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复习材料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复习材料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师》

复习题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选择)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P1

组织结构与组织机构设计的含义: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组织结构是企业规模扩大的产物,事先规定管理对象、工作范围和联络路线等事宜。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以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它是企业总体设计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前提。组织设计虽然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但是它要在企业组织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二.组织理论的发展:P1

1.古典组织理论:以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强调组织的刚性结构;

2.近代组织理论: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它着重强调人的因素,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

3.现代组织理论: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主要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它既吸收了以前各种组织理论的有效成果,又强调应按照企业面临的内外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

三.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区别与关系:P1

组织设计是在组织设计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组织设计理论是企业组织理论的一部分。

组织理论:广义的大组织理论;组织设计称为狭义的小组织理论。前者包括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后者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从逻辑上讲,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四.组织理论的分类:P2 静态和动态(静态是核心内容)

五.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P8(5步,注意分析内外环境):部门是承担某种职能的载体,按一定的原则把它们组合起来就是组织结构。

1.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企业环境、企业规模、企业战略目标、信息沟通)

2.根据所选的组织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

3.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机构设置。

4.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5.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

六.不同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P8

1、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

2、以成果为中心: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

3、以关系为中心:出现在特别大的企业或项目中。七.组织结构整合:P13 是企业最常用的组织结构变革方式,是一种计划式变革

——人力资源规划(1)P22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广义:包括狭义的内容,还有人员培训开发计划;员工薪酬激励计划;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其它计划(劳动组织计划、员工援助计划、劳动卫生与安全生产计划等);狭义:人员配备计划;人员补充计划;人员晋升计划。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环境:P24 外部环境:1、经济环境;2、人口环境;

3、科技环境;

4、文化法律等社会因素。内部环境:1、行业特征;2、发展战略;3、企业文化;4、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规划(2)P38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三个原理:1、惯性原理;2、相关性原理;3、相似原理。人惯性原理—模式:A-预测A+

相关性原理—模式:在已知B+,C+的情况下,由A=f(B,C)预测A+

相似形原理—模式:A t=α· B t 其中α是修正系数

定性预测方法:1、经验预测法;2、描述法;3、德尔菲法。

定量预测方法;转换比率法:要求会计算(P42 页)

——人力资源规划(3)

定员定额法:(P45)1、工作定额分析法;2、岗位定员法;3、设备看管定额定员法;4、劳动效率定员法;5、比例定员法。

企业人员供给包含内、外供给,预测类型也分为:(P62)内部供给预测和外

部供给预测

内部预测供给的方法:人力资源信息库:又分为技能清单和管理才能清单;管理人员接替模型;马尔可夫模型。(P64-66)

(简答)

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图1-8)P26-27

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项信息。

2、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员规划期限,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预测工作准备精确而翔实的资料。

3、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型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项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

5、人员规划的评价与修正。

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一般因素:P32

1、顾客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

2、生产需求(或企业总产值);

3、劳动力成本趋势(工资状况);

4、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

5、追加培训的需求;

6、每个工种员工的移动情况;

7、旷工趋向(或出勤率);

8、政府方针政策的影响

9、工作小时的变化;10、退休年龄的变化;11、社会安全福利保障。

口诀:顾客、生产、劳动力;劳动生产率、培训、员工动;旷工、政策、工时变化;退休、安全和福利。

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三种情况(P69)(了解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法,也可能出多选)

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关系有三种:(1)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平衡;(2 )企业人力资源供不应求;(3 )人力资源供大于求。人力资源规划就是根据企业人力资源供求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使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实现平衡。

一、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平衡:很少存在,即使总量上达到平衡,也会在层次、结构上发生不平衡。(P69-70)

二、企业人力资源供不应求: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方案避免短缺现象,应对

措施有:

1、将符合条件且又处于相对富余状态的人调往空缺职位。

2、高技术人员短缺,应拟定培训和晋升计划;如企业内部无法满足要求时,应拟定外部招聘计划。

3、如短缺现象不严重,且本企业的员工又愿意延长工作时间,则可以根据《劳动法》等有关法规,制定延长工时适当增加报酬的计划——短期应急措施。

4、提高企业资本技术有机构成,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形成机器替代人力资源的格局。

5、制定聘用非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如返聘已退休者、或聘用小时工等。6.制定聘用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

最有效方法是科学的激励机制、培训提高员工生产业务技能、改进工艺设计等方式,来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力资源需求。

三、企业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看一看):人力资源过剩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难点问题,解决方法有:1、永久性辞退某些劳动态度差、技术水平低、劳动纪律观念差的员工;2、合并、关闭某些臃肿机构;3、鼓励提前退休或内退;4、提高员工整体素质,5、加强培训,使员工掌握多种技能,增强其竞争力;6、减少员工工作时间,随之降低工资水平——解决企业临时性人力资源过剩的有效方式;7、多个员工分担以前只需一个或少数人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按工作任务完成量来计发工资——定量核薪;

(可能出现图表、综合题)

组织结构模式

1.直线制:优点:结构简单,指挥统一;责权关系明确;横向联系少,内部协调;信息沟通迅速,解决问题及时,管理效率高。缺点:缺乏专业化分工;对管理者素质要求高;无助于管理者解决重大问题。

2、直线职能制:优点:既保证统一指挥,又可以发挥职能部门的参谋指导作用;效率较高。缺点:在大型企业横向联系和协调将变得非常困难;高层管理人员无暇顾及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3.事业部制:优点:权力下放;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实现高度专业化;责任和权力明确缺点:容易造成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容易忽视企业整体利

4.矩阵制优点:将企业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较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沟通和解决问题;组建方便;能够较好地解决组织结构相对稳定和管理任务多变之间的矛盾缺点:组织关系比较复杂。

新型组织结构模式:P4

1.多维立体组织结构:(1)矩阵制和事业部制相结合(2)考虑三维因素:产品、地区、职能参谋(3)按地区将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统一起来

2.模拟分权组织结构:(1)内部模拟独立核算(2)赋予更大的自主权(3)内部多个单位、管理特点不同、生产的连续性很强。注:了解各组织结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要能够画出组织结构图

了解“以成果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P9

事业部制:一般在大型企业中采用,它使每一个自治单位既能了解自己的任务,又能了解整个企业的任务;既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又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当一个企业规模很大且产品种类复杂或者分布区域很广时,采用此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需设置的分支机构,管理费用较多。

模拟分权组织结构:模拟分权制是事业部制的一种延续。是指根据生产经营活动连续性很强的大型联合企业内部各组成的生产技术特点及其对管理的不同要求,人为地把企业分成许多“组织单位”,并将其看成是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部门,赋予它们尽可能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让它们拥有自己的职能机构,使每一单位负有“模拟性”的盈亏责任,实现“模拟”的独立经营、独立核算,以调动其生产经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改善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目的的组织结构。当一个大型的企业的不同组成部分在生产、技术、经营业务方面有紧密联系时,这种结构比较适用,但其明确性不强,实际工作中也不易真正做到以成果为中心。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序(P10-13)

(一)组织结构诊断:1、组织结构调查:A、工作岗位说明书;B、组织体系图;C、管理业务流程图。2 、组织结构分析;3 、组织决策分析:A、决策

影响的时间;B、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C、决策者所需具备的能力;D、决策的性质;4 、组织关系分析

