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乌鲁木齐市民政事业十二五规划

乌鲁木齐市民政事业十二五规划

乌鲁木齐市民政事业十二五规划
乌鲁木齐市民政事业十二五规划

乌鲁木齐市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https://www.doczj.com/doc/b82757095.html, 2010-9-26 19:53:00

序言

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政工作,研究和制定了民政事业发展的措施和办法,把民政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及时解决民政工作中的问题,有利地促进了各项民政事业的发展。全市民政部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认真履行“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核心职责,发挥“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核心作用。民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各项民政工作,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调解、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十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状况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民政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1、有效实施了灾害紧急救助,建立了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和专户管理体制,提高了救灾工作的时效性和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努力拓宽救灾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推动了救灾工作的社会化进程,增强了救灾实力。累计安排救灾款413.5万元多元,发放社会救助资金563.8万元,救助特困家庭2209户(4227人),临时救助494人次,支付资金8.01万元。缓解和保证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2、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我市139.8万人次城市贫困居民享受了低保救助,累计支出低保金1.31亿元,为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城市社会医疗救助逐步推开,三年累计安排资金762.08 万元,惠及4401个家庭、9280名人员。2003年开始对农村特困群体实施了合作医疗救助和大病救助,三年共安排资金44050元,对近1371名人员进行了救助,农村特困群体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缓解。规范了农村五保供养和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有五保户221户,其中55名五保人员实现了集中供养。

3、加强了村级自治组织建设,规范了民主选举,加强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完善了民主决策和监督。社区建设逐步推进,加强了社区居委会建设,发展了社区服务业,基本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项目,投入7737万元解决了238个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问题,占社区总数的49.4%。新市区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被自治区命名为自治区社区建设示范区。目前,全市共有社区居委会482个,社区居委会成员达2893人,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已发展到35183人.卫生服务中心3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84家,覆盖社区人口137万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全市30多万社区居民建立了家庭档案,健康

教育覆盖面达70%。

4、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拥军优属活动,连续五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各类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待遇逐年提高,使他们“生活难、住房难、医疗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政府安排就业与市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办法和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社会化,有效保障了优抚安置对象生活权益和政治待遇。

5、大力推进了社会福利社会化,兴办各类福利服务机构,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对象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完成了“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全市共建成“星光老年之家” 162家。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9所(不含敬老院),床位近2000张,入住人数约1500名,入住率约为75%,初步形成了覆盖区(县)、多种所有制形式相互促进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了婚姻登记管理制度,规范了婚姻登记程序,提高了婚姻服务质量,依法保障公民婚姻自主权利。继续推进丧葬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殡仪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加大了福利彩票发行力度,开辟了新的彩票品种,彩民队伍不断壮大,彩票销售保持健康持续增长的趋势。

6、积极稳妥地调整行政区划,设置了2198个地名标志,完成了市、区(县)两级行政区类、基层群众组织类数据库的建立,市级录入行政区类80条目、基层群众组织565条目、道路1285条类数据库建设。按照《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规定,完成了乌鲁木齐市与吐鲁番地区、巴州、昌吉州行政区域界线巡视工作。完成了我市县级行政区域界线36个界桩埋设工作,

7、民间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重点发展了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公益性组织,开始了基金会登记工作,民间组织从单纯的数量增长转向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协调发展,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8、慈善事业不断壮大,有数以万计的困难群众得到了不同形式的救助。在慈善项目中,开展了灾害救助、扶贫济困、助医助残、扶幼助孤、老年救助等六大系列几十个项目,发挥了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

乌鲁木齐市民政事业在“十五”期间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

(1)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偏低,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致使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等服务设施、设备不能满足民政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

(2)民政事业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优抚安置、救助体系、殡葬、养老等法规政策不配套,缺少地方性政策依据。执法手段尚不健全,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

(3)基层民政部门普遍存在人手少、工作条件差、力量薄弱等问题,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不高。

二、“十一五”时期民政事业面临的形势

未来五年,是我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现代化国际商贸城建设打牢基础的关键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乌昌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勾画的宏伟蓝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矛盾与机遇凸显时期,民政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1.各项民政事业的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近年来,民政工作改革和事业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与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力度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对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优抚安置制度、基层民主制度、有关社会事务专项工作以及民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等都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要求,因此要把推动改革作为推动民政工作的根本动力。

2.社会失衡加大了对民政事业的压力

由于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贫富差别的不断扩大,贫困人口的数量很大,这就给民政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同时,对我们民政工作来说,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必须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新疆作为祖国反分裂的前沿阵地,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责任十分重大,人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这些都进一步要求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大力发展基层民主。

4.进一步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

只有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建立兼职服务队伍,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主动地改变思路,调整政策,抓住机遇,转变工作方式,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才可以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各项民政工作的服务水平。

5.加强法制化建设,依法推进各项民政工作水平整体提高

新形势下,对加强民政法制建设,推进社会事务依法行政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依法行政已成为提高民政整体水平的关键,加强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成为当务之急。

6.提高民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已成为民政事业兴衰的决定性因素。

建立一支有较高素质的民政干部队伍是推进各项民政工作、完成民政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任务。

