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义务教育阶段辍学概念学理剖析发稿gai1

义务教育阶段辍学概念学理剖析发稿gai1

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相关概念的学理剖析

霍翠芳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 041004;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 116029)

摘要:辍学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尤其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辍学不仅仅是一个行为结果,更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其中涉及到诸多概念,如辍学率、厌学、旷课、逃学,以及辍学生与肄业生、毕业生、转学生和退学生等的区分和甄别。综合按照“学籍界定”、“学时界定”和“课程界定”三个标准,得出辍学的完整定义。辍学率是用来指称学生辍学的比率的,不能仅仅用“年辍学率”来说明学生辍学的情况,而应用多维指标来衡量。辍学行为的发生具有潜在性,控辍的关键不在于控制辍学率,而在于拯救辍学边缘学生,将辍学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应该成为未来研究和解决辍学问题的根本立足点。

关键词:辍学辍学率潜在辍学

目前关于辍学现象的研究已有不少,大多以实证性的归因分析为主,文章中较少对辍学概念作以界定,多以学生中途退学离校作为统计的依据,国家政策文件中用辍学率来概述某一地区学校学生的辍学情况。笔者认为有失笼统,故在此就辍学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将其中关系做一梳理,以便给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

一、辍学及辍学率的学理分析

(一)辍学的学理界定标准及定义

“辍”,本义为“中途停止,废止。”“辍学”,故名思意即中途停止上学。如沙汀《还乡记》九:“他刚在小学毕业,就辍学了。”叶文玲《心香》:“从亚女出事后,他就辍学回家了。”《简明中小学教育词典》中将辍学解释为:“辍学:是指除正常的毕业(结业)、升级、留级、转学、死亡和按规定办理了休学手续以外,学生中途离开学校不再上学的行为。”⑴(P645)《教育大辞典》中有关于“辍学生”的界定是“辍学生”指“未满修业期限中途停学的学生。……条件改变后,学生可复学。”⑵(P240)邱国华学者关于辍学的解释是:辍学是指已经入学而由于非正常原因(正常原因是指正常的毕业或结业、升级、留级、按规定办理了休学手续、转学、死亡)而中途不再上学、离开学校。⑶

根据2002年美国教育统计中心(NCES)的界定,中途辍学学生是指:学龄学生在毕业以前离开学校,且并未在任何一所学校注册也未毕业;在16-24岁间未注册入学、未完成高中学习或未取得普通教育发展证书者。⑷

辍学是一种教育行为或教育现象,对某一个学生来讲它是个体行为,对某一群体而言,它就是群体行为,当个体行为上升为群体行为后,这种行为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或正向或负向)时,就可以把它称为一种现象。辍学作为受教育阶段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行为近年来已具备了群体性的特征,而且受到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现象,更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一大难题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就会生成不同的辍学定义,所以对辍学这一概念进行清晰界定显然很有必要。

如何界定辍学?关于辍学的衡量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为“学籍界定”。这一标准规定:“所有未完成学制规定年限的教育而中断学习、离开学校的现象统称为‘辍学’”。⑸(P4)我国的教育统计即以此为据。如何得知学生是否完成规定的修业年限呢,我国采用的是考察其学籍的方法,学籍在学生在,学籍无学生无。这就导致国家在统计辍学生数据时与事实有误,有些学校为完成国家规定的辍学率控制在3%的标准而谎报瞒报作假数据,如有些学生已不在校学习但学校仍保留其学籍制造其仍在校学习的假象等等。这种衡量标准有漏空可钻。

