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

一、两极(二战后世界格局)

1、背景:《雅尔塔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2、形成标志:两大敌对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与华约)的形成

3、结果:形成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局面,最终演变成为美苏争霸。

二、冷战(美苏争霸)

1、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80年代末

2、含义: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象)采取了除军事进攻以外(手段)的一切手

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目的)。

3、开始: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序幕)、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

4、表现:美苏军备竞赛、柏林墙的筑成、古巴导弹危机

5、影响:威胁世界和平,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一、巩固:

1、背景:内忧外患(国民党残余势力与国际反华势力)

2、措施:①军事:抗美援朝(1950—1953)、

和平解放西藏(1950)——中国大陆实现统一

②政治:肃清反革命、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③经济:土地改革(1950—1952)——农民获得了真正解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

底消灭

二、发展:

1、三大改造(1950—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进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一五计划(1953—1957)——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三、失误:

1、经济:“大跃进”(1958—1960)与人民公社化(1958年开始)

2、政治: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四、骄傲:

1、时代楷模:雷锋、焦裕禄、李四光、王进喜、邓稼先等

2、“两弹一星”:导弹、核弹、人造地球卫星

第三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时期的标志

1、时间:1978

2、内容:①恢复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核心内容)

③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

3、意义: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我国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特点

1、对内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誉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

温饱问题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对外开放——新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

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

三、新时期的成就

1、总体:综合国力增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2、具体:

⑴统一大业——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现状:香港、澳门回归,台湾问题尚待解决(台独分裂势力与国际反华势力)

⑵外交成就

①1949—1953政策:外交三原则——揭开中国外交史的新篇章

②1953—1978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具体成就: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1971);

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1972);

中美正式建交(1979)

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进入最主动、最

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具体成就:香港(1997)、澳门(1999)的回归;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

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08)

举办上海世博会(2010)

第四课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

一、时代主题

1、和平主题(有时候也叫东西问题)——争取世界和平

①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②有利于和平的因素:冷战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绝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国际社会维护和平的力量日益壮大。

③不利于和平的因素:恐怖主义的存在;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2、发展主题(有时候也叫南北问题)——谋求经济发展

①现状:南北贫富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

②原因: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侵略(历史原因)

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根本原因)

③措施: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二、当代中国

1、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2、机遇:国际环境和平;科技革命发展迅速;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

3、挑战:国际竞争激烈;经济、科技与发达国家差距大

4、态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5、当代青年的使命:立足国情,着眼小康目标,关注世界,自觉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抓

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单元走向新世纪的政治文明

第一课人权的历程

【提纲】人类对人权的追求

一、欧美、世界对人权的追求历程:

1、萌芽:文艺复兴(14—16世纪)——提出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

2、产生:启蒙运动(17—18世纪)——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第一次提出“天赋人权”的口号

3、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8世纪)——①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提出“天赋人权”,成为人类

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②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通过《人权宣言》,“天赋人权”第

一次写进国家根本大法;

4、扩展: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次系统地在国际范围内提出人权的具体内容。

二、20世纪中国人权事业的三大里程碑事件:

1、辛亥革命(1911)——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新中国成立(1949)——中国人权事业掀开新篇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权状况根本改变;

3、改革开放(1978)——中国人民拥有广泛、公平和真实的人权。

认识感悟:

1、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方面的追求推动了各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

2、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就是: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3、人类对人权事业的追求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第五单元生活在国际社会

当今世界的最突出特点:全球化日益加强,具体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多元文化交融。全球化形成的历程:

1、新航路的开辟(15—16世纪)——世界开始走向整体(全球化开始起步)

2、工业革命及工业革命的新阶段(20世纪初)——整体世界最终形成(全球化正式形成)

3、新科技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球村”形成(20世纪90年代)

第一课聚焦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强化整体世界,形成“地球村”

1、形成条件: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途径:跨国公司、经济组织

3、表现:生产经营世界化、经济活动全球化、跨国公司国际化

4、影响:①利: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九P148)

