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写作的民俗兴趣发生

鲁迅写作的民俗兴趣发生

鲁迅写作的民俗兴趣发生
鲁迅写作的民俗兴趣发生

鲁迅写作的民俗兴趣发生

Ξ

王元忠

(天水师范学院 文史学院,甘肃 天水741001)摘 要:鲁迅写作中民俗兴趣的发生不是一个简单事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共同推动的结果。回到鲁迅真实的本体世界,通过历史语境的具体还原做认真的学术考察,下述三种原因遂自然走入人们的认知视域:个人生活经历的本原性经验支持;时代风气外在的有力推动;作家主体立足于总体写作目的之下的认知需求。兴趣升华而至一种鲜活的经验,并由此催生出写作实践中别异的景观和价值取向,这是鲁迅留赠给他之后的写作者的一笔值得重视的财富。

关键词:鲁迅写作;民俗兴趣;个人经历;时代风气;主体认知

中图分类号:I210.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 (2009)03-0014-04

兴趣是行动的动力,鲁迅的写作之所以会表现民俗文化,他对民俗文化的兴趣是一个先在的条件。所以,考察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便不能不首先弄清楚在写作的意义上,鲁迅为什么会对民俗文化发生兴趣。理解鲁迅对写作与民俗文化关系发生的兴趣,我们固然可以依从高丙中先生的观点,从较为普遍的意义上,以为这是因为民俗“事实上构成了人的基本生活和群体的基本文化,任何人、任何群体在任何

时代都具有充分的民俗。有生活的地方就有丰富的民俗”,〔1〕11民俗也即人俗,所以,写作者若欲表现人的

生活,若欲表现生活中具体的人,他就必然会关注民俗,会对民俗和人的关系进行表现。但这普遍毕竟同时也是一种泛泛,它能够说明鲁迅与其他作家在写作活动中的一致和相同性,但却难以揭示鲁迅之所以是鲁迅的独特。所以,若是我们承认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是一种别人不能重复的具体而生动的过程———特别是对鲁迅这样极富个性特点的伟大作家———的话,从文艺民俗视角考察鲁迅的写作,我们就需要回到鲁迅独特而具体的本体世界,从历史的实际语境去理解鲁迅的行为选择,寻找他在写作时之所以对民俗发生兴趣的真正原因,从而为下一步审视鲁迅的写作和民俗文化的关系做好必要的铺垫。

一、个人经验的本原性诱发

鲁迅写作之所以会对民俗文化保持一种特殊的兴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个人生活经历中本自有丰富的民俗积淀和持久的民俗关注热情,它们为鲁迅的写作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和本原性的推动力。

鲁迅的出生地绍兴是一个民俗氛围极为浓郁的地方。据鲁迅自己回忆,他一出生就置身在了这种浓郁的民俗氛围之中,“起初是按绍兴的习惯,家人依次给他尝了五种东西:醋、盐、黄莲、钓藤、糖,象征他在

未来生活道路上要先备尝酸辛,经历苦痛和磨难,最终才能品尝到人生的甘甜。〔2〕“还有一个避鬼的方法,

是拜和尚为师,也就是给寺院了的意思,然而并不放在寺院里。我生在周氏是长男,‘物以希为贵’,父亲怕我有出息,因此养不大,不到一岁,便领到长庆寺里去,拜了一个和尚为师了。拜师是否要贽见礼,或者布施什么的呢,我完全不知道。只知道我由此得了一个法名叫作‘长庚’……;还有一件百家衣,就是‘衲衣’,论理,是应该用各种破布拼成的,但我的却是橄榄形的各色小绸片所缝就,非喜庆大事不给穿;还有一条称

为‘午绳’的东西,上挂零星小件,如历本,镜子,银筛之类,据说是可以辟邪的”。〔3〕575-576懂事之后,或是通

过聆听他人的讲述,或是如《朝花夕拾》所叙,通过对于赛神会等民间民俗活动的积极参与,鲁迅便在很早之时就在心中积存了许多民俗文化的知识和感性经验。离开家乡之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他不仅保持了对于民俗文化物象和事项的浓厚兴趣,或是广为搜求各种古籍、野史、民间故事和民间绘画等,通过非正式的阅读,积累了许多民俗知识,搜集到了许多历史民俗材料;或是通过亲自参与身边各种各样的具体民俗活动,沉淀了许多民俗生活感性体验,发现了民俗在当下生活中的许多新的表现形式和现实功用;而且

第29卷第3期2009年5月 绍 兴 文 理 学 院 学 报JOURNA L OF SH AOXI NG UNI VERSITY V ol.29N o.3May.2009

Ξ收稿日期:2009-01-20

作者简介:王元忠(1964-),男,甘肃甘谷人,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因着实际工作的需求,他更是将这种浓厚的个人兴趣,转化成为一种有着较为具体目的的理性关注。1913年,在蔡元培主事的教育部任职之时,他曾起草了《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一文,其中即主张成立“国民文术研究会”,“以理各地歌谣、俚谣、传说、童话等;祥其意谊,辨其特性,又发挥而广大之,并以辅翼教育。”20世纪20年代,在北大兼职教书之时,他于“歌谣研究会”和《歌谣周刊》的活动也显示出了十足的兴趣,曾发表

意见说:“《歌谣周刊》范围狭窄了,要放宽,大众生活中流传下来的民俗、文艺作品都要研究。”〔4〕1926年在

厦门大学期间,他曾和林语堂、沈兼士、容肇祖等人,“组织风俗调查会,着手民俗调查研究工作。只是这项

工作开展不久,鲁迅就离开厦门到广州去了。”〔5〕人虽然离开了,但他对于民俗文化的热情却并未因环境改

变而减弱。离开广州到上海之后,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中,随着对民俗文化与国民性问题之间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鲁迅不仅依旧与一些从事民俗文化研究工作的学者———如江绍原、赵景深等保持了较为密切的往来,常常和他们讨论一些重要的民俗文化问题,而且还频频发文立论,对民俗文化多所指陈。其中《习惯与改革》一文,在深究了民俗文化于民众精神心理形成的重要作用之后,他即强调,意欲进行现实改革的人,“倘不深入民众的大层中,于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解剖,分别好坏,立存废的标准,而于存于废,都慎

选施行的办法,则无论怎样的改革,都将为习惯的岩石压碎,或者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时”,〔6〕224话语中显

见了他对于民俗文化异乎寻常的关注。

个人经验和知识结构中丰富的民俗文化积淀,虽然不会必然且直接地转化为现实的实践成果,然而它们却为鲁迅言说民俗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鲁迅的民俗文化关注因此克服了一般人仅凭热情而生发兴趣的短暂和波动。虽然因为它事的干扰,加之鲁迅志不在民俗文化的专门研究,所以他始终未能以一种专业学者的身份,对民俗文化进行持久和深入的理论研究,但是这种热情和兴趣作为一种为现实所压抑了的强烈的主体意识,积淀存储而成为作者经验世界的巨大能量之时,遂得以以更为隐蔽和曲折的方式,不时地对鲁迅的写作发生种种潜在而深刻的影响。

二、时代风气的外在推动

除此而外,考察鲁迅生前所置身的历史环境,我们还可以知道上个世纪初,中国学界将民俗与文艺和学术加以连接的时代风气,作为一种有力的外在推动,也引发鼓励了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的具体结合。

借助于历史语境的还原,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并不为一般学人所关注的民俗学和许多先进的思想和学问一样,在强烈的民族精神复兴和问道于西方的现实动机的推动下,原本是被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目之为“显学”而加以引进的。虽然实事求是地讲,当时一般知识分子的兴趣更多还在“反传统”,还在“民主”“科学”等,但民俗学诞生的现代民族主体意识背景,加之它明确的西学身份,所以,情况也许正如研究者刘玉

