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黑龙江大学继续教育环境学作业

2014年黑龙江大学继续教育环境学作业

2014年黑龙江大学继续教育环境学作业
2014年黑龙江大学继续教育环境学作业

《环境学》课程作业

一、概念题:

1、环境

答:环境是指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对于环境学来说,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是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自然环

境)和人工素(人工境)的总体。

2、大气污染

答: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作出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3、酸雨

答: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或其他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大气中含有大量SO2和NOx酸性氧化物,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硫酸和硝酸,随着雨水的降落而沉降到地面,故称酸雨。

4、水体

答:水体系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冰川和海洋等“贮水体”的总称。在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中,区分“水”和“水体”的概念十分重要。“水”主要是指水相而言,水体则包括水相和水相以外的固相物质如悬浮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内容要广泛得多。

5、噪声

答:通俗地讲,噪声就是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时所不需要的声音。物理学上它是指无规律的声波信号。但是从环境角度来看,噪声与人们所处的环境和主观感觉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在休闲的时候,音乐对人们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但如果它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睡眠、谈话和思考则成为一种噪声。随着工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环境噪声评价是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简答题:

1、何谓全球环境问题?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广义的环境问题,就是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狭义的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植被破坏、物种灭绝问题、海洋污染问题、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问题和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沉降等全球大气环境问题,以及食品安全问题。

2、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是哪些?

答:水体污染源:造成水体污染的物质来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

水体中的污染物按其种类和性质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即无机无毒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无毒物和有机有毒物。除此以外,对水体造成污染的还有放射性物质、生物污染物质和热污染等。

一、无机无毒物

(一)颗粒状的污染物质(二)酸、碱、无机盐类的污染物质(三)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

二、无机有毒物(一)非重金属的无机毒性物质(二)重金属毒性物质

3、什么叫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有何危害?

答:植物营养物污染的危害是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湖泊分类和演化的一种概念,是湖泊水体老化的一种自然现象。在自然界物质的正常循环过程中,湖泊将由贫营养湖发展为富营养湖,进一步又发展为沼泽地和干地,自然条件下这一历程需要很长的时间,需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但富营养化将大大地促进这一进程。水体中磷、氮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高时可使水体内的藻类及水生生物等大量繁殖,此种情况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由于藻类等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可使水体的外观呈红色或其他色泽,这种现象出现在近海海域,一般通称为“赤潮”,在淡水水体中发生同样的现象则通称为“水花”。在此种藻类的大量繁殖和死亡腐败的过程中,可使水体的生化需氧量激增,溶解氧锐减,水色混浊有时呈黄绿色,水质严重恶化,不利于渔业生产。富营养化现象一旦发生,由于生物循环,延续时间往往很长,且难于治理,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难题。如武汉的东湖、杭州的西湖、南京的玄武湖、北京的昆明湖、济南的大明湖、长春的南湖以及抚顺的大伙房水库等都出现过富营养化现象。近年来我国沿海水域如渤海湾、珠江口附近的海域,时有赤潮发生。

4、请详述空气污染源、空气污染物的类别与种类。

答:空气污染源的分类:

1.按污染源存在形式分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2.按污染物的排放形式分点源、线源、面源

3.按污染物排放空间分高架源和地面源

4.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分连续源和间断源瞬时源。

5.按污染物发生类型分(最常用的方法)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

空气污染物

(一)颗粒物

颗粒物是除气体之外的包含于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物质。

1.总悬浮颗粒物(TSP)

指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绝大多数小于100μm。

2.飘尘

指粒径小于10μm,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颗粒物质

3.降尘

指粒径大于10μm,靠重力作用能在短时间内沉降到地面的颗粒物。

(二)含硫化合物

排放硫的主要形式是SO2。一种分布广、危害大的主要大气污染物。SO2刺激眼睛、损伤器官、引起呼吸道疾病、直至死亡;

(三)碳氧化合物

碳氧化合物主要是CO和CO2。CO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有毒气体。来源于燃料的燃烧和加工、汽车排气。CO2是一种无毒气体。主要来源于生物呼吸和矿物燃料的燃烧。在大气污染问题中,CO2之所以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原因在于它能引起全球性环境的演变,如使全球气温逐渐升高(温室效应)、气候发生变化等。

(四)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是NO、NO2、N2O、NO3、N2O4、N2O5等的总称,其中主要是NO、NO2、N2O。N2O是生物固氮的副产物,主要是自然源,故通常所指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的混合物,用NOx表示。NO毒性不太大,与一氧化碳类似,可使人窒息。NO进入大气后可被缓慢地氧化成NO2,NO2的毒性约为NO的5倍。NOx对环境的损害作用极大,它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又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引发剂和消耗臭氧的重要因子。

(五)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和芳烃等复杂多样的含碳和氢的化合物。大气中碳氢化合物主要是甲烷,约占70%左右。目前,虽未发现城市中的碳氢化合物浓度直接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但已发现它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碳氢化合物中的多环芳烃化合物3,4-苯并芘具有明显的致癌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另外,甲烷也具有温室效应,且比同样量的二氧化碳大20倍。

(六)含卤素化合物

主要是卤代烃、其它含氯、溴化合物及氟化物。

(七)氧化剂

大气中一类氧化力特别强的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物、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统称为氧化剂。它们都是二次污染物。

(八)光化学烟雾

形成条件:

1.大气中存在NO2和碳氢化合物,这是形成烟雾的前提。

2.必须有充足的阳光,产生290~430nm的紫外线辐射,使NO2光解。

3.地理气象条件,天空晴朗、高温低湿和有逆温层存在,或由于地形条件,导致烟雾在地面附近积聚不散者,易于形成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的危害非常大。烟雾中的甲醛、丙烯醛、PAN、O3等,能刺激人眼和上呼吸道,诱发各种炎症。臭氧浓度超过嗅觉阈值0.01~0.015×10-6时,会导致哮喘发作。臭氧还能伤害植物,使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PAN则能使叶背面呈银灰色或古铜色,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它抵抗害虫的能力。此外,PAN和O3还能使橡胶制品老化,染料褪色,并对油漆、涂料、纺织纤维、尼龙制品等造成损害。

(九)酸雨

5、噪声的危害及如何控制?