②弊:导致系列全球问题(九P148)

5、态度:顺应全球化浪潮,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全力克服其负面效应。(兴利除弊)

6、应对措施:(世界)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国)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而言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应顺应全球化浪潮,制定防范风险的有关政策,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行改革开放都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具体事例。

第二课多极世界有规则

政治多极化趋势

1、现状:“一超多强”——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

俄罗斯: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

日本: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

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实现“和平崛起”

欧盟:当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组织

2、决定性因素: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3、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4、态度:推动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5、应对措施:(世界)加强国际合作,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

秩序,以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追求。

(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力争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联合国:国际政治组织,在制定国际关系规则方面最具广泛性、权威性。

其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经济组织,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方面最具广泛性、权威性。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计划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xx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以课本为依托,紧扣知识要点和历史课程标准,夯实基础,强化主干。 2.掌握并熟悉历史基础知识,准确再认和再现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引导学生形成必要的历史认识。 3.认识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构建整体的历史观,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能力,提高理解和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 八年级下册五、六、七单元,九年级一、五单元。 三:复习思路与具体安排: 根据时间,按照三个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2月16日——4月调考)此阶段是学生全面了解书本知识点的时期,所以非常重要,这一时期关键要做的就是依据教材逐章逐节进行全面复习,梳理基础知识,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复习过程力争做到系统和全面。同时训练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在教材中找出考点的能力,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熟悉程度,提高答题速度。针对我校学生实际,采取的主要复习方式为“练、评、讲”。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全球性的震荡1课时第二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1课时民族复兴的新道路1课时万众一心的抗日战 争1课时第三周新中国的诞生1课时《走向现代世界》单元检测1课时第四周《走向现代世界》单元检测讲评1课时战后世界新格局1课时共和国的风雨历程1课时第五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课时第六周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1课时《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检测1课时《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检测讲评1课时第七周生活在国际社会1课时综合测试1课时第八周四月调

考模拟训练3课时第二阶段:专题复习(4月调考——5月20日左右)通过前一阶段的复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基础知识,但知识体系还不够完整,不够清晰,所以这一阶段要做的就是将所有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成专题,进行系统性的专题复习了。 例如:可将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三个专题:列强侵华史(1840-1945年);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1840-1949年);社会主义建设史(1949-至今)。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五个专题: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50-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20世纪20-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两次工业革命前后经济发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国际关系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世界格局新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 探索)世界科技发展史(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阶段:仿真演练(5月21日——中考)这一时期,考点基本清晰,但仍需探索命题趋势,了解试卷结构,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解题技巧,调整心理心态。所以我们首先要认真分析四套试卷(元月调考卷、样题、四月调考卷、五月卷),注意题型、题量、难度,并掌握命题者的思路。然后将四套试卷裁剪,拼接,变形,反复多次给学生训练,掌握答案,人人过关。 最后临考前,指导学生考场发挥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考前心理辅导,做到学有所获。

九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提纲

巩固新生政权 政治: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各地,西藏宣告和平解放。 标志着中国大陆的和平解放。 经济: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军事:抗美援朝——1950年6月,为了保家卫国。——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 月19日夜开赴朝鲜,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1953年 克拉克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代替了《共同纲领》,成为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从1953年开始,我国经济建设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53 年底,“三大工程”相继竣工。(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 1956年7月,从总装备线上开出了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三大改造: 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宣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失误与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 又急于求成。 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所谓公,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遭受的一次严重挫折。 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 启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尊重经济规律。 1962年以后,“左”倾思潮再度抬头,并发展成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1966年,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动乱开始。 形成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1976年,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乱。 影响: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民主法治被严重践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 启示: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加强民主与法治的建设。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知识点

