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桥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

大桥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

大桥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
大桥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

目录

1 概述 (1)

1.1 项目背景 (1)

1.2 评价依据 (2)

1.2.1 有关法律、法规 (2)

1.2.2 相关技术、规范性文件 (2)

1.2.3 报告编制依据 (3)

1.3 评价河段范围与防洪标准 (3)

1.3.1 评价河段范围 (3)

1.3.2 防洪标准 (4)

1.4 研究路线及工作内容 (4)

1.4.1 研究路线 (4)

1.4.2 工作内容 (4)

1.5 基础资料 (5)

2 基本情况 (6)

2.1 建设项目概况 (6)

2.1.1 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目的 (6)

2.1.2 设计工程规模及布置 (6)

2.1.3 大桥主要技术标准 (7)

2.1.4 桥梁设计方案 (7)

2.2 河道基本情况 (9)

2.2.1 流域概况 (9)

2.2.2水文、气象、泥沙特征 (9)

2.2.3河段地质条件 (11)

2.3 与既有涉河工程的关系 (11)

2.4 有关规划和实施情况 (13)

3 河道演变 (14)

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14)

3.2 河道近期演变趋势分析 (14)

3.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14)

4 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计算 (16)

4.1 水文分析计算 (16)

4.1.1水文测站基本资料 (16)

4.1.1.1测站分布 (16)

4.1.1.2测站及基本资料复核 (16)

4.1.2设计洪水计算 (17)

4.1.2.1采用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17)

4.1.2.2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设计洪水 (20)

4.1.2.3设计成果合理性分析 (20)

4.1.2.4分期洪水计算 (20)

4.2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成果 (21)

4.3 壅水与行洪分析计算 (22)

4.3.1模型基本方程 (22)

4.3.2计算的基本资料 (23)

4.3.3计算结果与分析 (24)

4.4 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 (25)

4.4.1桥下一般冲刷 (25)

4.4.2桥墩局部冲刷 (26)

4.4.3桥梁基础复核 (26)

4.4.4堤脚冲刷计算 (27)

4.4.5建桥后河道冲淤演变规律 (27)

4.5项目建设对河段泄洪影响的分析计算 (28)

4.6 河势影响分析计算 (28)

4.6.1 滩槽和河岸线变化 (28)

4.6.2河道稳定性分析计算 (29)

4.6.3 对河势稳定的影响 (30)

5 综合影响评价 (32)

5.1 与有关规划、标准、管理的关系分析 (32)

5.2 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 (32)

5.3 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32)

5.4 对现有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及其他水利工程设施的影响分析 (32)

5.5 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33)

5.6 对第三合法水事权益人的影响分析 (33)

6 防治和补救措施 (34)

6.1 工程影响防治与补救措施 (34)

6.2防治与补救措施的投资概算 (34)

7 结论和建议 (35)

7.1 结论 (35)

7.1.1 河道演变规律、发展趋势及河势稳定的分析结论 (35)

7.1.2 建设项目对各方面的影响评价结论 (35)

7.2建议 (36)

附件: (37)

附图目录: (37)

1 概述

1.1 项目背景

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连接线工程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根据《广元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和工业强市的发展部署,将大石片区划入广元市中心片区,利用南河上游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发以低层滨水生态住宅为主。另一方面,大石镇位于大(石)荣(山)元(坝)片区,大石、荣山、元坝三镇联动发展以建立南河上游的生态屏障,形成广元城市东翼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轻工基地。同时,在建广元市广巴、广陕高速连接线(即绕城高速公路)从大石镇穿过,大石镇利用绕城高速公路出入口(即大石互通)的交通优势,形成以物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的城市东入口产业片区。本项目也是广元市“三横九纵”干道交通系统中九纵线中的第七纵的一段,是连接大石片区一横至三横线的重要城市主干路,也是广元城区东部片区重要出入通道。本项目投资为BT模式。

工程设计起点位于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收费站出口,与收费站出口做T 字平交,起点里程K0+000,路线总体走向是从东北向西南方向,顺着曹家河右岸发展,在K0+440下穿广陕、广巴高速杜家河大桥,经罗圈湾、桐梓湾后于K2+027处下穿广旺铁路、国道212线后,于K2+407上跨拟建的滨河北路,跨越南河后,终点与滨河南路交叉,终点里程K2+591.259,路线全长2.591km。全线设置1座大桥南河大桥,起点K2+352,终点K2+605,桥梁总长253.1m,桥面宽22m,桥墩采用三柱式桥墩。

受广元市利州区利元国有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汉中市水利水电建筑勘测设计院)从2014年7月开始承担南河大桥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的编制。《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连接线工程南河大桥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是根据《四川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编制大纲》(试行)和相关技术、标准编制。关于编制《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连接线工程南河大桥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的委托书见附件。

编制单位经过近1个月的努力工作,全面收集了桥位河段的水文泥沙与河床地形等有关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对桥区河段多年来的河床演变分析及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建桥后引起的水位壅高及范围较小,引起的流场变化范围、流速值增加以及主流变化等均较小,修建该桥对该河段的防洪和河势稳定均不会产生

较大影响,于2014年8月完成了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连接线工程南河大桥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

项目地理位置图

1.2 评价依据

1.2.1 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2010.12);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

(7)《水利部、国家计划委员会(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

(8)《四川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川水发[2004]40号);

(10)《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011]593号)。1.2.2 相关技术、规范性文件

(1)《防洪标准》(GB50201-94);

(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3)《水电水利工程泥沙设计规范》(DIJT5089-1999);

(4)《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GB/T50159-1992);

(5)《河流泥沙颗粒分析规范》(SIA2-1992);

(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7)《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

(8)《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

(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10)《四川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编制大纲》(试行)(四川省水利厅2004年);

(11)《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

(1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C30-2002);

(1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14)《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

(15)《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16)《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1984);

(17)《四川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2010)。

1.2.3 报告编制依据

(1)《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2014年6月);

(2)《广元市利州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同意开展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连接线工程前期工作的函》广利发改函[2014]19号;

(3)《广元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4)《广元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5)南河河堤设计方案(利州区水务局)。

1.3 评价河段范围与防洪标准

1.3.1 评价河段范围

根据《四川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编制大纲》要求,确定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的河段范围为:横向两岸宽度为南河左、右岸河岸线外延10m范围,纵向为大桥建成后产生雍水和形成冲刷影响上下游各300m范围,本次论证河段总长度约1.25Km。

1.3.2 防洪标准

本工程评价河段范围位于利州区大石镇境内,按国家现行《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规定,南河左、右岸已建成河堤其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规定和桥梁结构,确定拟建南河大桥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1.4 研究路线及工作内容

1.4.1 研究路线

本评价报告所采用的研究路线为:水文分析计算以实测资料为基础与历史调查洪水计算相结合,计算设计洪水下拟建工程占据的过水断面及其所引起的最大壅水高度、壅水范围、冲刷淤积等,综合分析确定南河大桥修建对本段河道行洪、河势稳定以及本段河道内其他已成和规划水利工程的影响。采用经验公式推求流域设计洪水,同时参考快乐大桥行洪论证中洪水成果、广元市防洪工程的成果资料。

1.4.2 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水文分析计算、壅水分析计算、水流对河槽的冲刷计算、过洪能力、工程对河道行洪影响的综合评价等。

(1)水文分析计算

计算内容包括:对所用水文站水文资料进行复核与审查,设计洪水计算、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确定等。

(2)壅水分析计算

桥梁建成后,由于过水面积减小,河流要产生一定的壅水作用。其主要内容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桥上的壅水高度和壅水长度。

