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高二语文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文艺评论和随笔

2021高二语文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文艺评论和随笔

2021高二语文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文艺评论和随笔
2021高二语文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文艺评论和随笔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截止到2月9日12时,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牺牲的公职人员共54人,其中党员36人,占比66.7%。这与党员总数占十几亿人口不足7%形成鲜明对比。数字告诉世人,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是谁,是谁。

“我是党员,我先上。”多么朴实的一句话,( )。这种力量从何而来?面对感染的风险,难道他们没有畏惧?事实上,党员也是普通人,他们身后也是一个个家庭。选择在这时站出来,不仅仅因为入党时的宣誓,更因为他们懂得“大我”与“小我”的关系,明白舍小家为大家,这是身为党员的职责和本分。在牺牲的党员名单中,有不幸被感染的医生,有连续奋战突发疾病去世的民警,也有在落实联防联控中不幸去世的基层工作者。对他们来说,“共产党人”绝不是一个的名词,而是一个个实在的行动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控阻击战,是摆在十几亿人面前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重大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地站在疫情守护第一线,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担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无所畏惧义不容辞疫病形象

B.挺身而出义不容辞疫情形象

C.无所畏惧义无反顾疫情抽象

D.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疫病抽象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无所畏惧:没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形容什么也不惧怕。挺身而出:勇敢地站出来。前者强调“不惧怕”,后者强调“站出来”。根据语境,用“挺身而出”更合适。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前者强调“不推托,不拒绝”,后者突出“勇往直前”。根据语境,用“义无反顾”更合适。疫情: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疫病:流行性的传染病。此处搭配的对象是“感染”,故用“疫病”更合适。抽象:①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跟“具体”相对)。形象:①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②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

③指描绘或表达具体、生动。根据后文“实在的行动者”,此处用“抽象”更合适。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却蕴含着丰富的含意

B.却有着无穷的力量蕴藏其中

C.却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D.让我们好像有了无穷的力量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括号后面的“这种力量从何而来?”,括号内的语句以“力量”结尾,与之衔接更紧密,排除A、B两项。比较C、D两项,根据语境可知,有“力量”的不是“我们”,而是“我是党员,我先上”这句话,因此本题选C。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地站在疫情守卫第一线,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

B.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地站在疫情守护第一线,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C.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担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D.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考查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疫情”与“守护”搭配不当,可将“守护”改为“防控”;二是“守土担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语序不当,应改为“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据此,本题选D。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中国古语云:“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孔子也认为“君子比德于玉”。古人喜欢佩玉,因为他们认为①,佩玉的目的是时时警醒自己,道德修养与品格应像玉一样。但老子却说“不欲如玉,珞珞如石”,②,而是想做一块平凡的石头。原因很简单:玉石很珍贵,③;石头遍地都是,能被所有人使用,能造福所有人。所以最高的荣誉是没有荣誉,最珍贵的东西看起来反而不珍贵,就像水、空气一样,它们是免费的,但远远比玉石黄金珍贵多了。

【答案】

①玉的品质与君子的品质最为近似②他并不想做一个如玉的君子③只能让很少一部分人得到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①处,根据前面的引用和后面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应像玉一样”,可以推测出此处应填“玉的品质与君子的品质最为近似”之类的句子。②处,从前面的“不欲

如玉,珞珞如石”和后面的“想做一块平凡的石头”,可以推测出此处应填“他并不想做一个如玉的君子”之类的句子。③处,根据前面的“玉石很珍贵”与后面的“石头遍地都是”,此处所填语句与“能被所有人使用,能造福所有人”相对,可以推测出此处应填“只能让很少一部分人得到”之类的句子。

5.用下面四个词语写一段话,要求以“云朵”作句子的开头,并作为主要写作对象,至少用一种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描述画面或表达哲理均可。(5分)

云朵风花青春

答:

【答案】

示例一:云朵被轻风吹出了纹路,慢慢凝聚成一束鲜花,像是对我青春岁月的祝福。

示例二:云朵在轻风的拉扯下慢慢破碎,像青春的花瓣飘洒在暮春的季节。

【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和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的能力。如果描述画面,就要展开联想,在脑海中先想象一个画面,画面的构成要素是“云朵”“风”“花”,同时要把比较抽象的“青春”加入其中。如果要表达哲理,就要试图用“云朵”“风”“花”这些形象和“青春”相结合,表达一个道理。在描述画面或表达哲理的过程中,注意运用比喻或比拟的手法。如:云朵是自由的,它在风中轻轻飞舞;花是美丽的,它在风中热烈地开放。青春应该如云一样自由,似花一样美丽。

二、文艺评论和随笔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肯定美学的悖论与生态文明

在当代的环保运动中,一些激进环保主义者抛出肯定美学,即主张所有自然物都具有审美价值,自然物都是美的,否定自然界丑的存在。

毫无疑问,激进环保主义者要在美学与伦理之间架构桥梁,通过把所有自然物纳入美的范畴,从而实现保护的伦理诉求。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传统往往把对自然的欣赏集中在那些外形能吸引人类眼球的景观上,而忽视了其他景观——这种精英式的审美姿态极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它似乎暗示了某些平凡或丑

