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沿海城市化和乡村习俗生活变迁书目

近代沿海城市化和乡村习俗生活变迁书目

近代沿海城市化和乡村习俗生活变迁书目
近代沿海城市化和乡村习俗生活变迁书目

近代沿海城市化和乡村习俗生活变迁书目:

1.刘玉才编著:《传承与新变——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物质文明》,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9年。

2.王先明著:《走向社会的历史学——社会史理论问题研究》,开封:河南大学

出版社,2010年。

3.王先明著:《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

社,1997年

4.王先明著:《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续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5.陈国庆,刘莹等编:《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王卫平, 赵晓阳主编:

《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7.刘培平:《社会矛盾与近代中国》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8.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

社,2005年。

9.冯尔康著:《中国社会史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

10.祁金立著:《中国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

版社,2004年。

11.郭世佑,邱巍著:《突破重围——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

版社,2010年。

12.刘方健,史继刚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简明教程》,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

版社,2001年。

13.行龙著:《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14.严昌洪著:《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15.段本洛主编:《苏南近代社会经济史》,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

16.蔡少卿著:《中国近代社会史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年。

17.侯杰著:《<大公报>与近代中国社会》,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杨国强著:《近代中国社会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19.陈华文著:《丧葬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

20.汪玢玲:《中国婚姻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

21.朱和平著:《中国服饰史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22.齐涛主编,倪钟之著:《中国民俗通志》(一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年。

23.钟敬文主编,万建中,李少兵等著:《中国民俗史·民国卷》,北京:人民出

版社,2008年。

24.山东大学、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办,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

学研究所承办:《近现代社会变迁与中国民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

25.仲富兰主编:《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1840-1949 礼仪·乡情·宗教·市

井·行旅·商贸·文体·教育·卫生·服饰·饮食·民居》(四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26.郑师渠主编:《中国文化通史·晚清卷》、《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7.吕思勉著:《中国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8.张昭军,孙燕京主编:《中国近代文化史》,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29.郑永福,吕美颐著:《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

30.【日】石川祯浩主编,袁广泉译:《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北京: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31.冯海发著:《中国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

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32.李良,赵伟军主编:《“两型”社会下城市发展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9年。

3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著:《中国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

34.鲜组德著:《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年。

35.楼培敏主编:《中国城市化:农民、土地与城市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4年。

36.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增订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37.楼培敏主编:《中国城市化:农民、土地与城市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

版社,2004年。

38.汪冬梅著:《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39.费成康著:《中国租界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40.袁继成著:《近代中国租界史稿》,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1.王昌军主编,天津市档案馆编:《近代以来天津城市化进程实录》,天津:天

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42.付燕鸿著:《窝棚中的生命——近代天津城市贫民阶层研究(1860-1937)》,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43.刘志强,张利民主编:《天津史研究论文选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年。

44.周俊旗主编:《民国天津社会生活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年。

45.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租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6年。

46.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編:《滿洲物産物出廻ノ增加ニ就テ》,東京:南滿洲鐵道

株式會社,1919年。

47.【美】纳尔逊·曼弗雷德·布莱克(Nelson Manfred Blake)著,许季鸿等

译《美国社会生活与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48.华庆昭著:《米字旗下的约翰牛——英国人的社会和生活》,北京:中国青年

出版社,2000年。

49.【美】戴维?波普诺著,刘云德,王戈译:《社会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

50.刘文龙,朱鸿博编著:《西半球的裂变——近代拉美与美国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51.

