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 知识溢出_一个文献综述_赵勇

2. 知识溢出_一个文献综述_赵勇

2. 知识溢出_一个文献综述_赵勇
2. 知识溢出_一个文献综述_赵勇

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

赵 勇 白永秀

内容提要:知识溢出是解释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概念之一。20世纪90

年代以来,知识溢出的研究单元从企业转向了空间,在城市与区域空间范围内对其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本文以知识溢出为主题,从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三个方面,按照文献

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以及知识溢出对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

长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基于空间层面,分析了目前知识溢出研究在方法和内容上

的最新趋势。

关键词:知识溢出 创新 集聚 知识生产函数 区域经济增长

一、导 论

知识溢出是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经济学分支解释集聚、创新和区域增长的重要概念之一。①在经济学文献中,Arrow(1962)最早阐明了知识的累积过程及其经济涵义,Romer(1986,1990)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技术知识的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特征是知识溢出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将知识作为独立要素引入生产函数,建立了知识溢出的内生增长模型。在Arrow(1962)和Romer(1986)的开创性研究基础上,知识溢出的研究最初主要局限于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文献当中,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使用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分析知识生产与溢出。在代表性的知识生产函数中,企业将新的经济知识作为创新活动的投入,创新产出作为创新投入的函数。企业的新知识既能促进本企业生产具有排他性的产品,也能溢出到其他企业并促进这些企业的创新,这些创新的技术知识又会溢出,从而形成不间断的企业间相互知识溢出,使得创新收益递增。但大量经验研究显示,在企业微观水平上,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决定性关系,知识生产与总体经济活动水平有关表明外部性的存在,这种关系在城市和区域等较广的范围内则比较显著,将企业作为知识溢出的观察对象并不合适(Audretsch and Feldman,1996,2004)。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者转向空间研究知识的外部性,强调知识外部性的动态特征,特别是在城市与区域空间范围内探讨知识在空间溢出的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促进集聚、创新和增长过程中的空间特征。已有文献沿着两条主线对知识溢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一条主线主要是解释知识空间溢出的发生机制,特别是阐释知识溢出与创新活动的地理分布关系。受Marshall(1920)启发, Kurgan(1991)强调了知识溢出的重要性,并将知识溢出看作是集聚(或外部递增收益)的三个来源之一。Jaffe et al(1993),Adams和Jaffe(1996),Audretsch和Feldman(1996),Acs et al(1999)等从专利引用、创新产出、创新活动空间分布等不同角度论证了知识溢出的存在性和可度量性,探讨了

* 赵勇、白永秀,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710127,电子信箱:xdz haoyong@https://www.doczj.com/doc/b02808458.html,。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西部地区城镇化综合比较与西部地区城镇化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批准文号:70473074)的阶段性成果。感谢审稿人的宝贵意见。

① 由于研究对象和视角的不同,知识溢出(s pillovers)、知识转移(trans fer)在一些文献中经常交叉使用。Fallah and Ibrahim (2004)恰当地区分了“知识溢出”和“知识转移”的含义,认为“知识溢出”是知识无意识的传播,而知识在人或组织之间有意识地交流则是“知识转移”。

144

知识溢出在促进集聚和推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第二条主线将创新和集聚作为知识溢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中间变量,研究知识溢出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城市水平上,城市经济学家分别从知识溢出促进创新以及知识溢出导致集聚两个方面,探讨了知识空间溢出对城市生产力和城市规模增长的影响(Black and Henderson,1999;Glaeser and Saiz,2004;Henderson and Wang,2006)。①在区域层面上,同样基于创新和集聚两个中间变量,讨论了知识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包括知识溢出对区域内部和相邻区域间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影响。大部分研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寻求知识溢出的空间轨迹与模型(Anselin et al,1997, 2000;Funke and Niebuhr,2005)以及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和收入的影响(Keilbach,2000;Costa and Iezzi,2004)。

从知识溢出研究单元转换可以看出,知识溢出成为影响空间集聚、创新与区域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成为解释空间相互作用的切入点,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将知识溢出、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解释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本文将围绕知识溢出、集聚与区域增长这一主题,主要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知识溢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概括。

二、知识溢出机制

知识溢出的存在及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Krugman,1991),但将知识溢出融入空间分析存在两方面的挑战:一是寻求知识溢出的理论基础,或者说解释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二是如何识别和测度知识溢出(Audretsch and Feldman,2004)。知识溢出效应是由知识的外部性特征决定的。Caniels (2000)将知识溢出看作是通过信息交流而获取的智力成果,并且不给知识的创造者以补偿,或给予的补偿小于智力成果的价值。知识溢出的本质在于知识的社会回报率明显高于私人回报率(Griliches,1992)。知识溢出的过程是不同主体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无意识的传播过程,这一过程既可以在较近的空间范围内,也可以在比较大的空间范围内。显性知识可以编码化、记录,以专利或书面文字等形式存在,能够通过间接的方式,在比较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传播。隐性知识难以进行编码化或记录,只能通过直接的互动和交流,在特定区域范围内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不断接触等形式进行交流传播。根据主体之间互动、交流形式的不同,知识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在个人和区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发生溢出,知识溢出机制至少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基于知识人才流动的知识溢出机制

根据知识植根于个体的特征事实,现有文献将知识人才的流动看作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知识人才在不同空间范围的流动并与周围群体发生互动和交流,一方面促进了新知识的创造,另一方面加快了知识在不同群体之间的传播(Almeida and Kogut,1999)。特别是在产业活动空间集中的区域或人口密度多样化的城市中,知识人才在不同企业和区域的流动以及与不同群体的互动交流,促进了知识在不同群体和区域之间的传播扩散,进而促进技术进步。Malecki (1997)、Almeida and Kogut(1999)等的研究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基于知识人才流动的知识溢出与经济主体的吸收能力(经济主体意识到、吸收以及应用科学知识)的概念是紧密联系的。吸收能力影响知识溢出吸收效率的作用过程还受特定知识溢出类型(自然科学溢出和社会科学溢出)以及特定的知识溢出机制(研究溢出和人力资本溢出)所决定(Los and Verspagen,2000;Audretsch and Feldman,2004)。此外,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影响着知识溢出效率。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能够把不同的个人、群体、产业和区域有效地连接起来,基于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历史延

①L ucas(2001)、Lucas and R os si-Hans berg(2002)研究了知识溢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145

续性、建立在共同信任及理解基础上的联系,能够有效地交换信息,促进集群中知识的持续流动和扩散,特别是隐性知识的溢出(Cockburn and Henderson,1998;Stuart and Sorensen,2005)。

2.基于研发合作的知识溢出机制

大学研发机构和企业研发部门被内生增长理论看作是知识创造和溢出的重要源泉。产学研之间的交流和研发合作为知识溢出创造了可能,特别是那些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产学研创新网络,公司技术人员、大学研究人员以及企业家通过非正式交流或各种正式的学术研讨会交换异质性知识,实现技术知识的溢出或扩散。研究型大学作为重要的知识溢出源泉,通过义务支持当地区域、转移技术以及安排学生在当地就业等形式,为企业、个人和政府机构相互作用提供了平台,从而便于知识溢出(Feldman and Francis,2002)。Charlot and Duranton(2004)基于法国城市中个人工作交流外部性的研究反映了通过交流发生的知识溢出。产学研合作和交流过程中,技术的相似性以及文化的相似性影响知识溢出的地理分布与效率(Combes,2000;Maurseth and Verspagen,2002;Hussler,2004),原因在于这些因素影响互动交流的效率,进而影响知识溢出的效率。此外,较高的外部进入溢出(incoming spillovers)对产学研合作的可能性以及相应的知识溢出具有正面影响,企业可得的公共知识池(knowledge pool)对于企业来说更为重要,原因在于创新过程更可能从企业与其它研发机构的合作协议中获得收益。

3.基于企业家创业的知识溢出机制

通过企业家发生的知识溢出与新企业的建立和成长有关。企业家活动不仅仅涉及发现机会,而且包括溢出知识的利用,企业家在企业聚集区域创业能够获得大量的隐性知识,拥有创意或专利的企业家通过创立企业并与不同的群体发生互动和交流,特别是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通过缄默的方式发生知识溢出。基于企业家创业发生的知识溢出会以新建企业率、自我雇用率和就业率等形式表现出来,Audretsch and Stephan(1996),Zucker and Bre wer(1998)对新生物科技企业与明星科学家(star scientist)区位分布关系的研究证明,大学内的明星科学家能够在新创企业运用他们的知识,在新创企业中存在明星科学家的知识溢出效应。具有新知识的主体内生的利用知识溢出表明,知识存量产生了知识溢出,企业家创业活动在知识溢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区位在企业家创业活动中发挥了重要影响(Audretsch and Fritsch,2002),在经济活动空间集中的区域,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临近不仅为面对面的交流提供了便利,而且有利于企业间前向后向的市场联系,更有利于劳动力的进一步集聚以及知识溢出(Storper and Venables,2004)。新知识的溢出扩展了企业家技术选择集合,为企业家识别利用机会以及创立企业提供了可能。同时,企业家创立企业可以吸引其他资源进一步在该区域集中,在具备一定基础设施条件下进而形成集群。

4.基于贸易投资的知识溢出机制

贸易是技术知识溢出的重要渠道,贸易商品是物化型技术知识外溢的一种重要传递渠道。嵌入了先进技术的贸易商品给予技术落后区域模仿前沿技术的机会(Keller,2002),通过掌握应用这些创新知识进行模仿创新,在“干中学”的模仿过程中,落后区域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除了贸易之外,跨区域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FDI同样是知识溢出的重要渠道。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实施FDI过程中,采用先进技术对当地企业产生示范作用,或者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或合资发生技术知识溢出或转移(Blomstr?m and Kokko,1998)。更为普遍的是,跨国公司子公司会以供应商、顾客、合作伙伴等身份与当地企业建立起业务联系网络,从而通过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带来技术知识溢出(Wang and Blomstrm,1992)。在通过贸易投资发生知识溢出的过程中,落后区域吸收溢出知识的效率高低取决于该区域本身知识存量和吸收能力,一个区域只有在拥有大量知识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吸收能力才能理解、评估、融合与使用外部环境中的知识,才能将区域的外部知识转化为可应用的知识(Harabi,1997;Agra wal,2002)。

