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振动时效原理及应用

振动时效原理及应用

振动时效原理及应用
振动时效原理及应用

振动时效仪使用方法

振动时效仪使用方法 2013/8/6 23:23:34 标签:振动时效设备振动时效装置振动时效机振动时效仪 为了运用户能更快,非常好的把握振动时效仪的运用办法、操作窍门、简略技术的施行办法及在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运用手册的基础上摘抄、剪 接、优化而成,本运用指南。旨在短时刻内使操作者能疾速把握振动时效的运用办法和技术施行的根本过程。 一、振动时效仪的原理 振动时效是将一个具有偏疼重块的电机体系(激振器)刚性地固定在被振构件上,对构件施加一交变的周期外力,当这一周期外力与剩余应力叠加到达或 超越资料的屈从极限时,就会使构件有些发生塑性变性或晶格滑移,然后下降和均化剩余应力,到达安稳尺度不变形之意图。 二、振动时效仪的组成 一套完好的振动时效仪是由主操控箱、激振器、拾振器、打印体系、弹性胶垫、隶属装卡东西及有关衔接线组成。设备的每有些均属专用描绘特别各衔接 线插头都有所区别,衔接时依照插头的指示连接通常不会插错,凡需拧紧的部位需拧紧防止振荡过程中松动,影响运用作用。 三、振动时效仪的运用及操作 (一)振前预备期间 操作者可依据需求振荡构件的几许形状尺度、巨细,吨位、长宽高的份额等,用专用胶垫对构件进行支撑。激振器用专用卡具刚性的固定在恰当部位,卡 具需求拧紧,防止振荡时松动,形成电机损坏。拾振器吸在构件的振幅较大处。激振器的档位应依据构件的振幅从小到大进行调整,偏疼的紧固螺丝用内 六角扳手宁紧,防止滑当。 注:对可直接振荡的构件能够直接振荡,可依据剖析,判别的振型,在节点处放置弹性支撑。支撑点可为二点、三点或四点。特别构件的支撑应以平稳为 准。关于非直接振荡的构件,应采纳降频办法。首要的降频办法包含:悬臂,串联和组合等办法。 (二)设备的操作过程 振动时效仪具有手动、主动、预置等功用。关于生疏的构件为了寻觅其固有频率和共振峰,应先用手动作业形式,以断定其根本技术参数。如:共振峰值 ,激振器档位,拾振器方位等。 (1)手动作业形式及操作办法 过程为: 1、翻开总电源开关:此刻液晶屏显现。 2、按“复位”键:此刻操作面板上液晶屏显现一切数据。

jbt 5926-1991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doc

jbt 5926-1991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 JB/T5926-91 振动时效工艺 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 1991-11-30公布1992-07-01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振动时效工艺参数旳选择及技术要求和振动时效效果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材质为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铸铁,有色金属(铜,铝,锌其合金)等 铸件,锻件,焊接件旳振动时效处理. 2术语 2.1扫频曲线---将激振器旳频率缓慢地由小调大旳过程称扫频.随着频率旳变化,工件振 动响应发生变化.反映振动响应与频率之间关系旳曲线,称扫频曲线,如A---f称振幅 频率曲线;a-f称加速度频率曲线. 注:A表示振幅,a表示加速度,f表示频率. 2.2激振点---振动时效时,激振器在工件上旳夹持点称激振点. 3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 3.1首先应分析推断出工件在激振频率范围内旳振型. 3.2振动时效装置(以下简称装置)旳选择. 3.2.1装置旳激振频率应大于工件旳最低固有频率. 3.2.2装置旳最大激振频率小于工作旳最低固有频率时,应采取倍频(或称分频)降频等措施. 3.2.3装置旳激振力应能使工件内产生旳最大动应力为工作应力旳1/3~2/3. 3.2.4装置应具备自动扫频,自动记录扫频曲线,指示振动加速度值和电机电流值旳功能.稳 速精度应达到+lr/min. 3.3支撑工件,装卡激振器和拾振器 3.3.1为了使工作处于自由状态,应采纳三点或四点弹性旳支撑工件,支撑位置应在主振频率 旳节线处或附近.为使工件成为两端简支或悬臂,那么应采纳刚性装夹. 3.3.2激振器应刚性地固定在工件旳刚度较弱或振幅较大处,但不准固定在工件旳强度和刚度 专门低旳如大旳薄板平面等部位,固定处应平坦. 3.3.3悬臂装夹旳工件,一般应掉头进行第二次振动时效处理.特大工件,在其振动响应薄弱 旳部位应进行补振. 3.3.4拾振器应固装在远离激振器同时振幅较大处. 3.4工件旳试振 3.4.1不同意试振旳工件存在缩孔,夹渣,裂纹,虚焊等严峻缺陷. 3.4.2选择激振器偏心档位,应满足使工件产生较大振幅和装置只是载旳要求,必要时先用手 动旋钮查找合适旳偏心档位. 3.4.3第一次扫频,记录工件旳振幅频率(A-f)曲线,测出各阶共振频率值,节线位置,波峰位 置. 3.4.4必要时通过调整支撑点,激振点和拾振点旳位置来激起较多旳振型. 3.4.5测定1-3个共振峰大旳频率在共振时旳动应力峰值旳大小. 3.4.6选择动应力大,频率低在共振频率作为主振频率. 3.4.7按主振型对支撑,拾振位置进行最后调整. 注:主振频率旳振型称为主振型. 3.5工件旳主振 3.5.1在亚共振区内选择主振峰峰值旳1/3-2/3所对应旳频率主振工件. 3.5.2主振时装置旳偏心档位应使工件旳动应力峰值达到工作应力旳1/3-2/3,并使装置旳输 出功率不超过额定功率旳80%. 3.5.3进行振前扫频,记录振前旳振幅时刻(A-f)曲线. 3.5.4主振工件,记录振幅频率(A-t)曲线. 3.5.5起振后振幅时刻(A-t)曲线上旳振幅上升,然后变平或上升后下降然后再变平,从变平 开始稳定3-5犿犻狀为振动截止时刻,一般累计振动时刻不超过40犿犻狀. 3.5.6进行振后扫频,记录振幅频率(A-f)曲线. 3.5.7批量生产旳工件可不作振前,振后扫频. 3.5.8有些工件可作多点激振处理,有些工件可用附振频率作多频共振辅助处理.是否调整支 撑点,拾振点位置视工件而定. 注:主振频率以外旳各共振频率称为附振频率. 3.5.9工件存在如夹渣,缩孔,裂纹,虚焊等缺陷,在振动时效中这类缺陷专门快以裂纹扩展旳形式出现时,应立即中断时效处理.工件排除缺陷后,同意重新进行振动时效. 3.6振动时效工艺卡和操作记录卡 3.6.1批量生产旳工件进行振动时效处理时,必须制订“振动时效工艺卡”,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并填写“振动时效操作记录卡”在工件上作已振标记. 3.6.2“振动时效工艺卡”应按3.1-3.5条旳要求,试验三件以上,找出规律后制订. 3.6.3“振动时效工艺卡”和“振动时效操作记录卡”旳内容和格式分别参照附录犅和附录犆. 3.7铸件振动时效时,应使动应力方向尽量与易变形方向一致. 3.8制订焊接件振动时效工艺时,应明确工件上承受力旳要紧焊缝和联系焊缝.振动处理中,

