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5.1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5.1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5.1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5.1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下图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

A.①→→② B.③→→④

C.②→→① D.④→→③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也就是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答案:B

2.(2014·深圳外国语学校月考)某种止痛药不影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最可能是( )

A.突触前膜 B.细胞体

C.突触间隙 D.树突

解析: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所以根据题意:某种止痛药不影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最可能是突触间隙,突触间隙位于两个神经元之间,不属于神经元结构。

答案:C

3.(2014·江苏卷)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解析: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若该刺激很弱不能引起神经元兴奋或引起的是使神经元兴奋被抑制,则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不会被释放出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能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到达后膜,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是K+的外流。

答案:B

4.(2014·茂名二模)人体内酶、激素、神经递质等三类物质都是( )

A.均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B.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C.运输到靶细胞处才能发挥作用

D.均具有信息传递作用

解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人体内的酶是蛋白质。人体内的激素并不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属于脂质。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等;这三者都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起作用,其中神经递质在发挥作用后会迅速被分解,不再保持活性;酶是生物催化剂,激素和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在生物体内、外调节细胞生命活动。

答案:B

5. (2014·深圳外国语学校月考)图示是离体实验条件下神经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各项中,不会引发异常膜电位的是( )

A.突触前膜的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B.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未及时分解

C.部分受体与乙酰胆碱的结合受阻

D.该神经突触处于低 Na+溶液中

解析: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时,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的原因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处Na+内流。由图可知,异常膜电位电位差变小。所以突触前膜的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部分受体与乙酰胆碱的结合受阻、该神经突触处于低 Na+溶液中,都可以导致引发异常膜电位。而B中,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未及时分解,则会导致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神经突触后膜的膜电位正常。

答案:B

6.(2014·湛江一中检测)神经细胞A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B产生兴奋,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A、B细胞间兴奋传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①释放的多巴胺与②结合会导致细胞B的膜电位改变

C.多巴胺只能由细胞A释放作用于细胞B使兴奋单向传递

D.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缩短

解析:神经细胞A与神经细胞B之间相互联系的结构成为突触,图中①表示突触小泡,多巴胺相当于传递神经冲动的神经递质,属于大分子化学物质,其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胞吞胞吐,依赖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在突触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膜电位发生改变,产生神经冲动;突触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单方向的,不能由突触后膜传递到突触前膜。

答案:D

7.(2014·潮州质检)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运输给靶器官、靶细胞

B.通过体液运输

C.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微量、高效

解析:激素调节特点是微量、高效;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通过体液传送,故B、C、D正确;激素通过体液传送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激素能不能起作用取决于组织细胞上有没有特异性受体。

答案:A

8.(2014·肇庆检测)将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胰岛素、定量的抗胰岛素抗体与待检测的血液混合,待检测血液中的胰岛素就会与带标记胰岛素竞争,与抗胰岛素抗体结合;再将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离出来,检测其放射性强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来标记胰岛素

B.该方法应用的是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C.利用该方法可以诊断糖尿病患者病因是否是胰岛素分泌不足

D.“抗原—抗体”复合物放射性越强,说明待测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越高

解析:胰岛素为含S元素的蛋白质,可以与其他有机物区分开,故可用放射性同位素35S 来标记胰岛素;抗体具有特异性,可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生反应;“抗原—抗体”复

合物放射性越强,说明待测血液中的胰岛素与带标记胰岛素竞争越少,待测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越低,利用此方法可以诊断糖尿病患者病因是否是胰岛素不足。

答案:D

9.(2014·潮州市高级中学检测)切除健康狗的胰脏,2天后狗出现糖尿病的一切症状。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生理盐水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由此推测: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为了证明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组的是( ) A.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也不注射胰岛素

B.用溶解于蒸馏水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

C.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D.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

解析:为了排除该实验中所用溶剂的干扰,因此要增加对照组,即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答案:C

10.(2014·广东华附月考)下列不符合生命活动调节中的钥锁对应关系的是( ) A.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