146

5.小结

尽管大部分研究基本达成一致,知识溢出是重要的,但是仍然没有说清楚知识如何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以及在不同人员之间溢出,也没有对这一过程进行模型化说明,有关知识溢出的证据都是间接的。造成理论解释力不足的原因在于,知识溢出时并没有留下很明显的痕迹和直接的证据,在解释其发生机制时面临很大困难。此外,知识溢出的发生是一动态过程,受主体特征、产业与区位以及区域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知识溢出微观理论模型的建立非常复杂。Fujita and Mori (2005)认为,发展K-Linkage的微观基础极具挑战性,在建立知识溢出的微观模型过程中,知识的创造必须和知识的转移以及学习明确区别开来。新思想的创造以及异质人群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然而,区域人群之间的异质性通过交流和移民会随着时间而改变,K-Linkage在本质上是动态的,全面地处理这个问题需要构建一个动态的框架。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知识溢出发生机制仍是亟待刺破的理论“黑箱”。

三、知识溢出与集聚、创新

知识空间溢出具有的局域性特征,使得经济活动的地理区位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会有效地促进知识溢出,知识溢出与集聚呈现出内生互动关系,并且知识溢出影响集聚动态。由集聚而形成的不同经济结构对创新具有不同的影响,知识空间溢出对创新的影响呈现出随着距离的增大而衰减的特征。

(一)知识溢出与集聚

1.知识溢出与集聚的内生互动

知识溢出和集聚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显而易见的。知识溢出的存在促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空间集聚提高了经济主体交换思想以及意识到最初重要知识价值的可能性,特别是降低了科学发现和科学商业化的成本,进而促进集群的发展和创新产出的增长(Audretsch and Feldman,1996; Feldman,1999)。这些研究初步对知识溢出与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存在的问题是,知识溢出和集聚的讨论是分离进行的,缺乏对二者之间内生决定关系的深入研究。这导致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在经验研究中产生估计误差;二是如果对知识溢出作为集聚来源的重要性没有恰当地评估,任何旨在提高集聚和知识溢出福利效果的政策很可能存在误导(Carlinoetal,2005;Jun,2005a)。

事实上,知识溢出和集聚之间的关系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互相强化的,表现为累积循环因果关系。尽管Krugrnan(199l)、Venables(1996)试图通过引入区位因素架起经济和地理之间的桥梁,但由于建模的困难,并未将知识溢出促使集聚的过程模型化。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在于:一是在知识溢出发生机制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将空间因素纳入经济分析存在理论障碍;二是知识溢出与集聚的内生因果循环关系需要动态框架来描述。

最近的研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Keely(2003)发展了一个动态框架,将知识溢出看作是异质性熟练工人交互作用的结果,随着交互作用范围的增大,形成工人之间的集群以及技术集群的分布,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集群间的知识溢出。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知识溢出与集聚之间的内生互动关系,但模型中的集群是以知识的革新和共享为基础的特定集群,缺乏一般性。Berliant et al(2006)建立了一个一般均衡搜寻理论模型,考察知识交换及其对集聚活动的交互关系。拥有差异化知识的个体通过搜寻“搭档”以交换思想并创造新知识,进而实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由此导致人口的集聚。在存在内生人口移民的条件下,较高的技术水平将提高生产效率并进一步促进集聚,而较大规模的人口为知识溢出与集聚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渠道,知识交换的模式更加专业化、更有效率。这一模型的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知识溢出发生机制的微观基础,而且对二者之间的内生互动关系进行了较为完善的模型化。

147

在实证检验方面,一是通过构建显示产生溢出部门和接受这种溢出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溢出矩阵)的方法,研究产业间部门内部知识溢出动态与集聚之间的作用关系。Forni and Paba(2002)通过对产业内和产业间知识溢出的分离实证发现,知识溢出与投入产出关系紧密相关,通常在上下游产业部门之间发生,知识溢出在产业内与产业间的动态联系促进了产业集群。这种方法能够清楚地观察知识溢出的路径以及各部门之间复杂的互相依赖过程,但是该方法难以排除产业间先验的市场规模效应影响。二是通过建立知识溢出与集聚的联立方程对二者的内生关系进行检验。Jun (2005a,2005b)使用3SLS联立方程对知识溢出与集聚的内生决定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这种方法克服了传统的单方程模型没有考虑内生性和可能存在的误差项所带来的缺陷,提高了估计的精确性。此外,Kolko(2007)针对传统的对知识溢出、投入共享以及劳动力池的衡量方法只能解释服务业集聚中很小一部分的缺陷,采用产业共同集聚的方法,对一系列服务产业区位模式的考察证实,服务产业的共同集聚是由知识溢出和基于区级层次上的直接贸易关系促成的。

2.知识溢出与集聚动态

Keely(2003),Berliant et al(2006)等人强调知识溢出与集聚的内生互动关系,并在模型化方面取得了进展,为深刻认识外部性与集聚的关系做出了贡献。但相对于全面地理解知识溢出与集聚的内生互动关系来说,还需要进一步考虑成本外部性的作用。事实上,经济集聚是由成本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知识溢出)共同作用形成的(Fujita and Thisse,2002)。Berliant(2002)第一个将知识溢出与区位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模型化,研究了城市结构内生形成。城市的均衡结构(集中、分散或者联合)取决于消费者距离企业的通勤成本、知识溢出水平、企业数量。企业和家庭在经济和地理上的交互作用内生地决定了均衡的城市结构。模型存在的不足是,知识溢出机制被看做外生给定,将知识溢出与人口集聚的双向互动排除在外。Alonso-Villar(2002)发展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在垄断竞争框架下将二者结合起来解释都市区的形成。假定存在制造业部门和教育服务业部门的情况下,使用核心-边缘模型说明,城市集中不仅与递增的规模报酬和城市间的运输成本有关,而且与人力资本溢出有关,人力资本外部性成为经济活动集聚以及城市增长的要素,成本外部性与技术外部性(知识溢出)构成了集聚的向心力,而城市内部拥挤则成为城市集聚的一种离心力。该模型将成本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相结合,实现了新古典城市经济学方法与新经济地理学方法的结合。

技术外部性(知识溢出)和成本外部性的共同作用不仅促使经济活动在一定的空间集聚,而且根据生产的标准化程度、知识溢出与成本外部性在生产中的不同作用,集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动态化特征。Henderson(1997)指出多样化溢出对新兴的部门很重要,但专业化溢出对成熟产业显得更为重要。这样,非标准化和非贸易产品的生产趋向于多样化的大都市区,而传统标准化的生产更多地集中于专业化的出口型城市。Fujita and Ishii(1999)使用日本9个电子产业的企业数据发现相似的结果。他们的分析表明,企业的研发活动单独地布局在东京、京都等大城市,试错性生产工厂绝大多数布局在大都市区,而大批量生产的工厂往往布局在小城市和乡村。Duranton and Puga(2002)对工厂区位重新选择与城市专业化和多样化关系的研究表明,1993—1996年法国83.7%的新工厂创立在高于全国多样化平均水平的就业区,45的重新进行区位选择的工厂趋向布局在高于全国专业化平均水平的就业区。这表明,新工厂大多数创立于多样化的城市里,多样化城市是新工厂的“保育所”(Nursery Cities),而多数工厂的区位重新选择都是从多样化城市到专业化城市。

(二)知识溢出与创新

与知识溢出和集聚的内生互动关系相类似,知识溢出影响着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反过来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也会对知识溢出产生影响。由于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大量研究对产业内和产业间知识溢出在创新中的相对作用进行了实证,同时就知识溢出与创新的地理分布关系以及知识溢出对不同区域空间创新的影响给予了关注。

148

1.专业化溢出、多样化溢出与创新产出

知识溢出的存在促使创新活动空间集中,空间集中导致的地理邻近不仅降低了创新活动内在的不确定性,而且提高了企业交换思想的可能性以及意识到最初重要知识价值的可能性,特别是降低了科学发现和科学商业化的成本,进而促进集群创新网络的发展和创新产出的增长。Jaffe et al (1993),Audretsch和Feldman(1996)等学者的研究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

按溢出双方是否属于同一产业,知识溢出可划分为不同产业间所形成的多样化溢出和同一产业间所形成的专业化溢出。与此相关的问题是,专业化溢出和多样化溢出在区域创新中的相对重要性。以MAR为代表的研究强调,同一行业间知识溢出和垄断市场结构更有利于区域创新产出;而以Jacobs为代表的研究认为,不同行业间知识溢出和竞争的市场结构更有利于创新产出。针对MAR溢出与Jacobs溢出的争论,理论界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Glaeser (1992)使用美国170个城市6个最大工业部门的就业数据,第一个检验了专业化、多样化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多样化有利于城市就业的增加,专业化减少了城市就业增长。Feldman和Audr etsch (1999)对美国城市产业和公司水平两个层次的回归分析发现,互补性行业越多则创新产出越多。对欧洲、北美等区域的大量研究也得出了基本类似的结论(Cainelli and Leoncini,1999;Usai and Paci, 2002;Cingano and Schivardi,2004)。但Carlino(2001)使用都市区人均专利数作为对创新的衡量,就美国都市区的研究提供了地方化知识溢出的证据。Henderson(2003)利用生产方程对美国机械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研究证实,专业化溢出比多样化溢出更为显著。吴玉鸣(2007)对中国省域研发、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的空间计量分析表明,MAR溢出对区域创新活动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而Jacobs溢出对区域创新产生了不显著的负相关。