(二)实施结构变革

1、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征兆:A企业经营业绩下降;B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显露;C员工士气低落,不满情绪增加,合理化建议减少,员工的矿工率、病假率、离职率增高等。

2、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改良式变革、爆破式变革、计划式变革。

3、排除组织结构变革的阻力。

反对变革的主要原因:(也有可能简答)(P13)

1、改革冲击他们已习惯了的工作方法和已有的业务知识、技能, 使他们失去工作安全感

2 、部门领导与员工有因循守旧思想, 不了解组织变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保证变革的顺利进行,应事先采取如下相应措施:(P13、21)

?让员工参加组织变革的调查、诊断和计划,使他们充分认识变革的必要性和变革的责任感。

?大力推行与组织变革相适应的人员培训计划,使员工掌握新的业务知识和技能,适应变革后的工作岗位。

?大胆起用年富力强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从组织方面减少变革阻力。

?完善各项基础工作,建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部门职责权限,规范部门和员工的行为。(P21)

(三)企业组织结构评价

针对旧组织架构组建新的组织架构的程序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选择)

——员工素质测评

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P72-73):1、个体差异原理;2、工作差异原理;

3、人岗匹配原理: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人与人;岗与岗。图(2-1 人岗匹配图)

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P74):1、选拔性测评:强调区分功能;刚性强;强调客观性;具有灵活性;结果体现为分数或等级;2、开发性测评:以开发员工素质为目的,对测评的结果提出开发建议。3、论断性测评:测评内容精细或全面广泛;结果不公开;有较强的系统性;4、考核性测评:概括性,是一种总结性的测评;结果要求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P74-75):(要掌握五项原则的含义和优缺点)1 、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2 、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 、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4 、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5 、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

员工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P76-78):一次量化与二次量化;类别量化与模糊量化;顺序量化、等距量化与比例量化;当量量化(权重)

品德测评、知识测评和能力测评的内容和方法(P84-86):1、品德测评:FRC 品德测评法;问卷法。投射技术测评法(其特点a.目的具有隐蔽性b.内容的非结构性与开放性c.反应的自由性);2、知识测评:依次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3、能力测评: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创造力、学习能力。测评的实施阶段:是核心。P88

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P90) :测评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晕轮效应;近因误差;感情效应;参评人员训练不足

测评结果处理的4种常用分析方法(P91):集中趋势分析;离散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因素分析

面试的类型:P100

1、根据面试的标准化程度,面试可分为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和半结构化面试。

2、根据面试实施的方式,面试可分为单独面试与小组面试。

3、根据面试的进程,面试可分为一次性面试与分阶段面试。

4、根据面试题目的内容,面试可分为情景性面试和经验性面试。

面试的发展趋势:(P100-101)1、形式丰富多样;2、结构化面试成为主流;3、提问的弹性化;4、测评的内容不断扩展;5、面试考官的专业化;6、面试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

(选择有可能简答)

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要素(P79-81)

一、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对测评对象的数量与质量的测评起着“标尺”作用。素

质只有通过标准体系,或者把它投影到测评标准体系中,才能表现它的相对水平与内在价值。它一般由标准、标度和标记三个要素组成。

1.标准(P79):所谓标准,就是指测评标准体系的内在规定性,常常表现为各种素质规范化行为特征或表征的描述与规定。

2.标度(P80):所谓标度,即对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常常表现为对素质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

3.标记(P81):所谓标记,即对应于不同标度(范围、强度和频率)的符号表示,通常用字母、汉字或数字来表示,它可以出现在标准体系中,也可以直接说明标准。

测评标准体系的构成(P81-83):测评标准体系设计为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两个方面。横向结构是指将需要测评的员工素质的要素进行分解,并列出相应的项目;纵向结构是指将每一项素质用规范化的行为或表征进行描述与规定,并按层次细分。

1.测评标准体系的横向结构:员工的素质,可以概括为结构性要素、行为环境要素和工作绩效要素三个方面。

2.测评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1)测评内容;(2)测评目标;(3)测评指

标;三者关系:测评内容、测评目标与测评指标是测评标准体系的不同层次。测评内容是测评所指向的具体对象与范围,测评目标是对测评内容的明确规定,测评指标则是对测评目标的具体分解。

(简答也有可能选择)

——面试(P101)

★面试的基本程序:(一)面试的准备阶段:1.制定面试指南;2.准备面试问题;

3.评估方式确定;

4.培训面试考官。(二)面试的实施阶段:1.关系建立:这个段一般提出的问题是封闭性的。2.导入阶段:这个段一般提出的问题是开放性的。

3.核心阶段:这个段一般提出的问题是行为性的。

4.确认阶段:这个段一般提出的问题是开放性的。5 结束阶段:这个段一般提出的问题是开放性、行为性的。(三)面试的总结阶段:1.综合面试结果;2.面试结果的反馈;3.面试结果的存档。(四)面试的评价阶段:回顾面试过程,总结经验。

面试中的常见问题(P107):1. 面试目的不明确;2. 面试标准不具体;3. 面试缺乏系统性;4. 面试问题设计不合理;5. 面试考官的偏见(第一印象、对比效应、晕轮效应、录用压力)

面试的实施技巧(P109)(看一看):1. 充分准备;2. 灵活提问;3. 多听少说;4. 善于提取要点;5. 进行阶段性总结;6. 排除各种干扰;7. 不要带有个人偏见;8. 在倾听时注意思考;9. 注意肢体语言沟通。

结构化面试问题的类型(P113):1. 背景性问题;2. 知识性问题;3. 思维性问题;4. 经验性问题;5. 情境性问题;6. 压力性问题;7. 行为性问题

行为描述面试的内涵(P114):1. 行为描述面试的实质:(1)用过去的行为预测未来的行为;(2)识别关键性的工作要求;(3)探测行为样本(多选)。

2. 行为描述面试的假设前提(1)行为具有连贯性;(2)说与做是两码事。

3. 行为描述面试的要素:(1)情境(situation)(2)目标(target)(3)行动(action)(4)结果(result)(多选)

基于选拔性素质模型的结构化面试步骤(P115):1. 构建选拔性素质模型;2. 设计结构化面试提纲;3. 制定评分标准及等级评分表;4. 培训结构化面

试考官,提高结构化面试的信度和效度;5. 结构化面试及评分;6. 决策。——评价中心含义(P125):被认为是当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识别有才能的管理者最有效的工具。简单说,就是把受评人置于一系列模拟的工作情景中,由专业的考评人员对其各项能力进行考察或预测,了解其是否胜任该项工作岗位要求的测量和评定的方法。主要作用(P126):选拔员工;培训诊断;员工技能发展。主要技术包括: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验、案例分析、管理游戏等

——无领导小组(P126)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概念:无领导小组讨论(简称LGD)是评价中心方法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一组被评人,在规定时间内就给定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中各个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并不指定小组的领导者或主持人。通常,被评人通过讨论得到一个全体成员一致认可的用于问题解决的决策方案,评价者通过被评人在讨论中的语言及行为的观察评价被评人的领导能力、人际沟通技巧、主动性、口头表达能力、说服力、自信心等能力。一般情况下,无领导小组讨论都要进行录像,然后评价人员根据录像内容进行评分。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类型(P126):1.根据讨论的主题有无情境性,可分为无情境性讨论和情境性讨论:无情境性讨论一般针对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来进行;情境性讨论一般把应聘者放在某个假设的情境中来进行。2.根据是否给应聘者分配角色,可以分为不定角色的讨论和指定角色的讨论:不定角色的讨论是指小组中的应聘者在讨论过程中不扮演任何角色,可以自由地就所讨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定角色的小组讨论中,应聘者分别被赋予一个固定的角色。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的类型(P136):1. 开放式问题;2. 两难式问题;3. 排序选择型问题;4. 资源争夺型题目(主要能考察被评价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概括与总结能力、发言的积极性和灵敏性及组织协调能力等);5. 实际操作型题目