B.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

D.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

解析: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酶与底物是钥锁对应关系;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能识别乙酰胆碱,钥锁对应关系;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钥锁对应关系。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没有对应关系,不符合生命活动调节中的钥锁对应关系。

答案:D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6分,只选择1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多选、不

选得0分)

11.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

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无关

C.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D.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解析: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与体内雌性激素有关,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

答案:CD

12.(2014·潮州检测)下面概念图中a、b、c、d、e、f表示的生物学概念正确的是( )

A.跨膜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B.可遗传变异、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21三体综合征

C.具膜结构、双层膜结构、单层膜结构、细胞器、非细胞器、细胞膜和细胞核

D.神经元、突起、胞体、轴突、树突、突触小体

解析: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细胞核是双层膜结构,而细胞膜是单层膜;突触小体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枝末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小体。

答案:AB

三、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共48分)

13.(2014·佛山一模)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发现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

科学家。下图是囊泡膜与靶膜融合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囊泡是由单层膜所包裹的膜性结构,其基本支架为________________。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________系统。

(2)由图可知,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这样的膜融合过程具有______性,需要GTP提供______。

(3)浆细胞在分泌抗体的过程中,参与囊泡运输的细胞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神经细胞内,当电信号传至轴突末梢时,囊泡与________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变化。

解析:(1)囊泡属于生物膜系统,其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2)图示为囊泡膜与靶膜的结合过程,由图可知,囊泡上的VSNARE蛋白与靶膜上的TSNARE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决定该过程有特异性,图中显示该过程中GTP变成了GDP,说明膜的融合过程需要能量。(3)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浆细胞在分泌抗体的过程中,参与囊泡运输的细胞结构依次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4)在神经细胞内,当电信号传至轴突末梢时,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电位变化。

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生物膜

(2)TSNARE蛋白特异能量

(3)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突触前膜电位

14.(2014·深圳一模)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引起神经细胞中毒或凋亡。图甲表示突触结构,③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图乙表示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1 mL 3-NP(300 μmol/L)后,小鼠纹状体细胞合成的与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P53)

的总含量。请回答。

(1)甲中结构①发生的代谢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受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胆碱酯酶能够分解兴奋性神经递质,而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则图甲中物质③的含量会______,将导致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___。

(3)图乙同期对照组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在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直接起作用的细胞器是________。

(4)据图乙推测小鼠纹状体细胞凋亡数目可能在______时段内增加的最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甲图中结构①表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在线粒体内膜上,[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④表示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能识别特异性神经递质并与之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2)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胆碱酯酶的含量下降,则被降解的神经递质减少,导致神经递质的相对含量上升。由于胆碱酯酶减少,结合在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不能及时被分解,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3)实验组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1 mL 3-NP,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以排除生理盐水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细胞凋亡过程中直接起作用的细胞器是溶酶体,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4)图乙中3~6 h间P53含量增加比较快,而P53是与凋亡蛋白有关的mRNA,说明在这段时间内凋亡的细胞数目较多。

答案:(1)丙酮酸水解及氢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或答“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识别特异性神经递质并与之结合(2)升高持续性兴奋(3)等量生理盐水溶酶体(4)6~12 3-NP在该时段内诱导凋亡基因表达(或答“转录量”,或答“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P53)”)加速最快,神经细胞凋亡加速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0动物生命活动调节高考模拟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专题10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一、选择题 1.(2020·安徽省高三三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 D.组织液中的O2可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 【解析】在细胞质基质中,含有水、无机盐离子、脂质、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还有很多种酶,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A错误;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B正确;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C正确;细胞外的O2(即组织液中的O2)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D正确。 2.(2020·四川省高三三模)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HCO-3和HPO2-4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态 B.内环境的成分有尿素、氨基酸、胆固醇等 C.血红蛋白对于维持血浆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有关 【解析】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可维持血浆pH的稳定,如HCO-3、HPO-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态,A正确;尿素、氨基酸、胆固醇等均可被血液运输,可存在于内环境中,B正确;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能维持血浆渗透压,血浆蛋白可维持血浆的渗透压,C错误;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有关,D正确。 3.(2020·湖北省高三期末)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如图为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A.兴奋传到b点时电流计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 B.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 C.兴奋的产生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解析】当在a点左侧给予刺激时,a点先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变为负,当传至b 点时,a点又恢复为正电位,而此时c点由于受损仍为负电位,故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右侧偏转,A错误;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a、c两点)为正电位,指针应不偏转,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复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复习 撰稿教师:李文强责编:陈莉 章节概述 本专题包括《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本专题主要介绍了动物和人体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方式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包括了多个动物生理的经典实验,很容易通过实验设计,实验评价等形式来考察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应用与迁移能力。 在高考中本专题往往是考察的热点内容,命题热点有:结合人体相关病理,考察激素的功能,不同激素之间的关系,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结合反射弧模式图、突触结构模式图、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模式图来考察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人脑的高级功能;动物激素的调节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稳态的生理意义;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重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难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网络图:

知识链接: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主要介绍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以及内环境的成分、性质和作用。重点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包括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稳态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主要介绍了动物和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基本内容有反射、反射的结构接触、激素调节、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 知识结构梳理 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到血浆中。少量的组织也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新陈代谢过程中发生许多的酶促反应,而酶促反应要求的理化性质是比较严格的,例如温度、酸碱度和某些离子浓度的变化等,都要求在比较小的范围内,才能保证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稳态也是保持细胞兴奋性的必要条件。体内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才能使细胞少受甚至不受外环境变化的干扰,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发生 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④是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成份 B. 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C. 因为有巨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D. ①病原体进入巨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以“甲型流感病毒”社会热点为素材,综合考查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 【解答】 A.图中④为蛋白质,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的是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 B.溶酶体处理病原体,暴露抗原,没有特异性,B正确; C.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是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C错误; D.病原体侵入细胞的过程,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错误。 故选B。 2.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食盐加碘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预防大脖子症 B. 注射胰岛素可加快血糖氧化分解,加速糖代谢,降低血糖 C. 口服雌激素可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达到避孕效果 D. 注射胸腺激素可加快器官移植病人的康复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解答】 A.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所必需的元素,缺碘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会患大脖子病,A 正确; B.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存储葡萄糖,使血糖含量降低,B正确; C.内环境中雌激素含量升高,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C正确; D.注射胸腺激素不利于器官移植病人的康复,D错误。 故选D。 3.下面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知识点总结与经典例题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知识点总结与经典例题 一、内环境及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外环境 道等 4、成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 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正常情况下不存在与内环境的物质:①、外环境的成分:纤维素、 各种消化酶;②、细胞内成分:胞内酶、血红蛋白等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7、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8、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9、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10、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神经调节 1、人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小脑、脑干、下丘脑)和脊髓【注意】: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2)、人脑的高级功能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体液

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神经元主要包括:树突、轴突、胞体 【注意】:①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包裹在外的髓鞘→神经纤维→神经 ②一个神经元细胞有多个树突,但有且仅有一个轴突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注意】:①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②一个反射弧组成的神经元越多,形成的突触越多,完成反射的时间就越长。 ③刺激感受器或传出神经,信息都能传到效应器而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效应,但刺激前者产生的效应可以称做反射,但刺激后者产生的效应就不能称为反射,即反射活动的进行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效应器产生的效应可以称做机体对刺激做出的反应,而只有经过完整反射弧的反应才能称为反射。 ④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 ⑤反射弧只有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⑥反射弧完整,还需有适宜刺激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练习

2013-2014学年度高三生物单元训练(十) 一、单项选择 1. 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 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 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 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2. 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可以影响膜电位和突触传递过程,如细胞内Ca 2+的升高促进突触 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而K +流出细胞将会导致细胞膜内电位更负。则下列情形中不利于神 经递质释放的是 A .Na +流入细胞内 B .Ca 2+流入细胞内 C .K +流出细胞 D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3.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B. 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C. 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 D. 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 4. 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 (脂肪与蛋 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VLDL 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B. 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 C. VLDL 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 D. 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5. 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 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 .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 .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6. 蛙的神经元内、外Na +浓度分别是15mmol/L 和120mmol/L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 正外负过程中有Na +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 +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Na +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 .Na +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 .Na +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 .Na +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7. 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被阉割的动物血液中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B. 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C. 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 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8. 将小鼠B 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 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团。T 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腓肠肌