7.加强基层服务网络化建设已成为做好民政工作的基本条件。

只有加强基层民政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工作手段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才能担当起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把各项民政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不断提高民政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十一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发展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认真履行“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核心职责,发挥“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核心作用,以“五个统筹”定坐标,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为重点,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依法管理社会行政事务为基本目标,以推进民政工作法制化、民政事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网络化、工作手段信息化为依托,努力实现有效的社会救助、广泛的基层民主、优质的社会福利服务、牢固的军民团结和规范的社会管理。以民政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服务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民政事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使民政法制建设更加健全、财力保障更加有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民政事业发展新格局,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特别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构建和完善以灾害紧急救援、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慈善事业为重点,城乡一体、标准有别、分类施保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保障灾民、贫困人口、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权益。城镇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保障率达到100%,“三无”老人入院率达到50% ,孤残儿童入院率达到40%。

----大力推进村(居)民自治和社区建设,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作用,健全管理有序、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制度。

----积极发展各类民间组织,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种类齐全、民主自律的民间组织发展格局,不断提高民间组织的社会参与和社会服务水平。

----加大抚恤优待、退役士兵安置、军休服务管理的改革创新力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同时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拥军优抚安置制度。

----巩固行政区域调整、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和地名管理服务的成果,形成法制健全、管理科学、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区划地名工作体系。

----福利彩票发行销售工作做到特色鲜明,管理规范,销售网络健全,覆盖面广,销售手段现代化程度高,力争实现全市福利彩票发行销售收入 14。3亿元。

四、“十一五”期间民政工作重点任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如下:(一)、进一步完善灾害应急救援系统,提高灾害紧急救援能力

建立和完善以备灾、紧急救援、生活救助和恢复重建、社会捐助等四个方面工作为重点的灾民救助体系。

依托灾害管理网络信息系统,严格执行灾害统计和评估制度,提高灾情管理水平。完成救灾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建立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物资储备体系网络。

1、探索在救灾款分级负担的基础上,救灾资金投入的自然增长机制和救灾专项预备金制度。建立基层救灾款物发放管理制度。加强救灾队伍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完善救灾必需的装备建设,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横向联系,建立部门间灾害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信息交流服务,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2、建立资金快速拨付、救灾物资快速调运的通道,确保灾民24小时内得到救助。建立完善的抗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整合社会救灾资源,形成救灾合力。并着重在乡(镇)建立救灾应急网络,依据各乡(镇)的地理、地质环境、气候条件、人口数量、河流分布及易发灾害种类等基本情况,确立灾害救援体系,使救灾应急工作有针对性。

?? 3、建立和完善灾民救济卡发放制度,做到情况核查到户、款物落实到户、帮助指导到户、成效体现到户,确保救灾款物及时、足额发放,确保灾民灾后基本生活和尽快开展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并探索对灾区恢复重建实施项目管理。

4、推进经常性社会捐助网点建设,完善经常性捐助、大灾集中捐赠和对口援助相结合的机制,鼓励企业、个人积极参与捐助工作。争取各级政府对救灾捐助工作财政投入,充分发挥救灾捐助网的作用。探索社会捐助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大捐赠款物接收、发放的公示力度,确保捐助款物按捐助者的意愿使用,保证贫困群众和受灾群众受益。

(二)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出台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相关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医疗救助、就学救助、法律援

助、住房援助等方面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投入、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机制。

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科学确定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有效实行动态管理。按照有无劳动能力、具体困难类型进行区分,使各类不同困难的人群得到应有的保障。对无劳动能力的困难对象,通过综合性的最低生活保障,给予多方面的救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取暖、医疗、教育、住房、法律等困难;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对象,与劳动部门加强协作,帮助和促进其就业,使其真正通过就业来获得生活的保障。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在试点的基础上,使这项制度顺利开展。

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落实资金,积极推进,并做好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用2年时间在部分乡、镇(街道)进行试点,重点探索城市医疗救助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资金筹措机制,通过示范指导推进城市医疗救助工作。从2007年起再用2-3年时间在全市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加大《五保供养条例》的宣传力度,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办法,合理确定供养标准,建立五保供养长效机制,做到应保尽保,加大农村敬老院的整合改造力度,鼓励集中供养,逐步形成以县敬老院供养为主体,村、户抚养为补充的供养格局。

加快低保网络建设,根据低保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目标,结合低保工作发展和地方需求,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将机房配套基础设施,基础办公设备、应用软件开发和培训等纳入事业发展预算,完成乌鲁木齐市低保信息系统建设。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坚持“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创新救助管理方式,体现人文关怀。建立方便、安全的救助管理网络,探索多形式、社会广泛参与的救助管理模式。(三)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扎实做好村民自治工作

1、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工作

推进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区建设,关系社会发展与进步,关系社会公共管理与服务水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继续建立、健全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严格依法选举,依法办事,组织引导群众全面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从而扩大基层民主,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继续充实加强基层力量,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确保基层各类组织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活动,确保党的政策、政令畅通无阻。

继续加强村务公开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工作协调机制,全面落实自治区的村务公开办法,开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纪元,确保广大村(居)民群众依法拥有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2、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构建“属地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职责明确、管理有序、社区服务”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健全由城区(镇)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密切配合,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组织实施,社会力量支持,居民工作群众参与的社区建设工作机制;形成社区资源配置合理,社区工作者队伍健全,运行保障有力,社区服务基本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社区工

作新格局。

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民间组织的建设。巩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作用和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加强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建设,培育和发展社区群众团体组织和民间组织。