从现有研究来看,由于地理单元、衡量指标、产业性质以及选取年限上的差异,研究结论存在非常大的争议。正如Glaeser(2005)所言,“到目前为止,已有文献似乎还没有解决集中和多样性的作用问题,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样本产生不同的结果,表明在这个论题上还没有普遍的真理。”事实上,专业化溢出和多样化溢出在创新中的作用,并不必然存在哪一类型更重要的问题,专业化溢出与多样化溢出的作用根据产业类别、产业发展阶段、技术特点以及区域范围、发展水平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在制造业中,MAR知识溢出在成熟产业中作用更加明显,Jacobs溢出在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Henderson et al,1995;Duranton and Puga,2000;Elisabet Viladecans-Marsal, 2004)。在服务业当中,多样化溢出作用更重要,而专业化溢出作用不是很明显。Combes(2000), Rosenthal和Strange(2003),Ellison et al(2007)等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

2.知识溢出与创新地理

一些更加细致的研究指出,知识空间溢出的局域性或空间根植性特征,使得地理距离临近性对知识溢出吸收效率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对创新的作用程度存在一定的范围,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衰减。Audretsch和Feldman(1996),Anselin(1997),Maurseth和VersPagen(2002),Rosenthal和Strange(2004,2005)等的研究支持了上述结论。这类研究针对知识空间溢出的特征,认为知识溢出对创新影响的决定因素是地理范围,所用知识生产函数由度量创新指标的被解释变量和一些可能的解释变量组成,这些变量都是同一地理单元的。

针对以往研究忽视区域间相互作用或空间相关性以及空间异质性可能带来的估计误差,最近的文献就知识溢出对相邻区域创新产出影响进行了关注。这类文献运用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及变系数地理加权模型(GWR)等空间计量方法较好地验证了区域创新中知识溢出的地理空间效应,知识溢出会对相邻区域产生影响,但影响边界存在一定的范围。在计量模型方面,Anselin (1998,2000a,2000b)针对相邻空间跨部门数据存在的空间自相关情况导致的估计错误,使用恰当的估计参数将空间相关性引入模型,正式模型化了空间外部性。

149

基于新近发展起来的空间计量方法和模型,大量实证研究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例如,Fischer 和Varga(2003)用空间计量方法证实了知识溢出空间效应的存在,溢出效应超越了行政区域的地理范围,并且这种溢出呈现出明显的距离衰减趋势。Bode(2004)对20世纪90年代德国的计量检验发现,区际知识溢出整体上对区域创新贡献明显,但受空间交易成本影响,仅有部分知识溢出可为邻近的低研发强度区域所利用并受益。Lim(2003)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同时考虑了区域内部和区域间知识溢出对创新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及差异,更加全面地分析了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基于1990—1999年美国都市区专利数据的研究表明,都市区创新活动高度集中于少量的都市区中,在跨都市区域边界地区也存在知识溢出现象,创新行为比经济行为具有更高的空间集中度。Peri(2005)使用专利被引用数据对1975—1996年北美和欧洲113个区域22年的数据分析表明,通过技术流动从外部获得的研发对创新活动有极强的正效应。吴玉鸣(2007)就中国的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与创新的空间计量研究,证实了区域创新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知识溢出存在空间局域性,地理距离仍是影响知识溢出的重要因素。龙志和、张馨之(2007)分别从中国省域和地级市两个层面检验了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在省级空间尺度上不显著,但在地级空间尺度上非常显著,整体上看,区域溢出随距离衰减,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知识溢出与创新地理的研究日益深入,但仍然存在不足:第一,没有区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由于获取数据的限制,多用专利、就业人数等变量来代替创新产出,而将对创新具有更大作用的隐性知识遗漏掉,所得结论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较大出入。第二,计量检验时选取样本区域大小的差异导致结果不具有可比性。研究选择的空间尺度过大可能无法测度到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空间溢出,同时,实证选取空间范围大小的不同以及空间的异质性使得分析结论不具有可比性。例如,对欧洲各国较小的国土面积实证分析的结论与对美国、中国等较大面积的分析结论不具有可比性。

四、知识溢出与区域增长

基于地理媒介的知识溢出不仅对创新活动地理分布产生影响,而且会对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产生影响。空间因素在区域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为新经济地理学所强调,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过程是很难分开的,经济活动在空间的集中正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事实之一(Audretsch and Feldman,2004)。在研究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或空间相互作用过程中,空间知识溢出因素受到了极大关注。这些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解释知识溢出促进区域增长的作用机理;二是就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及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知识溢出促进区域增长的作用机理

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研究沿着两条路径推进:一是在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将空间因素包括进来,强调知识溢出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知识溢出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进而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条路径是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强调知识溢出在空间集聚中的作用,知识溢出通过促进空间集聚,由集聚而实现经济增长。

1.知识溢出、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

内生增长理论将创新看作为“知识溢出促进创新,创新促进增长”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把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要素投入与知识积累,特定区域的增长受到其他区域(特别是相邻区域)经济增长溢出的影响。这类研究以研发活动为对象,使用专利和新产品发布数量来表示有关创新数据,依据劳动力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研发费用等变量来反映知识溢出、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不同层面的实证分析提供了有关知识溢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证据。

150

在城市层面,基于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力资本和知识主要集中在城市的特征,将城市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引擎(Lucas,1988)。城市中人力资本的外部性或相互作用产生知识溢出,知识溢出的发生会提高就业者的知识水平,进而对城市就业者的工资及生产率产生影响。研究过程中用就业人员学历构成及其变动反映城市人力资本和知识水平存量及其变动,进而间接反映城市中知识溢出水平及其变化。例如,Moretti(2004a),Glaeser和Saiz(2004)等对大学教育的溢出效应估计表明,教育的社会收益大于个人收益,城市中具有大学学历人群比例的增加不仅对工资具有正的效应,而且会提高专利数量和经济增长率。Charlot和Duranton(2004)使用独特的调查方法记录了个人工作交流的外部性,对法国城市中交流外部性的估计发现,通过交流外部性发生的溢出效应对工资的影响在13%—22%之间。

在区域层面,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将产出增长率看作是知识存量的线性函数,知识增长率依赖于研发投入、知识溢出以及其他外生变量,知识溢出依赖于区域之间的地理距离、技术差距以及各个区域的学习能力,分别使用非空间计量和空间计量两种方法验证知识溢出对创新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Cani?ls(2000)将空间临近融入技术差距增长模型,对欧洲区域的实证研究表明,知识溢出在领先和落后地区的流动是双向的,但是领先地区向落后地区的溢出更大,外生知识增长率是影响区域增长的主要变量。López-Bazo et al(2004)研究了区域间生产技术外部性对收入水平以及增长过程的影响。对欧盟区域的实证分析表明,知识溢出抵消了空间层面的边际收益递减,区域间知识溢出促进了所有区域技术进步,给定相邻区域的增长和最初生产力促进了其他区域的增长。Cainelli(2003)运用改进的“追赶”模型,采用投入产出方法进一步检验了1980—1992年欧洲89个区域产业区内、国内产业区之间和国家之间三个层面的知识溢出对各区域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对三者的影响程度各异,但是对三者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显著。Cassar 和Nicolini(2008)研究了局域化技术溢出对增长的影响程度,邻近区域间的研发投资溢出效应提高了彼此创新成功的可能性,从而促进了增长。

最近的研究考虑到空间异质性以及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空间自相关,使用新近发展起来的空间计量方法对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Kose和Mooma w(2002)使用改进的Romer模型,研究知识溢出对欧洲各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57个区域的实证分析显示,R&D强度和R&D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Funke和Niebuhr(2005)使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和稳健的估计技术,测度了区域R&D强度与区域技术溢出对西德功能区1976—1996年间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知识溢出效应超越了功能区的边界,特别是地理邻近区域的知识溢出促进了功能区的经济增长。Fischer et al(2006)使用1997—2002年期间203个区域的专利数量来代替知识存量,利用空间面板模型验证了知识溢出导致的知识存量变化对相邻区域生产力差异的影响,知识溢出的生产力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临近而增强。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研究强调了知识溢出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但是遗漏了知识溢出空间维度的考虑,没有区分或者忽略了全域知识溢出与局域知识溢出差异在创新及增长中的影响。新经济地理文献在知识溢出局域化特征的基础上扩展了这一分析框架,指出知识溢出与集聚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导致的累积性区域增长。

2.知识溢出、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新经济地理学基于隐性知识溢出的局域性特征,强调地理邻近的知识溢出在产业区位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集聚作为“知识溢出促进集聚,集聚促进增长”过程的一个中间变量。空间聚集与经济增长被看作是一个互相影响的内生化过程,集聚与增长的关系强烈依赖于知识溢出的空间特征,在城市和区域层面分别对知识溢出、集聚与经济增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51

城市层面的研究关注就业密度或人力资本密度变化对城市生产力的影响。这类研究通常假定城市间人口完全流动并将城市中劳动供求相结合,城市较高的教育水平引起的实际工资相对提高诱使其它城市的工人迁入,工人迁入带来的就业人口密度提高促进了当地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知识在不同群体之间的溢出水平,相应地提高了城市创新和生产力水平,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和个体城市规模的增大。例如,Ciccone和Hall(1996)测算了人口密度对生产力的影响,城市规模或密度提高一倍,生产力将提高3%到8%。Glaeser和Mar′e(2001),Ciccone and Peri(2006),Carlino et al. (2007)的研究表明,就业密度提高一倍,工人工资将提高15%,人均专利水平提高20%。Henderson 和Wang(2006)将都市区增长与一国范围内教育程度结合起来研究了城市增长问题,发现了明显的知识溢出效应,该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提高而提高。