陋的景观可以被人类任意摒弃甚至破坏。肯定美学要救赎那些经美丑衡量被排斥和边缘化的自然景物。激进环保主义者主张,自然要按如其所是的样子来欣赏。第一,拒绝自然的“艺术化”。观看雨后潺潺溪水中沐浴着阳光的石头是一种恰如其分的欣赏,而将这石头迁移至客厅的壁炉,则将自然物当成了艺术品。第二,不要判断。非判断的欣赏才是肯定美学,因为排斥了任何评价的尺度。第三,不要比较。肯定美学不仅认为自然物具有肯定的美学性质,且反对在自然物之间进行比较评价,主张所有自然物都一样美。

肯定美学本质上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拨。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人只对人类自身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在以人为中心的美学传统中,审美价值完全依赖人的赋予。人类中心主义仅关注人而无视其他物种的存在,在此观念支配下的美学无疑也抹杀了自然美之客观特性。

肯定美学通过解构审美关系中人的中心作用而完成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与颠覆。重新审视并消解审美中人的“中心”性是合理的,但肯定美学偏激追求“自然自律”即“去人化”也表现了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简单化与片面性。从理论层面来看,肯定美学在消解人的“中心”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滑入了另一极端——“自然中心主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以自我为尺度进行活动是一种必然。审美也是如此,它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离开人不可能谈论审美欣赏。从现实层面而言,这种“去人化”的思路也使肯定美学环境保护的伦理诉求流于空谈。按照肯定美学的观点,自然界所有事物都具有肯定的审美价值,且相等,不可比较。既然如此,在自然保护中就必须对各个物种或景观加以相同的保护。对人类来说,这并不切合实际,生态环境的保护应确定哪些为重点,哪些不是重点。因而,有必要建立一个衡量事物美的尺度来确定物种的价值。而尺度的建立势必要将比较评价因素纳入其中。若没有人的参与,自然保护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肯定美学的建构也失去了伦理价值。

肯定美学的支持者不考虑国家、地区、种族的差异而无条件保护所有物种的伦理诉求,显然忽视了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时所带来的严重不平等。在当前的环境格局中,若第三世界国家完全无视人民寻求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响应发达国家环保运动的号召而停止发展,这是一种平等吗?更何况发达国家在历史上曾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了疯狂掠夺。肯定美学的支持者超越物种差异所追求的平等,实际上是以牺牲部分国家或人群的利益为代价的,这场运动一开始就定位为其他物种向人分权的无关国家、阶级等的普遍性行动,从而否认自己的立场,但它却难以掩饰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无论是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自然”或“生态”中心主义,这种“中心化”其实仍未超越人与自然对立的思维模式,与“去中心化”的生态文明相去甚远。生态世界观把世界看成有机统一的

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真正的生态文明既关注人的权利,也突显自然的内在价值。西方的生态运动要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只有根除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这可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中汲取营养。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6.下列对“肯定美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肯定美学主张所有自然物都是美的,都具有审美价值,都应该加以保护,而以艺术为中心的传统美学往往关注自然景观的外形特点。

B.肯定美学追求“自然自律”,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上,重新审视比较评价,最终消解人的中心作用,主张“去人化”,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颠覆。

C.人们用美丑标准去衡量自然,一些平凡或丑陋的景物就被摒弃甚至破坏了,肯定美学则要重点保护这些被排斥和边缘化的景物。

D.肯定美学的支持者追求超越物种差异的平等,但事实上,这会带来严重的不平等,因为它是以牺牲部分国家或人群的利益为代价的,会造成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答案】 A

【解析】

B.“比较评价”错,原文是“反对在自然物之间进行比较评价”。

C.“重点保护”错,原文是“肯定美学要救赎那些经美丑衡量被排斥和边缘化的自然景物”,肯定美学主张所有自然物都有审美价值,应该加以相同的保护,而不是“重点保护”。

D.“会造成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太绝对,原文是“难以掩饰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肯定美学,对比论证了“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同。

B.文本从拒绝自然的“艺术化”、不要判断、不要比较三个方面举例论述了激进环保主义者的过激做法。

C.肯定美学的观点对自然保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生态环境没有比较评价就无法确定保护的重点。

D.不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文章论述肯定美学和传统美学都有片面性的前提。

【答案】 B

【解析】

文本只有在论述拒绝自然的“艺术化”时运用了举例论证;并且这三个方面是激进环保主义者的过激主张,而不是“做法”。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激进环保主义者看来,雨后潺潺溪水中沐浴着阳光的石头是一种美,深秋悬崖峭壁上一棵耗尽生命的枯松也是一种美。

B.对人类而言,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确定重点与非重点,这势必要有人的参与,因此肯定美学的“去

人化”思路难免会流于空谈。

C.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都未超越人与自然对立的思维模式,真正的生态文明要既关注人的权利,又突显自然的内在价值。

D.只有根除二元对立思维范式,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中汲取营养,西方的生态运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答案】 D

【解析】

表述绝对化。原文中“这可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中汲取营养”是作者提出的建议,而非必要条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

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家人,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

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亲互爱的关系。

这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

(选自“国际儒学网”,有删改)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自然界中,因大气层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地球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会有战争。

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小人之德与君子之德的区别。

C.《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些规范,并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

