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化与20世纪社会主义_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创立及其传播

现代化与20世纪社会主义_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创立及其传播

现代化与20世纪社会主义_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创立及其传播
现代化与20世纪社会主义_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创立及其传播

现代化与#$世纪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创立及其传播

杨宁一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近年来,运用现代化理论研究历史、重构学科体系,在史学界已经被普遍接受。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纪乃至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它的影响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波高潮。但是,从现代化的角度研究十月革命以及#$世纪社会主义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笔者认为,运用现代化理论重新解读十月革命以及#$世纪社会主义对于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主义十分必要,同时也是构建学科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因此对此做一初步尝试。

&"世纪*$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科学地预见到资本主义在得到充分发展之后,由于固有的内在矛盾,将不能适应生产力的要求,必然被社会主义取代,并提出了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设想,勾画了社会主义理想的大致轮廓。一般认为,它包括公有制、计划经济、取消商品货币、消灭阶级等。#$世纪初,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最高阶段,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俄国十月革命正是在这一理论认识指导下举行并取得成功的。

然而,在#&世纪的今天,我们看到,资本主义还具有生命力,尤其是经过调节,还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理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还不存在被新的社会形态取代的必要性。况且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在主要欧美国家中比较落后,资本主义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更谈不上被新的社会形态取代的问题。

显然,以往仅仅运用社会形态演进的理论来解释十月革命,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需要变换视角重新审视这段历史。笔者认为,运用现代化理论可以做出有益的尝试。

首先,进入#$世纪后,资本主义确实出现了世界范围的动荡,但它不是资本主义灭亡的征兆,而是现代化转型期的震荡。经过工业革命,以欧美国家为先导,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社会生产力巨大提高,社会结构根本转变,整体世界最终形成。这些重大变化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没有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引发激烈的冲突,表现为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和世界大战。经过探索和调整,到#$世纪后半期,这些矛盾得到明显缓解,发达国家获得了稳定发展。

其次,#$世纪初俄国所面临的同样是发展危机,而不是资本主义总危机。俄国作为传导型现代化,是通过向西欧学习,走上现代化道路的。传统社会的统治阶层为了富国强兵所进行的改革,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沙皇政府的改革也不例外。因此,尽管俄国经过改革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并没有真正富强起来,传统因素依然大量存在,民众十分困苦。世界大战进一步加深了民众的不满。这表明,俄国所采取的传导型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没有取得成功,正如当时民众的要求是“和平、土地和面包”所显示的,社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道路。但是,即使是沙皇政府被推翻后,临时政府也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理论上认为资本主义即将灭亡,应该进行社会主义世界革命,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完全采取社会主义的政策。列宁根据俄

一、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

模式的创立

历史教学

/0123456789:0;<

#$$*年=期>3.=?#$$*总第*’(期@AB>3.*’(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传播

国政治、经济、文化落后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众思想意识,认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

件尚不成熟,因此在《四月提纲》一方面提出革命进入第二阶段即社会主义革命,一方面认为无论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行’社会主义”。因此,《四月提纲》确定的政策目标没有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的内容,而是土地改革、工人监督生产等#$%&’’()*+,。这些内容所要解决的是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没有解决的俄国现代化的任务,也是民众最为迫切要求的。正因为如此,布尔什维克才获得了民众的支持,十月革命才能够取得成功。

从这里可以看出,十月革命中现实的社会主义和理论的社会主义并不一致。很难想象,如果四月提纲的政策目标是马克思当年提出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布尔什维克还能得到拥护,十月革命还能成功。

当然,列宁设想,工兵代表苏维埃会更好地、更实际地、更正确地决定应当实行哪些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步骤,应当怎样实行这些步骤。可以认为,这时的列宁仅仅把现实的社会主义当作策略性的调整,仍然希望尽快向理论上的社会主义过渡。正是出于这一愿望,才出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国内战争结束后,在形势的推动下,苏俄认识到直接过渡社会主义的条件还不成熟,采取了新经济政策,并取得了成就。究其实质,新经济政策是适应俄国政治、经济状况,推进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列宁在晚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现实的社会主义和理想的社会主义并不一致,他