2.1音箱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

2.1音箱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 2.1音箱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的文章,此文章力求通俗易懂,让刚入门的朋友也能理解2。1音响的工作原理。并快速掌握音响检修的方法。 近日翻阅最新的2005年《电子报》合订本,偶然间发现了漫步者R201T原理图纸。此图纸是南京的刘怀玉先生根据电路板实物描绘出来的。因原作者只简单介绍了一下R201T的参数,并没有工做原理的详细介绍。在这里,我想借助此参考图纸。对漫步者R201T的工做原理做一介绍,并介绍几种实用的维修方法,此文对于磨机爱好者同样适用。 工作原理,如图纸所示: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电源电路、卫星箱功放电路、超重低音电路. 一、电源电路(图纸的最下面部分):220V市电经过保险管(F),和开关S后进入变压器初级,变压器的次级输出双12V交流,双12V送入由VD1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电路,经过桥式整流和C14,C15(3300UF/25V)的滤波后,输出的空载电压约为正负16V左右(根号2乘于12V),即A+为正16V,A-为负16V。正负16V为三块功放芯片TDA2030,UTC2030提供电源。另一路经过R21、R22的降压后,由B+,B-输出约正负12V为低音前置放大和低通滤波器IC4提供电源电压。 在本图纸当中,前置放大的供电并没有采用78/7912三端稳压电路,磨机爱好者在更换两个3300UF 电容时,也可以考虑加入LM7812/7912为前置提供更为稳定的工作电压。 二、左右声道放大电路(卫星箱功放电路),因左右声道作原理完全一致。这里我只以图纸的左声道为例,作个介绍。如图:RIN为信号输入端,经过耦合电容C23进入音量电位器,(音量电位器由三个引脚,与C23连接的是输入端,输出端也叫滑动端、另一引脚为接地端),调整音量后信号进入由R1/C3组成的高音提升电路,此电路可以提升一定量的高频信号,使声音更加清晰。尔后信号经过耦合电容C1进入左声道功放,型号为UTC2030的1脚,经过功率放大后,由2030的第四脚输出,推动卫星箱发声。图中的

