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人教版教案: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全章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版教案: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全章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版教案: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全章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版教案: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全章教案

第 周第 课时 授课时间:20 年 月 日(星期 )

课题: §3.1不等式与不等关系

第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情景,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学会依据具体问题的实际背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态与价值: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难点】

用不等式(组)正确表示出不等关系。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既有相等关系,又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等。人们还经常用长与短、高与矮、轻与重、胖与瘦、大与小、不超过或不少于等来描述某种客观事物在数量上存在的不等关系。在数学中,我们用不等式来表示不等关系。 下面我们首先来看如何利用不等式来表示不等关系。

2.讲授新课

1)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

引例1:限速40km/h 的路标,指示司机在前方路段行驶时,应使汽车的速度v 不超过40km/h ,写成不等式就是: 40v ≤

引例2: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应不少于2.5%,蛋白质的含量p 应不少于2.3%,写成不等式组就是——用不等式组来表示

2.5%

2.3%

f p ≤??

≥? 问题1:设点A 与平面α的距离为d,B 为平面α上的任意一点,则||d AB ≤。

问题2:某种杂志原以每本2.5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本。据市场调查,若单价每提高0.1元,销售量就可能相应减少2000本。若把提价后杂志的定价设为x 元,怎样用不等式表示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20万元呢?

解:设杂志社的定价为x 元,则销售的总收入为 2.5

(80.2)0.1

x x --? 万元,那么不等关系“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20万元”可以表示为不等式

2.5

(80.2)200.1

x x --

?≥ 问题3:某钢铁厂要把长度为4000mm 的钢管截成500mm 和600mm 两种。按照生产的要求,600mm 的数量不能超过500mm 钢管的3倍。怎样写出满足所有上述不等关系的不等式呢?

解:假设截得500 mm 的钢管 x 根,截得600mm 的钢管y 根。根据题意,应有如下的不等关系:

(1)截得两种钢管的总长度不超过4000mm ;

(2)截得600mm 钢管的数量不能超过500mm 钢管数量的3倍; (3)截得两种钢管的数量都不能为负。

要同时满足上述的三个不等关系,可以用下面的不等式组来表示:

5006004000;3;0;0.x y x y x y +≤??≥?

?

≥?

?≥?

3.随堂练习

1、试举几个现实生活中与不等式有关的例子。

2、课本P82的练习1、2

4.课时小结

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

5.评价设计

课本P83习题3.1[A 组]第4、5题 【板书设计】

【授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授课时间:20 年 月 日(星期 )

第2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学会依据具体问题的实际背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态与价值: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和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教学难点】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不等式的一些基本性质。 请同学们回忆初中不等式的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改变; 即若a b a c b c >?±>±

(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改变; 即若,0a b c ac bc >>?>

(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即若,0a b c ac bc >

2.讲授新课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师:同学们能证明以上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吗? 证明:

1)∵(a+c)-(b +c)

=a -b >0, ∴a+c >b +c

2)()()0a c b c a b +-+=-> , ∴a c b c +>+.

实际上,我们还有,a b b c a c >>?>,(证明:∵a>b ,b >c ,

∴a-b >0,b -c >0. 根据两个正数的和仍是正数,得

(a -b)+(b -c)>0,

即a -c >0, ∴a>c .

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a b b c a c >>?> (2)a b a c b c >?+>+ (3),0a b c ac bc >>?> (4),0a b c ac bc >

思考,利用上述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的下列性质: (1),a b c d a c b d >>?+>+; (2)0,0a b c d ac bd >>>>?>;

(3

)0,,1n n a b n N n a b >>∈>?>> 证明: 1)∵a>b ,

∴a+c >b +c . ① ∵c>d ,

∴b+c >b +d . ② 由①、②得 a +c >b +d .

2)

bd ac bd bc b d c bc ac c b a >??

??

>?>>>?>>0,0,

3)反证法)假设n n b a ≤, 则:

a b a b

?=这都与b a >矛盾,

∴n n b a >.

[范例讲解]:

例1、已知0,0,a b c >><求证

c c a b

>。 证明:以为0a b >>,所以ab>0,1

0ab >。 于是 11a b ab ab ?>?,即11b a

> 由c<0 ,得c c

a b

>

3.随堂练习1

1、课本P82的练习3

2、在以下各题的横线处适当的不等号: (1)(3+2)2 6+26;

(2)(3-2)2 (6-1)2; (3)

2

51

-;

(4)当a >b >0时,log 2

1a log 2

1b

答案:(1)< (2)< (3)< (4)<

[补充例题]

例2、比较(a +3)(a -5)与(a +2)(a -4)的大小。

分析:此题属于两代数式比较大小,实际上是比较它们的值的大小,可以作差,然后展开,合并同类项之后,判断差值正负(注意是指差的符号,至于差的值究竟是多少,在这里无关紧要)。根据实数运算的符号法则来得出两个代数式的大小。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问题转化为实数运算符号问题。 解:由题意可知: (a +3)(a -5)-(a +2)(a -4) =(a 2-2a -15)-(a 2-2a -8) =-7<0 ∴(a +3)(a -5)<(a +2)(a -4) 随堂练习2 1、 比较大小:

(1)(x +5)(x +7)与(x +6)2

(2)2

2

56259x x x x ++++与

4.课时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不等式的性质,并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了一些简单的不等式,还研究了如何比较两个实数(代数式)的大小——作差法,其具体解题步骤可归纳为:

第一步:作差并化简,其目标应是n 个因式之积或完全平方式或常数的形式; 第二步:判断差值与零的大小关系,必要时须进行讨论; 第三步:得出结论

5.评价设计

课本P83习题3.1[A 组]第2、3题;[B 组]第1题 【板书设计】

【授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授课时间:20 年 月 日(星期 )

课题: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第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掌握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培养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和通过函数图象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获得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情态与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同时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

理解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关系。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教材P84互联网的收费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2

50x x -< (1)

2.讲授新课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

象2

50x x -<这样,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2)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250x x -<的解集

怎样求不等式(1)的解集呢? 探究:

(1)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的零点的关系 容易知道:二次方程的有两个实数根:120,5x x ==

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120,5x x ==

于是,我们得到: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的零点。 (2)观察图象,获得解集

画出二次函数2

5y x x =-的图象,如图,观察函数图象,可知: 当 x<0,或x>5时,函数图象位于x 轴上方,此时,y>0,即2

50x x ->; 当0

50x x -<;

所以,不等式2

50x x -<的解集是{}|05x x <<,从而解决了本节开始时提出的问题。

3)探究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任意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总可以化为以下两种形式:220,(0)0,(0)ax bx c a ax bx c a ++>>++<>或 一般地,怎样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c bx ax ++2

>0与c bx ax ++2

<0的解集呢?