(分析题或综合题)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优点(P127):具有生动的人际互动效应。能在被评价者之间产生互动。讨论过程真实,易于客观评价。被评价者难以掩饰自己的特点。测

评效率高。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缺点(P128):题目的质量影响测评的质量。对评价者和测评标准的要求较高。应聘者表现易受同组其他成员影响。被评价者的行为仍然有伪装的可能性

(方案设计)

设计招聘方案系列:说明招聘目标;确定人员需求清单;确定招聘信息发布的时间和渠道;确定招聘小组成员;描述选聘程序;招聘费用预算;明确招聘工作进度;招聘结果评估。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选择)

制定培训规划的要求(P143):培训规划作为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满足员工培训需求的活动实施方案,其制定过程必须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系统性2.标准性3.有效性4.普遍性

教学计划的内容(P148):1、教学目标;2、课程设置;3、教学形式;4、教学环节;5、时间安排

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P149):1.适应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最优化原则4.创新性原则

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设计(P171):1、高层管理人员:是企业的掌舵人。注重理念技能的开发;2、中层管理人员:是指企业各级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注重人文技能、专业技能;3、基层管理人员:是指在企业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一线执行管理职能的直接管理人员。注重管理能力和管理艺术,思维和观念层次的开发(P172)

培训效果评估的形式(P178):非正式与正式评估;建设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培训效果的定性评估方法(八个):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座谈、内省、笔试、操作性测验、行为观察法P194-201

(简答)

培训规划的主要内容(P144):1.培训的目的2.培训的目标3.培训对象和内容4.培训的范围5.培训的规模6.培训的时间7.培训的地点8.培训的费用(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各包含哪些项)9.培训的方法10.培训的教师11.计划的实施。

制定培训规划的基本步骤(P146):1、培训需求分析;2、工作岗位说明;3、工作任务分析4、培训内容排序。5、描述培训目标;6、设计培训内容;7、设计培训方法8、设计评估标准;9、试验验证。

培训课程的要素(P152):(简答)(一)课程目标(P157 培训课程目标三

个要素:1、操作目标,最主要的要素。2、条件;3、标准)(二)课程内容(三)课程教材(四)教学模式(五)教学策略(六)课程评价(七)教学组织(八)课程时间(九)课程空间(十)培训教师(十一)学员

培训效果评估的作用和内容(P177-178)

培训前:(可能多选)1、作用:(1)保证培训需求确认的科学性;(2)确保培训计划与实际需求的合理衔接;(3)帮助实现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4)保证培训效果测定的科学性

2、评估的内容:(1)培训需求整体评估;(2)培训对象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评估;(3)培训对象工作成效及行为评估;(4)培训计划评估

培训中:(可能多选)1、作用:(1)保证培训活动按计划进行;(2)培训执行情况的反馈和培训计划的调整;(3)找出不足,进行改进,发现新需求,为新培训提供依据;(4)过程监测和评估有助于科学解释培训的实际效果。

2、评估的内容:(1)培训活动参与状况监测;(2)培训内容监测;(3)培训进度与中间效果监测评估;(4)培训环境监测评估;(5)机构和人员监测评估。

培训后:(可能多选)1、作用:(1)对效果进行正确合理的判断,以便了解某一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目标和要求;(2)受训人知识技能的提高和行为的改变与培训是否有关第;(3)检查费用效益,合理配置资金;(4)可以较客观地评价培训者的工作;(5)可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2、评估的内容:(1)培训目标达成情况评估;(2)培训效果效益综合评估;(3)培训工作者的工作绩效评估;

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四个层级:P184 表3-10

评估层级及评估内容:1、反应评估:受训者对培训的满意程度;2、学习评估:受训者在知识、技能、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学习收获;3、行为评估:受训者在工作过程中态度、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改进;4、结果评估:受训者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生产经营或技术管理方面的业绩。

培训结果评估的优缺点(P185):优点:它的优点显而易见,因为企业及其高

层主管在培训上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这些指标,如果能在这个层面上拿出翔实的、令人信服的调查数据,不但可以打消高层主管投资于培训的疑虑,而且可以指导培训课程计划,把有限的培训经费用到最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课程上来。

缺点:首先,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培训成果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其次,相关经验很少,评估技术不完善;第三,必须取得管理层的合作,否则就无法拿到相关的数字;最后,多因多果,简单的对比数字意义不大,必须分辨哪些结果与要评估的课程有关系,在多大程度上有关。

撰写培训效果评估报告(看一看)(P201)

评估报告的撰写要求:1、注意接受调查的受训者的代表性,避免因调查样本缺少代表性而作出不充分的归纳。2、要尽量实事求是,切忌过分美化和粉饰评估结果。3、必须综观培训的整体效果,以免以偏概全。4、必须以一种圆熟的方式论述培训结果中的消极方面,避免打击有关培训人员的积极性。5、当评估方案持续一年以上时间时,评估者需要作中期评估报告。6、要注意报告的文字表述与修饰。

撰写培训评估报告的步骤:1.导言。2.概述评估实施的过程。3.阐明评估结果。4.解释、评论评估结果和提供参考意见。5.附录。6.报告提要。

(分析题或综合题)

培训计划的制定(步骤)(P147):明确培训目的、目标;确定培训对象、规模;确定培训内容(P172-174)、范围;确定培训时间、地点和方式;确定培训师资;确定培训考核方式与标准(P188 表3-12);预算培训费用。

第四章绩效考核

(选择)

绩效考评的方法与应用

效标的含义(P204):指评价员工绩效的指标及标准,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个人或集体的绩效应当达到的水平要求。

效标的类别(P204):特征性效标、行为性效标、结果性效标

绩效考评方法的种类(P205):(易出多选题)(简答)(各类效标都具有:经济性、可行性、准确性、功能性、开发性和有效性)

1.行为导向型的考评方法,包括:主观考评方法,主要有排列法、选择排列法、成对比较法、强制分配法和结构式叙述法;客观考评方法,主要有关键事件法、强迫选择法、行为定位法、行为观察法和加权选择量表法。

2.结果导向型的绩效考评方法,主要有目标管理法、绩效标准法、短文法、直接指标法、成绩记录法和劳动定额法。

3.综合型的绩效考评方法,主要有图解式评价量表法、合成考评法、日清日结和评价中心法。

绩效考评方法的应用(P207-219):1、结构式叙述法:要有被考评人参与。

2、强迫选择法:最终考核不反馈个人的是强迫选择法。

3、短文法:不用于员工之间的比较,适用范围少。

4、成绩记录法:需要外聘专家。

5、劳动定额法:用到方法研究和动作研究,制定出工时定额或产量定额。

绩效考评的影响因素(P221-224)(多选)

