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课 少年的权利

第九课 少年的权利

第九课 少年的权利
第九课 少年的权利

【教学内容】第十课《谁为我们护航》

【教学目标】

1.了解未成年人的含义,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初步了解未成年人所拥有的各种权利的含义、内容和存在形式。

2.初步理解与权益相对的概念——义务,并能认识两者密切的关系。

3.学会正确分析发生在自己生活周围的各种权益侵害问题。

4.初步培养权益意识,能够初步分析、归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的含义,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未成年人所拥有的各种权利的含义、内容和存在形式。理解与权益相对的概念——义务,并能认识两者密切的关系。学会正确分析发生在自己生活周围的各种权益侵害问题。初步培养权益意识,能够初步分析、归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难点】与权益相对的概念——义务,学会正确分析发生在自己生活周围的各种权益侵害问题。初步培养权益意识,能够初步分析、归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

1.家庭保护:导入:可以从“家庭与自己的关系”的讨论入手,引入个人在家庭里获得的保护。关于“日记”的讨论彩开放的方式,不限定评价标准、答案与范围。介绍相关法律,并在进行法制观念教育时,将学生与父母关系、同学关系等道德两难问题作初步解释。请学生评析正文后续,“妈妈”和“我”的反应及一些同学的评论。辍学风波参考案例:几年前,一位家住甘肃的农民,见到村子里外出打工的青年都挣了钱,使家庭生活因此而富裕了,于是他就要自己正上八年级的儿子退学出去打工,并且未经儿子同意就到学校去办了因病休学的手续。他认为,反正初中毕业后也考不上高中,还不如早点儿去挣钱。就这样,他的儿子初中还没有上完就离开了学校。一份呼吁书:呼吁书表明父母整天与麻将为伍,没有心思和精力履行对孩子的抚养、监护和教育的义务及职责。不履行对子女应尽义务的家长是应负法律责任的。学生结合教科书中提供的事例,联系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讨论遇到类似的问题和情况应该怎么办?

2.学校保护:导入:参照教科书中所列案例“上课的权利”以及第一

3.社会保护:谁在雇用童工案例:14岁的农村姑娘小丽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加上自己也没有信心学习,因此父母让其辍学在家,辍学一个月后母亲让小丽到城里的一个亲戚家做保姆,在亲戚家里每天就是打扫打扫卫生、洗洗衣服、买菜做饭等一些家务活,亲戚对小丽不错活也不累而且每月还给小丽400元的工钱,小丽对此也感到很满意。青春的秘密:这一层与第一部分“家庭保护”中“请保护我的心灵绿地”案例都是涉及未成年人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但第一部分是局限在家庭内部,这里更加侧重社会组织和个人对个人隐私侵犯,是更进一步的。自由的通信: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搜集同学、老师或其他人开拆信件的案例,讨论如何依据法律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我们的作品有版权:除了教科书中的案例外,这里也可根据学生学习、生活中具体事例,如抄同学作业和其他人的作文等。抄别人的文章或作业,这和偷别人的东西没有两样,等于抢夺了他人的劳动成果,损害了他人的名誉。

4.司法保护:给学生提供案例了解司法程序过程中对未成年违法犯罪人的特殊保护就可以。

小结:

本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利益息息相关,未成年人是最容易受到侵害的一个群体,因此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让学生知道通过哪些途径来保护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小节可能就伤害到自己但却不以为然,因此,要培养学生树立权利意识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当受到侵害时应该积极的维护,学会保护自己。【板书设计】

第十课谁为我们护航

2、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3、社会保护:是国家用法律赋予的权利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实现,同时社会各界和公民负有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共同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4、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监狱、少年犯管教所等老丁改造执行机关,依法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行的专门保护。

5、我们要珍惜受教育权,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采取了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一系列措施,提供了法律保障,物质保障和师资保障。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包括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等义务。

