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化学第一章(化学工业出版社).doc

大学化学第一章(化学工业出版社).doc

大学化学第一章(化学工业出版社).doc
大学化学第一章(化学工业出版社).doc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1.某乙醇溶液的质量为196.07g,其中H2O为180g,求所含C2H5OH物质的量。解:由题意可知:n(C2H5OH)=m/M=(196.07-180)/46=0.35mol

2.已知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s)=CaO(s)+CO2(g),求1t含95%碳酸钙的石灰

石在完全分解时最多能得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各多少千克?

解:由题意可知:

m(CaO)=(56×1000×95%)/100=532kg

m(CO2)=( 44×1000×95%)/100=418kg

3.已知铝氧化反应方程式:4Al(s)+3 O2(g)=2Al2O3(s),试问:当反应过程中消耗掉2molAl时,该反应的反应进度为多少?分别用Al,O2,Al2O3进行计算。

解:由题意可知:4Al(s)+3 O2(g)=2Al2O3(s)

ξ(Al)=Δn(Al)/ν(Al)=(-2mol)/(-4)=0.5mol

ξ(O2)= Δn(O2)/ν(O2)=(-1.5mol)/(-3)=0.5mol

ξ(Al2O3)= Δn(Al2O3)/ν(Al2O3)=1mol/2=0.5mol

4.水分解反应方程式:H2O(l)=H2(g)+1/2O2(g),反应进度ξ=3mol时,问消耗掉多

少H2O,生成了多少O2?

解:H2O(l)=H2(g)+1/2O2(g), ξ=3mol

Δn(H2O)= ξ×ν(H2O)= (-1) ×3mol=-3mol

Δn (O2)= ξ×ν(H2O)= (1/2) ×3mol=1.5mol

5.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试利用标准生成焓的数据,计算甲烷完全燃烧时反

应的标准焓变Δr H mθ(298.15K)。1molCH4完全燃烧时能释放多少热能?

解:由题意可知:

CH4(g) + 2O2(g) = CO2(g) + 2H2O(l)

Δf H mθ/ kJ·mol-1 -74.85 0 -393.50 -241.82

Δr H mθ(298.15K)={Δf H mθ(CO2)+2Δf H mθ(H2O)-Δf H mθ(CH4)-2Δf H mθ(O2)}

=-802.29kJ·mol-1

6.已知N2H4(l)和N2O4(g)在298.15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50.63kJ·mol-1.

和9.66kJ·mol-1。计算火箭燃料联氨和氧化剂四氧化二氮反应2N2H4(l)+ N2O4(g)=3N2(g)+4H2O(l)的标准标准摩尔焓变。计算32g液态联氨完全氧化时所放出的热量。

解:由题意可知:

2 N2H4(l) + N2O4(g) = 3N2(g) + 4H2O(l) Δf H mθ/ kJ·mol-150.6

3 9.66 0 -285.83

Δr H mθ(298K)={4Δf H mθ(H2O)+3Δf H mθ(N2)-2Δf H mθ(N2H4)-Δf H mθ(N2O4)} =[4×(-285.83)+3×0-2×50.63-9.66]=-1254.24 kJ·mol-1

Q=1/2Δr H mθ=1/2×(-1254.24) =-627.12kJ

7. (1)S[He(l)]﹤S[He(l)]

(2) S[H2O(l)]﹤S[H2O2(l)]

(3)S(金刚石)﹤S(石墨)

8.CaC2与H2O作用生成用于焊接的乙炔气,其反应为CaC2(s)+2H2O(l) =Ca(OH)2(s)+C2H2(g),利用附录3的热力学数据计算该反应在298.15K时的标准摩尔焓变,标准摩尔熵变,该反应的自发性是否与温度有关?

解:由题意可知

CaC2 (s) + 2H2O (l) = Ca(OH)2(s) + C2H2(g)

Δf H mθ/ kJ·mol-1-62.76 -285.83 -986.09 266.73

S mθ/J·mol-1·K-170.09 69.91 83.39 200.83

Δr H mθ={Δf H mθ(C2H2)+Δf H mθ(Ca(OH)2)-2Δf H mθ(H2O)-Δf H mθ(CaC2)} =(-986.09+226.73)-[ 2×(-285.83) + (-62.76)]=-84.94 kJ·mol-1

Δr S mθ={ S mθ(C2H2)+ S mθCa(OH)2)-2 S mθ(H2O)- S mθ(CaC2)}

=200.83+83.39-2×69.91-70.09=74.3 J·mol-1·K-1

由于Δr H mθ<0,Δr S mθ>0,且Δr G mθ=Δr H mθ-TΔr S mθ,所以该反应的

自发性与温度无关。

9.用两种方法计算反应Cu(s)+ H2O(g)=CuO(s)+H2(g)在25℃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如果p(H2O) ︰p(H2)=2︰1,判断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解:由题意可知:

Cu(s) + H2O(g) = CuO(s) + H2(g)

Δf H mθ/ kJ·mol-10 -241.82 -157.3 0

S mθ/J·mol-1·K-133.15 188.72 42.63 130.574

Δf G mθ/ kJ·mol-10 -228.59 -129.7 0

方法Ⅰ:Δr G mθ={Δf G mθ(CuO)+Δf G mθ(H2)-Δf G mθ(H2O)-Δf G mθ(Cu)}

=-129.7+0-(-228.59)-0=98.89 kJ·mol-1

方法Ⅱ:Δr H mθ={Δf H mθ(CuO)+Δf H mθ(H2)-Δf H mθ(H2O)-Δf H mθ(Cu)}

=84.52 kJ·mol-1

Δr S mθ={S mθ(CuO)+S mθ(H2)-S mθ(H2O)-S mθ(Cu)}

=-48.666 J·mol-1·K-1

Δr G mθ=Δr H mθ-TΔr S mθ

=84.52-(-48.666) ×298.15×10-3=99.03 kJ·mol-1

当p(H2O):p(H2)=2:1时,

Δr G m=Δr G mθ+RT㏑Q p′=98.89+8.314×298.15lnp(H2)/p(H2O) =97.17 kJ·mol-1

10.近似计算下列反应在1800K时的Δr G mθ,即TiO2(金红石,s)+ C(石墨)= Ti(s)+ CO2(g)当反应处在p(CO2)=80kPa的气氛中时,能否自发进行?