二为“学时界定”。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就采取这一辍学界定标准。所以,将“学籍界定”作为辍学的衡量标准,只能反映形式上的辍学.即显性辍学状况,而不能反映实质意义的辍学现象,即隐性辍学。⑹辍学,日本称为“不登校”或“登校拒否”。“所谓不登校。即学生没有正当理由而迟到、早退、缺席的现象。⑺日本文部省的规定一年中缺席30日以上者统称为“不登校”。台湾的界定标准是国民教育阶段(国中、国小)学生未注册入学、或在学中未经请假而有3天以上未到学校上课者为“中辍生”。英国无具体天数规定,仅有“未经许可之缺席”统计。美国加州教育部的规定是学生离开学校,且在45天内没有转学到其他学校的为辍学。“学时界定”标准的核心是“到校学习与否”,针对的是隐性辍学的一种表现,比我国实际使用的“学籍存在与否”针对的显性辍学要务实得多。但仍不足以反映辍学的真实状况,没有涉及是否完成规定课程的问题。⑻

三为“课程界定”。这是国际通行意义的辍学界定标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为“中途辍学指任何一阶段的学生,在未完成该阶段的课程之前,因故提早离开学校。”美国联邦教育部规定:“学生在完成教育方案或毕业之前即离开学校,且未转学至其他学校的都属于辍学”。“教育方案”比“课程”的要求更具体,“毕业”也应该指的是达到教育方案要求后的毕业”。因为学籍在校,并不意味着学生天天到校接受课程教育;学生在校,也并不意味着学生完成了教育方案的课程要求。所以,“课程界定”既摆脱了“学籍存在与否”的形式衡量标准,也摆脱了“到校学习与否”的虚实相拌的衡量标准。而以“学习内容是否达到该阶段教育要求”

作为辍学与否的实质衡量标准。⑼

上述三个界定标准也可能会引出如下疑问。第一,学生中途离开学校多少天为辍学?第二,学生没有告知原学校而转入其他学校学习,原学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取消了其学籍并将其纳入辍学生行列,如何把握?第三,有学生中途离开学校,未完成课程学习,但最终参加了毕业考试并拿到了毕业证书,如何界定其身份?第四,一经确定该学生辍学,是否立即取消其学籍?

关于上述疑问,我认为可以通过综合以上三个界定标准得出一个关于辍学的完整定义:辍学是指学生未完成该教育阶段规定课程和课时的学习,未经学校允许而中途停止上学、旷课一周以上时间未到校的行为。

由此,学生行为必须符合以下要件即构成辍学:

第一,行为主体为在校学生(本文主要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第二,学生在正常上学上课期间未经学校许可离开学校;

第三,离校后从未转入其他学校;

第四,中途离校达一周以上时间未再返校。

(二)辍学率的含义及计算

辍学率指辍学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率。国家为了控制学生辍学规定了辍学率,也叫控辍率。《简明中小学教育词典》中对辍学率的解释是:辍学率“是指学年内辍学学生总数与上学年初在校学生总数之比。即辍学率=(辍学学生数÷在校学生数)×100%即:辍学率=学年内辍学学生总数/上学年初在校学生总数×100%”。⑽(P645)其中辍学生数=(在校学生数-减少数)-(现在校学生数-增加数)。

对于初等义务教育来说,如果辍学率偏高,那就意味着新的文盲、半文盲的产生;对于初级中等教育来说,如果辍学率偏高,那就可能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出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办法》规定: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在校生辍学率,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应分别控制在1%和3%左右。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采取措施切实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年)提出:“2005年的主要目标是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教育部《基础教育工作分类推进与评估指导意见》(2002年)继续提出了初中阶段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防止学生辍学,将辍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是评价各级政府的教育工作、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工作的极为重要的指标。

年辍学率能否真实地反映学生在一个完整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情况呢?以初中为例,年辍学率只能体现一学年内的学生辍学情况,没有完全揭示出一所学校的学生在整个初中三年的辍学情况,不具有连续性。,农村初中学生辍学主要集中在初三年级。由于使用“年辍学率”的统计和评价方法,初一和初二的学生数也要计算在内,每年都有新初一年级的学生补充到学生总数中来,所以往往冲淡和掩盖了初三年级学生辍学率高的问题。⑾有些单位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辍学率指标,想方设法通过制造人不在校而学籍在的假象等事实蒙混过关,以至于笔者在去一线学校调查辍学情况时得到的回答和结果是“两免一补”之后不再有学生辍学。

