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众大厦抗震鉴定报告

大众大厦抗震鉴定报告

大众大厦抗震鉴定报告
大众大厦抗震鉴定报告

编号:2009-016

大众大厦加层抗震鉴定报告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9年7月06日

目录

1 概况 (1)

2 检测与鉴定依据 (2)

3 房屋设计和地质状况及改造设想 (2)

3.1 房屋建筑设计概况 (2)

3.2 房屋基础设计概况 (3)

3.3 房屋结构设计概况 (3)

3.4 地质情况 (4)

3.5 房屋改建设想 (5)

4 现场检测 (5)

4.1 建筑、结构布置复核调查 (5)

4.2 梁、柱截面尺寸检测 (5)

4.3 构件配筋检测 (6)

4.4 混凝土强度检测 (8)

4.5 房屋损伤情况调查 (14)

4.6 结构不均匀沉降情况及倾斜情况检测 (15)

5 结构体系及抗震措施鉴定 (15)

6 结构验算 (17)

6.1结构计算模型 (17)

6.2荷载取值 (17)

6.3验算结果 (17)

7 分析、评估与建议 (23)

7.1 施工质量及损伤 (23)

7.2 沉降和倾斜 (23)

7.3 结构承载力、抗震性能评估和加固建议 (23)

8 结论 (24)

附:房屋图纸15张

照片4页

大众大厦加层抗震鉴定报告

1 概况

房屋名称:大众大厦

房屋地址:上海市中山西路1515号

房屋建设单位: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房屋原结构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院和江西省建筑设计院上海分院联合设计房屋原施工单位:华安建筑工程公司

房屋改建设计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委托单位: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委托单位地址:上海市中山西路1515号

房屋建造/竣工日期:1995年竣工

委托原因与要求:大众大厦为地下两层,上部十八层的框架-抗震墙结构,建筑面积约为1.8万平米。该房屋建于1995年,大楼作为办公楼和宾馆使用至今。现由于使用上的需要,业主拟在该大楼的屋顶采用钢结构加建三层,加建后三层主要作为办公场所,下部各层的使用功能基本不变,根据上海市有关规定,房屋改变使用功能或者结构改造加层等情况均应按现行规范进行抗震鉴定。为此,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对该大楼进行房屋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并对改造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结构改造、抗震加固建议。

主要检测内容:

1、文件资料复查;

2、结构布置调查和构件尺寸复核;

3、房屋损伤情况调查;

4、抽样检测结构抗震墙、柱、梁、板混凝土强度;

5、抽样检测结构抗震墙、柱、梁、板配筋情况;

6、检测地下室差异沉降情况;

7、结构承载力复核;

8、结构安全性及抗震能力评估;

9、结构加固建议。

现场检测日期:2009年6月10日~6月13日

2 检测与鉴定依据

本次检测与评估工作主要是依据委托方提供的竣工图纸以及下列国家与地方标准进行:

[1]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09-2003)

[2]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DGJ08-81-2000)

[3]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

[4] 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5] 国家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6]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03:2007)

[7] 国标《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8] 国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9] 国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0]国家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11] 国标《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12] 华东建筑设计院《上海大众出租汽车公司二车队综合楼建筑、结构施工图》

(设计号:3471)

[13] 其它相关规范、规程及标准等技术文件

3 房屋设计和地质状况及改造设想

根据原设计图纸和现场检测,房屋的建筑、结构概况如下:

3.1 房屋建筑设计概况

该房屋为办公楼兼酒店,根据原设计图纸和现场检测,大楼的±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700m。大楼的地下一、二层为设备用房和车库,一层为酒店大堂及商店,二楼为餐厅,三~十三层为办公楼,十四~十八层为客房,其中三、四层之间和十三、十四层之间有一设备层,地下两层的层高均为3.45m,一层层高为4.80m,二、三层层高为4.50m,四~十三层层高均为3.20m,十四~十七层层高均为3.60m,十八层层高为3.93m,两个设备层层高为2.20m,中间核心筒部位作为电梯机房往上升两层,层高分别为3.0m和3.6m,建筑物顶部标高为75.100m,在房屋的顶部

有一个通讯用铁塔。大楼平面基本为正方形,两边长均为38.64m,四层以上平面有缩进,两边长为33.84m,十八层往上只保留核心筒部位,两边长13.14m。

房屋外墙采用玻璃幕墙和实墙,玻璃幕墙采用半隐框式铝合金玻璃幕墙,6厚涂膜玻璃,实墙采用240多孔砖,墙外17厚1:30水泥砂浆找平,3厚JAC-300粘合剂,上贴白色陶瓷面砖,内墙采用240厚承重多孔砖,部分分隔墙采用200厚三孔砖,卫生间、开水间、对外厕所等采用120厚多孔砖,均采用M2.5砂浆砌筑。楼面有花岗石地面、彩色水磨石地面、地砖地面、细石混凝土地面和木地板地面,屋面从下往上采用40厚细石砼浇筑保护层,1.5mm厚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上做60厚防水珍珠岩保温板,20厚水泥砂浆找平后,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楼面吊顶采用轻钢龙骨和防水石膏装饰板。窗采用铝合金及6厚涂膜玻璃,外门主要采用无框玻璃门,内门采用硬木夹板门。

照片1~4为房屋外立面情况,照片5~16为房屋内部情况,照片17~19为屋顶情况。

3.2 房屋基础设计概况

房屋的基础为桩基础加筏板,桩为机械钻孔灌注桩,直径Ф800,Ф800桩分两种,一种为锚桩,桩身配筋12Φ20,箍筋ф8@200,桩长49.4m,另一种普通桩身配筋12Φ16,箍筋ф8@200,桩长48.5m,桩身砼强度均为C30,单桩设计承载力为2800kN。基础筏板板厚为1800mm,板底标高为-8.73m,筏板为四层双向配筋,钢筋均为两排Φ25@150,中间设置ф12@1000×1000拉筋,筏板采用C40防水密实混凝土,防水等级为B8级。桩基础平面图详见图3。

3.3 房屋结构设计概况

房屋为框架-抗震墙结构体系。

抗震墙:抗震墙墙厚为250mm、300mm、350mm,从地下二层至设备一层(标高-6.93~13.77)墙身双层双向配筋,纵向钢筋为φ12@200~Φ16@200,水平钢筋为φ12@200,从设备一层至十四层(标高13.77~50.17)墙身双层双向配筋,纵向钢筋为φ10@200~Φ14@200,水平钢筋为φ10@200,从十四层至顶(标高50.17~68.5)墙身双层双向配筋,纵向钢筋为φ10@200~Φ12@200,水平钢筋为φ10@200。

框架柱:柱截面基本为矩形,截面尺寸有500×500mm、600×800mm、800×800mm、600×2000mm和1000×1000mm几种,门厅部位有两根Φ900圆柱,柱纵

向配筋为12Φ20~24Φ25,箍筋为复合箍,规格为为4φ12@100/200~4Φ14@100/200,从-0.03~50.17柱基本为全高加密,其余楼层柱两端加密。

框架梁:框架梁均为矩形截面梁,纵横向框架梁截面尺寸为300×550mm~400×750mm,截面顶部配筋为3Φ20~5Φ25,底部配筋为3Φ20~6Φ20,底部钢筋通长设置,顶部钢筋在负弯距区域设置,箍筋为2φ8~4φ10@100/150,梁端有加密;次梁尺寸为200×400mm~300×600mm,截面顶部配筋为3Φ20~8Φ25,底部配筋为3Φ20~6Φ25,箍筋为φ8@200。

板:采用现浇板,地下一层和一层板板厚为150mm,其余各楼、屋面板厚为120mm,板配筋为底部筋拉通,上部筋在负弯距区域配置,150厚板区域底部板筋为Φ10@200~Φ10@120,上部筋为Φ10@150~Φ12@100;120mm厚板区域板筋为φ8@200~φ10@100,上部筋为Φ10@200~Φ12@100,构造钢筋均为φ6@200。

从地下二层至六层楼面(-6.93~22.37)墙、柱、梁、板采用C40混凝土,地下室底板、外墙的防水等级为B8级;从六层至设备二层楼面(22.37~47.97)墙、柱、梁、板采用C35混凝土;从设备二层楼面至十八层楼面(47.97~64.57)墙、柱、梁、板采用C30混凝土,十八层楼面往上墙、柱、梁、板采用C25混凝土。结构平面图详见图4~12。

3.4 地质情况

根据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于1992年11月提供的相邻建筑《上海技术贸易中心综合楼的工程地质详勘报告书》,本工程场地属于滨海平原地貌,软弱土,属Ⅳ类场地土,场地地面标高约3.80m,建筑场地埋深40.30m范围内的场地土分布见表3.1。下部无液化土层。

表3.1 场地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

层号土层名称层底平均

标高(m)

平均层厚

(m)

含水量

W(%)

压缩模量

E s,0.1~0.2

(MPa)

地基承载力设

计值f d(kPa)

①1 杂填土 2.16 1.65

①2 浜填土0.5 3.30

②褐黄色粉质粘土0.68 1.35 35.0 4.22 95

③1 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0.30 0.90 41.2 3.35 75 ③2 灰色粘质粉土、砂质粉土-1.71 1.40 28.6 6.57 80 ③3 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2.76 1.10 41.9 2.10 65

