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夷山实习(土壤部分)

武夷山实习(土壤部分)

武夷山实习(土壤部分)
武夷山实习(土壤部分)

一前期准备

1.1 准备事项

确定人员(老师、学生):用于确定住宿、车费等。

分组:分成四组,对应四个剖面;分组名单,加上老师、辅导员和同学的手机号码,人手一份,组长名字前加记号;

领工具

打印实习计划:人手一份;

1.2 应带工具

实习工具:见物品工具清单

集体用品:药品(蛇药、伤药、泻药、感冒药)、垃圾袋、扩音器、创可贴、防晒霜、话筒、分组名单

二预实习

2.1 土壤路线调查

为了较准确地某一特定区域的土壤地理规律,设计和选择一条合适的调查路线是至关重要的。通常,调查路线应该穿越具有不同成土环境的景观类型,以便观察在各种成土条件的组合作用下土壤发育的差异。

山区土壤路线调查选线:首先要遵循垂直于等高线的原则,使选定路线从山下到山上,能经过不同海拔高度的各种植被、母质类型,以及通过不同的土壤垂直带;还应考虑山体的大小,注意丘陵、浅山、中山和深山之别,以及不同坡向、不同坡度及局部地形对土壤形成发育造成的差别。此外,山区选线最好从河谷起,这样还可看到河流水文、母质与地形等土壤形成的分布的影响。

平原区选线:平原区较山区土壤的变化要简单些,但平原区各种地貌类型、中、小地形的起伏变化、沉积母质类型的变异程度等对土壤发生与分布的影响都很重要。因此,平原区选线同样要遵循垂直于等高线的原则。选线要通过主要的地貌单元、地形部位、母质类型,以便能观察到更多的土壤类型,并掌握土壤有分布规律。如从滨海(滨湖)平原—冲积平原—山麓平原;从河漫滩—高阶地;从洼地—二坡地—岗地。能够观察到各种类型的土壤。平原区选线还应注意其典型性,即选定的路线要通过实习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地貌类型、地形部位、母质类型的地段。如河流冲积平原要尽量选定在各阶地比较齐全而完整的地段,不应选择某几级阶地缺失,或被侵蚀切割成支离破碎的残存阶地地段。

农耕区选线要选定能代表当地主要耕地,不同农业利用类型的土壤调查路线。如通过路线应照顾到水稻田、旱田、特殊经济作物区、各种草场类型等。

如果实习调查区域范围不大,基本上处于相同的生物气候地带背景条件下。因此,区内土壤的差异或变化通常是由地貌和母质条件决定的。地形的高低、凸凹、陡缓,导致地表物质侵蚀堆积的变化,引起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变;不同性质的母质母岩条件,也导致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所以,在设计区域调查路线时,要特别注意通过这些有地形及母质变化的地段。

2.2 土壤剖面的种类

土壤剖面按来源分为自然剖面、人工剖面两类;按剖面的用途和特性,又可分为主要剖面、检查(或对照)、定界剖面三种。

自然剖面:由于人为活动而造成的土壤自然剖面,例如,兴修公路、铁路,工程或房屋建设,矿产开采,兴修水利,平整土地和取土烧砖瓦,以及河流冲刷、塌方等,均可形成土壤自然剖面。

自然剖面的优点是垂直比较深厚,可观察到各个发生土层和母质层,同时暴露范围比较宽广,可见到土层薄厚不等的各种土体构型的剖面,这就有利于选择典型剖面,比较不同类型土体构型的剖面,对分析研究土壤分类、土壤特性、土壤分布规律都比较有利。自然剖面的另一大优点是挖掘省工,只需挖去表面旧土就可进行观测。自然剖面的缺点一是不能均匀地分布在各种土壤类型上,位置也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二是暴露在空气中较久,因受风吹日晒雨淋的影响,其剖面性态已发生了变化,不能代表当地土壤的真实情况,因而它只能起参考作用,不宜作主要剖面。但一些最新挖掘的自然剖面,则进行观测时,应加整修,以挖除表面的旧土,使其暴露出新鲜裂面。因此,野外调查土壤时,仍应以人工剖面为主,而自然剖面只能起辅助作用。作为土壤地理野外教学实习,实习区又是一个需严格保护的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其要求与土壤的调查研究不同,我们拟尽量采用有代表性的、有教学意义的自然剖面。

人工剖面:这是根据土壤调查绘图的需要,人工挖掘而成的新鲜剖面,有的也叫土坑。又可分为主要剖面、检查剖面和定界剖面三种。主要剖面也叫基本剖面,是为了全面研究土壤的发生学特征,从而确定土壤类型及其特性,而专门设置挖掘的土壤剖面。主要剖面都要求挖大坑,它应该是人工挖掘的新鲜剖面,从地表向下直接挖掘到母质层(或潜水面)出露为止。检查剖面也叫对照剖面,是为了对照检查主要剖面所观察到的土壤性态特征是否有变异而设置的。它一方面可以丰富和补充修正主要剖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调查绘制者分土壤类型。检查剖面应比主要剖面数目多而挖掘深度浅,其深度只需要挖掘到主要剖面的诊断性土层为止,所挖土坑也应较主要剖面为小,目的在于检查是否与主要剖面相同。如果发现土壤剖面性状与主要剖面不同时,就应考虑另设主要剖面。定界剖面:是为了确定土壤分布界线而设置的,要求能确定土壤类型即可。一般可用土钻打孔,不必挖坑,但数量比检查剖面还要多。定界剖面只适用于大比例尺土壤图调查绘制中采用,中小比例尺土壤图调查绘制中使用很少。

2.3 土壤剖面的选点

土壤调查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一点带面。虽然在一个较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土壤的踏勘,但最后是以一个选定的剖面点的记录和分析作为某一类土壤的代表。因此,土壤剖面的选点非常重要,关键是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正确地设置主要剖面点,不仅能提高土壤调查速度,而且有利于对土壤分类、土壤特性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提高土壤调查的质量;如果主要剖面地点设置不当,则所观测到的资料没有代表性,对土壤分类、土壤特性就会做出片面甚至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到土壤调查质量,贻误调查工作。

主要剖面点的选定,原则上每种土壤类型(或制图单元)在调查路线上至少要有一个剖面点。具体位置应设于具有代表性的地形部位上。若在地势、植被、母质呈相应变异的地区,还应按中地形不同部位分别设置剖面;在盐渍化地区,还应按小地形部位设置主要剖面;山区应按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坡形、植被类型分别设置主要剖面;在农耕区应按不同的耕作方式分别设置主要剖面;农、林、牧交错地区,应按土地利用的不同方式分别设置剖面。如要研究某种特定条件对土壤的影响,应按具体条件分别设置主要剖面,如为查明土壤垦殖演替规律,可在林地(或草地)、新垦地、久耕地分别设置主要剖面;研究灌溉等其他农业技术措施对土壤的影响时,可在灌区、非灌区或其他采土因素的组合下,均应设置主要剖面,至于设置多少,可根据调查绘制详略和每个主要剖面所代表的面积大小而定。主要剖面点的具体位置,还应避开公路、铁路、坟地、村镇、水利工程、池塘、取土壕、砖瓦窑等受人为干扰活动影响较大的特殊地段,以使所设主要剖面点,真正成为当地代表性、典型性的土壤剖面。

人为地开挖土壤剖面,必须选择在代表性强的地段,选点正确,才可能得到对土壤正确的判断。选点不当,不仅浪费精力和时间,还可能根据不恰当的剖面得出片面的结论。因此,土壤剖面的设置,必须慎重进行。一般来说,设置土壤剖面点有三条原则可遵循:其一根据比例尺和地形、土壤的复杂程度,在地形图上布置剖面点。其二,每种土壤(制图单位)至少有一个以上的主要剖面,其位置必须设置在每种土壤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部位上。其三,适当考虑剖面点的均匀性。这里主要是指地理景观变化不大而面积较大的区域,要按一定面积比例设置土壤面积,确保调查精度。

土壤剖面点虽已预先在地形图上做了设置,但并非每个土壤剖面都能挖在预先布定的地点。这是因为野外许多具体情况的变化,在地形图上难以估计,而且许多微小地形的变化在地形图上也看不出来。因此,到野外还需做具体的校正。其选择原则是:(1)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是要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否则土壤剖面易缺乏代表性。(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渠附近、粪坑周围……

等一切人为干扰很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3)如果发现母质或人为熟化等预先在地形图上观察不出的因素,而使土壤发生变化时,则应改变剖面地点,或重新设置。