绩效考评的正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主要受以下各种问题的制约和影响:一、分布误差:(一)宽厚误差:宽厚误差亦称宽松误差,即评定结果是负偏态分布,也就是大多数员工被评为优良。(二)苛严误差:苛严误差亦称严格、偏紧误差,即评定结果是正偏态分布,也就是大多数员工被评为不合格或勉强合格。(三)集中趋势和中间倾向:集中趋势和中间倾向亦称居中趋势,即评定结果相近,都集中在某一分数段或所有的员工被评为“一般”,使被考评者全部集中于中

心水平,或者是平均水平,没有真正体现员工之间的实际绩效存在的差异,这往往是评定标准不明确或主管在评定工作中平均心理造成的。

二、晕轮误差:晕轮误差亦称晕轮效应、晕圈错误、光环效应。指在考评中,因某一个人格上的特征掩蔽了其他人格上的特征。

三、个人偏见:个人偏见亦称个人偏差、个人偏误,即基于被考评者个人的特性,如年龄、性别、宗教、种族、出身、地域等方面的差异,因考评者个人的偏见或者偏好的不同所带来的评价偏差。

四、优先和近期效应:所谓优先效应是指考评者根据下属最初的绩效信息,对其考评期内的全部表现作出的总评价,以前期的部分信息替代全期的信息,从而出现了“以偏概全”的考评偏差。

五、自我中心效应:这种误差表现为考评者按照自己对标准的理解进行评价,或按照自己认为恰当的标准进行评价,因而偏离了评价标准。

六、后继效应:后继效应亦称记录效应,即被考评者在上一个考评期内评价结果的记录,对考评者在本考评期内的评价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七、评价标准对考评结果的影响:工作绩效评价标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精确程度,对考评方法即工具运用和考评的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程序(P238):工作分析→理论验证→进行指标调查,确定指标体系→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绩效考评标准的设计原则(P239):定量准确;先进合理;突出特点;简洁扼要

考评指标标准的评分方法(P241):单一要素计分方法:自然数法、系数法(又分为函数法和常数法)。多种要素综合计分法:简单相加法、系数相乘法、连乘积法、百分比系数法

(简答)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看一看)(P234):针对性、科学性、明确性原则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P234):1、要素图示法2、问卷调查法3、个案研究法4、面谈法5、经验总结法6、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不批评别人的想法;思想开放;强调想法数量;鼓励改进想法)

关键绩效指标的内涵(P244):关键绩效指标简称为KPI。……

战略导向的KPI体系的意义(看一看)(P245):激励约束和牵引;将个人绩效与部门绩效相结合,诠释与传播总体发展战略,成为实施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转变传统的以控制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战略导向的KPI体系与一般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区别(看一看)(P245):(简答)1.从绩效考评的目的看,前者以战略为中心,后者以控制为中心。2.从考核指标产生的过程来看,前者是在组织内部自上而下对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后者通常是自下而上根据个人以往的绩效与目标产生的。3.从考评指标的构成上看,前者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后者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辅。4.从指标的来源来看,前者源于组织的战略目标与竞争的需要,后者源于特定的程序。

选择关键绩效指标的原则(P247):整体性、增值性、可测性、可控性、关联性

提取关键绩效考评指标的方法---SMART的5个英文字母的含义(P253):(具体的、可度量的、可实现的、现实的、有时限的)

关键绩效指标主要类型(P253):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时限指标KPI的标准水平可以分为(P255):先进的、平均的、基本的标准水平

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程序和步骤(P251-256):(简答,也有可能选择)(一)利用客户关系图分析工作产出。(二)提取和设定绩效考评的指标(1、在确定了团队或个体的工作产出,并从中汇总整理出各种相关的绩效考评指标之后,应当运用SMART方法提取关键绩效考评指标。(详细了解254页表4-15)。2、SMART: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度量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Realistic,现实的;Time-bound,有时限的)。(三)根据提取的关键指标设定考评标准。(四)审核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五)修改和完善关键绩

效指标和标准。

360度考评方法的内涵(P262):360度考评方法又称为全视角考评方法,它是指由被考评者的上级、同事、下级和(或)客户以及被考评者本人担任考评者,从多个角度对被考评者进行360度的全方位评价,再通过反馈程序,达到改变行为、提高绩效等目的的考评方法。

360度考评的实施程序(P265-266):1、评价项目设计;2、培训考评者;3、实施360度考评;4、反馈面谈;5、效果评价。

(分析题、综合题)

设定KPI时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详看P257表4—16)

(分析题、综合题)

360度考评方法的优点(P263):1. 360度考评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特点;

2. 360度考评方法考虑的不仅仅是工作产出,还考虑深层次的胜任特征;

3. 360度能够帮助管理者发现并解决问题,防止被考评者只追求某项工业指标完成的短期行为,使其着眼于公司或部门的长远发展,全面提高自己的绩效水平;

4. 360度考评采用匿名评价方式,消除考评者的顾虑,使其能够客观地进行评价,保证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5. 360度考评充分尊重组织成员意见,这有助于组织创造更好的工作气氛,从而激发组织成员的创新性;

6. 360度考评加强了管理者与组织员工的双向交流,提高了组织成员的参与性;

7. 促进员工个人发展。360度考评方法的缺点(P264):360度考评侧重于综合评价,定性评价比重较大,定量的业绩评较少。360度考评的信息来源渠道广,但是从不同渠道得来的并非总是一致的。360度考评增加了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成本在实施360度考评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在组织内造成紧张气氛,影响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带来企业文化震荡、组织成员忠诚度下降等现象。

实施360度考评方法时,应密切关注如下几个问题(P267):1、确定并培训公司内部专门从事360度考评的管理人员。2、实施360度考评方法,应选择最佳的时机,在组织面临士气问题,处于过渡时期,或走下坡路时,不宜采用360度考评的方法。3、上级主管应与每位考评者进行沟通,要求考评者对其意见承

担责任,确保考评者的意见真实可靠。4、使用客观的统计程序。5、防止考评过程中出现作弊、合谋等违规行为。6、准确识别和估计偏见、偏好等对业绩评价结果的影响。7、对考评者的个别意见实施保密。8、不同的考评目的决定了考评内容的不同,所应注意的事项也有所不同。

针对不同的绩效问题能提出对策:确定考核对象;区分岗位职责的重要程度;根据主要岗位职责确定考核项目;根据考核项目提炼关键业绩指标(KPI);确定不同考核指标的权重;确定考核主体。

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大纲(打印版)

国家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大纲: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一、人力资源规划—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工作岗位分析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三、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 1、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及环境进行系统研究。 2、界定工作范围和内容后,提出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员工资格条件。 3、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 四、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人员奠定了基础。 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的重要步骤。 五、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1、准备阶段;2、调查阶段;3、总结分析阶段。 六、岗位规范—即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七、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八、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区别:

1、所涉及的内容不同。工作说明书是以岗位“事”和“物”为中心,而岗位规范所覆盖的范围、所涉及的内容要比工和说明广泛得多,只是其有些内容与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有所交叉。 2、所突出的主题不同。岗位说明书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解决“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的问题;工作说明书不仅要解决岗位说明书的问题,还要回答“该岗位是一个什么岗位?这个岗位做什么?在什么地点和环境条件下做?” 3、具体的结构形式不同。工作说明书不受标准化原则的限制,可繁可简,结构形式多样化;岗位规范一般由企业职能部门按企业标准化原则,统一制定并发布执行的。 九、工作岗位设计的原则:因事设岗。 十、工作岗位设计的方法: 1、岗位设置的数目是否符合最低数量原则。 2、所有岗位是否实现了有效配合,是否足以保证组织的总目标、总任务的实现。 3、每个岗位是否在组织中发挥了积极效应,它与上下左右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协调。 4、组织中的所有岗位是否体现了经济、科学、合理、系统化的原则。 十一、企业定员的作用:1、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2、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3、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十二、企业定员的原则: 1、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3、各类人员的比便关系要协调; 2、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4、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5、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 6、定员标准适时修订。 十三、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某类岗位用人数量=某类岗位制度时间内计划工作任务总量/某类人员工作(劳动)效率 (1)按劳动效率定员: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X出勤率)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完整电子版教材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 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 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仅靠个人指令或默契远远不能高效实现分工协作,他需要组织结构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事先规定管理对象、工作范围和联络路线等事宜。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它是企业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前提。组织设计虽然是一项操作性较强的工作,但它是在企业组织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一)组织设计理论的内涵 组织设计是在组织设计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组织设计理论是企业组织理论的一部分。 1、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对比分析 组织理论又被称作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如组织运行的环境、目标、结构、技术、规模、权利、沟通等,都属于其研究对象。组织设计理论则被称作狭义的组织理论或小组织理论,它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而把环境、战略、技术、规模、人员等问题作为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来加以研究。由此可见,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在外延上是不同的,从逻辑上说,组织理论应该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2、组织理论的发展 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近代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个阶段。组织理论的发展同整个管理理论的发展,基本是一致的。古典组织理论主要是以马克思。韦伯、亨利法约尔等人的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的,强调组织的刚性结构;近代组织理论则是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甚至作为行为科学的一部分而存在,他着重强调人的因素,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现代组织理论则是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主要是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他既吸收了以前各种组织理论的有益成果,又强调应按照企业面临的内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现代组织理论还在发展中,他的理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 组织设计理论又被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权、责结构)、机构(部门划分的形式和结构)和规章(管理行为规范)。古典组织学派在这一方面,已经做过大量研究。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除了包含上述基本内容之外,还加进了人的因素,加进了组织结构设计,以及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诸如协调、信息控制、绩效管理、激励制度、人员配备及培训等。现代组织设计理论,无疑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教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教材 课后题参考答案――商英HR051全体贡献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说明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答:基本原则:准确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程序:一.调研准备阶段.1.初步情况分析;2.非正式调研;3.确定调研目标; 二.正式调研阶段:1.相关信息的来源,2.选择抽样方法,设计调查问卷;3.实地调查; 方法:1.档案记录法;2.调查研究法。 2,说明组织结构的类型及其结构图的制作方法。 答:一,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超事业部制;矩阵制。 二,制作方法:1.框图一般要画四层,从中心层计算,其上画一层,其下画两层,用框图表示。 2.功能、职责、权限相同机构(岗位或职务)的框图大小应一致,并列在同一水平线上。 3.表示接受命令指挥系统的线,从上一层垂下来与框图中间或左端横向引出线相接。 4.命令指挥系统用实践,彼此有协作服务关系的用虚线。 5.具用参谋作用的机构、岗位的框图,用横线与上一层垂线相连,并画在左、右上方。 ★3,简述工作岗位写实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 答:步骤:一,岗位写实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岗位写实的目的确认写实的对象; 2.进行初步岗位调查; 3.制定出写实工作计划,规定好具体的写实程序和步骤,设计出写实调查表,做好书写板、计时器等所需仪器的准备工 作,明确规定划分工作事项的标准,以及各类工时消耗的代号、编码,以便于登记记录数据资料。 4.培训写实人员,使其熟练掌握岗位写实的技术技巧。 5.写实人员要把写实的意图和要求向被调查者解释清楚,使其积极配合,全力协助写实人员完成信息的采集工作。 二,实地观察记录; 三,写实资料的整理汇总。 4.简述作业测时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 答案:(一)测时前的准备 1)根据测时的目的选择测时对象。测时对象确定后,调查人员要将测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向员工解释清楚,以便取得员工的配合,共同把测时工作做好。 2)了解被测对象和加工作业方面的情况。 3)根据实际情况,将工序划分为操作或操作组。划分的原则是: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要分开;机动时间、手动时间和手工操作时间要分开。在划分操作的基础上,确定定时点,作为区分上下操作的界限,以保证每次观察记录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4)测时最好在上班1~2小时后,待生产稳定后进行。 (二)实地测时观察。 (三)测时资料的整理、分析 (1.根据测时的记录,删去不正常的数值,以便求出在正常条件下操作的延续时间。 (2. 计算有效的观察次数,求出每一操作的平均延续时间。 (3. 计算稳定系数,检验每一项操作的平均延续时间的准确和可靠程度。 (4.由每个操作平均延续时间,计算出工序的作业时间,再经过工时评定,得到符合定额水平的时间值,作为制定时间定额的依据。 5.简述岗位抽样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报考指南完整版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报考指南完整版 考试介绍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资格考试是由国家劳动部统一组织考试,考试合格后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职业资格证书。 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人力资源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报名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1)具有大专学历(含同等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经本职业人力资源管理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具有大专学历(含同等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3)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人力资源管理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4)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取得大学专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5)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6)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经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7)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

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大学专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5)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取得本职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者; (2)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报名材料 (1)学历证书1份,身份证复印件2份; (2)从事本工种连续工龄的单位人事劳动部门的盖章证明; 证明 ***同志身份证号码为*****,于**年**月至**年**月在*******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特此证明! 公司盖章 (3)免冠近照1寸、2寸蓝底彩色照片各4张。 报考流程 考试程序: 第一、在各省和劳动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或代理机构报名 第二、由各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审核报名条件 第三、审核通过后,交考试费用,缴齐费用后领取准考证 第四、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场由各省职业鉴定中心组织安排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范文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题目:浅谈企业培训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姓名:XXX 身份证号:XXX XXX XXX XXX XXX 准考证号:140150841353 所在省市:广东省广州市 所在单位:广州XXX有限公司 浅谈企业培训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XXX XXXXXXXXXXXXXXXXX 摘要:本文主要关注了企业培训中容易发生的六个问题,主要有企业培训不受重视,培训内容缺乏有效分析缺乏系统性,培训无法有效服务公司战略和外部环境变化,培训和教育混同,培训中角色不清晰导致效率低下以及制度不规范等,并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培训需求、企业战略、培训制度、规范 任何工作,均有其因果,对于培训工作也一样,企业培训工作者必须认真关注培训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把其中主要问题拎出来认真加以解决才能保证培训工作能够日上层楼。本文主要就企业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作一浅析。 一、企业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司对于培训不够重视,培训是缺什么补什么,培训工作者忙于赶场“救火”。 在公司里面,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经营者一方面高喊培训员工如何重要:另一方面培训又被置于次要位置。在公司培训中管理层和老员工总是以自己经验丰富,工作很忙为借口不参加培训。企业培训总是被一再拖延,常常在周末或者下班以后的时间进行。显然,培训的重要性在企业里面常常挂在口号的程度,在理念上并没有成为公司运作的真正有效助手和工具。 人力资源部和各级培训人员匆匆忙忙到处赶场如同“救火”,据查有绝大多数的培训计划临时敲定,培训的随意性很大。而调研也发现,这些培训主要是由于公司在管理上出现了较大的问题、经营业绩不好的情况下临时安排的。这样,培训势同救火,无法规范操作。 二)缺乏综合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 这是个普遍的问题,我们的培训产生缘由总是由于公司出了问题时,管理层才匆匆决策要求推出公司员工培训,而培训的内容也总是围绕相应问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完整版教材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完整电子版(出版社母版)教材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 第一单元工作岗位分析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工作岗位分析的基本原理,岗位信息的来源,工作说明书的内容,以及工作岗位分析及编写工作说明书的程序和步骤。 【知识要求】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即具体的实施计划)的统一;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从规划的期限上看,人力资源规划可区分为长期规划(五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规划期限在一年至五年的)和短期计划(一年及以内的计划)。(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战略规划。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3.制度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人员规划。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5.费用规划。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三)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其他规划的关系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企业规划。企业规划的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种资源(人、财、物等)彼此协调并实现内部供求平衡。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四)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管理活动系统的关系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而且在实施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的过程中,它还能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遗的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又被称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企业工作岗位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而人力资源规划又对企业人员的招聘、选拔、培训、考评、调动、升降、薪资、福利和保险等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步骤与方法,作出了具体而详尽的安排,充分显示了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人力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历年真题及解析(2007-2012)