九年级 全一册知识点 目标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历程与现代世界的发展中,认清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 1-3 以“冷战”的形成和结束为线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格局的变化。 5-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两极与冷战” 1、雅尔塔会议时间:1945年2月4日;参加国和领导人: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这次会议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会议讨论了关于击败法西斯德国,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等问题。并决定德国的赔偿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50%归苏联。 2、阅读:P6页图1-2 ①上图是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由此看出:东西方对峙格局(两极格局)形成 ②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美苏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③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两极对立格局的出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 ④掌握两大阵营的国家: 北约:1949年,以美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华约: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 没有参加两个组织的国家有:芬兰、瑞典、爱尔兰、瑞士、奥地利、南斯拉夫 3、冷战: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如政治干涉、经济援助、文化渗透等等 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铁幕演说与杜鲁门主义 冷战时期(美苏争霸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四十年) 表现:①成立对抗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②柏林墙修建(东、西德问题由来)、③军备竞赛、④古巴导弹危机、⑤爆发局部战争(侵越战争、朝鲜战争) 、 ⑥政治宣传、⑦停止各种形式的交流(如互不参加对方国家的举行的奥运会)等 4、冷战时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原因有: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实力相当,谁都不敢轻易动武; ②美苏两国都储存了大量核弹头,彼此相互威慑;③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的现代化追求 1、二战后,最具世界意义的变化包括有: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各国对现代化的追求(其中经济现代化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观点,向上帝造人说发起了挑战。人是由古猿进化而 来的,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 2、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称为史前时代。在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石制和木制工 具,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发明,定居生活的实现。 3、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 类巳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4、我国境内以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5、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开始使用天然火,巳掌 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使用打制石器,处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6、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洞穴,巳会人工取火。山顶洞 人的外貌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上一样了。山顶洞人除了使用打制石器,也有经过磨光和钻孔处理的小件器物。巳使用骨针。但山顶洞人仍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生活群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7、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要工具。新石器时代的居民还发明了陶器。 8、大约一万年以前,气候变得温暖湿润起来。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仅靠采集、狩猎 难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于是,在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人们经过长期的尝试摸索栽培某些野生植物,驯养捕捉野生动物,以补充食品。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逐渐产生了。九千年前,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西亚地区。 10、19世纪末,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岩壁上发现许多动物的形象,反映了当时这里人们的 狩猎生活。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制作了项链,人们已经有了审美观念;也有了宗教意识。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半坡遗址出土了小口尖底瓶,证明形成了科学知识的萌芽。 11、古代西亚,流传着一部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描写特洛 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特洛伊人用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12、炎帝的功绩有: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 器,开辟集市。黄帝的功绩有: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13、炎帝和黄帝是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著名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 打败了东方强大的蚩尤部落,后来,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历史与社会_浙教版九年级全册复习提纲大全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对照考纲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新中国的曲折历程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1、 两极格局的形成的标志 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2、冷战: 、、、 3、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或冷战结束的标志): 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苏联解体:1991年。 二:共和国风雨历程 巩固新生政权(6个措施) 三大措施 抗美援朝(1950.10)主因:保家卫国朝鲜战争(1950—1953) :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意义: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推翻 土 地改革 (1952 )西藏和平解放 中国大陆全部解放 结果: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开始标 志 1946年“铁幕”演说 ————开始序幕 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 ————重要标志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华约”的建立 时间:1949年4月 为首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目的:联合西欧,对抗苏联 “北约”的建立 时间:1955年5月 为首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目的:与美国和西欧抗衡

三大改造 农业、手工业 私有公有 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 社 会主 义制度 基本建立一五计划 主要成就 重工业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局限:国民经济中重轻工业比例失调,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1956 时间:1953-1957年 鞍山钢铁公司汽车、喷气式飞机交通运输业 武汉长江大桥 康藏、青藏、新藏公路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失 误与挫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表现: 农业:结果:“浮夸风” 工业:全民“大炼钢铁”(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吃大锅饭和集体劳动(损害群众利益,挫伤积极性) 原因:错误估计阶级斗争的形势,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被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表现: “破四旧” 大字报批斗会 评价:政治、经济、文化 启示: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大跃进”影响: 1)自然环境:毁林炼钢和毁林开荒,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生态平衡失调; 2)经济: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3)人们思想方面: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浮夸风、假话盛行。