答:40dB是正常的环境声音,一般被认为噪声的卫生标准。在此基础上的便是有害的噪声,它影响睡眠和休息,干扰工作,妨碍谈话,使听力受损,甚至引起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耗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噪声的危害:

1)干扰睡眠

2)损伤听力:85dB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超过85dB的就可能发生危险,超过90db的噪声,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但是,即使高至90dB,也只会产生暂时性的病患,休息后即可恢复。因此噪声的危害,关键在它的长期作用。 3)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4)对儿童和胎儿的影响:儿童智力发育迟缓,引发胎儿畸形,并影响胎儿的体重。极强的噪声(如175dB)下,人还会死亡。

5)对动物的影响:强噪声会使鸟类羽毛脱落,不下蛋,甚至内出血,最终死亡。 6)对建筑物的影响

噪声的控制

1)噪声控制原理

噪声传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噪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控制噪声的原理:就是在噪声到达耳膜之前,采取阻尼、隔振、吸声、消声器、个人防护和建筑布局等七大措施,尽力减弱或降低声源的振动,或将传播中的声能吸收掉,或设置障碍,使声音全部或部分反射出去,减弱噪声对耳膜的作用。

2)控制噪声的途径:

a.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这是最根本的方面,包括研制和采用噪声低的设备和加工工艺等措施。

b. 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这是采取声学处理的方法,如吸声、隔声、阻振和阻尼等来降低噪声。

c. 在接受点阻止噪声:上述两种控制方法失效时,应采取耳塞、耳罩、防声腊棉和防护面具等个人防护措施。

控制城市噪声最有效而经济的方法:

a. 宣传教育,把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措施向公众讲解,广泛发动公众来控制噪声;

b. 加强行政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制定控制噪声的标准和规范及其贯彻所必须的规章法令。

环境学基础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二章绪论环境问题 一名词解释 1、环境:所谓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2、环境结构:环境要素在数量上的配比,空间位置上的配置,相互间的联系容与方式。 3、环境规律: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4、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5、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的环境,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二简答题 1、简述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 2、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实质: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问题。 产生:1人口压力2资源不合理利用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发展:发展中国家:1人口激增和贫困2与城市化有关问题异常严重3自然资源消耗加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发达国家:1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大气污染物急剧增加2自然资源消耗和破坏增加3室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3、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有:1探索全球围自然环境演化的规律2探索全球围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3协调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同生态要求之间的关系4探索区域污染综合防治的途径。 4、简述环境问题的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于自然规律因素造成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3、生态系统平衡: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皆处于稳定和通畅的状态。 4、生态系统平衡阈值: 二简答题 1、生态系统有哪些结构和功能特性?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环保有哪些意 义? 结构:一是组成成分及其营养关系;二是各种生物的空间分布状态。具体的说就是物种结构,营养结构,空间结构。 功能特性:1生物生产2能量流动3物质循环4信息传递 意义:不仅解释自然界,而且要改造自然界,是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力工具。 2、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因素:自然原因(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和人为原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当代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等) 3、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包括哪些方面? 水循环,气体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4、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 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基本特征:1生态系统是开放的“自持系统”2生态系统是动态功能系统3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失调的基本特征:1结构标志:出现了缺损2功能标志:能量流动受阻和物质循环正常途径的中断。 体现在:1反馈机制2抵抗力3恢复力 第五章水污染及其控制

建筑环境学期末考题

第一部分填空题 目前人们希望建筑物能够满足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建筑与环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个问题就是:如何协调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与研究与掌握形成病态建筑的原因。 建筑环境学的三个任务就是:了解人与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室内环境、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就是如何影响建筑环境的、掌握改变或控制建筑环境的基本方法与手段。 地方平均太阳时就是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计时方式。 真太阳时就是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的计时方式。经国际协议,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为世界时间的标准时。 每个时区都按照它的中央子午线的平均太阳时为计时标准,称为该时区的标准时。气温就是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绝对湿度就是指一定体积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内扰含有室内设备、照明、人员等室内热湿源 外扰主要包括室外气候参数包括有室外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风速、风向变化以及邻室的空气温湿度进入室内。 任一时刻房间瞬时得热量的总与未必等于同一时间的瞬时冷负荷。 冷负荷与得热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房间的构造、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与热源的特性。一般说来,当环境温度下降时,表层温度下降;情绪上升时,表层温度上升;人体出汗之后,表层温度下降。 人体与外界的热交换的形式包括有对流、辐射、蒸发,影响因素包括有衣服热阻、环境空气温度、皮肤蒸发与呼吸散湿、空气流速、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等。 人体的皮肤蒸发散热量与环境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皮肤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力、服装的潜热换热热阻等三个因素有关。 调查对环境的热感觉的简写为:TSV。热舒适就是表示对环境表示满意的状态,简写为TCV,预测平均评价(简写为PMV)预测不满意百分比(简写为PPD)表示人群对热环境的不满意百分比。当室内热环境处于最佳的热舒适状态时,仍有5%的人不满意,因此ISO7730对PMV-PPD的推荐值在-0、5~+0、5。 从冷或热环境中突变到中性环境时,则会出现热感觉短时间的“超前”,即所感觉到的冷热感指标比稳定时要更低。 可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就是: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 《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甲醛的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0、08mg/m3 II类民用建筑≤0、12mg/m3。 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I类民用建筑包括住宅楼、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II类民用建筑包括办公楼、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体育馆。 世界约15%的肺癌患者与氡有关。 《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氡的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200Bq/m3,I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400Bq/m3 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方法包括:源头治理、通新风稀释合理组织气流、空气净化。建筑相关疾病与病态建筑综合症不同之处有:病因可查、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对策、离开建筑,疾病不会消失、康复时间较长,而且需远离建筑、不需要对她同室人健康进行调查、能够通过空气传播。 建筑相关疾病与病态建筑综合症相同之处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与生物因素、随室内人员