中国乡村变化文献综述(精)

中国乡村变化文献综述 学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已有的研究不仅为后来者提供了方法指导和资料准备,更有助于问题意识的产生。回顾既往的研究,可以发现,对于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个案研究最初多出自于一些社会学家,尤其是人类学家之手,产生了林耀华的《义序的宗族研究》、《金翼》,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等这样一批作品。这些著作多以研究村庄社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为主,同时,也较多地关注了乡村政治的变迁及村庄社会的权威与秩序等问题。 20世纪中期,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学者难以从村庄从事田野调查,不过,仍有一些海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其著述的主要特征是,关注这一时期中国村庄社会的政治变迁,并且将这种变迁置于一个更大的革命化政治时代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如1966年,威廉?韩丁出版了他以40年代革命根据地的调查为基础的《翻身: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纪实》,杨庆堃出版了以广东鹭江村调查为基础的《共产主义过渡初期的一个中国农村》一书,1956年,W?R?葛迪斯来到费孝通所描写过的“江村”,并撰写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对革命前后开玄弓村的社会变化进行了研究。 80年代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学者们重新进入村庄从事田野工作成为可能。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以村庄的叙事作为文本表达方式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如陈佩华、赵文词、安戈1984年合作出版了《陈村:毛泽东时代一个中国农村地区的近代历史》和1992年出版了《当代中国农村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继其之后,黄宗智利用满铁调查资料撰写了《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此外,同样给黄宗智带来巨大学术声誉的还有其后的《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上述颇具影响的研究和著作多为海外学者所作,这很大程度上与这一时期中国大陆严肃的社会科学研究传统缺失有关,重新积聚能量尚需时日。进入90年代以后,一批由本土学者所撰写的村庄研究的个案性著作相继问世,极大地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1997年4月,王铭铭出版了他根据自己对福建安溪县美法村的调查而撰写的《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一书,该书以“国家与社会”理论作为研究框架,所描述的,是几个世纪以来不同的历史在同一个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这一课内容丰富生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从服装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同学即兴表演,不同时期即清朝、民国、当代,不同的服饰及见面怎样打招呼,来体现社会的变迁、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化解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课相关内容掌握的程度,具备的能力。初二学生基本上已经能使用网络查询和下载资料,加上善于表现的个性和急于探究的心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思想新潮、开放,让他们去探究与本课内容中的相关知识,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等基本史实,分析其原因。并通过清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变化。 2、通过对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变迁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得出这是等级观念和思想观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反映民国初年社会变迁的文字、图片等史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表演不同时期称呼的变化,认识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开发教材的伸缩点,使学生不但学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了教育。 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教学活动将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重视教学过程的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更好地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合作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 五、(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 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印发与本课有关的文字、图片等部分资料。 学生准备: 1、利用各种资源(旧服饰、老照片,或图书《老照片》、《百年中国》、《旧中国大博览》)等书籍和资料,或借助互联网,以及观看相应的影视作品如(《西洋镜》、《定军山》等),搜集与本课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加工,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采访社区的老人,了解当时社会变迁情况。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和图片等。 (二)教学过程