凯先生所言:“不妨夸张一点说,五四时,差不多所有文化人都曾注意过民俗学问题。”〔7〕而且值得注意的

是,当时对民俗学问题兴趣最浓、用力最多的文化人之中,绝大部分都是进行创作活动的人。他们的这种特殊身份,加之当时文化人普遍具有的通过文艺创作而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的想法,所以,民俗文化为知识分子写作所关注和利用,也就极为自然了。

北大《歌谣周刊》的发刊词在开宗明义地表明“我们相信民俗学的研究在现今的中国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的态度后,即提出了民俗文化研究的两种具体目的:学术的和研究的。歌谣是民俗民间文艺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形式,也是民俗文化研究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内容。北大“歌谣研究会”的工作初期主要集中于歌谣的征集和整理,后来则逐渐扩大至整个民俗文化领域,在较大活动范围之内,推动了作家写作与民俗文化双面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为顾颉刚所编的歌谣集《吴歌集》作序时,刘半农就曾直言:“这语言,风土,艺术三件事,干脆说来,就是民族魂。”其意显见立足于民族文化重建的起点之时,五四一代学者对于写作和民俗文化建立紧密联系的认同倾向。实践这种认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化界,将写作和民俗文化联系起来作整体思考的学术取向也便较为普遍,一些颇具学术价值的著述也先后出现,像郑振铎的《汤祷篇》和《中国俗文学史》,茅盾的《神话的研究》,闻一多的《神话与诗》等,便多在理论研究中兼顾民俗文化和写作的关系。

身处这样的环境,加之鲁迅本来就是民俗文化研究的积极倡导者,而且早期进行民俗文化搜集和研究的人,又大多是他的同事、朋友或学生,他与他们在当时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据李景江先生的统计,单在1918年至1923年6月大致五年的日记中,鲁迅记载的自己与早期民俗学者的来往———访问、饮宴、书信51第3期 王元忠:鲁迅写作的民俗兴趣发生

6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29卷

交流、赠书物等,先后就有:刘半农37次,钱玄同100次,沈尹默282次,沈兼士10次,周作人是他的弟弟,常惠是他的学生,交往就更加不计其数)。〔8〕较为一致的文化取向和话题视野,相互之间的熏染和促进,鲁迅在自己的写作———不仅是文学性的创作,而且也包括《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纲要》等学术著作的写作———之中,也便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的民俗感受和知识材料,表现出了对于民俗文化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浓厚兴趣。

三、写作目的的内在规范

此外,民俗文化之所以会引发鲁迅的关注兴趣,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形态和功用的分析,鲁迅在其身上发现了有助于实现其写作目的的意义和价值,换句话说,因为民俗文化并及其在现实生活中所具有的生动的生活表现形态,能够从不同层面对鲁迅的写作提供必要的支持,所以鲁迅才予其以格外的关注。无论是纯文学性的小说散文的写作,还是文学性不是那么强的学术或杂文的写作,鲁迅的态度都具有一个天才艺术家应有的审美自觉。在他早期的一些文章如《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和《摩罗诗力说》等中,他极为强调文艺的审美功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即有“实则美术诚谛,固在发扬真美,以娱人情,比其见利致用,乃不期之成果”之说;〔9〕47《摩罗诗力说》更是以为“文章为美术之一,质当亦然,与个人暨邦国之存,无所系属,实利离尽,究理弗存。故其为效,益智不如史乘,诫人不如工商,弋功名不如卒业之券。”〔10〕71然而究其根本,由于对民族积弱不振的生存现实的深刻担忧,鲁迅的写作,意旨便自然与文学史上很多希望借助于写作而成名成家的人不同,相反却在以其为手段,表现人生,“而且改良这人生”,实现他“思想启蒙”的目的。

确立了“改良人生”、进行“思想启蒙”的写作目的后,以一个医生的眼光,在具体设置自己改良人生、进行思想启蒙的程序之时,鲁迅的思考便大体具化于这样两个层面:一是切脉问诊———寻找国民之所以沉默的病根之所在;一是开取药方,在“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以后,“催人留心,设法加以治疗”。〔6〕455极有意味的是,在这两个层面的思考中,鲁迅都注意到了民俗文化所具有的作用。

首先,在对国民性问题进行分析时,鲁迅发现中国民众精神愚昧麻木的病因之所在,固然与历代统治者所推行的严酷专制政策不无关系,但若于此种严酷专制统治作更深一步思考,则可清楚在一般人所理解的“法”的严酷之外,更多时候,更多情况下,统治者于民的统治,实际上主要是借助于一种并不显见“血腥”或“暴力”的“心治”手段而完成,而此无形隐蔽“心治”手段的施行,则多假赖民俗文化的力量。

作为一种文化,民俗文化原本“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间,依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一书的解释:“顾名思义,是指民众中间。它对应官方而言。概而言之,除统治集团机构以外,都可称作民间。”〔10〕2据此推论,民俗文化原本应该是站在官方意识形态对立面,并与其有着天然距离的“民”的文化。但在历史的实际演化发展之中,由于统治者长期以来处心积虑的奴化政策的推广,加之普通民众于这种奴化政策施行缺乏必要的警觉,因此本为民之文化的民俗文化,不知不觉也就为代表统治者意愿的官方文化所渗透,逐渐转化成为一种附属于封建文化本体的东西,成为统治者得以对民众顺利实施其“心治”的手段和途径。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与封建官方的制度和典籍文化相比较,因为民俗文化自身的高度生活化以及实施之中的承继性和社会普遍性特征,所以它对民众精神思想的钳制腐蚀,作用实较封建正统文化更胜一筹。此种作用在封建正统文化因为封建统治者统治地位之丧失而渐呈式微之时,表现更为明显和充分。当此之时,民间文化便不仅是一种手段和途径,使统治者的意识得以从经典走向生活,从官方走向民间,而且更成了封建正统文化最为基础的载体,以习惯和经验的方式,全方位地对民众个体从日常言行的细节处实施规范和控制。

有鉴于民俗文化如此这般的功用,鲁迅不仅在自己的写作中对于民俗文化与国民性形成之间的关系多形象的揭示,而且在论及民族文化重建与传统旧文化改革之间的关系时,亦通过理性的分析反复告诫人们:“真正的革命者,自有独到的见解,例如乌略诺夫先生(即列宁),他是将‘风俗’和‘习惯’都包括在‘文化’之内的,并且以为改革这些,很为困难。我想,倘不将这些改革,则这革命即等于无成,如沙上建塔,顷刻倒坏。”〔6〕24无论是形象的描写还是理论的分析,我们看到,由于民俗文化对于现实人生至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民俗文化和写作的关系,鲁迅也便产生了格外的兴趣。

其次,为了实现启蒙的目的,在思考新文学与普通民众之间应有的关系时,鲁迅对于民俗文化特别是

民俗民间文艺的特殊价值和功用,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

文人创作和民间写作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写作方式,一般而言,自然是各有其长短的,然而立足于中国文学发展的实际,特别是上世纪初中国文化界特殊的生存环境,因为统治者政治上的专制、高压,加之中国文人自身精神根性处的孱弱,所以封建正统文化与文人写作之间存有的高度一体化特征,遂自然为敏锐如鲁迅者所注意。历代统治者于政治上施专制之策,而于文化上行愚民之术,附着于官方文化本体的文人写作与统治者愚民政策相一致,因其在本质上缺乏“真”“诚”品性,自然便沦落为一种“瞒”和“骗”的产物。思想启蒙的目的,即在于通过有效的手段,促使民众尽快觉醒,不再于“瞒”和“骗”中为人所“昏杀”。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鲁迅不仅发现了传统文人写作的“帮忙”或“帮闲”性质,而且通过对传统文人的创作和民间写作本性的比较,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一层面,发现并注意到了神话、歌谣等民间写作所体现出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苦”的质朴和坦诚品性,别见民间写作“虽然不及文人细腻,但却刚健,清新”的特点并及其于新文学建设的意义。

