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下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定位的思考32

新课程下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定位的思考32

新课程下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定位的思考32
新课程下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定位的思考32

※高中历史论文

新课程下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定位的思考32

——基于改革历史学习方式的反思

内容摘要:“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点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定位相互影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相匹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历史学习方式转变的问题,实质上是新课程理念与历史教学实践整合的问题,是从现有的历史教学实践逐步走向新课程倡导的历史教学实践的问题,是历史教师定位由传统到现代的更新与升华。

关键词:历史学习方式转变教师定位思考反思

在当前的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学习方式是使用频率极高、阐释详尽的重要概念之一。尤其“强调历史教学改革应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历史学习方式是在一定的历史学习观指导下,在长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稳定化的历史学习的程序、形式、方法、兴趣和习惯等的有机结合体,是人们学习历史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冯一下、李洁,《试论历史学习方式及其变革》,载《历史教学》,2003年2期)。无论是过去还是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中学生采用的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陈旧的历史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虽然也可以学到一些历史知识,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受到一些教育,但其弊端也十分明显:第一,消磨了广大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历史课变得枯燥无味。第二,影响历史学习的质量。学生想通过死记硬背的办法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更多,结果学习历史的目的只是应付考试,根本谈不上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第三,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历史学习的程序、形式和方法是思维方式的外显,思维的发展要通过学习的程序、形式和方法来促进,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特征的历史学习方式强调重复和模仿,注重机械记忆,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新颖性、发散性、变异性和流畅性。即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第四,这种学习方式的长期的持续的运用,会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对他们一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这种历史学习方式与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急需改变。“在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各种客观因素中,历史教师的定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当前历史学习方式转变面临的困境

1、求“同”与立“异”背离

倡导建立“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是新一轮新课程改革在改变学生学习方面提出的总体目标。2002年4月出版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提到:“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2003年4月出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也提到: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是,目前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实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问题:其一是“求同而略异”,在倡导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方式的时候,忽略了历史学科学习方式的个性与特性;其二是“立异而弃同”,即研究历史学习问题时,注重历史学习的具体细节,而缺乏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统一、整合。

历史教师应该考虑到,历史课程改革不能脱离新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理念,历史课程改革应该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规律和学习规律,找到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与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学习方式的契合点,做到“求同立异”,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2、承“旧”与萌“新”对立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我国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这样一来,“自主、探究、合作”的就成为新学习方式的特征,而“被动、接受、竞争”就成为旧的学习方式的特征。由于对于学习方式理论的了解片面,因而在倡导新的学习方式的过程中,人为地把旧的学习方式作为对立面来批判,从而在“立新”的同时“弃旧”,实质上人为地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设置了障碍。

倡导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排斥以往学习方式中行之有效的成分。探究、发现学习并不排斥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并不排斥被动学习;合作学习并不排斥竞争学习。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如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水平等特点,教学内容的性质),自主地综合以往已经形成的学习方式中合理、有效的成分,根据新的学习方式的要求,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地学习。倡导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要将以往的学习方式树立为新学习方式的对立面,作为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批判对象,就象一些人简单地认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是应试教育一样。学习方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长处与优势,同时也存在劣势与不足。一般而言,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是比较有效的。倡导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对所有学生作出相同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每一门课程、每一节课、都必须有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总体把握的一点就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3、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分化

对于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与地位,大家公认的是“师生双主体论”,即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但是,在由传统的课程环境向新课程环境转化的过程中,对于师生关系的把握出现两方面的误区:一是教师在课堂主宰一切,讲台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成为课堂的主演,如同在竞赛场上一样,教师既是“运动员”同时又是“裁判员”,教师在课堂上忙得不亦乐乎,历史课成为历史教师自己在感悟历史,曲解了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往往是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学无条件服从于教,教支配学;二是新课程环境下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就片面地认为学习完全是学生自己

的事情,秉承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古训,由学生自己学习,忽略了教师应该发挥的“指导作用”,忽略了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方面应发挥的主导作用。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发学习,自主学习不等于放弃教师应有的指导,教师的教学也离不开学生的配合与支持。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四项课程因素,它们之间是持续互动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不能割裂的。所以,应该综合、平衡地考虑教师与学生这两个课程因素。

因此,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也是落实新课程的过程中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教”与“学”犹如“买”之于“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就像不能把游泳与水分开一样。“教”的终极目的是“学”,因此成功的“教”必须要考虑“学”的相关因素;有效的“学”离不开“教”的正确指导。任何不顾及“学”的“教”是盲目的,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也是缺乏效果的。同样,脱离了“教”的指导的“学”,是不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是背离客观规律的。

二、教师定位的误区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认为仍然有很多历史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储备不足,部分历史教师甚至学校领导没有认同或接受新的课程理念,用旧观念认识、分析和解决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甚至用“应试教育”的方式抓教学改革实验工作;许多历史教师有着教学改革创新的良好愿望,而实际教学中缺乏必要的现代教学理论支撑,在课程教学改革实验中表现出了很大程度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被动性.