适应新形势要求,不断丰富社区建设内容。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繁荣社区文化,推进社区教育,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健全社区保障,发展社区卫生和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

按照“有人管事、有人办事”的要求,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社区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社区工作者的年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实践和培训,逐步实行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制度,提高社区工作者素质,拓宽用人渠道,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把更多年富力强并且热爱社区工作的同志选配到社区工作岗位上来。

扩大基层民主,实行居民自治。以转变政府职能,实现重心下移,理顺社区关系为突破口,按照“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权随责转、人随事转、费随事转”的要求,明确政府部门、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建立健全政府工作进社区的申报准入制度,逐步实现社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2010年,争取全市所有社区达到《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基本标准》,社区建设工作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四)、发展壮大社会福利事业,突出抓好规范化管理,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切实加大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完善各类所有制福利机构应享有的优惠政策,实行民办福利企业享受政府资金和彩票公益金资助的“民办公助”政策,通过联合、兼并、托管、合资合作和股份制改造等形式,推行“公办民营”的政策,使福利机构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逐步实行社会福利事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营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的社会福利事业体系。

大力发展老年福利服务。积极争取民政厅资金支持,“十一五”期间建立一所多功能、综合性的养老服务中心。到2010年全市养老床位达到9000张,实现养老设施床位总数占老年人口3%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通过地方政府服务业引导资金、社会福利基金、引入社会资金等方式在区、县新建、改建一批为老服务设施,形成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骨干、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最大限度的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健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残疾人安置就业制度,完善福利企业减免税等扶持政策,促进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完善供养、家庭领养和社会助养、代养、寄养等对孤儿的养育模式。做好为孤残儿童手术康复的“明天计划”。建立一所集养、教、康训于一体的青年公寓。加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丧葬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提高殡仪服务质量,健全婚姻登记管理制度,规范婚姻登记程序,提高婚姻服务质量,依法保障公民婚姻自主权利。

(五)、完善优抚安置制度,要突出抓好深化改革,攻破难点,推进优抚安置工作深入开展

1、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努力提高双拥工作整体水平。贯彻落实《军人抚恤优待

条例》,完善拥军优属制度,建立社会化的优抚安置服务网络。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在全区建立在乡老复员军人及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建立农村重点优抚对象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为在乡老复员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解决无房和危房问题。加强乌鲁木齐军事供应站和乌鲁木齐烈士陵园建设。

2、深化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改革,研究建立退役士兵安置任务有偿转移办法,形成拓宽退役士兵安置渠道,鼓励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新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完成退役士兵安置任务

3、推进军休安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完成军队离退休干部接收安置任务,探索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保障相结合的新模式,进行服务用车货币化保障改革,开展军队离退休干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六)、培育与规范并重,促进民间组织健康发展

逐步建立健全民间组织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监督机制和自律机制,着重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社区民间组织和公益性民间组织,积极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同时加大对非法民间组织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民间组织和民间组织中的非法活动,确保社会政治稳定。

1、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团组织

调整结构,实现合理布局。要加大社会团体结构调整力度,逐步使社会团体结构布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强社会团体管理的政策法规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完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办法》、《基金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及《基层社会团体备案办法》,并以此为主体,形成较为系统的全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为依法管理社会团体提供充足的法规政策依据。

2、加大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管理力度

与相关部门协调制定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税收管理、票据管理、税收和各方面优惠、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应享受的社会待遇等方面的文件,促进我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健康有序的发展。

在完成对社区各类民非组织的界定并进行登记管理和民非组织党建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向市人民政府和党委组织部门提供可实施建议并协助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2010年完成区、县登记管理机关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信息网络建设,做到申请、登记、管理网络化。

(七)规范区划地名管理

按照《自治区行政区划调整规划》,开展我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根据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在“十一五”期间对区(县)、乡(镇)、街道、村实施一次三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巡视检查工作,修补或重新设立界桩。建立健全各级行政区域界线管理信息系统、各级勘界档案、地名信息数据库,完成勘界成果资料汇总,在全区开展乡镇地名设标、地名普查工作、城镇建筑物名称的清理整顿工作,建立以乌鲁木齐市地名信息为主的信息网站。

(八)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建立以民政部门为主的社会慈善事业管理体制,形成政府大力倡导、社会广泛支持、群众踊跃参与的社会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培育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现代慈善意识,营造扶贫济困、

平等友爱的良好社会风尚。

创新社会慈善组织形式,大力发展慈善基金会、救济会等各类社会慈善机构,推广、发展“爱心慈善超市”。健全覆盖全市各区(县)街道和社区的社会捐助接受站点,开展经常性社会捐赠活动,形成多层次的社会慈善事业组织网络。

完善慈善资金募集方法和途径,引导和聚集国内外各种社会资金投入慈善事业。坚持福利彩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性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扩大福利彩票发行规模,为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及其他社会慈善事业筹集更多的资金。

探索建立志愿者劳动储备制度,在大中学生、党政干部、各类所有制企事业单位职员和民间组织工作人员中倡导开展义工活动。

五、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1)提高民政事业费在市财政预算中的比例,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建立健全以市财政为主的民政事业发展投入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民政事业费在市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加大政府对灾害救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和特困户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投入力度,建立退役士兵补偿金,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对社区建设、区划地名、婚姻登记、儿童收养、民间组织登记等事业设立专项资金给予保障。