承认

“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水平”,很少再提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着力强调“发展文明”,把现实的社会主义定位为“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

条件”,

“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追上别国的人民”#-%&’(!.),

。尽管列宁没有使用现代化这一

概念,但是我们从新经济政策和他晚年的思想中,能够看到列宁开始转向把现实的社会主义作为推进俄国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即现代化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盲目追求马克思所说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基础上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

自)!世纪农业社会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变以来,到$"世纪初,所有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所采用的模式都是资本主义模式。但是,单一模式不能适应世界上不同民族与国家现代化的需要。因此,

从历史的实际情况来全面认识,十月革命的伟大现实意义在于,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在东欧首先诞生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大都社会经济落后,甚至远远不如当年的俄国,无论从时代,还是从这些国家来看,都没有达到需要进行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那么,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得以诞生的原因何在?

毫无疑问,在这些国家中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部分原因是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苏联红军所到之处,带来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在国内领导了反法西斯武装斗争,实力得到发展,确立了压倒其他政治力量的优势。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是这些国家推进现代化的选择。东欧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传导型现代化,除民主德国外,都曾沦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东欧诸国纷纷获得独立,模仿西欧,采取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总体上看,这些国家大都没有取得现代化的顺利发展,即使在德国,法西斯主义兴起和掌权使现代化严重受挫。十月革命,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强大,给这些国家提供了另一种类型的实现独立富强的榜样。因此,这些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波兰的历程就是东欧的一个缩影。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获得独立,但是现代化的进展相当迟缓。长期处于农业国的地位,!"/以上人口以农业为生,).-!0).-1年农业过剩人口达+2"万,占农民人口总数的$-/#+%&’(-!1,。民主制也不健全,出现过军人独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成为人民民主国家。当时,以哥穆尔卡为首的波兰工人党的政策目标比较符合实际,并没有盲目追求理想的社会主义。在战后不久举行的工人党一大上,有人主张按照苏联模式向社会主义过渡,消灭资本主义,改造小农经

济,而哥穆尔卡提出的“走向社会主义的波兰道路”得到大会的肯定。所谓

“波兰道路是指不同于苏联苏维埃制度,我们的民主具有许多社会主义民主的因素,也具有许多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因素,正如

同我们的经济制度具有许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特点一样。”此后,波兰在经济上,对属于德国的企业一律实行国有化,对雇佣#$人以上或雇佣不足#$人但对国家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的企业实行赎买,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在政治上,“工人阶级专政,或者说一党专政,既没必要,也无目的”,政权“由彼此一致密切合作的所有民主政党来行使”%#&’()*+,。

“波兰道路”从形式上看,是不照搬苏联斯大林模式,实质上是根据波兰的实际情况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社会进步,不盲目追求理想的社会主义。这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晚年思想基本一致。

然而,波兰对待社会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遭到斯大林的批判,被指责为“对国民经济中三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主张反击不力,对农业集体化持不情愿的态度”和“右倾投降主义、取消主义”。哥穆尔卡不仅被撤消职务,而且被捕入狱。波兰不得不按照苏联的意志,放弃了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的社会主义,而把建立理想的社会主义作为直接目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其他国家的历程和波兰大体相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尝试失败。

从更广阔的角度看,这种把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模式加以选择的不仅仅局限于东欧和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印度尼赫鲁的社会主义,到阿拉伯社会主义和非洲社会主义,许多亚非拉国家纷纷宣布信奉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看来,社会主义不是意识形态,不是社会形态,也不是阶级斗争的目标,而是尽快摆脱落后状态的有效途径,是现代化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他们痛恨宗主国的资本主义而选择了用社会主义去实现民族的富强。正如尼赫鲁所说“除了社会主义,我找不到结束印度人民的贫困、大量失业、堕落和被统治的任何方式”%!&’()!+",。