2020高考冲刺生物重难点: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附答案解析)

重难点0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建议用时:30分钟) 【命题趋势】 本专题包括内环境与稳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等考查内容。其中神经调节的考查中关于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传导和突触结构的图例是两个考查热点和难点,而体液调节主要考查激素的功能,调节方式、特点等。免疫调节较少作为独立的非选大题出现,而多出现于选择题,或与内环境的稳态调节结合,呈现在非选题中。 【满分技巧】 1.在分析激素调节问题时,要有生物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要在整体前提下考虑各种环境刺 激对体内激素变化带来的影响, 2.在分析神经调节问题时,抓住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离子进出带来的变化,突触上的 各种细胞成分和结构最终决定了神经冲动的单向传导。 3.在分析免疫疾病问题时,注意审题,看看题干描述中,是否有“对自身细胞结构造成某种影响” 一类的讲法,往往涉及到自身免疫病 【必备知识】 1.熟悉神经调节的几个图解,特别是有关电信号转化的一些图解 2.掌握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产生和调节作用 3.掌握免疫调节中特异性免疫调节的主要内容,和免疫异常引起的疾病问题 【限时检测】 1.(2019全国卷III·5)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2.(2019全国卷Ⅰ·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探究高中生物“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教学

探究高中生物“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教学 发表时间:2018-12-26T09:47:53.033Z 来源:《青年生活》2018年第10期作者:王孝坤[导读] 在生物教学当中,为了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的综合素质以及出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模式上就应该采取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 摘要:在生物教学当中,为了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的综合素质以及出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模式上就应该采取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课中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这节课的教学,大多数的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没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主要原因是教学模式没有做到合理科学。对高中生物“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到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教学模式在现代高中教学中,通常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充分地掌握在这节课当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而造成了成绩上不去,为了让当前的教学工作可以达到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期问,就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一、高中生物生命活动调节课题的主要内容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调节课题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概述人体的神经调节结构接触和调节的过程,在这个小单元的教学内容中,教师主要针对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进行教学,同时要对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也就是反射的作用和意义进行讲解,对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进行举例论证。第二个小单元的教学内容就是神经冲动的产生以及传导,在这个小单元的教学内容中,教师要对检测神经冲动产生的基本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同时讲解神经纤维的结构基础和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产生和传导,这其中还包含突出的结构基础以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等。第三个小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描述人脑的高级功能,在这个小单元的教学内容中,教师要针对人脑的基本结构和大脑皮层区的特定功能进行定位教学,同时举例论证大脑皮层的功能特点,简述其受损事例以及神经系统的分级调控。第四个小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动物激素的调节,教师在这个小单元要进行人体内分泌腺体所分泌的激素和功能的教学,同时描述动物激素的分级调控和反馈调节等课程内容,探讨神经调节与体液之间的调节关系。第五个小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探讨动物激素的产生和应用,在这个小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学生通过积累和研究来对动物激素的药物以及其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探讨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的影响。 在高中生物生命活动调节课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单元知识进行合理的科学化的教学课堂建设,对教学策略进行深人的研究分析,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不断改善,本文就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二、高中生物“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课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准备过程 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都要对自己将要教授的内容进行统一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即通过教学的过程想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并且根据具体授课内容以及授课对象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并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难点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 1.教学目标要明确。 (1)重点知识的提炼。针对“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这一章节进行教学目标设计,首先要将所授课的重要知识点提炼出来,使教学的内容有主次之分,这些重点内容主要包括神经的调节,这部分主要包括神经调节的基木方式、兴奋的传导、高级神经中枢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特点比较、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这5个重要内容;其次是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这部分主要包括激素协调与行为和神经协调与行为两种;最后是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抵抗作用。 (2)关于学生的能力训练。主要是通过对“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对所学内容中动物激素的种类、生理作用及协调方式等知识有一个具体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达到教学的目的。 2.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是高中生物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保证,教师在明确教学目的之后,要适量地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的状况和教学目的的需求,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在高中生物课中教学模式设计方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敢于实践,不断的创新。“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这个章节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指导学生不断的发现、探索和总结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进而达到掌握知识主要内容的最佳效果。 在经过上述过程后,能为学生解决未解决的问题,并能联系实际,将激素的产生和对动物身体的作用相联系,方便学生记忆,达到最终解惑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 1.引出 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对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总结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这节课要讲的内容引出来,还可以利用教学当中相关的例子将这节课要讲的内容讲述出来。 2.初读 通过对所讲内容的引出,学生对十所学的知识应该己经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对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也应该有了初步的掌握,接下来就是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初步的阅读,这样,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会有目标去阅读,将重点的地方标记出来,加深对重点问题的印象,使学习的效率提高。 3.基本练习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学生进行初步了解和初读课本后,对课本当中掌握的知识进行练习。例如,对动物的神经调节和行为等重点内容进行了巩固和强化,让学生更加坚实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学生展开简单的练习。例如,“在动物生命调节当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还有就是“在反射活动中,中期分析作用的部门是什么?”进一步地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能力,不断地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习题及答案解析