1、盲目模仿,教学行为被动

即部分历史教师不是从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而是模仿一些“示范课”、“优质课”的做法搞花架子表演,搞形式主义,表现出教学行为上的被动性。“如为了让学生“主动”,就兜圈子提问;为了师生、生生“合作”,就进行小组讨论;为了完成多个教学环节,就展开不必要的“活动””(《中国教育报》2003年11月1日第2版[会诊课改新课堂]避免走入僵化的模式——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五本报记者李建平),如此等等。有的教师将课程改革仅仅理解为教学形式的改革,因而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教学表演形式上,为上一节课,往往大加包装,甚至课前排练;有的教师把探究变成一种程式,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具体的教学环境,生搬硬套,乱贴标签。

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形式的变换,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不对,‘满堂问’、‘满堂转’也不好。我们要求的是思维的活跃,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去思考问题、钻研问题,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不是追求表面、形式的活跃。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是正确的,但要区别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参与还是形式参与,是全员全程参与还是部分人局部的参与。”(郭永福:《要处理好课改中的若干关系》,《中国教育报》,2003年12月27日第3版.)课堂教学中盲目模仿,搞形式主义,学生自己还没来得及好好学就要求他们“讨论”、“活动”,达不到改进教学的预期目的。

2、盲目求新,背离历史学科特色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历史学科也是一样。“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对资料的依赖是历史学科最显著的特点。历史是根据史料来说话的,详尽地占有资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历史结论的得出是要以史实为依据。我们常常会注意到,某些教师上课时盲目求新,

忽视史料的准确性,甚至违背历史学科的教育性原则。例如,有的教师在讲到中国古代的分裂与统一的问题时,总免不了引用《三国演义》第一回开始的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并以此作为历史的规律来论证古代中国国家处于分裂状况的历史必然性。这里就背离了历史学科“以史为据”的特色。首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只是小说家概括出的特殊时期的历史现象,而并非历史规律。其次,“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并不符合中国的历史事实。在中国历史上,自秦统一算起,中华民族处于大规模分裂时期有两次,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这两个时期国家的分裂都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都是在地方割据势力的长期发展后形成的,如东汉的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和后来的少数民族内迁导致了三国两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分裂时期;唐朝地方节度使的发展导致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长达400多年的分裂时期。这两个阶段历史的总和也不过700年左右,而中国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到今天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处于国家统一时期是1500年左右.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国家统一是主流,“合久必分”并不成立。第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一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试想,如果“合久必分”这一观点得以成立,那岂不是在为分裂势力搞分裂活动寻找历史依据?这里明显违背了历史教学中的教育性原则。

历史课堂教学要正确处理课程改革实验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新课程并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教育的“扬弃”。历史课堂教学无论如何创新,都应“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课堂教学中,一些历史教师为新而新,盲目标新立异,有的为了创新,甚至背离党的教育方针或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或者全盘否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文化,等等,都是课堂教学中的不正确的做法。

3、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和无计划性

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应反对教师不知变通的严格按照自己写好的教案教学,但更应反对无计划的教学。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说“帮助学生的学习必须是有计划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的,它所帮助的学习应使每一个学生更接近于最适当运用自己的才能,享受生活和适应物质和社会环境的目标。”“有计划的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人,使之按自己的方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无计划和无指导的学习很可能导致许多个体的发展,而这些个体不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从当今和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得到个人的满足。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因是确保没有一个人是‘教育上的不利者’,并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最充分的运用自己的潜能的平等机会”。历史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内容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要达到这些教学目标,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

现在仍然有部分历史教师的课堂无视这些目标要求,课堂教学存在着无计划和随意性。表现在:(1)课堂指导的随意性。如有的历史教师上课把“自主”变成“自流”,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没有反馈,学生满堂看,

教师则满堂转;(2)课堂活动的随意性。如有的历史教师上历史活动课,有活动没体验,合作有形式无实质,贴着“探究”的标签,打着“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招牌,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一节课下来学生到底学了些什么,不清楚,而让人感到的只是课堂的混乱与无序;(3)课堂提问的随意性。一是提问只是简单的判断,如“是不是”“对不对”,等等;二是所提问题很容易在教材中找到现成结论,没有启迪思维的价值。(4)课堂评价的随意性。如有的历史教师在发挥课堂教学的评价功能时往往为夸奖而夸奖,对学生的赏识、激励与宽容流于形式,只表扬,不批评。“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否定必要的批评和惩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夸要有度。一个孩子如果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将来走上社会后,怎能有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应该说是不完整的教育。”(郭永福:《要处理好课改中的若干关系》,《中国教育报》,2003年12月27日第3版.)