④灰色淤泥质粘土-14.60 12.15 50.8 2.40 60

⑤1 灰色粉质粘土-21.71 7.08 33.8 4.49 80

⑤2 灰色粉质粘土(夹砂)-24.31 2.63 33.9 4.86 85

⑤3 灰色粉质粘土与粉砂夹层未穿未穿32.7 5.28 85

3.5 改建设想

改建方案拟在大楼顶部加建三层,主要作为办公用房。改建前将顶部的通讯铁塔拆除,加建三层外墙以玻璃幕墙为主、部分砌筑240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加建部分结构体系采用钢结构框架-抗震墙的方式,利用原有柱网和抗震墙,将原抗震墙钢筋凿出接长,在混凝土柱上部连接钢柱,钢柱与混凝土柱之间建议采用刚性连接,采用型钢梁和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加建建筑、结构平面图见图13~16,业主要求了解目前大楼质量状况,保证改建后该大楼的承载能力满足使用要求,抗震性能满足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

4 现场检测

4.1 建筑、结构布置复核调查

现场调查表明房屋结构体系及层高等与原设计图纸基本一致,建筑布置略有调整,原设计三~十三层为酒店客房,十四~十八为办公场所,现三~十三层为办公场所,十四~十八为酒店客房,但对于使用荷载变化不大。

4.2 梁、柱截面尺寸检测

结构构件尺寸现场复核参见表4.1。

表4.1 结构构件尺寸检测结果

构件类型楼层位置

设计尺寸实际尺寸

B(mm)H(mm)B(mm)H(mm)

柱地下二层3/D 1000 1000 1030 1030 柱地下二层5/C 1000 1000 1040 1030 柱地下一层3/D 1000 1000 1050 1052 柱地下一层8/C 1000 1000 1032 1030 柱一层r2/(1/4) 1000 1130 1000 1350 柱一层5/D 800 800 930 800 柱二层4/(1/D) 1000 1130 无法测量1250 柱二层5/C 1000 1000 无法测量1000

柱设备层F/3 900 900 900 900

柱设备层L/5 800 800 750 750

柱三层(1/C)/r2800 800 810 805

柱四层8/F 800 800 750 750

柱四层8/D 600 800 600 无法测量

柱六层8/F 750 800 760 无法测量

柱七层5/L 750 800 760 无法测量

柱八层8/D 600 800 600 无法测量

柱八层7/J 750 750 760 无法测量

柱设备层8/F 700 700 705 705

梁地下一层3/D-F 300 700 300 690

梁一层3/D-F 300 700 300 700

梁一层D/3-4 400 750 400 760

梁二层D/(1/4)-5 300 500 295 505

梁设备层5/L-N 300 600 300 600

梁设备层L/4-5 300 700 305 710

梁三层5/C-D 400 750 405 760

梁三层r1/3-4 400 800 405 800

梁四层C/(2/3)-4 300 600 295 620

梁四层r

/J-L 300 650 300 620

2

梁五层F/7-8 300 600 300 600

梁七层8/J-F 300 600 无法测量600

梁七层L/4-5 300 700 无法测量720

梁八层F/6-8 300 600 310 600

梁八层8/F-D 300 700 无法测量720

梁九层F/6-7 300 600 300 620

梁设备层F/8-9 400 600 360 630

梁十四层(r

)/(3-4/3) 350 700 360 750

2

梁十七层L/3-4 350 750 350 750

梁十八层5/C-D 350 750 350 750

梁屋面L/3-4 350 750 350 750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只有少量梁的截面尺寸比设计尺寸略小,房屋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与原设计基本相同。

4.3 构件配筋检测

采用现场凿出和ZBL-R620混凝土钢筋探测仪,编号为R20402024,对原结构构件中的实际配筋进行抽样检测,并与原设计配筋进行比对,检测结果见表4.2。

表4.2 实际配筋抽样检测结果

构件类型层号位置

实测

主筋

实测箍筋

保护层

(mm)

设计

主筋

设计箍筋备注

柱地下二3/D 角Φ25φ12@107(全加)54,39 26Φ25φ12@100 满足柱地下一3/D 角Φ25φ12@100(全加)53,72 26Φ25φ12@100 满足柱一10/C 角Φ25 φ12@110(全加)55,35 26Φ25φ12@100 满足柱二4/(1/D) @102(全加)24Φ25φ14@100 满足柱三4/r1 @102(全加)24Φ25φ14@100 满足柱设备一3/F @124(全加)20Φ25φ14@100 满足柱四8/D@113(全加)20Φ25φ14@100 满足柱五D/5 角Φ25 φ14@102(全加)34 20Φ25φ14@100 满足柱六4/L @90(全加)20Φ25φ14@100 满足柱七8/F @114(全加)20Φ25φ14@100 满足柱八8/D @95(全加)20Φ25φ14@100 满足柱九D/5 角Φ25 φ14@102 30 16Φ25φ14@100 满足柱十L/5 角Φ25 φ14@100 36 16Φ25φ14@100 满足柱十一D/5 角Φ25 φ14@202 52 16Φ25φ14@100 满足柱设备二8/F 角Φ25 Φ16@107 34 16Φ25φ14@100 满足柱十四D/5 角Φ25 φ12@190 30 16Φ25 φ10@100/200 满足柱十五r1/J 角Φ25 φ10@202 62 16Φ25φ10@100/200 满足柱十六D/5 角Φ25 φ10@148 30 16Φ25φ10@100/200 满足柱十七r1/6 角Φ25 φ10@190 52 16Φ25φ10@100/200 满足柱十八D/5 角Φ22 φ10@175 25 16Φ25φ10@100/200 满足梁地下一3/D-F 底Φ22 φ10@98 28,31 4Φ20φ10@100/200 满足梁一3/D-F 底Φ22 φ8@110 36,29 4Φ20φ8@100/150 满足梁二C/10-12 底Φ25 φ10@120 55,70 4Φ20φ10@100/150 满足梁六10/C-D 角Φ25 φ10@102 25,30 7Φ25φ8@100/150 满足梁十N/3-4 角Φ25 φ10@101 29,34 7Φ25φ8@100/150 满足梁十一L/4-5 角Φ25 φ10@155 30,36 4Φ25φ8@100/150 满足梁十二L/4-5 角Φ25 φ10@152 25,29 4Φ25φ8@100/150 满足梁设备二F/8-9 角Φ25 φ8@110 28,29 4Φ25φ10@100/150 不满足梁十四r2/(2/3-4/3) 角Φ25 φ10@140 29,40 4Φ25φ10@100/150 满足梁十六F/7-8 角Φ25 φ10@120 30,29 4Φ20φ10@100/150 满足梁十七L/3-4 角Φ25 φ10@100 30,28 5Φ22φ10@100/150 满足梁十八5/C-D 角Φ25 φ10@207 26,28 4Φ22φ10@100/150 满足梁屋面L/3-4 角Φ25 φ10@147 50,28 6Φ25φ10@100/150 满足梁屋面(4/3)/L-N 角Φ25 φ8@160 40,22 3Φ25φ8@100/150 满足

墙地下二G/4-5 水平φ12@193

垂直Φ18@140

24

水平φ12@200

垂直Φ16@200

满足

墙地下一D/5-7 水平φ14@185

垂直Φ18@167

47

水平φ12@200

垂直Φ16@200

满足

墙一J/4-5

水平φ14@210

垂直Φ14@205

56

水平φ12@200

垂直Φ14@200

满足

墙二G/6-8 水平@160

垂直@133

水平φ12@200

垂直Φ16@200

满足

墙设备一4/L-N 水平@127

垂直@113

水平φ12@200

垂直Φ16@200

满足

墙四4/J-H 水平@190

垂直@193

水平φ10@200

垂直Φ14@200

满足

墙五D/8-9 水平φ12@85 28 水平φ10@200 不满足

垂直Φ12@100 垂直Φ14@200

墙七G/5-7 水平@147

垂直@137

水平φ10@200

垂直Φ14@200

满足

墙八7/E-F 水平@133

垂直@127

水平φ10@200

垂直Φ14@200

满足

墙九5/D-E 水平φ12@100

垂直Φ12@100

29

水平φ10@200

垂直Φ12@200

满足

墙十4/L-N 水平φ12@150

垂直Φ12@147

40

水平φ10@200

垂直Φ12@200

满足

墙十一5/(D-E 水平φ10@163

垂直Φ12@200

42

水平φ10@200

垂直Φ12@200

满足

墙十三5/D-E 水平φ10@210

垂直Φ12@212

38

水平φ10@200

垂直Φ12@200

满足

墙设备二8/F-H 水平φ10@203

垂直Φ12@200

46

水平φ10@200

垂直Φ12@200

满足

墙十四D/5-6 水平φ10@200

垂直Φ12@190

20

水平φ10@200

垂直Φ12@200

满足

墙十六5/D-E 水平φ10@150

垂直Φ12@173

32

水平φ10@200

垂直Φ12@200

满足

墙十八4/L-M 水平φ10@117

垂直Φ12@120

28

水平φ10@200

垂直Φ12@200

满足

墙十八5/D-E 水平φ10@153

垂直Φ12@207

30

水平φ10@200

垂直Φ12@200

满足

板地下一5-7/E-F 底部:东西@183

南北@133

底部:东西Φ10@200

南北Φ10@150

满足

板一4-5/E-F 底部:东西Φ10@150

南北Φ10@190

30

底部:东西Φ10@150

南北Φ10@200

满足

板二4-5/D-E 底部:东西@143

南北@147

底部:东西φ8@120

南北φ8@150

不满足

板设备一L-M/5-7 底部:东西@128

南北@150

底部:东西φ8@120

南北φ8@150

满足

板四3-4/C-D 底部:东西@153

南北@130

底部:东西φ8@150

南北φ8@120

满足

板七4-5/L-J 底部:东西@165

南北@145

底部:东西φ6@200

南北φ8@150

满足

板九4-5/D-F 底部:东西@127

南北@123

底部:东西φ8@150

南北φ8@150

满足

板十二(1/4-5)/J-L 底部:东西φ6@102

南北φ8@100

25

底部:东西φ6@200

南北φ8@150

满足

板十四(4/3-4)/D-1/D 底部:东西φ8@115

南北φ8@130

22

底部:东西φ8@120

南北φ8@150

满足

板设备二8-9/F-H 底部:东西φ8@110

南北φ8@100

27

底部:东西φ10@120

南北φ8@100

不满足

板十七(7-8)/(C-D) 底部:东西φ8@102

南北φ10@104

27

底部:东西φ8@200

南北φ10@120

满足

板屋面(4/3-4)/(L-M) 底部:东西φ8@95

南北φ8@126

22

底部:东西φ8@100

南北φ8@200

满足

从表4.2中可以看出,除少量梁的箍筋、墙的竖向钢筋、板筋的直径比设计图纸略小,少量板筋间距比设计图纸略大,不满足设计图纸要求之外,其它柱、墙、梁、板配筋的规格、尺寸和间距均按照原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4.4 混凝土强度检测

