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资本论中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研究综述

关于资本论中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研究综述

关于资本论中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研究综述
关于资本论中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研究综述

资本论中相对过剩人口与失业问题的研究综述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集中在他的巨著《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第二十三章中。它从资本的有机构成及其提高的趋势出发,说明了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结果、本质和形式。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揭示了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在阐述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时,也始终将相对过剩人口限制在资本主义的范畴之内,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和经济范畴,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然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实践却与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发生了冲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失业不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经济现象,我国出现了失业人口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就显得尤为的关键。目前理论界普遍承认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仍然适合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失业现象,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仍具有指导作用,因而深入探讨和发展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并把它有效应用于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1)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根本原因

第一,“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总资本可变组成部分的大小决定的,所以它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递减。”因此“生产资料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在越来越小的程度上成为工人就业的手段。”

第二,马克思认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促进资本积累的同时,必然产生相对过剩人口。他指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资本构成的这一变化又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即资本的不变组成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组成部分而增加”,这充分说明了伴随着资本积累必然会出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必然会产生永久性的显而易见的工人人口过剩。”

(2)相对过剩人口的作用

第一,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这是因为“过剩的工人人口不受人口实际增长的限制,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需要创造出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看,有时突然扩张,有时又迅速收缩,“在所有这些场合,都必须有大批的人可以突然地被投到决定性的地方去,而又不致影响其他部门的生产规模,这些人就由过剩人口来提供”;另一方面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周期性看,时而危机或萧条,时而高涨或繁荣,危机时产生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繁荣时生产扩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供给,这种周期形式“就是建立在产业后备军或过剩人口的不断形成,或多或少地被吸收,然后再形成这样的基础之上。”

第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促进社会分工,产生新的生产部门,实现产业调整与升级。马克思指出“出现了新的生产部门,这些生产部门把其他生产部门中常常由于不变资本占优势而失业的上述相对过剩人口作为基础,而这些生产部门本身则建立在活劳动要素占优势的基础上,然后才逐渐走其他生产部门所走过的路。”这说明在相对过剩人口基础上产生的新的生产部门一开始可能是活劳动要素占优势,即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随着资本积累,生产规模的扩大,逐步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手工劳动转化为机器劳动,即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又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而正是这种相对过剩人口时而被新兴生产部门吸收,时而被传统的其他部门释放的循环流动,促进了社会分工,实现了产业调整与升级,带来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降低劳动成本。在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条件下,“决定工资的一般变动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口相对量的增减”,工资是劳动力要素的价格,直接影响着企业盈利大小,在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通过形成一支庞大的产业后备军来降低工资,使工资变动更加符合资本增殖的要求。

第四,相对过剩人口存在形成的巨大就业压力,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积极性。“产业后备军在停滞和中等繁荣时期加压于现役劳动军,在生产过剩和亢进时期又抑制现役劳动军的要求。”因此,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强化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手段。

3. 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失业问题的研究

(1)李朝林通过分析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认为,相对过剩人口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共有规律: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决定性条件;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是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是相对过剩人口存在所依托的经济形式。他认为在我国出现相对过剩人口,即失业人口的主要原因有: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生产技术进步的加快,使生产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结果性失业都是其中的原因。中国失业人口的产生,既有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原因,也有中国的特殊原因。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要依据中国的国情做出正确的选择。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出现失业人口是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客观现象。乔榛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得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形成失业产生的历史前提;资本的专制会引起劳动力供求的失衡,失业具有超越社会制度的特性,不仅资本主义存在失业,社会主义也会发生失业。

(2)齐爱兰认为,不应过于强调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制度因素,忽略马克思在这一问题的分析中得到的一般性结论。我国现存的失业问题,既有马克思所分析的经济发展的一般进程方面的原因,又有我国的特殊国情。马克思分析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一般原理对社会主义社会仍是适用的。

(3)王宁西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相对过剩人口即失业人口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但应注意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失业人口与资本主义失业人口的性质、特点、作用及地位等方面的不同。对待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正确态度应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联系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对社会主义失业人口这一实际问题进行新的理论思考,以寻求认识和理论的创新。第二,保持一个适度失业人口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所谓适度失业人口,即采取各种手段把失业人口控制在一个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不影响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及政治稳定的适当规模,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失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降低其消极作用。第三,技术进步和有机构成的提高,固然会提高相对过剩人口的数量,但失业人数的增加并非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发达国家通过高度发展的第三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收了农业和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形成的失业人口。第四,尽管失业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和冲击也是不言而喻的。失业意味着收入中断,造成失业人口及其家庭生活困难使城镇贫困化问题日益突出,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所以必须加速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实施再就业工程和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失业人口最低基本生活需求,避免社会震荡,巩固改革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立伟.基于中国实际对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深入研究

[2]边燕燕.论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我国当前就业市场

[3]王宁西.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当前我国的失业人口问题

[4]李朝林.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我国失业问题

[5]张丹.资本积累与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及现实意义_对我国失业率的实证分析