4、师生互动中的问题

(1)课堂师生互动形式化。“互动形式化,指的是只有互动的形式而无互动的实质”。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没有对对方行为做出积极反应,不是有实质性内容的互动。主要表现为:“其一,教师经常通过‘问一一答’来刺激学生,学生多为机械地回答问题;其二,教师一呼,学生百应,对学生智慧活动没有多大刺激作用。如课堂上教师、学生都知道某同学回答正确了,但教师还不止一次地问‘对不对’,而学生们也还一齐回答‘对’”。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历史教师做得得心应手的还是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发现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问题和症结,然后对症下药,通过释疑解惑,把学生引导到教师预先确立的标准答案上来,其思维呈辐聚型求同思维,虽利于知识接受,但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中学历史教学法》梁励教授江苏教育学院)

(2)忽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它还涉及诸如“单向型互动、多向型互动、成员型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是多种互动过程的有机统一性,是一种复合活动。”“把教学这一复杂的现象仅仅当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来认识,实在是过于简单化了。”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曾指出:“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一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儿童健康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事实上,与同伴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

目前大多数历史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互动方式主要是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至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则未能受到重视,因而教学中少有或根本没有多向型的互动方式。“甚至不少人还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视为非建设性的消极因素或破坏力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理论误导的影响不可忽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往往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视为教学中惟一重要的关系,认为学生之所以能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主要是取决于与教师的互动。目前不少学者和教师把教学仅理解为“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的观念实际上就是上述思想的折射。

5、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的问题

当前,利用电脑进行历史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即教师课前把有关的教学内容或资料—图像、影像、音响、表格、字幕等储存在“课件”(软盘)内,上课时教师通过对课件的操作,把相关内容静态地或动态地显示在屏幕上,配以讲授、提问、讨论等其它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一中张敏)采用电子版本的教案和高级幻灯机使教师的讲述更加形象化,能够在同等的时间内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信息,给学生带来多种感官的刺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形式只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创始之初的情景,从本质上讲,并未改变传统教学法的本质特征,即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知识本位,灌输式教学方式并未改变。教学中虽然吸收了一些现代教育技术,但融入现代教育思想的程度有限。

二是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历史教学。“人机对话”一般是利用互联网,事前按照学习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和材料输入计算机并根据某一种学习的类型编成一定的程序(软件),上课时通过学生自行操作或师生共同操作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阅读内容。“人机对话”最能实现因材施教和教学的个性化。但“人机对话”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程的指导思想、技术水平和材料的丰富程度。它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实现技术与课堂环境和教学内容有效地整合,并对课堂教学环境实行有效的组织和控制,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还得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以指导,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

热衷于课程改革的教师都很看重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但在运用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水平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目前我认为历史课堂在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真正实现与历史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很多历史老师或者不懂现代教育技术,或者懂得一定的信息技术,但不懂得现代教育思想,虽然在课堂上表现出了对信息技术的青睐,但一般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而不会用“人机对话”的方法进行历史教学,旧的教育观念没有变,没有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即没有真正实现与历史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不过是由“人灌”变成了“电灌”;教学改革只停留在教学表演形式上。(2)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与“灌输式”教学方式相反,部分历史教师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如一位历史教师采用“人机对话”的方法教学,为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电脑上随意地点击,在整个课堂上,教师转来转去没有说上几句话,虽然其课件制作得非常优秀,但缺乏课堂的有效指导、督促和检查,学生在这节课上到底有多大的收获,很难让人信服。(3)忽视历史教学目标要求。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的目标。作为人文学科,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人的历史,其本质是人学。其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精神,以及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学生历史观的形成,情感的陶冶等需要课堂上师生的对话与交流,需要历史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计算机无法取代的。部分历史教师用多媒体施教,往往忽视了历史学科这些目标要求,出现了“技术主义”的倾向,而淡化了人性化的教育,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也改进了学习方法,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却成了一句空话。

“由于传统观念的阻碍、人们习惯的惰性以及新课程的挑战性,往往会引起新课程一定程度上‘变质’——偏离课程预期目标,回到旧课程的本质。名为实施新课程实际上仍用老一套,使新课程被架空,旧课程的某些东西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在课堂。”(石鸥、彭慧芳:《课程改革在实施中异变的原因与对策》,《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3期)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历史教师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储备不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课改新理念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整合不够造成的。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克服就会阻碍课程改革的深入,使课程改革预期效果不断衰减。因此,提升历史教师的理论素养,调整思维方式与教学态度,促使历史教师教学观的转变,以加强课改新理念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整合是保证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健康发展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书目:

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冯一下、李洁,《试论历史学习方式及其变革》,《历史教学》

③李建平《中国教育报》 [会诊课改新课堂]避免走入僵化的模式——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五