D.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答案】 C

【解析】

A.“就会有战争”太绝对并偷换概念,原文为“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

B.“强调小人之德与君子之德的区别”错;D.十五卦象与十五国风相对应在文中没有依据。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自然界的风谈起,自然引入《诗经》之“风”,详细论述了“风气”的内涵。

B.文章举《诗经》十五“国风”和《周易》十五卦之“风”,都是在论证社会行为规范的作用。

C.文章从三个角度论证了当代人重读《诗经》的目的,并阐述了孔子编纂《诗经》的原因。

D.文章先提出社会风俗习惯,分析了风俗习惯的意义与作用,最后提出了“入乡随俗”的解决办法。

【答案】 B

【解析】

“论证社会行为规范的作用”错,是论述“风”的内涵。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

B.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

C.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睦与世界和平。

D.《左传》记载楚使言于齐师:“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句话是指两国距离甚远,而非各自的风俗文化不同。

【答案】 B

【解析】

两方面的结合并不一定能使人们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有公然抗法者,也会有偷偷摸摸去做的人。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第二部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过程,了解具体的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了解资料分析的方法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 社会科学领域常见的研究方式: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社会调查)、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社会调查概念: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 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基本要素:抽样、问卷、统计分析。 社会调查的特征:首先,社会调查在本质上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式。其次,社会调查是一种 横剖性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的类型:调查对象范围——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收集资料方法——问卷调查(自填问卷与邮寄问卷)和访问调查(当面访问与电话访问);调查目的或作 用——描述性调查和解释性调查;调查性质和应用领域——行政统计调 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研究性调查。 社会调查的题材: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指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优点:抽 样调查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十分迅速的获得资料数据;可以比较 详细的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准确性高。 传统社会调查和现代社会调查: 1、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o(╯□╰)o 2、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 a) 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选题阶段) b) 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准备阶段) c) 资料的收集(实施阶段) d) 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分析阶段) e) 结果的解释与报告(总结阶段) 选题阶段的任务:一是选取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选择问题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主观:研究者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客观:社会环境 等。研究问题选择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研究工作的成败。 研究设计阶段由两部分组成:道路选择(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设计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工具准备(对 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准备。 问卷的准备和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资料收集阶段:主要任务是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资料分析阶段: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得出结果阶段:撰写研究报告,评价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一.我是小小调音师。(请你在认为准确的读音后面画 b V )1(分 a n( ) c i ( ) w e i ( ) sh 1 ( ) ch a o() 板{刺{猬{泄 {糙{ d a n( ) ch i ( ) wi e ( ) xi e ( ) c a o( ) 二. 我来填四字词。8 分 三( )二( ) ( )颜( )色( )仙( )海叫( )连( ) 女娲( )( ) 无( )无( ) 翠绿的( ) ( )的太阳( )来( )去悄悄地( ) 高兴地( ) 一个比一个( ) 三. 我的选择不会错。 6 分想响拔拨漂亮美好 1、上课的铃声( )了,我飞快地向教室跑去。 2、妈妈出国了,我很( )念她。 3、小白兔去菜园里( )了很多萝卜。 4、小鱼用尾巴来( )水。 5、夜晚的景色很( )。 6、( )的日子令人难忘。 四、变一变,句子的意思不能变!6 分 1. 刘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2. 小明把教室打扫得十分干净。 3. 银杏叶像扇子。 五、课文加油站。10 分 ①()对富,冷对(),饥寒对(),索取对奉献。 ②雪中送炭见( ),( )献爱心。 ③一根筷子( ),一把筷子( )。 ④()百花齐春满园。 ⑤()月()日祖国妈妈的生日。 六、阅读加油站。11 分冬姑娘来到公园。她看到许许多多的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在滑雪,有的在打雪仗、堆雪人,还有的在冰天雪地看景、写诗、画画,拍照留影。他们都被这优

美的雪景迷住了。 1. 短文共有句话。第二句写的活动有、、、、、、。 2. 这段话描写的是季节。 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一句话。 七、请你来写写话,一定要看清要求哟!15 分 题目:1?老师,我想对你说…… 2?我最兴奋的一件事 3?写一篇日记 要求:选一个喜欢的题目,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b a o(V) c i (V) w e i(V) xi e (V) c a o(V) 二、(五)颜(六)色叫(苦)连(天)女娲(补)(天)无(边)无(际)后面四个机动,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三、1.响2?想3?拔4.美丽5?美好 四、1?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刘老师。 2?教室被小明打扫得十分干净。 3?扇子像银杏叶。 五、① 贫暖温饱 ②真情助人为乐 ③轻易折难折断 ④一花独放不是春 ⑤(十)月(一)日 六、① 三句话滑雪打雪仗堆雪人看景写诗画画拍照留影② 冬③ 略 七、略