【教学后记】

难忘的第一次优质课教案获奖

《难忘的“第一次”》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挖掘学生内心真实的独特的东西。 2、引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突出“第一次”带来的特有的感受及获得的启示。 3 、让学生分享彼此成长的故事,记录生活中难忘的瞬间。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难点:在习作中表达出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审清题目 1、(课前欣赏利用学生相片制作的短片。)人生是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描绘着精美的画面,课前我们跟随一组照片,展开那些尘封的记忆,一起回顾了那些让我们成长的第一次。 很多同学从刚才的图片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那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能想到哪些第一次?(学生说经历) 看来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太多太多的第一次了,今天我们就选择其中“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课件出示标题,老师板书课题) 2、题目的关键词是什么?(难忘)能说出你对这个词的理解吗?(学生说理解) 同学们是很会思考的孩子,这次习作不仅要写出第一次的经历,还要写出“难忘”。 二、明确习作要求: 1、那么这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进行一次习作。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还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 哪位同学读一读。 谁能用概括的语言说一说?(生: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还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老师相机板书:写清经历,写出启示。)

2、怎样能“写清经历”?最基础的是抓住事情的什么写?(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不要忘了,板书六要素) “启示”是什么意思?(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 师总结:非常正确,所以我们在习作时,不仅要以难忘的“第一次”为标题,还更应该写清经历,写出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自主选材,相互交流: 1、小组交流: 下面请同学们选择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试着在小组内说一说。老师给大家提三点要求(课件出示):(1)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说清难忘的原因。(2)在说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讲清楚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在一个同学讲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他有没有讲清楚事情的经过,说出自己的感受,有不清楚的可以适时提问。好,开始吧。 2、全班交流 同学们聊得真热烈,谁愿意把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与全班同学分享? 指名交流。(在他发言时其他同学要用心听,看他是否将事件过程讲清楚了?讲述中是否融入了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什么启示?当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师总结:同学们不仅听得用心,还谈出了自己的感受、看法。是呀,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通过刚才同学们绘声绘色的描述,老师也感受到这些“第一次”的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使我们的作文更生动、吸引读者的眼球呢?让我们再回到课文,回味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怎样写出自己的感悟的。 四、回顾课例,点拨提示: 1、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第四课,《顶碗少年》,回忆这篇课文,作者是怎么样把文章写得精彩生动的?(老师板书,语言、动作、环境等)除此之外,你觉得还可以怎样使自己的文章生动?(板书) 老师总结:是的,我们运用上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环境等描

少年王勃 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少年王勃教案 本文是关于少年王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用充足的时间,扎扎实实地落实初读要求,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教学难点:查字典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教学对策:初读课文时用充足的时间,扎扎实实地落实初读要求,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清生字的字形,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己尝试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了不起的人物,如司马光、怀素、孙中山等等,在少年时期表现出聪明才智和优良品质的,今天我们的课文就介绍,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叫什么名字?又做了什么令人佩服的事呢?打开课文听录音。 2、理解课文的大体情节。 参加宴会——写成名文——传诵千古 二、初读课文 1、引导学生带着所提出的问题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读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遇到不理解的语句可联系上下文尝试理解; (3)在弄懂每一个自然段意思的基础上,大致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尝试自己解决预习中有疑惑的地方,如还不明白,打上问号。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适时作个别指导。

4、检查自读效果时,教师重点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帮助学生正音。 5、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专注地听读,发现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帮助正音,特别要注意翘舌音。 6、出示课文中的部分词语: 文章宴会庆贺胸有成竹 才气秋景灿烂文思如泉 学生练读增强记忆。 7、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分节朗读。 8、分组朗读全文。 9、学生说一说,读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引导学生抓住线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四、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朗读情况。(出示生字读一读、再抽读) 2、引导学生把本课的生字分成两类,一类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左紧右松才好看;另一类是上下结构的字,抓典型,按比例书写。 2、重点指导书写“督、宴、读”。继续指导学生写字规范入体。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五、习字册上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节。 2、理解两句诗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骛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对课文的赏析,体会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过程

