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周测量参考

第三周测量参考

第三周测量参考
第三周测量参考

第一单元测量

第1节千米的认识

【第一课时】例1毫米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明确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实践活动,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4.渗透观察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四、教学具准备

1 分硬币、电话卡、学生尺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 1 情景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加他们的讨论吗?

(2)小组合作,先试着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厚,并填表。

姓名

长宽厚估计估计估计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2.测量并填表,验证估计的结果。(1)分组测量填表

生汇报交流测量结果。

姓名长宽厚

估计测量估计测量估计测量

(2)师: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要认识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3)板书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索和学习的——毫米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师:我们在测量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发现测量时物体的长度不一定是整厘米数。那么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小的单位——毫米。

2.感知毫米。

师:猜测一下,在刻度尺上哪些是表示毫米的?

课件演示:在刻度尺上,每相邻的两条长线之间,也就是 1 厘米之间,都有许多较短的线,它们把1 厘米分成了许多小格,每两条短线之间的长度就是 1 毫米。

学生在自己的周围找一找, 1 毫米有多长?学生举例。

3.估一估: 1 枚硬币、一张电话卡有多厚?

4.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师:请你猜测一下,是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大,还是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大呢?

师:再观察直尺,你发现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此处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发现。

学生汇报并板书: 1 厘米= 10 毫米

5.认识几毫米。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 1 毫米有多长了,那 5 毫米有多长呢?

师:那 6 毫米、 7 毫米又有多长呢?

学生交流、汇报

师小结:几毫米就有几小格。在每两个相邻的整厘米之间的那条线也是 5 毫米的标记。

(三)拓展延伸

1.生活中哪些地方常用到毫米这个单位?

2.小结:

当测量长度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表示; 1 厘米= 10 毫米;

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等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

3.练习:

第一题:用手势表示.1米、1厘米、1毫米

第二题:同桌互相量一量并认一认铅笔的长度.

第三题: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6毫米.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第一单元测量

第1节千米的认识

【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明确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实践活动,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三、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四、教学准备

学生尺、分米尺、米尺、1分硬币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是测量能手。那么通过上节课学习,

同学们都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呢?认识了这些长度单位有哪些好处呢?2、想一想:看到已学过的这些知识你又有了什么想法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谈想法与感受,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1)觉得厘米和毫米之间离的很近,米和厘米之间离得有些远。

(2)毫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可以用来量比较短的长度,米则相反,可以量比较长的长度。那么如果要量不长不短的长度时用什么长度单位更

合适?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分米产生的意义

下面就根据同学们的疑惑我们再来完成一项测量任务。看一看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用学过的哪个长度单位比较合适,学生分别用学生尺、米尺进行测量。

(1)学生反馈用哪种工具进行测量及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2)对,同学们认为米和厘米、毫米之间的跨度太大,在测量课桌的长和宽上十分不方便,所以就在米和厘米间添了一个长度单位,谁知道是

什么?

(3)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4)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

2.感受1分米,学习分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关系。

(1)知道把1分米分成了多少份吗?

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的长度就是1分米。

(2)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

(黑板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3)想一想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分米与厘米的关系: 1 分米= 10 厘米)

(4)试着用手势表示出2分米、5分米、10分米的长度。

(5)米和分米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板书:分米与米的关系: 1 米= 10 分米)

(6)练习:量一量课桌的宽是几分米几厘米?

(三)拓展延伸

1.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2.判断。

楼房高 20 米。()铅笔盒长 23 分米。()

大头针长 3 毫米。()小华身高 140 厘米。()

水彩笔长 75 厘米。()一根旗杆长 7 米。()

3.先估计,再实际测量。

估计测量

橡皮(长)

数学书(宽)

黑板(宽)

第一单元测量

第1节千米的认识

【第三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练习课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已有认识,提高合理把握和应用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能力。

2、加深对毫米、分米与厘米关系的认识,能灵活运用毫米、分米来描述物体的长度。

3、学会应用所学知识估计物体长度,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知道用哪些长度单位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难点

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四、教学准备:

学生尺、分米尺、米尺。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爬楼梯吧?

今天的学习中,让我们一起来上个新楼梯。在这个楼梯上有我们认识的朋友(厘米和米),还少了谁呀?(分米和毫米)

那这两位朋友应该站在哪里呢?(请你试着指一指)

交流展示,你们同意吗?那为什么这样摆呢?

( 课件出示长度单位阶梯图)

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次说出三个等式关系(边说边贴卡片)

记得真清楚,那你能借助身体上长度单位的标志展示一下它们的长度吗?

老师特别为你们准备了一把直尺,你能在尺子上找一找这些长度单位吗?

那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毫米,哪些是1分米?

(二)探究新知

1、乌龟该走那扇门?

师:看到小朋友们是那样聪明,老师还想介绍位自己的好朋友给大家认识,想了解吗?(想)

(1)估一估

师:看,是只小乌龟,考考大家的眼力,你们猜一猜它的身子有多宽?

(你说,你说……)到底是不是呢?

请看,这只乌龟身宽43毫米,你是怎样看的呀?真棒。

乌龟想通过其中一扇门外出游玩。

(2)量一量

师:你能帮乌龟想想办法,该走哪扇门比较方便吗?(能)

同桌讨论下,你怎么帮忙?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量出这三扇门的宽,然后比较就能告诉乌龟走几号门了是不是?

那你们就用实际行动帮助小乌龟吧!在作业纸上量一量。

学生动手量一量,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第一扇门多宽呢?你是怎么看的?

第二扇门呢?

师:现在你能告诉小乌龟应该走几号门吗,为什么?

和你同桌小声的说一说,指名回答。

师:大家都同意吗?那我们就一起大声告诉小乌龟(请走3号门)

2、快乐闯关

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师:在大家的帮助下,看小乌龟来到了哪里?(快乐闯关)

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吧!