初三语文老师教学随笔4篇

初三语文老师教学随笔4篇 导语:我们在初三的这个重要时期我们的语文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初三语文老师教学随笔4篇,欢迎借鉴! 上好一节课容易,但要上好每一节课谈何容易。尤其是对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而言“使每一节课都精彩”实在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与其望洋兴叹,不如放好心态,莫要好高骛远,扎扎实实,向45分钟要效益,大可不求花样百出,满堂皆彩,但求实实在在,易行有效,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学有所得。 回顾从教以来约一年半的语文教学生涯,不敢轻言“有效”二字。下面是我对如何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的一些浅薄看法。不妥之处,望诸君批评指正。 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有效” “有效”是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由此推及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在班级授课制这种组织形式下,语文教学能实现预期目标,效果明显。 简单的说完成了教学目标即为有效,没有完成教学目标即为无效或低效。可见课堂有效与否,首先在于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上。若课堂目标设定脱离学生实际,往往会使课堂教学陷入困境,使学生痛苦不堪,使老师尴尬难言。 其次是如何才能做到有效

一、做好课前准备 要提高常态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在课前下功夫,即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1、钻研教材,潜心与文本对话 初中语文教材资料不如小学教材那么浅显,易理解,而且篇幅较长,教学难度大。所以必须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揣摩教材编写者的编排意图、教材的结构体系;对于单元教材,要掌握其重点、难点;对于一篇篇课文,更是要潜心研究。只有教师与教材的用心对话,才会有学生与课文的真心对话。教师研究教材的感受、体验全面、深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有基础。只有教师读懂了教材,才有可能指导学生读懂教材。 2、充分解读学生,尊重群体差异及个体差异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活生生的力量,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语文课堂教学要保证有效性,务必仔细揣摩学生课堂的学习情景,删繁就简,做好教学方案的预设。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潜力,尤其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要善于在新旧知识之间为学生搭建桥梁。 往往语文老师都会代两个班,而这两个班的学生会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备课时就务必思考到这些因素,比如:这个班学生活跃切好表现,那个班的学生文静而不爱表达,那么备课时教法上就要区别对

上海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6分) ⑴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列,自豪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⑵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 ⑷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 ⑸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隋唐达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的复归,隋唐完成此一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帝都。 ⑹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影响及于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祀自然神和先贤圣哲的宗教建筑坛庙,以及在特别强调血缘亲缘的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等观念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帝王陵墓等,它们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以规模之隆重,气

(完整word版)行测总结笔记 学霸笔记 必过

现在开始 资料分析 之所以把资料分析放在第一,是因为本人以前最怕资料分析不难但由于位于最后,时间紧加上数字繁琐,得分率一直很低。而各大论坛上的普遍说法是资料分析分值较高,不可小觑。有一次去面试,有个行测考90分的牛人说他拿到试卷先做资料分析,我也试过,发觉效果并不好,细想来经验因人而议,私以为资料分析还是应该放在最后,只是需要保证平均5分钟一篇的时间余量,胆大心细。 一、基本概念和公式 1、同比增长速度(即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去年同期数)/去年同期数x100% =本期数/去年同期数-1 显然后一种快得多 环比增长速度(即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本期数/上期数-1 2、百分数、百分比(略) 3、比重(略) 4、倍数和翻番 翻番是指数量的加倍,翻番的数量以2^n次变化 5、平均数(略) 6、年均增长率 如果第一年的数据为A,第n+1年为B 二、下面重点讲一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1、a=b÷(1+x%)≈b×(1-x%)结果会比正确答案略小,记住是略小,如果看到有个选项比 你用这种方法算出来的结果略大,那么就可以选;比它小的结果不管多接近一律排除; x越小越精确 a=b÷(1-x%)≈bX(1+x%)结果会比正确答案略小,x越小越精确 特别注意: ⑴当选项差距比较大时,推荐使用该方法,当差距比较小时,需验证 ⑵增长率或者负增长率大于10%,不适用此方法 2、分子分母比较法 ⑴分子大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子小分母大的分数 ⑵差分法★ 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大于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且大一点点时,差分法非常适用。 例:2008年产猪6584头,2009年产猪8613头,2010年产猪10624头,问2009与2010哪一年的增长率高 答:2009增长率8613/6584-1 ,2010增长率10624/8613-1,-1不用看,利用差分法