在区域层面,考虑到增长空间效应,将内生增长理论与内生区位模型结合起来,对集聚与增长进行了综合研究。Walz(1996)基于知识溢出的全球性较早的发展了集聚与增长内生的理论模型。Martin和Otta viano(1999)在Martin-Rogers(1995)区位框架中引入Romer(1990)式增长机制,在存在地方化知识溢出情况下,创新率的增加足以补偿南部在产业上的损失,产业集聚对两个区域都有利,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有利于创新和经济增长,增长的提高将促使产业进一步向该区域集中。Baldwin和Forslid(2000)通过将Romer(1990)式的内生增长模型引入克鲁格曼核心-边缘模型,建立了一个长期增长与产业区位共同内生决定的模型。其分析表明,内生增长创造了新的累积循环因果效应,是一种强有力的向心力;而区际知识溢出则是一种强有力的离心力。降低思想贸易成本的一体化政策鼓励经济活动的扩散,而降低产品贸易成本的政策却会鼓励集聚。集聚加快所有区域实际收入的增长,这种动态收益有可能补偿边缘区域因产业迁出而遭受的静态收入损失。Fujita和Thisse(2002)将克鲁格曼核心-边缘模型与格罗斯曼-赫尔普曼模型结合起来,在核心-边缘模型中引入研发部门,从事研发工作的熟练工人流动发生的知识溢出是研发部门创新活动的源泉,创新部门和生产部门在一个区域的集聚会促进核心和边缘地区的增长并导致帕累托均衡结果。

尽管上述研究在将内生增长理论与内生区位模型结合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综合模型中增长分析过于简单,而且缺乏经验研究对理论假设的检验。另外一个不足是,没有将知识溢出与成本外部性结合,发展有关外部性、集聚与增长的综合性模型。因为一些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空间集聚互相自我强化作用过程并不需要地方化技术知识溢出,而只需通过市场机制成本外部性发挥作用(Martin and Ottaviano,2001;Ya ma moto,2003)。当然,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二)知识溢出与区域增长趋同

空间的异质性与空间的交互作用越来越为空间经济学所强调。知识溢出作为空间交互的重要途径之一,知识溢出的局域化效应使得区域之间的交互作用仅限于相邻区域之间,相邻区域的交互作用会对其增长与收入水平产生影响,出现区域趋同(Magrini,2004)。基于新近发展起来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现有研究对区域之间的空间交互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不同观察单元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知识溢出促进区域增长及趋同的证据。

Rey和Montouri(1999)考察了美国区域(各州)收入的收敛性,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估计得出美国地区间经济增长收敛的结论,技术溢出或要素流动等具有地理维度概念的理论机制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Keilbach(2000)系统总结了知识溢出、集聚动态与区域增长的相关文献,地理邻近在知识溢出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产业区位或产业区的形成都与知识溢出有关,知识溢出的存在致使集聚呈现出动态特征,产业区位的变化或集聚动态的演变,促使不同区域生产力或收入出现趋同。通过建立多区域模型,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对西德的实证显示,知识溢出不仅对集聚动态而且对区域增长也有影响。Caniels和Verspagen(2001)利用模拟研究方法,建立多区152

域演化经济模型并证实,区域之间知识溢出决定了区域的增长,接受其它区域知识溢出的区域能够实现更快的增长。知识溢出的强度依赖于区域之间的距离,去除掉区域间知识溢出障碍将导致区域之间较大的收入差距。

Baumont et al(2000)将地理维度的数据融入欧洲区域趋同的估计当中,强调了空间溢出效应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以1980—1995年间122个欧洲区域为样本,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和地理权重矩阵证实,欧洲区域是互相依赖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使相邻区域对一个区域的平均增长率具有正的影响,并使用模拟方法(Simulation Techniques)证实给定区域的随机波动会影响到所有其它样本区域。Costa和Iezzi(2004)通过比较不同的动态面板数据估计过程以及测定劳动生产力序列中小样本偏差和单位根自回归过程,使用动态增长模型估计了技术知识溢出对区域趋同的作用以及创新对区域劳动生产力的影响。对意大利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区域之间的技术知识溢出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渠道,大多数创新资源来源于相关的溢出机制,技术溢出密度受到地理和区域生产结构的影响。龙志和、张馨之(2007)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方法,从省级和地级两个空间尺度,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空间集聚、区域外溢和收敛性等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区域外溢在省级空间尺度上不显著,但在地级空间尺度上非常显著,整体上看,区域外溢随距离衰减,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表现得更加明显;省级区域经济增长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空间俱乐部收敛,而在地级空间尺度上并没有表现出空间俱乐部收敛或发散趋势。

五、总 结

众多文献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知识溢出在集聚和创新以及城市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是其中几个关键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一是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和测度。尽管大部分研究基本达成一致,知识溢出是重要的,地理临近在知识溢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知识溢出具有局域化特征。但是理论和经验研究仍然没有说清楚知识如何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以及在不同人员之间溢出,有关知识溢出的证据都是间接的。造成理论解释力不足的原因在于知识溢出时并没有留下很明显的痕迹和直接的证据,因此在解释其发生机制时面临很大困难。此外,知识溢出的发生是一动态过程,而且受主体特征、产业与区位以及区域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微观理论模型的建立非常复杂。Berliant和Fujita(2008)等在知识创造和转移的微观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未来研究可以沿着他们的思路对知识创造和转移的机制进行拓展并将其一般化。Fischer et al(2006),Lesage et al(2007),Parent和LeSage (2008)则使用贝叶斯等级泊松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从宏观上对知识溢出进行了说明和测度,将知识溢出研究重心从个体之间的知识溢出转移到区域之间知识溢出,为进一步说明知识溢出的机制和测度知识溢出开辟了新的方法。

二是知识溢出与集聚、创新之间的内生互动循环因果关系的模型仍然不是很完善。在现有文献当中,知识溢出和创新的关系以及知识溢出与集聚之间的关系只是被看作为纯粹的技术外部性问题,但是实际情况中也许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特别是劳动力池效应、投入品共享等因素导致的成本外部性在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未来研究可以将知识溢出(技术外部性)与成本外部性结合起来对集聚、创新进行综合的分析,建立一般化的模型阐述它们之间的内生互动因果关系。

三是知识溢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且缺乏广泛的实证研究。由于缺乏将知识溢出(技术外部性)与成本外部性结合起来分析集聚、创新及增长的一般化模型,知识溢出对集聚、创新的促进作用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并不是很清楚。所以,下一步的研究任务是将内生增长理论与内生区位理论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探讨

153

知识溢出、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龙志和、张馨之,2007:《空间集聚、区域外溢与俱乐部收敛———基于省级和地级区划的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

吴玉鸣,2007:《中国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与创新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

Acs,Z.J.,Fitz roy,F.R.and Smith,I.,1999,“High Technol ogy Employment,Wages and Univers ity R&D Spillovers:Evidence from U S Cities”,Ec onomic s of Innovation and Ne w Tec hnology,8,pp.57—78.

Agrawal,A.,2002,“Innovation,Growth Theory and the R ole of Knowledge Spillovers”,Innovati on Anal ys is Bull etin,4(3),pp.3—6.

Almeida,P.and Kogut,B.,1999,“Localiz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Mobility of Engineers in Regional Networks”,M anage me nt Science, 45,pp.905—916.

Alonso-Villar,O.,2002,“Urban Agglomeration:Kno w l edge Spillovers and Product Divers ity”,Annal s of Regi onal Scie nce,36(4),pp. 551—573.

Ans elin,L.,Varga,A.and Acs,Z.J.,1997,“Local Geographic Spillovers between Universit y Researc h and High Technology Innovations”,Journal of Ur ban Economics,42,pp.422—448.

Ans elin,L.,Varga,A.and Acs,Z.J.,2000a,“Geographic Spillovers and Univers ity R es earch:A Spatial Econometric Approach”, G rowth and C hange,31(4),pp.501—515.

Ans elin,L.,Varga,A.and Acs,Z.J.,2000b,“Geographic and Sectoral Characteris tics of Academic Knowledge Externalities”,Pape rs in Regional Sci enc e,79(4),pp.435—443.

Audretsch,D.B.and Feldman,M.P.,1996,“R&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Ame rican Economic Revie w,86,pp.630—640.

Audretsch,D.B.and Feldman,M.P.,2004,“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in Henders on,J.V.and Thiss e, J.(eds.),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Vol ume4,Ams terdam:North Holland Publ ishing,pp.2713—2739.

Baldwin,R.E.and Forsl id,R.,2000,“The Core-Periphery Model and Endogenous Growth:Stabil izing and Destabilizing Integration”, Ec onomica,67,pp.307—324.

Baumont,C.,Ertur,C.and Gallo,J.L.,2000,“Geographic Spill over and Growth:A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 ys is for European R egions”,LATEC-Document de travail-Economie No.2000—07.

Berl iant,M.,Peng,S-K.and Wang,P.,2002,“Production Externalities and Urban Configuration”,Jour nal of Ec onomic Theory,104 (2),pp.275—303.

Berl iant,M.,R eed,R.R.and Wang,P.,2006,“Knowledge Exchange,Matching,and Agglomeration”,Jour nal of Ur ban Ec onomic s, 60,pp.69—95.

Berl iant,M.,and Fujita,M.,2008,“The Dynamics of Knowledge Divers it y and Economic Growth.”,MPR A Paper9514,University Library of Munich,Germany.

Black,D.and Henders on,V.J.,1999,“A Theory of Urban Growth”,Jour nal of Political Ec onomy,107(2),pp.252—284.

Blomstr?m,M.and Kokko,H.,1998,“Mul 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Spillovers”,Jour nal of Ec onomic Surv eys,12,pp.247—277.

Bode,E.,2004,“The Spatial Pattern of Localized R&D Spillovers:An Empirical Inves tigation for Germany”,Journal of Economic G eography,4,pp.43—64.

Bottazzi,L.and Peri,G.,2003,“Innovation and Spillovers in Regions:Evidence from European Patent Data”,Eur ope an Ec onomic Re vi ew, 47(4),pp.687—710.

Cani?ls,M.C.J.,2000,“Knowledge Spill overs and Ec onomic Growth:Regional Growth Differentials across Europe”,Chel tenham and Northa mpton,MA:Edward.El gar.

Cani?ls,M.C.J.and Vers pagen,B.,2001,“Barriers to Kno w l edge Spillovers and R egional Convergence in an Evol utionary Model”, Jour nal of Evoluti onar y Ec onomics,11(3),pp.307—329.