初一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1)-7

初一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1) 时间:2010年9月13日 周次:第三周 主题:统一教学进度,学习校语文教研组下发的备课组活动的要求 主备人:张平 过程与内容: 一、统一本学期的教学进度。以月考和期中考试为界限,月考前一、二单元精讲,开三单元,月考重点三四单元。 二、学习语文教研组下发的备课组活动要求。 1、定时间:每周一上午第四节。 2、集体备课坚持“四定”“六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达到“五统一” 3、完成相应听课任务;不少于16次,备课组长不少于18次。 4、作文教学以单元要求为主,每学期不少于6篇。 5、青年教师“五个一”,准备一堂优质课。 6、几个赛事的通知。 体会和结果: 这是开学以来的第一次教学活动,计划的制定关系到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展,通过本次活动,本组老师对学期教学任务有了清晰的认识,这对于安排好今后的教学无疑有很大的帮助。大家明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班教学实际,制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教案。 对本学期的教学来说,期中前的教学任务很重,有一个唐诗精华单元八首诗,还有每周一诗八首,同时还有五篇文言文。而且四个教师中有三个面对着新接班的问题,需要和学生有一个磨合过程。 初一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2) 时间:2010年9月20日 周次:第四周 主题:讨论并确定本学期学生课外阅读资料;讨论月考内容并准备月考试卷。 主备人:张平 过程与内容: 1、订阅资料。内容一方面要结合我们的语文教学,同时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学有兴趣。人手一份,充分利用。(语文学习报,30元/人) 2、月考时间:9月27日;7:50——9:50;120分钟; 3、考试内容:一到二单元的四首每周一诗。课外文言文。课外现代文阅读。作文。 4、出卷人:梁新兵老师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九课知识点梳理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九课知识点梳理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重点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意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点 1、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意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要求: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4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4.中共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7.怎样发展大众文化?概括 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必须做到: 1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4大力倡导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宣传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培养人们崇尚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礼会的进步。 8.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初一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1)

时间:2010年9月13日 周次:第三周 主题:统一教学进度,学习校语文教研组下发的备课组活动的要求 主备人:张平 过程与内容: 一、统一本学期的教学进度。以月考和期中考试为界限,月考前一、二单元精讲,开三单元,月考重点三四单元。 二、学习语文教研组下发的备课组活动要求。 1、定时间:每周一上午第四节。 2、集体备课坚持“四定”“六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达到“五统一” 3、完成相应听课任务;不少于16次,备课组长不少于18次。 4、作文教学以单元要求为主,每学期不少于6篇。 5、青年教师“五个一”,准备一堂优质课。 6、几个赛事的通知。 体会和结果: 这是开学以来的第一次教学活动,计划的制定关系到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展,通过本次活动,本组老师对学期教学任务有了清晰的认识,这对于安排好今后的教学无疑有很大的帮助。大家明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班教学实际,制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教案。 对本学期的教学来说,期中前的教学任务很重,有一个唐诗精华单元八首诗,还有每周一诗八首,同时还有五篇文言文。而且四个教师中有三个面对着新接班的问题,需要和学生有一个磨合过程。

时间:2010年9月20日 周次:第四周 主题:讨论并确定本学期学生课外阅读资料;讨论月考内容并准备月考试卷。 主备人:张平 过程与内容: 1、订阅资料。内容一方面要结合我们的语文教学,同时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学有兴趣。人手一份,充分利用。(语文学习报,30元/人) 2、月考时间:9月27日;7:50——9:50;120分钟; 3、考试内容:一到二单元的四首每周一诗。课外文言文。课外现代文阅读。作文。 4、出卷人:梁新兵老师 5、讨论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疑难点。 6、张平老师汇报浦东新区教研会的精神。 (1)明确备课要求:要有单元教学目标;口语表达,要从预备、初一练起来,利用课前三几分钟;作文、随笔日记要求,期中前要有三篇作文。 (2)期中考试内容:第一至四单元; 体会和结果: 以往订的杂志,因为和教学结合的不太紧密,教师只是放手让同学们自读,所以学生的收获并不大。这次的语文学习报会紧密地结合教学进度,相信老师们充分利用起来后,会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帮助的。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教科版七年级政治下册导学案第9课 少年的权利(无答案)