解:(1)由题意可知:

TiO2(金红石,s) + C(石墨) = Ti(s) + CO2(g)

Δf H mθ/ kJ·mol-1-994.7 0 0 -393.50

S mθ/J·mol-1·K-150.33 5.740 30.66 213.64 Δr H mθ(298.15K)={Δf H mθ(CO2)+Δf H mθ(Ti)-Δf H mθ(TiO2)-Δf H mθ(C)}

=551.20 kJ·mol-1

Δr S mθ(298.15K)={S mθ(CO2)+S mθ(Ti)-S mθ(TiO2)-S mθ(C)}

=188.2 J·mol-1·K-1

Δr G mθ(1800K)= Δr H mθ(298.15K)-TΔr S mθ(298.15K)=212.44 kJ·mol-1

(2) Δr G m=Δr G mθ(1800K)+RT㏑Q p′=209.10 kJ·mol-1

所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12.利用热力学数据,计算下列反应在298.15K时的Kθ值。

(1)CH4(g)+2H2O(g)=CO2(g)+4H2(g);(2)2NO(g)+2CO(g)=N2(g)+2CO2(g)解:(1)由题意可知:

CH4(g) + 2H2O(g) = CO2(g) + 4H2(g) Δf G mθ/ kJ·mol-1-50.6 -228.59 -394.36 0

Δr G mθ={Δf G mθ(CO2)+4Δf G mθ(H2)-2Δf G mθ(H2O)-Δf G mθ(CH4)} =-393.46-(-50.6)-2×(-228.59)=113.42kJ·mol-1

∵ΔrGmθ=-RTlnKθ

∴ Kθ=1.3×10-20

(2) 由题意可知:

SiO2(s) + 2C(s) = Si(s) + 2CO(g)

Δf G mθ/ kJ·mol-1-856.67 0 0 -137.15

Δr G mθ={2Δf G mθ(CO)+Δf G mθ(Si)-2Δf G mθ(C)-Δf G mθ(SiO2)}

=-582.37kJ·mol-1

∵ΔrGmθ=-RTlnKθ

∴K θ=e 234.94

13.已知反应N 2(g)+O 2(g)=2NO(g)在500K 时的K θ=8.90×1027,p(N 2)=8.0kPa ,p(O 2)=2.0kPa ,p(NO)=1.0kPa 。通过计算说明反应的自发进行的方向如何? 解:由题意可知, 0625.0]

100/0.2[]100/0.8[]100/1[]/)(][/)([][p(NO)/p Qp'2222=?==θθθp O p p N p < K θ=8.90×1027 所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14.已知973K 时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θ:

(1)SO 2(g)+O 2(g)=SO 3(g) 201=θK ;(2)NO 2(g)=NO(g)+O 2(g) 012.02

=θK ; 求反应SO 2(g)+NO 2(g)=SO 3(g)+NO(g)的K θ。

解:由题意可知,24.0012.0202

1=?=?=θθθK K K 15. 反应CO2(g)+H2(g)=CO(g)+H2O(g)在973K ,1073K ,1173K ,1273K 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0.618,0.905,1.29,1.66,试问此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解:ln(K 2/K 1)= (ΔH/R)[(T 2-T 1)/T 2·T 1]

ln(0.905/0.618)= (ΔH/8.314)[(1073-993)/(1073×993)

ΔH=33.1kJ·mol -1﹥0,所以是吸热反应。

16.某温度时8.0molSO 2和4.0molO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生成SO 3气体,测得起始时和平衡时(温度不变)系统的总压力分别为300kPa 和220kPa ,试求该温度时反应2SO 2(g)+O 2(g)=2SO 3(g)的平衡常数和的转化率。

解:方法Ⅰ:设平衡时的分压为x ,则

2SO 2(g) + O 2(g) = 2SO 3(g)

起始时 300×(8/12)=200 100

平衡时 200-x 100-x/2 x

200-x+100-x/2+x=220 x=160 kPa

所以,K θ=(160/100)/[(20/100)(40/100)2]=80

α=(160/200)×100%=80%

方法Ⅱ:设反应中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

2SO2(g) + O2(g) = 2SO3(g)

起始时8.0 4.0 0

平衡时8.0-2x 4.0-x 2x

由道尔顿分压定律知,300/8.0+4.0=220/8.0-2x+4.0-x+2x x=3.2mol

p (SO2) = 40kPa,p (O2)=20kPa,p (SO3)=160kPa

所以,α=(2x/8.0) ×100%=80%

Kθ=80

17.已知下列反应Ag2S(s)+H2(g)=2Ag(s)+H2S(g)在740K时的Kθ=0.36.若在该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将1.0molAg2S还原为Ag,试计算最少需要H2的物质的量。解:设需H2的物质的量为xmol

Ag2S(s) + H2(g)= 2Ag(s) + H2S(g)

平衡时x-1.0 1.0

Kθ={[(1/x)P]/100}/{[(x-1)/x]p}/100=0.36

x=3.78mol

18. 根据实验,下列反应为元反应2NO(g)+Cl2(g)=2NOCl(g)

(1)写出反应速率方程式。

(2)反应的总级数是多少?

(3)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将容器的体积增加到原来的1倍,反应速率如何变化?