(3)冲刷分析计算

桥梁建成后,由于过水面积减小,流速增大,使水流挟沙能力增强,对河槽产生冲刷作用。其主要内容是计算输沙平衡状态下的河槽最大冲刷深度及河堤的冲刷深度。

(4)河势稳定评价及第三水事权益人的影响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工程的建设对河道的稳定、堤防的安全及上下游已建涉水工程的影

响等。

1.5 基础资料

(1)工程河段地形图;

(2)《广元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3)《广元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4)南河河堤设计方案(利州区水务局)。

(5)《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2014年6月)。

2 基本情况

2.1 建设项目概况

2.1.1 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目的

建设项目名称: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连接线工程

建设项目地点:建设项目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快乐村,距南河出口约12Km。

建设项目目的:改善大石片区交通环境。

2.1.2 设计工程规模及布置

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连接线工程南河大桥,起点K2+352,起点坐标X=3587592.236、Y= 585224.673,终点K2+605,终点坐标X=3587440.949、Y=585021.818,桥梁总长253.1m,桥面宽22m,桥墩采用三柱式桥墩。本桥在南河北岸上跨滨河北路,跨滨河北路段采用现浇箱涵,整体性好,桥型美观;在南河南岸上跨滨河南路,设立辅道实现其与滨河南路互通,大桥与河道水流方向存在约10°夹角。新建南河大桥主跨上部结构使用梁高较小的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上部梁片可工厂标准化制作,施工工期短,施工工艺简单,能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桥型简单美观,桥面视野开阔,施工难度小,投资相对较高。

南河大桥地理位置图

2.1.3 大桥主要技术标准

(1)安全等级:大、中桥安全等级为一级; (2)设计荷载:城-A 级。

(3)设计洪水频率:大、中、小桥及涵洞1/100。

(4)地震设防:本地区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0.1g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 桥址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 。

(5)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

(6)桥梁宽度:桥面标准横断面宽度为0.5m (防撞护栏)+3.0m(人行道)+0.25m (路缘带)+2×3.5m (车行道)+0.5(双黄线)+2×3.5m (车行道)+0.25m (路缘带)+3.0m(人行道)+ 0.5m (防撞护栏)。

2.1.4 桥梁设计方案

本桥在南河北岸上跨滨河北路,在南河南岸上跨滨河南路,设立辅道实现其

与滨河南路互通。新建南河大桥主跨使用梁高较小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

规划滨河北路

国道212线

高速连接线

下穿广旺铁路和国道212线

上跨

万源

龙洞碥

雪峰

雪峰

滨河南路下穿

南河大桥

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具体方案论述如下:

本方案南河大桥在跨越南河段采用25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上部结构布跨:(2x30)+(3x25)+(3x25)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18+18.102+20)m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全长253.1m。跨越南河主桥段采用7片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组成桥面宽为22.0m的标准横断面。本方案桥墩采用三柱式桥墩,桩径1.5m,两侧桥台均采用U 型台,扩大基础。主桥跨河道部分桥墩间距为25m,左岸跨河堤处桥墩间距18m,大桥桥墩与河道水流方向存在约10°夹角。

本方案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上部梁片可工厂标准化制作,施工工期短,施工工艺简单,能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桥型简单美观,桥面视野开阔,施工难度小,投资相对较高。

桥型布置图

主桥横断面布置图

2.2 河道基本情况

2.2.1 流域概况

南河为嘉陵江中游广元至苍溪段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广元市城东北麻柳乡吴二包李家坪,流经利州区荣山镇、大石镇,于广元市主城区汇入嘉陵江,河道长75km,流域面积738km2。河口高程466m,天然落差894m,平均比降为6.28‰。该河道多为沙砾石河床,断面呈“U”型,天然稳定岸线上下段变化平顺,河宽一般介于120m~260m之间,河道中边滩发育。南河水系发育,自上而下的主要支流有长滩河、缠龙河、小稻河等。南河属于嘉陵江中上段左岸支流,由于两河均处于我省川北深丘浅山地区,暴雨冲刷是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随着上游区植被的恢复,河道内泥沙情况处于逐渐减轻的趋势。

工程以上流域面积约620 km2,支流纵横,汇水面积较大,河床比降约3~5‰,流量因季节变化波动较大,洪水陡涨陡落,冲刷力较强,为典型的山区性河流。工程项目所在地以上南河干流无大型水利工程,工程拟建位置上游约650米有曹家河汇入。

2.2.2水文、气象、泥沙特征

利州区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适宜,四季分明。

冬春季节,该区受北方冷空气影响,降水少。年内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常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猛涨,造成洪涝灾害。其余的盛夏时间常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连晴高温天气,形成盛夏伏旱。进入秋季后,冷空气逐渐加强南下,而高原近地面仍为热低压控制,低压东侧的偏南气流与南下冷空气在盆周相持,因而成云致雨,造成秋涝。

境内年均气温16.0℃,东西两侧山丘地区略低于嘉陵江干流沿岸地带。年内气温最高在7月份,月平均气温26.3℃;最低气温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4.6℃。霜期变化情况由北向南渐减,年平均无霜期260天。

年均降雨量1185.5mm,多年平均年降雨天数为153.4d,夏、秋季节 (6至9月) 受暖湿海洋气团控制,水气充足,降水显著增多;约占全年总降水时的75.6%,月降水以7月份最多,其中又以7月上旬为最大。冬季(11至3月)降水稀少,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左右。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少水年不足丰水年的三分之一,易造成少水年大旱,丰水年多洪水。

区内夏秋季节气候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左右, 7至10月份均在75%以上,最高可达到76.7%;1至3月份最低为60.3%,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483.6mm(20cm 蒸发皿观测值)。

境内雾日在秋末冬初季节出现较多,年均雾日约在20d左右,主要发生在西南部的低山河谷地带。境内日照时数1389.1h,日照百分率为31%。

区境内大风常出现在每年春秋季节转换交替阶段。多年平均风速1.7m/s,最大风速28.7m/s,有时山口河谷达8~10级以上。每年3月至5月和10至11月,大风日数最多,持续时间一般16至18小时,最长时间3天。每年盛夏,雷雨常伴阵性大风,但持续时间较短。

2)径流、洪水特征

南河流域位于嘉陵江广元城区段左侧,集水面积较小,易受暴雨区笼罩,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特性受下垫面和支流洪水影响,属陡涨陡落型洪水,加之该区属于我省川北大巴山暴雨区,暴雨量级大,峰型尖瘦,由此形成的洪水具有起涨快,陡涨陡落,与暴雨过程基本同步的特点。

三川水文站紧挨着南河流域,水文地理环境与南河流域也极为相似,参照该站实测洪水资料分析,工程区洪水多由暴雨引发,多出现在6~9月,一次洪水过程历时约1~2d,洪峰过程为单峰,洪量多集中在1d内。

3)泥沙特征

河流水沙关系密切,沙量主要集中在汛期,具有大水大沙,小水小沙的特点。

根据《四川省嘉陵江广元市城区防洪工程实施方案报告》中的设计成果,南河流域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95.2万t,推移质泥沙输沙量4.8万t。

2.2.3河段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工程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川北浅~中度切割的低山丘陵区,山脊高程500~800m,区内以侵蚀堆积地貌为主,其次为构造剥蚀地貌。堆积地貌分布于南河两岸,主要发育有漫滩及Ⅰ阶地,构造剥蚀地貌分布于南河两岸外围低山丘陵区,主要表现为单面山、不规则条形山脊等与侵蚀洼地相间分布的地貌形态。