④郭永福:《要处理好课改中的若干关系》,《中国教育报》

⑤梁励《中学历史教学法》江苏教育学院

⑥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

⑦张敏《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⑧石鸥、彭慧芳:《课程改革在实施中异变的原因与对策》,《课程·教材·教法》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 位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英语组潘文姬 首先,教师应是教育型的管理者 教师首先是一个管理者,这个我们老师都明白,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教师的管理能力比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还重要。一位教师的管理能力差,他有十分的知识也许只能教给学生三分,另一位教师管理能力强,有七分的知识能教给学生五分,从教学效果看,后者显然比前者好。然而,管理学生并不简单,它是一门学问。认为管理学生就是紧盯不放,就是让学生怕老师,或是哄得学生听话,都是不正确的。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就范,而是使他们受到教育。看一个教师是不是善于管理学生,不是看他是否管住了孩子,而是看他“管”中有多少的教育因素。瞪眼、怒喝也能管住学生,但这样的管理并没有多少教育因素。说到底,学生只是惧怕你才“听”你,并不是他真正受到了教育。长此下去,学生就会成为一个看脸色行事的人,哪个老师凶一点,他就多听点;一旦遇到一个好说话的老师,他就很可能会发泄出来。因此,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从一个单纯的管理者变成一个教育型的管理者,真正以人为本、真正替学生的成长发展着想,而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努力的。 其次,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几个教师聚在一起聊学生,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会提出疑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怎么难教育?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有这么多毛病?说着说着,我们会感叹:哎!我们以前哪会这样呀!以前的我们是多么

听老师的话啊!是呀,现在教书的确越来越难教,为什么?因为时代在变化,因为教师的“知识垄断”地位被打破了。在过去,知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学生觉得老师就是一本“百科全书”,老师的脑子里有所有我们不知道的知识。因此,学生崇拜老师,尊敬老师,视老师的话为权威。而如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学生有很多的途径可以学到知识,甚至有些知识学生知道而我们老师却不知道。这些大众媒体给学生带来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夺走了学生相当一部分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讲的课再生动,也不不上赵本山、小沈阳的幽默;你的内容再丰富,也比不上电视的专题记录片;材料再新鲜,也比不上声音色彩俱佳的电视画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维持自己在知识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维持威信,就必须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不能再简单地当“知识传播者”和“教书匠”,而应成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创设各种情境让更多的学生找到学习成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让学生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然,我们老师的课只会是越来越难教的。 第三,教师应是学习者、研究者 教师这一职业最大的毛病是让教师习惯于教训别人而不是提高自己,不断强化“教育者”的身份而淡化“学习者”的身份,最后使“活到老,学到老”成为一句空话。但是,教师的成长,他必定要经历学习与反思的阶段。每一位教师,要学会理性反思,对自己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掌握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自我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这样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自我反思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一个反思型的教师首先先应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定位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唤着教师从传统的教育角色中摆脱出来,进入新的角色。 一、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的书橱,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从中,我们应该知道,学习应该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而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的控制者与管理者。新课程在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求教师的角色从原有的传道授业者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转变。当代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随着出版业的发达、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作为学生唯一信息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教师的职责不再只是传授现成教科书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专利”,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铺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因循守旧,陷入僵化。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的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即不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学校课程的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而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有专家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参考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放飞梦想,让心灵去旅行”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谭夏瑜 以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教师冠以诸多美名,诸如春蚕、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对教育观的提升,这些美名逐渐褪色。新课程在给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的同时,也期待着教师尽快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以适应新课程的深入开展。放飞梦想,回归本位,重新反思教师的角色将成为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当好新时期新教师的首要任务。 在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凸现其主体地位。而教师,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而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方面,教师不仅仅是学生活动的管理者,纪律的维护者,而更应该成为学生人格魅力的影响者、朋友和学习的伙伴。新课程还要求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建设者、研究者,故而,我认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当是引导型、方法型、创新型、人格魅力型以及研究型的教师。 1、回归主权,新时期的教师应当成为引导型的教师。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是知识的拥有者,是权威。而在新课程下,教师要重新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也由知识输出者的角色转变为给学生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关键时候给予引导和支持的导师。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2、因势利导,新时期的教师应当成为方法型的教师。 面对新课程,教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工夫,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促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热情更饱满。 在当今这个时代里,新知识以爆炸的速度更新和递增,人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得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因此,教师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把浩如烟海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更何况这些知识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可能很快就过时。这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进行终身学习,而对于终身学习者来说,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培养知识经济时代主人翁的过程中,新课程要求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科学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思维方法的操作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学生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解决问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位学习资料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 定位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英语组潘文姬 首先,教师应是教育型的管理者 教师首先是一个管理者,这个我们老师都明白,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教师的管理能力比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还重要。一位教师的管理能力差,他有十分的知识也许只能教给学生三分,另一位教师管理能力强,有七分的知识能教给学生五分,从教学效果看,后者显然比前者好。然而,管理学生并不简单,它是一门学问。认为管理学生就是紧盯不放,就是让学生怕老师,或是哄得学生听话,都是不正确的。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就范,而是使他们受到教育。看一个教师是不是善于管理学生,不是看他是否管住了孩子,而是看他“管”中有多少的教育因素。瞪眼、怒喝也能管住学生,但这样的管理并没有多少教育因素。说到底,学生只是惧怕你才“听”你,并不是他真正受到了教育。长此下去,学生就会成为一个看脸色行事的人,哪个老师凶一点,他就多听点;一旦遇到一个好说话的老师,他就很可能会发泄出来。因此,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从一个单纯的管理者变成一个教育型的管理者,真正以人为本、真正替学生的成长发展着想,而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努力的。 其次,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几个教师聚在一起聊学生,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会提出疑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怎么难教育?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有这么多毛病?说着说着,我们会感叹:哎!我们以前哪会这样呀!以前的我们是多么