[6]卢莉梅.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对我国失业问题的指导意义

[7]王凤娇.浅谈我国失业问题从《资本论》关于相对人口过剩理论的角度

[8]王丽萍.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中国当前失业问题

[9]胡水红.《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超过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人口。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也在不断地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表明在资本总额中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而可变资本部分则日益相对地减少。假定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原来是1:1,现在依次提高为2:1、3:1、4:1,在这种情况下,资本总额中转化为生产资料的部分,便由二分之一依次递增为三分之二、四分之三、五分之四;而转化为劳动力的部分,则由二分之一依次递减为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我们知道,资本对于劳动力的需要,不是取决于资本总额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可变资本的大小。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增加,可变资本的绝对量虽然也会增加,但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即它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日益下降。因此,在每个工人的工资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将日益相对地减少。譬如,假定以前在资本有机构成是1:1,而资本总额为5,000元的时候,可以有2,500元用于雇佣工人;现在如果资本有机构成已提高到4:1,资本总额增加到15,000元,如果工资水平不变,就有3,000元用于雇佣工人。在上述情况下,资本总额虽然增加了2倍,但可变资本却只增加了20%。就业工人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资本总额的增长速度,其结果必然造成相对的人口过剩。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不仅会相对地减少,而且在某些生产部门或企业中,有时还会绝对地减少。这是由于在这些部门或企业中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把原来的一部分工人排挤出去了的缘故。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尽管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日益相对地有时绝对地减少,但劳动力的供给却会随着资本的剥削和统治的不断加强而日益增多。这主要是因为:(1)工人的微薄收入不足以养家糊口,因而不得不让自己的妻子儿女也去出卖劳动力;(2)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愈来愈多,他们不断涌进劳动市场上来寻找工作;(3)一部分中小资本家破产之后,也只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

可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要出现两种完全对立的趋势: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而另一方面,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在迅速地大量增加。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要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即造成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相对人口过剩。

应当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口过剩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这种过剩仅仅是与资本的需要相对来说的一种过剩,换句话说,这是对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需要来说,有一部分劳动者成为过剩的或过多的了。如果资本主义能够从满足人民的需要出发来发展生产,并且合理安排劳动力,那么,即使在生产技术设备不断革新的条件下,也决不会出现人口过剩的问题。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是追求利润,而不是满足人民的需要,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根本不可能合理地组织社会生产和利用劳动力,这样,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必然要出现人口过剩的现象。

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而且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

发展的条件。资本主义生产通常是从危机到高涨,又从高涨到危机这样间歇地发展的。当生产进入高涨阶段时,资本家便可以根据产业上的需要,随时从失业人口中找到可供剥削的劳动力。而如果没有预先存在的大批失业人口,资本家要迅速扩大生产,就会遇到困难。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又把相对过剩人口叫做产业后备军。同时,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资本家可以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压榨,迫使他们不得不接受苛刻的劳动条件和低微的工资待遇,从这种意义上说,失业人口的大量存在,也是资本主义所必不可少的。

失业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失业人口越来越多,特别是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大批工人失业更成为经常的现象。庞大的失业人口的经常存在,明显地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

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经常叫嚷什么要“消灭失业”、“实现充分就业”等等,这是彻头彻尾的欺骗。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可能消灭失业的,要消灭失业,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论中相对过剩人口与失业问题的研究综述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集中在他的巨著《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第二十三章中。它从资本的有机构成及其提高的趋势出发,说明了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结果、本质和形式。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揭示了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在阐述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时,也始终将相对过剩人口限制在资本主义的范畴之内,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和经济范畴,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然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实践却与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发生了冲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失业不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经济现象,我国出现了失业人口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就显得尤为的关键。目前理论界普遍承认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仍然适合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失业现象,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仍具有指导作用,因而深入探讨和发展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并把它有效应用于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3)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根本原因

第一,“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总资本可变组成部分的大小决定的,所以它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递减。”因此“生产资料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在越来越小的程度上成为工人就业的手段。”

第二,马克思认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促进资本积累的同时,必然产生相对过剩人口。他指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资本构成的这一变化又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即资本的不变组成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组成部

分而增加”,这充分说明了伴随着资本积累必然会出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必然会产生永久性的显而易见的工人人口过剩。”

(4)相对过剩人口的作用

第一,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这是因为“过剩的工人人口不受人口实际增长的限制,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需要创造出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看,有时突然扩张,有时又迅速收缩,“在所有这些场合,都必须有大批的人可以突然地被投到决定性的地方去,而又不致影响其他部门的生产规模,这些人就由过剩人口来提供”;另一方面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周期性看,时而危机或萧条,时而高涨或繁荣,危机时产生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繁荣时生产扩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供给,这种周期形式“就是建立在产业后备军或过剩人口的不断形成,或多或少地被吸收,然后再形成这样的基础之上。”

第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促进社会分工,产生新的生产部门,实现产业调整与升级。马克思指出“出现了新的生产部门,这些生产部门把其他生产部门中常常由于不变资本占优势而失业的上述相对过剩人口作为基础,而这些生产部门本身则建立在活劳动要素占优势的基础上,然后才逐渐走其他生产部门所走过的路。”这说明在相对过剩人口基础上产生的新的生产部门一开始可能是活劳动要素占优势,即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随着资本积累,生产规模的扩大,逐步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手工劳动转化为机器劳动,即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又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而正是这种相对过剩人口时而被新兴生产部门吸收,时而被传统的其他部门释放的循环流动,促进了社会分工,实现了产业调整与升级,带来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降低劳动成本。在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条件下,“决定工资的一般变动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口相对量的增减”,工资是劳动力要素的价格,直接影响着企业盈利大小,在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通过形成一支庞大的产业后备军来降低工资,使工资变动更加符合资本增殖的要求。

第四,相对过剩人口存在形成的巨大就业压力,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积极性。“产业后备军在停滞和中等繁荣时期加压于现役劳动军,在生产过剩和亢进时期又抑制现役劳动军的要求。”因此,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强化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手段。

3. 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失业问题的研究

(1)李朝林通过分析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认为,相对过剩人口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共有规律: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决定性条件;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是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是相对过剩人口存在所依托的经济形式。他认为在我国出现相对过剩人口,即失业人口的主要原因有: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生产技术进步的加快,使生产

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结果性失业都是其中的原因。中国失业人口的产生,既有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原因,也有中国的特殊原因。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要依据中国的国情做出正确的选择。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出现失业人口是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客观现象。乔榛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得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形成失业产生的历史前提;资本的专制会引起劳动力供求的失衡,失业具有超越社会制度的特性,不仅资本主义存在失业,社会主义也会发生失业。