你能帮忙填上合适的单位吗?

集体交流,共同订正

3、自主冲锋:填空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2)量大楼的高度一般用()作单位

测量降雨量一般用()作单位

(3)这根直尺的长大约是1(),厚大约是1()

直尺量的这根铅笔长()毫米。(如图)

(4)一根绳子长50厘米,一根铁丝长50分米,一条线段长

50毫米,()最长,()最短。

(三)拓展延伸

1、小马虎昨天写了1篇数学日记:

今天,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系好了一条长大约6厘米的红领巾,和

老师同学们坐了一辆长大约6毫米的公共汽车去春游。我在一棵大约8厘米高的

树边吃了一根大约2毫米长的红肠。然后捉了一只大约6分米长的蚂蚁。

他这样写可以吗?说说你的看法,怎样改合适?

2、量出数学作业本的长约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

3、画出比1分米1厘米短1毫米的线段。

4、小结:

(1)长度单位真不少,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有的长,有的短,有的不长也不短。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一定要:牢牢记,灵活用。(板书)

(2)今天学习,同学们都很认真,那你有什么收获?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只要同学们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第一单元测量

第1节千米的认识

【第四课时】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知道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换算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能应用概念正确表示长度。掌握千米和

米的换算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换算和简单的计算,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

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记得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1.教师边说边演示:“手指兄弟亲又亲,大哥挂帅高高站,二哥是首我是

尾,我是小弟表毫米,米到毫米记得牢,手指打开表进率,相等空间代表10,大哥二哥有秘密,等待我们去揭密。”

2.学生互相动手表演。

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大哥二哥到底有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密。”(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千米

量比较精密的零件常用毫米作单位;量课本的长、宽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教室的长、宽可用米作单位;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用什么单位合适呢?

(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同学们观察图片,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师: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千米的知识,在你印象里1千米有多长?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

(2)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3、对于1000米你有什么了解?

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

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它们与1千米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分析,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小组内说一说。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这样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绕学校400米的操场要走两圈半。

方案四:绕200米操场走一圈约3分钟,所以走1千米路约需要15分钟。

②深化1个千米相当于1000个米之间的关系。

2、实际感受1千米:

(1)让学生走一走体验一下100米的距离有多远,自己走多少步?

(2)想一想,1千米有几个100米?你大约要走多少步呢?

(3)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有20千米的路程,如果让你选择,

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来学校?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3、经验拓展

千米除了表示比较远的路程以外,它还可以用来表示河的长度、桥的长度、水的深度、山的高度,以及描述速度等……(边说课件边出示图片)

珠穆朗玛峰,高度约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80千米。

我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约长6700千米。

(三)拓展延伸

1、填一填:

3千米=()米 5000米=()千米

6千米=()米 9000米=()千米

7千米=()米 80000米=()千米 2.P9/1

1千米的路程走路、骑车、开车分别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呢?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答案,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问题?

色差仪的分类_原理及测量方法

色差仪的分类,原理及测量方法 1.分类 根据性能参数、精度范围和使用要求,色差仪可分为3种:第一种是手持 式色差仪,又称色彩色差计,其能直接读取数据,不用连接电脑,不配带软件,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但精度较低,在颜色管理的一般领域使用广泛;第二种 是便携式色差仪,又称便携式分光测色仪,其除了能直接读取数据外,还能连 接电脑,配带软件,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精度较高,价格适中;第三种是台 式色差仪,又称台式分光测色配色仪,其具有读数窗口,连接电脑时需要使用 测色、配色软件,具有高精度的测色和配色功能,体积较大,性能稳定,价格 较高。目前,国内印刷企业使用较广的是便携式色差仪。 2.原理 色差仪是模拟人眼对红、绿、蓝光感应的光学测量仪器,可以对被测物体 进行五角度分析,其中习惯选择15°、45°、110°的角度进行分析。 所有的颜色都可以通过任何一种Lab颜色标尺被感知并测量,L轴为亮度轴,0为黑,100为白;a轴为红绿轴,正值为红,负值为绿,0为中性色;b 轴为黄蓝轴,正值为黄,负值为蓝,0为中性色。这些标尺可以用来表示试样 与标样的颜色差异,通常以Δa、Δb、ΔL为标识符,ΔE被定义为样品的总色差,但其不能表示出试样色差的偏移方向,ΔE数值越大,说明色差越大。色差仪可以根据CIE色度空间的Lab、Lch原理,测量显示出试样与标样的色差ΔE及Δa、Δb、ΔL值。

ΔE通常按如下公式计算: ΔE*=[(ΔL*)+(Δa*)+(Δb*)]1/2 有时一些公司会要求总色差小于2,有的还会要求达到Lab值。如果ΔE≤2.0,建议Δa、Δb、ΔL均≤1.5,一般ΔE为1.5时目视是可以分辨的。由于Δa、Δb、ΔL一般情况下均没有定值,在要求过于严格的情况下,往往对总色差ΔE 和色差Δc(不考虑亮度影响)都有要求,此时可按如下公式计算:ΔE*=[(ΔL*)+(Δa*)+(Δb*)]1/2 Δc*=[(Δa*)+(Δb*)]1/2 具体测量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将测量出的数据在图1上标示为一个静态的坐标点(称为起始点)。在印刷过程中要想保证印刷品色相的稳定性,就需要调墨工 人随时调整油墨配比和黏度,这样在每次调整后再测量,就可以在坐标图上标 示出另外的一些坐标点(冲淡点、点黑加重点等),每次调整前后形成的两个 不同的坐标点之间都会有一定的移动方向和距离(沿坐标a轴、b轴距离不等,因产品而定)。如果我们将这个数值与色差仪上显示的Δa、Δb、ΔL、ΔE等数据结合在一起,在图1上就会显示成一系列动态的点,那么,这些动态点之间 的方向和距离在实际操作中就成了调墨工人调色时所应添加哪一种或哪几种色 墨及其添加量的定性和定量参考,相当于日常调墨工作中的指南针和测量尺。