班级——姓名——————执行时间——第1课时总17课时 第9课少年的权利 一、学习目的 引导学生熟悉法律、感受关爱,培养珍惜权利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1、为了保障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是一个重要手段。 2、我国青少年学生受到我国哪些法律的保护?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未成年人的权利有哪些? 4、——————————————————是一个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国际性公约。 5、《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保护少年儿童哪些权利? 三、课堂讨论 事例:教材70页“我要上学”。 问题:张凡同学的什么权利被侵犯了?你认为他应该通过哪些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三、知识巩固(单项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我国对未成年人实施立法保护手段,其目的有—— ①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②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③避免未成年人因犯错误 而受到处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未成年人,是指————周岁以下的公民。 A、16 B、18 C、20 D、14 4、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有—— ①宪法②未成年人保护法③联合国儿童权利人约④刑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是—— A、生命健康权 B、安全权 C、财产继承权 D、肖像权 五、知识拓展 当我们走在繁华的大街上,只要稍叫留意就会发现,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行乞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未成年人。据调查发现,这些孩子多数是被乞讨集团采用雇佣、租用、诱骗、胁骗等手段,从贫困地区骗出来之后成为了为乞讨集团的赚钱工具。这些孩子每日都有规定的乞讨数额,如达不到,轻者挨饿,重者被打。 请用所学知识分析,乞讨集团的行为违法吗?为什么?

苏教版三年级《少年王勃》公开课教案(有配套课件)

苏教版三年级《少年王勃》公开课教案(有配套课件) 9 少年王勃 [目标预设] 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联系前文,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表现出的意境。联系语言文字和教师补充的相关资料,认识文思敏捷、才华横溢的王勃。 预习问题汇总: 1、都督是什么官职?(徐嘉诺等) 2、为什么客人不敢答应写庆贺文章。(陆敏睿、任君妮) 3、王勃还写过什么诗?(吴兴晗) 4、为什么王勃胸有成竹,但还要说试试呢?(陈阳、陈天昱) 5、王勃的《滕王阁序》共多长?(李佩河) 6、那位都督为什么知道王勃很有才气?(石旭) [重点、难点] 1. 能够联系前文,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表现出的意境。 2.进一步感受“文包诗”的文体特点。 一、问题导入。1.这是我班同学预习中提出的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请问题的主人分别来读读他的问题。2.指名读问题。(略)3.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二、解题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少年王勃》。齐 读课题。2.师:我们可能听说过电影《少年周恩来》,看过电视剧《少年包青天》,和我们的课文一课,为什么题目中强调“少年”呢?3.学生交流:

交代的人物的年龄,说明王勃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地方。4.总结:自古英雄出少年,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王勃。三、听说王勃。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地轻声地读读课文。2.指名分组读读这组词句:出示:(1)南昌滕王阁宴会都督(2)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3.指名分组读词的同时,相机提问,帮助理解。※读完第(1)组词语:出示滕王阁的图片,简介都督是当地的军事长官,南晶在江西省,简称是赣。联系第一自然段,运用这组词简单地说说故事的起因。师:对于王勃,都督最早了解多少?(学生交流。)他只是听说很有才气。(板书:听说有才气)※读完第(2)组词语:读完这组词语有什么发现?还知道哪些表示才思敏捷的词?※读完第(3)组词句,教师介绍:王勃的《滕王阁序》共多长?(李佩河)《滕王阁序》全文约有七百字,这是文中最有名的诗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诗。四、评说王勃 1.师:都 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2-4 自然段,走近王勃,说说你眼中的王勃是个什么样的人?(有才气,奇才) 2.默读课文2-4 自然段,边读边画,你从哪些字词里觉得王勃是个“奇才”?3.精读交流。※ [ “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①为什么大家不敢答应?(都督邀请的可都是一些名士呀。)为什么客人不敢答应写庆贺文章。(陆敏睿、任君妮)别人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时候, 王勃在干什么?② 出示:[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师]:把他们的表现联系起来看看,你发现了什

9少年王勃

9 少年王勃 ◆主备人:赵亚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并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小节。 4.学习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滕王阁和少年王勃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句激趣,看图导入 (一)诗句激趣。 1.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指导“鹜”的读音,板书wù) 2.看着黑板你能再把这句诗来读一读吗?(师:恩,你把这里边一个难读的字“鹜”给读正确了,而且还注意了停顿,很好。谁也想来读一读。) 3.这句诗短短14个字,却写出了4种各有特色的景物:落霞、孤鹜、秋水、长天。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诗句,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4.短短14个字却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让我们带着刚才的感受一起吟诵这句诗吧! (二)看图谈话导入。 1.是啊,这句诗出自《藤王阁序》。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有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三大名楼之一的藤王阁,(显示图片)唐初始建,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曾多次被毁重建,但因为一个少年的文章《藤王阁序》而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出示课文插图一:少年王勃英姿勃发的图,提问:这位英俊少年是谁呢?有这样一句谚语:自古英雄出少年。从古到今,有多少有名人士从小就崭露头角。我们知道的有七岁就能作诗的唐代诗人骆宾王,机智过人、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由这幅图,你想到哪些有关的词语来形容王勃呢? 板书课题:9、少年王勃注意多音字“少年 shào”。“少”字也是一个多音字,它还可以念多少的( shǎo)。 2.看课题,你最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引出:“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中心话题。 3.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少年王勃反思与教案