缘此出发,加之早年对于民俗民间文艺充满愉快感受的记忆,所以对于民俗文化所可能具有的方法技巧的启示意义,鲁迅也便发生了浓烈的兴趣。

鲁迅在孩提时代曾经接触过许多民俗民间文艺形式,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对此多所记录。这些接触在他脑海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并经由主体的不断反刍和激活,凝聚升华为一种潜在的美学经验,使鲁迅在日后的写作并及与写作有关的思考中,时时发生回顾的兴趣。谈及鲁迅的小说写作,人多以白描概括其特点,而论及白描手法的源出,鲁迅则直言主要是因为自己看到“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而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上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

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绝不说到一大篇。”〔6〕614民俗文化经验深处对于鲁迅写作的方法启

示,即此也可略见一斑。

方法技巧之外,在写作更为深层的艺术趣味和审美格调的层面,民俗民间文艺对于鲁迅的吸引也是至为明显的。鲁迅于自己的作品中极为赞赏“如粉如沙,绝不粘连”之“朔方的雪”,写作后期更是以“匕首投枪”样的杂文为自己主要的写作载体,他的选择有其理论上的自觉,但更源自于他对民俗民间文艺的感受和体会。在给别人的介绍中,鲁迅曾极为深情地描写了他对女吊出场时“开门见山式”之镇场效果的欣赏:“女吊一出场,并不说话,只是长头发一甩,便高声叫道‘苦哇’,直截了当,却仿佛叫到人心里去了。”在《朝花夕拾?无常》一文的写作中,他再次追述了这种记忆:“在许多人的期待恶人的没落的凝望中,他出来了,服饰比画上还要简单,不拿铁索,也不带算盘,就是雪的一条莽汉,粉面朱唇,眉黑如漆”,服装刑具,颜色神情,甚是简明。即便是他的办事态度,也是“无论贵贱,无论贫富,其时都是‘一双空手见阎王’,有怨的得伸,有罪的就得罚”,一样的干净利落,断不带半点含混模糊。他的反复不断的回忆,其实清楚地说明了他对于回忆中的民俗民间文艺表现的推崇和欣赏,同时也清楚地向人们揭示了他的某些写作风格和审美趣味形成的来龙去脉。

从较为宽泛的意义上讲,民俗即人俗,即人的普常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生而为人,若不决意选择独处或与兽为伍,民俗文化经验自然成为一个人生存的基本经验,故而他若欲写作,若欲对人自身及其与他人的交流进行表现,民俗文化内容也便自然是其应有且基本的内容。不过,这样的推论充其量也只是一种假设,现实生活中更为常见的情况则往往是,民俗文化和生活虽为一个人生存的基本经验,但由于作家主体对其关注和利用的兴趣态度的差异,因此这种天然而且重要的写作资源,便或为人所重,或不为人所重,其中的缘故,俱赖作家本人的修为。鲁迅写作民俗文化兴趣的发生,表面看似乎是极为自然应该的事情,但借助于上述的分析,则可知道许多自然应该之事,在自然应该之外,其实却更多依赖于作家自己的努力。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成功一件事所必需的条件。天时不可选择,地利难以自造,这些因素往往是先在且客观于具体人的行为的,写作尤是。鲁迅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能够根据环境的要求,主动地回应时代的呼唤,明确自己的写作方向;而且还在于其能以极为积极和理性的态度,激活并创造性地对自己早年积存的民俗文化经验进行转化,使其从感性零散的兴趣状态,渐渐升华凝聚为一种确确实实的体会认识,并将其实践于自己的写作,别造出自己写作中独异且充满意趣的审美景观。

(下转第49页)71第3期 王元忠:鲁迅写作的民俗兴趣发生

(五)协调发展战略。

绍兴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在全国已处于相对领先位置,但绍兴文化产业的结构是不合理的。从全国来看,传统的以提供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服务产品的“核心层”仍是文化产业的主体,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以提供网络文化、文化休闲等服务产品的“外围层”已具一定规模。相对全国而言,绍兴文化产业的相关层的发展要强于全国水平,但是核心层和外围层的比例不高,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只有核心层得到巩固,有了自己的文化根基,才能进一步增强绍兴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带动其他相关层和外围层的发展。此外,在绍兴市文化产业结构中,新兴文化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少,与杭州、长沙等城市相比,动漫游戏产业方面投入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绍兴文化产业的协调全面发展,进而也会影响绍兴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向数字媒体转移,用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提高文化产业素质,加快高新技术在报刊、出版、印刷、影视等传统产业的运用,加快动漫游戏和文化会展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切实支持和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是实现绍兴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绍兴市统计局.2007年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 B/O L 〕.http ://w w w.sx.g https://www.doczj.com/doc/b42582947.html,/portal/html/20050328000018/20080619000036.html.

〔2〕王家治、干政.民间力量,渐成文化产品“调色板”〔N 〕.绍兴晚报,2007-10-24(4).

〔3〕绍兴市统计局.2007年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 B/O L 〕.http ://w w w.sx.g https://www.doczj.com/doc/b42582947.html,/portal/html/20050328000018/20080619000036.html.

〔4〕吴采莲.绍兴:文化品牌建设绽放独特魅力〔J 〕.长三角,2007(5):24-26.

〔5〕绍兴概况〔E B/O L 〕.http ://w w https://www.doczj.com/doc/b42582947.html,/sxgk/content/2007-08/21/content 75091.htm.

〔6〕近年来绍兴各类排榜一览〔J 〕.中国发展,2007(1):123.

(上接第17页)

参考文献:

〔1〕高丙中.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陈漱渝.民族魂〔N 〕.中国青年报,1981-08-27.

〔3〕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常惠.贺中国民俗学会〔J 〕.中国民间文学论坛,1982,(10).

〔5〕王献忠.吴越民俗与鲁迅的小说〔J 〕.鲁迅研究月刊,1991,(4).

〔6〕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刘玉凯.鲁迅的民俗学观〔J 〕.河北大学学报,1994,(2).

〔8〕李景江.鲁迅与民俗〔J 〕.吉林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3).

〔9〕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0〕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94第3期 洪 波:从绍兴文化到文化绍兴———绍兴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理性思考

谈鲁迅的医学_初二作文

谈鲁迅的医学 读完鲁迅的《朝花夕拾》,查阅了相关资料,我对鲁迅对医学的 看发有了一些了解。 鲁迅十四岁至十六岁时,他的父亲患病,他也从此跨上了艰辛的世途。鲁迅父亲周伯宜,他并不严厉,从来不打小孩。所以父亲在鲁迅心中也占据了很大的地位,但凡是在文章中提到病,就一定会提到父亲的肺病。 在《父亲的病》中,名医陈莲河说过这样两句话“我有一种丹,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和,“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qiān)……。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 前世的事……。”中处处体现当时的中医充满着封建迷信的思想。真 是庸医弄人,从这中不科学的说法和鲁迅绘声绘色的描写中,清晰地看出鲁迅从小就不信任中医。 然而后人根据鲁迅的文章得出以下结论:周伯宜生病时是甲午的冬季,于1893年冬―病不起1895年秋冬病势日加严重,直至1896 年10月12日去世,终年三十七岁,他到底死于什么病?根据现代医 学分析主要死于肝硬化、俗称膨胀病,中医称单腹胀。 鲁迅成年之后学的是医学,他自然明白父亲的病到底如何。而且父亲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鲁迅自小失去父亲,按他所了解,这与中医的治疗办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许就是他对中医误解与憎恨的来源。