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用

回弹法对原结构的墙、梁、柱、板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回弹仪型号为HT-225,编号为0311315。回弹法强度检测结果见表4.3。

表4.3 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

测试部位轴线

构件混凝土强度

检测

方法平均值

MPa

标准

MPa

最小

MPa

推定

MPa

碳化

深度

(mm)

地下二层柱3∕D44.7 1.01 43.3 43.1 >6.0 回弹法地下二层柱5∕C47.2 2.05 44.6 43.8 >6.0 回弹法地下一层柱8∕C44.7 0.78 43.8 43.4 >6.0 回弹法地下一层柱3∕D48.5 1.26 46.6 46.4 >6.0 回弹法一层柱(R2)/(1/4) 50.1 0.77 48.7 48.9 >6.0 回弹法一层柱5∕D50.8 0.57 49.8 49.8 >6.0 回弹法二层柱4/(1/D) 50.4 0.85 49.6 49.0 >6.0 回弹法二层柱5∕C50.6 2.11 47.2 47.1 >6.0 回弹法设备一层柱F∕3 48.4 1.20 46.8 46.4 >6.0 回弹法设备一层柱L∕544.3 0.86 42.8 42.9 >6.0 回弹法三层柱(1/C)/(R2) 45.8 1.08 44.6 44.0 >6.0 回弹法三层柱4∕R150.8 0.83 48.6 49.4 >6.0 回弹法四层柱8∕F50.7 0.82 49.6 49.3 >6.0 回弹法四层柱8∕D50.5 0.62 49.6 49.5 >6.0 回弹法五层柱D/5 47.2 0.92 45.4 45.7 >6.0 回弹法五层柱D/8 47.7 1.22 46.0 45.7 >6.0 回弹法六层柱4∕L47.7 1.44 45.8 45.3 >6.0 回弹法六层柱8∕F48.9 1.44 46.3 46.5 >6.0 回弹法七层柱5∕L47.2 1.00 45.8 45.6 >6.0 回弹法七层柱8∕F47.0 1.59 44.6 44.4 >6.0 回弹法八层柱8∕D46.7 0.98 45.3 45.1 >6.0 回弹法八层柱J∕R248.5 0.71 47.0 47.4 >6.0 回弹法九层柱R1/6 43.1 1.43 41.0 41.3 >6.0 回弹法九层柱D/5 44.8 1.10 43.0 43.0 >6.0 回弹法

十层柱L/4 36.7 0.62 35.7 35.6 >6.0 回弹法十一层柱D/5 36.7 1.13 34.1 34.9 >6.0 回弹法十一层柱L/5 36.5 0.50 36.0 35.6 >6.0 回弹法十二层柱5/D 35.5 0.49 34.5 34.7 >6.0 回弹法十二层柱5/E-1/D 35.5 0.73 34.2 34.3 >6.0 回弹法十三层柱D/5 32.6 0.96 31.2 31.0 >6.0 回弹法十三层柱L/4 33.2 1.24 31.5 31.2 >6.0 回弹法设备二层柱8/F 32.3 0.81 31.0 31.0 >6.0 回弹法设备二层柱R1/7 32.0 0.68 30.9 30.9 >6.0 回弹法十四层柱D/5 32.5 0.87 31.2 31.1 >6.0 回弹法十四层柱L/4 33.0 1.05 31.9 31.3 >6.0 回弹法十五层柱R1/J 30.4 0.52 29.1 29.5 >6.0 回弹法十五层柱D/0/4 33.0 0.81 31.9 31.7 >6.0 回弹法十六层柱D/5 31.5 0.38 30.8 30.8 >6.0 回弹法

十六层柱

L/4 32.2 1.06 30.8 30.5 >6.0 回弹法十七层柱R1/6 31.4 1.17 29.9 29.5 >6.0 回弹法十七层柱L/4 33.5 0.97 32.4 31.9 >6.0 回弹法十八层柱D/5 33.1 0.75 32.1 31.9 >6.0 回弹法十八层柱D/0/4 31.5 0.68 30.4 30.3 >6.0 回弹法地下一层梁3∕D-F 45.5 1.06 44.1 43.8 >6.0 回弹法地下一层梁5∕E-F 43.5 0.59 42.8 42.5 >6.0 回弹法一层梁3∕D-F 50.7 1.19 48.6 48.7 >6.0 回弹法一层梁D∕3-4 47.7 3.28 43.8 42.3 >6.0 回弹法一层梁(C/34)/4-5 50.3 1.56 47.3 47.8 >6.0 回弹法二层梁D/(1/4)-5 50.6 0.68 49.8 49.5 >6.0 回弹法设备一层梁5∕L-N 50.5 0.84 49.4 49.1 >6.0 回弹法设备一层梁L∕4-5 49.6 1.34 46.5 47.3 >6.0 回弹法三层梁5∕C-D 48.2 1.54 44.9 45.6 >6.0 回弹法

三层梁r1∕3-4 49.5 1.12 47.5 47.6 >6.0 回弹法四层梁C/(2/3)-4 46.2 1.71 44.6 43.4 >6.0 回弹法四层梁R2∕J-L 46.0 0.95 44.9 44.4 >6.0 回弹法五层梁F∕7-8 49.8 2.14 44.6 46.3 >6.0 回弹法五层梁D∕7-8 50.2 0.50 49.4 49.4 >6.0 回弹法

六层梁

10/6/C-D 48.5 0.96 46.7 46.9 >6.0 回弹法

六层梁

6/C/8-1/8 48.6 1.38 46.5 46.3 >6.0 回弹法七层梁8∕J-F 47.0 0.82 45.5 45.7 >6.0 回弹法七层梁L∕4-5 48.5 1.59 46.3 45.8 >6.0 回弹法八层梁F∕6-8 47.0 0.96 45.1 45.4 >6.0 回弹法八层梁8∕F-D 49.2 1.04 47.5 47.5 >6.0 回弹法九层梁D∕7-8 48.5 0.49 47.5 47.6 >6.0 回弹法九层梁F∕6-7 48.3 0.54 47.2 47.4 >6.0 回弹法

十层梁

N/4/3-4 46.0 0.75 45.5 45.3 >6.0 回弹法

十层梁

4/3/3/L-M 47.3 0.78 46.5 46.0 >6.0 回弹法

十一层梁

L/1/4-5 35.8 0.61 35.1 34.8 >6.0 回弹法

十一层梁

8/6/C-D 36.2 0.71 35.0 35.0 >6.0 回弹法

十二层梁

L/1/4-5 32.5 0.81 31.2 31.1 >6.0 回弹法

十二层梁

5/J-L 32.4 0.42 31.9 31.7 >6.0 回弹法设备二层梁F/8-9 32.3 0.70 31.0 31.2 >6.0 回弹法设备二层梁5/L-M 32.2 1.05 30.5 30.5 >6.0 回弹法十四层梁N/4/3-4 32.0 0.83 31.3 30.6 >6.0 回弹法十四层梁r/2/3-4/3 35.3 0.98 34.2 33.7 >6.0 回弹法十五层梁L/4/3-4 32.6 0.91 31.6 31.1 >6.0 回弹法十五层梁4/3/L-3/L 31.6 1.09 30.1 29.8 >6.0 回弹法十六层梁F/4/3-4 34.5 1.50 32.7 32.0 >6.0 回弹法十六层梁F/7-8 31.2 0.98 28.9 29.6 >6.0 回弹法十七层梁L/4/3-4 32.8 0.70 31.8 31.6 >6.0 回弹法十七层梁D/7-8 31.6 0.85 30.2 30.2 >6.0 回弹法十八层梁5/2/C-D 31.0 1.45 28.2 28.6 >6.0 回弹法十八层梁4/E-F 30.6 0.94 28.9 29.0 >6.0 回弹法