Cass ar,A.and Nicolini,R.,2008,“Spillovers and Growth in a local Interaction Model”,Annual of Regional Science,42,pp.291—306.

Charlot,S.and D uranton,G.,2004,“Communication Externalities in Cities”,Journal of Urban Ec onomi cs,56(3),pp.581—613.

Ciccone,A.and Hall,R.,1996,“Productivity and the Dens ity of Economic Activit y”,Americ an Ec onomic Re view,86(1):54—70.

Ciccone,A.and Peri,G..,2006,“Identif ying Human Capital Externalities:Theory with Applications”,Re view of Ec onomic Studies,73, pp.381—412.

Cingano,F.and Schi vardi,F.,2004,“Identifying the Sources of Local Productivit y Growth”,Jour nalof European Ec onomic As s ociation,2, 154

pp.720—742.

Combes,P.P.,2000,“Econo mic Structure and Local Growth:France,1984—1993”,Jour nal of Ur ban Ec onomic s,47(3),pp.329—355.

Costa,M.and Iezzi,S.,2004,“Technology Spill overs and Regional Convergence Process:A Statis tical Analys is of the Italian Case”, Statistical Me thods and A pplicati ons,13,pp.375—398.

Duranton,G.and Puga,D.,2001,“Nurs ery Cities:Urban Diversity,Process Innovation,and the Life Cycle of Products”,Ame ric an Economic Re vi ew,(12),pp.1454—1477.

Doring,T.and Schnellenbach,J.,2006,“What do we Know aboutGeographical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Regional Gro wth?A Survey of t he Literature”,Regional Studies,40(3),pp.375—395.

Feldman,M.P.,1999,“The Ne w Econo mics of Innovation,Spillovers and Aggl omeration:A R evie w of Empirical Studies”,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 w Tec hnology,8,pp.5—25.

Feldman,M.P.and Audretsch,D.B.,1999,“Innovation in Cities:Science-Based Divers ity,Specializ ation and Localized Competition”, Eur opean Economic Re vi ew,43,pp.409—429.

Feldman,M.P.,2000,“Location and Innovation: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of Innovation,Spillovers,and Agglomeration”,in Clark, G.,Feldman,M.and Gertler,M.(eds.),O xford Handbook of Ec onomic Geography,Oxford:Oxford Univers ity Press,pp.373—394.

Fischer,M.M.and Varga,A.,2003,“Spatial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Univers ity Research:Evidence fro m Austria”,Annals of Regional Sc ienc e,37(2),pp.303—322.

Fischer,M.M.,Scherngell,T.and Jans enberger,E.,2006,“The Geography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between High-Technology Firms in Europe:Evidence from a Spatial Interaction Modeling Perspecti ve”,Ge ographical Analys is,38(3),pp.288—309.

Forni,M.and Paba,S.,2002,“Knowledge Spill overs and the Growth of Local Industries”,Journal of Indust rial Ec onomics,50(2),pp. 151—171.

Fujita,M.and Thiss e,J-F.,2002,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Cities,Industrial l ocation,and R egional Growth,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 ity Press.

Funke,M.and Niebuhr,A.,2005,“Regional Geograph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pillovers and Economic Growt h:Evidence from Wes t Ger many”,Regional Studies,39(1),pp.143—153.

Glaes er,E.L.,Kallal,H.D.,Scheinkman,J.A.and Shleifer,A.,1992,“Growth in Cities”,Jour 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0,pp. 1126—1152.

Glaes er,E.L.and Mare,D.,2001,“Cities and Skills”,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19,316—342.

Glaes er,E.L.and Saiz,A.,2004,“The R ise of the Skilled City”,Harvard Institute of Economic R es earch Dis cuss ion Paper No.2025.

Greunz,L.,2003,“Geographicall y and Technologicall y Mediated Knowledge Spill overs bet ween European R egi ons”,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37(4),pp.657—680.

Henders on,J.V.,Kuncoro,A.,and Turner,M.,1995,“Industrial Devel opment In Cit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3,pp. 1067—1090.

Henders on,J.V.,2003,“Mars hall's S cale Economies”,Jour nal of Urban Economics,53,pp.1—28.

Henders on,J.V.and Wang,H.G.,2006,“Urbanization and Cit y Growth,”Brown University mimeo.

Jaffe,A.B.,Trajtenberg,M.and Henders on,R.,1993,“Ge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Kno w l edge Spillovers as Evidenced by Patent Citations”,Quarte rly Jour nal of Ec onomic s,108,pp.577—598.

Jun,K.2005a,“Agglomeration and Spillovers in a Simultaneous Framework”,Annal s of Regional Science,39(1),pp.35—47.

Jun,K.2005b,“Technology Spill overs,Agglomeration,and R 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 nal of Planning Liter ature,20,pp. 99—115.

Keel y,C.,2003,“Exchanging Good Ideas”,Journal of Economic T heor y,2003,111(2),pp.192—213.

Keil bach,M.,2000,Spatial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the D ynamics of 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New York:Phys ica-Verlag Heidelberg.

Kose,S.and Moomaw,R.L.,2002,“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Regional Growth in Europe”,ER SA Conference Papers from European R 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2002.

Kol ko,J.,2007,“Agglomeration and Co-Aggl omeration of Services Industries”,MPR A Paper No.3362.

Lall,S.and Yil maz,S.,2001,“R egional Economic Convergence:D o Pol ic y Instruments Make a Difference?”,Annal s of Regional Science, 35,pp.153—166.

LeSage,J.,Fischer,M.M.and Scherngell,T.,2007,“Knowledge Spillovers acros s Europe:Evidence from a Poisson Spatial Interacti on Model with Spatial Effects”,Regional Science,86,pp.393—421.

155

Lim,U.,2003,“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novative Activity in U.S.Metropolitan Areas:Evidence from Patent Data”,Journal of r egi onal Analysis&Polic y,33(2),pp.97—126.

López-Bazo,E.,Vayá,E.and Artís,M.,2004,“R egi onal Externalities and Growth:Evidence fro m European R egions”,Journal of Regi onal Science,44,pp.43—73.

Los,B.and Verspagen,B.,2000,“R&D Spillovers and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U.S.Manufacturing Microdata”,Empir ical Economics,25,pp.127—148.

Magrini,S.,2004,“Regional Convergence”,in:Henderson,J.V.and Thiss e,J.-F.(eds.),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Volume4,A msterdam:North Holl and Publis hing,pp.2741—2796.

Martin,P and Ottaviano,G.,1999,“Growing Locations:Indus try Location in a M 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Eur opean Ec onomic Re vi ew, 43(2),pp.281—302.

Martin,P.and Ottaviano,G.,2001,“Growth and Aggl omeration”,Inter nati onal Economic Revi ew,42(4),pp.947—968.

Maurseth,P.B.and Vers pagen,B.,2002,“Knowledge Spillovers in Europe:A Patent Citations Analys is”,Scandinavian Jour nal of Economics,104(4),pp.531—545.

Moretti,E.,2004a,“Es timating the Social R eturn to Higher Education:Evidence fro m Longitudinal and Repeated Cross-Secti onal Data”, Jour nal of Economet rics,121,pp.175—212.

Parent,O.and Les age,J.P.,2008,“Using the Variance Structure of the Conditional Autoregress ive Spatial Speci fication to Model Knowledge Spillovers”,Jour nal of Applied Ec onometric s,23(2),pp.235—256.

Peri,G.,2005,“Determinants of Kno w l edge Flows and their Effects on Innovation”,Re vi 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 tics,87(2),pp.308—322.

R ey,S.and Montouri,B.,1999,“US Regional Income Convergence:A Spatial Econometric Perspective”,Regi onal Studi es,33,pp. 143—156.

R osenthal,S.and Strange,W.,2005,“The Attenuation of Human Capital Spill overs:A Manhattan Skyl ine Approach”,Universit y of Toronto mi meo.

Stel,A.J.and Nieuwenhuijs en,H.R.,2004,“Knowledge Spill overs and Economic Gro wth:An Analys is Us ing D ata of Dutch R egions in the Period1987—1995”,Re gional Studies,38(4),pp.393—407.

Storper,M.and Venables,A.J.,2004,“Buzz:Face-to-Face Contact and the Urban Economy”,Journal of Economic Ge ography,4,pp. 351—370.

Yama moto,K.,2003,“Agglomeration and Growth with Innovation in the Intermediate Goods Sector”,Re gional Sc ienc e and Ur ban Economics,33,pp.335—360.

Zucker,L.G.,Darby,M.R.and Brewer,M.B.,1998,“Intellectual Human Capital and the Birth of U.S.Biotechnology Enterpris es”, Amer ican Ec onomi c Revie w,88,pp.290—306.

Knowledge Spillovers: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Zhao Yong and Bai Yongxi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west University)

A bstract: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is important in explaining agglomeration,innov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Great deals of literature have deeply dealt with it in a space perspective since1990s,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city and region.The paper provides a survey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findin gs about knowledge spillovers in the filed of regional and urban studies, especially focus on the geographical mechanisms of knowledge spillovers,how geographically limited knowledge spillovers can help to explain agglomeration,innov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It als o indicates the tendency of research method and content in space perspective.