鲁迅的弟弟成年后也得过与他们父亲同样的病,用西医的方法治疗很快就好了。这也进一步使鲁迅产生对西医的憎恶之情。 在鲁迅青年时期的时代社会不安定,传统文化实际上属于低谷时期(包括中医),当时多数学者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并没有深入的认识,又受到外国西洋文化的冲击。那个时期受到西洋文化冲击的还有日本,但日本采取的是以传统文化为本,西洋文化为用的政策,我国发展成了放弃传统文化,采取外来文化。这更近一步促使青年鲁迅离开祖国,远渡重洋到日本那个当时既具有中华传统文化,也在西医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国家。 但鲁迅先生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是很快的,再加上他对中医的不满他与1902年1月远赴日本并在仙台医学院学习医学。在日本留学 期间,他接受新观念,掌握先进的西医学知识。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藤野先生曾说过:“我因为听说中国人 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这体现出他对西医的认识和兴趣。藤野先生对他的关 心也使他对西医更加热爱。 他在《藤野先生》中有写到: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可以看出鲁迅学习很好,成绩是很高的,”一直遭到一些心胸狭

鲁迅先生五句话教我们写作

鲁迅先生五句话教我们写作 惠军明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近代中国文化界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鲁迅先生一生著述丰富,留下近千万字的各类作品,在他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有关写作的精妙论述不在少数。下面摘选的关于写作的五句话,仅仅是先生论述的沧海一粟而已。让我们走近这些雪爪鸿泥,从文学大师的宝贵心得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1.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 鲁迅先生的话通俗易懂,他其实在谈积累的重要。写作是一个长期观察酝酿沉淀的过程,厚积方能薄发。“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过积累,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在经验总结中充实自己,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不断积淀生活和情感,在写作时才有可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初学写作者往往热情很高,勤于动笔,但思想艺术方面还不够成熟,因此草率写成的作品往往是粗俗的失败之作。写作需要三思而后行,积累与观察是一个必经的阶段,急功近利难成大器。仔细品味涵咏先生的心得,觉得语气中肯,切中要害,见解精辟,很有道理。 2.不生造除自己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一篇文章的好坏,语言表达十分重要。在写作过程中,对语言的揣摩、学习、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初学

写作者都十分注重语言表达,但却常常走入卖弄文字的误区。有些文章为追求语句的华丽,不合适的堆砌词语,甚至自造词语。其结果南辕北辙,文章极为晦涩难懂,使阅读者望而止步。现如今在很多新潮文章,网络语言盛行;很多自由体诗歌,朦胧语句迭出,这些东西都远离了为文的正道,降低了读者的审美趣味。鲁迅先生反对生造词语,提倡朴实自然的文风,讲求明白如话的语言,这些都是真知灼见。3.因为真实,所以也有力。 好文章都是真情实感的产物,虚假撒谎难以感动别人,鲁迅先生认为文章因真实而生动有力。选材真,情感真,语言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才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否则,就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很难想象,一篇连自己也感动不了的文章岂能打动别人?但现如今在各种功利目的的驱动下,教育出现严重的问题,文章造假之风愈演愈烈。人生撒谎作文始,学生作文经常会出现众人撒谎千人一面的怪异现象。文章的真实是第一生命力,真实才是文章永恒的魅力,离开了真实写作失去意义。鲁迅先生的话虽然简短,但却振聋发聩,令人感同身受。 4.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写作其实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它是激情奔涌的结果,是灵感火花的再现。“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写作应是轻轻松松、自自然然的一件事情,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前人有许多优秀的文章都是作者一挥而就的。但如今在写作实践中,初学写作者常常“为赋新词强说愁”,硬着头皮胡编乱造,这种写作于己痛苦,

鲁迅生平、创作、思想发展三个阶段

鲁迅三个发展阶段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新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生平、创作与思想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1881-1917) 寻求真理的爱国主义者(37岁之前) 包括童少年时期、南京求学时期、留学日本时期、辛亥革命前后。 一、生平 1.童少年时期 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城内东昌坊口一个日趋衰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岁到南京读书时改名为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写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7岁进本宅家塾从叔祖父周兆蓝学《鉴略》,12岁又到另一个族叔周子京的私塾读书,同年进本城私塾“三味书屋”读书,直到16岁。鲁迅13岁时,祖父因科场作弊案监候7年,家庭由此衰落。16岁时,其父因患水肿病久治不愈而去世。 2.南京求学时期 1898年5月,18岁的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分在管轮班的机关科学习,并正式改名为周树人。因不满该校的乌烟瘴气而于翌年1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编在矿务班,至1902年

1月毕业,在南京度过了四年的时光。 这期间,鲁迅经历了洋务运动的尾声、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的入侵等重大历史事件。 3.日本留学时期 1902年1月,鲁迅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1902年3月,他被江南督练公所派往日本留学。同年4月,入东京弘文学院修习日文及普及速成科,课余研究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并开始了译著活动,至1904年4月30日毕业。1904年9月,鲁迅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1906年6月中止学医后,回到东京与友人许寿裳等提倡文艺运动,并在1908年加入光复会。 4.辛亥革命前后(这里所说的辛亥革命前后,是指鲁迅于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到1918年4月他写出小说《狂人日记》是为止这段时间。) 鲁迅归国后,先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同时担任植物学日籍教师铃木珪寿的翻译。1910年8月,鲁迅回故乡改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学及生理学教员。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绍兴光复,鲁迅被委任为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邀请离绍前往南京任教育部部员。同年5月5日,鲁迅随部迁往北京,先后担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长和佥事等职。

狂人鲁迅的魏晋情结

狂人鲁迅的魏晋情结 摘要 刘半农曾赠与鲁迅一副对联:“托尼学说,魏晋文章。”鲁迅欣然接受,认为此联的形容非常恰切。1906年,鲁迅弃医从文,师承章太炎,章在魏晋玄学的根底造诣深深的影响了鲁迅。鲁迅后来评价魏晋文章的整体风格为清俊、通俗、少顾忌、悲凉、激昂和慷慨,而这实际上也是他自己的风骨。 关键字 鲁迅;十年沉默;魏晋玄学;竹林名士;嵇阮狂人 作者简介 李佩颖,汉语言文学1302班 指导老师:XXX 一、引言:十年沉默期的魏晋交流 鲁迅1909年由日本回到中国再到1918年发出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声呐喊——《狂人日记》,其间大致经历了十年,被学术界习惯性地称之为“沉默的十年”。 这十年间,鲁迅怀着文人与地域不可分割的神妙联系,从辑录古籍碑帖中身临其境地回到魏晋时代。他主要辑录和校注了《嵇康集》、《谢承后汉书》和《会稽郡故书杂集》、,嵇康和谢承也都是绍兴人,其中曹聚仁在《鲁迅评传中》记载,1913年前后,鲁迅编校《嵇康集》,嵇康的诗文前后不知看了多少遍,并称赞“世间更无善于此者矣”。可见鲁迅从中获得颇多启发。他在《会稽郡故书杂集》“序”中说:“禹勾践之遗迹故在。士女敖嬉,睥睨而过,殆将无所眷念”,故辑录此书,“用遗邦人,庶几供其景行,不忘于故”。实际上这也可以说是夫子自道,是鲁迅首先希望“眷念”与“景行”的。以会稽郡为中心的浙东越地素以“报仇雪耻之乡”著称,而魏晋文人则是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强烈反叛基因的异端。鲁迅无疑是要吸取抵抗黑暗的力量。“浙东风情,魏晋感受”这两样构成了鲁迅的生命之根。特别是对集二者于一身的嵇康始终保持爱好。 在鲁迅看来,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刚肠嫉恶,轻肆直言”【1】鲜明地体现了浙东和魏晋源远流长的反叛血统与复仇精神。鲁迅对于嵇康的认同,达到了激活越地,贯通古今的效果,从而构成他内在认识的前提。而我们研究鲁迅,这些是无法回避的,即是“知识价值阐释与玄学倾向”【2】 二、鲁迅关于魏晋风度的认识 “魏晋风度”的提法,首见于鲁迅1927年7月的一次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如果魏晋情结是鲁迅的一种认识前提,那么这篇演讲就是将其转化为现实情怀的实践。整篇演讲逾万言,从汉末至魏晋,分别论述了政治家兼文人的三曹父子,以孔融为异端的建安七子,以何晏为首的正始名士,以嵇阮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最后再到采菊东篱的陶渊明。虽所论颇重,信息宏大,但重点明显,虽然曹操父子是改造文章的先师,但鲁迅认为自己“不是曹操一党”,介绍孔融、祢衡不过是以“气”为主,谈何晏一尚空谈二服丹药,对于陶渊明的超脱世外也不以为意,全文的核心还是为“受了很大的冤枉”的嵇阮平反一节。【3】在此处,鲁迅对嵇阮的反叛有着深刻的理解——表面上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毁坏礼教,而本心深处却是迂执地笃信礼教,将礼教奉为至宝。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矛盾与悖论?因为他们不满当权者将礼教肆意玩弄,变成政治斗争的工具,看似崇奉礼教,实则为亵渎,是用以自利。然而他们又是那么渺小孤独,无计可施,在黑暗中和着万般无奈激而变为心口不一的狂人,外在看来潇洒放旷,内心却是痛苦不堪。而在溺酒方面,鲁迅同样认为是无奈的表现,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