(2)地质构造

工程区在区域大地构造上位于龙门山前陆逆冲楔和扬子地块分界线靠近扬子地块一侧,地处新华夏构造体系龙门山构造带的北中段附近的东侧,南侧紧邻四川拗陷,东邻巴中——仪陇莲花状构造。而岷山断块和龙门山构造带又是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分界的一部分,以此为界,东、西两侧的构造变形及其地震活动性出现明显差异,岷山断块和龙门山构造带以东的四川盆地断裂构造不甚发育,规模小,活动性弱,仅有一些零星的中强地震活动记载,是相对的稳定区。以西的地区,断裂规模大、活动性强,地震频发,尤其是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于块体边界断裂上,是活动构造区。

工程场地内无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活动断裂,主要受外围中强地震的影响,根据GB 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第1号修改单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另据工程区附近《广元昭化水电站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地震动参数复核结果,在50年超越概率10%时,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100cm/s2。

(3)不良地质现象

据地表地质调查,桥址区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无地质断裂及自然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桥址两岸均建有河堤,岸坡整体稳定性较好。

2.3 与既有涉河工程的关系

评价河段内有几处涉河项目,主要有:

(1)左岸防洪堤

南河大桥评价河道左岸南河大桥桥址上游堤防在建,下游堤防已建成,其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该段河堤采用栏杆高代替超高。堤防采用半重力半生态护坡堤型,评价河段堤顶高493.88~491.44米。

(2)右岸防洪堤

南河大桥评价河道右岸有已建成的堤防,其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该段河堤采用栏杆高代替超高。堤防采用半重力半生态护坡堤型,评价河段堤顶高493.88~491.44米。

(3)河道两岸穿堤排水涵洞

河道评价范围内穿堤排水涵洞出口均布置于挡墙上,出口高程均低于河道50年一遇洪水位。

桥址上游约30米左岸穿堤箱涵(上图)

桥址上游约200米左岸穿堤箱涵(上图)

桥址上游约520米左岸穿堤箱涵(上图)

桥址上游约650米左岸穿堤圆管涵(上图)

(4)河道两岸管线设施

南河左岸滨河南路正在建设,桥址处滨河南路还未施工,沿道路两边埋设有通信线、燃气管、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电力线,管线埋深在3~4米,管线平面布置距河堤堤顶外边线8~34米。

南河右岸沿堤顶已埋设有光缆线,距堤顶约2米(见下图)。

2.4 有关规划和实施情况

(一)滨江北路

根据《广元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南河右岸滨河北路正在规划设计阶段。

(二)滨江南路

南河左岸有在建的滨河南路,起点接在建的南河快乐大桥终点处,终点至荣山片区南河龙洞碥大桥处,道路总长6819.117米,道路宽度27米。

3 河道演变

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拟建的南河大桥位于广元市大石镇下游,距雪峰约2公里,距南河出口约12公里,桥位上下游河道较为顺直,受河势条件控制,水流易淘刷凹岸,而在凸岸形成淤积边滩,但由于两岸受已建防洪堤的影响,河岸稳定。

南河汛期由于上游来沙量较为丰富,工程河段由于受河床边界的约束,上游来沙不易在河床中落淤,一般均通过河床断面向下游输移,仅极少部分物质在两岸边滩附近淤积,河道呈现出年内冲淤变化大,但年际相对平衡的特征。根据现场观测和调查,河床冲淤基本平衡,河床冲淤变化小,河型河势较稳定。

综合上述分析结果表明:评价河段目前基本能保持冲淤平衡,河型、河势及岸线等基本保持稳定。

3.2 河道近期演变趋势分析

从现场查勘情况来看,河道断面有一定的冲淤变化,但变化很小,河道近期基本稳定。由于河道顺直,河道两岸均建有河堤,因此一般洪水主要表现为下切侵蚀。论证河道内,河床为稳定性较好的砂卵石,河段内地质条件较好。河道遇较大洪水时,两岸有一定的淤积,受河堤的制约,河道冲淤变化较小;发生一般性洪水时,河道断面基本没有变化,平面形态上,河道滩槽相对稳定,河势总体稳定。

3.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南河大桥工程主要由于桩式桥墩对水流的束窄阻水作用,使局部水流流态发生变化,引起相应的河床调整,这种调整主要表现为:在桥墩上游因桥墩阻水而产生壅水,流速减小,泥沙淤积;在桥墩之间因桥墩束水,水位降低,流速增大,造成局部冲刷;在南河大桥下游水流扩散,流速降低,再一次引起河道的泥沙淤积。同时由于桥墩分流和导流作用,可能引起水流流向的局部变化,也可能引起河床的演变。

南河大桥的建设引起的流速分布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桥墩附近的区域,其下游形成掩流带,其流速略有减小,这将使得南河大桥附近产生一定的边滩淤积现象,但由于流速减小幅度并不大,因此淤积现象不十分明显。

根据桥梁所在河段的河道特点、工程布置情况,工程实施后,河道在汛期河流造床时,水流条件与天然情况相比,变化很小,河床可能发生局部、暂时、微弱的变形,但河道本身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自动调整到冲淤平衡状态。

工程建成后,河流地质地貌条件、河床地层的组成均没有改变。根据对桥梁附近已建的大桥桥址河段的调查分析,大桥的建成对河道两岸的影响是很小的,影响较大的是对桥墩附近的冲刷。

4 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计算

4.1 水文分析计算

4.1.1水文测站基本资料

4.1.1.1测站分布

南河流域内无水文站点。临近流域嘉陵江干流设有广元水文站(新店子水文站),雍河上有三川水文站,工程附近水文站资料情况见下表。

4.1.1.2测站及基本资料复核

(1)新店子水文站

嘉陵江上游干流控制站,1952年水利部水文总站设朝天驿水位站,1957年撤消,1962年恢复,1963年5月1日将断面下迁180m,同年再次下迁400m改为新店子,1967年改名为先锋水文站,1975年恢复为新店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25367km2。

测验河段河道呈“S”型,基本断面设于弯道中央,离上弯400m,离下弯200m,水位在480m以下右岸出现滩地,串沟,右岸漫滩后,滩地部分流向与基线有一夹角。河底由沙卵石组成,常有沙洲出现,河道冲淤变化比较大。主槽左右摆动,主流多偏于左岸。左岸为石灰石组成,右岸为易风化的破碎页岩组成,水位在480m 以下比较稳定,下游2800m处左岸有一个支流加入。水位用黄海基面。流量测验以流速仪为主,流速仪多以常、简测法为主。高水个别测次采用浮标法,流速仪测速以一点法(0.2或0.6)为主,个别年份和部分测次也采用了3点法和5点法测速。布设垂线9~14条,布设合理,基本能控制断面流速分析。浮标测速一般投放浮标13个以上,浮标类型为草把,投放的浮标分布合理,能控制断面流速变化。

(2)广元水文站

广元水文站设立于1997年,由原新店子水文站下迁至广元市上西坝,东经105°50′,北纬32°27,集水面积25647km2,域内河长395km,至河口距离745km。水位观测断面左岸自然状态缓坡,右岸上西河堤顶高104.98m(高程系统为水文站假定高程)。测验河断顺直,控制条件较好,河床由沙卵石组成,有轻度冲淤变化,左岸中高水时有少量杂草和树木,为复式河床,中高水右岸滩地淹没。

新店子、广元等国家基本水文(位)站的实测资料,历年来,分别经长江水利委员会、成勘院、省水利院、水电五局、绵阳市水电设计院等单位审查、复核。资料基本是可靠的,满足本次水文分析要求。