(2)齐爱兰认为,不应过于强调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制度因素,忽略马克思在这一问题的分析中得到的一般性结论。我国现存的失业问题,既有马克思所分析的经济发展的一般进程方面的原因,又有我国的特殊国情。马克思分析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一般原理对社会主义社会仍是适用的。

(3)王宁西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相对过剩人口即失业人口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但应注意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失业人口与资本主义失业人口的性质、特点、作用及地位等方面的不同。对待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正确态度应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联系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对社会主义失业人口这一实际问题进行新的理论思考,以寻求认识和理论的创新。第二,保持一个适度失业人口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所谓适度失业人口,即采取各种手段把失业人口控制在一个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不影响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及政治稳定的适当规模,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失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降低其消极作用。第三,技术进步和有机构成的提高,固然会提高相对过剩人口的数量,但失业人数的增加并非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发达国家通过高度发展的第三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收了农业和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形成的失业人口。第四,尽管失业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和冲击也是不言而喻的。失业意味着收入中断,造成失业人口及其家庭生活困难使城镇贫困化问题日益突出,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所以必须加速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实施再就业工程和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失业人口最低基本生活需求,避免社会震荡,巩固改革成果。

浅谈我国人口安全问题

浅谈我国人口安全问题 [摘要] 依据对人口安全不同内涵的阐述,可以全面的了解我国面临的人口安全的问题。既包括人口本身的安全,即人口数量、结构、素质等的安全,又涉及到人口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 人口安全问题对策 “人口安全”这个词在2003年被中国学者张维庆首先提出后,对于人口安全的内涵学者们依据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阐述。由于对人口安全内涵认识的不同,学者们对我国所面临哪些人口安全问题的看法也不一致,本文综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并对我国面临的人口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人口安全的定义 人口安全被提出后,学者们根据不同的视角对人口安全的定义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张维庆(2003)认为人口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不因人口问题而受损害,能够避免或化解人口方面可能出现的局部性或全局性危机。[1]孟立联(2008)认为在人口学范围里,人口安全是指人口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也就是危及到了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状态就是人口的不安全状态,比如人口结构失衡。[2]张宏(2008)认为,一个安全的人口是:人口的数量、人口的结构、人口的素质和人口的流动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能够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3]秦生(2003)认为人口安全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规模适中、人口结构合理以及人口流动有序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不但可以充分满足该国或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有利于实现该国或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4]李小平(2004)认为人口安全基本可以视为‘个人生命安全’的一个集合术语,也就是说,可以将‘人口安全’视为由许许多多个体组成的一个人口群体的生命安全问题。[5]张敏才(2004)认为人口安全系指人口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及其涉及的有关方面都有利于人类安全的发展,不致因人口规模、人口变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素质、人口健康等方面发展失衡产生的负面因素威胁人们安全地、自由地发展。[6] 二、我国面临的人口安全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并不处于安全状态,面临人口数量多,结构不合理以及流动频繁等诸多问题。 (一)我国人口规模大 根据2005年的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了13亿,远远的超过了有关专家估计的我国最适人口数8~10亿,并且还将持续增长一段时间,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带来了许多问题。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对能源的大量消耗,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气体、酸雨等。