CAD测量连续线段长度的简单办法(1)

测量CAD图中多条线段长度的简单办法 由于在Cad中没有连续测量线段长度的命令,多数人都是利用查询直线命令,将线段一段一段的测量再通过计算器相加,很是麻烦,现介绍两种更为简单实用的多线段测量方法。 1.利用PL命令测量多条线段长度: 使用多段线(pline)命令快捷健pl,连续在测量点上画线,再用(list)快捷健li命令点这条线确认就会出现该线的属性,可以看到该线段的总长度和该线段区域的面积。 2.利用PE命令测量线段多条线段的长度: 输入:PE回车确认,M回车确认,连续点选要测量的线段后回车确认,Y回车确认,J(闭合)回车二次确认,若线段出现闭合需要再输入O将闭合打开。此时所有欲测量的线段已经连接为一条多线段,再输入 li(list),就可以看到线段的总长度和该线段区域的面积了。 1

附录:需要熟记的CAD常用快捷键 一、常用功能键 F1: 获取帮助 F2: 实现作图窗和文本窗口的切换 F3: 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 F4: 数字化仪控制 F5: 等轴测平面切换 F6: 控制状态行上坐标的显示方式 F7: 栅格显示模式控制 F8: 正交模式控制 F9: 栅格捕捉模式控制 F10: 极轴模式控制 F11: 对象追踪式控制 二、常用字母快捷键 A: 绘圆弧 B: 定义块 C: 画圆 D: 尺寸资源管理器 E: 删除 F: 倒圆角 G: 对相组合 H: 填充 I: 插入 S: 拉伸 T: 文本输入 W: 定义块并保存到硬盘中 L: 直线 M: 移动 X: 炸开 V: 设置当前坐标 U: 恢复上一次操做 O: 偏移 P: 移动 Z: 缩放 AA: 测量区域和周长(area) AL: 对齐(align) 2

工程测量考试题库(含答案 )

.选择题 1消除视差的方法是(C)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调节微动螺旋 2.整理水准测量数据时,计算检核所依据的的基本公式是 ( A. Σa-Σb=Σ h B.Σ h=ΣH终一Σ H始 C.Σa- Σb=Σ h=Σ终-Σ始 D. fh

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D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 5.普通水准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读(D)位数 6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A)。 A. A点比B点低 B. A点比B点高 c 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 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7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D A整平仪器 B使直度盘竖直 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8当竖盘读数为: 81。38 ' 12 “,278。 21 24 '',则指标差为(D A. +0 24

B.一0 / 24 C. +0 / 12 “ D.一0 / 12 ' 9.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1. 987米,则高差改正为(A)m。 A.—0. 016 B. 0. 016 C.一0.032 D. 1. 987 甩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123.041m、123.045m、123.040m、 123.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C A.± 0.001 B.± 0.002 C.± 0.003 D.± 0.004 ll.在一地面平坦,无经纬仪的建筑场地,放样点位应选用(D)方法。 A.直角坐标 B极坐标 c角度交会 D距离交会 12.,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B. 磁子午线方向 c坐标纵轴方向

测量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

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 1、设A 点高程为15.023m ,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之间,读得A 尺读数a=2.340m ,B 尺读数b 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 点高程。 【解】水准仪的仪器高为=i H 15.023+2.23=17.363m ,则B 尺的后视读数应为 b=17.363-16=1.363m ,此时,B 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 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 =23.2cm ,其测量中误差=d m ±0.1cm ,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 D 及中误差D m 。 【解】==dM D 23.2×2000=464m ,==d D Mm m 2000×0.1=200cm=2m 。 3、已知图中AB 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 →1,1→2,2→3, 3→4的坐标方位角。 【解】=1B α197°15′27″+90°29′25″-180°=107°44′52″ =12α107°44′52″+106°16′32″-180°=34°01′24″ =23α34°01′24″+270°52′48″-180°=124°54′12″ =34α124°54′12″+299°35′46″ -180°=244°29′58″ 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 ①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39°40′42″; ②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9.487″; ③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243″。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独立丈量了两条直角边a ,b ,其中误差均为m ,试推导由a ,b 边计算所得斜边c 的中误差c m 的公式? 【解】斜边c 的计算公式为22b a c += ,全微分得 db c b da c a bdb b a ada b a d c +=+++=--2)(212)(21212 22122 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2 22 222222222m m c b a m c b m c a m c =+=+= 6、已知=AB α89°12′01″,=B x 3065.347m ,=B y 2135.265m ,坐标推算路线为B →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B β32°30′12″,=1β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1B D 123.704m ,=12D 98.506m ,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解】 1) 推算坐标方位角 =1B α89°12′01″-32°30′12″+180°=236°41′49″ =12α236°41′49″-261°06′16″+180°=155°35′33″ 2) 计算坐标增量 =?1B x 123.704×cos236°41′49″=-67.922m , =?1B y 123.704×sin236°41′49″=-103.389m 。 =?12x 98.506×cos155°35′33″=-89.702m , =?12y 98.506×sin155°35′33″=40.705m 。 3) 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图 推算支导线的坐标方位角