(4)如果容器体积不变而将NO的浓度增加到原来的3倍,反应速率将怎样变化?解:2NO(g)+Cl2(g)=2NOCl(g)

(1) v=k[c(NO)]2c(Cl2) (2) 3

(3) 1/8 (4) 9-1=8 提高8倍

19.根据实验结果,在高温时焦炭中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C(s)+CO2(g)=2CO(g)其活化能为167.36 kJ·mol-1。计算温度由900K升高到1000K时,反应的速率增大多少倍?

解:由题意可知,ln(v2/v1)=ln(k2/k1)=(Ea/R)[(T2-T1)/T2·T1]

=(167360/8.314)[(1000-900)/1000×900]=2.24

v2/v1=9.36

20.是非题

—+ —+ —

21.选择题

(1)D (2)BC (3)AD (4)B

大学化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基本规律 1、在标准态的规定中,下述表达不正确的是( ) A、标准压力P?=100.00KPa B、T=298.15K C、b?=1.00mol·kg-1 D、纯固体或纯液体处于标准压力。 2、在标准条件下,下列反应式中能表示CO2的Δf H m?(298.15K)的 反应式为( ) A、C(金刚石)+ O2(g)= CO2(g) B、C(石墨)+O2(g)= CO2(g) C、CO(g)+1/2O2(g)= CO2(g) D、CO2(g)=CO(g)+1/2O2(g) 3、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温度下的热效应: 4Fe2O3(s)+Fe(s)=3Fe3O4(s), Δr H m?=-74 kJ·mol-1 4Fe(s)+3O2(g)=2Fe2O3(s), Δr H m?=-1664kJ·mol-1 则可计算出Fe3O4(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 ) 4、等压过程,高温非自发,低温自发的条件是( ) 5、等温条件下,某反应Δr G m?=10kJ·mol-1,这表示该反应在标准状态下( ) A、自发进行 B、非自发进行 C、自发与否,需具体分析 6、汽车尾气中的CO,可用加入催化剂催化其热分解的方法消除。 已知热分解反应CO(g)= C(s)+O2(g)的Δr H m?=110.5kJ·mol-1, Δr S m?=-0.089kJ·mol-1·K-1这一方法正确与否?解释其原因: 7、(1)U,S,H,G均为( ) (2)Δr H m>0为( ) (3)Δr G m <0为( ) (4)K?为( ) 8、反应的Δr H m? <0,温度升高时(T2>T1)则平衡常数( ) 当Δr H m?>0,温度升高时则( ) 9、碳燃烧反应为基元反应,其方程式为C(s)+O2 (g)→CO2 (g) 则其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 A、υ=kc(C)c(CO2) B、υ=kc(O2)c(CO2) C、υ=kc(CO2) D、υ=kc(O2) 10、升高温度,可增加反应速度,主要因为( ) A、增加了分子总数 B、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降低了活化能 D、促进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11、已测得高温时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C+CO2→2CO的活化能为 167kJ·mol-1。则当反应温度自900K升高到1000K 时,1000K 的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 倍。 12、加入催化剂,能使反应速率加快,则其平衡常数也随之增 大。正确与否( ) 13、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 ) A、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均为1的反应

有机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复习资料

有机化学第七章卤代烃 习题及答案 习题7.1 用普通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并指出它们属于伯、仲、叔卤代烷的哪一种。 (CH 3)3CCH 2Br (1) CH 3CH 2CHCICH 3 (2) CH 2CHCH 2Br (3) 答:(1)新戊基溴(1°) (2)仲丁基氯(2°) (3)烯丙基溴(1°) 习题7.2写出下列分子式所代表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 C 5H 11Br (2) C 4H 8CI 2 (3) C 8H 10Br 答:(1)共有8个构造异构体;(2)共9个;(3)共14个。命名和指出1。2。3。 略。 习题7.3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卤代烷,或写出结构式。 CH 3 CH 3 Br CH 3CHCHCH 2CHCH 2CH 3(1) CH 3CHCH 2CHCH 3Br Br Br CH 3 (2) CICH 2CH 2CHCH 2CH 2CH 2CH 2CH 3 C 2H 5 (3) Br (5) CH 3CH 2CHCH 2CH 2CH 3 CH 2Br (4) Br CH 3 (6) CH 3 CH 2Cl (7) Br (8) (9)异戊基氯 (10)(R )-2-碘戊烷 答:(1)2,3-二甲基-5-溴庚烷 (2)2-甲基-3,3,5-三溴己烷 (3)3-乙基-1-氯辛烷 (4)3-溴甲基己烷 (5)3-溴丙基环戊烷 (6)1-甲基-3-溴环己烷 (7)1-甲基-2-氯甲基环戊烷 (8)1-溴二环[2.2.1]庚烷

(9)(CH 3 ) 3 CHCH 2 CH 2 CI (10) I CH 3 H CH 2 CH 2 CH 3 习题7.4命名下列卤代烯烃或卤代芳烃。 (1) Br 2 CHCH CH 2(2) CH 3 CHCH CCH 3 (3) CH 3 Cl (4) F Br (5) CH CHCH 2 CH 2 CH 2 CI (6) CH 2 F I CH 2 CH 答:(1)3,3-二溴丙烯(2)2,3-二溴-2-戊烯 (3)3-甲基-5-氯环戊烯(4)1-氟-4-溴苯 (5)1-苯基-5-氯-1-戊烯(6)1-烯丙基-2-氟-2-碘苯习题7.5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 ) 3 CH 3 (2) Cl CH 3 (3)CICH 2 CH 2 C CHCl Br(4)Br CH 2 CI (5) CH 2 CH 3 CH 2 Cl Br (6) CH 3 CHCH 2 CH 3 CH 答:(1)(2S,3S)-2-氟-3-氯丁烷(2)1-甲基-3-氯环己烷(3)1,5-二氯-2-溴-1-丁烯(4)1-氯甲基-2-溴环戊烯(5)1-乙基-2-氯甲基-5-溴苯(6)2-苯基-3-氯戊烷 习题7.6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构造式或结构式。 (1)5-溴-1-丁烯-4-炔(2)反-1,2-二溴-1-苯乙烯

