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广场设计说明

市政广场设计说明

市政广场设计说明
市政广场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及背景

泸州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长江与沱江汇合处,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属淮南亚热带气候。正是由于有这独特的气候资源,辅以肥田沃土,使泸州市连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山青水秀,素有“川南鱼米乡”的美称,是四川一快得天独厚的宝地。

本项目位于城北新区沱江沿岸,东起大驿坝磷肥厂,西至木崖公园,全长约1公里,面积约50亩,定位为开放性的滨水绿地,将于相邻的木崖公园和已建沱江滨江绿地一起构成沱江滨江公园,为市民提供休憩、游览的场所,提升泸州滨水区环境品质,显现泸州滨水城市风貌。

二、设计依据

(1)《公园设计规范》(建标[1992]384号);

(2)1995年省林业厅颁发《四川省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办法》(3)《城市绿化条例》(1992.6.22国务院令第100号发布);

(4)《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

(5)《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建城[1992]313号)。(6)《泸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7)《泸洲市大驿坝沱江滨江绿带磷肥厂段环境景观方案设计项目邀标文件》

三、设计定位

(1)功能定位:以绿地景观为主,集生态、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为一体的开放性滨河绿带公园。

(2)文化定位:沱江文化为主,酒文化和奇石文化为辅。

(3)风格定位:具有认为气质、雅致、简洁、大方的现代风格。

总体风格定位以现代风格为主,结合传统文化符号,使滨江绿地景观打造与泸州打造“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步伐同轨,利用沱江文化、酒文化、奇石文化等文化资源合理规划设计,共同传承泸州文化品质。使滨江绿地景观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人文底蕴,提升滨江绿地综合品质。利用现代、简约、大气的造景手法塑造清新雅致的人性化休闲、娱乐、健身空间,倡导清风淡雅、时尚现代的城市生活形式。泸州之雅,樟柏松楠一片葱茏;桃梅芍菊四季争妍、世人共享;泸州之致,隐逸淡泊,人文飘香、品味生命。

四、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原则

城市的生命力源于城市中的人和他们的活动,人的活动要求连续的流动的空间。本次设计立足于这种思考,强调环境的共享性与参与性,为城市人群活动规划提供适宜的空间环境。

2、“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是一个连续发展与变化的动态结构体系,规划坚持综合、长期、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结合泸州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处理好滨江绿地环境建设和城市远景发展的关系,将城市发展的战略和战术、微观和宏观、政策与行动结合在一起,突出涉及过程中连续性和动态性的认识。

3、“个性化”原则

城市文化最具有个性色彩,泸州市的酒文化、奇石文化、水文化、

历史人文轶事、地方民俗文化以及滨江绿地公园自身的文化底蕴等,贯穿了整个泸州市的文明进程,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4、“整体性”原则

城市不是一系列组成部分的集合拼接,而是一个系统的、律动的、综合的、多功能的整体结构体系。设计力求将泸州市滨江绿地景观律动和城市景观律动,滨江绿地景观轮廓与城市天际线,滨江绿地四季变换的色彩季相与城市生态机理的和谐统一。

5、有机秩序的原则

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本规划以“绿脉”为主体,“人文”为主线,将市民活动所需的各项功能,作有机秩序的组合,充分体现景观规划在整体性大前提的有序性。

6、“安全性”原则

强调各园林空间的安全舒适性,除了满足设施设备以及功能上防滑防护等要求,同时强调防地质灾害避险功能。

7.“经济性”原则

材质应用上多考虑本土树种,在保证效果优良的情况下尽量考虑到经济性,同时也体现出地方物种特色。

五、设计理念

在泸州市打造“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的大环境下,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注重现代规划设计手法,将泸州市特有的文化底蕴融合到滨江绿地景观带这一设计载体中,融人文于自然,赋生态以艺术,营造一

幅集生态、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于一体的景观意境,形成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态绿色景观空间,展示泸州市滨水城市风貌。

六、设计元素

木——以乔木为主、灌木与草本为辅打造新的层次多样、季相明显和色彩丰富的园林景观空间,达到四季皆有景、四季景不同、一步一景的景观效果。

花——大量运用四季花乔成片栽植,使整个公园游览线路充满生机和灵韵,使行人达到视觉和嗅觉上的享受。

置石——石的刚强、沉重与草木的柔软、飘逸相辅相成,可作为点缀也可作为文化的载体,既丰富了景观的外轮廓,也增加了景观的文化内涵。

水景——利用公园场地高差优势,结合沱江文化的展示,形成不同形态的跌水、溪流、瀑布等景观水系,让水活动起来,使整个园区更富有活力与灵气,动与静的完美结合让观水与亲水共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文化——将泸州市地区特有的文化作为灵魂贯穿于整个规划规划的始终,使景观因文化而丰韵,使文化因景观而活现,从而营造出历史文化延续的城市空间。

七、设计构思

(一)总体构思

立足于泸州市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文化底蕴,突出生态、人文等

特点,完善城市绿地功能系统,兼具城市防灾避险功效。根据公园地理环境,结合人文历史文化特色,吸取国内外城市景观规划的优秀因子,塑造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游览、防灾避险为一体,既有时代特征,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开放型城市滨水绿带公园。具有设计体现以下四个特点:

1、绿韵——生态机理

绿色秀相,秀外慧中,景成而美显。通过各路段变化多姿的绿地景观构成赋予园区林相变化、季相变化、色相变化、层次变化的绿色秀相组成的绿色秀相风光,营造出“春勃生机、夏荣浓郁、秋意绚烂、冬郁苍翠”的生物园林秀色。做到四季景色变换、四季花香不断,形成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水韵——景观灵气