我看鲁迅_高三作文

我看鲁迅 鲁迅无疑是近百年中国文坛中最具份量的作家,然而对我们而言,却象是一个“戴着面具的陌生人”。 怎么会这样呢?中学课本中鲁迅的文章是所有作家中最多的,选修中又有萧红详细写鲁迅先生生活状态的文章,“陌生”又从何谈起呢? 首先看对鲁迅的评价。我们所熟知的评价无外乎“尖锐”、“批判黑暗”,剩下的就是一些溢美之词。这些评价固然很准确,可千篇一律的评价并不能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何况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思想远重于内容,这些对内容的评价只触及血肉而无法深入骨髓。而作品的思想性又可分为时代性和永恒性。时代性并不是重点,因为相隔几十年,毕竟不同。只有那些体现人性中种种善恶的文字才会永远闪耀。“作品完成的时候,作者就死了”。我们看文字作品不应该仅局限于那个时代的背景,也不能仅仅探索作者写作时是怎么想的。伟大的作品会使不同的读者产生各种各样的细微感受。说白了,这些评价,成了鲁迅作品的一张厚厚的面具,阻挡我们的视线。 其次看课本中所选的文章。几篇文章中只有《祝福》是小说。各种文学体裁中,我认为最能体现思想的是小说。对于散文,可能更多地抒发什么情感,或说明什么道理。而小说可以在一个半架空的世界里使作者更自由地设置重重“机关”,蕴含深意,进而造就不朽的杰作。所以我觉得理解小说对理解一位作者尤为重要。

而课本选文也许是为了降低难度,只有一篇小说。 最后要看读者。无论你爱或不爱,作品毕竟就在那里,而读一遍与读十遍的效果肯定大相径庭。除了读者主观的原因外,客观因素也不容忽视。毕竟每个人的经历、志趣、爱好不同,再加上读几十年前的文章,自然会感到生疏,不适应,没多大兴趣。(这点朱自清的《背影》更突出,很多学生都认为文章并不很好)我一开始读鲁迅也是如此,不仅觉得他的文字晦涩,而且出于一种反抗权威的心理,认为他只是徒具虚名。相比于鲁迅,徐志摩那样的文字显得更亲切,更容易抓住初次见面的读者的心。后来知道鲁迅与徐志摩、梁实秋等人均有“交锋”,语文课本甚至不录梁实秋的文章,这令我又平添了几分厌恶,当然那时并不知道他们因何而交锋,也不了解文字与政治、阶级、立场挂钩。后来看了《狂人日记》,课本中学了《藤野先生》,又看了《朝花夕拾》,逐渐认可了鲁迅的文字。然而真正的转折却在《祝福》。 《祝福》里冷冷的笔调,祥林嫂凄惨的经历,“我”优柔而纠结的内心。这篇小说是可以真正让不同的读者从自己内心产生不同共鸣的文章,昭示出的人性善恶才是可以不朽的东西。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也许我们与鲁迅相距太远,经历相差太多,又隔着迷雾与面具。用心读,总会读出与他人不同的感受。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先生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文章特别是他的小说给后人们带来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鲜明的阶级观念、生动的文学性以及丰富的艺术特点。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本文就鲁迅先生小说的艺术特点展开讨论。 一、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真实。鲁迅先生主张文学创作用“白描”的手法,也就是主张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但这里的简练并不代表简单,而是用一条条细线勾勒出事情和事物的真实面貌。比如说在《祝福》中,小说一开头写“送灶的爆竹”,这既是点了“祝福”的题,同时也表现了鲁镇当时浓厚的节日气氛。这几句话也借自然环境写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当时的中国农村依然充溢着迷信的思想。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比较简要地写了一下“福礼”的过程:“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自然如此”。这些描写充分说明了在“祝福”中充斥着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内容,还点明了封建迷信在农村的流毒之久,影响之深,以至于在辛亥革命成功多年之后,还“家家如此”。最后,作者还对“祝福”的现场作了几笔描述“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寥寥几笔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浓烈的“祝福”气氛,也和下文中祥林嫂凄凉悲惨的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鲁迅先生曾说,作文章要有真情,去粉饰,少做作,勿买弄。而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场景、水乡风情、民俗风貌、城镇景致、人物的言行姿态,确实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二、鲁迅先生也十分擅长于发掘蕴涵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片段和生活场景,来集中突出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并没有对人物的生平作过详细的描绘,甚至不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通常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来一段外貌描写,像《孔已己》中的“孔已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带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寥寥数笔,就使读者对孔已己有了一种大致的印象。接着通过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与原先的印象相互叠加。于是乎一个生动的人物就诞生了。我们从孔已己的破烂长衫,接着联系到他的所谓“君子固穷”,以及知道“回”的四种写法,可以清晰地看出孔已己是个穷酸迂腐的落第秀才,而这使人们对孔已己最后的“大约的确死了”没有太大的意外。又如《故乡》中也没有对闰土的具体生活状态作出过详细的描写,而是通过闰土少年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了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和闰土长大后的“灰黄的圆脸,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很薄的棉衣”作对比。闰土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在海边种田,终日劳苦的人,这很明显地写出了闰土的近况不佳,从而使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也写出了但是的社会背景是十分严峻的。鲁迅小说的这个艺术特点,使这些短小的篇目得以展现出更加丰富的社会内涵,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予人们强烈的艺术感受。 三、鲁迅先生擅长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描写人物形象,运用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像《药》中用夏瑜被狱卒打了嘴巴反而说打人者可怜的细节,突出了革命者夏瑜大义凛然的品格。又如《阿Q正传》用阿Q被闲人们打了,说是“儿子打老子”或是认为“自己是能自轻自贱的第一人,除去这‘自轻自贱’便是‘第一人’了”等等细节描写,鲜明地表现了阿Q自欺欺人的性格特征。再如《风波》中的九斤老太一次又一次地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农民的愚昧无知没有发生改变,又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没有联合起真正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鲁迅先生用“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小说的内涵更加明白无误,令人难以忘怀。 四、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语言大师,他的文学语言纯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他善于根据作品的内容,调整语言色调,营造艺术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有的作品鲁迅先生运用抒情的笔调。像《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段优美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写出孩子们当时轻松的心情,与下文中难以看下去的社戏作对比,也写出了孩