乡村社会变迁与权威_秩序的建构_对两部乡村政治研究著作的评价和思考

乡村社会变迁与权威、秩序的建构Ξ ———对两部乡村政治研究著作的评价和思考 徐 勇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一 无论我们对于村民自治给予什么评价,它毕竟给中国的政治社会结构嵌入了一种新的机制,从而引发了新的社会历程和想象。正是通过村民自治,愈来愈多的学者进入乡村社会;正是村民自治研究的深化,乡村治理才作为一个沉寂多年的问题重新为学者所提及并关注;正是由于村民自治的发展,才激发起学者们对整个乡村社会特性、结构以及更宏大问题的思考。对乡村政治社会的学理式研究也因此在20世纪后期兴起,并陆续产生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中心近期推出的《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 结构的变迁》①和《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两部专著应该是这些研究成果的 佼佼之作。 这两部专著都将村庄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都以20世纪的百年变迁为历史背景,都对一个村庄的政治社会在20世纪的变迁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和分析。但是他们所选择的研究对象、研究的路径、运用的研究方法,以至自身经历和特性都有很大的差异。 《岳村政治》的研究对象是湖南省中部的一个村庄。这里是改变整个中国政治面貌的农民革命的发源地,处于国家政治漩涡的中心地带,政治风浪此起彼伏一直相伴于村庄生活。《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则是四川省东部地区的一个山村。尽管这里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政治漩流,但毕竟处于整个国家政治的边缘地带,冲突性的政治更多的犹如闪电风暴,伴随村庄生活的是平和与宁静,因此,在这里也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样式。 《岳村政治》的研究路径是由外向内,由国家到乡村社会,由县到乡,再至村,由此考察中国政治是怎样一步步将一个小村庄结构化于国家政治体系之内的,并分析其结构化过程中村庄自身的反映,从而把握村庄与国家的互动关系。《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的研究路径则是由内向外,由乡土社会到国家,由村庄到乡,再至县,由此考察村庄自身的政治原生形态,并分析当国家政治介入村庄后权威与秩序的更迭,国家对村庄政治的改造和重新塑造。如果说岳村由于在激荡的政治风云中形成的村庄自主性和挑战性使乡村社会与国家处于互动之中,那么,20世纪的双村更多的是国家对乡村社会再塑造的结果,是国家介入乡村社会的产物。所以,在那里,乡村政治缺乏岳村般的激情,但却反映着大多数村庄的常态性。 《岳村政治》的作者在乡村生活过,自身是乡村“熟人社会”的一员。他运用政治社会学的方法,从查阅历史文献数据入手,一步步进入村庄,注重乡村社会与国家政治的互动关系。《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的作者一直生活在大都市,没有任何乡村记忆,是乡村社会的“陌生人”。作为一个好奇的“异文化者”,为写作《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他径直闯入崇山峻岭之中的双村,在那里与农民共同生活,在直接的生活体验和感 中国农村观察 2002.4 Ξ①于建嵘著:《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本文是作者为吴毅所著的《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期出版)所作的序(有改动)。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宁艳梅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变迁和饮食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3.探讨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4.感受生活变化里的现代化进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考情分析 (一)考点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3年12考,05年全国II41题) 2、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3年0考) 3、大众传媒的发展(3年5考,主要以选择题呈现) (二)命题规律 1、重要考点的考查频率较高,主要集中于服饰、 剪辫、礼仪、妇女地位、报刊等。 2、本专题与现实热点的联系主要集中于社会时尚的变化,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时尚变化的规律。 二、复习策略 1.明确一个主题,认识四次变化。近现代的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处于巨变之中,这决定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主题就是“变”。伴随着中国近现代社会结构的四次巨变,中国近现代生活也发生四次变化。 2.把握两个视角。一是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放到整个中国近现代的大背景下去学习;二是从社会生活角度来分析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演进。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3.考纲解读:掌握三个内容。 (1)掌握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及其原因. (2)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知识梳理 ◆合作探究一:近代以来我国男女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特征? (一)、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近现代男女服饰的变化 ⑴中国服饰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⑵近代男女服饰的变化: ①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中西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内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 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方法二:图片教学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顺口溜: 交通基本靠走; 通讯基本靠吼; 传媒基本靠手; 见面就是叩头。 提问: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有没有发生改变呢?如果有,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教师展示下表,由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简表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梳理型教案1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梳理型教案1 【课程标准】 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 (2)培养学生用数字、图片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和进步观。 (4)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采访或社会调查,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为第一手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制度,数据。用数字有力说服,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采用“举办小型展览会”、“编写历史小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和进步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的胜利。 (2)认识到国家关于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人才竞争的需要。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重点】 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 【难点】 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组织学生有“节奏性”的活动,对比观察民国时期、近代的系列照片、社会调查、实物展示等,引导学生主动进入角色,深入理解变化现象及其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1)历史老照片对比(或学生家庭照片对比) (导入2)改革开放前后新旧四大件对比引入 (导入3)学生描述自己一家一天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内容,由现在的生活状况,引出学生对以前人们生活探究的欲望(导入4)刘兴民《生于七十年代》中的一段描写引入 一、生活水平的提高 学生分为四组分别通过调查、采访了解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 1.衣 【家庭照片展示讲解】 【服装表演】 【小品表演】《抢购》 【数据展示】1990年城市居民衣着人均消费275.6元;2001年城市居民衣着人均消费537.5元 2.食 【年夜饭调查】(地点、内容、花钱数、原因等) 【实物展示和解说】学生搜集的各类票据 【小故事】伤心往事 3.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学生(或小区)家庭住房情况调查。 (资料展示)国家统计局住房调查统计数据。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这十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发展规模之大格局变化之快居世界之首。” 4.行 【社会调查】(1)近十年家庭日常交通工具的变化。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200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课标内容】 ①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②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近代邮政的开办,电 报和电话的使用;照相、电影、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大众传媒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 成在了解信息、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了解产生这 些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 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 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初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影响的结果,是历 史发展的要求。 ②树立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媒等变革的背景、影响。 ●难点:正确认识西方生活习俗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领先世界水平,但是,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随着列强的入侵,紧闭的国门被迫打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 二、学习新课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显示幻灯片杜牧《过华清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引导学生思考。 中国古代最快捷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什么?请你估算一下当时用这种工具 从广州到西安最快要多久才能把荔枝或者军情送到。 学生体验后,教师指出:到了清末,这种状况有了改观,新的交通工具、通讯 工具开始出现。 2、自学课文,说说近代出现了那些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3、学生讨论归纳:新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比传统交通、通讯工具的优势。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讲解:中国古代自古以来就使用驿站和民信局作为传递信息的机构。这种 传递方式就普及程度而言都远不如西方邮政。工业革命后,交通工具的变革带 来邮运工具的革命,使得近代邮政发展更为迅速。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电报和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新型通讯工具能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和范围,因此,对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幻灯片明确:新的交通、通讯工具更快捷,也更能为大众服务。它的出现,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 国近代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4、新的娱乐方式 ①设置问题,比较分析。你知道中国传统的娱乐方式有哪些?近代又出现了那些新的娱乐方式?这些变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娱乐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今天的绝大多数娱乐方式在近代中国已经出现,并逐步成为新的时尚。 (二)大众传媒