第三周作业答案

第三周作业答案 2-1填空题 (1) 某质点在力i x F )54(+=(SI )的作用下沿x 轴作直线运动。在从x=0移动到x=10m 的过程中,力F 所做功为 。 [答案:290J ] 101000(45)290W F dr x dx J =?=+=?? (2) 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当速度为v 时仅在摩擦力作用下开始作匀减速运动,经过距离s 后速度减为零。则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 [答案:2 2 ;22v v s gs ] dv dv ds dv a v dt ds dt ds === 2 002s v v ads vdv a s =∴=-?? dv mg mv ds μ-=∴2002s v v gds vdv gs μμ-=∴=?? (3) 在光滑的水平面内有两个物体A 和B ,已知m A =2m B 。(a )物体A 以一定的动能E k 与静止的物体B 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则碰撞后两物体的总动能为 ;(b )物

体A 以一定的动能E k 与静止的物体B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则碰撞后两物体的总动能为 。 [答案:2;3 k k E E ] (a )发生完全弹性碰撞, 则碰撞前后总动能不变:E k 。 (b )设物体A 的速度为A v ,发生完全非弹 性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得: ()A A A B m v m m v =+,23 A A A A B m v v v m m ==+ 则碰撞后两物体的总动能为 ()22211322122223323A B A A A A k m m v m v m v E ??+=== ??? 2-2 选择题 (1) 质点系的内力可以改变 (A)系统的总质量。 (B)系统的总动量。 (C)系统的总动能。 (D)系统的总角动量。 [答案:C] (2) 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保守力作正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

电子测量仪器的各种分类方法和测量方式

电子测量仪器的各种分类方法和测量方式 1 按测量手段分类 1.1 直接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能够直接将被测量与同类标准量进行比较,或能够直接用事先刻度好的测量仪器对被测量进行测量,直接获得数值的测量称为直接测量。 1. 2 间接测量:当被测 量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直接测量时可以通过直接测量与被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物理量,然后按函数关系计算被测量的数值,这种间接获得测量结果的方式称为间接测量。 1.3 组合测量:当某项测量结果需要用多个未知参数表 达时,可通过改变测量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求解,从而得到未知量的测量,称为组合测量。 2 按测量方式分类 2.1 直读法:用直接指出被测量大小的指示仪表进行测量,能够直接从仪表刻度盘商或从显示器上读取被测量数值的测量方法,称为直读法。 2.2 比较法:将被测量与标准量在比较仪器中直接比较,从而获得被测量数值的方法,称为比较法。 3 按测量性质分类 3.1 时域测量:时域测量也叫作瞬时测量,主要是测量被测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用示波器观察脉冲信号的上升沿、下降沿、平顶降落等脉冲参数以及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真空表| 硬度计| 探伤仪| 电子称| 热像仪 3.2 频域测量:频域测量也称为稳态测量,主要目的是获取待测量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如用频谱分析仪分析信号的频谱,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等。 3.3 数据域测量:数据域测量 也称逻辑量测量,主要是对数字信号或电路的逻辑状态进行测量,如用逻辑分析仪等设备测量计数器的状态。 3.4 随机测量:随机测量又叫做统计 测量,主要是对各类噪声信号进行动态测量和统计分析。这是一项新的测量技术,尤其在通信领域有着广泛应用。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仅供参阅!

CAD测量连续线段的简单办法

测量CAD图中多条线段xx的简单办法 由于在Cadxx没有连续测量线段xx的命令,多数人都是利用查询直线命令,将线段一段一段的测量再通过计算器相加,很是麻烦,现介绍两种更为简单实用的多线段测量方法。 利用PL命令测量多条线段xx: 使用多段线(pline)命令快捷健pl,连续在测量点上画线,再用(list)快捷健li命令点这条线确认就会出现该线的属性,可以看到该线段的总长度和该线段区域的面积。 利用PE命令测量线段多条线段的xx: 输入:PE回车确认,M回车确认,连续点选要测量的线段后回车确认,Y 回车确认,J (闭合)回车二次确认,若线段出现闭合需要再输入0将闭合打开。此时所有欲测量的线段已经连接为一条多线段,再输入li(list),就可以看到 线段的总长度和该线段区域的面积了。 附录:需要熟记的CAD常用快捷键 常用功能键 F1:获取帮助 F2:实现作图窗和文本窗口的切换 F3: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 F4:数字化仪控制 F5:等轴测平面切换 F6:控制状态行上坐标的显示方式 F7:栅格显示模式控制

F8:正交模式控制 F9:栅格捕捉模式控制 F10:极轴模式控制 F11:对象追踪式控制 常用字母快捷键 A:绘圆弧 B:定义块 C:画圆 D:尺寸资源管理器 E:删除 F:倒圆角 G:对相组合 H:填充 I:插入 S:拉伸 T:文本输入 W:定义块并保存到硬盘中L:直线 M:移动 X:炸开

V:设置当前坐标 U:恢复上一次操做 O:偏移 P:移动 Z:缩放 AA:测量区域和周长(area) AL:对齐(alig n) AR:阵列(array) AP:加载*lsp程系 AV:打开视图对话框(dsviewer) SE:打开对相自动捕捉对话框ST:打开字体设置对话框(style) SO:绘制二围面(2d solid) SP:拼音的校核(spell) SC:缩放比例(scale) SN:栅格捕捉模式设置(snap) DT:文本的设置(dtext) DI: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01:插入外部对相 常用CTRL快捷键