传热大作业——服装中的传热学和建筑环境学

服装中的传热学和建筑环境学 一、服装中的传热学 传热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基础学科,是研究由温差引起的热量传递规律的科学。热量传递是自然界和生产技术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能源动力、化学工业、建筑工程、纺织服装等行业中存在着大量的热量传递问题,而且常常起着关键作用。传热学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充满活力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人体始终处于新陈代谢过程中,只要人的生命在运转就需要不断的能量输入和代谢产物的排出。皮肤是代谢产物排到外界环境的一个重要路径,人体通过皮肤排出的代谢废物有油脂、汗(显汗、潜汗)、废气,以及不可见的热量散发等。织物制成服装覆盖在人体皮肤的表面,对于代谢产物的排出就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较之裸露的皮肤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代谢产物及热量从皮肤表面排到外界环境中,其中影响最显著的就是汗,废气及热量的传递与排出。由此可见,传热学对于研究分析热量与水汽在织物或服装的传递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 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形式: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下面分别对它们在服装舒适性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思路及设想进行阐述。 1导热 导热是指同一物体内部,或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无相对位移时,由于存在温度差Δt,而依靠分子、原子、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

热运动产生的热量传递过程。 导热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现象。人体内部组织与皮肤之间的热能传递(不括血流传热,血液流动传热属于对流散热),皮肤与衣服及座椅之间的热交换,人体表面与其周围边界层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等都是导热。 1.1 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是指单位温度梯度作用下,物体内所产生的热流密度。习惯上把导热系数小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多孔性结构的材料由于内含导热系数相对较小的气体,所以常有较好的保温效果。服装是由纤维、纱线以及织物组成的多重意义上的多孔材料,如果设计合理的导热系数,将会对人体着装舒适性有重要意义。另外,多孔材料的λ受湿度影响较大,水的导热系数明显大于空气的导热系数,如果人体运动出汗时,面料由于吸水变湿,人体散发的热量不易导出将会导致人体感觉热而不适。 1.2稳态导热 稳态导热指物体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导热过程。服装覆盖在人体皮肤的表面,不可避免地与皮肤之间形成一定的空气层,既便是紧紧地贴伏在皮肤上,由于服装是多孔介质,表面凹凸不平,名义上互相接触的皮肤与织物表面实际接触仅发生在一些离散的面积元上。在未接触的界面之间的间隙充满了空气,热量以导热及辐射的方式穿过这些空气及织物层。在某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体皮肤维持在33℃的恒温,热量的传递是不变的,亦即在人体皮肤到服装之间的微

环境学基础 (2)

装订处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20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20.9)《环境学基础》 主讲教师:鞠美庭楚春礼邵超峰 学习中心:专业: 姓名:学号:成绩: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论述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背景、内容与价值 2.可持续发展大会在环境科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 3.我国大气环境问题发展历程 4.我国当前水环境问题的主要挑战 5.浅析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历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及原因 6.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策略研究 7.水环境功能区划在我国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8.我国PM2.5防治策略研究 9.浅析我国地表水断面达标考核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实践应用 10.从流域视角探讨水库富营养化治理策略 11.生态承载力及其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12.总量控制策略在我国大气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3.我国历次环境保护大会的内容及其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作用 14.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5.邻避效应的产生及应对策略 16.我国近三年噪声环境变化,及应对方案 17试论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18.生态城市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19.请结合中国环境与经济关系论述对两山论的认识 20. 试论述三线一单制度 二、论文写作要求 选题要与本课程内容相关,且有研究和分析价值,突出独立性,切忌抄袭。学生可以根据参考选题范围,自拟具体论文题目进行撰写。论文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通顺。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可行,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开展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论证有理有据,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建筑环境学最全面习题库考试必备

《建筑环境学》题库子夜木须染整理 《建筑环境学》题库——填空题 第一章绪论 1、目前人们希望建筑物能够满足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 2、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巢居和穴居。 3、建筑与环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个问题是:如何协调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和 研究和掌握形成病态建筑的原因。 4、建筑环境学的三个任务是:了解人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室内环境、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建筑环境的、掌握改变或控制建筑环境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1、地球绕太阳逆时针旋转是公转,其轨道平面为66.5度。 2、赤纬是太阳中心与地球中心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一般为23.5~-23.5度之间,向北为正,向南为负 3、地方平均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计时方式。 4、真太阳时是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的计时方式。 5、经国际协议,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为世界时间的标准时。 6、经国际协议,把全世界按世界经度划分为24时区,每个时区包含地理经度15度。以本初子午线东西各7.5度为零时区,向东分12时区,向西也分为12时区。 7、每个时区都按照它的中央子午线的平均太阳时为计时标准,称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8、当地时间12时的时角为0,前后每隔1小时,增加15度。 9、北京时间等于世界时加上8小时 10、太阳位置是地球上某一点所看到的太阳方向,常用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来表示。 11、太阳高度角是太阳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 12、太阳方位角是太阳方向的水平投影偏离南向的角度。 13、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因素有:赤纬(季节的变化)、时角(时间的变化)、纬度(观察点所在位置)。 14、太阳常数一般取I0=1353 W/㎡。 15、大气透明度越接近1,大气越清澈,一般取为0.65~0.75。 16、对于北京来说,法向夏季总辐射热量最大。 17、对于郑州来说,水平面上夏季总辐射热量最大。