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依法进入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领域,募集社会资金,建立救灾、慈善等基金,完善社会互助的动员机制。

(2)加强民政基础设施和社区公共设施建设,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加快综合性社会福利院、老年福利院、农村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军供站、救灾物资储备库、救助管理站等民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现有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力度,提高对各类民政对象的保障和服务能力。

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进程,实施“一网一台多软件”为主要内容的“数字民政”和以为群众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便民工程。重点建设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减灾信息技术系统、婚姻管理信息系统,民间组织管理信息系统、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系统、行政区域界线信息系统等各专业系统,并提高各系统的综合服务能力。全面统筹规划城乡社区福利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3)加快民政法制建设,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制订救灾、社会救助、村民委员会选举、民间组织等配套法律法规实施办法及实施细则。

修订农村五保供养、社会捐助、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流浪儿童救助管理、社会工作者、社会团体登记管理、行政区划管理、地名管理、婚姻管理、殡葬管理等配套法规。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4)加强民政队伍建设,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加强各级民政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广大民政干部开拓创新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协调配合能力、做群众工作能力,特别是要注意提高民政部门领导班子用干部带队伍能力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形成一支政治坚定、道德高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民政干部队伍。

建立民政干部培训制度,实行各类民政工作人员上岗培训和定期轮训制,建立和落实学

习考核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民政队伍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

切实加强各级民政组织机构尤其是基层组织机构建设,在人员、编制、经费及办公设施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关心基层民政干部的生活和成长,确保各项民政任务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

(5)深化民政体制改革,促进民政持续健康发展

深化民政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现代民政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变革民政行政与管理方式,处理好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建立现代民政公共治理结构,是保障民政事业在未来健康发展的关键措施。

——在建立政府投资民政事业持续稳定增长机制的同时,推进民政事业融资渠道的多样化。盘活民政事业资产存量,推进民政事业布局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保证民政事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筹措民政事业建设资金。

——采用多种融资手段筹措民政事业建设资金。鼓励通过发行社会福利彩票等方式,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民政事业的投入。制定有关政策,积极鼓励采取赋予冠名权、广告发布权等多种方式筹措民政事业建设资金。鼓励企业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周围环境的社会责任,鼓励社会各界志愿捐助,并按捐赠者意愿投入社会公共服务的相关领域。

——促进民政事业举办主体的多元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和混合性民政事业。政府采取委托协议等形式购买其服务,提供给公众。引导国有资本有序退出竞争性民政事业领域,限制国有资本的垄断经营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完善社会事业社区化服务网络,满足市民的基本社会服务需求。依托社区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通过支持社区中心服务设施和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整合政府和社会各项相关投入,建立统一指导和规范、市民自主选择和积极参与的社区服务网络,向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文化健身、基本社会保障和养老等服务,进而带动各类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中国卫生事业发展

中国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公布(全文) 中国网10月19日讯中国政府网19日公布《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要求,到2015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全体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人均预期寿命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1岁。全文如下: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各项卫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4.83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30.0/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3.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6.4 ,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开局良好。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全面启动医改工作。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为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国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传染病大规模流行。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累计报告379348例,有效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246万人,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7%以内,血吸虫病防治达到疫情控制标准,97.94%的县(市、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持续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7.43%。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重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7.8%,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比2000年下降49.8%,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达到57%。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截至2010年底,城乡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2.6亿人。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37亿人和1.95亿人。新农合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参合率达到96%,人均筹资水平从“十五”末的30元提高到156元,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中央累计安排专项资金603.7亿元支持近5万个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

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主体,是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提升的主要推动力,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部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是我市加快建设上海南翼开放型经济强市、杭州湾北岸现代化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的必然选择。为指导我市“十二五”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进一步增强我市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依据《平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浙江省、嘉兴市发展服务业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特制定《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任务是明确我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重点产业、政策措施。规划期限为 2011-2015年。 一、发展背景 (一)服务业发展基础 1、总量不断扩大、贡献不断增加 201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7.1亿元,同比增长12.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7%,“十一五”年均增长14%,实现了总量翻一番,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1.3%,比2005年的29.3%提高了2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9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7.1%;服务业地税收入完成7.67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占全市地税收入的比重达46.9%;服务业从业人员从2005年末的6.7万人增加到2010年末的11.9万人,占比从24%提高到24.8%。 2、投资不断加大、质量不断提升 2010年,不含嘉兴港区,服务业投资完成53.3亿元,比2005年增长98.1%,“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了翻一番。“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237个,累计完

滨州妇幼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滨州妇幼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实 施方案

滨州市妇幼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妇女、儿童占人口的数量的2/3,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妇女、儿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妇幼卫生事业,始终把维护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保障作为义不容辞的政府责任。将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市政府颁布的《滨州市妇女发展纲要- 、儿童发展纲要-2020》,以下简称《两纲》。确定了将妇女、儿童与健康纳入了六个优先发展领域及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十一五”时期,有力地促进了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在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下,我市妇女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截止底,《两纲》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妇女参与经济和享有社会保障的程度普遍提高,妇女参政比例和层次逐步上升,参与决策和管理的能力增强。妇女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进,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保护妇女权益的立法、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得到较好维护,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两纲》的实施,为《十二五》时期妇女、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妇幼卫生工作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妇女、儿童健康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