大学无机化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 一些基本概念和定律 本章总目标: 1:学习物质的聚集状态分气态、固态、液态三种,以及用来表示这三种聚集态的相关概念。 2;重点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以及拉乌尔定律。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气体 1: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学习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推导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方法。 2: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及相关的计算。 理想气体:忽略气体分子的自身体积,将分子看成是有质量的几何点;假设分子间没有相互吸引,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璧之间发生的碰撞时完全弹性的,不造成动能损失。 3:掌握Dalton 分压定律的内容及计算。 第二节:液体和溶液 1:掌握溶液浓度的四种表示方法及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符号:B c 单位1mol L -?):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 以溶液的体积。 ○2质量摩尔浓度(B B A n b m =,单位:1mol kg -?):溶液中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 ○ 3质量分数(B B m m ω=):B 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 ○4摩尔分数(B B n n 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总物质的量之比。 2:了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 第三节:固体 1:了解常见的四种晶体类型 2:掌握四类晶体的结构特征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比较其熔沸点差异。 Ⅱ 习题 一 选择题:

1.如果某水合盐的蒸汽压低于相同温度下的蒸汽压,则这种盐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气泡 B.分化 C.潮解 D.不受大气组成影响 2.严格的讲,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气体状态方程式才是正确的,这时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这条件是() A.气体为分子见的化学反应忽略不计 B.各气体的分压和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忽略不计 C.各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和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忽略不计 D.各气体分子间的引力,气体分子的体积忽略不计 3.在300K,把电解水得到的并经干燥的H 2和O 2 的混合气体40.0克,通入60.0L 的真空容器中,H 2和O 2 的分压比为() A.3:1 B.2:1 C.1:1 D.4:1 4.在下述条件中,能使实际气体接近理想的是() A.低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高压 5.某未知气体样品为5.0克,在温度为1000C时,压力为291KPa时体积是0.86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42g/mol B.52g/mol C.62g/mol D.72g/mol 6.处于室温一密闭容器内有水及与水相平衡的水蒸气。现充入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则水蒸气的压力()(《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的 7.将300K、500KPa的氧气5L。400K、200KPa的氢气10L和200K、200KPa的氮气3L,三种气体压入10L容器中维持300K,这时气体的状态是() A.氧气的压力降低,氮气、氢气压力增加 B.氢气的压力降低,氮气、氧气的压力增加 C.氮气的压力不变,总压力比混合前低 D.氧气、氮气、氢气的压力降低,总压力比混合前低 8.土壤中NACL含量高时植物难以生存,这与下列稀溶液的性质有关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蒸汽压下降 B.沸点升高 C. 冰点下降 D. 渗透压 9.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的一定质量与核素12 6 C的摩尔质量的1/12的比值,这一质量是() A.原子质量 B.各核素原子质量的平均质量 C.平均质量 D.1mol原子平均质量 10.在一次渗流试验中,一定物质的量的未知气体通过小孔渗相真空,需要的时间为5S,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氧气渗流需要20S。则未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2 B.4 C.8 D.16 11.下述理想气体常数R所用单位错误的是() mol-1?K-1 B. 8.314KJ?mol-1?K-1 C. 8.314KPa?L? mol-1?K-1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4gCO 2和32gO 2 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因而体积不同 B.12gCO 2和12gO 2 的质量相等,因而“物质的量”相同 C.1molCO 2和1molO 2 的“物质的量”相同,因而它们的分子数相同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热 教学内容 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 化学反应的热 效应。 教学要求 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 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 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 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 1.系统(体系)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 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 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2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 ..能量交 ..物质交换,只有 换); 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 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 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 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 时油是连续相。 3

4.状态函数 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 这些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 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 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 方程 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 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 6*.途径 完成某过程的路径。若系统的始、末 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 数的 4

化工百科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百科全书》读者意见调查表 1.您查阅《化工百科全书》第一版有多少次? A.100次以上 B.100次以下10次以上 C.10次以下1次以上 D.没有查阅过 如果选择D,请直接跳到第8题。 2.您是通过以下哪种渠道查阅《化工百科全书》第一版的? A.自备全套书 B.自备部分分册 C.工作单位 D.图书馆 E.其他 3.您碰到哪一类问题会查阅《化工百科全书》第一版?(可多选) A.基本概念 B.理化性质 C.工艺技术 D.应用技术 E.产品标准 F.经济概况 G.历史沿革 H.知识盲点 I.其他 4.查阅《化工百科全书》第一版,您是否使用索引卷? A.经常使用 B.偶尔使用 C.不使用,直接按照字顺查阅正文 5.对《化工百科全书》第一版,您觉得检索方式是否方便? A.很方便 B.还可以 C.不太方便 6.《化工百科全书》第一版丰富的参考文献是否对您进一步检索所需要的知识点有所帮助? A.是 B.否 C.没有关注过 7.您认为《化工百科全书》第一版的参考价值如何? A.高 B.较高 C.一般 D.低 8.除了《化工百科全书》第一版,您还查阅过以下哪种百科全书?(可多选) A.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化工卷、化学卷和其他相关卷,第二版的相关词条 B.Kirk-Othmer Encyclopedia of Chemical Technology C.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D.以上都没有查阅过 9.《化工百科全书》第一版中,典型的内容主要包括:概述(包括历史沿革)、理化性质、生产方法、经济概况、产品规格、分析测试、安全贮运、用途,您对哪部分内容比较感兴趣?(可多选) A.全部 B.概述(包括历史沿革) C.理化性质 D.生产方法 E.经济概况 F.产品规格 G.分析测试 H.安全贮运 I.用途 10.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您认为百科全书哪种编排形式更方便? A.专业卷形式 B.全书大字顺编排形式 11.您认为《化工百科全书》第二版中是否应设置著名化学家、化工专家和著名化工企业的相关条目? A.应当设置 B.没有必要 C.无所谓 12.您认为《化工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单个条目的篇幅多大较适宜? A.不超过3000字,更大的条目应分拆 B.不超过10000字,更大的条目应分拆