西南大学土木工程0742《建筑与环境》作业答案解析

1:[单选题] 16.亮度是将某一正在发射光线的表面的明亮程度定量表示出来的量,其单位是 ()。 D:nt参考答案:D 2:[单选题] 2、ASHRAE表示:()。 B: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参考答案:B 3:[单选题] 25.由于人的听觉系统对声音强弱的响应接近于对数关系,所以,对声压或声强采用对数标度就比较方便,这种表示方法称为()。 D:分贝标度参考答案:D 4:[单选题] 21.RWI适用于适用于()。 A:冷环境参考答案:A 5:[单选题] 3、于空气渗透带来的得热对于形状比较简单的孔口出流流速与内外压力差存在如下关系:()B:压差的二分之一次方关系参考答案:B 6:[多选题] 5、下面哪几个软件是由美国公司设计的() A:DOE-2 D: ENERGYPLUS参考答案:AD 7:[单选题] 4、下列()进入室内的潜热和显热能全部直接形成瞬时冷负荷。 C:渗透空气得热参考答案:C 8:[多选题] 23.在室内新风量的确定当中以下有那些时常用的方法()。 A:以室内二氧化碳允许浓度为标准 B:以氧气为标准 C:以消除臭气为标准 D:以甲醛为标准参考答案:ABCD 9:[单选题] 17、指某时刻进入房间的总热量称为()。 D:得热量参考答案:D 10:[单选题] 9、下列光度单位中,唯一能引起眼睛视感觉的量是() D:nt参考答案:D 11:[单选题] 6、某办公室设计标准是干球温度26℃,相对湿度65%,风速0.25m/s。如果最低只能使温度达到27℃,相对湿度仍然为65%,()可以使该空间能达到与设计标准同等的舒适度? A:提高风速参考答案:A 12:[单选题]

[全]兰州大学《环境学基础》考研真题详解

兰州大学《环境学基础》考研真题详解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环境化学★★ 1环境问题(见表1-1) 表1-1 环境问题 2环境化学 (1)环境科学的定义 环境科学是指在原有各相关学科的基础上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环境质量及其控制和改善为目的的综合性新学科。它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 (2)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与特点(见表1-2) 表1-2 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与特点 考点二:环境污染物★★★

1环境污染物的分类及化学污染物(见表1-3) 表1-3 环境污染物的分类及化学污染物 2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见表1-4) 表1-4 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3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简介(见表1-5) 表1-5 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简介 考研真题精选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______、______、______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研;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研] 【答案】化学特性;行为;效应查看答案 【解析】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它既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 2______是环境化学研究的对象。[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研] 【答案】环境污染物查看答案 【解析】环境污染物是环境化学研究的对象。有的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或在生物作用下会转变成危害更大的新污染物,也可能降解成无害物质。 3环境化学所研究的环境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的______体系,变量多,条件较______。[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研] 【答案】开放性;复杂查看答案

建筑环境学参考答案

1 、建筑物一般应该满足哪方面的要求: (1)安全性:避免由于地震、台风、暴雨等各种自然灾害所引起的危害或人为的侵害 (2)功能性:满足建筑的居住、办公、营业、生产等功能 (3)舒适性:保证居住者在建筑内的健康和舒适 (4)美观性:有亲和感,社会文化的体现 2 建筑学的主要任务: (1)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室内外环境 (2)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工微环境的 (3)掌握改变或控制人工微环境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3 对建筑有关的气候要素有哪些: 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天空辐射土壤温度 4 太阳常数: 大气层外的辐射强度。1353瓦每平方米 6 落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有哪几部分组成: (1)直射辐射:为可见光和近红外线 (2)散射辐射:被大气中的水蒸汽和云层散射,为可见光和近红外线(3)大气长波辐射:大气吸收后再向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在日间比例很小,可以忽略。 7空气温度和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区别: 室外气温一般是指距离地面1.5米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空气温度也就是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相当于室外计算温度增加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 8为什么夏天中午人们在室外感觉温度比天气预报空气温度高:体感温度是人体感觉到的温度,是一个综合的空气温度,太阳辐射,风速,湿度等的综合概念,在夏天中午,太阳辐射强烈,人体吸收了一部分太阳辐射的能量,故人们在室外感觉的温度比空气温度高。 9 风的成因有哪些: 风是指大气压差所引起的大气水平方向的运动。(1) 地表增温不同是引起大气压力差的主要原因,也是风形成的主要原因。(2)大气环流:造成全球各地差异,赤道和两极温差造成(3)地方风:造成局部差异,以一昼夜为周期,地方性地貌条件不同,造成,如海陆风山谷风、庭院风、巷道风等(4)季风:造成季节差异,以年为周期,海陆间季节温差造成,冬季大陆吹向海洋,夏季海洋吹向大陆 10、描述风的两个主要参数: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风速:单位时间风所进行的距离。 11、简述建筑小区风场形成的机理