安徽省舒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综合训练二

综合训练(二)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书法这一概念,尽管目前没有最为权威的概括,但是,书法以汉字书写为表现形式的属性还是为人们所承认的。那么,书法创作也应该遵循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则。比如说,每一个笔画都需要经历从起笔到收笔的过程,多呈现由左向右、从上到下、由左上到右下、从右上到左下的走向;单个汉字的书写多遵循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至于章法,则多是将单个字从上到下组成一行,行与行之间从右到左排列等等。这些规则为书法创作提供了一个可以并且必须遵循的创作程序,以至于无论是高明的书家,还是一般的习字者,只要参与其中,便必须遵循而不是违背它。 从表面看来,这个创作程序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如果仔细追究,则大有不同。我们看到,书写的过程并不仅仅包括毛笔在纸面上写出笔画的环节,因为我们写完一个笔画之后,假使右手操控毛笔的运动就此停止了,留在纸面上的将是“ー”“丨”“丿”“丶”等某些单个的笔道。为了完成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毛笔离开纸面之后还需要向下一个笔画过渡,以求得顺利书写下一个笔画,在这个环节中,毛笔无法在纸上留下痕迹,也不容易被人们观察到。当我们将这两个环节链接起来的时候,书写过程就表现为连续的、回环往复的、不可逆转的曲线。因而,书法创作看起来无论如何纷繁复杂,甚至好像一团麻线,但只要揪住一个合适的线头,就可以从头一直顺到尾;或者好像走迷宫,只要找到一条正确的路线,就能到达目的地。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创作更表现为线性的特征。在书法欣赏时,我们的目光有时也会不自觉地伴随着回环往复的线条再现一遍创作的过程。至于其他的造型艺术,比如美术,先画这片云,后画那只小船,抑或再补几棵小树,大概主要在于画家的创作习惯和临事从宜,并没有像书法这样的严格的创作程序;再如篆刻,尽管也是以汉字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家在创作时甚至可以先刻完某一个相同趋向的线条,再刻另一趋向的线条。那么,在欣赏美术或者篆刻作品时,也不会出现书法欣赏时的情景。由此看来,我们毋宁说书法是一种类似于舞蹈、戏剧的艺术,它们都是以历时的顺序在一定的空间内塑造形象。 应该说,书法的线性特征与造型艺术之类属错位的,因为它揭示的是动态的创作过程。甚至与所谓艺术也没有必然的关系,因为它是由汉字的日常书写衍生出来的。但是,由于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它充分注重并应用了这一特征,将优秀的作品变成一个整体,使之前后联系、上下贯通,乃至血肉丰满。书法创作中的诸多技法规定,诸如方圆、藏露、曲直、俯仰、疾徐等等,便可以在线性的运动中找到产生的根据,进而可以解释节奏、行气、血脉等更高层面的概念。因而,我们由此可以探讨静态观察不能得到的书写规律,不但可以告诉学生每一个环节是什么形态,怎么去写,还可以告诉他们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形态,为什么这样去写,从而为书法启蒙教学设置一个更为坚实的理论平台。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2016年小学六年级英语寒假作业答案

2016年小学六年级英语寒假作业答案 P1-2 I. 1. B, ha*e 2. B, watching 3. C, in 4. A, She’s II. 1-5BABCC 6-10ABBAC III. Kerry’s, years, England, teaches, number IV. 1-5 CBABC P3-4 I. 1-5ABADD II. 略 III. 1. (1)from (2)about (3)at (4)to (5)at (6)in (7)by (8)with (9)with/about/to/of (10)from 2. (1)playing (2)obey (3)ask (4)open (5)goes (6)ha*e (7)do (8)paint (9)drawing (10)flying IV. does…do…plays; does…works…office; playing the piano P5-6 I. 略 II. 略 III. I get up at six-thirty. My father gets up at six. My mother and my sister get up at se*en. IV. 1-6ABCAAC V. 1-5 TTFTF P7-8 I. 略II. Women’s Day-- March 8th Children’s Day-- June 1st Tree Planting Day-- March 12th Teachers’ Day-- September 10th Labour Day --May 1st New Year’s Day-- January 1st Father’s Day-- the third Sunday in June National Day--October 1st Thanksgi*ing Day-- the fourth Thursday of No*ember Mother’s Day-- the second Sunday in May Christmas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三年级是个过渡时期,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转变,教学目标也有了新的变化。如何来上好三年级的语文课,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了一点收获。 一、创建趣味、和谐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的语文教材,教材内容形式多样化。要想让学生一堂课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开始上课的时候常常觉得力不从心,觉得孩子总是不是那么认真的听课,不能那么专心,开小差,常常半路停下来处理课堂纪律问题。反省觉得是自己纪律没抓好。后来看了一位老师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才有所感悟,这位老师在里面写到“在我们班上课,孩子想开小差都难!”因为她足够的自信自己的课孩子一定愿意听。我开始反思课堂纪律不单是孩子的问题,更多的也是老师的问题,正如所说“我拿什么去吸引你--我的孩子。”我开始注重提高课堂本身的趣味性,更加用心的去好好的备课。你的课有激情,同学们也容易被你的激情所带动,所感染;你的课有意思,同学们才乐意全身心的步入你的课堂,走进乐于学习的世界。所以要用心备课、认真备课,不备好课,不进课堂。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愉快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新课程中最大的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而教师的工作就在于帮助孩子们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知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语修订版大纲认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而,“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学习。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让学生自主制定详细的预习方案,让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能够在初读的时候学生字、组词、读顺课文,摘抄课文当中的好词好句,提高课前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同桌间互读互讲,小组讨论、一些朗读游戏的方式拓宽他们的合作能力。再者多问一些有创建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老师本身在这方面也得下苦功夫去研究,哪些问题是可以问的,如何问?学生会有哪些答案,是否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同时自己也要多读、多看、多思考。 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鼓励学生多读多看,同时开设小小读书交流会或是

