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空间与居住改善导向的历史街区居住再生——北京旧城若干历史街区的调查与分析

社会空间与居住改善导向的历史街区居住再生——北京旧城若干历史街区的调查与分析

社会空间与居住改善导向的历史街区居住再生——北京旧城若干历史街区的调查与分析
社会空间与居住改善导向的历史街区居住再生——北京旧城若干历史街区的调查与分析

社会空间与居住改善导向的历史街区居住再生

——北京旧城若干历史街区的调查与分析

石炀,边兰春,葛天任

摘要:对什刹海、西四北头条至八条、南锣鼓巷地区的社会空间、居住需求及其产生的物质空间影响进行定量调查与分析。以文献研究、抽样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踏勘测绘结合的方法,分析历史街区保护中适宜的居住改善方式和公共政策引导,提出应尊重居民的意愿和经济社会条件差异,以空间分散、方式多样、小规模渐进的改善方式,改善历史街区的房屋质量风貌和居住条件,引导社会空间结构有序重构,并结合业态引导、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方式,改善历史街区中的社会空间。

关键词:北京旧城历史街区可持续再生社会空间居住改善

1. 概述

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城市对于旧城大规模的改造与更新逐渐结束,进入旧城复兴阶段,提出社会公平和公正(大卫哈维,1973),强调对社会特征的保护(《马丘比丘宪章》,1977),包括生活空间和文化特征(《西安宣言》,2005),注重以人为本(《大家的历史街区》,2008)。这种关注人与空间互动的理念,在城市地理学,社会学,城市生态学等领域,得到普遍的认可(Lefedrve,1979,Dear and Wolch, 1989,Knox,1994,冯建、周一星,2008,),并且在旧城保护工作中用于实践(陈劲松,2004)。

在北京旧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中,自1979年在什刹海地区研究中初步探索“有机更新”,提出保持原有社区结构(吴良镛,1989),重视居住院落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内涵”(吴良镛,1991),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何红雨,1991,谭英,1997,方可,1999,曲蕾,2004),就成为北京旧城历史街区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方向。随着历史文化保护思想的成熟(边兰春,2010),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研究北京旧城更新中的居住问题(张杰,1994,焦怡雪,2003),强调社会结构的更新演替避免剧烈变化,实现渐进和互动(边兰春,井忠杰,2005)的思想,也逐渐形成共识,并以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的方式得到实施(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13),同时也开始尝试对历史街区再生的实践进行社会评估(吕斌,王春,2013)。

北京旧城历史街区划定后十余年来,虽然在文化遗产保护、街区功能和设施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成绩,但仍然存在大量问题(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13)。在近阶段对北京历史街区可持续复兴的系统研究工作中(边兰春,2010),对于保护工作的价值观问题(冯菲菲,2011),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再生问题(吕斌,2014),社会空间重构问题(吴春,2010),居住改善问题(程晓曦,2011,赵幸,2010)、商业化问题(石炀,2011)、公众参与问题(边兰春,喻涛,2011),地下空间利用问题(赵竹君,2013),建筑更新方式问题(贾琦,2013,朱玉静,2013)受到广泛而综合的关注。

不同领域的学者从政治经济因素与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分析旧城保护与复兴中的社会空间重构与文化价值保护问题,从物质空间与公共政策角度探索胡同-四合院的房屋修缮与居住改善策略,其中不乏对传统居住院落再生中的社会问题研究,但对社会导向的传统居住院落再生的跟踪调查和实证解析不多。本文在此背景下,通过不同类型样本的综合调查,分析历史街区中的社会空间与居住改善问题,从社会空间结构变化的适宜方式出发,提出历史街区保护的可行策略。

2.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2.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调查、问卷抽样、访谈、参与观察、踏勘测绘的方法获得多种类型的数据资料,形成北京旧城历史街区整体——三个历史街区——若干典型院落的三个层次的数据基础,以遗产保护与居住改善面临的问题为导向,结合其他相关问题,分析社会结构、居住需求与社会空间的特征与内在关联,提出传统居住院落再生的可行策略与方式。

图1 研究方法

2.3数据说明

2.3.1北京旧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估中的资料

2013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委托清华大学等6家单位,对什刹海、南锣鼓巷、西四北头条至八条等14个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规划实施评估,评估10余年来,历史街区在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社会结构与居民生活、用地与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功能与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与管理、公众参与情况等方面的保护措施与保护效果。本文以评估资料作为总体背景性数据基础。

2.3.2什刹海地区的调查

2009-2014年,笔者参与对什刹海地区的人口、住房、商业发展进行的跟踪调查和实践,参与对什刹海地区500户居民的问卷调查(2013)、1963家商铺进行的踏勘调查(2010)、20个院落的居民访谈调查(2012)和6个院落的整体外迁跟踪调查(2014),参与什刹海住房与环境改善项目(2014)。本文利用该地区数据,分析在商业发展迅速的历史街区中,

商业发展与居住改善、流动人口、本地就业、社会交往等因素的关系。

2.3.3南锣鼓巷地区的调查

2008-2010年,笔者参与对南锣鼓巷地区的业态跟踪调查,获得南锣鼓巷地区的旅游和商业发展数据对比资料(2008,2010)。2014年,笔者参与对南锣鼓巷街区雨儿胡同29号进行的深度调查,包括对院落演进的文献调查,院落房屋质量风貌调查、居民入户访谈、房屋内部测绘等内容。2014年,笔者从北京市规划委获取该地区四条胡同内的人口与住房数据。本文利用该地区的人口、住房、商业发展数据,与单样本深度调查结合,研究历史街区发展过程中,政府、市场、居民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

2.3.4西四北头条至八条地区的调查

2009年,笔者参与对西四地区2319个院落,14638间房屋质量风貌普查,并参与对西四北地区1000户居民进行严格的抽样问卷调查,占本地区居民的20%,对该地区的人口、就业、住房与基础设施、居住满意度、参与修缮以及发展预期等进行调查。同时,对该地区605家店铺进行了全面的踏勘和严格的抽样调查,对120家店铺进行了问卷调查,占该地区总量的20%,对不同业态的空间分布特性、从业群体,服务群体特征进行分析。本文利用该地区资料,分析居住满意度的相关要素,居住与商业发展的关联等问题。

3. 分析与讨论

北京旧城经历了几次重大的社会转型,物质与社会空间相互作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边兰春(2010))。这种变化在新中国成立后整体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冯菲菲(2011))。本文就社会空间结构变化、房屋质量风貌和居住改善需求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历史街区中的外来租住人口在居住人口中已经占较高的比例。居住为主的历史街区,如西四北头条至八条、东四北三条至八条、景山八片等地区,流动人口一般占20%~25%,在商业、居住混合的历史街区,如什刹海、南锣鼓巷、大栅栏的地区,流动人口占比均大于30%,某些地区的比值更高(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13))。因此,本文对于居住人口的研究,包括常住人口与外来租住人口两部分。同时由于外来租住人口与历史街区商业、旅游发展的关系密切,本文将商业、旅游发展以及本地就业也纳入研究对象内。