(3)三川水文站

三川水文站于1967年3月由四川省水文总站设立,嘉陵江中游左岸山丘地区小河代表站。于1969年5月正式测流。控制集水面积303km2。三川站测验河段顺直长度约500m左右,基本水尺断面设于顺直段左岸上部,河床为沙砾石,乱石组成,冲淤变化较小。

该站有1957至今的实测水文资料,精度较高,可靠可用。在《四川省洪水调查资料》中查得1925年、1954年和1963年历史洪水调查资料,精度评价供参考。

4.1.2设计洪水计算

4.1.2.1采用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1)设计暴雨

工程所在南河流域内无水文站点,流域内仅有麻柳树,张坝两侧雨量站,均为国家水文站网的基本站点。雨量观测采用段次为汛期4段制观测。各站的观测资料证书可靠,并且所有资料均经过在站整编、初审、复审,以及汇编等记到工序,资料精度较高。

本次洪水计算采用的流域重心点6小时和24小时点设计雨量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等值线图查询,流域面平均雨量设计值根据点面换算系数和修正系数法计算。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中推荐的方法计算,采用推理公式推求南河大桥工程评价河段的设计洪水。经过计算,6小时综合校正系数为0.668,24小时综合校正系数为0.768,点面计算雨量成果如下表。

稳定性方法评价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概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作者:张媛)对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有: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离散单元 法、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法、DDA法、流行元法、块体理论法、可靠度方法、模 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系统评价法、聚类分析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专家系统。在概要地叙述了各个方法的理论基础上,对各个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叙述,指出了各自的适合条件以及目前的应用状况。其中极限平衡法、块体理论法很多时候 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快速拉格朗日法具有随意性,DDA法在数学收敛上的实 现有一定的难度,有限元法需要定义合适的系数,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聚类分析法不能全面、最优,专家系统对于知识的获取具有一定的难度,综合各个方法,其中的离散单元法、流行元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适用性较好。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评价方法 Prospect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on Slope Stability Zhang Yuan (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Liaoning Fuxin 123000 )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s the prospect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on slope stability. There are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Finite Element Method, Distinct Element Method, Fast Lagrangion Analysis of Method,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Manifold Element Method, Block Theory, Reliability Method, Comprehensive Fuzzy Evaluation, Grey system Evaluation, Clustering Analysis Method, Neural Network, Genetic Algorithm, Expert System. On the base of the theory summary about every method, the paper relat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methods,points their suiting conditions and using state. In the outline,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and Block Theory cannot agree with the fact at the most time. Fast Lagrangion Analysis of Method is at its ease, There is a difficulty of math converge about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Finite Element Method needs to definite suitable coefficient, Comprehensive Fuzzy Evaluation and Clustering Analysis Method cannot give a overall result, or often it is not the best, Expert System has a

大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大桥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合同项目经理部 2013年6月20日

一、编制依据 1、《**************施工图设计》第四册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3、《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GD81-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工程概况 ***************标段起止桩号K107+800-K118+000,全长10.2km。由*******承建。主要工程数量:互通一处,互通起止桩号为 K115+280-K116+900,长度1620米;桥梁5座,其中大桥4座,中 桥1座,共1385m,**大桥10×30m,**大桥5×30m,**大桥19× 30m,**大桥4×30m,**桥3×30m;涵洞34座,天桥1座。灌注 桩249根,30米箱梁176片,30米T梁228片。路基挖方 1574771m3,填方为2261655 m3,本桩利用649285 m3,远运861187 m3,借方750830m3。合同总造价2.57亿,合同工期20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6月1日,竣工日期2015年1月31日。 **大桥,桥梁全长577米,设计角度90度,上部结构采用19孔3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台、肋板台、桩基础。8,9,10,11,12号桥墩采用空心墩,其余桥墩采用柱 式墩。 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识别风险的思路很多,本次风险识别主要以调查评议为主。根 据该项目提供的资料、地质报告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施工设计、

广安岳池县北部山区公路工可、专项报告、初步设计工作大纲

六、工可、专项报告、初步设计工作大纲

目录 1.对招标项目的理解 (4) 1.1项目背景 (4) 1.2 建设规模及总投资 (4) 1.3招标范围 (5) 1.4设计周期 (5) 1.5建设条件 (5) 1.5.1地形地貌 (5) 1.5.2地质 (5) 1.5.3水文 (5) 1.5.4航道 (6) 1.5.5气象 (7) 1.5.6地震 (7) 1.5.7城镇规划 (7) 1.5.8区域路网情况 (10) 2.总体设计思路 (12) 3.对前一段工作技术结论及技术方案分析 (13) 3.1桥位及接线论证 (13) 3.1.1中和镇渠江上码头渡改桥 (13) 3.1.2赛龙镇猫儿沱渡改桥 (14) 3.2初拟桥型 (16) 3.2.1控制因素 (16) 3.2.2桥型比选 (17) 3.2.3桥型总体布置 (18) 4.主要工作内容及深度 (22) 4.1工可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深度 (22) 4.1.1调查、收集主要原始资料 (22) 4.1.2社会经济和交通量调查分析及预测 (22) 4.1.3技术标准研究 (22) 4.1.4建设条件、路线走廊方案、桥位方案沿线实地调查踏勘 (22) 4.1.5桥位及桥型方案选择研究 (23) 4.1.6 路线走廊方案选择研究 (23)

4.1.7工程建设规模 (23) 4.1.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3) 4.1.9经济及财务评价 (23) 4.1.10环境影响分析、社会评价、风险分析 (23) 4.2专项报告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深度 (23) 4.2.1环境影响评价 (23) 4.2.2水土保持方案 (24) 4.2.3通航安全影响论证 (24) 4.2.4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 (25) 4.2.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6) 4.2.6压覆矿产资源调查 (26) 4.2.7地震安全性评价 (27) 4.3初步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深度 (27) 4.3.1目的和作用 (27) 4.3.2主要工作内容及深度 (28) 4.3.3初步设计文件组成 (28) 4.4工程勘察主要工作内容及深度 (30) 4.4.1勘察目的 (30) 4.4.2勘察任务 (31) 4.4.3勘察工作量布置 (31) 4.4.4勘察报告文件组成 (33) 5设计周期及进度计划 (34) 6装备配置、软硬件配备及其应用情况 (35) 7.质量保证措施 (36) 7.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36) 7.2质量管理措施 (38) 8.进度保证措施 (39) 8.1进度控制的方法 (39) 8.2进度保证措施 (39) 9.后续服务的安排及保证措施 (40) 9.1后续服务安排 (40) 9.2后续服务保证措施 (40)