组织讨论:

从上面的例子出发,综合学生的意见,可以归纳出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关键要考虑以下两点:

(1)抛物线=y c bx ax ++2与x 轴的相关位置的情况,也就是一元二次方程c bx ax ++2

=0的根的情况

(2)抛物线=y c bx ax ++2

的开口方向,也就是a 的符号

总结讨论结果:

(l )抛物线 =y c bx ax ++2

(a> 0)与 x 轴的相关位置,分为三种情况,这可以由一元二次方程

c bx ax ++2=0的判别式ac b 42-=?三种取值情况(Δ> 0,Δ=0,Δ<0)来确定.因此,要分二种情况讨论

(2)a<0可以转化为a>0

分Δ>O ,Δ=0,Δ<0三种情况,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c bx ax ++2

>0与c bx ax ++2

<0的解集 一元二次不等式()00022≠<++>++a c bx ax c bx ax 或的解集:

设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根为2121x x x x ≤且、,ac b 42

-=?,则不等式的解

的各种情况如下表:(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86页的表格)

有两相异实根 有两相等实根

[范例讲解]

例2 (课本第87页)求不等式01442

>+-x x 的解集. 解:因为2

10144,0212

===+-=?x x x x 的解是方程.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

21x x 例3 (课本第88页)解不等式0322

>-+-x x . 解:整理,得0322

<+-x x .

因为032,02=+-

<+-x x

的解集是?.

从而,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3.随堂练习

课本第89的练习1(1)、(3)、(5)、(7)

4.课时小结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

①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A=c bx ax ++2

>0(或<0)(a>0) ② 计算判别式?,分析不等式的解的情况: ⅰ.?>0时,求根1x <2x ,??

?<<<><>.

002121x x x A x x x A ,则若;或,则若

ⅱ.?=0时,求根1x =2x =0x ,??

?

??=≤∈<≠>.

00000x x A x A x x A ,则若;,则若的一切实数;

,则若φ

ⅲ.?<0时,方程无解,???∈≤∈>.

00φx A R x A ,则若;,则若

③ 写出解集.

5.评价设计

课本第89页习题3.2[A]组第1题

【板书设计】

【授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授课时间:20 年 月 日(星期 )

课题: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第2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进一步熟练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一题多解的能力,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态与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同时体会从不同侧面观察同一事物思想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1.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步骤——课本第86页的表格

2.讲授新课

[范例讲解]

例1某种牌号的汽车在水泥路面上的刹车距离s m 和汽车的速度 x km/h 有如下的关系:

2

1120180

s x x =

+ 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测得这种车的刹车距离大于39.5m ,那么这辆汽车刹车前的速度是多少?(精确到

0.01km/h )

解:设这辆汽车刹车前的速度至少为x km/h ,根据题意,我们得到2

1139.520180

x x +>

移项整理得:2

971100x x +->

显然 0> ,方程2

971100x x +-=有两个实数根,即

1288.94,79.94x x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88.94,79.94x x x <->或

在这个实际问题中,x>0,所以这辆汽车刹车前的车速至少为79.94km/h.

例4、一个汽车制造厂引进了一条摩托车整车装配流水线,这条流水线生产的摩托车数量x (辆)与创造的价值y (元)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22220y x x =-+

若这家工厂希望在一个星期内利用这条流水线创收6000元以上,那么它在一个星期内大约应该生产多少辆

摩托车?

解:设在一个星期内大约应该生产x 辆摩托车,根据题意,我们得到

222206000x x -+>

移项整理,得

211030000x x -+<

因为1000=> ,所以方程2

11030000x x -+=有两个实数根

1250,60x x ==

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得不等式的解为:50

3.随堂练习1

课本第89页练习2 [补充例题]

▲ 应用一(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例:设不等式2

10ax bx ++>的解集为13{|1}x x -<<,求a b ? ▲ 应用二(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例:设22{|430},{|280}A x x x B x x x a =-+<=-+-≤,且A B ?,求a 的取值范围. 改:设2

280x x a -+-≤对于一切(1,3)x ∈都成立,求a 的范围.

改:若方程2

280x x a -+-=有两个实根12,x x ,且13x ≥,21x ≤,求a 的范围.

随堂练习2

1、已知二次不等式2

0ax bx c ++<的解集为1132{|}

x x x <>或,求关于x 的不等式2

0cx bx a -+>的解集.

2、若关于m 的不等式2

(21)10mx m x m -++-≥的解集为空集,求m 的取值范围. 改1:解集非空

改2:解集为一切实数

4.课时小结

进一步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一元二次函数的关系

5.评价设计

课本第89页的习题3.2[A]组第3、5题 【板书设计】

【授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授课时间:20 年 月 日(星期 )

课题: §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第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 3.情态与价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与生活,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数学模型 课本第91页的“银行信贷资金分配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让学生经历建立线性规划模型的过程。 在获得探究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形成共识:

2.讲授新课

1.建立二元一次不等式模型 把实际问题 转化 数学问题:

设用于企业贷款的资金为x 元,用于个人贷款的资金为y 元。 (把文字语言 转化 符号语言)

(资金总数为25 000 000元)?25000000x y +≤ (1)

(预计企业贷款创收12%,个人贷款创收10%,共创收30 000元以上)?(12%)x+(10%)y 30000≥ 即

12103000000x y +≥ (2)

(用于企业和个人贷款的资金数额都不能是负值)?0,0x y ≥≥ (3) 将(1)(2)(3)合在一起,得到分配资金应满足的条件:

25000000121030000000,0x y x y x y +≤??