《少年王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海口市二十九小学林丽雪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少年王勃》 出示课题,齐读 2、引读第1、2小节 二、精读第三段 1、面对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这时王勃在干什么呢? 自由读第3小节,指名回答 “凝望”这个词表示怎样地看?说明了什么? 2、(指导观察图)站在滕王阁上,可以看到些什么?按顺序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指名说 3、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默读第3小节,画出文中的句子。 4、交流 (1)指名回答,出示: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2)老师把后面一句话改了一下,出示: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自由读这两句话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 指导朗读 读第三自然段 指导背诵 三、精读第四段 1、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它写出来了。(出示、读)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2)指导朗读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王勃是怎样写这句话的? 3、交流 (1)师:王勃边看边想。王勃在看什么,想什么?\ (2)正因为王勃边看边想,再加上他很有才气,此时,他已经知道怎么写这篇文章了,所以他才能——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 (3)理解“胸有成竹”,(板书:胸有成竹)并造句。 王勃是怎样胸有成竹地说这句话的?指名读“让我来试试吧!”齐读(4)于是王勃——板书: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文思如泉:指写文章的思路像什么? 笔走如飞:动作表演

六上人教部编版第九课第一课时《用好法律维护权利》教案

人教部编版第九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案 主备人:贾艳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具体内容,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人身自由权利不受侵犯; 2.了解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组成和意义,知道我国宪法和法律保 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身 自由权和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及应受的制裁 ; 2.懂得保护自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公民有哪些人身自由权利和生命健康权利,认识到人身 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生命健康是重要的人身权利,从而自觉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 2.当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时,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遇到社会上发生损害公 民的人身自由或伤害人的生命健康的行为,能够在不危及自己生命的 情况下用正确途径求教,维护其他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和生命健康权 利。 【教学重点】 1.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法律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

权不受非法侵害; 2. 中学生要自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教学难点】 1.未成年人维权方法; 2. 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授课时数】共 3 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法律导航: 一、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1.人身自由权利的含义和地位 (1) 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身 体(包括肉体和精神 ) 由自己支配和控制 , 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和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 (2)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必要条件。原因:公民具有人身自由,才有可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参与国家管理,享有其他各项自由和权利。 2.生命健康权的组成和意义 (1) 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 部分组成。 (2) 生命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的最高 人身权益。 (3) 健康权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健康权是我们重要 的人身权利。原因: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精神,是我们保持劳动能力、行为能力和快乐生活的条件。 (二)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受法律保护: 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表现在两方面:⑴法律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少年王勃》教案

9、少年王勃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课文共分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第二、三、四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滕王阁序》。第五自然段点明《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课文插图与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相得益彰,有助于学生领悟佳句。另一张是今天滕王阁的美丽夜景。可借此激发学生对滕王阁的向往之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具使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 一、借助学过的历史人物导入新课。 1、师:有这样一句谚语:自古英雄出少年。从古到今,有多少有名人士从小就崭露头角。我们知道的有七岁就能作诗的唐代诗人骆宾王,机智过人、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板书:少年王勃) 2、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有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三大名楼之一的藤王阁,(显示图片)唐初始建,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曾多次被毁重建,但因为王勃的文章《藤王阁序》而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对《藤王阁序》这篇文章赞不绝口。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少年王勃》就与《滕王阁序》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有关。 二、初读感知