大学化学第一章

第一章 习题选解 3. 20℃时某地空气中水的实际蒸汽压为 1.001KPa 。此时的相对湿度是多少?若温度降低到10℃,相对湿度又如何变化? 解:设水蒸气服从PV=nRT ,其他因素不变时,P 正比于绝对温度T ,故10℃时: P H2O 实际= 1.001×2 .2932.283=0.9669(KPa ) 查表1-1(P10)知,P H2O ,饱和是2.339 KPa (20℃)和1.228 KPa (10℃) 按相对湿度=饱和实际 ,O H O H P P 22,计算,此地空气的相对湿度分别是42.80%(20℃)和78.74% (10℃),温度降低至10℃,其值增大为20℃值的 80.4274.78=1.840(倍) 4. 比较并简述原因 (1)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凝固点高低; 解:b/mol·Kg -1 0.1 0.2 0.5 /b K t f f ?=?℃ 小 大 更大 /0f f t t ?-=℃ 高 低 更低 (2)同浓度不同溶质水溶液的凝固点高低; 解:溶质 微粒b/mol·kg -1 /f t ?℃ /f t ℃ C 6H 12O 6 0.1 小 高 NaCl=Na ++Cl - 0.2 大 低 Na 2SO 4=2Na ++SO 42- 0.3 更大 更低 (3)不同浓度Na 2SO 4溶液的渗透压高低。 解:Na 2SO 4????≈?-KPa RT b p kg m ol b //1 渗 低1.0 高2.0 更高5 .0 5. 比较并说明理由: 解:(1) BaCl 2 FeCl 2 AlCl 3 CCl 4 晶体类型 离子 过渡型(偏离子) 过渡型(偏分子) 分子 熔 点 由高到低 (2) SiO 2 BaO CO 2 晶体类型 原子 离子 分子 硬 度 由大到小 (3) MgO CaO CaF 2 CaCl 2 离子键强度 由强到弱 熔 点 由高到低 (4) SiC SiBr 4 SiF 4 晶体类型 原子 分子 分子 结合力 共价键 色散力较强 色散力,较弱 熔 点 由高到低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热 教学内容 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2. 热力学第一定律;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教学要求 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 1.系统(体系)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 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 ..能量交换); ..物质交换,只有 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 . 学习帮

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 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 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时油是连续相。 4.状态函数 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这些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 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 6*.途径 完成某过程的路径。若系统的始、末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数的 . 学习帮

仪器分析习题解答第二版_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化工大学 仪器分析习题解答 董慧茹编 2010年6月

第二章 电化学分析法习题解答 25. 解: pHs = , Es = pHx = pHs +059 .0Es Ex - (1) pHx 1 = + 059.0209 .0312.0- = (2) pHx 2 = +059 .0209 .0088.0- = (3) pHx 3 = +059 .0209 .0017.0-- = 26. 解: [HA] = L , E = [A -] = L , ΦSCE = E = ΦSCE - Φ2H+/H2 = - lg[H + ] [H + ] = k a ] [][- A HA = 01.001.0k a = - lg 01 .001.0k a lg k a = - k a = ×10 -5 27. 解: 2Ag + + CrO - 24 = Ag 2CrO 4 [Ag +]2 = ] [24- CrO Ksp

Ag CrO Ag SCE E /42φφ-= - = - [ + 2 24)] [lg(2059.0-CrO Ksp ] ][lg 24-CrO Ksp = - , ] [24- CrO Ksp = ×10-10 [CrO - 24 ] = 10 1210 93.6101.1--?? = ×10-3 (mol/L) 28. 解:pBr = 3 , a Br- = 10-3 mol/L pCl = 1 , a Cl- = 10-1 mol/L 百分误差 = - - --?Br Cl Cl Br a a K ,×100 = 3 1 31010106---??×100 = 60 因为干扰离子Cl -的存在,使测定的a Br- 变为: a -Br = a -Br +K --Cl Br .×a -Cl = 10-3 +6×10-3 ×10-1 =×10-3 即a -Br 由10-3 mol/L 变为×10-3mol/L 相差 - = pBr 单位 29. 解: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习题解 1.(1)电离能比较:Be>Mg>Ca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第一电离能逐渐变小。 (2)电离能比较:B

6.SiH4: sp3等性杂化,Si外层的四个电子轨道形成四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H结合。 HgCl2: sp杂化,Hg外层两个电子轨道形成两个sp轨道,分别于Cl 结合。 CO2: sp杂化,C外层2个电子轨道,形成两个sp轨道,分别与O结合。 BF3:sp2杂化,B外层三个电子轨道形成三个sp2轨道,分别与F结合。 7.分别为:SbH3, sp3不等性杂化、三角锥形; BeH2, sp等性杂化、直线型; BI3, sp2杂化、平面三角形; SiCl4, sp3杂化、正四面体; NH4+, sp3杂化、正四面体; NH3, sp3不等性杂化、三角锥型; H2Te, sp3不等性杂化、V型; CH3Cl, sp3不等性杂化、四面体型; CS2, sp杂化、直线型。 8. 液态水:氢键、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 氨水:氢键、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 酒精水溶液:氢键、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色散力、 液态苯:色散力