建筑技术科学系

建筑技术科学系 00990021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1学分16学时 Green Build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通过本课程,了解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我国和世界各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基本概况,以及各国标准和政策法规的现状。 通过分析绿色建筑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掌握绿色建筑是适宜技术的优化集成,而非高新技术堆砌的基本概念。 通过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地域、资源和气候等条件的差别分析,了解各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差别的原因,认识坚持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发展道路的科学性和必然性。 20990012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2学分32学时 Measurement for Indoor Climate 建筑环境与设备测试技术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综合利用先修课程学过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讲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常遇到的温度、压力、湿度、流速、流量、液位、气体成分、环境噪声、照度等参量的基本测量方法、测试仪表的原理和应用,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制订空调系统测量方案的方法等,并通过实验等实践环节强化教学效果,为学生将来从事设计、安装、运行管理及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0990023 建筑自动化3学分48学时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与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控制理论的基本知识;通过建筑自动化系统中的具体案例,训练学生掌握通过仿真计算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以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调节为主,同时介绍安防系统、照明系统、围护结构等相关控制系统。本课程还将介绍目前应用在建筑自动化系统中的主要网络通信技术,以及建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20990033 流体输配系统3学分48学时 Fluid Transport System 了解流体输配系统中关键设备水泵、风机、流体输配网络的基本特性。建立上述设别或过程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方程,掌握分析求解这些方程的基本算法。根据这些基本知识,可以解决流体输配系统的分析、设计和调节关键问题。 30990012 建筑环境学2学分32学时 Building Environment 本课程介绍了建筑外环境、室内热湿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流动、声、光环境,同时还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出发,分析介绍了人的健康舒适要求与室内、外环境质量的关系,为创造适宜的建筑室内环境与室外微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本课程主要由7大部分内容组成,包括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建筑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通风与气流组织、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本课程要求学生做课后的作业题以外,还要做二个大作业。大作业的类型可选择实验、文献综述或观点论证,其中至少选一实验型大作业。学生可合作,但要求独立出报告。期末要求选两个大作业之一做15分钟的口头报告。 30990063 热质交换原理和应用3学分48学时 Fundamentals Applications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建筑环境学复习重点

第二章 太阳辐射热量的大小用辐射照度表示,它指1平方米黑体表面在太阳辐射下所获得的辐射能通量,单位w/m2 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层外,太阳与地球的年平近距离处,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上的太阳辐射照度为I0=1353W/m2 云量:将天空分为10份,被运遮盖的份数。 同一位置冬季大气压力比夏季高(海洋则相反)。 风:由于大气压差所引起的大气水平方向的运动分为大气环流与地方风。风的要素:风向,风速。 风玫瑰图:反映一个地方风向,风速,包括风向频率图与风速频率图。 大气边界层:地表500—1000m。 室外气温: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气温日较差:一年内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热月最冷月的平均气温达。 霜冻效应:洼地冷空气聚集造成气温低于地面上的空气温度,受地面反射率,夜间辐射,气流,遮阳等因素影响,离建筑物越远,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高。 霜洞:在某个范围内,温度变化出现局地倒置现象,其极端形式为霜洞。 有效天空温度:不仅与气温有关,且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云量及地表温度等因素有关,大致在230k-285k之间。 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与空气水汽量有关。 相对湿度: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绝对湿度:在标准状况下,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含量,既水蒸气密度。 一天中绝对湿度较稳定,相对湿度有较大变化。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受地面的性质,水陆分布,季节寒暑,天气晴朗等影响,大陆低于海面,夏天高于各天,晴天低于阴天。 城市气候的特点;1平均风速低于远郊来流风速2气温高3云量比郊区低,大气透明度低,太阳总辐射照度弱。 风洞效应:在建筑群特别是高层建筑群内产生局部高速流动。 产生热岛效应原因:城市下垫面特殊的热物理性质,城市内的低风速,城市内的人为热等原因。 热岛强度:城市热岛效应强弱,热岛中心温度减法同时间同高度附近郊区温差值。 日照:物体表面被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现象。 最低日照标准:以冬至日底层住宅得到的日照时间为标准。 我国气候分区:用累年最冷月1月和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作为分区主要指标,累年日平均温度,将全国分为5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 第三章 low-e玻璃具有较低的长波红外线发射率和吸收率,反射率很高。普通玻璃的长波红外线发射率和吸收率为0.84,而low-e玻璃为0.1。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考虑了太阳辐射的作用对表面换热量的加强,相当于在室外气温上增加了一个太阳辐射等效的温度值为计算方便推出一个当量室外温度。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显热传递:1室外空气2围护结构外表面之间的对流换热和太阳辐射通过墙体导入的热量。 通过透光维护结构显热传递:1通过玻璃板壁的热传导2透过玻璃的光辐射得热。 围护结构湿传递:当围护结构两侧的空气的水蒸气分压不相等时,水蒸气将从分牙高的一侧相分压低的一侧转移。如果维护结构内任一断面的水蒸气分压力大于该段面温度所对应的饱和水

建筑环境学》试题库

《建筑环境学》题库——填空题 第一章绪论 1、目前人们希望建筑物能够满足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 2、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巢居和穴居。 3、建筑与环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个问题是:如何协调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和研究和掌握形成病态建筑的原因。 4、建筑环境学的三个任务是:了解人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室内环境、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建筑环境的、掌握改变或控制建筑环境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1、地球绕太阳逆时针旋转是公转,其轨道平面为66.5度。 2、赤纬是太阳中心与地球中心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一般为23.5~- 23.5度之间,向北为正,向南为负 3、地方平均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计时方式。 4、真太阳时是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的计时方式。 5、经国际协议,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为世界时间的标准时。 6、经国际协议,把全世界按世界经度划分为24时区,每个时区包含地理经度15度。以本初子午线东西各7.5度为零时区,向东分12时区,向西也分为12时区。 7、每个时区都按照它的中央子午线的平均太阳时为计时标准,称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8、当地时间12时的时角为0,前后每隔1小时,增加15度。 9、北京时间等于世界时加上8小时 10、太阳位置是地球上某一点所看到的太阳方向,常用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来表示。 11、太阳高度角是太阳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 12、太阳方位角是太阳方向的水平投影偏离南向的角度。13、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因素有:赤纬(季节的变化)、时角(时间的变化)、纬度(观察点所在位置)。 14、太阳常数一般取I0=1353 W/㎡。 15、大气透明度越接近1,大气越清澈,一般取为0.65~0.75。 16、对于北京来说,法向夏季总辐射热量最大。 17、对于郑州来说,水平面上夏季总辐射热量最大。 18、对于龙湖来说,南向表面冬季所接受的总辐射能量为最大。 19、对于中原工学院的南苑来说,垂直平面(东西向)夏季接受的总辐射照度为最大。 20、风向在陆地上常用16个方位来表示。 21、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行进的距离,以m/s来表示。 22、在气象台上,一般以所测距地面10m高处的风向和风速作为当地的观察数据。23、气温是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24、气温的日较差是指一天当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 25、我国各地的日较差一般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6、气温的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差。 27、日温度波动影响只有1.5m。 28、地层原始温度与土壤表面年平均温度基本相等 29、我国已测得的恒温层深度在15~30米之间,温度在10~23℃之间。 30、空气湿度一般以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来表示。 31、中国大陆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布的总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2、相对湿度一般是内陆干燥地区冬季高于夏季。 33、相对湿度华北、东北地区春季最低。 34、江南等地的相对湿度各地年变化较小。 35、绝对湿度是指一定体积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 36、一天中绝对湿度比较稳定。