跨河桥梁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分析

跨河桥梁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分析(李森焱朱晓燕)摘要:针对跨河桥粱对河道行洪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通过建桥河段水文分析及冲淤分析计算,提出了跨河桥粱对河道堤防行洪影响分析的方法路线,并用实例进行了影响分析,为河道堤防保护及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桥粱;河道堤防;影响分析 中圈分类号:TV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28(2007)04-0053-03 桥梁构筑物目前是人类克服自然水体阻隔、扩大人类活动范围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建桥后,桥孔对水流压缩,从桥位上游相当远处水面就开始壅高,在桥前某一断面达到最大壅水高度,壅水河段水位升高,流速降低,河床发生淤积;接近桥孔时,水流急剧收缩而呈“漏斗”状,形成收缩段,收缩段的水流流速变大,对河床产生严重的冲刷;由于水流的分离现象,在桥位上下游两侧又形成回水区,所以建桥后使得桥位河段的水沙运动及河床演变变得非常复杂。为了建桥后不对两岸河堤、农田、村镇造成威胁,建设大、中型桥梁时,有必要进行拟建桥梁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分析,以便水利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对河道堤防保护和管理。 1 建桥河段水文分析计算及冲淤分析计算 1.1 水文分析计算及桥梁设计流量复核计算 水文分析计算及桥梁设计流量复核计算采用流量资料系列(或暴雨资料系列或两 种系列都用)计算,计算方法步骤为:资料的审查、插补延长、特大值处理、根据水文适线法求取不同频率桥梁设计流量,然后与桥梁设计部门所定的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桥梁设计部门选定的设计流量及桥孔长度的合理性。 1.2 壅水、冲刷分析计算 建桥后。水流通过桥孔,由于桥梁墩台和桥头引道对过水面积的压缩,从而形成桥前壅水,壅水河段水位抬高,流速降低,河床发生淤积。壅水值的大小不仅与桥梁的安全关系密切,而且与堤坝、两岸农田、村镇的安全关系密切,所以壅水、冲淤分析计算是很重要的。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一、桥梁安全风险评估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5、《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6、《关于开展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

7、项目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 8、项目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文件 9、我项目部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桥梁施工的丰富经验。 二、桥梁工程概况 1、基本设计情况: 裕溪河大桥是X026塔(岗)至江(坝)公路上的一座大桥,位于含山县与无为县分界河—裕溪河上,连接含山县运漕镇和无为县凤凰桥社区。主桥上部结构采用60+96+60米变截面连续箱梁;主桥桥墩采用实体式,下接承台,承台下设钻孔灌注桩基础,过渡墩采用帽梁双柱接承台下设钻孔灌注桩基础。引桥为含山段12跨、无为段12跨30米先简支后连续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帽梁接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肋板台身接承台,承台下设钻孔灌注桩基础。 本项目全长公里,包括桥、涵、路基、路面等工程项目,其中有大桥1座(长)。 2、主要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根据《安徽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000),区域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设计桥梁按Ⅶ度进行抗震设防。 桥梁设计宽度:引桥与路基同宽即净+2*米(防撞护栏),主桥:净12+2*米(人行道)。 桥梁斜交角度:0度 通航标准:根据通航尺寸论证,桥位处河流为Ⅲ级航道,主桥采用单孔双向通航,同行净宽不小于90米,净高不小于8米,最高通航水位:。 3、主要工程数量表

水库报废论证报告

xxxxx水库报废论证技术报告 xxxxxx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二○一九年七月

批准: xxxx 审定: xxxx 审核: xxxx 校核:xxxx 编写: xxxx

目录 1概述 (5) 1.1 编制目的 (5) 1.2 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6) 1.3 编制原则 (6) 2工程现状 (8) 2.1 水库现状及运行效益 (8) 2.2工程地质结构 (9) 2.3水文 (9) 2.4大坝安全评价及结论 (6) 3水库报废理由 (7) 3.1水库灌溉、养殖、防洪等功能基本丧失 (7) 3.2水库面目全非,无经济有效措施恢复 (7) 3.3结论 (7) 4水库报废风险评估 (8) 4.1水库报废对环境的影响 (8) 4.2水库报废对经济的影响 (8) 4.3水库报废对社会的影响 (8) 4.4水库报废对河道行洪的影响 (8) 4.5结论 (8) 5水库报废规划方案 (9) 5.1规划原则 (9)

5.2规划标准 (9) 5.3水库报废前期宣传教育工作 (9) 5.4水库报废方案 (10) 6水库报废后相关事宜处理 (11) 6.1水库报废后农田灌溉、养殖及防洪问题的处理 (11) 6.2水库报废后淤积泥沙处理 (11) 6.3水库报废后水库财产管理问题 (11) 6.4水库报废后水库管理人员安置问题 (11) 7结论与建议 (12) 7.1结论 (12) 7.2建议 (12) 附图: xxxxx水库平面布置图

1概述 1.1 编制目的 xxx水库地处xxx县胜利乡xxx村境内,枢纽工程在招苏台河上游的一支流,控制流域面积3.50km2,原设计洪水标准10年一遇,50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13.30万m3。 xxx水库原设计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养鱼的小(2)型水库,主要建筑物由土坝、溢洪道、输水洞组成。水库始建于1971年,由于水库年久失修,出现诸多质量问题,水库于2009年3月19日进行大坝安全鉴定,确定水库为三类病险水库。 水库土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72.91m,最大坝高5.41m,坝顶长度180.0m。土坝上游坝坡采用干砌石护坡,下游为草皮护坡。溢洪道为1孔23*1.0m(宽×高)开敞式溢洪道,堰顶高程171.50m。输水洞为2孔直径1.2m的有压钢筋混凝土圆涵,全长23m,其中洞长9.0m。 水库下游保护人口290人,耕地456亩,灌溉面积210亩。 xxx水库1986年洪水水毁严重,未修复,现工程面貌荡然无存,看不出水库痕迹,各项水库功能均已丧失,不能正常发挥效益,存在防洪风险,对下游构成洪水威胁。根据《水库降等与报废标准》(SL605—2013),将xxx水库报废处理,以保证其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

稳定性数据评价

稳定性数据评价 1.介绍 1.1 指南的目的 该指南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如何使用根据ICH指南Q1A(R)里详述的“新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试验”原则(以后提到即作为总指导原则)而产生的稳定性数据的介绍来建议再试验期或货架期。该指南描述了何时及如何使用有限外推法来建议关于原料药的再试验期或超出来自长期储存条件的数据的观测范围的原料药货架期。 1.2 背景 总指导原则提供的关于稳定性数据的评价和统计分析的指南是性质上简要和范围上有限制。尽管总指导原则指出回归分析是可接收的方法来分析关于再试验期或货架期评价的定量稳定性数据,并建议用0.25显著性水平操作合并批的统计测试,它很少包括细节。另外,总指导原则不包括当复合因素包含在全面或折合-设计调查的情况。当到该方针的第4步,总指导原则的评价部分将会重复,因此删去。 1.3 指南的范围 该指南,总指导原则的附件,目的是当基于定量和定性测试性质的稳定性数据评价而建议再试验期或货架期和贮存条件时提供预期值的清晰解释。该指南概括了基于单个或复合因素和全面或折合-设计调查得出的稳定性数据以确定再试验期或货架期的介绍。ICH Q6A 和Q6B提供了关于调整和证实认可标准的指南。 2. 指南 2.1 一般原则 正规稳定性调查的设计和实行应符合总指导原则列出的原则。稳

定性调查的目的是,在测试最少三批原料药或制剂基础上,确立适用于将来在相似环境下生产和包装批的再试验期或货架期和标签贮存说明。 在稳定性资料的说明和评价里应采用系统性方法,其中应包括,视情况而,从物理、化学、生物和微生物试验,包括从那些与剂型有关的特定性质(例如,固体口服剂型的溶解速率)的结果。如果合适,应注意回顾质量平衡的合适性。应该考虑能引起质量平衡明显不足的因素,例如,降解机理和稳定性-显示能力和分析方法内在可变性。单批的变化程度作用以后生产批次在其再试验期或货架期间仍保留在其认可标准内的信心。 该指南里关于统计法的介绍不意味着当统计计算被证明是多余时,用统计计算仍可取。但在一些情况下统计分析在再试验期或货架期的外推法里是有用的且在其它情况可能提倡将次用于核实再试验期或货架期。 稳定性数据测定的基本原则同于单个-与多个-因素调查和全面-与折合-设计调查。正规稳定性调查里的数据测定,并视情况而定,使用支持数据来确定可能作用原料药或制剂的质量和性能的关键质量性质。应各自评估每个性质和为了建议再试验期或货架期而由调查结果构成的全面评估。所提议的再试验期或货架期不应超过任何单个性质的预测。 附录A里提供的流程图和附录B里提供的关于如何分析和评价从多因素或折合设计得到的关于适当的定量试验性质的长期稳定性数据。用于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应该考虑稳定性调查为估计再试验期或货架期而提供有效统计结论。附录B也应该提供关于如何使用再试验