3.1 历史街区居住再生中的社会问题

3.1.1本地居民的特征

笔者曾对北京旧城社会分层标准的变化进行梳理(石炀,2011),由于历史街区绝大部分常住人口的收入水平、职业和受教育水平低于城市其他地区,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区,具有“倒丁字型”的社会结构特征。同时,在中低收入群体内部,由于户籍、居住时间、年龄的区别,在社会地位、社会互动和生活方式上又具有显著差异。

由于低收入居民群体难以靠自身技能提高收入,而且经济能力不足以支撑向外迁出;另一方面由于土地价格高昂,能够通过购买房屋进入到历史街区的居民大都为高收入群体,从而造成社会结构持续向两极化发展。

表1 历史街区居民的社会分层分析(以什刹海、西四北和大栅栏地区为例)

(数据来源:大栅栏地区数据来自《大栅栏地区规划设计研究》调研数据)

3.1.2流动人口的特征

由于商业发展和房屋租金低廉,历史街区出现大量的外来租住人口,但这些群体的出现,并未改善历史街区的社会结构。一方面,外来租住人口与当地居民的交流简单,一般是购物、租赁等单纯的商业活动,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邻里关系;另一方面,带来的卫生、噪音、交通问题,外来租住人口带来的治安等问题,对居民形成较强的干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问题的产生。

外来租住人口一般为非京籍,年龄层主要集中在20-40岁的青壮年,家庭结构主要为夫妇2人或带老人孩子的“2+1+1”形式,多在附近就业,家庭收入并不低于本地居民的家庭收入,但需承担更高的租金、医疗、教育支出,不享受社会福利,不享有本地文化设施,收入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住房不稳定且不具有获得房屋补偿的权利,因此实际的生活水平远低于本地居民(据什刹海地区调查问卷)。另外由于居住时间较短,流动性大,租户之间、

租户与居民之间很难建立信任,租户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与亲朋好友的联系、情感的交流以及公民参与权利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外来租住人口的增加,本质上是另一种中低阶层的进入,加剧了历史街区中“倒丁字型”社会结构的情况,在历史街区业态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在持续恶化,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表2 流动人口的经济社会情况(以雨儿胡同29号院为例)

(数据来源:据东城区规划局提供数据整理)

月收入/元0 3000以下3000-4000 4000-5000 5000-6000 6000以上人数 1 2 6 3 2 3 年龄2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70岁70岁以上人数 2 9 2 0 2 2

3.2 居住、就业与社会空间

3.2.1商业发展的本地就业影响

在历史街区的居住片区内部,往往形成一条或若干条居民经营、服务本地居民的生活服务型胡同,在历史街区的主要胡同,形成外来人口密集的商业街道。当商业是以服务游客为主时,其从业者多是外来人口,与居民的联系非常弱,即从业、消费群体都是外来人口,当商业是服务本地居民时,本地居民承担了其中较为简单的便利店、餐饮等内容,而维修、理发等也会由外来人口承担。(石炀,2011)

市场作用下,“10元店”、“义乌店”、“酒吧咖啡”等业态出现无序蔓延的状况,一批与传统文化不相关的产业类型占据了历史街区的公共空间,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未经技能培训的低收入雇工”,进而这一批谋生的低收入群体进入居住院落的内部空间,加剧了居住空间不足的情况。商业和旅游发展对居民产生了强烈的干扰,在什刹海地区居民调查中,51%的居民认为商业和旅游对生活的影响较大或非常大,即使在西四北地区这样的居住型历史街区中,支持对胡同-四合院发展商业的居民比例也仅为22%,居民最担心的负面因素主要有卫生环境下降(19%)、营业时间太晚影响休息(20%)、不安全因素(22%)和交通拥堵(21%)四个方面。

2013年对什刹海地区的抽样调查显示,41家商户中仅有2家雇佣本地居民;对36位三轮车夫的抽样调查中没有一位是本地居民;2009年对白塔寺地区的抽样调查中,生活型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为本地居民(54%)、附近地区居民(17%)、外来租住人口(29%),2010

年对南锣鼓巷的业态调查,152家店铺中仅12家(8%)由本地居民经营或雇佣本地居民。

历史街区的商业发展尚未实现居民、商户、游客之间的社会互动,历史街区中的居民就业与旅游和商业的发展关联度很低,缺乏利益共享机制。一方面生活服务型商业内向发展,居民作为主要从业和服务对象,一方面旅游和商业迅速发展,但对本地就业和居民生活改善缺乏带动作用,而且损害了居民的生活环境,逐渐加重了外来群体与居民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3.2.2居住空间中的社会交往

历史街区中的居住空间和居住群体在持续发生变化,并对居民之间、居住-租户之间的社会关系产生影响。调查表明,居民中居住20年以上的家庭占75%以上,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交往网络,邻里关系密切,但居民与外来租住人口的社会交往很少,对外来人口的不信任感强,形成比较明显的社会排斥。同时,对外来租户的访谈调查表明,租户-租户之间的社会联系同样很少,除工作外,外来租住群体在居住空间中基本不存在社会交往。

老龄化带来的远期人口自然变化预期,以及大量第二代、第三代居民自主迁出的综合影响下,会引起居住院落中的活力下降,而租户(往往是年轻人)对于提高居住院落乃至历史街区的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商业发展缺乏引导,从业者的教育与收入水平低,这类群体就近租住,与居民之间难以建立信任,虽然年龄构成得到改善,但社会的融合互动仍存在较大问题。

以雨儿胡同29号院为例,1958年经租房政策出台,原户主王秀云将房本上缴后,与分到房子的东城区检察院职工共同生活。20世纪70年代,文革知青返城和唐山大地震等原因,院落内居民进一步增加。1980-2000年,东城区检察院职工集体迁出了29号院,来自旧城其他地区的家庭陆续迁移至此。2000年后,南锣鼓巷商业繁荣,部分居民购房外迁居住,附近就业的外来人口陆续开始在院落内租房居住,但并不与院落内其他居民或其他租户产生社会联系。29号院的例子充分说明了60余年来,院落中物质空间变化与社会空间在相互影响中发生变化。

考虑居住院落中社会内生机制,公共管理政策应加强对房屋出租的管理,促进居民与租户的信任和互动,以推进社会融合来激发公众参与居住院落的美化运动,以居住院落中的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融合带动院落环境的持续改善。

3.3 居住改善的物质空间影响

3.3.1不同群体的居住需求

居民对居住改善的需求,主要包括住房面积、住房质量与日常生活服务设施等方面,在对什刹海地区进行的调查中,居民对于居住条件最不满的方面集中在三点:居住面积(69%)、房屋质量(45%)、生活设施(49%),其中具体的停车(73%)、卫生间(70%)、澡间(43%)三大问题尤其突出。

根据对流动人口调查的分析(什刹海,2013年),流动人口的租住原因主要因素是工作地点近(37%)、公共设施便利(27%)、房租便宜(24%),对胡同-四合院居住方式的认同度很低(6%)。反映出大量流动人口的居住需求来自于经济因素,而非物质、文化或社会因素。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对继续租住和租金的担心,流动人口往往并不关心甚至不希望进行住房条件的改善。