因此,仅仅用一个数字不足以反映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阶段的受教育情况,需要多维的指标来测量,比如有学者提出用“届辍学率”来替换或补充“年辍学率”,但届辍学率不能完全反应学校的总辍学率。在“学校辍学率”的计算基础上还有一个“年级辍学率”的计算即:年级辍学率=上学年内某年级辍学学生数/上学年初某年级在校学生数×100%

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和学生情况的复杂化,安徽曾于2008年《关于调整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计算公式的通知》中出台了一个新的辍学率计算公式:

辍学率= 上学年内辍学学生总数/上学年初在校学生总数×100%=(休学+退学+死亡+其他减少学生数)-(复学+其他增加学生)/上学年初在校学生总数×100%

二、潜在的辍学行为:厌学、旷课、逃学

辍学行为的发生大多不是学生一朝一夕的冲动举动引起的,而是经过了一个复杂的动机和行为转变过程。厌学、旷课、逃学就是辍学的潜在行为表现。

辍学学生最初的行为表现是厌学。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厌学行为主要表现在课程学习和生活习惯两个方面。在课程学习方面,在课堂上,厌学学生在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有趴下睡觉的,有交头接耳的,有看课外书的,有玩电子游戏的,对老师讲课毫无兴趣;在完成作业上,厌学学生要么拒绝做作业,要么私下抄袭他人作业以应付老师检查,考试更是一塌糊涂,成绩差,自我效能感很低,自觉升学无望,反过来更助长了其厌学情绪。在生活习惯方面,有厌学倾向的学生由于逃避学习往往在生活上表现出许多不良习惯,比如玩游戏、迷恋网络、早恋,还有一部分少年拉帮结伙养成抽烟、喝酒的恶习,形成所谓的“亚文化群体”,不但无益于自我身心健康,而且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隐患。青少年不良的生活习惯耗费了自己不少精力,也转移了其在学习上的注意力,长此以往,更加厌学。

有厌学倾向的学生对上学不感兴趣,但迫于家庭或外界压力又不得不走进学校,他们带着消极的态度学习,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甚至看什么都不顺眼,产生严重的厌

烦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旷课甚至逃学行为。“旷课”又叫逃课,或叫翘课,通常指学生无缘无故没有任何缘由而不去学校上课,严格地讲是指学生未经请假而缺课。逃课包括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两种:显性逃课就是课堂学习不见踪影,在教室或学校外从事非学习活动,如在校外游玩、打游戏等;隐性逃课就是身在课堂心在外,如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⑿在校规中,旷课行为一般都属于严重违纪,缺课次数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受到校纪校规处罚。

当学生连续旷课达到一定天数时就已构成“逃学”,如果把旷课分为偶尔旷课和习惯性旷课的话,逃学属于后者,是旷课行为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当学生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再也学不进去的时候,当他觉得上学学习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的时候,他就可能会从心底产生对上学和学习的厌恶情绪,最终可能会选择逃离学习甚至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

辍学也可分为显性辍学与潜在辍学(或隐性辍学),对于后者,本文更倾向于“潜在辍学”的说法。如上述提到的厌学、旷课及逃学行为就具有潜在辍学的性质。符合国家界定标准的未完成学业中途失去学籍并且人不在校的学生属于显性辍学学生,那么在未达到这个标准之前,具有了辍学的倾向和前期表现的学生则可以称之为潜在的辍学学生。比如,有厌学表现、反复有旷课和逃学表现的学生,有理论称其为“危机边缘学生”或“辍学边缘学生”。

一般来讲,除了因突然变故而辍学的学生之外,大部分显性辍学学生在前期都有潜在的辍学倾向,也即这一辍学行为的发生有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事实上,不是每一个具有潜在辍学可能的学生最后都会转变成显性辍学生,而这“会”与“不会”之间具有挽救的极大空间,因此,这些潜在的辍学学生群体恰恰应成为“控辍保学”工作重点关注和拯救的对象。