2.4 土壤剖面的挖掘

土壤剖面的规格,研究自然土壤时,一般要求宽1米,长2米,深2米(或达到地下水层),石质母质要求挖到基岩。对山地土壤土层较薄者,只需要挖掘到母岩或母质层即可;对盐渍土挖掘到地下潜水位为限;对一般的耕地土壤,宽0.8米、长1.5米,深1米也就够了(如果采取整段标本时,要求土坑大一些)。剖面形状见下图,挖掘土壤剖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观察面应向阳,以便观察,山区留在山坡上方;观察面要垂直于地平面,土坑的另一端挖掘成阶梯状,以供剖面观测者上下土坑用;底土和表土层应分开堆放,以便填坑时恢复原状,在农业耕作区更应如此;观察面上方不应堆土或任意走动踩踏,以免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形态的描述及取样;剖面挖好后要进行修正,一边修成光面,以便观察颜色,新生体等,一边修改粗糙面,以便观察结构。

图1 主要剖面(土坑)示意图

2.5 土层划分

不同的土层,具有明显不同的宏观特征(颜色、质地、结构等)和微观形态特征(孔隙、胶膜、结核等)。首先根据剖面的形态特征,如颜色、结构、质地、植物根系分布、松紧度等粗分,再以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耕作利用所表现的特征确定。同时应注意各土层的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自然土壤,剖面一般分为三层:

腐殖质层或淋溶层:在剖面最上部,生物活动过程强烈,累积较多的腐殖质,一般具良好的结构,呈暗色,故称腐殖质,但此层同时进行着物质的淋溶和转移过程,故又称淋溶层。

淀积层:从腐殖质淋溶的物质,移动到一定的深度,即淀积成层。此层积聚的物质较丰富,有各种有机、无机胶体、铁、铝、锰的化合物等。

母质层:位于淀积层之下,受成土作用影响小,发育程度低,一般为岩石风化层。

自然土壤剖面示意图农业土壤剖面示意图

2.6 挖土采土

比样标本:纸盒标本,目的为在室内进行比土、评土用。土壤剖面观察记载完毕后,按土层从下到上分别采取土样,以免采取上层样品时对下层土壤的混杂污染。注意应将观察面剥离成土体的自然裂面,不要削成光滑面,或拍打压实,应保持土壤原来状态。土样放入标本盒后,应立即在盒盖上注明土壤剖面编号、土名、地点、层次深度、采样人、时间等。同时在盒底也注明剖面编号和土名。

分析样品:采集的部位应位于各土层的中间位置。一组只采一个剖面,即与组号对应的剖面。剖面中每个土层采一袋,装满,约一KG,每个土样袋写三个标签:两个标签对折后都放在土样袋中,一个备查。用铅笔填写,对折两次,有字一面对折在里。标签上写剖面号(剖面号用⊕代替)、地点和土层。克服层次间的过渡现象,增加样品的典型性或代表性。

(农化样品一般是采耕作土壤的耕作层,约20厘米。采集前应根据土壤调查绘制图斑布点,一般是1000亩左右采集一份农化样品,面积过小者可略去不采,面积超过1000亩者,应增加采样数。一般一份农化样,不应少于10个样点。样点布设方式因地块形状而异,一般有方格法、棋盘式、蛇形曲线法等几种布点方式。地块呈长方形而又地力不均匀者,采用蛇形曲线布点方式;地块呈正方形而面积又不大者,采用方格布点方式;地块大而地力不均匀者,采用棋盘式布点方式。每个样点采土深度,一般为20厘米,水田可按15厘米采样。

采集混合样品的要求:

(1)每一点采取的土样厚度、深浅、宽狭应大体一致。

(2)各点都是随机决定的,在田间观察了解情况后,随机定点可以避免主观误差,提高样品的代表性,一般按S形线路采样,从图2-1三种土壤采样点的方式可以看出1和2两

种情况容易产生系统误差。因为耕作、施肥等措施往往顺着一定的方向进行。

×代表采样点

1、2不适当,3正确

1 2 3

图土壤采样点的方式

(3)采样地点应避免田边、路边、沟边和特殊地形的部位以及堆过肥料的地方。

(5)一个混合样品重在1kg左右。)

2.7 地质罗盘的使用

尖,延长罗盘使用时间。在进行测量时放松固动螺丝,使磁针自由摆动,最后静止时磁针的

指向就是磁针子午线方向。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磁针两端所受磁力不等,使磁针失去平衡。为了使磁针保持平衡常在磁针南端绕上几圈铜丝,用此也便于区分磁针的南北两端。

(二)水平刻度盘──水平刻度盘的刻度是采用这样的标示方式:从零度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每10度一记,连续刻至360度,0度和180度分别为N和S,90度和270度分别为E 和W,利用它可以直接测得地面两点间直线的磁方位角。

(三)竖直刻度盘──专用来读倾角和坡角读数,以E或W位置为0度,以S或N为90度,每隔10度标记相应数字。

(四)悬锥──是测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悬挂在磁针的轴下方,通过底盘处的觇板手可使悬锥转动,悬锥中央的尖端所指刻度即为倾角或坡角的度数。

(五)水准器──通常有两个,分别装在圆形玻璃管中,圆形水准器固定在底盘上,长形水准器固定在测斜仪上。

(六)瞄准器——包括接物和接目觇板,反光镜中间有细线,下部有透明小孔,使眼睛,细线,目的物三者成一线,作瞄准之用。

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目的物方位的测量

是测定目的物与测者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就是测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到该测线的夹角)。

测量时放松制动螺丝,使对物觇板指向测物,即使罗盘北端对着目的物,南端靠着自己,进行瞄准,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对目觇板小孔等连在一直线上,同时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度数即为所测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针一时静止不了,可读磁针摆动时最小度数的二分之一处,测量其它要素读数时亦同样)。

若用测量的对物觇板对着测者(此时罗盘南端对着目的物)进行瞄准时,指北针读数表示测者位于测物的什么方向,此时指南针所示读数才是目的物位于测者什么方向,与前者比较这是因为两次用罗盘瞄准测物时罗盘之南、北两端正好颠倒,故影响测物与测者的相对位置。

为了避免时而读指北针,时而读指南针,产生混淆,放应以对物觇板指着所求方向恒读指北针,此时所得读数即所求测物之方位角。

岩层和山坡走向的测量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

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与SW210度均可代表该岩层之走向。

岩层产状及其测量方法

岩层倾向和坡向的测定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

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岩层倾角和坡度的测定

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得到的。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

测量岩层面的产状时,如果岩层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上当作层面以便进行

测量。

土壤剖面记载表

注:√表示应填项目

土壤颜色

辨认土壤颜色时,常因光线的强弱、向光或背光、土壤湿度等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必须就近观察,先看深色或先看浅色,或用已观察过的土样进行对比,以免产生视觉上的错误。应在明亮光线下进行,但不宜在阳光下。土样应是新鲜而平的自然裂面,而不是用刀削平的平面。碎土样的颜色可能与自然土体外部的颜色差别很大,湿润土壤的颜色与干燥土壤的颜色也不相同,应分别加以测定,一般应描述湿润状态下的土壤颜色。土层若夹有斑杂的条纹或斑点,其大小多少和对比度,影响到土色时,亦应加以描述。如根据明显度(即按土体与斑纹之间颜色的明显程度)划分为:(1)不明显:土体与斑纹的颜色很相近,常是同一的色值和彩度。(2)清晰:相差几个色值和彩度。(3)明显:不仅色值和彩度相差几个单位,而且具有不同的色调。根据丰度,即按单位面积内斑纹所占面积的百分数,可分为:(1)少:少于2%。(2)中:2-20%。(3)多:多于20%。根据大小:按斑块最长轴直径分为:(1)细:<5毫米。(2)中:5-15毫米。(3)粗:>15毫米。

记录时,应注意主色、次色和杂色的区别,通常次色在前,主色在后,如灰棕色,即表示棕色为主,灰色为次,杂色如锈纹、锈斑,棕色胶膜,红、黄、网纹等等。

土壤质地

指感法或卷搓法。

各种质地手测法检测标准:

质地名称判别特征示意图

成球成条成环成片光泽

1、砂土√????

2、砂壤土√易断???

3、轻壤土√裂纹?鳞状?

4、中壤土√√?√刮痕?