9少年王勃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9 少年王勃 一、读题导入 1.中国古代的文学史和“四”字有着奇妙的联系,如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古都(西安、北京、南京、洛阳),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蓬莱阁、滕王阁)和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居初唐四杰之首。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只可惜27岁意外去世。诗圣”杜甫赞赏王勃的诗文是“不废江河万古流。” 2.总结:自古英雄出少年,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王勃。齐读课题。 二、初识王勃。 1.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讨论会认生字,选择描红; 2)读准大屏幕出示的词语; 3)自己读文,再小组读文,评价改正,读到满意为止。 刚刚在小组学习中从其他成员身上有所收获的请举手?祝贺你们在今天的第一次合作中大有收获。 2.汇报学习成果 1)汇报你们小组生字学习情况; 2)找小组读词语; 3)汇报读文,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 三、评说王勃 1、通过朗读我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王勃,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那个词最能说明王勃是怎样的人?(板书:奇才) 2.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王勃,看看“很有才气”是否“名不虚传”。边读边画,你从哪些字词里觉得王勃“是奇才”,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3.精读交流。 ※[“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①为什么大家不敢答应?(都督邀请的可都是一些名士呀。) 别人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时候,王勃在干什么? ②出示:[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 ③师:是啊,通过对比,让我们看到了王勃的勇气,有句话说得好,“艺高人胆大”因为有才气,才有勇气啊! ※[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①教师讲解:原本这位都督的女婿,也是一位学士,事先准备了一篇文章,打算在这次宴会上展示一下的,让别人写也只是客套话,这么短的时间,写出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_少年有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目有梦就有希望 师:如果梦想最终不能实现还有意义吗?师:“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有梦想,就有希望。”(课件板书) 从同学们的梦想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少年的梦想特点? 师总结:(板书) 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活动二:中国梦我的梦 除此外还有什么特点?(视频播放《中国梦》) 师总结:你的梦,我的梦,他的梦,每个人的梦,都是中国梦! 十九大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生1:有意义,我为此 而奋斗过,过程本身就 很精彩 生2:有意义,为我指 明方向和目标…… 生1:美好,积极向 上…… 生2:天真可爱,与人 生目标紧密相连…… 通过梦想宝盒的 形式可以让每个 孩子思考自己的 梦想,尤其是不 善于表达的同 学。 通过此活动,增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师生齐读重温十九大主题)师:介绍中国梦、努力实现中国梦取得的成绩、世界大格局中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引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师: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思考、分享、集体朗读 学生集体朗诵 强学生的社会责 任感,引导学生 体会祖国的强盛 同样为梦想的实 现提供了更高的 平台,更广阔的 空间从而把自己 的梦想与中国梦 紧密相连。引入 十九大内容,讲 解中国梦,紧密 联系时事,如博 鳌亚洲论坛2018 年年会。

9.少年王勃教案

9.少年王勃 陈贵菊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骛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和才华横溢.(难点) 教学准备 小黑板,板贴用的词句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人物故事,齐读课题) 1、出示词语齐读,谁能读出意思来? 2、出示诗句齐读,谁能读出停顿来?(板书停顿符号/) 二、复习课文,精读指导 一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你用上"先……再……最后……"说(参加宴会—写成《腾王阁序》—成为名文) 二分清主次,指导读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王勃被邀请参加腾王阁宴会?(指名读第一节) 他被邀请来参加宴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很有才气) 自读第一句话,谁能把"探望"换成另外一个词,又不改变原意,怎么读?(指名读) 2、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王勃写出的《腾王阁序》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 谁能读出句子的意思来?(读懂词语:千古传诵) 3、在这个故事当中,你认为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怎样写成《腾王序阁》的) ①找一找,哪个自然段重点讲写成了《腾王阁序》?(第4自然段) 提示:怎样才能读好课文呢?(要把自己当成是课文中的人物,像他那样去想一想,然后再读,才能读得好.(指名读第4自然段) ②读了课文,特别是读了第4自然段,你认为王勃是个怎样的少年? (板书:有才华) 你是通过读了哪几个词语看出来的?(板书:胸有成竹文思如