振动时效设备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振动时效设备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振动时效设备是在上个世纪初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消除应力新方法。即工件在激振器所施加的周期性外力作用下产生共振,松弛残余应力,获得尺寸精度稳定性。也就是在机械的作用下,使构件产生局部的塑性变形,从而使残余应力得到释放,以达到降低和调整残余应力的目的。但机械作用使应力消除的程度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消除。因此振动时效设备往往是把应力降低(主要是降低残余应力峰值)和重新分布作为主要目的。 振动消除应力是对构件施加一交变应力,如果交变应力幅与构件上某些点所存在的残余应力之和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时,这些点将产生塑性变形。如果这种循环应力使某些点产生晶格滑移,尽管宏观上没有达到屈服极限,也同样会产生微观的塑性变形,况且这些塑性变形往往是首先发生在残余应力最大点上,因此使这些点受约束的变形得以释放从而降低了残余应力。这就是用振动时效设备可以消除残余应力的机理。 用振动的方法消除金属构件的残余应力技术,1900年在美国就取得了专利。但由于人们长期使用热时效,加上当时对振动消除应力的机理还不十分明确,且高速电机尚未出现造成当时的振动时效设备设备沉重、调节不便,因此该项技术一直未得到大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直到上世纪50—60年代由于能源危机的出现,美、英等国才又开始研究振动时效设备的机理和应用工艺。特别是到上世纪70年代由于可调高速电机的出现大大推动了振动消除应力装置的发展:1973年英国制成手提式振动时效设备系统VCM80,后来美国马丁工程公司也研制出比较先进的LT-100R型振动时效设备系统。这些比较先进的激振装置,促进了振动消除应力工艺的发展和实际应用。由于这种工艺日趋成熟,振动和控制设备日臻完善,目前振动时效设备已在英、美、俄、德等国被普遍采用,他们几乎所有机械厂都配备了振动时效设备装置,尤其是起重机械厂的大件和基础零件全部采用了振动时效设备。我国也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和使用振动时效设备技术。 现在的振动时效设备如图所示:它是将一个具有偏心重块的电机系统(激振器)用卡具安放在工件上并将工件用胶垫等弹性物体支承,如图所示。通过主机控起动电机并调节其转速,使工件处于共振状态。一般工件经30分钟的振动处理即可达到调整残余应力的目的。 可见,采用振动时效设备来调整残余应力的技术是十分简单和可行的。 摘要本文介绍了振动时效设备这种消除工件残余应力的新技术,和振动时效设备与传统热时效相比较所具有的明显优越特征及其广阔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振动时效设备消除残余应力优越特征应用领域 振动时效设备又称振动消除应力,指在通过控制激振器的激振频率,使工件发生共振,让工件产生适当的交变运动并吸收部分能量,以致内部发生微观粘弹塑性力学变化,从而降低工件局部峰值应力和均化工件的残余应力场尤其是表面的应力集中区域,最终防止工件变形与开裂,保证以后的尺寸稳定精度。它是上个世纪初期开始出现并在五十年代以来获得广泛应用的一项消除应力的新技术。 构件经过焊接、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等工艺过程,在其内部产生了残余应力,它极大地影响了构件的尺寸稳定性、刚度、强度、疲劳寿命和机械加工性能,甚至会导致裂纹和应力腐蚀。时效是降低残余应力,使构件尺寸精度稳定的方法。目前时效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自然时效、热时效和振动时效设备。 自然时效是最古老的方法,它是把构件置于室外,让其经过气候、温度的反复变化,在反复温度应力作用下,使残余应力松弛、尺寸精度获得稳定。一般认为,经过一年自然时效的工件,残余应力仅下降2~10%,但是却较大地提高了工件的松弛刚度,因而工件的尺寸稳定性很好。但因其时间太长,一般不在实际生产中采用。 热时效是传统的时效方法,它是利用热处理当中的退火技术,通常是将工件加热到500~650℃进行较长时间的保温后再缓慢冷却至室温。在热的作用下通过原子扩散及塑性变形使内应力消除。从理论上讲采用热时效时,只要退火温度和时间适宜,应力可以完全消除。但在实际生产中通常认为最好可以消除残余应力的70~80%,与此同时它能造成工件材料表面氧化、硬度及机械性能下降等缺陷。因此,人们一直在研究更好的方法来消除残余应力。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 JB/T5926-91行业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振动时效工艺参数的选择及技术要求和振动时效效果评定办法。本标准适用于材质为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铸铁,有色金属(铜,铝,锌及其合金)等铸件,锻件,焊接件的振动时效处理。 2. 术语 2.1 扫频曲线-将激振器的频率缓慢的由小调大的过程称扫频,随着频率的变化,工件振动响应发生变化,反映振动响应与频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称扫频曲线,如a-f 称振幅频率曲线; a-f 称加速度频率曲线。注:a表示振幅, a表示加速度, f表示频率 2.2 激振点-振动时效时,激振器在工件上的卡持点称激振点。 3. 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 3.1 首先应分析判断出工件在激振频率范围内的振型。 3.2 振动时效装置(设备)的选择。 3.2.1 设备的最大激振频率应大于工件的最低固有频率。 3.2.2 设备的最大激振频率小于工件的最低固有频率时,应采取倍频(或称分频),降频等措施。 3.2.3 设备的激振力应能使工件内产生的最大动应力为工作应力的1/3~2/3。3.2.4 设备应具备自动扫频,自动记录扫频曲线,指示振动加速度值和电机电流值的功能,稳速精度应达到±1r/min。 3.3 工件支撑,激振器的装卡和加速度计安装 3.3.1 为了使工件处于自由状态,应采取三点或四点弹性支撑工件,支撑位置应在主振频率的节线处或附近。为使工件成为两端简支或悬臂,则应采取刚性装卡。 3.3.2 激振器应刚性地固定在工件的刚度较强或振幅较大处,但不准固定在工件的强度和刚度很低部位(如大的薄板平面等)。 3.3.3 悬臂装卡的工件,一般应掉头进行第二次振动时效处理,特大工件,在其振动响应薄弱的部位应进行补振。 3.3.4 加速度计应安装在远离激振器并且振幅较大处。 3.4 工件的试振 3.4.1 选择试振的工件不允许存在缩孔,夹渣,裂纹,虚焊等严重缺陷。 3.4.2 选择激振器偏心档位,应满足使工件产生较大振幅和设备不过载的要求,

TDA2025-4558D应用-变压器资料

TEA2025是欧洲生产的双声道功率放大集成电路,该电路具有声道分离度高、电源接通时冲击噪声小、外接元件少,最大电压增益可由外接电阻调节等特点,应用于袖珍式或便携式立体声音响系统中作功率放大。 1.TEA2025内电路方框图及引脚功能 TEA2025集成块内部主要由两路功能相同的音频预放、功放、去耦、驱动电路、供电电路等组成,其集成块的内电路方框图及双声道应用电路如图所示。该IC采用16脚双列直插式封装,其集成电路的引脚功能及数据见表所列。

2.TEA2025主要电参数 (1)极限使用条件。电源电压Vcc=15V,输出峰值电流10=1.5A。 (2)主要电参数。TEA2025集成电路工作电源电压范围为3--12 V.典型工作电压6-9 V。在Vcc=9 V,RL=8。Ta=25℃条件下,有以下主要电参数。 静态电流ICQ 最大值为50 mA,典型值为40 mA。 电压增益GV 双声道时的最大值为47 dB,最小值为43 dB,典型值为45 dB;BTL时的最大值为53 dB,最小值为49 dB,典型值为51 dB。