人口分布研究综述

人口分布研究综述 人口分布的概念 人口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集散及组合状况,一般指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受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制约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口分布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主要有人口学、地理学、人口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人口分布的变化、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人口空间分布模型、人口分布与经济关系等。从研究方法上来看,主要有人口重心模型、遥感及GIS研究、EDSA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本文仅对近10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阐述 国内 在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研究中, 在人口分布的变化研究中,任志远等(2013)基于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ESDA方法,分析剩下2000年至2010年的人口分布变化空间格局与自然、经济、社会驱动力,将驱动力进行多元回归并进行空间栅格拟合,得出不同尺度的人口变化趋势。胡红艳、郑宇(2014)利用统计数据对晋中市2000年~2012年鉴的人口分布变化做出描述总结,同时对变化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12年来晋中市的人口分布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不断向西部平川地区集中。 在人口分布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上,李旭东、张善于(2007)从贵州典型的喀斯特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出发,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贵州高原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山地地形和坡度、喀斯特分布面积和基岩性质等主要影响因子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喀斯特类型区域的人口分布差异性及其原因。王春菊等(2004)以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分析福建省各市县平均人口密度与海拔高度、土地利用、河网密度、道路网密度及海岸线的距离和居民点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GIS软件和SPSS统计软件,通过赋予各影响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权重,运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对福建省人口统计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和分析。张丽、高敏华(2014)运用GIS软件对新疆15个行政区2000/2005/2009年的人口数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趋势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人口变动的驱动因子。在人口空间分布模型的研究中,林飞娜等参考基于城镇面积的城市人口密度稀疏模型,同时考虑交通网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提出适合长春市区人口空间分布的模型,生成100m*100m网格的人口数据空间分布图。 在人口分布与经济关系研究中,仲崇玺、周跃志(2008)从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除非,通过对天山北坡经济带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等因素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及动态演进的多方面分析,为天山北坡经济带进一步实施人口与经济空间集中化传略,建立起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与对策。孙峰华等(2006)以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及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据,阐述了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特征及其成因,并进一步从省、直辖市、自治区;九大经济区;三大经济地带三个方面,探讨了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净流动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引起的资金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揭示了流动人口对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研究区域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上海金融学院 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 《人口社会学》课程代码:5322091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 班姓名毛奕琳学号 2013137106 成绩_________ 答题纸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研究 摘要:中国的人口迁移从古至今分为若干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改革,人口迁移活动日趋活跃,而伴随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受到计划时代户籍制度和市场化的双重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体制的牵制,反而言之,大量人口的定向流动又反作用于经济上,两者呈相辅相成关系,所以人口迁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关键词:历史诱因;城市向心力;时代性特征;经济主导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就中国而言,从古至今的人口迁移时常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动荡,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一、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研究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通常受到地理环境、战乱和政策的影响,可以大致地分为三个关键性的时期,从这三个时期可以大致观察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一阶段,公元前221年前的人口迁移,是一种低水平的生存型迁移。根据历史的推测,秦国建立之前的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最适宜人类的生存和繁殖,黄河中下游平原的自然资源养育了当时中国的很大一批人口,然而众所周知,由于当时的地理知识有限,缺乏人口迁移的诱因,人口迁移的速度相当缓慢。 第二阶段,公元前221-公元1376年(秦朝至元末)的人口迁移,是一种强制型和自发型相结合的人口迁移。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一时期正是转乱纷飞的高峰时期,密度大、时间长的战争从而导致了人口迁移在当时十分集中。“安史之乱”、“靖康之变”都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的关键导火索。以北宋末年为转折点的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案例研究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案例研究 ——以上海市人口迁移为例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戴艳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即人口迁移。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国际金融、贸易中心。至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347.46万人,户籍人口总数为1419.36万人。但在19世纪中期以前,上海还是个不起眼的小渔村。上海是如何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现代化的人口过千万的大都市的呢? 上海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近现代的人口迁移。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上海市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分析上海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探究人口迁移对上海市发展的影响。 一、解放前上海人口迁移(1843~1949年) 1、人口迁移的表现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上海在开埠之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上海开埠时人口不足10万,开埠以后,人口迅猛增长,至1949年解放时,上海人口为520万。 1928年始,上海华界(租界以外的地区)开始有居民籍贯登记,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停止居民的籍贯登记。下图为1929~1936年上海市人口迁移情况示意图。 海人口增长除了自然增长外,更重要的是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2、人口迁移的特点 ①迁入人口中,以工商业者及小型个体业主为主,即多为经济活动人口。②流入上海市的以离上海近的江浙两省的人为最多,约占迁入总数的3/4(1949年上海市综合统计)。③出现大量来自海外的移民,主要有英、美、法、俄等国的移民。 3、人口迁移的原因 本阶段,由于上海开埠,使上海成为我国中外贸易中心,此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的吸引。上海开埠,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如政治、交通、资金、技术等有利的条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郑真真杨舸 2013年05月14日09:06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和平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和人口的地区差距。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流向就业机会更好的地区,人口老化的地区需要吸引外来年轻劳动力以维持经济增长的活力。近年来,人口流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和发展议题中的重要内容,中国的人口流动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政策和制度变革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降低了流动风险;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巨大和持久的劳动力需求;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最先完成人口转变,长期的低生育率导致新生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动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的人口分布以及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结构。 人口流动的规模与流向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持续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2亿人(图1),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占全国总人口的17%左右。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城市的当地常住居民中,约40%是流动人口。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

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省内流动人口中有54%来自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中则有近82%来自农村。迄今为止流动人口规模仍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约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 图1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及增长率,1982~2010年(资料来源: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 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一直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流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广东省的流入人口规模至今仍在全国居首位,东莞、深圳、中山等城市的流入人口数量已占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不过,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对经济变化高度敏感,随着各地经济发展进程和经济形势变化,人口流动的地域特征也发生了局部性变化。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对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与珠三角和京津冀共同成为流入人口集中的三大都市圈。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流入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地区,其中以浙江流入人口增长幅度最大。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流入人口更为集中在珠三

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计划生育教育--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日期:2007-04-24]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强,迁移的流向和机制亦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发生逆转,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迁移;城镇化进程加速,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迁移转变为向人口稠密区的集聚性迁移,中国正在经历着和平时期最频繁的人口流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加入WTO的压力情况下,中国可能发生大规模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大量农村劳动力将脱离传统农业,其中相当部分将以不同形式进入大城市,而城市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变化,必将促使中国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这样,人口的流动性也会随之不断提高。总之,当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迅速与经济转型的历史性重要阶段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 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都是社会活跃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其中,以定居为目的的人口迁移作为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过程,其研究价值尤为突出。 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性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多项调查。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的研究仍然被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等问题所困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不断加强,现有的户籍迁移统计数据却不能反映这一趋势,各次人口普查所取得的迁移数据,则是反映一个时间截面上的存量指标,它是所有年份迁移累计的结果。迁移年度数据是计算迁移强度、测算整个社会人口流动性活跃程度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种探索。 人口迁移是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人口移动现象,它和临时性的人口流动,特别是旅游、商务、通勤等类型的人口流动有明显差别。国际上一般将人口迁移定义为改变常住地超过半年或一年的人口移动。但目前在公安部门发布的迁移统计中,人口迁移被局限于迁移手续的那部分人口,即"户籍迁移"人口。而其他没有完成户口迁移手续的"事实迁移人口",则和其他类型的流动人口一起全部被称之为"流动人口"或"暂住人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越来越多的没有办理户口迁移的自发性人口迁移排斥在外,从而不能准确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和1987、199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均按常住地标准统计人口,按其统计口径,迁移不仅包括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的人口,也包括那些没有办理户口迁移、但是离开原住地超过一定时限的人口。我们认为,各次普查/调查所采取的迁移统计口径更能反映人口迁移的真实含义,因此采取这一口径。资料是另一个问题。目前全国性的迁移资料,一是由公安部门发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文献综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钟琴2012616017 摘要:文章主要回顾了有关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经典文献,即“推力-拉力”理论(博 格,1984),投资与收益理论(史杰斯泰德,1962)及预期收入理论(托达罗,1969),介绍了不同学者的论证思路及理论特点,对其理论贡献作出了详细的评述,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人口流动;文献综述 迄今为止,学术界没有关于人口流动的普遍接受的定义,特别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使得界定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在经济研究中十分困难(虽然在统计和语义上,两者的区分很明显)。本文将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运用“人口流动”的概念。一方面,它包括中国社会现实中的两种不同形式的人口流动:一是改变常住地形式、以户口迁移为特点的人口流动;二是不改变户籍登记地的人口流动,即“人户分离”,或者狭义的人口流动。另一方面,它除了具有通常使用Migration时所指的人口在地理单元之间流动的基本含义之外,还往往包含了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人口在地理空间之间移动的同时,导致的社会经济结构诸多方面的变化,即具有社会流动的含义。但是,鉴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有相当的数字是根据狭义上的人口流动给出的。 关于人口流动原因的分析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有大量的文献和研究资料,其中具有代表性并对本文有直接影响的理论包括:唐纳德?博格的“推力—拉力”理论,舒尔茨等人的投资与收益理论,托达罗的预期收入理论。 一、“推力-拉力”理论 “推力-拉力”理论是唐纳德?博格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明确提出的,他从运动学的角度出发,将人口流动视为两种不同方向力的作用结果:一种是促进人口流动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正面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流动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流动的消极因素。在人口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包括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较低的经济收入等),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地。在流出地的“推力”存在的同时,也存在“拉”人口的若干因素:家人团聚的快乐、社交网络等。只是相对而言,在流出地“推”的力量占主导地位。与之相对,在流入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地位的“拉”力,包括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水平等。在流入地也存在的“推”力包括:陌生的生活环境、激烈的竞争、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等。人口就是在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推力-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出流动的决策的。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一)