2016-2017学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综合练习2016.11.23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 分) 乡村代表着自然、孤独与安定,城市代表着文化、大群与活动。乡村中人无不羡慕城市,乡村也无不逐渐地城市化。人们无不想摆脱自然,创建文化,无不想把自己的孤独投进大群,无不想在安定中寻求活动。但这里有一个限度,正如树木无不想从根向上长,水无不想从源向前流。但若拔了根,倾了源,则枝亦萎了,流亦竭了。人的心力体力、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无不从自然中汲取,从孤独与安定中成长。人类挟着这些心力体力、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才能创建出都市,在大群中活动,进而创造出文化。但假如城市太与自然隔绝,长期在城市里居住的人,心力体力不免会逐渐衰颓。人在大群中,易受感染、模仿、学时髦,以致湮没了个性。职业不安定、居处不安定,在活动中会逐渐感到匆忙、疲累,因而精力不支,提不起兴趣,于是再向外寻求刺激,以致神经过敏。种种文化病皆由违离自然、得不到孤独与安定而起。 乡里人走向城市,来创造,来奋斗,他的生活是紧张的、进取的,同时也是消散精力的;城里人走向乡村,他只觉得轻松解放,他的生活是退婴的、逃避的,然而他却是来养息精力的,在孤独与安定中重与大自然亲接,逐渐恢复心力体力,好回头再入城市。人类不能没有文化,没有都市,没有大群,但人类更不能没有的是自然、乡村、孤独与安定。人类从大自然中创造文化,从乡村里建设城市,从孤独中集成大群,从安定中寻出活动。若在已成熟的文化、已繁华的城市、已热闹的大群、已定型的活动中讨生活,那只是挣扎。若想补救,只有重返自然,再回到乡村,在孤独的安定中另求生机。 人类文化最大的危机莫过于城市僵化与群体活动的僵化。城市僵化了,群体活动僵化了,再求文化之新生,则必在彻底崩溃中求得之,此乃人类文化莫大之损失。大都市易于使城市僵化,近代“托拉斯”企业资本势力无限集中,机械工业无限进展,易于使工商业生产种种活动僵化。此乃近代文化之大隐忧。人类从自然中产出文化来,本来就具有和自然反抗决斗的特点,然而文化终必亲依自然,回向自然。文化若与自然隔绝太甚,终必受自然之打击,为自然所毁灭。近代世界密集的大都市、严格的法治精神、极端的资本主义乃至高度机械化的工业,正犹如武士身上的铠甲,终将逼得人类向自身求决战,终将逼得人类不胜负担而脱卸。更可怜的则是那些羸夫,他们亦披上这一副不胜其重的铠甲,那便是当前科学落后民族所遭的苦难。这正犹如乡里人没有走进城市去历练与奋斗,而徒然学得了城里人的奢侈与狡猾。 乡里人终需走进都市,城市人终需回归乡村。科学落后的民族,如何习得科学,建设新都市,投入大群体而活动;城市人如何调整科学发展过度的种种毛病,使僵化了的城市、僵化了的群体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寒假作业(3)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哲学犹如连接此岸和彼岸的桥,哲学家们站在桥上看自然和社会,有的站在靠近自然一端,有的站在靠近人类社会一端,有的站在中间段。于是,在桥上的站位不同,可能就有了不同的哲学思想。 从《尚书》中的“允执厥中”、《周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以及《礼记》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等可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倾向于中间段。但在皇权的裹挟下,其又倾斜于社会伦理一端,突出纲常伦理,从“四书五经”的主体内容足可以看到这一点。直到近代,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中国文化思维向自然一端漂移。尽管如此,至今我们仍习惯于把哲学侧重归属于社会科学。 因为中国思维方式的根在中间,这决定了它看待事物须整体关联,统筹自然和社会,突出系统性和整体性。因此,中国有了有别于西方解剖学的中医学;也因此,中国有了有别于西方油画的国画。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这一整体关联的系统思维早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是这种系统性又是不完全、不稳定的,因为它高悬天地概念代替真实自然,虚置了自然界。同时,也因其倾斜于社会一端,虽形成了视天地人为一体的系统思想,但它不究天地存在之理,从而形成了不拜物、不重商的伦理思想,使中国文化单向发展。 在西方,虽然也有不少关注社会伦理的著作,但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大多是从几何学、动力学和静力学等角度探究自然界,其哲学思想的主体是倾向于自然。这种思维方式因其站位在自然一端,强化了一种不断探究自然的科学精神,形成了一个以不断分解细化为特征的实证科学体系。应该说,这种思维方式对人类认识、利用自然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但这种思维方式往往需要设定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然后解剖分析。因缺乏一种整体关联的系统存在思想,实践中难以解释“南橘北枳,形同味异”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现象。美国粒子物理学家卡普拉也表示,科学发展越现代,越返璞归真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泉处。 马克思主义既关心自然科学的进步,又关注人类社会的公平。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宣示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互为因果、偶对平衡的存在状态。他们无疑是趋向于站在桥中间看世界的。他们的思想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黑格尔在《哲学史讲

2016七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2016七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下文是关于2016七年级寒假作业答案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2016七年级寒假作业答案:七年级寒假语文作业答案大全 2016 2016七年级寒假语文作业答案大全 (一) 一、略 二、二、.A我不是燃烧在繁华街市的烟火,而是宁静书桌上 的一只蜡烛---- 为深沉的夜晚照亮一丝光明。 三、B、人们都爱莲花,爱她的亭亭玉立,爱她的不蔓不枝, 爱她的香远益清。/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 3.D 四、(1)停泊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乡书何处达?归雁洛 阳边。