景因水而活,水借景而灵秀。“城在水中”是泸州市的一大特色,规划力求在公园内打造与河水遥相呼应的景观水色,让观水与亲水共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文韵——景观活力

文化是景观的活力源泉,没有文化的景观缺乏生命力。沱江经过漫长流淌在泸州绕过场地外围最后一道湾后汇入长江,千古年来沱江流域留下了璀璨的历史文明。另外泸州市又是古代历史文明和现代酿酒文明的结合体,在营造自然生态景观环境的过程中融入泸州市特有地域文化,打造开放性城市综合公园,使公园富有灵魂。

4、人本——市民参与

设计合理增设游乐观赏项目和景点,让游客沿着各种游道在不同区域体验不同游赏乐趣。同时合理布局室内室外休闲空间和康体健身项目等娱乐休闲项目。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游客的娱乐休闲参与需求。(二)节点景观方案构成

主题文化广场:

整个广场以泸州画面奇石作为各构图来源。利用流畅的线条配以直线、折线形成完美的奇石画面。根据功能需求将广场分为文化体验区和休闲娱乐区,两区动静分明共同营造和谐的城市空间。

1、文化体验——静区

三分支的主题“沱江魂”雕塑,象征沱江源头九顶山东、中、西三股支流,雄伟的雕塑体现沱江磅渤气势,潺潺溪流由主题雕塑的右侧淌过一个椭圆形大弯汇入下沉式景观水池,这是寓意沱江在泸州绕过最后一道弯汇入长江。溪流的旁边一群纤夫(雕塑)哼着船工号子正拉着仿古木船逆流而上,气势浩大,充分体现沱江流域人民朴实、勤劳、向上的精神风貌。木船也是广场中央文化走廊的必经之路,让游人充分体会遨游沱江的深刻感受。溪流的末端四个了酿酒木桶正散发热气,这是寓示了沱江来到了世界著名酒城、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泸州,四个木桶象征四口古老窖池,特效喷雾系统营造出弥漫酒香的意境,让人不觉陶醉于此。游人踏过木船仰望,一条刻满趣味性“川江号子”“沱江号子”的文化大道连接主题雕塑。两侧是对称式的文化艺术灯柱,沱江流域特色文化在灯柱下的浮雕上幕幕再现,加之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沱江号子”的渲染。足以勾起游人们对多少往事的回忆。

2、娱乐休闲——动区

根据尽可能的保留和利用现有场地特征的设计手法,体现原始场地精神,同时减少大挖大填节省建设投资。设计利用现场的原有地形特征,保留改造原电厂局部建设,形成商业休闲空间的同时,极大地丰富广场的整体空间层次,将原电厂一幢楼房的地下一层改造成为公园广场的管理用房以及休闲水吧等。将建筑的一层部分改建成现代咖啡吧,利用剩余的空间作为露天休闲平台,与下沉的休闲木平台形成错落空间。利用原地形的缓坡建成休闲台梯,满足人们“坐”“躺”“观”“谈”的行为以及心里需求。将低洼地改造成景观水池与主雕的左侧水系相连接,使水系形成动感循环水景。满足人们亲水休闲的意愿,吸引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欲望。酒具吐水小品生动灵活,一条雄伟的构架跨廊横空划过,直到沱江岸边,在视觉上形成强烈冲击的同时也丰富游人的观景层次。

随着构架走廊将人的视线带向沱江岸边,四个船形挑台在白帆的微微飘动下感觉正在驶向前方。这里代表古代木船队浩浩荡荡挺进沱江,给沱江流域带来新的文明、新的希望。宽敞的观景木平台上或眺望江景、或仰望山景,远眺的感觉使你不由得融入山、水、画面之间。

景观生态长廊:

景观生态长廊由25米的坡段绿化带和近10米的滨江绿化带组成,在坡段绿化带中利用道路铺装广场结合现场地形变化形成不同的景观空间。靠木崖公园的一端坡度较大,结合木崖公园文化及沱江文化设置几组浮雕与木崖公园相呼应和衔接。中段较为平缓的地段利用特色树阵形成不同植物艺术空间,人们穿梭其间享受大自然给予的靓丽色彩。靠

主题广场段在曲线形游道上设置景观廊等,满足人们驻足休息、交流。10米滨江绿带上设置停车场两处以及公厕一座,满足游人停车等功能。绿化以自然式生态搭配为主,局部地方处理地形起伏使绿化层次更加丰富。

康乐天地:

位于广场左侧与已建滨江绿带相连,设计利用灌木和道路的划割形成大小生态活动空间,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成人健身器材,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在靠近儿童游戏区附近设置色彩花带、花块,营造生机活跃的气氛,同时有利于孩子们的心里成长。

(三)植物种植设计

植物景观营造上,强调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结合,突出生态效益。力求突出以下特点:

1、在统一的基础上做到各个细节的变化,着重体现植物的多样性的特点。

2、体现植物在色彩以及季相上的变化。

3、注重植物在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速生和慢生之间的结合,构成多层次植物群落,更趋近于自然生态系统。

4、采取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基础,体现地方特色和川化独有的个性内涵。

植物品种充分利用本地树种,考虑生物多样性以常绿树种为主,增加绿量。组团式栽植地被及灌木,加上周边大小乔木,参差错落,郁郁葱葱,达到良好的安全分隔、防噪、防尘的效果。沿路两旁广场周边芳