80年代以来,从不同学科研究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①的成果迅速涌现。作为经济和社会双重转型条件下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以及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等多方面正在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由此也决定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在最近20年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但在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不成熟的色彩。在经过早期以数量型为主的迅速发展后,现在是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本身进行回顾与总结的时候了。本文将对1978至1998年中国(大陆)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专题研究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的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资料来源主要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人口学》专题②,根据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另外也补充了一些《人口学》专题中没有收录的论文,由于迁移研究、特别是城市化研究散布于众多学科,以及检索手段的不完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指正。一、关于人口迁移研究的简要回顾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人口科学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由宏观背景和政策需要等因素所决定,早期人口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口再生产方面,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很少见,只有一些介绍国外人口迁移状况和政策的资料零星散布于各类期刊。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迁移特别是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迁移调配纳入了国家计划之中,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口自由流动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有关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化及其转移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并逐步向相关问题和学科扩展,形成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格局。城市流动人口的剧增强化了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对人口流动问题的关注,从80年代中期起,我国东中部若干特大城市都相继开展了流动人口调查。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首次全面调查了中国人口迁移的状况,为迁移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料支持。进入90年代以来,政策研究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继续对80年代后期开始对社会形成强烈冲击的“民工潮”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其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带有浓厚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特色。仇为之(1981)发表的“对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初步研究”,是可检索到首篇对当代中国人口迁移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从1981到1983年,检索到的迁移和流动研究论文仅有5项。从1984年开始,迁移和流动研究开始迅速发展:1984年检索到11篇论文,1985年为22篇,1988年成为迁移和流动研究的一个高潮,有41篇论文。1995年形成一个新高潮,论文达到65篇。由此大致形成三个阶段:1981至1987年为起步阶段,这一阶段迁移和流动方面的资料极其缺乏,研究理论和方法也很薄弱,因此,论文主要是一般性分析或小规模的调查,但这一阶段为后期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专著方面,田方等(1986)主编的《中国人口迁移》较系统地总结了建国后至80年代中期的主要迁移活动,包括边疆地区的开发型移民、水库移民、自流人口问题等。胡焕庸等(1984)编著的《中国人口地理》和孙敬之(1987)主编的《中国人口》丛书,都有专门章节讨论人口迁移,为之后的人口迁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和资料基础。李德滨(1987)的《黑龙江移民概要》总结和分析了解放后至80年代初自发或组织迁入黑龙江的移民,也具有重要价值。1988到1995年为人口迁移研究大发展阶段,研究成果迅速涌现,初步确定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的框架地位。这一阶段的大发展,除了学科发展的自身要求外,还有几方面的有利因素:一方面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加强,要求学术界对此问题开展专门研究;另一方面资料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主要如《中国人口》丛书,户籍迁移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发布,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主持的“74城镇迁移调查”,若干特大城市“流动人口调查”,以及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都为迁移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庄亚儿1995)。综合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的研究如李梦白等(1991)对大城市流动人口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杨云彦(1994)主要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抽样数据对人口迁移状况作了较详实的分析;彭勋等(1992)从理论上探讨了人口迁移的学科体系。1996年以来是人口迁移研

文献综述(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相关问题 文献综述 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一班201340510111姚远琨 1.引言 社会追加的人口生产性为经济增长贡献一个具有促进作用的人口红利.人口红利对1978-2006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由阻碍作用转变成为促进因素,对GDP的贡献量与贡献率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进入21世纪后,中国每年实现的GDP中人口红利的贡献份额已超过10%.然而,人口红利的一次性、人口迁移与人口红利的区域间转移、人口红利为谁所得和人口负债由谁承担等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 2.人口红利走势下的特征期效分析 2.1有关人口红利的概念定义 经济学家通常情况下将人口红利定义为当社会存在劳动力充足并且人口抚养比低,社会负担轻的状况时,社会可以实现高储蓄率,经济可以达到快速增长。部分学者给人口红利下了一个更详细的定义,认为在死亡率下降与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的时间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劳动年龄人口也呈现类似的变化轨迹,当一国人口增长率降低后,在一个特定时段内,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高,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都比较低,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源泉,被称作“人口红利”①。还有的学者认为“人口红利”是从“人口机遇”延伸而来的一个人口经济学的概念,指的是归因于生育率迅速下降的人口年龄结构橄榄型变化带来经济加快增长的一种人口与经济的正面关系②。 2.2有关人口红利的产生条件研究 叶文振(2007)认为人口红利的产生除了就业文化和制度环境以外(如以性别为导向的歧视性就业文化与把女性劳动力看成需要社会负担的群体的政策),它还取决于劳动人口现有的规模、劳动人口的质量或人力资本的含量、技术水平和资源禀赋。有的学者则认为人口红利形成的条件有三,首先,劳动力是一种特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