+≥??≥≥?

2.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

(1)二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二元一次不等式。 (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有几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称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x 和y 的取值构成有序实数对(x,y ),所有这样的有序实数对(x,y )构成的集合称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4)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之间的关系: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是有序实数对,而点的坐标也是有序实数对,因此,有序实数对就可以看成是平面内点的坐标,进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就可以看成是直角坐标系内的点构成的集合。 3.探究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的图形 (1)回忆、思考

回忆: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所表示的图形——数轴上的区间 思考:在直角坐标系内,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什么图形? (2)探究

从特殊到一般:

先研究具体的二元一次不等式x-y<6的解集所表示的图形。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x-y=6表示一条直线。平面内所有的点被直线分成三类: 第一类:在直线x-y=6上的点;

第二类:在直线x-y=6左上方的区域内的点; 第三类:在直线x-y=6右下方的区域内的点。

设点是直线x-y=6上的点,选取点,使它的坐标满足不等式x-y<6,请同学们完成课本

并思考:

当点A 与点P 有相同的横坐标时,它们的纵坐标有什么关系? 根据此说说,直线x-y=6左上方的坐标与不等式x-y<6有什么关系? 直线x-y=6右下方点的坐标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不等式x-y<6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x-y=6的左上方;反过来,直线x-y=6左上方的点的坐标都满足不等式x-y<6。

因此,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等式x-y<6表示直线x-y=6左上方的平面区域;如图。 类似的:二元一次不等式x-y>6表示直线x-y=6右下方的区域;如图。 直线叫做这两个区域的边界 由特殊例子推广到一般情况: (3)结论:

二元一次不等式Ax +By +C >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 +By +C =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虚线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

4.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哪个平面区域的判断方法

由于对在直线Ax +By +C =0同一侧的所有点(y x ,),把它的坐标(y x ,)代入Ax +By +C ,所得到实数的符号都相同,所以只需在此直线的某一侧取一特殊点(x 0,y 0),从Ax 0+By 0+C 的正负即可判断Ax +By +C >0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特殊地,当C ≠0时,常把原点作为此特殊点) 【应用举例】

例1 画出不等式44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

解:先画直线44x y +=(画成虚线). 取原点(0,0),代入x +4y -4,∵0+4×0-4=-4<0,

∴原点在44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不等式44x y +<表示的区域如图:

归纳:画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常采用“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的方法。特殊地,当0≠C 时,常把原点作为此特殊点。

变式1、画出不等式1234≤-y x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变式2、画出不等式1≥x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例2 用平面区域表示.不等式组312

2y x x y

<-+??

分析: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点集的交集,因而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

解:不等式312y x <-+表示直线312y x =-+右下方的区域,2x y <表示直线2x y =

右上方的区域,取两区域重叠的部分,如图的阴影部分就表示原不等式组的解集。

归纳: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点集的交集,因而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

变式1、画出不等式04)(12(<+-++)

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 变式2、由直线02=++y x ,012=++y x 和012=++y x 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包括边界)用不等式可表示为 。

3.随堂练习

1、课本第97页的练习1、

2、3

4.课时小结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2.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哪个平面区域的判断方法.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5.评价设计

课本第105页习题3.3[A]组的第1题 【板书设计】

【授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授课时间:20 年 月 日(星期 )

课题: §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第2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

2.过程与方法: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态与价值: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创新。 【教学重点】

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并能把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画出来; 【教学难点】

把实际问题抽象化,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复习引入]

二元一次不等式Ax +By +C >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 +By +C =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虚线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

判断方法:由于对在直线Ax +By +C =0同一侧的所有点(x ,y ),把它的坐标(x ,y )代入Ax +By +C ,所得到实数的符号都相同,所以只需在此直线的某一侧取一特殊点(x 0,y 0),从Ax 0+By 0+C 的正负即可判断Ax +By +C >0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特殊地,当C ≠0时,常把原点作为此特殊点)。 随堂练习1

1、画出不等式2x +y -6<0表示的平面区域.

2、画出不等式组??

?

??≤≥+≥+-3005x 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

2.讲授新课

【应用举例】

例3 某人准备投资 1 200万兴办一所完全中学,对教育市场进行调查后,他得到了下面的数据表格(以班

分别用数学关系式和图形表示上述的限制条件。

解:设开设初中班x 个,开设高中班y 个,根据题意,总共招生班数应限制在20-30之间,所以有

2030x y ≤+≤

考虑到所投资金的限制,得到265422231200x y x y ++?+?≤ 即 240x y +≤ 另外,开设的班数不能为负,则0,0x y ≥≥ 把上面的四个不等式合在一起,得到:

203024000x y x y x y ≤+≤??+≤?

?

≥??≥?

用图形表示这个限制条件,得到如图的平面区域(阴影部分)

例4 一个化肥厂生产甲、乙两种混合肥料,生产1车皮甲种肥料的主要原料是磷酸盐18t ;生产1车皮乙种肥料需要的主要原料是磷酸盐1t,硝酸盐15t,现库存磷酸盐10t 、硝酸盐66t ,在此基础上生产两种混合肥料。列出满足生产条件的数学关系式,并画出相应的平面区域。

解:设x,y 分别为计划生产甲乙两种混合肥料的车皮数,于是满足以下条件:

41018156600x y x y x y +≤??+≤?

?

≥??≥?

在直角坐标系中可表示成如图的平面区域(阴影部分)。

[补充例题]

例1、画出下列不等式表示的区域

(1) 0)1)((≤---y x y x ; (2) x y x 2≤≤

分析:(1)转化为等价的不等式组; (2)注意到不等式的传递性,由x x 2≤,得0≥x ,又用y -代y ,不等式仍成立,区域关于x 轴对称。

解:(1)10010≤-≤????≤--≥-y x y x y x 或?

?