Key Wo rds:Knowledge Spillovers;Innovation;Agglomeration;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Regional Growth

JEL Classification:R11,R12,O18,O33

(责任编辑:唐寿宁)(校对:子 璇) 156

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例(1)

###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中厚板轧机是用于轧制中厚度钢板的轧钢设备。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广泛的采用中板。它主要用于制造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拖拉机、传播、铁路车辆及航空机械等)、钢机构件(如各种贮存容器、锅炉、桥梁及其他工业结构件)、焊管及一般机械制品等[1~3]。 1 世界中厚板轧机的发展概况 19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用采用二辊可逆式轧机生产中板。轧机前后设置传动滚道,用机械化操作实现来回轧制,而且辊身长度已增加到2m以上,轧机是靠蒸汽机传动的。1864年美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套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当时盛行一时,推广于世界。1918年卢肯斯钢铁公司科茨维尔厂为了满足军舰用板的需求,建成了一套5230mm四辊式轧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套5m以上的轧机。1907年美国钢铁公司南厂为了轧边,首次创建了万能式厚板轧机,于1931年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连续式中厚板轧机。欧洲国家中厚板生产也是较早的。1910年,捷克斯洛伐克投产了一套4500mm二辊式厚板轧机。1940年,德国建成了一套5000mm四辊式厚板轧机。1937年,英国投产了一套3810mm中厚板轧机。1939年,法国建成了一套4700mm 四辊式厚板轧机。这些轧机都是用于生产机器和兵器用的钢板,多数是为了二次世界大战备战的需要。1941年日本投产了一套5280mm四辊式厚板轧机,主要用于满足海军用板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掌握了中厚板生产的计算机控制。20世纪80年代,由于中厚板的使用部门萧条,许多主要产钢国家的中厚板产量都有所下降,西欧国家、日本和美国关闭了一批中厚板轧机(宽度一般在3、4米以下)。国外除了大的厚板轧机以外,其他大型的轧机已很少再建。1984年底,法国东北方钢铁联营敦刻尔克厂在4300mm轧机后面增加一架5000mm宽厚板轧机,增加了产量,且扩大了品种。1984年底,苏联伊尔诺斯克厂新建了一套5000mm宽厚板轧机,年产量达100万t。1985年初,德国迪林冶金公司迪林根厂将4320mm轧机换成4800mm 轧机,并在前面增加一架特宽得5500mm轧机。1985年12月日本钢管公司福山厂新型制造了一套4700mmHCW型轧机,替换下原有得轧机,更有效地控制板形,以提高钢板的质量。 - 2 -

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述评

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述评 在对知识溢出的概念等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传统观点,并从创新激发、衍生性知识和产业聚集等三方面阐述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同时从“溢出知识库”和“产业集聚”两个视角对知识溢出促进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理提出了展望,拓展了知识溢出与企业技术创新关联性的理论研究领域,并为创新型企业利用自身知识溢出实现增长提供了指导思想。 标签:知识溢出;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模型假设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b02808458.html,ki.16723198.2017.01.005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在开放创新活动中,企业知识溢出现象越来越普遍,其对企业发展和创新的影响也日渐凸显。知识溢出是现代企业开放式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指的是地区或行业之间由于知识存量差异而导致的经济、业务交往活动中知识和技术无意识的转移过程。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知识溢出与企业技术创新有着密切联系,例如Cohen & Levinthal(1990)研究发现,知识溢出能够使社会和接受企业获利;Jaffe(1986)认为知识溢出能使竞争者更方便地进入一个技术领域,从而减少知识源企业的创新收益;Kogut & Zander (1992)指出,知识溢出的最大受益者是知识接收方,知识源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收益。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溢出现象对知识接受企业的影响,很少有学者关注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的潜在收益。然而,知识的转移与共享是一个双向的、有机的过程,因此,必须以一个开放的视角去剖析知識溢出所带来的效益。 本文首先从知识溢出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着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出国内外对知识溢出的研究现状。接着分类阐述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传统观点,并从创新激发、衍生性知识和产业聚集等三个方面概括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为知识源企业有效利用知识溢出带来的潜在收益提供了合理的指导思路。同时,本文从“溢出知识库”和“产业集聚”两个视角出发,进行了更深入的推想,提出了知识溢出促进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流程模型和机理模型,为相关领域的实证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2知识溢出的研究概述 2.1知识溢出的概念 “溢出”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理论,主要用于描述区域内企业由于存在信任和其他社会关系而更易于获得创新信息的一种经济外部性现象。溢出主要有交易性和知识性两种特性。随着开放式创新的推进,溢出的侧重点逐渐由交易性

客户知识管理文献综述.doc

关于客户知识管理的文献综述 营销08甲班杨昊0890210103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掌握信息和知识的人就掌握了主动权。许多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用了很大力气收集积累有关客户的信息,但他们是否真正了解了应该了解的客户信息,及是否有效的管理、使用这些信息呢?如果企业想成功管理客户关系和管理创造的客户价值,必须不仅立足于收集大量的客户信息,更要编辑整理这些信息原材料,使之转化为企业知识,并使这种转化能力成为企业不可转移、不可复制的能力,,甚至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因此客户知识管理逐渐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源泉核动力,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 【关键词】客户知识管理;客户知识;客户关系管理 一、引言 客户知识管理(Customers knowledge Management,CKM)和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s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作为两个热点研究的领域,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密不可分。后者作为商业策略由于没能很好的融入知识管理从而导致了很高的失败率,CRM的关键步骤正是基于对客户知识的管理从而更好的了解客户,也就是客户知识包含于客户关系管理中,;前者作为客户关系管理的工具不能独立于企业业务流程的进行和应用。所以CRM又为CKM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在此,鉴于技术方面的专业性,我们并不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做过多的

陈述,而是重点介绍客户关系管理的指导意义。文章中有诸多不足,敬请老师指导修正。 二、客户知识 国内外的学者一致认为,客户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客户的知识;二是来自客户的知识;三是客户需要的知识。 王宏义(2010)分析了客户知识的内含,关于客户的知识是指有关客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这些知识可以被记录并能够重复使用。来自客户的知识是指对产品的评价、新产品的期望、购买欲望等。客户需要的知识是指客户对产品有其他功能的需求,此时,客户所想的,就是客户所需要的知识。他认为,对于客户的知识分类,主要区别是客户知识的显性和隐形的不同,以及获取的难易程度不同。 周晓宁(2009)对客户知识的解释是,与客户有关的知识,包括客户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教育状况等背景知识,以及客户的需求、偏好,对产品、服务的希望等。来自与客户的知识。指客户能够提供的知识,尤其是与企业产品、服务相关的知识,包括使用产品、服务的方法、程序、经验,对产品、服务的见解、评价、意见和建议,客户间的矛盾与协作等等,多属于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多存在于顾客头脑中,很难获取和利用,是客户知识管理的难点。 邹农基,冯俊文(2008)认为客户知识的定义包括:(1)关于客户的知识:该类客户知识是CRM系统和数据挖掘的重点关注的领域,它不仅包括客户的基本数据(如姓名、联系电话等),还包括客户与企业的交易记录、使用产品和服务的记录、客户的个人爱好(如语言、沟通方式)等。这类知识是企业进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文献综述范例模板

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题目关于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的文献综述指导教师 2017 年 6 月

一、前言 中华老字号品牌是我国商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如今由于消费行为、传播环境的碎片化与多元化、民族意识的回归等因素,给老字号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改变当今老字号面临的逐渐衰亡的现象,重振老字号品牌。本文搜集了20篇相关文献并根据各家学者的观点,整理汇总成一篇文献综述。先是对中华老字号的概念和界定做归纳整理,接着对当今中华老字号发展的现状情况进行了搜集整合,着重分析了当下中华老字号面临的问题,如缺乏创新、品牌传播方式落后、商标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同时根据各位学者针对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做了整理,以便为今后对中华老字号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二、正文 (一)、中华老字号的概念和界定 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珍品,都各自经历了艰苦奋斗的发家史而最终统领一行。中华老字号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不同的解释,以下有几种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概念和界定: 熊长博(2011)在《中医药老字号的现代化之路》中指出:2006年商务部官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定义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除此之外,品牌的创建时长不得低于50年。[1]程国鹰(2011)在《中华老字号杏花村“汾酒”品牌创新策略研究》里将中华老字号的界定整理出来,具体为:品牌创立于1956年(含)以前,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企业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内地资本和港澳台地区资本相对控股,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 刘婧维(2014)在《中华老字号企业网络营销研究》中认为中华老字号是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沿袭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工艺,历史悠久,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同,赢得了良好信誉的产品品牌。[3]

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客户关系管理(CRM)是最近几年管理界热烈讨论的话题,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原来以产品为到现在为导向的企业经营模式已日益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客户关系管理就成为企业界关注的领域,本文拟从信息的角度对当前客户关系管理研究进行总结,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CRM)、信息技术(IT)、功能 近年来,“顾客满意”似乎已成为企业界人士最常挂在嘴边的用语,因为他们认识到顾客是最终评定产品及服务品质优劣,并能决定是否继续与该公司交易的人,也就是说顾客是公司利润的源泉。随着竞争日趋白热化,全球各公司获取顾客光顾的成本不断增高,加上顾客多样化选择的机会等因素,让人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面对越来越挑剔的顾客和激烈的同行竞争,吸引新顾客和保留现有顾客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客户关系管理(CRM 或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对于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缩短销售周期、降低销售成本、增加收入、扩展市场,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赢利能力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旨在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便在此基础上做更深入的研究。 1 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 所谓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以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①。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个IT业术语,它涵盖了方法学、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一种组织化的方式来帮助企业管理客户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概念,它把管理理念和业务实践融合在一起,它继承了销售、定单管理、客户服务以及协调和统一在客户生命周期内与客户交互的所有信息。CRM帮助企业管理单个客户,通过快速响应和高效的服务建立同客户之间的牢固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是一个前端应用工具,通过它能够很方便地捕捉、融合、分析和共享企业已有的和潜在客户的信息。此过程主要贯穿市场、销售和服务阶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精确地定位客户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出的需求。CRM软件的实施主要有两个目标:第一,使得企业能更有效地定位、联系和赢得新客户;第二,使得企业与现有客户之间的关系更牢固。 CRM不是一个产品或服务,而是一种商业策略,通过它来有效管理企业客户关系,它为企业的每一个客户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集成视图。 综合以上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和有关文献可以看出:CRM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依据一定的商业规则形成的软件工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和留住客户,增强企业竞争力最终达到赢利的目标②。 2 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方法和实施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以及如何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等。从信息的角度,客户关系管理的代表性的研究有:Hurwitz Group提出的CRM的六个主要的功能和技术要求;余军合,吴昭同(2000)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的三大基本功能;江波(2002)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架构和典型功能以及技术实现;AMT网站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小组提出的CRM系统具有的五大功能模块;以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 教管 1103班王维彬摘要: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 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 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识。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过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 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的各种心理理论, 包括社会认知、内外情绪智力、游戏教学等理论。 关键字: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情绪智力游戏教学 引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心理理论的阐述, 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 理论, 从而能使这些理论研究能运用的实际生活中去, 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情绪智力理论和游戏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特点等, 希望这些东西能对人们有所启示与帮助。接下来就一一介绍一下这三个理论:一、社会认知理论 (一、社会认知的简介 1、社会认知的概念 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 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 , 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2]。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 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弗拉维尔 (Flavell 1998 年提出 :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 [3]。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4]。 2、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知识管理概述