当然,他们理解的社会主义并不是马克思所阐述的理想上的社会主义。纳赛尔提倡埃及式的社会主义,但是他也强调“我们与共产主义有五点区别”,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即共产主义规定土地国有化,我们没有规定土地国有化,我们相信在合作范围内的土地私人所有制”,“共产主义不相信私有制,我们说过,我们把所有制分成剥削的所有制和非剥削的所有制。我们相信私有制,但是我们不相信剥削的所有制。我们说过,我们正在消灭剥削的所有制”,“马克思列宁主义规定要通过暴力无情地消灭和粉碎资产阶级或者说是我们所称的反动派,我们不这样做,我们说过,我们要在不使用武力消灭统治阶级的情况下,通过和平方式来解决冲突和矛盾”%-&’()!*.,。显然,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所接受的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消灭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而是作为现代化模式的社会主义。

无论是欧亚社会主义国家,还是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它们选择了社会主义,显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强大生命力。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在苏联长期执政,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斯大林体制,并推行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有人把它称为“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是导致苏东剧变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时不能忽略斯大林体制。

对于斯大林体制的基本特征,国内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高度集中。从形式上看,这一判断是准确的。斯大林体制,经济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完全的计划经济和国家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政治上一党执政,斯大林个人又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但是,这一判断没有涉及实质问题:斯大林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高度集中的体制/因此,在对斯大林体制的评价上,存在着一些自相矛盾之处。例如,一方面肯定斯大林体制的成就是“建立了国家所有制为中心的生产关系体系”,一方面又认为“几乎一切经济权利都集中在国家手里”,“企业和个人权利太小”,“使得苏联模式越来越缺乏效率和活力”%-&。

本文认为,斯大林高度集中体制源于对现实社会主义认识偏差,偏离列宁时期的探索,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从理论上,斯大林提出,现在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资本主义陷入总危机,显然把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定位为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斯大林在实践中,经济上全面推行公有制、计划经济、用行政方法管理经济,政治上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上强调两个平行市场理论,尽管有时出于现实需要与欧美国家合作,但消灭资本主义是根本的战略目标。

因此,对于斯大林体制来说,高度集中是现象,追求纯粹社会主义是本质。我们可以肯定斯大林

三、斯大林体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

模式的偏离

四、代结语———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的继承和创新

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尝试,但不能肯定他对理想社会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的混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高度集中符合赶超型现代化权威主义的特点,便于利用国家机器最大限度的调配资源,推进工业化。这正是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实力得以大幅增强的主要原因,而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功于纯粹社会主义式的斯大林体制。因此,斯大林体制的弊

端是根本性的,并不仅仅是一个“高度集中”所能涵盖的。

首先,斯大林体制超越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严重脱离了时代和苏联的实际。

其次,它一切以姓资姓社划线,完全没有看到,现实中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同处于工业社会,作为两种现代化模式,既有区别,但也有许多共性,而且资本主义现代化处于世界现代化的前列,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正如马克思所说,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展示的是后者发展的前景。斯大林体制不仅从理论上的社会主义出发,把现实中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截然对立起来,而且排斥资本主义国家许多非本质的内容。

总之,斯大林对现实的社会主义定位错误,没有认识到现实社会主义是现代化的一种模式,斯大林体制没有把推进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即现代化放在首要位置,盲目追求社会制度的全面变革,最终必然阻碍社会进步。

更为严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体制更为僵化,被视为不容置疑的惟一社会主义模式,在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强制或自愿得到推广,导致社会各种矛盾丛生。#$年代中期,当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明显之时,苏联东欧开始进行改革。但是,这些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斯大林体制的弊端,依然坚持纯粹社会主义。赫鲁晓夫提出要

“进入共产主义”,勃列日涅夫提出要“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结果改革只能在枝节问题上进行一些小的调整,难以收到成效,最终导致苏东剧变。

苏联东欧的教训告诉我们,能不能正确地为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定位,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多舛,现代化历程曲折艰难。无论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还是维新派的

改革变法,抑或是革命派的政治变革,都没有使中华民族真正走上现代化道路。国民政府建立后的

十年,虽然被称为经济发展“黄金的十年”,但是在消除现代化的根本阻碍方面仍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经济上土地改革没有进行,民间资本的发展受到压抑,政治上独裁专制。