关于农村社会变迁的几个看法

赣南师范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社会史》课程论文 行政班级:历史学1101 学号:110200041 姓名:谢宗意选课班级:11历史任课教师:谢敏华成绩:

关于农村社会变迁的几个看法 ——以江西赣州新圩村牛田坑二十年(1993~2013)的变迁为例 赣南师范学院11历史谢宗意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1]可见农村发展依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笔者将以在农村生活的亲身体验,实地观察及访谈老人等方法叙述江西赣州新圩村牛田坑从1993~2013这二十年的变化与变迁,以此为例进而谈谈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几个看法。 关键词农村社会变迁江西赣州新圩村牛田坑 首先,让我来描述一下江西赣州新圩村牛田坑的基本状况。村庄是一个社区,其特征是,农户聚集在一个紧凑的居住区内,与其它相似的单位隔开相当一段距离(在中国有些地区,农户散居,情况并非如此),它是一个由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组成的群体,具有其特定的名称,而且是一个为人们所公认的事实上的社会单位[2]7。这是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中提到的对村庄的定义,而新圩村牛田坑则是一个占地四平方千米,常住居民只有十家,人口总计约一百(有四户居民搬到离牛田坑约六里的地方盖了新房,但常回牛田坑干农活,另有两户人家分别在赣州市和赣县安了家,但还有父母兄弟姊妹在老家,这些人口也一并算入在内)。若在古代,牛田坑大概可以算是一个小小村庄罢,但按现代的区域划分,它只是新圩村的一小部分,甚至都找不到一个与它相对应的区域名称,暂且把它叫做村庄下的一个小地方吧。牛田坑位于龙埠村和南田村的交界处,它三面环山,坐落于山底的一个小小平原,有两条小河流经过并汇合成一条流向村里的大河。它有一条宽约三米五,长约三千米的马路(此路是牛田坑居民自己集资修建)通向村公路,此外,就是几条与外界相通的小山路。这里的房屋都是典型的客家建筑,但不是围屋。它是所有房屋整体建成一排,由一条中间通道连接所有房屋,每家都有天井,每家都有两层楼,但二楼不住人,一般是放些杂物像干柴,干稻草等。房屋都是由泥土和石头混合建成,房顶是盖瓦,楼板是木头铺成。在1999年以前,从生态环境来说,这个小地方可以说是一个“桃花源”,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点也不夸张;从物质环境来说只能用贫穷二字概括;从文化环境来说则是落后。 自我有记忆起,牛田坑的人们还是以务农为主,农闲时男子会骑自行车外出去镇上或市里做工,赚钱补贴家用。而妇女则在家做家务,带小孩,干些农活。而年龄稍大的小孩则帮忙做家务,干农活。在我上小学前,这个小地方的基本情况就是如此,经济落后,大家都是只够温饱,谈不上别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个小地方也在变化。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人们的思想意识,都慢慢在变。在我上小学这五年(2000~2005),牛田