公路桥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工程 ××××阶段 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承担单位名称 评价报告完成日期 ××××工程 ××××阶段 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单位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主要参加人员: 承担单位名称及用章 承担单位资质证书名称及编号 平交报告完成日期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一、评估目得 (1) 二、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述 (2) 一、工程概况 (2) 二、设计标准 (2)

四、地形、地貌 (4) 五、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4) 六、不良地质 (4) 七、主要工程数量 (4) 第三章风险评估程序与评估方法 (5) 一、风险评估过程 (5) 二、指标体系评估方法 (6) (一)桥梁工程评估方法 (6) (二)高边坡工程评估方法 (14) 第四章总体风险评估 (32) 一、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 (32) (一)xxxxxxxxxxxxxxxx桥总体风险评估 (32) (二)xxxxxxxxxxxxx桥总体风险评估 (34) (三)xxxxxxxxxxxxxx桥总体风险评估 (36) (四)xxxxxxxxxxxx道桥总体风险评估 (37) (五)xxx体风险评估 (39) (六)xxxxxxxxxxxxx桥总体风险评估 (41) (七)xxxxxxxxxxx总体风险评估 (42) (八)xxxxxxxxxxx道桥总体风险评估 (44) 二、xxxxxxxxxxxx总体风险评估 (46) 三、XXXXXXXXXXXXXX总体风险评估 (47) (一)xxxxxxxxxxxxxx段路堑边坡总体风险评估 (48) (二)Kxxxxxxxxxxxxxxxxx路堑边坡总体风险评估 (49) (三)xxxxxxxxxxxxxx段路堑边坡总体风险评估 (51) (四)xxxxxxxxxxxx路堑边坡总体风险评估 (52) 四、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 (54) 五、总体风险评估等级统计 (57) 第五章 xxxxxxxxxx专项风险评估 (58) 一、风险源辨识 (58) 二、风险分析 (60) 三、风险分类 (70) 四、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78) (一)深基坑施工风险估测 (78) (二)高墩施工风险估测 (80) (三)梁架设风险估测 (81) (四)人工挖孔(钻孔灌注)桩风险估测 (82) (五)现浇箱梁风险估测 (84) (六)xxxxxxx施工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 (85) 第六章 xxxxxxxxxxxxxx路堑边坡专项风险评估 (86)

《洪水影响评价类项目报告编制大纲(试行)》

洪水影响评价类项目报告编制大纲 (试行) 福建省水利厅 2019年4月

编制说明 根据《水利部简化整合投资项目涉水行政审批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水规计〔2016〕22号)和《福建省水利厅关于推进全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贯彻意见》要求,为规范设计成果,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特编制本大纲。 一、洪水影响评价类情形 洪水影响评价类包括以下四种情形: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论证,河道(海堤)管理范围内涉河工程防洪评价,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国家基本水文测站上下游建设项目对水文站水文监测的影响评价。有上述一种及以上情形的,须编制洪水影响评价类报告。 二、报告名称及装订要求 1.报告名称及格式 (1)报告名称 报告封面列出报审项目审批情形,并在相应类型中打勾,报告名称为“XXXX工程(XXXX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类报告”。 (2)报告格式 报告格式详见附录。 2.报告装订 报告各种情形统一装订成册,按前言、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论证报告、河道(海堤)管理范围内涉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国家基本水文测站上下游建设项目对水文站水文监测的影响评价报告的顺序进行

编排,如无某情形章节,则跳过该章,后面的章节号顺接前章号进行编排。 三、报告编写有关说明 (一)各情形采用的编制导则 “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论证报告”依据《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论证报告编制导则(试行)》(SL/Z719-2015)进行编制;“河道(海堤)管理范围内涉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依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办建管[2004]109 号)进行编制;“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依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SL520-2014)进行编制;“国家基本水文测站上下游建设项目对水文站水文监测的影响评价报告”依据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建 设工程对水文测验影响分析评价报告示范文本大纲》进行编 制。 (二)报告目录 按前言、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论证报告、河道(海堤)管理范围内涉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国家基本水文测站上下游建设项目对水文站水文监测的影响评价报告、总结论与建议进行编写,章节号分别为1、2、3、4、5、6,如无某情形章节,则跳过该章,后面章节序号接前章节号,以此类推。对只涉及一种洪水影响评价类情形的建设项目,可不编写“总结论与建议”章节,对两种评价情形及以上的洪水影响类建设项目,应对后续章节中同类内容适当精简。报告目录详见附录,各章节有关说明及编写要求如下: 1.前言

跨河桥梁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分析

跨河桥梁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分析(森焱朱晓燕)摘要:针对跨河桥粱对河道行洪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通过建桥河段水文分析及冲淤分析计算,提出了跨河桥粱对河道堤防行洪影响分析的方法路线,并用实例进行了影响分析,为河道堤防保护及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桥粱;河道堤防;影响分析 中圈分类号:TV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28(2007)04-0053-03 桥梁构筑物目前是人类克服自然水体阻隔、扩大人类活动围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建桥后,桥孔对水流压缩,从桥位上游相当远处水面就开始壅高,在桥前某一断面达到最大壅水高度,壅水河段水位升高,流速降低,河床发生淤积;接近桥孔时,水流急剧收缩而呈“漏斗”状,形成收缩段,收缩段的水流流速变大,对河床产生严重的冲刷;由于水流的分离现象,在桥位上下游两侧又形成回水区,所以建桥后使得桥位河段的水沙运动及河床演变变得非常复杂。为了建桥后不对两岸河堤、农田、村镇造成威胁,建设大、中型桥梁时,有必要进行拟建桥梁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分析,以便水利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对河道堤防保护和管理。 1 建桥河段水文分析计算及冲淤分析计算 1.1 水文分析计算及桥梁设计流量复核计算 水文分析计算及桥梁设计流量复核计算采用流量资料系列(或暴雨资料系列或两种系列都用)计算,计算方法步骤为:资料的审查、插补延长、特大值处理、根据水文适线法求取不同频率桥梁设计流量,然后与桥梁设计部门所定的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桥梁设计部门选定的设计流量及桥孔长度的合理性。 1.2 壅水、冲刷分析计算 建桥后。水流通过桥孔,由于桥梁墩台和桥头引道对过水面积的压缩,从而形成桥前壅水,壅水河段水位抬高,流速降低,河床发生淤积。壅水值的大小不仅与桥梁的安全关系密切,而且与堤坝、两岸农田、村镇的安全关系密切,所以壅水、冲淤分析计算是很重要的。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集团路桥有限公司********项目部 安全风险评估 编制单位:项目部 编制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 颁布时间: 一、编制依据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 2、交通部颂发的《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 3、《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4、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 5、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 6、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梅岭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 二、工程概况 (三)、公路设计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 2、隧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隧道建筑限界: 4、洞内路面设计荷载: 5、行车方式:双向行车; 6、通风方式:机械通风; 7、隧道防水等级: (四)、桥梁设计技术标准