环境学基础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春季学期期末《环境学基础》 主讲教师:鞠美庭楚春礼邵超峰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论述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背景、内容与价值 人类和生存环境系统之间的矛盾,环境污染、破坏和恶化等问题,说到底,是人类行为的结果,是一个社会问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可以让我们反思重塑人与自然关系,从环境伦理的角度寻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依托现实,思索未来,为未来人留下良好的生存空间,时我们当代人的责任。 一、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介于伦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新兴的综合性科学。它的诞生,是在人类生存发展活动和生存环境系统发生尖锐对立后,为满足协调人和生存环境系统的关系,求得人类和生存环境系统共同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产物。人类和生存环境系统之间的矛盾──环境污染、破坏和恶化等问题,说到底,是人类行为的结果,是一个社会问题。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环境伦理中涉及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人为因素引起,是指在人类的生存繁衍社会经济活动中人的思维决策及由此引发的人的行为。因此,在人类文明转型的背景中反思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环境伦理的角度寻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是当今社会必须做出的正确抉择。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需要全社会的政治和法律力量,更需要环境伦理的约束力。环境伦理,就是在以人类的社会关系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向度

内,人的行为以及相互关系的价值理念,伦理规范和道德精神的总和,它要依靠信念和社会舆论,运用伦理道德原则规范人的利益需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宗旨。 二、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应该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一)现代工业文明以前的阶段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及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类一边享受着自然带给的优厚条件,依附于自然而生存,而另一边去在自然条件下与其他的物种进行残酷的竞争。在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都市文明对森林产生的破坏。另外,人类想要征服自然的同时进而改造自然,制造出自然本身不复存在的物品,导致了自然环境遭受破坏,这仅是于一定范围内。最为特殊和典型的实例应该是位于太平洋中的复活节岛。 原住民最先迁徙到复活节岛时,这里是一片乐土。他们的食物来源是太平洋里的鱼类,相对于小小复活节岛上的那点人类,太平洋的渔业资源可以理解为是无限的,因此,他们衣食无忧,像在桃源仙境一样快乐的生活着。但是,居民们下海捕鱼,必须用岛上的树木做独木舟,开始人口少的时候倒没什么,随着岛上人口逐渐增多,树木的生长速度开始跟不上人类的砍伐速度了——另外据推测,复活节岛居民繁荣的年代很可能也砍伐了大量树木用于树立巨石像,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森林资源耗竭的速度。最终的结果就是:人类砍光了岛上最后一棵树木,在这一过程中,显然也吃光了不用独木舟就能捕到的近岛鱼类,最后困死孤岛。 (二)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工业化阶段。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工业化阶段的迅速崛起,人类与自然的对立关系逐渐明显化。企业家往往以追求资本积累的同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前提,将自然界看作无限度开发且可以利用的资源,并把生产后的废弃物排放至自然环境中,这大大超出了自然界的自净能力。自然界遭受到了来自人类的破坏,那么作

建筑环境学复习考试资料重点

建筑环境学复习重点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为世界时间的标准时。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时间,即以东经120°的平均太阳时为中国的标准。 北京时间=世界时间+8小时 太阳在空间的位置——太阳高度角,太阳方位角A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照度大小取决于地球对太阳的相对位置以及大气透明度。 风场——指风向,风速的分布状况。 风——风是由于大气压差所引起的大气水平方向的运动。地表增温不同是引起大气压差的主要原因,也是风形成的主要原因。风可以分为大气环流与地方风。气象台一般以距平坦地面10m 高出所测得风向和风速作为当地的观察数据。风玫瑰图包括风向频谱图和风速频谱图 地方风是由于地表水陆分布、地势起伏、表面覆盖等地方性条件不同所引起 海陆风——局部地方昼夜受热不均引起的。 大气边界层——从地球表面到500~1000m高的这层空气叫大气边界层,其厚度主要取决于地表的粗糙度。 室外气温——一般是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一天的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由于空气与地面间因辐射换热而增温或降温,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受地面性质,水陆分布,季节寒暑,天气阴晴等因素影响。一般是大陆低于海面,夏季高于冬季,阴天高于晴天。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与气温的变化趋势相反。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是由哪些部分组成,辐射能量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部分为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即直射辐射);另一部分是经过大气层散射后到达地面成为散射辐射,直射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称为太阳对地面的总辐射。辐射能量的强弱取决于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天空中各种气体分子、尘埃、微粒水粒对阳光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共同影响。地方平均太阳时——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 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是太阳方向的水平投映偏离南向的角度A。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相当于室外温度由原来的空气温度值增加了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并考虑了长波辐射的影响。室外空气综合温度是气象参数与围护结构表面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建筑与环境(作业答案)