草茵茵,绿树点植,各式各样的花木,疏密有致点缀其间,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受。四季有花,四季变幻,达到收四时之烂漫,展物种之风姿的艺术境界。

植物品种规划表

(四)园路及铺装设计

沱江滨江公园内道路除了车行主干道外,其余主要为各种园林道路和铺装。园林道路是沟通各景区、各景点的枢纽,宽1.2 至3米不等,根据效果突出、造价控制的不同原则,道路和铺装主要可采用花岗石(如芝麻白、芝麻灰、梨花白、樱花红、蒙古黑、灌县黑等);砂石板(如青砂石、黄砂石、黄木纹、红砂石、锈石板等);卵石(如五彩雨花石、五彩卵石、海峡石、洗米石等)、混凝土砖(如广场砖、仿古砖、透水

砖等);彩色混凝土模压地面等材料铺设而成,或自然流畅,或曲折迂回,满足不同景观和功能的需求。不同铺装材质的使用,配合周围景观变化,使道路呈现灵活多变,达到不同的质感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导向和分割空间的作用。路面纹理、图案的处理,简洁而丰富,加上游步道的蜿蜒曲折,更有曲径通幽的效果。按摩步道的使用,使游人既能寻找到童年乐趣,又能起到脚底按摩的功效。

(五)园林建筑及小品设施设计

公园内园林建筑布局根据需求要求合理,风格以富有现代感的民风民俗特色为主。道路及广场边适当设置座椅同时配套环卫设施垃圾桶等,供人们游览赏景之余驻足小息同时保持环境清洁,座椅根据景观位置不同需要,可为木石结构、也可是砖石、全石材或钢木等结构。根据景观段落位置需要适当设置标示标牌和公益宣传牌,增强游览导向的同时警示和提醒游人们共同维护公共美好环境。园路绿地内聚三攒五立石成景,增加情趣和景观效果。

(六)照明、灯饰规划

全园灯具主要分为庭院灯、草坪灯、投射灯、泛光灯、水下灯五种。各主景点及小品安置各种投射灯,强调主景;广场四周及道路两旁分别用庭院灯和草坪灯加以照明、指示。庭院灯间距18-25米,草坪灯间距6-10米,其它植被中间、草坪中、水池内用彩色泛光灯展现小品、植被轮廓。路灯灯饰选型把握民风民俗、简洁、亲切的风格,通过夜间景观灯光效果加深公园印象,整个公园闪烁明亮的灯光形成独具泸州市特色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八、景观效应

沱江滨江绿地设计充分考虑到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体现可参与性和超前性,以“花”--- “木”--- “石”——“地形” --- “文化”的景观链体现出泸州市地区特色文化底蕴。景观设计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以独具匠心的规划,与周边开发相结合,达到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又与左岸园区相呼应,营造出“春勃生机、夏荣浓郁、秋意绚烂、冬郁苍翠”的生物园林秀色,增强城市绿肺功能,为周边乃至泸州城区土地开发带来潜在和突显的价值,全面提升沿线土地资源的档次。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合理经营,可以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三者的统一。

市政道路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文)

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222000384 工程编号: 龙湖区龙祥街道夏桂埔社区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 初步设计 二○一八年十一月

目录 1 设计说明书 (1) 1.1 概述 (1) 1.1.1 任务依据 (1) 1.1.2 设计标准 (1) 1.1.3 工程概况 (1) 1.1.4 项目研究过程 (2) 1.1.5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2) 1.1.6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2) 1.2 功能定位 (2) 1.2.1 规划情况 (2) 1.2.2 交通量预测 (2) 1.2.3 工程建设意义 (2) 1.3 建设条件 (3) 1.3.1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 1.3.2 工程地质条件 (5) 1.3.3 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6) 1.3.4 沿线环境敏感区(点)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7) 1.3.5 项目区域内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对项目的影响 (7) 1.3.6 沿线市政管线的现状与规划 (7) 1.3.7 各项(地质、地震、环保、水保等)专项评价、评估结论对项目的影响 .. 7 1.3.8 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沿线居民的要求或建议 (7) 1.3.9 其他 (7) 1.4 工程设计 (7) 1.4.1 设计原则 (7) 1.4.2 设计依据 (8) 1.4.3 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9) 1.4.4 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9) 1.4.5 横断面设计 (10) 1.4.6 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11) 1.4.7 道路附属工程设计 (14) 1.4.8 桥梁、隧道及涵洞设计 (14) 1.4.9 排水工程 (14) 1.4.10 沿线环境保护设施 (15) 1.4.11 近远期结合实施方案 (20) 1.4.12 新技术应用情况及下阶段需要进行的试验研究项目 (20) 1.4.13 设计配合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21) 2 工程概算 (21) 2.1 工程概况 (21) 2.2 编制依据 (21) 2.2.1 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21)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 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 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 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 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 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 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比如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广场的小品、绿化、物 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 合人体的尺度。 2.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继承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 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 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 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 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 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 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 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 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3.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 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 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 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 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 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 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 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 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晴日 灰满天,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游客望而却步,极大的损 害了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捷径。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 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 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 和人居环境。 突出主题原则