听老师的话啊!是呀,现在教书的确越来越难教,为什么?因为时代在变化,因为教师的“知识垄断”地位被打破了。在过去,知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学生觉得老师就是一本“百科全书”,老师的脑子里有所有我们不知道的知识。因此,学生崇拜老师,尊敬老师,视老师的话为权威。而如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学生有很多的途径可以学到知识,甚至有些知识学生知道而我们老师却不知道。这些大众媒体给学生带来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夺走了学生相当一部分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讲的课再生动,也不不上赵本山、小沈阳的幽默;你的内容再丰富,也比不上电视的专题记录片;材料再新鲜,也比不上声音色彩俱佳的电视画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维持自己在知识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维持威信,就必须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不能再简单地当“知识传播者”和“教书匠”,而应成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创设各种情境让更多的学生找到学习成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让学生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然,我们老师的课只会是越来越难教的。 第三,教师应是学习者、研究者 教师这一职业最大的毛病是让教师习惯于教训别人而不是提高自己,不断强化“教育者”的身份而淡化“学习者”的身份,最后使“活到老,学到老”成为一句空话。但是,教师的成长,他必定要经历学习与反思的阶段。每一位教师,要学会理性反思,对自己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掌握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自我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这样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自我反思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一个反思型的教师首先先应

新型教师角色定位MicrosoftWord文档

新型教师角色定位 江苏省射阳县实验小学周洋洋 新世纪教师应该是什么角色?新世纪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传统的维持性学习方式正在向创新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从传统的局限于课堂40分钟传受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他们的工作。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也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来,师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了,学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有时候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教师知道的还多,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威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那么单一了,教师的角色也多元化了。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一专多能的能力和优良的人格,是教师作为指导者的先决条件。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多种能力,不光能让学生敬佩,对学生具有感染力,而且,这也是学生生动活泼、充满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必要条件。在现代社会,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职能并没有变,但他却不再像以往那样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经验,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他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现代教师的角色主要有: 1、设计者。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设计者,教师要考虑三个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测验手段来检验教学效果? 2.指导者。 指导者有两种,一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这一过程类似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职能;另一种是学生在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这时候学生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为主动。 3.促进者。 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动机、为学生提供支架,提供必要的辅导、支持和示范等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更深入。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支持逐渐减少。 4.组织者和管理者。 教师要进行教学环境的控制和管理,组织课堂教学,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5.伙伴。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有好融洽的关系,了解学生的需要、学习特点、兴趣、个性爱好等,以保证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6.反思者和研究者。 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另外,教师还要从事一些与自己的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新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新的课程,具备有多样的选择性,在共同基础上设置不同的系列课程,以供学生进行适合自己发展的选择。整个小学数学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将致力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志趣,能力特征以及未来职业需求和发展需要,向他们提供侧重于不同方面的数学学习内容和数学实践活动。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有能力胜任不同的课程,既能教基础课程也能教系列课。教师不仅是解惑者,还应是问题的诊断者,学习的启发者,还要求教师能了解所教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按自己的能力需要选择所学课程。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首先,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一种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其次,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的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通过他"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作为数学教师

