM模型通用性较差,这是因为在确定m和l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矛盾之处。另外,当前后车速相同时允许两车的车头间距无限减少直至为零,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2)线性模型 Helly提出的线性模型考虑了前面第一辆车是否制动减速对后车加速度的 影响项,有以下关系: (2) (3) ——期望跟驶距离; ,,α,β,γ——参数。 Helly认为应当与车头间距变量及反应时间T有关,这样就产生了m=0,l=1

网红经济研究文献综述

“网红经济”研究文献综述 小组成员:景嘉辰、李程、杨志远、尹文强、钟源、金鑫成、杨晨一、摘要 本文先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中引出“网红经济”这一独特的新兴经济体,表明研究“网红经济”的原因及意义,而后又具体探讨了近期对“网红经济”的研究,并构建出我们对其探讨和研究的思路,即分别从明星效应、网络营销、事件营销、KOL(关键意见领袖)等方面具体探讨“网红经济”效应及其发展趋势,最后综合上述内容对其作出概括性的总结并列出相关参考文献。 二、关键词 明星效应、网络营销、事件营销、KOL 三、正文 (1)前言 近年来,在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趋势放缓的背景下,“网红经济”这一新兴经济体却以其迅速的崛起猛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网红经济”,即以一位网络达人为 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味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 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随着微博等 社交媒体以及一些视频直播网站的迅速发展,网红的数量以及网红所集聚的粉丝数 量也不断增多,因此,网红的影响力也渐趋强大,而依托于淘宝平台的开放性,网 红们可以成功地将人气变现,更甚于此,网络红人“papi酱”近日获得1200万元 投资更是让我们预见了“网红经济”更大的潜在可能,也让我们不能无视“网红经 济”这一新兴经济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这一新兴经济体的 意义不言而喻。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并进行量化的可视性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发 现有关于“网红经济”效应及其发展趋势的结论,例如,网络红人是如何有效地将 其粉丝成功变现并且转化率有多高,另外,如果网络红人一味地在其粉丝中推销自 己的产品是否会引起粉丝资源的丧失,又或者,“网红经济”能否在未来持续发 展…… (2)主体 “网红经济”作为近年来骤然崛起的一股新生力量,人们对其虽有较多关注,但是针对其所进行的系统化研究却较少,因而在这里我们将会引述一些针对其较科 学但并不十分学术性的观点来简述近期关于“网红经济”的研究,其中包括网红的 诞生和由来、网红经济的主要平台和运作模式、针对个别具体网红的分析等。近期 研究表明,社交媒体是网红诞生的主要场所,也是网红和粉丝互动的主阵地,常见的 网红活跃平台可分为综合类社交平台、视频网站、社区论坛、社区电商四类。新浪 微博由于其庞大的用户规模、平台的媒体属性和用户的消费属性,成为网红的主要 聚集地。网红经济的主要平台是新浪微博和淘宝网。【1】据悉,淘宝平台上已经有 超过1000家网红店铺。2014年“双11”活动,销量排名前十的女装店铺中红人店 铺占到整整七席;部分红人店铺上新时成交额可破千万元,表现丝毫不亚于一些知 名服饰品牌。 网红经济的运作模式为:在网红经济渐渐兴起时,淘宝平台上已经出现了以莉家和榴莲家为代表的网红孵化公司。这些孵化公司原本是比较成功的淘宝商家,但 在跟网红的合作中,网红们负责和粉丝沟通、推荐货品,孵化公司则将精力集中在 店铺日常运营和供应链建设以及设计上。这种强强联手的模式,已经体现出了威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