屋面梁5/2/C-D 31.6 0.81 30.4 30.3 >6.0 回弹法屋面梁D/0/4-1/4 31.2 0.44 30.5 30.4 >6.0 回弹法屋面梁L/3/3-4 30.3 0.91 29.1 28.8 >6.0 回弹法屋面梁4/3/L-M 34.4 1.00 33.0 32.7 >6.0 回弹法地下二层墙G∕4-5 44.4 0.73 43.3 43.2 >6.0 回弹法地下二层墙6∕G-F 42.5 1.06 40.2 40.7 >6.0 回弹法地下一层墙7∕D-E 44.5 1.20 43.2 42.6 >6.0 回弹法地下一层墙D∕5-7 40.6 1.94 38.5 38.5 >6.0 回弹法一层墙D∕5-7 51.0 0.45 50.3 50.3 >6.0 回弹法一层墙G∕6-8 51.0 0.74 49.8 49.8 >6.0 回弹法二层墙G∕6-8 50.0 1.13 47.2 48.1 >6.0 回弹法二层墙7∕E-F 50.3 1.39 48.0 48.0 >6.0 回弹法设备一层墙J∕4-5 50.4 1.39 47.9 48.1 >6.0 回弹法设备一层墙4∕L-N 49.6 1.52 47.3 47.1 >6.0 回弹法三层墙E∕5-7 49.2 1.09 47.0 47.4 >6.0 回弹法三层墙F∕5-7 49.2 1.97 45.6 46.0 >6.0 回弹法四层墙7∕D-E 49.3 1.21 47.2 47.3 >6.0 回弹法四层墙4∕J-H 47.9 1.81 45.1 44.9 >6.0 回弹法五层墙D/2/8-9 43.5 1.24 40.9 41.4 >6.0 回弹法五层墙5/1/D-E 45.3 2.20 41.8 41.7 >6.0 回弹法六层墙C∕4-5 47.6 1.59 44.8 45.0 >6.0 回弹法六层墙4∕J-G 49.0 0.78 47.5 47.7 >6.0 回弹法七层墙E∕5-7 44.4 0.89 43.5 43.0 >6.0 回弹法七层墙G∕5-7 44.8 2.04 41.0 41.5 >6.0 回弹法八层墙7∕E-F 46.7 1.40 44.9 44.4 >6.0 回弹法八层墙G∕4-5 47.1 1.96 44.5 43.9 >6.0 回弹法九层墙5/D-1/D 46.8 0.83 45.1 45.4 >6.0 回弹法九层墙J/1/4-5 47.0 0.68 45.5 45.8 >6.0 回弹法十层墙4/L-3/L 36.2 0.72 35.3 35.0 >6.0 回弹法十层墙D/8-1/8 36.3 0.77 34.7 35.0 >6.0 回弹法十一层墙5/D-1/D 35.5 1.00 34.5 33.9 >6.0 回弹法十一层墙J/1/4-5 35.1 1.30 31.8 33.0 >6.0 回弹法十二层墙D/5-6 35.5 0.53 34.4 34.6 >6.0 回弹法十三层墙D/5-6 32.5 0.95 31.2 30.9 >6.0 回弹法十三层墙5/D-1/D 31.6 1.13 30.0 29.8 >6.0 回弹法设备二层墙8/F-H 31.8 0.61 31.0 30.8 >6.0 回弹法设备二层墙D/8-9 33.0 1.49 31.2 30.5 >6.0 回弹法十四层墙D/5-6 32.8 1.23 31.2 30.8 >6.0 回弹法十四层墙4/L-3/L 32.5 1.27 31.0 30.4 >6.0 回弹法

十五层墙6/G-H 30.1 0.59 29.3 29.2 >6.0 回弹法

十五层墙H/4/1/4 34.1 0.44 33.2 33.4 >6.0 回弹法

十六层墙5/D-E 32.7 0.47 31.9 31.9 >6.0 回弹法

十六层墙J/4-5 32.8 0.94 31.5 31.2 >6.0 回弹法

十七层墙5//D-E 36.1 0.44 35.4 35.4 >6.0 回弹法

十七层墙7/F-H 32.5 1.19 31.3 30.5 >6.0 回弹法

十八层墙4/L-M 33.0 0.67 31.9 31.9 >6.0 回弹法

十八层墙5/D-E 27.7 0.96 26.6 26.1 >6.0 回弹法

地下一层板5-7∕E-F 36.6 0.68 35.3 35.5 >6.0 回弹法一层板4-5∕E-F 38.2 1.30 36.2 36.0 >6.0 回弹法

二层板4-5∕D-E 44.9 0.60 44.3 43.9 >6.0 回弹法

三层板5-8∕A-B 44.1 0.94 42.6 42.5 >6.0 回弹法

三层板4-5∕C-D 42.6 1.38 40.0 40.4 >6.0 回弹法设备一层板L-M∕5-7 42.8 1.29 40.9 40.7 >6.0 回弹法四层板3-4∕C-D 45.9 1.65 41.8 43.1 >6.0 回弹法

五层板7-8∕F-r2 45.1 0.55 44.6 44.2 >6.0 回弹法

六层板2/8-9/6/C-D 42.6 0.86 40.7 41.1 >6.0 回弹法

七层板4-5∕L-J 43.7 1.53 41.0 41.2 >6.0 回弹法

八层板5-7∕E-F 40.0 0.95 38.7 38.4 >6.0 回弹法

九层板4-5∕D-F 41.6 1.39 39.4 39.3 >6.0 回弹法

十层板3/L-M/4/3-4 44.9 1.61 43.0 42.3 >6.0 回弹法

十一层板1/4-5/J-L 40.2 0.75 39.3 39.0 >6.0 回弹法

十二层板1/4-5/J-L 30.6 0.85 29.4 29.2 >6.0 回弹法

十四层板4/3-4/D-1/D 39.2 0.63 37.8 38.1 >6.0 回弹法

设备二层板8-9/F-H 40.4 0.84 39.3 39.0 >6.0 回弹法

十五层板4/3-4/L-3/L 31.0 0.60 30.0 30.1 >6.0 回弹法

十六层板7-8/F-H 33.8 0.69 32.5 32.7 >6.0 回弹法

十七层板7-8/2/C-D 29.7 0.82 29.0 28.4 >6.0 回弹法

十八层板5-6/2/C-D 32.1 1.34 29.5 29.9 >6.0 回弹法

屋面板1/4-5/2/C-D 29.1 0.91 27.9 27.7 >6.0 回弹法

屋面板4/3/-4/L-M 32.5 1.57 30.8 29.9 >6.0 回弹法采用钻芯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复核,共钻取4个芯样(照片27),芯样按照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进行取芯、切削、找平、养护,然后送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检测站力学试验室测试芯样抗压强度。取芯样采用喜利得DD-160型混凝土钻孔机,编号为00012,材料试验机为YE-2000A,编号为051101。钻芯法强度检测结果见表4.4。

表4.4 混凝土强度钻孔取芯检测结果

构件类型楼层位置高径比抗压强度值

(MPa)

芯样外观情况

抗震墙地下二层7/D~E 1:1 59.1 外观完整、无钢筋,试压正常破坏

抗震墙设备一层8/F~H 1:1 52.2 外观完整、无钢筋,试压正常破坏

板三层2~3/(1/N~P) 1:1 47.6 外观完整、无钢筋,试压正常破坏

板十八10~12/(2/C~6/C) 1:1 28.0 外观完整、无钢筋,试压正常破坏

从地下二层至六层楼面(-6.93~22.37)墙、柱、梁、板采用C40混凝土,从表4.3、4.4的实测结果中可以看出,回弹法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为45.3MPa,最小值为35.5MPa,按平均强度f m/1.15=39.4MPa,按最小值f min/0.95=37.4MPa,取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小值为47.6MPa。从六层至设备二层楼面(22.37~47.97)墙、柱、梁、板采用C35混凝土;从表4.3、4.4的实测结果中可以看出,回弹法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为38.3MPa,最小值为29.2MPa,按平均强度f m/1.15=33.3MPa,按最小值f min/0.95=30.7MPa。从设备二层楼面至十八屋面(47.97~64.57)墙、柱、梁、板采用C30混凝土,回弹法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为31.0MPa,最小值为26.1MPa,按平均强度f m/1.15=27.0MPa,按最小值f min/0.95=27.5MPa,取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为28.0MPa。综合判断,各层混凝土强度基本满足原设计要求。

4.5 房屋损伤情况调查

本次现场检测对部分构件进行抽检,结果表明,该大楼使用时间为二十五年左右,大楼的施工质量较好,在本次现场检测中未发现梁、板、柱、抗震墙构件表面有疏松、蜂窝麻面和钢筋露筋等现象,未发现顶、底板、外墙有渗漏水现象。由于现场条件所限,裂缝、损伤情况调查主要在两个设备层及屋面,发现在部分主、次梁上有竖向贯穿裂缝,宽度在0.10~0.3mm左右,上宽下细,判断是由于温度及收缩产生的裂缝,梁裂缝情况详见照片21~23。混凝土梁、柱的碳化层深度在6.0mm 以上。

典型框架梁裂缝示意图

4.6 结构不均匀沉降情况及倾斜情况检测

现场没有发现原始沉降观测点。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对该房屋进行了倾斜和不均匀沉降情况的检测。在本次检测中采用型号为J2-1(编号为17323E)的经纬仪用投影法分别测量了房屋四个角点的垂直度,同时采用NA2水准仪(编号5208615)测量了屋顶女儿墙的相对高差。测量结果中包括原始施工误差和累计总体变形在内。

从房屋的测量结果来看,该建筑物的倾斜和差异沉降值较小,大楼倾斜率为0.028‰~0.442‰,最大倾斜率为0.442‰,大楼整体略向南倾斜,实测相对倾斜变形值均较小,在规范限值之内。屋顶女儿墙位置最大差异沉降值为63mm,大楼差异沉降结果为南端沉降大,北端沉降小,其性状与倾斜测量结果相吻合。

测量结果参见图1、2。

5 结构体系及抗震措施鉴定

根据现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的要求,按照7度抗震设防要求,从结构体系、连接构造、材料强度、配筋情况等方面分别对加层后的结构进行抗震构造分析,具体内容见表5.1。