生物必修Ⅲ人教新课标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强化练习(3) 一、选择题 1.环腺苷酸分子存在于细胞内,当接收到神经细胞发出的信号后,就立即打开开关激活某些特定蛋白质,从而可以在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暂时地起到提高连结强度的作用。环腺苷酸分子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属于( )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激素调节 答案B 2.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产生的某种物质可影响动物的性行为 B.a与c两者的分泌物在某些生理效应上可表现为协同作用 C.c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而且有分泌功能 D.a、b、c中,c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 答案D 解析本题可以依据反馈调节的特点建立一个模型分析,b为甲状腺或性腺等最下一级腺体(分泌激素对上一级腺体有反馈调节作用)、c是下丘脑(对较下一级有调节作用)、a为垂体,然后分析:a产生促性腺激素来影响动物的性行为;B项a与c两者的分泌物促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促进甲状腺分泌这一生理效应上可表现为协同作用;C 项中c为下丘脑,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而且有分泌功能。只有D项c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是错误的,应该是最大。 3.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 ( ) 答案Bw w w .x k b o m 4.在体液调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的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下面激素与靶细胞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 B.促性腺激素与精巢细胞 C.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 D.孕激素与子宫内膜细胞 答案C 解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释放,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分泌、释放,作用于生殖腺(包括精巢和卵巢),促使生殖器官的发育;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升高,促使肝糖原分解,而不能使肌糖原分解,故C项是错误的;孕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准备条件。 5.抗洪战士为了抢险抗洪长时间不吃饭、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的情况正确的一组是( )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肾上腺素和醛固酮均减少 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答案C 解析抗洪战士长时间不吃饭,血糖降低;大量流汗使渗透压升高。 6.下图中能表示正常人在高温潮湿环境中长时间工作而导致中暑的是( )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实验专题 实验探究【一】:兴奋传导和传递特点的实验验证(探究) 例1.下图为支配青蛙后肢活动的反射弧模式图,假设图中各结构都有生命活性;现提供电刺激设备和电位计(电位测量仪),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及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特点,并阐述预期结果,作出结论。 (1)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①方法步骤:。 ②预期结果:。 ③实验结论:。 (2)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特点 ①方法步骤:。 ②预期结果:。 ③实验结论:。答案:(1)①电刺激b处,观察肌肉的反应,同时用电位计测量c处的电位有无变化②肌肉发生收缩反应,c处电位发生变化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2)①先刺激a 处,测量c(b)处的电位有无变化(或观察肌肉的反应);再刺激c(b)处,测量a处的电位有无变化②刺激a处,c(b)处的电位有变化(或观察肌肉有收缩反应);再刺激c(b)处,a处的电位无变化③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单向的 思考:1.本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2.依据下图设计简便的实验方案,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及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特点: (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实验方案:电刺激bc或cd之间的某一点,观察电流计的偏转情况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电流计朝相反方向连续偏转两次,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验证性实验只答①) ②电流计只偏转一次,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单向的 (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 实验方案:分别电刺激b和c点,观察电流计的偏转情况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刺激b处,电流计先左偏后右偏再回复原位,刺激c处,电流计只向右偏转一次后回复原位,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验证性实验结果) ②若刺激b处,电流计先左偏后右偏子再回复原位,刺激c处,电流计先右偏后左偏再回复原位,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实验探究【二】:内分泌器官或激素的功能探究【完善型】 [1]探究内分泌器官的功能----切除法(对照----手术但不切除;实验组----切除内分泌器官)实验思路:用切除法处理实验动物作为实验组,用手术但不切除的方法处理实验动物作为对照组对比,实验组出现相应的病理症状推知相应内分泌器官的生理功能 例2.(2018年全国II卷)(8分)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