提高,保健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发展的社会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大卫生工作中,妇幼保健工作的位置在社会分工和资源占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妇女、儿童在文化教育、健康知识、社会保障、法律保护等方面的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制约妇女、儿童健康事业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妇女、儿童健康业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全面促进妇幼卫生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发展经济,社会进步,人是第一要素,人身健康是关键。根据《全国妇女发展纲要 -2020年、儿童发展纲要 -2020年》及《山东省妇女、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和<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和市政府颁布的《滨州市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儿童发展纲要-2020年》,制定我市妇幼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㈠指导思想

张家港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

家港市服务业十二五规划 1.前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注意相关语句通顺) 通过对家港市服务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充分对周边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和分析,确定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情况;研究和总结政府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当地政府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程度和地区部产业的各种联系,定位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大致方针;借鉴国外和国先进的发展模式;运用合适的专业分析模型预测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策略,地区性的重点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之间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以及带动家港市服务业的长效持续的发展,促

进家港市城市整体性发展。 1.1.2研究的意义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目前该区域的产业正处于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随着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长三角地区纵向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分工并行、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局面正逐步形成。面对这样的态势,家港市必须准确定位,捕捉机遇,主动承接国际及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转移,实现与大都市地区服务业互补,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快速构建家港服务业经济,提升家港在南各县级市中地位。 本次家港的社会经济与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服务业专项规划,主要是在“十二五”期间,指导和制定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方针,使家港市经济的持续有力的发展,解决当前服务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未来5年服务业发展的思路以及模式。 1.1.3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包括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对家港市服务业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分析家港市服务业目前发展状况的相关资料; 2.参考文献法:查阅期刊、杂志、报刊、著作、网络等相关资料,借鉴国际、国服务业发展成功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家港市服务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总体发展战略; 3.比较研究法:主要是针对服务业规划的联系和区别的比较,从比较中分析、归纳有关信息。比较时注意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为解决当前的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4.个案分析法:对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服务业规划方案进行个案分析研究,从中

3.《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纲要》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 2012年4月20日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快我国食品工业结构调整,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了《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十二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规划编制意义 我国食品工业承担着为13亿人口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食品的重任,多年来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为满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时期仍然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市场空间持续扩大、农业生产稳步发展、高新技术应用加速、新兴食品行业孕育成长、宏观环境继续改善等重大机遇,也面临着食品安全风险广泛存在、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升级等重大挑战和压力。因此,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食品工业质量和安全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将是“十二五”时期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总结“十一五”取得的成就,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十二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对主要任务、重点行业和政策措施进行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部署,必将对指导我国食品工业“十二五”时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食品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规划》由“十一五”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十二五”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行业发展方向与布局,政策措施,规划实施等七个部分组成。 二、规划编制过程