填空题 1、建筑环境学包含料建筑、传热、、光、材料及生理、心理和生物等多门学科的内容。 2、日照设计中所用的时间,均以为准,他与日常钟表所指的标准时之间有一差值。 3、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可以用、太阳赤纬、时角、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等来表示。 4、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因素有、时角、纬度。 5、在太阳辐射的波谱中,能转化为热能的主要是和红外线。随太阳高度角越高,紫外线及可见光成分越多,红外线则相反。 6、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的能力,他的削弱程度取决于射线在大气中的及大气质量。而射程的长短与太阳的高度角和海拔高度有关。 7、中国地处北半球,居住建筑多为行列式和组团式,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全年中最小值是冬至日,因此,冬至底层住宅内得到的日照时间作为。 8、风是指大气压差引起的大气水平方向的运动,风可分为和地方风两大类。风可用风向和风速来表示。通常用当地的风向频谱图和风速频谱图来表示。 9、阈值一般有三种定义、短期暴露极限阈值、最高限度阈值。 10、在室人员形成的空气污染及其种类中主要有、一氧化碳、烟草的烟气和气味。 11、污染物主要包括、微生物和有害气体。 12、是计算全面通风的基本微分方程。 13、对有大量余热和污染物产生的房间组织自然通风时除保证必需的通风量外还应保证气流的 和气流线路的短捷。 14、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各种和外扰的影响。 15、我们在计算通过非透明的围护结构的得热时,通常将他们分成两部分,即一部分单纯由于 和室内空气温度决定的围护结构的温度分布和通过维护结构的得热,另一部分为室内壁面长波和短波辐射内扰造成的围护结构温升、蓄热和传热量。 16、房间空气得热平衡关系:排出的对流热+空气得显热增值= +壁面对流得热 +渗透得热。 17、用变换法求解围护结构的不稳定传热过程,需经历三个步骤,,求对单元扰量的响应,把单位扰量的响应进行叠加和叠加积分求和。 18、人体的代谢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性别、神经紧张程度、进食后时间长短。 19、人体的温度感受系统可分为和人体的中枢性温度敏感神经元。 20、在孟赛尔表色系中标号为10Y8/12的颜色,8和12表示的是和彩度。

环境学基础

1 单选题 1 大气污染源按存在排放方式可分为()、面源和点源。 A 线源 B 固定源 C 移动源 D 连续源 2 可降解有机物含量高的固体城市垃圾可采用()法进行处理。 A 焚烧 B 填埋 C 堆肥 D 堆置 3 大气湍流通常指空气在()出现上下左右无规则振性的搅拌。 A 主导风向 B 上风向 C 水平风向 D 下风向 4 铁路干线两侧区域属于()声环境功能区。 A 1类 B 2类 C 3类 D 4类 5 康复疗养区等需要特别安静规定区域属于()声环境功能区。

A 0类 B 1类 C 2类 D 3类 6 为了反映风速和风向的联合作用,通常以()表示当地各水平方向的扩散能力。 A 扩散系数 B 扩散能力 C 污染系数 D 平均风指数 7 水俣病的成因是由于人食用的鱼、贝机体中富集了()。 A 镉 B 多氯联苯 C 砷化合物 D 甲基汞 8 N个噪声,其声压级均为60分贝,叠加后的声压级为()分贝。 A (60+10N) B (60+lgN) C (60+10lgN) D (60+1.5N) 9 根据()来源的不同,土壤污染源可大致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物污染源。 A 水污染物 B 大气污染物

C 人为污染物 D 自然污染物 10 ()为云、雨、雪等气象条件的形成区域。 A 平流层 B 对流层 C 电离层 D 散逸层 11 若土壤中某元素的()超过了背景值,那么则认为发生了土壤污染。 A 最高含量 B 平均含量 C 最低含量 D 绝对含量 12 较为茂密的绿化带或树林,每()米可使噪声衰减2—3dB。 A 10 B 20 C 30 D 50 13 受人类活动干扰和影响最大的大气圈层是()。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中间层 14 平均风、湍流、下垫面、太阳辐射等都属于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

2018年10月《环境学基础》在线作业答案

2018年10月南开《环境学基础》在线作业一及答案 (单选题) 1: 为了反映风速和风向的联合作用,通常以()表示当地各水平方向的扩散能力。 A: 扩散系数 B: 扩散能力 C: 污染系数 D: 平均风指数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 2: 较为茂密的绿化带或树林,每()米可使噪声衰减2—3dB。 A: 10 B: 20 C: 30 D: 50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 3: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为主的倒三角形营养结构。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生态环境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 4: 温室效应会使()变冷坍塌。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中间层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 5: 水俣病的成因是由于人食用的鱼、贝机体中富集了()。 A: 镉 B: 多氯联苯 C: 砷化合物 D: 甲基汞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 6: 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是()。 A: 光化学烟雾 B: 大气颗粒物污染 C: 煤烟型污染 D: 温室气体污染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 7: 居住、商业、工业混杂等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属于()声环境功能区。 A: 0类 B: 1类 C: 2类 D: 3类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 8: ()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A: 0类 B: 1类 C: 2类 D: 3类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 9: 大气污染源按存在形式可分为()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A: 固定 B: 可转换 C: 移动 D: 定点

(单选题) 10: ()条件适合高空飞行。 A: 平流层 B: 对流层 C: 电离层 D: 散逸层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 11: 大气污染源按存在排放方式可分为()、面源和点源。 A: 线源 B: 固定源 C: 移动源 D: 连续源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 12: 若土壤中某元素的()超过了背景值,那么则认为发生了土壤污染。 A: 最高含量 B: 平均含量 C: 最低含量 D: 绝对含量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 13: 铁路干线两侧区域属于()声环境功能区。 A: 1类 B: 2类 C: 3类 D: 4类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 14: 康复疗养区等需要特别安静规定区域属于()声环境功能区。 A: 0类 B: 1类 C: 2类 D: 3类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 15: 可降解有机物含量高的固体城市垃圾可采用()法进行处理。 A: 焚烧 B: 填埋 C: 堆肥 D: 堆置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 16: 大气湍流通常指空气在()出现上下左右无规则振性的搅拌。 A: 主导风向 B: 上风向 C: 水平风向 D: 下风向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 17: 大气中悬浮物为()状态。 A: 颗粒 B: 气溶胶 C: 液溶胶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 18: 平均风、湍流、下垫面、太阳辐射等都属于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A: 大气状态 B: 大气条件 C: 气象 D: 大气结构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 19: N个噪声,其声压级均为60分贝,叠加后的声压级为()分贝。