近代基层社会生活观念的变迁

浅谈近代农村社会生活观念的变迁 人文学院2010级历史(本)陈忠权学号:201006084001 摘要:近代农村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波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主要体现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族群等方面的变化。在中国近代的农村社会中变迁中,特别是农村社会的生活观念变化对当今社会族群、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影响极为深远。究其缘由,这种变化是与当时的农村社会开放程度、地理位置、农民自我选择等有着很大的关系,主要体现了时代变化的特点和方式。 关键词:近代、农村、生活观念、变迁 自近代以来,农村社会生活环境渐渐面临西方势力的冲击和挑战,尤其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对外开放,城乡贸易日益频繁。不仅表现为西方商品大量进入国内,进入农村社会;还表现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也随之进入?这极大动摇了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和思维观念,带来了农村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 一、近代农村社会概况 近代的农村社会民风淳朴、逆来顺受。农民大众从不会考虑官府和地方势力的压榨是否合理,甚至从骨子里都是人为这是天经地义,这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城。”的观念已经从儒家思想中深入骨髓。他们愿意受各种压迫,愿意承担一切痛苦。在现实中,他们一直坚守着一些不公平的规则,认为这是一种良民而不是刁民的评判标准。他们生活在相对稳定的农村社会,很少有人愿意走出去,也不怎么接触外界社会,安土重迁的思想深入人心。他们的思想比较僵化,认为每天辛勤劳作才是做人的最起码原则,从不会打破原有的生活状况。 在外观上,男人一般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外观。辫发虽系清代男人的形象标志,却是满族习俗同化汉族的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知识梳理 (一)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民权、平等思想传入,出现民主化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反对传统儒教,提倡学习西方,出现了科学民主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迈进。随着这些变化,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1)衣: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和现代化的程度。辛亥革命前,有不少仁人志士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治的决心。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服饰上的变化是出现中山装和旗袍;同时废除了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缠足陋习。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样式也逐渐多样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男女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展示新颖款式的时装表演会接连不断,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食:饮食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也受着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如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在一些沿海城市,西餐已逐渐成为时尚的佳肴。外国传来的卷烟,大量地排挤了中国的旱烟和水烟。这些现象,使中国的传统食品工业发生了变化。但在广大的农村,贫苦农民仍旧是吃糠咽菜,西方食品在那里根本没有市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国家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人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主要是饮食多样化,主食的比例逐渐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主食的内容也在变化,以大米和面粉等细粮为主食,吃玉米面和高粱面的人在逐渐减少。肉类食品、各种新鲜的水产品、新鲜蔬菜、饮料到处都能买到。 (3)住:在住宅建设方面,民国时期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在沿海城市,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使供了方便。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4)行:民国时期的交通较前有了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有了柏油马路,有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公路和铁路交通也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方面变化很大。新修建了许多铁路,城市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以外,还有出租汽车,少数大城市开始拥有地铁。城乡人民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中国因此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民用航空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现在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乘坐飞机。利用假日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人生活内容的一大变化。人们逐渐打破了过去封闭式的生活环境,走出家庭,走出本乡本县,出外旅游了。 (二)近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 交通: (1)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如俄、德、英、法分别修筑了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滇越铁路等。列强通过修路获得了高额利润,控制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和资源以及运输军队等。列强控制的铁路延伸到哪里,他们的势力就扩展到那里。 (2)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近代沿海城市化和乡村习俗生活变迁书目