工程测量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测量学 2、测定 3、测设 4、工程测量学 5、水准面 6、水平面 7、大地水准面 8、高程 9、相对高程 10、高差 11、高程测量 12、水准测量 13、视准轴 14、视差 15、水准点 16、附合水准路线17、闭合水准路线 18、支水准路线 19、高差闭合差 20、水平角 21、竖直角 22、竖盘指标差 23、距离测量 24、直线定线 25、直线定向 26、方位角 27、坐标方位角 28、象限角 29、系统误差 30、偶然误差 31、相对误差 32、容许误差 33、控制测量 34、平面控制测量 35、高程控制测量 36、导线测量 37、附合导线 38、闭合导线 39、支导线 40、坐标正算 41、坐标反算 42、三角高程测量 43、地物 44、地貌 45、地形 46、地形图 47、地形图的比例尺 48、比例尺精度 49、比例符号 50、地物注记51、等高线 52、等高距 53、等高线平距 54、山脊线 55、山谷线 56、地性线 57、鞍部 58、基本等高线 59、施工测量 60、极坐标法 二、填空题: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以及确定地面点的的科学。主要内容分为和两个部分。 2、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3、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4、水准仪由、和三部分构成。 5、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______与_______两项工作。 6、角度测量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 7、水平角的观测常用的方法有和。 8、导线测量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三种导线布置形式,它的外业工作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与两类。 10、光学经纬仪主要由、和三部分构成。 11、水平角的观测常用的方法有和。 12、高程测量可用、和等方法。 13、以作为标准方向的称为坐标方位角。 14、在同一竖直面内, 与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15、控制测量分为和两种。 16、精密量距时对距离进行尺长改正,是因为钢尺的与不相等 而产生的。 17、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和。

第四周作业参考答案

书外题目: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半径为R 的圆环形围屏A ,质量为m 的滑块B 沿环形圆屏的内壁运动,B 与A 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求 (1)当滑块B 速度为v 时,它与屏蔽间的摩擦力及滑块的切向加速度。 (2)滑块B 的速率由v 减小到v/3所需的时间。 解:注意受力分析图,写切向和法向得 分量式不用矢量符号。 法向:R v m ma N n 2 == 22v dv dt R dt dv m R v m N dt dv m ma f t =====μμμ切向: 两边积分得:v R t μ2= 3.4.7 注意事项:受力分析图 解:以地为参考系,隔离A,B,C ,受力及运动情况如图示,其中:f 1=μN 1=μm 1g ,f 2=μN 2=μm 2g ,T'=2T ,由于A 的位移加B 的位移除2等于C 的位移,所以(a 1+a 2)/2=a 3. 对A,B,C 分别在其加速度方向上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③ ② ①2/)(221332 22111a a m T g m a m g m T a m g m T +=-=-=-μμ ①,②,③联立,可求得: g m m m m m m m m a g m m m m m m m a g m m m m m m m a ?? ????-++++=??????-+++=??????-+++=μμμμμμ21321321321321312213213214)()1()(4)()1(24)()1(2

3.4.13解:以固定底座为参考系,设弯管的角速度为ω,小环受力及运动情况如图示:α为小环处切线与x 轴夹角,压力N 与切线垂直,加速度大小a=ω2x ,方向垂直指向y 轴。 在图示坐标下应用牛顿二定律的分量式: ② ① mg N N x m N N ==-?==-?ααωααcos )90sin(sin )90cos(2 ①/②得:tg α=ω2x/g ③;由数学知识:tg α=dy/dx=2a x ; 所以,ag ag g x ax 2,2, /222===ωωω 若弯管为半径为R 的圆形,圆方程为:x 2 + (R-y)2 = R 2,即 2 22 /122 2 1 2/1222/122222/)2() (/)(,)(,)(x R x x x R dx dy tg x R R y x R y R x R y R -=-?--==--=-=--=--α 代入③中,得:222 2 2/, //x R g g x x R x -==-ωω 3.4.5 解: 以相对地面向右作加速直线运动的斜面为参考系(非惯性系,设斜面相对地的加速度为a 2),取m 1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及运动情况如左图所示,其中N 1为斜面对人的支撑力,f *为惯性力,a'即人对斜面的加速度,方向显然沿斜面向下,选如图所示的坐标系o'-x'y',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方程: ?? ?=+=+-) 2('cos sin )1(0sin cos 12112111Λ Λa m a m g m a m g m N αααα (这一步也可以用上课讲得方法) 再以地为参考系,取m 2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及运动情况如右图所示,选图示坐标o-xy,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方程: ?? ?=--=) 4(0cos )3(sin 1222 21ΛΛααN g m N a m N (1)、(2)、(3)联立,即可求得:g m m m m a g m m m m N α α α α 21221212211sin sin )('sin cos ++= +=

测量误差的分类以及解决方法

测量误差的分类以及解决方法 1、系统误差 能够保持恒定不变或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测量误差,称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测量设备、测量方法的不完善和测量条件的不稳定而引起的。由于系统误差表示了测量结果偏离其真实值的程度,即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所以在误差理论中,经常用准确度来表示系统误差的大小。系统误差越小,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就越高。 2、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是一种大小和符号都不确定的误差,即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重复测量时,各次测量结果服从某种统计分布;这种误差的处理依据概率统计方法。产生偶然误差的原因很多,如温度、磁场、电源频率等的偶然变化等都可能引起这种误差;另一方面观测者本身感官分辨能力的限制,也是偶然误差的一个来源。偶然误差反映了测量的精密度,偶然误差越小,精密度就越高,反之则精密度越低。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误差。系统误差反映在一定条件下误差出现的必然性;而偶然则反映在一定条件下误差出现的可能性。 3、疏失误差 疏失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操作、读数、记录和计算等方面的错误所引起的误差。显然,凡是含有疏失误差的测量结果都是应该摈弃的。 解决方法: 仪表测量误差是不可能绝对消除的,但要尽可能减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其减小到允许的范围内。 消除测量误差,应根据误差的来源和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必须指出,一个测量结果中既存在系统误差,又存在偶然误差,要截然区分两者是不容易的。所以应根据测量的要