3.3.2两大突出居住需求:住房面积、生活设施

对住房面积的调查显示,什刹海地区人均住房面积(产权房屋)约8平方米,南锣鼓巷人均住房面积(产权房屋)约7平方米(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13);在以上地区,加建房面积均超过产权面积的50%;因此两个地区人均实际住房面积约11~12平方米。其中加建房屋主要作为厨房和卧室,是满足居民基本需要的必要空间,在不能以外迁或者空间改造的方式根本解决厨房、卫浴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情况下,加建房屋在功能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对住房面积需求的调查显示(西四北地区,2009),人均实际住房面积达到15平方米左右,居住满意程度就出现较大的提升。通过对居住空间的测绘和访谈,以及户型的研究,小而全的,具有独立厨房、厕所、浴室的户型方式更适合历史街区的实际需求。简言之,在对居住面积进行少量的提高之后,生活设施改善是居住改善的关键。

该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解释:

i.住房面积不足的问题由来已久,且与居民自身代际人口增长相关,在历史街区中,

居民对住房面积的预期值偏低。而如果外迁至其他地区,该预期值会显著提高至

家庭居住面积为90~110平方米(程晓曦,2011)。

ii.日常生活中,生活相关设施问题直接影响基本生活问题,尤其是厨房和厕所,经过加建房屋,居民基本具有厨房,而在老年化明显的情况,公共厕所难以满足日常

的基本需要,独立厕所在居住改善中显得尤其迫切。

3.3.3居住需求的空间分布

根据对居民问卷调查的分析(白塔寺地区,2009年),影响居住满意度的因素是综合多样的,包括住房面积、房屋产权、房屋质量、生活设施、居住年限、居民年龄、居民收入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在街区内部、院落内部均呈现明显的碎片化,整体满意度偏低,但并未形成集中的低满意度地区,居住舒适情况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碎片化分布特征。

根据以上的分析,在恢复传统院落风貌、满足居民实际需求的双重要求下,分散、灵活的,以院落甚至建筑为实施单元的,积极利用地下空间适当增加使用面积的,以改善生活设施为主的居住改善方式,是传统居住院落再生的合理方向。

表3 西四北与白塔寺地区居住满意群体的属性分析

影响满意度的要素居住满意人群中的比例整个地区比例私房户35% 16%

50岁以上(答卷人年龄)77% 56%

居住时间(1960年以前)57% 40% 中等收入以上17% 8%

家庭居住面积大于40平方

44% 22%

人均居住面积大于15平方

44% 25%

合理补偿下外迁倾向6% 15%

自行修缮房屋倾向52% 37%

图2 居住满意情况的碎片化分布(以收入要素的空间分布为例)

3.3.4居住改善的方式分析

由于长时期内产权制度不明晰,居民自发的改善行动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和鼓励,造成了居民“等、靠、要”的依赖心理,认为居住改善工作应该由政府或由政府委托开发商全部承担的居民占76%,认可政府、市场、居民三方合作进行居住改善的就居民仅为19%(什刹海,2013)。同时受周边院落和自身建筑质量风貌条件的影响,对居住院落采取一刀切的全面更新或者拆除加建的方式改善院落风貌均难以真正实现。

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尊重院落质量风貌评估的基础上,以居民留住——外迁意愿为基础,分类对不同居住院落进行居住改善。

表4 社会导向的居住院落改善方式

居民完全迁出居民部分迁出居民完全留住

4 结论

居民改善居住的需求是相似的,但由于经济社会属性的差别,在改善方式的倾向上是复杂而多样的,主动参与改善的动力和能力的差别更加巨大,在这方面,什刹海地区大小石碑胡同探讨的居住再生方式值得借鉴,即采取更新与改造结合的多样化的空间改善方式,以公共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操作方式,尊重居民外迁与留住意愿、灵活分散渐进的整体策略,实现居住改善和院落再生。

业态的改变引起从业群体的变化,进而会改变历史街区中租户的社会构成,从重塑社会结构的角度,对业态的管理应当从增加本地居民就业和参与度、对雇工有较高的技能和文化意识要求、具有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等方面加强引导。

对北京旧城整体保护的研究卷帙浩繁,本文仅从居住改善及其相关的社会空间角度探讨和研究,难免挂一漏万,而且由于篇幅原因,对传统居住院落的文化价值分析,对不同类型

院落的划分方式,对居住改善的标准探讨以及公众参与的可行路径等诸多相关方面都缺乏应有的探讨。惟愿在北京旧城的整体保护中,重视社会延续与民生改善问题的研究能持续进行,在实现物质空间改善、文化复兴的同时,兼顾社会空间结构的合理有序变化,实现可持续的旧城复兴。

参考文献

1.大卫?哈维著,黄煜稳译,巴黎城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P222,P233,P247. 2.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译,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P251,P233,P283~P295,P742,P754.

3.戴维?迈尔斯著,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P229,P435~P438. 4.边兰春. 北京旧城保护的整体性城市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5.石炀.基于社会转型与产业发展的北京历史街区保护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6.冯斐菲. 让旧城的魅力再现——关于北京旧城保护及特色彰显的思考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7.程晓曦. 混合居住视角下的北京旧城居住密度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8.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Z],2004年.

9.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估[Z],2013年.

10.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估,2013年. 11.吴良镛,北京旧城居住区的整治途径-城市细胞的有机更新与新四合院的探索,《建筑学报》 1989年07期

12.边兰春,井忠杰.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探索和思考——以什刹海烟袋斜街地区保护规划为例. 城市规划,2005.09

13.邵磊.北京旧城传统街区居民分化状况与保护更新政策思考——以什刹海烟袋斜街地区保护更新为例.北京规划建设,2005.07

14.冯健,周一星.郊区化进程中北京城市内部迁居及相关空间行为——基于千份问卷调查的分析. 地理研究,2004.04

15.张杰,王丽方.通过小规模逐步整治改造实现历史街区的环境与社区文脉的继承和发展.城市规划,1999,(2)

16.焦怡雪.社区发展: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改善的可行途径.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7.井忠杰.北京旧城保护中政府干预的实效性研究——以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烟袋斜街地区为例.北京: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4

18.曲蕾.居住整合:北京旧城历史居住区保护与复兴的引导途径.北京: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作者简介

石炀,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边兰春,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葛天任,博士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作者: 学号: 年级: 调查与分析 调研思路 调研报告的分析方法采用调查访谈与理论分析紧密结合的方法。调研过程有文献收集,确定调研方向,实地勘探、获取现状资料 、整理归纳资料 、分析结果。 调查主要采用下列方式、方法:现场勘踏、拍照、观测记录、数据统计分析、定量分析的问卷调查以及定性分析的访谈等,分析评价建立在坚实的数据资料基础上。问卷调查中总样本量为100份,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为82%;访谈中共10名被访者.在表达形式上,每一部分分析都由调查访谈的内容和理论知识两部分结合存在,充分体现了社会调研应联系实际,并最终分析解决问题。调查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宽窄巷子是如何围绕休闲这一主题展开保护与改造,研究其规模、特色、空间处理以及如何与周边历史环境结合,侧重点是接到的尺度比例,如何处理使其更适宜现代人生活,在保护历史遗迹的同时,发展现代空间,不使之冲突。 【摘要】 当代历史建筑与街区保护对历史街区整体和区域的保护理念的强调,不仅强调对历史、艺术价值较高的文物性历史建筑进行原真性保护,而且主张对大量存在的一般性的历史建筑、街区以及存在期间的文化内容、生活方式进行整体的规划保护,同时也要求保持地区活力,瞒住现代生活的要求;重视对历史见证遗产的再利用,对于大量存在的一般性历史建筑既反对大拆大改,也不再主张不做任何变动的保护方式,而是主张保护和发展相结合,保护应到满足现代生活所需的内容。较好的协调保护与历史遗产与现代生活、传统保持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街道尺度; 比例; 公共空间; 改造 前言 李白有诗云:“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在诗圣杜甫眼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人陆游又以“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诗句,真切道出当年成都的优美环境与休闲生活。近年来,成都又先后荣获 调研流程图 深入研究阶段 验证阶段 结题阶段