表5.1 拟改建后结构的抗震构造鉴定

项目拟改建后的结构现行规范备注

结构形式采用双向框架和抗震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和抗震墙

应双向布置。

满足

房屋高度改建后约为80m <120m 满足混凝土强度实际检测在C28及以上>C20 满足

平面规则性主楼平面规则,基本呈矩形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小于

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有

效楼板宽度大于该层楼板典型宽

度的50%。

满足

竖向规则性层间整体刚度无突变楼层的侧向刚度不小于相邻上一

层的70%,或不小于其上相邻三

个楼层刚度平均值的80%。抗侧

力构件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小于

相邻上一楼层的80%。

满足

抗震墙厚度抗震墙的厚度不小于250mm且

不小于层高的1/20,底部加强区

的抗震墙的厚度不小于300mm

为层高的1/16。

抗震墙的厚度不应小于160mm且

不应小于层高的1/20,底部加强区

的抗震墙的厚度不应小于200mm

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16。

满足

抗震墙布置

要求抗震墙贯通全高,洞口上下对

齐,连梁的高跨比不大于5,其

梁高不小于400mm

抗震墙应贯通全高,洞口上下对齐,

连梁的高跨比不宜大于5,其梁高不

宜小于400mm

满足

抗震墙配筋

率抗震墙的配筋率不小于0.30%,

拉筋间距为400mm,直径为

8mm。

抗震墙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5%,

拉筋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

应小于6mm。

满足

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配

筋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的

纵筋配筋率为0.89%,配箍特征

值不小于0.07,拉筋的配箍特征

值不小于0.01

底部加强部位应设置约束边缘构

件,约束边缘构件的纵筋配筋率不

应小于 1.0%,配箍特征值不小于

0.2,拉筋的配箍特征值不小于0.1

不满

构造边缘构件配筋构造边缘构件的纵筋最小量为

4Φ20,箍筋的最大间距为

150mm,最小直径为8mm

构造边缘构件的纵筋最小量为

6φ14,拉筋的最大间距为200mm,

最小直径为8mm

满足

连梁未配置斜向交叉构造钢筋跨高比不大于2且墙厚不小于

200mm的连梁,除普通箍筋外宜另

设斜向交叉构造钢筋不满足

框架柱宽度最小为500mm 不宜小于300mm 满足

柱配筋角柱最小纵向钢筋总配筋率为

1.18%,每一侧配筋率为0.34%;

其余柱最小纵向钢筋总配筋率

柱的纵向钢筋总配筋率不应小于

0.7%(中、边柱)~0.9%(角柱),每一

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加密区箍

满足

为 1.14%,每一侧配筋率为0.32%;最小箍筋加密区箍筋为φ8@100。筋最大间距为150mm(柱根为100mm);箍筋最小直径为8mm。

柱的纵筋均对称配置;柱总配筋率不超过2.0%。柱的纵筋宜对称配置;柱总配筋率

不应大于5%。

满足

梁箍筋加密

区柱:箍筋加密;

梁:主梁加密

柱:截面宽度,H/6(H为层高);

梁:长度为1.5h b,500mm

满足

梁箍筋加密

区最大间距

主梁为100mm,梁:h b/4,8d,150mm(取小值)满足梁、柱箍筋

直径

箍筋为φ8~φ14 ≥φ8 满足

梁截面宽度350mm,最大高宽比为2 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

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

宜小于4;

满足

围护结构围护墙为实心粘土砖,设置了

拉筋。

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

500mm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

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

不小于700m。

满足

通过表 5.1对比表明,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配筋和连梁的构造配筋措施不满足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其余满足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

6 结构验算

6.1结构计算模型

结构验算根据原设计图纸、现场检测结果按现行标准进行。本次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PK-PM中的SATWE模块计算程序,抗震设防烈度7度,丙类设防,地震加速度0.1g(第一组)。原结构按设计图纸以及改建方案,在原房屋顶部增加三层钢-抗震墙结构。

6.2 荷载取值

地震作用:设防烈度为7度,上海Ⅳ类场地土,丙类建筑,框架、抗震墙抗震等级二级

风荷载:基本风压0.55kN/m2,地面粗糙度C类

荷载:

(1)恒载:地下一层、一层楼板 6.0 kN/m2

二~十八层楼面(120厚楼板)5.0kN/m2

屋面6.0kN/m2

一、二层外墙恒载:12.0kN/m

上部各层外墙恒载:10.0kN/m

(2)活载:地下停车库:4.0kN/m2一层商店:3.5kN/m2

办公楼:2.0kN/m2机房:7.0kN/m2

上人屋面:2.0kN/m2

墙、梁、柱、板混凝土强度按原设计取值,梁保护层厚度取25mm,柱取30mm。

6.3 验算结果

6.3.1层间位移及周期

表6.1、6.2列出了7度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自振周期和层间位移验算结果。

表6.1 主楼结构自振周期

振型号周期转角平动系数(X+Y)扭转系数

1 1.8481 174.29 1.00(0.99+0.01) 0.00

2 1.4610 172.47 0.07(0.06+0.01) 0.93

3 1.1483 84.42 0.99(0.01+0.98)0.01

表6.2 主楼层间位移验算结果

楼层

层间位移角

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

层间位移比值

X向Y向Ratio-Dx Ratio-Dy

地下二层1/9999 1/9999 1.00 1.00 地下一层1/9999 1/9999 1.00 1.00

1 1/2925 1/3740 1.08 1.15

2 1/1997 1/3069 1.07 1.05

3 1/1801 1/2816 1.01 1.04

4 1/1668 1/2954 1.03 1.04

5 1/1529 1/2320 1.00 1.12

6 1/14151/2130 1.00 1.14

7 1/13371/2129 1.01 1.09

8 1/12191/1825 1.04 1.15

9 1/11151/1586 1.05 1.23

10 1/11161/1490 1.06 1.25

11 1/10891/1443 1.06 1.25

12 1/10721/1429 1.06 1.25

13 1/10621/1441 1.06 1.25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样本20140612New

附件2: 工程名称GCMC 房屋结构安全鉴定报告书 报告编号BGBH 鉴定单位(盖章) 日期:年月日

房屋结构安全鉴定报告 BGBH 房屋名称:JZW_MC报告编号:

目录 一、项目概况 .....................………………..(页码) 二、检测方案……………………………………………… (页码) 三、鉴定依据 .............................…….….(页码) 四、房屋现状调查及结构检测.......... ......……...(页码) 五、技术分析 ............................…….…..(页码) 六、鉴定结论 .............................…….. (页码) 七、处理要求及建议……………………………………… (页码) (仅供参考) 附件一、房屋建筑和结构图……..…...……….……….……(页码) 附件二、房屋现状照片及现场检测照片...……...….…....(页码) 附件三、检测报告………………………………….…..…... (页码) 附件四、主体结构复核计算书……………………………… . (页码) 附件五、房屋现状照片及现场检测照片...……...….…....(页码)

附件六、地基补充勘察报告或建筑物沉降观测报告………….(页码) 附件七、建筑物整体倾斜观测报告...……...….…....... (页码) 一、项目概况 二、检测方案(仅供参考) (一)检测方案: 2005年6月业主委托我公司对该房屋进行结构安全性鉴定。接受委托后,我公司派出了以两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一位结构工程师为主的检查勘察队伍于2005年6月30日对建筑物进行现场勘查、收集资料等。 根据《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 144-90及《建筑结构检测技术

房屋安全性鉴定报告

目录 1 鉴定目的、依据和容 (1) 1.1 鉴定目的 (1) 1.2 鉴定依据和参考的技术标准 (1) 1.3 现场检测使用的仪器 (1) 1.4 鉴定容及方法 (2) 1.4.1 鉴定容方法 (2) 1.4.2 安全性鉴定评级标准 (2) 1.4.3 适修性评级标准 (3) 2 安全性鉴定和适修性评级 (5) 2.1 工程概况 (5) 2.1.1 建筑概述 (5) 2.1.2 结构概述 (6) 2.1.3 使用历史概述 (6) 2.2 现场检查、检测 (6) 2.2.1 地基基础检查 (6) 2.2.2 上部结构构件检查 (7) 2.2.3 其它检查 (8) 2.2.4 材料强度检测 (10) 2.3 结构承载力验算 (11) 2.3.1 受压承载力验算 (12) 2.3.2 抗震承载力验算 (13) 2.3.3 高厚比验算 (14)

2.4 安全性鉴定及评级 (14) 2.4.1 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 (15) 2.4.2 子单元安全性鉴定评级 (15) 2.4.3 鉴定单元安全性综合评级 (16) 2.5 适修性评价 (16) 2.5.1 上部承重结构适修性评级 (17) 2.5.2 鉴定单元适修性评级 (18) 3 结论和建议 (19) 3.1 结论 (19) 3.2 建议 (20)

路63#公建装修改造工程 安全性鉴定报告 1 鉴定目的、依据和容 1.1 鉴定目的 路63#公建,2004年左右曾经过一次装修改造。自2015年8月中旬开始改造装修,该楼局部剪力墙及消防通道进行拆改,为了解该楼目前的结构安全状态,鑫豪商务委托北辰房屋鉴定对该楼进行安全性鉴定。 1.2 鉴定依据和参考的技术标准 1)现场检测依据的标准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01 《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标号的方法》ZBQ 15002-89 《建筑变形测量规》JGJ 8-2007 2)结构验算依据的规 《建筑结构荷载规》(2006年版)GB 50009-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GB 50003-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GB 50011-2001 3)鉴定评级依据的标准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 1.3 现场检测使用的仪器 SJY800砂浆贯入仪HT75型回弹仪 40×刻度放大镜HILTI-PD32激光测距仪

钢结构厂房可靠性安全性检测鉴定报告范文文稿

报告编号:钢结构厂房可靠性鉴定报告 工程名称:xx公司仓库 检测类别:钢结构厂房可靠性鉴定 委托单位:xx公司 xx公司 2010年11月25日

钢结构厂房可靠性鉴定报告 报告编号:CS1011200003 项目负责:XX 检测人员:XX 检测日期:2010.11.9-2010.11.12 报告日期:2010.11.25 报告编写:XX 审核:XX 批准:XX xx公司 地址:XX 说明: 1、本报告无主检、审核、批准人签字均无效; 2、本报告或报告复印件未加盖公司检测报告专用公章,无骑缝章,视为 无效; 3、一般情况,委托检测仅对来样负责; 4、若对本报告结果有异议,请在收到报告十五日内向本公司提出; 5、部分复印、涂改本报告视为无效; 6、竭诚为您服务,真诚欢迎用户多提宝贵意见。 受理电话:XX 邮编:XX

xx公司仓库 钢结构厂房可靠性鉴定报告 签发日期:批准:审核:主检:

签发日期:批准:审核:主检:

签发日期:批准:审核:主检:

1.工程概述 xx公司仓库(见图1.1)为单层门式刚架结构,单榀刚架立面图见图1.2。本建筑无地下室,地上部分结构一层,室内外高差150mm,建筑室内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黄海)30.300m。该建筑平面布置为矩形,其东西向宽为30.6m,南北向总长为51m,总建筑面积为1560.6 m2。南北向共8榀,柱距为7.2m,东西向设置2跨,每跨跨度15m。柱顶标高为7.0m,屋面坡度为1:10。南、北两边榀分别设置两根抗风柱。 该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g,结构的阻尼比为0.035。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基础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C25,基础设计埋深为1.6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30KPa。该建筑主刚架钢材采用Q345B板材,檩条、墙梁、支撑等其它材料采用Q235B型钢。 该建筑自2007年12月开始施工,约2009年5月竣工。由于该仓库在使用阶段出现地面开裂、钢构件锈蚀、漏雨等多处质量问题,为保证工程的安全及满足正常使用,XX 公司委托我公司对该建筑物进行全面的可靠性鉴定,我公司于2010年11月9日派技术人员前往现场开始检测鉴定。 图1.1 仓库外观图片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正文

工程名称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 ?KK001-2013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鉴定报告专用章”无效。 2.未经我站书面批准,复制报告(完整复制除外)无效。 3.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站书面提出,逾期一律不予受理。 4.欢迎社会各界对我站检测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本站检测人员存在违纪及服务质量等问题,可以向站领导进行投诉。 地址:邮编: 咨询电话:

一、概述 ()工程位于(),建筑面积约() 平方米,结构形式及层数,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示意图见 附件2,立面见右侧照片。该项目由()投资建设, ()设计,()勘察,()施工, ()监理。开完工日期或施工进度等工程基本信息。 委托原因说明(对于一般工程简要说明,侧重于结构 部分,对于重大、有争议或群体投诉类应根据工程实际情 况进行针对性的概述)。为确保结构安全使用,2013年?月? 日()委托我站对(范围)结构安全性进行检测鉴定。 二、工程概况 主要包括场地及地基土层、基础、上部结构和抗震等工程原设计信息。 三、检测、鉴定依据和主要仪器设备 3.1检测、鉴定依据 3.2主要仪器设备 四、结构检测结果(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选择下列内容) 我站接到委托后,于2013年?月?日安排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检测,外业工作于?月?日结束,室内试验、数据处理、结构复核、报告编写等内业工作于?月?日完成(根据情况详细说明从接到委托、确定鉴定检测方案到现场检测的过程)。鉴定检测抽样方式主要采用随机抽样,同时对(根据情况确定)进行重点检测。具体情况如下:

4.1 整体结构调查 4.1.1工程资料调查 4.1.2建筑物使用历史、现状和周边环境调查 4.1.3上部承重结构体系检查 4.1.4围护结构体系检查 4.2地基基础检测 4.2.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调查 4.2.2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报告调查 4.2.3基桩静载检测报告调查 4.2.4基础几何尺寸检测 4.2.5基础混凝土强度检测 4.2.6基础工作状态检测 4.2.7主体结构的倾斜检测 现场选取该建筑物的4个阳角部位进行倾斜测量,测量结果见表4.2.7。 主体结构倾斜测量结果表明:该建筑物各观测点2013年?月?日的倾斜率分布在H/?~H/?之间(包括施工误差和外装修的影响),各观测点倾斜量(是否)超过规范的允许限值。

安全鉴定报告

房屋鉴定报告 一、概况 建设单位:佛山市 工程名称:仓储物流配套中心综合楼 工程地点: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26376.25平方米、层数4层、 平面尺寸106米X70米、层高6.2米合同开工日期:2005-12-28 合同竣工日期:2006-09-03 工程移交日期:2006-10-28(至今未投入使用) 房屋结构形式为四层(局部梯间为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二层及以上大跨度主梁(分22m、24m两种梁跨)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技术。基础形式采用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首至四层层高为6.2米;梯屋五层层高为3.5米。房屋总高为29.25米。主体结构(梁、柱、板)首层至顶层砼强度等级均为C40。现状所有墙体均为180mm厚。所有墙体均采用蒸压灰砂砖砌筑。设计砌块强度等级为MU10,砂浆强度等级为M5。外墙贴浅蓝色长条形陶瓷面砖。

据业主及施工方反映的情况:该房屋建成后,于2007年夏季左右开始发现外墙裂缝,2007年冬季对部分开裂外墙砖进行原状修复并定期观察。2008年夏季后,外墙裂缝从新出现。 二、鉴定目的 受佛山市的委托,我司对位于的仓储物流配套中心综合楼进行房屋安全鉴定。鉴定的目的是:通过核对原设计图纸、主要受力构件的检测、建筑物沉降观测等手段,对房屋主体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判定、外墙裂缝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并提出使用建议。 三、鉴定依据 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5、《非承重蒸压灰砂砖墙体工程技术规程》DBJ/T15-32-2003; 6、佛山市提供的鉴定委托书、房地产权证(复印件)、有关房屋设计图纸及竣工验收备案表(复印件)等资料。 四、检查、检测情况

抗震鉴定报告

一.工程概况 厦门大学海滨新区幼儿园教学楼为四层(局部五层)建筑,该建筑设计于1989年并于1990年建成投入使用。该建筑原设计所采用的抗震设计规范为《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 11-78),原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原设计未进行抗震设防分类。 该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000m2,由三个单体组成:其中A区平面长30.240m,宽5.640m(局部12.840),总高10.900m;B区平面长41.300m,宽6.300m,总高10.800m;C区平面长43.040m,宽6.540m,总高10.950m。该建筑单体A的结构形式分砖砌体结构、单体B的结构形式为框架与砖砌体共同承重、单体C的结构形式为砖砌体结构。该建筑各单体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该建筑的基础采用钢筋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基底持力层为老土层,其地基承载力允许值为20T/m2。具体结构平面布置示意图详见第14~24页的图一~图十二,建筑立面及内部布置情况详见第26页照片一~二。 因受该建筑北侧厦门市环岛干道隧道施工爆破的影响,该幼儿园部分砼楼板板面出现了裂缝,因此为了解这部分砼楼板的安全性,由厦门百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本中心对该建筑物有裂缝的楼板进行安全性检测鉴定。此外考虑到该建筑为幼儿园,属重点抗震设防建筑。为了解该建筑的抗震性能,厦门百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本中心对该建筑进行抗震鉴定。二.现状调查 我中心人员于2010年6月5日到现场勘察调查工作,其现状调查结果如下: 2.1.使用状况 该建筑A区:一层为食堂、门厅及办公室,二层为办公室,三层为办公室及活动室;B区:一~四层均为教室和活动室;C区:一~四层均为教室和活动室。该建筑现场实际使用状态与原设计图纸相符。 2.2.现状情况 经现场调查可知:该建筑部分砼楼板存在通长裂缝,具体详见第15~24页,图二~十二。该建筑B区以南室外回填土局部下沉,具体详见第26页,照片四。该建筑其余砼梁、砼柱、砼板及砖墙表面尚未发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裂缝及变形的现象,砼梁、砼柱、砼楼板及砖墙表面基本完好无缺陷。 2.3.现场抽样检测情况 我中心人员对该建筑砼构件的截面尺寸、构件材料强度、钢筋配置情况、结构整体侧向位移、砼楼板裂缝等进行了现场抽样检测,具体检测结果详见第27~37页,附录A。 三.抗震鉴定 本工程为幼儿园建筑,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中第3.0.2条和6.0.8条的规定,该教学楼的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别(乙类设防),即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抗震措施,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该教学楼设计于1989年且当时所采用的抗震设计规范为《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 11-78)。因此,依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中第1.0.4和1.0.5的有关规定,该建筑的后续使用年限为30年(属A类建筑)。

安全性评价汇报材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安全性评价汇报材料 篇一:安全评价报告 滨州学院第三餐厅三楼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1.概述 1.1评价依据 1.《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2894-20XX 2.《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XX 3.《企业员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 4.《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5.《餐饮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Db42/T413-20XX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XX 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1992 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04-20XX 9.《消防法》20XX年10月28日修订 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XX

11.《燃气管道设计规范》gb50028-20XX 1.2评价目的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安全评价,对学院餐厅在业务活动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指出安全隐患,提出补充和完善的对策、措施、建议,以提高经营过程的安全程度,满足安全运营的要求,保证人的安全,更加完善餐厅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特作此报告。 1.3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仅对滨州学院三餐三楼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将餐厅建筑、厨房燃烧 设备、液化气的应用以及消防设施存在的问题作为课题内容研究的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进行评价,并不涵盖餐厅内食品安全的评价。 凡涉及该项目的消防问题,以当地消防部门验收意见为准;由改建、扩建引起现有设施的改动或地址变更等不包括在本评价范围内。 本次评价报告有效期一年。 1.4评价程序 本次评价程序如图所示。 2.学校餐厅基本情况 2.1餐厅基本情况