人教版2010—2011学年度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考试

2010—2011学年度公安一中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内容:必修3第二章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命题:周毅校对:徐丽审题:葛显连 一、选择题(50分) 1.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 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由两个神经元组成 C 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前膜而传递兴奋 D 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传导方向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一致的 2.下列关于下丘脑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对垂体的调控,是通过分泌各种促激素实现的 B.下丘脑的渴觉中枢,能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体内水平衡 C.血糖平衡的调节只有在下丘脑功能完全的情况下才能完成 D.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位于下丘脑 3.右图所示,若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与甲图信息传递有关的体液环境依次为细胞内液 →组织液→血浆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l传送 到细胞2快 C.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蛋白来 识别信息 D.乙图中细胞4可以是: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 体细胞 4. 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兴奋 B.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号物质可作用于B细胞,既可 以促使其增殖也可促使其分化 C.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D.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 5. 图A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一种信号分子及其信息传导方式.图B表示这种信号 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生物高考专题复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3-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1.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 +、K +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2.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 .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 .合成血浆蛋白 C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D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 .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 .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心肌细胞内的CO 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B .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C .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D .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 5.进行人体肌肉注射,药液进入人体后作用于靶细胞所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6.下列关于越野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的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血浆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降低 B .比赛中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升高 C .寒冷刺激引起下丘脑产生兴奋并分泌相关激素 D .内环境稳态调节过程中内分泌系统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7.神经元接受适宜刺激后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神经元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电位发生改变 B .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C .兴奋的传递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D .内环境中Na +、K +的浓度变化可影响兴奋的产生 淋巴 组织液 靶细胞 血浆 C.组织液 A.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组织液 靶细胞 D.组织液 血浆 靶细胞 淋巴 B.淋巴 血浆 组织液 血浆 靶细胞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思维导图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思维导图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一、神经调节 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_____神经末梢) (包括_______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_____或_____) 2、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 。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模式图,在图中标注各部分名称 (2)__________构成突触,5中液体为__________。 (3)3中物质释放到5中的方式为___________。 (4)兴奋从甲传到乙,信号的转变为______________。 (5)若某人的5中含有与6上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抗体,可引起__________________病。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为主。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协同作用;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拮抗作用。 2、胰岛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胰高血糖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为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体温调节的过程 寒冷刺激 炎热刺激 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 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减少散热 代谢增强 增加产热 增加散热

1、体温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________调节。 2、体温调节中枢:______________温度感觉中枢:_______________。体温调节中协同作用的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寒冷环境中产热______(多/少),散热_____(多/少),产热___散热。 4、请写出寒冷环境中,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的反射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其中A 、B 、C 分别表示的腺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b 、 c 分别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水平衡调节 1、水平衡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________调节。 2、感受器: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中枢:__________渴觉中枢:_______________ 总结:下丘脑的作用是 (1) 调节,是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的中枢 (2) 分泌,是内分泌的枢纽,具有分泌激素的作用 (3) 感受,有感受渗透压变化的渗透压感受器 (4) 传导,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大脑皮层。 六、免疫调节 1、 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一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_______;唯一不识别抗原的细胞_________。 3、 能够增殖分化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抗原刺激后,这些细胞的细胞周期变_____。 4、 对大多数抗原来说,B 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刺激,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 5、 抗体的本质_________,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二次免疫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垂体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尿量减少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docx