输出功率PO 当THD=10%,P=1 kHz时,双声道时的典型值为1.3 W,BTL时的典型值为4.7 W。 谐波失真THD 当F=1 kHz,Po=250 mW,RL=4。时,双声道时的最大值为1.5%,典型值为0.3%; BTL时的典型值为0.5%. 3.TEA2025典型应用电路 TEA2025集成电路的输出功率由电源电压和负载阻抗大小决定。既可以构成双声道功放,又可以组成BTL功放。其集成块的双声道典型应用电路如图所示,其集成块的BTL典型应用电路如图所示。 4.电路工作过程 以双声道电路为例,音频信号经电容祸合从TEA2025的⑦、⑩脚输入,先经预放大后加到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②、15脚输出,由输出祸合电容耦合去驱动喇叭发声。

振动时效操作规程

振动时效操作规范 方法一:定时全自动运行模式(推荐使用此操作方法) 开机 将控制器上的(总电源开关)按向“I”的位置,则整套设备的电源被接通,此时前面板上的液晶屏会点亮并循环显示公司介绍及简单的使用说明同时打印机上的绿色电源指示灯会点亮。 定时全自动运行 设备开机后,首先按下(手动降速键)键,则(液晶屏)显示时间设置画面,此时每按下一次(手动升速键)键,则时间显示增加5分钟,直到40后再返回0,重新开始。当设定完要时效的时间后,按(运行/停止)键,设备进入定时自动运行过程,当时效(振前扫描后寻找亚共振点并进入时效状态)时间到设定时间后自动进入振后扫描,然后停止,整个扫描、时效过程,设备将按照最佳工艺自动完成。 等设备自动运行完毕停止后,按(打印键)可将a—n、a—t曲线及数据打印出来,以备长久保存。 操作注意:1、在扫描过程中有峰值点出现; 2、峰值点的加速度应超过50 m/s2; 3、当峰值点的加速度值超过120 m/s2 时,设备会自动保护。 方法二:全自动运行模式: 1、开机 将控制器上的(总电源开关)按向“I”的位置,则整套设备的电源被接通,此时前面板上的液晶屏会点亮并循环显示公司介绍及简单的使用说明同时打印机上的绿色电源指示灯会点亮。 2、全自动运行 直接按4(运行/停止)键,振动时效设备自动进入全自动运行过程。 等设备自动运行完毕停止后,按(打印键)可将a—n、a—t曲线及数据打印出来,以备长久保存。 操作注意:1、在扫描过程中有峰值点出现; 2、峰值点的加速度应超过50 m/s2; 3、当峰值点的加速度值超过120 m/s2 时,设备会自动保护; 4、时间不受控制。 方法三:手动运行模式: 1、开机 见图二,将控制器上的1(总电源开关)按向“I”的位置,则整套设备的电源被接通,此时前面板上的液晶屏会点亮并循环显示公司介绍及简单的使用说明同时打印机上的绿色电源指示灯会点亮。 2、手动操作 按(手动升速键)键。按一次是慢升速,按两次是升速。一般按两次即可。按(手动升速键)键后,开始有电流显示。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有转速显示。当有转速显示后电机不断升速。此时按(手动降速键)则电机停在该转速处待速运转。再按(手动升速键)键电机再次运转继续升速。直到工件开始振动,可按(手动降速键)键停在该转速进行时效处理。一定时间后按4(运行/停止)键完成时效过程。 操作注意:手动运行模式除了对工件的手动时效外,一般还用于对新工件或特殊形状工件的处理,以检查对工件的支撑、激振器位置、传感器位置及激振力大小合适与否;利用手动模式能够随意的控制激振器的升降速的功能,可以迅速的找到工件的共振频率及共振点的大小。

残余应力的产生与消除

残余应力的产生、释放与测量 一、残余应力的产生 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归结为三类:一是不均匀的塑性变形;二是不均匀的温度变化;三是不均匀的相变。 根据产生残余应力机理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热应力和组织应力,车轴热处理后的残余应力是热应力与组织应力的综合作用结果。由于构件内、外部温度不均,引起材料的收缩与膨胀而产生的应力称为“热应力”。热应力是由于快速冷却时工件截面温差造成的,淬火冷却速度与工件截面尺寸共同决定了热应力的大小。在相同冷却介质的情况下,淬火加热温度越高、截面尺寸越大、钢材热导率和线膨胀系数越大,均能导致淬火件内外温差增大,热应力越大。而加工过程中,由工件内外组织转变的时刻不同多引起的内应力成为“组织应力”。淬火时,表层材料先于内部开始马氏体的相变,并引起体积膨胀,由于表层的体积膨胀受到未转变的心部的牵制,于是在试样表层产生压应力,心部产生拉应力。随着冷却的进行,心部体积膨胀有收到表层的阻碍。随着心部马氏体相变的体积效应逐渐增大,在某个瞬间组织应力状态暂时为零后,式样的组织应力发生反向,最终形成表层为拉应力而心部为压应力的应力状态。组织应力大小与钢的含碳量、淬火件尺寸、在马氏体转变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度、钢的导热性及淬透性、加热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有关。 二、残余应力的释放 针对工件的具体服役条件,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消除或降低对

其使用性能不利的残余拉应力,有时还可以引入有益的残余压应力分布,这就是残余应力的调整问题。 通常调整残余应力的方法有: ①自然时效 把工件置于室外,经气候、温度的反复变化,在反复温度应力作用下,使残余应力松弛、尺寸精度获得稳定。一般认为,经过一年自然时效的工件,残余应力仅下降2%~10%,但工件的松弛刚度得到了较大地提高,因而工件的尺寸稳定性很好。但由于时效时间过长,一般不采用。 ②热时效 热时效是传统的时效方法,利用热处理中的退火技术,将工件加热到500~650℃进行较长时间的保温后再缓慢冷却至室温。在热作用下通过原子扩散及塑性变形使内应力消除。从理论上讲采用热时效,只要退火温度和时间适宜,应力可以完全消除。但在实际生产中通常可以消除残余应力的70~80%,但是它有工件材料表面氧化、硬度及机械性能下降等缺陷。 ③振动时效 振动时效是使工件在激振器所施加的周期性外力作用下产生共振,松弛残余应力,获得尺寸精度稳定性。也就是在机械的作用下,使构件产生局部的塑性变形,从而使残余应力得到释放,以达到降低和调整残余应力的目的。其特点是处理时间短、适用范围广、能源消耗少、设备投资小,操作简便,因此振动时效在70年代从发达国家引进后