求和两者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选择消除方法。一般情况下,在对精密度要求不高的工程测量中,主要考虑对系统误差的消除;而在科研、计量等对测量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较高的测量中,必须同时考虑消除上述两种误差。 1、系统误差的消除方法 (1)对测量仪表进行校正在准确度要求较高的测量结果中,引入校正值进行修正。 (2)消除产生误差的根源即正确选择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尽量使测量仪表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工作,消除各种外界因素造成的影响。 采用特殊的测量方法如正负误差补偿法、替代法等。例如,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考虑到外磁场对读数的影响,可以把电流表转动180度,进行两次测量。在两次测量中,必然出现一次读数偏大,而另一次读数偏小,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正负误差抵消,可以有效地消除外磁场对测量的影响。 2、偶然误差的消除方法 消除偶然误差可采用在同一条件下,对被测量进行足够多次的重复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的方法。根据统计学原理可知,在足够多次的重复测量中,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可能性几乎相同,因此偶然误差的平均值几乎为零。所以,在测量仪器仪表选定以后,测量次数是保证测量精密度的前提。 . 容:

工程测量考试题库

工程测量复习题库 填空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1章绪论 1-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1-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 1- 3、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 1- 4、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1- 5、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1- 6、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为6371km。 1- 7、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x轴。 1- 8、地面某点的经度为131° 58',该点所在统一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129°。 1- 9、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坐标恒大于零,将x轴自中央子午线西移500km。 1- 10、天文经纬度的基准是大地水准面,大地经纬度的基准是参考椭球面。 1-11、我国境内某点的高斯横坐标Y=22365759.13m,则该点坐标为高斯投影统一 6 °带坐标,带号 为22,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29°,横坐标的实际值为-134240.87m,该点位于其投影带的中央子午 线以西。 1- 12、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该点的绝对高程,而至某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它的相对 高程。 第2章水准测量 2- 1、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方法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三种。 2- 2、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组成。 2- 3、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轴应与竖轴平行。 2- 4、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照准标尺、精平、读数。 2- 5、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竖轴铅垂,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2- 6、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没有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2- 7、水准测量中,转点TP的作用是传递高程。 2- 8、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882 m。 2- 9、三等水准测量米用"后一前一前一后"的观测顺序可以削弱仪器下沉的影响。 2- 10、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可以采用变动仪器高或双面尺法测量两次高差。 2-11、三、四等水准测量使用的双面尺的一面为黑色分划,另一面为红色分划,同一把尺的红黑面分划相差一个常数,其中A尺的红黑面分划常数为4687, B尺的红黑面分划常数为4787。 2- 12、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竖轴铅垂,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视准轴 水平。 第3章角度测量 3- 1、经纬仪主要由基座、水平度盘、照准部组成。 3- 2、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竖轴VV、横轴HH、视准轴CC、照准部管水准器轴LL、圆水准器轴L'L'。 3- 3、经纬仪的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 3- 4、测量的角度包括水平角和竖直角。 3- 5、用光学经纬仪观测竖直角、在读取竖盘读数之前,应调节竖盘指标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管水 准气泡居中,其目的是使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3- 6、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4测回,第3测回零方

三年级下册科学作业答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活动记录 1.略2.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活动记录 1.凤仙花的生长发育记录表(表中日期仅供参考,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而定) 7天,47天,9天,15天,35天,110天. 2.略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资料阅读选择题(1)A (2)B (3)B (4)C 3、我们先看到了根 活动记录 通过观察种下的种子,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我们还发现,根生长的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6)√(7)√(8)×(9)√ 4、种子变成了幼苗

活动记录 课堂练习 1.填空题(1)阳光、空气。(2)叶。(3)太阳。(4)水分,养料。 2.判断题(1)√(2)×(3)√(4)√(5)√ 3.简答题因为小老鼠吐出的二氧化碳和叶子从根部吸收的水分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制造氧气和养料,这就是光合作用。其中氧气给小老鼠呼吸,所以,小老鼠不会被马上憋死。 5、茎越长越高 活动记录:(仅供参考) 观察凤仙花茎的高度变化统计图,我们发现:凤仙花在前三周茎生长速度很慢,第四周至第七周茎的生长速度很快,第七周以后茎的生长速度逐渐开始减慢。 课堂练习1.选择题(1)A (2)B 2.判断题(1)√(2)√(3)√(4)√(5)× 6、开花了,结果了 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 判断题(1) √(2) √(3) √(4) ×(5)√(6) √ 7、我们的大丰收 活动记录M填图省略 (1)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结出(20—30)个果实。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收获(300—500)粒种子。

测试方法分类

一、基本概念 1、测试用例(案例)主要记录:测试步骤、方法、数据、预期结果的文档,由测试人员在执行测试之前编写的 2、编写用例的方法 (1)等价类划分 (2)边界值 (3)因果图 (4)判定表 (5)正交排列法 (6)场景法 (7)测试大纲法 (8)状态转换图 3、写用例参考什么? (1)文档:需求、开发文档、用户手册 (2)参考已经开发出来的软件 (3)讨论 二、等价类划分 1、应用场合 只要有数据输入的地方,就可以使用等价类划分 把无限多的数据根据需求,划分成多个区域(有效、无效),

从每个区域中选取一个代表性数据进行测试即可 说明: 穷举测试是最全面的测试,但是是不能采用的方法,时间成本太高,编写用例的方法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用最少的数据,达到最大的覆盖 2、核心概念 (1)有效等价类 对程序规格有效的、合理的输入数据的集合 程序接收到有效等价类,可以正确计算、执行 (2)无效等价类 对程序规格无效的、不合理的输入数据的集合 程序接收到无效等价类,应该给出错误提示,或者根本不允许输入 3、如何使用? 首先明确测试对象—第一个数文本框 说明:在测试第一个数的时候,保证第二个数正确 (1)根据需求,划分等价类 ①有效等价类 -99—99之间的整数 ②无效等价类