?≥-≤-10

y x y x 矛盾无解,故点),(y x 在一带形区域内(含边界)。 (2) 由x x 2≤,得0≥x ;当0>y 时,有???≥-≤-0

20

y x y x 点),(y x 在一条形区域内(边界);当0≤y ,由

对称性得出。

指出:把非规范形式等价转化为规范不等式组形式便于求解

例2、利用区域求不等式组??

?

??<--<-+>--015530632032y x y x y x 的整数解

分析:不等式组的实数解集为三条直线032:1=--y x l ,0632:2=-+y x l ,01553:3=--y x l 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部(不含边界)。设A l l =?21,B l l =?31,C l l =?32,求得区域内点横坐标范围,取出x 的所有整数值,再代回原不等式组转化为y 的一元不等式组得出相应的y 的整数值。

解:设032:1=--y x l ,0632:2=-+y x l ,01553:3=--y x l ,A l l =?21,B l l =?31,

C l l =?32,∴)43,815(

A ,)3,0(-

B ,)1912,1975(-

C 。于是看出区域内点的横坐标在)19

75

,0(内,取x =1,2,3,当x =1时,代入原不等式组有???

?

?

?

???

-><-<512341y y y ?1512-<<-y ,得y =-2,∴区域内有整点(1,-2)。同理可求得另外三个整点(2,0),(2,-1),(3,-1)。

指出:求不等式的整数解即求区域内的整点是教学中的难点,它为线性规划中求最优整数解作铺垫。常有

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通过打出网络求整点;另一种是本题解答中所采用的,先确定区域内点的横坐标的范围,确定x 的所有整数值,再代回原不等式组,得出y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再确定y 的所有整数值,即先固定x ,再用x 制约y 。

3.随堂练习2

1.(1)1+>x y ; (2).y x >; (3).y x >

2.画出不等式组????

???<≤≥-≥-+5

3006x y 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

3.课本第97页的练习4

4.课时小结

进一步熟悉用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的平面区域。

5.评价设计

1、课本第105页习题3.3[B]组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授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授课时间:20 年 月 日(星期 )

课题: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

第3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过程,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3.情态与价值: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教学难点】

准确求得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复习提问]

1、二元一次不等式0>++C By Ax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什么图形?

2、怎样画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应注意哪些事项?

3、熟记“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方法的内涵。

2.讲授新课

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资源利用、人力调配、生产安排等问题。

1、下面我们就来看有关与生产安排的一个问题:

引例:某工厂有A 、B 两种配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一件甲产品使用4个A 配件耗时1h,每生产一件乙产品使用4个B 配件耗时2h ,该厂每天最多可从配件厂获得16个A 配件和12个B 配件,按每天8h 计算,该厂所有可能的日生产安排是什么? (1)用不等式组表示问题中的限制条件:

设甲、乙两种产品分别生产x 、y 件,又已知条件可得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2841641200

x y x y x y +≤??≤??

≤??≥?≥?? ……………………………………………………………….(1) (2)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如图,图中的阴影部分的整点(坐标为整数的点)就代表所有可能的日生产安排。 (3)提出新问题:

进一步,若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2万元,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3万元,采用哪种生产安排利润最大? (4)尝试解答:

设生产甲产品x 件,乙产品y 件时,工厂获得的利润为z ,则z=2x+3y .这样,上述问题就转化为:

当x,y 满足不等式(1)并且为非负整数时,z 的最大值是多少?

把z=2x+3y 变形为233z y x =-

+,这是斜率为23-,在y 轴上的截距为3

z

的直线。当z 变化时,可以得到一族互相平行的直线,如图,由于这些直线的斜率是确定的,因此只要给定一个点,(例如(1,2)),

就能确定一条直线(2833y x =-+),这说明,截距3

z 可以由平面内的一个点的坐标唯一确定。可以看到,直线233z y x =-+与不等式组(1)的区域的交点满足不等式组(1),而且当截距3

z

最大时,z 取得最大值。

因此,问题可以转化为当直线233

z

y x =-+与不等式组(1)确定的平面区域有公共点时,

在区域内找一个点P ,使直线经过点P 时截距3

z

最大。

(5)获得结果:

由上图可以看出,当实现233z y x =-+金国直线x=4与直线x+2y-8=0的交点M (4,2)时,截距3

z 的值最大,最大值为

14

3

,这时2x+3y=14.所以,每天生产甲产品4件,乙产品2件时,工厂可获得最大利润14万元。

2、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

①线性约束条件:在上述问题中,不等式组是一组变量x 、y 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都是关于x 、y 的一次不等式,故又称线性约束条件.

②线性目标函数:

关于x 、y 的一次式z =2x +y 是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x 、y 的解析式,叫线性目标函数. ③线性规划问题:

一般地,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④可行解、可行域和最优解:

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 ,y )叫可行解. 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

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或最小值的可行解叫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3、 变换条件,加深理解

探究:课本第100页的探究活动

(1) 在上述问题中,如果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3万元,每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2万元,有应当如何安排

生产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在换几组数据试试。

(2) 有上述过程,你能得出最优解与可行域之间的关系吗?

3.随堂练习

1.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 103练习1来掌握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1)求z =2x +y 的最大值,使式中的x 、y 满足约束条件??

?

??-≥≤+≤.1,1,y y x x y

解: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当x =0,y =0时,z =2x +y =0 点(0,0)在直线0l :2x +y =0上. 作一组与直线0l 平行的直线

l :2x +y =t ,t ∈R .

可知,在经过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内的点且平行于l 的直线中,以经过点A (2,-1)的直线所对应的t 最大.

所以z m ax =2×2-1=3.

(2)求z =3x +5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使式中的x 、y 满足约束条件

??

?

??≥-+≤≤+.35,

1,1535y x x y y x 解: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从图示可知,直线3x +5y =t 在经过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内的点时,以经过点(-2,-1)的直线所对应的t 最小,以经过点(

8

17

,89)的直线所对应的t 最大. 所以z m in =3×(-2)+5×(-1)=-11.

z m ax =3×

89+5×8

17=14 4.课时小结

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

(1)寻找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

(2)由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做出可行域; (3)在可行域内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5.评价设计

课本第105页习题[A]组的第2题.