初三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初三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测验卷(本卷满分8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二战结束后一直延续到80年代,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是:(C)A建立政治军事集团北约华约B“热战”C“冷战”D部署导弹核弹 2、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是因为:(A)A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宣告独立B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印度在1960年宣告独立 C1960年非洲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独立D1960年开始整个非洲大陆吹响了独立的号角 3、下列哪些事件是二战后“冷战”的产物?(D) ①以色列修建隔离墙②古巴导弹危机③北约的建立④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下列哪一事件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政权的措施?(C)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和平解放西藏 5、1951年,一位美国将军说:朝鲜战争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你认为“错误的战争”的含义是:(B) A二战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世界人民反对战争B美军入侵朝鲜是非正义战争 C美国选择中国作为对手是错误的D美国错误估计了中国的力量和气魄6、下列属于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D)A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B标志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 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一口号:(B) ①反映了毛主席“人多力量大”的正确思想②反映了人类必然战胜自然界的坚定信心 ③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④导致了高指标、浮夸风的出现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8、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创造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创造;三大改造中,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的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这些 创造最后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可以用下列哪一句话来概括其中的道理?(D)A密切联系群众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D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32页) 考点29.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1978年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①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①工作重心:经济建设 ②进入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5.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什么?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 它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8.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后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9.对外开放目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 作用:①加快了我国发展步伐②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0.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何在?(为什么说是成功的?) 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12.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13.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哪些? 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对外开放;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提纲(一)(2017-10-9) 1.后起的资本做主义国家(美、德、日)要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2.欧洲列强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与英国的海军竞赛引人注目。 3.欧洲列强形成敌对的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1)三国同盟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以德国为核心; 三国协约由俄国、法国、英国组成,以英国为核心。 (2)性质:帝国主义政治军事集团。 (3)影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独揽大权的措施 (1)政治上:临时政府从南京迁至北京;改组内阁,委任亲信;削弱革命派力量;胁 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2)军事上:镇压革命党人,加强北洋军队力量。 (3)对外关系上:扩张武力(向列强借款),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2.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年底,袁世凯接受帝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定年号为洪宪。各阶层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1916年,袁世凯撤销帝制,郁郁而死。 3. 北洋军阀分裂混战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系、皖系和奉系三大派系,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混乱局面。 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一、生活中的变化 1.新交通工具的出现:轮船、火车、自行车 2.新通信方式的出现:邮政、电报、电话 二、头脑中的变化 1.新的文化生活方式进入中国,看电影、读报纸受到人们喜爱。 2.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变化,自由、民主、平等思想逐渐被人们接受。 表现:①改称呼:不再称呼“老爷大人”,改用“先生”“女士”;② 青年争取婚姻自由;③妇女地位提高:妇女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在教育、新闻、工商、政治等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3.教育体制的变化:废除科举制度,建立一套近现代教育制度。 第二单元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第一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特点:高度集中,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管理经济。 第二课 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六单元知识点背记题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第五、六单元知识考点背、记题 中考考点之一:欧洲联盟(EU)旗帜: 1、当今世界形势具有哪两个突出特点? 答:经济全球化、国际局势多极化。 2、欧洲联盟成立于哪一年?其前身是什么? 答:1993年成立。前身是欧洲共同体。 3、欧洲联盟是什么性质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成员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 答:欧洲联盟是世界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政治、经济集团组织。欧元。 4、欧洲联盟的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或有什么作用?) 答:对欧盟本身来说:有利于欧洲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对世界来说: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 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考考点之二:联合国(UN)旗帜: 1、联合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成立于哪一年? 答:联合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产物。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成立。 2、当今世界上最具广泛性、权威性、最大的国际组织是什么组织?该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答:当今世界上最具广泛性、权威性、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现在联合国安理会有哪几个常任理事国? 答:美国、英国、法国、中国、俄罗斯(以前是苏联)。 4、联合国成立后,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解决地区冲突、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保护环境、促进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如何? 答: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积极参与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为联合国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中考考点之三:世界贸易组织(WTO)旗帜: 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哪一年?它的前身是什么? 答: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它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九年级复习三