1、设计基准期: 2、设计荷载: 3、地震动峰值: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地震动峰加速度(a)<0.05g,对应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按6度设防; 4、桥面全宽: 5、斜交角: (五)、工程地质概况 1、地层岩性 根据区域地质、野外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和钻孔揭露资料,并结合室内试验结果,隧址区地层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和奥陶系新岭组(O3x)基岩。 (1)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 第四系残、坡积层(Q4e1+d1):主要由灰色、黄灰色角砾石(含碎石、块石)混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粘土混角砾石、低液限粘土组成,分布于山坡、山谷及基岩区表层,工程性质较差。 (2)奥陶系新岭组(O3x) 奥陶系新岭组(O3x):主要由灰、黄灰色砂岩和灰绿色、灰黑色页岩组成,其中分布有石英岩脉,工程性质相对较好。 2、地质构造和地震动参数 隧址区位于绩溪复背斜的西北翼。由于该地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岩层状况和地质构造尤为复杂。 本区地震活动不强烈,属于低烈度区,地震频率不高。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分区为Ⅰ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05g(相当于原地震烈度<Ⅵ度区)。 3、水文地质特征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稳定性评价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稳定性评价部分) (第二册共二册) 院长: 总工程师: 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O一二年十月

岩土工程勘察(稳定性评价部分) 主要责任人及岗位 生产单位负责人: 审定人: 审核人: 工程技术负责人:

目录 1前言 (1) 2稳定性分析与计算 (1) 2.1坝肩稳定性分析 (1) 2.2初期坝及后期堆积坝稳定性分析 (1) 2.3坝体稳定性计算 (2) 3影响坝体稳定性的因素分析及工程措施方案 (5) 4降低浸润线后的坝体加高计算 (5) 5结论与建议 (7) 附图一:坝体稳定性计算图(现坝高) 附图二:坝体稳定性计算图(坝体加高20m)

1前言 xxxxx尾矿库、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受龙钢集团公司木龙沟铁矿委托,根据xxxx设计研究院提出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之技术要求(见附件),由我院于2006年7月~8月完成。 本册为坝体稳定性评价报告。 2稳定性分析与计算 2.1坝肩稳定性分析 据工程地质测绘结果,初期坝和堆积坝的左、右坝肩,山体形态自然完整,基岩裸露,无影响坝肩稳定的不利组合的结构面,也无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坝肩稳定,有利于坝体稳定和继续加高。 2.2初期坝及后期堆积坝稳定性分析 据调查,尾矿库初期坝为一不透水浆切片石拱坝,坝体完整,整体强度较高,未发现切石松动、坝体裂缝等变形破坏的痕迹,地基持力层为⑥-2层中风化白云岩,坝肩支撑于两侧的基岩上,坝基及坝肩的地质条件良好,初期坝的稳定性好。仅在坝面上发现有多处渗水、漏水现象,目前不致影响坝体的稳定性。 在初期坝坝顶之上已筑有7级尾矿堆积的子坝,各级子坝高度1.60~3.80m不等,其中第三级子坝最高,达3.80m,堆积坝总高度约17.1m,总坡度比约1:3.1,各级子坝坡度约450~600,坝体形态较规则,坝体上未发现裂缝等变形破坏特征,干面滩长度约60m,综合分析认为,现状态下堆积坝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据钻探揭露,坝体内浸润线较高,初期坝上方第一级马道处地下水位埋深为1.20m,已接近了初期坝顶,各子坝地下水位在排矿时接近了地表,在

评选报告行洪论证)

关于对成都市杨柳河大桥等项目 行洪论证设计服务合同谈判的报告 集团公司领导: 根据成都市“九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要求,需要对成温邛快速路、成新蒲快速路两条路的12座大桥进行行洪论证。由于12条河道中,有9条属于成都市管理河道,有3条属于四川省管理河道,需由省水利厅审批。按照其相关规定,需在其认可的具有行洪论证资质的单位即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进行评审,服务采购具有单一来源采购性质。因此在7月29日,由集团公司合约管理部部长全钢、重大办主任任涛、计划财务部夏炜组成谈判小组,党群工作部罗小华监督,与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王志坚就委托杨柳河大桥等12个项目进行行洪论证服务所涉及的服务工作内容、工作质量、时间进度要求、合同价款进行了谈判。 按照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共同发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作为参考收费计算依据,以实际工作量进行计算,平均单个项目费用42.37万元。经过谈判,对方考虑到12个项目共同打包委托,可以节约部分成本,故在原价的基础上打75折,折后价为31.7775万元,同时考虑到可以节约部分设计工作,对方在31.7775万元的基础上再打7折,即22.2442万元。经过7月30日再次谈判,最终确定平均单个项目合同价款为10万元,12个项目共计120万元。单个项目比对方最初报价节

约32.37 万元,共计节约388.44万元。根据九路勘察设计合同中关于专项暂定金的使用规定,由业主确定后支付给勘察设计单位,由勘察设计单位与委托单位签署合同,因此此合同由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成都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分别与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签订,并支付该项费用,我公司在专项暂定金中向设计单位支付该笔费用。 特此报告,请领导审批。 谈判小组成员: 合约管理部: 重大办: 计划财务部: 监督人员意见:

ICH-Q1E稳定性数据评价(中文)

稳定性数据评价 1简介 1.1、目的 本指南的目的是提供如何使用稳定性数据提出复检期或货架寿命的建议,稳定性数据是按着ICH指导原则Q1A基本原理进行“新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试验(以下简称母指南)产生的。该指南描述了何时以及如何进行有限外推能够提出药物的复验期或货架寿命,这个复验期或货架寿命是超过长期贮存条件下数据观测范围的。 1.2、背景 本指南旨在对母指南提供的稳定数据进行简要和有限统计分析评价的指导。虽然母指南指出,回归分析方法是定量分析复验期或估计和建议货架寿命的稳定性数据可以接受的方法,建议使用0.25意义水平进行批量合并统计测试,它包括一些细节。此外母指南没有覆盖的情况是多种因素参与全或减少设计研究。当这个指南达到步骤4,母指南的指标评价部分将成为多余的,因此将被删除。 1.3、指导范围 作为母指南的附件,本指南的目的是为基于储存条件定量和定性测试属性的稳定性数据评估提出的复检期或保质期提供一个明确的期望解释。本指南概述了建立复验期或基于单个或多个因子和全部或减少设计研究的稳定性数据的货架寿命的建议。ICHQ6A 和Q6B为可接受的标准的设定提供了指导。 2.指导原则 2.1、总则 正式的稳定性研究的设计与实行应该遵循母指南。稳定性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基于测试至少三个批次的原料药或产品,复检期或货架寿命和标签存储指令适用于所有未来的批量生产和包装在类似情况下的产品。 一个系统研究方法,应该包括稳定信息的介绍和评价,其中酌情应该包括,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和特殊剂型的特殊属性(如口服剂型的溶解速率)。有时还要注意审查质量平衡的充分性。应该考虑会导致明显的质量不平衡的因素,例如,降解机制和稳定性指示能力,以及分析程序固有的不确定因素。在复验期或货架寿命之内的个别批次对未来各批检测结果还在验收标准内的影响的不确定度。

牛王庙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2012年6月10日

牛王庙大桥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鹤辉高速项目部三工区评估小组负责人:日期:2012年6月10日