泉笔走如飞) 引导读懂这些词意 小结:王勃虽然年少,可他才华横溢啊! ③师问:参加宴会的就王勃一个人吗?那么其他人在干什么呢? ④朗读第2自然段,理解为什么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都督要求当场写庆贺的文章,时间又短,怕写不好,有难度) 相比之下,王勃是"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他怎么就能做到"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呢?请朗读第3自然段 ⑤王勃凝望江面,他看到了什么?谁用读来告诉大家? (指名读"远处的……飘荡……) 谁能读出那迷人的秋景呢?(指名读出意思来) 师边述(画面内容)边板贴词语: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一只野鸭披着落日的余晖 联想:假如你也看到了如此美丽的秋景,你会怎样呢?(指名说) ⑥小结引出诗句: 如此美丽的秋景,使王勃的心中充满了创作的激情,当即用了两句短短的话语就把这情景描绘下来了,你知道他用的什么句子吗? 出示并齐读诗句(板贴:落霞与孤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⑦谁能看着黑板,凭着对课文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相机板书) ⑧读到如此美丽的佳句,不光是我们认为王勃是多么的有才气,就连那位都督也终于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了,他竟忍不住拍案叫绝.谁来学学他拍案叫绝的样子读读他说的话?(指名读) 引导体会词意:拍案叫绝(好) 读好"奇才!真是奇才!"两感叹号的意思. 师:同学们,你佩服王勃吗?你想怎样来称赞少年王勃呢?(指名说) 三、总结全文:今天,我们读了一个王勃参加滕王阁宴会时当场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让我们又认识一个文思敏捷,才华横溢的少年王勃. 四、师生合作:朗读三,四自然段,准备背诵(教师引读课文3,4自然段). 五、练习:背诵3,4自然段. 六、交流,拓展: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课文九 少年王勃

课文九少年王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绿线内的三个字只识不写。 3、体会“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色,以及王勃的才华。 教学重难点: 诗文结合,理解诗的意思,情景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形容有才气的成语: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满腹经纶出类拔萃 博学多才见多识广 2、滕王阁简介 滕王阁位于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唐高宗永徽四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都督洪州时所建,故名滕王阁。滕王阁在历史上的兴废更迭达29次之多,现在的滕王阁主阁落成于1989年10月8日,共九层,净高57.5米,南北配有回廊连接的两个辅亭,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它濒邻南浦,面对西山,视野开阔。 二、自学要求 1.画出生字词,读准生字词; 2.读通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 (1)藤王阁整修一新,王勃应阎都督的邀请参加宴会。 (2)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滕王阁序》。 (3)点明《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四、王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的呢? 默读第1、2自然段,自学并同桌交流: 1.都督为什么要请王勃参加宴会?

2.都督要求客人写文章时,人们的表现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五、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并小组交流: 1.站在滕王阁上可以看到什么?在课文中画出有关句子; 2.王勃为什么会答应写文章? 3.都督为什么会称王勃为奇才? 六、这么迷人的江景图,王勃只用一句话就写出来了,是哪句话?在课文中找出来画上虚线。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这句话好在哪里? 3.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少年的权利教学设计

《少年的权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主动接近法律,感受法律关爱,认识权利,珍惜权利,树立强烈的权利意识。 能力:能够结合具体生活主动从相关的法律文件中检索、找到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权利。理解、明晰、辨别与自己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权益,形成对未成年人基本权益的清楚认识。 知识:知道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规定。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以《朋友别哭》为背景音乐,并出现一组有关儿童现状的图片,如饥饿、渴望上学等 如何才能让这些同龄人不哭?我们知道少年时代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得不到关爱或者受到伤害而未获得及时救助的话,对他产生的影响有可能是终生的。就像歌中唱的那样:“有没有一扇窗,能让你不绝望?有没有一种爱,能让你不受伤?”谁能保护这些身处困境的儿童?又有谁能保障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呢?(法律、立法保护。) 我们在法律初探中学到法律规定人们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那么作为公民一部分的青少年、未成年人法律赋予了我们什么样的权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感受法律关爱,认识权利。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少年的权利”少年的享有什么权利?收到怎样保护?有没有一部法律专门规定呢?生:《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组织教学 法律的规定 准确来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同学们能否回顾我们在课本60页中了解的我国基本法律中,未成年人保护法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属于《宪法》和《宪法》性法律,体现了它的重要)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基本法,那么谁知道我们法律上界定的“未成年人”年龄是多大?(18周岁)