5、重壤土√√√压裂√√光亮

6、粘土√√√不裂√√

光亮

土壤结构

表土壤结构类型分类表

较容易进行和得到良好的结构,含水太多时,结构单位膨胀,很难分辨结构的真实面貌;土壤的结构,常常不是单一的,对于这种情况应该进行详尽的描述,即要说明其结构的种类,又要阐明其剖面内的变化。

土壤孔隙

土壤剖面描述孔隙时,必须对孔隙的大小、多少和分布特点,进行仔细地观察和评定。土壤孔隙的大小分级标准:1)小孔隙:孔隙直径<1毫米。2)中孔隙:孔隙直径1-2毫米。3)大孔隙:孔隙直径2-3毫米。

土壤孔隙的多少,用孔隙间距的疏密或单位面积上孔隙的数量来划分,一般分为:1)少量孔隙:孔隙间距约1.5-2厘米,每平方厘米有1-50个孔隙,或2.5平方厘米面积上有1-3个孔隙。2)中量孔隙:孔隙间距约1厘米左右,10平方厘米面积上有50-200个孔隙,或2。5平方厘米内有4-14孔隙。3)多量孔隙:孔隙间距约0.5厘米,10平方厘米内有200个以上的孔隙,或2.5平方厘米内有14个以上孔隙。

土壤孔隙形状有:1)海绵状:直径3-5毫米。呈网纹状分布。2)穴管孔:直径5-10

毫米,为动物活动或植物根系穿插而形成的孔洞。3)蜂窝状:孔径大于10毫米,系昆虫等动物活动造成的孔隙,呈现网眼状分布。

土壤湿度

指土壤的含水情况,在野外通常分:

干:用嘴吹气,有尘土飞起,土壤放在手中无凉的感觉。

稍润:用手试之,有凉的感觉。

润:用手可捏成团块,放在纸上,很快使纸变湿。

潮:使手湿润,并可能粘在手上。

湿:这时水分饱和,可以看出水分从土粒中流出而土体平滑、反光。

土壤新生体

土壤新生体指土壤形成过程的产物,如铁锰结核、粘盘、胶膜、锈斑、网纹等,应详细记载土层中各种新生体的颜色、形状、分布特点。

土壤侵入体

土壤侵入体是指外界侵入土壤中的物体,不是成土过程的产物,如土壤中的砖头,瓦片,陶瓷碎片和文物等,这些物体标志了土层曾被人为的经济活动作用过,应详细记录。

土壤松紧度

指土壤疏松紧实状况,也称坚实度或硬度。通常分:

松散:铁铲、土钻放在土面上不加压力就能插入土中,土钻拔起时,很难带取土壤。

疏松:手指可以插入土中。

紧实:用手指插入土中感到困难,用铅笔、树枝可插入土中。

极紧:铅笔、树枝不能入土。

三实习线路

四各土壤剖面状况

4.1 一号剖面──普通山地草甸土

地点:黄岗山山顶

成土条件:

气候:T为8.5℃,降雨量3000mm,相对温度>80%,风力强;

植被:中山草甸;

母岩:火山凝灰岩,残积物;

地形:H=2150m,中山坡顶较低洼处/山顶夷平面;

成土过程:

地球化学过程:物理风化作用强,化学风化作用弱,地势低洼,易积水,不是地下水位高,而是雨季积水,下面为母岩层,水不易下去,雨季处于还原状态,铁铝还原淋溶,旱季处于氧化状态,铁铝氧化,形成锈纹锈斑和铁盘——弱风化强淋溶,潴育生物过程:因发育山顶,风大乔木难以定居,草甸为主,草甸提供的有机质多,长期积水,气温较低,难以分解,矿质化弱,有机质累积强;

典型土体构型:An1 0~18cm 有机质在矿质层中累积

An2 18~36cm 多数有两层,上层较浅色,下层较深

Bg 36~60 cm 含锈纹锈斑;以铁盘为界,铁盘归为B层,因铁盘为

淀积形成;灰白色为积水时铁铝还原淋失造成

C 60~66 cm

草甸: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以多年生中生草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

河漫滩是形成草甸的最佳地段:河水的周期性浸淹+河流冲积—沉积物的施肥作用草甸:典型草甸、草原化草甸、沼泽化草甸、盐生草甸和高寒草甸。

天然草甸的初级生产力高于草原,多数草甸植物适于作为牧草,草甸中还有相当多的经济植物,可用以造纸、编织、入药、护坡护堤或作绿肥用。

草甸土:接受地下水浸润作用,在草甸植被下发育而成的半水成土壤。中国南方多发展成水稻土;北方多分布在东北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及其河沿地区。

成土过程:腐殖质积累过程:草本植物茂盛,土壤水分较多,腐殖质积累明显,形成暗色腐殖质层;潴育化过程:主要决定于地下水水位的动态变化。氧化还原过程也随水分的季节变化和干湿交替而交错进行,铁锰移动和淀积,形成锈色斑纹和铁锰结核。

层次:腐殖质层(A)及锈色斑纹层(BCg或Cg)。

亚类:普通草甸土、暗色草甸土、石灰性草甸土、盐化草甸土、碱化草甸土、潜育草甸土及白浆化草甸土。

山地草甸土: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山顶部在草甸植被下形成的半水成土。

草甸土表层无泥炭化层次,沼泽主表层有泥炭化层次,沼泽土为潜育化,草甸士为潴育化;潮土因气温较高和耕作影响,腐殖质含量在10g/kg左右。草甸土腐殖质含量20g/kg以上;白浆土具有白浆层,草甸土没有。

4.2 二号剖面──黄壤性山地草甸土

地点:黄岗山山顶

成土条件:

气候:T为8.5℃,降雨量3000mm,相对温度>80%;

植被:中山草甸;

母岩:火山凝灰岩,残积物;

地形:H=2100m,中山坡地/山顶斜坡;

成土过程:排水条件较好,无强烈淋溶,无锈纹锈斑。B、C层与黄壤类似,可认为黄壤是其母质。

典型土体构型:A 0~22cm

B 22~46cm

C 46~52cm

4.3 三号剖面──山地普通黄壤

地点:25公里处

成土条件:

气候:T为11-13℃,降雨量2200mm,相对温度>75%,干湿交替不明显,雾日多;

植被:山地矮林;

母岩:火山凝灰岩,坡积-残积物;

地形:H=1890m,中山坡地,坡度约25度;

成土过程:

弱脱硅富铝化,黄化:土层保持湿润状态,含水量较高,氧化铁发生强烈水化作用,红色赤铁矿变成棕色针铁矿,再转化成黄色褐铁矿,使土体呈黄色。

温度低,风化弱,硅铝率应该高,但事实上硅铝率低。根据第四纪孢粉分析表明:黄岗山海拔1000m处是常绿阔叶林景观,与山地下段的现代植被相似──黄岗山现有的高度是抬升结果,山地上段的三水铝石可能是温暖古代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风化产物,以后抬升到现有高度。另一种说法是:较低粘粒硅铝率和较多三水铝石是常湿润土壤水分状况下土壤强烈淋溶迅速脱硅的结果。可通过可风化矿物的多少来修正,如粘土矿物土层中可风化矿物(K2O)。

强生物累积:生物量大,湿度大,温度低;

典型土体构型:A 0~25cm

B 25~85cm 化学风化开始加强,淀积层已发育,黄色或棕黄色,土层较浅

C 85~155cm 剖面2下面的大石块为基岩,而剖面3为BC层。采BC层时

只采土而不采石块。

土壤理化性质:降水多,淋溶强,盐基少,BS小于20%,低于红壤,酸性强。因为淋溶强,淀积层也达10g/KG.。

4.4 四号剖面──普通山地黄壤

地点:桐木关

成土条件:

气候:T为11-15℃,降雨量2200mm,相对湿度>75%,干湿交替不明显,雾日多;

植被:杉木林;

母岩:火山凝灰岩,坡积物;

地形:H=1040m,中山坡地,坡度约35度;

典型土体构型:Ah 0~25cm 暗色表层

Bt 25~150cm 粘化层1.53

BC 150~

4.5 五号剖面──山地黄红壤

地点:庙湾

成土条件:

气候:T为13-18℃,降雨量2000mm,相对温度75%~80%,有干湿交替;

植被:茶,杉,毛竹;

母岩:粗晶花岗岩,残积-坡积物;

地形:H=950m/920m,低山坡地,坡度约28度;

成土过程:风化富铝化作用大于黄壤,小于红壤,有机质累积大于红壤,小于黄壤;黄化过程

人为:P2O5,有效水分时段;

草垫:人造表层>50cm

雏形层:有别于母质,无明显粘化

淀积粘化层:粘化率≥1.2

低活性富铁层:中度富铝化作用形成的具有低活性粘粒和富含游离铁的土层。

剖面1、2、3:常湿雏形土,桐木关:常湿淋溶土,庙湾:湿润淋溶土,黄坑:湿润富铁土

典型土体构型:Ah 0~13cm 较暗小块状,粒状

B1 13~26cm 红,粘块状

B2 26~65cm 有一半风化碎屑,有白点较粗

BC 65~

4.6 六号剖面──棕化黄红壤

地点:坳头

成土条件:基岩为粗晶花岗岩中山坡地上部

气候:

植被:毛竹;

母岩:粗晶花岗岩中山坡地上部,坡积-残积物;

地形:980m

成土过程:竹子根系穿插,竹叶枯枝提供了较多有机质。穿插后淋溶,腐殖质被带至下层,使色调棕化,A层和B层的界限不明显,可分出AB层,B为Bt或Bs,有粘粒淀积也有铁铝淀积

典型土体构型:A层为细粒状-小粒状

坳头与庙湾的比较:坳头大部分剖面A到B层确实存在过渡情况,而庙湾没有。重点看竹与土壤的关系。

4.7 七号剖面──普通地红壤

地点:黄坑

成土条件:

气候:T为17-19℃,降雨量1700-2000mm,相对温度70-75%,干湿交替明显;

植被:乔木层:原为常绿阔叶林,现为马尾松、杉。大戟科、乌桕、石栗。

灌木层:野漆、豆科胡枝子、杜鹃花科、算盘子(大戟科)、山茶科、拔葜(百

合)、悬钩子(蔷薇科)、大叶青(马鞭草科)

草本层:九节芒(五节芒)、芒萁骨、石松;

母岩:粗粒花岗岩,坡积-残积物;

地形:H=390m或310m,丘陵坡地;

成土过程:

明显的脱硅富铝化:气候暖湿,风化强烈,矿物分解,淋溶强烈(SiO2为50%,CaO为90%,MgO为60%,K2O为70%,Na2O为90%),碱金属碱土金属淋失,硅酸淋失,铁铝富集,粘粒形成(全省121个典型剖面分析,淋溶层与沉积层粘粒含量比为1.17)。粘粒硅铝率较低,粘粒矿物以高岭石为主,一般可占粘粒总量的80~85%,赤铁矿5~10%。

强列的生物循环:气候暖湿,生长旺盛,凋落物多,分解较快,(年分解率达90%),生物循环快(杉木林年归还灰分约100Kg/hm2,马尾松150 Kg/hm2,阔叶树接近300 Kg/hm2,灰分中,除钾素外,都超过林木需求,阔叶树需求只有杉木林的三分一,导致有机质不断累积)。

土体构型:A 0~10cm

B1 10~55 cm 新生体为光亮胶膜;

B2 55~140 cm

C 140~

土壤性质(瘦酸粘板旱):

有机质:表层有机质10~50g/kg,侵蚀严重的地段低于10g/kg;

CEC和BS:CEC低,15~25cmol(+)/kg。BS低,小于40%。

养分:盐基元素大量淋失,钙、镁不多,氮素缺乏,严重缺磷。

酸度:酸性至强酸性,pH4.5~6.0,在剖面中自上而下变小,底土pH可低至4.0。交换酸中交换性铝离子占80%。

质地:较粘重;

板:粘粒含量高,有机胶体少,无机胶体主要是由氧化铁、铝组成,无法形成团聚体,只能形成大块,造成板结;

旱:

耕性:土粒排列紧密,孔隙度低,通透性和适耕性差。

4.8 八号剖面──紫色土

地点:武夷镇

成土条件:

气候:

植被:茶园,荒坡灌丛;

母岩:白垩纪赤石群厚层状紫色砂页岩,残积-坡积物;

地形:H=208m,低山坡地,坡度约28度;

成土过程:

如果以土质构成来划分, 武夷山市茶叶是否可以分为: 岩茶(紫色土茶园) 、洲茶(砂土茶园) 、外山茶(黄土茶园) 。根据海拔高度, 岩茶分为正岩茶(海拔高) 、半岩茶(海拔低) 。外山茶分为高山茶与平地茶。品质以正岩茶最好, 其次是半岩茶与高山茶, 再其次是洲茶, 最差的是平地茶。正岩茶即长在紫色土上。

岩性土:由于某些岩石的性质对土壤形成起了很大的延缓作用,使土壤仍然较多地保持着岩石的某种特性,与环境条件不完全协调的一些土壤。热带、亚热带地区高温多雨,脱硅富铝化过程形成砖红壤、红壤或黄壤。紫色岩和石灰岩上却形成紫色土、石灰土。

紫色土是由紫色岩风化形成的土壤,由于保留着母岩的紫色,被称为紫色土。四川盆地紫色土分布最为集中,其次为云贵高原。

紫色土一般处于丘陵处,植被条件差;紫色岩石吸热性强,热胀冷缩,物理风化强烈;土壤松散,抗蚀不强,易于流失;含碳酸钙较多,阻碍发育。今后向红壤方向发展。(紫色砂岩主要由石英砂粒构成,组成物质较粗,组织疏松,易透水,所含盐类淋失较快,常沿节理崩解成大块;紫色页岩组成物质较细,组织致密,难透水,所含盐类淋失较慢,常形成细碎的颗粒。两者共同特点是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当母质裸露,只需要经过较短时间日晒雨淋,冷热膨胀,便崩解成土壤,致使土壤发育一直滞留在较年幼阶段。)

典型土体构型:Ah

(BC)较平坦处可见B层稍有发育,与A颜色相似,可用根系界限判断界线R

全剖面呈紫色,颜色均一;剖面分化不明显,无明显发生层;土层浅薄,表层下即为母质层;心土层母质特征突出,含大量母岩碎块和原生矿物,有机质含量较低,但因母质原因,矿质养分含量较高,仍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农用土壤,是中国南方重要旱作土壤之一,除丘陵顶部或陡坡岩坎外,均已开垦种植。无论粮、棉、油作物及其它经济作物,几乎都能在紫色土上获得好收成,而且品质优良。由于紫色土主要分布在丘陵坡地,水土流失严重是限制生产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土层浅薄,有机质和氮素含量低,以及抗旱能力弱等,都是与水土流失有关的。改良紫色土的关键,在于搞好水土保持。紫色母岩养分的风化释放是紫色土

最重要的养分补偿过程, 紫色母岩的养分释放是紫色土最重要的养分输入, 是紫色土养分循环最重要的一环, 反映了紫色土具有较强的养分自调能力。紫色土肥力的实质在于紫色母岩快速风化过程中的养分释放。

岩性土的形成,仅仅是由于母岩的某些性质延缓了土壤向与环境条件完全相协调的方向发育,它们仍然有可能形成地带性土壤。例如,在紫色土分布区,可以见到紫色岩发育的黄壤;在黄壤分布区,可以见到石灰岩形成的黄壤,等等。

讲解顺序:岩性土、紫色土—紫色土特点(易风化、含碳酸钙)—紫色土剖面特点(全剖面呈紫色,颜色均一;剖面分化不明显,无明显发生层;土层浅薄,表层下即为母质层;心土层母质特征突出,含大量母岩碎块和原生矿物)—肥力(养分高、水土流失严重)—紫色土与茶—绝对年龄与相对年龄

注意:PH值仍为酸性,母岩包括紫色砂砾页和砂页岩

2020年大学生暑假企业管理实习报告范文总结

2020年大学生暑假企业管理实习报告范文总结上一篇:2020旅游专业实习报告4篇下一篇:2020年大学生计 算机实习报告4篇 相关范文推荐 2020旅游专业实习报告4篇这次实习时间是从XX 年2月11日到6月1日在广东国际旅行社出境游总部进行的。作为 大学的专业实习,本人的工作岗位是出境总部港澳台部的一名团队操作员,因此主要实习科目有:管理学原理、旅行社管理、人 (2020) 年商务英语专业4篇我是一名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开始实习之前,我多少有些心虚。因为我的许多朋友都有过假期打工的经历。而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这次的实习却是我的第一次工作经历。我很担心自己会在工作的过... 2020年法学专业4篇我是**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实习参加工作之际在学校和**法院共同安排下进行的。通过实习,我在我的专业领域获得了实际的工作经验,巩固并检验了自己几年来本科学习的知识水平。实习期间,我了... 2020年药店暑期在刚进入单位的这几天,我较快的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慢慢的融入了这个集体里,在老师的关怀下,认真的学习了各个工作制度要求和任务,明白了每位工作员的任务和责任以及他们的工作流程,不断提高了... 2020年12月大学生1000字实习报告1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我的实习生活就结束了,在这几天内,我 似乎过了半年,又似乎是一瞬间,又好像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醒的时候我就回到了我的学校。三年时间,应该说是或多或... 推