(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 0.898 3-?kg m 1-2 633mmHg 1-3 1.78z m ?= 1-4 H =8.53m 1-5 1720AB p mmHg ?= 1-6 318.2Pa ; 误差11.2℅ 1-7 在大管中:11211114.575,0.689,1261----=?=?=??m kg s u m s G kg m s 在小管中: 11212224.575, 1.274,2331----=?=?=??m kg s u m s G kg m s 1-8 6.68m 解 取高位槽液面为1-1,喷头入口处截面为2-2面。根据机械能横算方程,有 gz 1 + u 12/2 + p 1/ρ=gz 2+u 22/2+p 2/ρ+w f 式中,u 1 =0,p 2 =0,u 2 =2.2 m .s-1,p 2 = 40*103 Pa ,w f =25J.kg-1,代入上式得 Δz =u 22/2g+p 2–p 1/ρg+w f /g =2.22/2*9.81+40*103-0/1050*9.81+25/9.81 =6.68m 1-9 43.2kW 解 对容器A 液面1-1至塔内管出口截面2-2处列机械能衡算式 2211221e 2f u p u p g z + + +w =gz +++w 22ρρ 已知 z 1=2.1m ,z 2 =36m , u 1 =0, 2u 的速度头已计入损失中,p 1=0, p 2=2.16*106 Pa, f w =122J.k g -1 , 将这些数据代入上式得 e w = (z 2-z 1)g+p 2/ρ+ f w =(36-2.1)*9.81+2.16*106/890+122 =333+2417+122=2882J.kg-1 泵的有效功率N e =e s w m =2882*15/1000=43.2kw 1-10 (1) 4.36Kw ;(2) 0.227MPa 1-11 B 处测压管水位高,水位相差172mm 1-12 H=5.4m ,pa=36.2kPa 解 在截面1-1和2-2间列伯努利方程,得 22112212u p u p g z + + =gz ++22ρρ 即 22 122112p p ()2 --+-=u u g z z ρ (a) z 1、z 2 可从任一个基准面算起(下面将抵消),取等压面a -a ,由静力学方程得

化学工业出版社物理化学答案第6章 相平衡

第六章相平衡 思考题解答 1、答:可能平衡。相平衡的条件是任一组分在各相的化学势相等。 2、答:不等于零,约为水的饱和蒸气压。 3、答:不变,因为根据相律有:F=C-P+2=1,即蒸气压只是温度的函数。 4、答:是两相,因为二者的物理性质不同。 5、答:是两相,因为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粒子之间仍存在界面。 6、答:是一相,因为形成了固溶体(合金)。 7、答:都等于1。因为C=S-R-R’=3-1-1=1。 8、答:在冰点的自由度不为零。对于单组分体系C=1,F+P=3,冰点时P=2,故F=1。 9、答:有液体。根据其相图可知液态存在的条件是T:216.6~304.3K;P:5.11~73pθ。 10、答:是的,此时是三相平衡。

习题解答 1. 解: ① C=5,P=4,F=3 ② C=5,P=2,F=5 ③ C=2,P=1,F=2 ④ C=2,P=2,F=2 ⑤ C=3,P=2,F=3 2. 解: 因甲苯和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故两者蒸气分压均可以用拉乌尔定律进行计算。 (1)原来系统为液态,当开始出现气相时,其量极少,可以认为液相组成不变,此时系统的压力p :B A p p p += B B A A x p x p p ??+=,而1=+B A x x ,联解、整理可得)1(A B A A x p x p p ?+=? ? 设甲苯为A ,苯为B ,则 459.0) 114.78(0.200)078.92(0.200) 078.92(0.200)()(111=?+??=+= ???mol g g mol g g mol g g M m M m M m x B B A A A A A 所以,p=54.22kP a×0.459+136.12kP a×(1-0.459)=98.53kPa 又253.053.98/459.022.54//=×===?kPa kPa p x p p p y A A A A 故747.0253.011=?=?=A B y y (2)压力降低,液体不断气化,当压力降至某一数值时,则系统内产生极小的一液滴,此时气相组成与未气化前的液体组成相同,即y A =0.459。 因为A A A x p p y ?=?' ) (A B B B B x p x p p y ?=?=??1',两式相除得 6805.022.54541.012.136459.012.136459.0' ''=×+××= += ??? kPa kPa kPa p y p y p y x A B B A B A A x B =1-x A =0.3195 因此,kPa kPa x p x p p A B A A 387.803195.012.1366805.022.54)1(=×+×=?+=? ? (3)当系统总压已知时,则可用下列式子求出液相组成,即 1A A B A p p x p x ??=?+?() 92kPa=54.22 kPa ×x A +136.12 kPa ×(1-x A ) x A =0.5387,而54.220.5387/920.3175A A A A y p p p x p kPa kPa ? ===×= 求两相的物质的量需要用杠杆规则,其示意图如下:

这个是化学工业出版社提供的开放资源

这个是化学工业出版社提供的开放资源,但主要是和对应书籍相配套的,请看好了结合自己的需要再下载--好多时候下了自己也不看,所以请结合自己的需要下载,不然都用迅雷马力全开,人家的服务器估计就挂了,以后大家也没法下了:) 下面是目前的资源列表: 电子教案 https://www.doczj.com/doc/b415979248.html,/downl ... tdate=&enddate= ·英汉对照分子生物学导论(王勇) (2008年3月6日) ·现代酶工程(梅乐和) (2008年2月27日) ·生物工程设备(郑裕同) (2008年2月27日)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 (2008年2月27日) ·会展风险管理 (2007年9月28日) ·聚合物物理学 (2007年9月28日) ·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变流与调速技术应用 (2007年9月28日) ·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电器设备及控制技术 (2007年9月28日)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 (2007年9月28日) ·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电工技术与应用实践 (2007年9月28日) ·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常用电器的安装与维修 (2007年9月28日) ·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电工与电子技术 (2007年9月28日) ·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电子技术与应用实践 (2007年9月28日) ·中国旅游景观赏析(刘长凤) (2007年9月28日) ·市场营销学(吕朝晖) (2007年9月28日) ·高等数学与工程数学(阎章杭)(二版) (2007年9月28日) ·高等数学与经济数学(阎章杭)(二版) (2007年9月28日)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教程(张健泓) (2007年9月28日) ·药品购销员实训教程(孙师家) (2007年9月28日) ·证券投资学(郭美英) (2007年9月28日) ·景观环境设计(尚金凯) (2007年9月28日)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水电安装(王岑元) (2007年9月28日) ·建筑装饰装修构造与施工技术(万治华) (2007年9月28日) ·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潘晓菁) (2007年9月28日) ·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应用教程(程孝鹏) (2007年9月28日) ·粮食工厂设计(熊万斌) (2007年9月28日) ·食品微生物(朱乐敏) (2007年9月28日) ·果蔬加工技术(杨清香) (2007年9月28日) ·生物工业分析(罗建成) (2007年9月28日) ·粮油加工技术(胡永源) (2007年9月28日) ·食品卫生检测技术(唐突) (2007年9月28日) ·食品生物化学(潘宁) (2007年9月28日)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周光理) (2007年9月28日)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化学反应热 教学内容 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教学要求 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 1.系统(体系)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 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 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 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 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时油是连续相。 4.状态函数 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这些

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 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 6*.途径 完成某过程的路径。若系统的始、末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数的 变量是相同的。 7*.容量性质 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合性,例如m(质量)V、U、G等。 8*.强度性质 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的物质的量无关,不具有加合性,例如T、 (密度)、p(压强)等。 9.功(W) 温差以外的强度性质引起的能量交换形式[W=W体+W有]。 环境对系统做功,其符号为(+);反之为(–)。功不是状态函数,是过程量。因为功总是与系统变化的途径有关。例如盐酸与锌单质在烧杯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会有热效应,但是系统并不做功(W有= 0)。但是,若将其组成原电池,系统就可以对环境做电功(W有<0)。又例如一个带活塞的汽缸膨胀,分别经过①向真空中膨胀;②向大气中等外压膨胀。设活塞的两个过程的始、末状态相同,则W体1=0;而W体2 = p环境(V2–V1)≠0。 10.热(Q) 系统与环境之间因温差引起的能量交换形式。系统吸收热量,热的符号为(+),系统放热为(–)。热是与变化途径有关的物理量,任何一个系统只能说它在某过程中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它本身含有多少热量,所以热不是状态函数。

新大学化学1--3章答案

1.2 习题及详解 一.判断题 1. 状态函数都具有加和性。(×) 2. 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发生了改变。(√) 3. 由于CaCO3固体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故CaCO3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负值。(×) 4.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效应时,其热效应与过程无关,这表明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起,始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 5.因为物质的绝对熵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温度升高可使各种化学反应的ΔS大大增加。 (×) 6. ΔH, ΔS受温度影响很小,所以ΔG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7. 凡ΔGθ大于零的过程都不能自发进行。(×) 8. 273K,101.325KPa下,水凝结为冰,其过程的ΔS<0, ΔG=0。 (√) 9.反应Fe3O4(s)+4H2(g) → 3Fe(s)+4 H2O(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 2 4 4 (/) (/) H O T H p p K p p θ θ θ = 。 (√) 10.反应2NO+O2→2NO2的速率方程式是: ) ( ) ( 2 2O c NO kc v? = ,该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 二.选择题 1. 某气体系统经途径1和2膨胀到相同的终态,两个变化过程所作的体积功相等且无非体积功,则两过程( B ) A.因变化过程的温度未知,依吉布斯公式无法判断ΔG是否相等 B.ΔH相等 C.系统与环境间的热交换不相等 D.以上选项均正确 2. 已知 CuCl2(s)+Cu(s)→2CuCl(s) Δr H mΘ(1) =170KJ?mol-1 Cu(s)+Cl2(g) → CuCl2(s) Δr H mΘ(2) =-206KJ?mol-1 则Δf H mΘ(CuCl,s)应为(D )KJ.mol-1 A.36 B. -36 C.18 D.-18 3. 下列方程式中,能正确表示AgBr(s)的Δf H mΘ的是( B ) A.Ag(s)+1/2Br2(g)→ AgBr(s) B.Ag(s)+1/2Br2(l)→AgBr(s) C.2Ag(s)+Br2(l)→ 2AgBr(s) D.Ag+(aq)+Br-(aq)→ AgBr(s) 4. 298K下,对参考态元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 B.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 C.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 D.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 5. 某反应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低温时不能自发进行,则其( B ) A.ΔH>0, ΔS<0 ; B. ΔH>0, ΔS>0 C.ΔH<0, ΔS<0 ; D.ΔH<0, ΔS>0 6.1mol气态化合物AB和1mol气态化合物CD按下式反应:AB(g)+CD(g)→AD(g)+BC(g),平衡时,每一种反应物AB 和CD都有3/4mol转化为AD和BC,但是体积没有变化,则反应平衡常数为( B ) A.16 B.9 C.1/9 D.16/9