【板书设计】

【授后记】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20 年月日(星期)

课题: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

第4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过程,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3.情态与价值:引发学生学习和使用数学知识的兴趣,发展创新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教学重点】

利用图解法求得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教学难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解决难点的关键是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利用图解法求得最优解。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复习引入]:

1、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虚线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

2、目标函数, 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划问题,可行解,可行域, 最优解:

2.讲授新课

线性规划在实际中的应用:

线性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在两类问题中得到应用,一是在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用它们来完成最多的任务;二是给定一项任务,如何合理安排和规划,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来完成该项任务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线性规划在实际中的一些应用:

[范例讲解]

例5 营养学家指出,成人良好的日常饮食应该至少提供0.075kg的碳水化合物,

0.06kg的蛋白质,0.06kg的脂肪,1kg食物A含有0.105kg碳水化合物,

0.07kg蛋白质,0.14kg脂肪,花费28元;而1kg食物B含有0.105kg碳

水化合物,0.14kg蛋白质,0.07kg脂肪,花费21元。为了满足营养专家

指出的日常饮食要求,同时使花费最低,需要同时食用食物A和食物B多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套教案(非常好的)

(第1课时) 课题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个通项公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根据一些数列的前几项抽象、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三角形数:1,3,6,10,… 正方形数:1,4,9,16,25,… Ⅱ.讲授新课 ⒈ 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注意:⑴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 ⑵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 ⒉ 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n 项,…. 例如,上述例子均是数列,其中①中,“4”是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9”是这个数列中的第6项. ⒊数列的一般形式: ,,,,,321n a a a a ,或简记为{}n a ,其中n a 是数列的第n 项 结合上述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数列及项的定义. ②中,这是一个数列,它的首项是“1”,“ 3 1 ”是这个数列的第“3”项,等等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些数列的每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是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一关系可否用一个公式表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列与项的定义,从而发现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上面的数列②,第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有这样的对应关系: 项 1 51 413121 ↓ ↓ ↓ ↓ ↓ 序号 1 2 3 4 5 这个数的第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可用一个公式:n a n 1 = 来表示其对应关系 即:只要依次用1,2,3…代替公式中的n ,就可以求出该数列相应的各项 结合上述其他例子,练习找其对应关系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学案

数列 1.1数列的概念 预习课本P3~6,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数列?数列的项指什么? (2)数列的一般表示形式是什么? (3)按项数的多少,数列可分为哪两类? (4)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关系? [新知初探] 1.数列的概念 (1)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作数列. (2)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作这个数列的项. (3)数列的表示: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1,a2,a3,…,a n…,简记为数列{a n}.数列的第1项a1,也称首项;a n是数列的第n项,也叫数列的通项. [点睛] (1)数列的定义中要把握两个关键词:“一定次序”与“一列数”.也就是说构成数列的元素是“数”,并且这些数是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即确定的数在确定的位置. (2)项a n与序号n是不同的,数列的项是这个数列中的一个确定的数,而序号是指项在数列中的位次. (3){a n}与a n是不同概念:{a n}表示数列a1,a2,a3,…,a n,…;而a n表示数列{a n}中的第n 项. 2.数列的分类 项数有限的数列叫作有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作无穷数列.

3.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a n 与n 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成a n =f (n ),那么这个式子叫作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点睛] (1)数列的通项公式实际上是一个以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 }为定义域的函数解析式. (2)同所有的函数关系不一定都有解析式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 4.数列的表示方法 数列的表示方法一般有三种:列表法、图像法、解析法. [小试身手]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同一数列的任意两项均不可能相同.( ) (2)数列-1,0,1与数列1,0,-1是同一个数列.( ) (3)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与它的序号有关.( ) 答案:(1)× (2)× (3)√ 2.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1-(-1)n +1 2,则该数列的前4项依次为( ) A .1,0,1,0 B .0,1,0,1 C.12,0,1 2 ,0 D .2,0,2,0 解析:选B 把n =1,2,3,4分别代入a n =1-(-1)n + 12中,依次得到0,1,0,1. 3.已知数列{a n }中,a n =2n +1,那么a 2n =( ) A .2n +1 B .4n -1 C .4n +1 D .4n 解析:选C ∵a n =2n +1,∴a 2n =2(2n )+1=4n +1. 4.数列1,3,6,10,x,21,…中,x 的值是( ) A .12 B .13 C .15 D .16 解析:选C ∵3-1=2,6-3=3,10-6=4, ∴? ???? x -10=5,21-x =6,∴x =15. [典例] (1){0,1,2,3,4};(2)0,1,2,3;(3)0,1,2,3,4,…; (4)1,-1,1,-1,1,-1,…;(5)6,6,6,6,6. [解] (1)是集合,不是数列;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

课题:§1.1 集合 1 2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3 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是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4 础上。此外,集合理论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5 课型:新授课 6 课时:1课时 7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8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9 于”关系; 10 (2)牢记常用的数集及其专用的记号。 11 (3)理解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2 (4)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13 法)描述不同的问题。 14 2.过程与方法 15 (1)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16 程,深入理解集合的含义。 17 (2)学生自己归纳本节所学的知识点。 18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9 使学生感受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加学生对数20 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对待不同问题,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21 教学过程: 22 一、引入课题 23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24 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25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26 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27 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28 阅读课本P 2-P 3 内容 29 二、新课教学 30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31 1.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32 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33 总体。 34 2.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35 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36 3.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37

2021年高中数学必修5全册基础知识点复习提纲(全册完整版)

2021年高中数学必修5全册基础知识点复习提纲 (全册完整版) 第一章: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其中R 为AB C ?外接圆的半径) 2sin ,2sin ,2sin ;a R A b R B c R C ?=== sin ,sin ,sin ;222a b c A B C R R R ?= ==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用途:⑴已知三角形两角和任一边,求其它元素; ⑵已知三角形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它元素。 2、余弦定理: 222222 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a b ab C ?=+-?=+-??=+-? 222 222222 cos ,2cos ,2cos .2b c a A bc a c b B ac a b c C ab ?+-=?? +-? = ?? ?+-= ?? 用途:⑴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夹角,求其它元素; ⑵已知三角形三边,求其它元素。 做题中两个定理经常结合使用. 3、三角形面积公式:

B ac A bc C ab S ABC sin 2 1 sin 21sin 21=== ? 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ABC 中,有()A B C C A B ππ++=?=-+ 222 C A B π+? =- 222()C A B π?=-+. 5、一个常用结论: 在ABC ?中,sin sin ;a b A B A B >?>?> 若sin 2sin 2,.2 A B A B A B π ==+=则或特别注意,在三角函数中, sin sin A B A B >?>不成立。 第二章:数列 1、数列中n a 与n S 之间的关系: 1 1,(1),(2). n n n S n a S S n -=?=? -≥?注意通项能否合并。 2、等差数列: ⑴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n a -1-n a =d ,(n ≥2,n ∈N +),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⑵等差中项:若三数a A b 、、成等差数列2 a b A +?= ⑶通项公式:1(1)()n m a a n d a n m d =+-=+- 或(n a pn q p q =+、是常数). ⑷前n 项和公式: ()() 11122 n n n n n a a S na d -+=+ = ⑸常用性质: ①若()+∈ +=+N q p n m q p n m ,,,,则q p n m a a a a +=+; ②下标为等差数列的项() ,,,2m k m k k a a a ++,仍组成等差数列;

高中数学必修五-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教案

第三章不等式 必修5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 2.通过了解一些不等式(组)产生的实际背景的前提下,学习不等式的相关内容; 3.理解比较两个实数(代数式)大小的数学思维过程. 二、教学重点: 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难点: 使用不等式(组)正确表示出不等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现实世界和生活中,既有相等关系,又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等等.人们还经常用长与短,高与矮,轻与重,大与小,不超过或不少于等来描述某种客观事物在数量上存在的不等关系. 在数学中,我们用不等式来表示这样的不等关系.

提问: 1.“数量”与“数量”之间存在哪几种关系?(大于、等于、小于). 2.现实生活中,人们是如何描述“不等关系”的呢?(用不等式描述) 引入知识点: 1.不等式的定义: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a b ≥的含义. 不等式a b ≥应读作“a 大于或者等于b ”,其含义是指“或者a >b ,或者a =b ”,等价于“a 不小于b ,即若a >b 或a =b 之中有一个正确,则a b ≥正确. 3.实数比较大小的依据与方法. (1)如果a b -是正数,那么a b >;如果a b -等于零,那么a b =;如果a b -是负数,那么a b <.反之也成立,就是(a b ->0?a >b ;a b -=0?a =b ;a b -<0?a

高中数学必修5试题及详细答案

期末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等差数列3,7,11,…中,第5项为( ). A .15 B .18 C .19 D .23 2.数列{a n }中,如果n a =3n (n =1,2,3,…) ,那么这个数列是( ). A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B .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C .首项为3的等比数列 D .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 3.等差数列{a n }中,a 2+a 6=8,a 3+a 4=3,那么它的公差是( ). A .4 B .5 C .6 D .7 4.△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3,b =4,∠C =60°,则c 的值等于( ). A .5 B .13 C .13 D .37 5.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2a n +1(n ∈N +),那么a 4的值为( ). A .4 B .8 C .15 D .31 6.△ABC 中,如果A a tan =B b tan =C c tan ,那么△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7.如果a >b >0,t >0,设M =b a ,N =t b t a ++,那么( ). A .M >N B .M <N C .M =N D .M 与N 的大小关系随t 的变化而变化 8.如果{a n }为递增数列,则{a n }的通项公式可以为( ). A .a n =-2n +3 B .a n =-n 2-3n +1 C .a n = n 21 D .a n =1+log 2 n 9.如果a <b <0,那么(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1

第一章解三角形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1正弦定理 知识结构梳理 几何法证明 正弦定理的证明 向量法证明 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 正弦定理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的两种应用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角的对角 解三角形 知识点1 正弦定理及其证明 1正弦定理: 2.正弦定理的证明: (1)向量法证明 (2)平面几何法证明 3.正弦定理的变形 知识点2 正弦定理的应用 1.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2.应用正弦定理要注意以下三点: (1) (2) (3) 知识点3 解三角形

1.1.2余弦定理 知识点1 余弦定理 1. 余弦定理的概念 2. 余弦定理的推论 3. 余弦定理能解决的一些问题: 4. 理解应用余弦定理应注意以下四点: (1) (2) (3) (4) 知识点2 余弦定理的的证明 证法1: 证法2: 知识点3 余弦定理的简单应用 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解三角的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可以求第三边,进而求出其他角。 例1(山东高考)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tanC=73. (1) 求C cos ; (2) 若 =2 5 ,且a+b=9,求c.

1.2应用举例 知识点1 有关名词、术语 (1)仰角和俯角: (2)方位角: 知识点2 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思路 (1)读懂题意,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已知和所求,准确理解应用题中的有关术语、名称,如仰角、俯角、视角、方位角等,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解三角形模型; (3)合理选择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 (4)将三角形的解还原为实际问题,注意实际问题中的单位、结果要求近似等。 1.3实习作业 实习作业的方法步骤 (1)首先要准备皮尺、测角仪器,然后选定测量的现场(或模拟现场),再收集测量数据,最后解决问题,完成实习报告。要注意测量的数据应尽量做到准确,为此可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要有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设计实施方案,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整理信息。 (2)实习作业中的选取问题,一般有:○1距离问题,如从一个可到达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点之间的距离,或两个不可到达点之间的距离;②高度问题,如求有关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度问题。一般的解决方法就是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的含义。 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方法及相互关系。 3.熟记有关数集的专用符号。 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含义 教学难点:集合含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 教学过程: 引入问题 (I)提出问题 问题1:班级有20名男生,16名女生,问班级一共多少人? 问题2:某次运动会上,班级有20人参加田赛,16人参加径赛,问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 讨论问题:按小组讨论。 归纳总结:问题2已无法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这是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用集合的语言加以描述(板书标题)。 复习问题 x-< 问题3: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数集,点集)(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73的解的集合,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等等)。(II)讲授新课 1.集合含义 通过以上实例,指出: (1)含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 说明:在初中几何中,点,线,面都是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同样集合也是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只可描述,不可定义。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问题4:由此上述例中集合的元素分别是什么? 2. 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由以上四个问题可知,集合元素具有三个特征: (1) 确定性: 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a 是某一具体的对象,则a 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成立。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的数”,“平面点P 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若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称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若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则称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如A={2,4,8,16},则4∈A ,8∈A ,32?A.(请学生填充)。 (2) 互异性:即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说明: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对象.因此,以后提到集合中的两个元素时,一定是指两个不同的元素. 如:方程(x-2)(x-1)2 =0的解集表示为{1,-2 },而不是{ 1,1,-2 } (3)无序性: 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 3.常见数集的专用符号 (III )课堂练习 (IV )课时小结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中,确定性可用于判定某些对象是否是给定集合的元素,互异性可用于简化集合的表示,无序性可用于判定集合的关系。