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恰恰是要铲除现代化的阻碍,因此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拥护。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是中华民族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但从#$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的基本上是斯大林模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急于过渡,建立纯粹的社

会主义,一度甚至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定位的错误,导致一系列众所周知的失误。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最根本的变化是对现实的社会主义的性质有了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一方面坚持了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摈弃了盲目追求理论上的社会主义的作法,明确了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任务。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一论断,是"$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曲折探索的结晶,也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邓小平理论是

“中国现代化开始走上正常发展轨道阶段的现代化理论”

)(*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

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成功。

【收稿日期】"$$0年.月

【作者简介】杨宁一,男,%&0(年生人,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王公悫】

参考文献: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年。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年。

).*列宁;《论我国革命》。《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年。

)0*刘祖熙编:《波兰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年。)#*刘邦义:《哥穆尔卡评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年。)!*蓝瑛主编:《社会主义政治学说史》下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

)’*参考赵明义:《社会主义:传统模式及其改革》,第二章第四

节,黄河出版社,%&&.年。

)(*程美东:《现代化之路———"$世纪后"$年中国现代化历程

的全面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1 以下是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1,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的位置;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及改革形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2)通过对农村和城经济体制改革原因及结果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是阻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2)通过对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

4.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发展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及意义。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和学习历史的习惯。 (2)通过利用《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电脑软件,在教学中层层展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指导学生注重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时空结合。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是我国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农业和工业现代化的前提,就是建立健全合理的经济体制。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认识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2)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是重点。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又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难点分析: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是难点。学生阅历和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一些抽象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学中必须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追求现代化建设,是一股国际潮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大背景下的今天,我国也是牢牢的抓住了以发展为中心的主线,进行现代化的建设。早在1949 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建设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949 年3 月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提出" 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的现代化任务。1964 年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又进一步提出了分两步走、在本世纪末实; 四个现代化" 的目标。尤其是自从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五大,确定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21 世纪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国在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下,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和乡村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交通便利化发展明显加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已经不再是中国人的奢望。 认清国情 中华名族由1840 年开始的现代化潮流,是伴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展。从向西方学习,改革政治,发展实业教育,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至今天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不同看法和主张,表现了不同时期的中国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也反映出中国人的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是一个从自觉,走向成熟的过程。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建立在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上的,必须认清这一点,才能把握实质,减少犯错的几率。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期实践,可以得出很多重要启示,其中就谈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和时代发展的条件下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我们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继续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不懈地探索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不断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与时俱进 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与国际形势,要求了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也要不断的更新。现代化目标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设定得科学合理与否,事关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认识和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问题上曾认为:中国先实现工业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同时将“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发展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富强、民主、文明”这三大目标拓展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指出要“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什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命题。现代化,主要是指世界自产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即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引起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以及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相应的深刻变革的历史过程。这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社会大生产的一般规则、管理方法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遵循的,就是说搞现代化,必须借鉴和吸收世界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但是,由于所处的时代,各国的历史、文化基础、国情条件和内外环境的不同,各国现代化的方式和进程肯定会呈现出多模式的特点。中国的现代化,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从中国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看不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原则区别,照搬硬套别国现代化的模式和经验,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我国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它肩负着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又要同时追赶世界新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双重任务。邓小平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这是在深刻分析我国现实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和形成的。最早是1979年12月,邓小平在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中提出,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十三大进一步概括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十四大规定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方针与政策。可见,“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有一个形成过程。 第一步战略目标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经过将近九年的努力,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两年完成了翻一番的任务,基本实现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目标。 第二步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到2000年,人口控制到13亿以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步战略目标是中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到下一个世纪中叶,再翻两番,15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人均4 000美元,那时就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了。 “三步走”的战略体现了我们党和邓小平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理解,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方面,它是革命胆略与实事求是精神的统一。三步走发展战略从战略指导思想的高度解决了我国经济建设中长期存在的急于求成的问题。第一步目标解决温饱,为我国现代化确定了切实的起点;第二步目标实现小康,找准了从温饱到现代化这个较长过程的中间阶段;最后要达到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过程将历时大约一百年。这样的部署充分考虑了中国国情以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确定的目标既积极可靠,又留有余地,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它是发展国民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的统一。以往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比较注重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产值,对改善人民生活有所忽略。三步走发展战略既注重经济发展,又兼顾人民生活,特别是确立了从“温饱”过渡到“小康”最终达到“富裕”的目标序列,使人民每前进一步都能看到和得到实惠,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前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从1979年到200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由0.40382万亿元增加到20.94万亿元。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国家发展经济和抵御各种风险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教学设计