建筑环境学复习题(答案)

建筑环境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太阳高度角 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2.太阳方位角 指太阳至地面上某给定点连线在地面上投影与当地子午线(南向)的夹角。 3.室外气温 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4.冷负荷 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在一定要求范围内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包括显热量和潜热量。 5.热负荷 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在一定要求范围内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室内加入的热量,包括显热量和潜热量。 6.基础代谢率BMR 临床上规定未经早餐前,保持清醒静卧半小时,室温条件维持在18-25℃之间测定的的代谢率叫做基础代谢率。 7.VOCs:有机挥发物。 https://www.doczj.com/doc/b74043041.html,OC :总有机挥发物。 9.IAQ:室内空气品质。 10.SBS :病态建筑综合症。 11.气味浓度可感阈值 一定比例人群(一般为50%)能将这种气味与无味空气以不定义区别区分开的气体浓度。 12.气味浓度可识别阈值 一定比例人群(一般为50%)能将这种气味与无味空气以某种已知区别区分开的气体浓度。 13.热压 由于温差引起的室内外或管内外空气柱的重力差。gh=ρw-ρn 14.自然通风 指利用自然手段(热压。风压等)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方式。 15.机械通风 指利用机械手段(风机。风扇等)产生压力差来实现空气流动的方式。 16.声功率 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 17.声强 衡量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音强弱的物理量。 18.声压 指介质中有声波传播时,介质中的压强相对于无声波时介质静压强改变量。 19.A声级L A 表示。 A声级由声级计上的A计权网络直接读出,用L A 20.光通量 光源的辐射通量中可被人眼感觉的可见光能量(波长380-780nm)按照国际约定的人眼视觉特性评价换算为光通量,单位为流明。 21.照度 受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的面密度,符号为E。 22.发光强度 点光源在给定方向的发光强度,是广元在这一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元内发射的光通量,符号为I,单位为坎德拉。 23 显色性 物体在待测光源下的颜色同它在参照光源上的颜色相比的符合程度,定义为待测光源的显色性。24 空气龄 是指空气质点自进入房间的时间。

建筑环境学第三章作业答案汇编

1.室外空气综合温度是单独由气象参数决定的吗? 否。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反映了室外气温,太阳辐射和长波辐射综合效果,是这三种效果折合而成的当量值,在白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强度远远大于长波辐射,因此长波辐射的效果可以忽略。由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表达式可知,其数值不仅跟室外气象参数,如气温,日射强度,风速有关,还跟所考察物体的表面特性有关,即维护结构或人体表面的吸收特性有关。 2. 什么情况下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长波辐射可以忽略? 在计算白天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时候长波部分可以忽略,而计算夜间则不可以忽略。 3. 透过玻璃窗的太阳辐射中是否只有可见光,没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不是,透过玻璃的太阳光线中包含可见光、近红外线和极少量的紫外线和长波红外线。 4.透过玻璃窗的太阳辐射是否等于建筑物的瞬时冷负荷? 不一定。负荷是指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不变,在单位时间内所要去除或增加的热量。负荷的大小与去除或增加热量的方式有关。对于送风空调系统,只能通过对流的方式去除热量,因此,只有直接进入空气中的热量才会成为瞬时负荷,而由于显著辐射存在,积蓄在维护结构和家具等物体中的热量只有在进入空气时才会成为负荷。透过玻璃窗的太阳辐射能并不会直接进入空气成为房间的负荷,它通过提高室内各表面的温度,当各表面的温度高于室内空气温度时,则热量通过对流换热的方式逐步释放到空气中,成为负荷,这其中有衰减和滞后。而对于辐射板空调系统,玻璃窗透过的辐射能,如果有部分直接落在辐射板板上,则也会成为瞬时负荷的一部分。 5.室内照明和设备散热是否直接转变为瞬时冷负荷? 不全是。室内照明和散热设备散发的显热包括对流和辐射两种形式,两种散热形式所散发的热量比例与热源的性质有关。而负荷的大小与去除热量的方式有关,对于送风空调系统,其中以对流形式散发的热量直接进入空气成为房间的瞬时冷负荷,而以辐射形式散发的热量并不会立刻成为房间的冷负荷,而是先积蓄在维护结构和家具中,当这些结构的表面温度提高后,会以对流的方式将热量逐步释放到空气中,形成冷负荷。而对于辐射板空调系统,如果有辐射热直接落在辐射板上,也会成为部分的瞬时负荷。得热与负荷在时间和量值上存在差别的根源在于辐射得热的存在和维护结构等的蓄热作用。 6.为什么冬季往往可以采用稳态算法计算采暖负荷而夏季却一定要采用动态算法计算空调负荷? 稳态算法不考虑建筑物以前时刻传热过程的影响,只根据室内外瞬时或平均温差计算采暖负荷。在冬季,室内外温差的平均值远大于室内外温度的波动值,采用平均温差的稳态算法进行近似计算的误差相对较小,可以满足工程设计精度的需要,因此可以用稳态算法计算冬季的采暖负荷。在夏季,室内外平均温差并不大,而温度的波动幅度却很大,不符合稳态算法的使用的前提条件,必须采用动态算法。 7. 围护结构内表面上的长波辐射对负荷有何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