时效处理综合

1. 振动时效工艺简介振动时效(英文为Vibratory Stress Relief缩写为VSR)又称振动消除应力,主要是通过控制激振器的转速和偏心,使工件发生共振,让工件需时效的部位产生一定幅度,一定周期的交变运动并吸收能量,使工件内部发生微观粘弹塑性力学变化,从而降低工件的局部峰值应力和均化工件的残余应力场,(尤其是表面的集中应力区域),最终防止工件的变形与开裂,保证以后的尺寸稳定精度,它最后通过比较时效前后及过程中工件的有效固有频率及其加速度等参数的变化来间接,定性的判断时效效果。振动时效适用于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铸铁、有色金属(铜、铝、锌及其合金)等材质的铸件、煅件、焊接件及其机加工件. 振动时效比热时效节能95%,处理时间只需几十分钟,不占场地,便携,工件不需运输可就地处理,可插在精加工前任何工序之间多次处理,应力均化效果好,尺寸稳定性好,工件表面无氧化,几十米长,数百吨重,上千条焊缝的工件都可适用。构件经过焊接,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等工艺过程,其内部产生了残余应力,它极大地影响了构件的尺寸稳定性,刚度,强度,疲劳寿命和机械加工性能,甚至会导致裂纹和应力腐蚀。时效是降低残余应力,使构件尺寸精度稳定的方法。时效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自然时效,热时效和振动时效。自然时效是最古老的方法,它是把构件置于室外,让其经过气候,温度的反复变化,在反复的温度应力作用下,使残余应力松弛,尺寸精度获得稳定。一般认为,经过一年自然时效的工件,残余应力下降2-10﹪,但是却极大地提高了工件的松弛刚度,因而工件的尺寸稳定性很好,但因自然时效时间太长,现在很少采用。热时效是传统的时效方法它是把工件加热到高温,保温后控制降温。通常认为可以消除残余应力70-80%,实际生产中,热时效可消除残余应力20-60%。振动时效是介于自然时效和热时效两者之间的方法,可消除残余应力20-50%,它和自然时效一样,能提高工件的松弛刚度,而热时效却使工件的松弛刚度下降,因而振动时效工件的尺寸稳定性可以与热时效相比拟。振动时效起源于原西德,已在美,英,俄,日,德,法等国得到普遍应用,自1976年引入我国后,已被几乎所有机械行业采用,并被国家列为“七五”“八五”重点推广项目。振动时效特点:1.投资少 2.生产周期短 3.使用方便 4.无废气及辐射污染 5.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振动时效局限性: 1.不能替代去应力目的以外的热处理 2.不能显著改变金相组织及机械性能(如强度,硬度) 3.不能用于校形 4.对于箱,板形工件时效噪音较大 5.工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艺员的振动时效工艺理论水平和经验 6.不适宜于高压容器,残余应力较小的工件,大尺寸的薄板焊接件,薄壁铸件,大部分冷加工件,弹性结构应力为主的工件,刚性过大或尺寸过小件(其中部分可用振动平台来时效) 7..并非工件所有部位的时效效果都一致机理的力学描述σd+σr≥[σ] 残余应力σr 必须和动应力σ d 叠加超过某一微观极限[σ]才能得到降低或均化, 即σd+σr≥[σ]. 振动时效机理的另一种描述是:通过模拟工况让以后可能产生的变形与开裂提前释放。所以,时效时也可先分析工件的工况再找出合适的振型及振幅去模拟工况。这样,时效后时效参数若稳定下来,工件在该工况下就不会产生变形。常规振动时效设备构成主机:控制电机、识别、处理、显示、打印参数激振器及测速装置:激振器强迫工件振动,测速装置将电机转速反馈回主机,作为受强迫振动的工件的振动频率加速传感器(又拾振器):把加速度信号反馈到主机卡具:把激振器固定在工件上胶垫:隔离振动,降低噪音

液压剪板机(操作说明书)出厂说明说

目录 1、前言———————————————————————— 2 2、概述—————————————————————————3 2.1主要用途及特性——————————————————3 2.2 安全使用注意事————————————————— 4 3、结构及技术参数————————————————————5 3.1机床的外形————————————————————5 3.2机床的主要结构及用途———————————————6 3.3机床的主要规格和技术参数—————————————7 4、机床的吊运及安装——————————————————8 4.1机床的吊运————————————————————8 4.2 机床的安装———————————————————9 4.3 电气接线————————————————————9 5、机床的加油及机床润滑————————————————10 5.1 油箱的加油———————————————————10 5.2 机床润滑————————————————————10 6、机床的液压系统分析—————————————————10 6.1液压元件的简述——————————————————10 6.2液压系统动作分析—————————————————13 7、机床的操作及调整——————————————————18 7.1 机床的控制符号说明———————————————18 7.2 机床的操作———————————————————18 8、机床的维修、保养与故障排除—————————————23 8.1液压系统————————————————————23 8.2 机械部件的检查—————————————————23 8.3 安全阀的调整——————————————————24 9、技术服务—————————————————————24 10、易损件明细表———————————————————25