给鲁迅的一封信优秀作文

给鲁迅的一封信优秀作文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希望您能收到我这封微不足道的信。鲁迅先生,如果您收到了,我会很高兴的。 我很喜欢您的作品,特别是上学期和本学期学习的孔乙己和故乡。这些作品都充分地表现出您对封建社会的无比的憎恨,对于人们受封建思想毒害而感到悲伤。您在作品中为读者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比如穷酸迂腐而又善良悲惨的孔乙己,冷酷狠毒的丁举人,自私刻薄的“豆腐西施”,憔悴麻木的闰土老兄等等,他们给罪恶的封建思想带来了重重地打击,给读者的思想带来了新的革命。 您的反封建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感情我极为认同,我也很赞赏你那颗强烈得有些偏执的愤世嫉俗之心。对你提出“医人不如医心”这个观点感到惊讶与佩服! 您倡导了新文学革命运动,而且是一个立场坚定的新民主主义者。虽然文学革命之路很不好走,一不小心就会被逮捕,甚至被杀头,但鲁迅先生您却义无反顾地坚持走下去了,一点悔意也没有,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您连自己的生命也不顾了。记得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讲述了一个受迫害的“狂人”无论看什么书都写着“吃人”两个血红大字等等,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吃

人的本质,这篇小说还是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不论是语言还是思想,都堪称“伟大”!为五四文坛带来了一场雷雨,为许多文人带来了勇气,为读者的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解放!这是多么让人兴奋的事啊! 您最让我敬佩的一点,是您不但注重文学创作、翻译等工作,还很注重培养中国的下一代,关心青年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您经常接见一些学生团体,与学生们一起交流问题,参加学生们组织的活动等。由此看出,您是多么注重青年人,希望他们多接受新事物,多吸收先进的思想,在祖国危难之际,能够伸出巨手,为中国的崛起做出贡献! 鲁迅先生,我以前看过您的一封信,是你写给一个大学生的回信,那种语气是多么温和,多么朴实和平易啊!跟读您的文章不同,许多人都说,与你交谈,一点紧张感都没有,因为您和蔼可亲,并且很幽默,在笑声中,他们能学到许多东西。 希望您能回信,也希望有机会与您面谈。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此致 敬礼

写作必备——鲁迅经典名言

写作必备——鲁迅经典名言 001. 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两地书》一九二五年 002.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003. 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004. 中国人有一种矛盾思想,即是:要子孙生存,而自己也想活得长久,永远不死;及至知道没法可想,非死不可了,却希望自己的尸身永远不腐烂。 ——《老调子已经唱完》一九二七年 005. 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把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把东西偷完。 ——《谈所谓「大内档案」》一九二七年

006. 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中国语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 007. 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经验》一九三三年008. 我总觉得洋鬼子比中国人文明,货只管排,而那品性却很有可学的地方,这种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两地书之廿九》一九二五年 009.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我要骗人》一九三六年010. 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011. 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 ——《忽然想到七》一九二五年 012. 中国人不但“不以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

分析鲁迅作品的写作思维

常州大学 期末论文 (2012届) 学生陆小露 学号 12469111 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121 题目分析鲁迅作品的写作思维 _——以《藤野先生》为例校内指导教师李承辉 二○一四年六月

分析鲁迅作品的写作思维 ——以《藤野先生》为例 陆小露 常州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江苏常州 摘要: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构思技巧,基本上是取材于客观现实生活,然后再通过艺术手法加以渲染,从而使文章的主题深刻立体。《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意在讴歌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同时也始终贯穿着爱国主题这一线索。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写作技巧及思维模型,故从立意思维、路径思维、张力思维以及赋形思维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了解《藤野先生》这部作品的写作思维和精神内涵。 关键词:鲁迅;藤野先生;写作,思维 作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一生中创作了众多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论文、散文、翻译等等,比较著名的有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鲁迅作品的特色:一方面具有不同凡响的反抗精神,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对民族国民有着深入的解读和思考;另一方面也具有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和乡土气息的风格。他的作品大多蕴含丰富的写作技巧和思维,现以《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性散文来看看鲁迅先生的写作思维是如何体现的。 一、立意思维 鲁迅先生创作《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怀念藤野先生,讴歌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在鲁迅前往日本学医的那个时期,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成为战败国,大多数日本人应该是瞧不起中国人的,而藤野先生不仅对学生一视同仁,而且可以说藤野先生对“我”这个学生是有点偏爱的,他给予了“我”学业上的诸多帮助和鼓励。这点让“我”对藤野先生很是感激,在文章的最后,鲁迅先生也点出:“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这篇散文的立意也体现了“真”、“善”、“美”的价值评估,描写的是真人真事,描写歌颂的是善良高尚的具有人格美的藤野先生。立意也比较高妙多样,通过赞美怀念藤野先生,也交代了鲁迅先生弃医的原因,表达了对中国人精神上生病的深切同情和痛心,也蕴涵着鲁迅先生对中国民众能够早日觉醒的殷切期望[2]。 二、路径思维和张力思维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中,不仅有赋形思维的存在,而且也包括了路径思维和张力思维。 1. 路径思维 文章是按照路径思维的过程分析来构架全文的,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地点的变化以及事件的发展来展开全文的。首先,文章的开头先写了“我”对东京的感受——厌烦;然后离开东京,去了仙台学医,在仙台受到学校的照顾;后来又写“我”遇到藤野先生,正面描写了藤野先生这个人以及藤野先生对“我”的关照;接着写了“泄题事件”和“幻灯片事件”;最后写“我”离开仙台,惜别藤野先生。在日本人的眼中,中国是战败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考试不应该及格,而“我”却通过了,所以他们认为“我”作弊了,是藤野先生漏题给“我”了。因为“我”到日本学医的时候,中国处于清朝统治的没落期,经历过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以后,中国在亚洲的称霸地位被日本所取代,中国国力也十分衰弱。这里对学生会干事们对于“我”的诬蔑作了比较简要的背景分析。 当然,文章中也有多处原因分析,比如说“我”敬重藤野先生的原因。因为藤野先生治学严谨,很用心地修改“我”的讲义,就连文法错误也不放过,这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藤野先生希望“我”把杰出的医学技术带回中国,起到传播现代医学的作用,这点也说明了藤野先生对于医学的热爱和