从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看新能源发展

从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看新能源发展 发表时间:2017-09-06T14:26:21.630Z 来源:《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7期作者:张阔 [导读] 依托电力外送通道,优先存量,有序推进可再生能源跨省区消纳,是解决“三北”地区新能源消纳难题的重要补充。 国网沈阳供电公司辽宁沈阳 110811 摘要:2016年11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时隔15年之后,国家主管部门再次对外公开发布电力发展五年规划。电力规划是指导电力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指导文件,是布局重大电力项目的重要依据。根据《电力规划管理办法》,电力规划应在建设规模、投产时序、系统接入和市场消纳等方面统筹衔接水电、煤电、气电、核电、新能源发电等各类电源专项规划,形成协调统一的电力规划。 关键词:电力;新能源;规划 1新能源消纳多措并举,着力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也是《规划》的一大亮点 1.1充分挖掘现有系统调峰能力,加大调峰电源规划建设力度,着力增强系统灵活性、适应性,是破解“三北”地区存量新能源消纳的主要途径 根据规划,将采取3种途径提高系统灵活性。 (1)加大调峰电源的建设规模。其中,“十三五”期间新增抽水蓄能电站装机1700万kW,在有条件的华北、华东、南方、西北等地区建设新增天然气调峰电站500万kW。 (2)加大燃煤电站灵活性改造力度。“十三五”期间,“三北”地区热电联产机组改造规模达1.33亿kW,常规煤电灵活性改造8600万kW。改造完成后,增加“三北”地区调峰能力4500万kW。 (3)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加强对新能源发电的功率预测和考核,充分发挥电网联络线调剂作用。根据“三北”不同地区电源结构及不同因素对于弃风弃光的影响度测算,加大燃煤电站灵活性改造力度能够有效缓解东北地区弃风问题;充分发挥电网联络线调剂作用是解决华北(主要是冀北地区)弃风问题的有效途径;西北地区由于电源装机严重过剩,即使加大燃煤电站灵活性改造、发挥区域内省间电网联络线调剂作用,仍难以根本改变弃风弃光局面。 1.2“依托电力外送通道,优先存量,有序推进可再生能源跨省区消纳”,是解决“三北”地区新能源消纳难题的重要补充 由于风电、光伏发电出力具有波动性和随机性,年等效利用小时数低,目前采用建设专用电力外送通道、大规模送出“三北”地区的风电和光伏发电不具备技术经济可行性,主要采用与其他电源打捆方式实现新能源外送。采用与火电打捆外送模式,即使按照理想的送电方式,通道外送新能源电量的比例一般也很难超过1/3,这也是业界一些专家学者对“风火打捆”外送模式不认同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目前条件下,跨省区外送消纳很难成为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主要途径。《规划》提出,依托电力外送通道,有序推进“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跨省区消纳4000万kW。初步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已建、在建的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已基本明确的风电、光伏外送规模已达到4000万kW,也就意味着在“十三五”电力规划中,除已建、在建的跨省跨区输电通道,没有考虑新开工“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跨省区外送输电通道。 2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规划问题的几点探讨 2.1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电力规划与传统电 力系统规划有哪些异同随着电力系统接入新能源比例的提高,传统的选取典型日进行电力电量平衡的方法已不再适用,在进行电力平衡时,风电、光伏等波动性电源按照90%保证率等效约10%~20%的装机比例参与平衡是不合适的。采用时序生产模拟的方法进行电力电量平衡才能准确刻画风电、光伏发电等波动性电源的消纳状况。随着分布式电源比重的提高,对网供负荷特性的影响较大,加州著名的“鸭形”曲线反映了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网后对系统净负荷的影响。 随着配电网大量接入分布式电源,系统净负荷与传统意义的用电负荷差异很大,需要考虑采用净负荷进行系统规划。传统电力规划只必须考虑保证电力供应和经济性最优2个目标,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不仅要保证电力供应和经济性最优,还需要考虑新能源等非化石能源利用目标。 2.2如何在规划中体现新能源优先发展 新能源优先、优化发展应该首先根据新能源利用目标,考虑95%的有效利用率,确定新能源最小开发规模,根据新能源资源和电网条件确定新能源开发布局,对于接入配电网的分散风电和分布式光伏是无法纳入系统电力电量平衡的,应该在净负荷中考虑。新能源优先在省内参与电力电量平衡,按照水电、风电、光伏、核电优先的原则,通过生产模拟的方法确定。按照经济性原则,根据场址、资源等条件确定煤电、气电、抽水蓄能等电源需要新增规模及在系统中的运行小时数,从而确定煤电和气电机组的选型,必要时结合消纳市场考虑外送。在“十一五”、“十二五”电力规划缺位的情况下,“十三五”电力规划更像一个确定电源的规划,在规划中已很难做到新能源优先,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力争控制在11亿kW以上”也反映了这种无奈。最终导致新能源优先发展的原则无法落实。 2.3如何在电力规划中实现新能源与常规电源的协调发展 风电、光伏发电由于其出力特性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在系统运行中很难独善其身,需要其他电源提供支撑。特别是在以煤电为主要电源的中国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出力的波动性与随机性对煤电机组运行的影响很大。对于未来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规划,对于中国,未来煤电的定位一定是调节电源。那么,在当前强调对存量火电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的同时,也需要对新增煤电机组提出灵活性的技术参数要求,对于新增煤电机组的技术要求就不再是大容量、高参数,而是调峰能力、爬坡率等。 2.4如何在电力规划中实现新能源与电网的协调发展 风电、光伏发电发展目标不设上限是本次规划的创新。但是,不设上限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如何进行配套电网规划,也给电网规划带来新的挑战。传统的电网规划是根据确定电源的规模、布局以及消纳市场确定输电方案,最终形成电网规划方案。但对于新能源,特别是接入配网的6000万kW的分布式光伏和分散风电,在电源规模和布局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做好配套电网规划的确是个难题。德国是世界上分布式光伏规模最大的国家,从德国的电网适应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经历了被动适应、局部改造和全面升级3个阶段。在分布式发展的初期,配电网规划不考虑分布式电源,主要利用已建成配电网的裕度发展分布式电源,经过电网校核确定并网点;随着分布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凤县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凤县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卫生工作简要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县卫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民生工程为重点,全面提高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入手,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2006 年11月,我县被陕西省爱卫会命名为省级卫生县城, 2007年9月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2009年获得免疫规划省级先进县称号。2009年,获得全市妇幼卫生先进县称号。 (一)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结合“5.12”地震灾后重建,投资0.4亿元,完成了12所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为6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建成了锅炉供暖和洗浴设施、90%的乡镇卫生院新建了职工宿舍,县中医院住院大楼、县妇保站大楼竣工, 96所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任务达标。 (二)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强力推进。 建立并完善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行政区域全覆盖,参合人数逐年增加,稳定在每年2万户7万余人参合,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十一五”期间,共为2.6万人次住院农民报销医药费用2381.3万元,为26.4万人次报销门诊医药费用266.5万元。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制度,2010年5月县财政自筹资金200万元在县农合办设立大病医疗救助办公室,从而建立起了覆盖城乡、标准统一、程序简便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截止2010年12月,办理大病二次救助220 人次,兑现救助资金110万元。有效缓解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三)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强化。 “十一五”期间,通过构筑坚强有力的传染病防治屏障,实现了“五苗”接种率达95%、“两脑”接种率达90%的工作目标。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始终保持在99.5%以上(2008年为99.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0%,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100%,婴儿死亡率由1992年的41.7‰持续下降至2010年的10‰。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控制在“0”基线,“降消”项目执行达到省内先进水平。2008年,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免费婚检工作,提前启动了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四)专业技术队伍有力加强。 依托省政府“十一五”人才振兴计划,先后招录64名大中专医学毕业生,全部充实到乡镇卫生院。同时,利用各种项目,搭建各种平台,采取集中培训、脱产进修、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在职医务人员培训,使人才匮乏、青黄不接的卫生人才队伍现状有所缓解。 (五)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狠抓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以“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为载体,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和“视病人为亲人,为病人送温暖”活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六)老百姓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 2010年开始,对乡镇卫生院所有药品实行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并实行零加价销售,规范药品采购途径、保障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努力缓解百姓用药负担和看病贵的问题。 二、“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 序言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是依照《中共无锡市委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 建议》和《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 规划编制的政策依据是:2008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进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进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年6月江苏省政府颁发的《江苏省服务业提速打算》以及2011年8月无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无锡市领先差不多实现现代化行动纲要》、《无锡市产业升级行动打算》等有关文件精神。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要紧分析“十二五”期间无锡服务业进展面临的形势、进展目标、进展任务、空间布