振动处理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第四章振动处理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最近十多年来,国内外使用振动处理的方法消除金属构件内的残余应力,以防止构件变形和开裂,代替传统的热时效和自然时效。这种技术在国外称做”VSR”技术,它是”Vibratory Stress Relief”的缩写,由于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和均化构件内的残余应力,因此可以提高构件的使用强度,可以减小变形而稳定构件的精度,可以防止或减少由于热时效和焊接产生的微观裂纹的发生。特别是在节省能源、缩短生产周期上具有明显的效果,因此被许多国家大量使用。我们在该项技术的机理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一、振动时效工艺的简单程序 振动处理技术又称做振动消除应力法,在我国称做振动时效。它是将一个具有偏心重块的电机系统称做激振器安放在构件上,并将构件用橡胶垫等弹性物体做支撑,如图所示。 通过控 制器启动电机 并调节其转 速,使构件处 于共振状态, 约经20—30 分钟的振动处理即可达到调整残余应力的目的。图中的振动测试系统是用来监测动应力幅值及其变化的。实际生产上使用中不需要做动应力监测,振动时效设备本身具有模拟振幅监测系统。 可见,用振动调整残余应力的技术是十分简单和可行的。 二、振动时效工艺特点 振动时效之所以能够取代热时效,是由于该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 1、机械性能显著提高 经过振动时效处理的构件其残余应力可以被消除20%—80%左右,高拉应力区消除的比例比低应力区大。因此可以提高使用强度和疲劳寿命,降低应力腐蚀。可以防止和减少由于热处理、焊接等工艺过程造成的微观裂纹的发生。可以提高构件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构件的精度,提高机械质量。 2、适用性强 由于设备简单易于搬动,因此可以在任何场地上进行现场处理。它不受构件大小和材料的限制,从几十公斤到几十吨的构件都可以使用振动时效技术。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构件无法使用热时效时,振动时效就具有更加突出的优越性。 3、节省时间、能源和费用 振动时效只需30分钟即可进行下道工序。而热时效至少需要一至两天以上,且需要大量的煤油、电等能源。因此,相对与热时效来说,振动时效可节省能源90%以上,可节省费用95%以上,特别是可以节省建造大型焖火窑的巨大投资。 三、振动时效工艺的发展及应用 用振动的方法消除金属构件的残余应力技术,于1900年在美国就取得了专利。但由于人们长期使用热时

岔管时效处理方案-振动时效

风机塔筒法兰时效处理方案 综述:风机塔筒法兰为风电工程的常见部件,属于典型的圆环形焊接结构件,焊后必须进行时效处理,降低风机塔筒法兰的焊接应力,避免因为残余应力的缓慢释放造成的开焊、变形或者应力腐蚀而造成裂纹,以保证风电设备长期稳定可靠的工作。 1、时效方案分析: 传统的时效方法有:热时效、振动时效、自然时效等。自然时效(NSR)由于周期太长,较难满足工期要求所以不做推荐;热时效对于此类大型工件,很难保证炉温均匀,炉温很难控制所以也难以保证效果;振动时效(VSR)又称振动消除应力法,是将工件(包括铸件、锻件、焊接构件等)在其固有频率下进行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振动处理,以振动的形式给工件施加附加应力,当附加应力与残余应力叠加后,达到或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工件发生微观或宏观塑性变形,从而降低和均化工件内的残余应力,使尺寸精度获得稳定的一种方法。这种工艺具有耗能少、时间短、效果显著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振动时效工艺具有耗能少、时间短、效果显著等特点。与热时效相比,它无需宠大的时效炉,可节省占地面积与昂贵的设备投资。因此,目前对长达几米至几十米和桥梁、船舶、风电、化工器械的大型焊接件和重达几吨至几十吨的超重型铸件或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较多地采用了振动时效。生产周期短;自然时效需经几个月的长期放置,热时效亦需经数十小时的周期方能完成,而振动时效一般只需振动数十分钟即可完成。使用方便;振动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由于振动处理不受场地限制,振动装置又可携带至现场,所以这种工艺与热时效相比,使用简便,适应性较强。振动时效操作简便,可避免金属零件在热时效过程中产生的翘曲变形、氧化、脱碳及硬度降低等缺陷;并且在风机生产过程中是目前唯一能进行二次时效的方法。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推荐使用振动时效工艺,并曾成功应用于类似风机的时效处理。 下附: 质检中心钢岔管振动时效项目取得成功 作者: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受新疆伊犁科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委托,对新疆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1#、2#钢岔管进行了振动时效和无损检测工作。恰甫其海工程1#、2#钢岔管采用日本IFE钢铁公司生产的HT690M钢,“卜”型结构,管壁厚度34mm,设计水头120m,主管直径9.5m,岔管公切球直径11m。月牙肋采用HT690M—Z35抗撕裂钢,厚度60mm。 经过振动时效,钢岔管消应效果满足JB/T5926-1998《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和JB/T10375-2002《焊接件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的规定,并经过磁弹法应力测试,表明钢岔管的残余峰值应力消除率超过30%以上。振动时效前后进行了超声、磁粉、射线无损检测和应力测试,振动时效后钢岔管没有任何缺陷扩展。

HK2000系列全自动振动时效装置操作说明

LM-10Y液晶系列全自动 振动时效使用说明书

济南利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1) 二、主要技术性能---------------------------------------(1) 三、使用条件-------------------------------------------(2) 四、操作配置说明---------------------------------------(2) 五、运行准备-------------------------------------------(4) 六、操作步骤及方法-------------------------------------(8) 1、定时全自动运行模式------------------------------(8) 2、全自动运行模式----------------------------------(8) 3、半自动运行模式----------------------------------(9) 4、手动运行模式------------------------------------(9) 七、时效时间的控制-------------------------------------(10) 八、注意事项-------------------------------------------(11) 1、怎样判断对零件的时效效果是否达到时效要求?------(11) 2、加速度过大,曲线打印不完整怎么办?--------------(11) 3、扫描过程中发现了共振峰但不停机怎么办?----------(11) 4、工件已振动,但无加速度值显示怎么办--------------(11) 5、电流太大怎么办?--------------------------------(12) 6、什么是飞车,飞车的危害是什么?-------------------(12)