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知识梳理】 邓小平理论 一、酝酿、准备阶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问题设置1]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想一想: 引发“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导火线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这一讨论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导火线: 实质: 影响:

二、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 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继续”左”倾错误.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 时间:1978年的12月召开 内容: 破旧立新 思想路线批判“两个凡是” 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路线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意义: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王炳林方建 来源:《人民论坛》2017年第34期 【摘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这一总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提出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战略步骤【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对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提出来的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确立了符合实际的先进制度,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局面,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继承和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既体现了中国人的理想,也反映了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了巨大的变化。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科技实力迈进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阶段,一些科技成果已跻身世界前列。这些成就表明,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毛泽东曾提出“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光”,“至于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延续100年时间的设想来制定任务、谋划工作。可以说,21世纪中叶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期待,这个时间点对中华民族、对科学社会主义、对中国人民来说具有特殊意义。从现在到2050年还有33年时

201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教案

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课程标准: 1、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2、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3、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4、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5、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6、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知道“文化大革命”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2、说出我国参与了“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并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中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为此,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过程与方法: 1、读书指导法,通过“你能说出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哪些具体事例吗”这一问题的讨论,培养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以身边的事例,以小见大来分析一些问题,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就业制度与观念变化的必然性,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作用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逐渐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中央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人民的基本利益。 3、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教学方法:读书阅读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述法 学习指导方法:首先让学生先阅读本课,通过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教师的贯穿指引下学习本课,最后概括综合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而让学生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首先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提问:“我们的国家是怎样迈向现代化的?” 进而引入课题: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进入新课,先引导学生阅读导言,再学习第一节的内容。 二、新课: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案

精品文档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的位置;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及改革形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2)通过对农村和城经济体制改革原因及结果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是阻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2)通过对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发展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及意义。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和学习历史的习惯。 (2)通过利用《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电脑软件,在教学中层层展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指导学生注重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时空结合。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是我国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实现农业和工业现代化的前提,就是建立健全合理的经济体制。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认识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2)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是重点。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又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难点分析: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是难点。学生阅历和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一些抽象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学中必须结合具体事实,由具体到抽象。课堂教学设计 1978年中国*******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新时期的里程碑,这次大会制定了一系列关系着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决策。请同学们回忆:十一届三中全会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生:(回答问题) 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中国*******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来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板书第二节课题)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什么是现代化? 生:(回答) 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是建立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怎样进行现代化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投影出下列资料,引导学生分析)现代化福建,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不切合实际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浅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过程与现实选择(一)