局及政策措施,是无锡以后五年服务业进展的纲领性文件,是营造服务业进展良好环境的重要内容,是各地区及有关部门编制实施服务业进展规划及相关重点领域规划、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进展基础与形势分析 第一节“十一五”进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无锡服务业呈现健康快速进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我市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为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服务型经济占主导的产业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服务业贡献程度不断增强 “十一五”以来,无锡服务业总量规模迅速扩张,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上升。2005—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从1055.74亿元提高到2479.57亿元,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由37.8%提高到42.8%,上升5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

电力行业论文电力发展论文

电力行业论文电力发展论文 行业环境变化下的电力培训新思考 摘要:面对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目标,规范电力培训管理,完善电力培训体系,创新电力培训模式,重视专职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电力培训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素质以增强电力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应变力,这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培训体系;行业环境;培训师资;电力培训 近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我国的电力供需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电网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电网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风电、核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体制快速市场化的趋势,使电力生产、管理等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网的改造、建设及安全经济运行对电力系统职工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以及管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据了解,我国电力职工整体素质不容乐观,一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二是职工整体文化层次偏低;三是专业分布不均,一些专业技术工种,如装表接电、继电保护等人才缺乏;四是无职业技能等级或专业技术资格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这种人才现状极大地制约了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制约了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为了适应现代电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才可能管好日益现代化的电网;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只有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应变力,才可能逃脱被市

场无情淘汰的危机。而培训教育是企业在岗职工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最好方式,是企业兼顾职工学习与工作的最佳途径。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为了全面提升员工素质,提出了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电力培训工作得到重视,各省网公司相继设立了电力培训中心。这些中心为电力系统培训了大量的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但对国家电网公司人才整体水平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培训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培训资源缺乏,使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第二,培训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要求; 第三,培训评价体系不健全,培训效果无法衡量; 第四,企业缺乏鼓励个人提高的有效机制,职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2011年1月,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出台,这意味着公司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人力资源是决定公司发展质量与速度的最关键因素,面对新的发展战略目标,如何利用电力培训,改变公司专业人才紧缺和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素质,是我们要探讨的紧要课题。 一、规范电力培训机构的管理 随着电力行业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电力企业对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各企业对培训工作的投入逐年增加,各种电力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中医药十二五规划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中医药事业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卫生部领导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团结带领中医药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紧紧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更加注重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机制创新、转变理念方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有了新突破,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医药全面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色与优势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中得到发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专项规划顺利实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取得进展,其优势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得到发挥。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疾病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和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疫情的应对中发挥出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更加广泛。中医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34页)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34页)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一般专项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 发展规划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一、规划总则 (2) (一)规划目的 (2) (二)规划重点 (2) (三)规划依据 (2) (四)规划原则 (2) 二、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4)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4) (二)面临的挑战 (7) 三、发展思路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发展目标 (9) (三)总体思路 (10) (四)发展指标 (10) 四、重点任务 (12) (一)优先发展民生品质商业 (12) (二)大力发展特色时尚商业 (14) (三)积极推进现代引擎商业 (16) (四)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18) (五)创新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20) 五、优化布局 (22) (一)提升三大标志性商业中心 (22) (二)发展六类功能性商业中心 (22) (三)建设宜居型社区商业 (25) 六、保障措施 (26)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26) (二)优化商业服务业发展环境 (26) (三)加强商业建设的引导 (26) (四)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相关扶持政策 (27)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咨询、教育等社会组织作用 (27) (六)加强行业基础调查研究和规划动态评估工作 (27)

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重要时期。商业服务业作为维系民生的重要行业,作为首都经济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的支柱型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 适应“十二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适应百姓生活方式和消费变化趋势,根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服务于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眼于商业服务业内涵式发展,将通过全面、系统、规范建设,构建面向未来,与城市经济运行系统相协调的现代新型商业服务系统,为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北京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规划适用领域为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及典当、拍卖、租赁等特殊流通业。 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2015年。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方案(最新)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方案 按照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X”计划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的基本情况 我市绿色食品产业起步于90年代中期,发展于本世纪初,目前已具产业化雏形。成为调整林区经济结构,致富农民和林业职工的重要优势特色产业。X年,全市绿色食品产业实现增加值3.5亿,农民和务农职工人均绿色食品纯收入达到700元。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将绿色食品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进行专题推进,绿色食品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生产基地数量和规模不断壮大。全市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已发展到24处。种植业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到52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8%。已建成省级绿色水稻基地1处20万亩,市级绿色大豆基地1处20万亩,市级无公害蔬菜基地5处10万亩,刺嫩芽、刺五加、笃斯等山野菜、山野果改培基地8处12万亩,黑木耳等超千万袋食用菌基地6处,300万只绿色肉鸡基地1处,千头绿色奶牛基地1处。 二是龙头企业群体逐步形成,产业化水平有所提高。全市现有精洁米、蔬菜加工产品、山野菜、食用菌和山野果饮品等规模以上绿特食品加企业1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年加工能力8万吨,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全部实行订单生产,带动农户和职工5万人。