城市历史景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新思路

城市历史景观——历史街区保护的新思路 ——以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为例 姜滢张弓 【摘要】纵观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进程,从单一的对文物进行保护到保护文物所处的空间环境,人们对自身文明产物的保护逐渐加强,体系日趋完善。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维也纳备忘录》的基础上通过了《关于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宣言》,201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采纳了”城市历史景观”的新建议,这一建议的采纳为城市遗产的保护提出了更为全面的建议,对于街区价值认知突破了以往的物质空间形态,通过对城市历史景观的内在联系及其生成机制认知街区价值。文章以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为例,以城市历史景观为指导,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对历史街区价值的认知及其内在与生成机制进行研究,试探索街区价值认知方法和历史街区的保护的新思路,保护与提升历史街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城市历史景观;历史街区;保护;多学科;福州上下杭;文化 1.传统历史街区保护方法 人类对自身文明产物的保护随着现代文明的发达而日益提高,从1840年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国《历史性建筑法案》开始,世界各国对于自身文明的保护机制逐步完善。 从各国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以及相关的国际会议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是从单一的对文物进行保护开始,逐渐发展到对于文物所处的空间环境进行保护。 “历史街区”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33年的《雅典宪章》中,“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 1987年《华盛顿宪章》提出“历史城区”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不论大小,包括城市、镇、历史中心区和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和人造的环境。……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 我国在1985年由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建议设立“历史性传统街区”,提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等也予以保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来源:北京文博查看次数:4117 时间:2004-7-27 14:48:00 【大中小】【打印】【关闭】 根据北京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在北京市政府批准实施《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的基础上,自2000年7月起,组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12家单位,共同编制了《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这项《规划》制定了统一的规划原则、标准和要求,对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了详细的现状调查、评估分类和规划编制。经过公众参与、两轮规划方案预审及专家审议,《保护规划》已正式获得北京市政府的批准。 1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 保护区的分布与特色 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总用地面积为1038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17%。其中重点保护区用地面积649ha,建设控制区用地面积389ha。加上已由北京市政府批准的旧城内200多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保护与控制地区总用地面积达2383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38%。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有14片分布在旧皇城区内。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北池子、东华门大街、景山东、西、后街、地安门内大街现已演变为以传统居住形态为主的街区,文津街、景山前街、五四大街是旧城内重要的传统文化街;陟山门街是连接北海、景山的一条具有特色的小街。这些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旧皇城传统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区内或街的两侧分布着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保留着大量的四合院住宅,成为故宫、中南海、北海、景山的重要“背景”。 另有7片分布在旧皇城外的内城。西四北头条至八条、东四三条至八条、南锣鼓巷地区建于元代,是胡同系统保留最为完整的传统居住区;什刹海地区是融水面风光、王府、寺庙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地区;国子监地区是以重要文物和寺庙建筑为中心,以传统四合院为衬托的街区;阜成门内大街一直为重要的交通干道,沿街寺庙众多;东交民巷是190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使馆区。 还有4片分布在外城。大栅栏、鲜鱼口地区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商业街区。鲜鱼口街东的草厂三条至九条有北京旧城中密集的南北走向胡同,是传统居住区,东、西琉璃厂是传统商业文化街。 2 保护规划的原则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针对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保护原则。 1)重点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原则

城市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01732580.html, 城市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分析 作者:薛猛 来源:《硅谷》2015年第04期 摘要通过对东风大街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其独特的空间形态及空间机理;指出影响东风大街空间形态的因素;从业态、物态及文态三方面指出东风大街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历史街区;空间形态;空间机理;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5)04-0246-02 1 历史街区概况 1.1 区位情况 东风大街位于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为城市主干路,是街区与外部的主要交通纽带,也是该街区历史最悠久的道路之一,东风大街东起春城大街,西至红旗广场,全长4125米,是该街区东西向最长的道路,三块板路面形式。越野路与日新路之间为东风大街的历史风貌特色区,长1522米,两侧分布有特色街坊。整体而言,由于建筑高度普遍较低,而街道较宽,达到较为合适的街道比例。 1.2 用地情况 东风大街是街区的主要大街,处于街区综合功能区域内,主要有商业、办公、居住等功能,主要集中在东风大街和迎春路交汇处及厂区一号门前,东风大街传统风貌街道很好的适应并能够延续城市功能,此外东风大街在城市交通系统中主要承担了对外的交通功能。东风大街风貌区内的建筑建筑风格以中国传统风格建筑和现代风格建筑为主。 2 空间形态 2.1 外部形态 汽车产业街区内的道路骨架采用方格网布局,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构成整个空间构架。建筑对在这些道路网划分的地块中逐一进行填充,由于地块的划分趋于均质,一块块重复规律的地块产生强烈的秩序感,它成为地块空间各种划分的基本尺度单元,建筑以地块为边界形成簇群,以地块为尺度的参照使整个街区在形态上保持了和谐统一。该街区的道路骨架,把厂区和生活区两大功能单元有机的连接起来,同时又把下一级的零散分布的小地块有机的联系起来,反映出该街区特征鲜明的城市肌理。其路网结构以东风大街作为总体布局的主脊骨骼,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沿东风大街平行布置。

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具有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但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建设中面临诸多的问题和矛盾。针对当前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本文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总结并分析了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城市化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完整面貌早已改观,但许多城市中至今仍然保存着一些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历史文化街区保存有大量的历史建筑甚至成片的历史街巷,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历史文化街区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城市悠久历史文化的实物例证,得到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当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现状 当前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的局面比较复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是由于剧烈的社会变革,历史文化街区的许多历史建筑的产权发生了变化,长期缺乏有效的维护和保养,传统木构建筑如果缺乏维护和保养,保存的时间有限,要维持其基本使用功能已很困难,有的甚至已经成了危房,却得不到维修。历史文化街区的有些部位已经挤进了新建的现代建筑,风格的统一性和景观的连续性遭到了破坏。并且由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交通方式的改变,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商业、手工业渐渐衰退,被商业大潮逐渐淹没,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历史文化街区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二是历史文化街区现有建筑和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居民改善生活条件与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完善造成乱搭乱建等损害历史建筑及其传统风貌的现象不断增多。又反过来造成环境质量的低下,一些居民迁居他处,有的历史建筑长期闲置。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后,原住民多被迁出散落他处,回迁的比例极低,导致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灭失。历史文化街区有空心化的倾向。 三是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张,开发力度的加大,以及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传统城区地皮的日益减少,历史文化街区越来越受到了开发商的青睐,取得这些土地以“旧城改造”的名义进行房地产开发而获利的事件时有发生。历史文化街区有被蚕食的危险。