近代沿海城市化和乡村习俗生活变迁书目: 1.刘玉才编著:《传承与新变——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物质文明》,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9年。 2.王先明著:《走向社会的历史学——社会史理论问题研究》,开封:河南大学 出版社,2010年。 3.王先明著:《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 社,1997年 4.王先明著:《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续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5.陈国庆,刘莹等编:《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王卫平, 赵晓阳主编: 《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7.刘培平:《社会矛盾与近代中国》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8.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 社,2005年。 9.冯尔康著:《中国社会史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 10.祁金立著:《中国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 版社,2004年。 11.郭世佑,邱巍著:《突破重围——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 版社,2010年。 12.刘方健,史继刚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简明教程》,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 版社,2001年。 13.行龙著:《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14.严昌洪著:《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15.段本洛主编:《苏南近代社会经济史》,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 16.蔡少卿著:《中国近代社会史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年。 17.侯杰著:《<大公报>与近代中国社会》,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杨国强著:《近代中国社会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19.陈华文著:《丧葬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 20.汪玢玲:《中国婚姻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 21.朱和平著:《中国服饰史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22.齐涛主编,倪钟之著:《中国民俗通志》(一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年。 23.钟敬文主编,万建中,李少兵等著:《中国民俗史·民国卷》,北京:人民出 版社,2008年。 24.山东大学、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办,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 学研究所承办:《近现代社会变迁与中国民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 25.仲富兰主编:《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1840-1949 礼仪·乡情·宗教·市 井·行旅·商贸·文体·教育·卫生·服饰·饮食·民居》(四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26.郑师渠主编:《中国文化通史·晚清卷》、《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说课稿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说课稿 首先是教材分析。说本课在此册书中的地位:本课作为本册书的最后一课,因为不涉及本册书如外交事业、国防、科技等专题性内容,容易被忽略,但从本课所要表达的主题: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带来了中国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极大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方式的极大改变这一角度而言,本课对于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来讲又尤为重要。因此,将本课作为一个重点课。说本课的作用:总结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的重大变化,让学生从现实生活角度列举实例去切身体会这种变化既是本课的特色也是本课的作用。 二说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在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实行能者上岗,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并不是社会就业制度的倒退,而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人才竞争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为使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和实现再就业,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国家尽最大努力保障国有企业和职工双重利益、是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是改革开放使人们在社会生活方式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用数字、数据、图片、图像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客观地评价我国的就业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从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主要是介绍在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显著不同,从中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重点:在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难点:对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四说教学流程。导入:针对授课对象是我市学生,以自己所制作的新中国成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点复习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840年——中国近代史——1949年——中国现代史——1978年——中国当代史——今) 一个观点: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对特定阶段经济、政治的反映。 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服饰(衣) 阶段: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传 统)、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传入,民国后流行)、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综合中西服装优点)、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中山装与旗袍是近现代民族服饰。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 现在建国初,与政治生活联系,中山装和列宁装、连衣裙等苏式服装普遍,文革时期,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现代服装改革开放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总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饮食结构(食): 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19世纪四十年代起,西方饮食文化传入。西餐馆各通商口岸陆续传入近代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西餐中的一些常用蔬菜、调味品、西式糖果、糕点、饮料进入百姓饭桌,受到国人欢迎。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改革开放前衣、食等凭票供应,改革开放后变化很大。产品丰富。政府的“菜篮子工程”深得民心。 当今中国产品丰富主要因素: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工农业产品增加;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先进品种;科学技术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 3.住宅(住): ①传统民居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 ②鸦片战争后,西方建筑风格的房子在租界通商口岸出现,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③新中国成立后,城市住房总体比较拥挤,物资较为匮乏。 ④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安居工程”利于民生。 4.习俗风尚: 近代以来,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姻制度、社交礼仪发生改变。民国成立后,开始剪辫易服、破令放足等;会面礼:点头、 鞠躬、握手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等。 近代风俗变迁中最为明显的是:婚丧礼俗的变迁。婚姻风俗的变迁特征是删繁就简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到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由讲究贵贱尊卑、繁琐到追求自由、平等和简洁。但在广大农村,传统的风俗习惯仍坚若磐石地沿袭下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休闲方式多样化,推行长假制度,打破陈规陋习,注重生活质量、注重环保等新风尚 形成。