9 少年王勃

9 少年王勃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并规范书写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结合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拓展积累一些描写建筑物、描写人有才华的成语,背诵第三、四小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提示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句的意思,通过想象、配乐朗读感受诗句的意境,受到情感的熏陶。 3.关注文中的主要人物,捕捉细节,采用图文对照、诗文对照的方式,感悟少年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的奇才形象,并体会其写作过程,学以致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感受诗句的意境,受到情感的熏陶,并能背诵第三、四小节。 难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并感悟其写作过程,学以致用在自己的创作中。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有针对性地落实易错生字新词;对于文中“都”“少”多音字的读音和意义,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2.在整体感知环节,运用提示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文章的结构,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单;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古诗导入,揭示课题

1.从幼儿园到现在,我们学习了很多古诗,谁能把自己喜欢的古诗名句给大家背一首?(学生背自己喜欢的古诗句) 2.老师也很喜欢古诗,尤其喜欢这一句。 出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问:知道这句诗出自谁之手吗?(学生回答后出示作者) 4.师简介王勃。 5.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王勃少年时期的一个故事。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9 少年王勃) 6.说到王勃,咱们一定会想到这幢楼。课件出示滕王阁图片。师引述:这幢楼的名字叫——?(生齐答腾王阁)(板书生字——阁< 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重点指导书写。这幢楼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根据预习单汇报所积累词语。师相机出示成语: 生齐读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 .课前大家预习了这一课。在学习课文之前,先看看这些词语和句子,能不能读好。媒体出示—— 读正确,注意“昌”字的读音,多音字“都”“少”读音并组词。 2.基本的读音,字词都会读,会写了,那么下面的这些成语你能读出韵味来吗?媒体出示—— A指名读 B师范读 C齐读 通过朗读,同学们不仅都能把字音读正确了,而且多数同学读的也非常有节奏和韵味,如果我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里,同学们有信心读好吗? 3.读文比赛,整体感知。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一)

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违法行为的内涵和分类,知道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了解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理解未成年人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即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妨害公共安全行为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明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3)在实际生活中,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情感态度观念 要认同法律、自觉守法;树立以守法为荣、以违法可耻的观念,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3.运用 学会区分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能判断中学生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初步做到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依法律己,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这一重点内容包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未成年人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危害性,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该类行为的

处罚。从理论上讲,该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占据的分量很重。从对学生的德育培养目标来看,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需要认识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处罚,从而增强守法意识。从实践的角度看,只有认识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危害性和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才能认同法律,自觉守法。从现实生活来看,部分中职生存在对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问题,不懂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才会出现违法的现象。这就要教育学生认同法律,自觉守法。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从理论上看,未成年人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虽然开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独立性,但由于认知水平所限,对社会复杂性认识不足,看问题容易偏激、钻牛角尖;还由于未成年人心理还不成熟,好奇心强烈,喜欢追求刺激,有爱表现自己个性的一面,又有急于融于团体的心理需要,从而出现爱模仿、爱从众的一面。从实践来看,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常常因一点小事,甚至一个眼神不对自己的心思,就会打架斗殴,导致违法行为的发生。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对未成年人而言就存在一定得难度。所以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就成为本课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教材先从生活中的常见事例来讲述违法行为的内涵,明确违法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次阐述中学生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即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妨害公共安全行为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危害性,强调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的处罚,最后引导学生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心智还不成熟,加上生活经验的欠缺,看问题偏激,爱钻牛角尖,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和意外灾害的侵害,所以需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中职学生思想活跃,个性活泼,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 9、少年王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9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 4、感受少年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9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准备:课件 一、导入。 1、指名读题。 2、在这里,少应该读shao,用少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 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二、初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应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词。 (1)自生字词。 (2)正音 昌、章:读翘舌音。诵:读平舌音。都、督:都是多音字,在这儿读du。 (3)带读,指读。 4、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 6、(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经过又怎样?结果呢?想一想,文章哪些部分写出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2、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自读第一段,你知道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吗? (2)探望可以换什么词? (3)(出示挂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4)当都督请人写文章,众人表现怎样? (5)齐读第一段。 (6)王勃是如何面对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诵:右边是甬,不能写成角。 读、篇:学习课课后笔顺,并按笔顺描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