2008年5月 第一部份职业道德 (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对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 (B)职业道德的稳定性特征,说明职业道德是稳定而不变化的 (C)职业选择属于个人权利的范畴,不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 (D)职业道德与法律分属不同领域,二者没有关联性 2.职业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 (A)岗位责任的总体规定效用(B)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C)规劝作用(D)自律作用 3.美国于1978年确立了一部规范政府官员的() (A)《荣誉法典》 (B)《不当赠品及不当表示防止法》 (C)《从政职业法》 (D)《谢尔曼法》 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提出的职业道德的“五项要求”是()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崇尚科学,艰苦朴素,服务人民 (D)热爱集体,以人为本,守土有责,勤劳勇敢,开拓创新 5.关于“勤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论内心是否愿意,只要在行为上努力工作就是勤勉 (B)在被迫的状态下工作,也可以称之为勤勉 (C)按照劳动契约工作,属于勤勉的范畴 (D)勤勉是从业人员自主和自愿的选择 6.关于“职业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职业化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它会束缚人的发展 (B)职业化是反对把劳动作为谋生手段的一种劳动观 (C)职业化是提高从业人员个人和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D)职业化与全球职场语言和文化相抵触 7.从业人员应该树立的正确理念是() (A)劳动是一种交易,劳资双方应该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B)时间就是金钱,员工花了时间,就应该得到金钱回报 (C)追踪世界前沿,不断更新观念、知识和技能 (D)奉行拿来主义,对外国的东西要全面大胆地汲取 8.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常说“戏比天大”,其意思是() (A)演戏本身就是目的,为了演戏而演戏 (B)观众爱看或者不爱看是次要的,完成演出任务是最重要 (C)戏剧的表现内容丰富,能够纵贯历史和空间 (D)必须认真对待承诺的演出,这是演员的天职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 9.敬业的含义包括() (A)恪尽职守(B)勤奋努力 (C)享受工作(D)精益求精 10.践行诚信规范,尊重事实的要求是() (A)坚持原则,不为个人利害关系所左右

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真题

2010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职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等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卷册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注意事项:1、考生应首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等用钢笔、圆珠笔等写在试卷册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处。 2、考生同时应将本页右上角的科目代码填涂在答题卡右上角的相应位置。 3、本试卷册包括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两部分: 第一部分, 1-25 小题,为职业道德试题;第二部分, 26-125 小题,为理论 知识试题。 4、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所有答案均不得答在试卷上。 5、考试结束时,考生务必将本卷册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6、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如果不按标准要求进行填涂,则均属作答无 效。 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第1~25题,共25 道题) 职业道德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 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 题) 二)多项选择题(第 9~16 题) 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17~25 题)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您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选择其中一个选项作为您的答案。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真题(答案)

2009 年5 月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真题(答案) 2009 年5 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卷册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注意事项: 1、考生应首先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钢笔、圆珠笔等写在试卷册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处。 2、考生同时应将本页右上角的科目代码填涂在答题卡右上角的相应位置处。 3、本试卷册包括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两部分: 第一部分,1~25 小题,为职业道德试题; 第二部分,26 ~125 小题,为理论知识试题。 4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所有答案均不得答在试卷上。 5 、考试结束时,考生务必将本卷册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6 、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如果不按标准要求进行填涂,则均属作答无效。 地区:

姓名: 准考证 号: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监制 (职业道德1-25 略)第二部分理论知识 (26~125 题,共100 道题,满分为100 分) 理论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26. ()是指经济运作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A.经济规律 B. 经济交替 C. 经济周期 D. 经济变动 27. 关于社会保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保险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缴费标准。 B.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保险项目。 C.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是否参加保险。 D.对劳动者而言,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 28. ()是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通的法律确信为基础。 A.法官法 B. 判例法 C. 习惯法 D. 成文法 29. ()是指对本企业的营销具有吸引力的、能享受竞争的市场机会。 A.企业营销机会 B. 企业竞争机会 C. 企业优势机会 D. 企业实践机会 30. 满足地位需要的行为不包括()。 A.拥有舒适的轿车,合体的穿着 B. 具有执行官的特权 C.居住在合适的社区,参加俱乐部 D. 影响他人并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31. 对组织而言,绩效管理的功能不包括()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各种分类

各项原则 1、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p2 1)任务与目标原则 2)专业分工和协作原则 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5)稳定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2、制定企业人员规划的基本原则 p25 1)确保人力资源需求的原则 2)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3)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4)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原则 3、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 p74 1)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 2)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3)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 4)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 5)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 4、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计的原则 p138 1)联系工作内容 2)难度适中 3)具有一定的冲突性 5、制定培训规划的要求 p143 1)系统性 2)标准化 3)有效性 4)普遍性 6、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 p149 1)适应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最优化原则 4)创新性原则 7、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p153 1)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企业和学员的需求 2)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成人学员的认知规律 3)培训课程的设置应体现企业培训功能的基本目标,进行人力资源开发8、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 p165 1)相关性 2)有效性 3)价值型 9、制定培训评估标准的要求 p186 1)相关度 2)可靠性信度 3)区分度 4)可行性 10、绩效考评标准的设计原则 p239 1)定量准确 2)先进合理 3)突出特点 4)简洁扼要 11、选择关键绩效指标的原则 p247 1)整体性 2)增值性 3)可测性 4)可控性 5)关联性 12、确定工作产出的基本原则 p248 1)增值产出的原则