鲁迅的思乡情结

文汇报/2016年/4月/18日/第W07版 文汇读书周报?书人茶话 鲁迅的思乡情结 王锡荣 鲁迅曾说,他离开故乡是“走异路,逃异地”,是怀着“逃”一样的心情离开的,因为他对那里的人们“连心肝也有些了然”了,意思是深恶痛绝,不想再见到了。但在他的作品里,又分明写着“思乡的蛊惑”,小说《故乡》中分明透露出深深的乡情。说“思乡”的时候,是在小说、散文诗里,或许有创作的成分;说“逃”的时候,是在自述、回忆里,似乎更真实些。 不过,这些毕竟都是给人看的,毕竟都有创作的成分,很难说哪一种更真实些。要说真实,日记当然更真实。我们就从日记来看看鲁迅对故乡究竟是恨还是爱? 鲁迅留存的日记,从一开始就是离乡背井——已是在从南京向北京的迁徙途中,且已是旅途的尾声:当天就到达了北京。在这里,鲁迅除了与远在故乡的弟弟们通信,还与故乡的学生弟子联络。这首先表明,他不是讨厌故乡所有的人,至少有那么几个人或者说一些人,还不令他讨厌。 然后,到北京仅一个星期后,我们看到,有一条关于故乡的记载出现了:1912年5月13日:“午阅报载绍兴于十日兵乱,十一犹未平。不测诚妄,愁绝,欲发电询之,终不果行。夕与季茀访燮和于海昌会馆。”显然,他是在教育部上班时,看见报纸的报道,还与几个同乡好友讨论这事。关于绍兴兵乱的报道竟使他“愁绝”,这两个字把鲁迅对故乡的思念,全盘透露出来了。当然,这里愁的首先是家人的安危,但怎见得不是对故乡思念之情的体现呢?家人安危当然与故乡的乱或安不可分割。第二天又“晨以快信寄二弟,询越事诚妄”。他没有询家人安危,而是询“越事诚妄”,可见并不只是从家人的安危考虑了。19日又“苦望二弟信不得”,因为已近一周了,音信全无,一个“苦”字把他的焦虑不安描画得淋漓尽致。 至此,鲁迅的思乡之切已表露得极为充分,不必再加证明了。他说当时之“逃”,只是说当时的心境而已。时过境迁,饱受羁旅之苦的鲁迅,毕竟抵挡不住思乡的蛊惑! 到8月7日:“见北京报载初五日电云,绍兴分府卫兵毁越铎报馆。”这个“越铎报馆”,是在鲁迅的支持下,几个青年办起来的,鲁迅还给他们写过《越铎出世辞》。现在被绍兴军政府的卫兵砸毁,怎不让鲁迅着急? 其实,鲁迅刚到北京时,思乡之情最为殷切。9月25日的日记更令人动容:“旧历中秋也。下午钱稻孙来。收二十日《民兴日报》一分。晚铭伯、季市招饮,谈至十时返室,见圆月寒光皎然,如故乡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这天来访、招饮的,都是同乡好友,收到的是故乡的报纸,还是他所支持的青年所办的报纸。而后看到中秋圆月时的感叹,更是有些凄然!思念之情已无以复加。 第二天,又有一条记载:“七时三十分观月食约十分之一,人家多击铜盆以救之,似为南方所无,似较北人稍慧,然实非是,南人爱情漓尽,即月真为天狗所食,亦更不欲拯之,非妄信已涤尽也。”这一段议论,虽然是对故乡所在的南方人有所贬抑,但实际上是所谓“爱之深,恨之切”的表现而已。同时,可以看到,鲁迅是把“南方及故乡”放在议论主体的位置,显示了在其心目中的中心地位。 到12月8日,“是日易竹帘以布幔,又购一小白泥炉,炽炭少许置室中,时时看之,颇忘旅人之苦。”这“旅人”两字,体现了他自己作为南方人的身份认同。当他用“旅人”一词时,意识已飞回故乡了。次年2月15日:“前乞戴芦舲画山水一幅,今日持来;又包蝶仙作山水一枚,乃转乞所得者,晴窗披览,仿佛见故乡矣。”看来他所见的画都是以故乡或江南山水为背景,所以

鲁迅作文之鲁迅说高考作文

鲁迅说高考作文 【篇一:高考作文经典素材运用范文:鲁迅】 壮哉,猛士! 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情拿起笔杆子,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谁,曾经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寻那一片光明;是谁,曾经伤逝,为的是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为革命多做一件事。是您,鲁迅先生!沧海横流,你是识时务之俊杰;刀光剑影,你是永远不倒的猛士!壮哉,您是千千万万人民心中的巨人。 您的眉宇之间透着一股刚毅,一股正义,您敏锐的目光揭示了当时社会丑恶的一面!您看到了被封建传统思想压迫至死的祥林嫂;您看到了那位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q;您还看到了您儿时好友闰土怎样变得麻木。于是,您把这些丑恶用纸记下,以笔代枪,击中时弊,让人们从梦中惊醒。您说过,国人的病需要用文字来医,而不仅仅是药。慢慢地,有人揉了揉睡眼,看到了污浊;他们在您的指引下站起来,革命,为自己,更是为了国家。这一切,都让您看到了希望,您笑了,您看到一批批猛士如同您一样准备上战场!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 您犹如一轮喷着火焰的红日,在平静苍白的天空中炽热地燃烧,猛士的一生是不畏艰险的,在地狱般的世界里炼狱,在一次次为“刘和珍君”追悼时接受考验,猛士呵,您也许是那只将要涅槃的火凤凰。您疼惜青年,您的那两本书是小售票员的希望。当您知道您身边有点革命的火种,您便会以持续不灭的热情去关怀,您始终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为刘和珍君写下了挽歌,“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您何曾畏惧,殊不知,您的举动会让更多的刘和珍君站起来,到今天,若您仍在世,您便会看到革命的胜利所留下的辉煌。人们这样称呼您:猛士,一位不朽的文学巨人,一位流芳百世的精神巨人! 您的不屈不挠,您的坚定无畏,更像一面高举的旗帜!时间的流逝可以洗去旧迹,但您——猛士的光辉将永远铭刻在历史中,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壮哉!猛士,听,人们前进的步伐?? (选自福建卷高考满分作文) 难题

鲁迅写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

鲁迅写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 《朝花夕拾》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29年2月再版。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被纳入初中课本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可见它对教育事业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啊。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经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在北京寓所的东壁下创作的《狗·猫·鼠》《阿长

探析鲁迅小说的“看客”情结

探析鲁迅小说的“看客”情结 文学院中文系 2007级1班魏晓溪指导教师:郑永格 中文摘要:“看客”是鲁迅小说中独特的形象系列,文章主要依据鲁迅的小说作品,分析作者笔下的“看客”形象及其实质,以及“看客”小说独有的“看/被看”的叙事模式,进而探析作者的“看客”情结。 关键词:鲁迅小说;看客;“看/被看”;情结;意义 引言 在鲁迅的作品中,人们大多可以发现,在许多作品中都有“看客”这一 特有的人物形象,都有“示众”这一特定的故事情节。对此笔者进行了具体 而系统的统计。仅以《呐喊》《彷徨》两个小说集为例,共收入作品26篇, 有看客形象出现的就有13篇,占50%。出小说外,在鲁迅的其他文体,如杂 文《娜拉走后怎样》,散文《藤野先生》等作品中也有多处对“看客”形象 的具体描述和对其表现的批评。 经统计后发现,在鲁迅的创作中,居然有如此多的作品都涉及有“看客” 形象或“示众”场面的描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为何他如此迷恋这样的描写?其中作者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亦或是隐含了作者的某种特殊 情结? 一、鲁迅“看客”情结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及其本质 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受到封建礼教制度以及封建宗法制度的严重压迫与毒害。在鲁迅看来,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已变得麻木不仁和愚昧冷漠。主要表现在,他们对于自己受到的压迫与剥削不敢与强敌进行反抗,以及他们对于那些与自己有着相同遭遇的人们,不仅不给予同情与温暖,反而幸灾乐祸,将自己的快乐与满足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中。这显然是一种畸形的心理状态。“看客”形象不仅集中的展现了中国人们的精神麻木,更体现出了中国国民性问题病根的所在。鲁迅在塑造这些看客形象的时候,由外到内地去剖析,从形象到精神去描写,各有各的独特特征,他用“看客”的形象勾勒出了芸芸众生相。 (一)“麻木”的看客