目前,国内外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工艺有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SBR 间歇活性污泥法,AB法(Adsorption—Biooxidation),A-A-O法(Anaerobic—Anoxic—Oxic),活性污泥法非新工艺,生物滤池法,生物转盘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工艺 1.普通活性污泥法 在当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中,普通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有机污染物在曝气池内降解,有机污染物沿池长降低,需氧速度也沿池长降低。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很好,B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适于处理净化程度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污水。 不足之处是:普通活性污泥法只能作为常规二级处理,不具备脱氮除磷的功能;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大,经济上面不划算;耗氧速度沿池长是变化的,但是供氧速度达不到要求;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低;运行效果易受水质水量的影响。 2 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又称循环曝气池,是于50年代由荷兰的Pasveer所开发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属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法。氧化沟在应用中发展为多种形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卡罗塞尔(Carrousel)氧化沟;奥贝尔(Orbal)氧化沟;三沟式氧化沟(T型氧化沟) 氧化沟具有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除磷脱氮效率高、污泥易稳定、能耗省、便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污泥膨胀问题、泡沫问题、污泥上浮问题、流速不均及污泥沉积问题 。同时,该法采用低负荷延时曝气运行方式,池的容量大,曝气时间长,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都比较高,而且占地大,一般运用于处理水质要求高的小型城镇污水和工业污水。 3 SBR间歇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法早在20世纪初已开发,由于人工管理繁琐未予推广。此法集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在一座池子中完成,常由四个或三个池子构成一组,轮流运转,一池一池地间歇运行,故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现在又开发出一些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改良性SBR工艺,如ICEAS法、CASS法、IDEA法等。这种一体化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由于只有一个反应池,不需二沉池、回流污泥及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初沉池。正是SBR 工艺这些特殊性使其具有以下优点:

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

文献作业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题目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 指导教师xxx

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摘要: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人口的空间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各地区中的分布状况, 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对人口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把握是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和合理功能区划的前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加之自然环境和城市规划问题,造成了城市局部地区人口拥挤就业人口分布不均匀等社会问题。因此人口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字:人口迁移,城市化,人口政策、 正文: 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再造的空间. 近年来,国外人口迁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① 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 ② 人口迁移的政策研究。 ③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④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 对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研究是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基本上是从中西部指向东部, 从不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 从农村地区指向城市地区, 并且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

杨云彦、陈金永, 蔡建明指出自1960~1980 年代大多数迁移的流向是由东向西, 而改革开放后, 人们迁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总体格局由自东向西转变成由西向东。王桂新利用1990 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得出大部分人口净迁入区集中在东部地区, 而大多数人口净迁出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Liang and White 认为北京、上海、天津一直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北京、辽宁、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陕西所接受的省际迁移人口均超过全国总迁移人口的4% 以上, 这些省市大都位于东部地区, 而人口净迁出率较高的省、区大多在中西部地区. 人口迁移的政策变化 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引起了政策制定者以及有关专家的关注。一些学者建议将人口迁移纳入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杨云彦,张再生等均认为户口体系是人口迁移的主要障碍之一, 户口体系不利于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户口体系必须彻底改革或者彻底废除。曹景椿认为户籍制度阻碍了人口的合理迁移与流动, 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势在必行。 人口迁移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概念的定义与统计口径问题。目前有关人口迁移的概念界定与统计口径仍未统一。如我国不同地区户籍统计中人口迁移的统计口径不一, 有的地区采用半年, 户口迁出原地半年以上的为迁移人口, 有的地区则采用一年。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 而且客观存在着三大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西方学界关于农村发展的理论研究 西方学界研究农村建设问题,最早源于19世纪40年代科尔等学者研究农村聚落的景观形态,即农民的住宅研究。进入20世纪以后,法国学者阿·德芒戎在《法国德农村住宅》的文中对法国农村居住形式与农业职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他提出以农业职能来确定和划分农村住宅类型,随后他又在《法国农村聚落类型》一文中,首次对农村聚落的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村落形成与自然、社会、人口、农业之间的关系。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引起广泛关注后,尤其在日本,在原有村落共同体被破坏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淡漠,从而使得农村共同体的活力变得脆弱,如何重建有活力的农村成为了西方学界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研究点。在1994年,日本学者祖田修和大原兴太郎通过分析日本现代农村后揭示了因人口的过疏而弱化了农村共同体。他们指出,以前的农村自然管理体系的丧失招致了众多问题的发生,尽管近代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农村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还是弱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村与村之间的相互融合。同时,他们认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综合实现经济、生态环境及生活的价值,要更加重视农村居民的相互交流,满足农村居民的诸多诉求,尤其是社会与文化方面。2传统农业社会的村落主要还是零散特征为主。到了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体系的完善和工业产业的逐渐发达,农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取代,乡村集聚的趋势不断发展,以下国家为主要代表: 1.美国的郊区新村化 美国的新村建设主要还是以郊区为依托开始的。在二战以后,由于私人交通工具的发达和普及,美国郊区出现了低密度、空间上无计划地扩张,由此造成了严重的交通问题和污染、空间浪费、地价和房租上涨、基础设施超负荷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开始在郊区规划了新社区或新村。其特点是土地混合利用、布局紧凑。 2.英国农村中心村 随着英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乡村地区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英国的许多地方出现了人口减少,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随后,由干大都市郊区化的迅速发展,周边的许多乡村人口又急剧增加,因此乡村地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背景下,英国政府开始对乡村地区进行大规模规划,以促进其繁荣。 1(法)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 2王鹏飞等.近年国外有关可持续农村体系发展的研究[J].特区经济,2005(9):166一167.