(2)七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秋思秋天黄昏景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五、(1)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牧 (2)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李白 (3)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二) 一、批注(略) 知识卡片:1.消逝2.消失了的3.消释放4.消失了的5.消逝(三) 1. 略 2.D 3.C 4.A 5.D 6.D 7.D (四)

1. “光秃秃”或“不长草木” 2.⑥ 3.⑤段与⑥段之间 4. 寓情于景 5.(山峰)、(电线杆)(太阳)(阳光))、(大地), 对比 6. 遮抹一切。使人颓唐阑珊。 7. 例如:第②段,通过写黑暗中的灯火,抒发了不满现实、向往光明的感情;第⑥段,通过写宁要寒风和冰雪,抒发了不愿颓唐,渴望奋斗的感情; 第⑦段,通过写红鲤鱼的跳跃,抒发了不堪沉闷,要奋起抗争的感情。 8.1、随风直到夜郎西。2、何当共剪西窗烛3、一曲新词酒一杯4、夜泊秦淮近酒家 5、闻道龙标过五溪 6、无可奈何花落去 7、则是不信;则是无礼(五) 二、1、B2、无3、B4、D5 A 三、《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

语文教学随笔5篇

语文教学随笔5篇 语文教学随笔5篇 语文教学随笔一 以语文的主要反思在于"悟"。 你悟的越深也就反思的越深。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新课改在万州已有两岁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那课改在万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万州区教科所的引领下,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万州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

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 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语文教学随笔二 不记得是哪位老师说过:想要拥有优秀的学生,你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我记住了这句话,也将成为优秀教师作为了自

2015-2016学年南京市高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和答案

南京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 高二语文2016.0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填涂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空格里或横线上。考试结束,请将答题纸交回。 基础篇 一、(6分) 1.请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任选六空 ..作答)(6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诗经·氓》) (2)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乘骐骥以驰骋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5)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______▲_______”,都是运用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6)在古代诗词里,“愁”与“酒”常常相伴而行,例如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_____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 二、(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题。(16分) 我承认,我并不能听懂所有的戏文,我也不是生、旦、净、丑都耐烦看。戏剧中,我的偏好在青衣花旦。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水上飘样的小碎步,以及不瘟.不火、缠绵悱恻的唱腔。 儿子却喜欢看戏里的行头及翻筋斗。只要那个武丑一出来,他的小眼珠儿便恨不能飞出来。随着那武丑的一翻一腾一踢踏,他小人家也跟着乱动弹,瞎使劲。然而那武丑的翻筋斗,却每令我心悸发怵.。台面恁小且又恁不平,他要稍有闪失,一个筋斗岂不砸了大家?好在我此虑纯属杞人忧天。那武丑无论怎生地翻,却也是能贴台边儿稳稳地刹住,险伶伶地看似要掉,就是掉不下来。 我最怕的是老生老旦出场。他们老人家只要一上台,仿佛就生了根,不磨蹭不泡上几根烟时间,算是下不了台。我心烦地盯着台上的一位老生,看得快打熬不住时,霍地一阵咚咚哐哐聒.动天地的锣鼓弦钹骤响,随之一个手持大刀,腰间插满了彩旗的武旦,破帘一掀,碎步疾疾老道地走了一个大全台,继之一个漂亮的大亮相——我暗忖.,今晚的重头戏,主角“大刀王怀女”,非她莫属了。但见她翻过青龙战袍,耍过一阵大刀后,竟直逼老生大骂而去。老生被骂得连连败退,无以招架,终于逃向后台去。我感到大欣慰,却同时生了点小遗憾,那武旦刚才指鼻大骂老生时,兰花指过于粗大了,实在少点美感。这一偶然发现,使得我在

2020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2020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2020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助你金榜题名! 【篇一】2020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1、一句话中有了两个冒号,造成关系不明,层次混乱。“两个主题”后的冒号可以改成逗号。 2、末句号应该在引号外,总管全句。 3、“扶贫吗”后边要用“?”“哈哈”后边可以使用感叹号。 4、问号应放在“同志们”后面,前面用逗号。 5、选择问句只用一个问号,选项间用逗号隔开就可。 6、“俗话说”后面不必要停顿,后面的冒号应去掉,“嘛”不是熟话的内容,是“耿大妈”的语气词,所以单后引号应放在“怪”后面。 7、“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里……怎么办”都作关心的宾语,因此“怎么建”后面用逗号,“怎么办”后面用句号。 8、引号属于部分引用,句末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外。 9、“三四里”是联合词组,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10、表示总结性的话语前用冒号,因此句中分号应改成冒号。 11、“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不是书刊名不能用书名号,应用引号。书名号一般用在书名、报纸名、刊物名、篇章名和电影、乐曲等文化产品上。 12、省略号和“等”的作用是相同的,不能同时使用,应去掉其中一个。 13、错,括号应改为破折号,因为“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不属于注释“教室前”的句中括号,是具有补充性质的故改为破折号。 14、对,这分号用得正确,这是全句中的停顿,而前后又是并列关系。 15、错,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前后都是省领导说的话,说话人在中间。 16、错,错用顿号,混淆了大小并列的界限。“持有有毒药品”和“等植物”后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17、项中一句话中有了两个冒号,造成关系不明,层次混乱。“两个主题”后的冒号可以改成逗号。 18、项句末句号应该在引号外,总管全句。 19、项“扶贫吗”后边要用“?”“哈哈”后边可以使用感叹号。)