幻灯片1 知识管理 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 卫军朝 w e i j c h@g m a i l.c o m 幻灯片2 知识管理推荐阅读书目 ●教材: ●廖开际主编.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幻灯片3 知识管理推荐阅读书目 ●英文书目: ●Ikujiro Nonaka, Hirotaka Takeuchi.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Davenport, Prusak.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1998,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Murray Jennex. ●Case studie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2005.,Idea Group Publishing 幻灯片4 其他中文参考书目与译著 ● 1.柯平.知识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 ● 2.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朴素的知识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 3.夏敬华,金昕.知识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 4.苏新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5.林东清等.知识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 6.李华伟,董小英,左美云.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幻灯片5 ●7.邱均平等.知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8.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等.知识管理.杨开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波 士顿: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9 ●9.Karl Eric Sveiby.知识型企业的管理——通过鼓励创造性来增加价值.梁立新译。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精)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随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其理论研究也丰富起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属于微观层次范畴,通过研究信息资源的规律,以科学地指导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规划、协调和调控。本文拟梳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流派、发展历程、体系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1理论派别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派别: 1.1信息学研究流派信息学研究流派是现代信息管理学的开创者,它集成和发展了几千年来文献管理思想。霍顿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部以信息资源为逻辑起点的信息资源管理专著。[1]霍顿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指导、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在克里斯和高、怀特、伍德、莱维坦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信息资源研究发展迅速。国内,霍国庆教授在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战略管理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北京大学秦铁辉教授从企业文献、网络、实物和人际等信息资源的特点、获取途径和利用方法角度研究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2]信息学研究流派主要研究企业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组织、检索与传递。该流派逐步建立独立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较高,引领着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脉搏。 1.2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以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代表。早在20世纪30年代,柏纳德强调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时就已提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思想,而计算机应用于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早形态。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D.胡塞因和K·M·胡塞因的理论是计算机资源管理理论,[3]其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和计算机在工商企业领域的应用问题,它又被称为“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理论”。为促进研究,国外有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杂志如管理信息系统杂志,管理信息系统季刊等。国内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如郑继芳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建立过程及社会功效等入手研究企业信息资源管理。[4]管理信息系统流派主要研究如何采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管理。不过该流派局限于技术角度,应该弥补人文、社会视角的盲点,其基础理论问题还有待深化。 1.3商业管理研究流派商业管理研究流派源于经管界,将信息视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管理。1983年,美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应把信息看作与劳动力和资金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罗伯特、巴罗和英经济学家莫里斯也认为信息和知识与一般的有形资产不同,应特别重

企业知识管理文献综述

企业的知识管理 本文在于讲述知识管理的概念,知识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和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战略运用,从中得出知识管理在运用中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文献的方式阐述知识管理、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战略运用和知识管理的问题。 主论点:企业知识管理:企业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出现的新兴管理思想,并不孤立于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之外。它本身就是从其他管理领域中提取有关“知识”的管理理念,经过抽象和综合分析,才逐渐形成的一种战略思想。 文献一:因此,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战略管理、人力资源、财务、行政、市场、研究与开发等管理领域,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知识管理这一棵管理学科中的幼苗,是在众多原有管理范畴的共同滋养下才逐渐成长、发展成一个宏伟而完整的思想体系的。在知识管理已经走向独立、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已经足够壮大和成熟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考察一下最初孕育了它的那些管理领域,到底发生了哪些令人惊奇的变化,同时也从企业管理整体的高度来重新审视一下知识管理。 在考察知识管理思想与其他管理范畴之前,我们应该首先承认,知识管理并不是企业的一项职能,而是一种经营思想。 分论点一:企业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来源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知识创新及其管理问题的提出正是出于知识创新对现代企业重要性的思考。 文献二:现在的竞争是以时间为基础的竞争,新产品和效率的优势由于竞争对手的模仿而越来越难。因此知识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新知识的重要来源,它是确保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现代企业把知识创新的概念拓展到更宽的范围。它通过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积累新知识,达到创造知识附加值,谋取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它包括多个侧面:技术创新(又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努力过程,当前正处于改革的进程中,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一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研究综述 本研究报告中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综述从两个角度来阐述:学前儿童和早期教育。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中,早期科学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研究综述中也会把早期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概括。 一学前儿童认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有关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 1、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研究: 研究表明:个案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表现出较大的个别差异。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中班上学期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得分高的儿童在大班末时得分仍然偏高。儿童的基数概念、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以及书面加减运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如在学习兴趣、注意力、自控力与坚持性方面高得分组有明显的优势。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的家庭教育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周欣,黄瑾等,4-6岁儿童书面数符号表征和理解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2、儿童运算能力发展研究: (1)该研究表明,幼儿6岁时的加减能力比5岁时有显著提高;在5-6岁期间,幼儿解决三种不同呈现方式加减问题能力的发展速度不同,符号加减题的解决能力发展最快。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改变以往过于注重技能训练与口诀背诵的教法,而更为重视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许晓晖,庞丽娟,陶沙,韩小雨,不同任务呈现方式下幼儿加减能力的发展) (2)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大多数是关于测量估算和计算估算的研究。许多研究已分析了计算估算所使用的策略种类,也有研究已经接触到计算估算技能与其他能力之间的关系,但关于数量估算的研究很少。根据现有的研究,估算能力不是一种整体的能力,即不同类型的估算任务,如数量估算和计算估算似乎需要不同的能力,并且在各种估算任务之间似乎不容易进行能力的迁移或转化。一个好的计算估算者并不必然是一个好的数量估算者。估算任务的多样性和儿童在这些任务上的表现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赵振国,儿童估算发展研究综述) 3、儿童排序能力研究: 该研究发现,4-6岁幼儿的排序有一个不断精确的发展过程,其排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受到排序对象数量、正逆排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排序策略的运用及数字排序能力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年龄差异。(戴佳毅,王滨,4-6岁幼儿排序能力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 4、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研究: 从生态观的角度研究儿童早期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数学问题解决是儿童早期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从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来看,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其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认知加工与情感态度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提取与知识建构的共生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循环渐进过程。(魏勇刚,庞丽娟,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 5、数感研究: 从数感的定义、教感的发展、数感的评佑及教学四个方面对国外学前儿童数感发展进行详细综述。(浦晓黎,国外学前儿童数感研究综述) 6、儿童科学、数学能力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家庭与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关系:该研究从近年来相关的实证研究出发,进一步证明家庭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是通过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为孩子提供和

浅析数字图书馆与新知识产权【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法学 浅析数字图书馆与新知识产权 21世纪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知识也成倍的增长,最近30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等于过去2000年产生的知识量的总和;到2003年知识的总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是现在的3-4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面对这么多的知识量,仅仅是通过书面阅读的话根本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了,而且面对纸质书本的诸多缺点,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可以更好地获取知识的途径。由此存储空间小、生产速度快、检索方便、传播范围和速度快的知识数字化的数字图书馆就应运而生了。 徐一新与王宏的《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与服务中》刘新周的《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徐永梅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问题探讨》中都有曾提到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一词刚刚由美国提出时,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美国高层当时也很关注这件事情。之后美国又相继地提出了很多有关数字图书馆的法案或报告,1992年7月提出的“信息基础建设与科技法案”、1993年美国确定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DLI并正式公布、1994年9月启动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DLI、2001年美国的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就向布什总统提交了一份报告Digital Libraries :Universal Access to Human Knowledge(数字图书馆:对人类只是的普遍访问)等等迹象也表明了美国政府对数字图书馆的重视,并且在美国也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仅仅是美国,在许丹的《数字图书馆是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中提到英、法、德、日、意等国家也掀起了研究数字图书馆的热潮。日本在2002年完成了本国最大的数字图书馆及亚洲地区的文献中心——关西馆。 国内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起步并不早,徐永梅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问题探讨》曾提到中国是从1997年实施数字图书馆计划,在1998年由文化部专门制定了“中国国家试验型数字图书馆计划”,并于1999年成立了国家图书馆文献数字化中心。到了2001年5月23日,国家的重点科技项目“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通过专家技术鉴定,进入初步使用阶段并初具规模。 国内外现今都已经初步具备了成立健全数字图书馆的能力了,不仅官方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数字图书馆而且民间也已经自发地建立了很多较为健全的数字图书馆。美国早在1990年刚提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实行一个实验性的计划,该计划主要