大学化学作业题附答案

大学化学习题 第一章 1.现有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在-0.25℃时结冰。已知在298K时纯水的蒸汽压为3.130kPa,水的K f=1.86 K·kg·mol-1,则该蔗糖溶液在上述温度下的渗透压(kP a)为(C )(A)600 (B)180 (C)332 (D)-332 △T f = K f×b B b B= △T f / K f =0.1344 ∏V=nRT ∏=cRT =0.1344×8.314×298 =333 kPa, (因浓度小可以近似认为b B=c) 2. 现有一瓶硫酸溶液,其质量分数为98%,则其物质的量分数应为(C )(A)0.5 (B)0.98 (C)0.90 (D)0.80 (980/98)/[20/18+ 980/98]=0.9 3. 现有1mol理想气体,若它的密度为d,分子摩尔质量为M,在T(K)温度下体积为V (L),则下述关系正确的是(D )(A)p V=( M/d) RT (B)pV d= RT (C)p V=( d/n) RT (D)p M/d=RT 4. 理想溶液是指-------------------------------------------------------------------------------------( D ) (A) 溶质对溶剂分子间作用力没有明显影响 (B) 溶解过程中几乎没有热效应 (C) 溶解前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没有变化 (D) 以上三个性质 5. 有一种称“墨海”的带盖砚台,其结构如图所示,当在砚台中加入墨汁,在外圈加入清水,并盖严,经足够长的时间,砚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写出 现象并解释原因。 答案:经足够长的时间,砚中墨汁变谈,因外圈的清水蒸气压 大,而砚台中加入墨汁蒸气压小,外圈的清水水分子蒸发而在 墨汁中凝聚。 6. 当26.9 g 未知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500 g 硝基苯中,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了2.30 K 。已知硝基苯的K f= 7.00 K·kg·mol-1, 则该未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164 ___ 。 △T f = K f×b B= K f×m/MM A M== K f×m/△T f M A =7.00×26.9/2.30×0.500=164 7.60℃时, 180 g水中溶有180 g葡萄糖, 已知60℃时水的蒸气压为19.9 kPa, C6H12O6的相 对分子质量为180, 则此水溶液的蒸气压应为---- ------------------------------------- --------------( D ) (A) 1.81 kPa (B) 9.95 kPa (C) 15.9 kPa (D) 18.1 kPa

有机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答案

有机化学答案 第 1 页 共 16 页 有机化学第七章卤代烃 习题及答案 习题7.1 用普通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并指出它们属于伯、仲、叔卤代烷的哪一种。 答:(1)新戊基溴(1°) (2)仲丁基氯(2°) (3)烯丙基溴(1°) 习题7.2写出下列分子式所代表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 C 5H 11Br (2) C 4H 8CI 2 (3) C 8H 10Br 答:(1)共有8个构造异构体;(2)共9个;(3)共14个。命名和指出1。2。3。 略。 习题7.3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卤代烷,或写出结构式。 (9)异戊基氯 (10)(R )-2-碘戊烷 答:(1)2,3-二甲基-5-溴庚烷 (2)2-甲基-3,3,5-三溴己烷 (3)3-乙基-1-氯辛烷 (4)3-溴甲基己烷 (5)3-溴丙基环戊烷 (6)1-甲基-3-溴环己烷 (7)1-甲基-2-氯甲基环戊烷 (8)1-溴二环[2.2.1]庚烷 (9) (CH 3)3CHCH 2CH 2CI (10) I CH 3 H CH 2CH 2CH 3 习题7.4命名下列卤代烯烃或卤代芳烃。 (1) Br 2CHCH CH 2 (2) CH 3CHCH CCH 3Br (3) CH 3 Cl (4) F Br (5) CH CHCH 2CH 2CH 2CI (6) CH 2 F I CH 2CH 答:(1)3,3-二溴丙烯 (2)2,3-二溴-2-戊烯 (3)3-甲基-5-氯环戊烯 (4)1-氟-4-溴苯 (5)1-苯基-5-氯-1-戊烯 (6)1-烯丙基-2-氟-2-碘苯 习题7.5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 ) 3 CH (2) Cl CH 3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第一章二章习题答案(详细)

普通化学(新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习题P50-52) 16解(1)H2O( l ) == H2O(g) / kJ?mol-1-285.83 -241.82 ?f Hθ m Sθ / J?mol-1?k-1 69.91 188.83 m (298k) = [-241.82-(-285.83) ] kJ?mol-1 = 44.01 kJ?mol-1 ?r Hθ m ?r Sθ (298k) = (188.83-69.91) J?mol-1?k-1 = 118.92 J?mol-1?k-1 m ( 2 ) ∵是等温等压变化 (298k) ? N = 44.01 kJ?mol-1? 2mol = 88.02 kJ ∴ Q p = ?r Hθ m W = -P??V = -nRT = -2 ? 8.315 J?k-1?mol-1 ? 298k = -4955.7 J = -4.956 kJ (或-4.96kJ ) ∴ ?U = Q p + W = 88.02 kJ - 4.96kJ = 83.06 kJ 17解(1)N2 (g)+ 2O2(g)== 2 NO2 (g) / kJ?mol-1 0 0 33.2 ?f Hθ m Sθ / J?mol-1?k-1 191.6 205.14 240.1 m (298k) = 33.2 kJ?mol-1 ? 2 = 66.4 kJ?mol-1 ∴ ?r Hθ m ?r Sθ (298k) = ( 240.1 J?mol-1?k-1 ) ? 2 -(205.14 J?mol-1?k-1 ) ? 2 - 191.6 J?mol-1?k-1 m = - 121.68 J?mol-1?k-1 O (l) == Fe3O4 (s ) + 4 H2(g) (2) 3 Fe(s) + 4H 2 ?f Hθ / kJ?mol-1 0 -285.83 -1118.4 0 m / J?mol-1?k-127.3 69.91 146.4 130.68 Sθ m ∴?r Hθ (298k) = [-1118.4 - (-285.83 ? 4 ) ] kJ?mol-1 = 24.92 kJ?mol-1 m ?r Sθ (298k) = [(130.68 ? 4 + 146.4 ) - (27.3 ? 3 + 69.91 ? 4 )] J?mol-1?k-1 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