市政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说明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本项目位于XX市XX工业区内,按《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规划,本次设计道路位于XX工业区芝麻地块,与XX路相交。 随着XX开发区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负责南城经济开发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地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份委托我单位进行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设计,设计内容为本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地设计。2012年8月业主委托XX市测绘中心进行工程测量,于2012年11月完成工程地形图和横纵断面测量地任务交我单位进行工程初步设计。 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道路起点在XX路,桩号为K0+000,并向西布线,道路终点与原村庄道路相接,桩号为K0+232.992,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9.0米。与本道路工程同步实施地还有排水管线。 (二)设计依据 1、业主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任务委托书; 2、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3、《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4、由XX市测绘中心提供地现状地形图及道路横纵断面资料; 5、XX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关于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地批复 文件。X开经【2012】99号。 二、主要技术规范及设计标准 (一)技术规范 本工程设计采用现行国家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2.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2.1.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2.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1.8《公路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二)道路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设计时速:20 km/h 圆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70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20m 设超高推荐半径:40m 设超高最小半径:20m 平曲线最小长度:40m 圆曲线最小长度:20m 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竖曲线最小长度:20m 最小坡长:60m 停车视距:20m 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 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20年 三、道路工程设计 (一)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起于XX路(0+0.000),止于村庄道路(0+232.992),东西走向,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为9.0米。 道路平面设计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 道路全线设2处平曲线半径R为:40m、50m。 (二)道路纵断面设计

市政道路设计要点探讨

市政道路设计要点探讨 发表时间:2018-01-24T15:26:32.88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作者:游正茂[导读]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市政道路建设事业虽得到了大力发展。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 40002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各项基础设施施工质量与效果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的扩容和改建离不开市政工程建设,市政工程就在市民的身边,方便与否一目了然。如果设计合理,则会使市民生活指数提高,反之则会造成城市的发展受阻和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并且随着城市发展,车辆增多、人口增长等因素,各项设施已经严重落后,只有通过 科学严谨的市政施工,才能提升城市容量,保证城市良好形象,同时促进经济的增长。在众多市政工程中,市政道路施工则是重中之重,道路关系到百姓的出行交通,需要合理的规划和建设才能形成便利的交通环境,市政道路设计作为市政道路建设中的一部分,其作用不可忽视。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要点 1 引言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市政道路建设事业虽得到了大力发展,但仍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与交通需求,由此影响了居民生活的舒适感。想要改变目前市政道路的现状,就要从其基础方面开始改善,即通过优化市政道路设计来缓解交通压力,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2 市政道路设计理念2.1 基于舒适性新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程度也越高,特别是人们由观念的转变,而引起的对自身需求的改变,导致人们已经不再是单纯性的个体追求,而是从纯粹物质需求上升到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对自身生活的区域情况自然也更加关心。道路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人们对道路交通的要求是不断变化提升的。以往,人们对道路的要求标准不高,只要宽阔平坦就可以了,但现在却不同了,人们不但要求道路交通顺畅、路面干净,而且还需要舒适和美观,可见市政道路设计的理念也需要跟随人们的观念不断转变。 2.2 体现城市的特色城市是人们生活工作的集中区,不论城市大小均有自己的特色,有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要想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需求,就要在城市发展特色上下功夫。体现在道路设计上则需要个性化道路,也就是说,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时,需要设计人员能突出城市特点,展现出设计者对城市当地的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诠释。道路设计可以根据城市环境、自然条件、地形等,把城市独特的风貌展示出来,使道路和城市相融合,展现出城市的独特魅力,这样才能得到人们了充分认可和全面接受。 2.3 体现功能特色 道路是具备功能性的,任何一条道路的开建都是有目的的,道路连接两端,沿线还要有自由的出入口,那么进行道路设计时,一定要在功能上得以体现。设计人员要全面了解城市的生活节奏,进行设计城市道路的时候,就要对城市特色做出综合性的考量,不能为了满足道路的游览功能而损害交通功能,一定要避免出现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保证人们出行的方便快捷。 3 市政道路的设计要点3.1 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情况复杂,需要满足行车、行人、运输等多种通行方式,所以,进行道路设计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到机动车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中央/机非隔离带和路缘带等细节,使市政道路横断面各个要素形成紧密配合,实现良好分配,这样,道路横断面设计则显得非常重要。要想设计好横断面,则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需要考虑城市内行车速度和行车数量,要通过全面调研,合理考虑到各项标准,能在节约土地、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划分出有效的行车道。在保证行车速度的同时,确保断面合理有效,机动车道宽度是保证行车质量的关键。另外,道路改造升级时,需要对道路交通情况做预测性分析,对原有车道数量做出相应调整与拓宽。最后还要优化隔离带,保证对各类车辆进行分隔,使行车更加快速安全,全面保证行人、车辆的安全。 3.2 线性设计中的人性化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线形设计占据重要的地位。如果道路的线形设计理想,不仅能够对生态环境予以美化,同时还能够缓解司机驾驶的疲劳,有效地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便于人们的出行。而在设计市政道路的时候,无需对短线与长线进行考虑,而是要注重曲线的设计,但排除交通干道与主干线。实际建设的时候,道路应存在适当的转折,这样才能够欣赏周边建筑与自然环境变化,尽可能降低审美疲劳,规避交通事故发生。除此之外,还能够降低交通拥堵的几率,充分彰显道路建设的人性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市政道路建设方面,应严格遵循环境美观以及人性化的基本原则。其中,规划市政道路的建设,要综合衡量以上两方面的内容,确保整体规划的合理性。特别是道路线条设计,因为线形的设计会在司机驾驶过程中展开相应的引导,尤其是转弯的位置。在此基础上,道路纵断面的线形应与平面保持平衡。与此同时,曲线之间的半径设计同样要合理,进而增强平衡效果。在此基础上,实际建设的时候,还应高度重视市政工程排水的重要作用,并在整体规划中予以充分地考虑。 3.3 特殊人群道路设计特殊人群主要是指盲人等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出行,为了满足盲人出行交通需要,则需要在盲道设计上标准规范。城市中盲道设计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常常会降低盲道的功能价值,体现不出特殊性交通的便利,使用后也没有达到效果等。那么为了照顾特殊群体,对盲道设计时需要全面综合考虑。城市盲道有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两种,但却不能提示方向,造成走错路的问题时有发生,大型超市、商场、单位出入口、道路两端、居民点等地方的盲道突然出现中断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避免问题出现,则需要在盲道设计中使用盲道北向砖,对地理位置做出指引,道路节点及盲道两侧位置,设置导盲牌,方便盲人判断位置与环境,保证通行安全。 3.4 路面结构设计要点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案例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篇编制说明和依据 9 第二篇工程概况 9 第三篇施工进度计划 10 第四篇施工平面图布置 10 第五篇施工部署 12 一、施工准备 12 二、项目管理机构 13 三、施工力量组织 15 四、施工作业班次 15 五、建立现场协调会制度 15 第六篇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6 一、道路施工测量 20 二、道路工程 21 (一)、设计概况 21 1. 主要技术标准 22 2. 道路横断面设计 22 3. 路面结构设计 22 (1) 机动车道: 22 (2)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23 (二)、施工要求 23