第一轮复习材料12——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体液调节 (一)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组织胺、CO2、 H+等,主要是)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二)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内分泌腺激素名称本质生理作用分泌异常 促甲状腺激 下丘脑的神素释放激素 经分泌细胞多肽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 激素 _______ 激素 促甲状腺激 素 促性腺激素 垂体 生长激素 催乳素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胸腺:成年后胸腺素 逐渐萎缩 A 细胞 胰(外) 岛 B细胞 (内) 肾皮质 上(外) 腺髓质肾上腺素 (内) 主要是雄激素 睾丸 性主要是雌激素 腺卵巢 卵巢孕激素 促进重吸收 多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长激素在: 蛋白质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促进性 幼年分泌过多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幼年分泌过少 蛋白质促进生长,主要是合成人分泌过多:成和的生长 蛋白质催进乳腺的发育和 氨基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幼年分泌过少:酸的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尤成人分泌过少:衍生其对重成人分泌过多:物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缺碘:地方性甲状奋性(两促进一提高)腺肿(大脖子病) 造血干细胞 胸腺素 T 淋巴细胞 蛋白升血糖(促进肝糖元的分解, 质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蛋白降血糖(促进血糖氧化分解、促高血糖 质进血糖合成糖元、抑制 转化为葡萄糖) 脂类促进(保 Na +排 K +) 脂类升高;促进血糖 分解、增加产热 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 和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 脂质和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雌激 素还能激发和维持雌性正常的 促进乳腺和子宫内膜的生长发 育、为和准 备条件 (三)腺体的分类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思维导图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思维导图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一、神经调节 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_____神经末梢) (包括_______神 经末梢和它所支配 的_____或_____)2、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模式图,在图中标注各部分名称 (2)__________构成突触,5中液体为__________。 (3)3中物质释放到5中的方式为___________。 (4)兴奋从甲传到乙,信号的转变为______________。 (5)若某人的5中含有与6上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抗 体,可引起__________________病。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为主。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协同作用;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拮抗作用。2、胰岛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胰高血糖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为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体温调节的过程 1、体温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________调节。 寒冷刺激炎热刺激 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减少散热 代谢增强 增加产热增加散热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一)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主讲教师:毕诗秀 一、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反射弧的5个环节: ②刺激b,甲处能否记录到电位变化 刺激a,甲处能否记录到电位变化 ③切断b 、刺激d ,能否引起效应器收缩? ④I、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2.兴奋的产生 ⑴刺激使通道关闭,通道打开 迅速流入膜内,膜电位变为外内(去极化) ⑵通道关闭,通道打开 迅速流出膜外,膜电位恢复外内(复极化) ⑶Na+ 泵出和K+泵入的增强重建静息电位(极化)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的形式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为传导 4.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 突触的结构:

⑴动作电位引发内的释放 ⑵神经递质作用于受体,突触后膜产生或 ⑶突触传递为向传递且不可逆 二、体液调节 1.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器官)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北京四中:毕诗秀 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体内细菌转化实验 思考:格里菲斯实验能推翻“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这一学说吗?该实验为后来科学家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提供了什么帮助? 体外细菌转化实验

问题:(1)1和2结果比较,说明? (2)1和3结果比较,说明?从整个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艾弗里设计实验的思路是怎样的?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如何对噬菌体进行标记? (2)选用S和P做标记的原因? (3)混合时间是不是越长越好? (4)使用搅拌器作用是什么? (5)对搅拌后的培养液进行离心目的? (6)沉淀和上清液中主要的成分是什么? (7)进行噬菌体侵染实验的目的? 二、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叶实验是怎样做的?实验结论说明了什么结论? (2)病毒重建实验说明所繁殖的病毒类型取决于;证明RNA是遗传物质,能控制。 光学显微镜操作技术专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