初中:2016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教材 英语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教学相关 / 寒假作业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2016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英语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增加一项语言能力,有利于国际化的日常交流、生活、工作等,本教学相关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英语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the 1st day 一、1. clever 2. easy 3. newspapers 4. windows 5. masters 6. glasses 7. newest 8. funny 9. wonderful 10. cameras 二、1 – 5 ddbcd 6 – 10 dbbcd 三、bdcea 四、1. don’t do 2. is there any 3. watches 4. where does; live 5. when does;play 6. for millie’s 7. good swimmer 8. was born 五、1. has 2. are 3. does; take 4. to play 5. don’t watch 6. drawing 7. do; do 8. to keep 9. asking 10. visiting 六、1 – 5 acbca 6 – 10 dccac 七、1. my cousin also has a pair of football shoes. 2. this is a photo of my family.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自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兴奋剂,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根据对外地成熟经验的学习及各个人在教学工作中所得,我认为自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兴奋剂,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二是要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学知。由于学生知识少而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如此这样,就需要教者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 三是要讲究课堂上的评价技巧。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展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无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站立的姿势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励。如有一次在讨论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时,平时一个从不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他们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这个同学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就从这一点上表扬了他,使他树立了信心,逐渐由取举于发言道有问必答,而且回答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们能问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

资料分析报告笔记整理好

资料分析笔记整理 一.资料分析基础概念与解题技巧 1.资料分析核心运算公式 2.资料分析常用基本概念 3.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二.资料分析高频高点梳理 1.ABR类问题 2.比重类问题 资料分析基础概念与解题技巧 一、基期、本期 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时,用来做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二、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 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与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 【注】在一些“最值”比较题的题干表述中,经常出现“增加(长)最多”和“增加(长)最快”,我们需要注意,前者比较的是增长量,而后者则比较的是增长率。 三、同比、环比 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的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比较的基期不同。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四、公式运用与练习 资料分析的考察离不开对于两个时期的数值的比较,由此得出四个概念,

即基期(A),本期(B),增长率(R),增长量(X)。 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本期量-基期量=本期量-本期量/1+增长率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1 本期=基期+增长量=基期+基期*增长率=基期*(1+增长率) 基期=本期-增长量=本期/1+增长率 【习题演练】 【例一】2012年1-3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8593.7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4300.2亿美元,增长7.6%;进口4293.6亿美元,增长6.9%。3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259.7亿美元,同比增加216亿美元,其中:出口1656.6亿美元,增长135.4亿美元;进口1603.1亿美元,增长5.3%。 1、2011年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约为多少? 2、2012年一季度,全国出口额同比增长多少? 3、2011年三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约为多少? 4、2012年三月份,全国出口总值同比增速约为多少? 【注】进出口相关问题,为资料分析中的一个易错点,注意题目中进出口、进口、出口的表述,注意进出口量与进出口额的不同,理解顺差、逆差的含义 出口-进口=顺差,反之则是逆差 2、资料分析常用基本概念 一、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常用在以下情况:(1)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2)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 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常用在以下情况:(1)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2)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例1】2010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3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8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985.6亿元,同比增长12.5%。 1、2010年,该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A.12.63% B.12.63个百分点 C.7.07% D.7.07个百分点 2、2010年,该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高()。A.13.3% B.13.3个百分点 C.14.3% D.14.3个百分点 二、倍数、翻番 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依此类推。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n,即翻了n番。 【注】注意“超过N倍”“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超过N倍,说明是基数的N+1倍。

2020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20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1..当小明写国文作业时,因为懒得翻课本,就直接拿小华的簿子来抄。在糊里糊涂照抄的情况下,请问下列哪一句话抄错了? B ,有人念到大学了还会把饮冰室记成冰果室, A.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 B.别号冰果室主人 C.曾参与戊戌变法 D.是近代的政治家与学者 2.下列哪组服饰和配件,最有可能是古代女子的打扮?D ,他是男的 A.玄端章甫 B.羽扇纶巾 C.拖鞋汗衫 D.云鬓花黄 3.就你对孔子的理解,你认为他的星座应该是属于答案:C 。A子路,B徽钦二帝,D那是断誉他爸: A.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的牡羊座 B.优柔寡断,多愁善感的金牛座 C.公正无私,博爱仁慈的天平座 D.处处桃花,风流文雅的射手座 4.全校的大扫除时间,由下列4个人打扫的态度,可看出谁的个性最急躁? C A.玉芳好整以暇地整理工具箱 B.启惠慢条斯理地扫着走廊 C.佑橙气急败坏地刷着厕所地板 D.建青从容不迫地擦着窗户 5.苏轼与好友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请问他们不可能看到什么景象? A ,曦者日光也。 A.小斋幽敞明朱曦 B.提灯的萤火虫 C.在松针稀疏处闪烁的小镇灯火 D.慈乌夜啼 6、“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汉代流行的歌谣,下列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C (A)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 (C)风行草偃,变本加厉 (D)追求时髦,风尚互异 7、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 开幕。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A (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8、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子。”(《论语·雍也》) 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能够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已的话回答。答: 9.“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 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