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电子课本(人教版)

高中数学必修5_教材电子课本(人教 版).pdf 篇一: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1 第一章集合和函数概念 1.1 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和表示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2 函数及其表示 1.2.1 函数的概念 1.2.2 函数的表示法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 单调性和最大(小)值 1.3.2 奇偶性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 2.1 指数函数 2.1.1 指数和指数幂的运算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2.2 对数函数

2.2.1 对数和对数运算(一) 2.2.1 对数和对数运算(二)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2.3 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使用 3.1 函数和方程 3.1.1 方程的根和函数的零点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2 函数模型及其使用1 2 3 4 5 篇二: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目录 必修一、二、四、五章节内容 必修一必修四 第一章集合和函数的概念第一章三角函数1.1 集合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函数及其表示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 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使用 3.1 函数和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使用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使用举例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方法2.2 等差数列2.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2.4 等比数列2.5 等比数列前n 项和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和不等式3.2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及其解法3.4 基本不等式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5 函数y=Asin(?x+?)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使用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 平面向量使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和差的正弦、余弦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间的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和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和距离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课题:§1.1 集合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 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 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 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 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 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 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 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 P-P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 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 也简称集。 ——————————————第 1 页(共 70页)——————————————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套教案

第一章解三角形 章节总体设计 (一)要求 本章的中心内容是如何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工具,最后落实在解三角形的应用上。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当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能够熟练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 (二)编写意图与特色 1.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章重视与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并且在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示范、引导。本章的两个主要数学结论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它们都是关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结论。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边角关系的定性的知识,就是“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如果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两条对应边及其所夹的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科书在引入正弦定理内容时,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提出探究性问题:“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我们是否能得到这个边、角的关系准确量化的表示呢?”,在引入余弦定理内容时,提出探究性问题“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所夹的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个三角形是大小、形状完全确定的三角形.我们仍然从量化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也就是研究如何从已知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计算出三角形的另一边和两个角的问题。”设置这些问题,都是为了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2.注意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 加强与前后各章教学内容的联系,注意复习和应用已学内容,并为后续章节教学内容做好准备,能使整套教科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提高教学效益,并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本章内容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基本关系,已知三角形的边和角相等判定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有着密切联系。教科书在引入正弦定理内容时,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提出探究性问题“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我们是否能得到这个边、角的关系准确量化的表示呢?”,在引入余弦定理内容时,提出探究性问题“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所夹的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个三角形是大小、形状完全确定的三角形.我们仍然从量化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也就是研究如何从已知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计算出三角形的另一边和两个角的问题。”这样,从联系的观点,从新的角度看过去的问题,使学生对于过去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使新知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五学案(全套)

加油吧,少年,拼一次,无怨无悔! 高二数学必修五全套学案 §1.1.1 正弦定理 学习目标 1. 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 2. 掌握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 3. 会运用正弦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试验:固定?ABC的边CB及∠B,使边AC绕着顶点C转动. 思考:∠C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显然,边AB的长度随着其对角∠C的大小的增大而.能否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 二、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 探究1: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 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 如图,在Rt?ABC中,设BC=a, AC=b,AB=c,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

有 sin a A c =,sin b B c =,又sin 1c C c ==,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 ( 探究2: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 上的高是CD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有CD =sin sin a B b A =,则sin sin a b A B = , 同理可得sin sin c b C B = , 从而sin sin a b A B = sin c C =. 类似可推出,当?ABC 是钝角三角形时,以上关系式仍然成立.请你试试导. 新知: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 的比相等,即 sin sin a b A B = sin c C =. 试试: (1)在ABC ?中,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 A .sin sin a A b B = B .cos cos a A b B =

(完整版)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5全套教案

课题: §1.1.1正弦定理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共同探究在任意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并进行定理基本应用的实践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思想能力,通过三角形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 ●教学重点 正弦定理的探索和证明及其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如图1.1-1,固定?ABC 的边CB 及∠B ,使边AC 绕着顶点C 转动。 A 思考:∠C 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 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显然,边AB 的长度随着其对角∠C 的大小的增大而增大。能否 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 C B Ⅱ.讲授新课 [探索研究] (图1.1-1) 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如图1.1-2,在Rt ?ABC 中,设BC=a,AC=b,AB=c,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 义 , 有 sin a A c =, sin b B c =,又sin 1c C c == , A 则sin sin sin a b c c A B C = = = b c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 C a B (图1.1-2) 思考: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由学生讨论、分析)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如图1.1-3,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 上的高是CD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CD=sin sin a B b A =,则sin sin a b A B = , C 同理可得sin sin c b C B = , b a 从而 sin sin a b A B = sin c C = A c B