A、非整数 B、<-99的整数 C、>99的整数 (2)细化等价类 往往依据的不是字面的需求,而是基于对数据存储方式的深入理解以及数据格式的理解 ①正负数补码计算不一样,有必要把正数、负数单独测试-99—0整数 0—99整数 ②非整数可以进一步细分 小数 字母 汉字 符号 (3)建立等价类表(熟练后直接做该步)

测量学试题库

测 量 学 试 题 库 一、填空题 (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38题) 1. 地面点到 假定水准面 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 通过 平均 海水面的 水准面 称为大地水准面。 3.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高程测量 、 距离测量 、 角度测量 。 4. 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高差 。 5.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从整体到局部 、 先控制后碎 部 、 前一步测量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测量工作 。 6. 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真子午线方向 、 磁子午线方向 、 坐 标纵轴方向 。 7. 由 坐标纵轴北部 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8. 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 往返测量值之差的绝对值/往返测量值的平均 值 。 9.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0°到360° 。 10. 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 锐 角,并要标注所在 象限。 11. 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180° 。 12. 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 临时性标志 和 永久性标 志 。 13. 闭和水准路线高差闭和差的计算公式为 闭合差=累计高差-(B 点高程-A 点高 程) 。 14. 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 圆水准器轴 、 仪器竖轴 、 望远镜 视准轴 、 水准管轴 。 15. 一般工程水准测量高程差允许闭和差为 或 。 16. 一测站的高差 ab h 为负值时,表示 A 高, B 低。 17. 水准测量高差闭合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其符号,按各测段的___距离_______成比例 分配或按__测站数_______成比例分配。 18. 水准测量的测站校核,一般用______法或______法。 19. 支水准路线,既不是附合路线,也不是闭合路线,要求进行_______测量,才能求出高差闭

测量考试计算题大全

测量考试计算题大全 1.已知某点所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 =4345000m ,y =19483000m 。问该点位于高斯六度分带投影的第几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该点位于中央子午线的东侧还是西侧? 第19带,?=?-?=11131960L ,西侧。 2. 4.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 =-306579.210m ,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 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0L 。 Y=20×(-306579.210m+500000m)=20193420.790。 ? =?-?=11732060L 1.如图1所示,在水准点BM1至BM2间进行水准测量,试在水准测量记录表中(见表2)。 进行记录与计算,并做计算校核(已知)。 图1 表2:水准测量记录表 m BM m BM 110.142,952.1382 1 ==

8.18 校核:,,。 2.在水准点B和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测得的各测段的高差和水准路线长如图2所示。已知B的高程为5.612m,的高程为5.400m。试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见表3),最后计算水准点1和2的高程。 图2 表3: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 a M b BM a M b BM

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 1.94.0

每公里改正数=-(+0.012)/4.0=-0.003(m/km) 改正后校核: 3.在水准和之间进行普通水准测量,测得各测段的高差及其测站数ni如图3所示。试 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见表4),最后请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计算出水准 点1和2 的高程(已知的高程为5.612m,的高程为5.412m)。表4: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 a BM b BM a BM b BM 图3

第三章作业及参考答案讲解

1. 什么是烃类热裂解? 答:烃类的热裂解是将石油系烃类燃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 2.烃类热裂解制乙烯可以分为哪两大部分? 答:烃类热裂制乙烯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原料烃的热裂解、裂解产物的分离两部分。 3. 在烃类热裂解系统内,什么是一次反应?什么是二次反应? 答:一次反应是指原料烃裂解(脱氢和断链),生成目的产物乙烯、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是应促使其充分进行的反应; 二次反应则是指一次反应产物(乙烯、丙烯等)继续发生的后续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大的液体产物以至结焦生炭的反应,是尽可能抑制其进行的反应。 4. 用来评价裂解燃料性质的4个指标是什么? 答:评价裂解燃料性质的4个指标如下: (1)族组成—PONA值,PONA值是一个表征各种液体原料裂解性能的有实用价值的参数。 P—烷烃(Paraffin);O—烯烃(Olefin); N—环烷烃(Naphtene);A—芳烃(Aromatics)。 (2)氢含量,根据氢含量既可判断该原料可能达到的裂解深度,也可评价该原料裂解所得C4和C4以下轻烃的收率。 氢含量可以用裂解原料中所含氢的质量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裂解原料中C 与H的质量比(称为碳氢比)表示。 (3)特性因数—K,K是表示烃类和石油馏分化学性质的一种参数。 K值以烷烃最高,环烷烃次之,芳烃最低,它反映了烃的氢饱和程度。 (4)关联指数—BMCI值,BMCI值是表示油品芳烃含量的指数。关联指数愈大,则表示油品的芳烃含量愈高。

5. 温度和停留时间如何影响裂解反应结果? 答:(1)高温: 从裂解反应的化学平衡角度,提高裂解温度有利于生成乙烯的反应,并相对减少乙烯消失的反应,因而有利于提高裂解的选择性; 根据裂解反应的动力学,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一次反应对二次反应的相对速度,提高乙烯收率。 (2)短停留时间: 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如使裂解反应进行到平衡,由于二次反应的发生,所得烯烃很少,最后生成大量的氢和碳。为获得尽可能多的烯烃,必须采用尽可能短的停留时间进行裂解反应。 从动力学的角度:由于有二次反应的竞争,对每种原料都有一个最大乙烯收率的适宜停留时间。 温度--停留时间对产品收率影响 (a)对于给定原料,相同裂解深度时,提高温度,缩短停留时间,可以获得较高的烯烃收率,并减少结焦。 (b)高温-短停留时间可抑制芳烃生成,所得裂解汽油的收率相对较低。 (c)高温-短停留时间可使炔烃收率明显增加,并使乙烯/丙烯比及C4中的双烯烃/单烯烃的比增大。 6.提高反应温度的技术关键在何处?应解决什么问题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裂解温度? 答:裂解反应的技术关键之一是采用高温-短停留时间的工艺技术。提高裂解温度,必须提高炉管管壁温度,而此温度受到炉管材质的限制。因此,研制新型的耐热合金钢是提高反应温度的技术关键。 当炉管材质确定后,可采用: (1)缩短管长(实际上是减少管程数)来实现短停留时间操作,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裂解温度。 (2)改进辐射盘管的结构,采用单排分支变径管、混排分支变径管、不分支变径管、单程等径管等不同结构的辐射盘管,这些改进措施,采用缩小管径以