知识溢出效应

知识溢出效应 目录 知识溢出效应概述 知识溢出效应的提出 影响知识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知识溢出效应 Knowledgespillover effect 知识溢出效应概述 知识溢出和知识传播都是知识扩散的方式。知识传播是知识的复制,而知识溢出则是知识的再造。知识溢出过程具有链锁效应、模仿效应、交流效应、竞争效应、带动效应、激励效应。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认为,知识溢出和经济增长有密切的联系。罗默的知识溢出理论认为,知识是追逐利润的厂商进行投资决策的产物,知识不同于普通商品之处是知识有溢出效应。 知识溢出效应的提出 阿罗最早用外部性解释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认为新投资具有溢出效应,不仅进行投资的厂商可以通过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率,其他厂商也可以通过学习提高生产率。罗默提出了知识溢出模型。知识不同于普通商品之处在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这使任何厂商所生产的知识都能提高全社会的生产率"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在罗默模型中总生产函数描述了资本存量K,劳动力L,以及创意技术的存量A与产出Y之间的关系。影响知识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1.空间距离 知识管理理论将知识的分类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和学习的,属于显性知识;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获得的知识,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往往不易用语言表达、传播和学习的,属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扩散主要通过大众媒介,隐性知识的扩散必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因此,显性知识的传播成本与距离关系,而隐性知识的传播成本是距离的衰减函数。技术知识大都属于显性知识,一方面与专业知识相关,另一方面又与经验积累有密切联系,所以知识溢出在空间范围上是受限的。这一点已经被很多经验研究所证实,也从一个视角解释了企业集群及其创新优势的形成和发展。 2.市场结构 对于新兴产业来说,企业的规模不大,Porter外部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知识溢出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这些企业相对于成熟企业而言常常规模较少,另一方面,自身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活动,因此渴望吸纳和利用新知识。而对于相对成熟的产业中的大企业而言,MAR外部性占据了上风,企业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市场垄断有利于它们获得高额的创新经济租。垄断也妨碍了知识溢出,因此只有通过把这种外部性内部化(知识共享),才能够实现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同步发展。 3.接受能力 阿格拉沃实证研究证实了知识溢出的效应与接受溢出经济主体认知、吸收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有关,这种吸收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取决于接受主体必要的预备知识。一个企业对外界知识的吸收以及应用能力与企业本身拥有的知识禀赋和知识内涵密切相关,企业只有具有相应的先决知识才能消化并应用新知识。接受主体的接受能力还与溢出主体之间的技术相似性有关。杰夫通过定义技术相融指数研究了在知识溢出的条件下,相邻企业技术距离对研发

关于“幼儿园管理理念”主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幼儿园管理理念”主题的文献综述 为了增进对幼儿园管理的理念的了解,笔者阅读了几篇关于幼儿园管理理念的论文。 幼儿园应该有的管理理念 一、以人为本 (一)以幼儿的发展为本 (二)以教师的成长为根 (三)以家园共育为绳 二、文化立园 (一)启迪教师的指挥 (二)引领团队活动 ①培养团队精神 在幼儿园团队建设的过程中,除了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以外,还需要注意团队成员的内在力量的调动,以形成良好的集体凝聚力,展示出不一样的团队状态。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要加强合作,经常沟通。 ②培养创新精神 幼儿园中的每一项设置,包括规章制度、课程开放、科研活动、教师培训和家园合作等都要为幼儿提供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 (三)凝聚集体信念

①培育人际文化 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营造一种感恩、关爱、赏识的人际关系,提倡三为、三不为。三为分别是:常常怀有感恩之心、相互关爱,注重沟通、积极工作,赏识他人。三不为分别是:不说别人的不好、不说单位的不好、不说行业的不好。 ②铸造敬业品质 幼教工作者要从“孩子阿姨”向课程改革的学习者、实践者、研究者转变。幼教工作者在工作中奥观察、分析幼儿的点滴行为,记录、反思和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 ③激活创新机制 在幼儿园的科学发展中,激励机制是能够对幼儿园的发展和推动做出积极的作用。 (四)付诸实践行动 任何优良的文化、坚定的信念、美好的愿景都要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的行动才是有效的。 三、刚柔并济 (一)搭建平台 ①注重师德的培养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来培养教师的品德修养: 第一,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幼儿教师行为规范》,让青年教师对照《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 第二,加强监督,及时发现纠正在教育教学行为中的不良现象

2. 知识溢出_一个文献综述_赵勇

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 赵 勇 白永秀 内容提要:知识溢出是解释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概念之一。20世纪90 年代以来,知识溢出的研究单元从企业转向了空间,在城市与区域空间范围内对其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本文以知识溢出为主题,从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三个方面,按照文献 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以及知识溢出对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 长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基于空间层面,分析了目前知识溢出研究在方法和内容上 的最新趋势。 关键词:知识溢出 创新 集聚 知识生产函数 区域经济增长 一、导 论 知识溢出是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经济学分支解释集聚、创新和区域增长的重要概念之一。①在经济学文献中,Arrow(1962)最早阐明了知识的累积过程及其经济涵义,Romer(1986,1990)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技术知识的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特征是知识溢出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将知识作为独立要素引入生产函数,建立了知识溢出的内生增长模型。在Arrow(1962)和Romer(1986)的开创性研究基础上,知识溢出的研究最初主要局限于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文献当中,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使用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分析知识生产与溢出。在代表性的知识生产函数中,企业将新的经济知识作为创新活动的投入,创新产出作为创新投入的函数。企业的新知识既能促进本企业生产具有排他性的产品,也能溢出到其他企业并促进这些企业的创新,这些创新的技术知识又会溢出,从而形成不间断的企业间相互知识溢出,使得创新收益递增。但大量经验研究显示,在企业微观水平上,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决定性关系,知识生产与总体经济活动水平有关表明外部性的存在,这种关系在城市和区域等较广的范围内则比较显著,将企业作为知识溢出的观察对象并不合适(Audretsch and Feldman,1996,2004)。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者转向空间研究知识的外部性,强调知识外部性的动态特征,特别是在城市与区域空间范围内探讨知识在空间溢出的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促进集聚、创新和增长过程中的空间特征。已有文献沿着两条主线对知识溢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一条主线主要是解释知识空间溢出的发生机制,特别是阐释知识溢出与创新活动的地理分布关系。受Marshall(1920)启发, Kurgan(1991)强调了知识溢出的重要性,并将知识溢出看作是集聚(或外部递增收益)的三个来源之一。Jaffe et al(1993),Adams和Jaffe(1996),Audretsch和Feldman(1996),Acs et al(1999)等从专利引用、创新产出、创新活动空间分布等不同角度论证了知识溢出的存在性和可度量性,探讨了 * 赵勇、白永秀,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710127,电子信箱:xdz haoyong@https://www.doczj.com/doc/b02808458.html,。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西部地区城镇化综合比较与西部地区城镇化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批准文号:70473074)的阶段性成果。感谢审稿人的宝贵意见。 ① 由于研究对象和视角的不同,知识溢出(s pillovers)、知识转移(trans fer)在一些文献中经常交叉使用。Fallah and Ibrahim (2004)恰当地区分了“知识溢出”和“知识转移”的含义,认为“知识溢出”是知识无意识的传播,而知识在人或组织之间有意识地交流则是“知识转移”。 144

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企业知识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统计分析了近三十年十年来国内在企业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描述了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纳了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结合作者目前知识水平,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企业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综述 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单纯的金融资本或自然资本不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知识正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生存的重要资源。做好企业知识管理,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本文对近三十年来国内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2 文献统计分析 2.1 数量分布2014年11 月20日,利用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以“企业知识管理”为检索词,进行篇名路径检索,得到以下统计结果(见表1) 。 表1 企业知识管理论文篇数年度分布 年份数量(篇)比例(%) 2014 175 5.27 2013 212 6.38 2012 189 5.68 2011 259 7.79 2010 252 7.58 2009 309 9.29 2008 280 8.42 2007 256 7.70 2006 263 7.91 2005 223 6.71 2004 208 6.26 2003 216 6.50 2002 141 4.24 2001 145 4.36 2000 102 3.07 1999 59 1.77 1998 16 0.48 1997 3 0.09 1996 1 0.03 1995 1 0.03 1994 2 0.06 1993 0 0.00 1992 1 0.03 1991 0 0.00 1990 2 0.06 1989 0 0.00

创新管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关键词:国防科研项目、创新、管理模式 一、知识管理 科研管理是以严格按照科研计划制定的科研合同为依据,科研合同的内容往往不能完全概括科研过程的详细节点,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高效的沟通对掌控项目状态、动态调整控制节点,确保项目按科研计划(合同)进度进行就显得更加重要。管理组织结构中的障碍:由于某些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各个机构层次不同,最底层收到信息的时间差就加大。实习良好沟通应注意:和谐的团队,有效及时的沟通。 国防科技项目的特点和流动性决定了其项目更应注重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对项目组字所能拥有和接触的知识资源进行识别、获取、评价,从而有效发挥作用的管理过程。在国防科技项目中知识管理原则是积累共享和交流。 知识管理的内容:1、促使组织中的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相互转化。2、要促使知识的共享,促进组织内部外部间知识的共享。3、促进组织知识的创新,这需要开阔创新思维、运用互动化的创新方式、知识流动因子更为多元化,创新机制的转移(即控制企业内部知识资源和外部知识资源的平衡)。 知识资源的完整性与流动性很重要。完整性包括内部外部的知识资源,流动性则要求资源的流动、人员的互动与知识获取载体的多元化。 企业知识资源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知识成果和能力的总称。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 知识资源也存在着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知识资源是指企业已经拥有的知识产品和成果, 而隐性知识资源则反应出企业能够不断创造和生产这些产品和成果的能力和机制。企

业知识资源创新管理的路径选择:知识资源创新管理是指按照知识资源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一系列现代管理手段为基础, 组织和运筹各项创新活动, 从而在时间与空间上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地完成预定的知识创新和发展目标的管理活动。路径有:1、以知识为基础重塑管理结构, 再造业务流程。2、将知识作为核心资产加以运营。3、大力实施知识管理。 这其实是一种信息管理,知识是一种信息资源,其所提出的以知识为基础构建管理结构,而非以物质资源为流程。言下之意即为知识应是企业最核心的价值。而在国防科研项目中也应如此,这需要的是管理者应着眼于直接与间接创造价值的地方,而非仅仅是表面。 知识管理被管理界称为第五代管理,它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及外部知识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创造价值能力的管理活动。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赢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或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建立起新的企业组织的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文章中提出了三种创新导向下的知识管理模式:一、集成创新导向向下的知识管理模式,就是指通过现有的技术组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或者新的技术,或者是把别的领域里的成熟的技术引进到另外一个领域里,而使得它能够创造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需考虑知识的兼容性、组织对其的吸收能力。企业需要导入企业信息技术系统,为知识集成与集成创新提供共生的能源传输渠道。并且构建学习型的组织。二、跟随创新导向下的知识管理模式。跟随创新,指在已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之上,沿着已经明确的技术道路进行技术创新,如在原有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