事变俗移_从春节习俗看社会变迁_以近代以来华北农村为例

收稿日期:2007206208 作者简介:贾 滕(19712),男,河南南阳人,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 ①这里泛指一般意义上的华北,大致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 ②主要有:叶春生.现代社会与民俗文化传统[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陶立璠.信息化时代的中国民俗和民俗学 [J ].人文讲坛,2004(2);陈连山.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J ].民间文化论坛,2004(5);许明堂.变迁 的年俗[J ].中国社会导刊,2006(2);张文诺.论春节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及其发展态势[D ].兰州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等。 第25卷第1期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1月Vol.25No.1Journal of Zhouko u Normal U niversity J an.2008 事变俗移:从春节习俗看社会变迁 ———以近代以来华北①农村为例 贾 滕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河南周口466000) 摘 要:近百年来,华北农村春节民俗与农村社会的变化息息相关。20世纪30-40年代,农民难以度过年关,却异常重视敬神、祭祖,反映出当时农村经济的破败及人们的无奈与企盼;50年代初期的春节习俗新旧交织,体现了社会的急剧变革;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社会泛政治化、革命话语充斥生活的年代,传统春节习俗退出了乡村社会;而近几年,农村春节年味淡化,正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及新一代农民生存方式、思想观念变化的结果。 关键词:春节习俗;华北农村;社会经济;思想观念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9476(2008)0120053205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系列 的节日活动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外部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以后,风俗习惯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1]。因而,透过农村春节民俗的变化,可以看到农村社会的变迁。有关近代春节习俗变迁的论述②,主要是年俗变迁的表现、趋势、原因和对策等,侧重于文化上的思考,而笔者着重于通过20世纪30-40年代至今华北农村年俗的变化,考察华北农村社会经济、农民思想观念的时代变迁。 一、华北地区春节传统习俗的时代变迁华北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典型区域,传统春节习俗丰富多彩———以“吉祥”、“祈福”为主题的贴春联、燃爆竹、吃饺子等活动,以及“祭祖”、“拜年”、喜庆娱乐[2]等活动,反映出“敬天亲人”的文化内涵。然而近百年来,华北农村的年俗与近代中国社会一样,处于急剧变化之中。 (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农村的过年情景新年里人们总期盼着美好的未来。在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山西、河北农村为背景的现代歌剧《白毛女》中,为躲债而在除夕雪夜归来的杨白劳,也要贴门神,买回二尺红头绳,亲手把女儿的头发扎起 来。而弗里曼的著作对20世纪30年代河北省饶阳 县五公村过年情况也有大致相似的描写, “吃到净肉馅饺子是一个好兆头,过新年没吃到肉馅饺子就像根本没过新年一样不吉利。命运在新年时就注定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但在二十世纪的那段艰难岁月里,贫苦农民只得求助于假饺子(称为红饺子,高粱面为皮,菜为馅)来欺骗神灵,这个季节的反差强烈地反映在当地的悲叹之中”。“新年到,新年到,闺女要花儿,小子要炮,老婆子说,我要三斗麦子二斗米,老头子说,我越没钱你们越瞎唠 叨。”[3]44 正像杨白劳很在意请门神,艰难生计并未阻止五公村民的敬神热情。“村民们在除夕和年初五到主要的庙宇烧香,敲打18只鼓……和两个舞狮者。73岁的刘玉福为我们表演了敲鼓,叙述了他于30年代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里,在仪式上敲鼓的情 景。” [3]45 杨懋春对同时代华北另一个地方———山东青岛附近的台头村春节习俗的描写是这样的:除夕前两天,新春联贴上去,窗户擦洗干净,年画挂起来。次日,妇女们在家忙着包饺子。黄昏时分,在主客堂的北墙放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仪式用品(香、香炉、烛和两个烛台等)。当饭桌放好,画着家庭祖先肖像、家