2020年大学生毕业大学生网页设计实推2020年大学生寒假企业生产实习总结推2020年大二学生寒假酒店实习报告范推2020年大学生寒假酒店服务部实习心推2020年管理学院三下乡之实习心得体推2020年大二学生金工实习报告推2020年最新心理学推2020年矿山4篇推2020年实习总结范文2000字推2020年卫生局实习报告1000字推2020年酒店客房服务大学毕业大学生推2020年电厂参观实习报告3篇推2020年土壤与植物地理实习报告推2020年大学生顶岗实习报告模板推2019卫校护理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推2019网络销售推2019年大学毕业生实习报告精选模板推2020年库管员的实习报告1000字范文 这一周的企管实习,我们通过在福州台钻厂以及安得物流公司的实地实习,使我们对企业管理有了更客观、深刻的认识。 福州台钻厂是一个有悠久 __老厂。它经历了建国时期的自然灾害和文化革命,更是改革开放后的计划经济的见证人,并且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仍屹立不倒,足以见得它的沧桑与毅力。 她创建与1958年,是原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台式钻床定点生产企业,国家渔业机械一起行业定点企业,曾被评为一级信用企业、福州工业利税“百强企业”、福建省小型工业企业“百佳明星”企业和出口创汇先进单位等。

土壤地理学期末试题.doc

一、填空题P40 1 、从 1967 年起国际土壤学会提出把土壤剖面划分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等六个主要发生层。 2、目前世界通用的门赛尔颜色系列和门赛尔比色卡,其命名是用色调、亮度 和彩度的颜色三属性来表示的。 3、水解作用是水的最主要的作用,使矿物风化更为彻底。 4、土壤生物中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要动力。 5、土壤有效水指的是凋萎系数与田间持水量之间的土壤水。 6、土壤通气性主要决定于土壤中通气孔隙度的多少。 7、土壤酸度分为两个基本类型:一是活性酸度;一是潜性酸度。 8、土壤发育的外在推动力来自于气候因素。 9、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成土母质。 10、发生学分类的基本观点是:强调土壤与成土因素和地理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成土因素及其对土壤的影响作为土壤分类的理论基础。 11、土壤发生学的理论基础是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12、我国现在通行的土壤分类的发生学分类制。 13、粘盘黄棕壤的母质以下蜀黄土为主。 14、钙积土的成土过程特点是腐殖质积累过程和钙积过程并存。 15、土壤的地带性分布是土壤随地表水分和热量的分化呈带状配 置的特性。 二、名词解释

1、土壤剖面: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分类:①自然剖面和人工剖面 ②按剖面的用途和特性分:主要剖面,检查(或对照)剖面和定界剖面。 2、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进入土壤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在土壤生物的参与 下,一方面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最后变成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P 97 3、诊断层:是指用以识别土壤类别,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 P 844、潴育化过程:指土壤处于干湿交替的情况下,土壤铁、锰化合物经受 氧化还原作用而发生的淋溶淀积过程。 三、简答题 1、土壤圈的功能有哪些? ( 1)大气圈: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热量平衡,释放CO2CH4、H2S、N2O 等,吸收 O2;(2)水圈: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水分配、水循环与水平衡; (3)岩石圈:地球保护层、地质循环;(4)生物圈:支持生物过程、提供生物 养分、水分与适宜的理化条件,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 (1)基本性状:剖面构型为 Ah-B-BC-C 型。 (2)诊断特征:褐土表层为褐色腐殖质层,往下层逐渐变浅,厚度为 20cm左右,黏化层呈核状或块状结构,假菌丝状,黏化多为残积黏化和淋溶黏化相结合,呈红褐色,核状结构,有胶膜,厚度为 10~50cm,有 CaCO3淀积,呈假菌丝状或结核状。褐土表层腐殖质含量一般为 10~30g/kg ,呈中性至微碱性, PH为 7 左右无 或有碳酸钙反应。土壤质地在在粉土至黏壤土之间,黏化层的黏粒含量高。 P 73 3 、地形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壤的发生与发育的? 地形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只是通过对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起间接作用,只是影响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学院:xxx专业:xxxxxx 班级:姓名:学号:xxxxx 指导老师:关英斌李海梅刘海新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交通位置及经济自然概况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结束语 地质气候地貌土壤和植被 前言 一、实习的意义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现象形成演变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科学。自然地理现象和成因复杂多变,课堂讲授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前人研究和实践总结得到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原理,是高度概括归纳的结果。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因此,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坚实的野外调查基础之中,反过来又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地向自然地理学渗透,使自然地理学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但是自然地理野外考察仍然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地理工作者只有深入实际,应用新理论、新技术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才能丰富和发展自然地理学理论。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而且还可以使我们领略到祖国的秀丽风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感。野外工作不同于校园生活,有时需要爬山涉水、风餐露宿、早出晚归,生活和工作条件比较艰苦,这有助 于培养我们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完成某项实习任务要靠全体同学有组织、有纪律的共同努力,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其组织纪律性。另外,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师生同吃、同住、同工作,这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为教师开展教书育人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总之,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二、实习时间及安排 6月11日至7月6日。6月18日至22日观看由美国拍摄的《国家自然地理》录像,25日至29日进行野外,30日至7月6日写实习报告。三、实习地点 武安:西寺庄北洺河、柳家河硅镁采石厂、柳家河渡槽处(灌溉渠道)、北洺河上游。 涉县:一五零电厂、中原村槐树岭、弹音村北。昌乐县:古火山群 青岛:栈桥、汇泉广场、汇泉湾、五四广场、石老人浴场、黄岛金沙滩。四、实习任务 1.认识识别断层特征,认识岩层受力后的连续变形; 2.认识河流中游沉积物、阶地,会观察生物群落的演替、河滩植物、河流的地质作用。 3.识别断层的存在,认识分水岭、向斜构造以及丘陵,会观察接触带的特征。 4.认识变质岩,了解流域、水系及河流的地质作用,了解不同土壤上的植物分布状况,认识崩落及崩塌地貌。 5.观察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及植物的群落结构。

高考地理 生物、土壤及地理环境

专题三 生物、土壤及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生物】 1.生物的分布与环境:气候是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 2.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对气候的指示作用及物候对农时、农事的指示作用——枣发芽,种棉花; 植物对干旱环境的指示作用——骆驼刺(刺状叶,根系发达) 植物对湿润环境的指示作用——莲(叶子柔嫩、硕大,根系不发达) 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矮牵牛(叶片伤害,花完好) 植物对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用——铁芒萁(大量生长于酸性红壤的山坡) 植物对碱性土壤的指示作用——碱蓬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改造了大气圈:原始大气成分为CO 2、CH 4、H 2、NH 3,现在大气以氮气、氧气为主。 改造了水圈:改变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 改造了岩石圈: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二.【土壤】 1.土壤的概念: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的肥力特征及重要性 (1)土壤肥力: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土壤对人类和地理环境最为重要最具意义的因素。 (2)土壤的组成: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理想土壤的组成 3.土壤的形成 (1)形成过程①岩石风化过程:形成疏松母质,释放矿物养分。②低等植物着生过程:形成原始土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③高等植物作用过程:形成成熟土壤,有机质更加丰富,并经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 (2)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主导作用:在生物的生长更新过程中,伴随着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从而使土壤颗粒发生团聚,改善母质性状,形成并增强土壤肥力。 我国几种典型土壤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 类型 分布地区 特点 黑土 东北平原北部 土壤中富含腐殖质,比较肥沃 黄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土层深厚,但有机质含量不高,缺磷少氮,还有不少盐碱地、 沙地。需要增施有机肥,补充磷肥、氮肥,防治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旱、涝、碱、沙 红壤 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 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我国南 方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加以改 造 紫色土 四川盆地 自然肥力高,富含各种盐类及多种微量元素,酸碱条件适中, 可在风化母岩上直接刨耕引种 水稻土 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台湾西部平原 在人类生产活动(长期种植水稻)中形成的特殊土壤。土壤中 有机质含量丰富,较肥沃,多呈青灰色

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国际合作尝试

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国际合作尝试X 王乃昂 张铭杰 陈发虎 (兰州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兰州大学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自然地理学联合实习的总结,对比了两国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方面的某些差异,着重指出了这种差异中的“差距”部分,旨在明确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自然地理 实践教学 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实践教学在培养高水平地理学人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强化这一领域的工作是提高地理学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水平的必由之路。从1993年起,兰州大学地理学基地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地理学系达成协议,两校不定期开展联合实习,共同培养优秀学生。为进一步促进兰州大学地理学基地实践教学及双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实际科学研究技能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2002年夏天由兰州大学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各选派15名学生,于8月19日至8月31日在青海、甘肃、内蒙古3省区开展了一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实习。通过这次联合实习,促进了双方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科学研究技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发现了中国与德国在地学高等教育领域之间存在的某些差异。 一、准备工作 野外考察工作,根据时间的顺序,一般可划分为室内准备、野外调查和室内总结等3个阶段。其中虽以野外工作为重点,但准备阶段和总结阶段也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对于实践教学来说,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教学计划中规定的野外考察实习时间,大部分是用于野外工作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重视准备工作或不进行野外工作的总结。相反地,只有充分地重视了这两个环节,野外考察才能收到圆满的效果。 兰州大学与柏林自由大学对这次联合实习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兰州大学教务处为这次实习给予了业务指导和经费支持。参与本次实习的学生是兰州大学与柏林自由大学从相关专业选派的15名优秀生,涉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学、环境科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球物理学、水资源与水文、地质工程等10个专业。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参与这次联合实习的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其中两名教师经历了博士后研究,柏林自由大学选派了两名资深教授(中德中心德方主任、地质系主任、中德中心学术秘书)参与野外实习。 中德双方教师共同确定了实习计划、考察路线和教学内容,结合兰州大学地理学国家基础科 X收稿日期 2003—06—13 资助项目 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和兰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 王乃昂(1962-)男,山东郓城人,教授,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研究.