2)客户导向的原则 3)结果导向的原则 4)设定权重的原则 13、工作岗位横向分类的原则 p297 1)岗位分类的层次宜少不宜多 2)直接生产人员岗位的分类应根据企业的劳动分工与写作的性质与特点来确定;而管理人员岗位的分类应以他们的具体职能来划分 3)大类、小类的数目多少与划分的粗细程度有关 14、企业工资制度设计的原则 p325 1)公平性原则 2)激励性原则 3)竞争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 5)合法性原则 15、制定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 p362 1)工资指导线的制定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工资增长的总体要求,坚持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生活费用水平与其他价格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国家不实行全国统一的工资指导线标准,允许各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当地工资指导线水平 3)制定工资指导线实行协商原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企业家协会研究制定,并将当年工资指导线方案报劳动保障部审核后,经地方政府审批,由地方政府颁布 16、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p379 1)着重调解及时处理的原则 2)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的原则,即合法原则 3)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17、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原则 p380 1)自愿原则:申请调解自愿、调解过程自愿、履行协议自愿 2)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权利的原则 18、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 p381 1)一次裁决的原则 2)合议原则 3)强制原则 4)回避原则 5)区分举证责任原则 19、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p234 1)针对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明确性原则 20、撰写评估报告的要求201 1)调查培训结果必须注意接受调查的受训者的代表性,必须保证他们能代表整个受训者群体回答评估 者提出的问题,避免因调查样本缺少代表性而做出不充分的归纳 2)要尽量实事求是,切忌过分美化和粉饰评估结果 3)评估者必须综观培训的整体效果,以免以偏概全 4)评估者必须以一种圆熟的方式论述培训结果中的消极方面,避免打击有关培训人员的积极性 5)当评估方案持续一年以上时,评估者需要作出中期评估报告 6)要注意报告的文字表述语修饰 各种影响因素 1、组织结构环境的影响因素8 1)企业环境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word版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为: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等等。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供大家参考选择。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 1.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 2. 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 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4. 具有大学专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5.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6. 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与鉴定评审由各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组织。考试分为理论知识(含职业道德)考试、专业能力考试、综合评审(论文撰写及答辩)三个部分,其中职业道德10分、理论知识90分;专业能力100分;综合评审100分。三个部分考试分别达60分为合格。采取闭卷笔试、模拟操作等考核方式进行。单科合格成绩保留一年有效。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试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均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理论知识考试与专业能力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考核合格者,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实行统一编号登记管理和国家劳动部官方网站网上查询,是相关人员求职、任职、晋升、包括出国等的法律上的有效证件,可记入档案、全国通用。 凡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依据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和湖南省财政厅(湘劳社政字[2006]22号)文件规定享受相应津贴,其标准为:“已取得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职业资格证书,且在相应岗位工作的,其津贴可按不低于150元/月的标准执行。”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真题(答案)

2009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真题(答案) 2009年5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卷册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注意事项: 1、考生应首先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钢笔、圆珠笔等写在试卷册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处。 2、考生同时应将本页右上角的科目代码填涂在答题卡右上角的相应位置处。 3、本试卷册包括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两部分: 第一部分,1~25 小题,为职业道德试题; 第二部分,26 ~125 小题,为理论知识试题。 4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所有答案均不得答在试卷上。 5 、考试结束时,考生务必将本卷册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6 、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如果不按标准要求进行填涂,则均属作答无效。

准考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监制 (职业道德1-25略)第二部分理论知识 (26~125题,共100道题,满分为100分) 理论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26.()是指经济运作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A.经济规律 B.经济交替 C.经济周期 D.经济变动 27.关于社会保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保险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缴费标准。 B.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保险项目。 C.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是否参加保险。 D.对劳动者而言,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 28.()是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通的法律确信为基础。 A.法官法 B.判例法 C.习惯法 D.成文法 29.()是指对本企业的营销具有吸引力的、能享受竞争的市场机会。 A.企业营销机会 B.企业竞争机会 C.企业优势机会 D.企业实践机会 30.满足地位需要的行为不包括()。 A.拥有舒适的轿车,合体的穿着 B.具有执行官的特权 C.居住在合适的社区,参加俱乐部 D.影响他人并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31.对组织而言,绩效管理的功能不包括()

2020年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真题模拟和答案解析完整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真题和答案解析完整版

5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真题和答案解析(完整版)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各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道德内含着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B)道德是尊长对晚辈、下属进行有效管理的要求 (C)道德不是“我”的要求。而是社会外加于“我”的规 范(D)道德是无助者的呼唤 2、与法律比较,道德( )。 (A)比法律产生得时间晚(B)比 法律的适用范围广 (C)比法律的社会影响力小(D)比法律模糊 3、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所谓“礼之用,和为贵”的意思是( )。

(A)扎法的运用,要把求得一团和气作为重 点(B)道德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团结 (C)讲文明礼貌(D)以礼特人,促进和谐相处 4、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表现在( )。 (A)刺激人们的物质欲望,挖掘员工的潜 能(B)经过引导人们追求个人荣誉,促进企业的发展 (C)经过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激发员工的积极 性(D)满足员工的一切个性化需求,吸引员工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5、关于爱岗敬业,理解正确的是( )。 (A)爱岗敬业是员工实现职业理想必不可少的素质要求 (B)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为保住饭碗需要发扬爱岗敬业精神 (C)人们是为着自己而不是为着单位而工作的,爱岗敬业是欺人之谈 (D)无须倡导爱岗敬业精神.干一份工作拿一份报酬就能够了 6、英国思想家威廉?葛德文说:“个人习惯于说她明明知道的假话,或者掩盖她明明知道的真相,必定处于一种不断堕 落的状态之中。”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说假话是人的天性(B)人说

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复习要点

2017年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要点 第三版教材 考试形式: 理论知识,125题(职业道德25题+单选、多选),一个半小时,用答题卡,时间紧任务重 专业能力,6题,分二部分,简答+综合题(图表分析) 综合评审,10题,文件筐,难点 重点内容: 职业道德从“公民道德纲要”和“八荣八耻”里出题 专业能力,要认清知识点,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公文筐,以PPT文件为准 第一章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包含哪几方面内容?(人力资源战略的构成)P19-20 ——按时限分:长期战略规划(5年以上)、中期、短期战略规划(3-5年)——按层级和内容分(总体发展战略、组织变革与创新战略、员工培训开发战略、专才培养选拔策略、员工招聘策略、绩效管理策略、薪酬福利及保险策略、员工激励与发展策略、劳动关系管理策略) ——从性质分(吸引策略、参与策略、投资策略) 企业的竞争策略有哪些?P20-21 1、廉价型竞争策略 借助高科技、扩大生产规模、雄厚的财务实力等手段,在生产上,采购供应上或在营销过程中,精打细算、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才能得以实现。适用于生产比较稳定、技术变化不大的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企业 风险:技术的迅速变化;注重成本控制,忽视消费者的偏好;专业性强,适应性差;劳动关系紧张;依赖于先发制人的策略。 2、独特性竞争策略 创新竞争策略--------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力求生产销售竞争对手所不能制造的创新性产品,已占领市场制高点,获取竞争优势 优质竞争策略---------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生产销售竞争对手所不能

制造的优质产品。虽然产品是同类的,但以高品质赢得消费者 优点:满足特定需要,降低价格敏感性;溢价补偿成本;讨价还价能力;防止替代产品的威胁。 人力资源管理各种策略运行比较表P24 吸引策略(廉价竞争策略):采用泰罗制,以廉价取胜 特点:中央集权,高度分工,严格控制,依靠工资,奖金维持员工的积极性投资策略(创新产品竞争策略):IBM公司投资策略 特点:重视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本投资,企业与员工建立长期工作关系,重视发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作用; 参与策略(高品质产品竞争策略):日本企业管理模式 特点:企业决策权下放,员工参与管理,使员工具有归属感,注重发挥绝大多数员工的积极性 基本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 创业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先型薪酬策略) 高速发展型企业的人力资源资源管理;(跟随型薪酬策略) 收获/理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混合型薪酬策略) 整顿/衰退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滞后型薪酬策略) 影响企业战略规划的内部环境和条件P27-29