复习卷二B 一、选择题(32分) 1.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才能追求人生幸福。下列关于守护生命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守护生命就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②守护生命就不能有任何探索的行为 ③守护生命需要我们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方法 ④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018年8月雅加达亚运会,孙杨以1分45秒43的成绩夺得冠军,成为自由泳史上“金满贯”的第一人。随后在颁奖升国旗时,因为悬挂国旗的横杆断裂,国旗居然掉落摔在了地上。孙杨立即跑下领奖台,要求重新来一次。孙杨的做法是() ①将国家利益视为最高利益②引起关注,抬高知名度 ③维护国家荣誉和民族尊严的表现④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②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网络谣言③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④网上谣言太多,我们不要相信任何网络信息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斯坦福大学博士邓亚光,拒绝多家美国公司邀请回到宜昌。经过多年潜心钻研,创造出领先世界的癌细胞磁捕仪,实现他“最早抓捕癌细胞”的“中国梦”。启示我们 ①中国的成就,离不开劳动者们的辛勤劳动②只有依靠科研专家才能实现“中国梦” ③实现“中国梦”需要发扬实干精神④珍惜现在学习机会,担负历史重任 A.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5.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 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②至少成为一个博物馆的志愿者 ③热爱劳动,爱岗敬业④年满十八周岁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世纪以前,由于地理上的阻隔,中国和西方国家几乎没有什么直接的交往,……16世纪以后,处在原始积累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开始汹涌地向东方泛滥,……而封建中国就成为它们的一个主要觊觎目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16世纪后打破“地理阻隔”的历史事件是 A. 玄奘西行 B. 郑和下西洋 C. 新航路的开辟 D. 丝绸之路的开辟 7.“封建中国就成为它们的一个主要觊觎目标”的原因不包括 A.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B. 西方完成了工业革命使得经济迅速发展 C.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得高额利润 D. 中国专制皇权加强,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自《爸爸去哪儿》这一亲子节目播出以来,激起了一波旅游热,我们也来扮演一次拍摄组,去感受和了解我国各具特色的几大地理区域吧。完成下列小题。 8.第一站:北方地区——北京。能反映出老北京人们日常生活及文化传统的建筑是() A. 紫禁城 B. 四合院 C. “鸟巢” D. 天安门 9.第二站:西北地区——乌鲁木齐。下列关于乌鲁木齐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经济中心②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③我国对外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窗口④我国的文化中心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和反思《两极格局的形成》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和反思《两极格局的形成》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 XX-4-26 20:10 编辑 优质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 浙江省丽水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小)学周虹 一、课标要求1.课程内容: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的概况,列举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实例,说明这一时期国际格局的特点。2.活动建议:指导学生用地图呈现国际关系的图景,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在明确东西方对峙的区域分布的同时,熟悉现代世界政治地理和地缘关系。 二、课标解读历史与社会课程综合历史与地理等相关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该部分内容的学习,通过多角度探究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发展的特点,运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历史进程,初步感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初步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观念,有助于学生客观地评价当今国际大事,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知识与技能1.读图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说明“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是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概括这一时期国际格局的特点。2.列举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和特

点,解释“冷战”的含义。3.运用材料分析“冷战”背景下的美苏关系以及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尝试多角度地、辩证地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加深对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理解。2.通过读图比较与材料分析,初步具备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及主动探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美苏“冷战”造成战后世界的动荡不安,以及“冷战”背景下美苏双方的激烈争夺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2.初步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观念,初步感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三、重难点分析重点:美苏“冷战”的表现、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突破方案:“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对抗形式,表现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除战争以外的对峙和对抗。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该部分内容是初中学生树立正确国际观念和世界全球视野的重要知识载体,但由于其政治性较强,政治术语多,涉及的事例又关乎初中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因此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要求借助更多的地图、漫画等图片资料来直观