教师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角色定位

教师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角色定位 摘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随着新技术的推广而诞生的,它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持,教师必须主动调整自己,适应时代对教育改革和教师角色定位的要求,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建构主义;信息技术;教师角色 一、引言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信息时代的到来拉开了序幕,传统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美国电脑教育家Bork曾于1978年预测:“到21世纪初,学校里各门学科的主要学习方式,将是通过电脑的互动学习来进行。”今天,这一预言已成现实。2000年12月,美国教育部向国会递交“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用“数字化学习”(E-Learning)作为提高年青一代“21世纪能力素质”的根本措施。2006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强调: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理论的进步创造了条件。近十几年来,把学生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逐步让位于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生作为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即建构主义理论。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学习环境。 二、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也译作建构论或结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如奥苏贝尔、维果茨基、布鲁纳等又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人类社会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予以丰富和发展,进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为其应用于教学创造了条件。 1. “同化”与“顺应”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组成 学习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向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也就是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主要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世界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学生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的过程逐步建构起来,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与发展。 2. “情景”、“协作”、“监控”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景:学习环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的创设,真实环境的创设和模拟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它既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也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及教师、学生、社会之间的协作。监控:学生对现有知识和新学到的知识进行监控和整合,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学习计划,交流彼此的意见与学习成果,每个学生的思维成果(智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开展,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忠实推进者,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说是“让我 欢喜让我忧”。喜的是通过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的先进理念,发现新课程改革不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层次的彻底革命。这场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 为核心,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突破口,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手段,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 目标的全面改革,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新 课程改革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教师的角色已变成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新课程的教学变 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可以被装满的容器,而是一具等待点燃的火把; 教师的责任是要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鼓励学生成功;教育的灵魂在于教人创新而不是复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好的教学不是在教知识,而是在激励学生学知识。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将教师定位于“塑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私的蜡烛”“甘为人梯的 导师”“桶水滴注的巨匠”。这种定位,无疑是对教师崇高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赞扬和肯定。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在人们的阵阵称赞声中,很好地扮演着这种角色,有效地推动着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但是,伴随着全球教育的改革,我国也颁布了新课程标准,如果再用 传统的方式给教师定位,那将是穿新鞋走老路的局面。所以,笔者认为应当给教师的角色重 新定位。 一、变“塑魂的工程师”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定位,是对教师实施德育教育的充分肯定,但却忽视了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不能像工程师那样,将学生用一种固有的模式进行塑造,打磨成形,而应当成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学生的品格、智力、非智力因素等都是教师开发的资源,必须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培养良好的思维、智力品质,为将来 的成长、学习、工作、做人打下良好的智力、品格、精神基础。 二、变“辛勤的园丁”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这种定位,形象地肯定了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功能,但它忽视了学 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园丁对园内的花草树木进行必要的培土、浇水,更主要的是修剪工程。 园丁用自己的审美观点对花草树木进行人为的修剪、整理、压制等,创造出一种园林艺术, 很大程度上使花木呈病态的美。但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思维、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不 能像花木一样任人宰割,而毫不旁溢斜出。他们有自己的做人标准和奋斗目标,教师只能对 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让他们绽放出万紫千红的千姿百态 的人生之花,为人类、为社会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三、变“无私的蜡烛”为师生互补的发展者 “教师是无私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种评价,是对教师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爱 岗敬业精神的高度赞扬,但它忽视了教师的自身发展。蜡烛有固有的质和量,它们在照亮别 人时,燃烧着自己,当身尽光亦尽。但教师不应该是这样,他们是人,也应该在照亮别人的 同时,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永不熄灭的星辰,像太 阳一样,永恒地为人类带来光和热。并且,教师只有不断地与学生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地照 亮别人。 四、变“桶水滴注的巨匠”为学生探究的促进者 传统的说法是“要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种观点是对教师具备渊博的知 识的要求和肯定,也说明了一种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那就是教师主动地灌输,学生被动地 接受,教师灌输多少,学生接受多少。这样就把学生置身于被动地位。其实,在教学过程中,

新形势下教师的定位读后感

读《新形势下教师的定位》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新形势下教师的定位》。文章提到在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几种素质: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精通业务、注重形象、兴趣广泛这对教师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也就是文章中所说的“高尚品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与其它的职业比较,教师的职业更具有其示范性、公众性和教育性,因此,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更高、更严格的职业道德修养。师德修养的核心就体现在一个“爱”字上,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些教师他年复一年的教了一辈子书,却从未在教书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未涌起爱的激情,因此,他也没有把握到教育的真谛,也没有取得教育的成功。良好的师德修养,应该是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教育、爱学生。你爱教育事业,你才会取得事业成功的乐趣;你爱学生,你才会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不断的探索,才能使学生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做一名具有高尚品德的教师还应做有较端正的工作态度。 无论做什么事情态度是首要的,记得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想当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其前提取决于教

师对工作的态度,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取决于教师对工作的激情。我认为,教师对工作的态度,最重要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要想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需要全心全意去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行为至少要面临三项责任: 一是岗位责任。就是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教师的职业特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应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学校的要求办事。我们教书,不仅仅只是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考试得高分就行了。还应该教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怎样生活,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如何与家长、同学、教师相处。如何有礼貌。如何尊老爱幼,如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些生活小事等。教师的穿着打扮要符合我们本地习俗,打扮得要得体,凡是要求学生不违背的自己先做到。 二是社会责任。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我们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学生教育好、保护好、培养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三是国家责任。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和现代化宏伟目标,都要求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这个转化工作需要教育来承担,这也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2、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献身教育,甘为人梯。这是教师忠于党和