最新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试题(含答案) 专业能力: 一、简答题 (本题共3题,第1小题15分,第2小题15分,第3小题14分共44分) 1、在面试的实施过程中,一般可分为几个工作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5分) 2、简要说明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程序和步骤。(15分) 3、简要说明职业安全卫生预算的编制审核程序。(14分) 二、综合题 (本题共3题,第1小题18分,第2小题18分,第3小题20分,共56分) l、LHB公司是一家国际食品和家庭及个人卫生用品集团。该公司在21世纪初彻底进行了重组。在过去,该公司是高度分权化的,各国的子公司均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该公司开始引入新的创新和战略流程,同时整合其核心业务。直到2000年,由H国和B国的董事长以及他们的代表组成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和一个包括职能、产品和地区经理等在内15个董事一直独揽着公司的决策大权,整个结构是矩阵式的,其特点是加强了横向联系,组织的机动性加强,集权和分权相结合,专业人员潜能得到发挥,能培养各种人才。然而,矩阵制的缺点是成员位置不固定,有临时观念,有时责任心不够强;员工受双重领导,有时不易分清责任。一份”我们需要明

确的目标和角色:董事会使自己过多地卷入了运营,从而对战略领导造成了损害”的内部报告也表明公司的组织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然而,2001年启动的”杰出绩效塑造计划”带来了公司结构的实质性改变。该计划废除了特别委员会和地区经理这一层级,代之以一个由7人组成的董事会,由董事长及职能和大类产品(即食品、家庭和个人卫生用品)的经理组成。向他们报告的是12位负有明确盈利责任的业务集团总裁,后者在特定地区对其管理的产品利润负有完全的责任。全球战略领导被明确地置于执委会一级,运营绩效则是业务集团的直接责任,在这种正式结构调整之后,国际协调是由许多正式和半正式的网络协助完成的。研究和发展的工作由国际网络创新中心负责实施,其领导责任通常归属于中心的专家而不是H国或者B国的总部机构。产品和品牌网络--国际业务小组--负责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品牌和营销。同时,职能网络也开展一系列计划以便就一些关键问题,如录用和组织效能,实现全球协调。所有这些网络均大大依赖于非正式的领导和社会过程,同时也依赖于电子邮件和内部网络科技投入的支持。是否参与这种协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业务集团而非公司总部确定并资助的。这里所谓的企业网络组织,是指以某一具有核心能力的组织为中心,利用一定的手段,针对一定的目标,将一些相关的组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互相支持、互相合作、互相依存的企业组织群体。在这个组织群体中,每个组织作为网络组织群体的成员,又是相对独立的,通过长期契约和信任,与核心组织联结在一起成为命运共同体而共同发展,网络型组织能够不断地适应企业的外部环境。网络型组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1.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2.根据所选择的组织结构模式,把企业划分为不同、相对独立的部门;3.为各个不阿米娜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4.把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5.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 一、部门结构模式的设计:1.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2.以成果为中心(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3.以关系为中心(跨国公司)?? 二、组织发展战略包括:1.增大数量;2.扩大地区;3.纵向整合;4.多种经营?? 三、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序:1.组织诊断;2.实施变革;3.组织评价?P11?? 四、反映组织结构的主要资料:1.工作岗位说明书;2.组织体系图;3.管理业务流程图?? 五、组织结构诊断的程序:1.组织结构调查;2.组织结构分析;3.组织决策分析;4.组织关系分析?? 六、组织决策分析(纵向决策)要考虑的因素:1.决策影响的时间;2.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3.决策者所具备的才能;4.决策的性质?? 七、组织关系分析包括:1.分析某个单位应对哪些单位和个人发生联系;2.要求被人给予何种配合和服务;3.它应对别的单位提供什么协作和服务?? 八、企业组织变革的征兆:1.企业经营业绩下滑;2.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暴露;3.员工士气低落?? 九、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1.改良式变革,如局部改变某科室的职能、新增一个职位等; 2.爆破式变革,如企业合并、从职能制度构变为事业部制结构; 3.计划式变革,如企业组织结构的整合。?? 十、组织结构变革的阻力表现:1.生产经营情况恶化;2.工作效率低下;3.要求调职和离职的人数增加;4.发生争吵和敌对行为;5.提出各种似是而非的反对变革的理由。?? 十一、保证变革顺利进行的措施:1.让员工参加组织变革的调查;2.大力推行与组织变革相适应的人员培训计划;3.大胆启用年富力强人才。?? 十二、企业组织结构内部的不协调体现在:1.各部门经常出现冲突;2.存在过多委员会;3.高层管理部门屡屡充当下属部门相互冲突时的裁判和调解者;4.组织结构本身失去了相互协调的机能。? 十三、广义人力资源规划是泛指各类型人力资源规划;狭义的是指企业人员规划。?? 十四、狭义人力资源规划包括:1.人员配备计划;2.人员补充计划;3.人员晋升计划。? 十五、广义人力资源规划:1.人员培训开发计划;2.员工薪酬激励计划;3.员工职业生涯规划;4.劳动组织计划;5.员工援助计划;6.劳动卫生与安全生产计划。?? 十六、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环境(4+4):外部环境-1.经济环境(经济形势、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2.人口环境、3.科技环境、4.文化法律。?内部环境-企业行业特征、2.企业发展战略、3.企业文化、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十七、影响人力资源活动的法律因素:政府有关的劳动就业制度、工时制度、最低工资标准、职业卫生、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户籍制度、住房制度、社保制度。?? 十八、制定企业人员规划的基本原则:1.确保人力资源需求(核心问题);2.与内外环境相适应;3.与战略目标相适应;4.保持适度流动性。?? 十九、企业各类人员计划的编制(注意两两关系):1.人员配置计划;2.人员需求计划,必须参考人员配置计划;3.人员供给计划,是人员需求计划的对策性计划,包括人员招聘计划、人员晋升计划、人员内部调动计划;4.人员培训计划,作为人员供给计划的附属计划存在;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教学大纲

郑州市博睿职业培训学校教学大纲助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教学大纲(三级)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一、教学目标: 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本章教学目标为: (1)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理论。 (2)掌握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内容、作用与程序,以及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掌握企业定员的概念、作用、原则和方法,及定员标准的编写。 (3)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特点与构成。 (4)掌握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原则、要求和步骤。 (5)掌握人力资源费用审核的概念、要求、方法与程序,费用控制的作用与程序。 二、教学内容: (1)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 (2)企业劳动定员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 (4)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出控制。

第二章人员招聘与配置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员工招聘渠道的分类与选择、各种员工招募方法的程序与要求、对应聘者初步筛选的方法、员工录用的三种策略、员工招聘活动的评估方法。 (2)掌握人力资源空间配置方法。 (3)掌握人力资源时间配置方法一级劳务外派与引进的管理程序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 (2)员工招聘活动的评估。 (3)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4)劳务外派与引进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作用、内容,基本工作程序和方法;培训需求分析信息的收集方法、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培训规划的内容,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的步骤和方法。 (2)掌握员工培训组织与实施的基本工作程序和方法,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准备工作。 (3)掌握培训效果的信息种类、收集渠道及评估指标,收集培训效果信息的方法及培训效果跟踪与监控的基本工作程序和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