城市历史街区风貌的保护与利用

城市历史街区风貌的保护与利用 摘要:为深入研究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原则与方法,本文以“南京1912”为例,对该历史地段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从空间格局、建筑面貌、绿化设施、功能作用四个方面评析了“1912”文化街区的规划手法,对目前城市历史街区的再利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历史街区;“南京1912”;民国文化;建筑;街区改造; 南京是著名的历史古都,文化名城,文化底蕴丰富。2002年南京市政府提出“文化南京”战略,城市开始着手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和重新规划,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规划较好的有“南京1912”休闲街区、“水木秦淮”休闲街区、长江路文化街、夫子庙商业文化街等等,这些街区除保留了各自的文化特点外,现在已是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聚会为一体的时尚休闲商业区,是南京古典与现代文化的传承之地,成为南京城市的标识。 1街区概况 “南京1912”位于南京市长江路与太平北路交汇处。经过三年的改造和完善,现已初具规模,该区由17幢民国风格建筑和“共和”“博爱”“新世纪”“太平洋”4个街心广场组成,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这片青灰色与砖红色相间的建筑群,错落有致地呈L形环绕“总统府”,风格古朴精巧,成为以民国文化为特征的南京长江路文化街的新亮点。 “南京1912”地段的规划,定位类似于上海“新天地”。在规划上,与其它街区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它是一个历史地段,含有一定比例的真实的历史遗存,组合了一些真实性的单体历史建筑。其次它具有整体性:在历史文化价值方面,它作为一个整体,有更强烈的组合的整体价值,即整体效果大于部分之和,在这里,每一个历史建筑可能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都不是很高,但是组合在一起,便具有了较高的文化价值;在视觉环境方面,它可以体现出一种整体的特定的历史气氛,因此,对于这个地块的扩建,在风格上必须与原有建筑统一,不能破坏整体地段的历史文化气氛。该区域的建筑是南京在民国时期的历史遗存,对它的保护同样也是对该时期文化的保护与展示。 2总体规划理念 在对该地段调研之后,笔者对“1912”的规划进行了分析,主要分为以下

历史街区保护中的类型学方法研究

历史街区保护中的类型学方法研究 祝莹 提要本文从城市设计过程中类型学的应用特点出发,通过对杭州大井巷传统街巷群落保护区城市设计过程的分析研究,尝 试运用类型学方法进行保护性城市设计,探索关于历史街区保护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城市设计类型学 文章编号1000 - 3363 (2002) 06 - 0057 - 04 中图分类号TU984. 2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与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大环境,对历史街区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发展越来越深入。要体现“原汁原味”的历史传统风貌,并在传统建筑群落与环境中充分表达出来,仅对历史街区进行功能定位、地块划分、交通组织,以及对传统风貌的保护停留在容积率、密度、建筑高度、色彩、形式及绿地等指标控制上是不够的,还必需进一步深入到城市设计的层次上,建立整体城市设计思想,以高超的城市设计技巧,对重点地段的传统风貌、空间形态做深入具体的探讨,从而增强方案的可操作性来达到既能满足城市历史街区发展的要求,又能将“原汁原味”的历史传统风貌具体化、可视化。 在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即使是在传统文化和宗法观念的历史条件约束下,每一代人仍有权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延续,即不断的推陈出新是中国文化传统得以继承的基本前提。反映在建筑上人们重视并延续的是建筑空间的功能及体验, 而不是建筑物物质形体本身。中国传统建筑木结构的百余年寿命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在连续的文化背景下,建筑虽然在不断更新,但只要格局不变,风貌永存,就足够令人产生认同感和历史意识了。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冲突,在保存传统建筑形态的前提下转变内在功能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呢? 在历史街区保护性城市设计过程中合理运用类型学策略,探索城市、街道、建筑类型抽象化与具体化的互动关系,发掘历史街区中传统建筑与环境的个性以及其具备的地区性特征在居住人群中的心理积淀,对于达到上述平衡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类型学作为建筑及规划领域内一种分类组合的方法理论,具有深刻的哲学基础和丰富多彩的方法体系,它的符合地域性及历史文化的特征对建筑和城市的实践已经起到相当大的影响。通过类型学概念,既可以研究传统建筑形式特征的历史变化与发展,又可以研究建筑与建筑群的空间组合关系及城市形态的延续。维特考尔(L. Wittkower) 把建筑类型作为特定时间内起作用的文化影响,通过建筑类型的比较重新发掘并运用曾经存在并起作用的文化影响。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 Rossi) 则在发展类型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罗西看来, “城市作为集体记忆的所在地,是交织着历史的和个人的记录的所在”, “类型学是研究构成都市、城市, 或建筑的元素之中揭示永恒关注主题的原型”, “应建立起建筑的类型以确定城市的形态结构”①。 在类型学中,历史性传统建筑要素形成了人们在建筑文化上的“集体无意识”而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无论城市形态如何发展变化,一旦人们的记忆被某些类似性城市片段所触发,传统就能在个人的记忆中呈现出来。通常居住在同一社区人们的集体无意识和对传统的记忆具有共同点和相似之处,至于如何去触发人们的这种思绪,就与类型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类型选择和类型处理息息相关了。建筑的深层结构———类型中存在着的大量的社会文化积累,只有通过对建筑类型的研究,才能探询到建筑现象的根源,并进而将之反映到建筑的表层结构———形式上。同样,通过研究城市的深层结构———“集体记忆”,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在城市的表层结构———街区及建筑的组织或结构中将之表现出来,既能满足传统建筑

历史街区保护文件回顾

历史街区保护文件回顾: 1933年《雅典宪章》 由CIAM编制 关于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保存好代表某一时期的、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具有教育今人和后代的重要意义。 1964年《威尼斯宪章》 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 更明确提出了保护历史环境的重要性,并提出必须把文物建筑所在的地段当作专门注意的对象,要保护它们的整体性。首次提出历史街区概念1976年《内罗毕建议》 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进一步拓展了保护的内涵,明确指出了保护历史街区的作用和价值。1987年《华盛顿宪章》 ICOMOS(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人员国际会议) 再次对保护“历史地段”的概念做了修正和补充,文件指明了“历史地段”应该保护的五项内容,即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包括体量、形式、风格、材料、色彩、装饰等;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与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该地段历史上的功能和作用。 1994年《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 ICOMOS 继《威尼斯宪章》后,再一次提出“原真性”一词。将保护的范围扩展到非物质的层面。认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都包含着特定的形式和手段,它们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构成了某项遗产。 1999年《北京宪章》 国际建筑师大会 针对城市建设中的“大发展”和“大破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人居环境”的概念,提倡“宜将新区规划设计、旧城整治、更新与重建等纳入一个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之中。