浅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过程与现实选择(一) 【论文关键词】现代化落后国家外源性现代化社会主义中国特色 【论文摘要】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全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源性现代化,新中国建立后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如今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深入研究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教训,实事求是的总结一些历史经验作为借鉴,对于创造性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实现现代化不仅是我国从近代以来就追求的主体目标,而且是全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很早就曾根据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与民族普遍交往的事实,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宏大视角,科学地分析、预见了人类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他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说过一句名言:“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罗荣渠在其《现代化新论》中指出,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源性现代化。新中国建立后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如今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深入研究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教训,实事求是的总结一些历史经验,对于创造性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社会理论及关于落后国家发展道路设想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马克思早已形成关于“现代”的科学概念。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把当时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称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现代”一词并非是对当时时代的泛称,而是指一个特定的新的历史时代。马克思划分新时代的根据是生产方式的变化。他认为,从16世纪以来欧洲发生的社会巨变,导致了大工业的兴起,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种新的生产方式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②“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它开创了世界历史,“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从此,“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而这个不同于中世纪的“现代生产方式”所引起的一系列革命性变革的新时代,就是马克思著作中“现代”的含义。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过“现代化”一词,但他关于现代化的思想是非常明确的。在马克思看来,所谓现代化过程,实质上是指16世纪以来尤其是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动力所引起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变,进而引起社会生活全面变革的过程,是新的文明出现的过程。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心部分就是关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问题。在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中,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相当于“第二阶段”,对应的是商品经济形态。马克思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既有历史必然性,又有历史暂时性。马克思在指出19世纪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与科学的力量的同时,看到了现代社会的对抗性矛盾,即“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指出,只有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和有计划的组织社会生产,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整合,形成自由人联合体。②东西方社会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东方社会还处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即前现代社会。l9世纪50年代中期,马克思开始关注东方落后国家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著名论断。按照马克思的看法,这些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凭其自身的力量,是没有进行变革和现代化的手段,或制度上的推动力的。在l9世纪的历史条件下,亚洲摆脱闭关自守的国家建立现代工业的道路,只能是“西方化”或“欧洲化”的道路。 70年代到8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从东方社会的历史特点和现实环境出发随着对俄国公社发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一,打破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感到有必要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寻找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1955年底至1956年间,毛泽东、刘少奇等党的领导人,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刘少奇在听取汇报时明确提出,对苏联的经验应该有所学、有所不学。毛泽东指出,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 第二,如何避免执政党犯严重错误,从局部、暂时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使之不致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和长期性的错误,要求领导者要有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吸取斯大林所犯错误的教训,最突出的是反对个人崇拜,维护集体领导原则,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等。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社会矛盾。斯大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曾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许多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当作敌我矛盾,采取严厉的手段进行了处理,打击了一些不应打击的人,犯了肃反扩大化等严重错误。波匈事件中,一部分群众由于各种原因,错误地用暴力行为对待人民政权,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很大损失,教训是极深刻的,可以说集中暴露了社会主义国家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联系到国内当时出现的严重事件,不能不引起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严重关注,这种紧迫的形势催促党中央做出了正确的决策。《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政治报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文献的出台,都是与国际共运中重大事件的深刻分不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有这样几个特征: 1、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 2、实行按劳分配。 3、每个人都要全面的自由发展。 4、有计划的调节社会生产。 5、国家的消亡和社会的自制。 6、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作为物质的基础。 斯大林确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也可以称“苏联模式” 这个模式也有这样几个特点: 1、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2、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3、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 4、承认商品货币的存在但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借鉴苏联的经验,总结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1956年4月,毛泽东做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讲话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

浅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阶段纲要的概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理论的提出,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又不按部就班,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的建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肩负着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共产党人开启了对社会建设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和深入探索的先河。正是由于他们的智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逐渐成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这样的理论体系,无非是为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锦上添花。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 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理论的提出,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又不按部就班,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独创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了这样系统的完善的理论作为强有力的精神后盾,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以人为本将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二.四个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怎样实现这四个建设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呢? 胡锦涛总书记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

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教案设计

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教案设计 一、激情导入 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召开?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走向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到今年2008年,改革开放已整整多少年了?三十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针对此百家网站联合推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中国喝彩的大型活动。(出图)是谁领导中国走向了改革开放的道路?邓小平,邓小平领导我们迈向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出示课题: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出示自主学习目标,学生自学 1.改革开放以来我要颁布了哪些重要法律?我们日常生活中用了哪些重要法律?我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举例说明) 2.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典型实例.就业方针?就业机制?人们就业观念的变化?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目的? 3.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立时间、宗旨?我国加入时间?我国提出的区域经济合作原则? 4.中共十五大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这样说?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成果?它的作用?