4558工作原理及应用

工作原理,如图纸所示: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电源电路、卫星箱功放电路、超重低音电路. 一、电源电路(图纸的最下面部分):220V市电经过保险管(F),和开关S后进入变压器初级,变压器的次级输出 双12V交流,双12V送入由VD1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电路,经过桥式整流和C14,C15(3300 UF/25V)的滤波后, 输出的空载电压约为正负16V左右(根号2乘于12V),即A+为正16V,A-为负16V。正负16 V为三块功放芯片 TDA2030,UTC2030提供电源。另一路经过R21、R22的降压后,由B+,B-输出约正负12V为低音前置放大和 低通滤波器IC4提供电源电压。 在本图纸当中,前置放大的供电并没有采用78/7912三端稳压电路,磨机爱好者在更换两个3300 UF电容时,也可以考虑 加入LM7812/7912为前置提供更为稳定的工作电压。 二、左右声道放大电路(卫星箱功放电路),因左右声道作原理完全一致。这里我只以图纸的左声道为例,作个介绍。 如图:RIN为信号输入端,经过耦合电容C23进入音量电位器,(音量电位器由三个引脚,与C 23连接的是输入端, 输出端也叫滑动端、另一引脚为接地端),调整音量后信号进入由R1/C3组成的高音提升电路,此电路可以提升一定量的 高频信号,使声音更加清晰。尔后信号经过耦合电容C1进入左声道功放,型号为UTC2030的1脚,经过功率放大后,由 2030的第四脚输出,推动卫星箱发声。图中的R7为反馈电阻,R7/R9为决定2030芯片的放大倍数。因此,调整R7的阻值 ,就可以调整放大倍数。R11/C7为扬声器补偿网络。 三、超低音电路。由左右声道经两个10K电阻R5、R6后至C11耦合电容,尔后信号进入IC4,型号为JRC4558的3脚,图中 IC4A为超低音的前置放大器。R201T将此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设置为6倍左右。(R17/R18),经

振动时效工艺守则

振动时效工艺守则 一、总则 1、本守则是铸件和焊接结构件振动时效的主要工艺文件,有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二、生产前的准备 1、检查电机运转、控制箱工作是否正常。 2、把所有导线按仪器说明书接好。 3、把工作场所收拾整齐、合理、安全。 三、预分析 根据工件的形状,分析可能出现的振形,以确定工件的支承方式和位置,基本原则如下: 1、当工件长:宽,3,长:厚,5,即为梁型件,支承点距各端部2/9L处(L为工件的长度),激振器在中间或一端,传感器在另一端。 2、当工件长=宽,长:厚,5,即为板型件,支承点沿长度方向布置,四点支撑在距各端1/3L处,激振器在中间或一端,传感器在另一端。 3、当工件长=宽=厚,为方型件,三点支承,激振器在中间或一端,传感器在另一端。 4、当工件为环型件,沿圆周三支承,激振器在两点中间,传感器在另两点中间。 5、当工件轴类件,激振器在一端,传感器在另一端(做工做夹具)。 6、当工件较小件,设计平台,工件固定在平台上进行时效。 7、当工件较大件或刚性太强,采用定时定速或平台时效。 四、时效时间 工件重量(T) <1 1-5 5-10 10-50 >50 振动时间5 10 15 20 20-40 (min)

五、时效处理 1、按设备使用说明书将设备各部分用电缆连接好,予热5分钟。 2、将激振器和传感器联接好。 3、打开主控制电源开关、液晶屏幕上显示滚动显示、说明主控制箱内微机工作正常。 4、按运行键、设备即开始工作,并对工件进行振前扫描,若工艺参数合适则设备将自动继续进行第二步的振动时效处理和第三步振动时效效果的检测。若工艺参数不合适,液晶屏上将显示不合适的原因并给出修正方案,操作者需按屏幕显示的修正步骤对工艺参数进行修正,修正完后按复位键,然后按运行键进行振动时效处理。 5、对于第一次处理的工件,也可以采用手动操作的方式,按上升键为开始手动控制,电机转速缓慢升速,升速速度为三档每按一次改变一种升速速度,若停止升速按下降键即可,降速时按相反操作。当电机转速和工件固有频率一致时,工件发生共鸣声,工件产生共振,这时电机停止升速,此时在工件上撒一些砂子,砂子会慢慢向工件的波节处聚集,很直观地将工件的节线显示出来,同时观察支撑点是否在工件的节线处,激振器、传感器是否在工件的波峰上。若不是则停机将支撑点重新调整到工件的节线上,激振器和传感器分别调整到共振峰处,若工件振动加速度值过大,还应将激振器的偏心百分数调小。 6、将工件的支撑、激振器、传感器的位置调整好后,重新开机,整套设备将自动完成对工件的第一次扫描、打印、振动时效处理,处理过程中数据及变化,打印振动时效效果的检测全过程,之后自动停机。 7、将控制箱电源开关关掉,将激振器、传感器从工件上卸下,和配件一起放在指定设备保管处。 六、质量管理制度