房屋安全性鉴定报告

1鉴定目的、依据和内容 (1) 1.1鉴定目的 (1) 1.2鉴定依据和参考的技术标准 ............................................................................................................. I /.3现场检测使用的仪器 ........................................................................................................................... I 1.4鉴定内容及方法. (2) 1.4.1鉴定内容方法 (2) 1.4.2安全性鉴定评级标准 (2) 1.4.3适修性评级标准 (3) 2安全性鉴定和适修性评级 (5) 2.1工程概况 (5) 2.1.1建筑概述 (5) 2.1.2结构概述 (6) 2.1.3使用历史槪述 (6) 2.2现场检査、检测 (6) 2.2.1地基基础检査 (6) 2.2.2上部结构构件检查 (7) 2.2.3其它检査 (8) 2.2.4材料强度检测 (10) 2.3结构承载力验算................................................................................................................................... H

2.3.1受压承载力验算 (12) 2.3.2抗震承载力验算 (13) 2.3.3高耳比验算 (14) 2.4安全性鉴定及评级 (14) 2.4.1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 (15) 2.4.2 了单元安全性鉴定评级 (15) 2.4.3鉴定单元安全性综合评级 (16) 2.5适修性评价 (16) 2.5.1上部瑕重结构适修性评级 (17) 2.5.2鉴定单元适修性评级 (18) 3结论和建议 (19) 3./结论 (19) 3.2建议 (20)

检测鉴定报告范本

报告编号:××××共8页第1 页工程名称名称要与现有学校名称一致,如与原始资料不符要在括号内注明(原某某学校)工程地点现在名称 委托单位现在名称 鉴定时间×年×月×日至×月×日检验类别委托 鉴定项目安全及抗震鉴定 仪器设备检测所使用设备名称 鉴定依据详见附页 鉴定结论及处理意见 1.鉴定结论 1)有无影响结构安全性缺陷。 2)检测材料强度值是否满足《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规定。 3)抗震构造措施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需说明哪里不满足什么标准或规范的要求。 4)安全性等级和试修性评估等级,并注明等级含义。(例:该工程的安全性等级为C su,(安全性不符合标准要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适修性评估等级为:B'r/ B r (稍难修,改造后的功能尚可达到现行设计标准要求,适修性尚好,宜予修复或改造)。) 2.加固建议 根据鉴定结论,需要加固的项目给出加固建议,如需拆除,则此条改为拆除;如满足各项要求,则无需此条。 (本页以下无正文) 单位名称(盖章) 年月日

报告编号:××××共8页第2 页 1.工程概况 包括建成年份,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层数,楼板形式,基础形式,基本尺寸;原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检部门,产权所有人等,如果没有资料可查,应注明。 写明鉴定原由。(例:为了保证河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顺利实施,按照国务院关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统一部署及《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技术指南》的要求,依据《河北省中小学校舍鉴定实施细则》和《河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实施细则》,×单位接受委托于×年×月×日~×月×日对以上工程进行了建筑物抗震鉴定与安全性鉴定。) 注明当地设防烈度。 图1该项目正立面图(建筑实体照片) 2.抗震鉴定依据 2.1 该工程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及地质勘查报告; 2.2《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 2.3《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 2.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版); 2.6《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3.鉴定内容、要求及方法 3.1鉴定内容及要求 此次抗震鉴定包括下列内容及要求: 3.1.1搜集该工程的勘察报告、施工和竣工验收的相关原始资料;当资料不全时,应根据鉴定的需要进行补充实测。 3.1.2调查该工程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状况,普查相关的非抗震缺陷,工程现状调查又包括如下内容:1)该建筑的使用状况与原设计或竣工时有无不同;2)该建筑存在的缺陷是否仍属于“现状良好”的范围,并从结构受力的角度,检查结构的使用与原设计有无明显的变化;3)检测结构材料的实际强度等级。

房屋建筑安全鉴定报告三篇

房屋建筑安全鉴定报告三篇 篇一:房屋建筑安全(含抗震)鉴定报告 Building Seismic Appraisal Report 项目名称: Project 鉴定机构: Appraisal Unit 发文日期: 年月日 Issuing Date 注意事项 1.本报告无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监管系统生成的报告编码(条形码)无效。 2.本报告无鉴定负责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并须在封面、鉴定结论、骑缝三处加盖鉴定机构鉴定专用章方为有效。 3.本报告涂改无效。 4.本报告未经同意请勿复印,报告复印件未在封面、鉴定结论、骑缝三处加盖鉴定机构鉴定专用章无效,且不得用于各类广告宣传。 5.对本报告内容有异议时,请按照封三规定程序处理,逾期不予受理。 6.本报告不作为房屋建筑权属及建筑面积确认依据。 鉴定机构:

地址: 电话: (鉴定机构名称)安全(含抗震)鉴定报告 报告编号:共页第页

报告编号:共页第页

报告编号:共页第页

鉴定结论异议处理 委托人及利害关系人对房屋建筑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委托人有异议的,应当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向原鉴定机构提出书面异议,鉴定机构应当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对委托人予以书面答复。 (二)利害关系人有异议的,应当及时向原鉴定机构提出书面异议。鉴定机构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对异议人予以书面答复。 (三)委托人及利害关系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又不能协商解决的,可以在鉴定结论有效期内,向市房屋安全管理事务中心提出鉴定程序符合性审查或鉴定结论可靠性审查。 市房屋安全管理事务中心负责对鉴定异议项目进行程序符合性审查,发现问题的,责令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按照规定程序改进或者重新进行鉴定。 异议项目涉及鉴定结论可靠性审查的,异议人可以在市房屋安全管理事务中心的组织下,从XX市建设工程质量与房屋安全鉴定专家库中随机选取相关专家组成审查组,对鉴定过程采用的技术路线、测试方法、计算方法、评定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进行审查,专家组审查费用由异议人先行支付。经审查发现问题的,由市房屋安全管理事务中心责令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对鉴定报告进行完善,或者重新进行鉴定。 鉴定结论改变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当重新出具鉴定报告,并承担专家组审查费用;鉴定结论不变的,市房屋安全管理事务中心应当向异议人出具书面答复。鉴定报告的有关要求 1.鉴定报告的在线填写页应当包含房屋建筑基本信息、现场检查检测情况及主要损坏、鉴定结论和处理建议。鉴定报告的正文应当紧接处理建议另起一页开始;

抗震鉴定报告表

抗震鉴定报告表 抗震安全鉴定报告 (( )市( )市/ 县/ 区第第037 ( )--(( - - )号 工程名称: 学校 楼 幢号 委托单位: 鉴定单位(盖章): 鉴定人: 鉴定负责人: 年 月 日日 山东省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制 表1 山东省中小学校校舍抗震安全鉴定基本情况表工程名称

产权单位 工程地址 建筑面积 结构类型□砖混(砌体) □框架 □内框或底框□钢结构 □砖石木 □土木 □其他设计图纸□有 □无建筑总高 层 数 建筑原设防分类□甲 □乙 □丙建筑现设防分类□甲 □乙 □丙基础形式□浅基础 □深基础 □其他基础形式□无基础平面形式楼板形式□预制板 □现浇板□木制 □其他供暖方式□集中供热

□采暖锅炉 □地热 □火炉 □热风 □空调 □其他形式 □无采暖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图纸审查单位 监理单位 勘察单位 建造时设防烈度□6 □7 □8 □9 □无设防 现设防烈度□6 □7 □8 □9 □无设防历史改造情况建造时间 改造时间 改造资料□完整 □不全 □无改造内容□增层

□结构拆改□改变功能 □其他其他情况 说明: 鉴定标准: 统一按GB50292-1999 进行安全评定;按GB50023-2009 和GB50011-2001(2008)进行抗震鉴定。 表2 砖混(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安全鉴定表 工程名称: 产权单位: 1 一般规定 房屋高度 是否超限□是□否墙体厚度 房屋层数 是否超限□是□否墙体(材料)类别 注:①房屋层数不包括全地下室和出屋顶小房间;层高不宜超过4m。 ②房屋高度系指室外地坪到檐口高度,半地下室可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 ③房屋上、下部分墙体类别不同,按上部墙体类别确定。 外观和内在质量墙体不空臌、无严重酥碱和明显闪歪□是□否□不详支承大梁、屋架的墙体无竖向裂缝,承重墙、自承重墙及其交接部位无明显裂缝□是□否□不详木楼、屋盖构件无明显变形、腐朽、蚁蛀和严重开裂□是□否□不详混凝土梁柱及其节点仅有少量微小开裂或局部剥落,钢筋无露筋、锈蚀□是□否□不详主体结构混凝土构件无明显变形、倾斜和歪扭□是□否□不详

房屋安全性鉴定报告

目录 1 鉴定目的、依据和内容 ............................................. 1.1 鉴定目的.......................................................................................................................................................... 1.2 鉴定依据和参考的技术标准 .......................................................................................................................... 1.3 现场检测使用的仪器 ...................................................................................................................................... 1.4 鉴定内容及方法 .............................................................................................................................................. 1.4.1 鉴定内容方法.......................................................................................................................................... 1.4.2 安全性鉴定评级标准.............................................................................................................................. 1.4.3 适修性评级标准...................................................................................................................................... 2 安全性鉴定和适修性评级............................................. 2.1 工程概况.......................................................................................................................................................... 2.1.1 建筑概述 ................................................................................................................................................. 2.1.2 结构概述 ................................................................................................................................................. 2.1.3 使用历史概述.......................................................................................................................................... 2.2 现场检查、检测 .............................................................................................................................................. 2.2.1 地基基础检查.......................................................................................................................................... 2.2.2 上部结构构件检查.................................................................................................................................. 2.2.3 其它检查 (8) 2.2.4 材料强度检测 (10) 2.3 结构承载力验算 (11) 2.3.1 受压承载力验算 (12) 2.3.2 抗震承载力验算 (13) 2.3.3 高厚比验算 (14)