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 1. C 2. D 3. C 4. D 5.A 6.B 7.C 8. C 9.A 10.(1)遏制苏联及共产主义。 (2)美苏战时同盟公开破裂,“冷战”全面展开。11.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距离,运河船只通行费收入巨大,可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获利甚丰,对于恢复和发展埃及经济至关重要。同时,收回苏伊士运河,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殖民主义统治,促进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1. C 2. C 3. A 4. B 5. C 6. B 7. A 8. B 9.(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的土地改革。 (2)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10.朝鲜战争。第二问答案略。1 1.(1)人民公社化运动。 (2)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民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被收归公社所有,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第三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 C 2. C 3. B 4. A 5.D 6.A 7.B 8.B 9.(1)C (2)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 lO.(1)澳门。中国。(2)“他们”指葡萄牙殖民者。16世纪中叶以后,澳门逐渐被葡萄牙人占领。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4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联合声明。1 999年12月,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 1.(1)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2)美国总统访华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2.(1) 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这次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规格的多边外交活动。 (3)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立,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这些都表明中国综合实力增强。 第四课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 1. A 2. B 3. D 4. A 5. B 6.B 7.C 8. A 9.D 10.(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非常大,人口占世界总人口85.1%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总量的20. 8%,人均国民生产总

初三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初三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时间:7世纪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 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 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 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 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国别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意大利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 达o芬奇意大利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英国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 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 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 航海家哥伦布迪亚士达o伽马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环球航行 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动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 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5、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 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 航海家规模目的性质影响 郑和船多 人多宣扬国威增强联系友好交往义举促动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 流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计划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 以课本为依托,紧扣知识要点和历史课程标准,夯实基础,强化主干。 2. 掌握并熟悉历史基础知识,准确再认和再现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引导学生形成必要的历史认识。 3. 认识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构建整体的历史观,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能力,提高理解和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 八年级下册五、六、七单元,九年级一、五单元。 三:复习思路与具体安排: 根据时间,按照三个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2月16日——4月调考)此阶段是学生全面了解书本知识点的时期,所以非常重要,这一时期关键要做的就是依据教材逐章逐节进行全面复习,梳理基础知识,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复习过程力争做到系统和全面。同时训练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在教材中找出考点的能力,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熟悉程度,提高答题速度。针对我校学生实际,采取的主要复习方式为“练、评、讲”。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全球性的震荡 1课时第二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1课时民族复兴的新道路1课时万众一心的抗日战

争1课时第三周新中国的诞生1课时《走向现代世界》单元检测 1课时第四周《走向现代世界》单元检测讲评1课时战后世界新格局1课时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1课时第五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课时第六周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1课时《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检测 1课时《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检测讲评1课时第七周生活在国际社会1课时综合测试 1课时第八周四月调考模拟训练3课时第二阶段:专题复习(4月调考——5月20日左右)通过前一阶段的复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基础知识,但知识体系还不够完整,不够清晰,所以这一阶段要做的就是将所有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成专题,进行系统性的专题复习了。 例如:可将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三个专题:列强侵华史(1840-1945年);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1840-1949年);社会主义建设史(1949-至今)。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五个专题: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50-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20世纪20-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两次工业革命前后经济发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国际关系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世界格局新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

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卡)b5E2RGbCAP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下列表述,符合右图名画作者的是( ) 。 A.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蒙娜丽 B.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莎画像 C.他是历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D.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2.今天,有的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一政体的最早出现与哪部历史文献有关?( )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汉谟拉比法典》 3.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 ” 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 ) 。p1EanqFDPw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光荣革命 C.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D.工业革命 4. 解放“手”的最早发明是( )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内燃机 D.飞梭 5.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 1804—1814 年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 ) 。DXDiTa9E3d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拿破仑战争 6. “在欧洲以外直接依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 这是对哪种罪恶的揭露( ) 。RTCrpUDGiT A.封建制度 B.奴隶制度 C.资本主义 D.殖民扩张 7.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会晤 8.假如你生活在 19 世纪初期的英国,你无法享受到的生活方式是( ) 。 A.穿印度的棉衣 B.打电话聊天 C.吃美洲产的玉米 D.喝中国产的茶叶 9.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九年级下