福建自然地理知识

自然地理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福建简称闽,省会为福州市。全省陆域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东西宽约54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 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由西、中两列大山带构成福建地形的骨架。两列大山带均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平行。蜿蜒于闽赣边界附近的西列大山带,由武夷山脉、杉岭山脉等组成,主峰黄岗山,位于武夷山市境内,海拔2158米,是中国东南沿海诸省的最高峰。 在沿海地区,最近的地质历史时期曾发生过多次海侵、海退,形成多级不同高度的海滨阶地、海蚀平台。原先的古海湾,由于河海的交互堆积,形成冲积、海积平原。著名的福州平原、莆田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总面积1865平方公里,是福建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海域面积13.6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分布大小岛屿1202个,港湾125个,拥有福州、厦门、湄洲湾、宁德三都澳等许多天然良港。境内山峦起伏,河流密布,水利资源丰富。全省拥有29个水系,663条河流,内河长度达13569公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00多条,大多流程短、水量大、水流湍急 气候特点 福建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西北有山脉阻挡寒风,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为气候的显著特色。年平均气温15℃-22℃,从西北向东南递升。一月5℃-13℃,七月25℃-30℃。福建是全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福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18种(含亚矿种),其中能源矿产有无烟煤、地热等2种,金属矿产31种,非金属矿产82种,水气矿产1种.金、银、铅、锌、锰、高岭土、水泥石灰岩、花岗石材、明矾石、叶腊石、硫等矿产储量也较大。石英砂储量、质量冠于全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有浅海619万亩,滩涂299万亩,沿海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风能等各种可再生资源。 2.水力资源:水力理论蕴藏量1046万千瓦,可装机容量705万千瓦,居华东之首。 3.森林资源:福建又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森林面积1亿多亩,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树木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57.3%,居全国首位。 4.水产资源:海洋生物3000余种,其中鱼类750多种,占全国海洋鱼类种数的一半。尤其是水产品资源种类繁多,现有品种占世界50%以上,水产品总量居全国第二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 二、旅游资源 福建拥有众多的国家级风光名胜和自然保护区,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厦门鼓浪屿、湄洲岛妈祖文化、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福建土楼文化遗产、上杭古田会址、昙石山古文化遗址、宁德白水洋奇观等八大旅游品牌影响日益扩大。福州市还拥有马尾船政文化、石鼓名山、三坊七巷、西禅寺、森林公园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 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5个,国家旅游渡假区2个。已建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面积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已建成国家优秀旅游城市7个、国家园林城市3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个,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境界。 历史概况 第一节历史沿革 福建简称"闽",因闽江为境内最大河流、古为闽越族居住地而得名。唐开元21年(公元733年)置福建经略使,始称福建。北宋置福建路,南宋设1府5州2军八个同级行政机构,故又称"八闽"。明清置福建布政使司。辛亥革命后置福建省。1949年8月24日成立福建省人民政府。

武夷山土壤氧化铁及成因研究

武夷山土壤氧化铁及成因研究 土壤氧化铁的形成很容易土壤成土环境和成土过程的影响,所以土壤氧化铁是对于研究土壤的成土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据此,以武夷山土壤为例,通过测定土壤全铁、游离铁等含量,分析武夷山土壤氧化铁的数量特征、聚积和迁移、发生学意义及其差异原因。 标签:土壤氧化铁;武夷山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b82771253.html,ki.16723198.2016.17.115 1引言 土壤氧化铁是在漫长的成土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土壤物质,对土集的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等性质有显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土壤形成的历史。所以,土壤氧化铁的成土环境和成土过程在研究探讨土壤的发生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武夷山是典型的亚热带山地类型,已有研究者对武夷山的土壤分类和分布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旨在研究探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土壤氧化铁数量特征、聚积和迁移、发生学意义及其差异原因。 2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武夷山脉位于北纬27°33′~27°54′,东经117°27′~117°51′,福建和江西两省间的邵武-河源深大断裂处,如图1所示。武夷山山地地势起伏大,成土母质多为坡积物或残积-坡积物,山体上部以火山岩为主,山体下部以粗粒花岗岩为主。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的高山在冬季的识货阻隔、消弱了北方南下冷空气的入侵,夏季由可以将东南海洋季风抬升、截留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使得武夷山保护区形成降水多、气温低和垂直分异规律分布的特点。在气候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以及自然植被呈垂直分布差异显著,详见图2,以黄岗山土壤、植被垂直带谱为例。 2.2样本采集 由于海拔高度的差异导致气候、土壤、植被等环境条件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本文样本选自武夷山自然保护地区不同发育地形、母质和生物气候条件下的典型自然土壤剖面共4个,根据发生学层次采集土壤样品。各剖面代号、成土条件如表1所示。 2.3研究方法

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实习报告

前言 本人在北京华文学院学习两年汉语了,从一个汉字也不认识的高中毕业生,到现在已能流利地听、说、读、写中文,并且将在今年完成学业,取得华侨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和北京华文学院中级班结业证书。现将本人毕业前的实习情况汇报如下。 实习概况 我们于xx年日至日在福建省实习,了解另一所母校---华侨大学,了解其海外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对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进对祖籍国的情感和学习汉语的自觉性。 实习内容 首先是了解母校。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是对外汉语教学单位,是中国教育部首批公布的有资格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单位之一,是国务院侨办首批华文教育基地之一,是国家汉办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之一。华文学院的前身---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是经国务院批准,并委托着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于年主持创办,专门招收海外华侨学生、华裔青年以及外籍学生的特色学校。为适应海外华文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年国务院侨办决定将集美侨校并入华侨大学,与华侨大学对外汉语教学部合并,成立华文学院。这就是我的母校。 其次,我们与三年级(下)的同学一起听报刊阅读课“遏制‘白色瘟疫’的蔓延”.这节课非常有意思,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好,不但让我们动脑筋回答问题,而且给我们有关的文章和照片,让我们更了解阅读的内容。 另外,我们和华侨大学的师生一起进行交流和联谊,互相介绍了在北京和厦门学习、生活的体会。这是我第一次在很多人面前用汉语发言,讲北京的气候,尤其是厦门人没有感受到的冬天。虽然那时很紧张,但我非常高兴,因为有这样的机会锻炼自己,提高汉语水平。 学校还安排我们参观了今年开始使用的新校区。新教学楼的面积比旧楼大很多,很现代,风景很美,设备先进而且充足,这引起了我读专科以后到华侨大学继续读本科的兴趣。 然后,我们又听了一次课---介绍福建概况。福建是我的祖先出生的地方,听了这门课以后,我可以理解我的祖先过去所经历的艰难和他们对故乡的深厚情感,这让我既感动又兴奋。 华侨大学有两个校区,一个在厦门,另一个在泉州。我们也参观了泉州校区,那里生态环境很好,花香鸟语诗情画意,为学生提供的设备非常好,学费也不高。对我来说,是很值得去上的大学。 学校安排的实习活动丰富多彩,我们还游览了厦门的名胜古迹和武夷山等地,去过的地方都既美又独特。我最喜欢鼓浪屿。厦门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世界一流的钢琴博物馆,展示了产自世界各地的稀世钢琴珍品。此外,最吸引我的是土楼。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着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

土壤地理学复习重点(整理)