三.激情互动 (一)组内互动 以小组为单位,在科代表的带领下讨论完成以下问题,每组一张。 现代化体现在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思想现代化各个方面。 1.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结合班级中个人的民主与遵守班规的关系了解民主与法制的关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作用?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应如何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2.从企业改革、就业方式、就业观念、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方面,结合调查的实例说明改革前后的变化。 项目改革前改革后 企业改革国家经营 就业方式国家统一分配 就业观念“铁饭碗”“大锅饭” 社会保障制度城市少数人有退休金 3.材料呈现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及历史启示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及历史启示第一, 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公论。因此,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邓小平认为, 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关键是要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是说, 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 以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这两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缺一不可的, 只有坚持了这两者的有机统一, 才可以说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 只有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蓬勃地向前发展。而过去那种搞穷过渡、大搞阶级斗争的做法显然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第二, 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曾走过了一段弯路, 遭受了一些挫折。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 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 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 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就是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 而只能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第三,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必须有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整套建国方略和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基本正确的。然而, 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上的失误, 加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逐步走上了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单纯追求高指标、高速度, 搞穷过渡,忽视综合国力提高的片面发展道路,使国民经济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 使国民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五千多亿元,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比西方国家至少落后了50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痛定思痛,果断地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重新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历史证明,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始终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目标。 第四, 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既坚持独立自主、又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不移地实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依靠自己的力量, 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国际上赢得了崇高的威望。但是,也应看到, 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我国在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针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也曾出现过失误,未能正确处理好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辩证关系,使自己长期处于与世界隔绝或半隔绝的状态,拉大了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实现全面的拨乱反正,制定了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冲破了左的错误思想的束缚,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管理经验以及外资, 大力发展经济建设, 使我国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得到提高。历史经验证明, 在坚持独立自主方针的前提下, 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加速地向前发展。 第五, 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是经济、政治和人的现代化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邓小平曾强调指出:我们进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建设

姓名:系别:班级: 学号:联系方式:指导老师: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是保持政治上坚定的思想基础。领导干部要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必须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是学习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才能加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关键字: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多样性发展环境 正文: 社会主义道路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探索,争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去。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的,我们必须根据新的历史条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讲一些“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也就是说,一要坚持,二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作用表现如下: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从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中,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从现实任务与奋斗目标的统一中,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作了科学的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进一步的探索中认识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所有这些认识,对我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研究国情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改造中国社会,必须首先进行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夺取政权,建立起民族独立的国家。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着,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使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阶段,为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从此,中国共产党就承担起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限于经济方面,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但对于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走过来的新中国来说,对于一个现代工业仅占10%的落后农业国来说,要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将是一个漫长的征程,它已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早在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等文中明确提出,革命胜利以后,必须把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1953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政协扩大会议上详尽阐述了发展工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并强调“重工业是国家工业化

的基础”(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中国共产党在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即把“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其总任务之一。因此,当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从1953年起,中国便进入了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基本任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五年中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588余亿元。“一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获得高速度发展,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3%提高到57%。这一阶段,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二)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中国共产党就开始认识到,把实现“工业化”作为唯一的建设目标是不够的。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便提出过:“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404页。)首次将科学文化纳入国家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64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正式向全国完整地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教案高品质版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教案 【课标要求】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知识梳理】 邓小平理论 一、酝酿、准备阶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问题设置1]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想一想: 1.引发“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导火线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2.这一讨论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背景: (1)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 (2)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继续”左”倾错误.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 2、时间:1978年的12月召开 4、意义: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

二、形成——十二大到十三大 1、背景:(1)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2)总结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3)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承发展毛泽东思想。 2、主要内容: (1)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必须走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问题设置2] 材料一: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1986年1月) 材料二: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否则,不可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9月) 材料三: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邓小平文选》 根据材料回答:80年代的邓小平还提出了哪些重大的理论? (2)十三大(1987)——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 [问题设置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教学设计

第10课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重要作用,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其重要历史意义。 了解中共十五大关于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充分认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抓住苏东剧变、中共十四大、上海浦东开发、中共十五大等历史重大事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艰巨性;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识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共十五大关于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全面推向前进奠定了理论基础。 【重难点突破】 重点: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共十五大。

难点:如何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要点:(1)建国初到1956年前,以私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形成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3)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后,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4)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探究: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它的特征不在于是否有计划,有宏观调控,有政府指导,这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都有,而是在于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其它所有制和分配形式并存。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历史性的跨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可能性 1.邓小平南巡谈话(1992年春)——思想基础 (1)背景:国际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 (2)谈话内容: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三个有利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等。 (3)意义;冲破思想束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