(三)、施工方法 24 1. 路基土方工程 24 (1) 施工准备 24 (2) 土方路堑开挖 25 (3) 填方路基施工 26 2. 水泥稳定石粉渣底基层、基层 28 (1) 准备工作 28 (2) 施工要点 29 (3) 操作方法 30 3. 混凝土路面 31 4. 人行道 40 5. 沿线设施施工 41 三、给水管道工程 42 (一)、设计概况 42 (二)、施工方法 42 1. 管沟开挖: 43 2. 给水管道基础: 43 3. 管道安装方法; 43 4. 管道试验 47 5. 管道回填 48 四、排水管道工程 48 (一)、设计概况 48 (二)、施工要求 49 (三)、施工方法 50

(四)、排水管道的闭水试验 52 (五)、工艺和安全要求 53 五、电缆沟工程 56 (一)、设计概况 56 (二)、施工要求 56 (三)、施工方法 57 1. 施工条件 57 2. 测量放线: 57 3. 沟槽开挖: 57 4. 基底处理: 58 5. 墙体砌筑: 58 (1) 施工准备: 58 (2) 拌制砂浆 59 (3) 操作工艺 59 6. 内外壁抹灰 60 (1) 基层处理 60 (2) 做灰饼(打墩): 60 (3) 基层施工 60 (4) 抹底灰 60 (5) 装饰面层 61 (6) 质量保证措施: 61 7. 盖板预制及安装 61 (1) 构件预制 61 (2) 构件安装 62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要点

一、道路交通基础 1、城市道路分类分级城市道路的分类 1、快速路也叫快速干道 通一一■-快速、长距离交通;全市性干道 2、主干路也叫主干道通为主一一以交通功能为主;全市性干道,连接各主要分区 3、次干路也叫次干道 通兼达一一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分区干道 4、支路也叫一般道路或地方性道路达一一以服务功能为主; 连接次干道与街坊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 城市道路分级 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城市规模分I、n、川级。 特大、大城市一一I级,中城市一一U级,小城市一一川级 2、交通三参数Q、K、V及三者关系关系式 基本关系:Q 二K V ? 线性关系:V = V f(1 K2 抛物线关系:Q = V f(K - ) K j V f――自由车速 K ――阻塞密度 3、通行能力与Q区别 概念: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数(行人数)。 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区别: 通行能力:是“能力”,检验道路是否充分发挥作用的依据。交通量:道路上实际的通行数量。 二、交通规划、路网规划 1、城市交通模式 2、交通规划步骤 1.交通调查。 2.交通预测---由调查资料,建立交通需求模型,进行现状分析和未来交通预测。 3.交通规划 1)提出交通战略方案 2)提出交通网络规划方案,并评价优化。 3、OD调查出行,区内(间)出行 OD调查的概念 含义:对交通的发生,终止所做的调查。必要性:因为Q,V调查,道路交通状况的 调查,道路上的流量流速。 OD调查:对客流流向调查(包括起讫点,路径??:.)出行 定义: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点的全过程。

特点:一个目的,两个端点。 区内(间)出行 区内出行定义:起讫点在同一交通区的出行。 区间出行定义:起讫点在不同交通区的出行。 4、交通预测四步法,出行分布预测的方法:平均增长系数法 四步法 1.出行产生预测:预测各交通区出发,吸引的出行总量。 2.出行分布预测:预测各交通区之间的出行量分布。 3.交通方式的选择预测:按交通方式的选择将预测的出行量换算为交通量。 4.交通量分配预测:将预测交通量分配到路网(道路)上。 平均增长系数法 内容:由现状出行分布表(0D表),出行产生预测的发生吸引出行总量,预测未来各交通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 方法:平均增长系数法。 :.(F—i 区间出发量增长系数,Fj—j 区间吸引量 增长系数) 计算过程:修改系数,多次迭代,不断逼近,直到|Fi(n\Fj w-l| <=? 5、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规划内容:M , V 6、路网规划:规划指标、路网类型 规划指标 衡量路网是否满足交通需求指标有: 非直线系数p 路网密度S 道路面积率丫 人均道路面积入