三、辍学生与肄业生及其他

辍学生是指未满修业期限中途停学的学生。肄业生是指在校学习一年以上,未修完某一教育阶段全部课程而退学的学生,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由学校发给肄业证书;或按照中国学籍管理规定,学习期满而学生成绩不及格或其他方面考查不合格,未取得毕业资格的学生。毕业生在中国指按学制规定,修业期满,成绩合格,取得学校某一阶段学历资格的学生(当年为应届,非当年则为往届)。在英国,毕业生指在高等教育机构完成某一阶段学习或取得学位的学生。在美国,则指在各级学校完成其学业,取得合格成绩的学生。⒀(P239)在义务教育阶段事实上存在“失学儿童”,所谓失学,不仅包括辍学,还包括按照相应教育法律应当进入学校而没有机会进入学校的现象。失学包括了辍学,但不等同于辍学。⒁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辍学生和失学生划等号。还有几类学生如转学生和休学生以及退学的学生。转学生即指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在水平相当的条件下,从一个学校转入另一个学校的学生。⒂(P240)休学生是指因病或事或其它原因暂时停止上学,学籍还保存在该学校,休学后随时可以返校

继续学习的学生。休学和辍学的区别在于休学必须由本人提交申请经所在学校审批后方可。退学指的是原在上学的学生放弃在学校学习的行为,退学后的学生失去在原校学习资格即中止学籍。我国学籍管理规定:学校原则上不允许退学。学生因故申请退学,需持家长的书面申请和家长所在单位证明,由教务处审查,校长签字批准,经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办理退学手续,并及时上报当地政府。退学学籍由教务处保管。所以,计算辍学生人数以及辍学率时不应把肄业生、转学生、休学生以及退学学生及死亡学生包括在内。

总之,辍学属于非正常教育决策行为,它不仅仅指向结果,更加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控辍的关键并不在于控制结果,而在于将这个过程尽量缩短使其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作,也是未来教育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⑴⑽《简明中小学教育词典》[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645).

⑵⒂《教育大辞典》[1] [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40).

⑶⒁邱国华.关于初中阶段辍学率指标及其数据统计的分析兼与近年《中国教育学刊》相关文章商榷[J].上海教育科研.2005.(10).

⑷刘彦尊.美国学生辍学问题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2005.(9).

⑸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义务教育效益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

⑹⑻⑼兰靖张念蒙.辍学与隐性辍学含义辨析——《隐性辍学论》之一[J].考试周刊.2009.(1).

⑺森田洋司.“不登校”现象的社会学[M].学文社1991年第2版第14页.转引自袁振国:《关于辍学问题的中日比较》[J].教育研究,1994.01:75.

⑾郑宏. 不能仅用“年辍学率”来评价“控辍”工作[J].中小学管理.2004.(1).

⑿郝明君.中小学生厌学现象的文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9.06.

⒀《教育大辞典》[1] [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39).

作者简介:霍翠芳,山西蒲县人,1978年生,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现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

作者联系方式:

Email:hcf5361@https://www.doczj.com/doc/b74501736.html,

联系电话:138********

注:本文为山西师范大学校基金课题:《山西省山区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编号:GH-08056)的成果之一。

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相关概念的学理剖析

霍翠芳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 041004;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 116029)

摘要:辍学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尤其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辍学不仅仅是一个行为结果,更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其中涉及到诸多概念,如辍学率、厌学、旷课、逃学,以及辍学生与肄业生、毕业生、转学生和退学生等的区分和甄别。综合按照“学籍界定”、“学时界定”和“课程界定”三个标准,得出辍学的完整定义。辍学率是用来指称学生辍学的比率的,不能仅仅用“年辍学率”来说明学生辍学的情况,而应用多维指标来衡量。辍学行为的发生具有潜在性,控辍的关键不在于控制辍学率,而在于拯救辍学边缘学生,将辍学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应该成为未来研究和解决辍学问题的根本立足点。

关键词:辍学辍学率潜在辍学

作者简介:霍翠芳,山西蒲县人,1978年生,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现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

Author:Huo Cuifang,PHD doctor of College of Educatio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