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综述人口问题历来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管是在整个世界的层面,还是在国家层面上,乃至局部区域层面上,都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人口问题。尤其是人类进入20世纪的100年期间,全球人口的增长速度更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迅猛,人口倍增的时间一再缩短。可持续发展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模式,其宗旨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会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在我国,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改变我国当前以高能耗和高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控制人口数量的增加一直是我国政府人口政策的首要目标。随着人口系统、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矛盾的日益凸显,我国现有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亟待调整。而基于人口安全的视角来研究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具体表现。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综述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所有人口问题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之一,因此长期以来倍受学者的关注。早在几百年前,世界各国的学者便根据当时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现状,从不同角度上探讨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人口悲观论 1798年,马尔萨斯发表了重要著作《人口原理》,他认为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即“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食物呈算术级数增长”。人口与食物和生活资料相比必然呈现相对过剩,引起粮食的不足和社会贫困的发生,最终引发战争和疾病等社会危机。由于战争和疾病的发生,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之间被动恢复到平衡状态。因此,马尔萨斯提倡通过晚婚、节育和禁欲等主动的人口控制手段来抑制人口的增长。马尔萨斯的理论带有明显的悲观主义色彩,是人口悲观论的代表人物,对后世影响深远。1956年,美国学者赫茨勒(Hertzler)在其著作《世界人口危机》中认为,由于人口因素而引发的风险可能对

人口迁移教学案例

地理教学案例 --- 人口迁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2.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阅读教材中“战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等实例,掌握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 2.培养学生关注当地人口迁移的基本情况,形成正确的人口迁移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二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本节教材的重、难点均为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方法:实例讲解与分析、多媒体课件等 三、教学过程 播放民歌《走西口》 师:同学们听出是什么歌了吗? 生:《走西口》。 师:前段时间电视上播出《走西口》,走西口实际上是反映的明末清初到新中国成立前, 山西一带人多地少,十年九旱,民不聊生,山西人外出谋生的真实写照。那么同学们知道走西口是去什么地方谋生了吗? 生1: 内蒙古。 生2:包头。 生3:河套一带。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正确,那么我们地理课本中,把山西人从山西到内蒙古包头、河套一带谋生,这种人口空间上的变动称作什么呢? 生1:人口变动。 生2:人口迁移。 师:这两个概念一样吗? 生1: 一样。 生2:不一样。 师:想要知道一样不一样,那么我们先来思考一下,怎么样就能够引起一个地方的人口变动了? 生1: 一个地方如果有婴儿出生或者有人去世。 生2: 一个地方的人口搬迁走了或者别的地方的人搬迁来了。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好!那么人口变动就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生1说的,我们把它称为人口自然增长(和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 第二、人口机械增长(由人口迁移引起)。 但是生2说的不一定为人口迁移。

关于三伏潭镇农村人口流动现状的研究以四个行政村的比较为例 学位论文

毕业论文 关于三伏潭镇农村人口流动现状的研究———以四个行政村的比较为例

论文题目关于三伏潭镇农村人口流动现状的研究 ———以四个行政村的比较为例 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摘要农村人口流动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文章以三伏潭镇四个抽样村(夏市村、三伏潭村、康王村、沟二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三伏潭镇农村人口的流动现状,发现农村在社会分层,横向流动和流动方式上存在的共性和差异。以人口社会学推拉理论为指导,从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两个角度探寻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最后结合人口流动的影响分析和三伏潭镇农村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三伏潭镇农村和村民的发展模式:构建合理的农村社会分层结构;大力发展农业和乡镇企业,发挥人才交流网和劳务中介的就业引导作用;建设农村社区非营利组织和休闲场所,和谐农村生活;抓好长期教育,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利用回流的农村劳动力,为建设新农村储备资源。总的来说,就是让村民发展和农村发展得到双赢。 关键词人口流动流动现状社会分层横向流动流动方式流动探因 发展模式

目录 1. 引言 (3) 2. 三伏潭镇四个行政村的人口流动现状 (5)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5) 2.2 三伏潭镇概况 (5) 2.3 社会分层与农村人口流动 (6) 2.3.1 四个村的总体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收入产生差异的原因 (7) 2.4 农村人口的横向流动 (8) 2.4.1 四个村外出务工者横向流动的共性分析 (9) 2.5 农村人口的流动方式 (10) 2.5.1 从年龄和婚育状况对上述情况进行原因分析 (11) 3. 基于推-拉视角的农村人口流动探因 (11) 3.1农村推力增加 (11) 3.2 城市拉力加大 (12) 4 三伏潭镇农村人口流动现状对当地农村和村民发展道路的启示 (13) 4.1农村人口流动产生的影响 (13) 4.2探索适合三伏潭镇农村和村民的发展模式 (14) 4.2.1构建合理的农村社会分层结构,保障农村稳定和繁荣。 (14) 4.2.1.1社会学分层理论对构建三伏潭镇农村合理社会分层的启示 (14) 4.2.2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16) 4.2.3 抓好长期教育,重视职业技能培训 (17) 4.2.4培育农村社区非营利组织,增设农村休闲场所。 (18) 4.2.5 有效利用回流的农村劳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储备力量 (19) 5.结语 (20) 参考文献 (20)