从《雅典宪章》到《北京宪章》,国际社会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从纯粹的单体古建筑保护延伸到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原真性”保护。在国内,对历史街区保护也经历了从“修旧如新’,到“修旧如旧”,再到“修旧如故”,从最初对实物遗存真实性保护到近年对传统的生活方式、习俗等生活真实性的关注.如有认为对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传统生活方式及其生活形态的保护是历史街区保护的核心性问题(张曦,葛听);历史街区保护应“保护原有社区网络结构和生活的真实性”(阮仪三,孙萌);“生活真实性”是历史街区真实性保护的前提和基本内容之一(杨新海)。 《巴拉宪章》 前言 考虑到《国际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宪章》(1964年在威尼斯通过)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五届全体大会决议》(1978年在莫斯科通过)的内容,澳大利亚ICOMOS(ICOMOS澳大利亚委员会)于1979年8月19日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巴拉正式通过了巴拉宪章,并于1981年2月23日、1988年4月23日和1999年11月26日通过了修订案。 巴拉宪章为具有文化意义的地点(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指导,它建立在澳大利亚ICOMOS成员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 保护是对具有文化意义的地点进行整体管理的一部分,这也是一种持续的责任。 宪章的适用者 本宪章旨在为那些需要就具有文化意义的地点提供建议、决策,或承担工作的人,如业主、管理者和监督者,制定一套实践标准。 宪章的使用方式 本宪章是一个整体,许多条款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保护原则中的条款通常会在保护方法和保护实践部分作进一步阐释。为使阅读流畅,宪章中已包含了标题,但这并不成为宪章的组成部分。 本宪章是独立的,但是它的使用和应用将在ICOMOS澳大利亚国家委员会的下列文件中作进一步解释: 《巴拉宪章操作指南:文化意义》 《巴拉宪章操作指南:保护措施》 《巴拉宪章操作指南:从事研究和编写报告的程序》 《与保护有重要意义地点相关的道德规范》

历史街区文化景观

历史街区文化景观 摘要:城市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发生、发展离不开街区中的空间。文章从文化景观的空间构成、空间传承的手法等角度,对城市历史街区文化景现的空间传承实行了内涵及形式的探讨。 关键词:文化景观;历史街区;空间传承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历史的主要承载体,具备文物的特性,需要保持其原真性,所以希望它“不变”;但作为城市街区,它有必须完全融入城市,与城市共生长,否则街区就会死亡而使保护无从谈起,这样它又必须持续地改变。究竟什么要“不变”、什么要“改变”呢? 1文化景观的空间构成 1.1城市格局 格局的特色往往反映一个城市的规划思想。我国很多城市格局构图方正,主次轴线分明,但也有很多因地势变通、灵活的实例,形成别具一格的景观特色。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整体布局方式与它所在城市的布局形式相对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街区的街区布局形式是这个城市传统城市格局的缩影。 1.2传统街巷 传统街巷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中的重要内容,对历史街区的空间布局的影响最为广泛而深刻。历史街区的街巷空间是较为封闭、内向的,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将历史街区内部各个要素在空间上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并协调和有效地发挥城市的诸多功能。例如,街巷在承担交通运输任务的同时,也是组织市井生活空间的主要场所。 1.3空间节点 (1)广场。广场是街区中主要用来实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场所,属于公共开放空间。中国古代城市广场的概念较弱,一般城市没有专门建设

供人们实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广场,广场的功能往往是依附于其他的功能,如依附于庙宇、宗祠等宗教建筑实行祭拜等宗教活动;定期的集市贸易或经常性的实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戏台前提供给人们看戏的空地等等。现在历史街区中留存至今的也多是这个类的庙宇、宗祠和商业性的集市广场。如南京夫子庙广场、山西灵石静升镇文庙广场等。 (2)交通节点。通常是指街巷道路的交叉点。因为传统街区多是在自发的情况下逐渐形成,街巷常常弯折成曲尺形,或是和缓的曲线形。道路的交叉点不是简单的十字形,而多是风车形、丁字形、人字形等相互交错的一种形式,节点的空间景观丰富多变,有些也兼具景观节点的效果。 (3)院落节点。指建筑或围墙围合成的半私密空间,院落节点是外部空间序列的终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中的院落节点空间是与人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地方,也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注重的焦点。 (4)点缀性景观节点。通常指以标志性景观如古井、名木、牌坊、雕塑、碑刻等存有的节点,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重要标志点,人们在这里能够交往、实行信息的传达。 2文化景观的空间传承 对于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传承包括显性景观及隐性景观的传承。显性文化景观是以一定的物质或空间存有,是人们日常能够触及的,所以人们对它们也比较熟知。隐性文化景观是以人们的思想观点、文化要素等为主,有些以一定的物质载体体现其内容,可有些是无形的,体现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一个脉络。本文侧重从显性要素对文化景观的空间传承展开论述。 2.1城市肌理的传承 在我国城市的历史街区中,城市肌理对城市建筑有着极大的控制力,无论建筑的解决方式多么出色,都无法克服它们所在地城市肌理的限制,它是建筑在城市空间深层结构上的形态依据。要传承城市肌理的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常见模式及案例分析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常见模式及案例分析 摘要: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当下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过快的城市更新速度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它们的存在。本文对当下的一些历史街区保护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分别分析了其成功的方式,希望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is instantly many people care about, and the rapid urban renewal rate ha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ir existence.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om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mode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s its successful respectively way, the hope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department. Key words: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update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尤为悠久,很多古老的建筑既见证着我们曾经的辉煌,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此必须予以积极保护。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运动的不断高涨,原有的建筑逐步被高楼大厦所取代,这其中有很多历史建筑也惨遭不幸,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和人文损失,有志之士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积极呼吁相关部门的保护和支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所有人都有足够的认识才是根本之道。 很多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息浓厚,古建筑非常多,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建筑都是成片存在的,我们称之为历史街区,这些历史街区的存在让我们对过去的生活有了很多的理解,价值极大,但是只是单纯的进行保护效果又不好,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护与利用合为一体,使其重换青春,本文即基于这样的目的做了探讨,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我国的历史街区归纳而言有以下四种,其一是以古城文化为依托发展文化经济的历史街区,如丽江、平遥等均通过政府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伤修缮,成为了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其二是处于城市黄金地段的老商业街区和办公街区的“置换”,典型案例就是上海的外滩。其三是以艺术家自发改造为主的产业建筑历史街区,最初是在上海,一些艺术家在苏州河沿岸地区自发改造的中小型产业建筑遗产成为了艺术家的工作室,随后在北京、杭州、成都出现了有类似的项目。其四是城市居住型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改造,最典型的就是上海的“新天地”,随后这一模式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历史街区保护模式的研究