教师职业理想与角色定位浅谈

教师职业理想与角色定位浅谈 对于今天绝大多数教师而言,爱岗已经很容易做到了,关键的问题则是如何敬业。现在的学生难教,现在的职校生更难教,这几乎是所有教师的共识。于是,有人调侃说今天的教师是八字好命苦。“八字好”,是说今天的教师欣逢盛世,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尊严和光荣;“命苦”,是说今天的教师所面临的责任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我是一位很普通又很幸运的老师,先后在普通高中、职业高中、高职院校工作过。在长期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和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作为教师,应该成为富有时代精神和创造活力的人。这也是当今每一个教师必须首先明确的职业理想与角色定位问题。在此,我想侧重从教育的视角通过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来谈谈个人的认识。 认识一:一个好教师应该对学生一生的幸福负责任 现在的学生工作难做,职业院校的学生工作更难做。难就难在:他们一般比较注重实际,对“假、大、空”的说教不买帐;他们大多善于独立思考,对“防、堵、压”的手段不服气;他们普遍喜欢自我表现,对“冷、硬、死”的方法很反感。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认真分析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从真正、全面关心学生,对学生一生的幸福负责任的高度,心平气和地站到学生之中去做学生的工作。职业院校培养的是从事第一线生产和工作的劳动者,他们在毕业步入社会时都会面临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的考验。身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努力培养他们对毕业前途的危机感,树立严肃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激发其强烈的进取心和事业心。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爱学生是理所当然的,爱一个好学生也是很自然和容易的,而要真心爱一个差生,却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的事。我们说,爱学生,就是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就是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成才,就是要教师奉献出全部才情。对于优等生,教师要因势引导,尽可能使其“锦上添花”;对于差生也要一视同仁,“雪中送炭”,努力使其告别“阴暗面”,拨亮其“闪光点”,为他们提供获取自信心和成就感的表演舞台,通过促进其某一方面个性特长的成功展示,进而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辐射效应。我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时候,就特别注重通过“两个结合”来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 一是正面诱导与反面警示结合。既要向学生讲“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英雄”,自然会有“用武之地”,而且现实生活中成功的职校生不计其数;也要对学生讲“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优胜劣汰,竞争无情,没有一技之长的职校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是很难有“立足之地”的,甚至还会四处碰壁,焦头烂额。只有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前途既光明又艰难,从而自觉地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健康、高尚而又符合个人实际的理想前途,并能为理想目标的实现作出积极而不懈的努力。二是长远目标与眼前打算结合。一般来说,职校生尽管大多学习基础较差,但仍然是希望自己能成才的,只是一时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潜力,从而实事求是地设计好个人的奋斗目标。这就需要班主任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为其参谋设计一条最佳成才途径,既考虑长远目标,又兼顾眼前利益,循循善诱,步步升华。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各具特色的智慧与潜力挖掘出来,拓展开来,并及时地、经常地鼓励、鞭策他们为实现理想而锲而不舍,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 认识二:一个好教师自身应该成为学生最好的教科书 俗话说,“什么样的老师,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这是说,教师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导向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光要会“说”,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更要能“做”,以身作则,行为示范。教师应该象一面镜子,学生从中可以找到行为的准则;象一面旗帜,学生由此可以找到前进的方向;象一本教科书,学生从中可以学到做人的道理。事实证明,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道德的人讲道德,有文化的人讲文化,守纪律的人讲纪律,才是最有说服力、感染力的。正如夸美纽斯所说,“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 教师的人格力量来源于学识水平、智慧能力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平日我们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是我认为,教师就应该有做“足赤”和“完人”的勇气和理想,而且即便在一些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上也应该尽力做到完美。因为,在学生们的眼里,教师绝对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 比如,我们经常说对学生要进行说服教育,可是这“说”本身就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而且完全可以体现出一个教师的学识、智慧与情操。几年前,有一次我所带班级的一名班干部为一件事和同学吵起来了,事后我批评他没注意工作方法,劝他对同学要多说服教育。谁知他马上就反问一句:老师,说服教育到底如何说啊?