高中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 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1.2.1函数的概念 §1.2.2映射 §1.2.2函数的表示法 §1.3.1函数的单调性 §1.3.1函数的最大(小)值 §1.3.2函数的奇偶性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指数(2) §2.1.1指数(3)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二课时)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三课时)§2.3幂函数 §第2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1)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2)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3)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 课标要求: 本章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学生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 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本章把函数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来学习,强调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 . 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 2. 理解集合的表示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6.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 7.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 8. 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了解函数构成的三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体会函数是一种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并熟练使用区间表示法 . 9. 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恰当地进行选择;会用描点法画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 10.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 结合熟悉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含义,通过具体函数的图象,初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 12. 学会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13. 通过实习作业,使学生初步了解对数学发展有过重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解生活中的函数实例. 二. 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 1. 教材不涉及集合论理论,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从而体会集合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材力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数学知识,通过列举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材突出了函数概念的背景教学,强调从实例出发,让学生对函数概念有充分的感性基础,再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抽象出函数概念,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有利于培

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应用举例

课题: §2.2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第一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的实际问题,了解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 过程与方法:首先通过巧妙的设疑,顺利地引导新课,为以后的几节课做良好铺垫。其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探索猜想——总结规律——反馈训练”的教学过程,根据大纲要求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铺开例题,设计变式,同时通过多媒体、图形观察等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解法,能够类比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例2这样的开放性题目要鼓励学生讨论,开放多种思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适当的指点和矫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数学符号表达题意和应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逐个解决三角形,得到实际问题的解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建立数学模型,画出示意图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1、[复习旧知] 复习提问什么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它们可以解决哪些类型的三角形? 2、[设置情境] 请学生回答完后再提问:前面引言第一章“解三角形”中,我们遇到这么一个问题,“遥不可及的月亮离我们地球究竟有多远呢?”在古代,天文学家没有先进的仪器就已经估算出了两者的距离,是什么神奇的方法探索到这个奥秘的呢?我们知道,对于未知的距离、高度等,存在着许多可供选择的测量方案,比如可以应用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方法,或借助解直角三角形等等不同的方法,但由于在实际测量问题的真实背景下,某些方法会不能实施。如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不能用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来测量,所以,有些方法会有局限性。于是上面介绍的问题是用以前的方法所不能解决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全套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棱柱相关概念以及棱柱的表示。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五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五教材分析 高三一轮复习已经进入中期,刚刚复习完不等式、数列及解三角形部分,在此将所涉及的教材必修五进行简要的分析。本册教材包含: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三章内容。具体课时分配如下:第一章解三角形8课时 第二章数列12课时 第三章不等式16课时 本模块的地位和内容: 解三角形在数学中有一定的应用,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在本模中,学生该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发展并掌握三角形中的变长与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认识到运用它们可以理解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种数列模型,探索并掌握他们一些几门数量关系,感受这两种数列模型的管饭运用,并利用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不等关系与相等关系都是客观事物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数学探究的重要内容。建立不等观念,处理不等式关系与处理等量问题是同样重要的。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在现实世界和 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式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并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认识基本不等式及其简单应用;体会不等式方程及函数之间的联系。 “解三角形”的主要内榕树介绍三角形的正,余弦定理,及其简单应用。旨在通过对任意三角形变与角之间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以及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常作为解斜三角形的工具,有时也用于立体几何中的求三角形的边,角的计算中。在三角形中,常与三角函数的有关公式的相连联系,解决相关问题。另外,解三角形问题与知识综合,且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因而是高考观察的一个热点,题型一般为选择题,填空题,也可能在中档解答题中出现。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设计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课标三维定向 〖知识与技能〗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掌握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3、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从集合中的元素入手,正确表示集合,结合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学会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领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运用集合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实事求是、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集合表示方法的恰当选择及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阅读课本:P2—6(10分钟)(学生课前预习) 二、核心内容整合 1、为什么要学习集合——现代数学的基础(数学分支) 2、集合的含义:把研究对象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3、集合的特性 (1)确定性。问题:“高个子”能不能构成集合?我国的小河流呢? 〖知识链接〗模糊数学(“模糊数学简介”、“浅谈模糊数学”)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不重复出现。如{1,1,2}不能构成集合 (3)无序性——相等集合,如{1,2} = {2,1} 4、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属于”关系:A a A a ?∈, 5、一些常用数集的记法:N (N * ,N +),Z ,Q ,R 。如:R + 表示什么? 6、集合的表示法: (1)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 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0,1,2,3,4,5,6,7,8,9}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材用书 word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1正弦定理 [提出问题] 如图,在Rt△ABC中,A=30°,斜边c=2. 问题1:求△ABC的其他边和角. 提示:B=60°,C=90°,a=1,b= 3. 问题2:试计算 a sin A, b sin B, c sin C的值,三者有何关系? 提示:a sin A=2,b sin B=3 sin 60°=2, c sin C=2,三者的值相等. 问题3: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类似的结论? 提示:是.如图,∵sin A=a c, ∴a sin A=c. ∵sin B=b c,∴ b sin B=c. ∵sin C=1,∴a sin A= b sin B= c sin C. 问题4:在钝角△ABC中,B=C=30°,b=3,试求其他边和角.提示:如图,△ACD为直角三角形,C=30°,AC=3,

则AD= 3 2,CD= 3 2, BC=3·AB=3,∠BAC=120°. 问题5:问题4中所得数字满足问题3中的结论吗?提示:满足. 问题6:若是锐角三角形,上述结论还成立吗? 提示:成立. [导入新知] 1.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a sin A= b sin B= c sin C. 2.解三角形 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化解疑难] 对正弦定理的理解 (1)适用范围:正弦定理对任意的三角形都成立. (2)结构形式:分子为三角形的边长,分母为相应边所对角的正弦的连等式. (3)揭示规律:正弦定理指出的是三角形中三条边与对应角的正弦之间的一个关系式,它描述了三角形中边与角的一种数量关系. (4)主要功能:正弦定理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转化. [例1]在△ [解]A=180°-(B+C)=180°-(60°+75°)=45°. 由 b sin B= a sin A得b= a sin B sin A= 8×sin 60° sin 45°=46, 由 a sin A= c sin C得c= a sin C sin A= 8×sin 75° sin 45°= 8× 2+6 4 2 2 =4(3+1). ∴A=45°,b=46,c=4(3+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