历史街区保护模式的研究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模式的剖析,提出昆明文明街区历史街区的保护途径——“有机渗透型”模式,首先对文明街区内的遗产进行调研与评估,然后从街巷格局、交通、文脉等方面加以分析,希望对今后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有所裨益。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模式;昆明文明街片区;历史风貌;文脉 1、引言 历史街区的概念源于1933年现代建筑协会国际雅典会议,会议上通过的《雅典宪章》中指出:由历史建筑群及历史文化遗址所组成的区域称之为历史街区。 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的记忆,它们所构成的整体景观,显示一个城市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典型场景。历史街区作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却随着现今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历史街区与现代城市文脉的割裂,昔日历史老街的场景已经远离我们的记忆。 作为昆明唯一现存的历史文化街区,文明街片区虽保留着老昆明原有的市井生活与商业习俗,但随着城市化的暗涌:外来人口入住、房屋年久失修……导致现在的文明街街区与周围街巷的发展格格不入,甚至面临着被重建的命运。针对昆明文明街街区形势,结合当前国内外历史街区的保护模式研究,探寻适合于文明街街区发展的模式。 2、国内外保护模式的发展动态 2.1 国外动态 国外历史街区的保护从保护深度、保护范围、保护对象上都经历了一次伟大的变革,从建筑实体的保护衍生为地段乃至整个城市的保护、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及文化形态的保护等等。历史街区的保护已经上升到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具体的的保护形式可分为着眼于城市内部的经济复兴型、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主的环境改造性及着眼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保护型。[1]从保护的运作模式来看,国外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主要是通过民间商业组织得自主行为、政府推动并引导的社区参与、政府主导的市场运作模式来进行保护的。[2] 2.2 国内动态 国内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可以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初期,一直发展到1986年国务院提出“历史文化保护区”,正式提出保护历史街区的概念。对于历史街区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一、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分布与特色 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总用地面积为1038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17%。其中重点保护区用地面积649ha,建设控制区用地面积389ha。加上已由北京市政府批准的旧城内200多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保护与控制地区总用地面积达2383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38%。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有14片分布在旧皇城区内。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北池子、东华门大街、景山东、西、后街、地安门内大街现已演变为以传统居住形态为主的街区;文津街、景山前街、五四大街是旧城内重要的传统文化街;陟山门街是连接北海、景山的一条具有特色的小街。这些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旧皇城传统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区内或街的两侧分布着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保留着大量的四合院住宅,成为故宫、中南海、北海、景山的重要“背景”。 另有7片分布在旧皇城外的内城。西四北头条至八条、东四三条至八条、南锣鼓巷地区建于元代,是胡同系统保留最为完整的传统居住区;什刹海地区是融水面风光、王府、寺庙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地区;国子监地区是以重要文物和寺庙建筑为中心,以传统四合院为衬托的街区;阜成门内大街一直为重要的交通干道,沿街寺庙众多;东交民巷是190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使馆区。 还有4片分布在外城。大栅栏、鲜鱼口地区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商业街区。鲜鱼口街东的草厂三条至九条有北京旧城中密集的南北走向胡同,是传统居住区,东、西琉璃厂是传统商业文化街。 二、保护规划的原则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针对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保护原则。 1、重点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原则 (1) 要根据其性质与特点,保护该街区的整体风貌。 (2) 要保护街区的历史真实性,保存历史遗存和原貌。历史遗存包括文物建筑、传统四合院和其他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及建筑构件。 (3) 其建设要采取“微循环式”的改造模式,循序渐进、逐步改善。 (4) 要积极改善环境质量及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5) 保护工作要积极鼓励公众参与。 2、建设控制区的整治与控制原则 (1) 新建或改建的建筑,要与重点保护区的整体风貌相协调,或不对重点保护区的环境及视觉景观产生不利影响。 (2) 进行新的建设时,要严格控制各地块的用地性质、建筑高度、体量、建筑形式和色彩、容积率、绿地率等。 (3) 进行新的建设时,要避免简单生硬地大拆大建,注意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4) 要注意保存和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传统的街巷、胡同肌理和古树名木。 (5) 什刹海、大栅栏、鲜鱼口地区的建设控制区应参照重点保护区的原则。 三、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和保护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中国有着许多珍贵的历史街区,那是属于城市的记忆,是文化的承载体,记载着城市的历史。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的根,对其保护与更新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建设发展,须知历史街区是不可恢复的。一旦破坏了,就不能挽回。保护历史街区,就是保护我们的城市,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 1 追溯历史街区保护的历史 回顾历史,国际上公认的第一个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1933年)中有一节专门讲述了“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这一概念,但仅仅针对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能代表某时期的建筑物,可以教育人民者;保留其不妨害居民健康者”。其保护古建筑和其历史街区是以对人的关注、对它所定义的城市四大功能之 一的居住为前提的。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文物古迹概念进一步扩大,“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体现出对文物和建筑环境的重视。现代街区的保护法规最早出现在法国,1962年的《马尔罗法令》(《历史街区保护法令》)率先制定了保护历史地段的规定。1976年《内罗毕建议》是真正使历史街区保护达到国际公约,“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庄、老村落以及相似的古迹群”,还包括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立法和行政、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所应该采取的措施。 2 历史街区保护在中国 当代中国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民众混淆了保护历史街区的概念和保护方法。大部分人在认识上对“保护”所包涵的内容不够明确,存在误区,甚至是错误的,

其中不乏政府官员和一些专家。而保护需要有明确的基本认识:首先要把保护文物古迹与保护历史街区区别开来:文物古迹己念物(Monuments)是包括遗址、艺术、墓葬、石刻等建筑物,它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与现代人的物质生活不发生直接的必然联系。对于不同的历史街区中,包含四个要素: 1)街区肌理,主要包括街巷格局、空问形态、历史名称、重要标志物和景观画面等; 2)历史遗存,主要是指历史建筑,也包文献标识码:A括桥梁、河道、堤坝、遗址、古树等; 3)风貌基调,主要包括建筑尺度、色调、各时期的建筑风格特征等; 4)文化内涵,即非物质遗存,主要包括名人、名事、服饰、饮食、生活习性。保护文物古迹的目标,是尽量保存其历史的真实性,即不动或者博物馆式的保护。而保护历史街区的目的是在改善其实用功能的前提下有所变化更新,尽量使其历史要素得到保存延续。但一些地方政府因经济目的、改善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知名度,把些名人故居作为古迹,通过博物馆式的保护(翻新或者整修), 对其周边的建筑却大面积拆除,建适合旅游的配套设施如仿古商业街,不伦不类,真古董被打造成了假古董,原住民被逐步分化肢解,商业的充斥,破坏了原有的历史人文环境。如讨论关注最多的是北京老城区历史街区的保存和更新,城区的大量传统历史街区——四合院、胡同,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所处的环境非常不好:多数老房屋危险残破,或经过多次翻修已失去了原貌;人口密度过大,生活状态和生活品质不理想,居民生活质量很差;许多历史街区内已插入不少质量很差的非传统风貌的永久或半永久建筑,传统风貌已经残缺不全。虽然北京已经做出了一定的行动,圈定并规划了许多历史街区作为保护对象,但形势不容乐观,

001、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估——以北京景山八片(东城区)街区为例介绍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估 ——以北京景山八片(东城区)街区为例 崔琪 摘要:为客观总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以来的经验教训,时隔十多年后再次凝结社会共识,进一步明确街区未来控制和引导方向,2012年至2013年北京市开展了保护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本文以景山八片(东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介绍本次评估工作,总结街区实施情况和保护规划主要作用,重点对保护规划实施以来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深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产权、机制和政策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除完善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外,更为重要的是建立街区常态性保护实施机制。通过保护规划实施模式未来情景分析,推荐适宜历史文化街区的实施模式为政府负责公益性投入的有机更新模式,并提出实施模式机制改革的建议,包括破解产权难题,转变发展方式,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重构街区保护和民生改善的关系,由人口疏解转变为以功能优化为目标,重视居民主导,注重社区营造。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估实施模式实施机制 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组成部分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众多城市均编制保护规划以指导街区的整体保护工作。北京从1999年开始先后公布了旧城33片历史文化街区的名单,并编制完成大多数保护规划,使其成为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但有了保护规划,街区保护是不是就有了保证?时至今日,保护规划实施的实际情况如何?在街区保护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应当怎么办?带着这些疑问,2012年至2013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在京的6家规划设计单位①,创新性地对14片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进行实施评估工作,客观总结其实施以来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街区未来控制和引导方向。笔者有幸参与其中,以景山八片(东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景东街区)为例,阐述本次评估工作。