二轮复习 专题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作业

专题17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2019年江苏卷,7,3分)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四乡八镇销场远”可知当时宁波脚带销售良好,由此证明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故选C项;“无人问津”的说法明显与“四乡八镇销场远”的材料内容相悖,故排除A项;《卖宁波脚带》是劝诫歌谣,而不是政府诏令,故排除B项;“成为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D项。2.(2019年4月浙江选考,12,2分)观察下面两图(绘制时间:1924年)。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 ②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 ③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 ④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和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①④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与材料中的短袍窄袖相矛盾,②错误,材料无法得出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③错误,综上分析可知BCD选项错误,排除。 3.(天津市和平区2019届高三模拟)清末民初有一首《天津竹枝词》描述“白兰地酒胜葡萄,味美香宾(槟)价亦高。犹忆当年风俗朴,一壶黑小烫烧刀。”这反映了当时天津 A.居民饮食习惯发生根本变化 B.西方饮食文化已大众化 C.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汇 D.饮食文化的民族地域性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既有白兰地、香槟,也有烧刀,可见当时中西文化之间发生了碰撞与交汇,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近代中国居民饮食习惯未发生根本改变,排除;“味美香宾(槟)价亦高”可见西方饮食一般大众消费不起,选项B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4.(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模拟)民国四年的一天,山西孟县牛村镇洞门坡赶庙会。史料记载:“那日人山人海,十分热闹,一群警察下去,不说黑白,见辫子就剪,搅得庙会一片混乱。结果引起赶会的农民群起反抗,见警察就打。有的警察骑马跑了,有的被打,辫子却没剪成。”这反映了 A.清政府守旧势力很顽固 B.辛亥革命反封建斗争的不彻底 C.剪辫易服顺应革命潮流 D.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纷繁复杂 【答案】D 【解析】材料呈现的是辛亥革命后山西孟县剪辫子的状况,由于传统习俗根深蒂固,政府推行剪辫简单粗暴、操之过急,结果激化了社会矛盾。这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习俗改变的艰难和地区差异,即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纷繁复杂,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农民”反抗剪辫子,不等于是“清政府守旧势力”,排除A;B项材料无法体现;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5.(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1933年,上海《女子月刊》以《理想爱人》为标题发起一次征文,下表是对这次征文内容的整理。这主要说明

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课程代码: 学分:3 周学时:2.0-2.0 面向对象: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无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 本课程为“人文与艺术类”全校性通识核心课程,主要以关于中国国情的思考为基点,回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乡村社会变迁的基本脉络和演进逻辑,剖析诸多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进而阐释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大背景下中国的经验与问题,探究现时中国发展可行的路径。 (二)英文简介 Studies on Contemporary China, which belongs to the Humanities and Arts category, is a core course of the Program in General Education. The aim of this course is to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contemporary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in P.R.China and try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rural society since the year of 1949. While analyzing plenty of profound theories and activities are highlighted. Then we will discuss the issues which China experienced i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modernization, seeking a feasible approach for sustained developing in China.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期望通过教师的专题讲授和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堂讨论,使学生在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乡村社会变迁的基本脉络和演进逻辑的基础上,能够深化对中国国情的思考和认识,能够客观地理解、评价当代中国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从中汲取继续推进中国改革,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有益的启示和行动的准则。 (二)可测量结果 (1)能够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乡村社会变迁的基本脉络和演进逻辑。 (2)能够客观地理解、评价当代中国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重大理论和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