(建筑工程设计)完整的市政工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篇综述篇 第一章工程概述 一、工程背景 XXX道路工程经XXX批准,由XXX筹资建设。 本工程是XXX配套道路。由于XXX项目已启动,作为配套道路的本工程必须同步实施。为此,加快建设本项目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二、工程范围及设计内容 1.工程范围 XXX道路工程共分主、次两条道路(按规划要求均为次干道,为本工程描述方便,称之为主、次干道),主干道西起洪塘中路,南至北外环路,按本次招标要求,设计全长1268.49米,道路标准断面宽36米,断面布置为: 4.5米人行道+10.5米车行道+6米绿化带+10.5米车行道+4.5米人行道。 次干道西起主干道(K0+920.277),东至西外环路,全长449.26米。路基断面同主干道,主、次干道设计车速均为40公里/小时。 2.设计内容 按招标文件要求,本次投标设计需达到初步设计深度。主要包括: 道路工程,主要是平面线形、纵断面、横断面等设计。 排水工程,主要是雨、污水平、纵断面设计标高、管基等设计。 桥涵工程,主要是主干道1×20米及次干道1×13米简支梁桥各一座。 交通工程,主要是交通标志标线、交叉口平面、交叉口组织方案设计及停车站站点等设计。 其它设计,主要包括景观、附属配套道路配套设施,其中道路景观设计,主要是指道路空间景观、绿化及设施的方案设计和主要街景景点等设计。道路配套设施主要是指沿线照明、环卫、路名牌等公共设施及人行道、无障碍等设计; 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方案等设计。 3.设计总原则 (1)设计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强制性条文。 (2)为车辆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行车条件,完善交通设施,同时具备良好的景观,体现道路的性质与功能。 (3)设置合理、完善的排水管线,为道路提供良好的排水条件。 (4)工程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5)便于实施,缩短工期。 (6)高起点、高标准的进行设计,最终达到“人、车、路、环境”四者完美结合,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伴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城市建设在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都有着举足轻重地位,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城市发展水平。在城市建设中,给排水管道建设更是尤为重要。下文将大致介绍建设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问题。 标签: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设计;施工 随着人口的不断涌入,也给我们在城市的规划中对于市政管网的设计提出比较大的挑战。在进行相关的管网的设计、施工时,一定要对管网的质量进行控制,因为市政道路的管网质量与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中设计与施工中的要点控制。 1、在市政道路中给排水管道的地位 在市政道路中的排水管道在我们的正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城市处于雨季的时候,城市中会有大量的雨水,大量雨水的排出工作大多数是依靠市政道路的雨水管道。如果雨水管道不能够把降雨及时排出的话,就会给人们的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大量的降雨在城市当中,就会对于城市的交通道路产生影响,影响正常的道路通行,如果水量特别大,有可能会影响整个路面的路基,甚至渗到道路的结构层中去,造成道路使用中出现路面塌陷等严重的安全质量问题。还有在路基下面最近的是地面的水层,因为水会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在地下的局部位置形成一个水坑,按照这种情况来说的话,路面基础由于受到水的作用,很容易失稳,使整个道路的稳定性降低从而出现安全质量问题。由于路面的大量积水,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排出,水通过路面进入到地下的软土层,会使整个积水路面发生比较大的坍塌,使道路周围的建筑受到影响。 2、在进行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1 对市政道路路面进行路面排水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市政管网给排水的路面排水设计时要考虑两个方面:分别是人行道排水设计和非人行道的排水设计。在对人行道进行排水的设计时应该注意坡度朝向的设置,一般情况下人行道的横坡设置朝向与非人行道一致,这样的设计是想让人行道中的雨水通过设置的坡度流向非人行道上的排水口。当所设计的路段进行土方的工作时,一般的做法是在道路的两侧设置挡土的设施,在挡土设施的上部设置拦水设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于不让因为雨水流到人行道的一侧。在进行设计时也要考虑特殊情况,有时因为雨水过大,已经可以漫过挡水装置上方的泄洪孔的时候,可以在泄洪孔的下方设置排水装置,以免造成人行道上出现积水,影响人们的正常通行。在城市当中,道路有宽也有窄。在进行相对来说比较宽的道路进行道路给排水的设计时,一般都会采用双坡的排水方法。因为在相对来说比较宽的道路只用单边坡进行排水的话,在离排水孔比较远的地方的水无法进行

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 郁金香街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城市次干路,北起葵松路,南到雪松路,全长635.039米,红线宽度34米,是沈水生态科技创新城的一条重要道路,建成后将对科技创新城的开发建设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二、设计依据: 1.业主提供的相关规划资料(道路平面规划、道路竖向规划、路基横断面规划) 2.《业主提供的电子版地形图》(1:1000) 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7.《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9.《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11.《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05MR101) 12.《城市道路路基路面及其他设施》(国家建筑标准图集 MR1) 13.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4.《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05MR601) 15.《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1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三、技术规范及标准: (一)道路工程设计技术规范及标准: 四、平面设计: (一)、平面设计原则 1.道路平面位置考虑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 2.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二)、平面设计内容 郁金香街起点与葵松路(原杜松路)相接,起点坐标:X= 4615030.390,Y= 41523802.945; 道路由北向南延伸,终点与雪松路相接。终点坐标:X= 4614395.350,Y= 41523802.951。道路全长635.039m。施工范围为K0+013~K0+580。道路路线范围内及周边地块征地基本完成,因此原有水田灌溉沟渠全部取消。主干渠做改渠处理,具体位置详见《道路平面图》。 五、纵断面设计: (一)、纵断面设计原则