仪器、仪表的测量方法分类

仪器、仪表的测量方法分类 (1)直接测量直接测量指的是被测量与度量器直接进行比较,或者采用事先刻好刻度数的仪器进行测量,从而在测量过程中直接求出被测量的数值的测量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测出的数值就是被测量本身的值。例如,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电桥测量电阻等。这种方法简便、迅速,但它的准确程度受所用仪表误差的限制。(2)间接测量如果被测量不便于直接测定,或直接测量该被测量的仪器不够准确,那么就可以利用被测量与某种中间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先测出中间量,然后通过计算公式,算出被测量的值,这种方式称为闾接测量。例如,用伏安法测电阻,就是利用测出的电压与电流的值,用欧姆定律间接算出电阻的值。 (3)组合测量如果被测量有很多个,虽然被测量(未知量)与某种中间量存在一定函数关系,但由于函数式中有多个未知量,对中间量的一次测量是不可能求得被测量的值的。这时可以通过改变测量条件来获得某些可测量的不同组合,然后测出这些组合的数值,解联立方程求出未知的被测量。 (4)比较测量比较法是指被测量与已知的同类度量器在比较仪器上进行比较,从而求得被测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用于高准确度的测量,当然,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度,要用较准确的比较仪器,要求保持较严格的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振动、防电磁干扰等,这种测量方法的特点是已知的同类度量器量限必须大于未知的被测量。根据比较时的具体特点,比较法又分为以下三种。 ①零值法。将被测量与已知量进行比较,使两者之间的差值为零,这种方法称为零值法。由于电测量指示仪表只用于指零,所以仪表误差不会影响测量准确度。使用电桥测电阻、电位差计测电势、天平测质量都是零值法的例子。

《测量学》试题库 含详细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任抽14小题,计28分)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 3、目前测绘界习惯上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简称为“3S”技术。 4、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人们习惯上将地球椭球体的长半径a和短半径b ,或由一个半径a 和扁率α称为旋转椭球体元素。 6、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称为首子午线(或起始子午线),垂直于地轴的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纬线。 7、我国目前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 。 8、根据钢尺的零分划位置不同将钢尺分成端点尺和刻线尺。 9、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和真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该点坐标纵线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10、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称为象限角。 11、方位角的变化范围是0°~360°,而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12、两点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水准测量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13、水准仪上的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否水平或仪器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通过水准管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14、在水准仪粗略整平中,左手拇指旋转脚螺旋的运动方向就是气泡移动的方向。 15、水准测量的测站检核通常采用变更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16、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往往不相符,其差值称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17、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装置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单平板玻璃测微器,另一种是测微尺。 18、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主要是消除端点尺与刻线尺不平行而引起的误差。 19、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对中和敕平两方面。 20、三角高程测量中所讲的“两差”改正指球差和气差两项改正。 21、通常把外界环境、测量仪器和观测者的技术水平三方面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 22、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23、系统误差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累积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24、测量上所讲的精度是指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程度。 25、测量上将阐述观测值中误差与函数中误差之间数学关系的定律,称为误差传播定律。 26、对某量进行了n次同精度观测,其算术平均值的精度比各观测值的精度提高 了倍。 、在测区内,选取若干个控制点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形成测区的骨架,称为控制网。 28、国家测量控制网可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9、国家平面控制网按其精度可分为一、二、三、四四个等级。 30、在小地区控制测量时,导线的常见布设形式有闭全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等。

测量计算题库

1.根据下图所示水准路线中的数据,计算P 、Q 、R 点的高程。(h 的单位为m,) 解:H P =H M +h=+= H q =H p +h=+= H R =H Q +h=+= 2.图2所示为一闭合水准路线普通水准测量示意图,水准点的高程为,1、2、3、4点为待定高程点,各测段高差及测站数均标注在图上,试计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H M = H = Q M N h=+ h= h=+ P R h=+

解:

辅助计算f h=∑h测==39mm f h容=±12√n=±12√44=±每站的改正数-= ∑v=-39mm 3. 设已知各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分别为47°27′,177°37′,226°48′,337°18′,试分别求出它们的象限角和反坐标方位角。 答案:(1)R01=a01 R01=NE47°27 a10=a01+ 180°= 227?27′ (2)R02=180°-a02 R02=180°-177?37′=SE2?23′a20=a02+180°=177?37′+180°=357?37′ ( 3 ) R03=a03-180° R03 =226?48′-180°=SW46?48′ a30=a03-180°=226?48′-180°=46?48′ ( 4 ) R04=360°-a04 R04=360°-337°18′=NW22°42′ a40=a04-180°=337°18′-180°=157°18′ 4. 根据下图所示水准路线中的数据,计算P、Q点的高程。

(1)计算高差闭合差: △h = H BM2 - H BM1 = – = m ∑h = – + = = - f h= ∑h - △h = – = = -3mm (2)分配闭合差,计算改正数 ∑L = + + = km v1 = - (L1/∑L) * f h = 0mm v2 = - (L2/∑L) * f h = 2mm v3 =- (L3/∑L) * f h =1mm (3)计算改正后的高差的高程 H P = H BM1 +h1 + v1=– + 0 = H Q = H P +h2 + v2 = – + = – = 或H Q = H BM2+ (h3 + v3) = –– =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