房屋安全性鉴定报告

目录 1.1 鉴定目的 ................. 1.2鉴定依据和参考的技术标准.. 1.3现场检测使用的仪器........ 1.4鉴定内容及方法............ 1.4.1鉴定内容方法........... 1.4.2安全性鉴定评级标准..... 1.4.3适修性评级标准......... 2 安全性鉴定和适修性评级 2.1 工程概况 ................. 2.1.1建筑概述............... 2.1.2结构概述............... 2.1.3使用历史概述........... 2.2现场检查、检测............ 2.2.1地基基础检查............................................................ 2.2.2上部结构构件检查........................................................ 2.2.3其它检查 (8) 2.2.4材料强度检测.......................................................... 1 0 2.3 结构承载力验算 ....................................................... 1 1 2.3.1..................................................................................... 受压承载力验算 1 . (2) 2.3.2..................................................................................... 抗震承载

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报告

工程名称永年第二中学3号学生公寓楼 工程地点邯郸市永年县广府镇 委托单位邯郸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抽样日期2009年9月22日抽样数量/ 鉴定时间2009年9月23日检验类别委托鉴定项目现状普查;材料强度检测;混凝土梁配筋检测;图纸复核;抗震鉴定 仪器设备ZC4型砖回弹仪、ZC5型砂浆回弹仪、HT225型混凝土回弹仪、PS200钢筋扫描仪、激光测距仪、钢卷尺等。 鉴定依据详见附页 鉴定结论及处理意见 1)该建筑物未发现结构性损伤。 2)所检砂浆强度不满足《规范》GB 50011-2001要求的砂浆最低强度等级,粘土砖强度满足《规范》GB 50011-2001要求。 3)本工程结构布置、整体连接构造均有不满足《规范》的相关要求的情况。 4)本工程抗震承载力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软件计算,满足GB 50011-2001的要求。 5)本工程的抗震鉴定结果为部分抗震措施不满足规范要求,需要进行加固。 河北冶金建设集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2009年9月25日 1.工程概况

永年二中位于永年县广府镇,其3号公寓楼建于2004年11月,2004年12月竣工,结构形式为三层砖混结构,楼板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墙下为条形基础。总建筑面积为640㎡。本工程的建设单位为永年二中,设计单位为邯郸市明珠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永年二建,监理为邯郸恒信监理有限公司。 为了保证河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顺利实施,按照国务院关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统一部署及《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技术指南》的要求,依据《河北省中小学校舍鉴定实施细则》和《河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实施细则》,我公司接受委托于2009年9月22日对以上工程进行了抗震鉴定工作。 邯郸市永年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根据GB 50023-2009中1.0.3条第2款规定,该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属乙类,应按比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核查抗震措施;根据GB 50023-2009中1.0.4条第3款规定,该建筑后续使用年限应为50年,采用C类建筑的抗震鉴定方法。 2.抗震鉴定依据 2.1 该工程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及地质勘查报告; 2.2《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 2.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2.4《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 2.5《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2.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 3.鉴定内容、要求及方法 3.1鉴定内容及要求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正文

报告编号:?KK001-2013 第 1 页共 10 页 工程名称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 ?KK001-2013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鉴定报告专用章”无效。 2.未经我站书面批准,复制报告(完整复制除外)无效。 3.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站书面提出,逾期一律不予受理。 4.欢迎社会各界对我站检测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本站检测人员存在违纪及服务质量等问题,可以向站领导进行投诉。 地址:邮编: 咨询电话:

一、概述 ()工程位于(),建筑面积约() 平方米,结构形式及层数,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示意图见 附件2,立面见右侧照片。该项目由()投资建设, ()设计,()勘察,()施工, ()监理。开完工日期或施工进度等工程基本信息。 委托原因说明(对于一般工程简要说明,侧重于结构 部分,对于重大、有争议或群体投诉类应根据工程实际情 况进行针对性的概述)。为确保结构安全使用,2013年?月? 日()委托我站对(范围)结构安全性进行检测鉴定。 二、工程概况 主要包括场地及地基土层、基础、上部结构和抗震等工程原设计信息。 三、检测、鉴定依据和主要仪器设备 3.1检测、鉴定依据 3.2主要仪器设备 四、结构检测结果(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选择下列内容) 我站接到委托后,于2013年?月?日安排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检测,外业工作于?月?日结束,室内试验、数据处理、结构复核、报告编写等内业工作于?月?日完成(根据情况详细说明从接到委托、确定鉴定检测方案到现场检测的过程)。鉴定检测抽样方式主要采用随机抽样,同时对(根据情况确定)进行重点检测。具体情况如下:

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

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

批准:审核:校核:项目负责: 接上页

批准:审核:校核:项目负责: (附录)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三层抗震墙结构,设计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基础。经现场调查、勘测,现状各层结构平面布置详见附录图1~图9,房屋高度约为67.35m。该工程地处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区,抗震墙抗震等级为三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房屋后续使用年限按照50年考虑,属C类建筑。现为了解该结构的安全状况,福州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委托我司对其进行安全鉴定。 二、检测鉴定程序、安全性鉴定评级、说明 ⒈检测鉴定程序 ⑴建筑及结构的平、立面布置核查,结构及其支承构造、构件及其连接构造检查 ⑵地基基础检查 检查地基基础变形或其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 ⑶上部结构及构件工作状态检测 ①构件的裂缝检测 ②构件变形检测 ③围护系统及附属结构使用功能检查 ⑷上部结构及构件的施工质量及性能检测 ①构件外观质量与缺陷检测 ②混凝土强度检测 ③钢筋配置检测 ⑸根据检测数据并结合设计资料,对结构构件进行承载能力验算分析,结合现状调查、勘测结果,进行结构安全性鉴定,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处理建议。 ⒉安全性鉴定评级的分级标准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的相关规定,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按单个构件、子单元、鉴定单元三个层次进行,每一层次分为四个等级,其中鉴定单元安全性鉴定评级的各层次分级标准及相应的处理要求如下: A su—安全性符合鉴定标准的要求,不影响整体承载,可能有极少数一般构件应采取措施; B su—安全性略低于鉴定标准的要求,尚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可能有极少数构件应采取措施; C su—安全性不符合鉴定标准的要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应采取措施,且可能有少数构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D su—安全性严重不符合鉴定标准的要求,严重影响整体承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根据结构布置情况,本次鉴定按1个鉴定单元进行,并划分为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以及围护系统的承重部分3个子单元。 ⒊说明 ⑴构件名称中,“Q”表示墙,“YBZ”表示约束边缘构件,“GBZ”表示构造边缘构件,Z表示柱(-1Z 表示地下一层柱),L表示梁(其中WL表示屋面梁),首位数字代表楼层数,“-”后面的数字及字母表示构件所在的轴线。 ⑵本工程抽样检测部位根据现场实际条件进行确定,由于样本的随机性,抽样检测可能出现生产方风险和使用方风险。 ⑶《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适用于对已有建筑物的安全与合理使用的技术管理,其中,已有建筑物指已建成两年以上且已投入使用的建筑物。根据委托方委托,本报告中对各层次的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目录 1. 工程概况 (4) 1.1 建筑物概况 (4) 1.2. 检测鉴定的目的、内容、仪器和依据 (4) 1.2.1 目的 (4) 1.2.2 内容 (5) 1.2.3 主要仪器 (5) 1.2.4 主要依据 (5) 2. 结构现场检测 (6) 2.1 结构布置与轴线尺寸、层高的校核 (6) 2.2 构件尺寸的检测 (7) 2.2.1 框架柱截面尺寸的检测 (7) 2.2.2梁截面尺寸的检测 (8) 2.2.3楼板厚度的检测 (9) 2.3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9) 2.3.1钻芯修正系数 (9) 2.3.2框架柱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 (10) 2.3.3梁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 (11) 2.4承重构件配筋的检测 (12) 2.4.1钢筋直径的检测 (12) 2.4.2框架柱配筋的检测 (14) 2.4.3框架梁配筋的检测 (15) 2.4.4楼板配筋的检测 (16) 2.5 结构和构件损伤及缺陷情况检测 (17) 2.5.1 主体结构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的检测 (17) 2.5.2 主体框架结构构件的损伤及缺陷 (17) 2.5.3 其它承重构件的损伤及缺陷 (17) 2.5.4 围护结构构件的观测 (17) 3. 结构鉴定 (18) 3.1 结构计算参数的选择 (18) 3.2 结构的动力特性 (19) 3.3 层间最大位移 (20) 3.4 框架柱的轴压比 (20) 3.5 框架柱承载力验算 (20) 3.6 框架梁承载力验算 (21) 3.7 楼板承载力验算 (22) 3.8 地基基础承载力的评估 (23) 4. 结论与建议 (23)

4.1 结构检测结论 (23) 4.2 结构鉴定结论 (23) 4.3 建议 (23) 5. 附件 (24) (本页以下空白)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报告分析

委托编号:XXX-0001 报告编号:2012XXX000003— 报告页数: 共11页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报告 工程名称: XXXXXXXXXX 鉴定项目: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 委托单位: 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 地 址:XX 市XX 路XX 号 邮政编码: 3XXXX 话: 直: /、 057* ****** 057* ******

委托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

工程名称:XXXXXXXXXX 工程地点:XXXXXXXXX 结构形式:钢结构 报告编写: 报告校对: 报告批准: 签发日期: 工程概况 .......................................................................................................... 1..

二、鉴定目的、对象、方法及分级标准........................................ 三、鉴定依据 ............................................................... 2. 四、主要检测仪器 ........................................................... 4. 五、检测内容 ............................................................... 4. 六、现场勘验及相关数据..................................................... 4. 七、分析与评定.............................................................. 6. 八、结论 .................................................................... & 九、建议 .................................................................... & 附件一:平面示意图......................................................... 9.附件二:现场检测相关照片. (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