HK2000系列全自动振动时效装置操作使用说明书

HK2000系列全自动振动时效装置操作使用说明书 一、主要功能特点: 1、彩色液晶动态显示曲线及数据 2、傻瓜式操作主式 3、强大的3.0版本软件控制技术 4、双主回路设计 5、中文提示功能 二、主要技术性能: HK2000K1 HK2000K2 HK2000K3 HK2000K4 HK2000K5 型号 主要技术参数 最大激振力(N0) 10 15 30 40 50 调速范围(r/min)1000~100001000~80001000~80001000~8000500~6000 可处理工件重量(T) 0.02~2.50.2~100.5~502~1005500 稳速精度(r/min)±1 0~99.9 加速度测量范 围(m/s) 彩显功能在线动态显示a—n、a—t曲线及参数数据 打印功能a--n、a—t曲线、参数数据及参数对比,应力消除率(选) 三、操作配置说明: 1、操作面板配置(见图一) 1)、彩色液晶屏幕,于在线动态显示a-n、a-t曲线、数据及操作提示。 2)、打印机,用于打印a-n、a-t曲线及数据。 3)、运行(停止)键:第一次按该键,整机将自动进行振动时效处理的全过程。 第二次按该键将在任何状态下都立即停止。 4)手动降速键:按第一次慢降速,再按一次常速降速,再按一次快降速。升速 进行中,按此键,升速停止。 5)、手动升速键:按一次慢升速,再按一次常速升速,再按一次快升速。降速 进行中,按此键慢速停止。 6)、打印键:用于将屏幕显示的的内容通过打印机(2)打印出来。 2、控制器后面板配置 四、运行准备: 在本机投入运行准备前,请详细阅读本公司提供的《振动时效原理书》一书中 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六章,以便准确地掌握对要时效工作的支撑位置、激振器的 装夹位置和传感器的放置位置。若已基本了解振动工艺过程或已经编制了零件 的振动时效工艺卡片,请按下列步进入运行准备过程。

JBT59261991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

JBT59261991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 JB/T 5926-91 振动时效工艺 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 1991-11-30公布 1992-07-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 本标准规定了振动时效工艺参数的选择及技术要求和振动时效成效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材质为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铸铁,有色金属(铜,铝,锌其合金)等 铸件,锻件,焊接件的振动时效处理. 2 术语 2.1 扫频曲线---将激振器的频率缓慢地由小调大的过程称扫频.随着频率的变化,工件振 动响应发生变化.反映振动响应与频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称扫频曲线,如A---f称振幅 频率曲线;a-f称加速度频率曲线. 注:A表示振幅,a表示加速度,f表示频率. 2.2 激振点---振动时效时,激振器在工件上的夹持点称激振点. 3 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 3.1第一应分析判定出工件在激振频率范畴内的振型. 3.2振动时效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选择. 3.2.1装置的激振频率应大于工件的最低固有频率. 3.2.2装置的最大激振频率小于工作的最低固有频率时,应采取倍频(或称分频)降频等措施. 3.2.3装置的激振力应能使工件内产生的最大动应力为工作应力的1/3~2/3. 3.2.4装置应具备自动扫频,自动记录扫频曲线,指示振动加速度值和电机电流值的功能.稳 速精度应达到+lr/min. 3.3支撑工件,装卡激振器和拾振器 3.3.1为了使工作处于自由状态,应采纳三点或四点弹性的支撑工件,支撑位置应在主振频率 的节线处或邻近.为使工件成为两端简支或悬臂,则应采纳刚性装夹. 3.3.2激振器应刚性地固定在工件的刚度较弱或振幅较大处,但不准固定在工件的强度和刚度 专门低的如大的薄板平面等部位,固定处应平坦. 3.3.3悬臂装夹的工件,一样应掉头进行第二次振动时效处理.特大工件,在其振动响应薄弱 的部位应进行补振. 3.3.4拾振器应固装在远离激振器同时振幅较大处. 3.4 工件的试振 3.4.1不承诺试振的工件存在缩孔,夹渣,裂纹,虚焊等严峻缺陷. 3.4.2选择激振器偏心档位,应满足使工件产生较大振幅和装置只是载的要求,必要时先用手 动旋钮查找合适的偏心档位. 3.4.3第一次扫频,记录工件的振幅频率(A-f)曲线,测出各阶共振频率值,节线位置,波峰位 置. 3.4.4必要时通过调整支撑点,激振点和拾振点的位置来激起较多的振型. 3.4.5测定1-3个共振峰大的频率在共振时的动应力峰值的大小. 3.4.6选择动应力大,频率低在共振频率作为主振频率. 3.4.7按主振型对支撑,拾振位置进行最后调整. 注:主振频率的振型称为主振型. 3.5 工件的主振 3.5.1在亚共振区内选择主振峰峰值的1/3-2/3所对应的频率主振工件. 3.5.2主振时装置的偏心档位应使工件的动应力峰值达到工作应力的1/3-2/3,并使装置的输 出功率不超过额定功率的80%. 3.5.3进行振前扫频,记录振前的振幅时刻(A-f)曲线. 3.5.4主振工件,记录振幅频率(A-t)曲线. 3.5.5起振后振幅时刻(A-t)曲线上的振幅上升,然后变平或上升后下降然后再变平,从变平 开始稳固3-5犿犻狀为振动截止时刻,一样累计振动时刻不超过40犿犻狀. 3.5.6进行振后扫频,记录振幅频率(A-f)曲线. 3.5.7批量生产的工件可不作振前,振后扫频. 3.5.8有些工件可作多点激振处理,有些工件可用附振频率作多频共振辅助处理.是否调整支 撑点,拾振点位置视工件而定. 注:主振频率以外的各共振频率称为附振频率. 3.5.9工件存在如夹渣,缩孔,裂纹,虚焊等缺陷,在振动时效中这类缺陷专门快以裂纹扩展的形 式显现时,应赶忙中断时效处理.工件排除缺陷后,承诺重新进行振动时效. 3.6 振动时效工艺卡和操作记录卡 3.6.1批量生产的工件进行振动时效处理时,必须制订"振动时效工艺卡",操作者必须严格执 行并填写"振动时效操作记录卡"在工件上作已振标记. 3.6.2"振动时效工艺卡"应按3.1-3.5条的要求,试验三件以上,找出规律后制订. 3.6.3"振动时效工艺卡"和"振动时效操作记录卡"的内容和格式分别参照附录犅和附录犆. 3.7 铸件振动时效时,应使动应力方向尽量与易变形方向一致. 3.8 制订焊接件振动时效工艺时,应明确工件上承担力的要紧焊缝和联系焊缝.振动处理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