1.土壤:土壤是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3.土壤系统:土壤系统是由固相(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和土壤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 三相物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表现出肥力、能量交换和净化功能。 4.土壤生态系统:土壤与其地上部生物和地下部生物之间进行复杂的物质与能量的迁移、转化和交换, 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统一体,成为生物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活跃场所。 5.土壤圈: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被层,犹如地球的地膜。 6.单个土体和聚合土体:单个土体是土壤剖面的立体化形式,作为土壤的三维实体,其体积最小。面积 的大小取决于土壤的变异程度。聚合土体,两个以上的单个土体组成的群体,称为聚合土体。 7.土壤剖面: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称为土壤剖面。 8.土层: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层次,由成土作用而形成的,因此,称为土壤发生层,简称土层。 9.土壤的组成包括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1)土壤组成: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气 相(土壤空气)等三相物质组成的。 (2)相互关系:土壤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气相(土 壤空气)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10.土壤矿物质包括哪些类型?什么叫原生矿物?土壤中主要原生矿物有哪 些?它们的性质如何? (1)土壤矿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主要来自成土母质,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 (2)原生矿物:指各种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颗粒较粗,有些表面可能受到轻微蚀变,内部结晶仍然完好。 (3)土壤中主要原生矿物及性质①硅酸盐、铝硅酸盐类矿物:是土壤多种营养元素的来源。②氧化物类矿物:这些矿物都极稳定,不易风化、对植物的养分意义不大。③硫化物类矿物:极易风 化,成为土壤中硫素的主要来源。④磷酸盐类矿物:是土壤中无机磷的重要来源。 11.什么叫次生矿物?次生矿物有哪些?特点如何?# (1)次生矿物:大多数是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其原来化学组成和构造都有所改变而不同于原来的原生矿物,颗粒纤细,结晶较差,甚至是极细的非结晶质颗粒。 (2)主要次生矿物及特点:①简单盐类:是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的最终产物,结晶构造都较简单,常见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土壤中。②次生氧化物矿物:多样,颜色鲜艳③次生铝硅酸盐类: 是构成土壤粘粒的主要成分,具结晶构造。 12.土壤风化过程有哪些类型?各类型风化过程如何? (1)物理风化:通过①温度作用或温差效应、②结冰作用或冰劈作用、③风的作用、④流水的作用,产生了与原岩石、矿物化学成分相同而粗细不等的碎屑物质覆盖在岩石表面。 (2)化学风化:通过①溶解作用、②水化作用、③水解和碳酸化作用、④氧化作用、⑤溶解作用,形成可溶性盐类,都是养料成分,为植物提供营养;形成了次生粘土矿物,在土壤肥力中作用 巨大;形成了残留矿物,如:石英在土壤中以粗大砂粒存在。 (3)生物风化:①机械破坏作用(根劈作用)②化学破坏作用(主要通过新陈代谢来完成)。为母质中增加了岩石和矿物中所没有的N(氮)素和有机质。 13.矿物分解可分为哪些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 (1)碎屑阶段:物理风化作用下,岩石矿物发生机械粉碎,形成碎屑风化壳。 (2)钙淀积阶段:生物化学作用加强,CaCO3不断聚积,形成钙淀积风化壳,同时生成次生黏土矿物。 (3)酸性硅铝阶段:盐基大量淋失,次生黏土矿物堆积。 (4)富铝化阶段:盐基彻底淋失,硅酸大量淋失,Al2O3、Fe2O3残积。 14.粘土矿物的结构有哪些特征?各类型粘土矿物的性质如何?# (1)粘土矿物粒径小于0.001mm,是土壤矿物中最细小的部分,具有活动的晶格、呈现高度分散性,并具有的吸附代换性能、能吸收水分和膨胀,因而具有明显的胶体特性,称为粘土矿物。 (2)性质见11题次生矿物。 15.土壤有机质是什么?其来源如何?主要组成分有哪些? (1)土壤有机质是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包括动植物残体、

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Natural Geography (070501)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研究生具有扎实的自然地理专业基础理论素养、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独立工作和研究能力、适应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的教学、科研与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Planning and Designing of Urban Ecology 2、城市环境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 of Urban Environment (三)学制 三年 (四)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 (1)学位公共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哲学Philosophy 第一外国语First Foreign Language 计算机应用Computer Application (2)学位基础课: 现代自然地理基本问题Fundamental Problems of Modern Natural Geology 地理信息系统Ge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 环境资源遥感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3)学位专业课:

城市水文环境Urban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 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Urban Land Use and Planning 宏观生态学研究途径与方法Approaches and Means of Macro-ecology Studies 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 测量与地图学Measuring and Cartography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Designing and Exploration of Ge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Using and Planning of Urban Land 专业外语Specialized Foreign Language 专题讲座Lectures on Special Topics 2、选修课程: 环境资源遥感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生态经济学Ecological Economics 程序设计Programming 数据库结构原理Principles of Data Structure 网络基础应用Basic Applications of Network 第二外国语(日语)Second Foreign Language (Japanese) 3、实习 4、专业调查 (五)教学和培养方式 采取自学(系统阅读参考文献)为主,课堂讲学为辅,着重组织范例讲解、答疑及专题调查讨论研究等方式开展教学。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举行译文报告会,研究所结合所学语种全文翻译近期本专业外文文选一篇,并公开报告,由导师组作出评语。 第2学年第2学期举行研究生科研论文报告会,结合专业撰写论文,公开报告,由导师组给出评语。用4周时间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实践及教学实习。 定期举办研究生专题讲座,经考核后给予一定的学分,同时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院校的学术活动,参与指导大学生的科研活动,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 (六)成绩考核 采用闭卷、撰写专题论文的方式进行;成绩记百分制,分优(90-100

武夷山自然地理概况

武夷山自然地理概况 武夷山地处中国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7°32′36″~27°55′15″;东经117°24′12″~118°02′50″。根据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将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核心面积63575ha,核心次面积36400ha,同时,划定了外围保护地带--缓冲区,面积27888ha。区内年平均降雨量为1486-215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早霜10月份,终霜3月份,无霜期253-273天,平均雾日达120天,随海拔高度增加年照日数递增率为小时/百米,年降水量递增率为44-54毫米/百米。具有气温低,降水量多,湿度大,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等气候特点。 武夷山植被的概况如下: 一、植物概况武夷山已知植物3728种,有中国特有属27属31种,许多如银杏等为 单种属孑遗植物3728种,有28种珍稀濒危种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如鹅掌楸、银钟树、南方铁杉、观光木、紫茎等。区内发育有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和杜英科(Elaeocarpaceae)树种。11月7、8日:黄岗山简易公路、桃源浴,沿途认识植物。其中,桃源浴18种植物的科名、属名: ①、黄山松:松科、直条型。②、扁柏:柏科。③、马挂木:木兰科。④、化 香树:胡桃科,落叶阔叶树。⑤、金钱松:松科。⑥、小叶柏了树:安息香科、落叶阔叶树。⑦、灯台树:回照科,落叶阔叶树。⑧、大花金鸡菊:菊科。⑨、胡桐树:胡桐科。⑩、红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其次,庐山植物园10种植物科名、产地和用途:①、白花杜鹃:杜鹃花科,原产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②、杉木:杉科,原产河南、安徽、广东、广西。用途:材用。③、金缕梅:金缕梅科,原产广西、湖北、江西。用途:观赏。④、山茶:山茶科,原产云南。用途:观赏及药用。⑤、平枝荀子:蔷薇科,原产陕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⑥、南方铁杉:松科,原产安徽、浙江、福建、湖南。用途:材用及观赏。⑦。⑧、名称:黄瑞木,科属:山茶科,产地分布: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形态特征:落叶灌木,叶片绿色,株高3~4米。 二、武夷山群落类型:武夷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带,最高海拔2158 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6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针叶林和阔叶林。(一)、针叶林:对于针叶林,我们所抽取的样方主要有一个点:黄岗山山麓海拔1890米处的黄山松群落。1、黄山松群落:分布在黄岗山,属于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黄山松,又名台湾松,它属于阴性树种,耐低温,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顶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它属于松科,裸子植物。黄山松与广东的马尾松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黄山松枝条平直生长,主茎与枝条成直角,而马尾松成锐角。马尾松的叶子两伸为一出,较长、细。 而黄山松的叶子也是两伸为一出,但较短、粗。2、林木记录表:建群种:黄山松:树龄20年的有8株,50年的有4株,10年的有3株。平均高度为14米,胸径50厘米,枝下高10米。树冠幅度3米,生活型为果型。生活强度强。(二)、阔叶林在庐山,常绿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也有着广