三是市场网络初步形成,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全市已在铁力局和X区建立了二处绿特色食品批发市场,入驻企业分别达到20家以上。在省内外建立各类营销网点69个,山特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与日本、南韩建立了稳定的贸易伙伴关系,年出口量在4000吨以上。在品牌建设上,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目前全市有12家企业,13种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30种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5种产品获得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了统一打造品牌,全市成立了绿色食品协会,在国家商标局统一注册了“X大森林”集体商标,现已有24家绿特色食品企业在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此商标。同时,各龙头企业积极打造自己的品牌商标获省著名称号。 虽然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来讲,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X林区经济的支撑和产业替代作用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存在着诸多限制因素:一是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参与资源深度开发,科技研发及市场开发能力弱,产品档次低,对基地和农户带动能力不足。二是龙头企业不能与基地实现有效的对接,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润均沾的有效利益联结机制。三是营销手段落后。特色农产品仍以产地经销为主,既缺乏有现代营销理念和才能的营销人员和经纪人队伍,也缺乏连锁经营,配送经销等现代营销手段。四是产品知名度低。特色产品品牌过多、过杂、过滥,不能合力出击.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现有政府序列服务队伍萎缩,龙头企业服务功能尚未发挥出来,各类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发育不成熟。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重点。

“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我市卫生改革与发展,提高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人民健康素质,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XX省卫生现代化建设纲要(2001~2020年)》、《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XX市卫生强市建设要求,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年限为2016-2020年。 一、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市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得到加强,群众的健康状况得以明显改善,卫生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进一步彰显,为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十二五”期间,反映人群主要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有了较大提升,一是孕产妇死亡率为1.94/10万,比“十一五”下降了4.86个十万分点;二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6‰,比“十一五”下降了3.25个千分点,三是2015年的全市人均期望寿命79.27

岁,比2010年提高了2.28岁,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上收入国家水平。 (二)医疗卫生体制各项改革有序推进 我市先后启动了卫生部的统筹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市、五县两区列为省农村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省公立医院改革唯一试点市三个层次的改革试点。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了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为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努力开展统筹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一个由政府引导、集体资助、居民自愿参加、多方筹资、协调发展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已基本形成,初步实现了城乡居民和新居民的“医保”全覆盖。全市合作医疗政策实行“十一个统一”(注1)[1],建立了筹资动态增长机制,从政策措施上确保到2015年全市合作医疗人均总筹资额在300元以上,筹资额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以上的目标,5年全市总筹集资金21.84亿元,其中政府投入14.16亿元,政府投入比重从2010年的54.55%提高到2015年的64.5 3%。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率从2010年的90.84%提高到2015 年的97.97%,5年总补偿金额22.4亿元,累计有3003.25万人次享受了合作医疗补偿。对参保农民开展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工作,2015年开始的第三轮农民健康体检参检人数106.79万人次。我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水平及住院补偿率、住院结报率、门诊结报率三项指标列全省前茅。

鹤壁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售后服务}鹤壁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近年来,鹤壁市服务业发展较快,增加值已由2005年的42.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6.96亿元,增长速度保持在12.4%左右;2010年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18%。 图1鹤壁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增速变化时间序列 (注:2000—2005年数据为公报数据,2006—2010年数据为市统计局修订后数据)图22010年鹤壁市三次产业结构 税收贡献度不断加大。服务业已经成为鹤壁市税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至2010年期间,服务业税收实现了快速增长,由2005年的2.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45亿元,占总税收的比重由2005年的22.8%提高到2010年的33.3%;服务业税收年均增速高达30.5%,高于全市总税收年均增速近10个百分点。 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鹤壁市作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经过科学规划和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为主要支撑,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和中介等行业竞相发展的格局。2010年,鹤壁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完成6.55亿元、25.38亿元、6.45亿元、7.7亿元、4.05亿元和26.83亿元,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分别达到8.5%、33%、8.4%、10%、5.3%、34.8%。

图32010年鹤壁市服务业内部结构 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和收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全省率先实行了行政审批(许可)“两集中、三到位”。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成功组建,农商行组建工作积极推进,成立各种担保机构27家。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引进高层次人才多名,并通过各类高层次人才兼职、担任顾问、技术指导、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合作研究等人才柔性流动的方式为鹤壁提供智力服务。 (二)发展环境 1、有利因素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鹤壁市地处中原腹地,是豫北城市群的中心,也是晋冀鲁豫四省十三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服务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石武高铁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濮高速,壶台公路和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即长-鹤-泰铁路横穿东西,已成为豫北“十”字交通中心。距郑州国际机场130公里,可以就近与郑州共享航空港。距天津港口500公里,通过无水港的建设,产品可直通海外市场。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将为商贸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基础设施完善。鹤壁市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城市道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