论鲁迅的批判性思维_初二作文

论鲁迅的批判性思维 我们深知鲁迅是个民族伟人,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社会风尚败坏,人心惶惶,生灵涂炭……有很多“正人君子”虐待百姓。国家正在走向灭亡。迫使鲁迅成为一个批判家,揭发社会的黑暗,那么为何鲁迅对那些人,那些事那么仇恨?这种仇恨又带给他了什么?使他改变的转折点又有哪些? 要完整的透析鲁迅的批判思维就要明白这两点。 一、鲁迅批判性思维的成因 我们都已经读过《朝花夕拾》了。通过对这本书的浏览,我们能够理清鲁迅的成长经历为:7岁启蒙,12岁进入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随后到南京水师学堂读书——《琐记》;然后去日本留学——《藤野先生》;最后回国,开始揭发社会的黑暗。——《范爱农》。 鲁迅在与阿长交往的过程中,在百草园或在三味书屋中都没有受到过外界污物的影响,从《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童年是高兴的。但在鲁迅13岁时,鲁迅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对此鲁迅自述曰:“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其实不很愁生计。但

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一年多,死去了。”这段文字看起来简略。事实上,正是这段生活成就了后来的鲁迅——他性格中的冷峻与多疑,他对世道人心的洞透与深刻,都与这段生活脱不了的管系! 在鲁迅文中这么写道:“好。那么,走罢!但是,那里去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那时为全城所笑骂的是一个开得不久的学校,叫作中西学堂,汉文之外,又教些洋文和算学。然而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说明鲁迅在困境中离开故土。之后便一直流离在外,我从各个文章统计过,大概鲁迅回家的次数在6次以下,说明了鲁迅对家乡莫名的反感. 结合资料,鲁迅到日本留学的经过是这样的: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 在《自习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

鲁迅作品研究

什么是反讽?有什么作用?试以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实例加 以说明? 反讽指对现实生活的怀疑、批判、否定,并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对可能性的开放。认为人的生活历程经历三个阶段,在认识到美学阶段的感情生活的暂时性、表面性、欺骗性之后,就可以否定有限自我对美的生活的追求而进入道德阶段的选择,从而逐渐认识到无限的自我。反讽是一种认识现实、克服有限世界的方法。表现为说话或写作时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写作技巧,单纯从字面上不能了解其真正要表达的事物,而事实上其原本的意义正好是字面上所能理解的意涵的相反,通常需要从上下文及语境来了解其用意。 反讽分为:言语反讽、情景反讽、戏剧反讽 以下以《紫色》这部作品说明反讽的作用: 《紫色》是美国著名黑人小说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之一,评论家彼得·普罗斯科特曾称其为“一部具有永久重要性的美国小说,是一部罕见的作品”,《紫色》的主题是反映美国南方黑人妇女所遭受的双重压迫:一方面受到白人人格上的歧视,另一方面又忍受着黑人男性的欺压,因为黑人社会也沿袭了白人社会对待男性和女性的双重标准。《紫色》是一部由92 封信组成的书信体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描写了在美国南方佐治亚州的乡村里,一位名叫西莉的小女孩如何受到继父和丈夫的催残,西莉受到继父屡次强奸,继父还卖掉了她生下的两个孩子。后来,她又被迫嫁给了她一直称为“某某先生”的人。30多年来,她一直忍受着某某先生的暴力和精神折磨。为了排解心理的痛苦和寻求帮助,西莉不停地给上帝和妹妹写信,讲述自己的遭遇。后来,西莉认识了某某先生的情妇莎格,并从她那获得了友爱和帮助。从此走出了不幸的婚姻,也获得了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独立。 言语反讽它是指作品中的陈述或描写包含着与其通常意义相反的含义,而这相反的含义才是反讽者的真意所在,即所谓的“说反话”。言语反讽的使用者可能是故事叙述者或故事中的人物,其口吻往往是一个“通晓事理、即兴谈论、实事求是、态度温和”的谈话者所采用的口吻。在《紫色》里,这种不动声色的反话策略在西莉给上帝写的第七封信当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文中指的她是主人公西莉,她是一位十四岁的天真幼稚的孩子,她对语言的运用还没有达到娴熟的程度,因此会有语法上的错误。以上这段话是西莉的继父对西莉的“丈夫”所讲的话,向读者揭示了生活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真实的生活,在字面意思之下,向读者传达了美国黑人女性的真实生活,反映了在美国旧社会买卖婚姻的残酷和她继父的没有良知,让读者深深地体会到了这样一位未成年的小女孩的悲惨生活,西莉的继父说了与事情情况相反的话,表里不一,这么一位弱小的女子怎么会像男人一样干活。读者能够从这“假”的语言里看到西莉继父丑陋阴暗的思想状态,从而更能判断出作者的真意,通过对文本的深层分析,可以发现小说人物与情感取向和价值判断等方面的偏离和对立,并表现出了深层的反讽意蕴。让读者直接可以从讲话者的语言、行为,判断出语言深层的真实含义,使读者通过这段言语反讽能够看到事实的真相,她继父的言语是表面性的、虚假的,但真实的意思在字里行间流露了出来,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情境反讽指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不协调。定环境中,人朝着追求的目标努力,却由于采取了不合适的手段反倒成了阻碍成功的绊脚石,为避免某事发生而采取的防范性举措又导了不希望发生的事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甚至希望中的盾牌变成了当刺来的长矛。这种目标与实现的南辕北辙,主观努力与客观实情的事愿违构成了情景反讽。卡顿曾指出,这种反讽“存在于当一个人极力笑别人的不幸时,这个人丝毫没有意识到他自己正处于同样的不幸中”在这里,读者往往不像在言语反讽中那样站在反讽者立场上借助修直接做出判断来体味嘲讽,而是以观察者身份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物的对话与行动了解到受嘲弄者的盲目

我的偶像鲁迅作文3篇

我的偶像鲁迅作文3篇 本文是关于鲁迅的话题作文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怎样练好作文基本功呢?前人为我们总结了几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即:多观察,多读书,多练笔,多思考,多修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我的偶像鲁迅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我的偶像鲁迅作文篇一:大千世界,拥有着千千万万颗耀眼的明星。可我的偶像不是善于思考的爱迪生,也不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而是唤醒当时封建社会的作家——鲁迅。 在我所了解中的鲁迅,他时常穿着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也像刷子一样直竖着。脸上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满脸沧桑,一身疲惫。但是谁能想到,就是在这样一个瘦弱的身体内,却蕴藏着火一样的愤世嫉俗和直指人心的犀利的眼光。他痛恨社会的痼疾,时事的多端,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于国人的愚昧和冷漠,他想用他瘦弱的身躯扛起唤醒所有人的重担。 鲁迅刚开始的梦想是做一名医生,以后救治病人,减少疾苦。有一次,鲁迅在东京看见在画片上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则显出麻木的神情。那一刻,伟大的鲁迅先生便觉得学医学已不是一件紧要事了。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鲁迅想要推动文学,改变他们的精神。于是,鲁迅就开始为自己

的梦想而奋斗。他曾先后着有《呐喊》、《鲁迅杂文精选》、《朝花夕拾》等书,在这么多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呐喊》,《鲁迅杂文精选》其后。在《呐喊》中有许多文学形象:狂人、阿Q、孔乙己、闰土…….早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典型也是最为成功的人物刻画。而杂文,也是他针砭时事最有利的武器。这种极具战斗性的文体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成为了一把最锋利的匕首,一枝最尖锐的投枪,刺破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带来一丝光明。 我在阅读鲁迅的作品中,经常看到“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市井小民,潦倒书生的嬉、笑、怒、骂便呼之欲出,江南水乡的民俗风物则历历在目,对革命即将发生前的看似平静实则已风动暗涌的压抑场景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这份动力,值得我细细揣摩,用心研习。 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在他逝世的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在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总之,鲁迅先生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鲁迅所留下的丰富的精神财富更值得我穷一生之力去研究和学习。他是我的偶像,我以后也要当一名伟大的作家。 我的偶像鲁迅作文篇二:每每读完鲁迅的文字,眼前便会出现这样一个面部特写。 这形象与那不朽的文字一起,随岁月的增长,由模糊而清晰,终于画出了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