武夷山实习报告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毕业实习报告 指导老师:欧阳珊胡茂林邹志文陈少斌 陶然王月柳江舟江爱亮孙成星李思李一峰刘丹 一、自然保护区概况调查 井冈山为地球上同纬度最丰富的生物区分地之一。植物、动物区系复杂,区系成分繁多,生物资源特别丰富。距今约6000万年前遗留下来的,比较古老而又完整的新生代第三纪型森林生态系统,已查明有高等植物280科800余属3400余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的植物有10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的有38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67种,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23种。在中国特有种子植物460种中,井冈山特有种子植物20种,还有列入省级保护的78种。 动物种类也非常丰富,已查明脊椎动物有307种,其中哺乳类42种,鸟类162种,爬行类41种,两栖类29种,鱼类35种。昆虫类种类达21000种,区内分布有多种珍稀濒危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有1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有17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37种,在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38种中,井冈山有特有动物25种。代表动物有黄腹角雉、猴面鹰、藏酋猴、水鹿、穿山甲、乌梢蛇、百花蜥、水鲵(娃娃鱼)、虎纹蛙、棘胸蛙等等 二、考察材料采集和研究方法 1.材料采集 2012年12月13号至2012年12月14号对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昆虫、陆生贝类、鱼类以及鸟类进行了调查。在各采集点选择不同生境采集标本,如阔叶林、毛竹林的枯枝落叶和碎石底下以及茶叶地、马路旁、蜘蛛网等捕捉昆虫。随机采集标本,采集的标本固定并保存于75%的酒精或是用毒瓶迷晕后,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 2.研究方法 2.1鱼类

《综合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Ⅳ》教学大纲

《综合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Ⅳ)》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 (一)课程性质:综合自然地理学是高师四年制本科地理科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二)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综合自然区划、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等方面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使他们能够独立对一个地区进行地域分异、自然区划、土地类型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系统观、协调观、可持续发展观。为今后学习后继课程和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地理学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开课对象:地理系地理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 二、先修课程 所有部门自然地理学科。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一)教学方法:讲授为主、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积极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课堂讨论;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考核方法:考试 四、学时数分配 总学时:51学时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 绪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2学时) 【主要内容】: 0.1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0.2从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 0.3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0.4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0.5自然地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0.6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难点是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学生掌握要点】: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4学时) 【主要内容】: 1.1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 1.2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及能量基础 1.3 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 1.4 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物质交换 1.5 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 【重点难点】:太阳辐射的地理分布特征,地理环境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 【学生掌握要点】:太阳辐射的地理分布特征,地理环境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8学时) 【主要内容】: 2.1 地域分异:概念、因素与尺度 2.2 纬度地带性分异与自然地带学说 2.3 非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

武夷山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关系

武夷山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210046,严瑛) 摘要:地处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而武夷山经济发展状况怎么样呢?这与武夷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关键字:自然,经济,旅游业,茶业 1 研究区域概况: 武夷山位于福建北部,江西省东部,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27°32′36″~27°55′15″;东经117°24′12″~118°02′50″。以丹霞地貌为主。从纬度上很容易看出,武夷山地处中亚热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据统计境内1957~1980年,24年平均气温17.0~18.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 6.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 7.7℃。平均年温差15.8~20.9℃。城关点平均气温年际间变化不大,最高为1961年1 8.4℃,最低为1976年的17.2℃,相差仅1.2℃。极端最低气温-8.1℃,出现在1973年12月27日;极端最高气温 40.4℃,出现在1971年7月25日。在武夷山屏障作用下,隆冬的武夷山市比同纬度地区平均气温约高2℃。在武夷山市境内海拔400~700米之间,由于逆温作用在冬季形成一条“暖带”,使这一地带冻害较轻。由于地形地势的不同,形成各地气温差异很大。中、南部河谷盆地年平均气温在17.9~18.1℃之间,中山区、黄冈山年平均气温仅8.4℃。温度垂直递减率为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减低0.49℃。从降水上看,区内年平均降雨量为1486-215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早霜10月份,终霜3月份,无霜期253-273天,平均雾日达120天,随海拔高度增加年照日数递增率为21.3小时/百米,年降水量递增率为44-54毫米/百米。具有气温低,降水量多,湿度大,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等气候特点。 湿润的中亚热带气候,加之丘陵为主的地形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武夷山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由于保护工作得当,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发育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随海拔递增,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350m-1400m,山地红壤)、针叶阔叶过渡带(500m-1700m,山地黄红壤),温带针叶林带(1100m-1970m,山地黄壤)、中山苔藓矮曲林带(1700m-1970m,山地黄壤)、中山草甸(1700m-2158m,山地草甸土)五个植被带,分布着南方铁杉、小叶黄杨、武夷玉山竹等珍稀植物群落,几乎囊括了中国亚热带所有原生性常绿阔叶林河岩生性植被群落。 武夷山的交通很便捷,航空、铁路、公路都较发达,这得益于武夷山风景。 2 经济发展情况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50.2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8%,比2005年的31.9亿元增长1.5倍;人均GDP达20321元,年均增长14%;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区。全市出口总值达32亿元,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2005—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2+2”模式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相关学科基础课程《自然地理学》 实 习 报 告 院系:旅环院 班级:10级地信 姓名:郑博文 学号: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在2011年11月12日至21日,我们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进行了为期10天的野外实习。都江堰市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因“水”而兴,因“堰”而名,因“道”而盛,山,水,城,林,堰,桥,塔浑然一体,是一座山水幽秀,文化浩瀚,风情浓郁之城。本次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使同学们得到了综合自然地理野外训练,在内容上包括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气候,水文方面的内容,老师让我们在较

短的时间里接触了比较多,比较典型的自然地理内容。野外实习让我们把理论与实践良好的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实践教学的方法。野外实习方法中包括地图的判读,地质罗盘的作用与使用,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土壤剖面的观察与测量,植物的观察与描述,水深及水流速的测量等。 实习内容 一、拜水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千年经久不衰 1、千年古堰的悠久历史 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西源出自郎架岭,向南流经四川省 793公里, 平方公里,平均坡度4.83‰,总水量年均150亿m3左右。岷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全河落差3560米,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 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以漂木、 网一起组成都江堰灌区;乐山以下为下游,以航运为主。岷江有大小

支流90 支流都是由右岸山间岭隙溢出,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所以岷江之水 成都平原的整个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而落差竟达273m。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 一大障碍。都江堰的创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巧, 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 天下并矣”,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识 2、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组成及功能 (1)渠首工程 宝瓶口:首先,李冰父子与其他的官员不同,他们决定采取疏导的方式来治理岷江洪水,他们首先召集了当地有经验的农民,花了几年的时间对地形和水情作了细致的实地勘察,最后,李冰决定凿穿玉垒山

武夷山地质地貌概况

武夷山地质地貌概况 武夷山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主要分布了前震旦系和震旦系的变质岩系,中生代的火山岩、花岗岩和碎屑岩, 在中生代晚期,本区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活动,继之为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已发现本区有丰富的火山机构,为典型的亚洲东部环太平洋带的构造特征。其后,武夷山地区发育了一套河湖相沉积,产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成为研究我国东部侏罗~白垩系地层及时代划分的典型剖面。白垩纪晚期的红色砂砾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主体。 中生代的地壳运动奠定了武夷山地貌的基本骨架。第四纪以来,武夷山西部的黄岗山大幅度上升了1000M。,而东部崇安~武夷宫盆地上升幅度缓慢,使武夷山地区在30km的范围内,高度相差1950m,平均坡降6.5%.发育了从中山到丘陵盆地的系列地貌类型和从西到东的2100m~2200。、1800rn~1900m、1100m~1200m、700m~800m、500m~550m和400m左右等六级夷平面。受地质构造的严格控制,西部发育了长达几十公里岩壁陡峭的深大断裂谷和断块山脊,如黄岗山~大竹岚的断层深谷川W和FW向断裂谷与NNE、NW断裂构成了典型的格子状构造地貌。东部地区因受NNEJW和EW断裂构造的控制,发育了曲折多弯的溪流和柱状、锥状、悬崖等丹霞地貌,形成山水相融的九曲溪风光。EW和SN向断裂构造产生了风景似画的章堂涧、倒水坑至牛栏坑、九龙窠和流香润的“王”字型断裂谷系。告性对武夷山地貌发育也很明显,西部海拔1500m以上的山峰,基本上由坚硬的凝灰熔岩和流纹岩等构成,东部红色砂页岩地区则往往发育有较宽的谷地和盆地。所以武夷山丰富的地貌类型是地质构造、流水侵蚀、风化剥蚀、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是我国同类地貌中山体最秀、类型最多、景观最集中、山十结合最好、视域景观最佳,可入性最强的自然景观区,为此,在中国名山中享有特殊地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