市政交安工程设计说明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眉山市交通中心周边道路市政工程——裴城路(永通河至双赋园段),该项目位于眉山市交通中心,起点顺接裴城路西段,终点至裴城桥,设计全长870.73 m,红线宽30米,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计算行车速度:30km/h;路面类型:沥青路面。全程共计3个T型路口,1个十字路口(详见二环西路施工图)。 道路断面划分为: 裴城路:4.0米人行道+2.0米绿化带+2.0米非机动车道+3.25米车行道+3.5米车行道+0.5米中心双黄实线+3.5米车行道+3.25米车行道+2.0米非机动车道+2.0米绿化带+4.0米人行道=30米。 本工程增设中央隔离栏杆(根据车流量,适时增加机非隔离栏杆) 二、设计依据 1、业主对我公司的设计合同; 2、本项目道路工程设计材料。 三、设计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012);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4、《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DGJ08-96-2001); 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6、《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 7、《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02); 8、《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9、《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 16311-2009); 10、《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11、《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2、《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03); 13、《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47-2002); 14、《安全色》(GB2893-82); 15、《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17、《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GBJIO-87); 1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19、《地下通信电缆敷设》国家标准图集94x102; 四、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信号灯控制系统及预埋管线。 (一)交通标志

市政道路设计要点

一、路线设计 1.1 平曲线半径的取用。平曲线半径的取用,最重要的是考虑曲线附近的运行速度及其前后衔接的线性指标的均衡性及连续性,并非越大越好。 1.2 同向圆曲线间直线段长度的问题。在老路改造工程中,过分强调 6v 的最小直线长度将浪费大段老路,造成新的拆迁量,使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大幅提高。 1.3 市政道路的纵断面设计不能仅考虑造价。暴雨考验着城市的排水系统,近期全国出现的强降雨使很多城市的道路积水严重,有些城市的排水系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有些城市的道路在水位较高的季节会出现雨水倒灌现象,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道路纵断面设计偏低造成的。 1.4 老路改造中的平纵组合。条件受限时,尤其是在老路改造中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时,不应片面强调“平包纵”。道路平面线性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标准。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尽量采用大的曲线半径,用圆曲线代替缓和曲线的设置,尽量不设置超高、加宽。道路纵断面设计标高主要根据现有道路标高、两侧建成区地坪标高、现状自然地面及地下水位标高、城市防洪标高、桥梁控制标高、相交道路及铁路标高、立交等控制性标高来确定。横断面设计以规划为依据,经过该市规划建设局主要职能科室的论证,并结合道路实际确定了横断面设计方案。道路规划红线宽 40 m。横断面机动车道横坡为 2. 0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横坡为 1. 5%。 1.5 路线设计改进建议。平曲线半径超过 8km,则与长直线类似,容易使驾驶员产生单调感和疲劳感,一般平曲线长度宜控制在 1~3km。同向圆曲线间直线段长度取值建议:①可以将大于不设超高的缓和曲线长度归入直线段考虑。②降低 6v 要求,最小可至 3v(实践检验可取)。市政道路由于其特殊性应更多地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防洪、排水问题,不应过于考虑减少造价而降低纵断面设计的标准。车辆在城市中行驶时,往往达不到道路的设计速度。因此,当道路条件受到限制必须设置超高时,横向力系数μ的取值不超过 0.15 即可。老路改造应尽量以拟合老路为原则,条件受限时可以不“平包纵”。 二、路基路面的设计 2.1 路基拼接。目前为保证新老路面拼接质量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挖台阶、提高新填土压实度标准、铺设土工格栅等。但是在河塘路段,特别是在软土地基路段不均匀沉降设计处理不到位的地方,经常出现纵向裂缝。 2.2 水泥稳定碎石层设计。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基层,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裂经常会反射到沥青路面面层,若这些裂缝不能及时处理就很容易导致路面破坏。 2.3 桥头跳车。桥头跳车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形成原因很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但桥头跳车的直接原因是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异。处理桥头跳车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加强地基(软基)处理、提高压实度、设置大尺寸搭板、设置过渡路面结构等,本文同时建议设计时可以加强搭板处路面结构和路基顶层的处理。 2.4 路基路面设计。当存在路基拼宽情况时,建议从以下方面考虑:①根据理论计算和近几年道路实际使用情况分析,要控制道路拼接问题的出现需要控制新老路两侧的差异沉降,建议原有路基与拓宽路基的路拱横坡度的工后沉降增加值不应该大于 0.5%。②采用间接拼接方式,新老路基平面不分离,纵断面分离的路基拓宽设计,将拼宽路基沉降标准放宽,按照新建路基处理。既降低了填土高度,减少新征用地,又降低了软土地基处理费用。③土工格栅在路基拼接中应用时,为了保护铺设在路基顶面以下 20cm 处铺设的格栅,设计时应该提出合理的施工注意事项,在压实路基时不能使用路拌机进行现场拌和,只能另找场地拌和

露天广场之规划运营方案

新大陆地标闲置露天广场之规划运营方案 及前期框架分析与设想 前言: 此方案计划书主要宗旨在于利用细致的分析与规划,并配以有效的执行能力在2009年度期间通过以新大陆地标为基础,开发利用目前闲置的露天广场成为新的利益增长点并为进一步提升该地标价值而创造机会。但所有计划在规划和执行以前,必须阐述清楚此间的意义和相互之间的关联,只有如此方能获得物业所有者的新大陆管理者意识上的共识,从而获得在落实过程中得到关注与支持,最终达成所共想的目标与回报。 第一节:地标背景 位置: 宏观处于黄浦江以东的金融中心“浦东”新区。微观处于以“八佰伴”为中心的商业地段“扬路与南泉路”相交汇的地理位置,距离商业热点“八佰伴”(备注:或者说扬路)不足500米。对临“宁”电器,左拥“百思买”广场,右靠“永乐电器”,背依“太平洋数码广场”。在地理是一个有着广阔发展空间与前景的位置,目前唯一障碍仅限于位置过于陷落群楼中央,空间虽大,但临街开面较窄,空间为狭长比例,因此在后期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将主要面临引人气与人流的首要工作问题。 周边环境及相关资料分析:

浦东作为一个世界性地标和中国陆标志性区域,未来的发展已经由我国宏观的政策导引注定成为是繁荣昌盛大力发展的位置。从目前来讲,浦东又以三块区域形成格局。 1、以外滩为中心的餐饮,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的“城市形象区域”。 2、以明珠,金茂大厦为中心的“城市标志性形象区域及对外形象区域” 3、以八佰伴为中心的周边居民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的商业性区域。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外滩方向及金贸大厦周边因国家大力扶持的基础将不可逆转的成为引以为傲的“形象工程”(也可以说是面子工程),而事实上一个区域是否能长期性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在于居住人口的数量和流动频率。八佰伴为中心的商业区域由于毗邻浦东人口稠密的社区,所以最后成其为一个含金量最高的“商业板块”是当仁不让的,并因此将获得最高的回报。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徐家汇并没有什么标志性建筑,也没什么亚洲第一高楼,但由于他是综合型的商业区域,所以地标价值可能远远高于其他地方 在这里,可以负责任的保证,新大陆地标将因为处于商业区,会获得最大的回报,并可以清楚的阐明,只要位于此区域中的任何空间,都将获得最高的升值潜力。 优势: 1、位置处于浦东商业中心位置,毗邻各个大型卖场和人流交通枢纽区域。 2、周边的逐次改建在原有基础上正在统一提升该区域形象和打造品牌效应,因 此带来的效果将影响到该区域间的任何一个地标板块。 3、根据周边的闲置地块的了解,目前为止,在我们所处位置上已经没有象新大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比如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 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

传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即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

市政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第一标段K0+000~K2+600) 一、工程概况 垫江县明月大道贯通垫江县城区南北区域,位置走向与桂溪北路(即渝巫路) 平行,相当于垫江县骨架路网体系中的“外环线”。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 位于垫江县桂溪镇,南接长安大道延伸段,北接天圣制药厂。设计起点位于长安 大道平交口,先后与南阳路、机关路、温泉路平交后,终点位于明月大道C连接 线平交口,道路全长6111.834米,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幅宽度 为32米;中间有明月大道B连接线与北转盘平交,道路全长513.656米,为城 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40米;明月大道C连接线与明月大道 平交,道路全长1381.143m米,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 40米,终点接渝巫路。 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垫江县县域城市的交通网络体系,缓解城区内 部的交通压力,极大地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也为周边地块的开发进程起着积极的 推动作用,对整个垫江县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标准 2.1 设计依据 (1)与业主垫江县兴渝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2)业主提供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3)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 (4)业主提供的《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5)业主提供地质勘察报告 (6)业主提供的《垫江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路幅宽度的函》 (7)业主提供的《垫江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 程初步设计预审意见的通知》 2.2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2.2.1国家标准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2.2交通部规范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2.2.3建设部规范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年3月) 2.2.4地方规范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 《重庆市建设工程费用定额》(1999年) 2.3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2010年10月,该工程正式立项,并由垫江县兴渝城市建设有责任公司担任项目业主。受业主委托,我院开展了垫江县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新建道路工程设计项目。2011年4月我院提交了方案初步文本。2011年4月25日,我院向业主及规划局等各位领导汇报了方案设计,之后多次与业主及垫江县规划局进行接洽,逐步完善了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 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各项方案设计工作,在2011年6月我院提交了方案设计正式文本。2011年7月18日,我院再次向垫江县规划局等各位领导汇报了方案文件。2011年8月垫江县规划局下发了《评审会议纪要》垫江规划纪要〔2011〕11 号文,原则上同意该工程设计方案。 2011年10月,项目业主委托重庆市涪陵地质勘察工程公司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11月中旬我院收到业主提交的地勘资料后,开展了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的初步设计工作。为确保工程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项目设计组根据各专业特点,在征求各专业设计意见后,对设计进度、设计内容、文件编制要求、主要技术标准、设计原则等进行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为在较短的设计周期内保质保量完成设计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11月底提交了初步设计文件,2011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设计院进行了初步设计评审,并顺利通过了评审。 2.4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市政道路设计总说明word版本

市政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述 香雪大道东段是郴州市新老城区间联络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它的建设有利于带动新城区的开发,该道路处于特殊交通区位,有效地将旧城区的交通线路向外延伸,缓解了旧城区的交通压力,并通过与京珠高速公路和郴资桂高等级公路相接,加强了城市的对外联络,并促进了新城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有利于其沿线的土地利用与开发。 二、设计依据与技术标准 1、设计依据 (1)设计委托书及设计合同 (2)《关于香雪大道东侧道路工程方案设计的批复》(郴规审[2004]9号); (3)《香雪大道东段道路新建道路工程第三次方案深化设计》; (4)《郴州市规划局关于香雪大道东段道路规划设计与立体交叉口设计条件与要求的通知》(2008年6月19日) 2、主要设计规范 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 7)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8)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9)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 10)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11)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1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 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16)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17)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99) 1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9) 《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20)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令第253号) 23)《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24)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5)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26)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 27) 《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 28)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29)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20-20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