新形势下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

新形势下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 甘为人梯乐奉献,催艳桃李魂自芳—— 价值是人类社会实践关系的产物,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结合的结果。而青年教师的人生价值取向就是指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的选择和基本态度。 人们常说:教师的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辉煌的事业。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高校的扩招,许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走上了教师岗位。却发现教师岗位太过辛苦,所谓的“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价值信仰也过于太远、太大、太空。其中有一大部分人主体价值观开始向自我转变,强调个人利益、金钱本位、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深刻的变化。说实话,在现在的年轻教师队伍中有很多人不爱教育,觉得当中学教师,就从此进入了一种卑微的人生。都或多或少的以自己必须扮演的角色为耻。其实我们错了,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其实我们换种角度也许世界就变的不同。 那么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教师,该如何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呢?我认为应该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务实创新、和谐幸福”。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首先要无愧于教师这一崇高的称号,做到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不应该跪着教书,应拥有着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应该时刻把党的教育事业和远大的社会理想有机的结合起来,唤起职业的良知,自觉自愿地投身到“琐碎”的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最具活力、最富有激情的最主要的群体, 其人生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当代初中生的人生价值观,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也将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还会对全社会的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首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应把是教书育人放在首位。要勤于学习,充实自我。一个理想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基本抓起,扎扎实实的多读一些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探寻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治学方法,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用阅读来引领自我的专业发展。因为阅读可以让人发现思想的趣味。试问,你又有多久没有读书了? 保持一颗高傲的自由的头颅,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记得李敖曾说: 前进的理由只要一个,后退的理由却要一百个,许多人整天找一百个理由证明他不是懦夫,却从不用一个理由证明他是勇士。“当一个人追求卓越,成功也会出其不意的找上门来”。其实人长大了为了很多东西,为了很多的装模作样,我们都曾戴上了厚重的面具,一套不够再一套,就连做梦也不把它放下,真可谓迷失,面具戴久了,还真以为这是自己的脸了,于是我们被自己给丢了。我是谁?我们把自己给弄丢了,所以要通过读书来反思:“我是谁?”阅读为了什么?世界上的人们不是在读书,而是通过书去发现自己,了解自己,实现自己。我们天天叫学生去看书,家长也会问我们孩子读什么书,如果连语文教师自己都不读书的话,这就是时代的悲哀!学生喜欢读郭敬明,需要给他们引导。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正有良知的作家。因此推荐什么书才是老师应有的职责!诸如刚刚离我们而去的史铁生!可惜再也看不到他的好文章了!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的终点。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仅仅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一定的技能,还应当培养学生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对人的终极价值的关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更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

新时期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

新时期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 1. 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我们应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 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 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了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 由“一桶水”向“长流水”转变 我们曾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具有取之不尽的“长流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 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实施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 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如何树立新时期的教师形象

如何树立新时期的教师形象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如今的教师,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的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搞好教育的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今天,我们怎样树立新时期的教师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我有如下的浅见。 一、遵纪守法 依法执教 遵纪守法,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每个教师要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事,从而保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时时注重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政治上始终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与一切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和以罚代教、以教谋私等违反师德规范,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作坚决斗争,树立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在平凡的岗位上积极致力于教育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精心育人,无私奉献,从而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二、爱岗敬业 严谨治学 爱岗敬业 ,严谨治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只有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教师,才能潜心钻研业务,乐于从教,勤奋工作,不断创新,取得成绩。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本职岗位上树立起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全面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 武安市上团城乡马腾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为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必须发生转变,因此急需对新型的教师角色作以认真的思考,加以重新定位。 一、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领导者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释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的发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充当“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一个“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担当“学习促进者”的教师对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关心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结果的关心,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方法的关心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的量的关心。 二、新课程要求教师也是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在传统的社会中,赋予教师以知识的至高权威的角色,这样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会有很高要求,似乎教师的储备一定要多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给教师背负了太多的“应该”,包揽了太多的“必须”,逼迫教师去扮演“超人”的角色。教师也是一个普通人,不可能无所不知,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困难不是教师个人所能解决的,有许多新兴的领域是教师未必熟悉的,有不少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是难以回答

新形势下教师具备的素质

新形势下教师具备的素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创新能力,就必须拥有大量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人类崇高的事业,师德是教育事业的灵魂。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面对新时期的挑战,抓好我们教师的师德已成为重要工作之一。 1.1 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师德教育的初级阶段。学校师德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师德建设考核评定方案》、《师德奖励条例》,建立了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并建有专人管理。 1.2 细划师德建设内容,加强群众监督力度。我校领导根据《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平时的具体教学实际,将《教师道德规范》的要求进行细化。制定了“师德建设一月常规”师德行为规范的训练养成活动,逐渐培养教师的自觉习惯,根据社会的发展及当前有的教师出现违反师德的现状和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教师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离现象,出现了一些有悖于精神文明和职业道德的不正之风。 2.教学业务素质。 2.1 提高教师素质,要建立高素质的领导机构。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由此可见,领导机构在提高教师素质中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 2.2 以身作则,树立公仆意识,提高教师素质。有人说老师是园丁,浇灌着祖国的未来;也有人赞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多么的高尚!那么,怎样才能将教师的素质提高到这一层次呢? 2.2.1 树立双主体理念,提高教师的思想品德。管理者是策划的主体。学校领导必须了解每个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生活经历及心理素质,使每一位教师了解学校现状,了解面临的问题,找到自己的位置,进而把学校目标转化成个人的努力方向,从而形成发展合力。 2.2.2 树立互动的理念,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 ①领导与教师的互动。领导要带领学校教职工学习新课程教育活动的新理念,了解教学动态,研讨学校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敞开心扉和大家交流,听取意见。以谦恭、诚心去赢得大家的依赖和热情,从而在领导与教师之间架起一座心的桥梁。只有这样,教师的工作能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