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九年级下 册答案 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1. C 2. D 3. C 4. D 5.A 6.B 7.C 8. C 9.A10.(1)遏制苏联及共产主义。 (2)美苏战时同盟公开破裂,“冷战”全面展开。11.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距离,运河船只通行费收入巨大,可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获利甚丰,对于恢复和发展埃及经济至关重要。同时,收回苏伊士运河,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殖民主义统治,促进了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1. C 2. C 3. A 4. B 5. C 6. B 7. A 8. B9.(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的土地改革。 (2)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10.朝鲜战争。第二问答案略。1 1.(1)人民公社化运动。 (2)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民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被收归公社所有,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第三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 C 2. C 3. B 4. A 5.D 6.A 7.B 8.B 9.(1)C (2)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 lO.(1)澳门。中国。(2)“他们”指葡萄牙殖民者。16世纪中叶以后,澳门逐渐被葡萄牙人占领。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4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联合声明。1 999年12月,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 1.(1)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2)美国总统访华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2.(1) 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这次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规格的多边外交活动。 (3)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立,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这些都表明中国综合实力增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9年纪上册知识点梳理

新教材九年级上册主要事件梳理 中国历史: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夏威夷的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振兴中华的意思)此后,各地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革命一词源于邹容的《革命军》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选为总理。中国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后在《民报》中,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思想”在国民党一大中变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思想。 同盟会边宣传革命的理论与主张,边发动武装起义。 主要的起义有:1911.4黄花岗起义,1911.10.10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1911年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是20世纪初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阀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这是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尝试,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政府还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共和政体是仿效美、法等国,所有辛亥革命是制度的变革。 1912年2.12,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清灭。 1912.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他将临时政府迁到北京,强迫过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中国开始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为1912——1927共计15年)1927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1915年袁世凯称帝。随后爆发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1916年袁世凯撤销帝制,不久死去,中国开始进入军阀混战割据的时期。 由于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改变。1915年陈独秀在北京创办《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 主要代表人物有:李大钊(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党早起组织),胡适(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批判旧道德,旧礼制)等人。1916年袁世凯死,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政局动荡不安,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府。新文化运动人士开始学俄,宣传马克思主义。 由于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国家主导的一次分赃会议)1919年5.4,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各校学生在得知巴黎外交失败后,纷纷走上街头,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次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920年陈独秀,李大钊在上海和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人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中共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第一次提出翻地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创办了黄埔军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北伐战争)。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知识点

第一单元 1.一战背景 1)为了争夺霸权,重新划分殖民地 2)军国主义思想盛行,有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2.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3.一战性质: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4.一战影响 1)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巨大灾难) 2)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两败俱伤) 3)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造成了有利条件,并促使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革命高涨) 4)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双刃剑) 5.巴黎和会的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成亟待解决的问题 2)各国人民都热切盼望签署一项真正的和平协定 6.巴黎和会的实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7.凡尔赛体系的影响 1)暂时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上得到协调 3)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确立了波兰等国家的独立 4)宰割德国种下了德国民族复仇的种子 8.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1)政治: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深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经济:列强争筑铁路;掠夺矿产资源、原材料;倾销商品 3)思想:西方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一些革命性组织的成立 9.孙中山(民主革命先行者) 1)1894年:建立兴中会 2)1905年:建立同盟会(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提出三民主义 10.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6)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7)有利条件(导火线):保路运动 11.武昌起义发生的有利条件 1)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中部,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2)经济发展:武汉经济发展,不仅能为革命军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也引起了社会思潮等方面的变化 3)革命基础:湖北的革命团体长期在新军中做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 4)四川的保路运动:使鄂军西调,武昌、汉口等兵力空虚 5)资产阶级的革命果敢精神,成功地选择了起义的时机和突破口 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