城市更新过程中历史街区的保护对策研究

城市更新过程中历史街区的保护对策研究 杜扬 【摘要】城市更新过程中,传统历史街区的原真性如何得到切实的保留,风貌和文物保护的工作如何可持续地进行,有必要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就浅议历史街区开发活动中的误区和存在问题,结合国内一些保护实践,以福建厦门同安地区历史街区的文物及风貌建筑的保护情况为例,探讨保护的若干要素控制原则,以及可持续性的保护发展策略,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对策方面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对策;可持续 1.引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生活的城市的面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近年来城市更新的潮流下,由于有着区位条件好、配套设施齐全等多方面的开发优势,位于旧城地段的传统历史街区也往往面临和遭遇着被商业开发甚至拆迁改造的命运。经济利益的驱动,风貌和文物保护意识的淡漠,使得很多历史街区即使作为驻留城市传统记忆和精华历史风貌的载体,依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甚至出现违背相关保护法规而遭到破坏的事件。城市更新过程中,规划工作者、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对保护的理解和对保护力度的把握等,都关系着传统历史街区的历史原真性是否可以得到切实的保留,关系到风貌和文物保护的工作是否可持续和有意义的进行。 2.历史街区开发活动中的误区和存在问题 2.1经济利益驱动导向,重开发,轻保护 近年来见诸于报端媒体的有多起破坏历史风貌建筑的新闻,不少名人故居、历史遗存都因为商业开发行为遭到破坏,但结果却仅仅是被处以罚款了事。专家表示,这种处罚力度根本不足以遏制产权人拆旧建新牟暴利的冲动,政府有关部门的失职和监管的缺位显而易见。[1]历史街区的商业开发行为带来了商业利润和税收,却容易出现开发商、施工单位不能严格执行相关的保护规划,在开发过程中忽视建筑风貌、文物等的保护,甚至产生破坏的情况,如随意拆建,更改历史建筑的外观和结构,不注意控制建设控制范围区内的开发强度等,商业行为本身与保持历史街区的原真性、保持传统的生活面貌等也存在着矛盾。 2.2改造策划内容雷同,缺乏挖掘街区的个性和特色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以台儿庄古城为例 姜玉磊 (枣庄市规划局山东枣庄277100 )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对城市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台儿庄古城,从街区的内在价值和文化内涵出发,通过分析街区的现状问题,指出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必然性,并结合实际提出街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更新的构思和方法措施。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文庙-慈云寺 1 引言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赋存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在保护名城肌理,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更好地进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对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中的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已成为一个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难题。 自国务院1984年公布了第一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我国城市旧城市文化的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如北海市中山路和珠海路的历史老街区的改造,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连绵延续、尺度亲切宜人,其中珠海路骑楼建筑风貌为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骑楼风貌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体现中西建筑文化的历史脉络和古典气氛[1]。但由于缺乏社会的共识和法律的保障,再加上城市开发的压力以及技术观念的落后等因素,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的遗存和风貌仍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有的甚至荡然无存,如香港旧城早已消失就是典型的一例[2]。 2 传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意义 “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可贵,在于它是一部最真实而珍贵的‘历史’。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1866~1952年)曾说过,人写出来的历史只能说是‘现代史’,因为它是现代人写出来的,是以现代的观点来表达的。因此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及其建筑,它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3]。城市是一部具体的真实的人类文化记录薄,建筑便是中国历史的写照[4]。 这些建筑一方面反映了工匠们的建造工艺,另一方面又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时代的建筑风采与建筑文化,其中蕴含着失之不可再得的文化信息资源,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

陈剑飞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 陈剑飞1,张骏2 (1.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哈尔滨150090;2.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150006) 【摘要】以哈尔滨市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设计为例,分析其在城市发展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花园式商业区的规翱与开发、内向型开放空间的发掘与营造、新老建筑风格的对比与协调、历史文化景观的承载与延续等设计目标,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街坊;改造 【中图分类号】Tu一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6864(2007J02一0027—02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生活的城市从空间结构、规划布局到建筑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一些有着深厚渊源的城市传统街区,保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反映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我们把它们称为历史文化街区。或许街区中每一座建筑物都够不上文物保护的级别,但却以整体性的环境风貌记录着城市空问发展的文脉和历史发展的轨迹。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中有价值的文化信息,我们应在规划布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保护与改造措施。 1项目概况 花园街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北起西大直街,南止木介街,东起海关街、红军街,西止耀景街,包括三片四个街坊。本例的改造街坊为哈尔滨待公布的第二批保护街坊,由西大直街、海城街、联发街、北京街围合而成,占地面积3.1公顷。该街坊是1899年沙俄为中东铁路管理中心规划建设的新城的一部分,是中东铁路建设局职员的住宅区,也是哈尔滨市现存唯一比较完整的近代铁路职工住宅街坊,它对了解哈尔滨城市发展史、继承和发展城市文脉具有重要意义。街坊内的居住形态反映早期花园式城市的规划思想,厚墙窄窗的俄罗斯式砖结构单层房屋,体现了严寒地区建筑的个性。街坊内还生长着有百年历史的老榆树约40棵,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和保护价值。 2问题与对策 设计伊始,通过调研、分析,发现街坊现状环境存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街坊内环境比较混乱,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相当一部分建筑已破旧不堪。现状建筑以居住为主,间杂一些公企、市政用地,住户冗杂,街坊内部环境很差,完全破坏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原有特点。 该区前身为沙俄中东铁路建设局的职员住宅,受欧式建筑文化影响较大,但除了区域内两座保存较好的保护建筑外,其余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物均为一层小住宅,规模较小,形式单一,为街坊的整体改造带来一定难度。 街坊地处市区中心,周围商业繁华,如将整个区域完全按现有特点严格保护,将影响此区域的城市活力,制约城市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在借鉴国内外以往旧城改造的成功经验后,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着重从以下三方面提出解决的途径: 环境整治——混沌一整合。对街坊周边历史较为悠久的14栋建筑(包括两座保护建筑)进行保留和修缮,因这些建筑虽有一定程度的损坏,但仍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对那些后期私建、乱建的公企、市政用房及部分无保留价值的民宅予以拆除,并适当加建一定规模的新建筑以保证其开发价值,完成街坊建筑环境的整合。 风格转变——单一一复合。建筑单体的风格、结构、材料、细部等对整个街坊的空间环境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不同时期的建筑应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城市发展的特点。因此,街坊内新加建的建筑应该体现新时期哈尔滨建筑的时代特色,一味仿古、造“假古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功能置换——居住一商业。鉴于本街坊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城市中心商业区),以商业功能置换现状的居住功能有很大益处:一方面商业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并表现出鲜明的群聚性特征;另一方面商业活动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丰富的活跃性,易于实现传统与现代生活的交融与传承。 3改造设计方案 3.1花园式商业区的规划与开发 花园式商业区反映了多元化社会中人们对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和特有情调的真切感受和追求。规划设计在保留原有保护建筑和树木的前提下,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