第一章概述 弟—?早工程概况 弟二早总体风险评估 概述 1.1.1 评估目的 为加强K59+935牛王庙大桥工程的安全管理,尽早辨识潜在风险,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安全性,牛王庙大桥整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组按照总承包项目部的要求,对桥梁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 本次对牛王庙大桥工程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如下: (1)对牛王庙大桥工程施工风险进行评估。 (2)为牛王庙大桥工程下一步施工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3)对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提出建议,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1. 1. 2评估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第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9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第2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第8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3】第7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94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93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2】第344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2]第352 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73号)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2001】第302号)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发【1999】第154号)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1号) (2)工程项目的有关技术文件、资料如下: 《牛王庙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牛王庙大桥工程详勘节段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牛王庙大桥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牛王庙大桥设计阶段风险评估》 (3)评估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如下: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工程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C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公路垢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xxx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范例)

【范例】 通江县XXXX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根据《四川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及《巴中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经实地调查研究,编制了xxxx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一、项目的基本情况 xxxx规划建设年限为2012年到2014年,该桥位于箭口河漫水桥下游约200米处,南岸连接正在实施的24米大道,北岸通过连接线连接诺江镇圆顶村的村道路。设计高程南岸为385米,北岸高程为387米,工程占地总面积3.06公顷,桥长256米,桥面宽度21米,即3米人行道+15米车行道+3米人行道。本项目建成后,对连接石牛嘴新区南北两岸,提升县城出城道路通行能力,缓解S201线交通压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优化区域投资环境以及促进周边地区间交流都有着至关重大的意义。 二、项目可能出现的社会稳定风险 (一)项目合法性分析 xxxx的建设符合通江县总体发展规划,大桥横跨小通江河南北两岸。原供两岸交通通行及居民出行的漫水桥由

于小通江下游电站的建设,已被淹没,给两岸生活的居民带来诸多不便。为解决两岸居民出行问题,已在淹没漫水桥旁新建一座梁桥,但2010年7月的特大洪水将梁桥冲毁,电站只能降低蓄水位使原漫水桥恢复使用。为充分发挥电站的功能并满足沿河两岸居民出行的方便,在此处新建一座桥梁显得颇为重要。根据《通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通江县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通江县镇城总体发展规划》及《通江县石牛嘴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通江县委、政府作出了重新修建该桥的决定,解决两岸老百姓交通出行的民生问题,其项目性质合法,不存在质疑,无合法性风险。 (二)项目合理性分析 xxxx项目距离通江县城以西约1公里,在石牛嘴新区规划范围内横跨小通江河,为连接通江县城与小通江河北岸几个乡镇的控制性工程。工程占地总面积3.06公顷,占用土地类型有农业用地和林地,其土地大多属河滩地。本项目的建成能方便两岸居民出行、充分发挥电站既有功能;加快构建公路网络,完善地区路网建设;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拉大城市框架、促进城市发展;促进项目区旅游资源开发、推动旅游业发展;充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项目区内经济发展。因此,项目的建设没有造成土地利用率降低,对沿线土地的利用开发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工程区地质稳定性较好,工程区内天然建筑材料均可就地或就近开采,且质量较好。外购材料也可通过周边城市铁路或公路

001、重庆主城滨江步道的规划建设实践

重庆主城滨江步道的规划建设实践 刘胜洪 舒沐晖 摘要:重庆,是驰名的山城,也是著名的江城,滨江景观资源丰富而独特。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发挥滨江资源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市民以及外来游客,围绕步行及步行空间的规划建设是关键举措。从整体滨江区域、重点线路、重要节点等多个层面和角度,通过空间布局、建设标准等指引,力促形成连续、便捷、舒适、优美的滨江步道体系,改善滨江出行及休闲环境,营造愉悦、悠闲、轻松的滨江活动氛围,提升城市滨江空间和城市整体品质。 关键词:重庆 滨江 步道 规划 实践 重庆,一座独特的大山大江之城, 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四山”绵亘,大山之间长江与嘉陵江两江交汇,营造出独具韵味的滨江景观特色。围绕如何将宝贵的滨江景观资源有效地打造利用,为市民共享、让游客流连,重庆市近年来着力开展了以两江四岸城市设计为主的一系列规划设计,而滨江步道体系作为滨江休闲观景的重要载体是重点之一。 图1 重庆主城大山大江的自然空间格局图2 重庆主城滨江重点区域示意

1 重庆滨江步道体系的概念与现状 1.1滨江步道体系的概念与内涵 滨江步道是沿重庆主城长江、嘉陵江“两江四岸”连续顺延的步行通道及线性步行空间,主要利用现有步行通道,通过改造或新建,形成连贯性较强的体系。通过串联人流集散点、衔接人流集散通道等相关要素形成网络,实现其为滨江居民及游客提供通行、休闲、健身、观光等服务的功能。 滨江步道以三种主要形式存在和组成:人行道——滨江道路人行道;护岸步道——滨江护岸工程马道或梯步道;滩涂步道——利用天然河床的简易铺装步行道(见图3)。 图3 滨江步道主要形式 1.2重庆主城滨江步道体系发展现状 滨江步道规划建设已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现状滨江路已达到一定规模,且各种步道形式均有所分布;同时局部和小范围的步道规划也已开展,如渝中半岛正在开展山城步道示范项目建设,北部新区大竹林段正在开展自行车交通示范项目建设。 但目前滨江步道仍存在一些关键问题有待解决。如滨江步道系统性连续性较差、步行空间局促紧张、步行环境不佳、步行沿途景观凌乱、步行服务设施缺乏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滨江区域城市品质提升和资源利用。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第一章、评估说明一、评估目的 本风险评估报告评估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找出公路桥梁施工危险源,完善工程安全事故预案预控预警体系,强化施工安全监控手段,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减少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公路桥梁建设的安全。 为加强桥梁工程的安全管理,尽早辨识潜在风险,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完 座进 目进行评价,同时遵循下列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和行业现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2)、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评价技术,确保评价质量,突出重点。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规模

本工程为351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02标段,施工桩号K48+000-K53+000,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路基宽度8.5米,桥梁宽度9米,主要工程项目:路基土石方,挡土墙,涵洞工程、大桥371米/3座。 全段采用设计速度为40km/h,路基宽度8.5m,桥梁宽度9m,双向两车道建设。 , 八大公山,经一天门、鸡公岭、万岭山、东门关、自西向东凸起,将境内分成南北两部。全县最高点火烧堡海拔2014米,最低点(贡水与清江汇合处)海拔356米。境内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占全县总面积的25.69%,海拔800-1200米的二高山占47.12%,800米以下低山占27.19%。 项目区地处鄂西中低山区,地形南北狭长,贯通线途径地段地势变化很大。路线走廊带山峦叠嶂,绵延起伏,沟壑纵横。总体看,该段路线段内地形标高1723M

左右,属构造剥蚀溶蚀中山地貌区,区内植被发育,覆盖率较高。 三、气象特征 宣恩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随海拔高程的变化,呈明显的垂直差异海拔 800 米以下的低山带,四季分明,冬暖夏热,雨热同步,光温互补,年均气温 15.7℃,历年平均气温15.7℃,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 4.6℃,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 26.2℃;极端最高气温 40.8℃,极端最低气温 小时, 8 月为 次;低 主要灾害性气候有春季低温阴雨、夏季干旱与洪灾、冰雹及大风、秋季连阴雨、冬季低温冻害等。恩施地区为湖北省地质灾害多发、灾害损失严重的地区之一,塌、泥石流及洪灾多发的重要诱因。 四、水文地质 测区地处鄂西山区,地表沟谷发育,含水介质类型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各地层赋水性差大,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本路段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