中国人口现状分析与前瞻性研究综述

中国人口现状分析与前瞻性研究综述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综评4 月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作为新世纪摸清中国人口家底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六普”启动之初,便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关切。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人口国情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牵动多国的敏感神经,中国的人口问题俨然也成了一个“国际问题”。美国有媒体认为,正在加速的老龄化进程会拖累目前活力四射的中国经济,劳动力总量的缩减可能会让未来的中国走向“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反方向,并给薪酬支付带来压力,进一步导致通胀率上涨。印度一些媒体则从中国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中,“敏锐”地找到了“赶超中国”的突破口,认为印度拥有更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所以印度未来的发展更有动力。不过,当代世界国家实力的竞争,早已不是人口数量的比拼,而是以人的素质和人才的竞争为核心。中国的人口问题,也早已不是单纯的数量问题,人口的结构、分布、素质越来越成为深层次矛盾的痛点。纵观1949~2049 年百年人口发展,1949~1999 这50 年,中国曾经历了人口从5.4 亿增加到12.6 亿的巨大压力;而从1999~2049 这50 年,在继续承受人口总量压力的同时,中国人口结构性问题,包括城乡人口结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年龄结构、家庭结构等,正在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的主要矛盾。最新普查结果揭示出中国人口国力的几大变化,如人口总量与人口素

质的变化,人口流动增速迅猛、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分布不均衡加剧、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等,也都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存在的几大变数。过去30 多年,我国之所以能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妥善解决了人口问题,并充分利用人口资源的比较优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未来10~20 年,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也是迈向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此时,全面地认识人口问题,客观分析人口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把握好新的人口变动趋势,进一步完善人口与经济社会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更显紧迫和必要。如果能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充分考虑人口因素的新变化,因势利导,再造新的人口资源比较优势,会极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大动能。相反,如果决策失误或贻误时机,任何一个人口问题都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制约现代化进程、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需要把人口发展战略作为最基础的国家战略,科学谋划相关的人口与经济社会政策。外媒分析:人口结构变化使中国面临挑战【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4 月28 日报道】题:最新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口增速放慢今天公布的2010 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增速已降至10 年前的一半,而且中国人口的城市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和老龄化程度都更高了。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过去10 年中国国

城市公共安全文献综述x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各种设施也越来越复杂,由复杂而生的脆弱及潜伏的危机愈加显而易见,所以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城市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领域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将过去与现阶段关于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各种理论和研究进行一一总结和概述。 关键字: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方法、评估 1. 前言 1.1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目的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与工程手段,通过全过程的灾害管理,提升政府和社会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的能力,以有效地预防、回应、减轻各种风险,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我国城市的公共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城市中聚集的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迅速增加,现代城市建筑物向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大空间建筑发展;各种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星罗棋布,向管道化、网络化、功能复杂化发展;社区、校园、商场、超市、车站、机场、码头、地铁等许许多多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城市中大量使用易燃、易爆、有

毒、有害、放射性等物质;由于分布广泛、空间狭窄,并且缺少规划、管理不善、致使各类意外事故屡屡发生,令人触目惊心。事故和灾害像瘟疫一样吞噬着城市的一切,造成城市严峻的安全与环境问题,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经济。因此,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可能发生的城市公共事故灾害进行风险分析;并对城市公共安全相关因素及其指标体系进行划分评估,实施风险减缓对策措施的风险管理,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以达到控制减少甚至消除城市事故灾害的目的。 1.2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 科学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可以减少城市安全事件的发生,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倡导安全社区已成为国际趋势。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意义在于克服人类在城市中的经济社会活动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减少由于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对城市的破坏,保护经济和维持社会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旅游学院 A0821班 30号王兴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中国人口的流动大 大加快,掌握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中国对人口迁移研究的进展以及国外对人口迁移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与评价。 关键词:人口迁移理论综述评价 1.国内人口迁移研究进展 1.1对迁移人口的社会经济与人口学特征的研究 早在80年代,已有许多研究涉及到迁移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社会经济与人口学静态特征。90年代以来, 对迁移人口的收入,消费状况及行为方式等社会经济动态特征的研究增多。这些研究大多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从年龄结构来说,大多数的研究认为迁移人口以年轻型人口为主。杨云彦、黄晨喜、王桂新等的研究都显示出迁移人口绝大部分都是以年轻人为主[1]。就性别结构来说,迁移人口以男性为主,约占总迁移人口的60%—80%,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女性人口在迁移中也占有较大比例,如张善余、张茂林认为在短距离的迁移中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而省际迁移人口中则以男性为主[2]。就文化程度来说,基本上所有的研究认为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非迁移人口,蔡建明、马清裕,黄晨喜均认为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总人口的平均水平,范力达发现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更喜欢向东部地区迁移[3]。就职业构成来说,迁移人口的职业主要以工业、商业贸易及服务业为主,周祖根认为迁移人口更容易获得在政府与教育部门的工作[4]。范新城、吴立军(2007)认为,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城乡收入差距(I)、城市就业率(π1)、现代部门工作创造率(P)。 1.2对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的研究 许多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基本上是从中西部指向东部,从不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从农村地区指向城市地区,并且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5] 王桂新利用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得出大部分人口净迁入区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大多数人口净迁出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5]。Liang and White认为北京、上海、天津一直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北京、辽宁、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陕西所接受的省际迁移人口均超过全国总迁移人口的4%以上,这些省市大都位于东部地区,而人口净迁出率较高的省、区大多在中西部地区[5]。王桂新利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及1995年1%人口抽样资料,发现80年代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主要从中、西部地带迁出,主要迁向东部地带; 90年代以来,西部地带一些地区对中部地带的迁移人口开始形成一定的吸引力,人口迁移流向继续主要向东部地区集中的同时,迁移吸引中心发生多极化;迁移格局中北京、上海是两大全国级吸引中心,广东、新疆是两大地区级强势吸引中心[5]。Liang指出无论是省际或省内人口迁移中,农村为源地的人口迁移占有绝大多数;周皓认为在1990年至1995年间,由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占总迁移人口的60%左右[5]。 1.3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